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步之遙》首映式後,微博上差評如潮?
滿懷期待,買了預售,為何目前微博評價都不好呢?
關於網上的差評如潮,我只有兩個字的感想:奇怪。
倒不是說姜文不可能拍爛片,任何導演都有可能拍爛片。我奇怪的是:
一步之遙號稱投資三億,其中宣發可能近億,因為當年讓子彈飛投資一億五,宣發就佔五千萬,超過30%。如此巨額的宣發,必然有很大一部分花在口碑維護上。
首映日自然是宣發大展拳腳的時候,為什麼網上全是差評?首映當晚我一直在翻一步之遙的網評,差評鋪天蓋地,而且到處是「差評大拼盤」,全是營銷號和媒體號發的。好評極其罕見,偶爾有幾個好評也含糊其辭,而且都是一些粉絲屈指可數的草根號發的。
更有趣的是,許多姜文的擁躉,比如此前狂贊一步之遙的微博話嘮@鸚鵡史航,居然在首映結束後集體閉嘴了。以史航為例,一閉嘴就是一整天。在他們閉嘴期間,差評瘋狂發酵。
要知道,國內的影評人是最容易收買的。隨便一個爛片上映,都能蹦出一堆帶V的一通猛吹。
況且首映禮上的2828名觀眾都是片方找來的,其中總有一些跟一步之遙沾親帶故的吧?那為什麼看不到他們的好評?
好吧,就算片方腦殘,找來的觀眾全是愛挑刺的,然後所有觀眾看完都覺得一步之遙是爛片,要堵他們的嘴,隨便塞個紅包就行了。
退一萬步,就算所有觀眾都是剛正之士,不要紅包,非罵一步之遙不可,片方也可以到微博上收買一撥有點影響力的賬號,發一些誇讚的影評,營造出一種有贊有彈、各執一詞的輿論場面。
為什麼以上所有比拉屎還簡單的宣發功課,一步之遙片方都沒做?
難道那傳說中的一億宣發都被馬珂扛回家糊牆了?
我感覺,一步之遙似乎在故意營造一種差評一邊倒的局面。簡單說,就是請人來黑自己。或者說,刻意縱容那些人來黑自己。
為什麼要故意製造差評?難道馬珂是純種傻逼嗎?
當然不是。
馬珂作為製片人,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步之遙算不上傑作,和讓子彈飛有點差距,真實水準估計在75分左右。然而,觀眾爆棚的預期加上片方此前的宣傳,硬生生把該片弄成100滿分。馬珂自然可以想到,等到公映觀眾看到全片,巨大的心理落差勢必使他們極其不爽,原本可以打75分的片子直接打出25分。對一步之遙而言,那絕對是災難的開始。
那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把觀眾的期望值打下來。所以你們會看到上面那一幕。
平心而論,馬珂真是營銷高手。
營銷初期,高調宣傳,網票預售直接飆上三億,成本幾乎已經收回一半。
然後臨近公映,開始自黑,雖然會失掉一批觀眾,但好處是:正式公映時差評已經觸底,必會反彈。觀眾帶著看爛片的預期進去一看,操,哪有網上那些二逼說的那麼差?其實還湊合!
人同此心,口碑反而會上漲。馬珂再把宣發用起來,找一批水軍,適當刷刷分,效果肯定不錯。
至此,最兇險的一關就算度過了。
在營銷業界,通常把此招稱為「N」型曲線營銷:先高調,再自黑,再反彈,不但全程保持話題性,而且在最關鍵時刻一個急剎車,消除掉前期高調宣傳帶來的風險。
因為能提前觀影的人非常少,就幾千人,黑的力度和範圍都是可控的,片方一手掌握,黑到適可而止。如果等到公映時讓觀眾去黑,那當天就有上百萬人,黑起來星火燎原,根本無法控制。
不過,此招極少有人敢用,因為就像練葵花寶典一樣,自黑時稍有不慎,就可能把自己閹成太監。
不得不說,馬珂膽真大,在營銷界他的導演功力顯然不比姜文差啊!
很多人就看過一部《讓子彈飛》,可能也沒完全看懂,然後看到所有人包括媒體都在猛誇姜文,於是他也跟著對姜文大加誇讚,聲稱姜文是自己的偶像。
現在《一步之遙》上映了,參加首映的很多人給了差評,其中不乏一些大V,這時候他慌了,因為他自己看完明明感覺不錯,但是此刻他已不敢說這部電影有多好,因為說了好像就顯得自己鑒賞水平有問題,實際上他也不懂專業性的東西,看完了各種影評,拼湊了一些影評人的評論就也理直氣壯地當自己是影評人了。
當然也有人是因為期望值太高而形成了落差,不過我覺得期望值這東西並不是什麼確定的指標,不是GDP有一個確定的數值,每個人的評判標準不同,期望值自然也是見仁見智的,如果一個導演總符合大多數人的期望,那他離平庸也不遠了。
觀眾看電影感受都是主觀的,除了電影本身的客觀水平,還有個人喜好等因素。所以不要在意所有人的評價,《一步之遙》是檢驗跟風狗的一部電影,獨立思考,少看影評。
----------------------------
剛剛評論里有朋友說不看影評不知道電影好不好看,到時候把時間和金錢花在爛片上會感覺很憋屈。但是我覺得吧,說對於很多人來說,看電影就是一項娛樂活動,如果你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的確獲得了歡樂並且覺得好看,就沒必要去聽有些所謂的影評人扯犢子然後強制自己改變看法。我有個朋友和不同的人看了五遍《心花路放》,他一點也不覺得憋屈。一部電影的真正價值有那些專業的影評人去評價,也會經歷時間的考驗。
口碑的真諦是超越用戶的期望值。海底撈看上去不是很豪華,但它的服務超越 了我們的期望值,所以我們覺得好。相反,我去了迪拜的帆船酒店,大家都說那是全球最好的酒店,但我無比失望,因為去之前我的期望值太高了,而我的失望也並不是他們真的差。 所以,口碑的核心就是超越預期。
——日前,小米科技CEO雷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專訪時說
PS:腦殘粉有時候也不是什麼好事
本來打算不說什麼的。看到排名第一的任性揣測,去過現場的我感覺必須說點什麼了。
因為男票參與了電影某一個部分的工作,我們得到了兩張票,喜滋滋地去看電影。
看完電影,我是非常能夠理解為什麼網上的評價會這麼差。
1 觀影體驗。
首映禮為了能夠裝下兩千多個觀眾,選擇了改造奧體中心的羽毛球館而不是用現成的電影院。兩千多把靠背椅非常擁擠地擺在一起,觀眾兩個多小時只能直挺挺地坐著,手裡端著可樂爆米花大衣帽子和手套。椅子沒有扶手,大家的胳膊蹭胳膊腳蹭腳,稍微胖一點的觀眾屁股都溢到旁邊的椅子上了。
2 3D效果。
整個片子多次出現畫面重影和字幕模糊,3d效果除了開場的歌舞部分幾乎就是沒有。我一度認為自己是看累了眼花,散場後跟三個朋友聊起,才發現大家都有同感。
3 故事結構。
這不是一部類型片,所以根本不照顧習慣了好萊塢故事套路的觀眾。一步之遙不煽情不勵志不燒腦不搞大團圓,有個朋友說像布達佩斯大飯店,可是我覺得姜文誰都不像,誰都沒管,誰都沒在乎,他只按照自己的套路去講了一個非常有個人特色的故事。
4 台詞。
舒淇的台詞是硬傷。後期重新配音,找了一個央視女主持人范來搭配觀眾早已熟悉的港台范舒淇臉。看到舒淇一口京腔,機關槍一樣往外蹦台詞,觀眾真的很難受。另外我在聽說廖一梅參與了一步之遙的劇本創作之後,就非常興奮和不安。生怕姜文一開口就是「黃昏是我一天之中最喜歡的時刻」。事實時,當姜文抽完鴉片對舒淇說,「我們兩上輩子就是兩顆眼珠子,一對兒,長在一個人的臉上,但是誰也沒見過誰」,我內心十分澎湃。廖一梅你出來,我賭一包辣條這句話絕逼是你寫的。
5 表演。
怎麼形容呢,這部戲裡所有演員都非常亢奮,帶著一種「操他媽的什麼都不管」的氣質。從一開頭模仿教父的部分,文章對了鏡頭情緒飽滿地獨白了三分鐘,直到結束,似乎每一場戲的演員都是把這一場當做高潮戲來演。我開玩笑地懷疑所有演員演戲前都喝了酒,就跟姜文在開幕前邀請大家一定要喝一杯一樣,這是一部醉了的電影。但是我身邊那個沒有領主辦方發放的香檳的大叔,從開場十分鐘就一直在嘆氣,嘆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在姜文和舒淇開車飛向飛亮的時候,和女伴一起提前退場了。在這個酒局裡他可能太清醒,受不了如此的「聒噪」。但是這樣的觀眾不在少數,也許是演員太雞血,也許是表演節奏太快,許多明顯是笑點的地方,全場卻鴉雀無聲,這種感覺很瘮人。
6 荒誕的劇情。
讓子彈飛的時候,雖然劇情離奇,但還是有一條完整的故事線。這部片大概過去了一半的時長後才開始進入主線,更多的觀眾是從王志文出場後才發現故事有點意思。@唐龍的分析里說的對,這部片里的角色性格是飄移的。上一場姜文還是教父一般的無所不能,下一場就變成了上海小混混,投機小騙子。為什麼舒淇愛姜文, 為什麼姜文不娶舒淇,為什麼葛優要背叛姜文,為什麼周韻也愛姜文,為什麼文章突然要殺姜文,全都沒有清晰地解釋。有微博大V說沒有看懂,我真的相信他是什麼看懂,沒有看懂的絕對不在少數。(有朋友提醒我,姜文在旁白里有稍許解釋,但這樣的解釋,似乎並不能讓習慣劇情片邏輯性的觀眾信服)。
可是話說回來,我不是影評人,但我自己是很喜歡一步之遙的,原因非常私人,完全說不出一二三四五。
我只想說,前段時間我在寫一部戲,女主角和女配角都著了魔一樣愛男主角,製片人說,你這樣寫不對,明明男配角更能打,更帥更酷更深情,憑什麼兩個女人都不愛他?我無言以對,只好在劇本里,通過女配角的嘴來回應製片人的疑問:你要問我為什麼愛他不愛你,愛情里沒有為什麼,只有愛和不愛。
我家總裁去看了,評價為「看完完全無感」
所以真的是沒好評。
可能確實不好看。
從前期的宣傳來看,這片子拍成爛片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華語百老匯歌舞片+奢華的道具和布景+imax 3d+導演是個自戀狂+導演媳婦兒是主演+癲狂冒險這類宣傳詞+那英洪晃這種跨界演員。這些個關鍵詞疊加之後,完全就是一部華麗空洞型爛片的標配啊,不管是放國內還是放好萊塢,出爛片的概率都很高。
所以我對這電影的期待值一直很低。
我也買了預售票,我是沖著葛優和舒淇去的,票價那麼便宜,拉個姑娘看電影,再爛都值了。
——————12月18日——————————
我特討厭有人說姜文的讓子彈飛「站著把錢掙了」這種話。站著把錢掙了的是張麻子,不是姜文,你們帶入感不要太強。姜文本來就自戀、幻覺嚴重,你們又這麼吹捧,這不火上澆油么。現在好了吧,讓他覺得自己躺著就能把錢掙了。
再加幾句。
請別拿它跟太陽照常升起比了,太陽照常升起拍得挺好的。
太陽照常升起的氣氛營造的很對,人物該瘋的瘋該狂的狂該傻的傻該痴的痴,正常人是可以理解的,之所以觀眾覺得看不懂,是因為情節上有大量留白和錯位,需要腦補與聯想。
而一步之遙呢,亢奮,一直很亢奮,但沒頭沒腦,不著四六。觀眾看不懂不是因為故事有多複雜、或者有多高深的隱喻、或者有多風格化,純粹是因為這裡面每一個人物的邏輯完全不是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應該夠有的。如果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香港那三根老黃瓜(劉鎮偉黃百鳴王晶),那麼劇情很好理解了:弱智+無厘頭嘛。觀眾本能地認為姜文是個嚴肅的導演,是個認真的人,結果……呵呵。後半段我一直默默地腦補,馬走日講這故事的時候還沒從大煙的幻覺裡面出來,所以要忍耐,要理解,這一切都是幻覺。
現在是不是覺得電影很好看了?
這篇影評是我寫在豆瓣上的,整體貼過來,各位感受下。
姜文,是個孩子。
谷老師萌萌噠的電影谷老師萌萌噠 5 2014-12-19 10:20:31
先說在前頭:
這是我個人觀點,如果你想吐槽我的觀點,請憋著,如果你想和我聊聊觀點以外的東西,我歡迎,如果你想說我是花錢找來的,那太好了,你掏錢我就該這條評論,不掏錢別bb。
想了解《一步之遙》到底說了什麼,要先搞清楚三個問題。
1、姜文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
第一,姜文非常自戀。很少有人能像姜文這樣自戀,每部電影自己都要去演主演,還是最出彩的主演,《陽光燦爛的日子》選夏雨,就是因為夏雨小時候和姜文長的像。
第二,姜文逼格高。到底多高呢?最商業的《讓子彈飛》生生拔高到政治映射的高度,小小的探討了一下革命。
2、姜文拍的是什麼電影?
《陽光燦爛的日子》對姜文來說就是對兒時生活成長的記憶,充滿了王朔試的北京痞氣和性衝動,說白了就是現在最火的販賣情懷。如果這部電影拍的是八零後,那麼什麼那些年什麼匆匆都不夠看。
《鬼子來了》裡面姜文已經可以相對比較有精神有思想的講述故事了,非常有個人風格並且融合了很多外延的東西。
《太陽照常升起》一直是姜文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據說電影充滿了對生活對世界對家庭的感悟,這些感悟都是姜文自己的,也都是姜文自己這個團隊的,那麼現在清楚了吧,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姜文拍給自己看的東西,充滿了詩意浪漫和混亂的敘事的方式不過是想說明「老子就是這個調調的人」。到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們已經可以清楚的看清楚一件事,姜文是把電影當做自己與世界對話的方式,並不是為了講故事。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較好又叫做,不過姜文似乎早就知道這部電影會非常掙錢,直接在電影裡面表達了自己對世界說的話:「站著把錢掙了」!你看,這部電影姜文已經很明顯,直接在電影裡面表達他的想法(太陽裡面有沒有這種情況我還真不知道,太陽就像迷霧一樣,根本分不清到底在說什麼,反正也對,這些話不是給觀眾聽的,是一個男人的喃喃自語,想懂真不容易。)
3、觀眾眼中的姜文是什麼樣子的
我這裡指說最廣大觀眾眼中的姜文,著名演員+知名導演,《子彈》之後變成了中國最有文藝氣息人文氣息和圈錢能力的導演之一,這兩項不好融合,文藝和商業本來就非常難融合。所以這個評價非常高,當《一步之遙》上映的時候,可想而知有多少觀眾完全是奔著姜文的金字招牌來的,《一步之遙》完全被理解為姜文的第二部《讓子彈飛》,但是看完之後就傻眼了,我艹,姜文這傻薄衣怎麼不好好拍電影了呢?拍出來這個東西怎麼這麼爛呢?
那麼為什麼這麼爛?ps:我再次強調,這是表達我 個人觀點,如果表達的不準確不到位,請指正,如果想在我面前沒有論據的耍流氓,請圓潤的離開。
to be or not to be
哈姆雷特裡面的著名台詞,最普遍公認的翻譯是生存還是死亡
這句話出現在電影的開始,事實上本來就是在說一件事,整個電影是圍繞選擇這個主題的。
槍斃閻瑞生這個故事的核心是什麼呢?是閆瑞生該死或者不該死嗎?了解點這個案子的人都知道不是這碼事,最關鍵的是整個社會對閆瑞生案的消費,消費。當時幾乎所有的媒介媒體,所有的藝術形式都在消費這個案件,其中最凄慘的不是閆瑞生,而是死去的花國總理,丟了性命毀了聲譽,變成了最大眾的消費品。
電影中馬走日面對一個選擇,主動做大眾消費品然後活下去,或者雖然相對體面點的被槍斃。
馬走日選擇了後者,摒棄做大眾眼中的玩物和消費品,放棄唾手可得的金錢和聲譽,姜文還是要拍《太陽照常升起》那樣的導演電影。
這部電影有兩段與婚禮有關的情節,一段是完顏真讓馬走日娶她,讓馬走日說ido,馬走日不說,直到吸了大煙才說;一段是武大帥娶俄羅斯肥妞,不但大帥說了ido,大帥的大小老婆在一起說ido。
馬走日不娶完顏真,是一種高級的情感,這種情感不是不喜歡,不是不想娶(抽大煙之後的表現說的很清楚。)這件事讓馬走日後悔,斷送了完顏真的性命。後面發生的一切都是源於馬走日做了一個跟隨內心的很「慫」的選擇,這個選擇的結果是顯而易見。
大帥的婚禮,赤裸裸的政治婚姻,赤裸裸的將政治交易,而且大帥府裡面所有的選擇基本都是政治交易。
姜文很高明的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等下,看到這裡的人一定有一個問題,姜文這麼作,這麼不商業的電影為什麼要用那麼商業的方式宣傳,而且為什麼動用那麼多資源?他是不是太任性了?
他還真任性,因為他已經說了:「我還是個孩子」
他一開始就憋著壞,用孩子的任性讓觀眾跑到電影院裡面看這部電影,然後掄圓了胳膊重重的觀眾以巴掌,然後說,看吧,老子才不是你們想像的那種武大帥式的商業片導演,老子是馬走日,老子的作品是完顏真,是最體面的作品,不是你們這幫傻薄衣能消費的!
最後,影片最後,馬走日死了,但是死的很體面,死的時候還在問武六好不好!那麼他為什麼問這句話呢?這裡涉及到一個映射。
馬走日和象飛田捧紅了完顏真,那麼實際是姜文和葛優捧紅的是《讓子彈飛》,馬走日在這部電影中苦逼的遭遇完全可能成為《一步之遙》的遭遇,一種反抗不得的失敗,也預示著這部電影票房慘敗;那麼武六呢?武六是什麼?我想應該是民國三部曲第三部「施劍翹刺殺孫傳芳」,是浮躁世界中看懂並且理解姜文電影思想的人。
那麼馬走日就是在問觀眾,或者是在問理解這部電影的人,下一步你會支持嗎?下一個作品你會喜歡嗎?大概是這樣的。
綜上
姜文在通向成為中國最具逼格的導演的路上越走越遠。
騰訊網熱評:中國電影進入【胡話模式】。。。。
呃,我還沒去看。但我只想說一句話,觀眾對姜文的期待已經不是讓子彈飛之前的期待,所以期望值很高的。如果看到了一部合格的片子,是達不到這種期待的。至少得是良好以上。所以……
----------------------
我有些反感這種評論方式:
好的一面倒,很少人敢說不好;不好的也一面倒,也很少人敢說不好。
對人而不是對事。比如說某部電影,如果導演寫著諾蘭,立刻就高大上,如果是國內一般導演,立馬降一個檔次。(「國內爛片,不看都知道……」 這樣的影評者不去天橋算命真是屈才,好點說,那些製片人拍片前該請他算算啊!)
----------------------
就我記得的,就連《致青春》、《後會無期》(似乎還有《一生一世》....)首映的時候,微博上各位影評人都是一片叫好之聲,和演員導演有點交情的娛樂圈人都展現出了極高的文采來展現他們的讚美之情呢..........
謝邀。
對不起,那些質疑姜文的腦殘粉根本無法稱之為腦殘粉,他們只是號稱自己喜歡姜文的傢伙而已。
所以預期的理論只對那些不是真愛的人才成立,反之,既然在這樣一群人身上期望的理論成立,那麼他們就不是真愛腦殘粉而只是湊熱鬧的。
以上這個觀點是用來反對第一答案 PS.那段的。
真正的腦殘粉應該直接無視所有狗屁評論和無良劇透直接去電影院買票看電影,並且聲稱自己不是來看電影而是來給姜文送錢拍下一部電影的。
這裡的腦殘粉純褒義。
微博作為虛假信息和虛榮膨脹的重災區我早就不在乎那上面人們說什麼了。
所以我的看法是:看你的電影,讓別人說去吧。
觀影市場無法被混微博的人代替,哪怕他有幾百億粉絲。
初中時家裡種了很多棉花,不知道大夥知道不知道,棉花是要經常噴農藥的。在我老家最經常噴的是一種叫1605的農藥,劇毒。很多人說難聞,聞著就噁心,想吐。但是我很喜歡那個味道,聞起來感覺好香,而且顏色特別像牛奶,有很多次我都想喝上一口……
前段時間去看了《心花路放》,原本沒打算去看的,但是因為網上鋪天蓋地的好評,樓主最後時刻還是沒忍住,結果一點驚喜都沒有,看的時候差點睡著了;韓寒的《後會無期》網上評價一般,結果我跟我女朋友笑得前仰後合;徐錚的《太囧》網上評價也是蠻高的,最起碼笑點很多,結果……結果我又失望了;王晶《大上海》網上差評一片,但是我看得津津有味……
其實我的笑點一點都不高,糗百就能讓我笑上半天。
說了這麼多,我真正要表達的是:好評差評都是別人的主觀反應,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在別人眼中可能是寶貝,在你眼中可能連垃圾都不如。所以,我要來總結了,如果你真的想知道《一步之遙》是不是如網上說的是爛片一部,那就去電影院瞅瞅吧,其實也費不了幾塊銀子,少抽幾包煙,少買張面膜就夠了。
我希望不會有人當我是五毛。
謝謝。
當年被影評騙了,沒去影院,兩年後的今天看完腸子悔青了,我想按奈住怒火聊下這部電影。
一步之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魔幻現實主義電影。
這部電影有一定的觀影門檻,並不是哲理多艱深、隱喻多豐富,它需要一種對現實生活有常規認識基礎,對審美有一定敏感度和豐富閱讀經驗的觀眾。
如果你具備以上能力,這部戲會是你大腦的興奮劑,一桿大煙,一如那急駛向月的敞篷車。
在視覺語言風格方面,一步之遙極盡荒誕又富浪漫主義,復刻的偽黑白紀錄片(低幀數配上極快的剪輯和配音,讓你困惑又覺得荒誕)、千里追車(一路從上海灘追逐到客家土樓哈哈)、裝在船里的沙灘、今敏式的切鏡轉場,讓觀眾沉浸在一場又一場微連續的夢境中。攝影和CG的巧妙融合,在動作場面運鏡飛速,又借鑒了早期歐洲喜劇片的視角和幀速,營造出詼諧又緊張的氛圍。這一切又很好地服務到了敘事。
故事內核是一個傷心投機者的悲劇,聯合妓女、好基友(飛田兄)騙暴發戶的錢,沒法接受妓女的愛情,死了妓女又蒙怨在身。想求女神,又愛上女神不好意思開口,自己躲藏兩年,又忍不了一介戲子的嘲諷,身陷死牢,基友想弄死他,客戶想滅他口,未有女神捨身救他,缺捨不得拖累她,最後慘然赴死。
姜文覺得我他媽太懂他了,憋屈歡喜壯烈浪漫無奈苟且。我一定不這麼拍他。
這是一部浪漫者之間的電影,給男人的電影。操!這是一部禮物。
我們把所有的,這個世界上最好最炫的東西,送給這個我們都最能理解,要被槍斃了!要上路的兄弟。
我們幫你看著六呢,她值得最好的姻緣,最好的歲月,一茬又一茬這樣的姑娘,不用睡四十個漢子,一眼就知道好不好,自己要的男人,大帥算他媽什麼東西。
姜文給了我最好的男女,你們他媽有什麼。大酒神和太陽神:對女性的致敬
——「喂,咱們去看個片兒吧」
——「別鬧,這正期末呢!老子要寧願死在實驗室和圖書館,也絕不死在電影院。。。讓收屍的人笑話不是」
——「聽說這片子人家整了四年耶」
——「玩去。那肯定是資金到不了位拖拖拖啦」
——「聽說這片子有九位編劇喂」
——「才氣不是靠量的積累滴。」
——「我靠,導演說他看著片子不下兩百次」
——「準時閑得慌,加上典型的自戀癖」
——「也是,姜文就是個裝逼的導演,把觀眾當孫子」
——「焦豆麻得!焦豆麻得!!!你說導演是誰來著!!」
——「導演?姜姜姜姜。。。。。姜文啊」
——「。。。。」
——「喂喂喂,你怎麼了!怎麼流鼻血了!!!快醒醒啊卧槽要老子人工呼吸你呀」
——「買。。。。。買。。。。買票!」
開始前請允許我默念以下名字: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步之遙、、、、、、老爺子鴻福齊天萬古長青保 佑我期末順利!!!
--------------------------------分割線---------------------------------------------
正如大家所說,片子的一開始就充滿濃濃的荷爾蒙的味道。一開始姜文手抱白兔的形象,是在想真男人《教父》中黑手黨老大的致敬,也預示著隨之而來的鐵錚錚男子漢情節——ps.其實覺得姜老爺子得聲線已經恨性感了好么:(。
這樣的氣氛在姜文和葛優在萬花選舉的開場舞上達到高潮。腿!腿!腿!旋轉!旋轉!旋轉!無數的白大腿在旋轉。大腿林立,酥胸陳橫,再加上風撩的舞姿——令人悸動也令人瞠目。
姜文和葛優氣泡花樣出場方式實在腦洞大開,出場的最後倆位老男人將氣泡分別吹成男性陽物的形狀之後再合併成一個更為巨大的陽物,身邊都是身材很棒而且衣著暴露舞女們
——這樣的赤裸裸的暗示,或是柳下惠這樣的君子能人,或是唐三藏這樣的得道高僧,凡人男子,恐怕是很難不想入非非的。而這樣的表達,就是姜文的表達。簡單粗暴,直 白到把你震得七暈八素七上八下七七四十九天不知東西八八六十四天難辨南北而且還不要不要的。
然而如果只是這樣那就不叫姜文姜老爺子了。他使的是化骨綿掌,看似一大嘴巴子呼過來,你以為忍忍痛也就過去了,其實內含綿柔之力,可以化骨,可以噬心。因為仔細一想,就會大腿一拍「媽的老子上當了」。
他要拍的根本就不是男性雄壯的美,這跟他在《子彈》裡面麻子身上,《太陽》裡面阿遼紗身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何則?諸君請回顧整部片子,可有一個人能稱上「真爺們」的號的?
武七乎?前半部分被姜文牽著鼻子走,後半部分被葛優牽著鼻子走,之於他在最後說姜文天天上頭條那段對白,簡直就是在表明「哎呀人家早就彎了」。這樣的人能是爺們么?恐怕不行。
武大帥乎?氣量小色心大,長得磕磣沒文化。這哥們就知道討小老婆,在晚宴上被姜文耍的一愣一愣的,遇到事情只會一句「問你媽去。她有學問」。這樣的人能是爺們么?恐怕不行。
項飛田乎?得了吧,這貨見利忘義眨眼間就要殺自己的救命恩人,還差點被「馬辦」了?這樣的人能是爺們么?恐怕不行。
那姜文他自己呢?得,人家舒淇拿這命來逼 婚他都慫,後來成了殺人犯四處流亡。這樣的人能是姜文心目重的爺們形象么?絕對得不是!
所以與其說這片子的核心人物是姜文,倒不如說是舒淇和周韻。姜只是作為一天線索將故事串起來——至於項飛田武七武大帥之流,早已經淪落為劇中的小丑,抖個包袱領領盒飯而已。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姜文闖入武大帥家宴本求自救。大帥問以救國之道,姜獨提「科學」不提「民主」,本來「德先生」和「賽先生」是落霞與孤鶩,是該齊飛的。姜獨說「賽先生」,是投晚晴勢力的所好(想想各種維新變法師夷長技,天朝只是目光短淺的想維護自己家族的統治),也是姜文的苟且——這種苟且是姜對理想主義盲目的信心,所以以後他逃亡了倆年卻忍受不了王天王劇中對自己的醜化,直接上去連bkb都沒開就和對方剛正面,強行開團,自己裝備跟不上經驗跟不上就該好好在野區發育做做視野開開霧抓抓人等待著機會來翻盤,可是姜不管,奏是干,後乃被抓,後乃害得武六和家庭決裂,後乃造就自己的死亡——因為姜心中有「真相」並且頑固的認為「真相」不容玷污以及在維護「真相」中衍生的使命感 讓他失去基本的理智而導致毀滅——理想主義沒有錯,被理想主義沖昏了頭腦才是原罪。
舒淇是花國總統。。。食色,性也。在男權社會裡面對女性荼毒不止於裹小腳當奴才之法,在思想上鄙視和摒棄更是殺人不見血。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女性的人格被物質化,被當成商品來兜售。而這一特殊商品的唯一的價格尺度——是男人。
愛美之心,不僅是人皆有之,而且是自古有之。
《儒林外史》就寫了一段書生儒士們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為青樓妓者評選個三六九等。還很慷慨的將儒士的至高名號「狀元」,"榜樣",「探花」傾囊相授,毫不吝嗇——好像這是他們這些修身治國平天下之士對於和小人一樣難養的女子的施捨,是恩惠。後來清朝氣數盡了,狀元榜樣的名號不好用了——順應時勢的男子又急急忙忙將「總統」帽子獻上——這樣背景下女子註定無能靠自己成功,或者說不必要靠自己成功,所以姜文葛優一手操辦保舒淇登基。
這樣的舒淇註定是悲劇的,因為她根本是個沒有自我的女人,她愛卻不知道如何去愛,她被姜文睡得每次震碎五六個熱水瓶卻不能讓姜文娶她。
這樣的女人可以變得很有錢,包下整個上海最高的建築和姜文調情; 可以成為大眾yy對象,幾十歲的老頭子見到她差點返老還童迎來人生第二春;
可以引起戰爭和平息戰爭,可以讓全世界的男人整齊得山呼她的名字。。。
但是,她甚至不能讓心愛的男人說一句「我愛你」,不能讓他娶她。於是她氣了,急了,弓想硬上霸王,用槍抵著姜文的胸口也沒逼姜娶她——這不是姜的血性,這根本不是表現男子血性的片子,姜之所以誓死不從,源自於他堅定的相信舒淇不會殺他不敢殺他,與他而言,舒淇是在他的掌握中。可以睡,可以震水瓶,還可以不用負責任。
接下來會怎樣?
會恍然大悟悟出個人生如夢然後斷了情慾及時抽身立地成佛么?不會,她是舊時代的女性。是被壓抑被愚弄的對象。
會揭竿而起振臂高呼「大老爺們寧有種乎」么?不會,她是舊時代的女性。是依附在男權社會的寄身者。
所以她開始吸食鴉片,在列車上用速度企圖對抗無方向的內心失落感,幻想飛向月宮飛向封建社會的神話故事裡也飛向毀滅。
舊時代的女性抗爭的結果是死,或者說死就是她的抗爭。
《孔雀東南飛》裡面的劉蘭芝,自刎的虞姬,為越王而死的宛紗女,紅樓裡面的眾姑娘,甚至於那一個個被經史文卷讚頌的貞潔烈女, 反抗的結果要麼死,要麼身生心死。這是時代賦予女性的悲劇。姜文將這樣的悲劇展現出來,一方面告訴女性你們不是男性的玩物,一方面提醒男性女性曾經承受的苦難和她們身上的堅韌--
舒淇死了,姜文還活著。
他成了殺人犯,開始了內疚和逃亡——這個時代的男性已經開始反省並愧疚了。
他甚至開始幫助舒淇開始了,或者是,以另一種區分於死亡的方式繼續了舒淇的抗爭。
所以他自己苟活了倆年,但是看到王天王演劇侮辱死去的完顏。
終於他忍不住上去在王天王面前硬了一回——然而這樣的抗爭還在初期,是不成熟的。所以他淪為了階下囚,不僅是階下囚,更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鼠。
法國人想殺他,中國人想殺他;
權貴們想殺他,平民百姓想殺他。甚至葛優周韻也要殺他。
這樣不成熟的抗爭起了反作用,沒有為死去的完顏正名,搭了自己的性命——這個時候,姜文的苟且又變現出來了,所以他為了求生答應了演《槍斃馬走日》,噁心自己,取悅別人。這又是姜文的苟且--這樣的苟且是因為他還沒有成長還沒有經歷,他的一生中亟須另一位啟蒙(他的老師給的是性啟蒙可以說是男孩成為男人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啟蒙, 這樣的題材少年們可以去看看《可可西里的美麗傳說》)--然而這樣的啟蒙原原是不夠的,這時候的男人還只是個空殼,只知道慾望和掠奪卻又害怕擔當和犧牲--所以他還需要另一位女人走進他的生活,幫助他成為真正的,可以頂天立地的爺們。
周韻。。。新時代的女性。流過洋,會捯飭電影這種新鮮玩意兒
。能夠一針見血識別姜文的謊言還踢得他倆只腳打上了繃帶
——相比於舒淇被姜文耍得團團轉不知道高明到哪裡去了。
她是理性的,所以雖然在以為姜文犯了殺人之罪時她選擇了站在正義的一方,同意槍斃馬走日。
她又是感性的,得知姜文為了舒淇才鋌而走險又瘋狂愛上了馬走日。她還是獨立的,面對父母雙親的敦敦教誨她自主的進行了反駁並毅然走上了自己的道路。
她更是勇敢的,同樣是倆個人開著車在疾馳,舒淇選擇在幻想中飛向月宮飛向毀滅一如飛蛾撲火,周韻選擇回頭開槍射擊選擇在現實中同生共死一如浴火的鳳凰。
而這個時候,姜文也覺醒了。姜文在拒絕舒淇的求婚時說因為自己「還是個孩子」,而這個時候他經過不成熟愛情的洗禮已經成長為一個男人了。所以他打暈周韻,選擇一個 人去結束這一切去在下面多對新人的注視下背負自己的罪孽洗滌周韻的罪孽——而這一切的改變,要感謝於在他生命中出現的倆個愛得死去活來刻骨銘心的女人。
細細品味,舒淇和周韻就像是尼采筆下的酒神的美和太陽神的美。
舒淇是酒神,是放縱,是虛幻的假想和滿足,是完全的沉浸;
周韻是太陽神,是理智,是為理想獻身的勇氣,是莊嚴的愛意。
舒淇還是屈原的懷石投江,是劉玲和豬共飲的酒槽,
是李太白打算放在青崖的白鹿,是五柳先生的桃花源,
是燕然未勒歸無計的辛棄疾,是青衫濕透的江州司馬,
是隔江後庭花的舞女,是詩是酒是明月是每個春華秋實的感慨。
而周韻是變法得商鞅,是哥白尼的太陽,
是在雅典教堂被判死刑的蘇格拉底,是四十萬人其卸解竟無一人是男兒的花蕊夫人,
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是刀是槍是地震是每場戰爭開始的衝鋒號和戰厚的安魂曲。
《一步》是《子彈》的姊妹篇。《子彈》是 男人的戲,是刀槍鞭笞下領導人民的抗爭,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一步》是女人的戲,是歌舞昇平里教導人民如何去愛和尊重,相識容易,相愛不易,且行且珍惜。《子彈》男性的讚歌,《一步》是對女性的致敬。
以上。
高能預警---以下是腦殘粉時間。嗯,就是這樣。
老爺子的電影之路本身就可以拍成一部電影了--事實上,他的每部電影都在拍自己。就像他在拍《太陽》時候頑固的說:我心裡就是有這個夢境,我就是按我夢境的場景來拍。。
是的,他人帥(什麼?你說這渾身充斥者雄性荷爾蒙的男人不帥?讓怎麼才叫帥?天天提醒你喝水早睡萌萌噠才叫帥?。。。),會拍電影還幽默,但他更是風中孤獨的一匹狼。
《鬼來》被禁,投資方血本無歸,所有人心血付之東流--一時間姜文也成了《一步》裡面的馬走日,上至帝王宰相下至街頭老民,武生口誅,文人筆伐,人人喊打。
可是老爺子不信這個邪,還他娘的抱著片子 去國外評獎,還他娘的巨出息的評上了,更他娘的因此被封殺五年!五年啊,年輕男性的五年是多麼珍貴
--這黑色幽默的情節在此後的《子彈》和《一步》中屢屢出現。
聽著好玩,想著真是揪心!
老爺子就是一倔驢,五年後他帶著《太陽》歸來,現在看《太陽》的地位,老爺子也算是平了那些年的窩囊氣。
槍在手,跟我走,打到黃四郎之後,他還要走的更遠--目標是星辰大海嘛哈哈哈--以後的姜文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子彈》的票房讓他證明了到底能不能「站著也把錢掙咯」。有人說姜文的片子看一遍是遠遠不夠的,如同昆丁的《低俗小說》一樣要每次看每次都有新發現--可能是我心境不夠。
除了《子彈》(這片子太tm爽了!!!)其他幾部都不敢重新開,《鬼來》對於一直以來看《狼牙山五壯士》、《太行山上》這樣的正統教育片的我來說,衝擊實在太大--對堅持或者說相信人性本善的我們來說衝擊太大--知道那裡有答案,但是不敢進一步探索。
《陽光燦爛》也是不敢看,少年時期的戀情,本該是《初戀這點小事》、《野蠻女友》、甚至《小時代》這樣單純唯美的,而老爺子 一上來就是各種性壓抑和性暗示,赤裸的血性呼啦啦的打在臉上,這對著尚有少年心的我來說,簡直心跳加速想說停下停下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但是有隱隱約約覺得也許真的就是這樣的,於是害怕了,於是不敢看了。
莊子曰:夏蟲不可語冰,士子不可語道。其然乎?其不然乎?
這就是姜文,這就是老爺子的手段,把你的理想摔個稀巴爛再劈頭蓋臉的罵你一頓。。。只不過一部分人被罵了之後還不明白,一部分明白了開了刃甲想反彈傷害--哪裡知道老爺子自帶沒cd的bkb。
ps.看了網上的評論,挺為老爺子不值的。
我們的年輕人(哈哈哈哈我好老),特別是我們的網民,總是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戾氣。
你拍個片子老子看到開頭就猜到了結局那就是你low,導演真傻逼。
你拍個片子他半天看不懂,導演真傻逼。
君不見《匆匆那年》裡面的蘇寧易購,《心花路放》裡面的高德地圖,廣告商的爪牙甚至走出國門走出世界,難道您看《變4》裡面的伊犁舒化奶不會跳戲們?
是的,在如今這個商業高度發達的時代,影片跪舔觀眾跪舔投資商的行為本身無可厚非。
畢竟導演也是人,演員也是人,劇組的一家老小都等著拿錢養家糊口--所以我們這樣的時代談情懷是奢侈的,奢侈到變態的階段 甚至羅鎚子把他的情懷整合到手機裡面捆綁銷售,最後在市場的壓力下不得不自己打臉降價銷售。
然而在平常的生活里,我們這些平常人甚至不敢談情懷,不敢說理想,連文藝都要文藝的小心翼翼,生怕背上了「裝逼」的罵名。
於是我們開始了放蕩,我們開始了頹廢,我們選擇逆向發展,一邊自嘲「叼絲」自喻「學渣」自封「吃貨」裝裝傻賣賣萌發發牢騷吐吐嘈便算是青春的掙扎了--那句話怎麼說的?哦,我們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庸俗--直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更可怕的,我們還看不起那些在自己道路上奮鬥的人。
值得慶幸的是,即使是這樣的社會氛圍下,
我們仍然有堅持自己道路的殉道者,我們仍然不乏鬥志昂揚的抗爭者,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
--這樣的人,在學術上是能夠越走越遠造福整個人類的--甚至給袁隆平發500萬的時候還有人眼紅挖諷,真是「吃跑了撐的」!
放在藝術上,我們更應該謹慎的對待,收起你那刺蝟的性格吧噴子們!
藝術本沒有量化的標準,我們在享受百姓喜聞樂見的是下里巴人類作品同時,請對陽春白雪的美麗保持敬畏。
讓我們感謝他們吧,正是他們,在學術代替 我們這些卑微的平常人完成科學的創舉乃至於壯舉--那是我們千千萬萬人聯合在一起也無法企及的事業;
正是他們,在藝術上讓我們在眼前的苟且下,還記掛著詩和遠方。
占坑,明天去看。我倒要去看看究竟是不是爛片。
——也許這就是營銷
讓子彈飛一會吧。
刷了兩遍 還是沒看懂 或許我智商低了點
無論如何我都會去看,如果難看我也罵,以便於罵得有理有據
因為評價好壞取決於觀眾與電影的共鳴程度。
打個比方:腦子裡裝滿化妝品、八卦的人除了對電影里關於男女關係的段子感興趣外,你指望她看出教父橋段?還是民國諷刺?洗錢?輿論?冤案?以及哪怕最直白的「嗑藥之後別開車」?
讓我想到以前看akbingo 裡面一個美食家吃漢堡肉之前說了句,「大家都說好吃,往往不一定真的好吃,我看這個就不怎麼樣」,然後嘗了一口,眼睛也變了顏色,「好吃!」
推薦閱讀:
※電影《花樣年華》好在哪?
※如何評價《卧虎藏龍》?
※如何評價電影《北京愛情故事》?
※如何評價高圓圓的演技?
※哪些英劇可以稱為「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