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作為解熱鎮痛類藥品在國外是常用藥,為什麼在國內藥房很少被推薦?

目前國內藥房以及醫生在解熱鎮痛方面很少推薦阿司匹林
只有小劑量作為防血栓的時候才被廣泛利用,這個是為什麼?


因為雙氯芬酸(diclofenac)布洛芬(ibuprofen)、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 paracetamol)等藥物和阿斯匹林相比,更適合作為解熱鎮痛葯。

雙氯芬酸,布洛芬和阿司匹林都是非甾體抗炎葯(NSAIDs),他們都具有抗炎症反應和解熱鎮痛的效果。阿司匹林堪稱該類藥物的鼻祖,而晚近面試的NSAIDs,例如布洛芬,與阿司匹林相比,在同等藥效下,副反應例如胃腸道不適,消化道潰瘍的發生率都較少。而且現在還有更多選擇性抑制COX-2的抗炎葯,從理論上講,他們的副反應更少。

如果只是單純作為解熱鎮痛葯,對乙醯氨基酚解熱效果比阿司匹林好,較大劑量下鎮痛效果不劣於常用NSAIDs,副反應比NSAIDs更輕微。

以上提到的NSAIDs見諸於芬必得、扶他林等常見的商品名,對乙醯氨基酚更是幾乎所有感冒藥的必備成分(泰諾、康泰克、白加黑)。

所以並不是很陰謀論的因為阿司匹林太便宜(拜阿什麼的一點都不便宜),而是術業有專攻。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效果好,現在更多用作一線抗血小板藥物,用於冠心病、中風患者。

至於在國外的流行分布,猜測可能有歷史原因。阿斯匹林最早是拜耳合成售賣的,所以德國人喜歡用,而在英美澳洲這些地方,對乙醯氨基酚用的更多。


這個還是放著,我來。當年還專門研究過「阿司匹林」的說。
藥理作用請自行問度娘或谷爺。

成人口服量

成人口服量
①解熱、鎮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時每4小時1次。
②抗風濕,一日3—5g(急性風濕熱可用到7~8g),分 4次口服。
③抑制血小板聚集,尚無明確用量,多數主張應用小劑量,如50—150mg,每24小時 1次。
④治療膽道蛔蟲病,一次1g,一日2—3次,連用2—3日;陣發性絞疼停止 24小時後停用,然後進行驅蟲治療。

以上是百度上的用藥劑量內容。
可以看出「阿司匹林」的醫學作用有劑量依賴性(劑量就不吐槽了,這個是老舊數據):
1.用於防止血栓形成、抗血小板作用時(主要是冠心病、腦血管栓塞病人的治療與預防):75mg-325mg每天。一般臨床應用是100mg。有專門的研究表明100mg對於大多數人是適用而相對副作用較少的。當然,對於體重較大的患者(大於85kg),應該適當提高劑量到200mg甚至300mg(注意是否有消化性潰瘍病史)。
2.解熱、鎮痛。解熱還好,一般0.5g-1g就有解熱作用。但是鎮痛,起碼得用到1g。個人建議是用藥間隔最好在6小時以上。
3.抗風濕:一日3—5g(急性風濕熱可用到7~8g),分 4次口服。這個沒有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在抗血小板還好,在解熱鎮痛、抗風濕,其用量極大。(不用擔心要吃5-10顆或30-50顆100mg拜阿司匹林,有500mg跟1g的劑型的。親,多款款式,任君選擇)。

而在100mg應用於抗血小板的時候已經可以出現明顯的消化道副作用了,短期服用如未保護胃腸粘膜,超過半數的人會出現胃炎、腸炎癥狀(其他副作用請度娘)。長期服用如無保護,超過9成可以出現消化性潰瘍。

那麼5倍劑量用於解熱、鎮痛時:親,想嘔吐、納差、腹脹、腹痛嗎?請用阿司匹林。以前有胃炎、消化性潰瘍,想嘔血、黑便嗎?請用阿司匹林。

再加上有胃腸反應較少,退熱作用更好的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等,為什麼要冒險用阿司匹林來退熱、鎮痛呢。(注意,抗血小板作用其他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物無法替代)。

特別推薦: 瑞氏綜合征(治療難度極大,死亡率高)
阿司匹林應用於兒童流感或水痘治療時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征。瑞氏綜合征是一種急性腦病和肝臟脂肪浸潤綜合征,常常發生於某些急性病毒性傳染病以後。病因尚不明確,但普遍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如病毒(流感病毒和水痘病毒)、水楊酸鹽、外源性病毒如(黃曲霉素)、內在代謝缺陷等,各因素可相伴存在或各因素間相互影響而造成。臨床上病毒性感冒時不主張使用阿司匹林。


十歲以下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對於心腦血管的作用國外已經研究的很不錯了,長期使用預防效果很不錯,但是在中國由於認識方面的差異,更多的推薦的是降壓藥沙坦和普利。


加拿大其實不怎麼用阿司匹林做為退燒鎮痛葯了,主要還是大劑量的時候腸胃副作用比較大。一般退熱鎮痛都是推薦對乙醯氨基酚,因其不是NSAID,禁忌和副作用少些。不過要買還是能買到的,想必國內也不會沒得賣吧?有的人頭疼吃阿司匹林管事,偶爾吃也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抗血小板的作用,NSAID中倒是ASA比較特別,他抗血小板是不可逆的,所以小劑量一天一次即可,身體每天會產生新的血小板。謝邀。


當用一種葯覺得管用之後,就覺得自己是醫生了,然後大劑量使用,然後各種副作用,然後空間微博誇張渲染。只好禁起來了。


阿司匹林應該是全球用藥最多的,作為抗血小板聚集葯。解熱鎮痛更多的讓位給更安全、副作用更小的其他NSAIDs。兒童的退熱禁止使用阿司匹林,除非必要,比如川崎病的治療。只有物理降溫、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是指南推薦的。


阿司匹林現在臨床上主要是小劑量過於抗血小板凝聚 。其他的目的明明有更好的選擇。


你好直接進入正題, 阿司匹林 是德國拜耳合成類藥物,屬於強效低成本副作用大的藥物,在歐洲被廣泛的使用,但在國內很少收歡迎。第一 在這我們不得不考慮下 當下的醫藥和藥店市場情況,藥店作為藥品銷售的前沿市場,為什麼藥店不好買 或者買不到呢?其實事情是這樣的,之前操作過藥店,所以知道所謂的道道。藥店營業員每個月都要有業績的考核,而作為店長更有客單價 客單量 直說。客單量好理解就是單天進店買東西的人物,由於是小區類似藥店居多,每天的買葯顧客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排除會員日,活動促銷等等)。怎麼提高藥店每個月的銷量嗯,客單價就出現了,通俗的說就是,每天來藥店的人數是一定的,在同等的條件下就只有增加每個人讓單次購買金額來提高整體的銷售額。繞了一圈,來說阿司匹林 。由於阿司匹林的成本極低這樣來到藥店的賣價也很便宜,同樣作為止痛藥 ,起來類別的乙醯氨基酚來說售價高出好幾倍,同樣是賣那為什麼不賣給顧客貴的呢 這樣 營業員 店長 藥店都好 ,同時顧客大多是沒有這個認識的
第二 影響藥店銷售藥店的因素有很多,國內大多類藥物,擁有著諸如,促銷 買贈 回扣等手法,而據我所知阿司匹林都是自然銷售 可見它在藥店的地位,既不是高毛走量品種 也不是高利潤產品。
在這裡不緊想起來以後很好的好的藥品都在藥店 和醫院因沒有利潤 沒有相關人員走動,而無人問津。
第三 是由於他的藥效決定的 它是強效 但是因為其造價成本很低,隨意造成他的藥效太過於霸道,為胃的傷害極大,所以一般醫生不推薦購買,而大多都是針對冠心病 心血管 等疾病才使用


因為解熱鎮痛有很多更好的選擇。阿司匹林還有個瑞夷反應,特別是兒童容易出現。製劑技術差,保存不當容易有雜質,容易導致不良反應。


難道不是因為太便宜的原因。。。前面答主高高端。高中狗看不懂。


從未遇到樓主所述情況,無論在任何一家要點皆可買到25毫克,50毫克和100毫克腸溶片不同類型的其中一種,在五個大中小城市個各類藥房均購多次買過。

從未遇到。以及,阿司匹林腸溶片是非處方葯。


有次感冒想吃點阿司匹林緩解癥狀,去藥店買,然後被嘲笑了……


多沒說到點子上,最簡單的一個原因,阿司匹林利潤少,藥房要利潤,店員要提成,當然推薦一些利潤高提成高,效果一般的中成藥了。


太便宜,還需要解釋么?被降價降成比生產成本還低了。高端阿司匹林還是有的賣的。


我來補個回答吧。。

阿司匹林是最經典的解熱鎮痛葯,作為感冒,在國外一半就是維生素C泡騰片加阿司匹林泡騰片
甚至拜耳葯業還出了拜阿司匹林+C泡騰片。

但是在國內,國人還是不太喜歡泡騰片的製劑,大多人認為藥水一半就該是中藥的,藥片是西藥的。所以泡騰片難以接受,而且感冒就該喝熱水。而熱水容易破壞泡騰片的VC,並且會比較難喝。所以接受的人不多。

再次,因為感冒的人一半會鼻塞,但是阿司匹林沒有疏通鼻塞的鹽酸偽麻黃鹼成分,所以光一個葯有時無法緩解癥狀。

最後。。。阿司匹林成本實在太低了,而且確實對胃的刺激性要大於撲熱息痛或者布洛芬。
因此在國內藥房,醫生或者營業員更願意為患者推薦後兩款解熱鎮痛類藥品。
當然, 後者或許有更多的提成。


公布03年在上海某藥店工作時接觸的行情,月營業額在100萬左右,可以拉醫保卡(當年約能排在上海十大藥店行列)
每月
日夜百服寧銷量為800-1200合(中美施貴寶固定有銷售人員來送禮物)
泰諾為800-1000合(強生有固定的店員培訓或者拓展活動,有禮物)
白加黑為400合(提成0.5元一合)
其他各類國產感冒藥包括重要製劑(10元左右一合)月總銷量約為200-400合(提成2-3元一合)
克感敏片(1元一板)每月100-200板

拜阿司匹林泡騰片 月銷量10-20合 (無銷售跟進)

這個是03年的大致銷量,不含SARS期間的增量。


賺得少


阿司匹林在很早之前作為鎮痛葯使用,現在因其副作用已經被其他非甾體類藥物取代。


阿司匹林有以下副作用。。。

1 過敏反應

特異體質者服用此葯後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及哮喘等過敏反應,其發生率約為20%,多見於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哮喘大多嚴重而持久,可伴有蕁麻疹或喉頭水腫,用皮質激素有效。這種現象機制還不十分清楚。可能這些人對阿司匹林具有特異的藥理反應。

2 胃黏膜損傷

阿司匹林可引起胃黏膜糜爛、出血及潰瘍等。多數患者服中等劑量阿司匹林數天,即見大便隱血試驗陽性;長期服用本葯者潰瘍病發率高。筆者曾遇1例患者因高熱口服阿司匹林0.6g/次,每日2次,3日後嘔血500ml。除藥物的酸性直接致胃黏膜損傷外,注射用藥亦可發生。阿司匹林能透過胃黏膜上皮脂蛋白膜層,破壞脂蛋白膜的保護作用,於是胃酸就可逆地彌散到組織中損傷細胞,致毛細血管破損而出血。近來發現前列腺素對於維護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作用,而阿司匹林已證明能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胃黏膜上皮脫落增加並超過更新速度,加重潰瘍的程度,使胃黏液減少。為此,應用阿司匹林時最好飯後服用或與抗酸葯同服,潰瘍病患者應慎用或不用。

3 肝損害

阿司匹林所致的肝損害,在國內報道較少,有資料表明:當血清阿司匹林濃度下降後,轉氨酶也恢復正常。藥物引起肝損害可能與肝細胞中毒或過敏反應有關。

4 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礙

阿司匹林有擴張冠狀動脈和腦血管作用,未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臟合成,能抑制環氧酶的活性和減少凝栓質A2的形成,阻止血小板聚集,使其不易放出凝血因子,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為此,有消化道出血或潰瘍病者,在臨床上有出血傾向或者近期有腦出血病史者不宜服用本葯。孕婦服用阿司匹林,在早產兒中常出現腦損害如腦出血等,因此,孕婦在分娩前2~3個月應停用本品。阿司匹林可引起造血功能障礙。筆者曾見1例服用本品引起急性造血功能停滯患者,服用本品4h後全身發癢,7h後鼻衄、牙齦出血不止,伴全身紫癜,骨髓象示紅細胞系明顯受抑,經對症治療,10天後骨髓象恢復正常。阿司匹林偶可引起溶血。

5 腎損害

臨床觀察和動物實驗證明,長期使用阿司匹林可發生間質性腎炎、腎乳頭壞死、腎功能減退。長期大量服用本品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聯,鉀從腎小管細胞外逸,導致缺鉀、尿中尿酸排出過高,較大損害是下段尿中可出現蛋白、細胞、管型等。

6 神經精神癥狀

用抗風濕劑量時,在治療開始的3~4天,有時出現所謂水楊酸反應,癥狀為頭痛、眩暈、耳鳴、視聽力減退,用藥量過大時,可出現精神錯亂、驚厥甚至昏迷等。

所以,用之前掂量下吧。。。


阿司匹林作為非甾體抗炎葯的典型藥物 具有廣泛有效的抑制環氧化酶的作用 能夠顯著減少機體前列腺素的生成 表現在機體上 就是諸如解熱鎮痛消炎之類的作用 然而 正是因為其廣泛而典型的抑制環氧化酶作用導致了一系列不必要的副作用 而目前的製藥技術已經能製造出作用比較專一而且副反應較少較輕的甾體類藥物 所以 廣而弱不如專而精 臨床上很少將阿司匹林用於解熱鎮痛消炎。


以前的時候阿司匹林常用,但是對胃傷害挺大的。


推薦閱讀:

肌肉是怎麼命名的?
為什麼 CT 片、胸片等,不直接在電腦上看,非要列印出來?
什麼是中東呼吸綜合征?有怎樣的危害?如何預防?
如何評價韓國人金某疑似感染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後仍到中國的行為?
醫學是科學么?

TAG:醫藥 | 藥物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