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輸入促銷優惠碼立減 XX 元」一類的促銷方式,設計意圖是什麼?


別家電商似乎沒見過類似的處理方式。要麼在標題註明然後直接在價格中減去,要麼在標題註明,在支付頁面減去(下單立減一類的說法)。亞馬遜採用的這種方式的意圖和優勢又是什麼呢,畢竟讓用戶多做了一步操作。


在經濟學上,這叫做「價格歧視」。每個顧客都有不同的支付意願,支付意願高的,不在乎各種coupon,甚至懶得敲那些優惠碼,直接下單付款;支付意願低的,就願意付出額外的一些小動作,敲敲促銷碼之類的。價格歧視在這裡的意思,就是同樣的商品,對不同的顧客收取了不同的價格。

價格歧視是非常常見的策略。移動公司也搞這個,比如,加撥12345之類打長途優惠三毛,但有用戶就懶得加號,直接撥打,他們就支付了更高的價格。


不同的優惠碼(coupon code)代表不同的銷售渠道,可以很方便跟蹤和計算對應的ROI。


從銷售上講(聽一個搞銷售的朋友內部培訓資料):
不要讓顧客覺得你賣的東西便宜,而是要讓顧客感覺佔了便宜!


反對樓上的一些回答,言之有物在理,但感覺回答完全不在點上。

別的電商沒看到類似處理方式,不代表別的電商沒有這種 優惠碼 形式的營銷工具。京東有優惠碼(代金券)么?有的!京券、東券均是,而且使用規則更加複雜。但你不會見到京東像亞馬遜這樣的營銷方式。

這種現象連 don"t make me think 在此場景下的應用對錯都掰出不同的說法來了,這也太扯了,有點過分解讀了。

請把 營銷工具 和 營銷活動,嚴格區分開來吧!
優惠碼/打折是一個營銷工具,而 讓你先干一件事兒再給你打折/優惠碼,則是一個營銷活動。
營銷工具本身不存在多大的 價格歧視和營銷價值,後者才是價格歧視和營銷的目的所在。

對比看看以下的營銷活動,大家目的都不同的:

  • 直接給券,買kindle減100元 —— 拉動kindle的銷售量(為啥不選打折呢?對比直接打折,沒看到本廣告的人就沒這機會了,而且券發行量還可以控制一下,影響範圍可控,不會顯得Kindle掉價)
  • 買Kindle+5本書,可得100元券直接抵扣現金 —— 降價促銷拉動銷售,同時拉動書籍的銷售,培養正版意識
  • 第二件半價 —— 拉動銷售額,提升人均消費
  • 消費後發優惠券 —— 希望你下次來,拉回頭客

最後,為什麼別的電商不喜歡這麼用這種直接發券的促銷呢?

  • 如果只是為了沖銷售額,為什麼不打折呢?
  • 如果為了其他目的,組合手段也不錯啊!
  • 除了亞馬遜自己推自己的Kindle又不想掉價,我實在想不出會在什麼情況用這種直接發券的促銷方式。

這是一種促銷習慣方式。歐美的電商(包括亞馬遜,Newegg,PCM,沃爾瑪等,日本購物網站等)都喜歡用優惠碼,客戶的接受度很高,不僅網購優惠碼,民眾日常生活中經常拿著一張列印優惠碼去進行各種折扣活動。所以現在的國內的外貿電商和有外資基因的網站(亞馬遜和新蛋中國等)也會這麼做。

這樣的原因有二:
1,優惠很真實。比起國內的虛假促銷,價格變來變去,N種促銷方式同時,幾家店同一時間輪番促銷轟炸等,亞馬遜等電商是真真實實的比平常低,用戶的安全感和信賴度會加深。

2,後台技術支持方便。只需要把資料庫里促銷的產品加上折扣係數,設置coupon(即優惠碼),兩三個小時搞定。後台操作簡單,找個設計做幾張海報廣告,省心!而且查詢又方便,出錯也能循根排查。無需高深知識,不需要IT那幫人排期,Yeah!

多做一步操作,從另一個層面上也是鼓勵用戶多進行操作,在頁面上多多停留,增加和用戶交流的時間,進一步建立深厚的感情和習慣。想想這種」只需要你在人群中再多看我一眼「的默默需求,多一步操作也沒有那麼難接受吧。


每個人對同一樣商品的出價意願不同,理論上商家可以根據每個客人不同的出價意願定不同的價錢,而非統一價,這樣最好賺,但是長此以往,客人會出越來越低的價錢。優惠券就是實現價格歧視的一種方式,對價格不敏感的收高價,價格敏感的收低價,又促進了銷售量。

對價格敏感的客戶會認為錢比時間和方便重要,去麻煩的申請優惠碼或優惠券,對價格不敏感,也是有錢的人,就會直接付高價。

還比如景點或電影院對帶學生證的學生收優惠價格,因為學生一般沒錢,薄利多銷也比收全價而賺得少好。帶學生證就是一個實行價格歧視的分類方法。

為了實行價格歧視分類客戶,商家甚至可以再增加付低價方式的麻煩,而不只是增加付高價的好處。


稍微補充下價格歧視的那個回答吧,IT男們大多有點不懂這個
價格歧視中的「歧視」意思並不是我們通常看到的歧視的意思,更多是一種區別對待,指的是商家對於不同顧客的不同定價以獲取更多利潤。
打個比方,比如成本為75元,有100個人願意用80元購買,其中的50個人願意用90元購買,其中的20人願意用100元購買,花高價買的是覺得這個東西值這個價錢,並且懶得費心。如果商家按照統一的價錢定價,則可能是90元,這樣會損失一定消費者,總利潤是50*15=750元,而如果用這種方式,則那80個願意用80元購買的可以通過輸入代碼購買,那20個願意以100元購買的則懶得輸入了,直接購買,這種情況下總利潤是5*80+25*20=900元,商家可以有更好的利潤。
當然,實際情況更為複雜,這個只是一個簡單的模型

留個思考題,優惠券和團購是否是價格歧視?


個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設計。甚至「反人類」。
但Amazon作為一個發展很好的網站,始終保持這個設計,我也非常不理解,應該不會是設計上的原因,可能是出於運營方面的考慮。

  • 吐槽點:設計上,違背"Don"t make me Think"的設計原則

用戶為了享受這個優惠,需要額外的步驟的輸入代碼,甚至存在下單忘記輸入coupon導致沒有享受折扣,或者購買之後才發現原來有coupon可以便宜的情況。假如真的出現這種狀況,我肯定粉轉黑

  • 我個人能夠聯想到的,可能是讓用戶產生一種「這種優惠只有我有」的優越感

但同樣的,其他快捷的途徑也可以營造出這種優越感。

對於@nina wong 的回答,我不是很認同:
首先,用這種優惠代碼,且不說不能規避提價後降價的優惠陷阱;甚至有些馬虎的用戶根本沒留意到可以有優惠——賺便宜的最後是商家。
其次,後台技術不存在方便不方面的設計。用戶不會關心你後台如何設計,只需要讓用戶在最優途 徑達成目的享受折扣即可——僱傭技術人員不是為了給他們省事兒的——所以很可能是刻意的,由於運營需求引發的設計。
最後,讓用戶多一步操作,「讓用戶多逗留一會兒」完全是一廂情願。這是考驗用戶耐心。用戶可不是久經考驗的。(忍不住吐槽阿里聚划算的PM寧死不上搜索功能的類似理由....)


亞馬遜的滿減都是要輸代碼的,你沒看到就失去機會了。
亞馬遜很精明的!我有次看到一個很實惠的滿減活動,滿減專區的書滿135減80.白菜價有木有啊。但是你在亞馬遜的頁面是沒辦法找到這個活動專區的,它只出現了一下下就被隱藏了,但是我手快收藏了這個頁面,順便也分享了一番。
對於亞馬遜而言,為了湊滿減,顧客肯定會湊上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這樣亞馬遜銷存貨的目的就達到了。
比直接給劵好的是,亞馬遜把打折的東西控制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但又不會讓人感覺到不實用,有很多電商的劵是規定滿多少錢(這個數額還都挺高)才能用,我很討厭這樣,因為看上去送了好多劵,其實我都用不到,對於我而言實際就沒優惠了,那這樣我會覺得亞馬遜更實在。


首先看問題說明,亞馬遜應該是直接寫在頁面上,而非單獨發到顧客的郵箱里,也就不存在「這種優惠只有我有」的優越感」,或者「在C商店那裡買有省50元的優惠碼哦」。本質上和直降100元完全一樣,只是需要顧客手動輸入一個優惠碼。

對於亞馬遜來說,也並沒有獲得任何額外好處(比如淘寶上收藏店鋪減100之類)。或許有後台技術方面的需要(點擊率,停留時間,判斷來源等等),但個人認為這實在牽強。

主要原因還是為了讓顧客進行操作,產生互動。道理和遊戲打怪撿裝備類似,在一定的規則下,付出勞動獲得成果,這是會產生成就感的,也令人對所獲得的成果更加珍視。

也就是說,輸入優惠碼減100,比直接減100,所產生的效用更大。

當然,小花招而已,也別指望有太大的效果就是。

至於Don"t make me Think,我覺得不能一味套用教條,而應當具體分析優劣。這裡有100塊錢作為激勵,大家是不會像平時那麼懶得Think的。


這個問題已經過去兩年了嗯。。。

目前這種促銷方式在亞馬遜依然很常見,在優惠方式上比以前需要硬性輸入優惠碼要方便許多,現在可以直接點擊領取優惠碼,結賬的時候自動使用(已經完全是優惠券模式了)

其實我最稀罕是亞馬遜另一種優惠,一件八折兩件七折類似的。直接打折有時候更給力,有時候滿減更划算,有時候兩者同時有活動哎~~

這種優惠對我而言最大的「干擾」不是操作的是否方便,而是第三方軟體(如惠惠購物助手)一類無法判斷這件商品優惠後的價格是否是近期低價。如果照我這種思路反向思維,是否是亞馬遜採取這種優惠的一種考慮呢?


初衷大概是對「價格歧視」理論的應用,不過因為實際效果的多樣化,不妨可以引入別的解釋。樓上不少人爭來爭去,都有道理,但無必要,因為這一促銷方式本身的褒貶不一就說明了任何單一的理論都不能獨力解釋——所以回到那句話:初衷是對「價格歧視」的應用,實際效果則多樣化


我覺得大家都想多了。其實輸入代碼只是為了在系統里做個記錄,好在後台分析此次營銷/促銷的效果。


這種方式在歐洲,至少在英國很常見,簡直到了是個網站都有的地步。。。用戶已經習慣了,歐美人的閱讀習慣比我們更強


滿足顧客佔了別人沒有佔到的便宜的快感,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下單輸入優惠券較下單立減更能控制享受優惠的用戶量,更能體現價格的真實性及優惠機會難得


歐美人的一種培養了多年的消費習慣,不給碼不下單。很有趣的。富人有幾隻呀,更多的愛碼族還會非碼不買的。你看商店那人多,那塊就有打折的牌子。對不。更多美國亞馬遜的優惠碼傳送門amazon優惠券碼


不同的優惠碼來自不同的渠道,便於分成與跟蹤


其實輸入代碼只是為了在系統里做個記錄,好在後台分析此次營銷/促銷的效果。


推薦閱讀: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在速遞行業處於什麼樣的競爭地位?他的競爭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優衣庫為什麼不賣鞋?
除了動銷率還有哪些指標跟庫存有直接聯繫?動銷率和庫存周轉率又是什麼關係?
阿里巴巴是否重天貓 B 店而輕淘寶 C 店?C店賣家出路在哪裡?
怎樣看待上海大批實體店受網店擠壓關門?

TAG:亞馬遜 (Amazon.com) | 電子商務 | 產品設計 | 亞馬遜中國 | 網上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