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是騙局嗎?

比如,是否有涉及經濟利益的陰謀?

相關問題:
為什麼前些年熱議的全球變暖問題現在幾乎沒有人提及了?
紀錄片《全球變暖的大騙局》是客觀真實的嗎?
全球變冷這新聞是真的嗎?不是溫室效應嗎?為什麼會變冷?


先說是什麼,再說是不是,最後說為什麼。人必須要有邏輯,請用你們很厲害的學歷很厲害的工作能力告訴我,光談碳交易黑幕,沒有其他任何對這題的全面認識,是如何能夠回答這題的?你們真的不要看看我後面科普古氣候變化項目那塊並不支持全球變暖的論據?丁仲禮院士對於氣候變化並不影響地球而影響人類的認識,對於古氣候的貢獻,都是,或者成為了學界共識。環境這門學科,雖然我很不願意承認,但是這門學科建立的初衷就是保護人類利益。人類的生存環境才是焦點,你跟我扯恐龍是幾個意思?一開始就沒有人想要保護地球,那是你們強加給學界的想法。

求求你們,不要如此Low的隨意引用院士的話。他整個採訪核心的內容在說什麼?他說碳交易規則黑幕,他呼籲平等,呼籲和人權對等的排放權,參與在氣候大會上的爭吵,他希望能制定公平公正的碳交易機制,他直言不諱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發文章怒懟了交易規則,並驕傲地告訴你,他踏踏實實做了那麼多,得到了其他國家科學家的支持。柴靜作為一個被你踩在腳下智商壓榨的文科記者,將自己置放在基於主流基礎科普的知識上,無比精確地找到並引了所有吃瓜群眾最疑惑的高階問題的回答,因為問題問得好,所以得到了無比精簡精妙的回答。我想大部業界的人對她應該是服氣的。丁院士耐心科普到他是古氣候學的專家,告訴不明真相的你不用擔心歷史上溫度高還是低,我們學界並沒有想要拯救地球,只想要拯救我們人類自己。他的每一樣論點,他嚴謹認真的做派,都是一位世界上最主流氣候環保科學家應有的樣子。這篇短短的對話他倆配合告訴你的信息,摸著自己的良心,摸著你的良心,是這樣可以隨意被你拿出來斷章取義的么?是可以就這樣利用它來懟氣候變化和我們需要作出的環保努力。我問一句於心何忍?於心何忍?多麼不尊重。


-------------------以上是忍無可忍必須要抬院士出來打你們臉的分界線-------------------------

此文為事實科普文,主要論證「全球變暖」是否是一場單純的騙局,並不涉及討論全球是否變暖這個課題本身。此回答不會出現任何支持或者反對全球變暖的數據圖片,而只會羅列科學界的共識。話題經驗:本科環境科學,研究生環境能源,博士海藻柴油。


此文會回答以下問題:

1 什麼是全球變暖,什麼是氣候變化,討論他們的意義,學界真正在討論什麼,什麼具有爭議而什麼又是事實?

2 人為氣候變化的危害以及碳管理的重要性。

3 碳交易是什麼,碳交易的「陰謀」。

4 騙局是指什麼事件?調查結果和結局。

5 關於全球變暖,共識與爭議。全球變暖的證據vs反對者的證據,各方觀點。

6 古氣候的科普。

----------------------------------------------------------正文---------------------------------------------

一: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

科學界真實在討論的不僅僅是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
, 而是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全球變暖小於屬於氣候變化。氣候變化指天氣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從幾十年到幾百萬年)的一種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性和持久性意義的變化。 氣候變化可以是一種平均天氣情況的變化,也可以是平均天氣分布的變化。舉例,這種變化可以是全球溫度變化,極端異常天氣(比如說一個地方在歷史上異常的變冷另一
個地方變得特別溫暖, 也可以是一個地區的天氣複雜而奇怪的變化),
厄爾尼諾現象,城市熱島效應等等。這個氣候變化可以是全球範圍的,也可以是海洋或大陸範圍的,也可以是整個人類活動範圍的,
也可以是具體國家等範圍的變化。在氣候變化的議題裡面,全球變暖這個議題被熱議。全球變暖包括的議題也有很多,可以是廣義的世界性範圍某些國家地區相比自己而言氣溫的上升與否,也可以是狹義的地球平均氣溫的變化,還可以指世界範圍性的城市熱島效應。全球變暖還可以是長時期(幾千萬年前到現在)的世界的氣溫變化,也可以是近一百年的氣溫變化。此外,變暖造成的冰層融化與否,海平面上升與否,人類化石燃料燃燒對人類健康,對生物多樣性,對居住環境,以及對自然的各種影響等等都包含在其中。這些所有東西的研究,都會對人類發展和生存起到非常嚴肅
的影響。整個科學界是嚴肅的, 議題是有意義的。

二:不管全球溫度升高還是沒有升高,人為溫室效應也是存在並需要採取行動管理。

人為溫室效應的存在和需要調控不需要全球變暖作為必要前提。工業革命以後, 人類經濟", 科學,工業,人口的迅猛發展導致化石燃料使用的急劇上升,排放了大量並成尖銳增長模式的溫室氣體,各種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空氣污染和各種生態破壞等等不可持續的發展在世界範圍有目共睹。

19世紀初,英國氣候學家路克·霍德華(Luke Howard)在《倫敦的氣候》一書中,首先提出了「熱島效應」的氣候特徵理念。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城市熱島效應也變得越來越明顯。進入21世紀,由於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交通擁塞,大氣污染嚴重,且城市中的建築大多為石頭和混凝土建成,它的熱容量低,熱傳導率高,加上建築物本身對風的阻擋或減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氣溫比郊區可高2℃,甚至更多,在溫度的空間分布上,城市猶如一個溫暖的島嶼,從而形成城市熱島效應。-百度百科 由於熱島中心區域近地面氣溫高,大氣做上升運動,與周圍地區形成氣壓差異,周圍地區近地面大氣向中心區輻合,從而在城市中心區域形成一個低壓旋渦,結果就勢必造成人們生活、工業生產、交通工具運轉中燃燒石化燃料而形成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大氣污染物質在熱島中心區域聚集,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百度百科

圖片關鍵詞: 19 Century Great smog London 大量污染物在熱島中心聚集,濃度劇增,直接刺激人們的呼吸道粘膜,輕者引起咳嗽流涕,重者會誘發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病的中老年人還會引發心臟病,死亡率高,如英國倫敦在1952年12月份,因為這個原因死亡4000餘人。

上面的例子,顯而易見,可以肯定的是全世界範圍爆發的城市熱島效應,作為氣候變化以及全球變暖之中的議題,意義重大,空穴來風,並沒有在忽悠。熱島效應的罪魁禍首就包括溫室效應,土地利用,綠化問題等等。其中溫室效應還會在空氣污染,臭氧空洞,海平面上上和各種環境問題中扮演不好的角色。除了城市熱島效應,碳循環失衡還會產生酸雨,酸化土地,海洋。

溫室效應 (Greenhouse Effect):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在空氣中,氮和氧所佔的比例是最高的,它們都可以透過可見光與紅外輻射。但是二氧化碳就不行,它不能透過紅外輻射。所以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熱量輻射到太空中,具有調節地球氣溫的功能。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氣溫會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就會使地球彷彿捂在一口鍋里,溫度逐漸升高,就形成「溫室效應」。形成溫室效應的氣體,除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氣體。其中二氧化碳約佔75%、氯氟代烷約佔15%~20%,此外還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種。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工業的迅速發展,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相應增多;又由於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氣中應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由於二氧化碳逐漸增加,溫室效應也不斷增強。如果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全球氣溫將升高3 ℃~5 ℃,兩極地區可能升高10 ℃,氣候將明顯變暖。氣溫升高,將導致某些地區雨量增加,某些地區出現乾旱,颶風力量增強,出現頻率也將提高,自然災害加劇。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氣溫升高,將使兩極地區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許多沿海城市、島嶼或低洼地區將面臨海水上漲的威脅,甚至被海水吞沒。二 氧化碳融入地表水源造成水,土地的酸度升高引發一系列生態問題農業問題,留在空中催化和和其他氣體反應,造成了二次污染等等。

Boston, Massachusetts. Surface temperature, 2009. Source : Camilo Pérez Arrau, 2010

Souce: NASA

熱島效應是循環失衡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綠化問題,使得城市生態系統(局部生態)的碳循環失衡,溫室效應嚴重,破換我們居住環境的適宜度和舒適度,引發上述的污染健康問題。在城市範圍內的環境評價,碳排放管理,對我們的居住環境,影響是決定性的。我想大家對於不按常理出牌的藍天都深有感受。減小溫室效應不僅僅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包括合理的城市規劃,無地利用,綠化植被等等,涉及範圍已經不僅僅只是在氣候和環境學。這樣龐大的課題,參與的頂級科研人員不計其數,是無法容忍某個人某個國家上演滑稽的騙局戲碼的。

三:關於碳交易的「陰謀」

什麼是碳交易?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於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在6種被要求排減的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為最大宗,所以這種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計算單位,所以通稱為「碳交易」。其交易市場稱為碳市場。——中國碳交易試點破冰之難,中國城市低碳經濟網


時間線

  • 1990年,IPCC發布了第一份評估報告。經過數百名頂尖科學家和專家的評議,該報告確定了氣候變化的科學依據,它對政策制定者和廣大公眾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影響了後續的氣候變化公約的談判。
  •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又稱為「地球高峰會」)上,155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全面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社會在對付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
  • 1997年12月《京都議定書》在日本京都通過,並於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間開放簽字,至今有約190個左右國家參加了全球氣候保護協定,條約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
  • 美國於1998年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雖然在議定書上簽字但並未核准之。2001年3月,美國布希政府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和限排溫室氣體的義務」為借口,宣布拒絕批准 《京都議定書》
  • 中國政府2002年簽訂了京都議定書,自主提出了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40%-45%的目標。
  • 歐盟於2005年設立了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確立交易規則
  • 中國2006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但是人均排放量遠遠低於美國
  • 2007年,按照通過的《巴厘路線圖》的規定,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開的締約方會議第十五屆會議將誕生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議定書》,以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 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焦點是「責任共擔問題」而不是氣候是否變化問題。各國政府在誰該減排多少,發達國家應該對發展中國家提供多少資金幫助上沒有達成共識。
  • 2011年12月,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繼美國之後第二個簽署但後又退出的國家。

碳交易的機制是什麼?各方責任是什麼?

為達到《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全球溫室氣體減量的最終目的,前述的法律架構約定了三種排減機制: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聯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JI);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e,ET)

  • 《京都議定書》有一個「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指發達國家靠不可持續發展和犧牲環境為代價而到達今天的發達,發展中國家則相對落後同時也相對沒有承擔那麼 多的環境責任這個原則體現在很多方面。基本方面有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排放的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內的6種溫室氣體的數量,要比1990 年減少5.2%。歐盟的集體減排目標為到2012年,比1990 年排放水平降低8%,歐盟從中再分配給各成員國。而發展中國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擔減排義務。此外,發達國家還要以金錢或者技術支持發展中國家減排。
  • 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要求發達國家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京都議定書》規定,從2008年到2012年期間,主要工業發達國家要將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減少5.2%,而發展中國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擔減排義務。同時,根據《京都議定書》建立的清潔發展機制(CDM),發達國家如果完不成減排任務,可以在發展中國家實施減排項目或購買溫室氣體排放量,獲取「減少排放量」作為自己的減排量。清潔發展機制不但具有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功能,還能為參與國帶來巨大商機,所以成為各國政府與企業重點發展的工作CDM項目必須滿足:(1)獲得項目涉及到的所有成員國的正式批准;(2)促進項目東道國的可持續發展;(3) 在緩解氣候變化方面產生實在的、可測量的長期效益。參與CDM的國家必須滿足資格標準。所有的CDM參與成員國必須符合三個基本要求:自願參與CDM;建立國家級,CDM主管機構;批准《京都議定書》;此外,工業化國家還必須滿足幾個更嚴格的規定:完成《京都議定書》第3條規定的分配排放數量;建立國家級的溫室氣體排放評估體系;建立國家級的CDM項目註冊機構;提交年度清單報告;為溫室氣體減排量的買賣交易建立一個賬戶管理系統。
  • 碳排放權交易系統 (ETS) 是一個基於市場的節能減排政策工具,用於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遵循「總 量控制與交易」原則,政府對一個或多個行業的碳排放實施總量控制。——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碳市場簡報 #1 2015年10月
  • 聯合履約(JI,Joint Implementation) 系附件一國家之間在「監督委員會」(SupervisoryCommittee)監督下,進行減排單位核證與轉讓或獲得,所使用的減排單位為「排放減量單位」(Emission ReductionUnit,ERU)。

對於發達國家而言,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結構優化,新的能源技術被大量採用,因此本國進一步減排的成本高,難度較大溫室氣體的減排成本在100美元/噸碳以上,而在中國等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進行CDM活動,減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噸碳這種巨大的減排成本差異,形成了價格差。發達國家有需求,發展中國家有供應能力,碳交易市場由此產生。

這種巨大的減排成本差異,促使發達國家積極進入發展中國家尋找合作項目,為碳交易開闢了綠色通道。這也是業內把既減排又賺錢的CDM稱為是發展中國家企業免費午餐的原因」——三方認證的挪威船級社專家張建麗

中國碳交易

中國目前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約為80億噸,佔全球25%,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雖然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沒有被《議定書》納入強制減排計劃中,但中國卻一直通過清潔發展機制參與碳交易市場的活動。近兩年來中國在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及核 證減排量供應量方面已領先全球。

  • 2007 年中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產生的核證減排量的成交量已佔世界總成交量得73%,2008年更是驚人佔到84%。2009 中國有近2000個CDM項目獲得國家發 改委批准,有267個CDM項目在EB成功註冊。印度、巴西、中國和墨西哥是全球CDM項目註冊數目最多的4個國家,佔據了全球CDM項目總數的75%。
  • 2011年年底,國務院印發了《「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要求。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為落實「十二五」規劃關於逐步建立國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要求,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湖北省、廣東省及深圳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014年,7個試點已經全部啟動上線交易,根據國家發改委提供的統計數據,共納入排放企業和單位1900多家,分配的碳排放配額總量合計約12億噸。
  • 2015年 中國正在七個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積累經驗,為 2017年初全國範圍內的碳市場建設做準備。屆時中國將擁有世 界上最大的碳交易體系。另外,自清潔電力法案開展以來,美國 各州對碳排放交易的興趣與日俱增, 建立新的碳市場或在已有碳 市場的聯結都有新的可能性。截止2015年12月31日,中國七個試點碳市場二級市場累計交易量達4,979萬噸,成交額達到2.32億美元,交易均價為4.66美元/噸。中國自願減排項目註冊數為341個,簽發項目83個,簽發減排量共計2,504萬噸tCO2e。——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碳市場簡報 #1 2015年10月

總結,這種低碳經濟既可以帶來巨大的環境效益也可以帶來經濟轉機。以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發清潔能源技術,減少對馬 上確定就要枯竭的化石能源的依賴性,優化產業結構,根本上改變人類生存發展的觀念。要說誰是最大獲利者,可能是全人類以及後代。碳交易可能並不完美,但是卻不是任何人刻意用來套上陰謀論用來隨意做做政治抹黑的。

四,仔細閱讀前三條重要回答,已經完全可以得出「用騙局描述氣候變化(注意不是全球變暖)議題是滑稽和無知的」這樣的結論。以及,「碳交易是變著方式像發展中國家收錢」這種判斷是非常粗暴武斷不負責任的。那麼Climate gate, 氣候變化門」其實和氣候變化沒有關係,而是對全球變暖議題討論的質疑。最後卻被無知而相信陰謀論的人刻意與氣候變化和碳交易混淆。下面是騙局事件發生的時間線:

  • [2009年11月20日] 在距離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峰會(12月7日)還有一周時間的時候,一名黑客竊取英國東安吉利亞的大學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s (UEA) Climatic Research Unit (CRU) 的氣候研究中心裡,世界頂級氣候學家之間交流的上千封電子郵件內容,也由此窺探到過去十幾年裡氣象專家們之間私下的思想交流。黑客把電子郵件公之於眾,並聲稱從郵件中可以看出,這些氣象專家研究並不嚴肅,他們甚至篡改對自己研究不利的數據,以證明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起到巨大作用。換句話說,人類活動影響氣候這一說法,也許是謊言和欺騙!這讓反對「人類影響氣候」說法的人感到非常興奮。這一事件在整個世界引起討論和爭論,並被媒體稱為氣候門。上升成為了一場大有背景的科學陰謀,讓氣候界,科學界陷入巨大的信用危機。
  • [2009年11月28日] 事情發生後,東英吉利大學發表聲明,確認學校的伺服器遭到黑客入侵,在全球氣候研究中處於領先地位的氣候研究小組的數據被盜,包括大約1000封郵件和3000份文件,其中有英國和美國科學家在過去十三年里通過郵件交流的記錄。校方說,這些文件中總容量為160兆,其中郵件中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平常的交流。但是媒體報道稱,其中也有一些在討論如何對付那些氣候懷疑論者。除了對付氣候懷疑論者。郵件中還有一些如何通過阻止意見不同的科學家的論文發表的內容。被反對者廣泛引用的有以下郵件。

(A)

From: Phil Jones. To: Many. Nov 16, 1999
"I"ve just completed Mike"s Nature [the science journal] trick of adding in the real temps to each series for the last 20 years (ie, from 1981 onwards) and from 1961 for Keith"s to hide the decline."

反對者認為,這裡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小組的主任Phil Jones企圖暗示同事自己隨意篡改數據從而「掩蓋全球氣溫下降」的真相,並稱,這種「把戲」 早在很久之前就被 Michael Man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使用在一篇發表在Nature的著名氣候著作中。Michal Mann,美國物理和氣候學家,任職於美國賓西法利亞州立大學。 1998年,和Raymond S. Bradley還有Malcolm K. Hughes 共同發表了一篇名為 Global-scale temperature patterns and climate forcing over the past six centuries的文章,其中包括了這張因為形狀特別像曲棍球幫而被廣泛成為"hockey stick graph" 的「曲棍球棒」圖。圖片顯示了地球氣溫在在1000年的全球氣溫變化,如圖,前九百年氣溫變化成直線,穩定平緩,卻在二十世紀末期,工業革命後急劇升高。由此 引發了世界對「人為活動導致全球變暖」的廣泛關注。上面說過,這篇文章發表在自然雜誌,是一篇被氣候界廣泛引用的權威文章,此封Email 用「把戲」來稱呼這篇文章的數據處理方式,讓氣候界的信用遭到質疑。


圖片:著名的Michal Mann和他的Hochey sitck graph。

(B)

From Phil Jones To: Michael Man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July 8, 2004
"I can"t see either of these papers being in the next IPCC report. Kevin and I will keep them out somehow — even if we have to redefine what the peer-review literature is!" 我覺得我不會看到這些文章在IPCC的雜誌上發表。

這封郵件另懷疑者質疑這些全球變暖科學家試圖阻止他們反對者的論文在權威會議上的發表。由於IPCC在2001年的第三個報告里引用了Michal Mann的hochey sitck graph,所以在氣候門事件爆發後,世界最權威氣候報告IPCC遭到全方面的信用危機。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是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建立的政府間氣象組織。由來自120多個國家的幾千名各界科學家參與主要工作是編寫氣候報告提供科學技術建議給國際社會,各國政府,幫助其制定決策方針。 IPCC由IPCC panel (監督委員會也是法人),Secretariat(秘書處), Bureau,和三個working group 組成。Working group I, II, III (每個working group有兩個聯席主席,一個來自發達國家,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還有幾個技術支持小組組成Working group I研究氣候體系和變化,Working group II 研究自然和人為因素對氣候的影響,working group III 專門研究減排方案)。監督委員會是由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拍出的懂行的代表組成的,而
非政府組織和政府間合作組織只能以旁觀監聽的形式出席。IPCC的報告,由各國政府選出的科學家通過層層審核而做出。IPCC不自己開展科學研究,
而是根據搜集評定綜合已經發表的學術著作而得出結論和提出建設意見。

(C)

From: Kevin Trenberth (US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To: Michael Mann. Oct 12, 2009 "
The fact is that we can"t account for the lack of warming at the moment and it is a travesty that we can"t... Our observing system is inadequate
" 內部質疑承認證據不足

(D)

From: Michael Mann. To: Phil Jones and Gabi Hegerl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Date: Aug 10, 2004
"Phil and I are likely to have to respond to more crap criticisms from the idiots in the near future. 稱呼質疑者和反對者為垃圾和智障

  • [2009年11月23日]

也就是在哥本哈根會議前兩星期,Muir Russell技術調查委員會成立,對CRU email事件展開調查。調查委員會由與CRU以及IPCC沒有任何關係的學者組成,主席Muir Russell(前公務員,爵士,前格拉斯哥大學校長、蘇格蘭司法任命委員會主席)。調查委員會的其他成員有:Philip Campbell(Nature雜誌主編), Professor Geoffrey Boulton ( 前愛丁堡大學副校長、愛丁堡皇家社科協會、蘇格蘭皇家名譽教授);Professor Peter Clarke (前蘇格蘭National eScience Centre主席); David Eyton (BP(British Petroleum)英國石油集團公司研究技術組首席執行官); Professor Jim (Norton BCS副主席)。很多氣候界的科學家和組織,政府部門表示支持UEA並宣稱這次這次調查根本不必要(investigation is unnecessary)

  • [2009年12月1日]

Phil Jones辭職。

  • [2009年12月4日]

英國首相Gordon Brown秘書發表聲明

"The approach of the climate saboteurs is
to misuse data and mislead people. The sceptics are playing politics
with science in a dangerous and deceitful manner. There is no easy way
out of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despite what they would have us believe.
The evidence is clear and the time we have to act is short. To abandon
this process now would lead to misery and catastrophe for millions.」 氣候變化攻擊者的做法是濫用數據和誤導人。懷疑論者在以危險和欺詐地方式對科學玩弄政治。不管他們怎樣混淆視聽,氣候變化不是可以輕易針對污衊的。氣候變化的證據是清楚的,而可供我們採取行動的時間很短。如果現在放棄,可能會對我們導致痛苦和災難。

  • [2010年1月12日] 英國科學技術委員會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宣布對UEA和CRU 郵件和數據共享方面進行調查
  • [2010年1月27日] 英國諮詢委員辦公室ICO副專員Deputy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 Graham Smith聲明說從被公開的CRU與其他科學家之間的郵件沒有做到英國信息公開法free of information(FOI)的要求。
  • [2010年2月12日] NATURE雜誌主編Philip Campbell在被質疑者其公正性後辭職調查委員會。 對於Phillip的這次舉動,調查委員會主席Muir
    Russell說他很遺憾Philip的退出,但表示理解。Philip
    Campbell曾在公開場合發表過各種偏向於UEA和CRU的各種言論:

「There was nothing to suggest a cover-up by climate scient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沒有任何證據指向UEA的隱藏數據 」 「The scientists have not hidden the data. If you look at the emails, there is one or two bits of language that are jargon used between professionals that suggest something to outsiders that is wrong. In fact, the only problem there has been is on some official restrictions on their ability to disseminate data, otherwise they have behaved as researchers should. 科學家沒有隱藏數據,如果你閱讀那些郵件,你會發現只有極少的部分專業對話可能會讓外行覺得那是錯誤的,唯一可能成問題的只是一些官方對於數據傳播的限制,除此之外他們表現出一個研究者應該有的樣子。」

  • [2010年3月1日] 英國科學技術委員會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對 Phil Jones為首的CRU(UEA)的研究者進行公開提問。
  • [2010年3月31日] 英國科學技術委員會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批評了UEA大學的信息封閉保留氛圍「culture of withholding information」但是委員會沒有譴責Phil
    jones。 委員會稱當Phil jones和CRU處理被要求數據共享的情況時,大可以做得更專業。UEA和CRU的科研聲譽因此失誤而失去光澤。
  • [2010年4月14日]

Lord Oxburgh (牛津大學畢業,普林斯頓大學phd畢業,曾於牛津供職,前劍橋大學皇后學院院長earth science
系主任,斯坦福訪問教授,英國帝國理工前校長,英國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首席顧問) 通過對郵件時間的調查就此事件發表聲明:

「absolutely no evidence of any impropriety in the emails, the basic science seems to have been done fairly and properly」(真心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些郵件有任何不妥,CRU這群人很妥當的做好最基本的科研工作)

David Hand, a statistician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who sat on the enquiry panel, said

The CRU scientists, had been naive over their use of statistics, but there was no evidence that the better techniques would have produced different results. (帝國理工統計學家在聽證會上說CRU很天真,但是沒有更好的技術來產生更好的結果了。)

  • [2010年7月7日] Muir Russell調查委員會的結論:

「Climate
science is a matter of such global importance, that 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honesty, rigour and openness are needed in its conduct. On
the specific allegations made against the behavior of CRU scientists, we
find that their rigour and honesty as scientists are not in doubt」 (對於氣候變化這一嚴肅課題,CRU研究者們顯示了他們作為科學家應有的誠實和嚴格這一點是毋庸質疑的。)


共有八個組織對Muir Russell調查委員會的結論做出了調查了並得出沒有證據說明CRU偽造數據的結論,這八個組織是 House of
Comm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UK); Independent Climate
Change Review (UK); International Science Assessment Panel (U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first panel and second panel (US);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S)

  • [事實真相總結]
  1. The Climatic Research Unit (CRU)是隸屬於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UEA的一個世界頂尖認為氣候變化的機構。此研究機構最顯著的研究結果是和英國氣候局Hadley Centre 合作的全球地表溫度記錄。這份全球氣溫記錄追溯到了1850年。其中CRU負責搜集模擬陸地部分的溫度記錄而Hadley Centre負責搜集模擬海洋部分的溫度記錄。這組數據記錄為:HadCRUT,囊括了1871到1998年,從北緯65度到南緯35度之間區域分散分布 的氣溫數據,並通過把地球網格化而賦予這些不同的氣溫記錄點不同的影響度而建模得到結果,於1998年發表在了Climate Monitor。
  2. 氣候變化門正是從他們的郵件被黑而開始的, 主要質疑他們的模型存在誤導和錯誤,並且不分享原始數據。事實上CRU的工作其實只是搜集綜合整理這些數據引入氣溫計算模型來重建氣溫記錄。他們的原始氣溫數據是從很多地方搜索或者買來的,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始數據來源是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s。CRU並沒有享有所有數據的保存權和所有權以及公開權。EAU的問題就在 於他們沒有數據所有權,而此大學又沒有完善的官方的拒絕查詢數據的公事公辦的條例形式,所以一部分學者間的輕浮口語化的郵件,以及一些業內人士對自己模型 數據的刁侃變成了媒體捕風捉影的對象。CRU的director 是Phil Jones,他在郵件事件爆發後企圖整理所有原始數據公之於眾, 但是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會花費他們很多時間甚至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從而使他們陷入信用危機。
  3. 而另一方面以Michal Mann為代表的其他氣象學家也 被牽扯近來因為他們獨立研究得到的結論和CRU的一致,他們可能認識但是沒有任何合作,更和這次email泄露沒有任何關係。這些人有的是IPCC世界最 官方的政府間(所謂政府間就是由各國政府派代表去的意思)氣候變化研究機構)的成員有的人則不是。其中,IPCC成員Michal Mann的圖被IPCC引用。這兩件事一件是一個科學界希望自身數據共享的反省和革新,另一件是一個主流氣候界認同所以放上IPCC,卻肯定有業內職業質疑的這麼一個科學爭議。被一些無知不負責任的媒體和個人加以了天馬行空的猜測試 圖找到這些科學家,研究機構,聯合國組織之間暗中勾結的聯繫編織出一個由幾個科學家主演,卻可以玩轉整個世界各國政府的驚天科學陰謀醜聞。
  4. 英國獨立調查人員前後用了六個月徹底調查外泄的電郵後證實,科學家是清白的,這些電郵並沒有任何證據可以顯示他們扭曲數據。

五:關於全球變暖

學界共識

多種數據顯示自工業革命後,全球地表氣溫變暖,高層大氣變冷,極端異常天氣(乾燥或多雨狂風,極寒極熱,厄爾尼諾現象),城市熱島效應,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急劇升高。這些都是沒有疑問的被一致認可的。並且沒有自然原因可以解釋這一現象。

學界爭議

遠古時期氣溫記錄重建和對於氣溫變化周期的猜想,沒有證據可以 證明地球氣候處於一個什麼期,科學界大部分認可並認為今天的氣候變化,非常可能是由於人類不可持續發展而引起的。

學界支持:

  • 2001 17國學術界簽字,在Nature上發表聯合聲明支持IPCC在氣候變化共識上的權威性。The statement was signed by the science academies of Australia, Belgium, Brazil, Canada, the Caribbean, China, France, Germany, India, Indonesia, Ireland, Italy, Malaysia, New Zealand, Sweden, Turkey, and the United Kingdom.
  • 2005 11個G8國包括世界最大三個溫室氣體排放發展中國學術界簽字,一份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回應:支持IPCC和同意應當採取迅速行動, The statement stresses that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is now sufficiently clear to justify nations taking prompt action, and explicitly endorsed the IPCC consensus. The eleven signatories were the science academies of Brazil, Canada, China, France, Germany, India, Italy, Japan, Russia,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 2007 , 13國家聯合確認自己的聲明,表示:氣候變化是明確的,並且非常有可能是人類原因造成。如果不採取行動,這些氣候變化會對我們產生環境危害。"It is unequivocal that the climate is changing, and 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is is predominantly caused by the increasing human interference with the atmosphere. These changes will transform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Earth unless counter-measures are taken.「 The thirteen signatories were th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of Brazil, Canada, China, France, Germany, Italy, India, Japan, Mexico, Russia, South Africa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 2008-2009也發表過類似聲明
  • 2010 來自斯坦福大學,多倫多大學和其他幾個大學的教授在美國著名學術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PNAS)發表了一篇名為Expert credibility in climate change的文章,調查了1372 名氣候學家的著作和引用之後得出了以下結論:97–98% of the climate researchers most actively publishing in the field support the tenets of ACC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outlined by the IPCC
  • 各國其他科學行業對IPCC和氣候變化支持和發表各種聲明的有:Inter Academy Council,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cademies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Sciences, Network of African Science Academies,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Royal Society of the United Kingdom,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Physics; European Physical Society;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Federation of Australi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ocietie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Crop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and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European Federation of Geologists; 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ustral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Society; Canadian Foundation for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Canad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Society;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UK);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American Quaternary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Wildlife Veterinarians; Americ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Australian Coral Reef Society; Institute of Biology (UK); Society of American Foresters.; The Wildlife Society (international);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merican Colleg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 World Federation of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s;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Engineers Australia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Australia)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reat Lak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s New Zea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基本上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教授羅勇的這段話高度傳達準確全面地傳達了學界的共識:

"歐亞地區的寒冷天氣,並不意味著全球變暖進入停滯期。人為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是導致全球平均溫度升高主因。近30 年對太陽輻射的衛星觀測表明,太陽活動沒有發生明顯的趨勢性變化,而且太陽活動的自然變化對全球變暖的貢獻還不到溫室氣體作用的1/10。強烈的火山爆發 雖然會對地球大氣起到降溫作用,但這種事件出現頻率低、影響時間短。如果氣候變暖速度過快,影響將有可能是災難性的」 「首先是工業革命以來,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與地表平均溫度均表現為上升趨勢,且二者的上升幅度都表現為人類排 放源較多較強的北半球大於南半球。二是溫室效應的基本物理定律能夠很好地解釋「地球表面和低層大氣增暖」以及「高層大氣變冷」的現象。三是只有考慮人類活 動的作用,特別是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的大幅增加,才能通過模擬而再現出近百年全球氣候的變暖趨勢。四是在地表—大氣—海洋溫度、水循環、冰凍圈以及極端天氣 氣候事件等方面的變化中,越來越多地分辨出人類活動的影響。任何目前已知的自然因素都無法解釋當今全球變暖的基本特徵和規律。無論是採用嚴格的統計分析, 還是利用氣候模式模擬作為分析手段,近百年全球增暖趨勢都不可能歸因於已知的其他任何一種自然因子的作用,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氣候增暖。近 30年對 太陽輻射的衛星觀測表明,太陽活動沒有發生明顯的趨勢性變化,而且太陽活動的自然變化對全球變暖的貢獻還不到溫室氣體作用的1/10。強烈的火山爆發雖然 會對地球大氣起到降溫作用,但這種事件出現頻率低、影響時間短。"

六:關於現代氣溫記錄和遠古氣溫記錄

最早的世界直接氣溫記錄也就是近100-150年來的事情,這些記錄就是各地氣候站的天氣氣球或者水溫記錄等。
在1970年左右,這些氣候站都是在陸地上的,並且都集中在北半球。海洋氣候站則皆為船隻氣候站。直到衛星氣溫記錄從1979年開始而將所有海洋記錄換為衛星記錄。而在這之前的,所謂的地球幾千年來氣溫變化或者什麼冰期和暖期的根據都歸納到古氣候學,都是通過間接的手段建模得到的。 這些間接的數據可以通過岩石,沉積物,冰心,年輪,珊瑚, 貝殼和微體化石等等。並且,全球氣溫記錄搜集這種東西不是一件小工作,全世界也就沒幾個數據來源。目前全球最大的幾個全球氣溫模擬機構是:

  • NASA』s GISStemp, 美國航天局和NOAA合作通過利用Global Historical Climate Network-Monthly (GHCN-M),International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 (ICOADS) 數據,使用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ERSST) analysis.方法得到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後來美國航天局又開始採用衛星標記來記錄溫度)
  • The Hadley Center』s HadCRU, 就是這次郵件門的英國東安吉利亞大學CRU和英國氣象局Hadley中心合作的項目,方法同NASA一樣
  • Remote Sensing Systems』 RSS,這是一個美國加州的公司,提供的衛星氣溫記錄被廣泛引用 and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Huntsville』s UAH.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是第一個通過衛星來建立全球氣溫模型的研究機構。

第一種氣候站數據搜集方法存在數據分布不均,覆蓋面不廣的問題,而科研機構要做的就是通過建模除掉這些不利因素如把世界地理上網格化,計算每個不同氣候站的影響因素。第二種衛星溫度記錄也不是什麼萬能的好東西,衛星是不能直接測量溫度的,他所做的就是測量低層大氣中的氧分子含量,因為氧分子含量和氣溫是成正比的。首先這就是一種間接手段,其次,這個低層對流層的溫度應該是要比地表高的。要用來和以前氣溫比較,也要引用各種模型。而整體上,這兩種方法要和古代溫度比較,也都要通過計算。這也就是為什麼其實全球數據來源就只有那麼幾個,但是由於演算法的不一樣,會出現各種結果。再舉一個例
子來解釋這個就是比如氣溫,陽光,冰層厚度等等這些都是根據季節變化的,不僅是這個,沒幾年,還有什麼厄爾尼諾現象,太陽周期等等,當我們比較很長一段時期的地球環境變化,就要消滅季節和周期的影響,這裡面存在各種模型了。這也就是你沒有辦法找到一個什麼標準的東西。主要建模方法有:Calculating anomalies(NASA and Hadley/CRU用這個方法); Common Anomaly Method
(CAM)(NOAA用這個方法建立NCDC的氣溫圖); Station Method (RSM) and the First
Differences Method (FDM).

NASA:http://data.giss.nasa.gov/gistemp/2011/); The Hadley Center』s HadCRU參考見面給出的phill jone的圖; RSS:http://www.ssmi.com/sst/microwave_oi_sst_browse.html;
UAH
:http://vortex.nsstc.uah.edu/public/msu/t2lt這些數據和原始圖都可以在其官網上找到,嫌麻煩,引用一個綜
合了所有數據的圖如上。

其中NOAA就是當年美國航天局的表面溫度記錄。可以看到這四個組織得到的結論顯著的相似:全球溫度在1880至今持續升高。


再看古氣候:冰心主要有這麼幾個項目:

  • The Greenland Ice Core Project (GRIP)was
    a multinational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 organised through the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Funding came from 8 nations (Belgium,
    Denmark, France, Germany, Iceland, Italy, Switzerland, and United
    Kingdom), and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GRIP successfully drilled a 3028
    metre ice core to the bed of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at Summit, Central
    Greenland from 1989 to 1992 at 72°35′N 37°38′W.
  • There was a follow-up U.S. GISP2
    project, which drilled at a glaciologically better location on the
    summit of the ice sheet, produced an ice core 3053.44 meters in depth,
    the deepest ice core recovered in the world at the time
  • European Project for Ice Coring in Antarctica (EPICA)
    is a multinational European project for deep ice core drilling in
    Antarctica. Its main objective is to obtain full documentation of the
    climatic and atmospheric record archived in Antarctic ice by drilling
    and analyzing two ice cores and comparing these with their Greenland
    counterparts. This site (75°06′S 123°21′E, 3233 m above sea level,
    560 km from Vostok Station). Drilling was completed at this site in
    December 2004, reaching a drilling depth of 3270.2 m, 5 m above bedrock.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re was first published in Nature on
    2004/June/10


這是一張集結了各種其後數據,包括這幾個項目和氣候爭議門CRU的數據做出的地球氣溫變化圖,可以看到,被大眾廣泛引論的四個冰期也在其中,然而,就目前的科研水平做出的這張圖來看,你看到了地球氣候的有何規律可循?沒有。人們並不知道地球氣候很久以後會怎樣,我們
知道的是近幾千年來,地球溫度大至是穩定的而在最近卻異常升溫。而這,和人類活動可能有很大的關係。


目前的回答很難讓人滿意。現在最被讚賞的答案是 @DANYING ,該答主很努力的寫了比較長的答案,其中也有一些可以肯定的事實,但很顯然答主很多內容要麼是直接引用別人的話,要麼是不太好的翻譯了一些東西,更嚴重的是裡面錯誤很多。我可以肯定danying雖然是環境專業的學生,對於全球變暖或者氣候變化里的物理所知並不太深入,有些結論式的了解,但全局式的根本性的理解是比較缺乏的。這是我從答案里得到的判斷,不是要攻擊或者貶低danying,相反的,我覺得 @DANYING 答主是做了努力的,很值得讚許。

物理氣候學其實是一門比較新的學科,雖然關於溫室效應的假說已經至少一百多年甚至兩百年了。最早考慮這個問題的現代科學家是法國人傅立葉,就是那個傅立葉變化的傅立葉。他意識到光憑太陽光,地球表面溫度應該要冷很多,於是他提出幾個假說,其中一個就是地球表面有一種insulator,也就是好像被蓋了絕熱材料。雖然他並沒有具體指出是什麼東西做這個insulator,但他對於問題的思考,路子是非常清晰而科學的。其後,法國物理學家,特別是愛爾蘭人John Tyndall比較準確的測量了大氣里各種氣體對於紅外輻射的吸收。這種測量給予溫室效應(greenhouse gas effect)假說非常有力的實際證據和機理。這裡簡單說明一下這個溫室效應的物理原理。考慮地球作為一個整體,它的能量平衡的天平兩邊是對於太陽光的吸收還有自己對宇宙空間的紅外輻射。紅外輻射是地球損失能量的主要渠道,這種輻射和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現在考慮地球的大氣,如果沒有大氣,地球表面的紅外輻射無損失的跑走,那麼我們地表的平均溫度差不多是零下十八度。顯然這和事實不符,因為我們現在活的都好好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了大氣里的溫室氣體,他們既然可以輻射紅外線就可以吸收。有了它們,地球損失的能量不變,也就是輻射溫度不變,但這些溫度出現在大氣的高層,我們知道大氣裡面,越高就越冷。溫室氣體安靜的在高冷處輻射能量保持地球能量平衡。同時,它們也吸收來自地球表面的紅外輻射而保持自己的溫度不變,於是,地球表面的溫度可以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點,卻不至於讓地球能量失衡,因為這個高溫輻射的很大一部分被溫室氣體吸收,而溫室氣體在低溫輻射能量到外太空同時它們也把一部分能量以紅外輻射的形式還給地表,最後的動態平衡結果就是地表由於 有太陽和溫室氣體紅外輻射兩個能量來源而保持高溫,地球能量平衡由溫室氣體和地表紅外輻射穿透溫室氣體的那部分共同維持。

瑞典物理化學家阿累尼烏斯用了前人對於大氣紅外輻射的測量計算了二氧化碳含量和地球溫度的關係,並用這個關係解釋了為什麼地球存在過冰川期——因為那時的二氧化碳含量很低!他也計算了如果二氧化碳翻倍,北極圈溫度會升高三四度度。這些計算結果相當靠譜。同時代偉大的蘇格蘭發明家貝爾早就意識到,我們燃燒煤排放二氧化碳最終會因為溫室效應而讓地球升溫,他認為我們應該利用太陽能作為替代能源!

到這裡為止,全部是物理事實,是顛撲不破也不應該有爭議的。有了這個歷史和對於幾本物理學的介紹,我們應該知道溫室氣體上升和地球溫度的關係是必然的,毫無疑問的。但同時,現代氣候模式和精確的氣體光譜吸收測量還有溫室氣體的測量加在一起計算的結果是,如果不考慮各種反饋,二氧化碳翻倍造成的溫度升高只有一度左右。但是二氧化碳升高後溫度升高,溫度升高會讓大氣里的水汽大幅增加,水汽又是一種溫室氣體,於是溫度會由於這個反饋(feedback)而升高,這就是水汽反饋。同時我們地球反射太陽光回到宇宙最重要的一個玩家是雲。任何一個時刻,地球表面大約三分之二的地方被雲覆蓋。雲總體來說起到的作用是讓地球變冷,特別是低雲,這些雲在大氣溫度升高後,同樣會變化,如果雲量減少,那麼雲製冷的效果變差,從而讓溫度更加升高,這就是雲反饋。等等,大氣會有一系列的反饋,我們對於未來總體氣候變化(比如全球平均溫度)的預測最大的不確定性就來自於這些不同的反饋的強度。所以現在我們用最好的氣候模式算出來二氧化碳翻倍時,全球平均溫度會增加1.5到4.5度,這是一個很大的幅度,而且這個幅度還只是依據氣候模式算出來的,自然本身可能的幅度可以更大或者更小,比如今年一片很有爭議的論文用古氣候的記錄來估計這個溫度變化預測的是遠高於4.5度的值。

現在故事要更接近現實和近代了,也更加具有爭議和不確定性,同時還有有很多可以政治化的議題。其中一個最重大的議題就是人類用溫度計觀察溫度以來全球溫度總體變高這個事實如何解釋的問題。前面說到的溫室效應是個顯然的可以用的理論。但同時,要精確解釋全球溫度的歷史,光有溫室效應是不夠的,因為這個溫度有時在快速上升,有一些階段卻是在變冷。溫室氣體的含量是一直保持增加的,所以不能完全解釋。於是有了很多可以解釋這個溫度變化的假說,比如火山爆發可以增加反射到太空的太陽光,於是可以讓地球在一段時間裡變冷;比如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也可以增加太陽光反射;比如人類砍伐森林或者破壞其它綠化,也可以造成氣候的變化;還比如地球氣候系統可以在沒有外力的影響下,自己產生周期性的變化……那麼科學家們就需要把每一個因素的影響量化,然後去看溫室氣體的效果有多少。這個研究很重要,因為如果我們所看到過去一百六十多年的溫度變化大多是由於自然波動或者其它自然因素引起,那麼我們就無法從這些觀測里得出有力的估計溫室氣體效應的結果。

而這個事情必須要有氣候模式來參與,因為地球只有一個,氣候的歷史也只有一個,我們不能做實驗。 要知道各個因素,比如火山爆發,污染物,自然波動還有溫室氣體各自對氣候變化的歷史貢獻,我們需要用氣候模式來計算,用氣候模式里模擬出來的變化特徵去和觀測做比較。相互印證,並且這些特徵應該有理論上的合理解釋,這樣才能下結論說到底哪個因素是最重要的。而現在的氣候模式是有很多不足的,可氣候模式也有很多技能。如果有爭論的話,就是在於這些模式是不是足夠有用。現在最流行的也最令人信服的看法是,人類產生的溫室氣體貢獻很大。但每當遇到全球溫度經歷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降低或者不升高時,氣候模式以及對於溫室氣體效應的爭論就會增加。比如從1998 到2014年間,全球溫度基本沒有增加,為此一共有不下十種不同的假說,有的認為太陽黑子活動的下降,有的認為中國的污染物排放增加給地球降了溫,有的認為這段時間小火山很活躍從而引起降溫,有的認為平流層里的水汽變化引起了降溫,有的認為這段時間海洋吸收了大量的熱量從而沒有給地球升溫(因為水的比熱高很多),有的提出這段時間太平洋東部海水異常的寒冷……而這些氣候模式都沒有考慮或者沒有能夠模擬。但同時,氣候模式模擬的氣候里有時也會出現一段時間的不升溫,所以有些氣候學家認為這個短時間的不升溫並不特別奇怪或者不可理解。

除了氣候模式,另一個手段就是去研究古代氣候的變化。這裡的邏輯是古代氣候的變化可以被用來作為實驗,因為古代氣候以及二氧化碳都經歷過很劇烈的變化。古氣候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手段,比如用樹木的生長變化,比如各種同位素的相對比例變化,二氧化碳的含量變化等,這些可以在格林蘭或者南極冰里找到,或者在沉澱在海底的古生物里找到。古氣候的發現表明,地球氣溫的變化和二氧化碳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氣溫的變化也和地球的軌道參數非常相關,同時氣候的變化也和洋流的變化很有關係,這些變化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上起作用。每個氣候變化的驅動因素是怎麼產生的,怎麼起作用,怎麼消失都是很大的研究課題,但總的來說,溫室效應在古氣候里是可以找到清楚的支持的。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當我們試圖量化溫室氣體對全球氣溫變化有多大影響時,古氣候的數據以及如何解釋都有不少不確定性。所以雖然找到了證據,但另一個關鍵量化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如果總結一下,目前氣候學嚴謹的結論是,溫室效應是客觀實在的,它們在長時間尺度(當然也不能太長,這裡說的是百年計的尺度)上必然引起全球變暖,目前我們觀測到的增溫和這個理論也是符合的,古氣候里溫室效應也是可以被證實的,但是我們還沒有完全理解(比如量化)氣候在各個短時間或者更長時間尺度上的變化。現在最大的不確定性是將來到底升溫會是多少,是1.5度還是4.5度或者更多?這是一個現在的根本問題,答案對於我們人類的生存環境會有極不同的含義。

這就會考慮到氣候變化帶給人類的影響了。這些影響包括很多,比如冰川的融化,海冰的消失,海平面上升,降雨和季風帶的遷移,極端天氣的變化,農作物生長和糧食安全,水資源的變化,氣候變化帶來的移民……這些還可以是科學問題,而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就已經不僅僅是科學問題了,而是一個政治經濟學問題。這兩個方面就需要分開說,雖然它們在現實里會很自然的捆綁在一起。而題主問的絕大部分的問題就在這兩個方面里。簡單來概括就是氣候變暖總體全局來看是不是會帶來壞的影響,第二,我們所制定的應對政策是不是除了考慮氣候外還有別的考慮以及影響。這裡就要做些澄清,因為 @DANYING 犯了一些小錯誤,比如厄爾尼諾雖然會給某些區域帶來極短天氣,但厄爾尼諾本身是一個自然現象,有沒有氣候變化或者全球變暖它都會出現,因為它的出現是大氣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必然結果。還比如,熱島效應和溫室氣體排放關係不是太大,溫室氣體在大氣里混合非常迅速,城市和郊區的溫室氣體含量差別不是太大。

到這裡需要沒有被科普過的人注意一下,這些什麼海平面上升啊,冰川消融啊,……海冰消失什麼的,好像和我們關係不大,而且很緩慢,我們好像不需要特別關心。大錯特錯!可以這麼說,人類社會雖然高度發達了,氣候這個基本要素的影響還是特別根本和巨大的。這裡 古人類,或者說古猿/直立人/智人,為什麼要四處遷移呢? - 梅塔的回答 - 知乎有一些例子。現代的例子也很多,最近的是加州的旱災。這是在美國,這裡到處是水庫,但當落基山上的降雪稀少,雨季降雨又少時,發達國家的發達地區的加州也是慌張的。八十年代的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大幹旱造成戰爭饑荒大遷徙,影響了幾千萬人。中美洲好幾個印第安文明的消失,也是和雨帶的突然消失聯繫在一起……可以想像,如果東亞季風在未來有顯著的變化,中日韓十幾億人口的命運就會巨大的被改變,中國南方的幾個大湖很可能幹涸,靠它們生存的人們只能遷徙。東南亞和印度也是靠季風吃飯,如果它有大的變化,這些人類社會就只能翻天覆地的變化,現有的基礎設施和生產邏輯都要徹底改變。這些現有的例子給未來提供了鮮活的例子。美國西南部的幾個州預計在全球變暖情況下會經歷長時間乾旱,氣候模式預測,總的來說現在乾旱的半乾旱的地區未來會更加乾旱,而現在降雨量多的地區在未來會有更多的雨量。那麼看一下世界地圖,未來關於水資源的爭奪以及洪澇災害的爆發會在那裡就清楚了。這些災害所帶來的社會軍事還有經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也是因為這些影響力極大的預計,產生了相應的政策研究。而這裡,爭論以及各種猜測(也就是所謂的陰謀論)是很盛行的。原因有很多種,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有的正直的但對於現有理論持有懷疑態度的學者,他們很難發表他們的研究或者無法在學術會議等地方健康的討論,於是他們會覺得這種態度反應的就是理論本身的問題,相反的,一些有影響力的學者會竭力推現有理論,甚至到了極端的地步,於是有人就懷疑他們的動機,有的是半吊子的學者,本身對氣候變化了解不夠深刻卻喜歡用所謂的『常理』來否定現有理論,有的是職業揣測家,他們什麼都研究的不透,但善於聯繫和拼湊,有的是因為利益驅動,他們反對現有的理論純粹是因為他們的利益收到了威脅,有的甚至是宗教影響,他們的思路是上帝在照顧著一切,你們人類竟然自大到這個地步……所以一概而論對於了解和解決問題是很沒有益處的,比如有人說他對現有理論持有懷疑態度,你馬上就指責他是陰謀論或者無知,在他們看來很可能覺得無知的是你。恰恰現在科普屆以及爭論時,人們普遍採取這種態度,用一把特別大的刷子把對方統統刷掉。最後和政治辯論一樣,變成相互指責而沒有實際溝通。

題主提供的鏈接里,有些東西的確是事實,但全球氣候其實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系統,沒有一個理論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一切,很多地方是有例外和細節需要注意的。就比如98-2014的沒有升溫,或者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全球變冷,這些都是客觀事實,但問題是全球變暖理論裡面沒有說全球溫度是線性變化的。比如,有些科學家預計某些地方的珊瑚礁會被二氧化碳所損害,但現在事實卻沒有,但這個原因可以有很多,並不一定理論就錯了。再比如,中國某個冬天特別寒冷,有人就開始說全球變暖是胡扯,他們不知道的是全世界其它地方經歷了暖冬。還比如,今年北極圈特別溫暖,北極海冰今年因此覆蓋創紀錄的低,但西伯利亞今年特別寒冷,這些一時一地的例外其實並不有全局意義。睿智的你們應該知道怎麼做了,做一個多了解少談意見的人。 全球變暖不是一個信條,談什麼我們相信氣候變化是膚淺的,氣候變化是科學不需要相信。這麼學科很年輕,暫時沒有能力提供全部的答案。相反的,也不能因為它不能提供全部的答案就去全盤否定它。我們需要一個健康的懷疑態度,就和對待其它學科一樣。持有這個態度的必要前提是多去了解事實和進展,而不是跳進一個圈子,相互取暖,然後自我感覺良好。當然這很難做到。

那麼到底全球變暖是不是陰謀呢?你會問。

如果看到這裡還在問這麼大而無當的問題,我只能承認這事還得從長計議。


介於評論區大家討論時間尺度問題,這裡有一張漫畫把地質歷史時期人類進程和溫度變化畫了出來,大家會有更直觀的認識。放在地質歷史尺度,現在的升溫是非常令人警惕的:http://imgs.xkcd.com/comics/earth_temperature_timeline.png

==========原答案========================================================

最近發現網上沒有特別好的中文資料,但這個話題早晚會進入公眾視野,所以就來詳細答一下,希望以後有人會用到。對於公眾而言,大部分關鍵信息都可以在IPCC第一工作組決策者摘要中找到,並且是目前最為權威和客觀的信息源。但由於這是面對各國政府的,會比一般公眾需要的信息更為詳細,讀起來也比較費勁。

總的來說,全球氣候正在變暖是真的,並且這種暖化是由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的。但是需要強調時間尺度:比如在年際到十年尺度上,重要的是厄爾尼諾-南方濤動這些氣候系統,以及火山噴發(全球溫度降低)這類獨立事件。但是,人類溫室氣體的排放在自然波動之上已經、並將會繼續升高溫度。這不是什麼經濟利益和陰謀陽謀,所有數據都是公開每個人可以查看的;這兩點在科學界沒有什麼爭議,更多的是一個科普話題和政治撬杠。值得探討的、科學家們關心的問題是未來會變暖多少,變暖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對於這些具體的問題,學界還沒有共識,但是大量的綜述、多國研究組的對比研究正在進行中,力圖整合智力資源、形成共識。

對於每一個科研工作而言,他/她研究的不是「全球變暖」這個話題,甚至不是「氣候變化」,而是大氣中的成雲過程、大氣痕量氣體反演、海洋浮游生物動態、陸地植被遙感、冰川動力模型等等具體的領域;每一個人都只有少數幾個擅長的領域,沒有什麼人是「全球變暖專家」,所幸對前面兩點的理解僅僅需要科學常識。由於各個學科在近幾十年來同時發現了大量暖化及其後果的證據,人們認為可能會有不可逆轉的災難性結果,這個話題才逐漸被關注。為了更好地預測和應對,人們組織了像IPCC這樣的科學家-政府之間的溝通平台、許多新的交叉學科項目、以及像Nature Climate Change這樣的專業雜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國協商,所以這變成了一個政治議題;可能的災難性結果和政府間的合作能激發公眾想像,又把這個變成了一個媒體話題(主要是在歐美)。同時,有的利益團體之間相互攻擊、抹黑,各種陰謀論也就自然出來了。但是後來的這和科學是沒有什麼關係的;氣候門事件什麼的也僅僅是個輿論事件。

這個問題有太多不同的側面,所以我拆成了4個小問題,前面3個是關於全球變暖的機制,最後1個是解釋一些流行的懷疑和各個利益團體的博弈。歡迎大家提出其他側面,歡迎指出錯誤或晦澀難懂之處。


以下這個問題四個不同側面:

1. 全球氣溫是在變暖嗎?

2. 人類如何能造成全球氣候變化?

3. 全球變暖是人類造成的嗎?

4. 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質疑全球變暖?支持/反對人類造成全球變暖的聲音背後各有什麼利益推動?

==================================================

1. 全球氣溫是在變暖嗎?

簡而言之,是的,證據非常多,目前尚沒有確鑿的反面證據。詳細一點來說,在百年尺度上是在變暖,十年尺度內有很多波動。百年尺度上,變暖的速度本身也在增加,同時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增加得比低緯度地區快。

下圖取自IPCC第四次報告(2007),顯示從1850年工業革命到2007年以來全球氣溫變化。上欄左圖表示地面溫度變化,右圖顯示對流層平均溫度變化,單位是攝氏度每十五年;對流層是地表到地表以上10公里左右的底層大氣。清晰可見北半球高緯度變化更大。下欄顯示平均溫度曲線,黑點代表每年平均溫度,藍線和藍色區域表示平滑後曲線及可靠範圍;四條直線是不同階段的趨勢,可見趨勢本身是在增加的。換句話說,過去150年內全球氣溫顯著升高,並且升高速率在加快。


1850年以來的溫度記錄大部分來自於站點數據,而更早時期的溫度記錄則需要利用氧同位素濃度、孢粉、樹輪等記錄進行重建。其中每種方式都有相應的統計方法去調整誤差和減少不確定性,比如站點數據對城市擴建效應的剔除。過去近三十多年來有覆蓋全球的衛星遙感溫度數據,有很高的精度和空間解析度,也指向了同樣的結論。許多數據機構都有詳細的數據和可視化,公眾都可以下載或查看,比如NASA和CRU。NASA是個很好的信息源,因為氣候變化在美國有很多爭議(下文會提到為什麼),NASA需要向公眾澄清,所以做了很多科普文章(比如Climate Change: Consensus)和很酷炫的實時數據可視化,在這裡放一些截圖和相應的鏈接。

這個是NASA的Eyes on the Earth程序,可以實時查看衛星位置、溫度、降水、海平面高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這是中國的溫度數據:


這是美洲水分異常的數據,另一個和氣候變化相關但可能更重要的主題:


相應地有手機端和平板端的app,可視化方式類似,蘋果版的在這裡:Earth-Now on the App Store on iTunes

==================================================

2. 人類如何能造成全球氣候變化?

簡而言之,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阻止能量從地球釋放到太空,升高溫度。可以說是有更多的太陽能被壓在了大氣層以內。

進一步的解釋相對複雜一點。一般而言,地球處在一個能量平衡當中,從太陽光的短波輻射接受能量,同時通過長波輻射(紅外線)將能量輻射回太空;這一來一去能量平衡,溫度穩定。大氣中的每一種氣體對於吸收的波長都有自己的偏好,而溫室氣體更偏向於吸收長波輻射。吸收了長波輻射之後氣體溫度升高,同時也會向地表增加能量輸入(同樣也是長波輻射)。升溫以後的大氣及地表也會向太空釋放更多能量,所以最終地球仍然會達到能量平衡,但是會停留在更高的溫度上。

由於這些升溫都是經典物理的簡單機制,科學家很早就知道了溫室氣體的效應以及人類排放二氧化碳的可能後果。比如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Svante Arrhenius 1896年給出了計算,G. S. Callendar在1938年也給出了結果,但是當時並沒有足夠多的觀測資料進行驗證,所以人們在二十世紀初並沒有當回事。但是,相應的基本機制是早己經有的共識。現在的觀測資料和證據後文會提到。

下圖來源於維基百科,顯示不同氣體對不同波段輻射的吸收,橫軸是波長,縱軸是吸收百分比。第一欄中紅色為進入大氣的波段,以可見光為主,藍色為從大氣進入太空的波段,以紅外為主。第二欄顯示大氣總的吸收比,第三到最後一欄顯示幾種氣體的吸收曲線。以第三欄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為例,在長波區域有一個很強的峰值,說明增加二氧化碳之後會吸收更多本來會輸出到太空的能量,增加地表溫度。第五欄是氧氣和臭氧的吸收曲線,其中UV(紫外線)部分基本被臭氧吸收。這是為什麼臭氧在高層大氣(平流層)時被稱為生命之傘,因為它能夠阻擋紫外線到達地面;而在低層大氣,臭氧對長波的吸收讓它也成為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


同時,二氧化碳僅僅是溫室氣體的一種(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種)。其他氣體,比如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也有很大影響,其重要性取決於溫室效應強度、人類的排放量以及在大氣中存留的時間。上圖同時表明水蒸氣也是重要的溫室氣體。人類並沒有直接影響水蒸氣濃度,但升溫有可能會導致大氣中水蒸氣濃度增加,進一步導致升溫,所以是一個潛在的正反饋效應。其他更為危險的正反饋機制下文還會提到。

氣候變暖是個百年尺度的問題,但是目前溫室氣體濃度的變化速度放在任何尺度下都是驚人的。下圖是二氧化碳、甲烷以及一氧化二氮在過去一萬年以來的變化。可以看到這三種人為大量排放的氣體在工業革命之後迅速升高。即使不考慮溫室效應,二氧化碳對海水的酸化效應也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除溫室氣體之外,人類對氣溶膠和地表覆蓋也有影響;這兩者改變了地球的反射率,改變有多少短波輻射被吸收,進而改變全球溫度。但是這些因子中有的是增溫作用有的是降溫作用,所以計算人類的總影響需要考慮諸多正負因子。各因子影響的具體測算可以看這裡。

==================================================

3. 全球變暖是人類造成的嗎?

簡而言之,是的,目前觀測到的近150年間的溫度升高是由人類造成。更準確一點來說,氣溫波動是地球系統的自然現象,在不同的時間尺度有不同的範圍;比如在十年尺度上,重要的是厄爾尼諾-南方濤動這些氣候系統,以及火山噴發(全球溫度降低)這類獨立事件。但是,人類溫室氣體的排放在自然波動之上升高了溫度。

雖然我們知道溫室氣體排放會造成氣候變暖,但是倒過來講現在的氣候變暖是否是由於人類影響並不容易。理想情況下,如果要確認全球變暖是否是人為造成的,只能進行控制實驗,對比有人類影響和沒有人類影響的情況;可惜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所以沒有辦法進行。但是仍然有許多證據可以說明這個問題。被用得最多的證據之一是溫度和二氧化碳上升的曲線;其實這一條並不能說明問題,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相關和因果是兩回事,完全可以是溫度升高造成了二氧化碳上升,或者有其他機制影響。下面我就選取幾個我認為比較有意思、有說服力的證據。

第一個是對流層底部和平流層底部的溫度對比。對流層在地表以上,平流層在對流層以上,兩層之間物質交換較少,人類溫室氣體的排放幾乎全部進入對流層。根據前文提到的溫室效應原理,我們應該會觀察到對流層溫度增加,因為溫室氣體吸收了更多長波輻射;同時,我們應該觀察到平流層溫度降低,因為在對流層的溫室氣體阻止了長波輻射進入平流層加熱氣體。換句話說,能量從平流層轉移到了對流層。而這正是衛星數據觀測到的情況。下圖來源維基百科,顯示了1973年到2013年對流層的升溫和平流層的降溫。這個數據也是反駁「氣候變暖由太陽周期引起」這種說法的證據,特別是平流層溫度下降;當然更直接的反駁是對太陽耀度的直接觀測(半個世紀以來是下降的)。


第二個是計算機模型的模擬。這是科學家目前最接近「控制實驗」的辦法。如果模型在考慮所有已知影響因子和機制的情況下能夠反映實際情況(包括地質時期變化),那我們可以再進行一次「控制模擬」,模擬沒有人類排放的情況會如何。然後,我們可以比較兩種情形下模擬的結果,計算自然情況下的變化,以及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帶來了多大的效應。下圖取自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其中黑線是觀測數據,紅色區域是不同國家23個模型模擬的結果(面積代表不確定性),藍色區域是去掉人為排放的模擬結果。三幅圖分別顯示了陸面、全球平均和海面的溫度。這個計算表明,自然波動並沒有明顯的溫度上升趨勢,而觀測到的溫度上升是由於人類排放造成的。關於這些模型最通俗的解釋,可以看我的另一個問題答案中第四點。


==================================================

4. 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質疑全球變暖?支持/反對人類造成全球變暖的聲音背後各有什麼利益推動?

總的來說,反對方比支持方有大得多的利益動機。目前來看情況是這樣,歷史上類似情況出現時也都是如此。這並不是人類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情況,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這一次的特點,第一個是問題龐大、科學家之間需要很大努力才能達成共識,第二個是可能的後果比以前的情況更加廣泛。

先澄清一點這裡寫的「科學家」概念。媒體報道中有的「科學家」其實和大家想像的科學家是很不一樣的;至少美國媒體或政客使用「科學家」一詞時,常常僅僅表明該人有一個博士學位,甚至理科工科什麼專業都可能,而且現在在做什麼也都有可能。同時,科研中的劃分極為細緻,就像一個做大氣動力的科學家不會了解凝聚態物理一樣,一個做高分子材料的科學家也不可能了解海洋生態學;但是他們都被稱作「科學家」。我在這裡討論的「科學家」指的是目前在大學或者國家研究所從事地球科學、百年尺度氣候相關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對於不知道相關領域專家的讀者,在看到各種「文獻」時判斷可信度最容易的辦法,是看發表的雜誌是否同行評審且屬於科學引文索引(SCI),同時作者和團隊是否屬於你了解的大學/科研機構。這裡並沒有歧視私人研究機構科學家的意思;只是私人研究機構利益鏈條非常複雜,而且主要研究、進展仍然是由大學和國家研究所在推動的。

a. 支持者的利益動機

第一個可能通過支持獲益的是科學家群體。一個合理的懷疑是,每一個科學家都能通過這個話題申請到更多的研究經費,於是科學界整體往這個話題上靠,形成所謂的「共識」;這也是很多(低端)陰謀論者的論點。這個懷疑的主要問題在於,如果你是一個科學家、想追名逐利,那最好的方式肯定是反對這個結論,而不是支持

原因一:科學界僅僅對新的發現感興趣。「全球變暖」人類已經知道幾十年了,不存在什麼進展可言,現在僅僅是每年有幾篇新的文章進行最新的綜述;相反,如果能夠找到相反的證據,這倒是一個大發現。

原因二:在全球範圍內,有更多的資金願意去支持反對者的研究,而且這些資金是來自於私人,有更多的「灰色地帶」帶來個人利益。這其中原因會在「反對者的利益動機」中提到。

現在沒有什麼科學家跳出來說全球變暖是假的,是因為沒有找到真的證據;並不是說科學家都很有節操,只是他們還想在圈內做人而已。對於科學家而言,被發現造假甚至是失誤,職業生涯基本就毀了。最好的例子是前段時間的小保方晴子事件;從她導師自殺這件事也可以看出來這種名聲對科學家有多重要。

能夠查到的公開說全球變暖是錯的/假的人,大部分是獨立機構養的科學家,或者退休的物理學教授一類人。比如影響較大的反對全球變暖的Oregon Petition,有三萬一千的簽名,彙集了一些名人,並且聲稱大部分簽名者為科學家;後據調查,簽名者僅僅需要本科學歷,三分之一確實具有博士學位,大部分是工科,基本沒有相關領域的研究者。稍微提一下其中領頭的Fred Singer;他是少數能算是「科學家」的全球變化反對者。該君退休前做衛星的,算是相關一點。不過他最有名的一點,是環境問題都反對:多年前反對「紫外線和黑色素瘤的關係」,反對「臭氧空洞是由氟利昂排放引起的」,最近又反對「二手煙的公共危害」,現在反對「全球氣候變暖由人類引起」。PBS的John Hockenberry2012年做了個紀錄片Climate of Doubt,裡面有很多Singer的採訪,各位看看就明白了。

可能獲取利益的另一方是各國政府,或者具體而言是某些政客。為避免敏感,這裡以美國為例。不管是氣候變化還是其它更小尺度的環境問題,共同之處是問題的後果不會由問題的製造者承擔,近似一種零和博弈,市場無法解決,只能通過政府的法規、稅收進行協調。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擴大聯邦政府控制力的手段。我對美國政體和法律不太了解,但是有兩方面可能讓這個傾向(在美國)不會很嚴重:一方面是美國法律體系基本出發點之一是提防聯邦政府擴大,所以借風使舵有一些困難;另一方面是政府上層的既得利益者並沒有太大對科研經費的直接控制。科研經費是層層下撥,在上幾層之後就已經是科學家在做決定了,而且常常是一線的科學家輪流決策(比如NSF的決策體系)。但是這一方面我不太了解,也希望有更了解的人解答一下。

最後一個是各國政府之間會通過氣候公約進行相互鉗制;這一點的利弊關係和相應的制約都更複雜,下文會繼續討論。

b. 反對者的利益動機

反對的最大利益獲得者是各傳統能源行業,以及各個對環境影響巨大的製造業。在大部分國家,傳統能源行業和製造業的這些財團實際上是能操控國家決策的,更不用說媒體;同時能源行業養了一大批科學家,計算自己的環境影響和優化決策,所以能對科研造成一些影響。這個利益鏈條也是我個人認為全球變暖作為政治問題最可怕的地方。這其中原因很簡單:環境問題的解決方式無外乎誰破壞誰承擔,但是沒有財團願意承擔相應的代價;但是實際上,這些財團才佔據了最大的話語權。對這些利益鏈最大的控制是市場本身,這也正是人們提出用「碳排放交易」來市場化解決這個問題的原因。

越重要的環境類問題越會觸及更大的利益鏈,這些利益鏈是可以控制政府、科學家和媒體的;類似的事情在人類工業發展中已經發生了無數次。例如,通過《寂靜的春天》人們開始知道滴滴涕的生物富集作用有多可怕,原理直觀,證據確鑿,現在各國都已經嚴格禁止;但是當時DDT已經是化工產業和農業的重要利益來源,《寂靜的春天》作者Rachel Carson已經是著名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受到大量的人身威脅和媒體甚至國家農業部的攻擊。而另一方面,這是1947年時代周刊上的廣告:


同樣,流行病學第一次發現二手煙的巨大危害時,人們尤其擔心對於嬰幼兒肺部的影響。而是這當時萬寶路的廣告:


其他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我們現在知道鉛和骨痛病的關係,各國已經禁止使用含鉛汽油。含鉛汽油的巨大危害是由Clair Patterson發現的,彼時他已經是著名科學家。石油公司的反應是,先嘗試人身威脅和收買。Patterson決定以一己之力畢生對抗這個事情之後,石油公司利用自己的科研團隊去影響公眾和政府,甚至動用資源讓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排擠Patterson對大氣鉛含量工作的參與,即使他那時已經是公認的頂級專家。同樣,Sherwood Rowland由於發現氟利昂對臭氧的連鎖反應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但是他也有十幾年的時間獨自對抗來自整個氟利昂產業的威脅和打壓。Rowland的努力促成了蒙特利爾議定書,是一個政府間合作解決全球性環境問題非常成功的例子(也是半市場化地解決的)。

前面的例子都是滴滴涕、含鉛汽油、香煙、氟利昂這些利益鏈條;相比涉及傳統能源產業和製造業的各個方面的碳排放(全球變暖)問題,這些例子都只能算是零頭。全球變暖背後的壓力和利益就可想而知了。同時,溫室效應的影響是全球化的,沒有國家自動需要為此負責,這就是所謂的國家間的零和博弈,同時也是難以解決的地方。但是碳排放問題也有一些樂觀的地方。在前面這些例子里,環境問題直接影響了本國人民,國家有責任管理,工業界懼怕公眾知情於是會對研究進行直接打壓;而國家政府不直接對溫室氣體負責,也不會對工業界直接產生壓力,工業界也不會直接打壓或者扭曲事實。另一個樂觀的地方是因為目前的信息透明度遠高於當時,大部分重要的衛星數據等都是公之於眾的,很難進行暗箱操控,也不再需要「英雄」式的科學家孤軍奮戰。所以目前有的傳統能源行業的公司已經從開始的否認氣候變化到現在的承認氣候變化、幫助制定行業標準、研發新興能源。這也不是因為公司們有節操;而是因為如果大趨勢如此的話,這樣反而能佔領先機,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市場。

還有其他的一些「反全球變暖」的「獲益者」,主要存在於美國。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現在是達成減排共識的很大阻力;在很多方面中國和歐盟都比美國積極。第一個群體是宗教人士,認為這些都是上帝的事,否認科學研究。這些人和反對進化論、反對同性戀的群體有很大重合。這個原因在中國聽起來很愚蠢,但是美國其實是一個宗教性非常強的國家,至少每一任總統在名義上都是基督徒。比如有一個議員Jim Inhofe說"only god can change climate...some people who are so arrogant to think they are so powerful they can change climate."。前段時間新聞報道此君負責環境和公眾事務了,很多網站和facebook上相關研究的人上各種挖苦嘲諷。第二個群體是美國的右派人士,和反對禁槍、提倡縮減政府的群體有很大重合。其中可以算是基督教保守主義的人也和第一個群體重合。他們的觀點是不希望政府擴大規範和管制權力,支持傳統能源業發展(其中當然有利益關聯)。比如,佛羅里達(很右的一個州)州長 Rick Scott 表示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全球變暖由人類引起,這篇報道里分析了一些原因,裡面的視頻記錄了佛羅里達的幾個科學家試圖說服州長(這幾名科學家基本都是各自領域的大牛)。

網傳的那些全球變暖陰謀論基本都是發源於美國,應該很多都是這些群體出資撰寫的。當然美國自己的媒體也是有很多反思的,前文提到的紀錄片Climate of Doubt就調查了從2008年到2012年為什麼陰謀論越來越流行,背後是有哪些財團在影響。牆外人士可以之間看這裡。然後幾乎所有反對者,包括Jim Inhofe這些人,都會說「我不是科學家,但我覺得……」,美國媒體也特別喜歡用這些梗開玩笑,比如Colber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AuWztI1Eec 抱歉沒有能找到牆內的)或者囧叔。

再有一個原因並沒有直接導致陰謀論或者反對觀點,而是導致人們覺得一直有反對觀點。美國訪談節目有一個慣例,總是喜歡找兩方觀點相對的人進行討論/辯論。而氣候變化是個老被拿出來說的事兒,也總是找得到反對者,所以大家就總是有兩人在那爭,看起來問題一直有爭議。John Oliver有一集節目就是嘲笑這個事兒的。

所以總體來說,如果你是一個願意相信陰謀論的人的話,還不如相信「反對全球變暖」是一個陰謀;至少邏輯上更有可能。各種陰謀論林林總總,但是一個比較好的分辨方式是先把問題歸結為一個個科學問題,再去google scholar里搜索每一個問題,看是否有可靠雜誌上的文章討論過。


這裡只是提供一種觀點。希望大家還是以事實和邏輯來思考,不要變成科學家比大小,更不要演化成意氣之爭。

2014年止,已經有1000多名科學家聯名反對全球氣候變暖論,其中包括199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斯坦福大學教授Robert Laughlin,Robert Laughlin認為:「氣候變化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地球也不會在意政府有什麼想法。根據目前的天氣報告,找不到任何全球氣候變暖的證據。氣候變化是地質時間尺度的現象,是地球運行的自然規律,不需要任何人批准也不必向任何人解釋」。NASA高級科學家Weinstein 說:「任何合理的科學分析都會得出結論,(全球氣候變暖依據的)基本理論是錯的」。化學家 Mary Mumper表示:「我也是環境保護主義者,但我必須反對Al Gore的觀點」。巴西地質學家Lino 批評說:「把數千億的錢浪費在這個沒有事實依據的人為杜撰的全球氣候變暖論上毫無價值」。 以下為《賽先生》原文。鏈接:為二氧化碳平反 -- 賽先生 -- 傳送門
鄧 郎 (國際農業進步協會)梁國堅(山東省肥城市氣象局)
「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如此危言聳聽的言論絕對釀成了1970年代以來自然科學史上最大的冤案,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需要了解幾個基本的事實。
1)何謂溫室效應?
2)在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到底佔據多大的位置,對氣溫升高負多大責任?
3)是否真的存在全球氣候變暖現象?
4)環保主義者最應該關注的問題是什麼?
何謂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又名「大氣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
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遞能量,稱太陽輻射(Solar Radiation),太陽輻射是一種短波輻射。地球溫度比太陽低很多,所以輻射的波長比太陽輻射的要長很多,主要集中在紅外線範圍。大氣層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釋放的大量長波熱輻射卻被大氣層吸收,然後再向外輻射,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之間的溫度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以內。
太陽輻射的四分之一被大氣吸收,四分之一被大氣反射回宇宙空間,只有約一半到達地球表面被地表吸收。被地表吸收的能量中有五分之二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向外散失,其中的四分之三被溫室氣體截留,爾後一部分再返還至地表和低層大氣中。
眾所周知,大氣中的氧氣(O2)和臭氧(O3)能夠吸收比可見光波長更短的太陽紫外線輻射,使地面上生長的動植物免受過度紫外線輻射的傷害。而溫室效應存在的重要意義則是:地球通過大氣的溫室效應來保持地氣系統的熱量平衡,使近地層溫度維持在一個可以支撐生命的範圍內。假如沒有溫室效應,地表平均溫度會是零下20℃左右,而不是現在的15℃,地球上可能根本沒有生物存在。
但是不幸的是,由於全球變暖的宣傳,在不少人心目中,溫室效應成了負面消極的東西。
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溫室效應是由溫室氣體實現的。現在我們知道的溫室氣體,有水蒸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s)及臭氧(O3)等。
為了比較各種溫室氣體在大氣中吸收熱的能力,IPCC在1990年的報告中引入「全球變暖潛力」(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的概念。「全球變暖潛力」 被定義為某一單位質量的溫室氣體在一定時間內(20、50、100 或 500 年)相對於二氧化碳的熱吸收能力。以二氧化碳為標準,熱吸收能力定為1,多年平均結果如下(百年時段):甲烷21,一氧化二氮310,氯氟碳化合物1000以上。這些氣體的溫室效應能力都超過二氧化碳。
在各類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的貢獻率為3.618%,而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僅佔大氣中二氧化碳總含量的3.225%。以上計算結果得到官方公開數據的支持:據美國能源部公布的數據,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每年有231億噸(光70億人每年呼出的CO2就有約30億噸),而自然界二氧化碳年度總產量為7700億噸,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僅佔大氣中所有二氧化碳總產量的2.91%,這個數據與3.225%非常接近。也就是說,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的貢獻為0.117%。即使按照IPCC 的數據,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每年有290億噸,自然界二氧化碳年度總產量為7500億噸, 人類貢獻也僅僅是3.8%。
在冬季,北半球絕大多數植物進入落葉休眠期停止了光合作用,不再吸收二氧化碳,而脫落的植物葉子腐爛會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所以從當年十月到翌年五月北半球的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是不斷增加的,五月份所有觀測點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年內最高值,而後其濃度隨著植物復甦光合作用增強迅速下降。雖然冬天二氧化碳濃度最高,但我們並沒有覺得暖和多少。這說明,二氧化碳對大氣溫度的作用相當有限。
那麼誰才是最重要的溫室效應氣體?
答案出乎預料,是水蒸氣。
Goody 和 Yung在1989年出版的《大氣輻射:理論基礎》一書中說:「水蒸氣是最重要的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僅排第二位」。水蒸氣在大氣里的含量占各類氣體的4%,二氧化碳佔0.04%,兩者相差100倍。在對紅外線的吸收能力方面水蒸氣遠高於二氧化碳,由下圖可見,二氧化碳的吸收譜很窄,唯一顯著的吸收頻段在12-15微米的那個峰。而水蒸氣的情形卻完全不一樣,從0.8-30微米間存在多個吸收峰,特別是10微米以上,水蒸氣的吸收頻率幾乎是連續不斷的。因此,即使在同等濃度下,水蒸氣的溫室效應也是二氧化碳的很多倍。由此推算,在溫室效應氣體中,水蒸氣對溫室效應的貢獻率為95%,二氧化碳只有3%。
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對不同波段電磁輻射的吸收情況(NASA插圖,Robert Rohde)
加拿大著名地理學家、古氣候學家 Tim Ball 認為:
「水蒸氣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因為大氣中溫室效應的95%來自水蒸氣的作用。社會公眾可能對此難以理解。舉個淺顯的例子:早春、晚秋晴朗的傍晚,由於輻射降溫,在近地層會出現霜凍現象,但是如果天空有雲層覆蓋,因為水蒸氣產生的溫室效應作用,它會將近地層輻射的熱量截收,近地層輻射降溫就不會那麼明顯,出現霜凍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在阿爾及利亞南部的撒哈拉沙漠,這裡中午的溫度可達52℃,而午夜的氣溫又降至-3.6℃。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這裡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極低因而大氣中的溫室效應作用非常的弱」。
這並不難理解:覆蓋地球表面71%的水通過固態、液態和氣態三態之間的轉換,參與了能量攜帶、運送和分配的整個過程,影響著了大氣的溫度和降水,扮演了全球氣候變化的最最重要的角色,是整個地球大氣中最活躍的因素。
子虛烏有的「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氣候在變暖嗎?
答案是否定的。
11940年以來全球氣溫沒有升高
1940-1975年,這一時期正是全球快速工業化階段,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較快。但這一時期全球氣候趨冷,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時不少科學家擔心地球正步入下一個冰川期。
1975-1997年的22年里,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續增加,全球氣溫升高,全球氣候變暖論在這一階段甚囂塵上,成為引起社會各界廣泛議論的話題。
1997-2014年的17年間,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繼續增加,但全球氣溫基本沒有變化。2013年3月全球變暖政策研究基金會(Global Warming Policy Foundation)發表了一份由David Whitehouse博士撰寫的報告,認為自1997年以來全球氣溫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增加。
2全球氣候目前仍在間冰期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推斷,在距今17,000-18,000年前全球達到最冷點,此後冰川開始融化,氣溫升高,並在14000年前結束了中緯度地區與現在最近的一次冰河時代。在此之後,歷經數次冷暖交替、冰川進退和海面起伏。大約8000-7000年前,這一時期稱為氣候最優(Hypisthermal或Altithermal)時期,屬於全新世中最熱的一個時期,當時全球氣溫要比今天高4℃左右,當時的非洲要比現在濕潤得多,而美國中西部地區則近似沙漠。據考證,史前大洪水正是發生在這一時期的公元前5000年左右:歐洲冰川的融化最終導致地中海海水猛漲,淹沒黑海和整個地中海沿岸,進而殃及世界各個地區,遠在東亞的中國古人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家園被大水侵沒傷心欲絕,「桑田滄海」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奈,「精衛填海」則表示了與之抗爭的願望。此後氣溫基本上屬於有起伏的降低趨勢。
35000年來全球氣候冷暖交替

公元前2500 年到公元2040年的全球氣溫變化趨勢

上圖是由美國氣候學家Cliff Harris 和氣象學家Randy Mann 繪製的自公元前2500 年到公元2040年的全球氣溫變化周期分析圖。棕色填充部分表示當時氣溫比現在高,藍色填充部分代表當時氣溫比現在低。由圖可知,5000年來全球氣候冷暖周期不斷交替,一般一個周期有數百年之久。
公元前1250年左右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時代的氣溫比現在要高很多。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300年被稱為氣候最優亞期,跨度約1500年,從亞歷山大大帝到蒙古帝國全盛期,幾乎涵蓋了整個羅馬帝國時代。接著是小冰河期,從1300年代開始到1840年代結束,氣溫比現在低很多,當時倫敦泰晤士河冬季結冰,冰面上可以通行馬車,英國的蒸汽機革命發生在小冰河期末期,為了禦寒,英格蘭人伐樹取暖,結果很多山被砍禿了,為此有人戲言:假如猶大此時忽然良心發現想以自殺謝耶穌,他可能都找不到一個樹來上吊。小冰河期後,從19世紀中葉開始氣溫又開始上升。
以上氣溫變化分析主要基於歐洲史,與從中國史書的記載推論出的氣溫變化結論基本相同。
商代氣候溫暖,從殷墟挖掘出土了竹鼠、貘、大象等熱帶動物骨骼;中國河南省的簡稱為「豫」,「豫」字在甲骨文中是人牽著大象的樣子。西周中期以後開始變冷,直到周幽王末年。
中國的氣候最優期是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到西漢末年,貫穿整個春秋、戰國、秦和西漢時期,中國文明的最重要成果,都發生於此時期,當時山東、陝西一帶盛產竹子,漢語的很多字都是帶竹子頭的;春秋時期,流行用竹簡寫字,為便於閱讀,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繩子按次序編連起來,為此有了孔子「韋編三絕」的典故。西漢末年氣候趨冷,社會動蕩加劇,公元一世紀蔡倫發明造紙術,恐怕也與氣候變化引起竹子大量減產有關係,該寒冷期一直延續到隋末,由於天氣寒冷牧草大面積減產造成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著名的五胡亂華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唐朝開始到北宋末年又是一個溫暖期,據記載,唐朝初期長安一帶盛產竹子、柑橘,附近有很多大熊貓,傳說武則天時代有一次捉到8隻的記錄;「一騎紅塵妃子笑,荔枝本是巴蜀來」,妃子楊玉環是成都人,嗜食荔枝,荔枝是典型的亞熱帶果樹,生長溫度要求年平均氣溫在18℃以上,冬季低於2℃就可能遭受凍害,低於-2℃就會被凍死;鑒於荔枝的這個生長習性,竺可楨在他的《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書中就把史籍中記載的荔枝和其它植物分布變化作為分析歷史氣候變化的重要依據;現在中國,荔枝只有嶺南種植,但那時楊玉環食用的荔枝不會產自嶺南:從嶺南至長安遠隔萬水千山,不考慮渡河翻山,按當時的快馬運輸速度最快也要半個月,在沒有掌握荔枝保鮮技術的遠唐時期,這些荔枝還沒等運到長安前就會爛掉;事實是當時與陝西接壤的四川像成都、涪陵、忠縣、宜賓、眉山、樂山等地方都盛產荔枝,一旦成熟,完全可以用快馬一天左右送到長安。簡言之,唐朝時陝西、四川的溫度比現在高出2℃以上,那時氣候溫暖似乎沒有帶來什麼消極影響。到了北宋末年,溫度驟降,公元1111年,太湖封凍,而且史料記載其時「冰堅足可通車」。公元1513年,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同時結冰,湖面寬闊的洞庭湖竟成為「冰陸」,冰面上可以行人,過馬車。冷熱交替,乃是自然之常態。
據氣象資料,中國大陸20世紀的最低溫度發生在1955年冬,該年1月,安徽正陽關最低氣溫達到-24℃,南京是-14℃,連廣東省的陽江也降到了-1.4℃,當時正陽關附近的淮河、長江的支流漢水以及洞庭湖都曾封凍,這是該地20世紀唯一的一次封凍記錄。
4觀測數據存在失真問題
為全球氣候變暖提供證據支撐的是氣象觀測站的氣溫數據,目前參加全球數據交換的氣象觀測站大約有6000個。氣象站觀測的氣溫是距地1.5米處的大氣溫度,因為該高度便於觀測氣流又比較穩定。氣溫表安裝在百葉箱內,百葉箱的設計者為十九世紀英國都市工程師Stevenson,故百葉箱又稱史蒂文生箱,目前常見的百葉箱通常由木質或玻璃鋼兩種材料製成,內外部分均為白色以避免對輻射的吸收,箱壁由兩排葉片構成,葉片與水平面45°角,兩排葉片呈人字形結構,這樣設計的思想是防止太陽對儀器的直接輻射和地面的反射輻射,保護儀器免受強風、雨、雪的影響,並使儀器有適當的通風,能真實的感應空氣的溫度變化。
2000年11月,劍橋大學物理化學博士,紐西蘭氣候科學聯合會創始人Vincent Gray先生為紐西蘭皇家科學協會(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做了一場專題演講。在這次演講中他向觀眾透露,對衛星遙感和探空氣象氣球所測大氣溫度的統計結果並沒有顯示出逐年變暖趨向,只有用地面氣象觀測站的資料統計才會顯示氣溫逐年變暖。
Gray把氣象觀測站按與城市的關係分成兩類,一類是處於市區或者靠近市區的氣象站,另一類則坐落在偏僻的鄉村。對比發現,前一類氣象站所測的氣溫記錄有逐年增加趨勢,後一類並沒有顯示出這種趨勢(比如,紐西蘭的Chatham島,澳大利亞西部的Geraldton,南極,加拿大北部的Clyde,西伯利亞的Turahansk,以及冰島格林蘭的Godthaab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建立在市區或靠市區很近地方的氣象觀測站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城市熱島效應」是城市人口密集、工廠及車輛排熱、居民生活用能的釋放、城市建築結構及下墊面特性的綜合影響的結果,如果讓受熱島效應影響的氣溫觀測記錄參加統計,很容易會得出氣溫呈上升趨勢的結論。
那麼,究竟有多少個氣象觀測站數據存在失真問題呢?
美國一位有二十五年工作經歷的資深氣象工作者Anthony Watts在650名志願者的幫助下,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所屬的1221個氣象觀測站中的860個站氣象觀測環境進行了調查,結果很難讓人樂觀,860個被調查的氣象觀測站中,多達89%的站觀測環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一些氣象觀測站附近建有停車場,有些站將空調外機的排氣口直接指向百葉箱,還一些站的百葉箱附近樹立著反射率極強的金屬桿,這些問題毫無疑問會直接影響氣溫記錄的代表性、準確性和比較性。
在澳大利亞,多達四分之三的氣象觀測站建在飛機場。
相比而言,對大氣層溫度的測定則要穩定可靠得多,1997年美國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的John Christy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Roy Spencer在英國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1979-1997年衛星所測得的大氣溫度沒有發現逐年升高趨向」的文章,使得人們更有理由懷疑全球氣候變暖論了。通過對於1979-2008年三十年來衛星遙測到的大氣溫度變化情況的進一步分析,Christy和Spencer的結論是:1979-1998年大氣平均氣溫基本不變,1997-1999年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出現一個高峰,2003-2008年基本未變,但是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此期氣溫比1979-1997年高0.2-0.3℃。
這些調查的重要性在於,如果全球氣候變暖是依據這些數據得出的結論,那麼這個結論就真的站不住腳了,因為它本質上反映的是城市熱島效應逐年加劇的情況。
5科學家的態度
2014年止,已經有1000多名科學家聯名反對全球氣候變暖論,其中包括199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斯坦福大學教授Robert Laughlin,Robert Laughlin認為:「氣候變化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地球也不會在意政府有什麼想法。根據目前的天氣報告,找不到任何全球氣候變暖的證據。氣候變化是地質時間尺度的現象,是地球運行的自然規律,不需要任何人批准也不必向任何人解釋」。NASA高級科學家Weinstein 說:「任何合理的科學分析都會得出結論,(全球氣候變暖依據的)基本理論是錯的」。化學家 Mary Mumper表示:「我也是環境保護主義者,但我必須反對Al Gore的觀點」。巴西地質學家Lino 批評說:「把數千億的錢浪費在這個沒有事實依據的人為杜撰的全球氣候變暖論上毫無價值」。
上文提到的英國,紐西蘭著名科學家Vincent Gray就堅決認為「全球變暖」是一種幻覺,他寫的書就叫:《溫室幻覺:「氣候變化2001」批判》。聯名反對全球氣候變暖論的科學家人數比撰寫2007年IPCC全球變暖報告的52名科學家多了近20倍。
與此同時,在美國,大約有三萬多名科學家聯名呼籲美國政府拒絕簽署1997年京都議定書關於全球變暖的協議,他們認為,類似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會對環境造成傷害,阻礙科技的進步,不利於人類的健康與福祉。聲明聲稱:「尚無確切的證據使人相信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釋放正在造成或在可預見的將來造成氣溫升高或氣候反常等災難性的後果。相反,倒是有確切的證據證明二氧化碳的增加會有利於改善動植物的生長環境。」
6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歷史變遷
根據地質學家和古氣候學家的研究結論,大約在五億年前,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是現在的二十倍,距今兩億年前降到現在的四到五倍,其時以蕨類為主的植物非常繁茂。新生代以後的造山運動和有機物沉積以碳酸鈣、煤炭、石油等形式「埋沒」了大量二氧化碳,以至於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步降到了目前的水平。
過去5.5億年大氣二氧化碳地質歷史時間變化(Berner,《科學》,1997年)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成分之一,是植物的能量來源,是動植界自然鏈條得以維繫的最重要媒介。
12H2O + 6CO2 + 陽光 → (與葉綠素產生化學作用) C6H12O6 (葡萄糖) + 6O2 + 6H2O
這是植物光合作用公式,在光照條件下植物把二氧化碳變成葡萄糖和水,這個公式說明:光合作用中參與的二氧化碳越多,葡萄糖和氧氣的產量越大。根據李比西最小因子定律 (Rule of Liebig),一種生物必須有不可缺少的物質提供其生長和繁殖,這些基本的必需物質隨種類和不同情況而異。當植物所能利用的量緊密地接近所需的最低量時,就對其生長和繁殖起限制作用,成為限制因子。
簡單地說,植物生長量不是由可用資源的總量決定,而是由稀缺的資源(限制因素)決定。在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就是稀缺因子。實驗證實:一定範圍內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會使糧食產量增加。
7孰因孰果?
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才使全球氣候變暖,還是全球氣候變暖造成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這個問題很重要,孰因孰果必須搞清楚,不能因果倒置。海洋科學家研究指出:不是因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全球氣候才會變暖,而是因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水升溫,溶解度變小,海水會釋放出溶解其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也就是說,全球氣候變暖在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在後。
還有一些研究證實,全球氣候趨冷,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一定下降,比如,十一萬年前的那個間冰期,大氣溫度不斷下降,而二氧化碳並沒有明顯變化。這個研究結論完全否定了二氧化碳導致氣候變暖的說法。
全球氣候變暖論批判及為二氧化碳平反
1988年,在美國前副總統當時還是參議員的Albert Arnold Gore的大力推動下,聯合國建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全球氣候變暖論源於IPCC所發布的全球氣候變化評估報告。
IPCC認為:溫室氣體是自然存在的,但是它們在大氣中的含量由於人類的活動有了明顯的變化,工業生產還使大氣中出現了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溫室氣體,並且它們的濃度也在不斷的上升,按IPCC的估計全球因石化燃料燃燒和其他工業生產,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經從1860年的大約0.1十億噸碳單位(GTC),增加到20世紀末的近10 GTC。同一時期,二氧化碳的大氣含量從280按體積計算百萬分之一單位(PPM),增加到約380 PPM,全球氣溫上升了約0.6℃。
IPCC提出了全球氣候變暖的觀點,並將其原因歸為工業化活動向大氣過度排放二氧化碳的行為,IPCC的報告促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制定和限制碳排放規定的京都議定書的出台。
然而,由於缺乏嚴謹科學的態度,全球氣候變暖論一經問世就帶有天生生理缺陷:
1)得出全球氣候變暖結論的數據資料主要來自城市氣象站,沒有消除「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違反了統計學上數據抽樣原則,犯了以偏代全的錯誤。在引用二氧化碳含量的歷史變遷資料時,IPCC 的兩位主要專家Callendar 和 Keeling以數據不精確,方法有問題等理由棄用了90%以上的資料,只保留符合得出全球氣候變暖結論的數據,經過這個處理,二氧化碳的含量從工業化初期的280PPM增長到現在的380PPM,這自然是人類活動,主要是工業化影響的結果。但問題是,據John Jay對來自全球的九萬份大氣化學分析的歷史資料的研究,1825、1857和1942年的二氧化碳含量都可能達到過400 PPM。1940年以來二氧化碳的含量一直在增加,但氣溫卻沒有多少變化,這個觀測事實恰恰正明,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對全球變暖沒有產生影響。
2)斷章取義、穿鑿附會和以偏代全,在宣傳全球氣候變暖危害的文章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有意誤導讀者:「每年,有數百頭北極熊在野外死亡」,這句話企圖給人造成這樣的錯覺,由於氣候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壓縮,死亡增多。事實是北極熊的數量過去幾年一直在增加,這些死亡的北極熊,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被獵殺的(當地法律允許居民每年獵殺 600-800頭北極熊)。在宣傳片中多次出現巨大冰山裂解的鏡頭,做為全球變暖的佐證非常有震撼力。但春夏季節,冰山不融化才稀奇可怕呢。衛星監測的結論是,在過去的幾個夏天,南極海冰規模已經達到或接近創紀錄的程度,目前還在在擴大;1979年以來,2012年北極海冰的範圍創下最大面積。多年資料分析證實,1979年以來,冰山的範圍沒有多大變化,海平面也沒有加速上升。
3)片面誇大二氧化碳在溫室效應中的作用,化友為敵。二氧化碳是對地球生物生存極為重要的大氣資源,歷史上氣候暖期、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期都對應著一段生物繁榮的歷史。在所有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在溫室效應中的作用僅佔3﹪,但Gore先生對引起溫室效應負95%責任的水蒸氣視若無睹,卻拿二氧化碳大做文章,令人難以理解。倒是《全球變暖大騙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這部資料片道破了天機,片中曾談到鼓吹全球氣候變暖的幕後存在巨大的利益鏈條,在二氧化碳是全球變暖罪魁的謬論被炒作起來以後,美國對氣象氣候有關方面的投資從一年幾個億猛增到120多億。利益面前,面對事實許多科技工作者選擇了沉默。為遏制「全球氣候變暖」IPCC提出了碳排放配額制直接導致了國際間的碳交易,二氧化碳問題已影響到政治經濟領域,為此,倫敦大學名譽教授Philip Stout指出:「氣候變化是由數百個因子相互作用的結果,任何試圖通過操縱某一基於政治目的選擇的因子來操控氣候的想法,是錯的不能再錯了」。
那麼決定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米蘭科維奇的循環理論(Milankovich cycles)是目前解釋歷史氣候變遷的最好的假說:一個地球氣候變動的集合影響,以十萬年為主要周期,伴隨著四萬年以及二萬年左右的周期。它與三種地球繞日運行軌道的變化有關,這三個影響因素也造成了地球的冰期與間冰期,大都與太陽輻射變化量有關。簡單的講,(1)地球公轉軌道離心率的變化,為一個約九萬六千年的周期。軌道離心率越大越利於形成冰期;(2)地球自轉軸傾斜角度的變化,傾斜角度介於21.5度到24.5度之間,以四萬一千年為周期。角度越大,越易形成冰期;(3)地球的歲差,因地球自轉軸的進動,造成一個大約兩萬六千年的周期。在遠日點時,若北半球傾向太陽,冬天溫度將會相對較高;上述三種因素相互作用影響著地球的氣溫變化,決定全球氣候的變遷,決定了日照多少乃至冰雪消融的程度原因。
億萬年來,我們生存的地球冷暖交替,全球氣候變化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所謂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結論,既沒有界定時間尺度,也沒有明確一個空間範圍,缺少基礎數據支持,邏輯推導漏洞百出,這樣一個不正確結論,轉移了人們對工業化進程造成環境污染問題關注的視線,還會誘導人們在如何處理碳排放問題上一廂情願的解釋、罔顧事實地推斷和為我所用地胡來,危害甚大。
工業化進程是人類文明必經的一個時期,我們關注的重點應當是減少工業化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過去幾十年來,大量有害物質進入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水和大氣中,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傷害著我們的身體,阻滯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因此,關注工業化造成的環境污染,倡導低碳文明,減少化石燃料的過度消耗,是比關注所謂全球氣候變暖更迫切的問題。
全球氣候變化是不可避免的,準備好迎接變化才是最明智之舉。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Cao Jinnan和竹林翁先生,特此聲明,致謝。)
參考資料:

  1. 竹林翁:《冤哉,二氧化碳》
  2. [原創] 冤哉,二氧化碳 - 社會聚焦
  3. Cao Jinan:《也談全球暖化騙局論》
  4.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624092.html
  5. Global Warming: A closer look at the numbers
  6. Climate and CO2 in the Atmosphere
  7. Global WarmingSwindle, Martin Durkin, London, 2007
  8. 今日評論 - Today#x27;s Comment: 一個方便的謊言--人造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
  9. 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 (滿志敏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
  10. The Real History of Carbon Dioxide Levels
    Greenie Watch ^| March 23, 2007 | Dr. John Ray
  11. The Real History of Carbon Dioxide Levels
  12. Cool It: The Skeptical Environmentalist"s Guide to Global Warming,b Bj?rn Lomborg, 2007, Cyan Communications / Marshall Cavendish; Third Printing edition (2007).
  13. Geology of National Parks
  14. Global Warming: A closer look at the numbers
  15. The Real History of Carbon Dioxide Levels
  16. Climate Change Truth File
  17. Water Vapor vs CO2 as a 「Greenhouse」 Gas
  18.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levels for the last 500 million years
  19. SPECIAL REPORT: More Than 1000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Dissent Over Man-Made Global Warming Claims

這個話題太有爭議了。我個人沒有明確立場。但是我確定,以上答案凡是說「全球變暖肯定是騙局」的答案絕對不可信;要是裡面沒有參考文獻,那八成是陰謀論。大家應該對自己外行的東西保持一點敬畏。霍金是大科學家,他不懂人工智慧卻鼓吹人工智慧威脅論,被我們人工智慧領域人同行們恥笑。如果你不懂氣象科學,可是質疑,但是不要隨便下結論。


我在UC Berkeley,我跟組裡一個同事討論過這個問題,他跟山上LBL國家實驗室搞earth science的有很多合作。

當時我很信「global warming is a hoax」。我同事說,他也聽說過這個爭議,所以問過多個氣象科學家。他問過的所有氣象科學家給他的回答都是「全球變暖很大程度跟人類活動有關,並不是騙局。」

我表示「氣象科學家就靠這個騙局要政府經費,他們的話你信么?」他說:「如果不信氣象科學家的話,你信誰的?其他人並不懂氣象問題。」

我說「網上很多文章說全球變暖是騙局」。他說「你去搜搜911是騙局、登月是騙局,你能搜到更多。」

維基百科鏈接:

911 is hoax: 9/11 conspiracy theories
Moon landing is hoax: Moon landing conspiracy theories
Global warming is hoax: Global warming conspiracy theory

所以,大家不要聽風就是雨。應該對「全球變暖是人類造成的」這種說法保持質疑,但也不要一口咬定「一定是騙局」。畢竟你們不是專家,你們的知識都是二手的;你們的知識幾乎都是從網上的帖子看來的,而不是學術論文、數據分析中得來的。


首先,地球有它獨特的脾性,地殼變動,暖期和冰期更替引起冰川融凍,萬年亦不過是它的一次喘息,人類以為自己的科技達到了多高的水平,對他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其實我們是那麼的渺小,我們的影響可能是微乎其微。(以下圖片來源國家地理網站)

1萬五千年前的海岸線,大家知道我們的祖先是怎麼到達台灣的了把。我們祖先的文明遺迹說不定就在黃海下面,同樣歐洲的亞特蘭蒂斯也被封存在海底。

1萬五千年前的海岸線,大家知道我們的祖先是怎麼到達台灣的了把。我們祖先的文明遺迹說不定就在黃海下面,同樣歐洲的亞特蘭蒂斯也被封存在海底。

5000年前的海岸線,滄海桑田,諾亞方舟都不是憑空編造的。

5000年前的海岸線,滄海桑田,諾亞方舟都不是憑空編造的。現在海平面上升一米,下降一米,我們以為多大的事,在地球變化史看來,那都不叫事。

其次,假設中國2000年的時候出了一個曼德拉式的領袖,當時,發達國家一致要求我們減少碳排放,減少環境污染,我們說對,應該保護環境,然後照做了,生產產品的環保要求和歐洲一個標準,那麼,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樣子?所有的發達國家走的都是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沒有例外!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中國工業化進程已經到了重化工的後一個階段,我們的排放量已經到了頂峰,並加快產業升級,我們思路也會隨之轉變,逐步跟歐美國家同流合污。可以預見,不用十年中國就會和美歐站在一起,要求印度、印尼、越南節能減排,加強環保治理。
(附新鮮出爐新聞:2015年11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現在的重點就是在印度、越南、印尼等國培養環保人士,給他們提供資金,幫助建立宣傳媒體,激發他們民族對工業污染的抵觸,將潛在對手扼殺在搖籃當中。
最後,政治向來都是黑暗的,國家利益從來都是第一位的,歐美國家是為了地球的未來才要求發展中國家節能減排?見鬼了。


我發現很多答案是腦子抽了,就算未來證明「全球變暖」和「人類活動」沒有關係,但是有些人反「環保」是不是反到沒腦子?把所有環保活動等同於宗教迫害和妄想?

即使不考慮二氧化碳的因素,你也得考慮人類工業污染/汽車尾氣對於空氣質量的污染,這些東西對地球可能沒什麼,但是殺死你們人類,讓你咳嗽半死是搓搓有餘的。不然你們去呼吸一下充盈著pm 2.5的空氣看看,北京歡迎你。 其實,倫敦/紐約也曾經空氣污染嚴重,後來通過治理獲得了還算可以的空氣質量,證明人類可以改善這種「微觀的空氣質量問題」,而08年奧運期間的空氣質量也證明了「人類活動可以改變這種空氣質量」,其實普通老百姓真正在乎的不是幾十年後的二氧化碳,而是現在身邊的pm 2.5. 但是很多「反環保「分子真是腦子壞掉了,見環保就炸毛,有些環保還是要支持的。我個人生活在空氣質量很好的德國小村,所以格外同情那些生活在p.m. 100?以上的人。

即使不考慮二氧化碳,你也得考慮pm 2.5吧,吸一點二氧化碳人類無所謂,吸pm 2.5 400以上的空氣人類是有所謂的。

The impact of PM2.5 on the human respiratory system

https://laqm.defra.gov.uk/public-health/pm25.html


我之前說過這個事情:竺可楨先生於1974年去世,他所能看到的數據與我們所能看到的數據已經很不相同了。他當年做出「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並不嚴重」的判斷的邏輯鏈條今日未必仍然成立。數據好幾位高票回答都貼了,我不再重複。

引用他的文章的人需要想清楚,你看他的文章的時候,看的是他的推理過程,還是他的名氣。


記得中學課文裡面,有一篇文章是讚揚竺可楨的。其中的一個事件就是他批判「全球變暖」的觀點為杞人憂天。溫度幾度的變化在人類歷史非常常見根本不是啥大事。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毛主席教導我們:「在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範圍內,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有些人認為在人類歷史時期,世界氣候並無變動。這種唯心主義的論斷,已被我國歷史記錄所否定。

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在豐富的過去的氣象學和物候學的記載,可惜非常分散。這篇論文就手邊的材料進行初步分析,希望把近五千年來的氣候變化的主要趨勢寫出一個輪廓。


在東亞季風區域內,雨量的變動常趨極端,而溫度的變化在冬春即能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冬季溫度主要受西伯利亞冷空氣所控制,升降比較統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溫度作為氣候變動的指標。


近五千年的時間,根據材料的性質,可分為以下四個時期。考古時期(約公元前3000——1100年)

西安附近的半坡村遺址(屬於仰韶文化,用C的14次方同位素測定為約5600——6080年前)和河南安陽殷墟(約公元前1400——1100年)的發掘表明,當時獵獲的野獸中有竹鼠、麞和水牛等熱帶和亞熱帶的動物,而現在西安和安陽一帶已經不存在這些動物了。此外,在殷代留下來的甲骨文上可以看出當時安陽人種稻比現在大約要早一個月。在山東歷城縣發掘龍山文化遺迹中找到一塊炭化竹節,有些陶器外表也似竹節。這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竹類的分布在黃河流域,可直到東部沿海。根據這些事實,我們可以假設,五千年以來,竹類分布的北限大約向南後退1°—3°緯度。

對照黃河下游和長江下游各地溫度,可以說五千年前的仰韶到三千年前的殷墟時代是中

國的溫和氣候時代,比現在年平均溫度高2℃左右,正月份的平均溫度高3°—5℃。

物候時期(公元前1100——公元1400年)

人們要知道一年中寒來暑往,常常用肉眼來看降霜下雪,河開河凍,樹木抽芽發葉、開

花結果,候鳥春來秋往,等等,這就是物候。物候學也可以說是沒有觀測儀器時代的氣

象學和氣候學。我國勞動人民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便開創了這種觀測,積累了三千年的

豐富材料。

中國的許多方塊字,用會意象形來表示。在周朝(公元前1066年開始,定都於西安

附近的鎬京)初年的文件中,如衣帽、器皿、書籍、傢具和樂器等名稱都以「竹」為頭

,表示這些東西最初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可見周初黃河流域竹類廣泛生長,而現在則不

行了。商周時代,黃河流域的勞動人民都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對於他們,季節的運行是

很重要的事。人民採用各種方法來定春分,作為農業操作的開始時期。當時位於山東近

海的郯國人民,每年觀測家燕的最初來到以定春分,但是現在家燕3月22日才到長江

下游。郯城和長江下游的上海兩地的年平均溫度相差1.5℃,正月平均溫度相差4.

6℃。這個結果與考古時期用竹子分布區域變化的方法所得的結果是一致的。

周初溫暖的氣候不久就惡化了,漢江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就兩次結冰。但是,

到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81年)又和暖了。《左傳》中往往提到,山東魯國過

冬,冰房得不到冰。周朝中期,黃河流域下游到處可以生長梅樹。《詩經》中就有五次

提過梅。《秦風》中有「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的詩句。終南山位於西安之南,現在無

論是野生的還是栽培的,都無梅樹了。而且在商周時期,梅子被普遍用來調和飲食,因

當時不知有醋。這說明梅樹的普遍性。戰國秦漢時期,氣候繼續暖和。清初的張標研究

了秦朝《呂氏春秋》中的物候資料,認為秦時春初物候要比清初早三個星期。漢朝司馬

遷在《史記》中描寫了當時經濟作物的分布,如桔在江陵(四川),桑在齊魯(山東)

,竹在渭川(陝西),漆在陳夏(今河南南部)。這些亞熱帶植物的北界比現時都推向

北方。公元前110年,黃河在瓠子決口,斬伐了河南淇園的竹子編筐盛石子來堵口,

可見那時河南淇園竹子的繁茂。

到東漢時代,即公元之初,我國天氣有趨於寒冷的趨勢,有幾次冬天嚴寒,國都洛陽晚

春還降霜雪,但冷的時間不長。當時,河南南部的桔和柑還十分普遍。直到三國時代,

曹操(公元155—220)在銅雀台(今河南臨漳西南)種桔,已經不能結實了,氣

候已比司馬遷時寒冷。曹操兒子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廣陵(今淮陰)視察十多

萬士兵演習。由於嚴寒,淮河忽然結冰,演習不得不停止。這是我們所知道的第一次有

記載的淮河結冰。那時,氣候已比現在寒冷。這種寒冷繼續下來,直到第三世紀後半葉

,特別是公元280—289年這十年間達到頂點。當時每年陰曆4月份降霜,估計那

時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低1°—2℃。南北朝時(公元420—579年),南京覆舟

山築有冰房,是用以保存食物新鮮的。那時南京的冬天應比現在要冷2℃,才能提供儲

藏需用的冰塊。約在公元533—544年出版的《齊民要術》,總結了六朝以前中國

農業最全面的知識。根據這本書,當時黃河以北陽曆4月中旬杏花盛開,5月初旬桑樹

生葉,與現在相比約遲了兩周到四周。此外,書中還講到當時黃河流域石榴樹過冬要「

以蒲藁裹而纏之」,也表明六世紀上半葉比現在冷。

隋唐時代(公元581—907年)中,在第七世紀中期,氣候變得和暖了。公元65

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國都長安無冰無雪。八世紀初和九世紀的初和中期

,西安的皇宮裡和南郊的曲池都種有梅花,而且還種有柑桔。公元751年皇宮中柑桔

結實,公元841—847年也有過結實的記錄。柑桔只能抵抗—8℃的低溫,而現在

的西安幾乎每年的絕對最低溫度都在—8℃以下。到公元十一世紀初期,華北已不知有

梅樹了。宋朝詩人蘇軾(公元1036—1101年)有「關中幸無梅」的詩句。王安

石(公元1021—1086年)嘲笑北方人誤認梅為杏,他的詠紅梅詩有「北人初不

識,渾作杏花看」的句子。從這種物候的常識,就可知道唐宋兩朝溫寒的不同。十二世

紀初期,中國氣候加劇轉寒。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結冰,冰上還可以通車。太湖和

洞庭山出了名的柑桔全部凍死。杭州落雪頻繁,而且延到暮春。根據南宋的歷史記載,

從公元1131—1260年,每十年降雪平均最遲日期是4月9日,比十二世紀以前

十年的最晚春雪約推遲一個月。公元1153—1155年,蘇州附近的南運河冬天結

冰。公元1170年陽曆10月,北京西山遍地皆雪。現在,這種現象是罕見的了。福

州是中國東海岸生長荔枝的北限,一千多年來,曾有兩次荔枝全部死亡,一次在公元1

110年,另一次在1178年,均在十二世紀。

日本的封建主歷年在西京花園設宴慶祝日本的櫻花盛開,從公元九世紀至十九世紀,均

有日期的記載,從而保留了一份物候記錄。這個櫻花開放時期,以第九世紀為最早,第

十二世紀為最遲。

十二世紀剛結束,杭州的冬天又開始回暖。公元1200年、1213年、1216年

和1220年,杭州沒有冰和雪。這個時候,北京的杏花也是在清明開放,與今日相同

。這種溫暖氣候好象繼續到十三世紀的後半葉。因為自隋唐在河內(今河南博愛)、西

安和鳳翔(陝西)設立的管理竹園的竹監司,在宋元兩代斷斷續續,直到明朝(公元1

368—1644年)末年才完全停止。從此,竹子在黃河以北不再作為經濟林木而培植了。

十三世紀初和中期的比較溫暖的期間是短暫的,不久冬季又嚴寒了。據收集到的記載,公元1309年,無錫一帶運河結冰。公元1329年和1353年,太湖結冰數尺,桔樹再次凍死。1351年陽曆11月黃河在山東境內就有冰塊順流而下,而近年河南和山東到12月時黃河才出現冰塊。當時家燕在北京是4月末來,8月初去,同現在物候記錄相比,來去各晚早一周。可見,十四世紀比十三世紀和現時為冷。日本櫻花物候也有同樣的反映。

公元1221年丘處機從北京出發去中亞見成吉思汗,曾路過新疆賽里木湖。他稱之為「天池」。他說,湖的四周有山環抱,山上蓋雪,影映湖中。但是,現在那些山峰上已無雪了。那些山峰高約三千五百米,說明那時雪線在三千五百米以下。現代天山這部分的雪線位於三千七百至四千二百米,則十三世紀的雪線大約比現在低二百至五百米。在歐洲的俄羅斯平原,寒冷期約在1350年開始;在德意志、奧地利地區,1429—1465年是氣候顯然惡化的開始;在英格蘭,1430年、1550年和1590年的歉收,也與天氣寒冷有關。由此可見,寒冷的潮流開始於東亞,而逐漸向西移。

方誌時期(公元1400——1900年)

近人曾經根據六百六十五種方誌統計了太湖、鄱陽湖、洞庭湖、漢江和淮河的結冰年代(十三世紀至二十世紀),以及近海平面的熱帶地區降雪落霜年數(十六世紀開始)。

從這些材料可以看出,我國溫暖冬季是1550—1600年和1720—1830年間。寒冷冬季是在1470—1520年、1620—1720年和1840—1890年間。以世紀來分,則以十七世紀最冷,十九世紀次之。

這個結果與日本諏訪湖(北緯36°,東經138°)的結冰日數相比較,是近乎一致的。只是日本嚴冬開始和結束的年代,比中國提早四分之一世紀。

上面談到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冬季是相對寒冷的,最冷的是十七世紀,特別是公元1650—1700年間。例如,江西的桔園和柑園在公元1654年和1676年兩次寒潮中,完全毀滅了。在這五十年期間,太湖、漢江和淮河均結冰四次,洞庭湖也結冰二次。我國熱帶地區,冰雪也極頻繁。湖北沙市在1608—1617年記載有過桃、杏、丁香、海棠等開花日期,與今日武昌相比,要遲七天到十天。1653—1655年間北京物候記載與現在相比,也要差遲一、二星期。並且根據當時旅行記錄,1653年11月18日天津運河已冰凍,不能通航,只得乘車到北京;1656年返程時,北京運河是3月5日解凍的。因此可以估計當時封凍期為一百零七天,而目前冰凍期只有五十六天。從物候的遲早可以估算北京在十七世紀中葉冬季要比現在冷2℃左右。儀器觀測時期清代(公元1644—1910年)北京、南京、杭州和蘇州有過雨日的記載,根據秋季初次降雪到春節末次降雪的平均日期,得出結論是,1801—1850年間比其前的1751—1800年間和其後的1851—1900年間為溫暖。這與上節資料是相符合的。

根據上海氣溫的趨勢,十九世紀最後二十五年氣候寒冷,1897年左右冬季溫度達到平均值,隨後在平均值以上約十四年。約在1910—1928年,溫度又逐漸下降到平均值以下。然後升高,1945—1950年超出平均值0.6℃。此後,溫度逐漸降低,1960年回到平均值。在這期間,天津的冬季溫度趨勢,也與上海類似,但頂峰和底點比上海早幾年到來,幅度也較大;而香港的曲線波動頂峰和底點則比上海遲滯,幅度也較小。上海八十多年的氣候變幅,在0.5—1℃上下擺動。這種擺動直接影響植物和動物的生產,間接控制病蟲害的發生,以及影響農業操作和農業生產。

中國近八十年以來的溫度變遷,已使天山雪線和冰川進退受到了影響。根據中國科學院冰川隊的調查,證明在1910—1960的五十年間,由於氣溫升高了,天山雪線上升四十至五十米,西部冰川舌後退五百至一千米。東部天山冰川舌後退二百至四百米。

同時,森林上限也升高一點。因為發現有新鮮的冰川堆積物,無論是在風化程度還是在土壤、植被發展方面,都明顯地區別於古老的冰川堆積,所以可以認為現在覆蓋在天山高峰的冰川是歷史時代(即1100—1900年寒冷期)的產物,而不是第四紀冰川期的殘餘。

本文可導致下列初步性結論:(一)在我國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從原始氏族時代的仰韶文化到奴隸社會的安陽殷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2℃左右。

一月溫度大約比現在高3°—5℃。(二)在那以後,有一系列的上下擺動,其最低溫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擺動的範圍為1°—2℃。(三)在每一個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間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為周期的小循環,溫度升降範圍是0.5°—1℃。(四)上述循環中,任何最冷的時期,似乎都是從東亞太平洋海岸開始,寒冷波動向西傳播到歐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時也有從北向南傳播的趨勢。

我們把公元三世紀以來歐洲溫度升降與中國的作一對比,發現兩地溫度波瀾起伏是有聯繫的。在同一波瀾起伏中,歐洲的波動往往落在中國之後。由於一地的雪線升降與溫度有一定關係,將我們的結果與挪威的雪線高低相比,大體也是一致的,但有先後參差之別。只是公元前400年(戰國時代),挪威出現過一個中國所沒有的寒冷時期。

最近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物理研究所在格陵蘭島上的冰川塊中,以○的18次方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研究結冰時的氣溫。一千七百年來格陵蘭氣溫的升降與本文結果是一致的。此外,三千年前中國有一個寒冷時期,在格陵蘭有○的18次方方法也得出了同樣的反映。

本文主要是用物候方法來揣測古氣候的變遷。物候是最古老的一種氣候標誌,用○的18次方和○的16次方的比例來測定古代冰和水的古氣溫是近代的方法,而兩種途徑得出的結果竟能大體符合,這也證明了用古史書所載物候材料來做古氣候研究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我們若能掌握過去氣候變動的規律,則對於將來氣候的長期預報必能有所補益。我們若能以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古代物候、考古資料,從古代氣候研究中作出周期性的長期預報,是可以得出結果的。

選自《人民日報》1973年6月19日


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

中國網站上大家普遍覺得全球變暖是美國限制中國發展的陰謀;

美國網站上大家普遍覺得全球變暖是中國削弱美國製造業競爭力的陰謀(在英文 Google 裡面搜類似「climate change china hoax」的關鍵詞就可以找到一大把)。

到底是不是陰謀呢 我也不知道了 畢竟不是專家不敢說啥 不過我的屁股算是坐在新能源上的 所以我只能當它不是陰謀咯~


全球變暖實在是無法操縱,轉基因還存在數據難獲取,氣候變化完全就是大一內容,你拿著歷史氣溫數據一回歸即可。
這能怎麼騙你倒是告訴我。


我在這裡轉發一篇中立性的文章。事實上,IPCC為掌握媒體霸權說過的謊太多了。

作者:張保淑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2013-9-14 21:00:36

從「全球變暖」到「全球變冷」:誰在忽悠地球-新聞-科學網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3/9/2013914205646291.jpg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3/9/2013914205646140.jpg

一頭無助、絕望的北極熊蜷伏在一塊即將融化的冰面上,四周水波蕩漾、浩渺無涯。這幅廣泛傳播的公益宣傳畫旨在警告人類立刻行動起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阻止氣候變暖,遏止北極海冰融化消失的進程,保護北極熊賴以生存的北極海冰家園。 北極海冰融化的趨勢似乎仍在不斷加快,媒體上不斷傳來科學家關於海冰消融的最新研究報告,其中,北極海冰完全融化的時間預言被研究報告不斷提前,從「最快2050年夏季」到「最快2030年夏季」到「最快2015年夏季」,再到「最快2013年夏季」。 然而,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近日發布的監測數據卻給出完全出乎人們意料的結果:「與2012年8月相比,今年同期北極冰蓋面積已增加了60%,增加超過100萬平方英里。」(見圖一)同時,一些科學家發出警告,世界正經歷氣溫急速下降時期,必須為「全球變冷」做好準備。 從預測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無冰覆蓋」到實際上「北極冰蓋面積大幅增加」,人們被警告做好應對「全球變冷」準備,這一頗具戲劇性的反差,著實讓人心中產生大大的疑問:「地球到底是在變暖還是在變冷?」

「氣候變暖」 邊緣話題幾乎變為信條

到目前為止,「氣候變暖」無疑是最廣為傳播的觀點。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一份針對10個國家的民調顯示,60%受訪者認為全球暖化是一個「緊急威脅」,需要加緊應對。在南非德班世界氣候大會召開前夕,歐盟專門對氣候變化做的民調顯示,68%的人認為氣候變暖問題「非常嚴重」。 「氣候變暖」一步步為公眾所接受,並成為婦孺皆知的「常識」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彼時,一些科學家發現,20世紀後半期,全球溫度上升趨勢「非常明顯」。進一步研究揭示,20世紀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0.74攝氏度,近50年觀察到的氣候改變速度是此前百年的兩倍,並將氣候改變歸結為人類現代生活方式。研究成果影響逐步走出學術領域,進入公眾生活,但與「臭氧層損耗問題」相比,全球「氣候變暖」在當時只是一個邊緣話題。 轉折點發生在1988年,該年6月,美國氣候科學家詹姆斯·漢森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聲稱,有99%把握確信,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導致了溫室效應發生,並敦促採取具體措施。該年度全球很多地區發生的罕見的洪澇、乾旱、颶風、龍捲風等災害天氣使一些科學家和更多公眾堅信關於全球變暖的論點。同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強調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並促成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成立,使氣候變暖成為一個影響廣泛的國際政治話題。IPCC成立後發布了4個全球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不僅指出了全球氣溫升高的危險,而且量化了人類活動對推動氣候變化影響的可能性達到90%以上。直接推動了聯合國於1992年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通過了具體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具有法律效應的《京都議定書》。聯合國圍繞溫室氣體減排、環保技術轉讓等,召開了氣候變化巴厘島會議、哥本哈根會議、坎昆會議和德班會議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在此過程中,氣候變暖被科學家、政府和相關國際組織列為事關全球安全的重大問題並為廣大民眾所熟知。

「氣候變冷」 一直如影隨形不懈挑戰

在一些科學家論證氣候為何會變暖及其帶來的可怕後果時,在各類媒體熱情報道國際社會圍繞溫室氣體減排付諸的努力時,另一種截然相反的研究結論如影隨形,那就是全球「氣候變冷」論。實際上,這種觀點比全球「氣候變暖」論歷史更悠久。 20世紀70年代初,一些科學家們從地球運轉軌道周期變化規律出發,提出了盛行一時的「氣候變冷」說,認為21世紀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1974年,一批歐美的著名學者在美國布朗大學舉辦了一個專門研討會,學者在會上舉例證明地球氣溫已開始下降,表示距15世紀最近一次地球「小冰河期」已有約500年,如果人類不加以干涉,當前的暖期將會較快結束,全球變冷以及相應的環境變遷就會隨之來臨。憂心忡忡的兩位會議發起者甚至向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寫信發出「小冰河期」臨近的警報。 「地球變冷」論得到了冰川學家的支持。據俄羅斯《今日報》報道,一批俄羅斯、法國、美國的冰川學家到南極俄羅斯的「東方」號考察站進行超深鑽探,在對鑽取的岩芯中氧同位素的含量分析後發現,在過去的42萬年中,全球氣候變冷和變暖相互交替,有明顯周期性。他們認為,地球氣溫變化的一個完整周期為10萬年至12萬年,而地球氣候變暖最近的一個高峰約在1.7萬年前,現在已開始降溫。人類活動以及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都不足以改變地球氣候的變化總趨勢。無獨有偶,丹麥科學家丹斯加德等人發表的格陵蘭冰芯氧同位素譜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氣候有10萬年軌道周期變化,其中9萬年為冷期,1萬年為暖期。按推算,目前氣候的暖期已接近尾聲,全球「氣候變冷」將是主流。 全球「氣候變冷」論者似乎在現實中找到了證據。近幾年,全球範圍內出現了大面積持續的極寒天氣。比如,2012年底,大範圍寒流橫掃北半球,一些地方的氣溫甚至創下幾十年來最低紀錄。被認為地球氣候變暖最明顯地區之一的阿拉斯加,本世紀十多年間年均氣溫降低了1.3攝氏度,西部的半島地區甚至降低了2.5攝氏度。最近的證據就是今年8月北極冰蓋不僅沒有像預言的那樣融化消失,而且面積大幅增加了60%,以致一支期待在冰雪消融之際,開闢大西洋通往太平洋北極西北航道的船隊被困冰原,等待加拿大破冰船趕來救援。

觀點論戰 應回歸科學理性認知

無論是預測地球「變暖」還是「變冷」,都反映了對氣候變化和人類前途命運的關心,也正因為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相關預測研究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研究方法、論證邏輯和結論等都必須經得起質疑和挑戰。實際上,不僅兩者之間互相水火不容,而且它們都廣受質疑。 「氣候變暖」論的兩個核心觀點即「全球氣溫上升」和「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是推動全球氣溫上升的罪魁禍首」就一直受到挑戰。對前者,質疑者認為,對地球約45億年歷史來說,用近100年左右的時間緯度來衡量考察,進而得出全球變暖的結論是片面的,實際上,地球氣候有冷暖變換周期。對後者,質疑者認為,相對於自然界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而言,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產生的二氧化碳總量是微不足道的,把可能的氣候變暖歸結為人類活動是武斷的。對這些質疑,無論是IPCC還是其它組織和專家並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而是一味地重申和強化自己的觀點。更有甚者,「氣候變暖」論代表人物阿爾戈爾竟然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公然撒謊,引用子虛烏有的所謂專家之言,聳人聽聞的預測北極最快2014年不再有海冰。當然在此次會議前還曝出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郵件被竊取引發的「氣候門」更是令人震驚不已。難怪有人直指IPCC是一些國家、組織和個人牟取利益的工具,「氣候變暖」論本質上是「世紀大謊言」,其背後隱藏著國際發展權之爭和牟取「碳交易」利益的私貨。 「氣候變冷」論也不能倖免,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就曾批駁一些蘇聯科學家的此種論調,他說:「這類1℃上下的變遷,過去5000年中極為普通,算不了地球變冷的證據」,認為依據這種「極為普通」的溫度波動妄下結論,純屬「杞人憂天」。竺可楨批駁的自信來自紮實的科研,他經過苦心研究,出版了令世界科學嘆為觀止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只有做到徹底拋開利益等因素的紛擾,只對真理負責的科學家才是真正的科學家,只有他們做出的科研成果才會使人類最終受益。面對氣候變化這樣全球性課題,我們希望科學家能夠「不畏浮雲遮望眼」,拿出挺進真理的氣魄。(原標題:變暖!變冷!誰在忽悠地球?)


還有一個事實不可忽視,那就是氣候變冷帶來的災難遠遠超過氣候變暖。


一萬年以前,氣溫有一段驟然升高的時期,而且保持了相當平穩的狀態長達七千多年。這段時期的氣溫一直在我們經歷的二十世紀初期氣溫上下小幅波動,這樣的氣候給予了人類發展良好的條件。從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可以知道中國歷史上幾次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時期確實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關係,而不完全是吏治失敗引起的。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當時氣溫劇降,造成北方乾旱,糧食大量減產,形成幾十年的社會劇烈動蕩和戰亂,長期的饑荒是造成戰亂無限制擴大的根本原因。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國人口銳減超過五分之四,明末最後一次人口只銳減一半是得益於美洲傳來的抗旱高產作物土豆、玉米和紅薯救的命。殷商末年和周初的人口變動缺乏史料記載。東漢末,漢族人口是六千萬,幾十年饑荒和大戰亂後到西晉一統時漢族人口僅剩七百七十萬。隨後又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國南北漢族人口僅存四百萬。當時人口銳減是相當驚人的。唐末漢族人口也是六千萬,至北宋初期只剩兩千萬。明末漢族人口一億二千萬,到了清初順治十七年間一億三千五百萬。


全球變暖不是騙局。
隨便找個500-5000年的範圍的全球平均氣溫和二氧化碳濃度的圖都可以看出:自從工業革命之後,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基本上都是直線上升,斜率之恐怖看看就知道。

全球變暖是騙局
雖然工業革命帶來的各種化石燃料使用對氣溫和二氧化碳濃度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可是如果我們把時間軸放的更長一點,到達十萬到百萬年的範圍來看,歷史上各種氣候變化,溫度變化,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範圍比最近兩百米多的多,而且變化速度也有更大的時候。最近兩百米海平面升高還在用厘米計算,可是歷史上海平面高低可以達到400英尺(100多米)。
所以,這點變化對於地球來說根本就是無關痛癢的,氣候不論如何變化很多的時間內(百年-千年),就會有新的生態平衡。但是那個時候人類這個物種可能就沒有了。所以說,不用天天喊著保護環境啥的,那應該叫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地球才不在乎。

手機碼字,各種圖隨便一搜就搜到了,懶得貼出來。


自1970年來全球溫度有上升這確實證據確鑿(近幾年還有極低溫天氣),但是形成原因到目前為止無法確定是溫室氣體排放增加,認為是的證據近幾年已經聽到看到很多了,認為不是的原因
- 1910-40年氣溫也有大幅度增長,但那時溫室氣體排放增長不明顯,且1940-70年氣溫還連續下降了
- 如果對比1800年和2000年的數據,二氧化碳增長了42%(單位百萬分之),而甲烷增長了133%(單位十億分之),那麼為什麼認為二氧化碳是全球變暖的主因、而不是甲烷或者其他大幅增長的氣體/物質呢
- 溫室效應主張的主要數據來自IPCC,它的獨立性和準確性有待考證

相比之下,現在全球變暖更像是一個人為製造的恐慌,因為它:
誇大了現有的實際問題;是全球範圍的威脅;有很大的不確切性;看起來是理論上可以控制的;有媒體的大力介入;且被政府承認。可是到目前位置真相仍未浮現~
(數據資料來自Dr Brian Davidson課件)

我不太了解經濟方面「全球變暖」觀念的廣泛傳播對那些宣傳者帶去了多少利潤,就講個很小的事情:我剛剛在澳洲VirginAustralia買了張假期的特價機票,有個小選項讓我選擇是否購買【碳補償】,費用不高只有0.65澳元,而且還給我發送了一張獨立的【碳補償】發票。(實際上碳補償真的該由消費者來承擔嗎?這是沒人喜歡的副產品,但讓排放者承擔的話,應該由誰、發達國家承擔嗎,而且最終還是由消費者買單,包括那些遭人詬病的「碳稅」等等。)
唔……我雖然不覺得這點錢真能做些啥,但是因為它價格低、又給我一種我很環保的自豪感,我毫不猶豫的就買了。其他情況里類似的銷售還有很多,像神馬多加200塊錢買個低碳冰箱啊之類的,「低碳生活」「環保」「減緩全球變暖」等等觀念的廣泛傳播對全球廣大商家來說應該是有利無弊的,所以主流媒體也會推波助瀾吧。


現在地球太冷了 大象都跑到西雙版納了 不過減少碳排放還是應該的 節約能源

在商代的甲骨文書中,有許多關於象的記載,如商王就曾在沁陽附近的太行山南側一次獵獲7隻野象。當時不僅有象氏族,還馴養野象,有時打仗更出動象軍,《呂氏春秋》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象不僅是家畜之一,同時以象牙為原料的手工業也很發達,在樂器中有象管,在舞蹈中有象舞等,商周時代還有象簪、象珥、象笏、象觚、象環、象櫛等用象牙製成的飾物。象的分布還反映在地名上,河南的古稱「豫」為象形字,就是一人牽象,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安寧。不但如此,以象殉葬還是商朝的一種殉葬方式,殷墟王陵區曾發現一座象坑,坑中同葬一豬,還發現一人一象的隨葬坑。可見,遠古時代大象和我們先民的關係是十分緊密的。

春秋後期(約2500年前)黃河流域的氣候開始變冷,野象已南移到淮河下游南北。因此在戰國時代,黃河下游的野象已是非常罕見了。


高票答案圖文詳實,說的真像回事啊……

然而:
【對於發達國家而言,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結構優化,新的能源技術被大量採用,因此本國進一步減排的成本高,難度較大溫室氣體的減排成本在100美元/噸碳以上,而在中國等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進行CDM活動,減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噸碳。這種巨大的減排成本差異,形成了價格差。發達國家有需求,發展中國家有供應能力,碳交易市場由此產生。】

這麼大便宜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居然不願意佔誒!發展中國家怎麼這麼傻逼呢?

因為發展中國家要佔這個「便宜」,首先要自己不發展啊!高票答案只提減排成本,就是不敢提絕對值,就是不敢提發達國家本來就很少的排放量總需求還在不斷減少,而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只會不斷增加,且發展越快需求越高,只能向佔有高配額而低需求的發達國家購買排放量。

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然後給別人扣政治抹黑的帽子……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根據聯合國2006年報告,畜牧業(主要是牛)造成的溫室氣體比交通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更加嚴重。

每頭牛每年排放的甲烷相當於四噸二氧化碳的污染。
2011年聯合國試圖在全球徵收「牲畜甲烷排放稅」,或者「牛放屁稅」,但沒有通過。
Do Cow Farts Actually Contribute to Global Warming?

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美國等國家表示反對


對這個問題,我和Bryan Caplan觀點類似,下面是他在最近AMA里作出的回答:


1. 對任何版本的「未來會有全球性災禍」都應該持懷疑態度,原因在此:What, Me Worry? | EconLog | Library of Economics and Liberty


2. 不是氣候專家的人,就具體科學證據而言,只能聽氣候專家的意見。


3. 氣候專家普遍偏左,偏環保主義,因此需要把他們的偏見因素考慮在內。但無論如何,他們的專業意見仍然值得聽。


4. 大多數氣候專家不是社會科學專家,不是性價比分析專家,也不是環境經濟學專家。所以,只要他們不在自然科學範圍內預測未來,而跑去預測氣候如何影響人類社會,他們的話就不能當真。


5. 我覺得Alex Epstein的The Moral Case for Fossil Fuels寫得不錯,但我其實是沒有資格獨立作出判斷的,所以我的對具體科學事實的意見其實是專家意見的二手貨。(The Moral Case for Fossil Fuels:Alex Epstein: 9781591847441: Amazon.com: Books)


6. 目前最好的做法是保持現狀,不採取任何有可能造成更多落後地區變窮或饑荒的氣候政策,若氣候災難的徵兆真正出現,再考慮大規模氣候工程。


原文鏈接:I』m Bryan Caplan, Economist, author, blogger, and professor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Ask me anything! ? r/Libertarian


Is climate really changed by human activities or is it changing naturally?

對於有一些背景知識的人,推薦鏈接下 Alexandre Lacerda 的答案,雖然這人不是做科研的


一圖勝千言:


圖中是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碳排放和均溫的數據。

十萬年前到現在,地球經歷過大部分地表被1km厚的冰川所覆蓋的時代,也經歷過全球範圍內一平米冰川都找不到的時代。而十萬年對於地球而言不過是一瞬而已。
地球不需要人來救,人要救的是自己。

數據來源
氣溫:10 Temperature Records
碳排放:http://cdiac.ornl.gov/trends/emis/glo.html
CO2濃度:http://www.esrl.noaa.gov/gmd/ccgg/trends/history.html


推薦閱讀:

全球變冷這新聞是真的嗎?不是溫室效應嗎?為什麼會變冷?

TAG:全球變暖 | 欺騙 | 知識論(Epistem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