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論是錯誤的」這件事,在國外已經變成常識了嗎?
原文/ 周有光:科學沒有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之分(鳳凰資訊)
周有光:「馬克思不是上帝,錯誤多的不得了」
「中國許多知識分子頭腦很清楚但不太敢講話。我看到新聞說,茅於軾說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論是錯誤的,一講出來就受到了很大衝擊。剩餘價值論是錯誤的,在國外已經變成常識了。馬克思沒看到資本主義的全貌,資本論只可能是哲學推理不可能是科學的實證。」
可以給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是錯誤的嗎?
相關:如何看待「剩餘價值理論」?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61395
在國內也是啊
08年你黨就闢謠了,勞動價值論也有問題啊。
勞動價值論也有缺陷 合法的剝削是允許存在的--中國共產黨新聞--人民網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7220743.html
評價一個19世紀的經濟學家有沒有用,是不是錯了,是一個非常沒勁的事情。我可以說,斯密錯了,李嘉圖錯了,當然馬爾薩斯和薩伊更是錯了。但是有什麼意義呢。事實上,除了中醫這種玩意,沒有任何一百年前的理論是可以直接拿過來指導現實的。
但是馬克思又比較特殊。他是一流經濟學家中,在現在教科書裡邊出現的比較少的一個人。我們說斯密定理,李嘉圖等價,瓦爾拉斯均衡,帕累托最優,但是馬克思不在。因為馬克思的體系和現代經濟學是難以相容的。所以還是寫一下吧。
首先聲明,第一我對馬克思經濟學沒有太大的研究,只知道一個框架,具體細節或許會有衝突,由於時間和看這個回答的人數都太少了,也不會去花太大功夫翻書查資料;
第二,理論的對錯問題不是一個主要的問題,因為科學革命是範式對範式的替代(庫恩,1962),可以說任何理論只要是內部一致的,它就是正確的,所謂的內部一致,是說公理上沒有矛盾,又公理而引起的推理也沒有邏輯錯誤;
第三這個回答不是從馬克思體系內部來論述(上邊很多人已經做了),也不是從與現實相一致與否來論述(見上一條聲明),可能更像是從經濟理論發展的角度來看吧,因此主要參照熊彼特的一些論述。
本文第一部分是廢話。第二部分講講勞動價值論,第三部分講講剩餘價值,第四部分講講如何評價馬克思,排版是渣,請見諒。
下邊開始正文
一、從經濟理論出發
首先看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理論,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人的第一反應時,解決的是給階級鬥爭,無產者革命提供理論基礎。或許真的有這樣的動機,但是馬克思在方法上也是不屑於做一般的鼓動,他的理論依據必須是在經濟學上站得住叫才行。所以經濟學上的東西要和社會主張分開來看。
所以熊彼特說:「而且像冰冷的金屬似的經濟理論在馬克思的文章中浸潤在如此熱烈的語句中,一致獲得了不是這個理論本身所具有的熱度,如果有人對馬克思被認為是在科學意義上的分析家有所懷疑,那他一定是想到了那些語句而不是他的思想」。
也許還有人反應:馬克思的理論是一個整體,經濟學問題是哲學問題,剩餘價值是異化的進一步表述,這些是哲學理論不是經濟學理論。我想知乎上有一種對嘩眾取寵的偏好,使得這種說法得到高票。
我們想,一個理論中有哲學的分析工具,所以這是哲學問題,能不能成立?現代經濟學幾乎全部都在使用數學的工具,所以諸如「求解動態隨機一般均衡」就是數學問題了?顯然不是。哲學工具是為解釋經濟事實服務的,假如對經濟事實的解釋力沒有了,僅在哲學意義上是合理的,那還有什麼用處?所以這裡是對馬克思的誤讀。
事實上,馬克思在資本論的序言里已經自己講明白了,他的經濟理論是實證主義的,從里不會走到形而上學去。
仍然引用熊彼特:「分析他的觀點,你不能證明其中有它自己的想像,他的主張都不是源於哲學領域,而是建立在社會事實之上。而那些批評者和批評家們,他們從哲學的角度出發,就不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有關社會學的知識。創建一個哲學體系的傾斜使他們只能接受來自哲學的解釋,只能從某些哲學原理出發得到結果,因為,他們把對經濟問題的闡述看做是哲學問題,這樣就將問題引入了錯誤的軌道」。
所以我們還是來看看,勞動價值論,以及剩餘價值,到底要解決經濟學理論中的哪些問題。然後來看看馬克思是怎麼解決的。最後我們比較新古典是如何解決的,從而看到新古典相比馬克思有哪些優越性。再次強調,這是兩個範式之間的比較,不是說馬克思錯了。
二、勞動價值論
勞動價值論,其實是要解釋交易的。一隻羊換一個斧頭,究竟是憑什麼來確定這種交易的。因為羊顯然不是斧頭。古典經濟學家的解釋是,因為生產羊和生產斧頭的勞動時間相等。
想像一下你是一個原始人,你可以去生產羊,也可以去生產斧頭,但是你只生產羊,你卻也需要斧頭,這時候你就要去用羊交換斧頭。你要怎麼交換呢?
你會想,我生產一隻羊用了五小時,假如生產斧頭只用4小時,我乾脆自己不生產羊去生產斧頭不就得了,所以我希望交換不會低於5小時才能生產出來的斧頭。
生產斧頭的人也會這樣想,因此他不會接受低於5小時生產出來的羊。最後二者達成交易,符合勞動價值論。
你看,我們沒有用到勞動和具體勞動,價值和使用價值這些顯然是馬克思主義的對子,仍然得到了「勞動價值論」的結論。(不要跟我說價值和價格的差別,假如差別如此之大,要麼理論是錯的,要麼是沒用的)假如經濟體就是這麼運行的,勞動價值論就是符合現實的。
我們考慮,什麼情況下不適用?
1、假如你們的生產力不同。我生產一頭羊需要2小時,生產一個斧子需要2個小時,而你生產一個斧頭只需要1小時,那麼我用兩頭羊(2小時勞動)去換你一個斧頭(1小時勞動)也是可以的。
2、假如勞動不是唯一的投入。假如生產斧頭需要用到另一把斧頭做工具,而我沒有那個工具,我需要付出一頭羊去買那個工具,這時候我願意多給你羊,因為我自己生產,需要多付組斧子的錢。
3、假如存在壟斷。也就是我需要斧頭,但是我只能從你這裡獲得斧頭,沒有別的地方能夠獲得它了,這時候你會要一個更高的價格,而我也不得不接受。
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排除這三條的?首先,它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概念排除了勞動的異質性;其次,由於考慮完全競爭市場,沒有壟斷;最後,勞動價值論是一個更加複雜的概念,勞動創造價值不代表勞動是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事實上,假如把價值定義為勞動,勞動是交易的全部內容,而不是勞動參與創造的商品在被交易。
我們可以看到,這三條排除之後,勞動價值論和邊際定價是等價的。商品價格等於邊際成本,但這時候唯一的邊際成本就是勞動嘛。但是如此苛刻的條件就限制了勞動價值論的適用性。
而邊際效用理論不存在這些限制,所以它成了後來的主流。
所謂的效用,可以看做馬克思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用它衡量交易,因此用勞動。但是後來的經濟學家發現,使用價值還是可以高度抽象的,誠然羊對你的使用價值和斧頭對你的使用價值不同,但是對於你來說,它都是一種滿足,我們把你滿足的程度量化,賦予一個單位叫做效用。例如一頭羊對你的滿足是1個效用,而一個斧頭是2個效用,所以你用兩頭羊換一個斧頭。
這樣商品的交換價格和使用價值就合二為一了,於此同時,它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中都是高度適用的。
三、剩餘價值理論
剩餘價值理論其實解決的不是階級鬥爭問題,它是用來解釋,為什麼會有利潤。
古典經濟學家認為,競爭使得利潤為0,因為如果你用超出成本5塊錢去賣,我會出4塊錢,這樣所有人都來買我的,不去買你的,那麼你就會出3塊錢跟我競爭,最後我們都出一個成本價,利潤為0.
這樣一來,利潤在長期是沒有的,在短期具有利潤,但是會瞬間失去它們。馬克思對這種解釋不滿意。既然沒有利潤,資本家為什麼要生產。
剩餘價值是來解釋利潤的。
剩餘價值其實不單是一個資本主義的問題。
還是假設你是一個原始人,你生產蘋果,但是消耗體力。假如你多生產一個蘋果消耗的體力,必須以一個蘋果來補償,你還會不會生產?當然不會。所以有生產就必定有一個超出補償你體力消耗的剩餘。關鍵是這個剩餘歸誰所有。
傳統的看法是,既然勞動的是你,那麼肯定歸你所有。但是且慢。
假如你必須有鋤頭才能生產蘋果,但是你又不可能獲得鋤頭,那麼你只能去租別人的鋤頭,這時候別人會跟你要多少錢?當然要到你覺得不值為止。那麼你什麼時候會覺得不值呢?你再認為多生產所消耗的體力不能被彌補的時候。所以全部的剩餘都被那個有鋤頭的人搶走了。
你看,我們仍然沒有觸及馬克思主義,就有得到了一個結論,由於私有制,一部分人剝奪了另一部分人的剩餘價值!
同樣的,假如經濟真的是如上述那樣,馬克思主義又是「對」的了!
問題是什麼?
這裡我談一下我的理解。從完全競爭的角度,剩餘價值的剝奪是不成立。我們假設一個資本家要剝奪你5小時的剩餘價值,那麼另一個資本家為了競爭,回去剝奪你4小時的剩餘價值,這樣一直到最後,納什均衡時所有資本家都不剝奪,仍然是零利潤!!
有的人會說,你指的是經濟利潤,不是會計利潤。這時候仍然有一個為機會成本支付的利潤。但是這也是說不通的。因為均衡的時候所有資本都是零利潤,所以機會成本也會相等的,唯一的不同的機會是你不去剝奪,而是用這些資本自己生產,而根據勞動都是同質的,你自己生產和你僱傭人並且不剝奪生產是沒有差異的!
所以馬克思的世界必然是一個沒有均衡的世界,或者說不斷向均衡靠攏,但是達不到。所有資本家都會獲得剩餘價值而去剝奪,並最終失去它。
事實上,馬克思確實講了資本為了競爭而不斷提高有機構成,最終剩餘價值越來越少的規律。資本主義為了剝奪,最終什麼也剝奪不了。資本主義自己毀滅了自己。
所謂的資本有機構成,就是不變資本(物質資本)和可變資本(勞動)的比。資本家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而用機器去替代勞動力,但是隨著勞動力的減少,可以剝奪的剩餘價值也少了。馬克思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於此同時,由於需要的勞動力越來也少,失業也就越多,工人也就越貧困。
這裡我們仍然能夠看到馬克思和新古典的差別。在新古典框架,工資是勞動的邊際產出,隨著資本的擴大,勞動的邊際產出也是提高的。但是馬克思這裡,隨著資本的提高,勞動者是越來越貧困的。
而不幸的是,現代經濟事實是支持後者的。
馬克思對利潤的解釋也仍然是不恰當的。可能的原因是馬克思沒有區分 資本家 和 企業家 這兩個概念。因為在古代,這兩個是同一個人,但仍然是不同的。資本家是用資本來生產,並獲得利潤的人,企業家是組織和管理生產,並進行創新的人。資本家是純粹的不勞而獲,但是企業家是付出勞動的。假如把企業家才能看做一種生產要素,這就可以解釋了。
但是完全競爭的市場仍然是0利潤的。這樣的市場怎麼可能有意義。
熊彼特用不完全競爭和創新解釋這個問題。他認為企業是可以獲得利潤的,原因是它們進行了創新,商品不再是同質的了,由於創新它們獲得了暫時性的壟斷地位,並因此獲得了壟斷利潤。當然這種創新會隨著其他的創新而被毀滅掉,這時候又必須進行新的創新,由此資本主義是不斷前進的。
而履行創新職能的,就是企業家。
另外,現代經濟學也解釋了,為什麼是資本僱傭勞動,而不是勞動僱傭資本。也就是為什麼利潤一定要由資本家佔有。我們知道,分配製度是,工人拿固定的工資,剩下的一切收益都是資本家的,也就是資本家有剩餘索取權。一個原因是,工人是風險厭惡的,而資本家是風險偏好的,最優的配置當然是給工人一個確定性的支付,而資本家拿剩餘索取權。
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工人支付的勞動是比較容易辨認的,而資本家的管理才能、創新能力是不容易辨認的,也就是工人比較好監督,而資本家不好監督。因此需要給資本家一個激勵,讓他們自己好好乾,這個激勵就是,你的報酬和你的努力是掛鉤的,這樣就要把剩餘索取權分配給資本家。
四、如何正確評價馬克思
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對數理模型太寬容,對馬克思太苛刻。我們看到一堆公式組成的模型,心裡沒有預期它們能符合現實,一旦它們真的符合了,我們會想,卧槽這都行,太現實了!
但其實沒有人真的會對純理論那麼期待。現代數理模型難道就比馬克思模型更現實?事實上,有太多奇怪的模型,例如那個世界裡只生產一種產品,而這種產品既可以用來消費,也可以用來生產。。。這是什麼奇葩產品!但是這個模型有用。
因為模型雖然是自洽的,但是它不能脫離它要解決的問題,而單獨被評價。
馬克思的模型概括了當時的經濟狀態。雖然資本主義現代是這個樣子,但是19世紀它是另外一個樣子。你告訴他們工人的工資會提高,甚至可以分享利潤,獲得公司的所有權,即使失業了也有補助,因為國家會剝奪富人的財產救濟窮人,你的模型才是不符合現實,而馬克思的才是符合現實。
馬克思的模型甚至有很多天才的預言,而這些預言不是根據歷史規律,而是在模型的框架內通過邏輯推演出來的。我是說,馬克思預言了壟斷和不完全競爭!
描述現實,預測未來,這不過是經濟理論的全部而已,而馬克思都做的很好。還有什麼需要苛責的呢?
最後是在經濟理論歷史上的地位,仍然引用熊彼特:
「雖然這還面臨許多理論問題,但一些對馬克思主義的指責似乎要被全部推翻。因為這裡真有一個偉大的成就能彌補他的過失。他的分析雖然有些缺點甚至有不科學之處,但仍體現了一個基本思想,這既不是理論的思想,也不僅僅是一些沒有聯繫的以獨立形式出現的東西,而是上述形式的實際結果,或者說是經濟在某一歷史階段、某一時刻按它自己的軌跡發展並且按自己的狀態決定以後的狀態的實際過程。這樣,有這麼多錯誤看法的作者,仍是第一個提出對於今天來說仍然預見到了將來的經濟理論的人,而我們現在還在慢慢地、不辭勞苦地收集著它們的片磚碎瓦、一些統計的事實和有用的方程式。 」
馬克思是第一個研究商業周期,而不是把蕭條看做偶然事件的人,馬克思也是不滿足於靜態研究而去研究經濟的演變的人,而且他把經濟的演進內生化,看做「按它自己的軌跡發展並且按自己的狀態決定以後的狀態」,這是非常偉大的理論。我們現在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也是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也不過是收集它們的片磚碎瓦、一些統計的事實和有用的方程式。
尼瑪題主把題目改成「剩餘價值論」了……好吧,不過沒關係,剩餘價值論也是基於勞動價值論的,要反駁剩餘價值論,就必須從勞動價值論入手。大家耐心看。
看到好多回答,完全都沒有正面指出勞動價值論的錯誤之處,作為一個學了一年政治經濟學,一年資本論的人我覺得這個問題沒那麼難回答。
首先,得先搞清楚,什麼是勞動價值論?上面很多人對於勞動價值論的闡述都是錯誤的,所以他們企圖用一些社會上的現象,來指出勞動價值論與實踐矛盾,也基本都是曲解了勞動價值論。勞動價值論,指的是,商品中的價值,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所凝聚而成的。什麼意思?我是打鐵的,你是砌牆的,你打出來的鐵,我砌出來的牆,如果我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付出了同樣的勞動,那麼這兩件商品就應該擁有相同的價值。注意,這個是「價值」,不是「價格」,在古典經濟學體系裡面,價值和價格是兩個非常不一樣的概念。今天如果我把我打好的鐵拿到市場上去賣,賺了1000元,這個1000元,叫做出售商品的價格,但是,我通過買賣拿到了這1000元,叫做實現了商品的價值。如果我遇到一個很喜歡我的商品的,同樣一個鐵器,他花了5000元買下了,我的鐵器的「價值」是沒有變化的,只是價格發生了變化。初中政治就講過: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價格有可能不等於價值,價格圍繞價值波動。
好了,現在如果我很忙,委託我二大爺把鐵器拿到市場上去賣,然後賣到的錢3,7分成,請問,我二大爺的3的那份錢,來自於誰創造的價值?肯定很多人都說,是來自於我大爺自己的勞動,因為他出去賣東西,要在市場站一整天,還要各種吆喝,付出了勞動,創造了價值。告訴你們,這種理解是完全錯的。
因為,能把勞動凝聚成為價值的活動,只有「生產」。什麼叫生產?生產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改變生產資料的形態。什麼叫改變生產資料的形態?下面有同學提出了一個解釋很好,可以說就是改變產品的使用價值。農民種地,種子變成大白菜;鐵匠打鐵,鐵塊變成鐵具;工人砌牆,磚頭變成房屋……等等的這些叫做「生產」。什麼不叫做「生產」?作為中間人買賣商品,教師教書,服務員端盤子,等等都不是生產(所謂的「無形商品」——貌似在馬克思眼裡不算是商品,這也就是現在馬馬克思主義者攻擊第三產業的理論依據之一),不創造價值,換句話說,也就是咱們今天的所有除了運輸物流這類和生產密切相關的產業意外的服務業(包括電信,金融),全都不是生產,不產生半毛錢價值。(關於服務業到底是否產生價值這個爭論,下面有很多人有不同意見,其實這點是關於馬克思原著理解的一個焦點,現在學界基本上有兩種觀點:一種以馬克思關於生產勞動的一般規定為基礎,堅持直接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因而服務業的勞動不是生產性勞動。另一種則以馬克思關於生產勞動是能為資本帶來利潤的勞動的定義為尺度,認為服務業
的勞動能帶來利潤故是生產勞動。個人傾向於第一種,因為第一種更貼近原著。)
那麼,這些搞服務業的,像我二大爺一樣的,他們賺的錢來源於誰創造的價值?我二大爺獲得的3的收入,來源於我打鐵的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價值,也就是說,我為了實現我的商品價值(把商品賣出去賺到錢)把自己創造的價值的3/10分給了我二大爺。而那些金融服務業呢?把錢存進銀行里,有利息,這些利息來自哪裡呢?是因為銀行把這些錢借給了資本家,資本家用這些錢僱傭工人,工人勞動生產商品,商品的價值在出售中實現,變成錢(本金加利息)返回給銀行,銀行把這些價值分了一部分給我作為利息,另一部分分給了銀行的員工作為工資。也就是說,在這裡,資本家,銀行,銀行的工人,還有我,分享了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工人創造的總價值-工人自己佔有的價值)。
然後就會有人問,那如果今天兩個人一起打鐵,其中一個人盡全力花了10個小時打了一把刀,另一個人盡全力花了20個小時打了一把同樣的刀,(假設這兩個人盡全力的情況下每小時消耗額ATP是一樣的……)難道會因為這兩個人付出的勞動不一樣多,商品價格就不一樣嗎?當然不會。那麼照你這麼說,不論付出多少勞動,商品中凝聚了多少價值,最後的價格還是會差的很遠。有價值不一定有價格,沒價格我就賺不到錢只能餓死,那我要那麼多「價值」幹嘛?創造「價值」這個概念又有什麼意義?聰明的馬克思大叔說了:「長期來看,價值是和價格成正相關的。」那麼現實中,我們拿什麼東西來衡量價值呢?馬克思大叔說「用社會生產這個商品的平均勞動時間」來衡量一個商品的價值。其實注意到沒有,到這裡馬克思已經有些修改自己對於「價值」的嚴格定義了,價值從每個人實在的勞動量付出的多少,變成了社會生產的平均時間,老馬認為,既然短期內價格經常會偏離價值,那麼就用一個相對穩定,而且看上去似乎能反映勞動量的東西——平均勞動時間,來衡量價值把。言外之意我揣測大概是,你看看,大部分人都用10個小時就打完鐵了,你花了20個小時,要麼就是你小子每時每刻都不專心,要麼就是你小子半路偷懶了,你小子花的時間的雖然多,但是每小時付出的勞動少,所以總勞動量和別人是一樣的。
這裡看似圓住了,但是又有人問了:如果我一個IT男,在電腦前花了10個小時,進行了各種牛逼的頭腦風暴,大腦的運行功率可以點亮一個燈泡,編出來一個牛逼的程序,一個農民,每天耕田10個小時,雖然也很累,但是,即便是長遠來看,社會上每個IT技術人員,出售自己的產品所獲得的價格,遠遠比每個農民種田所獲得的價格要多的多啊,那你說的長遠來看價格能反映價值,價值用社會平均勞動時間來衡量,為什麼農民和IT男生產產品的平均勞動時間都是一樣的,價格卻差了這麼多?馬克思老爺爺縷了一下鬍鬚,說:「因為複雜勞動創造的價值是簡單勞動創造的價值的倍乘。」也就是說,我IT男比你農民的勞動要複雜,所以我的勞動創造的價值是你的好幾倍。(奶奶的,你剛剛不是說拿社會平均勞動時間來衡量嗎?)
以上,就是我所認為的完善的勞動價值論的體系。相信在我的描述中,很多人也能看出來勞動價值論的問題了。勞動價值論問題在哪?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剛剛一系列的問答中,老馬的確是把自己的整個理論體系都給說圓了,如果認可了老馬對於價值的定義,以及勞動和價值的聯繫,那麼老馬的體系可以說是無懈可擊的。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理論,以勞動價值論為根基,是完全自洽的。很多人對於這個理論體系的攻擊,如果不是從根上開始刨,僅僅是用現象攻擊,是完全沒有攻擊力的,因為針對你的攻擊,對方只要說一句話「你說的是價格的不同,不是價值的不同」,你的攻擊就完全無效。
而勞動價值論的最大問題就是,它就跟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一樣,對於社會,沒有指導意義。什麼意思?回到打鐵的那個故事,既然我打鐵,是可以創造價值的,而我二大爺幫我賣鐵器,是不可以創造價值的,那麼為什麼我二大爺可以獲得我所創造的價值所帶來的收益?馬克思說因為沒有我二大爺幫我賣東西,我打鐵的價值就不能被實現,我就沒有收入。那麼如果我的創造的價值根本就不能變成錢讓我來花,這和我沒有創造價值有什麼區別?也就是說在這裡,對於我個人而言,我創造了多少的價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二大爺在幫我賣東西的時候賣到了多少錢。大家看,我們每個人真正關心的東西,根本就和「價值」沒什麼關係,和「價格」才有關係。而通過「價格」獲得收入這件事情,是通過我和我二大爺一起才完成的,但是馬克思偏偏要說,我二大爺沒有創造價值,僅僅是幫忙實現了價值,這樣的區分,對於我們搞經濟學研究,分析人的經濟行為,有任何的意義嗎?沒有。這也就是為什麼,按照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銀行,金融機構等等都是不創造所謂的「價值」的,基於他的定義,這也是完全說得通的。但是現代任何一個現代化國家,絕對會有銀行,金融機構,電信,物流等等行業。你要說他們不是不產生價值嗎?我會說,是的,他們不產生價值,但是你的資金鏈要有保障;你的社會生活要有質量;你的商品需要運輸到指定地點才能賣給別人賺錢。所以這一切都是和你那些所謂的產生「價值」的產業一樣,是完全必要,沒有了就不行的。我們也沒法比較出「創造價值的產業」和「不創造價值的產業」哪個更重要。更何況,那些「創造價值的產業」的工人和老闆們,關心的也不是他們自己創造了多少價值,而是他們自己能獲得多少利潤,而利潤是用「價格」來衡量的。而用價格衡量所帶來的結果,比起難以計量的「價值」(社會平均勞動時間這個很難算,複雜勞動是簡單勞動的倍乘,多少倍啊?這個根本沒法算。)要準確得多得多。所以,以價值為基礎分析就顯得更沒有意義了。
到這裡大家發現,所謂的勞動價值論基本上是沒有實際應用意義的,那麼基於勞動價值論的剩餘價值論其實也就基本上沒有什麼應用意義了。為什麼?剩餘價值論是說,只有生產性勞動創造價值,而單純一個資本家(只提供資本)不勞動,他卻可以只給工人工資,這些工資僅僅是總收入的一部分。這叫做佔有了剩餘價值,按理說,應該所有的收入都給工人的,因為只有工人的勞動才能創造價值。但是這還是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儘管平常資本家不勞動,只提供生產資料,但是對於生產來講,你沒了生產資料不行,沒了工人也不行,現在你站出來說,只有工人創造價值哦,你的生產資料雖然必要但是不創造價值哦。請問,這有任何意義嗎?只要我今天還需要生產東西,那我就需要讓度一部分的所得來獲得生產資料。你今天告訴我其實生產資料不創造價值的,你可以不分給生產資料的所有者你的利潤,這根本不現實。
各位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生產資料不產生價值,指的是不產生新的價值,但是我當初的資本家在通過自己的勞動生產這種生產資料的時候,是投入了勞動的。按照馬克思的說法,這種當年投入到生產資料中的價值,會最終進入到由生產資料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值中去,例如,我這個機器的價值是10,那麼我最終這10得價值就會轉移到生產出來的產品中去。資本家最終的應得,其實就是這10得價值而已。而這10的價值怎麼轉移到產品中去呢?例如我這台機器價值為10,可以工作100年,不算折舊什麼的那麼每一年,機器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就是10/100。但是這樣的話,剩餘價值論就出現了一種矛盾:例如,到了現代科技,很多生產都是全自動化了,一個廠房裡也許工人都沒有,只剩下一些幕後技術人員。如果幾個發明家,發明出來了一種全自動化的機器人,可以完全承擔生產工作,然後他們把這種機器人作為資本,再僱傭幾個維修工和管理人員,進行生產。按照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機器作為生產資料完全不創造價值,只是把自己的價值轉移到商品中去。那麼請問,如果這個三個發明家作為資本家,每年拿1億的收入,給每個工人的收入只有1萬,他們是在剝削嗎?你說他們剝削,他們會說:「我沒有剝削,我所獲得的錢,全都是我通過當年的複雜勞動凝聚在我的機器人裡面的,馬克思說過了,複雜勞動是簡單勞動的倍乘,我當年的複雜勞動創造的價值,是工人平常工作勞動的1萬倍,所以我沒有剝削,我這也是按勞分配。」如果每個掌握有先進技術的企業的管理者,投資者都這麼說,把自己當初資本的過程,把自己的管理活動,稱為複雜勞動的過程,那麼一切的收入都會被稱為勞動收入,根本就不會存在「剝削」。所以說,在這種問題上,剩餘價值論和勞動價值論對於社會現象的解釋,就失去了意義了。
而到後來蘇聯,東歐的所謂「社會主義」,最早的理論框架只是一部分基於馬克思的觀點,以及馬克思曾經提到過的「計劃經濟,按勞分配」等等非常模糊的構想而已,絕大部分手段,其實和「勞動價值論」本身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等到後來蘇聯東歐的嚴重經濟危機帶來的政權更迭,馬克思主義在國際範圍內最後的一塊陣地就完全失去了。注意,現在中國可不是什麼社會主義,中國是典型的「凱恩斯主義」,這也就是為什麼西方的經濟學家那麼喜歡研究中國,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框架完完全全就是按照西方經濟學理論走的,通過觀察中國出現的問題,他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傳統經濟學理論框架之中的問題,就跟拿活人做活體實驗驗證科學理論一樣明顯。
——————————————————分割線——————————————————————
看到下面很多人說:我不同意第三產業不創造價值,第三產業的人也勞動啊。這個其實我在原文中也說過了。馬克思這傢伙基本上是用生產性勞動定義的價值,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推出來第三產業不創造價值的。什麼意思?就是你問他:什麼是生產性勞動,他告訴你改變生產資料形態的勞動是生產性勞動(定義)。什麼是價值?生產性勞動凝聚在產品中,就是產品的價值(定義)。這兩個定義就是他定出來的,有點類似於循環定義。你問他為什麼第三產業不是生產性勞動,他會告訴你:」因為第三產業不符合生產性勞動的定義。「你問他為什麼只有生產性勞動才會創造價值,他會告訴你」因為老子就是這麼定義的「。
是的,作為經濟學理論,已經做古了。
--------------------剛出門回來,速度補充一下,不準確的地方請包涵和更正,謝謝!
為什麼說已經作古了?
簡單說,只說現象 (理由後面具體講):教材不出,課堂不教,論文不發,無人問津了。當然在「經濟思想史」里依然會有涉及。
國內經常把經濟學劃分為「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但你如果同國外同學,同行或老師交流起來提到"Western economics",人家肯定會楞一下,因為習慣中根本沒有這種二分法。國內如果一定要分,建議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現代經濟學。
在國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Marxian economics)通常被歸為非主流經濟學(Heterodox economics)。粗略地說(未經確鑿考證但大致差不多),你在全球Top 100的經濟系,應該找不出一個做這塊的博士生導師/項目(經濟學說史除外)。從發表來看,估計你在主流刊物近三十年也找不出幾篇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論文,即使早一、二十年,也不會有影響力的國際會議會接收這方面的論文。
這些其實並不是意識形態鬥爭的產物,而是學術領域各種理論相互競爭的結果。真要說起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及其剩餘價值學說從來沒有佔據主流過,如果脫開社會主義陣營里基於意識形態方面考慮而進行的推廣和保護,這一學說應該消失得會比現在來得更早。
現代經濟學體系的基石包括從十九世紀末的主觀效用理論和邊際革命,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論,到二十世紀初的馬歇爾新古典學派,三十年代凱恩斯開創的宏觀經濟學,戰後薩繆爾森等的新古典綜合,以及隨七八十年代理性預期學說的興起而出現的新興古典經濟學和新凱恩斯學派。沒有剩餘價值學說的蹤影。
為什麼我在這裡不說對錯只說現象?
首先,我不是研究經濟思想史的,一時要解釋「為什麼剩餘價值學說是錯誤的」既可能不準確也可能缺乏說服力。
其次,如果這一學說在經濟學學術領域裡已經被淘汰了,至少間接是一個強有力的信息說明這一學說不再被接受了,也已經失去了生命力。
最後,再說說理論和檢驗理論的問題。我的理解,一個理論本身(特別是像剩餘價值學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這種相對獨立但體系較完善的理論)作為一個概念體系,本身沒有對錯。或者說抽開實際經驗,談理論的對錯是沒有意義的。理論終歸需要拿來在現實中檢驗,這方面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是同樣的道理。理論說得紛繁複雜,結構上也基本自圓其說,缺乏對現實的解釋力(注意是「解釋力」,先不說預測和設計),也不過是空中樓閣。
現代經濟學在對人類經濟行為或人類選擇行為進行解釋方面取得的成功體現在很多地方。大到對經濟發展,經濟增長,國際貿易,就業失業,小到消費行為,教育,甚至婚配生育多有涉及(所以才有「經濟學帝國主義」一說),這裡不一一展開。
而相對而言,剩餘價值學說和馬克思經濟學不是沒有付諸實踐檢驗,相反,基於此學說,經過意識形態、社會理論方面各種加工而進行的社會實驗,變革乃至革命,相對於其他學術理論所受的待遇來說,其範圍和激進程度可謂是空前絕後,但結果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過程轟轟烈烈,但依然難逃瓦解的結局。
最後結語:作為經濟學理論,剩餘價值學說在經濟學領域早已停留在歷史中的一頁,少人問津,確已作古。但是,剩餘價值學說是否必然與馬克思整個社會理論體系捆綁在一起,這一學說的』失敗「是否意味著馬克思關注」階級「區隔和鬥爭的社會、政治學說的瓦解,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關於對」為什麼剩餘價值學說是錯誤的「更加具體的分析可見@羊宇天 的答案,我的理解和他的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正如我前面所說的,剩餘價值學說是概念之間相互自洽但缺乏實際解釋力的空中樓閣,而且是已經在現實實踐中被證明是垮塌了的空中樓閣』
-----------------------
寫完之後,看了一下原題中」鳳凰「對周有光先生的訪問,對周先生作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科班出身站出來揭開」一個常識「深表敬意。
.
反對排名第二@羊宇天的回答。
您覺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內部是自洽的,只能從它最根本的勞動價值論進行反駁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您舉得兩個例子全都是錯的。
第一個您說的二大爺的那個例子,引用的是馬克思關於「只有生產性勞動才產生價值」的這個觀點。您對所謂「生產性勞動」的理解根本就是錯的。首先,生產是政治經濟學的出發點。這裡講的生產不僅涉及物質生產資料,也涉及在服務領域提供服務。馬克思認為,作為價值實體的人類勞動,不管以哪種形式進行,也不管是凝結在物質上的、有形的商品上,或者讓凝結在無形的精神財富上,還是凝結在流動形態的勞動即服務上,只要所需要的產品或勞務上凝結了人類勞動,就創造了價值。按您理解的「生產性勞動」把勞動僅限於物質產品的生產是馬克思批判亞當斯密的。馬克思明確提出:「服務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想像的或現實的)和一定的價換價值」,「服務業勞動者提供的隨生隨滅的服務業是一種直接使用價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所以您二大爺的例子和後面的許多話其實只是您所理解的。
第二個您提出的複雜勞動和簡單勞動之間沒有一個數值可以量化。這其實是很多人在批判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時犯的一個錯誤,這是在用現代經濟學的思維來思考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政經和現代經濟學是從完全兩種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剛才看到有人吐槽說「大學把政經和西經放在同一個學期內,最後期末考試複習時才發現兩者是完全相反的。」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政經所運用的主要是哲學思維分析方法,運用唯物史觀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對經濟社會本質進行分析,得出資產主義社會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結論。而現代經濟學主要是運用數學分析方法,對經濟表面和經濟變數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所以,您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
看到您用自己的歪解誤導了這麼多的人,讓很多人覺得「卧槽,原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來就這麼簡單被攻破啊。好牛逼」,實在讓人遺憾。很多人的問題都在於書讀的不多,卻太輕易相信別人。也可以看出國內右傾思潮的泛濫。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我也覺得現代經濟學比政經更符合現代社會經濟運行。從宏觀人類歷史來看,資本主義社會肯定不是人類最後的一種社會形態,它最終要被其他的社會形態所取代,我相信社會生產力發展到那種高度後社會主義的到來,但是它必須依靠市場、法治和民主的手段來實現。現階段生產力狀況下,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更貼近於人性更適合於生產力的發展。我反對運用政經去鼓動階級情緒通過暴力革命來實現生產關係的變革,生產關係的變革是一個緩慢的歷史過程,不隨長官意志社會意志或政府意志改變。
那個評論下的考研黨和大一新生@黃明亮來看看吧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樣也對馬不屑一顧,後來真到了某經院看了許多文章,了解了很多流派後發現經濟學並沒有太多真理和共識,很多理論也都是為了政治服務,也一樣經不起時間檢驗,大咖也經常被啪啪打臉。所以對我來說經濟學理論這塊只是訓練你的思維和直覺,把握共識,學懂,會用,會寫東西,以包容的心態看待這些理論就好。
然而你要真是用定義扣它是不是錯誤的,在今天的檢驗標準上,它的確是有硬傷的,缺少證據支持它的觀點,雖然現在人大的新馬克思主義者在嘗試搞計量馬克思主義,但現在還遠沒有成氣候。首先,咱們先討論一下什麼叫做「正確」
事件:小明把小剛打了
現在有兩種命題
第一種:小剛以物理接觸的方式對小明造成了xx點傷害。
然後底下是基於自然科學對「物理傷害」的定義,什麼狀態算傷害,身體的什麼狀態算傷害,以及對每一點傷害的定義,一點傷害怎樣,兩點傷害怎樣。對「小明」的定義,對「小剛」的定義
blablabla
舉例
秒的定義: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輻射振蕩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
第二種:
A:小剛和小明玩笑打鬧
名詞解釋:
玩笑打鬧,以開玩笑為目的的身體接觸
開玩笑:以身體接觸為其形式之一的人類娛樂行為
娛樂:以玩笑打鬧,身體接觸為形式的人類間互相取悅的行為
B:小剛對小明使用暴力
名詞解釋
暴力:以侮辱,威脅等惡意為目的的身體接觸
侮辱:以身體接觸為其形式之一的人類惡意行為
惡意行為:以暴力侮辱等手段對他人實施的人類行為。
第一種命題,我們管他叫自然科學及其衍生品,因為其嚴謹定義每一個變數,每一種關係,極有可能證偽,因為客觀事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1就是1,二就是二,看命題準不準確,拿出事實比對一下就好。
第二種命題,叫流氓命題,也叫意識形態。定義不嚴謹,關係不明確,喜歡玩文字遊戲。其變數宛如鏡中花,水中月,又叫薛定諤的變數z看這種命題如霧裡看花。白馬非馬,黑不一定黑,白不一定白,解釋權永遠在發言者或者作者手中,休想證偽。因此這種命題並不能描述客觀世界。它存在的價值在於辯護,是為了提出利益訴求,是為了給小明多要點醫藥費或者幫小剛少交點賠償金。
至於經濟學屬於那種命題,題主自己也要判斷,我把話都說了也不好。但是經濟學內部有一點區別,剩餘價值學說在其書一開頭就承認了自己屬於第二種命題,承認自己說話就是要預設階級立場,就是為了一個團體爭利益,比某些以經濟規律客觀規律自居的流氓學說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這世上最可笑的是,一群奴隸為奴隸主叫好助威
我想說正是馬克思發現了剩餘價值,才導致現在的剩餘價值被逐漸拋棄。由於直接的剩餘價值剝削很容易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200年的資本主義進化過程中,直接的剩餘價值剝削已經逐漸消亡了。但是馬克思的歷史價值功不可沒了。
現在哪個資本家不看一下資本論了,那些敗家的富二代為什麼很快沒落,大都是沒有好好學習資本論,忘記了作為資本家需要注意的內容。
沒有看過資本論的資本家,就不是一個好資本家了。資本主義和官僚主義呼風喚雨的世界早就沒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容身之地了
剩餘價值論是用來解釋通過佔有生產資料獲取勞動成果的方式。
剩餘價值論和現在普遍研究的經濟學不是一個範疇的東西。
我就來po圖的,都以為自己經濟學學好了?別說的自己敲敲鍵盤就是經濟學家
看這些長篇大論的,什麼所謂的博士的回答。我敢肯定,這些人連資本論這本書都沒讀或者沒讀懂,但B卻裝的極高。樓主如果希望對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對錯和價值進行理解,奉勸還是自學吧。可能在自學的過程你也會明白你提問後的這些回答是如何產生的,記住你看到的很多事情僅僅是表象上的合理,而本質卻相反。
世界上沒有人會告訴你賺錢的訣竅,而且不但沒人告訴還有人阻礙你發現,這世界上也沒有不費力就得到真知識的可能。從剩餘價值論即可解釋為什麼。
此外不要盲目相信和懼怕學歷和長篇大論,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大意是,「神父並不十分聰明,只是比我們知道的多一些罷了。」有時間批判剩餘價值理論,還不如去做一天資本家,即使只是擁有一個早點攤的資本家,然後再想想怎麼樣才能獲取更多的利潤。不意外的話最終的途徑總是收斂在僱傭更多的工人上。為什麼呢?
又是「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系列。一般來說,看到某人講「外國」如何如何,就不要再往下看了,他水平比院子口下象棋的王大爺高不了多少,王大爺好歹還知道世界上有中國美國俄國日本歐洲非洲這六個國家。
另外,底下那幫連勞動價值論是啥都不知道的人就彆強答了,你們想批判馬克思顯示自己獨立思考不與中學政治書為伍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好歹先把馬克思的書讀懂哪怕一本再來這裡吹牛。爪機黨,簡要回答。答案不是。
顯然如果在經濟學領域。剩餘價值學說顯然是,或者說從來沒有進入學術得核心地位的地帶。
但是,「"剩餘價值論是錯誤得"在西方是常識」這顯然也是有悖於常識得。
首先,剩餘價值理論本身就不是一個或者絕大多數部分不應該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剩餘價值」對於西方學術的貢獻不是經濟學領域而是哲學和社會科學領域。這樣追求到馬克思關於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概念的產生得時期。surplus value在馬克思的著作中最早出現於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這篇發表於1844年的文章中,國內近些年的學術界尤其是「政治經濟學」領域對馬克思早起的著作(1844年為分界線)興趣並不大,原因在於這時期馬克思著作主要關注得是哲學領域更多的東西。surplus value這個概念就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是馬克思對於人類和社會異化(alienation)之後得一個產物。成為了人類與社會變革與異化最重要的一個產物和這個過程最重要的催化劑。「剩餘價值」這個辭彙更多的在歐美的應用不是經濟得應用而是哲學或者社會學在回答階級這一問題時經常應用的一個辭彙。當然,如果這麼回答我只能說我家裡的水表已經拆了。因為某種層面上說,剩餘價值在這個時期和剝削和資本家沒毛線關係,最大的關係在於成為人類異化得一個重要的mediator。
剩餘價值顯然不能你單純地說是錯的就是錯的,這是個系統的理論體系支撐了大半個西方當代哲學社會理論體系得學術源流。我們耳熟能詳得法蘭克福學派,哈貝馬斯,西美爾等人得學術脈絡,現在西方的大眾傳媒,國際關係等等等等理論,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馬克思異化理論得支持。
結論,也許剩餘價值論在經濟學領域一無是處,但是在整個社會科學領域,顯然是有很大價值的存在。甚至成為現代西方社會倫理構建的一塊重要基石。
11月15日增補
以下,個人理解,不完全代表學術。首先,這是個文字遊戲,」剩餘價值論(theory of surplus value)和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這是兩個概念,我的回答其實更多地關注的在「剩餘價值」這四個字上的。因為馬克思在其研究生涯中始終在改進這個詞的含義,或者說,這個詞在不同的語境(context)下,是不同的。國外的學界近期的熱點主要還是馬克思的早期作品(1844年前的),這個時期的馬克思的作品正如我說的,是關注與社會變化和人性改變的,可以劃分到political philosophy的領域中,我主要討論的也是這個時期的。
對於馬克思的理論來說,正如我所述的alienation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正是在人類的不斷地alienation過程中,人類的labour逐漸的具有的商品性,剩餘價值和labour都可以作為商品來出售——人類追求的不再是人性本身,而是「商品拜物教」——這成為任何人生存的根本,無論是labour還是剩餘價值,成為一種property。這一切property的存在,又反過來推動人類和社會的alienation。這成為一種相對的,或者,辯證的互動。alienation的過程為了生存,產生了剩餘價值用於交換,剩餘價值和剩餘價值的交換,又反過來成為alienation的催化劑和媒介。
這是一個哲學概念,誠然對於經濟來說其實本身是沒有價值的。正是由於人類的不斷地alienation,但人類的根本需求沒變的情況下,技術和其他概念的變化,社會的進步。剩餘價值在不同的歷史語境下有著不同的具體含義和範例(paradigm),但框架(framework)沒有變——在如今馬克思哲學仍然可以稱得上主流的西方哲學界,不同時期對剩餘價值的討論,成為認識不同時期人類alienation的重要的一個證據,不同的剩餘價值的範例,正恰好體現了剩餘價值的價值。時至今日,無論法國的lefebvre還是德國的Habermas,對現實語境中剩餘價值的含義和作用的討論成為了非常重要的概念。
可以這麼說,馬克思對剩餘價值的概念的改進和提出,為現在的西方哲學體系和相關的學術討論,提供了很好的學術框架和範例,這就是對整個學術最大的貢獻,為整個社會思想的進步提供了討論的基礎,至少至此,沒有更好的概念能夠作為這麼重要的討論範例存在於學術領域,某中層面上,剩餘價值是整個馬克思思想體系的象徵之一,而馬克思主義在西方思想體系中是不可取代的,這是一定的。
以上。
好無聊的問題。。。一群人還陷在烏托邦里不能自拔~
要說明一種學說正確還是錯誤,你起碼要從邏輯上找出人家的漏洞,證明這個體系為什麼是站不住腳的,僅僅用這種學說不被主流學術界接納是不行的。批判的根本就是澄清前提,劃定界線。如果說剩餘價值理論是錯誤的,無非從兩方面入手,一個是它的前提出錯了,另一個是它適用的範圍已經包含不了今天的現實世界。現在兩個方面都沒有論述,說它錯了是無稽之談。
我來討論這個問題。盡量客觀有邏輯表述,希望網友極為認真地閱讀思考。
第一,主流經濟學界認為,剩餘價值論的基礎理論勞動價值論思路上和視角上就是不合適的,也就是說錯在起點。按後來逐漸成熟的經濟學視角,我們能觀察到的一種物品在某交易時刻的價格取決於此人獲取這種價格(收入)的「能力」,這種「能力」首要地受這類物品的供求關係決定,當然用強制、暴力、欺騙的方法也能,先假定不存在這後一種可能性,後續討論。而一種物品某時刻的供求關係與曾經在這個產品上付出多少勞動才換得沒有直接關係,理論上可以說毫不相干。如果一個公司費了大量的勞動生產出了一架精密的飛機,而有一天人們突然都長了翅膀自己會飛了,那這架飛機可能立馬就變成一塊廢鐵。勞動價值論為了解釋價格的決定,多走一步借用「價值」的概念,並費心重新將其定義為「凝結的勞動」,這些工作都是徒勞的。
經濟行為的本質在於選擇,理性人選擇某一物品的「代價」(即該物品的價格)就是(機會)成本,主流經濟學家認為勞動價值論誤將已經發生的歷史成本混淆為機會成本,這是後來經濟學的發展所糾正的。這種混淆在解釋一些現象時弊端不算大,但終究有局限性(可以自己思考反例),被主流最終拋棄。剩餘價值論就是基於勞動價值論的進一步推理,所以若勞動價值論錯誤,它也錯誤。
第二,從後來發展起的主流經濟學觀點看,合作生產一種產品,各要素都會從中獲得供求格局下獲得的回報,這就是產量分配凈盡定律,根本沒有剩餘,沒有利潤。這就像每人用麵粉製作一角蛋糕,合起來拼成一個完整蛋糕,如果分開每人還是取走那一角。勞動價值論將用麵粉製作蛋糕和分配蛋糕人為割裂為兩期,然後又說有些人沒有貢獻麵粉卻依然從別人那得到蛋糕,這叫剝削剩餘價值。持此論者被現實中蛋糕就是先做後分這兩個階段所迷惑,沒有分離出本質,以為第一期投入了多少麵粉決定了第二期能賣多少錢。然後導致又進一步產生錯覺,認為分的時候一部分人多拿了一塊。舉例來說,剩餘價值論在基於歷史成本視角的勞動價值論框架下這樣看問題:一個企業主一個月前花了100元錢僱工,60元錢買機器生產衣服,一個月後衣服賣了200元,這樣這次生產的利潤就是200-160=40元,這40元錢是勞動的增值,應該全歸勞動者所有,企業主只應返回那60元。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這個觀點錯在即使排除了通脹、利率的因素,一個月前的100+60元也和現在賣得的200元毫無可比性,因為沒有考慮的因素太多,比如市場不確定性。這個月衣服有可能賣200元,也有可能僅賣120元,排除市場不確定下的完全隨機的意外得失,假設企業在剛投入生產時對一個月後的市場行情了解精確,若機器和勞動是所有的要素投入,那衣服的市場價只可能是160元。若發現是180元,必然有20元的隱性成本,比如管理成本、預測諮詢行情的成本等等。
現在看,當前的主流觀點似乎更有道理。但對於早期學者來說持勞動價值論、歷史成本論確實也可以理解,因為現實中生產的時候付出的勞動多、複雜困難的產品,往往比較在市場上稀缺,從而價格高,給人「價值」大的感覺。勞動價值論的維護者會爭辯說,「價值」是個客觀概念,是基於物品對於人類的有用性而凝結的勞動,「有用性」即使用價值是客觀存在的,因此不僅決定了產品供給也決定了人的需求。這樣前期的勞動投入對於後來的供求關係及價格都會有根本的決定性作用。不知網友們怎麼思考這個問題。我認為一個關鍵問題是,我們容易觀察到的是具體的市場供求關係而很難判斷一個物品對於我們來說「價值」「有用性」究竟意味著什麼,科學還沒有發展到將我們的價值觀都看透的程度。再說,一個物品對我們有什麼用還取決於具體環境,需要具體分析。所以,我認為當前主流觀點更符合科學實證的視角。
第三,其實,現實中看似割裂的兩期其實是被合作者之間的契約關係緊緊捆綁著的,每個人在第一期付出多少投入,取決於他們認為第二期獲得多少回報(回報大小受供求格局保護和限制著)。產品市場上的績效直接決定要素市場上的投入,兩個市場原本就是一個市場,差別在於契約結構,一般工資使用時間衡量的,產品一般按重量、個數等其他指標。
第四,說到這,有人可能還存在疑問,因為雖然理想中每個人確實在為某個回報付出各自要素,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現實中人們往往很難預期以後的收入會有多少,而且在分的時候有人會不會佔據優勢地位,強行多撈點呢?這就由科斯以來發展起的新制度經濟學、信息經濟學解釋了。如果信息是不充分的,佔據信息優勢的一方有能力以此獲取收入,這叫「信息租」。信息不對稱使信息劣勢一方無力保護自己的投入所得,剩餘價值論的剝削,或許想表達的是這類意思吧?可是若斷定廠房機器投入者總是利用信息優勢「剝削」勞工,得有證據。還有,勞工真的會傻到永遠讓自己處在信息劣勢的地位而不得翻身嗎?歷史上長期以來,實際收入的分配執行者,企業經營管理者往往由廠房機器所有者把持(都是機器所有者給勞工發工資,不是勞工們合夥給機器所有者發工資。現在這種制度在發生改變,股份制往往要求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職業經理人制度),這似乎是廠房機器所有者利用信息優勢地位「剝削」勞工的條件(很多人認為管賬的企業經營信息多),為什麼都是為了生產一種產品而合作,勞工自己不去爭取?勞工不傻,如何經營、協調好團隊合作,做好收益分配,不是沒有代價的,經驗告訴他們,統一交給機器所有者,或許效率更高,對自己來說是在省錢。另外,管賬的真的就有那麼高的信息優勢嗎?另一方面,一種產品若順利銷售出去,好的信息渠道比較重要。所以信息對人類(以及各種生物)來說本就是稀缺資源,生存之必需。需擴展「生產要素」的概念,將信息加進來。
對暴力的分析與信息類似,左憤往往會說機器所有者對工人就像對奴隸一樣,從整個社會層面上強制他們多幹活少給錢,這或許是正確的,至少在歷史上現實中我們有這種感覺,血汗工廠。我在此不對一些工人悲慘的遭遇做情感和價值判斷。而是要指出,暴力不是協調團隊合作,增進整體收益的不二法門,且往往是增加合作成本的,古代奴隸主對奴隸也未必總是像今人想像的那樣殘忍。現在的絕大多數血汗工廠,工人遭遇不好主要是因為勞動力供給太多了,以至於看似工人自願接受暴力或變相暴力。
=======================4個月後革命性地修改答案===========================
在思考土地問題時,突然有了一個頓悟,發現我們爭論的一切,都好幼稚。事實上,我們不需要答案,只要心智正常,我們心中都早已有了正確答案。
一切的爭論源於語言、思想交流的效率損失,來源於context不同下的雞同鴨講。
勞動價值論也是個視角,選擇理論(被等價為新古典經濟學,現在想不是)也是種視角,兩者完全可以是融合的。
勞動價值論首先的一個哲學基礎是主觀客觀兩分法,自然界、社會、我們的身體是客觀的,腦細胞是客觀的,然而一切又都是主觀的,我們都是在自己的主觀中「假想」一個客觀。顯然,這種最基本的看世界的視角,不需要任何爭議。(如果爭論起來,又是沒玩沒了)
我們的身體可以被強暴,我們的精神可以受他人控制,我們可以被折磨成瘋子,僅僅為了另外那個人的娛樂,我們可以自己有強迫症、吸毒上癮。。。但是,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才是自我控制,美好自由地活下去,整個社會繁榮進步的最基本的力量。什麼是美好,什麼是價值,什麼是進步,或許有自然科學上的標準,也或許,我們根本不需通過反思來定義,因為主觀能動性一直在追求的就是。
我所理解的正確的勞動價值論,有一個最基本的假設,就是總體來說,當自我意識支配自己身體行為時,效率是最高的。我們可以吸毒、可以自取滅亡,甚至整個人類都有可能自取滅亡(有什麼科學證據證明不是呢?),但人畢竟可以通過反思來亡羊補牢,通過清醒時的決定讓別人強制扭轉自己(比如戒毒所這種社會機制)。同時,理性的,符合人類自身生存發展的力量是可以積累的,我們可以不斷讓自己更加強大,誰能否認在這個過程中,自我的能動性的控制是最基本的、直接的方式?除非將來科技發展到由某幾個人控制所有其他人的思想更加便捷,更有利於全人類進步,否則,通過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控制自己的身體和行為,是最有效率的。
所以,勞動價值論特別看重主觀能動性支配下,自我行動的後果,對改造世界,促進社會進步的後果,也就是說,勞動,是價值的源泉。
而要完成改造世界,從而使生活更美好,需要主觀能動性---身體活動---工具媒介---被改造對象 四個缺一不可的環節。因此,一個進步的社會,是一個勞動者和勞動對象緊密結合的社會。擅長的某種創造性活動的人應該使用(注意是使用,而不是「得到」這類有所有權嫌疑的概念)最適合的工具和最適合的生產資料,這樣的社會才是有效率的。
原則上,我們主觀之外的所有事物,甚至包括我們自己的身體器官,都是身外之物,外界的一切都是大自然賜予的,我們通過自己的身體活動來獲取,以生存,對我們有好處,有利於生存,就是價值。從這個視角上說,我們的呼吸、植物吸收陽光,都是勞動。在形成社會,有了我們和自然之間的第三方約束之前,沒有什麼所有權的概念。
在思考所有權的概念之前,提醒一下要把自然界的一切,甚至我們自己的身體的某些部分,都看出身外之物,不要有財迷的衝動。如果某工人最適合使用某台機器,那該機器應該由此人使用,當然,這不表示排他,一切的判斷標準是效率,是人盡其才。
試想一下,如果天上掉下來一台機器砸到某資本家,然後社區有一個規定,這台機器「屬於資本家所有」,其他任何人處置,甚至觸碰這台機器,從此機器中獲益,都是違法,受社會提供的暴力制裁。也就是有了所有權和排他性。可是,這個資本家本身不會使用這台機器,所以這種私有產權劃分方式對資本家本人,對整個社會毫無益處。
如果另有一個人,恰好非常適合使用這台機器,能生產大量麵包,如果由他使用,整個社區的財富就增加了。邏輯上這並不意味著,這台機器應該歸這個人私有。作為身外之物的麵包,應該和水、陽光一樣,原則上任何人皆可享有。但是,使用者往往近水樓台,對於此人來說,其勞動的均衡點一定是在其個人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之處。他以自己吃飽為原則,不會關心其他人怎樣(不考慮外界強制、利他等社會機制和社會屬性的情況下)。由於麵包的稀缺,其他人會來競爭、搶食。如果在競爭的情況下,大家總體上都沒吃好,機器使用者未能生產出讓社區所有人吃得最好的麵包總量,形成這種競爭局面的社會機制就是沒有效率的。
所以,整個的問題就是社會激勵機制的問題。既要激勵勞動者生產出社會最優的產量,又要減少競爭的損耗。人類社會發展至今,一切的制度演變,都是在解決這個問題。據我的經驗,這東西的對錯不在米國經濟學研究者的常識內。對它沒印象或者印象不深的是大多數。其他國家不太了解。
另外先打個預防針:沒在著作或者公開發言中批判過剩餘價值論不代表認可這東西。也有可能是這東西就不在經常調用的知識集里。推薦閱讀:
※澳大利亞既有煤炭又有鐵礦,為什麼不發展鋼鐵業而是直接出口這些礦產?
※「資本管制」只可能出現在金融危機中嗎?還有哪些情況下,一國會進行資本管制?
※為什麼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雪碧要花這麼多錢請這麼多明星做廣告?
※為什麼區分生活用電和企業用電,然後進行差異定價?
※歐元(歐盟)經濟區的現狀和未來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