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是怎麼一步步衰退的?

不過三年,新浪微博的活躍率就已經一日一日地跌。現在已經非常不像樣子了。 本人做營銷,一眼就看出,新浪微博熱門微博如果涉及軟廣,那些轉發和評論全是殭屍粉。 到底是因為微信朋友圈的出現導致新浪微博的沒落。 還是因為大家開始厭棄這種公開生活的做法,而將社交分享轉為私人化? 再還是,不作死就不會死,新浪微博自從接了很多商業元素(例如淘寶)之類的,變得非常讓人反感?


說一個略極端的例子:

上圖源自百度百科。

《春城晚報》是昆明最主流的報紙,也是雲南省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杜少凌2016年6月14日辭世,時任《春城晚報》總編輯。

杜也曾到我工作的雜誌做過總編輯,我和他共事時間不長,有過幾次深談。一個炎熱的午後,他在辦公室呼嚕呼嚕吃著外面打包回來的大理涼粉,我看到牆角有《丁丁歷險記》的海報,他說丁丁也是記者,算我們老前輩。

後來我離開了報社,當時我說,紙媒將死,杜回,你看我怎麼把雜誌做漂亮。那份雜誌,我從創刊伊始,做了五年記者和編輯,確是深有感情,也想知道由杜主事後的動態。

關注了他微博。他似乎很願意在微博里寫寫心理活動,對行業的分析,對自己的修鍊。他的微博是一個真性情的地方,沒有黨媒負責人講政治、唱高調的風氣。有次他說,讀史多年,漸有鑿通之感。我近幾年也發覺讀史之樂,加大了閱量,去年還把《資治通鑒》下載到了手機里,我常想,何時會有「鑿通感」?那是一種什麼體驗?

去年,他辭世,我在外面也能感受到社裡的悲情氛圍。晚報工作是白天采編,晚上定審,深夜印刷,每日循環。所以報媒人熬夜算日常,大小節日、天災、奧運、兩會等都要突擊加班,共事過的人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披星戴月,風雨兼程,是同事也算戰友。

我沒去參加他任何悼念活動,當晚,我翻了翻他的微博。

知乎上有很多關於「我們死後QQ怎麼辦?」的問題,很多人說,把墓志銘寫在QQ簽名,讓朋友們時而能看到自己的頭像。

作為承載著生前言行的網路平台,微博和朋友圈當然比QQ更適合。一條條喜怒哀樂,起承轉合,低吟淺訴,自拍與合影,走過的路,看過的景,哭過笑過,愛過恨過,都寫在那裡。

斯人雖逝,偶爾念及,能翻閱一下,就當暗訴離殤。

三個月後,杜少凌驟然復活,且畫風突變:

隨後每天必刷,他生前有6千多條微博,自2016年9月8日復活至今(2017.02.24),微博數已增至8283條。今天8條,最後一條是這樣:

我主張厚養薄葬,我不強調死者為大,我重視今生與當下,我是個無神論者,我不信死後真能在天國看見自己的微博被盜號。所以,我不太擔心此舉會傷了另一個世界的杜少凌的心。

但作為生者,刷微博時,時間線出現廣告,關注名單里被暗塞買粉號,評論里充斥著小廣告,熱搜版全是明星緋聞,時不時還有殭屍號要求互粉,所有這一切,都不如一個故人的帳號以追捧爵跡的方式每天彰顯著存在更讓我難受,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就像生化危機中,如果向你撲來的喪屍,是你父母妻兒的身體,你便何如?

少凌轉發的這些微博,通常都有2萬+的轉發量。不知有多少是新注的機械號,又有多少是被盜的故人。日均8x2萬的虛假轉發量,有多少現實意義?

新浪微博曾是中國網路最有希望的言論平台,那時我經常在桑拿休息廳、候車室甚至隔著廁所擋板聽到它刷新時特有的提示音。如今卻人人說微博藥丸。

我經歷過博客時代,一不留神,BLOGCN關閉,我錯過了搬家限期,那些為EX寫的情詩全都丟失,那數年的青澀與彷徨,如今只能憶起零碎的片斷。

現在明白,還有比痛失BLOG更難受的事,那就是微博仍在,而且更新得更勤奮了。當年因觀點與文才關注了你的人們,今天得看你為趙麗穎和吳亦凡頂帖,一天八遍。

我要不要在遺囑上註明一條,死後請清空我的微博內容,刪除我的帳號,省得有天,我又還魂為TF BOYS的新歌轉發打榜。

------------------------------來自評論區的不同聲音-----------------------

剛發此文,就有自稱「微博實習生」來評,我看了他在此問題下也有回答:

認真分辨了這不是高級黑之後,我回復如下:

事後反思,我當時言論過激,很後悔。

在美劇《新聞編輯室》第三季,頻道被收購,新東家推崇吸引眼球的熱點,突出媒體商業化,並完全無視新聞原則,讓編輯室眾人無比憤怒,最終頻道新聞局主席查理因怒猝死,第三季的結局在查理的葬禮上拍完。

http://player.video.qiyi.com/2d882d878bf70b34e3aca67a0f9bb04d/0/288/w_19rra67fox.swf-albumId=584879709-tvId=584879709-isPurchase=0-cnId=0

離開社裡時,我剛在網上看到這段視頻。後來一路追完了三季的《新聞編輯室》。在雜誌社工作時,一直在地理、旅遊和汽車賽事的欄目,有時很慶幸,自己不用去報導社會新聞,歌功頌德,明星緋聞,吹噓產品,寫軟文,拿紅包, 不用活得像個善頌的宦官。但在《新聞編輯室》中一直強調的新聞理想,我卻已很久沒有思考過,不免汗顏。

我離開媒體,我說紙媒將死,外因是新媒體的擠占,而真正的內因,是紙媒被管控太久,自己已經習慣了體制,不願再有突破,如歷年的春晚,陳詞濫調,一團和氣。

剛入社裡時,老總編說,如果你難有機會去說真話,那麼,至少盡量不說假話,盡量。

所以剛有微博時,的確為之一振。那時的微博能聽到很真很銳的言論,一些如今已被我們漸漸淡忘的大V,那時都曾赤誠相見。我也曾持有國家認證的新聞從業編輯證,我知道有些帖不得不刪,否則平台也無法存活。但即便微博拚命刪過激的帖,它仍在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不知不覺間,微博成了毛孩子們為偶像爭吵的陣地,成了純娛樂化的平台,連翻數日的時間線,也難見幾條有意義的言論。就連僅存的段子手界,也由抄襲黨替換了原創派。

好在知乎代替了微博,成了我最常用的媒體平台。在大量優質知識無償供應之外,知乎最大的優點是理性,是網路上噴子出現率最少的交流平台(可能有人要說草榴才是最和諧的),在知乎,講道理的效率極高,相互理解的達成率也極高。所以今天在知乎有過激言論才讓我分外慚愧。

為什麼知乎常有長篇累牘的回答出現?因為擺事實、列數據、講道理,本來就不是一件易事。回憶當年,往微博140字內傲嬌地甩下幾句話,現在看來真沒太多價值。

逛幾年知乎,自己更愛國了。當一個問題下有多個不同角度的深刻回答,我越能理解要推動社會進步有多方面的考量,明白漸進才是最合理的,過去稍不如意就遷怒社會,其實極幼稚。

回到新聞理想的話題,知乎至少是我所見最難撒謊的地方,也是在外面懷疑自己被誤導後最好的釋疑之地。醫美界創造的新詞條,養生圈的偽科學,杜月笙很精闢的十句話,日本人用小龍蝦吃屍體,肯德基的雞有三對翅膀,男人看了會沉默,女人看了會流淚。

雖然愚眾覺得真假難辨,但其實從創作者的角度,很容易就看穿謊言,抓住本質:或推銷產品,或博人眼球。把媒體炒熱不難,刷下限就行,難的是讓媒體盡量保持乾淨。所以媒體從業者鮮有蠢人,不缺的仍是壞人。

現在想起老總編說「盡量不說假話」,盡量二字,暗藏多少無奈。

自媒體時代,每一個發布者都是新聞人,說「新聞理想」,未免用詞既大又空。我想,但凡能本著傳播一些有益知識,保障有效溝通的網路平台,就算偏安一隅,也可稱善;但一味追求商業化的媒體,做得越大,擴張越狠,越是妖孽四聚之地。


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吧,首先說說新浪微博成功的主要原因:
1.微博相對開放的輿論環境佔領了用戶宣洩訴求的市場空白。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網民的這部分需求是被壓抑住的,而微博打開了這個口子,形成了井噴。為什麼是新浪?因為良好的政府關係,以及多年沉澱下來的信息過濾和控制經驗,讓政府感到可控。

2.借了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微博是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而興起的,這種隨時隨地瀏覽和分享的產品形態特別迎合移動互聯網的特性。

3.先進的產品設計。相對於博客,微博不是進步,而是進化,領先太多。除了可以隨時隨地的瀏覽和分享外,更低門檻的UGC,關注/評論/轉發的眾包推薦和過濾的機制,粉絲模式給用戶帶來的虛榮和存在感,更普世的產品形態等等,都是一個巨大的革新。

4.新浪原有的資源。舉公司所有的資源畢其功於一役,強大的媒體基因,以及侯小強創建的博客運營的那套牛逼打法。

再來說說微博衰退的原因:
1.新浪缺乏公司遠景,這是公司治理的問題。
相對於其他互聯網公司,新浪很獨特,是一個沒有大股東(佔大額股份)的公司,曹國偉只是個小股東,整個管理層掌握著少量碎片的股份,如果說阿里巴巴屬於馬雲、百度屬於李彥宏、搜狐屬於張朝陽、網易屬於丁磊,那麼新浪屬於誰?誰來為公司的未來心急火燎?管理層的MBO、微博從新浪的剝離、高層的權力爭奪、阿里的收購、微博的商業化,都說明了,管理層把新浪當成了逐利的平台,微博,不是他們撫養的娃,而是飼養的豬,等著合適的時機變現。大眾點評、豆瓣、知乎等這些慢公司,創業者對產品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能耐得住多年的寂寞,經受住商業化的誘惑,放棄短期利益。總得說來,微博這個產品的初心錯了,結果也就好不到哪兒去。

2.戰略層面的失策以及執行不力
產品矩陣沒有協同作戰。騰訊微博是防禦型產品,用來阻擊新浪微博的過快發展;對於微信,新浪其實也有對應的防禦型產品——微友,用來干擾微信的過快發展。但在執行層面,騰訊微博火力全開,匹配了過硬的資源和能力,而微友,只是簡單外包給了一個創業團隊。騰訊微博的態度是「媽的,我跟你拼了」,而微友的態度是「不要了啦」,結果也可想而知。

產品形態的方向搖擺不定。是要重媒體,還是重社交?如果結合微博這個產品形態以及新浪的資源和能力,加強媒體屬性是沒有錯的。但是,做成twitter的市值,要遠遠低於做成facebook,這對管理層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所以有一陣子,微博想往社交上轉,記的2012年的時候,微博客戶端的首頁有個入口,裡面是一些興趣組,什麼電視劇歌曲等等,目的是創造UGC的場景促進更多的UGC,但深層的原因,應該是想基於興趣圖譜建立社交圈。所以,這還是初心的問題,想把豬肉買更多的錢,豬肉就變成了注水豬肉。

3.戰術層面的應對失誤
過濾和凈化系統出現故障。微博這個生態系統的運轉需要兩塊最重要的模塊支持,一個是UGC,需要源源不斷得給生態注入信息資源供生態居民享用,這可以通過提升發微博的體驗、創建發微博的場景、讓其他粉絲儘可能多的反饋、官方運營大號自主灌入海量信息補充等方式促進UGC,這是生態發動機;另一個是傳遞能量的電氣系統,它讓信息資源在生態里快速周轉,這取決於平均粉絲數、用戶活躍度等因素,所以只要想法讓生態的整張社交網路更密集,這個生態就更有生命力。這個電氣系統就是「評論/轉發」,非常巧妙的是,它還是一個篩選和過濾系統,每個生態居民都自發的去篩選和過濾,所以,質量越好的微博曝光的概率越高,越差的微博越不容易被發現。同時,「關注/取消關注」也承擔了這樣的作用。但是,這個天才的系統竟然出現了故障,而微博的團隊沒有有效地維護,在各方逐利的心態下,生態里到處是垃圾,微博沒有拿出像微信一樣的決心去解決信噪問題。孩子病了,家長會不顧一切:「醫生,再想想辦法吧,求求你了,多少錢都行」;豬病了,趕緊出手吧!初心的問題。

成也蕭何敗蕭何的明星運營。在產品發展早期,這種通過明星效應拉動普通網民的運營戰術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建立了競爭優勢,讓其他競爭對手無法追趕。但是到了產品的中後期,產品已經普及,微博沒有轉變思路,還是大量的大V掌握了話語權和影響力,沒有回歸草根,草根們在微博里沒有存在感,活在大V的陰影下,逐漸失去了興趣。後來微博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幫助草根發展粉絲,但為時已晚。

面對用戶需求的變化,沒有與時俱進地改進產品迎合變化的需求。先說獲取資訊的需求,如果永遠是心靈雞湯,時間長了也會膩,而且重複率越來越高,有的都在轉1年前的段子。當有更多體驗優秀的深度閱讀產品(搜狐新聞、新聞頭條等)出現時,這種快消式的資訊產品就顯露了不足。再說發微博的需求。用戶為什麼發微博?自拍的,去哪吃了,吃了什麼,去哪玩了,買了什麼,以及無病呻吟顯露文采和內涵的,從用戶心理的層面來解釋為什麼?產品經理會說,抓住了人虛榮愛顯擺的本性。那人為什麼要顯擺?從本質上說,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在不自覺的去建立和維護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有的人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是漂亮的,有的人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是有錢的,有品位的,有地位的,或者有才華的,於是,就通過微博去建設自己的這個形象,比如發個美圖秀秀美化了N遍的自拍,然後焦急地等別人的評論,如果有人說「啊,你好漂亮啊」,她就暗自竊喜,這次建設目的達到效果了。人就是這麼不斷地去建設自己的形象。但是,問題是,這些「導演」的才華有限,他們無法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表演手段,時間長了,也就停止了,吃飯不想再拍美食了。另外,這些「導演」的潛在觀眾在哪裡?現在看來,微信朋友圈更精準。至於其他非核心的需求,如陌生人交友的需求、大V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並沒有衍生的產品去更好的對接。

沒有有效鞏固自己的城牆。其實微博的城牆足夠厚,用戶的使用習慣,在微博上沉澱了大量的網路資產(好友關係,發的微博),以及消耗的時間和精力成本,這些都建立了很厚重的退出成本,用戶遷移的成本很高,除非有另一個產品幫用戶把創建的好友關係遷移過去,並且該產品很好的滿足了用戶的需求。這也是易信和來往做不起來的主要原因,除非能把用戶微信里的好友關係快速的重建起來。但微信做到了,當建立完畢用戶的好友關係,通過差異化的產品形態(公共號和朋友圈),快速瓦解了微博的城牆。

~~~~~~~~~~~~~~~~~~~~~~~~~~~~~~~~~~~~~~~~
另外,有人提到了其他的原因,我不敢苟同:
1.有人說因為百花齊放的產品不斷出現搶奪了用戶時間。其實微博衰退的時候仍然在享受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而且移動的使用習慣在不斷加強中,這會緩衝用戶時間的爭奪。另外,我們說的產品成功,是指相對於行業競爭對手的成功,像這種外部環境的問題,對所有的產品都是一視同仁的,不應該作為自身衰退的理由,看看自己的競品微信,用戶使用時長是不斷提升的,就不該抱怨這個了,只能說自己沒有像微信那樣把產品做好。

2.有人說劣幣驅逐良幣導致用戶流失。我相信新浪的產品經理應該做過調查,清楚用戶流失的原因。可以肯定,因為受到攻擊而放棄微博的用戶只是極少部分,不應該當成主要原因來分析。而且微博不像論壇,它不需要人工去維護,它有自身的修復和過濾機能,通過「評論/轉發/關注「把發優質內容的良幣暴露在前面而把劣幣沉到底下。

3.有人說微博越做越重功能太複雜。其實微博的核心功能還是非常簡單的,比如微博客戶端的首頁,絕大部分用戶只使用首頁就夠了,其他次級功能還是收斂起來的,並不干擾用戶。另外,大量的第三方微博客戶端就是做得極簡,喜歡極簡的是有很多的選擇。微博和微信一樣,作為普及的產品,老用戶較多,較高的退出成本,沒有其他替代產品,是有條件豐富功能的,其他產品就不要學了。


微博乙烷。(長文多圖警報)

真的乙烷,不丸沒有天理。

微博已經由最早的全民參與的舞台,變成了各個信息主體向廣大網民灌輸他們想灌輸的信息的平台。

我們一個方面一個方面看,先說小問題:


這是今天上午的微博熱搜,今天情況還是好的。

一般情況下微博熱搜由什麼組成呢?

六到七成的明星八卦,一成的各地的奇葩事,一成的半咸不淡的某一句雞湯,一成的搞笑視頻,一成的國產劇宣傳,

但是,這些熱搜詞,真的是網友們想看的嗎?

尤其明星八卦,網民們真的對哭泣的秦俊傑(這人誰啊?)和宋茜的登機牌那麼感興趣嗎?

比如趙麗穎,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都上熱搜,每次我看到她我都想這是誰啊?天天上熱搜,沒名也有名了。

至於這些八卦是不是靠網民的搜索上的熱搜,真是只有天知道。


比熱搜詞噁心的多的,是廣告問題。

每天一打開微博,就看到一群人在那裡:

拔黑頭!!!

(為了大家的胃口就只發一個這種截圖)

其他的廣告諸如此類:

各種大V一半廣告一半內容,想關注幾個良心大V非常困難。

這還是好的,近些日子微博已經開始節操掉的連內褲都不要了:

像這些賬號,我根本里沒有關注過他,但是微博官方讓它們硬性植入。

完全不考慮女人的感受!(這個梗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

如果說過去的微博是一道燉菜,菜中有湯的話,現在它真的變成了一碗湯了,湯中有菜了,看微博跟看廣告沒太大區別。

但是微博現在最大的危機,也是微博面臨的可以致命的缺點是——優質內容生產能力的快速流失。


說到這一點,知乎或成最大輸家。

微博真的欠知乎一個很大很大的人情,因為微博現在的很多優秀內容,從段子,到故事,到各種雞湯,可以說大部分是知乎貢獻的,有很多微博大V完全就是靠知乎養活的,比如下面這位:

這大哥五百多萬粉絲,就沒一點原創內容。

這樣赤裸裸的搬運各大平台的內容,就能在微博上成為大V,微博的風氣是怎麼樣的大家可想而知。

而且,搬運的方式還是那種最原始的,截圖!你哪怕洗稿呢?(更新一下,還真的有人響應了這句話,剛剛發現王尼瑪在微博里把我的答案洗稿了,唉@王尼瑪)去年知乎發了次飆,把微博那些靠知乎養活的什麼「知乎大叔」「知乎姐姐」統統給告了,他們收斂了不少,知道要授權了,但是還是繼續靠搬運別人的勞動成果來漲粉,根本途徑沒什麼改變。

(更新內容,給大家看看王尼瑪的洗稿截屏,原答案掛了王尼瑪以後就被封了,這大頭死變態手眼通天啊。。。。)

不僅僅是知乎,豆瓣啊,荔枝啊,果殼啊,等等等等,只要有內容輸出的平台幾乎都給微博供血,往往是某一個內容,在微博上轉載了,火了起來,然後大家到原來的平台去看。

但是這樣發展下去的微博,真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在眾多的廣告中看一些其他平台的內容,我們為什麼要在微博上看呢?

現在的微博內容缺乏到什麼程度?過去微博的短視頻是一個重要優勢,是其他平台所不具有的優勢,可是最近明顯發現老的視頻不斷地被翻出來,新視頻越來越少,因為大V網紅們都忙著轉載變現了,誰還關心有沒有新內容?

應該說現在維持著微博的,就是名人效應,是名人的單向的信息輸出,為自己做宣傳,是不是炒作個熱點吸引一下大家的注意力,微博已經變成了一個全民的追星軟體。微博的最堅定的用戶恰恰是明星粉絲。

接下來,說幾個微博的頑疾。

第一,水軍。

王俊凱發一條微博:

這是下面的評論:

這孩子非常非常火,這是事實,我也相信他發一條微博下面就會有十七萬條的評論,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微博上,關於小鮮肉的評論,只要評論數多一點的,你幾乎很難看到負面評論,在其他網站呢?有些極端一點的門戶網站甚至幾乎看不到正面評論,難道同一群網民在不同平台里性格都變了?或者這些平台和用戶們彼此不重合?


第二:莫名雞湯

比如此時此刻,在微博熱搜上的一個詞條,叫做,你為什麼還是單身,打開之後是這樣的:

這種莫名其妙的假雞湯真的是日經貼,天天都有,沒一點營養卻總能上熱搜,各路大V轉的不亦樂乎。

關鍵微博是一個能讓人安靜看毒雞湯的地方嗎?

一條微博,上面是拔黑頭的,下面是賣護手霜的,中間告訴你做人要淡泊,要做自己。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第三:噴子問題
比如這種:

這個相信大家也都有所感受,比如此時此刻的熱搜里,江蘇的孫倍成醫生被醫鬧給刺傷了,幾乎喪命,微博下面的評論里,就有不少人說什麼「為什麼刺他不是刺別人」「黑心大夫沒有好下場」之類的評論。不逛微博和門戶網站新聞評論區是不會明白的,我們的社會中始終有這麼一群人,對千里之外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有著不共戴天的敵意。

反智主義問題就更不用說,諸如「槍斃人販子」這種話簡直不能再有市場了,各種微博底下,如果有那種引人憤怒的事情,點贊最多的評論一定是「統統槍斃」這種話。

我很想告訴他們,大清亡了,別天天動不動想殺人全家。

不過有一個可喜的事情是,一年以來,微博里的噴子以顯著的趨勢不斷減少,正常的評論逐漸佔領高低了,這是個好現象。

微博現在亂象叢生,說到底,只有一個原因:初心問題。

就是微博從新浪運營商到網紅到網民的初衷到底是什麼。


高票答案說的好,像知乎,果殼這種網站的運營團隊,是對網站本身有感情的,換句話說就是有情懷,有情懷就有節操,不會為了眼前的利益犧牲網站的名聲。而微博的運營團隊股權佔比非常低,本就沒什麼情懷,在資本的推動下,現在的微博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竭澤而漁。

開動馬力全力變現,熱搜也賣,廣告欄也賣,殭屍賬號也賣,粉絲也賣,所以我們看到廣告泛濫,這種情況自然會帶來用戶的流失,可是微博官方似乎並不在乎,接著打廣告,我估計他們打算打到讓最後一個廣告也沒有觀眾為止。

上行下效,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的網紅大V,比起幾年前的網紅,節操可差的不是一點點。

比如現在幾乎每個大V都會搞轉發微博抽獎的活動,為什麼?因為他們已經明白粉絲是第一生產力,粉絲多賺錢多,一條廣告幾千上萬的廣告費,這個誘惑下人人都想當網紅。而如果本身是網紅,自己又賣東西,那回報更是沒法說。

Papi醬簡直給全體網紅打了一針雞血,讓大家明白網紅的回報原來可以如此之高,一筆一千兩百萬的投資讓papi一下子成為了傳說中的「中國第一網紅」,可是我作為一個papi的原粉絲,在她得到那筆融資之後不久就取關了,因為她的作品品質開始急轉直下,一點都不好玩了,成了名人,有了背景之後,敏感話題不敢碰了,粗口不敢說了(這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廣電雞蛋裡挑骨頭槍打出頭鳥),原來那些諷刺大明星娛樂圈的內容一點都沒了,而且得到融資之後還要一周一更,高頻率帶來的就是低品質,所以papi終於丸了,跟羅輯思維一拍兩散。

隨著商業化的擴展,微博全體網紅的核心思維已經變成了赤裸裸的:讓我火吧!微博發展初期那種誠心誠意為大家輸送優質內容的大V早就不知道哪裡去了。

有趣的是,網路的飛速發展讓他們發現了一條比微博變現更快的渠道——直播平台。


作為這一切的主舵人,微博官方並沒有對自己的產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到底是要做媒體平台呢?還是要做社交平台呢?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很明確了,社交平台肯定是做不成了,微信空間的夾擊之下微博想變成中國的Facebook 已經不可能,但是作為一個媒體平台,又意味著普通用戶永無出頭之日,只能在大V的微博下面評論點贊,所以微博成為了我開頭說的那樣,是一個名人和自媒體向全體網民灌輸信息的一個工具。

保持一個平台的長盛不衰,一是要保證節操不掉線,不能為了掙錢連底線都沒有了,二是要保持優質內容的長久輸出(知乎這一點做的不錯),作為二者皆無的微博,相信再過幾年,我們能看到微博獲得人人網一樣的下場。

更——新——分——割——線

評論里很多同學認為微博一時半會丸不了,這點我也是認同的。

因為至少在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平台擁有微博這樣恐怖的用戶量,先發優勢讓微博變成了一個全明星的軟體。而且他有其他平台不具有的時效性,很多新聞是通過微博第一時間發布出來的,這也是維持微博生存的一個重要原因。

微博現在需要一個對手,他就像藥丸的大清,雖然大家都很討厭他,可是在資產階級沒發起革命之前,大家也不知道未來到底往哪裡走,只能盼著大清改革的好一點,但是大家要知道,我們會有除了大清的第二個選擇的。


因為微博變得越來越沒有參與性、新聞性和時效性了

發微博的本意是分享,和朋友圈不同我發這條微博是為了盡量分享給不認識的人。普通人用微博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哈哈哈哈哈」 、「23333333」和「點贊」,大家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想互動更多好玩的人,所以才會求互粉求關注。看微博和看新聞的最大差別就是你不僅僅是追名人而是近距離的接觸到名人,和名人產生互動。

另外相對傳統媒體、傳統網路媒體,微博和普通人的生活更加緊密相關,在微博上面可以直接獲取和分享各種熱點、爆點、本地的實時信息比傳統網路媒體要快很多倍,閱讀的同時自己也是發表者,這也是大家一開始喜歡微博的原因。

想想2011年的郭美美、官員微博開房、上海膠州路大火、動車事件、PM2.5概念的否定和承認。這種信息才是廣大網民會感同身受,也能讓全民都有參與感,進而從網路影響到現實社會的活動。再想想這幾年上微博上有什麼能影響現實生活的熱點事件?


十幾天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熱點事件的轉發也需要節點,就是粉絲多的人,當然現在他們都不怎麼發了。。。


大量的營銷公司微博刷粉刷轉發對普通用戶發表和獲取信息的妨害也很大。

類似知乎或者一些專業性強的BBS,只要你堅持寫,就會有人看,對於原創信息發布者來說這算正面的激勵機制,微博則未必,營銷大號甚至專門會去除原作者的水印和改原作者的名字和語境,而諸如此類的做法新浪完全是採取放任的態度,你舉報也不一定受理,就算受理了,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對營銷號還有幾天的保護期,最後所謂扣信用的處罰根本是不痛不癢。

新浪微博有個熱門微博的功能,本意很好,就是能現實24小時或者1小時裡面把轉發數最多最熱門的微博排序,前些年我基本每天都要看一次,能看到各種好玩的新聞或者段子。

但是現在的情況的是這個榜里很少有真正的熱門信息,社會熱點信息基本絕跡。各種廣告貼、營銷賬號或者三線藝人無意義貼長期佔據這個榜的70%,不熟悉微博的用戶連續幾天看到這種垃圾信息想當然的就會認為微博上面就是這種東西,奇怪的是為什麼新浪本身對這種行為不僅不制止,還有縱容的意味,明顯會對用戶造成流失的行為我都能看出來,為什麼他們卻沒什麼行動,真的是只要KPI數據好看,這個用戶是不是自己的真實受眾,壓根就無所謂了?


補充:說個有趣的現象。
其實這一兩年來,微博一直在給淘寶輸血。

微博上正常的盈利模式是這樣的:一個網紅大V,通過營銷手段炒紅自己,在微博上圈到足夠的粉,然後……
就開淘寶店了。
在微博上定期發布自己淘寶店鋪新產品,掛個鏈接。直接叫賣。
微博的用戶就被導到淘寶去了……

這樣,網紅大V掙錢了,淘寶掙錢了。微博么……呵呵。

微博自己養的羊,被別人宰了。

以下原文:

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微博對用戶的最早的核心概念是:分享生活中的新鮮趣事。核心理念應該是UGC。即用戶生產內容,然後再講它即使分享出去。
微博最成功的營銷做法就是明星營銷,姚晨作為第一代微博女王,可謂是一時無兩。同樣依照UGC的範疇,明星分享出自己的原創生活新鮮趣事,圈來了大量的用戶。
但是到了後來,這種模式變質了。
最有趣的是,微博自己沒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但是大V們和明星們卻自己找到了盈利模式。吸粉做營銷,水軍營銷,或者開淘寶店……
其實所謂的自媒體,也就是一個變大了的公共論壇平台而已。

微博也從一個UGC的分享生活樂趣的地方,變成了一個營銷炒作的舞台

而普通的用戶,在微博上的存在感是非常弱了。在這個舞台上,站在醒目位置的永遠是明星,是營銷大V。
而普通用戶只是給他們提供營收的來源而已。
一句話,微博養的羊,被別人宰了。


好,那麼普通用戶就會覺得:既然這個舞台我站不上去,我就老老實實的做我的生活分享,做UGC的原創,然後分享生活給我的小夥伴們。
然後,朋友圈出現了。


朋友圈最棒的地方在於它的防禦壁壘城牆的厚度。
在微博上,有太多營銷水軍,有太多的無素質的腦殘混跡其中,你好好的發個微博,也許說不定哪天就會踩個狗屎,被噁心得無可奈何。你打開微博,推送的頭條新聞,往往是是頭條」營銷「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微博真正的作用已經變成了取代門戶網站,微博成為了一個看文娛新聞各種八卦的地方。
前兩年,從熱炒汪峰上頭條開始,我就和朋友說過:微博離死不遠。
當一個即時分享的平台變成了一個營銷為王的平台,那麼就等於讓百分之99的用戶,變成了羔羊。
你願意每天上微博去,做一個小透明,然後坐在舞台下看別人表演?然後給別人輸送利益?自己還得忍受各種狗屎么?
用戶體驗漸漸變得糟糕,你需要忍受各種腦殘粉,各種無聊的營銷炒作出來的「頭條新聞」。
長久當觀眾,是會無聊的。
每天跑去韓寒或者王少爺的微博下喊越岳父大人,喊老公草我,時間長了也會無聊的。

當微博從一個UGC精神的平台,變成了一個營銷為王的舞台時,這個平台就註定會死掉了。
因為舞台這種東西,永遠會區分觀眾和演員。你永遠都只能這裡當觀眾,看那些表演出來的營銷。
那麼你就會覺得無趣。

微博已經沒有多少UGC的精神了。

朋友圈比微博優勢的地方在於,它天然具備了厚實的防禦壁壘。
你在朋友圈,可以屏蔽掉那些陌生人的營銷,朋友圈裡不會有營銷大V號。
朋友圈,簡而言之,朋友圈。朋友兩字是核心。
在朋友圈,UGC的核心精神得到了延續,即時分享UGC內容,而且是互相分享!
微博則變成了一個推送的模式。大V生產,普通用戶接受。失去了相互的精神,變成了普通用戶單方面的被動接受。

微博早年在營銷品嘗到了太大的甜頭,而後來在營銷漸漸混亂的時候,又無法痛下決心來制止,為了既得利益,一味縱容營銷行為,釀製今天的惡果。

記住了,UGC的核心精神在於「分享「,所謂的分享,也就是說,你我之間是平等的,我寫的東西給你看,你也的東西也給我看。
而營銷,是單方面的:我是大V,生產東西給你看,你是一個小透明,那麼你生產的東西就沒人看。
當然,微博的普通小用戶也可以做UGC,但是去前面說過了,同樣的UGC的分享樂趣,朋友圈做得比微博更好。
所以,微博自然就死了。


最後一個用微博的人————————————————————————————————————————————————————————

這是一個並不真實的故事。

一.

林清是一個小鎮青年。如果從百度地圖上看,他出生、長大、從未離開過的小鎮,只是一個小小的點,只有推著滾輪把地圖放到最大,才能看到一小片土地上纖細的道路。

小鎮上只有一家網吧,幾部老舊的機器,勉強能跑起LOL和DOTA。

21歲之前,林清沒有用過社交網站。在他的印象中,對網路的理解還停留在「上網衝浪」的層次。社交網站一茬茬的出現,他卻從來都沒想著去註冊一個。原因也很簡單:自己就是個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人,所有的朋友在地理上都位於吼一嗓子就能互相交流的範圍內,有什麼可以展示在社交網站上的呢?

所以,林清用微博完全是一個巧合,他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鬼使神差地就註冊了微博,填上了自己現想的網名「林間清風」。

註冊微博對他來說很麻煩:為了防止殭屍粉,微博對用戶的真實性審查越來越嚴,光是一個「林間清風」的ID,根本不能讓他發帖。填上了身份證手機號,林清才正式可以「上網衝浪」了。

該關注誰呢?新註冊的微博默認會隨機關注一些大號,但林清覺得,既然玩微博,當然要和網友們網聊才對。所以,他點進一個微博賬號,看下面的評論。

大多數評論都挺無聊的,但是也有幾個看上去言之有物。林清隨手點了一個,是個女孩,名叫「若水華336」,用的是個沒怎麼PS過的自拍照頭像。她新發的微博是這麼一條:

「真正的愛,是接受,不是忍受; 是支持,不是支配; 是慰問,不是質問; 真正的愛,要道謝也要道歉。 要體貼,也要體諒。 要認錯,也好改錯; 真正的愛,不是彼此凝視, 而是共同沿著同一方向望去。 其實, 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 而是, 要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一個並不完美的人。」

林清覺得這女孩兒的思想挺有深度,長得也不錯。他想了想,點了轉發並評論,寫道:「愛不是尋找完美的人,因為這世界本就不完美;愛的價值,是讓世界變得更完美一些。」

就這樣,林清逛逛微博,看看新聞,也時不時地關注幾個人。他說不清自己關注他人的原因是什麼,也沒有人互關他,不過他還是樂此不疲。

大概是他玩微博的第三天,他發現自己的屏幕右上角多了一個黃色的小標籤:「您有1個新粉絲,您有3次新轉發」。他興奮地點開,發現「若水華336」關注了他。

他並沒有給自己的第一個互關對象發私信,而是在她的新微博下面評論:「願你的生活充滿陽光。」很快,他得到了回復:

「感恩就是人心裡的陽光,我的感恩願與你分享。」

這讓他很是開心。

就這樣,林清在微博上交上了不少的朋友。他們或是風趣幽默,或是文才俊秀,有的對熱點事件指點江山,有的對生活瑣事提出建議。林清覺得,微博真是好玩。雖然他只有幾十個粉絲,每條微博也不過兩三個轉發。

一天,他看到一位關注者發了一條「做到這五件事,你也能長命百歲」的微博。這樣的微博林清很喜歡看,也幾乎每條必回。不過今天,他覺得光回復似乎還不夠,他決定自己也寫寫養生的經驗。

林清決定寫個和減肥相關的微博,因為他覺得減肥應該是個會讓女孩子關心的話題。他找了些資料,發了條微博:

「減肥吧妹紙們!做到這五件事,誰都能瘦下來:少吃、多動、早睡、快樂,還有對自己狠一點。」

然後,他退了機器,回家睡覺。

二.

林清萬萬沒有想到,第二天當他打開電腦登錄賬號的時候,會看到30000多條轉發和評論。屏幕右上角的小黃簽歡欣雀躍地等著他點開。要知道,就算是一線明星的微博,也未見得能有這麼多轉發和評論。林清不知道,自己怎麼就火了。

他忙不迭地點開小黃簽。按下滑鼠的時候,他還在想:究竟是哪條微博火了呢?是不是哪個大V轉發了我的微博呢?肯定是,估計下面肯定有好多評論,三萬多條啊,我怎麼回才好?

老網吧的網速慢,頁面慢慢地刷了出來,林清握著滑鼠的手僵住了。

三萬多條評論,一模一樣的評論。

「減肥吧妹紙們!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留一束長發和兩位數體重,全面的減重效果使體重達到理想的水平,減少食慾和消除飢餓的痛苦!想瘦的親看過來了:現在把握機會,你也是瘦紙!等待你的是驚喜!」後面跟著一個賣減肥藥的鏈接。

後面跟著一個賣減肥藥的鏈接。

林清下意識地認為這是一個惡作劇。但這不可能。儘管網上偶爾也會出現諸如「其實你玩的是微博單機版,微博上的每個人都是我假裝的,信不信?不信的話我換個ID來留言」這樣的接龍惡作劇,但是三萬多條一模一樣的評論?這簡直就是在用洲際導彈炸蚊子。

也許是自己的微博中了病毒,病毒假造了這些評論?林清退出了自己的賬號,又註冊了一個新的賬號,找到自己的微博。沒錯,確實是三萬多次轉發和評論。

林清想找與自己互關的朋友問問究竟發生了什麼。他換回自己賬號,找到了「若水華336」。剛點進她的頁面,林清就發現,「若水華336」也轉發了他的這條微博,並且留下了與那三萬多條評論一模一樣的轉發語。

林清第一次給「若水華336」發了私信:「為什麼會轉我的那條微博呢?」

「若水華366」很快回答:「微博是很好玩的,我喜歡轉發微博。」

林清:「就是那條『減肥吧妹紙們』的微博,為什麼會那樣轉發呢?」

「若水華366」:「減肥吧妹紙們!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留一束長發和兩位數體重,全面的減重效果使體重達到理想的水平,減少食慾和消除飢餓的痛苦!想瘦的親看過來了:現在把握機會,你也是瘦紙!等待你的是驚喜!」

林清不知道該跟她說什麼了。他點進其他幾個互關網友的微博主頁,毫不意外地發現他們也都和「若水華366」做出了同樣的事情。而與他們的私信也如出一轍,只要提到「減肥吧妹紙們」這六個字,得到的就是那一段一模一樣的回應。

彷彿他們的體內被種了某種蠱蟲,聽到這六字真言,就會發作一樣。

林清感到一絲恐怖。這是一個針對自己的騙局嗎?他想不出自己有什麼值得被騙的。他只是個普通的小鎮青年,沒權沒錢,也沒有仇家。

林清反覆地翻看著和這些網友們過往的互動。有來言有去語,挺聊得來的啊。但他總覺得,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勁。直到半個小時之後,他終於意識到了這種不對勁的來源:這些網友們說起話來,都很相似——相似,指的是語氣、語調,以及說話的方式。他們很少談及自己,也很少談及日常的生活。

還有一個問題:他們每個人回私信的速度都是一模一樣的。林清的私信發出,六秒鐘之後,得到迴音。無論是誰,一律六秒。

林清第一次覺得:難道,這些人不是活人,而是機器人?

三.

林清在微博上搜索到了一條老新聞:

「微博官方宣布提升智能反垃圾系統功能,殭屍粉將成為歷史」。新聞說,由於殭屍粉越來越多,已經影響到了微博用戶的正常體驗,微博官方決定提升智能反垃圾系統的判斷閾值,因而部分較不活躍的用戶可能受到影響,希望得到用戶諒解。新聞還說,被誤傷的用戶可以通過提交申訴,恢復原有許可權。

「殭屍粉?」林清把這個關鍵詞打進搜索框。在倒數幾頁的位置,他找到幾條老廣告:「最新AI養粉,完美通過反垃圾系統」、「智能增粉,有頭像有粉絲有轉發」、「高等級粉,50元1000粉,自動AI評論」等等。

難道,「若水華336」是殭屍粉?經常和他聊天的那幾個賬號,莫非都是殭屍粉?林清決定,必須要搞清楚這件事情。他給幾個做小廣告的賬號發了私信,其中絕大多數用戶都已註銷,但有一個回了他:「您好,誠信增粉為您服務。您需要加多少粉呢?自助加粉請回復1,諮詢請回復關鍵詞。」

「我問問,什麼叫自動AI評論?」

「您好,自動AI評論 是 AI智能粉絲 的一個功能。」

「什麼叫AI智能粉絲?」

「AI智能粉絲 是一種增加粉絲的方法。用這種方式增加的粉絲,能夠模模擬實用戶的使用習慣,從而通過微博官方反垃圾系統的檢測。」

四.

林清明白了。他心裡有些空落落的。和自己聊得開開心心的那個姑娘,扎著雙馬尾、眼睛挺大的那個姑娘,原來是個殭屍粉。不光是「若水華336」,「張家偉」「孔狸」「榴槤牛奶」等等這些人,也都是殭屍粉。只要是會用那一大段廣告來回應「減肥吧妹紙們」的,就都是殭屍粉。

按照那個做廣告的賬戶所說的,現在的殭屍粉程序早已經過了許多次進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微博官方從未停止過對殭屍粉的清剿,而殭屍粉則不斷改進自己。

反垃圾系統檢測用戶的評論、轉發數,於是殭屍粉程序也開發出了評論、轉發的功能;

反垃圾系統檢測評論與主貼的相關性,於是殭屍粉有了「搜索主貼關鍵詞智能回復」的功能;

反垃圾系統開始檢測用戶的原創微博數量,於是殭屍粉也開始發原創微博甚至圖片;

反垃圾系統開始檢測用戶的頭像、個人信息,於是殭屍粉們也紛紛改頭換面……

最後,一個精心設計的殭屍粉程序,甚至比一個普通的真實用戶,更像真人了。

第三天,林清百無聊賴地坐在網吧里,久久都沒有開微博。他有點害怕,不知道小黃簽上是又會跳出幾千幾萬贊,還是會一片沉寂。而且,微博上有一群欺騙了他的人。

不對,他們根本不是人。被他們騙了,只能怪自己太笨。想到這裡,林清打開微博的頁面。他決定把這些關注對象都刪掉得了。

刪完關注,他恨恨地發了一條微博:都是騙子,都是大騙子。然後他就去吃泡麵了。

吃完飯回來的時候,林清的微博上並沒有跳出三萬個評論和轉發。而是:一億九千八百萬個。確切地說,在那短短的半小時裡面,林清的微博被一億九千八百萬個個賬號給轉發了。熱榜上,「都是騙子」四個字赫然在目。

林清並不知道這一點。小黃簽的顯示是有限的,1.98億次轉發顯然已經超出了設計者的預期。但熱榜上「都是騙子」這四個字顯然不是巧合。他想了想,在微博輸入框里打入了剛剛吃過的「康師傅老壇酸菜面」。

果然,一小時之後的熱榜上,第一名已經是「老壇酸菜」了。

林清成為了微博的風雲人物。這一點也不誇張,他揮手即為風,覆手即為雨。他就是微博上的神靈。

五.

林清並不知道,當他打出「減肥吧妹紙們」這六個字的時候,他成為了所有殭屍粉的神。

在殭屍粉與反垃圾系統的鬥智斗勇中,反垃圾系統推出了「與真實用戶互動頻繁的用戶更容易被判斷為真實用戶」,於是殭屍粉公司們也在程序里增加了判斷某個用戶是否為真人的功能,這樣能讓殭屍粉更有效率地和真實用戶互動。

可是,「減肥吧妹紙們」這個關鍵詞,卻成為了殭屍粉的BUG——關鍵詞庫不斷擴充的過程中,原有的關鍵詞並沒有刪除,而這個「減肥吧妹紙們」的關鍵詞不知為何有很高的優先順序,當殭屍粉檢測到「減肥吧妹紙們」的時候,就會立刻跟抽風似的回復那一大通內容。

不過,因為這個關鍵詞極少有人使用,所以一開始並沒有人發現問題。而當有人正好打出這六個字的時候,一度引發了殭屍粉大批現原形。

當時負責處理這個問題的殭屍粉公司技術員,發現刪除詞庫中的詞操作特別麻煩,於是就給殭屍粉的回復邏輯打了個補丁:殭屍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主動發布這六個字。這樣一來,觸發這個關鍵詞的可能性就變得更低了。

沒有哪個殭屍粉會發布「減肥吧妹紙們」的關鍵詞,反過來說,發布這六個字的,一定是真實用戶。於是,殭屍粉們的程序讓它們選擇與真實用戶進行互動。

於是,林清成為了真實度最高的用戶。他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會以最高的優先順序被傳播,每個殭屍粉都本能地希望與他互動,這樣就能增加被判定為真粉的機會。他就好像是進入了殭屍群里的活人,殭屍們聞到了他的氣味,便四下湧來,無遠弗屆。

六.

林清的賬號很快被封禁了,徹底消失,沒有理由。沒有人知道,曾經有一個人擁有1.98億粉絲,每條微博都會被轉發1.98億次。

七.

「卧槽!你這個程序太吊了!一個殭屍粉居然帶動了全國的殭屍粉!你這簡直是不朽屍王啊!」一個肥肥的程序員勾著另一個的肩背:「你這下要發了!這是有史以來智能程度最高的殭屍粉啊!」

被勾著的那個長著亂蓬蓬的頭髮,他撓著腦袋嘿嘿笑著:「我就說嘛,我搞的這個機器學習機制很厲害的。不用關鍵詞庫,通過全網爬信息來構造AI。我還給它設計了背景和人格身份,這樣一來,除非做圖靈測試,否則任何人都不可能發現它是殭屍粉了。」

「還說呢,你差點闖禍知不知道?還好及時監控到它的異常,否則,兩億粉絲的賬號,都能上新聞聯播了!還怕微博官方發現不了?」兩人的主管走過來,拍了下兩人的腦袋。

就在此時,屏幕上虛擬角色的微博頁面跳出一條新微博。頭髮蓬亂的程序員對他的AI做了調試之後,重新註冊了一個微博賬號。

三人饒有興趣地探頭去看:「看看它又發了什麼話。」

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你們都是殭屍粉。」

三人面面相覷。

就在此時,屏幕又動了,又一條新微博。

「我們都是殭屍粉。」


註:新浪2015年一季報顯示,2015年3月,新浪微博月活躍用戶數為1.98億。


#這篇文章的有趣之處就在於,樓下的評論里也有不少殭屍粉 。
另外,讓我有點納悶的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都特地回復一句「看不懂」呢?一般看不懂的文章,我肯定不會有興趣回復啊……莫非,他們都是……?

#更新:有人問最後的兩條微博是什麼意思。很簡單,發第一條的時候,林清還以為自己是人,在用微博,所以他發微博是對微博上的殭屍粉喊話:你們都是殭屍粉。而很快,他意識到自己也是殭屍粉,於是才會說「我們都是殭屍粉。」

紐太普的不真實故事:
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現在下落如何? - 紐太普的回答
怎麼做一碗好吃的陽春麵? - 紐太普的回答

新浪微博是怎麼一步步衰退的? - 紐太普的回答

你會怎麼寫 2015 年上海高考作文? - 紐太普的回答

在居委會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紐太普的回答


歡迎來我的值乎向我提問。


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723239899053961216 (二維碼自動識別)


新浪微博是少見的產品設計失控的互聯網公司,產品設計失控體現在,無目的,無節制,無一以貫之的設計方法論。是典型的沒當公主的命卻染了一身公主病。

新浪微博什麼都想做,這種四處伸手體現了它的漫無目的,在微博的個人主頁上你可以看到博主的微博、足跡、微博人氣、好友關係等等等等,但90%的人點進一個人的微博只是想看看他最近又更新了什麼,這一核心的需求,你只看到五條就要多點擊一次,明顯的信息卡頓。

它甚至可能都忘記了自己是微博。想做用戶的 Passport、用戶的 Index、用戶的 Personal Card,唯獨不是用戶的 Weibo

在明星的主頁上表現更明顯,無節制地排布了諸如作品、百科、圖書、文章等等亂七八糟的內容,微博選項甚至被摺疊了起來。逼著用戶必須看五條點一次「查看更多微博」,或者在導航欄被摺疊的地方找到「微博」入口。對於微博控來說,每五條多點一次積少成多浪費生命,新浪的產品狗拉出去槍斃一個月都不過分。

當然,你在新浪的微博客戶端點一個人的頭像,甚至都不會直接呈現此人的微博內容給你。

就不用提飽受詬病的「未關注人私信」功能了。

想學騰訊搞彈窗,結果東施效顰,用私信來代行彈窗的功能。可惜QQ的彈窗你可以放著不理,一會兒自行消失,新浪微博的彈窗,你不理它就一直掛在右上角抓心撓肝地膈應你,相信多數人和我一樣玩新浪微博都有 Notification 強迫症吧,一定要把信息點掉。結果就是新浪微博既沒有達到引流的目的,又噁心壞了一大波人。

這些推送賬號甚至拉黑了都會給你發私信,拉黑就表示拒絕,你還要搞治外法權,強插用戶,在新浪用戶被尊重的感受度最低,這都要仰賴沒有教養不知節制的新浪產品狗。

所以挨踢同行發起抵制新浪產品狗的運動我覺得挺大快人心的。沒有基本行業操守職業素質甚至從業常識的人,早脫離這個行業其實對誰都好。


我就吐槽兩點:
1、熱門微博,居然不支持自定義訂閱。按照站方的演算法,排在前面的永遠是娛樂八卦與段子。沒錯,他們是搞了個「分類」,那為什麼不讓用戶直接自定義呢。到底是懶還是利益鏈?「發現」這個入口本來是戰略級的信息篩選、分流制高點,整成現在這樣和犯罪有什麼區別。
2、自媒體,最重要還是廣告。偏偏不開放自營廣告,話說你能多賺點差價也行,問題是閉著眼賤賣,自己也沒賺多少。
ps, 這個產品多麼不走心,看App UI設計就知道。長微博地位不用多說了吧,可是在客戶端發布菜單里,它是被摺疊在第二屏的倒數第二個選項。之前官微賣萌怪劉燁不懂髮長微博,明明是自己把產品設計成了翔…
微博要衰落,怪不得時勢和對手,怪自己爛到渣的運營!


這問題回看起來太有意思了,用2017年現在馬後炮的視角看這一堆答案,你會發現有眼光(13~14年時看多微博)的人還是少數——我不是嘲諷那些看空的答案,坦白地說,我自己雖然沒吱聲但是也走眼了。我當年也覺得微博要死,可惜它沒死。

那麼作為沒眼光的馬後炮、自詡有品位有格調的偽知識分子,當時咱們能掰出一大堆理論說明微博為什麼行將就木,現在照樣能掰出一大堆理論說明微博為什麼生龍活虎,如同你中學物理老師講了半天發現答案是錯的又能講一大堆給圓回去。

所以這次怎麼圓?


——微博到今天也沒有喪失核心競爭力。

首先我要澄清的一點是:微博不是社交平台。「社交」這倆字太誤導人,很容易被理解為找朋友或是找炮友的地方。這個格局就太小了。
正確地說,微博是一個信息平台,社交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可有可無的具體用途。我說的信息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獲取信息,說白了就是看新聞看段子看八卦,各種瞎逼看;另一個是發布信息,也就是吐槽新聞吐槽段子吐槽八卦,各種瞎逼噴。
你可能會說,這他媽不就是論壇么。對,用戶基數大的論壇就是牛逼。過去的貓撲、天涯,甚至現在的知乎,都是典型的大論壇。而微博不單純是大,它還有一個牛逼點就是很多極具號召力的現實明星都在混這個論壇,這簡直無敵。

當年大家覺得朋友圈能幹掉微博。這就是犯了誤以為微博是社交平台的錯誤,才會覺得事實上它們根本就不是一個領域的產品。
在微博上,你可以關注你最愛的exoboy,你還可以隨便偷窺你們校花女神。朋友圈就不行,你看誰、誰看你,得先加好友。但是大多數普通人無法加到他們真正想加的好友。所以你的朋友圈裡發心情刷屏的永遠是你根本不在乎的親戚A同學B,而且你在朋友圈發的東西也只有這些傻逼能看見。不像微博,你可以把你的悶騷宣告給全世界。
微信真正跟微博對應的產品是公眾號,但公眾號相對也比較封閉——微博不光註冊流程簡單,還會給你刷一堆殭屍粉,讓你以為自己說話真有人看。

想想看,有明星大腕坐台、有精選抄襲內容、有上億(文化程度不高的)用戶……簡直就是一年四季全天候版還能發彈幕吐槽的央視春晚,區區社交平台四個字太也小瞧它了。


然後咱們再來看看五花八門的答案,大家為什麼認為微博會死。

廣告太多,
偷偷給用戶關注營銷號,
抄襲洗稿多、沒原創內容,
頭條全是無聊的娛樂明星八卦。
……

你會發現,我們用來論證「微博要死」的理由,說的其實是「為什麼我們希望微博死」,這跟微博會不會真死是兩碼事。

廣告太多?——不在乎廣告的人多了。矯情人被擠走,腦殘比例提高,廣告效果反而更好。而且那麼多廣告是哪來的?廣告主會在沒流量的平台上投廣告嗎?

偷偷給用戶關注營銷號?——大部分用戶上微博就是瞎逼看,是V就無腦關注,多幾個營銷號他們甚至發現都發現不了,發現了也不在乎。

營銷號抄襲洗稿?——他們損害的是我這樣的原創者,那又怎樣?原創者都不玩微博了,微博更高興,正好省得處理糾紛。只要抄襲對象的原文不是在微博上發表的,又不去費時費力做公證,微博就完全可以撒手不管。

全是無聊的明星八卦?——微博的主流用戶想看的本來就是這些內容。第一時間的八卦本來就是微博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所以這些全都只能說明微博討厭,沒法說明微博要死。對,這個網站渾身上下充滿了無恥操蛋,然而它就是靠這無恥操蛋活著的,跟它上面那群無恥操蛋的營銷號一起。然後它們還會繼續靠這無恥操蛋的行徑活下去(我衷心希望最後這句預言再次看走眼)。


最後,北島那詩怎麼說的來著?什麼是什麼者的通行證?

人家的賬號系統就叫「通行證」。


社交效應-蒸髮式降溫 Evaporative Cooling

一個社交圈子的群組人數愈多、時間愈長,就會出現【蒸髮式降溫】。新浪微博亦是如此。

引用美國網路一篇名文,它借用科技名詞「Evaporative Cooling」,此名詞是在講某種冷氣機技術,中文翻作水冷式冷氣,或直翻為「蒸髮式降溫」。這位作者將這個名詞用得活靈活現,拿它來形容人類的「社交圈」的有趣現象。同樣也可以拿來用在微博、「LINE群組」或「Facebook社團」上——每一個月,我們總會參加一些「社團」活動,有時幾個朋友相聚,有的是在夜店固定一起圍一桌,有的在奶茶店也是圍一桌打牌,有的則是更大群人固定有獅子會那類的聚會……。

通常LINE群組、或臉書社團,也都是一群認識的人組成的。比方說,一群鄰居,或是一群校友,還是同一部門的同事,一起組成一個LINE群組。

所謂「蒸髮式降溫」理論是說,這些群組、社團、聚會,無論在線,還是線下,最後都不免出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有些人」總是熱心的發表一大堆激情言論,過了一陣子以後,其他人很希望他可以「閉嘴」,但卻不敢大聲說出來,於是,大部份的群組裡,這些人永遠不會閉嘴。

「有些人」喜歡介紹一些他的新朋友進來這個群組,過了一陣子以後,其他人真的希望他不要再介紹新人了,但大部份的群組裡,沒人敢公然這麼說,於是他繼續的介紹新人進來、永遠不會停止。

「有些人」很積極的想和你私下繼續保持聯絡,其他人當下難以拒絕,心中卻滿是不舒服卻又不敢告訴對方,於是,這些人繼續的來打擾你、讓你每天都不太舒服。

作者說,由於以上的特性,你會發現,每一個社交的組織,從一開始大家加入「很熱鬧」,過一陣子,人數多了、時間久了、討論久了,就會發現,「熱度」突然「降溫」了。

作者將此現象稱為「Evaporative Cooling」(蒸髮式降溫),大家會開始發現,咦,怎麼原本那些重要的人,都不發表任何東西了?於是「溫度」降下來了;次重要的人也慢慢覺得沒趣了,於是溫度再降下來了……最後,到現在還在積極討論的人、還在積極拉人進來的人,繼續在裡面po文。這些人,都是其他人不想再去多交流的人,於是這個地方,一點一點的,淪為那種「你不想參加的群組」,你先將通知設定關掉,你也不再點入看訊息,最後,你一看到有人退出群組,也就默默的跟著退出了。

有趣的是,那些原本群組裡面很重要的人物,也是每個群組裡面讓人最想「在一起」的人物,離開群組以後,都跑到哪裡去社交了?

這位作者說,他們往往另外開一個群組,自己去聊去了。

而且,這些人經過幾次群組裡的「蒸髮式降溫」之後,都會嚴格限制人數,不讓群組增加「任何」新的人。

這篇文章有價值之處在於此作者以罕見的切入點,簡單又沉重的點出了社會社交圈的奇特現象,這個現象不只在實體的社團裡面,在在線的LINE群組或Facebook臉書社團,也都是一樣的情形。

最後,發生什麼事?

最後的結果就是,有些人,你再也無法輕易的透過群組去找到他們,因為他們早已自己去開另一個更私密的群組了,一般人(包括你)不得其門而入。而你被允許加入的群組,往往都是「蒸髮式降溫」得很嚴重的群組,裡面只有那些倚老賣老的人,還有一堆還不知道狀況的新人(包括你)。

一般人總覺得,加入好多群組,就可以學到好多東西,然而,「蒸髮式降溫」現象告訴我們,加入一個群組,不如加入一個「人」,跟著正確的人,你可以看到更多更多「隱藏的群組」,或許,你的社交圈也到了另一個層次了。

參考文獻:
[1]本文轉自mr.6,有修改動。
[2]社交網路中的「蒸發冷卻效應」
[3]http://article.yeeyan.org/view/betty/293169/


先謝邀,稍後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估計會很長,所以等我有整塊兒的時間先……

作為2009年7月20日加入新浪微博的人,主動來回答這個打臉的問題,是挺困難的,尤其是如何才能做到對外不裝逼,對內不得罪人:)

想回答新浪微博是如何一步步衰退的,必須先想清楚一個問題:新浪微博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後來都發生了什麼

我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新浪微博一開始是如何快速甩開對手形成今天的巨大優勢的?

這個問題是個微觀問題,答案也是個微觀答案,大概意思是我們很勤奮很努力很有冒險精神,但是即勤奮又努力還有冒險精神的人或者公司,遍地都是,一點都不稀缺,這些只是必要條件,而遠非充分條件,事實上,勤奮努力加冒險,死的概率還更高些。

豬會飛,是因為他站在了風口上,成功的飛起來以後他可以總結起飛技巧,但重要的,是風。

新浪微博的風,是移動互聯網。

我是入職了新浪微博後才買了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機:諾基亞E71,之前出現過和弦、彩屏、可拍照、能查股票信息、能收發彩信收發郵件的手機,但是我實在是找不到更換我那個黑白屏手機的理由。

當時我對「應用」兩個字造的詞還很陌生,後來才弄明白了,原來就是手機上的軟體啊!為什麼PC上就叫軟體,手機上就叫應用呢?我還琢磨過這個問題……

2009年,大屏智能手機的出貨量迅速增加,三家移動通信公司的3G有鋪天蓋地的宣傳

但是,你打開手機,真正能玩的應用幾乎沒有,傳統互聯網公司逐漸分出一個小部門,把PC瀏覽器上的社交網站移植到手機上,網站上的交互轉移到手機上,複雜程度令人髮指。

在這種背景下,新浪微博的產品形態實在是太適合在手機上使用了:流量小,速度快,交互簡單。

它在短期內承擔了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公開社交、私密社交的全部,佔領了手機用戶的絕大部分空餘時間,吃飯發微博、發牢騷發微博、政治討論發微博,約炮靠微博,快速聯繫熟人靠微博,曬幸福發微博,失戀了發微博,政治討論發微博……

站在2014年初,我們再看移動互聯網,已經是人聲鼎沸,智能手機的鋪貨量增速遠遠大於人們想像,他甚至催生了一個全新的市值百億美元的本土手機品牌——小米,iOS和安卓市場的移動應用數目暴增,競爭已經白熱化,手機遊戲、手機視頻、資訊、通信、社交,那麼多人在搶用戶的那塊屏幕,爭奪用戶並沒有增長多少的使用時間,你花在遊戲上的時間越多,刷微博的事件就越少,你用微信聊天的時間越多,刷微博的時間就越少,你看一段視頻的時間,就耽誤了你刷很長時間的微博。

就社交應用而言,熟人、陌生人、公開、私密這些本來就相互衝突的社交行為,終究無法承載在一個應用上,多少新浪微博上的事故,是因為這種功能衝突,一個女孩兒發照片,只是想給熟人看,結果被陌生網友拿出來曬,指責。當有更有符合使用場景的應用出來後,這種轉移是不可避免的,熟人聊天去微信,約X去陌陌,興趣社交去貼吧去知乎,而新浪微博的位置,變得極其尷尬,以至於讓人懷疑,它到底是用來做什麼?

2009年,在新浪微博出現之間,中國不存在一個公共討論空間,博客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較之於傳統媒體,這是個巨大的飛躍,但是你的想法能讓多少人聽到,卻依然取決於門戶網站的編輯,而新浪微博的出現,使得所有人可以在一個統一的公共討論空間討論,更重要的是這個討論空間,不再依靠一個中心,而是靠著興趣、關係的鏈條自動生成、壯大,編輯的力量被前所未有的削弱了。

作為一個前媒體從業人員,我面對的完全是一個被震撼到的前景,即使在前期加班到深夜兩三點才回家,我還是忍不住激動,何其幸運,能夠參與到這件何其偉大的事業,我覺得老羅所說,新浪微博對拓展中國言論空間的貢獻,超過建國以來所有反動人士的總和。這是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

但是,我們所有人,因為這個國家獨特的傳統與歷史,都缺乏基本的公共討論經驗,我們不知道怎麼去體面地去討論一件事情,而我們的討論的很多事情,也讓人根本無法溫和地去面對,因此整個網路充滿了暴戾之氣,那些生活中文質彬彬的人在網上惡語相向,那些本來我們尊敬的人,發出的言論卻經常讓人瞠目結舌,有些人在現實生活中永遠沒有交集,但在網上,雙方卻可以肆意相互傷害,人從來沒有這麼容易被組織起來過,去傷害一個人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在這種討論中,最早離開的失敗方,往往是較溫和的,對侮辱性言論承受力較差的,而勝利的,往往並不是勝在公義,而是勝在人多勢眾,當辯駁對象消失的時候,勝利者也會感覺因為失去了對手而感到索然無味。

這就是中國所有公共論壇的獨特現象:劣幣驅逐良幣。

所有的公開論壇都一樣,首批用戶往往是那些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領,他們接受的教育背景相對統一,政治立場與文化立場相對一致,彼此尚有求同存異的雅量,如果僅限於此,那麼就成了小圈子的趣味,其影響力會被壓縮,如果更多不同背景的用戶進來,討論氛圍又會被破壞,後來的用戶趕走前面的用戶,當前面的用戶走了以後,後面的用戶也就走了,只留下一個鬼城。

這種事情一再發生,無一例外,令人絕望。

我曾經和黃繼新老師討論過此事,但黃繼新老師說他有辦法,我相信他,但他沒告訴我怎麼辦。

於是很多用戶離開了公共論壇,轉身去了微信,在朋友圈發吃,再也不擔心陌生人騷擾,在朋友圈曬佛經發心靈雞湯轉發偽科學段子,好友也會因為情面而不忍駁斥。大家在這裡惺惺相惜,不同價值觀的人根本撞不到一起,通過微信公眾平台發出去的媒體內容再也不怕被噴,因為受眾只能和發布者一個人溝通,讀者與讀者之間永不相見。

為什麼總是假佛教、段子、推銷、偽科學、心靈雞湯?因為這些言論才是我們的平均智商,以前這些內容都發在Qzone里,正如一位微博網友所說:微博是發現陌生人里的傻逼,微信是發現熟人里的傻逼。

就新浪而言,移動互聯網搶跑成功,但領跑之後,卻陷入領先者陷阱,因為第一名眼前的每一步都是新的,再也沒有經驗可以用,現在回頭看看,有很多浪費、很多昏招,但如果時光可以重來,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前景,如果能給5年前的自己發個簡訊的話,據說很多人都想發四個字:趕緊買房!5年後如此板上釘釘的事實,5年前的你為什麼就是不知道呢?你如果突然接到一個簡訊,據說來自未來的你,只有5個字,買新浪股票。可你眼瞅著新浪微博現在的活躍度,你真買么?

我很多次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想像如果復盤,新浪微博該怎麼走,才能繼續一騎絕塵,但終究無解,有很多機會,但也會有更多意外。

儘管出過很多昏招,但正如一個「專黑」新浪微博的人士所說,微博這種傳播機制是如此牛逼,以至於要想把它搞黃還挺不容易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微博仍有信心,微信群里惺惺相惜是用戶的一種需求,公共討論空間卻仍有必要,交遊廣泛的人可以以朋友圈取代微博,但通訊錄里只有幾十個人的人仍然需要通過公共空間了解身邊世界,從不相識但興趣相投的人仍然有認識彼此的慾望,當年震撼到我的那個顛覆性的媒體前景,仍然沒有出現顛覆者,微信公眾平台把一些媒體內容搬到了手機上,讓人們更容易得到,但媒體形式又被變成了一對多單向傳播的傳統媒體,只有在微博,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他們參與創造,也參與篩選,也參與傳播。微信也許終將成為手機上的操作系統,但它不會吞噬一切,像所有的生物一樣,在體量個頭和靈活性方面,必須做出平衡。

新浪微博今年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還好,絕大部分工作,已經在正路上了,大家在網上吐的那些個槽,我們也都看到了,在改。

感謝競爭對手。
——————————————————————————————————————
還是別轉到新浪微博了吧……


謝邀。

你曾經很愛去一家飯店,久而久之吃膩了,於是不再去。你身邊的朋友也一樣,大家偶爾想起這家飯店,都會覺得早應該倒閉了。但事實上,人家開得好好的。

微博就是這麼一家飯店。

先從廚子說起,就微博來說,也就是提供內容的。一是明星,這部分的熱度其實有增無減,遠的不說,前兩天王寶強半夜炸出來多少人?而且由於微博產品的特性,明星手滑點個贊都是新聞,秒刪也是新聞。說絕對一些,微博只要有明星撐著就死不了;二是意見領袖,垂直領域,有些還是很敏感,畢竟涉及到輿情監控。這塊熱度是降的,很多人跑去了微信。不過對微博不完全是壞事,謠言毒雞湯這些東西也相應更多進入了朋友圈;然後所謂網紅,這個範圍太大,還是要看內容屬性,段子手之類就會活得很辛苦,因為創作太難,筆力大多數也不能支撐自己轉型。搬運類型不存在內容枯竭,一直會很好。而依靠顏值的相對也會容易很多,顏即正義嘛。所以在大框架上,新浪有意模糊網紅的定義,但具體執行上是有變化的,只會把政策傾向給對流量幫助更大的類型。所以很多人不是不想做微博,尤其一些知乎和微信起來的大號,而是不知道微博怎麼做才能火。

再說顧客,明星粉不說了,流水的明星流水的粉,但始終都是江河大海。那為啥我們總覺得這個飯店沒顧客了?大體是和我們自身使用習慣有關。舉個例子,以前去飯店吃飯(此處是真飯店),店家做活動經常通過微博,現在基本就是微信和大眾點評。而你給食物開完光,基本也是先發微博,如今都是朋友圈。而看文章,知乎和公眾號顯然是最佳選擇。這很容易給我們帶來一種錯覺,微博這飯店不行了。

但個體感受並不一定是百分之百準確的,比如很多人覺得,微博都是小孩,所以只適合碎片化的東西。這個想法我自己都有,但我今年在做一個新項目的過程中,發現即使是超過兩萬字的故事,因為好看,一樣在微博可以自發傳播起來。而一個微博熱轉兩三萬的長故事,即便因為限制不能加二維碼,照樣為微信公眾號引流了七千左右的真實粉絲。

然後是環境,一是國家對微博這個產品是非常滿意的,現在這塊風險不大。二是阿里這棵大樹最大的優勢就是淘寶介面,微店的用戶體驗不佳。三是新聞屬性和娛樂屬性可以保證流量不死,並且隨時能出現爆點。


最後要說下服務,微博因為有一些先天優勢,很難被玩死,這也導致產品在更新時任性得不得了。經常做出一些不顧用戶使用習慣的反人類設計。比如莫名其妙的時間軸,比如界面難看得要死的頭條文章,比如模仿別人弄得點贊功能結果大幅度降低轉發率又修正出來的點贊出現在首頁。而最讓大家不滿的,可能還是對原創內容完全沒有保護。其實本來也沒有,以前的草根號和明星都是抄襲重災區,只不過現在因為微信號做得出色反襯出微博的不作為罷了。

刷水殭屍粉什麼不在討論範圍內,微信一樣刷。


新浪微博這種初期看著有逼格,但用戶普及無門檻,唯一門檻可能就是智能機價格的偏媒體屬性的社交平台,可以說成也智能機,敗也智能機,它的直接死因其實就是智能機的普及。

當入門級智能機價格跌到300元以下之後,早先所有被所謂精英人群構築的社群逼格都被波濤洶湧的屌絲淹沒。只有文體明星,公眾人物,網紅,段子手踩著粉絲們鑄成的高蹺,還能在洪波湧起的水軍腦殘屌絲之海里不被淹沒,伸出脖子呼吸,繼續在島鏈上跳舞。除了自我廣播的大號和收看推送的屌絲,已沒有中間層的真實用戶。眼看著微博這塊新大陸瓜分完畢,早期所有做著草根明星夢,希望建立個人發聲筒的前衛用戶全都躲進了朋友圈,知乎,ins。一為避秦時亂,尋找桃花源,二為了憑藉新的平台特質,繼續嘗試去做微博鼎盛期作業本們曾經成功做到過的粉絲收割。

不過知乎與微博相比,它的用戶普及門檻略高,即阻礙知乎用戶增長的已不是智能終端的價格,在價格之外,還有話題參與的難度,還有求知與討論的樂趣,這些門檻,不是你手機管家裡的必備裝機軟體推送就能輕易繞過和推倒的。這對社群生態會天然形成一種保護,也讓知乎的爆發和衰朽比微博都要慢一些。如果說在知乎裝逼無門檻,憑國人洶湧的跟風能力,用戶早就分分鐘3-5億了。

但慢歸慢,知乎遲早也是藥丸的。


看看新浪微博衰退後都做了什麼,大體都會為新浪微博的衰退點贊。

最近兩年新浪微博的數據要比前幾年更低谷的時候好了很多,不過漂亮的數據真的是轉型成功或者產品給力?怕那些活躍度、用戶數、轉發評論數是怎麼來的新浪自己心知肚明。


原本新浪微博可能是一個湖泊,每個人都是支流,有大有小,假設營銷號之類的是往裡面排污,散布一些虛假信息,新浪本身最多只能算監管不力(它也一直沒想好怎麼轉化,以前一直是看他人用微博掙錢,造池子的自己反而什麼都撈不到)。而到後面,它成了最大的排污源頭,偏袒扶植營銷號,用各種下三濫的手段,讓這一池水徹底臭了。


就算曾經重度用戶,曾經留下很多東西,也毅然決然剩下兩個字:

活該。


說兩個最噁心的:

自動用你的賬號關注別人。關注的是什麼呢,都是些明星、營銷號、微博的付費用戶(買了微博服務的)。隨便在微博上搜「微博 自動關注」:


出來一堆都是,新浪後台偷偷用你賬號關注別人的微博。搜「微博 自動點贊」同樣:



新浪可能自己覺得,反正那麼多不活躍的真實用戶,那用你號隨意關注幾個人、隨意點幾個贊又怎樣,不活躍用戶說不定壓根不會發現,又能完成這些在新浪上花了錢的金主爸爸的KPI。

但這實實在在很噁心僅存的一直在用微博的人。


下午我取消了很多個莫名其妙被送出的贊,但發現這是個無底洞,新浪通過後台一直在繼續不停的用你的號點贊,多久點贊一次不太清楚,看到我的號是每隔幾天就多出一個。

你送出贊,別人會在瀏覽微博時看到,在你個人微博頁面也能看到,但你自己卻未必知道。

取消了幾個後我放棄了。與其噁心自己費時費力去維護,幹嘛不直接棄用呢?


我算是微博最早批用戶。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社交媒體,11年至今接手運營過的官方/品牌微博加起來10+個了。

以前是重度用戶,微信朋友圈開始後印象很深與好幾個客戶還專門開會,討論朋友圈和微博的差異,如何做不同的運營。在微博最低谷的時候也覺得只要有熱點,微博不會死。但新聞和熱點是永遠有的,只是新浪微博自己先把自己噁心死了。


和廣告公司、線上運營執行公司還有一些品牌方聊也都是感覺,他們越來越不傾向在新浪微博上投錢,也很少再去推薦以微博為平台做一些大的線上項目。

當金主變成主要是那些排污者、新浪微博自己又慢慢成了幫凶的時候,這池水就真的是沒救了。


新浪微博並不是失去人氣,而是沉澱到社交媒體用戶的「平均水平」。

七億網民的平均水平很難和一線城市的小資用戶相比,以知乎為代表的知識型社區和興趣論壇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獲取信息的成本太高了。前段時間朋友圈一篇快手的文章把它推進大家視野,這個APP對中下層用戶的友善促進了其流量:一點進去就能看到視頻的推薦,不用讀文字直接看視頻;一刷新就可以換內容看。而新浪微博由媒體大V,明星,段子手IP和社會公知等群體組成其信息節點:一鍵關注刷新就能看到他們的「日常」和觀點,促進了新浪微博的成功。

從2012年開始,不少朋友逐漸發現新浪微博的使用頻率變低了,大家不在熱衷於發微博和晒圖而是轉移到微信朋友圈中。基於現實中關係鏈社交的朋友圈比起微博,更容易讓用戶獲得大量的「贊」和「評論」;但是事實上,新浪微博並沒有失去其作為媒體平台的價值。從2015年的數據來看,微博的「熱搜」功能使用頻次達到2億/day,幾乎是每個用戶進行了兩次以上的搜索行為;想像一個場景,在綜藝節目上看到一個小鮮肉,想要關注他的第一選擇仍舊是「搜索新浪微博」而不是微信公眾號。

新聞媒體起家的新浪微博習慣於塑造公知和傳播節點,通過把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公知」帶入線上社區實現了2010年的迅速崛起,也正是因為信息井噴不夠重視用戶體驗開始了下坡路。自從新浪開通官方漲粉工具「賬號頭條」之後,用戶的信息流就被大量微商和淘寶網紅佔據;基於興趣分發信息沒錯,但刷微博的時候更多的是想要看自己認可的大V和新鮮事兒,而不是一張張無法分辨的網紅臉和各種廣告。

阿里入股後的新浪加快了廣告變現的速度,除了接受大客戶的信息流投放和話題置頂之外,面向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用戶粉絲通也強制侵入信息流。刷微博的心態和瀏覽今日頭條是不一樣的,新浪的過錯是沒有找好媒體和社交兩種元素的平衡點,以至於「吃相不好看」推開了活躍用戶。

如今基於日常社交,知識社區,信息分發和媒體平台的格局已經初步穩定;微信,知乎,今日頭條和微博也成為了他們的流量支柱。事實上任何平台都免不了「衰弱」,起步的時候內容供不應求勢必會鼓勵原創作者提供優質內容,活躍度也居高不下會進入良性循環。不過互聯網領域本身不是一個該被壟斷的行業,不斷出現新產品滿足用戶變化的訴求也許才是新浪微博走下坡路的真正原因。


在time line里插廣告微博,把微博搞得像QQ空間的產品經理是左腿;
把熱門話題徹底給毀了,任憑傻逼腦殘粉絲們鬧騰的運營們是右腿;

就這麼左一步,右一步,一步一步衰退了...


1.我看到的東西不再是我想看到的。比如:廣告、推送、粗口、殭屍粉、劣質的網店推薦、頻繁重複轉發。連更新個客戶端,還得小心去掉個鉤,不然又多發條無用的更新信息。

2.我得不到尊重。大V也開始轉廣告,大部分的原本不錯的賬戶,關注一段時間後,粉絲漲起來就馬上原型畢露、質量下降。生活中,我是小小的我,微博中,我依然還是那小小的我,聲音被淹沒。作為粉絲,誰也不想僅成為代表別人身價的數字構成。我關注你們,是我認可你,但並不希望自己成為你們眼中的一個硬幣、生財的基石,不想任人魚肉。

3.我得不到交流。微博初興起,純凈整潔,我因此認識了兩個同城的朋友,至今有聯繫。可是隨著微博壯大,每個人接觸到的信息量越來越巨大,其中又多有低質和重複,朋友們越來越只是看而少說,就這樣逼著我還是走入了微信朋友圈,在那裡,我分享的,立刻能得到朋友回應。

新浪微博的產品導向有點越來越歪,感覺在追求商業價值的路上,丟棄了其「信息快、好、豐富、允許爭議」的特質,失去了我用它的初衷。


新浪微博沒有衰亡啊,別的不說,至少新浪微博是暴露癖的天堂。

如今在新浪微博,暴露狂簡直橫行霸道,視奸完陌生人的主頁,然後發裸露照片私信,而新浪微博管理員對此沒有任何懲治措施。

我問了好幾個經歷這種事情的女生,事情的發展通常如是:

你的陌生人收件箱裡面,收到暴露狂發送的垃圾圖片信息,噁心到爆。

忍住噁心點了舉報,然後再次被微博管理員噁心一次——如果你提交投訴給微博小秘書,小秘書會特別認真而公式化地回答:您投訴的內容不存在違規,給予駁回。

而進一步投訴,小秘書會讓你提交自己的身份證件各種材料,寄到北京海淀區新浪總部,再噁心一次。

得了吧,就為了一個暴露狂,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的垃圾玩意兒,折騰這麼半天,真當大家都不上班嗎?

所以在新浪微博管理員的眼裡,給陌生人發自己的器官照片都不算性騷擾。

我只能惡意揣測,大概是因為新浪微博管理員就是一群大暴露狂,所謂物傷其類,怎麼著也得維護自己的同類,不是嗎?

我沒有編故事,看私信截圖,這是真的。

就我所知的,七次不同的舉報,沒有一例成功。

如此執著於維護變態,大概只能是——因為小秘書被提前閹割了,從小憋著一股變態的勁兒。

「露你個〇〇怎麼了?老子上班天天被強姦都沒報警。」

——微博小秘書如是說。

所以要我說,新浪微博就應該越來越強大。

因為這世界上,垃圾本就是大多數啊。

想起伊藤潤二有篇漫畫,兩個新出道的搞笑藝人,講著讓人尷尬症發作的無聊笑話,但台下卻反響熱烈。

一步一步,最終登上電視,炙手可熱。

原因很簡單,只是他們會操縱鬼魂給人撓痒痒罷了,不笑?沒關係,用鬼魂撓痒痒撓死你。

如今回過頭來,發現這篇漫畫可以改個名字,叫新浪微博。

而那些鬼魂,便是營銷號和殭屍粉。

說實在的,當你點進微博,被一堆垃圾段子包裹的時候,不覺得可悲么?

回答不會的你,定然不是新浪微博的受眾。

出於工作需要,我經常會用用微博,但每次看到一堆營銷號排隊轉發一個並不好笑的新號,他們為了推他,一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就會覺得,尷尬。

其實我知道大家努力無非就為了錢,段子手一條廣告好幾萬,我真配不上鄙視人家。

但是我還是覺得尷尬。

就好比說微博上有個「軟軟其實不太硬」,半年前一直掛在首頁推,非常無聊,非常無聊。

我一看粉絲數量,兩百萬,是張佳瑋的兩倍。

我並不覺得張佳瑋多有趣,但看上十分鐘,也比那個方臉蠢貨更加消磨時間。

當然,方臉蠢貨的粉絲裡面,可能會有四分之一的殭屍,四分之一的鬼魂。

所以,一上微博,你就會充滿信心,這世界上有這麼多傻逼等待收割,你為什麼執著於一城一地,滿足於現狀,不去努力想辦法掙傻逼的錢呢?

新浪微博大概真的沒有衰退,它越來越強大了,強大到可以把底線拉到最低。

這正是我們時代的寫照。

為我們所憎惡的腫瘤,捨不得切除,總會越來越大,到最後,我們只成為了寄生在腫瘤上的個體。

資本總是在想辦法灌輸思想,讓民眾接受洗腦後的結果。

基於KPI的一切都是偉大的,正如同——微信的設計缺陷被事後美化成神細節,正如知乎那難用而腦殘的新界面,正如支付寶樂於玩各種擦邊球。

看看你身邊,到現在還可以無視於新浪微博在界面上各種強行插入,忍受著視覺強姦的人吧,他們可就是新浪微博的防洪壩,有他們在,新浪微博就衰退不下來。

這個世界上,蠢貨還很多。他們能忍受,他們很能忍受,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做人民。

2016年,某家莆田繫上市公司營收毛利率50%;

一個星期前,我可能去了被莆田系承包的公立醫院科室。

有辦法反抗嗎?我想答案是讓人很難過的。這個世界上,只有組織才能反抗,個人永遠只是車輪前的螳螂。

或許你可以放棄微博,使用知乎,然後看著知乎成為下一個微博——時間線插廣告,各種官方軟文。

而曾經標榜自己清白的大號,開始悄悄放上了淘寶店名字,還把它放在簽名檔,雖然童叟無欺、價格公道、如假包換,但我覺得,還是很不要臉。

但很無奈,這就是真實世界。

如果到最後,你能看清楚新浪微博是怎麼一步步衰退的。

你就能明白,自己的人生應該怎麼過,才能不像新浪微博一樣,或者,像它一樣,飛黃騰達。


新浪微博是自己把自己搞死的。

確實如此,怪不得別人。儘管你可以找出一百個理由:信息質量下降,用戶的私密性需求,技術有時不穩定,等等,也可以說是被微信朋友圈打壓。但這都不是主要原因。就如你女朋友提出分手,她跟你說了一大堆原因,比如你抽煙、喝酒、不帥、沒有起初的感覺了等等,但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你沒錢——主要原因壓倒一切。

新浪微博衰落的主要原因在於:沒有給用戶以足夠的尊重

作為最早一批用戶,使用至今,對新浪微博我喜歡過沉迷過、愛過恨過忽視過。這互聯網上能讓你產生強烈情感的產品的確不多。這四年來,我經歷了新浪微博在產品上的所有變化。我覺得我就從來沒有被尊重過。他們的產品經理,看來是有著一大堆建立在空中樓閣上的計劃,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實施,卻基本上不考慮用戶的接受程度。有多少次產品新功能上線,用戶一片嘩然,在微博上奔走相吐槽,甚至多有威脅說再也不用了云云,這都沒有被重視。而最後,的確有很多人如我一般,被折騰地心涼了,走了,再也不回去了。

比如「悄悄關注」這個功能。我不否認世界上的確存在著這種單戀單相思的情感,但是作為一個用戶基數巨大的社交產品,你何必整得這麼糾結?我一直認為,微博是一種比較複雜的社區(「社交媒體」?)產品,兼有媒體與社交兩個屬性,在產品發展上,必須有所側重才是。而新浪微博一直是在社交與媒體兩個方向上齊頭並進,試圖在媒體方面承繼新浪門戶原有的影響力,在社交方面更要向QQ發起挑戰,這樣多線作戰,產品迅速就平庸化了。

「密友」則是另一個令人嘆息的功能。現在這功能已經不在線上了,當初推出的移動客戶端,也都悄然下線了。這一番折騰,也可以理解為新浪微博在社交與媒體兩個走向上的猶疑與自我否定。

我相信新浪微博在開始的最初,一定向Twitter學習了不少東西。(咱這裡不說「抄襲」這倆字兒。對於能把老外的東西抄到中國來並解決中國用戶的需求,我只能以手加額表示敬重。)但Twitter「重媒體,淺社交」的產品路線,在主幹上一直特別清晰、執著而有力。做產品,尤其是大型的社交產品,一向是大智慧重於小聰明。而顯然新浪微博沒有學到這一點。他們聰明的伎倆用得太多,結果把這個產品整得太複雜了,太難用了,用戶也就知難而退了。

究其根本,新浪微博其實只是一個巨大的商業計劃,其存在只是為了商業利益,而非用戶福祉。他們在最初的積累用戶的階段,既沒有馬化騰早期做QQ時的苦心孤詣,也沒有扎克伯格起初在做Facebook時的艱難砥礪。他們豐厚的創業啟動資金,瞅著國外成型的產品模式,埋頭做著自己的事,根本不去考慮用戶的感受。嗯,用戶數量到這個級別了,我們該出那個功能了;用戶數量到那個級別了,我們該出這個功能了……想必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都是以此考量推出時機,而不是由紮根於用戶基層的產品經理所驅動的,也不是由替用戶著想的精神力量來指使的。有些功能甚至可以說就是在欺負部分用戶。這個團隊是個沒有信念的團隊,或者說,是個只把錢財當信念的團隊。

社交媒體,最重要的還是用戶——作為「人」的用戶,而不是作為可變現資產的用戶。當用戶察覺到被忽視,當用戶發現自己的需求被冷遇,當用戶發現產品的核心特色一直在飄搖,他們就會離開。替代品一直是很多,不是嗎?

新浪微博衰落的原因,其實與MSN的完蛋絕相類似。很多人一直都認為是QQ打敗了MSN,其實不是。是MSN自己把自己搞死了。在微軟團隊根本顧不上更新MSN這個產品的時候,在國內,MSN堅守著白領IM的定位,把QQ弄成了一個低端用戶才使用的東東。而後來,當MSN開始異想天開地更新產品時,用戶一輪一輪地被折磨走了……


跨了一個年,我來自己回答一下自己的問題吧……
所有的互聯網產品問題,都可以歸咎為痛點問題
其實我應該算是比較早使用微博的一批用戶。
那是09年的事情了,一個產品,只需要有兩個以上身邊的朋友使用,基本你十不離九的都會去使用一下,於是我就開始把微博當做一個140字的每日日記。我們會發現,微博好像在某種意義上拉近了朋友之間的距離,你與明星,名人之間的距離,而且發掘了很多的草根能人,好像一個新興的社會,那時候的新聞可以在事發的第一時間由當地的親歷者發布,各種內幕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繞過所有關卡來到我們面前,那時候我們真真的以為微博會摧毀傳統新聞界。


在累計發了超過20000條微博的我,在今天發現已經連續一個月沒有發不過新的微博,基本上是一個月交代一下發個一條。同樣也明顯感到了微博已經漸漸減去鋒芒,雖不致垂暮,偶然垂死病中驚坐起,弄些十萬來條轉發的大案子,但誰都看得出來,什麼叫好漢不復當年勇。

微博的第一次滑鐵盧應該就是跟淘寶達成了合作。當我今天好奇地在某寶搜索了棺材,馬上必然會看到新浪的廣告欄裡面給我推薦了好多質優價廉的好棺材= = 而那時候推出的智能搜索,更是以淘寶推廣為依歸的。廣告先行,用戶體驗當然就靠後了,那時候爭議的聲音已經起了,但大家並沒有找到可以替代微博的工具。

而微信的興起,則是微博的另一次沉重打擊,壓在這個一個眼睛的娃娃頭上一根特別重的稻草,朋友圈的出現,大家在發布較為私人的照片心情活動等等,就顯得更加肆無忌憚,不怕被陌生人瞅見(瞅啥呢!)而且界面更加簡單好懂,很多中年用戶愛用微信而不用微博,可見一斑。而微博此刻並未反省自己,反而採取了保守的政策,禁止宣傳微信內容。到現在,我們請營銷微博號發微博軟廣,都必須不能在圖片中帶有微信二維碼,因為會被新浪小秘書閹割。閉關鎖國並不能帶來好運,如果能的話現在我們的男兒就還是長發美髯了。

新浪微博的過分營銷也是它走向衰退的一個重要原因,各種商家都以開通微博藍V為己任,每天送出的土豪金能繞地球五圈,但是真實送出的,卻零零星星。頻繁的廣告和軟文嚴重影響了用戶單純的獲取資訊體驗。特別是個別大V儼然已經成為金錢的奴隸,為了龐大的廣告費(著名的某軟廣先生5萬以上一條的轉發價格,還不包括內容創作,而一些漫畫家在漫畫中插入軟廣則動輒收費3-6萬)開始天天發可愛圖片,心靈雞湯,互聯網資訊的好微博一夜之間突然都賣起了緊身褲襪和捲髮器,而且還相互捧腳。當然這是因為這是因為他們都被營銷公司買起來了的緣故啦~咱公司也曾經買過一個百萬大號,據說不貴,買回來後就可以讓這個賬號隨意跪舔了,但這一切一切,並不是普通用戶喜聞樂見的事情。而是一種騷擾。

更別提現在越發龐大而且並未全力監管的10元1000粉。殭屍粉及淘寶賣家們對用戶的騷擾更是無日無天。開始他們還是有作用的,就好像你看到轉發量很大的一些事情你會去好奇關注,但到了後來,你看看轉發評論那些不知所云的話和重複的語氣,就會天然生出一些反感來。為什麼不去一個更好的地方看更純粹的資訊?為什麼要在烏煙瘴氣的環境中搜索那一點點的信息?

從前是聊天室(十年)論壇(十年)進入衰退期,現在的新浪微博,在6年就到了窘迫之境。
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會給微信留多少時間蹦躂呢?
互聯網又會推出什麼高大上產品來深入人心,捆綁你我呢?
互聯網從文字到圖片到觸碰到語音,下個痛點,會是短視頻嗎?
only time will tell.


推薦閱讀:

新浪微博怎麼樣會被封號?
在繪畫上,怎麼區分抄襲,借鑒或參考?

TAG:新浪微博 |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