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一詞的起源是什麼?第一個用「哥特式」定義建築式樣的人是誰?

據我所知最早的哥特藝術源於建築,12世紀就開始修建的巴黎郊區的Saint-Denis教堂是世界上第一座哥特式建築。其次,是相應建築上的雕塑、以及教堂內裝飾的繪畫。至於哥特小說、音樂等,那是很後來的事情了,而且是定義有很大差異的事物。

據我所知「哥特」一詞源於德語,原意是「野蠻」,那麼是誰最早把這個詞用語形容Saint-Denis以及後來出現的一系列哥特式教堂呢?

相關信息:
這裡有一條關於哥特音樂命名來源的信息:最早使用「哥特」這個術語的是英國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Anthony H. Wilson ,他同時也是Joy Division 的經紀人,他曾經宣布Joy Division 樂隊將作為一支哥特式的樂隊而有別於其他主流音樂流行樂隊。
出處:《什麼是哥特文化》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22217/


可以寫一本很大的書:論歷史上的哥特。

樓上說得很好,補充一點本人看到和想到的。

1. 哥特這個詞用於指中世紀的風格或事物,並非來自德語。法語詞源學上說,最初用這個詞指中世紀事物的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者洛倫佐 瓦拉,他在1440年左右用哥特來指中世紀的一種書寫方式,或字體,併兼有「過時」的意思;如果哥特是指一種建築風格,一般認為出自義大利人瓦薩里,Brockhaus百科全書也是這麼解釋的。

2. 關於哥特式建築命名的背景:
哥特一詞在西方的語言運用中主要有兩個指向,一個是指歷史上的一個日耳曼部落,即哥特人;另一個指公元12到15世紀普遍存在的藝術史上的一種表現風格。當然,這兩層含義之間有對應關係。這種藝術形式興起於中世紀,但是哥特式作為一個藝術風格辭彙卻是晚近時期才出現的事,而且這個概念最初帶有明顯的價值評判。哥特式最初用於藝術史中時,其實是一個貶義詞,它是作為「一個被認為是陳腐和令人生厭的中世紀特徵與習俗的輕蔑的標籤"而出現的。這與汪達爾主義(vandalism)有點相似,這兩個蠻族成了反文化的代稱。歷史上的命名有時就是這樣弔詭,往往是嘲諷者貶抑者取的名字傳諸後世,印象派野獸派如此,哥特同樣如此。
「哥特」出現的語境是文藝復興時代對世界歷史的三分法: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或現代。人文主義者拒絕與中世紀的任何牽連,只想在古代和自己的時代保持連續性,於是中世紀就是個黑暗的斷層。據說這種三分法最初是吉貝爾蒂提出的,在藝術史領域中,最初的三段論代表是安東尼奧·阿韋利諾和安東尼奧·馬內蒂,於是就出現了對中世紀建築風格的負面認識。這種風格的特徵被普遍認為「是一種令人壓抑的比例和趣味的缺失,特別表現在其令人難解和感到荒誕的裝飾、古怪的女像柱和諸如此類違反常規的東西上面」。在文藝復興的眾多論述中,對後世產生最深遠影響的是瓦薩里(1511-1574)的《藝苑名人錄》。在他的著述中,中世紀建築產生的原因第一次與哥特人發生了關係:「由於優秀藝術家的相繼調謝和美好建築的毀滅,好的建築風格和方法也隨之失傳,結果造成那時的建築缺乏秩序、優雅、比例。新的建築師們為當時的野蠻民族創造了一種新的建築風格,我們稱它為『哥特式』;在他們的眼裡,哥特式建築美妙無比,但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卻是那麼滑稽可笑。」他對中世紀建築的評述使得對哥特風格的貶斥延續了數百年。
(按:據當代學者的看法,哥特式建築的興起其實跟12世紀文藝復興和中世紀的一場理性主義運動聯繫緊密,這場運動即經院哲學的興起,只是這裡的理性是服務於信仰的。有人這樣描述哥特式大教堂:「邏輯學家的藝術:無論是在夏特爾還是在亞眠,大教堂都具有炫目的統一性,它的所有細節都明白無誤地表達出建築物的功能,而整個建築物就是作為一個整體被推算出來的。它是從清晰的分析、精確的論證和明白的一致性中得出的經院哲學的證明結果。因為這時的大教堂已完全是博士和神秘學者們構想出的精神福地。作為神意之表現和美之源泉的光線像純正的教義一樣射進教堂,使得整個建築物的牆壁都熠熠閃光(彷彿天上的耶路撒冷),而彩繪玻璃反射的彩色光芒使聖殿具有一種超現實的一體感。」)

3. 為哥特正名
對哥特式建築的美感的發掘最早是在18世紀的英國出現的。 1740年前後,英國人托馬斯·格雷就評論過蘭斯大教堂的哥特式美感;在歐洲大陸,歌德的《論德意志建築》被視為具有標誌性的意義的文獻,歌德1772年時曾讚歎過斯特拉斯堡大教堂這株上帝之樹的崇高之美。作為哥特藝術的發祥地,法國的建築史家似乎對這場正名運動比較遲鈍,直到19世紀初哥特式才慢慢失去貶義意味(此說參考的是法語詞源詞典),人們認為夏多布里昂在這方面是個具有轉折意義的人物。

4. 正名運動的文化和美學背景(這裡較多有個人的見解)
從更廣泛的背景上說,它可能與一場全歐性的新美學運動和浪漫主義思潮的興起有關:人們開始重新認識中世紀的價值。對哥特風格的貶抑可能是古典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圭臬造成的,在這種氛圍下成長起來的人們不大能夠接受中世紀教堂的那種神秘、壓抑和比例缺失。不過18世紀的人們開始擺脫這種片面立場,對異域的、古老的、粗獷的、一切不符合古典主義理性規則的事物表現出興趣。一個例子也許可以說明這場美學運動的獨特之處:關於荷馬史詩的一場爭論。17世紀後期,有些人指責荷馬史詩生硬粗糙,不符合當時人推崇的精緻細膩典雅的審美理念,但18世紀初,義大利人維科爭辯說,這恰恰是荷馬史詩的獨特價值所在,它真實地反應了那個英雄時代的純真和野蠻。這種新審美情趣同樣適用於中世紀。
維科在他自己的時代和國家十分孤獨,沒有人理解他的審美觀。但英國不一樣,也許是那裡的中世紀傳統保留較多,也許是受法國古典主義的影響較小,總之,英國在18世紀中後期形成一股哥特文化潮:霍拉斯·沃波爾在自己的別墅中仿製哥特風格,並在自己的小說《奧特蘭托城堡》中首次追憶起浪漫傳奇的中世紀,此舉開歷史小說之先河,不久還帶動了歷史劇和歷史布景的發展。
根據一般的看法,哥特風格的復興和哥特藝術旨趣的出現,與隨後的浪漫主義一脈相承,可以補充的是,也跟18-19世紀之交整個歐洲宗教情感的復甦緊密相連。當然,應該對浪漫主義作更為寬廣的理解,它針對的是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張揚情感意志和各種非理性的激情。宋詞中的那些風花雪月,固然是浪漫,但太小家子氣,有時簡直有點忸怩(個人孔見)。哥特風格影響下的浪漫往往是非常強烈乃至扭曲的,如夏多布里昂筆下美洲原始森林中的電閃雷鳴,如中世紀城堡中的恐怖陰森,甚至還有因虔誠冥思造成的恍惚痙攣。布里索的一番話頗有代表性:「我喜歡幽暗的森林和看見骸骨、棺槨、凄涼的墓穴時帶來的恐怖感」。哥特小說大概正能滿足這種今天看來有點扭曲但很強烈的審美心態。這種浪漫主義喚起的不僅是多愁善感,還有某種對原始能量的發掘和召喚、對未知的彼岸的令人生畏的事物的敬畏,甚或與之交融。這些體驗很容易投射到中世紀的事物中,或是直接以中世紀的事物為靈感源泉,哥特式建築向上的衝動、廳內的幽暗和光線的變幻、高聳的穹頂自然能激起人強烈和神秘的情感體驗……1836年,一位教士說得更明確:「現在,我們發現,對於教會用途來說,哥特風格比希臘風格要更為優越。哥特式打破了水平的線條,引導著目光一直向上穿過塔尖消失在天際,似乎引導著世間冥思的心靈,將它引入天堂的深處。而希臘風格有著長長的柱式和與地面水平延伸的線條,根據這樣的表現特徵,它似乎適合於世俗的目的和追求。因此我們建議,對所有那些法律、審判、商業或僅是科學研究用途的建築,宜用希臘和羅馬式建築,而對於那些我們首要關注精神目的地方,高聳肅穆的哥特風格更為合適。」
故,哥特式建築的正名和復興只是一場更大的美學和文化思潮的一個方面。可以說,19世紀初的很多文學作品中對中世紀的追憶、它們體現出的神秘主義和宗教關懷、對原始及異域風物的描摹和體驗,與對哥特式建築的重新評估有精神上的親緣關係。

5. 哥特一詞不僅用於建築藝術,還用於繪畫雕塑和文學創作,大致是與那種建築風格相匹配的東西。至於哥特音樂,Brockhaus百科全書上的說法是:哥特一詞能否用於音樂尚有爭論,如果可用,該音樂的起止時代都不明確。但這裡指的亦是中世紀音樂。(註:該百科全書出版於1969年,也許現在有了很多變化,哥特一詞會被濫用……)

6. 哥特一詞作為一個貶義的藝術術語還曾運用到政治方面。18世紀的理性主義者和改良派喜歡把封建殘留制度甚至整個「舊制度」稱為「哥特式的」。比如領主狩獵權和養鴿子的權利,起源於中世紀,乖張不合理性,這與最初對哥特建築的評判有類似之處。 但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是,18世紀末的一些革命者曾受某種哥特氛圍的影響。前面提到的布里索,其實是後來法國大革命期間吉倫特派的領導人。搞政治思想史的人總愛強調那場革命中抽象理性主義帶來的不良後果,但是,一個有文學背景的學者的說法可能更具啟發性:太講理性的往往人不可能成為革命者。這讓人聯想到盧梭的影響問題。作為浪漫主義第一個偉大代表,盧梭的影響可能更多地作用於人的情感方面,而不是他那些乾巴巴的理論說教。盧梭鼓勵了人們冒險的精神,也鼓勵了人的偏執和狂熱;我們是否也可以說,布里索等人的哥特式情感容易滋生出狂熱和恐怖呢?這種心態對於實際政治行動的影響有待釐清。


PS: 這種審美情趣可能與中國的傳統有很大的隔膜。以前看書,見有人說中國傳統的詩教是「溫柔敦厚」,這可能與哥特風格的那種強烈、神秘乃至生硬陰森格格不入。不過,有人以為韓愈是個另類,說他的有些作品「非詩之詩,不美之美」;大意是說,韓愈為人木強,牢騷滿腹時易用生硬刺目的意象,讓人森然魄動。所謂「獰厲之美」,大概也有點哥特吧。


德文的維基關於哥特的很詳細,但未能細讀:
http://de.wikipedia.org/wiki/Gotik
英文的是個目錄:
http://en.wikipedia.org/wiki/Gothic
法文的比較簡略:
http://fr.wikipedia.org/wiki/Gothique
但哥特式建築比較詳細:
http://fr.wikipedia.org/wiki/Architecture_gothique


哥特(Goth)包含多種意思,但其實其核心就是一種文化,哥特文化的來源就是哥特人。
哥特族是入侵羅馬帝國的一支日耳曼民族。在哥特文化之前,歐洲整個被羅馬帝國統治,所以整體都是羅馬文化。
在12世紀之前,整個歐洲的建築風格都是羅馬風格。其中有一個分支是羅馬風格到了大不列顛島上,和當地一結合,又成為了諾曼風格。
而當哥特入侵羅馬帝國之後,哥特文化逐步滲透,蔓延至整個歐洲。文化就開始過渡向哥特文化。整個12-16世紀是哥特文化的盛行世紀。
這有點像文化的更迭。從文化紀元上去分解歐洲歷史,可以把哥特風看成是羅馬風之後的一個紀元。而歐洲雖然是爆炸式文明,但各類文化都得到了延續,最後變成現在多元文化的一個部分。這和中國的漢風、唐風到現在不一樣,中國現在不會有主流的唐文化、漢文化,這是因為中國雖然是延續性文明,但是是典型的斷代顛覆,前朝皇帝後朝蟲,前朝文化也是一樣。


前一陣看了些這方面的小說,所以也查閱過一些相關的資料。

「哥特」一詞最早指居住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一個游牧部落,屬於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公元1世紀,哥特人從維斯旺拉河口遷徙到多瑙河左岸定居。從公元 3 世紀起,他們不斷向南歐擴張,在民族大遷徙中成為同羅馬人作戰的主力。經過數百年的征戰,哥特人逐漸分裂了羅馬大帝國,終於在公元 476 年攻陷羅馬城,消滅了西羅馬帝國。然而,「征服者被被征服者的文化所征服」,哥特人很快被同化,失去其民族性,約在公元 7 世紀以後,作為一個民族從歷史中消失。

哥特(Gothic)這個詞最早的含義就是野蠻的(Barbaric)的同義詞,帶有強烈的貶義色彩。或許是野蠻好戰的哥特人給南歐人,特別是自詡為羅馬後裔的義大利人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在羅馬大帝國滅亡的一千多年之後,喬治奧·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 ,義大利畫家、建築師、作家和歷史學家)是第一個使用哥特這個詞的人,來形容野蠻怪誕、缺乏藝術趣味的中世紀建築,稱之為「哥特式」( Gothic )。「哥特式建築」不是哥特人所創造的,他們是異教徒,並不建造教堂。這種建築式樣興起於十二世紀的法國北部,如丹納所說:「世界脫下破爛的舊衣,替教堂披上潔白的袍子,於是哥特式建築出現了。」在 12 至 16 世紀期間,它逐漸取代羅馬式建築,盛行於整個歐洲。哥特式建築風格主要體現在教堂和城堡中,英國的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德國的科隆大教堂( Kolner Dom )都是其代表作。這種教堂外觀雄偉壯麗,內部裝潢怪異神奇,高聳入雲的尖頂和瑰麗的染色玻璃花窗透射出的迷離光線,使人步入其中便產生敬畏、升騰、神秘與超凡脫俗之感,彷彿格外靠近上帝。

《劍橋藝術史》上說:「哥特式風格的來源是 16 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有關建築學的作者在輕蔑地回顧他們先人的作品時,才把這種風格成為哥特式……這種風格即它的尖形的拱稜柱的穹隆和複雜的裝飾等等,看上去是那麼乏味和野蠻,以至只有曾經摧毀了古羅馬文明的哥特人才做得出來。」在這些文藝復興思想家的影響下,哥特一詞逐漸被賦予了野蠻、落後、恐怖、神秘、中世紀等含義。所以,人們也把中世紀藝術通稱為哥特式藝術。

而現代所謂的哥特的含義,我認為其實跟之前的定義還是略有區別的。而現代哥特概念的誕生,還是要從一本小說開始說起。公認的第一本哥特小說就叫 The Castle of Otranto, A Gothic story。 這個Otranto是一個義大利南部的哥特式城堡的名字。這個作者是荷拉斯·沃爾浦爾( Horace Walpole )。

他老爹比他更出名,羅伯特·沃波爾(Robert Walpole),英國輝格黨黨魁,從1721年開始,成為英國歷史上的第一位首相,並且在這個位置上幹了20年。此後主導政局約20年之久,惟後來因為對西班牙開戰而失勢。一般認為,沃波爾首相任期始於他在1721年出任第一財政大臣之職;但也有人認為內閣重臣湯森子爵在1730年退仕,沃波爾繼而完全領導內閣後,其首相任期才正式開始;不過,人們多數取前者為其首相生涯的起點。沃波爾一直到1742年才辭職退仕,成為歷史上最長任的英國首相。

在任首相期間,沃波爾曾努力避免對外開戰,並維持低稅率政策,讓英國免於歐陸戰爭影響,使經濟繁榮穩定。至於在他的個人影響下,喬治二世對沃波爾十分信賴,而其所屬輝格黨的勢力更繼續鞏固,成為英國一大政黨。沃波爾的強勢管治出於其個人影響力,多於其官位的本身影響,因此繼他以後的幾任首相,相較之下,影響力實相形見絀。


說回到哥特小說,受到Horace Walpole的影響,後續這類型的小說,要素主要是城堡、地牢、強姦、暴力、巫術、幻術、語言、血腥、亂倫,戀屍癖等等陰暗的內容。在情節上主要就是以渲染恐怖氣氛為主。由於大部分這類型的書都不符合我朝的主流價值觀,所以在國內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機會受到關注。

相關wiki鏈接:
Giorgio Vasari
Gothic art
Horace Walpole
Robert Walpole


有的音樂是磁場,你不自覺地就被它吸引過去了。

而哥特,則是黑洞。把人完整地吸進去,席捲你的思想、理性甚至一切下意識的東西。它會釋放人性深處壓抑太久的東西,讓你的情緒進入白熱化的癲狂痴醉。而在那種癲狂的狀態下,人卻會異常地清醒和冷靜。

快樂讓人膚淺,而痛苦讓人深刻。以至在痛苦中沉淪。

沉淪,沉淪到黑暗的谷底。在那一剎間,你對世事忽然看得那麼清楚。你終於永遠也不會失望了,因為你終於絕望了。

哥特,是來自中世紀的蠱咒。

黑暗給了哥特黑色的眼睛,我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哥特這個辭彙開始鬼魅般潛入我們的生活,並以其暗含的凌厲鋒芒悄悄改變了世界。以《指環王》、吸血鬼系列為代表的哥特電影正在火熱票房,哥特音樂復甦並迅速發展,甚至連時裝界也跟著掀起了哥特風潮。冷靜地反思一下,哥特浪潮的洶湧並不止是單憑市場的炒作形成的,追究其背後,還有值得我們回味與反思的東西。

哥特文化從中世紀的興起,幾經波折發展到今天的捲土重來,有著其相應的社會歷史背景。我想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整個人類在20世紀都愈來愈深地感覺到生存意義的質疑。這種虛無主義的發展標榜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特徵。二戰後西方文化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神學復甦的思潮即是證明。哥特風潮的回歸,與其說是恰好迎合了人們的心理需求,不如說是大眾有意識地發掘出了這種亞文化形態,並進一步完善了它以滿足精神上的需要。對於這種亞文化的實質和魅力所在,我的理解就是,它是一種信仰黑暗和死亡美學的宗教。這個題目或許太大了,那麼就讓我從哥特音樂開始談起罷。

從早期哥特或者說是後朋的音樂中可以聽出,搖滾經歷了數次狂潮的洗禮發展到70年代末,Punk式粗糙簡約的嘶吼已顯出頹勢,轉向壓抑和自省。大概是punk族向社會宣洩了所有的不滿之後,發現一切依然故我無動於衷,於是他們開始對這個世界深深絕望。而在主流社會的門冷冷緊閉的同時,一扇黑色的刻滿中世紀浮雕的神秘大門悄悄地向他們敞開了。Punk族們憑著叛逆的勇氣闖入了這片曾經被稱做哥特的禁地,並在那裡找到了生存和繁衍的土壤。哥特,這個潛伏了幾個世紀的魅影終於重見天日,搖滾樂史也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哥特音樂從誕生之日起,其文化背景就決定了它與搖滾其它分支的明顯差異。作為根植於浪漫戲劇藝術和十八世紀哥特式文學的音樂風格,它對黑暗壓抑、死亡美學、宗教情結和對唯美主義近乎邪惡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避而遠之。而相應的,也有許多對藝術尤其是後現代藝術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相比較其他的音樂形式,哥特更容易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力。這種影響不局限在音樂方面,可以上升到藝術觀念甚至價值體系的層面。哥特音樂往往取材於挖掘和放大的人類感情世界,並在創作的過程中提升了這種自發的感性體驗,所以當它再作用於受眾(借用新聞學的概念,指接受群體)時,常會引發進一步的審美感情和思考空間。如果一種音樂引發的不只是藝術上的欣賞,同時還上升到哲學上的反思,以至影響到個人的信念和價值體系的改變,甚至到對生命本原及終極意義的質疑,那麼它的控制力就無法言喻了。正是籍由以上原因,我產生了把哥特音樂歸於一種宗教的想法。

當然我的意思並非指哥特音樂的核心是宣揚宗教。事實上它並不比其它的音樂形式更具宗教性,至少大多數樂隊的創作目的並不是為了傳播某種宗教信仰,甚至有些極端的樂隊旗幟鮮明地宣揚反宗教。我在這裡所談論的宗教不是指基督教、天主教或東正教等具體的實體,而是一種廣義上的概念。究竟什麼是宗教?

有位哲人說過,科學演化到最後往往歸於哲學,而哲學演化的終點往往歸於宗教。

宗教的影響力可以是異常強大的。我不由想起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最初入侵中國的時候,首先就是派大量的傳教士登陸口岸開始傳教。這好像是殖民國家的慣用手段,因為他們明白宗教對人的駕馭控制遠遠勝過武力等一切外在的強制力量。意識範疇的東西不會輕易改變,但是這種改變也往往因主觀上的固執而呈現不可逆性。同時,宗教對於人性的抑制和對於神性的崇拜使得信徒往往情願放棄其原有的思想體系,而表現出一種超自然的激情去臣服於這種宗教所宣揚的「神」的腳下。這種激情也是最可怕的。它表現為當事人心目中為終極存在無條件獻身的神聖使命感,而事實上這種使命感多少帶著盲目性。哥特作為一種音樂流派吸引了大批的樂迷的瘋狂熱愛,同時還有很多樂迷們為維護其信仰的純潔性對主流文化和其它音樂流派表現出不屑的死硬態度。從客觀上來說,這也可以看作是宗教對受眾所產生的非理性主義的強烈影響。

接下來想談談哥特的黑暗特質。哥特追求的是黑暗和死亡美學,這種與經典哲學觀念格格不入的理念使得它久久徘徊於主流文化和嚴肅藝術的大門之外。然而桀驁不遜的哥特對此絲毫不以為意,也許體系龐大、頹廢叛逆的地下文化反而更適合它的發展。等到20世紀末期,哥特音樂終於重見天日的時候,黑暗和痛苦已經在它肌骨深處烙下了悲劇的胎記。追溯到哥特的主題上,我們會發現其與悲劇藝術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不謀而合的地方:冷酷、各種暴力、瘋狂和性亂。而悲劇中的非理性和神秘性因素更是切合了哥特的特質:黑暗。無論是暴戾狂躁的BlackMetal、凄涼沉鬱的DoomMetal,以及虛幻棄世的DarkWave,無不閃爍著人性深處的悲涼,以及或隱或現的悲劇的影子,不同的只是表現的方式和具體結合的氣質而已。哥特音樂慣用的表現手法是:男聲主唱極盡壓抑與爆發之所能,把暗夜裡的絕望掙扎表達的淋漓盡致;背景中聖詠式的女聲往往帶有濃厚的悲天憫人的氣質,彷彿是在勸誘人對宿命低下撕拼的頭顱;而器樂則是黑夜中嗚咽的風聲、月影里的狼嚎和鮮血滴落在泥土裡的聲音。

當哥特發展到了DarkWave,更是倚重於意識主導音樂,,編曲的架構和器樂的鋪陳完全是為了迎合、張揚這種謳歌黑暗藝術的音樂理念,而樂器本身技巧的發揮則被放擱置到背景的角落,甚至被其宏大的氣勢所掩蓋。這並非因為DarkWave不注重技巧,恰恰是因為他們把技巧錘鍊到一種成熟的高度,以致於完全融合入音樂本身,化為無痕了。DarkWave中有很多結合古典風格交響樂的氣勢恢弘的作品,還有一些溫馨柔美堪比民謠或NewAge的仙音派作品,似乎把黑暗的影子抹殺得不留痕迹。但是就我個人認為,滲透在古典交響中的黑暗可以說是「大隱隱於朝」, 「仙音」里的黑暗至少也算得「中隱隱於市」。對於壓抑的現代人而言,如果說清新聖潔的NewAge是厭倦煩囂都市後精神上的小憩,那麼DarkWave里同樣一塵不染的仙音則是窺破一切後對冰冷現世徹底的出逃,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冬夜裡所做的離開人世追尋溫暖的美夢,做夢者沉浸在寧靜的快樂之中,卻再也不對這個世界抱有任何希望。黑暗發展到DarkWave的境界,大概也就是涅磐前的G點了罷。

哥特音樂還有另外一個特質,那就是它所崇尚的死亡美學。曾有評論者說,「哥特音樂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在黑暗、深沉、絕望的音樂中,還能夠呈現出一種優美感。」誠然,哥特的主題多是宣揚死亡美學。這種異端的極致美學根本不見容於或者說是不屑容於主流文化中。但我並不認同哥特文化是地獄的說法。我覺得哥特有自己獨立的價值體系,完全並行於主流的社會價值體系。主流意識形態是從「生」為出發點,歌頌生命的歡欣;而哥特文化則是以死亡為出發點,通過另一個角度去詮釋人類無法迴避的主題,如悲劇或是死亡,以此來表現生命中的痛苦及其價值。這兩種意識形態象生命枝條上的互生葉片一樣,不求中和,只求和諧地共存。因為究其共同目的,還是著力於探尋生命的終極意義。這種理解就好比現代社會中很多人的雙重人格一樣,為了生存必須建立積極入世的態度,但同時也會藉助于思考與冥想構築與外部世界的喧囂相抗衡的內心世界。在很多時候,生存這個問題本身,對於對生存和死亡有著清醒的自覺意識的生命個體來說,是艱難的。要承受外部世界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和內心世界的「不能承受之重」,要為生存下去尋找勇氣和毅力,以及面臨死亡的恐懼,大量現代文明的副產物使得人們需要藉助很多東西來宣洩和調整。那麼這時,哥特亞文化的應運而生可以看作是現代人獲取心理平衡的必然需要。

哥特文化與死亡的聯繫,追究到其先天因素,可能還要歸結到中世紀晚期神學領域的贖罪理論得到了發展。它認為基督的受難是為觸犯了聖父的正義所作的贖罪。哥特式大教堂區別於羅馬式建築的特徵之一,就是其西門的門楣上顯示的不是榮耀中的基督,而是正在進行最後審判的基督。中世紀後期的特點是擺脫不了死亡這一個人判決時刻的糾纏,表現在宗教思想上就是對罪孽、死亡和審判日益增長的執著,而這種陰暗情調則為哥特文化的基調埋下了伏筆。

前文曾提到哥特音樂具備天生的悲劇性,而弗洛伊德在談論《李爾王》的時候又曾經提到,悲劇旨在教導我們「放棄生命,放棄愛情,而與死亡的必然性交上朋友。」尼采由悲劇藝術引伸出來的悲劇世界觀則是「肯定生命,連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毀滅,與痛苦相嬉戲,從人生的悲劇性中獲得審美快感」。尼採的悲劇理論是給悲劇和死亡賦予美的少數幾種悲劇理論之一,它把悲劇看成是燦爛輝煌的,一種「形而上的安慰的藝術」。為了闡述「悲劇性」的實質,叔本華和尼采都轉向了音樂。由此可見,哥特音樂作為一種 「形而上的絕望」的載體來表現死亡美學,有其必然性。

哥特音樂的死亡美學不僅表現在音樂風格上,也體現在其視覺效果和行為藝術上。慘白的面孔,誇張的五官,麻木的表情,凌亂的長髮,復古的著裝和冰冷的金屬裝飾,這些都已是哥特族的經典特徵。從哥特樂隊的演出可以看到,他們對生命的絕望和對死亡的迷戀已經深入骨髓,沉鬱壓抑與自我毀滅的情緒展露無遺。即使是激烈的吼叫也絕不同於朋克、金屬的怒吼,他們根本就不準備抗爭、顛覆什麼。那只是歇斯底里的吼叫,是人在窒息前最後的嘶吼。不是運用聲帶,而是用肢體在吼叫,在掙扎,在呻吟。這種極端的表現手法極具視覺震撼力,連同陰暗神秘的舞台設計一起傳達了一種強烈的理念——死亡之美凌空出世,震撼一切!而在這種近乎宗教儀式的氣氛渲染下,觀眾很難不被感染。

「哥特不單是一種音樂型態,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哥特是一個可以讓人逃離現實而進入的幻想世界,一個黑暗而浪漫的世界。」我想,這也正是哥特這個宗教致命的吸引力所在。

哥特分為、哥特金屬、哥特交響、哥特搖滾……

很多人誤把瑪麗蓮·曼森也認為是哥特、可是他的音樂風格屬於工業金屬、還有很多死亡金屬、末日金屬、很消極的、他們都不屬於哥特、

哥特這個特定的辭彙最早來源於西歐的日耳曼條頓民族一個叫西哥特的部族、歌劇風格的披肩、斗篷和長手套是哥特風格的經典單品、哥特族們一般不會像朋克們那麼極端、

你所認為那種死亡美學是為了反映當時生活的需求所創造的、很多人被唱片、明星們欺騙了、認為自殺是美麗的、死亡是解脫、這實際上只是明星們給你開的一個玩笑、如果真的如此、為什麼他們還活著?其實真正的哥特是浪漫的、他是一種說話方式、一種反思維模式、一種嘲笑社會悲哀的聲音、如果你能冷靜的看哥特、你會發現、哥特在它那陰暗的外表下、有著一種怎麼熱愛生命的熱忱。


文章 The Word "Gothic" in Eighteenth Century Criticism:http://www.jstor.org/discover/10.2307/2915232?sid=21105701178683uid=4uid=83uid=2460337855uid=3739560uid=2uid=63uid=2460338175uid=3739256


@毛奇 就哥特的歷史起源和建築以及美學藝術方面的情況介紹的很清楚了,題主後面補充的哥特音樂方面的東西我來拓展一下吧。貼一篇幾年前我在蝦米做的音樂精選集,裡面很多資料的出處已經難以考證,望海涵。內容略長,慎入。

在私下和同學就WT和NW是不是哥特吵了起來,其實我發現很多人就哥特還是缺

乏了解的,單純的評判一個樂隊是不是哥特樂隊完全憑前人給這支樂隊打上的標

簽,而就標籤本聲缺乏理解。於是我就萌生了做這張精選集的衝動。

首先大家要清楚幾點

1哥特搖滾不等於哥特金屬

2哥特金屬等於哥特搖滾加重金屬(特別是重金屬里的厄運金屬)

3現在所說的哥特搖滾都發軔於PUNK,早期屬於POST-PUNK

4哥特搖滾加上其他形式誕生的新風格統稱暗潮(DARKWAVE)

5哥特和朋克的區別:哥特迴避政治,親睞宗教。而朋克有自己鮮明獨立的政治主

張(如反戰,**,同情底層人民等等)

6.哥特及哥特精神的核心是哪兩個字:「死亡!」對死亡的探討以及崇拜。因此

歌頌生命美好,歌詞意義再積極向上的樂隊基本上都不能算是哥特樂隊的,這也

是我吧WT和NW從哥特樂隊名單中剔除的原因。並不是主唱喜歡穿暗色衣服塗紫色

唇膏畫黑色眼影能吼美聲的樂隊就叫哥特樂隊。

7.再給大家念叨一遍GOTHIC ART&>GOTHIC ROCK&>GOTHIC METAL

8.唱過一兩首偏暗色調的歌就叫哥特歌手那是錯誤的,周杰倫還唱過南泥灣呢,

難道叫民歌歌手么

9很多哥特樂隊(尤其是哥特金屬樂隊)使用了歌劇女高音的唱腔作為主唱或和聲。

但這並不是哥特音樂獨有的特點,很多非哥特的音樂也會使用這樣的唱腔。

10.哥特音樂中存在著復古的傾向,包括使用中世紀樂器,借鑒古典音樂,使用歌

劇唱腔,歌詞和取材都借鑒近代的哥特風格文學,等等。這既增強了哥特藝術的

華麗美感,也進一步加深了其頹廢空虛的程度。所以像WT這種首首歌曲激昂澎湃

的是在難以劃入哥特的範疇

下面具體介紹一下哥特音樂

1 .GOTHIC ART(起源):最早是用來歸類歐洲中世紀時期[Middle Ages,5~15

世紀]的藝術風格,一般人較熟悉的哥特式藝術,大概就是出現於12世紀後以具

有尖拱形結構與彩繪玻璃著稱的哥特式大教堂,以及雕刻製品等。十九世紀初期

,哥特文學開始出現於小說的版圖,黑暗、古怪、神秘、性妄想等的題材,成為

哥特作家熱衷描寫的主題。


2.GOTHIC ROCK
意象:1980年代的英國,接續著70年代末期灰暗低調式搖滾樂風[Post Punk]的

腳步,哥特黑暗、詭魅、死亡和宗教等等的元素開始進入搖滾樂,開啟了哥特搖

滾[Gothic Rock]的時代。而往後透過哥特音樂的發展,哥特精神逐步形成一種

次文代,並擴散至整個歐洲與美國,哥特精神從音樂、繪畫裝置、乃至生活型態

各個層面得到實踐。陰冷古堡廢壚、暗影幢幢的地下室、被絞架與刑具裝點的純

美少女,吸血鬼十字架...等等,是哥特音樂中的常見配件及角色,然而哥特族群

在世人眼中幽微荒怪的行徑,卻是令普羅大眾驚恐震懾與誤解

音樂本身:Gothic Rock的主要特色就是幽暗、低調,並運用電子節奏及鍵盤合成

器,以營造出一種黑暗深沈的美感。哥特的教父是英國前朋克樂手Joy Division,

他的陰冷,偏僻,強迫性的自省音樂和歌詞為哥特最初的結構打下了基礎。但是

對於所有的意向和目的來說,真正賦予哥特生命的是」Bela Lugosis Dead」,來

自1979年Bauhaus的首張專輯。像the Cure 和Siouxsie the Banshees這樣陰冷

的前朋克樂隊已經在同一時期具備了完美的哥特風格,並且他們的重型音樂,恐

嚇的裝容和黑色的服裝成為了歌迷崇拜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哥特的聲望在

某一片被青少年疏離的敏感區(最初是在英國,那兒是大部分哥特樂隊起源的地

方,其次是美國)蔓延開來時,它的意識風尚變得越來越古怪,並且最初的音色

稍微有些發展了。


3.GOTHIC METAL(也就是現在主流所說的哥特音樂了)

歌曲意境:哥特金屬創作的靈感來自於厄運,黑金屬和死亡金屬等重金屬分支;

屬於哥特搖滾與之結合的衍生物。激烈、快節奏的電吉他,原聲吉他的應用(在

雙吉他樂隊中常見於節奏吉他,但是與主音吉他採用同樣的演奏方式,並常用來

彈奏大量旋律)而哥特金屬中的貝斯與厄運中的貝斯較為接近,但是融合了黑金

與死亡的激烈,對哥特金屬氛圍的營造起著重大作用。 而鍵盤在哥特金屬中也是

主要的角色,常常替代副吉他起著主導旋律和節奏的作用,同時輔助貝斯為歌曲

注入情緒,營造氣氛。歌特金屬營造的氛圍因歌曲的不同也隨之變化;或溫暖積

極或空虛壓抑。


歌詞主題:哥特金屬總是圍繞著一名或多名參與者為主角的並以悲劇收場的浪漫

幻想的傳說故事展開。而歌詞的背景大多設定在「新世紀」或「黑暗世紀」(歐

洲中世紀早期)也有可能是維多利亞時期,愛德華七世,羅馬時期或者所謂的new

age。浪漫和幻想的主題在哥特金屬的歌詞創作中佔有極大的比重,占的主導地位

如此這般,甚至可以說它是定義這一分支的最重要的特徵和先決條件


樂隊形式:哥特金屬樂隊通常有兩個主唱,基本一男一女,男歌手常用黑金和死

亡的唱腔,女聲部分多用高音或悅耳的聲音演繹。有的時候,樂隊也用其他的歌

手陣容,包括(但不僅僅局限於)女聲的黑死唱腔,格里高利聖詠和男聲清唱,

但常常見於和聲部分和歌曲的背景部分。(大概就是說開頭來個大合唱,把氣氛

搞上去,你覺得好神聖阿,好美啊~這時候男主唱一聲吼把你拉入殘酷冰冷的故事

情節,讓你覺得無比!@#¥%……。


樂隊分類:

一)黑暗vs.光明/Gothic Doom/Death

Gothic Death Metal可說是現階段哥特金屬中最主流的一支,樂團作品也最多,

Theatre of Tragedy在1995年所發表的首張同名專輯可說是影響性最大的哥特死

金屬專輯,當中的音樂元素,如優美女音主唱與death腔對唱的形式,大量的鍵盤

弦樂、鋼琴運用,都成為日後哥特死金屬的最基本要素。柔弱女音與殘暴死腔的

對唱,猶如天使與魔鬼般的對比,黑暗兼具優美感的氣氛與旋律,都是TOT為哥特

金屬所做出的定義。
可惜的是TOT在第三張專輯&之後,樂風便轉向電子哥特搖滾,不過所幸其

同樣來自挪威的後輩樂團Tristania及The Sins of Thy Beloved,表現可說青出

於藍,音樂性得到更大的開拓,特別是北歐黑死金屬冷冽氣息的注入,兩個樂團

各有所長,Tristania氣勢瑰麗壯闊,並有豐富的演唱編排[黑死腔+低吟男腔+聲

樂女腔+唱詩班],而TSOTB樂風哀美攝人,殘虐黑腔與銷魂女音精彩對唱,小提

琴有著靈魂性演出,而巧合的是這兩團皆邀請了同一位小提琴手擔任guest樂手,

也因此可以略為感覺到一些相似性。
德國的Lacrimas Profundere則是凄涼派Gothic Doom的最佳詮釋者,承襲自凄涼

派祖師My Dying Bride的精神,樂風極度悲涼哀愁,小提琴、長笛、豎琴演出是

一大特色,並有黑死腔+低吟男腔+聲樂女腔主唱,可惜從專輯《burning: a wish

》之後同樣已改變樂風。
荷蘭的After Forever是另一支為哥特金屬注入新視野的傑出樂團,其音樂風格呈

現出了廣闊的包容性,Doom、Black、Progressive、古典交響、聲樂、美旋律,

多樣的音樂元素造就出迷人的創作,除了音樂之外,聲樂女高音主唱優異的演唱

亦是一大重點!

推薦聆聽:
Theatre of Tragedy - Velvet Darkness They Fear (1996)
Tristania - Beyond The Veil (1999)
The Sins of Thy Beloved - Lake of Sorrow (1998)
After Forever - Decipher (2001)
Lacrimas Profundere - Memorandum (1999)
Within Temptation - Enter (1997)
Inner Shrine - Nocturnal Rhymes Entangled In Silence (1997)

(二)氣氛美聲/Atmosphere Gothic

這一類別的哥特金屬,並不強調哥特的黑暗面,其焦點反而是著重在情緒氣氛鋪

陳和動人的美旋律上,呈現一種靜雅的浪漫感與脫俗的氣息,音樂相對而言也比

較沒那麼重,在演唱上大多以純女音為主,或者是低吟式clean男腔。美聲哥特金

屬最知名的代表樂團就是荷蘭的The Gathering,特別是其女主唱Anneke飄渺渾美

的唱腔,堪稱是美聲哥特的完美典範。

另一支出色的樂團則是來自波蘭的Artrosis,其風格明顯深受The Gathering的影

響,不過其音樂中多了一份東歐的民族氣息,因而有種特殊的新鮮感,專輯也多

有演唱波蘭文及英文的兩種版本。


推薦聆聽:
The Gathering - Nighttime Birds (1997)
Artrosis - In Nomine Noctis (2001)
To Die For - Epilogue (2001/低吟男腔主唱)

(三)古典交響/Symphonic Classical Gothic

這個類別的樂團作品即是在音樂中融入古典或交響樂成份,不同於一般典型哥特

金屬的重點大多放在氣氛營造上,此類樂團常有較嚴謹的編曲結構與較多的器樂

演奏表現。在哥特金屬界知名度極高的Lacrimosa,即是此派的重要代表,由領導

人物Tilo Wolff所一手創造的Lacrimosa古典哥特音樂世界,其音樂完全獨樹一格

,充滿著一種強烈深沈的感染力,像是會觸動到聽者內心最深底處,而Tilo

Wolff也是個人認為在整個哥特金屬樂派中,真正具有所謂「哥特」性格的音樂創

作者,Lacrimosa的音樂就猶如Tilo個人生命的投射,聆聽Lacrimosa的音樂就彷

佛進入到另一個世界,甚至是Tilo的內心世界。

瑞典的Therion,音樂風格從早期的Death Metal根基,逐漸發展成為格局龐大復

雜的交響歌劇金屬,音樂不僅採用全然的管弦樂式配製,在演唱上也從帶有死腔

到後來完全只有歌劇唱詩班表現。

德國的Haggard同樣是一支古典化相當深的樂團,其成員包含管弦樂手竟達到近二

十人,厚重的Death Metal與高雅的管弦樂、聲樂女音巧妙地融為一體,音樂充滿

著濃郁的中古世紀氣息與民族味,編曲極度引人入勝。

推薦聆聽:
Lacrimosa - Elodia (1999)
Therion - Theli (1996)
Haggard - Awaking The Centuries (2000)
Enid - Abschiedsreigen (2000/奧地利)

(四)狂暴美學/Gothic Black

Gothic Black Metal是將哥特元素與黑金屬相結合的一支樂別,此類中的樂團作

品,一種是以哥特金屬為主體,加入部份黑金屬手法,如黑腔、狂暴吉他刷扣和

噴射雙大鼓擊等;而另一種則是以黑金屬為主體,再加入哥特元素。

義大利的Graveworm即是屬於前者,其曲式雖狂暴但卻沒有一般典型黑金屬的無人

性與疲勞轟炸,相反的其音樂充滿著一種強烈的美感,氣氛與旋律性相當哀美動

人,特別的是其作品中還加入了少許蘇格蘭風笛與弦樂組表現。

英國的Cradle of Filth則是後者的代表,事實上COF多是被歸在黑金屬中做討論

,其將哥特文化中最黑暗的吸血鬼題材於交響黑金屬中發揮至極,成為自成一格

的吸血黑金屬[Vampire Black Metal],更有趣的是COF在商業上的成功竟讓其

成為第一支被五大唱片廠牌之一的Sony所簽下的黑金屬樂團。

推薦聆聽:
Graveworm - As The Angels Reach The Beauty (1999)
Cradle of Filth - Dusk And Her Embrace (1997)

(五)哥特前衛/Gothic Progressive

嘗試將哥特元素與前衛金屬相結合的樂團同樣是存在的,此類樂風可說融合兩派

之長。丹麥的Sinphonia正是成功範例,其女主唱的唱腔可形容是帶點邪氣的

Anneke[The Gathering],作品中既擁有哥特的幽美神秘氣息,又有前衛金屬變

拍結構與彪悍的吉他riff,樂風相當特殊卻又十分吸引人。

推薦聆聽:
Sinphonia - When The Tide Breaks (2000)
Dame En Noir - La Clef Des Songes (1998)


【結語】

哥特金屬是一種著重「美感」的金屬樂別,這種美並不只是直接淺層的旋律性優

美而已,它所呈現與觸發的,是一種人類內心中的黑暗性,欲跳脫虛假、束縛,

追求純美與性靈的悸動,一種從絕望甚至自虐中,醒悟而獲得解脫的心靈升華之

美。當然,隨著音樂的發展與相互影響、融合之後,哥特金屬已不見得都具有這

樣的本質性。

在音樂的呈現上,哥特金屬也顯露了極大的包容性與可能性,例如古典樂或前衛

金屬編曲手法的融入,不過哥特金屬在90年代末期快速發展之後,在21世紀的初

期也呈現了疲態,許多大團甚至回頭靠攏電子哥特搖滾或Darkwave路線,新進樂

團也少有超越現況的表現,不過我相信這只是一個短暫的潛沈與尋求突破的階段

,哥特式美學縱然不是主流,但也絕不會從洪流中消失,因為在人類內心中永遠

都會存在著一個幽微的角落,而哥特金屬正是具顯這種暗色美學的重金屬音樂。

找了很多網站,翻譯了一些,總結了一下,終於整理出來這篇介紹。。


最後用哥特吧的吧主的幾句話來鄙視那些偽哥特

一提哥特就是黑暗華麗精緻高貴
一提音樂就是曼森夜願伊凡塞斯
一提文學就是安妮萊斯和愛倫坡
一提電影就是烏鴉還有蒂姆伯頓
一提自己就是無助彷徨不被理解
一提女人就是歐陽靖還有C什麼K

曲目列表:

  • 1 Velvet Darkness They... -- Theatre of Tragedy
  • 2 Beyond the Veil -- Tristania
  • 3 Lake of Sorrow -- The Sins of Thy Beloved
  • 4 Enter -- Within Temptation
    「給一首WT的歌,但是絕對不意味著WT是哥特團,只不過給大家一種感覺而已」
  • 5 To the Last Breath -- Inner Shrine
  • 6 Black Swans -- Lacrimas Profundere
  • 7 Forlorn Hope -- After Forever
    「以上七首是GOTHIC DOOM/DEATH的幾首比較有代表性的歌曲」
  • 8 Nighttime Birds -- The Gathering
  • 9 To Evil -- Artrosis
  • 10 Crimson Twins -- To/Die/For
    「以上3首是氣氛美聲(Atmosphere Gothic)的代表」
  • 11 Ich verlasse heut" D... -- Lacrimosa
  • 12 To Mega Therion -- Therion
  • 13 Chapter 3: Awaking t... -- Haggard
    「以上三首是古典交響(Symphonic Classical Gothic)的,ENID的資料我在蝦米找不到,所以大家可以去國外的網站看看」
  • 14 A Dreaming Beauty -- Graveworm
  • 15 The Graveyard by Moo... -- Cradle of Filth
    「以上兩首屬於狂暴美學(Gothic Black ),前衛哥特(PROG_GOTHIC)的兩首代表作蝦米都沒有收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外國網站搜一下」
  • 16 Doom -- Project Pitchfork
    「PP是德國最早涉及到哥特音樂領域的一個組合,大家可以聽聽」
  • 17 Schwarzes Gift -- Das Ich
    「Das Ich這個組合,他們的經典專輯《Die Propheten》有必要去聽聽的」
  • 18 Soft Black Stars -- Current 93
    「DEATH FOLK風,可以領略一下」
  • 19 Dark Entries -- Bauhaus
    「auhaus的首張專輯「In The Flat Field"是在單曲"Bela Lugosi"Dead"發行後不久推出的,那時的Murphy和其他的樂隊成員恐怕還沒把自己擺在一個哥特組合的位置上。也許許多人並不喜歡「In The Flat Field",認為專輯中的歌曲過分的弱拍。以我個人的觀點「In The Flat Field"和後來的「Mask"一樣確屬於Bauhaus的傑作,音樂黑暗但具可舞性,專輯中的作品反映出Bauhaus式獨特的幽默感。」
  • 20 She"s Lost Control -- Joy Division
    「Joy Division出版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精華之作。樂隊成立初期Warsaw時代的風格屬於受到Sex Pistol影響下的黑色朋克,Joy Division逐漸從原始粗糙中接近於內省式的哥特。最具代表性的專輯Unknown Pleasures 中Ian Curtis創作了大量的概念模糊但具有想像力的歌曲。這張專輯一直延續著Cutis對死亡渴望的主題。Joy Division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作一支哥特樂隊,但音樂本身對之後的哥特風格的影響深遠,音樂的黑色是的相通性的」
  • 21 The Killing Jar --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Severin的獨特的編曲和Sioux的嗓音構成了後期最美的音樂。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的專輯每一張風格都在變都在進步,從朋克到優美的愛情歌曲,從這點來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在這裡推薦的是單曲集Once Upon a Time代表了早期gothy,而之後的Twice Upon a Time的作品更具商業性和成熟感。總體上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不同於Joy Division和Bauhaus。當我們欣賞他們的樂曲中時,Banshee引導我們暢遊在弦樂,Sitars採樣編製的世界之中。」
  • 22 Desperate Hell -- Christian Death
    「在80年代年輕的Rozz Williams創建了美國最具知名度的哥特樂團Christian Death,他們是哥特一族中最具實驗性和情節變化性。低成本的CD-Only Theatre of Pain最具代表性,異端宗教和邪惡的主題在Williams驚人的嗓音中得以完美的展現。同樣值得推薦的Catastrophe Ballet更低調,融入歌劇的成分。Williams離隊後Valor的作品有些無拘束的愚昧」
  • 23 Faith -- The Cure
    「感謝Cure和英國人把"Gothic"這個詞介紹給了世界。Cure成立初期有些和Banshees類似(Robert Smith曾參加過Banshees的巡演)。樂隊在走出朋克的泥潭後音樂風格趨向哥特化,死亡和孤獨的黑暗,陰鬱的主題迷漫在他們的三張最佳專輯:Seventeen Seconds, Faith, Pornography中,而其中的Faith最為出色。」
  • 24 Gone...Like the Swal... -- And Also the Trees
    「早期哥特運動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And Also the Trees現在已經很少被人注意了。樂隊創作了大量優秀,令人悲傷的音樂,值得每個哥特音樂愛好者去體味。從技術的角度來講And Also the Trees無法與當今的哥特一族相提並論,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他們的音樂中尋找真摯的情感。了解And Also the Trees的最好的方法是感受他們的現場,Evening of the 24th 中收錄了樂隊1986年現場演出的大量歌曲都是來自樂隊最為成功之作。」
  • 25 1959 -- The Sisters of Mercy
    「Sisters of Mercy這個名字已經成為許多人心目中哥特音樂最好的代言人,而來自於英國利茲的樂隊主唱Andrew Eldrich理所當然的成為哥特音樂王國中王子的角色。87年的專輯Floodland以個人的觀點是Sisters of Mercy大師之作,在鍵盤和鼓機的襯托下專輯帶有著完全哥特化音樂的特色,而歌詞方面低調但卻顯示出自命不凡。無疑Sisters of Mercy是哥特音樂史坐標中最亮的一點。」
  • 26 Death Is the Martyr ... -- Death in June
    「  Death In June,一個永遠討論愛與死亡主題的樂隊。聽他們的音樂彷彿象徵性的參考了古老的祭禮並成為了一個自我放縱的異教徒。早期的Death In June比較具有實驗性,如1991年出版的The Cathedral of Tears (採樣軍國主義聖歌及血液凝固時的尖叫聲),後期的作品更多的採用了民謠化的創作手法,如1992年的But, What Ends When the Symbols Shatter?,專輯中音樂背後藝術家個人政治警示令人討厭外,其他的方面做的非常出色,如個性化的音樂結構。」
  • 27 See No More -- Swans
    「從存在的那一天起,The Swans這支樂隊一直保持著地下音樂的革命性,在這一點上他們是值得尊重的。近10年來的創作和早期在音樂風格,表達方式,結構等許多方面都在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樂隊一直保持著曾幾何時哥特音樂原始,誠懇的面貌。專輯The Burning World中Michael Gira以他那濃重的美國南方唱腔述說著自己的音樂理念。相當模糊但卻美妙。其實Swans的優秀唱片很多,有些現在已經很難買到了,建議去找來樂隊1987年以後發行的任何唱片,相信你會喜愛上他們。」
  • 28 Ophelia"s Crown -- Autumn Tears
    「融合了聖歌,古典音樂的徹底的悲劇化、交響化的音樂。他們同時受到Dead Can Dance, Stoa, Enya等影響,交響式的編曲很容易喚起聆聽者們強烈的悲傷、寂寞的情緒,靈魂中的黑暗奔騰而出。代表作《給垂死的孩子的愛情詩》三部曲」
  • 29 Saltarello -- Dead Can Dance
    「與BAUHAUS、THE SISTER OF MERRY等齊名的澳洲哥特樂隊,他用「氛圍流行樂」和「世界節拍」的音樂手法將歐洲的民歌,尤其是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元素結合起來。他們的音樂中充滿失落的美麗、遺憾、悲哀、激勵和高尚,充滿為獲得有意義的存在這一人類永恆的目標.但是從基本意義上講,還是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哥特」
  • 30 Darkcell -- Fields of the Nephilim
    「來自墳墓深處的聲音,詩一般優美的歌詞,音樂中凝重黑暗而壓抑的氣氛,使我總是用特別的眼光看待這隻樂隊。解散後,靈魂人物Carl McCoy的單飛也一樣令人敬重。希望Nephilim這個名字永遠不會被人們忘記!」
  • 31 In and Above Men -- Moonspell
    「Moonspell是南方的歌特金屬樂隊,而且實際上,風格和北歐的陰暗旋律--多數是A調,所以半音極多(小調式?),尖銳的鍵盤音--差很多,這個樂隊實際上是葡萄牙的。」
  • 32 Our Truth -- Lacuna Coil
    「Lacuna Coil是義大利的,也屬於南方金屬,實際上我對它的印象是能量金屬更多一些,也帶著濃重的哥特風」
  • 33 Venus -- Theatre of Tragedy
    「鍵盤+吉他和弦+縹緲女聲+男聲。女聲的歌詞實際上是拉丁語。 在AEgis這張專輯中引入了命運、史詩、先知這類沉重宏大的元素」
  • 34 Gothic Girl -- The 69 Eyes
    「the 69 Eyes除了主唱有些滄桑冷漠,其他其實都很溫馨,我這麼感覺。沒有其他歌金那種幾乎絕望的氣息,沒有神啟的高度,完全來源於生活,歌詞也偏流行化」
  • 35 Eversleeping -- Xandria
    「德國的Xandria的Isis Osiris雖然也是女聲,但是沒有那麼縹緲,是純美型的--這就說明了它不如ToT極端」
  • 36 Sensorium -- Epica
    「再下來是Epica,我覺得它與Tristania有些神似。這是他們的曲子,來自the Phantom Agony專輯。實際上,這首不應該被單獨作為一首,這是該專輯的第二首,和第一首銜接緊密,我聽CD時以為這兩首實際是一首,大家可以好好體會一下歌金中常見的變音和鍵盤」
  • 37 The Feverish Allianc... -- Trail of Tears
    「小ToT,千萬不要和悲劇院搞錯了,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哥金樂隊,還有著著非常深刻的維金風。」
  • 38 Chapter V -- Estatic Fear
    「除了gothic doom metal緩慢、優美、哀傷的基本樣式外,強烈的中古世紀民族風味、悠揚氣氛,搭配以優美女音的美聲表現,交織黑死腔對唱,才是其音樂如此動人的特點!本人強烈推薦的奧地利團,兩張專輯兩張神作!」
  • 39 Hijo de la Luna -- Haggard
    「應該說EF的風格和前輩Haggard非常接近,大量非常規樂器的使用,都透露出強烈的中古風」
  • 40 Keep the Secret -- Macbeth
    「絕對的浪漫、絕對的凄美、絕對的誘惑--哥德式金屬敘事,聽了就知道」
  • 41 Stay -- Sol Invictus
    「里程碑前分岔口似的作品,GOHTIC-METAL和DEATH FOLK的風格都能從這首歌中體驗到」
  • 42 Untitled -- The Moon Lay Hidden Beneath a Cloud
  • 43 Helhel -- Rosa Crux
    「帶有鮮明祭典風格的兩首哥特音樂送上」
  • 44 L" Adieu à l"En... -- Dark Sanctuary
    「法國的DW團,憂傷的新古典架構和強烈的壓抑,荒涼氛圍感得到完美的結合。主唱Marquise Ermia的聲音彷彿是為演唱這種音樂而誕生的,高亢而纖細天使般的聲線浸透著一份黑暗憂鬱的懾人氣質。」
  • 45 Day for ghosts -- Delain
    「WT現在已經不屬於與哥金了,大家可以聽聽同樣來自荷蘭的DELAIN的,各中滋味自己品嘗」
  • 46 Midwintertears -- Tristania
    「Tristania最重要的特色則是豐富多樣的演唱與合唱編排,包括了死腔、黑腔、clean低吟男腔、聲樂女腔以及男女唱詩班等,細緻動人的鋼琴彈奏、氣氛音效,交疊著各式唱腔的壯闊合唱,使得 Tristania的作品帶給人極強的新鮮感」
  • 47 Konigreich der Angst -- Mantus
    「我最喜歡肯定要放在比較後面講了。Mantus這個名字來源於古羅馬神話中的地獄之神,一說與Mantua這個義大利城市有關,神話中的曼圖斯是靈魂的指引者,引領死者的靈魂到達地底.樂隊的主要成員是Martin Schindler(詞曲作者與男主音)和他的妹妹Thalia(Thalia是古羅馬神話中山林女神的名字,顯然這是樂隊女主音的化名).他們的主題盤桓於愛恨,死亡與永恆,也有對種族主義,民粹主義的關注與批判,曲調憂傷美妙,偶爾帶點毫不隱晦的神經質,Mantus並不極端,也不狂熱,不論你對GOTH有多少痴迷或偏見,標籤有時候毫無意義.Mantus最值得一提的一個特點就是節奏恰倒好處,聽他們的音樂,會讓人想起建築中的圓拱,鍵盤與鼓點的相應成趣使這群建築繁華,容納著男女聲的交互穿梭,是拱上掛垂的輕盈枝條,簡單輕慢的搖擺中,幽暗的羅曼故事隨著歌聲娓娓道來,既不緊張,也不沉悶,有一種婉約,平衡的美.Mantus的本質是溫柔的,乃至到了噩夢,也不緊不慢地對你吐露心聲,潛台詞一句句在說:別把這個噩夢變成現實.於是你在不知不覺中,淪為了他們的同夥。」
  • 48 Winter -- Mantus
    「連給兩首沒意見吧。。。風格感覺接近淚但是出於淚(口味不同?)蝦米上他們的專輯不全,所以不能把我最喜歡的幾首搞上來。。遺憾」
  • 49 Schakal (live) -- Lacrimosa
  • 50 Die Strasse der Zeit -- Lacrimosa
    「用淚的兩首經典曲目結束這張哥特精選集恐怕無論是從質量還是意義上來說都無可厚非吧!」

Gothic哥特的起源:
「哥特」,是指在中世紀後期(第十二至第十六個世紀)在歐洲的一部分,在歐洲產生的一種藝術風格。哥特風格與建築最為常見,也適用於雕塑、彩繪、照明的手稿、彩色玻璃、珠寶和紡織品在這一時期的生產。


哥特人又譯哥德人(Goths)(200年~714年),是東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分支部族,從2世紀開始定居在斯基泰、達契亞和潘諾尼亞。5到6世紀時,分裂為東哥德人和西哥德人。 哥特人生活在今天德國的區域里,是日耳曼的一個部落。德涅斯特河劃分了他們,河東的叫東哥特人,河西的叫西哥特人。

東哥特人(Ostrogoths)476年-553年 終徹底敗於東羅馬帝國。此後東哥特人即不復以一個民族存在於世。


西哥特人(Visigoth)418年-721年 8世紀初,西哥特王國被來自北非的阿拉伯帝國滅亡。

至於哥特建築(英語:Gothic architecture)原名為「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文藝復興後,這個名字是由自以為是的吉奧吉奧瓦薩里了Giorgio Vasari對哥特式的侮辱Gothic architecture。


哥特建築是「線性表現主義」是用來描述建築風格的術語(鏈接擴展期,視覺效果。)

哥特式風格表達天主教信仰的本質,關注創造一種超自然的,神的存在,同時還將舊的異教(自然崇拜)的象徵意義:神龍元素的精神,其目的是辟邪;葉(尤其是教堂);基於森林的特點建築美學:


森林是上帝的第一個寺廟的…的高盧的森林通過他們變成我們祖宗的廟宇,和我們的橡樹林也因此保存他們的神聖起源。這些拱頂切葉,這些基座支撐牆和端突然像斷了的樹榦,該資料庫的涼意,聖所的陰影,黑暗的走廊,秘密通道,低門,所有這一切都喚起一個哥特式教堂的森林迷宮;這一切都使我們意識到宗教的敬畏,神秘,和神性。」-弗朗索瓦雷內(1768-1848)出自精靈杜christianisme(quoted in James Snyder"s Medieval Art: Painting, Sculpture, Architecture - 4th - 14th Century)


推薦閱讀:

巴黎有哪些推薦的吃喝玩樂?

TAG:藝術 | 歷史 | 法國 | 文學 | 建築 | 天主教 | 建築史 | 歐洲 | 德語 | 哥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