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的同質化應如何避免?
我在兩家外資地產顧問企業呆過,代理過不少購物中心的項目,感覺現在的購物中心都十分雷同,以中高檔購物中心為例,他們無非是服裝快消類引進ZARA,HM,Uniqlo;餐飲類引進M記,K記,大家樂,真功夫,以及一些類似稻香的中餐企業;娛樂休閑類引入影城、反斗樂園;高檔零售類引入周大福、金至尊、鑽石世家等
這樣下去可能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都趨近雷同,而唯一能比較的也就只有區位優勢了。
比較欣賞的項目有廣州的太古匯,他們的運營和管理都讓人感覺耳目一新,雖然這是個定位超高端的項目,裡面的奢侈品牌如LV,PRADA,GUCCI,CHANEL等多都很多,但實際上有些如方所,還有頂樓室外的Paulaner等等都極具特色,讓人印象深刻。
所以回歸到問題上,避免購物中心的同質化應該從哪方面做起?有哪些值得研究的案例?
謝邀。
首先必須說明,同質化是趨勢。它是商管公司以利益及物業價值驅動下的一個點,同時是品牌商布點策略以及產業鏈擴張的一個點,這兩個點造就和商業地產項目的同質化,及品牌公司和商管公司的共同目標點。
說白了,同質化的本質就是,這種模式是最簡單最快最穩成功率最高的盈利模式。
舉個例子,一個菜市場,豬肉需求大,但是產量低,因此售價高,菜農覺得肉販賺前,都去做了肉販,一段時間,肉販多了,產量上去了,售價也下來了,居民現在肉吃膩了,就想吃菜,原先還在賣菜的賺錢了,一些肉販自然轉到做菜農。
這是市場規律。
商業地產也是遵循市場規律的。同質化是一種必然的方向,目前國內企業,喜歡快錢的感覺,這種情況不可避免。
你所說,主力店+品牌商+餐飲配套的模式是目前商業地產的主要模式,即萬達的第三代店,商業綜合體模式。
而在次之前,早期商業地產的經典模式,如下。
仍然無法避免,同質化。
仍然無法避免,同質化。
以上三類模式,在一般人看來,實際上它的差別並不是很大。我想說明的是,同質化的背後,需要業態分布的數據支持,你所認為的同質化應該是:定位同質化,也許,不是模式同質化。
最後,如何區別同質化,這可以寫一本書了,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我主要給出一個思路。
在消費者眼中,同質化是感官,是品牌感官感受,例如,他在一個距離2KM的兩個商業體裡面看到一個牌子,消費者就會認為同質化,即便有其他不同的牌子。
在比如,一個商場有zara和早教,一個商場有zara和兒童樂園,他們就會認為是同質化。實際上,它仍然有區別。
因此,避免同質化,有很多方法:
比如,定位差異化,業態差異化,設計差異化,格調差異化,體驗差異化,甚至停車場便利性差異化(如新型停車場),都能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購物體驗。
附上參考資料:
中國50"最"著名綜合體
避免同質化其實拆開看也很簡單——硬體(物業形態、主題)的差異化、品牌的差異化和軟體(經營、服務)的差異化。
硬體差異化方面譬如水游城、僑福芳草地、K11、三里屯villa等都是很好的例子,通過風格各異的布局、造型,配置不同主題來突出新意。
軟體差異化方面,學習一下胖東來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百貨業里脫穎而出的。
品牌差異化就說來話長了,但目前國內購物中心同質化嚴重最根本的原因在於:1、參與市場競爭的各業態品牌實在太少,部分國外的優質品牌尚未找到進入國內市場的合適渠道!
2、大部分國內品牌本身產品的同質化就十分嚴重。
3、相關從業人員及企業追求安全感,缺乏改變的動力與勇氣。
硬體和品牌都非常容易模仿,都不能稱之為"核心競爭力"。軟實力應該是同質化競爭突圍的法寶:1、服務,老生常談,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難伺候,看看客訴情況,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被投訴,現在投訴的途徑也很多微博微信傳播極快,所以啊愉悅的購物體驗是必須保證的。2、工作人員素質,一個購物中心如果只有隻會執行招商的人員,流行什麼牌子我就去招什麼牌子,這樣不行;得有想法敢突破,玩業態創新,玩跨界組合,玩體驗感,抓顧客眼球。僑福芳草地、K11,個人認為方向很好,但是步子邁的大了一些,怕是光賺吆喝不賺錢呢。 現在想到的就這些,回頭想起來再來補充
個人觀點:同質化的問題是可能未來購物中心無法避免的趨勢,有一個亮點就可以讓你脫穎而出。
購物中心分兩類,社區型商業和目的型商業。社區商業基本以服務周邊居民為主,那麼它的業態無非就是超市,餐飲,娛樂這些大眾生活日常所需,這是由需求決定的。而目的型商業通常輻射範圍更大,規模,檔次也更高,同質化的問題可能會更容易引人關注。前面已經有人提到了購物中心經典的業態配比情況,不再贅述,我想說兩個觀點。第一個趨勢,購物環境和購物舒適度越來越成為消費者關心的內容,主力店的作用正在日益變弱。第二個觀點是一個購物中心只要有一個亮點,他便可以從整個平庸的行業中脫穎而出。
先說我的第一個觀點。超市加電影院,是之前很多購物中心採用的主力店配搭方案,後來一個新的趨勢是主力店加入fastfashion(zara/Uniqlo/gap/hm…)和健身會所。這種轉變說明,消費者日常必須的消費需求已經開始升級和多樣化,同時,單個業態主力店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在降低。同時,購物環境和購物舒適度卻是購物中心對消費者的新的吸引點。拿上海淮海路的兩個商場iapm和k11來說,很多人都覺得k11的藝術牌打的漂亮,代表了一種趨勢,這個我們先且不說,但我更看好iapm相信日後兩者的市場表現也會相差越來越多。k11的問題在於空間太小,整體的環境讓人覺得比較擁擠和壓抑。相比之下,iapm動線更合理,挑高的中庭給人感覺更開闊,整體的舒適性更高。
現在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都在尋求亮點,想通過亮點來實現差異化。比如迪拜把水族館和購物中心放在一起,高雄的最萌購物中心,大阪的front Osaka是一個機器人主題購物中心。表面上,這些購物中心的確差異化了,但實際上去看業態看進駐的品牌看配比其實和周邊的無大差,但是這些因素的植入給了消費者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就是告訴他們,原來購物中心可以這樣玩!舉個國內的案例,杭州萬象城,一層奢侈品,二層女裝,三層兒童,四層餐飲,5層餐飲,樓下超市和一些零售。我認真了他的水牌,這些店和一般我們常見的購物中心無區別,但是他有亮點,就是室內冰場。上個月我周末去看的時候,人非常多,而且各個樓層人都多(這一點對比一下環球港3樓以上,呵呵)當然,這不是說每個商場都要做冰場,你在哈爾濱做了室內冰場就不是亮點了,是累贅。
萬達的模式,我並不看好,因為他毫無亮點,而且購物環境也非常差。上海的寶山萬達和大寧國際的差別就非常大,各位可以感受一下。萬達說白了還是城鄉結合部水平。
現在購物中心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而傳統百貨也正在往購物中心方向不斷的變革轉型
現在購物中心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而傳統百貨也正在往購物中心方向不斷的變革轉型這就要求創新型購物中心在商業品牌不斷完善的同時,在消費體驗上不斷升級升華。
注重顧客的購物享受,而這些是通過藝術、生態、創新活動、會員精準營銷等方面來實現。
如果單純的消費購物,在哪裡都可以實現
足不出戶,蘇寧易購、阿里等,而這僅僅是單純的購物行為,一對一的購物訴求。
在線下,顧客更加講求身臨其境的購物體驗,而將此體驗轉變為享受,才是購物中心破局同質化困境的方向。
【智慧、生態、藝術、文創】這六個字,參透其中的內涵,那做起來就遊刃有餘了
【智慧、生態、藝術、文創】這六個字,參透其中的內涵,那做起來就遊刃有餘了我們連雲港蘇寧廣場在操作過程,有不少實踐
不過現在各種活動,都緊緊圍繞生態、藝術、智能等方面來做,效果很不錯創新布展
著重於藝術展、生態場景等第三空間的打造,讓消費者感受到除購物之外的輕鬆浪漫的體驗,同時也開創出營銷模式新體驗,例如2016年4月推出的生態薰衣草大型展,5月推出的「牆上足球場」,6月呈現的大型文藝范「拾花里花藝長廊」在注重顧客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時,著力全方位打造多元藝術互動平台。
融入智能,獨創具有O2O融合特色、關注客戶體驗,實體、虛擬、服務商品相配套,多元業態互補的發展路線。以「智能、體驗」屬性為主題,改變了傳統商業密閉空間沉悶氣氛,用「易付寶」、廣場App連接線上線下,實現資源互通共享,貼合現代人的消費習性。
另外連雲港運營優勢在於融合線下實體平台與線上易購平台會員,通過大數據收集,對會員進行消費行為分析,以便於入駐品牌商聯合制定精準營銷方案。
另外連雲港運營優勢在於融合線下實體平台與線上易購平台會員,通過大數據收集,對會員進行消費行為分析,以便於入駐品牌商聯合制定精準營銷方案。分享至此,還是有諸多可借鑒的做法
謝謝
就像題主感受的一樣,還停留在品牌上。真正不同質化的,在於花錢但不賺錢的部分,店鋪也是一樣。購物中心空間和主題的營造,每個購物中心的設立應該是有靈魂的。
購物中心最核心的消費,是時間消費和社交消費,其次才是購物消費。
非零售佔比和操盤者的情懷,說白了,就是浪費多少可以收租金賺錢的面積來做出讓客戶消費時間的場所,是避免同質化的關鍵。
購物中心問題是複合型問題,主題、品牌落位等均不具備複製的可能性。同一集團,如大悅城,全國項目主題無一雷同。
購物中心引領的是生活方式,城市、地段、消費習慣均不可能一樣,某些連鎖購物中心在開業之初也許落位會有雷同,如萬達。但經過一段時間市場的檢驗,通過不斷的品牌調整,終會不同。
所以,從業人員應當更有心去進行周邊消費者分析,再考慮如何品牌落位及安排市場活動。
有的答主已經提到,同質化是市場的選擇,如何避免同質化?這是個偽命題,除非你的商業不以盈利為目地。
就拿題主推崇的廣州太古匯來說,有lv、Prada…一堆一線品牌,我能不能說他跟萬象城、南京德基、武漢國廣、恆隆廣場同質化嚴重?你看到的為什麼只是方所呢?
個人覺得如何在同質化嚴重的大趨勢下,能夠讓自己的項目脫穎而出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廣州太古匯及其他很多優秀的項目其實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強答一下,竊以為同質化是個偽問題,實際需要回答的是:怎樣做到相對稀缺?
80年代以前,商品稀缺,一個城市的居民某節日期間需要100萬斤豬肉,但實際供應只有90萬斤,所有的國營肉鋪,都是同質化的,照樣火爆,為什麼呢?缺口在那裡擺著呢。
現在的市場,總體上是商品過剩的,但是,每個人的每個細分需求,都被精確的滿足了么?我認為還遠遠沒有呢。
走文創路線
推薦閱讀:
※如何以低成本玩轉營銷?
※耐克(Nike)2013 財年獨大中華地區業績下滑的原因是什麼?
※姚貝娜和梁博二人,誰的商業價值更大?
※松下公司為什麼走到今天的窘境?
※奢侈品價值建立的根基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