如何應對懷疑你消費能力且不願意搭理你的服務員?
-
聽祖母說過中國的舊時代,她曾在上海和南京居住。那時候,無論多麼高檔的商號,無論什麼樣的客人進來,店員都只是問聲好,然後不遠不近的站著。你有所需,便來服務;你什麼也不買地離開,也依然有禮有節。彼此間留著距離,留著尊嚴,不卑不亢。
我今年在中國六七日,也碰到了些勢利店員的境況。當時在幾家英國商號想要買些東西,店員都是中國人,看我穿的土,穿著清朝的衣服,又是小孩臉,沒有店員理我。我想看衣帽,找尺寸,也都在衣架上自己找。後來找到的一件衣服,來中國前看到過,只是當時沒有我的尺寸。剛好中國的這家店有更大的尺寸,於是我便對一個店員說,「請把這件衣服包起來」。一瞬間,戲劇性的,有三四個店員上來向我熱情的問好,問我還需要些什麼,給我端茶水,其中有一個店員從頭至尾的貼身服務,沒有離開過半步(讓人很不好意思,以至於有些原本可以回歐洲再買的東西,也一併買了)。
經歷過幾番之後我才發現,原來中國的每一家商號,都是如此。我穿的很土,自然沒有人理我;我穿著質量上乘的衣物,也不一定有人理我。但是當我一買東西,或者曾經在這家商號買過東西,便沒有任何店員會怠慢 ─── 想來也是極簡單的策略:店員們所看的,不僅僅是一位顧客是否有購買力,還要看這位顧客是否有「購買我家東西」的傾向。對於閒逛的、來對比參考的、或者沒有基礎購買能力的人,店員們便不願意花精力去應付了。
然而,怎樣的社會,造就了怎樣的民風 ─── 或者反過來說,怎樣的民風,造就了怎樣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風氣,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有力回擊」一家商號的普通店員,不會帶給你任何的榮譽感,也不會爲你購買的東西增值,這只會爲已然浮躁的社會徒增了一些煩躁的情緒而已。
如果你生活在中國,如果你是教書的先生,或者是醫者,或者是公務員 ─── 無論什麼職業,你是否能對你所服務的對象也保持著彼此不卑不亢的尊嚴?能否儘量無差別的、無論貴富的,對待你的學生,病者,和公民?
社會的問題,終究要以善意去解決。今日你「有力回擊」一個店員,明日「有力回擊」教書的先生,再「有力回擊」勢利的醫者和公務員,國民和國民之間互相的不順心,這是你所喜歡的社會嗎?
中華這個國家,我對它愛的很深。諸位先生們如若也愛中華,覺得這個社會是需要一個良善的民風的,請你不要回擊別人的勢利,也請你,保持自己的正直。
這是我輩的一些看法。
-我為類似事情生氣的時候,我奶奶講過一個她經歷過的事情給我聽:
當年我家被抄之後,迫於窮困,奶奶不得不把煙酒茶都戒了,但唯獨一件事戒不掉---她貼身內衣非得真絲不可。舊內衣穿破之後,她去商店買新的,售貨員看她外衣敝舊,認為她買不起,壓根不搭理她。
奶奶問我,若是我遇到這情況,怎麼辦?我能想到的不外乎發脾氣找經理。
而我奶奶採取的方法是---對售貨員說:"你拿給我吧,我幫東家來買的"
當時我尚還年少,斷然不能接受這樣的做法---對輕視自己的人自貶身份。但奶奶說,她是為買內衣去的,儘管自稱保姆,但只用一句話就達成了目的,還有更便捷省時省事的辦法嗎?沒有。所以這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至於售貨員想什麼"果然是個買不起的窮老太"之類,奶奶說他們壓根不是她會在意的人,那麼他們想什麼更無關緊要了,重點是她順利買到了自己要的東西。
任何時候都不要被憤怒和衝動攪渾思路,仔細想清楚兩點:
1、我到底真正想要什麼?(套用頂樓事例,就是我到底是想買到東西,還是羞辱輕視我的人,還是怎樣)
2、怎樣能最直接最容易地達到我的目的?
匿名。曾經在奢侈品行業工作過。
當時入職被教導:
1. 進門必須問好。
2. 客戶基本上是一對一的服務。不能跟太近。大概保持5米距離。免得太過熱情。不能讓客戶察覺到你在跟著她。
3. 客戶露出明確的興趣,再上前詢問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忙的。這時候可以湊上前去,保持大概1-2米的距離。
一般情況下,如果只是來看看的姑娘,這時候已經退縮了。說沒需要,然後加快腳步轉一圈就走了。
有需要的,會說大概多少號,拿出來給她試。
這都是普通情況。
如果店裡客人數多於店員數。(這很少發生。)
店長就不停的教導我們,要長眼睛。
1. 常客肯定優先。臉熟的肯定比第一次來的優先。
2. 如果這人有明確的購物慾,或者打扮的風格和店裡統一,那麼肯定殷勤點。把明顯符合顧客品味的上面從倉庫拿出來給顧客看。
人多的時候可以果斷放棄的:
1. 很勢利的一項是:看客人是如果搭乘交通工具來的。曾經有個小姑娘騎自行車來,停在店門口。沒人搭理她。她後來絮絮叨叨,為了想要試一條打完折單價過2萬的裙子。同事還是給她試了。但是留在試衣間一股汗臭味。之後店長就訂了規矩,這種情況下次直接說沒有號。大多數的客戶是開車停門口的。有一次兩個穆斯林客人,在這條街逛了一整天,都是靠走路。而且只拎了一個化妝品的購物袋,第二次進門的時候,直接被無視了。
2. 那種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不可怕,幫她參考就好。可怕地是那種明明穿在身上還不停猶豫的。 這種果斷放棄。這種類型的人話非常多,大多數情況下,是明明知道合適,但是捨不得買。
3. 那種試穿後很喜歡,問能不能拍張照的。絕對是不會買的。我剛開始不能理解這點。後來發現她們說的的確是真的。拍了照的,都不會下單。
4. 客人拎什麼樣的包,剛剛買了什麼東西,店員是真的會看的。如果帶來的是Chanel的購物袋,和帶來Zara的購物袋的待遇肯定不一樣。你說Zara仿自己家的東西,價格賣得是店裡百分之五,店裡的店員怎麼可能給好臉色。她們真的是會在背後挖苦一下的。 另外,你拎著Longchamp和拎著Birkin來店裡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
5. 穿著不合身的人。 那種衣服或者鞋子明顯大一號或者小一號的人,是沒辦法引起關心的。這種衣服大多數都是打折的時候買來的。這種客人是很難爽快買單的。
6. 代購。到了店裡就到處拍照的人。相熟的代購一般都會受到禮待。但是來的代購裡面,大概90%都是小代購,這種就算讓店員幫她留貨,留了90%也不會來取。代購也是講信譽的。如果幫你調到貨或者留了貨,放了鴿子,以後就別想要到好貨了。調貨和留貨也是有成本的。另外,大代購會非常清楚下一季的貨大概是什麼,會直接明確的形容清楚想要什麼。小代購經常拿著張舊款照片來問有沒有貨,我們沒現貨的時候,怕調錯貨,多問點細節,他們自己也不清楚,這種真的沒辦法幫忙。
想要進店了,喝到香檳或者咖啡,安心看著店員把合適你的號的衣服,一件件拎到你面前給你看,請麻煩真的穿的別太邋遢。除非你真的是熟客。
如果穿的邋遢,且不是熟客,那麼請進店就明確表達出你想找的是什麼。
那種直接給型號,問有沒有的,不管你打扮成什麼樣,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不要再說我沒回答題主的問題了!)
基本上就算再邋遢,店員也不會給臭臉。都是很有禮貌的隔一段距離候著,如果顧客有任何問題的話。況且真的有那種非常邋遢的進來,我們還怕他偷東西的。不跟著怎麼行。
真的會被臭臉對待的客人有:
1. 那種進門就說這個我買過,那個我買過,但是自己只看店裡最便宜的貨,還背著明顯的二手包的人。這種姑娘的嘴臉非常好認。而且經常有熟面孔來。大多數是試一圈之後,話很多,然後走人。
2. 毛手毛腳的。拿東西不小心,弄得漆皮包上面全是手印,或者弄個指甲劃痕在包包上。試衣服把粉底蹭在衣服上的大有發生。這種發現了之後就會主動說,能不能去幫客戶拉拉鏈,然後順便把拉鏈開低一點,防止再弄到衣服上。之後還想試衣服,就會直接說沒有號了。這種衣服如果擦得掉還好,擦不掉得店裡自己付錢去送洗。但是絕對不會主動提醒顧客要注意臉上的粉。
曾經有穿著廉價時尚連鎖店的衣服的小姑娘,來店裡把所有的新出的皮草都讚歎著摸了一遍。這兩個孩子是學設計的,還帶著畫板,手上還有顏料的痕迹。摸到第二件的時候,領班臉都綠了。每件皮草都是單價幾十萬。伸手想摸第三件的時候,兩個同事一起上去,問她可以幫她什麼,如果願意的話,可以送她一份新一屆的目錄,上面有所有皮草的介紹。
3. 真心負擔不起,或者根本不想來買東西的。遇到的唯一讓我臭臉的一位顧客,是一位來旅遊的香港大媽。穿的破破爛爛,同事和我絕對沒有歧視她。只是照常問有什麼需要,把她想看的展示給她看。她說她曾經看見過一個鑲滿玫瑰花的包。倉庫剛好有一個存貨。於是拿給她看了。她看完問多少錢。定價大概換算過後是人民幣2萬多。大媽就開始絮絮叨叨說,香港這家店曾經打折的時候啊,差不多歀的包才2000港幣。這裡定價好貴云云。我問大媽是哪年的事兒。她說兩年前。那個系列的包才出了一年。我問她是不是記錯了,而且這裡的定價普遍比中國和香港便宜30%。她一口咬定就是2000港幣。問我們這包能不能打折。我說這包沒辦法打折對不起。她就一臉鄙夷開始數落這個牌子,念念叨叨非常久。等了五分鐘都沒有想走的意思,我就果斷向同事使眼色,找借口走開了。
4. 把東西弄亂的。 這種不至於臭臉,但是會弄得店員不大高興。因為貨都是按照號碼和款式排好的。你想要拿來看,店員很樂意幫你取。但是有些客人想自己動手。拿出來幾件衣服,或者幾個包,看完之後,隨手亂掛回架子上。其實我們更樂意您直接放在邊上,或者遞給我們。我們會幫您收拾好的。
5. 非要一些根本沒出過的貨的人。有客人非要問這條裙子有沒有什麼顏色。我們說沒有出過。她就一口咬定她見到過,是我們藏著不想賣給她。這種會弄的人哭笑不得。
6. 臨關門前五分鐘進來的。這時候基本上一天的賬面都check過了,等著關門關燈了,來一個這種客戶,如果還是那種根本不想買東西隨便試試的,是真的很讓人焦躁。
曾經,隔壁愛馬仕的店員來抱怨過,很多中國團,特別是那種商務團,經常臨關門前5分鐘,一輛大巴車停門口,衝進店裡,拖上一個小時。這些商務團一般白天有交流活動,完事兒了才有空逛街,直接進了奢侈品店就不可能被攆出來。其實這種情況店員是沒有加班工資的。他們後來提前十五分鐘就讓保安守在門口,不讓新來的客人進門。
另外,上班的第一天,同事就向我抱怨過中國人。中國人都是把架上的樣品拿來東翻西翻,什麼都檢查完了,然後付賬了要求給新貨,那種沒拆包裝的,連著塑料紙的。問題是,我們從來不可能把帶著塑料紙的貨物帶出倉庫,都是收拾乾淨拆開包裝才能拿出來給顧客看,更何況基本上每件衣服每個號店裡只有一件,包包最多也只有兩三個。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能有新的在後面。這種要求其他國家的客人很少會提,只有中國客人比較明顯有這方面的需要。
因為基本上是一對一的服務,有些顧客來了,使喚這個店員完了之後再使喚另一個的,也會招人煩。曾經有個東歐大媽,帶著女兒來。看了鞋子讓一個店員去拿了三雙,店員還沒回來,就讓另一個去拿另一件衣服,並且大聲喧嘩。她試著鞋子,還想指使第三個店員的時候,直接被店長嗆了。
很多客人在四位數或者五位數,甚至單價超過人民幣百萬的商品面前,真的是會表現得很滑稽的。
至少在我原來工作的場所,就算客人表現很奇怪,臭臉是基本不可能發生的。但是指望著會有人來貼身噓寒問暖,也是不可能的,這裡不是開櫃化妝品區,也不是海底撈。
盜圖自:http://www.weibo.com/p/1005051655852940
。。。。。。。。。。。。。。。。。。。。。。。。。。。。。。。。。。。。。。。。。。。
補充:
匿名用戶(作者) 回復 draw zhou
各家店不一樣。曾經聽說法國的愛馬仕店員只有固定薪水,沒有Bonus,所以有點員偷偷倒賣真包。另外,聽說德國和瑞士的愛馬仕店員不僅有基本工資,如果店裡月份/季度營業額超過一定數目,還有可觀的提成。Chanel據說基本工資很低,個人提成是收入的主要部分。其他的店基本都是基本工資加提成。基本工資的數目一般是當地最低薪資標準,LV就是這樣。所以如果銷售任務沒完成,其實薪水很低。如果銷售任務完成的非常好,大概能拿到和基本工資相當的提成。這是我知道的歐洲的情況。所以一般剛入職工資很低,因為沒什麼Bonus,做了四五年以上的老店員每個月收入都很可觀。
匿名用戶(作者) 回復 littleant
舉個例子:
正常情況下,如果是男女一起來店裡試衣服,多數都是男人坐在單人沙發上,翻翻雜誌,玩玩手機,喝喝香檳或者咖啡,閑的時候,找店員小姑娘聊聊天。女人試好衣服,連鞋我們都會準備適合的讓她換上,然後漂漂亮亮走出更衣室,讓男人看一眼,問下意見。
(如果是歐洲老爺爺,心情好了聊完天還會發點小費哈哈。)
因為店裡物品就算打折的價錢都會讓普通人完全沒辦法接受。所以有些明顯只是想來試試衣服完的客人會自己心理上覺得來店裡享受這一系列服務很理虧。進而,有時候有些人會畏畏縮縮,有些人會一副「你咋知道我沒錢,我是客戶,我就是你大爺」的臉。
有一次,一對不知道是新婚還是想辦紀念日的夫妻來到店裡,說要試禮服裙。
老公矮矮瘦瘦,很精明的樣子,穿的是發舊泛黃的正裝,款式肯定是十多年以前的,和 季節也不搭。擺著「我是你大爺」的臉。
他老婆畏畏縮縮,連裙子有沒有自己的碼都不好意思問。
他老婆試衣服的時候,兩個人一起鑽進試衣間。各種聲響。店員開始擔心衣服。
隔一會兒他遞出來一件衣服說,這件我老婆不適合。過一會兒再拿出來一件說不適合。問他具體哪兒不滿意,是剪裁還是號碼,還是顏色。他一口咬定不適合,不說到底哪兒出了問題。
然後出來再巡視一圈衣服,再拿一件進去。店員跟著說,這件是最小號,不是她的尺寸,如果想要這一款,我們去倉庫取另一個號碼。他說,不用,試一下先。店員各種阻攔未果。店員擔心的是衣服,大三個號碼,非要撐進最小號的衣服里,會出問題的。
她們一起出來之後,女人啥話都沒說,就低頭走出門外了。男人還順帶數落了一下店裡的衣服。數落完走了,店長立即喊人去檢查更衣室的衣服,看是不是他們夾帶走了,然後檢查衣服有沒有被撐壞。
因為很多客人在店裡的時候,是在偽裝和扮演另一個人,根本不是平日習慣的那個自己。而演戲,就是把一些符號化的行為誇張化。誇張狠了,就很滑稽。
匿名用戶(作者) 回復 俞珺
同感。在做店員之前,收到過一次愛馬仕的邀請,參加他們店裡的Night of Kelly。
那天我和男友泡了一整天得圖書館,穿著休閑服,背著雙肩包。我本意沒想去。我男友覺得反正離家也不遠,去看看也好,就直接去了。。。這是個完全傻逼的決定。
當場所有人都是穿著cocktail dresses或者正裝,甚至有Evening dresses。一半的人都是背著Kelly,大家喝著香檳吃著點心相談甚歡。
我們拿著寄來的邀請卡進去了之後,我男友說,既然來了,喝杯香檳再走啊。然後發現送酒的服務員都是很明顯的繞開我們走的哈哈。然後我們就趕緊離場了。
我自己平時去買東西,除非是很熟的店員,都會認真把自己收拾乾淨了再去。
其實很熟的店員看到你邋遢,有時候還會問一下是不是最近工作比較忙壓力比較大。
...............................
入行是偶然,自己幫親戚買東西的時候,剛好被店長看見。第二次去店裡取預定的一個限量款的時候,他就問我,想不想來工作。當時學業不忙,剛好覺得順便賺點錢也好,而且工作環境非常舒服,離家離學校也很近很方便。後來做了沒幾個月就畢業搬家到其他城市去了。所以其實工作經驗也不算特別豐富。
本身不做代購,但是幫自己家裡親戚經常買東西,所以和其他品牌的店員也蠻熟。
如果對行業有什麼不了解的地方,給錯了信息,請大家指正。
臉皮厚如我,壓根不理會它,想買且買得起就買,買不起看一圈走人,多大個事兒呢。
它一天要面對成千上萬的買家,想想你不過是某一天里看且不買的千萬分之一。只要它做得不是太過分,出了門不消一分鐘你們就徹底相忘於江湖。而你,是你的全部,把你寶貴的生命花在氣這種事上幹嘛呀?當過幾個月導購的進來說一下~
作為一隻導購界的菜鳥,剛進去的時候,唯唯諾諾,盡量對每一個顧客都熱情,耐心地幫他們找各種尺碼的衣服,就算遇到試了很多也不買的,也絕對不使眼色。其實後來也一直如此。可能因為自己還是學生,比較窮,所以就算對看起來不像要買的,看起來不太買得起的,也還是熱情地招呼。
後來,這隻菜鳥遭到了店長的訓斥。
理由是,我太將顧客「一視同仁」了。她說你不能這個樣子。因為在店裡人比較多的時候,將精力放在看起來不太會買的顧客身上,是「浪費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理他們。如果他們讓你找某個尺碼,乾脆地告訴她:沒有。
店長還教給我一些怎麼看人會不會買的方法。
3人或3人以上的女顧客群體一起來購物,一般試得多買得少,少理
再就是根據穿著啊,看起來比較土的,少理;穿著比較洋氣的,一定是捨得花錢買的,熱情迎上去
情侶一般買衣服比較大方也比較衝動,要招呼
……
但是我是個不爭氣的學生,沒有學到店長的精髓。很遺憾!
所以,當導購對你視而不見的時候,只是在權衡對你的付出會不會得到應有的回報而已。這只是工作。所以我也完全理解上面有人說一個性格很好的女孩子也會對顧客愛理不理。
雖然很不認同他們的行為,但我也能理解他們的工作。工作中追求以最小的成本達到最好的效果,難道這不是很正常嗎?
有人會問,他們就不能在工作之外再講一點人情嗎?我想說,對別人有過多的要求,不如對自己有要求來得舒心。在這個刀劍橫飛的社會,自己有過硬的心理素質不是更佳嗎?
拓展一下,其實尊重也是相互的。很隨便地試衣服其實也給導購的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我經常在一群女同志試了一堆衣服又不買之後,默默地忙著整理這些殘局,連顧客都沒空搭理。儘管這是工作職責,即使不表現出來,心裡不舒服是肯定的。你又要說,老娘粗來逛街還要顧及導購的感受?你看,你都不願意替他人著想一下,又怎麼能要求別人在工作之餘為你的心情著想呢?另,我自己買衣服的時候除非很看中,不然很少試。可能也是因為太懶了。
總結就是,對別人要求少一點,對自己要求多一點。這不是什麼雞湯。這是保持自己身心舒暢的秘方。
—————————————分割線———————————————————————
這個答案寫於一周以前。當時只是看到這個題,聯想起自己的經歷,有感而發。但是現在來看,其實我自己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可能是有一些問題我並沒有交代清楚。
首先,我說的「可以理解」的範圍是導購對你視而不見。不包括白眼、口出惡言等惡劣的行為。後者無法容忍。
其次,我說的是「可以理解」這種行為,但我並不認同。我做顧客的時間比做導購的時間長得多,也希望遇到的每個服務提供者都能帶給我愉快的體驗。但我也知道並不現實。不現實的原因在於沒有一個可以促進導購來提供良好服務的機制,而僅賴於導購自身的修養。
另外,有人可能認為我在為導購說話,其實我只是大學暑期做了短短兩個月的導購而已,如今想起來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也正如我所說,我做顧客的時間比做導購的時間長得多。正因為我知道你不可能指望遇到的每個導購都是良善的,所以我才說「對別人要求少一點,對自己要求多一點」。如果這也能讓你看出是為導購背書,我無話可說。這明明是為你的心情著想好不好
最後,還有人說,我的答案提供了不正確的價值觀。看到這個,我真是想一頭撞死。請告訴我,你是腫么看出來的?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答案是@佐藤謙一 先生昨天寫的買東西時遭遇懷疑你消費能力且不願意搭理你的服務員或導購該如何應對?
一個導購,根據識人經驗,只為鎖定的潛在顧客提供到位服務,並下意識地通過表現不滿、懈怠、瞧不起人的態度來排擠(他認為的)非潛在顧客,確實可以大大降低他工作的勞動成本,這和任何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偷懶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如果一個導購,能夠拿出更好的工作態度或營銷方法來把這個事兒辦得更漂亮,我相信她多半不會長久地停留在這個崗位上,她可能已經去了「更好」的地方。倒不是對這個工作有歧視,只不過客觀情況確實是,對比其他行業,這個行業薪酬不高、流動性大,對從業者的能力、素質也沒有那麼高的要求,最後,留在一些位置上的,就只能是這樣的服務員了。
就像我們不能指望咱們工地上的工人可以給出和德國工匠一樣的工作成果一樣,我們要求這個發展中國家第三產業的所有從業者都能給出一流服務,其實是不太實際的。
同為直接面向客戶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如老師、髮型師、音樂人、律師等等,很多人也在提供著不好甚至更差的服務,我卻不常見人們如此憤憤不平,為什麼?
我猜,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方面,在當下社會混亂的價值體系中,最大行其道的價值判斷標準,就是用一個人有多少錢來衡量他是否「成功」、是否值得「尊敬」。於是,服務員不招待你,並不僅僅是服務差而已,他質疑你的消費能力的時候,就像在說,你窮,你買不起這個商品,你「不配」被服務。當你也認同自身的價值、尊嚴和錢直接掛鉤的時候,當然會格外敏感這種態度,會被傷到自尊。(實際上,那個服務員,也許只是不想為不給自己帶來收入的路人甲浪費體力而已,未必有心思和體力去「瞧不起」你。)
另一方面,這個價值體系的另一個潛在邏輯就是,勝者為王,「敗者」活該被欺凌,「更失敗」的人,就去當社會底層吧。於是,當一個比你更有錢、更有地位的人評價你,比起抵抗,你更容易不自覺選擇接受;當一個沒你有錢,你覺得還「不如」你的人給你評價的時候,你很容易憤慨「你憑什麼……」。那麼,一個有名望的律師對你的案子愛搭不理的時候,你可能微博說說壞話;一個小服務員也對你愛搭不理的時候,你直接就罵他了。
因此這個題很好破的。如果你願意認同這種價值觀,那麼最有力的回擊方式,就是向這個導購證明你很有錢,讓他拿出該有的「尊敬」來,或者用其他的方式理所應當地欺壓他,反正他鬥不過你的,戰勝他,加油。
如果,你對自己的評判,牢牢建立在自己的其他原則上。有沒有錢、有多少錢、老闆給你開多少錢、你女友怎麼看你、你女友的前男友和你前女友的現男友跟你比誰牛逼……統統這一切,全都不能決定你對自己尊嚴和根本價值的評判,我相信,你會很難被這類問題所困擾。導購的白眼就隨他去,能正常服務就好,該拿衣服卻不拿,投訴他就是。
當然,人哪能做到那麼理性強大,導購員的態度、老師的批評或表揚、上司的呵斥或鼓勵,類似這種東西還是會影響人的情緒,多想想這只是他們的工作方式、辦事技巧而已,就會淡定得多啦。
P.s. 要是人們像回應差服務員那樣,一視同仁理直氣壯地去實打實反擊爛政府、做爛產品的商家、唱爛音樂的人,該多好……只講我自己的經歷。
一次,散步。天太熱,躲進家附近的一個商場涼快一下,正趕上大堂里有打折衣服在出售,看到其中一件小洋裝很漂亮,心癢了。剛湊過去看,一個導購員跑過來。
我問,這件衣服多少錢?
她上下打量我一下,看我穿的很家常,就說,這衣服要一千多塊呢!
我臉色一變說:你是不是擔心我買不起?
她看我不好惹,就說,不是的,不是的。
我看了看她,笑著說:你的擔心是對的,我的確買不起!
說完就走了,那個導購員傻愣愣地站了半天。
說個例子吧
去年年底的時候,去珠寶店買東西,先走進一家本地的老字號珠寶店,進店後感覺售貨員非常冷淡,而且介紹的時候漫不經心,要求從櫃檯里拿出樣品的時候也有不耐煩的態度。
然後,我掉頭走人,換一家店去消費。
沒有做任何上面許多層答主說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或者買下東西打售貨員的臉——說實話沒必要,因為這樣做的話,等於拉低了你自己的檔次。
……
下面說一點個人看法。
任何一個體系健康的公司,對於第一線的銷售環節應該是非常重視的。如果第一線的銷售環節沒做好的話,只能說明這家公司已經背棄了現代企業的生存準則。這是企業自身內部的問題,解決好了,恢復健康,解決不好,早晚關門倒閉。
這不是售貨員本身的問題,而是企業的問題。沒做好上崗培訓,沒有做好銷售人員的規範制度,獎懲制度,等等一系列。這個都是管理的混亂。簡單的來說,就是制度不健全。
這種時候你怪罪售貨員沒有任何意義。
基本上,我所接觸的零售業的一些公司,凡是巨頭,我說的是真正的高端公司,在這一方面往往相對做得更好。
我光顧過幾乎所有的奢侈品牌店,不管買或者不買,銷售人員的態度都是周到而有禮。因為我了解過,這些奢侈品牌的銷售人員上崗培訓的準則非常詳細和嚴格,也就是說,規矩立得非常好。
從消費者角度來考慮,有三層意義。
第一,你銷售環節都做不好的話,我認為,那麼你售後的服務環節也多半成疑?
第二,你銷售環節都做不好的話,那麼你的產品質量如何能叫人放心?
第三,很多制度不健全的零售業的公司,並沒有真正意識到一個問題:購物是一個完整的體驗過程,從購買,到得到貨物,到回去使用,以及售後,幾個環節都在整個體驗過程之中。而有些公司並沒有這種意識。客戶體驗並不只是拿到貨物回去使用,而是要囊括購物過程,以及售後。
營業員 那個比較貴
我舍友 那你還等什麼!!! 拿來給我看啊!!
回答一個文不對題的。。。我的夢想店是沒有進門之後服務員全部都好好的待在自己的位置上,除了歡迎光臨外一句也不要多說,千萬別跟過來幫你挑這挑那提建議,她們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證貨架上永遠都擺著號碼齊全的全部款式,結帳時速度快一些,然後微笑著送您出門,能做到這樣就謝天謝地了。。
看了大家都回答,發現幾乎就是兩種方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和買下後貶損/鄙視。
這兩招都不好。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把自己變得跟店員一樣,活在別人的目光中,因為別人的羨慕而傲嬌賣乖,因為別人的鄙夷而老羞成怒,這樣你就能稔熟他的全部心態和所有伎倆,然後專門攻擊他內心最脆弱的地方。這種方法可謂是兩敗俱傷,對誰都沒好處。
買下後貶損/鄙視:用血汗錢換取一個自己心理上的安慰。這種方法是店員喜聞樂見的,他既賣出了東西賺了錢,又可以背後罵你傻X暴發戶/該死的貪官。可以說此招是店員得了便宜還賣乖,自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來做兩個假想實驗吧:
1 假設題主衣著光鮮,氣度不凡,在店裡漫不經心的挑選、試穿,你認為此時店員會怎麼對待你?
2 假設題主邋遢隨便,在店裡各種挑各種試,店員極盡鄙夷,結果你把挑過試過的通通買下,轉身離開,只留背影給店員,你認為此時店員會怎麼看你?
如果題主覺得很爽,很過癮,很羨慕嫉妒恨,那麼請容我大膽猜測,你真正生氣的不是店員的態度,而是自己不是甚至沒有能力達到上述的兩種狀態之一。
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傳說出自王小波語錄
以我所知的愛馬仕,VCA,寶格麗之類的店員來說,他們中很多人幾乎都是用鼻孔看人的——他們的上司和老闆除外。遇到普通消費者他們會用彷彿帶著嘲諷的眼神掠過,以體現自己物質上的華貴;遇到大款掃貨他們會視之為暴發戶背後加以鄙視,以此彰顯自己精神上的高貴;倘若沒貨要排隊預約那更是趾高氣昂,以突出自己有錢難買的尊貴。
儘管這一切都與他們無關,他們只是給別人打工的。
遇到這類店員,不論你有沒有錢,你都無法回擊他打敗他。
你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積累自己的財富,同時努力提升自己的見識,品位,心胸和氣質,讓別人看到你時的目光和態度也與眾不同。當然,到那時你也許已經不以物喜,寵辱不驚了,至於別人怎麼看你已無所謂。
就是這樣。-你們這兒還有別的店員嗎
——有
-那換一個
同志們啊你們做過銷售嗎?其實作為消費者,讓對方有這個想法是對你最有利的啊!
就算你真的不差錢,做人低調也是有好處的啊!
我剛當教練大概一周的時候,那個團隊看人下菜的情況非常嚴重,說難聽點兒大家都是勢利眼。
當時巡場和現在的巡場還不是一回事,巡場教練的值班時間是維護場內秩序,而不是以銷售為目的。
我是個新人,到處求爹爹告奶奶求老教練帶我飛多教我點兒實用的東西,就得幫人家值班巡場和收器械。
有個中午,他們都去吃飯了,就我一個人在場子里替人值班。
讓我替值班的大哥說你偷個懶也行,反正大中午就那幾個人來,看著都沒錢,不會買課的,甭理他們。
後來一穿公司文化衫的啤酒肚大叔,做器械做得不咋標準,有受傷的可能性,我就順口給指導了一下。
那大叔長得兇巴巴的看著也不咋愛理人,現在的話我估計不會這麼大膽去和他講這些,生怕人家一個不高興讓你走開閉嘴完全不想聽。
結果講完了,大叔說我來了倆月了,第一次有教練跟我講器械怎麼用,謝謝你啊小姑娘。
我一看,不凶哎,就和他聊天了。
大叔問我是新來的嗎怎麼沒見過我。我說是啊剛來一星期。你來了倆月了為毛不來上體驗課呀,教練沒約你嗎?
大叔說來過一次,對方比較敷衍,好像也忙著干別的,我就沒多聊,所以我也不知道該練啥。
後來我去體測室調出了大叔倆月前的體測資料,又給他做了一次體測,對比了一下。又給他提了點建議。
大叔說你課怎麼賣的。
當時我也沒啥概念,張嘴就是100節課兩萬。然後又說要不你買個900塊錢的體驗包吧,裡面有6節課呢,夠上兩周的,兩周我應該能讓你學到一些東西。
因為領導說了賣100節課能送10節課來著。
大叔上了第三節課的時候,續課了100節,我主動把10節課送了,他挺高興的。領導也挺高興的,沒想到我個新兵蛋子半個月出了這麼個大單。
再混熟了,我才知道大叔的文化衫是自己公司的。公司是他的。
再後來大叔啤酒肚沒了,成了我活廣告,給我介紹了一群有趣有錢的大叔客戶。
大叔們有個共性就是鞋還不錯,衣服都普通速干T恤甚至文化衫。
我問過其中一個身價上億的大叔為毛穿得這麼隨意。
大叔說現在非生意場合都往中年屌絲了打扮,耳朵清凈,沒人嗡嗡嗡地來推銷。
想買東西的時候,砍價也方便。
第一個買課的大叔也是這個意思,說如果我一開始亮了身份,你能給我賣那個便宜的體驗包?能送我十節課?不賣我三百一節課都是好的。
我想了一下,覺得如果是別的同事,知道這是這麼個家底,真可能三五百一節賣給他……噗。
說白了,就是他們認為——最好對方別太願意搭理我。我的面子不是靠這種銷售人員的熱情的認同而賺的。我是來買東西的。
在這個交易里,如何最大獲利才是最主要的。
你實在對我不友善、我無法在你這花錢買到想要的東西和服務,我就不買唄,換家買。
急於需要在這個問題上得到尊重的人,其實是底子不夠硬的人。
大叔們表示如果是我這樣的小年輕,就更不該去追求那個了。年輕小姑娘用奢侈品標榜身份,是最愚蠢的。
空中樓閣。
與其計較這個,還不如把利益抓好,穩紮穩打,真正改變階層而不是用一些跨階層的東西去給自己做個夢。
勢利眼哪兒都有,做銷售做多了會麻木,會以自己訂的標準去衡量應該如何分配有限的時間精力去接待對方。
有的銷售比如我是以【對方看著是否面善】為衡量標準的 ,有的銷售以【對方的行頭推測出其購買力】為衡量標準的。
這麼說來我也是氣場上的勢利眼兒啊,沒啥特別的。
並且我這種人的業績通常是沒後者做得好。服。
另外,你要是一身耐克阿迪新款,教練輪番上陣圍著你買課,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一身迪卡儂會好點兒,如果和阿迪新款同時出現的話,肯定是後者被銷售。
被熱情對待的結果是談價格時可能會多出點血。優惠啊贈品啊,都是為了促成更大的單子而存在的,資源更願意往銷售難度大的客戶傾斜。
所以,這到底有啥好的?
做那個銷售難度大的客戶、使勁砍價和要贈品才是最划算的啊。
要給對方的信息是——【我有興趣,但是有些貴,你看有啥優惠給我爭取爭取的?】
剛好昨天遇到一件事,吃午飯的時候吐個槽。
爽文預警,道德帝們就別看了。
先說結論:
1 我需要就買,不需要就不買
2 接待我是你的工作,你不想做也得做,要是我不想讓你做我就換個人來做
--------
Case 1: 我恰好需要這個東西
昨天發生的事情。
昨天在大阪約了美妹子一起跑步,跑完步去梅田吃飯,吃完了妹子說想逛逛。
妹子是來大阪玩的,不會日語;我日語辭彙量還行,聽力還行,口語是薛定諤的口語。
我倆都是運動裝、一身汗、大素顏,很狼狽。我背了個沒牌子的雙肩小背包(之前跑半馬時候主辦方發的),妹子的時尚品味很清奇,捆了個阿迪小腰包,就是那種烤羊肉串大叔標配。
總而言之,就是倆窮遊客既視感。
到了某護膚品DK櫃檯,妹子看到一個顯眼位置的新推出的產品很好奇,就用英文問這個是什麼、怎麼用等等。
這時過來一個中國導購接待我們。
導購(冷漠):這是新出的眼霜。
妹子:誒?那這屬於哪個系列?
導購(冷漠):什麼哪個系列?哪個系列也不屬於,就是新出的眼霜。去皺的。
我(拿起來看了看):上面沒寫eye cream或者eye serum啊?
導購(冷笑):寫的日文,你認識么。告訴你了,是眼霜。
這時候我跟妹子都懵逼了,面面相覷。
妹子:唔……我朋友的意思是,上面沒寫眼部專用,是不是任何皺紋的地方都可以用?
導購(冷笑):呵呵,反正這個價格擺在這裡,塗全臉,你要捨得用也行啊。
妹子:……是什麼技術呢,什麼原理去皺的?可以試試嗎?
導購(冷笑):這我怎麼知道。專櫃T裝用完了,你要真想知道,買一個試試咯。
這時候我真的聽不下去了。恰好這是DK櫃檯,感謝這個奇葩店員給了我在妹子面前裝逼的大好機會……
我直接拉著妹子走到一個年紀比較大、制服不一樣的店員面前,看樣子像是個主管。我用磕磕絆絆的日語跟她聊。
我:您好,我有點事情需要幫助。
主管:啊好的,先請坐吧。(態度挺好,也不算太熱情,不卑不亢。)
我:我是DK的黑金鑽石會員。現在我在大阪旅行,忘記帶護膚品了,可以給我幾包小樣嗎?
說著從我的小破包里掏出一個破信封,找啊找啊找到消費記錄大概1000萬日元的會員卡。
(不全是我買的,幫各種七大姑八大姨代購的結果)
主管(突然很熱情):啊啊好的好的,您稍等,我查一下您的記錄,按您的美容習慣給您配產品好嗎。
主管小跑著找來找去,給我配了滿滿一大包小樣……我有點不好意思了,我真的只是想裝下逼給朋友挽回點面子而已誒。
我:哎呀,不用這麼多……
主管:沒關係沒關係,我們櫃檯新年期間小樣比較多,您用完了再來找我要就好。
我:額……真是不好意思……要不趁現在小樣多,我買兩瓶精華,一套精緻水乳,一瓶眼霜,多送點小樣啊。
主管:啊,好的好的,沒問題!謝謝您。我叫店員幫您配貨。
(以上大概就是3分鐘)
我:對了,還有一件事。剛才我朋友很好奇這個新產品,不過那位店員也不是很清楚,她說是眼霜,我覺得好像不太對……您能給我解釋一下用途嗎?
(我不說你態度問題,我質疑你業務能力總可以吧?)
主管:啊,真的很抱歉,這個不是眼霜,bla bla(我沒聽懂,真沒聽懂……)
我:額,我日語不好,您說啥?
主管:抱歉抱歉,bla bla……
這時候剛才那個冷漠店員湊上來,小姑娘換了一副嘴臉,熱切的想要翻譯。
結果主管直接無視她,叫另一個店員去找了商場的中文翻譯來!
……(結果那是膠原蛋白的填補霜,主要用來擦法令紋的)……
我:謝謝!我朋友很感興趣,她可以試試嗎?
主管小跑去拿來T裝給妹子擦了全臉(根本就是滿的),又送了一些這個產品的小樣給我倆。
妹子拿著小樣,賤兮兮地沖冷漠店員聳聳肩,「可以擦全臉哦,而且不用買我也可以試」。
結論:
如果你恰好需要這個東西,找個別的店員正常買。
你對我態度不好,憑什麼我買東西,bonus算在你身上,我又不是傻。
買完之後,趁著產生消費的熱乎勁,如果能順便給主管告個小狀就更好了。
Case 2:我恰好不需要這個東西
像我這種臉皮很厚的,經常去奢侈品店玩,很多時候也沒穿戴名牌。
基本上我去就會說明來意,「我只是試試/隨便逛逛「;我不買沒必要坑騙人家我要買,這是我作為買家的修養。
而作為賣家店員的職業道德,就是不管顧客買不買,我不要求你對我熱情,但你要做到服務的底線。
(當然,我冬季標配是B家大衣P家包P家靴,所以去B、P兩家掛眼科的時候,店員都超熱情)
好多年,從沒被大牌店員鄙視過,服務真的很標準。
但有一次,好多年前,我跟兩個閨蜜一起等比薩外賣的時候,去隨便逛了一下VM。
當時店裡有一件很奇葩的衣服——大V領口+齊B小短褲的連體裝……
幾個妹子就鬧我,讓我穿給她們看……既然妹子誠心誠意的要求了,我臉皮這麼厚,穿就穿唄。
當時店裡一個人也沒有,店員們在店的另一個角落扎堆,斜眼看著我們……我自己走過去說:「這件衣服給我個m號試穿好嗎?「
結果被店員群嘲了……
店員A:你又不買,瞎試什麼啊。
店員B:你要買再試。
店員C:這個衣服對身材要求很高的,你穿不了(然後三個人開始笑
(AB我可能就忍了,但店員C超過分(╥﹏╥) 我不過就是那陣子吃的有點多嘛……)
忍住眼淚,不要哭,不要慫。
我(冷靜、溫柔到可怕):買啊,誰說我不買。就是因為想買才想試試嘛……我們都很喜歡,打算當姐妹裝一人一件的,來三件給我們,尺寸合適就買。順便,我還想試試這個、這個、這個……
店員互相看了一眼,店員A換上笑臉,給我拿衣服試穿去了。
我拉著倆妹子進了同一個試衣間,玩鬧夠了之後,抱著一堆衣服丟進店員A懷裡。
(我平時素質還行,試衣服之後都會自己掛好放回原處)
店員A充滿希望地問:「合適嗎?」
我:剛才那個店員說的對,我們身材穿不了。
店員A繼續充滿希望地問:「其他的呢?」
我:呵呵,我們身材也穿不了。
結論:
在店裡試拿包、試穿衣服是你做為顧客的權利,誰能保證每次試穿都會產生購買?
服務和幫助你是店員的職責;她不想好好工作,那就給她增加點工作量嘛。
PS:
我們辛辛苦苦搬磚,好容易賺到錢並有點空閑才能逛個街,這本應該是個身心愉悅的事情、是給自己的假期和禮物。
如果忍氣吞聲、默默走開讓你開心,你不妨那麼做。
如果強行買下獲得消費瞬間的滿足感讓你開心,你不妨那麼做。
如果佔領道德高地、大度寬容讓你開心,你不妨那麼做。
但我就是這樣才開心呀。
每個人的效用不一樣。只要在不超出店員工作職責的範圍內,沒有哪種做法更加高尚。開心就好。
幾年前,工作太忙,老媽說你去把房子買了,然後一天中午抽空去看了個樓盤,接待的女的。。。不說也罷,那段太忙太辛苦沒修邊幅。我也為完成任務給家人交代,不想再看了。就問她全款有折扣沒,她傻傻的說她沒這許可權,我說把你們經理叫來,經理一來,我說:1、我和朋友一人一套,要樓王、同樓層、對門口,帶車位,全款;2、換置業顧問;3、半個小時內手續必須辦完,你那個顧問不清白耽誤我太多時間了。
最後經理搞不定,因為銀行的值班收銀吃飯去了還沒回。然後他請來銷售部的負責人親自來處理,派車把收銀接回,我就坐樓上接待室,讓他們叫個外賣邊吃,銷售負責人陪著聊天,後面手續都他親自辦,只送我桌前簽字,跟我在公司辦公一樣。
誠意要買,自然有人誠意服務,小鬼不懂事,你跟她去計較不討難受?反正她後面紅腫著眼睛端茶、送飯時,我都禮貌的說謝謝。但是她被批得哭、抑或被炒跟我沒關係,大部分時候你得到的好和壞都是付出的「回報」。
這年頭,10人9個做服務的,我也做服務的,你不能因為顧客如何就隨心情、脾氣降低自己的職業素養。時不時給客戶臉色看,我只能說難怪做不上去,這輩子就這樣了,自己選的。
客服對顧客無理取鬧的最低要求是:即使是機械化的按照既定規範和制度應對,也決不能對罵。
這樣能保留給上司和公司最後迴旋餘地,同時又不違規、又無把柄。
蟹咬>_<
這是讓我暴露陰暗面么。。。
話說郭敬明的某朋友曾爆料:
有一回小四路過Gucci店,因為玻璃太乾淨了沒看見,一頭撞上去了,店裡的小姑娘都看著他嗤嗤地笑,於是小四毅然走進店裡。店員們看著這個身高xxx的"小朋友"一臉不屑,於是小四掃貨四十萬,卡輕輕一刷,店員們彎腰90度送他出店門的。
呵呵呵呵呵。
即使如此,他出門後也一定會有店員在他背後罵「傻x」你信不信。
所以,你是無法改變某些人的。還是別鳥它們啦!!!
不過我逛商場的時候發現,兩手空空地在逛和手上拿著有品牌的紙袋逛,服務員們對你的態度是大不一樣的。說不好聽的,讓狗眼看人低的人把你看高,就是要用他們最看重的實力(錢)來滿足或亮瞎他們。所以你或許可以拿個有品牌的紙袋逛?同理,戴一件好的首飾手錶什麼的也有效果吧我猜?
可是何必呢?難道顧客還要取悅店員?反正我不爽。我不買。我覺得讓他們有經濟損失就是最直接的"報復"。如果實在還有很過分的把你惹毛了可以投訴呀,或者來一句"好像你能買得起似的"。。。?
不過更好的辦法是,來南方吧,至少在深圳,我體驗到的服務業真的。。。啊,小妞兒們把所有顧客供成上帝,你試吃了一堆東西也不買她們一樣會作愉快狀送走你。而在武漢、濟南、蘇州,我都有非常不愉快的消費經歷,無非是吃飯想換個座位啦,看了東西沒買啦,買了排骨讓她們幫忙剁剁啦。。。都差點沒被罵死。。。於是我去了海底撈撫慰了受傷的小心靈。。。
嚶嚶嚶嚶又想回家家了捏?去年夏天,有個妹兒從外地來找我,也就是我以前寫過的那個後來被上海一土豪投資開餐廳的女的。當時我藉助在一個朋友家,那晚上我們在重慶待了最後一天,第二天要回成都。另外有個大美女那天正好要來跟我吃飯,所以我那個男性朋友就想好好打扮一番,晚上想做點事情。
我那個男性朋友經濟條件比較好,自己工資不低,零花錢也有點多,所以花錢比較大手大腳。他下午知道了晚上可以跟兩個女的一起吃飯之後,他讓我去北城天街對面的協信星光68幫他買一根新的Gucci錢包,再買LV的皮帶啥的。
因為他人當時在郊區辦事,傍晚才能回主城,就讓我去代勞了。我說你不是有奢侈品嗎,為啥還要買啊。他說反正都要換,我說要得嘛。
他給我支付寶轉了15000,讓我去幫他買。
(現在想起來蠻感激他對我的信任)
我殺了一雙拖孩兒(穿了一雙人字拖)坐地鐵來到了觀音橋,然後按照他的提示去到了指定的店。LV在解放碑,所以我先去的觀音橋協信那家gucci。
那段時間,我很寒酸,沒多少收入,也沒買新衣服,穿的衣服很舊,一件汗衫,一條短褲,一雙人字拖,完全就是一個才泡了幾天網吧的流浪漢。
我進店之後,還是有點緊張的,也有一些不好意思。店員對我不算熱情,也沒有嘲諷,他們估計以為我是進來吹空調的吧。畢竟那時候的重慶很熱。
我走到玻璃貨櫃前,拿出了屏幕碎掉了很大一片的愛瘋5S在拍照,一個店員問我幹什麼?
我說我給朋友拍照,詢問他要哪個。
她說可以讓朋友親自來的。
我感受得到,店員對旁邊的穿得更好的人群更加熱情主動。
但是我並不在意,因為我跟我大哥,無聊的時候,喜歡開著他的車去其他4S店看車玩。大哥全身有土豪的氣質,我就一小屌絲,4S的店員對他的熱情度明顯高於我。
我都已經習慣了,
畢竟,我並不是目標客戶。
我全身上下加起來,買不了一個賓士的輪胎。
跟我大哥在一起這麼多年,我對於餐廳啊、酒吧啊、賣手機的營業員的那種看不起我的眼神,早已經習慣了。也不算看不起,純粹是不想在我身上浪費時間。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值錢的,
所以我換位思考之後,很理解他們。
我那位男性朋友在微信上告訴我買吧,我叫服務員過來結賬。
他們笑了。
我也笑著走出了店裡。
隨後,我去永輝超市買了瓶水,要了個三毛錢的口袋,把才買的奢侈品放了進去。因為一會兒要坐地鐵,我不喜歡拿著奢侈品擠地鐵的感覺。
後來在解放碑買皮帶的時候,店員對我的態度也好不到哪裡去,不過沒有來凶我,我在那裡自由挑選,他們沒有干涉我什麼。
後來我結賬,他們還是報以了微笑。
回到我朋友家裡,我拿著那個女孩子的包以及新買的東西,拍了個照,發了個朋友圈裝逼:這裡沒花到15000,我後來把剩的錢還了他
那晚上,玩得很嗨,花費蠻高,他接的帳,也如願以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其實我們這行業,普遍的咨客存在「狗眼看人低」的狀態。
這是現實情況決定的。
有的土豪,砸你用大把的金錢;
有的人,砸你用厚重的酒瓶子。
你們喜歡被哪樣子砸?
雖然我們倡導服務行業應該一視同仁,但是現實世界裡,我們逃不過人性,我們大多數人擺脫不了對於更加富貴之人的更加尊重。
我們行業的妹妹是要挑客人的。
客人來玩,說話再好聽,唱歌再好聽,長得再帥,幾乎沒卵用,隨後只要你不給更多的小費或者是在你身上看不到想要的期望值。
都可以說再見了。
極端情況下,會差人,我能看到妹紙在兩個包房的不同嘴臉。
一邊大哥很有錢的,她一直笑,一直喝;
另一邊沒啥錢的,她愁雲滿布,不肯吞酒。
出來求個財,又不是為了你發笑,他們就是花錢沒開心,錢沒給夠,她們為什麼要無償給出開心?
保安很好玩,開跑車來的公子哥,他們服務更周到,語氣更緩和;
開十萬以下的車,保安不怎麼搭理他。
所以我建議年輕客人出來玩,別開車,還要找代駕。
開心和滿足,大多數時候,是要成本的。
在上海弄餐廳的時候,實不相瞞,那個會有不平等對待客人的情況發生。
官員和一些商人,對他更有利的,他可能會陪他們更久,他們叫老闆去包房,他可能會陪著;
但是對於一般的打工仔,他沒這麼上心。
其實我很理解他,畢竟他也不想跟一些達官貴人產生矛盾。
說白了,那些人的勢力更大,更能讓他難堪。
這個世界,處處都是力量對比。
很殘酷,很苦逼,但是我們很難去改變。
我們在批判他人的同時,一樣犯著這種錯。我至今沒有見過一個對所有人完全一視同仁的人。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既然改變不了這個世界,我們就改變自己咯。
要麼物質變得更加強大,出去不遭人白眼;
要麼心理變得更加強大,不在乎冷嘲熱諷。
購物、消費的本質,是買開心,
不要為了逞一時之快去花費大量的精力。
不值得。
店員不爽你,你換一家就好了。
這點小氣,忍不住?
雖然我不是「存在即合理」的擁躉者,
但是我還是祈禱服務業的朋友們能提升到更高的服務意識.
當然,消費者也更加理性、理解、與包容
用不著被看不起了,就要怎麼怎麼樣.
這世上,看不起我們的人,可多了
祝好.真遇到這種情況微笑就可以了,何必置氣。
本來寫了一段,看到小四那個故事,覺得自己的邏輯全錯,又都刪了。
我是店經理還要獎勵那兩個姑娘呢,不是因為她們的恥笑,小四會進來讓我完成40萬的業績嗎?
從效率上面來講,大家都這麼忙,如果同時店裡幾個人,肯定是集中資源優先對待優質客戶,所以現在有的高端店要搞限制入場,一對一服務。對於銷售來說時間也是成本,各位公司里也都有銷售吧,差的銷售會對每個客戶都全方位服務,不分貴賤,然後時間精力被各種小客戶耗光拖死...王牌銷售則會根據二八定律專門優先處理甚至只接待幾個大客戶,說的不好聽就是狗眼看人低,但是效果顯著。你是公司老闆你喜歡哪種員工?
客戶進高價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買,一種是不買。
我們來列一下可能。
- 導購覺得你不夠資格買,對你態度不好,你本來就不買的,現在更不買了。(常見,導購沒付出、沒收益。)
- 導購覺得你不夠資格買,對你態度不好,你本來就不買的,現在爭口氣也要買。(罕見,導購沒付出,大收益)
- 導購覺得你不夠資格買,對你態度不好,你本來就準備買的,現在不買了。(同樣罕見,人家天天看人,眼力很好,沒付出,沒收益。)
- 導購覺得你不夠資格買,但出於服務意識對你態度很好,你本來就不買的,現在還是不買。(常見,導購有付出、沒收益。)
- 導購覺得你不夠資格買,但出於服務意識對你態度很好,你本來就不買的,現在決定刷卡透支買。(超級罕見,導購有付出、有收益。)
- 導購覺得你不夠資格買,但出於服務意識對你態度很好,你本來就準備買的,現在還是買。(罕見,這種情況下更多的客人是剛需,就算態度差同樣會買,導購有付出、有收益。)
你是店員你選擇那種方式?
另外還有個問題。
如果我真的能隨便買,比如拉麵店的店員對我很不屑,她覺得我肯定買不起第二份澆頭,哪怕她說出來了,我都不會覺得自己被侮辱了,我想大部分人都只會覺得好笑吧,也不可能去再買幾份以此來證明自己可以吃一份丟一份。
反之我們去買車,預算15萬的情況下先跑去法拉利的專賣店,結果法拉利的店員嘲笑我,對我表示你個屌絲沒錢過來幹嘛,浪費我時間啊,買日本車去吧。其實我也真的買不起,她說的也是事實,可是我偏偏會很生氣,同時覺得她很傷人。
兩者的行為其實沒差,但為什麼後面的會更令人生氣呢?
仔細想一下我明顯是有很大部分在氣自己的能力不夠啊。
還是王小波說的好,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買過房子的都知道,買房的時候看樓盤,如果售樓小姐的態度超好人美還熱情,這個樓盤往往不怎麼樣,如果售樓小姐的態度很屌,愛理不理的一點折扣都不肯打,反而說明這個樓盤賣的非常好,很多人都準備買,性價比肯定比前者要高很多。同理特別好銷的車型也是這樣。
買東西有店員服務的話會影響我的購買決定。我挑東西喜歡仔細看,不喜歡聽講解,因為我要買的東西我基本都懂、買之前一般會提前網上調查好,所以很多時候比導購懂得多。如果來個導購,不管是熱情還是不熱情的站在一邊,我都不喜歡,影響我。
所以我出去買東西,盡量會穿的隨意一點,人字拖+看不出牌子的T恤衫,導購不理我才正合我意。推薦閱讀:
※有哪些你吃過一次就不會再吃的食物?
※什麼是「日式漢語」?
※「做決定」為何是一件很難的事?
※愛情是什麼?
※為什麼有人開著空調還要開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