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里農藥為何會超標?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同仁堂部分中藥農藥超標,這對人體有什麼危害,中藥都是從哪兒採購來的?
第三方機構的檢測結果顯示,共計65個樣本中,有48個發現農藥殘留,占樣本比率為74%。甲拌磷、克百威、甲胺磷、氟蟲腈、涕滅威、滅線磷等六種農藥為禁止在中藥材上使用的品種,但是在當歸、枸杞、金銀花等共計26個樣品中檢出含一種以上。除氟蟲腈為2009年被禁止使用外,其餘農藥已被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長達十年以上。via同仁堂等所售部分中藥農藥殘留超歐盟標準百倍
相關新聞:70%藥材含毒農藥,殘餘量超歐洲容忍標準
.
我國現在執行的涉及中藥農藥殘留限量的標準有2010年版《中國藥典》(藥品標準查詢-藥典在線 )和一些雜七雜八的國標、行標,主要是針對有機氯農藥。
- 中藥材在種植過程中濫用農藥而造成的直接污染:中藥材的種植者缺乏基本的植保常識,對農藥的選擇是高效、 低成本,甚至使用一些禁用農藥。為保產增收,種植者施藥次數頻繁,且經常是幾種高毒農藥混配使用。 特別是在蟲害嚴重時期,使用農藥的濃度加倍,造成了中藥材中農藥殘留超標。
- 土壤、空氣、灌溉水中殘留的農藥對中藥材的間接污染:在中藥材種植和生產過程中,中藥材被動地從受到農藥污染的環境,如土壤、 水源、 大氣中吸收與積累農藥。
- 中藥材在採收、 加工、 貯存、 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污染:農藥施用時機和季節不合理,如一些中藥材產區,在施用農藥後不久就開始採收。在中藥的生產過程中,環節多,污染的可能性大,如藥材炮製過程中輔料、 晾曬場所的污染等。另外在中藥的包裝及運輸中,如用包裝農藥、 化肥的材料來包裝藥材,運輸農藥化肥的車輛未加徹底清潔就運輸藥材等都會造成污染。
中藥農藥殘留的一些特點[1]:
- 中藥中有機氯農藥較其它類型的農藥污染程度高,次序為:有機氯類 &> 菊酯類 &> 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檢出率較低,只有人工種植歷史久,蟲害嚴重的藥材如拘祀偶有檢出;
- 種植藥材中農藥殘留量稍高,而野生藥材中僅有痕量撿出;
- 同一地區的同種藥材、同一藥材的不同部位農藥殘留量也有較大的差異;根類、根莖類藥材一般較其它類藥材更容易被農藥污染;
- 中成藥和提取物中殘留農藥相對較少,殘留量也相對低。
中藥認證、檢測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管,這個機構曾經頒布過《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證管理辦法(試行)》及《中藥材GA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試行)》。據說,凡是中藥出口企業對農藥殘留問題都非常重視,經常送樣檢測的一般是準備出口的產品樣品,參考的標準也是準備出口目標國家或地區的標準;而在國內銷售的中藥一般沒有生產企業主動送檢的,偶爾有樣品送檢也是因為新葯報批資料的要求。
題主問到對人體有什麼危害,這個不好說,說了也沒什麼意義。不同物質危害不同,不同物質間還有交互作用。
參考資料:
[1] 薛健等. 中藥農藥殘留問題研究與思考. 中草藥. 2007, 38(10):1578-1581.
@李凱已經說得很詳細,我在補充一點。 家裡是販葯的。
同仁堂的藥材在國內基本上是數一數二的,我的意思是說,除此之外很難找到更好的。難道你會覺得亳州市場,安國市場的藥材會好些?!打硫(其實傳統炮製中有用硫磺熏,只是現在被濫用了),過氧化氫漂白,加水,摻假很多的,相比而言,同仁堂的藥材要好很多,至少不會把杏仁當桃仁賣。
很多藥材農藥殘留應該比糧食作物要少(我承認這句話很模糊),因為一般用來種植藥材的土地都是糧食作物難以大量生長的土壤,也就是類似於山地等難以灌溉的地區,相比糧食作物,種植精細程度和種植技術一般要差很多。親,農民又不是大學生,怎麼可能用量筒按照使用說明配農藥,大部分情況下是按照農藥經銷商的說法來做。比如說一瓶農藥配幾桶水,至於桶的大小。比例是否合適,完全看效果,至於殘留,他們可能連氯是什麼都不知道。。。糧食作物是這樣,藥材就更不用說了。。。農業殘留是很普遍的現象,只有從生產商入手才會好些。
然後說炮製的問題,用硫磺熏是很常見的防腐,漂白,防蟲,和粉質的方法。此外,為了防蟲,也用用磷化鋁等。亳州市場很多藥材還有其他方法,沒怎麼接觸過就不說了。
沒弄錯的話,同仁堂是從產地買葯,比市場上便宜,而且質量可控些。自己也有質檢用的實驗室。很多大的藥材集團也是這樣,比如說廣葯集團等,這些一般做成品葯,不會單獨賣藥材。。。
價格也是炮製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說全蠍,清水蠍和鹽水蠍的價格沒法比,因為後者完全取決於加鹽的量。即使是清水蠍,也有加鹽。也可能是加其他的,比如說滑石粉,蜂蜜。。因為我家做的清水蠍的折干率差很多很多,可以保證完全沒加鹽。。。。
所以說,最好還是用野生的,雖然貴了些,但至少少一道農藥使用程序。 不知道有沒有賣出口貨的商家,一般要貴些,但是品相好,殘留要求也嚴格。。
ps,一般出口貨都不怎麼聽說農藥殘留超標,主要是含硫的問題。真心懷疑有點問題ps,中藥市場真的很混亂,在中醫受到壓制的時代應該管管了。
自己做過中藥材出口,對農殘和二氧化硫以及重金屬有過小小的了解。
老外的東西一定就是好,原料裡面肯定沒有農殘?答:這樣回答是片面的。老外不是傻子,人家也要注意成本把控。這裡說一點:拋開量的概念談毒性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國外客戶(泥轟國、美帝和歐洲人)購買中藥原料,並不是唯低殘無重金屬為上。比如人蔘,高殘的他們也會買,因為這部分是拿去做提取用的,他們有技術將農殘除去。而對於茶飲料(袋泡茶)則對霉變、農殘等指標考量非常嚴格。現在高殘人蔘比低殘一公斤可以便宜近10美元。
中國的中藥廠商採購原料是什麼樣的,我不是100%清楚,但是就我同事 的介紹。很多藥廠其實在採購和質檢環節的把控上是十分努力的。但是為什麼我們自己的東西質量不如別人呢?這個原因就很複雜了。並不是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就能100%做好。就拿採購為例,中藥原料的來源要麼是採購要麼是自己有種植基地。種植基地的建立,需要極大的成本(尤其是有機種植基地這樣高規格的),一般大企業才能出手。這樣就OK了嗎?Again: 並不是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就能100%做好。我們對歐美出口,別人一個很小的broker,對每一個品種都有質控表格。這份表格,包含了很多項目,什麼原料採集地點(詳細到經緯度)、時間(詳細到每一天幹了什麼)這些普通的不說,連這批原料怎麼施肥,用什麼工具採集都有。另外,國外的質控表還對過敏原有詳細的列示(雞蛋、穀物、海鮮、花生,呵呵,你能想像我們這裡列這些東西嗎?),而運輸、儲存、加工等一系列環節中怎麼防止污染(異物污染、加工工具裡面成分的污染,例如重金屬)都有詳細的說明,還有危機處理機制問答、轉基因項目。他們是在漫長的發達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了嚴格的質量體系。還有一點沒有說,歐盟和美國等,他們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詳細而嚴謹的法律條文,保證質量。
綜合這上面一段,我認為這中間的差距還是社會發展的問題。
國外政府對食品安全的問責制度,我們是否能做到?
國外政府對市場規範的管理監督,我們是否能做到?
國外客戶嚴格的檢測項目和調理,我們是否能做到?
國外採購能力保證了廠商的採購,我們是否能做到?
不論是中藥(應該說是植物性來源藥物)還是西藥,我們在質量管理和工藝上與國外都有差距。但是這是發展必然經歷的一個過程。在先進的分析技術誕生前,老外也吃了很長時間重金屬或者農殘超標的東西,我們在追趕的路上不得不跳躍著艱難跨過這一段。請用樂觀主義精神來看,事情在一天天變好。
最後,說說這個中藥質量的問題。過去中藥的質量是可靠的,但是現在隨著中藥需求量增大,這個供給市場嚴重失衡。小品種基本是野生,而大品種就不好說了。比如人蔘,採購價從2012年的200元/公斤漲到今年好的快700元/公斤。大量的熱錢湧入絕逼是壞了這個市場。中藥材的基本都是農民,東西一漲價,在很多因素的導致下,各種化肥、農藥就全招呼上了。而在經銷商環節,什麼東西價格高,就各種亂入,造假手段層次不窮。國家是否管控了?這裡說件事。以前的時候,吳儀很重視中醫藥事業,可以向她彙報。後來她退休了,這塊工作又荒廢了。領導不重視,靠三里屯對面,Destination酒吧旁邊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管這個事基本也就是靠想了。
中藥的前途,我的一個老師說過:植物葯最終會退場的,只是早晚而已(不一定對)。中藥西藥化不可避免,現在中藥的研究也是用的西方的方法。中藥的定義中有一句是:「以中醫為指導」,拋開中醫那就是植物葯。在化學葯出來之前,全世界用的都是植物葯。當下植物葯在發達國家基本銷聲匿跡,這是不是歷史發展規律,不亂說。在國內,中醫頹然,中藥結局不必多說。還是那句話。不要只看到中藥。有錢有閑的朋友可以隨便從菜市場、超市買點蔬菜水果,然後檢驗一下,農藥不超標的少。環境不好外加無良商家,種啥都會農藥超標的,不僅限於中藥。
來玩知乎比較晚了,看到這個問題,發現還能補充一些東西。
首先回答中藥從哪裡採購來,接著就能明白這些中藥是怎麼農殘超標的。
藥廠採購主要從葯市,或者產地來;葯市藥材品種齊全,而產地藥材量大。葯市的藥材從哪來呢?還是從產地。可見藥材也是一種來源於產地的農產品啊。
因此,藥物在種植採收的時候就會遭受到農藥的洗禮。之後在流通運輸中,每個環節都可能發生問題。很簡單的舉個例子,裝過化肥的編製口袋,用來運輸藥材,好。接觸到了,發生問題。
再說危害,農殘超標通過食物鏈進人體,會引發不孕、畸形、癌症等等健康肯定題。就日本,韓國和歐盟來說,對我國出口的中藥都有新農殘標準,出口佔比很高的日本有「肯定列表制度」,韓國有二氧化硫殘留含量標準。。。很尷尬啊。
總的來說,導致農殘超標的原因很複雜,從政策標準,環境和運輸,經濟,信息不對等,技術壁壘等等方面都能導致農殘超標。
- 政策標準不太完善
就說2013年在 2010 年版《中國藥典》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中藥的安全性指標控制項目,制定了《關於中藥中重金屬、農殘、黃曲霉毒素等物質限量標準草案的公示》,其中農殘限量標準只有2個:人蔘和西洋參,但是常用的中藥品種達400餘種,卻只有兩種出名的中藥有農殘限量,實在有點太少了。
- 環境和運輸
@楊凱光 老師答得很全面啦。
- 經濟因素
由於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增加,又由於大家都是逐利的,農民伯伯當然希望單位面積內的藥材產量高。為防治病蟲害,防腐防蟲,讓藥材品相更美,更高產,更好賣,農藥使用起來了。
除了生長過程中使用農藥,我覺得在初加工時使用的也應算到農殘里,比如党參,當歸為了快速生長,使用壯根靈;枸杞利用亞硫酸鈉提亮成色,亞硫酸鈉超標;山藥為了乾燥儲存和顯白熏硫,二氧化硫含量超標...
其實在購買的過程里,信息掌握不對稱,消費者屬於弱者,沒有辨別中藥材質量的能力,這很容易產生「檸檬效應」,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就算良心企業而個人採用綠色種植,但是,由於成本高昂,很容易被打劣品淘汰。
信息不對稱,對於農民伯伯也是一樣的,這直接導致了技術壁壘和觀念問題。
- 技術壁壘
農藥的使用方式是怎樣的,用量多少才合適,綠色有機化肥有必要使用嗎,使用有機化肥,政府有沒有補助,有沒有機構提供中藥種植外部技術支持?這些等等的疑問,農戶是不是明白呢?如果不明白信息,也是不合理使用農藥的原因。
啦啦啦~~有太多問題需要我們解決了~~
以上導致中藥農藥超標的原因,有一定主觀的總結,不一定正確。還望大家都展開來探究這個問題。據了解,消費者是非常有意願購買無農殘的藥材和食品的,那怎樣把這種東西送到大家身邊,還需要各種措施。
參考文獻:
國家藥典委員會. 關於中藥中重金屬、農殘、黃曲霉毒素等物質限量標準草案的公示[J]. 中國藥品標準, 2013(1):51-51.
錢韻旭. 國外新農殘標準對中藥出口的影響及對策研究[M]. 瀋陽藥科大學, 2014.
「農藥超標」背後的驅動力是「利」,尤其是在「中藥」這個本身就暴利的行業。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更多的應該是對人性的思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看到人性中對「利」的追逐和嚮往後,更多的是對「利」的規範和正確引導。
前面有人盛讚「同仁堂」,不可否認這三個字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中藥」的標杆,但凡「同仁堂」出品,老百姓心中便多了一分信任,花錢也心安。但是,不幸的是,未能長久;這裡撇開不談責任問題。那麼,「同仁堂」現象或者模式不可複製嗎?正確的政策引導,完善的監管體系,再輔以經濟學理論和實踐,不敢說一定行得通,至少是一種不錯的嘗試。
「農藥超標」直接捧紅了「野生」,老百姓將對「農藥超標」的恐懼轉化為對「野生」的狂熱追逐,一時間各種打著「野生『旗號的產品紛紛湧現,引起了老百姓一波又一波的搶購熱潮。其實,所謂」野生』不過是一個口號,一個噱頭;我不否認「野生」的存在,但畢竟只是極少數——我確實在長白山區和諾布洪農產見到了,但是,更多的卻是在充斥在這些「野生」產區的「人工種植」。
多年前,有人預測「中醫將亡於葯」……但願不要一語成讖。人工種植的中藥就跟農作物一樣,打農藥施化肥,因為種中藥的大部份都是農民,農民種中藥首先考慮的是要保證產量,才能保證收入,如果不打高毒農藥控制蟲害不灑化肥誰還會再種,低毒農藥也可以控制,但是成本太高。純野生相對來說要好一點,但是在後期加工過程中有些中藥容易變質很多商家就會用硫磺熏,模樣好看有容易儲存,不過現在國家在這方面打擊嚴厲好了點,還有一些其他的處理辦法,聽說過用雙氧水漂白的, 。
說到對人的危害就不清楚了
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供需關係和利益導致的大面積農藥超標. 欄櫃們有些無辜 有些藥材 不熏葯長蟲出不了貨 熏了質量過不了關 很矛盾 在保證利益和供求時不好找到平衡和好優化處理方法. 危害與所用農藥不同及食用方式不同有所差異 更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的影響危害可能額外有神經毒性或胃腸反應.
中藥的藥效從何而來?人愛吃,蟲子就不愛吃?
咱們國家人口眾多,要想食物長的又大又好看,自然免不了大量使用農藥,但是又返回來說:蟲子不能吃了,人就能吃?
植被上打滿農藥,下雨後隨雨水流入土壤,所以如果不能鏟地三尺或拿化學物質稀釋土壤,只要你在這裡種植,自然會攜有農藥殘留。
所有藥品的副作用,第一就是對腎臟的透支與消耗,然後是腸胃的問題,人體的耐藥性也很無語,屬於惡性循環。
我建議是:盡量從自身免疫功能入手,增強臟腑機能,減少藥物依賴和攝入量。綠色和平組織?他們的利益驅動更多吧,哈哈哈
好像沒什麼行業不混亂的,當然這些行業的混亂危害到人體健康
@楊凱光老師介紹得非常全面,有些方面的殘留原因我也是第一次得知。楊老師在「中藥農藥殘留的一些特點」中提到「中成藥和提取物中殘留農藥相對較少,殘留量也相對低。」
這句話提示我們,是否殘留的農藥在水煎煮下很難溶出(我們知道大部分農藥都是乳油),如果做成用於煎劑的飲片不用過分注重農殘量呢?
中藥上殘留的農藥大多是在種植環節中噴洒在植株上或土壤上的,也有是拌種的時候就用到的。而同時也有可能是殘留在環境中的農藥,比方在土壤和水體中。
長期接觸或食用含有某類農藥的食品,可能會令農藥在人體體內蓄積,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兒童與毒死蜱等有機磷類農藥接觸,神經系統的發育會受到影響,可能會表現出認知能力和短期記憶能力下降。在世界範圍內使用的幾百種化學農藥,都屬於內分泌干擾素。土壤農藥污染。在之前多年使用之後,土壤農藥的殘留很嚴重。
中藥會沒落,但中醫不會。
關於農藥的問題你要問鼓吹化學和西藥那群傢伙了,當然那些人可能連初中化學都不及格
推薦閱讀:
※為什麼病痛總是在晚上感覺特別明顯?
※練肌肉有什麼用?除了體型上的好處之外?
※關於闌尾炎,普通人有哪些需要知道的知識?
※淚腺是可以拿針狀物去通的嗎?
※近視75度能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