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不少科技博客的文章都帶有翻譯腔?
發這個答案只是覺得,有些看法似乎有點片面。比如很多人認同的這個答案,認為翻譯的好就是用詞華麗
什麼stay foolish stay hungry,你最好給我翻譯成保持傻子狀態,保持飢餓狀態,也嫑給我翻譯成: 1.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2.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3. 常保饑渴求知,常存虛懷若愚。 4. 好學若飢,謙卑若愚。 5. 求知永若渴,大智常若愚。 7. 若飢若渴,大智若愚。 8. 留餓,留憨。 9. 不進則退,停下來會變的很餓,會更愚蠢,一定要積極進取……這種東西吧?
@劉新征
這樣說似乎有點撒氣的意思,但是即使翻譯成「保持傻子狀態,保持飢餓狀態」很多人肯定還是會吐槽的。所以……還是保留它的英文全貌吧~以前就見過大師討論到底真正存在不存在一種語言轉換到另一種語言這種太深奧的問題——但引起翻譯腔的其實還有別的因素。
首先為什麼會感覺到翻譯腔?
1.中文用詞,語義
2.譯文雖然中文,但是結構或者順序卻是英文語法
可能很多人以為,是因為用詞才覺得是翻譯腔,但是其實重點被忽略了。
結構的錯位才是翻譯腔的真正病灶。
/************************************************栗子開始************************************************
原文:
That" s the design challenge—to discover real needs that even the people who need them cannot yet articulate.
Emotional.Design.Why.We.Love.Or.Hate.Everyday.Things
譯文:
這就是設計的挑戰——去發現需要它們的人們甚至還未能表達出來的真正的需求。
《情感化設計》ISBN 7-121-00940-4
英文很容易,但是譯文算是一個典型的翻譯腔吧?
——————有沒有用詞華麗?沒有
——————翻譯的好不好?不好
——————那麼既然沒有華麗的用詞混淆視聽,為什麼還有翻譯腔?
咱們試一下重新組織這句話的結構:
這就是設計的挑戰——去發現真正的需求,即使那些需要它們的人們也還未能表達出來。
是不是就好很多?
——————有沒有華麗的用詞?沒有。
——————翻譯的好不好?至少比原句好吧。
——————比原句好在什麼地方?
——————沒有看錯就是結構。
英語不能容忍一個名詞總是重複出現,所以發明了各種定語、同位語、非謂語來合併句子(所謂長難句),使句子不會出現重複名詞/主語/賓語。但是這類規則並不適合中文表達,如果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對於譯文不進行適當拆分和語序調整,就會感覺到明顯的翻譯腔。
【有錯漏求英專的人指教,千萬不要容忍我在這裡誤導大眾】
這就是設計所面臨的挑戰——發掘出那些人們真正想要,但還未清晰表述出來的需求。
@張樂
************************************************栗子結束************************************************/
回歸到這個問題本身,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我的看法也比較簡單~
簡單粗暴地分四個層次,起碼我自己在這種情況下翻譯腔程度依次遞增:
- 完全看懂,且會譯。
- 基本看懂,且能譯。
- 似懂非懂,勉強譯。
- 完全不懂,不會譯。
第一種就不用說,第四種就沒學過英語吧算機器翻譯好啦。正態分布告訴我們大多數人在第二種和第三種。
如果是第二種:
通常在看英文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對語義敏感,而不是對結構敏感。(可能跟中文有關係,因為中文就是重語義勝過結構)但是英文是重結構的,但是咱們大家都是中國人嘛……這個問題也難免。於是在翻譯的時候,就直接按著英文結構翻譯過來了。
所以不是用詞裝13就可以去掉翻譯腔的。
所以大家覺得語法難。
所以語法雖然難但是卻非常重要。
如果是第三種:
根本原因就是翻譯能力有限嘛~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又沒有必要特意去提升翻譯的能力。大多數人肯定都是英語夠用,但是不一定夠上檯面。但是如果翻譯得真的很亂,我就會有點懷疑翻譯內容的真實性了,就是他真的看懂了么?畢竟不是遵循了原句結構一個詞一個詞翻譯成中文,就真的是英文想要表達的意思。我自己就在這個問題上犯過很多錯。
I , it , today , being cold , would stay at home.
XD
----------------------------------------------------------------------------------------------------------------------------------------------
隨後想想,由於語言本身的差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翻譯腔也許根本就不能被完全抹殺。
但是不能因為錯誤可以被容忍,我們就有理由變得懶惰,我們還可以努力地表達地更為清晰,努力地寫得更像中文。
yeah~
我不會回答答案,我只是互聯網的搬運工。
如果在有限的能力情況下,在翻譯腔和雅之間做選擇,肯定選擇翻譯腔,因為技術博客的受眾,和首要目的,是傳達信息。據我所知,國外的理工科都有Technical Writing的課,專門講述如何技術寫作,而國內大部分理工科出身的人的人文素養... ...你我都懂的。
以下答案來自我心目中優秀的翻譯者Yurii,精通正則表達式 的譯者。他的這篇文章,不能同意更多。
原文鏈接:亂象,印跡
-----------------------------------------------------------------------------------------------------------
按:感謝圖靈出版公司,我得以整理自己之前寫的翻譯感悟,並加上自己的經驗總結和學習心得,結集為電子書。此書暫定名《翻譯漫談》,近期將可以購買。以下是書中的一篇文章,歡迎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傳統上,翻譯與文學的關係很近。說起翻譯,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文筆要好」。近年來隨著信息交流的發展,實用型文本尤其是科技文獻的翻譯越來越顯得重要,許多科技領域的從業人員也有興趣或有動力翻譯科技文獻,並取得了大量成果,突出表現之一就是IT類書籍的翻譯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這背後的功臣很多都是IT界的「翻譯票友」。
科技翻譯是大大繁榮了,科技翻譯自身的學問卻沒有相應的進展,各種翻譯教程和經驗總結仍然側重於一般的翻譯或文學翻譯。然而深入了解翻譯的人都知道,不同文體、不同領域的翻譯,是各有特點的。比如新聞翻譯追求簡潔、準確、吸引眼球,文學翻譯更強調完整、流暢、意境貼切。這種差異貫徹到翻譯實踐當中,產生了很多講究,所以新聞才能譯得像新聞,小說才能譯得像小說。同樣的道理,科技翻譯也不能完全照搬普通翻譯的做法,要想做好它,還必須了解其自身的特點。根據我的總結,科技翻譯大致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科技文獻通常是用來講道理的,所以譯者必須準確理解文字表達的道理。
這裡說的「講道理」不是狹義的「說理」,而包括講解原理、研究論證、實驗分析等等,換句話說,科技文獻的內容是可以用理性分析的客觀現實,所以讀者的理解也應該可以客觀衡量。文藝作品沒有這個特點,經常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可以「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漢姆雷特」,科技文章則要求「有九分把握不說十分話」,必須「一千個讀者只能有一個漢姆雷特」。所以,科技文獻的譯者不但要懂得原文,還必須準確理解原文。以前有幾家出版公司的IT類翻譯圖書之所以被大家痛罵,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譯者的文字水平不夠好,而是因為譯者根本不懂也不願意弄懂作者在說什麼,這樣的譯文會被讀者痛罵。
科學技術本身有客觀標準可循,所以科技文獻的意思理解起來反而比文學作品更容易,因為譯者不必拘泥於原文。假設原文先講了甲乙兩個演算法,然後下了比較的結論,譯者如果不能確認作者的褒貶,完全可以根據之前的講解進行邏輯推理,甚至可以親自動手編程實踐。要知道,邏輯和程序是絕不會因人而異的。推而廣之,譯者完全可以獨立驗證自己的理解是否準確,而理解準確恰恰是譯文合格的前提條件。所以我建議,科技文獻的譯者在翻譯完成之後,應當拋開原文閱讀譯文,想想是否能明白作者要講解的知識、原理、規律,如果做不到,那麼譯文多半不合格。
上文已經說過,科技文獻的一大特點是其論述內容有客觀標準可循,所以譯者可以藉助「文字之外」的信息來驗證自己的理解。這可以算科技翻譯的獨門優勢,而且這點優勢相當有價值。因為科技文獻的作者往往不是專門的文字工作者,不能奢求他們有很高的寫作水平,某些片段可能講解晦澀,難以理解,或者原作者並沒有為譯文讀者考慮(實際上這種情況相當普遍),使用了一些專屬於某些文化的典故、俚語。如果是文學翻譯,遇到這樣的問題會非常麻煩,摸不準原作者到底是什麼意思。科技翻譯則沒有這種問題,譯者一旦確認自己理解了原文的內容和邏輯,就可以大膽改動譯文讀者難以理解的片段,避免譯文讀者在同樣的問題上浪費精力。
我曾在技術文章中見到作者評價某種做法的難度「和拯救麻風病人一樣」。根據上下文猜測,這裡大概是說難度不小,不過非要理解為難度很小似乎也說得通,因為現在麻風病似乎很少見了,也很少聽說治療很麻煩,所以我不敢確認。譯者尚且如此,見不到原文的讀者估計就更難以確認了。於是我專門去查了資料,原來這裡作者指的是在斯里蘭卡的非政府組織、慈善機構、公共關係公司、衛生部門為拯救麻風病人的進行了長期的艱苦努力,那麼意思當然是難度大了。所以最終翻譯為「和拯救麻風病人一樣非常艱難」,這樣就確保讀者不會誤解。
再舉一個例子,有篇譯文講的是如何用正則表達式匹配獨立的單詞,原文是「so, if inline appeared in the sentence, the regular expression will match not in but inline」,翻譯為「這樣處理,如果句子中出現了inline,表達式匹配的是inline,而不是in」卻不夠恰當。英文本身就是以詞為單位的,所以閱讀原文時當然知道其中的inline、in都是指的「單詞」inline、in,而不是「字元串」inline、in。但中文的辭彙之間並沒有形式分隔,所以讀者有可能把「這句話包含inline」理解為「這句話包含字元串inline」。如果譯者大膽將「單詞」兩個字增補進去,譯為「這樣處理,如果句子中出現了單詞inline,表達式會匹配單詞inline,而不會匹配其中的in」,這樣讀者就不會有誤解了。
以上兩處改動都出自譯者之手,目的都是為了保證讀者的正確理解,保證「一千個讀者只有一個漢姆雷特」,且譯者這麼做有足夠的底氣這麼做。當然,如果譯者覺得應當盡量避免改動原文,也可以保留原文,輔以注釋說明,這個道理相當簡單——發布有缺陷需要用戶自己打補丁的軟體,與發布官方已經打好補丁的軟體,顯然大家都喜歡後者。
第三,在「順」與「信」發生衝突時,科技翻譯選擇信而不順。
「順」和「信」的取捨,是老一輩翻譯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所謂順,指的是文字通順、流暢,所謂信,指的是準確、忠於原文的形式。因為語言習慣不同,所處的文化不同等原因,翻譯時難以「形神兼備」的情況是時常出現的。要譯文流暢,可能就要對原文做較大改動;要盡量不改動原文,文章又無法流暢。對這個問題,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處理。
在「信」與「順」之間,文學翻譯更偏向「順」,如the night breeze came with pleasant guitar,原意是「晚風和好聽的吉他是一起來的」,但這樣表達很彆扭,故改為「晚風送來美妙的吉他」,這是取「順」而棄「信」。但如果科技文章中出現the data come with noise,翻譯為「數據送來了噪音」就是嚴重的錯誤,只能譯為「數據是和噪音一起來的」,這是取「信」而棄「順」。儘管看起來比較直白簡陋,但很多技術文獻本身就是直白簡陋的,翻譯時一味追求譯文的「順」,不但喪失了科技文章看重的準確信,即便從翻譯本身來說,也有塗脂抹粉、文過飾非的嫌疑。
要補充的是,「信」和「順」捨棄一定要在「信和順無法調和」的前提下進行,「信而不順」絕不是不動腦筋硬譯的借口。即便是堅持信而不順的魯迅先生也說過:信而不順,絕不是捨棄「跪下」而保留「跪在膝上」,捨棄「銀河」而保留「牛奶路」。實際上,大量科技文章都是非常淺顯直白的,譯文對譯文讀者的要求不應當高過原文對原文讀者的要求,尤其是不應當抬高對讀者文字理解能力的要求。
第四,科技翻譯時,譯者應當對加倍小心應對專有名詞(術語)。
專有名詞是科技文章中大量用到的辭彙,專用來指涉一些約定俗稱的概念。因為科技行業的發展水平不同,現代科技專有名詞的大部分都來自西方國家,所以必須翻譯出來。物理、生物等領域的專有名詞許多都是組合而成,翻譯相對容易,如magnetic field翻譯為「磁場」,haemoglobin翻譯為「血紅蛋白」(希臘文的haima「血」和拉丁文的globin「球」)。
不幸的是,IT行業的情況特殊,這個行業許多人心態很年輕,思維很開放,很多術語是從生活中借鑒而來,翻譯起來反而麻煩。比如buffer和cache兩個詞,本來buffer指的是「逃生氣墊」,cache指的是「隱匿的存放處」,引申出計算機里的「緩衝」和「緩存」是非常形象自然的。中文的「緩存」和「緩衝」屬於針對具體領域專門創造的術語,雖然已經約定俗成,畢竟割斷了原來的形象感,所以很多初學者見到「緩存」和「緩衝」以為是全新發明的東西,甚至會混淆這兩個名字相近的概念,也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記憶「緩存是透明的」,卻不知道cache本來就有「隱匿存放」的意思。
可見,術語的翻譯一定要加倍小心。這方面好壞例子都很明顯。好的例子如表示空氣污染級別的beyond index翻譯為「爆表」,即便不認識beyond index的人,一看「爆表」也知道意思。壞的典型比如case-sensitive翻譯為「大小寫敏感」——據我觀察,幾乎沒有初學者能想明白「大小寫敏感」的什麼意思,了解之後不少人還以為IT行業的術語就是這個怪調調。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這個譯名造錯了。查閱詞典可知,sensitive除去表示「感覺上的敏銳」,還有一個意思是「有能力區別和分辨」,所以case-sensitive的真正意思應當是「能區分大小寫」(「敏感」和「有能力識別」有一定聯繫,但區別很大:「不識好歹」不等於「好歹不敏感」,「是非分明」也不能說成「是非敏感」)。譯者不夠謹慎造錯一個術語,會影響到無數後來者的學習。所以這樣說來,我覺得cookie不翻譯反而是好事,有人非要翻譯為「小甜餅」反而畫蛇添足,因為中文世界裡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小甜餅」是什麼,有什麼作用,也不知道HTTP Cookie其實來自magic cookie,所以直接說cookie反而更好。
即便一些專有名詞已經有了譯名,譯者也應當記得,這些譯名一般只適用於狹窄的領域內,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譯法。比如plug and play,大家都知道這是「即插即用」,如果在講解程序的文章里出現,比如Having these code snippets, are you ready to plug and play? ,翻譯為「即插即用」就不合適了,因為這裡作者是調侃性地借鑒硬體的「即插即用」,談的並不是硬體標準,而是「把代碼直接拿過來用」的做法。所以不妨翻譯為「即抄即用」,這樣保留了願意,讀音也接近「即插即用」,便於讀者理解,甚至原文的一點點幽默感也保留下來。如果譯者想不到「即抄即用」,至少也應當在「即插即用」外面打個引號。
類似的例子還有正則表達式中的character class,許多譯者一看到class,就立刻想到「類」,所以character class就翻譯為「字元類」。但是「類」這個詞在IT知識體系里有專門的意思,它表示某種類型的對象定義變數和方法的原型,是對現實中一類有共同特徵的事物的抽象。character class翻譯為「字元類」,就會讓讀者聯想到「對象」等等一系列概念,在有的語言中甚至真的有類名叫Character,這就更容易混淆了。其實character class里的class只表示「組合/集合」,類似表示「班級」的class,所以應當翻譯為「字元組」更合適。
提幾點個人看法
1. 科技發展迅速, 新概念層出不窮, 而專業翻譯往往不關注這方面的東西, 也缺乏相關了解. 缺乏專業概念就匆匆上馬的那些災難級的譯作想必大家在各行各業都有所接觸, 人家還都拿了錢了.
2. 業內人士普遍沒受過專業翻譯訓練, 中文寫作能力也參差不齊, 因此譯文質量難以保證. 但我想說的是現在有人在免費做這方面的翻譯, 在中文世界傳播這些知識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在專業翻譯大規模掉鏈子, 好翻譯被賤賣的劣幣驅逐良幣時代這一點也真的沒法苛求.
3. 扯遠一點, 現代漢語到現在也不過一百多年的時間, 語言仍在快速的演化過程中. 文化弱勢語言總是會受到文化強勢語言的輸入, 因此受到翻譯腔洗禮不可避免. 我本人堅決反對語言純潔主義. 我認為這些大量自發的翻譯腔博客可以看作對語言可能走向的一種嘗試, 最終如果大部分人不接受這種文體且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出現(包括大家都去直接看英文), 那麼翻譯腔自然就會消亡. 相反如果翻譯腔"夠用"且為大眾所接受, 那就會在語言中固化下來, 現代漢語語法最終被歐化英化也不是不可能, 但這畢竟是自然演化的進程, 誰也難以阻止. 再加上漢語還有文字這道屏障, 被西化也不是太容易的. 語言的使用規則從來都是人多的一邊說了算, 尤其在現代, 少數人人為的干涉只會被解構被嘲諷(參見國家語委和廣電總局之前鬧的那些事吧).找一個認真做過科研的人來,就知道他總結成果的時候不僅是翻譯腔,而且恨不得從頭到尾思路都按英文來,筆下出來一篇地道流暢的,絲毫不帶中文腔的英文論文。
這個思維是沒法改的,而且是沒辦法的。他平常要看英文論文和文檔,聽英文的會議和講座,寫英文的論文和代碼,所以如果對主業敬業,就必須熟練流暢投入這套英文思維方式。
然後你發現,他寫中文的雜誌會議,畢業論文,學術報告之類的,基本都是那種一看就能想到英文原文的翻譯腔,而且學術同行看的很順眼——大家都這樣嘛。
然後假設他兼了個職或者處於熱情翻譯科技新聞或者書籍,除了翻譯腔還能有啥.....
要想不翻譯腔,有這麼幾條路。
0.找個會科研不會文學的。——這是對照組。
1.找個會文學不會科研的。——文筆不差,然而事實錯誤滿天飛都是正常的。
2.會科研的人翻譯完,會文學的人交流校對幾遍。——請給兩倍工資。
3.既會科研又會文學的翻譯者。——以這種人的出現概率,兩倍工資估計請不到。
4.找個中文為主要語言的科研領域——自然科學這邊是沒有的。
5.等大家都熟悉翻譯腔習以為常了——過幾十年便是。
俗話說陽光之下無新事,其實當年由於大批翻譯東洋書籍,在詞語上已經流行過一波日語翻譯腔了,吵得不比今天安靜多少。
「近聞青年人多用『自由』『運動』之外詞,艱深難懂,其實不必。"by嚴復。
「因襲之易,不如創造之難,一也;兩國學術有交通之便,無扞格之虞,二也。……有此二便而無二難,又何嫌何疑而不用哉?」by王國維。
"精理微言,用漢以前字法、句法,則為達易。"by嚴復。
「古則古矣,其如意義之不能瞭然何?以吾輩稍知外國語者觀之,毋寧手穆勒原書之為快也。」by王國維。
翻譯腔,或者翻譯的質量,取決於目標語的熟練程度和經驗積累。專業的知識還要請翻譯專業的回答@Laura 。但是,英譯中,如果中文水平有限,涉獵不足,或者經驗尚淺,難免不帶翻譯腔。就好像很多國人中譯英,讀來也是各種彆扭一樣。翻譯做到曉暢洗鍊是有難度的,但是做到平白簡單卻不難,起碼要乾淨。
注意兩點:結構跟語義的平衡。做好這兩點,大部分的翻譯足以勝任。
舉個例子。我理工出身,研究納米,我老婆英語專業碩士畢業,我們一起合作翻譯過一些納米相關的專業文獻和書籍。凡是明顯偏理工的專業文章,我老婆翻譯起來捉襟見肘,甚至語句不通,而我翻譯起來就遊刃有餘;但是距離專業越遠,她的翻譯也就越得心應手,不僅速度快,準確性和可讀性也大大增強。而我這邊的速度就明顯跟不上節奏。我們翻譯的還不是科普性文章,我相信如果是科普性文章,她的翻譯質量還會更好。
為啥要舉專業文獻的翻譯呢?原因很簡單,專業文獻的語句結構都比較簡單,大多數人的英文水平都能勝任,所以結構跟語義的平衡相對容易做到。文學作品的翻譯就另說了。另外,很少有人能把文獻寫得像文學作品,在我讀過的所有的Paper裡面,只有少數幾個牛人能做到。有興趣的人可以查一查Stephen Mann教授寫的「Life as a nanoscale phenomenon", 這篇文章文采斐然,字字珠璣,百讀不厭,愛不釋手。原文PDF鏈接如下:http://www.inchm.bris.ac.uk/mann/Research%20Sketch/Articles/Life%20As%20A%20Nanoscale%20Phenomenon.pdf
總結一下就是,中譯的質量,取決於譯者中文的水平。因為想翻譯好,起碼得過三道坎。
第一是相關專業外語得好。
注意是這裡說的是專業外語——甚至你就是找個英文專業的博士來翻譯「編譯原理」,十個也得有十個栽了(哪怕不考慮技術背景的問題):除非他能拿出皓首窮經的勁頭,查資料把一個個黑話般的專業術語都給弄明白了(注意得特別小心,稍微有一丁點不小心就會栽)。
比如我曾經遇到一篇文章,其中提到自己「還有很多代碼在the bit bucket」;於是我放狗一搜,明白了,Bitbucket是個在線版本管理系統……放進去一看,果然前後意思連貫,渾然一體,就它了。然後考慮到大家的熟悉程度,隨手拿個vss類比……然後還有人嫌我的vss用的不好,太老掉牙了,起碼也得svn/git……
然後過了一年,被人打臉了:the bit bucket另有所指,它的意思是「數字垃圾桶」,或者特指/dev/null……
一查,果然如此。而且換用這個,整體上明顯更符合作者本義。
我還是天天接觸相關辭彙的。
這個還可以拿中文來類比:你覺得中文系畢業的,必然都知道氯化鈉是啥嗎?這還是初中都學過的化學常識哦。
更「高深」的專業術語,對行外人來說,肯定是「一個一個字都認識,連起來不知道說什麼」。
尤其是類似英文這樣隨時隨地生造一頓詞/縮寫的拼音文字,門檻只會比中文更高。
這就是必需相關專業外語底子的原因。
第二是足夠的技術水準。
簡單粗暴版:閱讀如下兩篇科普文,然後嘗試向別人複述文章內容。
讓數學來告訴你高考作文的正確寫法:行囊到底該怎麼備?
如何從數學上證明微信群不是一個群?
作為科普文,這兩個帖子並沒有使用太多術語;不得不提到的術語也都有解釋。
所以,念你肯定能念下來;但,除非你已經理解了背包問題、或者對群有所了解;否則,你肯定沒辦法用自己的話複述它們。
在某個領域水準不到時,你必定會遭遇這樣的尷尬(尤其是……我還故意挑了兩篇有「藉機遛術語」嫌疑、因而「如果你原來不懂那麼就幾乎沒可能看懂」的文章)。
面對這種技術文章,一臉懵逼的你當然只能做到類似機器翻譯的程度——只是可讀性或許能比機器翻譯稍微強一些……嗯,也只是或許。
第三是有自己撰寫技術文章的能力(最好是有寫科普文的能力)。
技術文章其實就是對內行的科普文,這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讀者是內行,故不太怕言語生硬、滿篇術語(所以可以用術語減縮行文);二是……這些讀者,顯然是因為不懂才來找你學的,你得用一篇文章讓他們懂,所以才叫「面向內行的科普」。
如果你有技術,但卻是茶壺裡煮餃子,學再好、再簡單的技術,你都沒法用母語清晰表達出來……那麼你可能只會幹巴巴的列出一堆條文,儘可能涵蓋了可能用到的定理、公式、原則、習慣……
但是,沒起沒落的這麼一堆——你這天書真是打算給人看的?
想說清楚一件事,你必須事先有一個計劃:從哪個基礎知識開始、如何引齣戲骨、如何說清來龍去脈、如何說清楚結論;以及可選的:有哪些常見誤解、讀者如何證實自己確實懂了。
如若不然……必然出現「我本來是明白的,你越說我越糊塗了」的尷尬局面……
翻譯別人的技術文檔也一樣:(比較好的)原始作者一樣有這樣的全盤打算;如果你搞不明白,只是一字一句直譯……那麼人家的框架必然被你給毀了。
比如說,為了說明某個晦澀的事物,他可能會從(相對自己民族而言的)某種常識開始類比,以便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引申出該事物;那麼換了文化背景,常識很可能就成了獵奇;如果你又只會直譯,譯文必然顯得莫明其妙——尤其是,「獵奇」的、近於俚語的習俗性東西,非常容易造成誤解;如果你就著誤解翻譯……
只有你自己也有這種「寫作規劃」的能力、並且對涉及的技術理解透徹,這才可能理解別人每一段話都是想幹什麼的、然後才會知道如何盡量把人家的意思充分表達出來——否則,那些核心/難點部分,你絕對譯不好。
想有好譯文,如上三點缺一不可;那麼,你來告訴我,你覺得同時滿足如上三點的譯者,能有幾個?
說個自己的情況. 在翻譯技術文檔時, 為避免因自己理解錯誤或不到位而造成翻譯錯誤, 所以嚴格按照原文的用詞, 斷句, 邏輯關係等來翻譯, 這樣也就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翻譯腔.
自己在寫一些其它相關文字時, 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技術文檔中描述到的內容, 為保持統一, 可能也會使用帶有翻譯腔的詞句.我就不信知乎沒有一個跟我一樣,認為科技專業文章翻譯,信和達的需要遠勝過雅的。
我寧願看翻譯腔,我寧願看到中文,大概就能聯想起英文大概是怎麼寫的那種翻譯,也不要給我看那種辭藻華麗,卻搞不清他到底有沒有了解原作者到底想說什麼的那種翻譯文章。
你就是個翻譯好嗎,真辭藻華麗,你去原創啊……
我就是被語言欺負,不想捎帶腳也被你欺負好吧?
什麼stay foolish stay hungry,你最好給我翻譯成保持傻子狀態,保持飢餓狀態,也嫑給我翻譯成: 1.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2.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3. 常保饑渴求知,常存虛懷若愚。 4. 好學若飢,謙卑若愚。 5. 求知永若渴,大智常若愚。 7. 若飢若渴,大智若愚。 8. 留餓,留憨。 9. 不進則退,停下來會變的很餓,會更愚蠢,一定要積極進取……這種東西吧?
我要是不懂一點英文,我得被你這個翻譯欺負成什麼樣子?我會以為喬布斯是一個酸儒書生呢……
干!
在我偶爾能看到一些據說很傳神的翻譯的原文之後,總是覺得:X,一定要學好英語,不然還得被這些人操一頓啊……我都不敢想在其他語言領域,都被凌虐成什麼樣了……(林少華版和施小瑋版本的村上春樹,到底哪個才是正宗,我也搞不清楚,但大概讀了一下,這分明是兩個寫作風格啊,你們嫑這麼搞我們這些不懂日文的好不好……)
所以,非常感謝那些翻譯腔的譯文。
謝謝!
我讀過為數不少的博客、雜誌文章,書籍,它們與網路如何令我們孤獨、愚蠢,或者又孤獨又愚蠢相關,因此我開始相信它們的說法。我要找到到底互聯網「對我們做了什麼」,這樣我才能反擊。但,互聯網並非個人的追求,它實際上令我們彼此相連。
I"d read enough blog posts and magazine articles and books about how the internet makes us lonely, or stupid, or lonely and stupid, that I"d begun to believe them. I wanted to figure out what the internet was "doing to me," so I could fight back. But the internet isn"t an individual pursuit, it"s something we do with each other.
所謂翻譯腔,應該是:
我讀過足夠多的關於互聯網是如何讓我們孤獨或者蠢或者孤獨且蠢的博客、雜誌和書籍。我想找出互聯網「對我做了什麼」,以便我能夠回擊,但互聯網並不是什麼個人事務,它是那種我們必須相互作用的某種東西。
That" s the design challenge—to discover real needs that even the people who need them cannot yet articulate.
Emotional.Design.Why.We.Love.Or.Hate.Everyday.Things
譯文:
這就是設計的挑戰——去發現需要它們的人們甚至還未能表達出來的真正的需求。
我英語不好,瞎噴的一個答案……
和諧了不和諧用語。作為一個翻譯過書,寫過書的人,我來說個比較簡單的理由吧:主要是之前閱讀的技術書籍都有翻譯腔。
當讀的技術書越來越多的時候,就容易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在這個時候,如果寫的文章本身數量不夠多的時候,那麼我們的寫作風格就偏向於這類書籍。
@劉新征 好像有點過於激動了……
說到「翻譯腔」,我倒不會想到「保持飢餓,保持愚蠢」這樣平白、清晰的譯文,也沒覺得翻譯腔會和過分華麗的措詞相對,我想到的主要是那種,呃,譯者遇到英語原文的大型從句卻不知道重組的情況。
剛才隨手找了個例子,好像也不太典型,湊合看吧:
我讀過為數不少的博客、雜誌文章,書籍,它們與網路如何令我們孤獨、愚蠢,或者又孤獨又愚蠢相關,因此我開始相信它們的說法。我要找到到底互聯網「對我們做了什麼」,這樣我才能反擊。但,互聯網並非個人的追求,它實際上令我們彼此相連。
I"d read enough blog posts and magazine articles and books about how the internet makes us lonely, or stupid, or lonely and stupid, that I"d begun to believe them. I wanted to figure out what the internet was "doing to me," so I could fight back. But the internet isn"t an individual pursuit, it"s something we do with each other.
譯文來自愛范兒,原文來自 The Verge 的 Paul Miller 重返互聯網文章。
譯文里第一句話實在看不懂啊(當然後面幾句也是槽點滿滿)。我可能會把它譯作「關於互聯網如何使我們孤獨、或愚蠢、或既孤獨又愚蠢,我讀過很多博客日誌和雜誌文章和書,多到我都要開始相信它們了。」
我喜歡盡量保留原文細節,所以翻譯腔其實也不輕,但示例譯文中那種讓句子完全不通的問題實在不該有。而這種問題應該說佔了翻譯腔很大一部分,不提及它們就為了鄙視過分華麗的譯文而匆匆讚賞翻譯腔實在不太合適吧……
例子里那句話其實也已經很難說是單純的翻譯腔了,似乎已經是誤譯,但這恰恰也是我們面臨的情況:很多翻譯腔過重的譯文就是來自時間倉促或英語和漢語水平不佳的譯者。於是伴隨著那些令人頭大的句子,誤譯也相當多,問題很大。
答案快寫完了才看到 @內小妞 的答案,說得比我清晰……(噢不過我不贊同她比較語言視角的分析……)參見我之前所寫的:為什麼網媒不能持續提供高水準內容?
引用其中關鍵部分:
一個容易想到的解釋是,讀者不必為互聯網信息付費,因此無法用高薪吸引好的作者和編輯。但一部分新媒體有豐富的融資,卻依舊發布差勁的報道。這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呢?
科技博客等新媒體門檻低,因此批量湧現,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在渠道和內容都不強的情況下,將精力主要放在渠道推廣和運營上是很自然的選擇——沒有人看的內容沒有任何意義;非媒體的網路服務,比起內容質量,更注重使用率和用戶體驗的提升。
當新媒體已經有了固定的讀者群和影響力之後,或者資訊產品有了較多的用戶之後,按理它們應該拿出一部分資金支援內容生產,但這種情況下,即使維持現有的內容質量,也不會導致顯著的用戶流失,使得企業缺乏加強編輯力量的動力。
因此,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在拚命壓縮內容成本的同時,期待壓榨出更優質的內容,這是自相矛盾的。
出現翻譯腔,外在表現就是不符合中文表達習慣,語言過於生硬,讓人讀上去略微有點說不出的感覺。
現在各種信息流轟炸,科技博客這些更屬於頻繁更新的門類。對於科技博客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准,快。也就是所謂的信,達。你寧願讀一篇詞藻優美但錯漏百出的科技文還是一篇準確無誤,但略帶點翻譯腔的科技博客呢?信息時代就是要快,要求科技文還要達到雅的要求,那似乎有點過甚了。
我總結下大家的原因和自己的看法吧。
1.譯者沒有如此多的時間去把文章變得雅。科技文重在迅速。
2.譯者沒有受過專業的翻譯訓練,有時候需藉助機器翻譯。
3.我不知道大家翻譯過沒有,當你面對一大堆專業名詞,並且文章也足夠簡練。除了尊重原文就是尊重原文了,這會導致某種程度的翻譯腔。
我相信大部分科技博客都有原文地址的。強烈建議大家看原文,一點點積累,你就不會怪翻譯腔,或者,你直接翻的沒翻譯腔了。
因為它們就是從國外的科技博客翻譯過來的
只不過通常它不標註編譯/轉載來源
比較道德的辦法是同時給出轉載/編譯源和該新聞最初的起源鏈接
拿android新聞來說
androidpolicethe verge
anandtech
androidcentral
gsmarena
phonearena
等等都是常見的來源
因為大量的外稿都是兼職譯者來做的,譯者水平參差不齊唄!
編輯根本不去認真校對,畢竟標題黨的做法更有利於賺取流量,而校對和編輯沒有人認真去做,深層的原因是博客和門戶都不喜歡在文字質量上做太多要求,或者沒有激勵機制。
說實話,科技博客還不錯了,你有通篇讀過門戶科技頻道的編譯文章嗎?
有一個原因是:有些論文的長句子,翻譯起來真是卧艹
科博剛起來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依靠翻譯支撐的,現在都知道翻譯不夠了,更注重原創,但翻譯仍然是一部分內容。一來大家喜歡看國外大公司的報道,國外科博無疑更準確及時;二來國外許多科技作者的文章質量確實很高。
回到翻譯問題本身。
一般科博翻譯文章力求準確,不求文筆,能說清楚事情就行。相信讀者也不是來科博看文章文筆怎麼華美。
很多時候國外作者會說一些笑點或者容易扯許多不想關的事情,文筆比較發散,這些翻譯的時候偏向於刪減。
因此只要不是自己原創,譯文有翻譯腔太正常了。我倒覺得,即使是翻譯體,也是太少了。
中文互聯網的信息,相比於英文的差太遠了。
即便是三腳毛、二把刀的英文水平,如果能多翻點外國資料,對中文互聯網也是有貢獻的。
當然翻譯腔歸翻譯腔,不能曲解原意。但我想,對於專業文章,翻譯本就不是單單英文與語文水平高就行的,更重要是專業知識。即,如果翻譯的文字優美,但內容錯了,那還不如翻譯腔來的好。
這麼說吧,喜歡聽翻譯腔的可以直接去聽同傳人員的現場口譯,這樣得到的可算是最具翻譯腔的文本了,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來把內容弄成符合漢語規範的表達。個人認為翻譯腔並非是一種能保證原文原汁原味的媒介,只是翻譯水平不夠高的紕漏罷了。即使是直譯,優秀的直譯者也會用標準規範的漢語來表達原文的內容與思想(接觸過翻譯的都知道漢語喜歡用短句,傾向於用動詞推動句意,而英語則是長句,因為它有許多連接詞作邏輯形合)。若想要了解原文作者的思想則應該直接閱讀英語原文,同時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來增加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在英文原文和中文譯文的對比中發現兩種文化不同的邏輯思維方式,豈不比閱讀紕漏百出、只見皮毛不見骨的翻譯腔文章要來得好?
所有翻譯腔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對自己的文化不自信了。
劉新征的答案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假設上,即翻譯只有「翻譯腔」和「華麗辭藻」兩個選項。事實上翻譯腔的反面不是華麗辭藻,而是「正味中文」。是正味,不是正統,不是純淨。這就像上海人吃上海菜,廣東人吃粵菜,立即就能判斷出味道正不正。懂的人,也能聞出文字的味道。
我認爲劉君的答案背後的態度,就是我們在中國用不上好東西的原因。一切只要「有」,不要「好」。所有事情,做到就好,姿勢好不好看一概不理,甚至好看還會被鄙視。Well, #ThisIsWhyWeCannotHaveNiceThingsInChina
語文沒有學好。
推薦閱讀:
※ACGN 作品中的角色名是怎麼翻譯的?
※《變形金剛》中角色的中文名來源是什麼?
※什麼是優秀的電影字幕翻譯?
※你認為哪部外語電影名字翻譯得最好?
※如何評價賈秀琰的字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