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基礎心理學(認知心理學)都要泛儀器化呢?fMRI、ERP、眼動、多道生理等?


1) 我在自己參與神經科學的研究以前也不解為什麼非要用題中所說的機器測量心理活動。直到我一次在做EEG實驗的被試時困得不行, 精明的實驗員看著我的腦電波變化, 立即從另一個房間跑來把我給叫醒; 還有一次他們把穿顱腦磁激儀架在我腦頂時, 我的腳趾頭不自主的抽動起來, 我都無法控制我自己的腳指頭了!這兩件事情後我就想, 好吧, 我服了, 準備投身於你。

儘管馬克思主義教導我們, 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 人大概本能得喜歡相信迪卡爾的心身二元論, 因為"心理"這樣神聖的字眼, 怎麼能就產生於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神經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呢? 不喜歡的"泛器論"的人, 大概首先要克服心身二元論的偏見, 這樣我們才有討論共同話題的基礎。

2) 通過不斷在進步中的技術對大腦活動的觀察, 可以對心理學的問題的探討達到更細緻的程度。

拿記憶這個心理學的必修話題來舉例:
純認知心理學的理論中提記憶的過程有編碼, 儲存, 和提取, 我們並不知道是否真的要相信這麼分類。

直到有一天有一個叫HM的癲癇病人做了病灶切除術, 他醒來後人們發現, 癲癇是不發作了, 但是他再也無法存儲新的記憶了, 而他依然能夠回憶術前的事情。在今天的中國這大概會又是一件醫療事故, 醫鬧惶惶。 但是HM的存在對於神經心理學是革命性的, 從此人們知道他被切除的海馬回對於記憶的編碼來說至關重要。從他二十幾歲到最近八十幾歲過世, 記憶研究者們用他做了無數的實驗, 比如發現他的工作記憶還不錯, 比如他還是可以學習一些東西如某一些動作技能。

那時候我們知道病灶的切除在海馬回是通過CT照的片子, 見過CT片子的人都知道它的解析度是很低很低的, 只知道那個地方有白白的一片, 具體是哪裡, 多數靠放射科醫生的經驗。MRI出來以後空間解析度有提高, 但是海馬回是如此精細的一個結構, 像麻花一般扭轉著纏繞在大腦顳葉內側, 和基底層的那些微小神經結構以及大腦的其他區域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到底是哪些部分被切, 低場強的MRI也看不出, 後來人們用高場強MRI的來看, 才看清楚, 有海馬回的大部分, 但也有杏仁核的很小一部分, 等等。更新的超高場強的MRI(7T)還可以看到海馬回的各個小區。

在不久的將來, 通過更精緻的心理學實驗, 我們將能夠回答到底哪些小區參與了記憶的編碼, 是共同參與還是各自有不同的功能, 各個小區之間的功能性連接怎樣, 和大腦其他部位的功能性連接怎樣, 這些功能性連接的阻斷對於某中特定的記憶(比如圖像記憶, 語音記憶, 情緒記憶)的影響又如何? 以後再遇到HM這樣的病人時, 就不會手忙腳亂得亂切, 可安排更精細的手術方案, 有選擇得破壞一些結構, 保留更重要的另一些結構。腦成像技術, 我覺得對於心理學的研究是非常有益處的。

3) 另外我們也不能過分得迷信這些技術。A: fMRI實驗的只能告訴你大腦活動和心理活動之間的相關關係, 不是因果關係。因此不能得出類似"因為你的杏仁核小所以就沒心沒肺"這樣的結論。這是我自己在寫論文時都必須時時提醒自己的事情。B: MRI圖像從數據搜集到圖像後處理到統計結果處處是陷阱, 處處tricky。因此不要隨意相信一個研究結果, 要多讀, 多看, 多做, 才能學會辨別, 這個研究結果有幾分真, 幾分值得懷疑。

總結: 作為一個應用這些技術(目前主要fMRI)來嘗試回答人的心理現象的研究者, 覺得泛器論的提法, 我不能接受。這是一些非常寶貴的方法, 不是什麼潮流, 更不是功利性的發表文章神器。fMRI從出現到現在才20年有餘, 技術的發展在不斷的進步, 對於這些技術的運用才剛開始, 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身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心理學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哲學家坐在小屋裡思辨的產物, 而是一個高度交叉的學科, 有來自哲學, 數學, 醫學, 社會學, 語言學, 管理科學, 經濟學, 計算機科學, 物理學, 工程學, 等等領域的知識輸入; 一個研究心理學的人, 只有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 有選擇得學習與自己研究的方向相關的交叉學科的知識, 建立一個多樣化的知識結構體系, 才能看得更高, 走得更遠。


這是一個對於心理學研究很好的問題。研究儀器的使用是服務於具體研究目的。正是由於研究問題的不斷深入,才推動了研究儀器的廣泛應用。反之亦然,研究儀器的應用也有助於回答更深層次的問題。

在fMRI, EEG, Eye Tracking等技術出來之前,研究者關心的心理問題主要在行為層面,也就是行為主義。60年代興起的認知主義把心理學的研究引入了內部的腦活動機制。雖然通過行為研究方法可以了解一些腦活動的規律,但是這種方法得出的結論是通過推理得到的。而不是通過直接的觀察得到的。腦活動在當時幾乎無法觀察。

通過大量的行為實驗,研究者得到了大量關於人腦活動的規律假說。對於某一個問題往往存在多種不同的假說。對立派別的研究者往往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種技術能讓這些急紅眼的研究者更直接地觀察到腦的活動,那麼理論假說之間的矛盾不就迎刃而解了么?

因此,大量的實驗室引入了這些「高大上」的儀器。雖然不排除有些研究是沖著「標新立異」的目的使用這些儀器,但大多數實驗室的使用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多是針對一個明確的問題使用這些儀器回答其他儀器所不能回答的問題。

另外,這些儀器的使用也推進了學科間的交流。十年前,很少有計算機科學,工程學背景的學者會參與到心理學研究中。心理學研究者也很少會參與到計算機科學中。現在,因為研究涉及到大量數據的處理,以及更為嚴格的實驗控制,學科間的交流也更加頻繁。

最後,我想指出的一個誤解是科學的定義。並非使用這些高技術儀器的研究就更科學,而之前的行為研究就不科學。科學只是一種態度,通過證偽來不斷推進對事實的認識。儀器只是一種工具,讓我們能夠更高效率地了解事實。


因為認知過程的基礎是神經活動呀. 如果想要詳細了解認知功能的原理, 需要合理的數學模型. 只有行為學數據, 數據量太小, 不足以區分不同的模型. 腦成像數據更豐富, 更有希望讓我們探索人腦的計算過程啊.

無恥地打個小廣告 如何探索認知的神經機制:現代「讀心術」(一) - 通往心靈中央的旅程 - 知乎專欄.


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問題,為什麼心理學會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然後走向行為學,到現在主流是神經科學。

首先,心理學對於自身的定義是「描述人的基本心理活動和心理現象的學科」。沒有錯,心理諮詢這種干預類的事物在心理學當中是非主流的,心理學和社會學以及經濟學一樣,重點在於描述現象。

好了,那麼,為什麼現在認知神經科學會成為主流呢,因為有的心理現象,光靠行為學的研究不足以說明。拿最近知乎上比較火的抑鬱症來說,到底是什麼引起的這一類疾病,從行為學上的研究基本已經窮盡了,但是還是不能夠找出引發精神類疾病的原因,那麼,就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而神經科學就使得我們對於精神類疾病的認識更加深入了。神經科學對抑鬱症的研究成果相信大家在知乎圓桌都能看到了,那是相當的豐碩,就不再贅述了。

另外,在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上,神經科學也有其作用。
之前武漢大學的鐘年教授來江西師大做講座,他說了一個最近的研究——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說明中國人家庭的關係結構(大概是這樣,我記得不是很清楚了)。

對於這個研究,最開始是一個國外的人搞的,他從中國人守孝的制度入手,父親死了守孝三年,母親死了守孝三年半,其他的親戚遞減,最後得出一張關係網。父母最重,其餘遞減。

咱們國家的人類學大牛費孝通先生,通過田野調查的方式,得出中國家庭關係,就像往水裡面扔一顆石子,會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紋,父母、自己和配偶在最中間(抱歉沒找到圖)。而西方國家,最中間的只有自己和配偶,沒有父母。

最後,神經科學論證了費孝通先生的理論,在中國人說「我」「爸爸」「媽媽」的時候,激活了非常多的相同的腦區,但是國外的人激活的則是不同的腦區。(大概是這樣,我說得不嚴謹,請見諒)


這是一個新興的方向或者說潮流:即認知神經科學,不僅去觀察人的行為/心理,還要去了解這些行為/心理的腦機制。
當然,也有如上兩位所說:看起來更科學,實驗設計更簡單,出成果的速度更快。

Lz所說的泛儀器話也不準確。有人堅持用行為實驗、反應時在做研究。


作為一個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僧,其實我對這種泛儀器化,乃至整個心理學的泛實證化並不認同。我也不太贊同鏡泉童鞋對心理學的看法。
首先,個人認為心理學並非一門自然科學,至少不是一門純自然科學。心理學包含眾多研究方向,近代比較流行的認知神經科學只是基礎心理學中的一個分支。而其他心理學分支中的主流研究方法還是傳統社科中的統計、調查法。其二,個人認為我國的許多心理學者刻意拔高了實驗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等學科在心理學中的地位。正如鏡泉童鞋所言,我國的心理學教育中將馮特、華生、乃至巴甫洛夫等人神話了,同時也將心理學神話到了自然科學的高度,而歐美心理學界的幾個赫赫有名的人物,如貝克、薩提亞、歐文亞隆、克萊因、沙利文等在國內心理學教科書中只是一筆帶過。在上個世紀建國之初因為某些政治的原因,包括心理學在內的社科發展都受到了極大地限制。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心理學才得以繼續發展。因此,當時強調心理學的自然科學性有利於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與重視。但是如今這種思潮未能及時反思卻有愈演愈烈之勢。現今一個怪現象便是心理學的基礎研究對儀器和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就是樓主所謂的「泛儀器化」,而在應用方面如心理諮詢、管理心理學等則是專業化發展嚴重不足。
其次,包括認知神經科學在內的認知心理學在如今的心理學界中也並非主流方向。歐美各種期刊上的基礎研究相關文章不佔少數,但究其原因,也是這一方向的學科性質決定的。2013年UCL神經認知發展心理學大牛Annette Karmiloff-Smith在Times Higher Education上發表文章,反思心理學的自然科學與實證主義思潮,忠告心理學學生應更多以人文視角做心理學研究,而非一味地追求研究工具上的技術革新(e.g.fMRI fNRIS),原文Human psychology (with emphasis on the human)。同時心理學想出國深造的童鞋應該有感觸,申請國外大學的時候,基礎心理學比應用心理學好申請得多。這是因為國外做基礎研究的太少,而應用心理學在國外屬於熱門學科。(ps:讓我想起了NBA馬刺隊的鄧呆乃是心理學碩士畢業。)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現今世界上心理學發展較為先進的國家現狀。
再次,說到心理學研究,就不得不提主觀性。儀器往往只能給我們提供數據,處理數據,但最終的解釋,還是由研究者做出。這種解釋,在某種意義上只能算一種假說,而不具有一般自然科學結論的那種排他性。這一點只能說作為一個基礎心理學的研究僧,本人感受頗深。先進的儀器(EEG、fmri、TMS等)+可遇而不可求的顯著數據+邏輯通順的story=一篇好paper。
因此,我並非反對心理學的基礎研究與現代化技設備和先進的數據處理方法,而是認為這些工具方面的事物已經被我們認為神化了,以至於我們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心理學應該是一門服務於人的學科,將人過分物化或者同化,本身就是與心理學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因為單純的心理學和行為學實驗,那些你能夠想到的別人也想到並且已經做了。同理fMRI與腦電對各種大腦疾病的研究也被搶光了,現在只有兩者結合才好騙點經費,發一些質量較高的文章。說一些高崇的科學探索動機無可厚非,但是這一行中大部分人是並不相信他們自己的成果的。
利益相關:以前是這個方向某知名大學研究生,已轉行


不然就是玄學了?


不同的儀器有不同的優點,我們需要藉助這些軟體來證明我們的科學問題。


作為體育學院的一名學生,我們的畢業論文都越來越趨向做ERP和眼動儀的研究了。


實證/證偽主義的具體思辨和發展太複雜枯燥晦澀,而且幾個主力思想家到最後幾乎也都陷入困境,難以用自己主張的根本原則為自己的理論辯護,於是後來科學的實踐或多或少被簡化為視覺經驗實證主義,即眼見為實。


這個問題好深奧,專家來答吧。


對相關可測量數據的量化總結。找到規律,讓更多的人可以現在前人的肩膀上,避免口口相傳,經驗之談。


說白了一句話 技術決定真理的揭露


有什麼好的推薦的書么?


為了變得更「科學」。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啊,啥叫泛儀器化啊?既然心理學自稱為科學,怎麼可能不用測量儀器?以前心理學不怎麼用儀器,是以為技術水平達不到。你能想像物理學不用測量儀器嗎?


認知心理學目前最科學的心理學。需要各種科學儀器的輔助才能的到最精確的數據,再基於數據進行分析。


這一塊是心理學中最具有科學性的一塊,而且器材有門檻,很多小機構條件不具備。這時候,我是大牛,我就弄這個,可以建立技術壁壘啊(不服跑個分兒!)
但是看過一些研究的人就會發現,他們研究的題目有多腦殘,國內有很多實驗室完全為了發文章和套資金。這個,匿名吧。


想找相對客觀的標準,現在因為病理學無解~


因為心理顯然是要受到生理活動的影響的,或者說人的生理表徵能能夠反映心理活動啊。既然如此,檢測人體的各種生理信號之類的當然是有意義的。


在進行EEG ERP之類的實驗之前,我們都是要先進行行為實驗的呀


推薦閱讀:

「讀完了文章的每個字,但不明白整段話的意思」,那我的大腦幹了什麼?

TAG:認知科學 | 認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