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這種當下越來越普遍的「沉默」人格?
這個問題源於在另一個問題中發現的現象。
怎麼養成一些很基本的社交習慣(或者說大一點,一些做人的習慣)?
在此問題中,題主的問題描述和我的回答都描述了一種相似的性格以及行為方式。
從回答中的評論來看,相似的人似乎不少。
總結來說,這類人,大多有足夠的情商理解人脈與交際的重要性以及知道如何"正確"的交際,但卻都無法在生活中施行。
再結合上許多其他細碎卻不可忽略的「癥狀」,稱這種性格是一種「綜合症」也不為過。那麼,這種人格是一種心理疾病嗎?
它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改變嗎?如果需要,如何改變?
當下是否真的是一個產生這種「沉默人格」的「沉默時代」?
謝邀。
首先對題目要做一點澄清:沉默或者不愛社交,背後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和各種各樣的表現方式。把它歸為一類,未免太籠統了一些。現有的各篇回復,似乎也都不是在講同一種東西。
就按照問題描述中所說的,對所謂「沉默」人格的定義吧:理解人脈與交際的重要性以及知道如何「正確」的交際,但卻都無法在生活中施行。——其實,這是一種現象(顯然不能算是一種人格,但這就不必深究了):明知其重要,有好處,而偏偏不為。這種現象,乍一看難以理解,仔細一想卻幾乎可以說是人之常情。就好像,我一直想買個iphone 5,但是我一直沒有買。
不買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沒錢,二是雖然有錢,卻不願意花。總之,如果是免費的話我就要。
可天下哪裡有免費的午餐。東西好不好?是很好。可是沒辦法,好東西的成本就高。
人際交往也一樣要付出代價。這最大的一份代價叫做:被別人評價。
這種評價,是方方面面的,滲透在交往中每一個細節和瞬間。對方的眼神,嘴邊若有若無的笑意,不耐煩的表情,滿不在乎的神態,欲言又止的語氣。你可能會被鄙視,被嘲笑,被排擠,被羞辱。如果你遠離社交,你就是你,在自己的世界裡愛怎樣便怎樣。但是一旦你靠近他人,你就有可能變成獃子,屌絲,懦夫,SB,軟腳蟹,可憐蟲,煩人精,不通人情,沒本事,不靠譜……
現在,你還願意承擔所有這一切風險,去換回所謂「人脈與交際」的好處么?
也許你會覺得我說得誇張,人際交往哪裡會有那麼險惡,那麼負面?
你要知道,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就是會產生這樣的擔心,何況我也沒說他們真會被這麼看待,只是說,心裡沒法釋然而已。哪怕就一丁點可能性,已經足夠給人帶來壓力。尤其是,如果他們心裡已經藏著不自信的種子,讓別人拿目光一澆,就會迅速生根發芽。
而且還有很多機制,可以成倍地放大這些人眼中社交場合的壓力。這裡就不展開來講了。
總而言之,退縮也是一種權衡利弊後的選擇,有時候也不能算是一種壞選擇。
被負面評價,被拒絕,被別人在心裡當成SB,是所有人都不喜歡的。
當然,因為很多人不能意識到後面這個過程,所以就會產生題主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明明覺得很重要,就是不去做呢?現在答案清楚了,關鍵在於是否願意承擔那些代價。目前,已經有很多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方式,足以幫助一個人改善社交狀況,但無一例外,首先都需要練習更能夠承受他人(可能是負面)的目光。對此下定決心的人,可以尋求心理諮詢或者其它的社交訓練課程。
有些人的人際行為是以自己內心心理舒適區為導向的,這種心理舒適區需要維持一定的距離,距離既是物理距離(比如電梯里人擠人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有不安的情緒產生),也包含心理距離,這就完全是主觀的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這種心理舒適區的導向,決定一個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親密和疏離。我自己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人,太緊密、頻繁的人際交往會感覺不舒服,但由於工作只是一個普通心理老師,人際關係也就不會太複雜,無關的人事我也經常是任性的懶於應酬,這樣做在生活里當然是會付出代價的,但是我本就安於做一個普通老師,好像覺得也沒什麼問題。我想說的是,有些事情是可以理性選擇的,任何的選擇都需要付出代價,兩害相權,取其輕。看你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什麼是最重要的?
可是既然樓主在知乎提了問,自述[這類人,大多有足夠的情商理解人脈與交際的重要性以及知道如何"正確"的交際,但卻都無法在生活中施行],這基本就不屬於」心理舒適區「的範疇,因為既然你都舒適了,還來知乎鬧什麼?
我接著李老師的答案再補充一點:在恐懼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完美主義。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際互動帶給你的都是羞辱、挫敗、無能而產生的恐懼,即便你是一個社會交往能力較差的人,你仍然能有限的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這其實隱藏的是,你想成為的是一個人際交往「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的社交達人。完美主義者對自己各方各面都有強烈的成就需求,他們把自我價值感=能力=表現,即是說,表現的好壞直接成為你是否有能力、是否有價值的一個唯一衡量標準。這跟拖延症非常像,當你的某些能力確實不夠好的時候,以這種衡量標準的人就會產生迴避行為。
所以,你需要了解自己行為背後的深層次原因。自我價值並不等同於你的表現或者能力,心理學經常用」避免失敗「或者」追求成功「來界定人的行為動機,但是我個人更傾向於把」追求成功「換成」追求進步「,成功是一種結果導向性,它是與他人參照而來;進步是一種成長導向性,與自己參照而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大小的,要認識並承認自己的局限性,那些勵志、鼓吹成功的「大師」,真是害死人,哪來那麼多成功?
如果真要說成功,只和自己比,哪怕進步一小點點,也算成功。
當一個人自己的精神內核越豐富,他就會越來越遠離當前社會的標準化人格,生出一些明顯的個人特質來。
這時候,他再遇到一個和自己有深刻的共同話題、強烈的共同興趣的、近似的人格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
舉個例子說,假設以下兩種情況下社會中的人的流動性不變,當世上只有兩種人的時候,他遇到一個人的時候,和自己是同一種人的概率是50%,當世上有100種人的時候,遇到一個人正好和自己是同一種人的概率就降低到了1%。當社會中的人的人格越來越豐富,而人的流動性沒有顯著提高的情況下,我們遇到一個和我們類似、使我們興奮的人的機會是在降低的。
然後大部分的社交行為都會出現一種類似「你說你的,但我不感興趣」「你說你的,但我不同意」的情況,然後由於禮貌和和平共處的需求,我們很少會把無趣感和反對意見明確地提出來。這種社交純粹是無效社交,只消耗時間卻沒有產生樂趣和增進感情——不僅無效,而且令人生厭。
當無效社交在社交嘗試中佔據的比例越來越高,我們就傾向於更少地嘗試社交。
我們在社交上付出的成本(主要是時間成本)越來越沒有回報。
而精神內核的豐富,會讓我們更多體會到自己一個人玩的樂趣。
閱讀、寫作、種植、寫代碼的預期樂趣比預期中的社交樂趣要高,於是我們就一個人閱讀、寫作、種植、寫代碼。
其實在某些飯桌上,我都在自己的腦袋裡開一台戲,我忙著寫劇本,所以不說話。
——你們說的東西很無聊,你們造嗎?
大家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多獨處,越來越不愛帶上面具裝模作樣,其實是一件好事,說明大家越來越正常,越來越尊重個人時間的價值。
「裝」,才是一種病,得治。
—————我有新的廢話—————
看到很多答案順著題主的提問開始自省和批判。。。
我僅代表我自己,對這種「沉默」喜聞樂見,並身體力行。
——我沒有社交恐懼,在朋友中玩的high著呢。
——我也不缺話題,侃起來怕有些人hold不住。
這種沉默不是被迫的,是主動選擇。
因為無聊,所以不參與。
沒有拯救世界的慾望,而且要尊重他人「處置他們自己的時間」的自由,所以不去批判和糾正他人。
沉默旁觀,是在這種場合下我所能給予的最大尊重。
以前年紀小,喜歡成為人群的焦點,知道看臉色行事,愛慕的人在身邊就說話大聲,老師不在就大嚷大鬧,生怕別人不認識自己,一遇不順就四處撒嬌,一遇妙事便奔走相告。
現在年長一些,明白知己難尋,明白言多必失,明白人與人之間朦朧更美。說多了是驕傲,說多了是虛榮,說多了是膚淺,說多了是自以為是,說多了是閑的,唯有精緻的沉默凌駕於一切之上。
於是,即使再鬧心喪氣,即使再激動上天,表面上還是沒事兒人一樣,淡然一笑,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與世無爭,不泄露一丁點兒情緒。
這世間所有的感受,其實都是個人的事,不足為外人道。
即便生活不溫柔待我,我又如何能開口去給別人的生活添亂。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是,想到王小波的雜文《沉默的大多數》。文中提到,周圍的世界太過荒誕,所以暗下決心保持沉默。王小波經歷了喧囂暴烈的文革,感受了貧乏虛偽的宣傳。文革時期,派系鬥爭激烈,兩派爭論不休,甚至大打出手。而王小波他們「雙唇緊閉,一聲不吭」,「顯出堅忍的態度,繼續向前行進」。他說,「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對他來說,沉默是針對公開秘密的態度,是避免濫用話語權力的善意,是表達自己獨立尊嚴的方式。
無獨有偶,國外也有這個時期,那是二戰後初期的歐洲。加繆用小說《局外人》描述了一類人。主人公默爾所對世界疏離厭倦。對於母親的喪事,他淡漠機械地應付;對於女友的關係,他茫然無知地周旋;對於自己的審判,他冷峻超然地藐視。這是基於存在主義哲學的小說,這個世界太過荒誕不經,沉默是對荒謬現實的反抗。那個時期的法國,剛剛經歷二戰中的淪落和血腥,死亡的傷痕仍然隱隱刻在每個人的靈魂上。虛偽的道德倫理,喧囂的宣傳話語,都無法掩蓋這個社會瀕死的體驗。他們用沉默來堅守個人的真實情感。
通過國內和國外的兩類例子,似乎可以找到「沉默人格」的共性。過於荒誕和混亂的外在世界,造就了迴避交往堅守自我的人格。其實在心理分析中,也重點關注過這類人格。這類人格的個體,會有與外界隔絕的感受,和人沒聯繫沒興趣的感覺,一種世界不真實的荒誕感。他們似乎覺得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但這並不等於他們的內心都是虛無,而是把更多情感投入內部而非外界。他們的內心其實是異常鮮明豐富的,只是伴隨著對外界環境的厭惡和警覺,這讓他們外表表現出中立和冷漠。
從心理諮詢的角度看他們人格的起源,或許來自童年遭受過強的外界刺激,而內心需求卻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他們一開始憤怒,隨後會恐懼,後來會退縮。於是,他們維持表面的順從,但是保持內心的警惕。他們會形成自身厚厚的偽裝和面具,與認為不可靠的外部維持虛假的合作,真實的自我卻退縮在內心的最深處。這是一種對內心真實自我的保護,保護自己免除外界過度的刺激。但與此同時,自我卻分裂了各種虛假自我的組織。強烈的撕裂和碎片感,濃濃的茫然和無方向感,在他們的內心強烈的存在著。這或許是他們需要心理諮詢的地方。
這種人格並非一無是處。他們注重內心生活,迴避外部世界。他們很看重思維過程,傾向於科學和智力方面的追求。為了防禦社會隔離造成的焦慮,他們有時會採用創造力的防禦機制。事實上,很多藝術家、哲學家和科學家都可以歸為此類人格。他們有時對社會有憤世嫉俗的態度,更願意內在思維中發掘自身的創造力。我們可以把他們看成天真無邪的孩子,只是不願看到世界的醜陋把自己深深藏起來。這也是他們自由自主的生活方式。不過如果因為社會隔離而孤獨,或者出現社交方面的焦慮,他們也會主動尋求心理諮詢。
他們內心的核心模式是高度敏感,害羞,容易過度刺激。他們的糾結在於親密和疏離之間的衝突。他們害怕親密,又渴望親密。他們渴求真正的關愛和照顧,可又害怕愛的危險和破壞性。當出現外界過分的刺激時,他們會出現情感上的痛苦。而自身的情感過分強烈的時候,他們傾向於壓抑自己。對他們來說,依賴和愛是危險的。他們眼中的外界,社會是充滿危險的。為此,他們放棄親密尋求距離來保證安全,為此忍受孤立、隔離的痛苦。他們保留身體和思想上的個性和安全感,卻始終無法免除對外界侵入的擔憂和焦慮。
他們把外界的人和物看成是危險的,諮詢師需要強調個案的自身需求和安全距離。他們對治療的態度既坦誠又害怕侵入,他們的治療原因是被社會群體隔離感到的焦慮,或者試圖克服約會的恐懼和追求其他具體社會行為。他們希望從抑鬱或焦慮狀態中放鬆。諮詢師的挑戰是找到一條進入個案主觀世界的路徑,同時不激起個案被侵入的焦慮。合理化是有效的治療策略。也可以運用藝術和文學資源,來促成對個案感受的理解和溝通。同時協助他們緩解對外部世界的過度不安。
多變的社會環境,過強的外界刺激,可能會催發此類人格的產生。這個角度看,或許可以看成一種「時代病」。這種「時代病」的核心是認同,如何容納別人的經驗,如何保持自己的個性。他們內心深處也渴望接納和親密,但這個複雜的世界變得太快,他們更害怕親密和接觸的潛在威脅。這類普遍的心理矛盾中,他們選擇保持自己的個性,為此抗拒外界的壓力。他們渴望尋找內心的家園,有害怕成為現實的囚徒。作為諮詢師,我們尊重他們的個人意願,但同時願意成為溝通他們內心與外部現實的橋樑。
認同回答的朋友歡迎點贊:)
心理諮詢預約:發送預約表(心理諮詢協議.docx_免費高速下載)到astoryofheart@163.com
微信公眾號:szhswx
http://weixin.qq.com/r/P0MHH-PExa66rbd89xYt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個問題下有好多好答案,但我想寫寫我自己對沉默的理解,付君一笑吧。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的話越來越少,在網上的動態更是趨近於零,近乎於沉默,這不是一種完全主動的行為,更多的是一種被動的調整。
你越大你就會發現,「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東西。做事情、說話首先考慮的不是完成事情,而是安全。你細心觀察這個世界,你就會發現,其實惡人和人渣並不多,大家的初衷也都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不管是政客的講話,企業家的表態,交談對象的躲閃,都是為了這個目的。你也會逐漸察覺到,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實力,那麼改變現狀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在你還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維持現狀,也許是最安全的。事情做得越多,話說得越多,就錯的越多。所以現在你會對著自己,拿著刀,一刀一刀地將自己身上不必要的話,不必要的動作和行為全部砍掉,剩下一個血淋淋的自己。
你越大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除了那麼少數幾個人,是沒有人真正在乎你,關心你的。大多數人和你產生聯繫,主要是因為你對他們有用。那麼這種時候,你說什麼並沒有什麼太多意義,幫別人辦成事就可以了。在幫別人辦事的過程中,說你該說的話,剩下的就一句都不要再多說了。抱怨更是顯得非常幼稚。只有面對正確的人,說話才有意義。面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這正是分寸的意義。
另外你還會發現,這個社會是根據你的社會地位、成就,而不是你的性格來評價你的。所以你愛不愛說話,是一個怎樣的人根本就無所謂。沉不沉默,說不說話,根本就是非常私人的事情。謝邀。
沉默本身也許不是問題。很多時候,可以將沉默理解為一種選擇、一種處事態度、一種生活方式。每個選擇沉默的人都有他自己的原因,每個人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將他們歸為一類可能有失籠統,儘管他們有著共同的外在表現。
其實,沉默寡言的人也可以擁有平靜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很多不善交際、拙於言辭的人擁有健康的人格結構、完善的社會功能、甚至非凡的事業成就,同時他們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和周圍的人溝通,並不會帶來任何違和的感覺。所以說,沉默本身也許不是問題。
我想,題主想探討的是,當一個習慣沉默的人有社交的願望而無力達成時,是不是構成了問題?如果是的話,是個什麼樣的問題?如何解決?
想和人溝通卻又做不到,往往意味著內心存在一個衝突。這個衝突包含內心兩個對立的部分:一、想溝通的願望;二、抵觸溝通的願望。這兩部分同時存在,形成了矛盾衝突,膠著纏繞。
人在本質上是尋求關係的,無論是親情、愛情、友情都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良好的人際關係如同養分滋潤著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給予我們快樂、平靜和力量。而人類對關係的需求貫穿一生。
因此,社交溝通中有心無力的狀態可能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痛苦。既然如此,為何還是選擇沉默呢?也許這就是題主提問的初衷。
沉默是否構成人格障礙先存而不論。我們來看一下,在《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與社交退縮相關的診斷主要包括社交恐懼症、分裂樣人格、迴避型人格等幾種。這些診斷對象的心理狀態和內在動力各不相同,比如社交恐懼症患者更多的對社交感到焦慮和恐懼,分裂樣人格者更多的對社交缺乏興趣,迴避型人格更多的在社交中感到羞恥。他們的共同點是,正常的社交活動超出了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至於儘管學習了社交技巧(如果內心渴望社交的話),仍然會出現有心無力的狀態。
根據精神分析客體關係及自體心理學理論,這種無法承受社交活動的感受大多源自於童年生活經歷。當時,和撫養者的關係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創傷,比如孩子的要求總是被拒絕或忽視,孩子的情緒總是得不到理解和包容,孩子說話總是被打斷,孩子的行為總是受到嚴厲的規範和懲罰。在這樣的生長環境中,唯有保持沉默才是和撫養者保持關係的唯一方式。抵觸溝通的力量源於自我保全的需要。同時,孩子對自我的正常感覺的發展被阻滯。這是一種累積性的創傷,一再被阻斷的溝通經歷令孩子成年後無法發展出成熟而有力量的自我感覺,也無法相信任何人能夠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然而人類內心溝通的需要永遠不會消失,於是就出現了想做卻做不到的狀態。意識上努力做出改變,卻敵不過潛意識中巨大的阻礙力量。這種內在衝突持續存在,讓人無法釋懷,也就構成了所謂的「問題」。我想,與其把它當作一種心理疾病,不如把它理解為一種心靈的痛苦。
要改變的話,有很多途徑可以嘗試,自助的方式包括閱讀心理學書籍、進行強制性的社交練習等,他助的方式包括接受心理諮詢、參加社交困難者的團體活動等。
作為心理諮詢師,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我會向社交困難者首先推薦動力學取向的心理諮詢,尤其是動力學取向的心理諮詢,因為它的預後可能要好於其他方式。動力學心理諮詢師會幫協助來訪者探索潛意識中糾纏困擾的動力,紓解理清累積已久的情結,順應來訪者內心規律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化。在持續不斷的工作中,來訪者的心理狀態、人格結構和健康水平都可能會逐步發生永久性的改變。或者也許有一天,來訪者會發現,沉默已經不是一個「問題」。
預約諮詢,請聯繫郵箱carlcao2016@126.com
作者信息詳見https://www.douban.com/people/88303655/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當你發現和別人價值觀嚴重衝突的時候,真正有內涵並且知道自己正確的人,會保持沉默,只有無理者才會大肆喧嘩
謙謙君子,笑而不語。雄辯之人,長袖善舞。我可謙謙,也能破口大罵。沉默不代表懦弱,是不想揭穿那些虛偽之人的嘴臉,望評論之人好自為之。
我應該是沉默型人格,最近正巧因為很多事開始考慮這個問題:沉默並非是金,是否只是一種惰性,是一種棄權-放棄影響世界的權利,把這個世界交給那些沒有乾貨的口水。
這個世界不在乎你輸入多少,只在乎你輸出多少。
如果你還想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席之地,不要沉默,真的。
你以為王小波在寫,沉默的大多數這件事本身不就是打破沉默的輸出嗎
作為長年的理工民工,在科研的世界,沉默型人格的比例比其他社會更多。大多數人擅長輸入和思考,輸出是因人而異。
能做到大量的輸入,優質的輸出,便無一不是優秀的研究者了。
知乎上的優秀用戶也是同理。
有很多研究者知識非常豐富研究做的很好,但是他們不輸出,或者不擅長輸出,也就是一種沉默(除非你去請教他們),但是他們頂多是無公害蔬菜。
但是,這世界上有比沉默到無公害蔬菜更可怕到多的,那就是乾貨不足供應過度的那一部分人-輸出不正確的數據情報。
他們的可怕之處在於,他們的聲音會影響到,那些懶得去獨立思考或者獨立思考能力不足的人們-而這些人是大多數!而且他們會泛濫那些錯誤數據和情報,並影響更多的不懂獨立思考的人。
不能把這個世界讓給那些你鄙視的人
其次,關於惰性。
我很了解保持沉默的心態。
之前Lachel在哪些專業問題在本專業是常識,但在日常生活中卻不被人所知?說到一點我印象很深:
很多時候輿論一邊倒的聲音,未必是大多數人所贊同的,只是不贊同的人以為自己是少數,不願意發聲而已
我保持沉默的理由有,除了以為自己是少數,也會覺得說出來也不會被理解,擔心別人對自己對看法,沒有十足對證據害怕說錯等等
但是這些,我想,統統都是,缺乏正常的人際交流心態,和好的交流能力的表現。
沒有人從一開始就能優質的輸出,僅僅因為一些失敗一些不理解,越是縮回自己的殼去沉默,越是無法優質的輸出。
因此,沉默僅僅是一種惰性,是放棄了與這個世界磨合的心態。
梵高即便是在被精神疾病的折磨,每天感覺到被這個世界拋棄的邊緣,也依然全身心的擁抱一切,其作品所流露激昂急欲噴薄的情感,在接下來的百年不曾停歇。
沉默者啊,你以為只有你瞧不起這個世界嗎?
無論沉默是出於什麼心態和理解,都是一種棄權,放棄自己影響這個世界的權利。
不沉默,那麼輸出什麼呢?我認為:
- 可以輸出的:
1,正確的情報。
2,個人的想法,意見,建議,提問。
尤其是積極的想法要積極傳達。
- 不可以輸出的:
1,錯誤的信息。
2,對人產生傷害的言語。
3,對自己的產生消極影響的要慎言。
朱炫的一句話我超級喜歡的啊:
開口說話,冷場也要說話,臉皮薄也要說話,挨打也要說話。
沒有贊也要說話。
最後想用這句話結尾w。
沉默,是對周遭環境的的逃避和無聲的反抗。
在學校里,有人積極得舉手發言,有些人選擇沉默。不知道,不會答。知道,太簡單不想答。
在單位里,三五個同事討論某某話題,有些人選擇沉默。不感興趣,不想聊。不知道,不想聊。
在家裡,父母老婆或是老公,對你的數落。有些人知錯,選擇沉默,知道能儘快結束話題,免去不必要的口舌之爭。有些人不知錯,選擇沉默,是無聲的反抗。
在朋友聚會上。。。
在XX會議上。。。
以上種種,如果你條條都對得上,我覺得充其量也就算性格內向,不善言辭。
在上班的路上偶遇同事時,如果你還是選擇沉默。
在全家人等著你做一個重要的決定時,如果你還是選擇沉默。
在相親現場, 面對著一個女孩子時,如果你還是選擇沉默。
在公交車上朋友被路人踩了,連聲道歉也沒有時,如果你還是選擇沉默。
以上種種,如果你條條都對得上,我覺得才要好好反思下自己。
做人可以不熱情,但是可以做到隨和。
做人可以不強勢,但是可以做到有擔當。
但是該說話的時候,請記得一定要站出來!因為總有一些事兒會勝過「自個兒的事」,一旦選擇沉默,你可能什麼都沒有了。
我們一邊很「制式化」地看別人(有些主動、有些麻木地被動),一邊隱藏個性覺得世界太吵鬧。
看過《刺蝟的優雅》么?
搬個影評,還挺合適:
【制式化的世界中,如實存在的孤獨感】
人皆生來孤獨,有人深切感受,有人若無其事,有人不知所措,有人難以釋懷。
孤獨,不是身邊沒有人,而是沒有人能真正與自己對話,沒有人能到達內心深處那片汪洋。
於是,只好把自己武裝成難以親近的刺蝟。
刺蝟,是一種看似懶散,其貌不揚的動物,總是孤僻地活在自我世界,沒有人知道牠究竟是享受孤獨?還是恐懼孤獨?又或者牠只是想逃離眾聲喧嘩的世界,找一個能藏身的小角落,不被打擾的靜靜生活。
牠擅於偽裝,只因這個世界總是:太吵雜。
【吵雜聲來自充滿偏見的人們】
巴黎高級住宅區內,沒有人會注意到五十四歲的矮胖門房太太荷妮,其實是個博學多聞深藏不露的思想家,雖然她從來沒上過學,但密室里的滿屋藏書已填滿她的靈魂深處。別人以為她一貧如洗,可她的心靈卻無比富足。出身富裕家庭的十一歲天才少女芭洛瑪,在家人眼中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怪咖,不愛說話,只愛喃喃自語拿著攝影機到處拍攝。看似毫不相關的兩人卻有一個共通點:她們都有著不被看見的孤獨感。人們只知道荷妮像只不起眼的刺蝟,卻看不見她優雅的內心深處;家人只看見芭洛瑪的古靈精怪,卻無法理解她對」活著」這件事的深層困惑。
【也許,我們都太習慣」制式化」的看待一個人了】
門房要有門房的樣子。(不愛念書,成天看沒營養的電視,其貌不揚,言語粗鄙,外加脾氣暴躁);十一歲女孩要有小女孩的樣子(個性天真活潑,不會想東想西,快快樂樂長大)。所以,當門房變成氣質優雅嗜書如命的思想家,當十一歲女孩變成語出驚人思想深刻的哲學家,她們的與眾不同和人們對她們的認知格格不入,面對這個刻板且不友善的世界,她們一個想躲,一個想死。
想盡辦法逃離與棄絕一切而去,背後突顯的都是對這世界的無奈與失望。
只是覺得跟別人沒什麼好說的,說什麼都避免不了的重複無聊自作聰明做作和愚蠢。年紀越大就越不想說話,不再總是急於表達渴望心情被理解想法被肯定。寧願一個人消磨時間做點兒什麼取悅自己,也不想多說半句廢話。獨處總是不會出錯的。
我很討厭在社交中沒有插話的機會,經常遇到的情況是自始至終都是某個人或者那幾個人在主導聊天,只有他們是演講者,其他人都是陪襯的旁聽者,其實有些笑話並不好笑(當然一部分笑話還是很好笑,否則他們也不會成為中心),或者有些觀點並不一定正確,但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其他人也不得不跟著陪笑,否則會被認為不合群。這樣的情況也有很多,在這種社交模式下我往往選擇沉默。
初次回答此問題時,我才剛進入大學不久,時光飛逝,畢業將臨。
每次認真看這篇回答的時候,心中都會有新的答案。實習了一段時間再看自己學生時代的文字,總有些欲說還休的感覺。如果可以,我希望在今天把這篇不成熟的回答完結,雖然想要認真在知乎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心中所想,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其實如果要簡單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痛苦,但這絕對不是拒絕與社會中的其他人進行交流的理由——我相信這句話,大多數人聽了很多遍也不能完全理解。
在分析這個問題前,我想為各位引入一個概念:反脆弱(antifragile)/反熵,反脆弱一詞出自塔勒布的黑天鵝系列,反熵一詞來自我的原創,二者其實是一個意思。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時,心智成熟度都是0,我們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迎來改變。然而人生苦難重重,面對苦難,不少人會在痛苦之後選擇退讓,退回自己的舒適區,拒絕改變,選擇所謂「簡單的生活方式」,大學生深陷昏天黑地的宿舍生活,成年人除了工作和形式上存在的家庭以外一無所有,這樣的人是脆弱的,面對熵,他們的心智成熟度反而在不斷倒退。稍好一些的,會在經歷困難後努力停留在原地,死守已有的,拒絕前進或後退半步。
我們發現,大多數人面對熵(困難)時都是脆弱的,面對困難他們的人生狀態會從0變成-1,或者拚命停留在0原地踏步,沒有被熵擊倒卻拒絕向前。
然而有一種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非但不會被擊倒,還會不斷總結,努力通過戰勝困難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的人生界限從0變成1,2甚至更多。
我再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以看知乎來說,只是為了來看段子、約炮、報團取暖的人是脆弱的(0變成-1),只是看看碎片化信息,以為收藏了別人的答案,自己就做到了這件事的人是非脆弱的(0變成0),而以發現答案開始,反覆咀嚼,離開知乎提升自己,最終有一天發現許多知乎答案充其量只算個入門指南的人,是反脆弱的(0變成1)。
我們再來看看沉默人格的定義。
假設人格是一個人為了應對人生中的種種情景而演變出的心理特質,那麼一個反脆弱的人與一個脆弱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應當會擁有不同的人格。然而,沉默人格是一個很大範圍的描述,一個脆弱者和反脆弱者可能都有一些沉默人格的特質:離群,沉默寡言,我行我素,等等,回顧之前對於反脆弱和人格的定義,我們不難發現,有一些脆弱的人是被迫選擇了沉默人格,另一些人是權衡利弊之後主動選擇了沉默人格,即使這兩種沉默人格的外在表現相近,我們也不能把他們歸類在一起,我們不妨把兩種情況分為「沉默人格」和「被沉默人格」。
在細分了沉默人格的屬性後,題主的具體問題可以轉化如下:
(1)當今社會存在的「沉默人格」的形成背景是什麼;
(2)如果這是一種不好的心裡傾向,我們該如何改變;
(3)什麼樣的人會選擇沉默人格?如果你選擇貫徹這種人格,你的理由是什麼。
其中,題主列出了一個社會人成為研究人群的兩個前提:
(4)他們確實擁有題主所說的「沉默人格」
(5)大多有足夠的情商理解人脈與交際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與他人交往,但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選擇這麼做。
在下想武斷地作一個假設:
關注這個問題的許多用戶中,多數人對問題(3)有強烈的興趣,他們翻閱了許多回答,希望能在這裡獲得認同感,以便更好地貫徹這種人格。
顯然這種態度是脆弱的,你來這裡不是為了認同現在不完美的自己的,你要發現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想發現更好的自己,請你繼續往下讀。
本回答中,多處把「沉默人格」和「主動式孤獨」視為同一概念。有不同意見的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
好的,那麼下面,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請對該問題的兩個前提(4)和(5)進行認真思考。請問您是否完全符合這兩個前提?
一、您是否真的擁有題主所說的沉默人格?還是說,您的人格只是「被沉默」人格?
此問題的回答同時適用於解釋被沉默人格的成因:簡單來說,就是對過去人生中挫折事件的應激反應。
被沉默人格為脆弱的人所可能形成的人格,該人格的特點在於他們知道人際交往的重要性,甚至有進行交際活動的意願,但卻無法在生活中實行。他們不知道如何真正交際,他們的被迫沉默往往是因為人際交往失當導致被孤立,或者無法從過去的挫折中走出來。並且,我想武斷地說,這樣的人在我們社會群體中佔大多數。他們隨波逐流,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無比糾結,想要主動貫徹自己又瞻前顧後,想要選擇融入社會又不知道怎麼去做。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我覺得你不應該看這個問題,而應該努力去提升自己。你的本質很可能是一個外向的人,只是因為無法跨越人生的種種苦難,而成為了類似於「沉默人格」的「被沉默人格」。為了作出改變,儀錶、談吐、知行合一、學習、總結等等一系列的改變都是需要,知乎上這樣的文章也不少。不過,我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改變,依然是非常痛苦的。
人生苦難重重,想要獲得幸福,就必須逆脆弱而行。
二、您了解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但您真的了解如何真正交際嗎?
本條目下的觀點來自知乎,在下在玩知乎的幾個月中無數次地在各個領域發現這個觀點:
人際交往的本質是資源的交換。
人們喜歡和什麼樣的人交際?在下想那肯定是擁有某些資源的人,像是有相貌和氣質資源的異性,有乾貨的大牛,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上層人物。
請換位思考,假設您就是這些人,您願意無緣無故地、持續地向沒有什麼您想要資源的人提供資源嗎?
答案是不願意,因為等價交換無法進行。
所以,成功的人際交往,不是您通過語言讓對方開心,那在很多時候無法讓雙方形成真正平等的關係,也無法實現真正的高價值資源互換。
成功的人際交往,就是兩個擁有對方所需資源的人進行的資源互換。
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資源不但包括可見資源,也包括一些不可見資源:領導能力、協調能力、高辦事效率、對某些領域的深刻造詣,等等。所以,如果您真的想擺脫「沉默人格」(或者被沉默人格),您需要提高自己。普通人可能無法快速獲得一些值得與他人進行人際交換的物質資源,但一些個人實力、個人素養有時候也可以成為人際交往的一種資源。
這方面,我推薦推薦你好好使用自己的知乎搜索欄。
好的,弄明白這兩個問題以後以後,我想我們就解決了問題(2)如果這是一種不好的心理傾向,我們該如何改變?
簡而言之,不管您是沉默人格還是被沉默人格,想要擺脫這種狀況,你就要成為一個值得交往的人,而不是一個曲意逢迎的人,也絕不能是一個拒絕改變的人。
同時,我們也可以
---------------------------------------------------------------------------------------------------------------------------------------
之後,在下最想回答的問題是問題(3),我會在回答的同時結合之前的內容完整回答問題(1)和(2)。
在看這一段之前,我們已經提到被沉默人格形成的原因——對過去挫折事件的應激反應,請明確您不是在下之前所說的「被沉默人格」。如果您是被沉默人格,在下強烈建議您還是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這裡會附上在下在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吧 的一個帖子的內容。在我的觀點裡,真正的沉默人格只是一種選擇,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帖子原地址《果然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有問題》想傳達的,究竟是怎樣的價值觀?
也許你和我一樣,出於某種理由,變得有些形單影隻,卻發現孤獨也沒什麼不好,最後由被動的「沉默人格」變為選擇主動成為一個擁有沉默人格的人。
在下願意和您進行一些更深入的探討,以下是幾個問題與回答。
1、Q:沉默人格正常嗎?
A:我只知道這樣的我很好,相信你也一樣。
Q: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沉默人格不正常?
A:人類社會習慣用多數去排擠少數,因為異己往往意味著危險,這是我們的本能。但很多時候數量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2、Q:沉默人格是否也有優勢?
A:有沉默人格和被沉默人格。
在多數人的眼中、實際操作上,沉默人格都是弊大於利的一種人生選擇,因為沉默人格不但需要海量但不能過於有失客觀的思考,還需要極強的個人能力,以及對自身、社會清醒的認識。所以優秀的沉默人格者永遠只能是少數人。對他們來說,羈絆正如其名只會阻礙他們的前進,而如果這樣的沉默人格者群聚之,恐怕會帶來各種各樣的變革。所以,沉默人格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大多數沉默人格者只是犯了中二病。他們只是想為自己的懶惰找一個合適的借口。
沉默人格,這群人更加敏感,在探索世界和探索自我間更傾向於後者,這樣的人可能更適合從事藝術、研究以及不需要太多團隊配合的工作,在這裡,沉默人格往往代表了思考和優勢。
如果您確實是個孤獨的強者,那麼您的思考絕對會深並且往往深得正確,這會為你帶來無窮無盡的優勢。
3、Q:沉默人格是否可以和逃避、自卑、怯懦等詞語掛鉤?
A:由2,我所認同的沉默人格是一種主動的選擇,我一直認為社會對孤獨的偏見毫無意義,就像他們對LGBT、轉基因、核電站的或左或右的偏見一般。當然,對於許多被迫選擇沉默人格的人,他們會逃避、自卑、怯懦也是事實。對於主動沉默人格群體而言,孤獨只是他們出於效率考慮過濾一些機械事務的表現,自卑和怯懦只是內斂的表現,事實上他們的內心早已足夠有趣和豐富。
你可以把這當做詭辯,也可以當成真理。對於強者,他們十分想要變強,他們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為了走向變強的路他們不在乎是否會形單影隻,最後他們變強了,沉默人格對他們來說彷彿是衣服上的灰塵,即使沾上了也不會影響他們的前進。」
事實上,人格特質與一個人的幸福與否有直接的線性關係嗎?外向的人一定幸福?內向的人一定不幸?不可能。所以,許多猶豫不決的被沉默人格型知友,我建議你們,不要因為看了一些答案受到了鼓勵,就去選擇貫徹一些並不算是沉默人格的東西呢。
我來總結一下之前的回答吧:
(1)要從脆弱和反脆弱的角度看待沉默人格;
(2)被沉默人格是對創傷經歷的應激反應,沉默人格是一種個人選擇;
(3)被沉默人格要儘快改變,沉默人格要權衡利弊;
(4)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所謂的沉默不過是不願超越過去,面對未來;
(5)人際交往實際上是一種資源的等價交換,如何運用還要看自己的努力;
正篇到此結束,如果有什麼疏漏,歡迎各位批評指正。
那麼,來聊聊我自己的事情吧。
因為遇過一些挫折,我本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表現出被沉默人格,事實上,面對那些困難,當時的我一直在努力,不崩潰,隱忍很多年,還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已經很不容易了。只是在現在看來,那時的我內向,絲毫不注重外形,根本無法和異性正常交流,看似勤奮,思維方式上卻非常懶惰,並且只顧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確實有一些缺憾。
在高三暑假,遇到了摯愛,她給我帶來了許多改變,無需多言。
做了許多對不起她的事,最後分手。
也許以後很難遇到那麼契合的伴侶了吧,嘛。
分手之後的一年也是很渾渾噩噩的日子。有意義的事情非常少。改變是慢慢發生的。
就以讀書而言
發現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發現了那句「萬物皆一物」,驚為天人。
發現了《少有人走的路》,人生苦難重重,只有延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才能獲得幸福——這是我母親至今為止送給我的最好的生日禮物。
發現了《自控力》,從此對任何調動情緒、刺激多巴胺分泌的人和事保持警惕。
發現了《reality is broken》,明白了為什麼遊戲會讓我沉迷,然後發現生活才是最偉大的遊戲。
發現了《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明白了髓鞘質對於自我蛻變的巨大作用,以及為了蛻變所要承受的痛苦。
發現了《富爸爸,窮爸爸》,對老鼠賽跑和事業有了全新的理解。
發現了《隨機漫步的傻瓜》,明白了人類在隨機性面前是多麼的渺小。
在此期間,我從非常討厭聚會,到開始理解人們為什麼喜歡聚會,如何在聚會中通過人際關係的改進為未來的自己積累資源。
我從非常討厭某些人,到理解每個人都是灰色的,有美與丑,有開心與傷痛,需要換位思考。
我從常年的撲克臉,到見人打招呼保持微笑,最終會經常在獨自一人微笑。
當然,我依然很孤獨,我還是不怎麼理解女生的世界,還是無法喜歡某些人,以及,我還是沒有做成什麼事,多而不精,缺乏鑽研。
你問我沉默著面對這個世界好嗎?當然。
當我看到我的一部分同學、老師、長輩、朋友,對於政治,經濟,人生,哲學發表有些可笑的觀點的時候,我會感受他們的無知,並且愈發沉默。
我學到了許多話術,能讓大多和我說話的人很開心,但是,卻很少有人願意聽我說話,即使是願意的人,也無法很好地理解我。我只能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感到些許輕鬆,展開暢想。
人本來就很孤獨。在這樣忙碌的世界,我們連相互交心的時間都不多,遑論互相理解。
況且,這樣的我,還不夠好,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恐怕也無法認同這樣的我。
成為同學裡最會鑒賞遊戲的,銀行實習生里最會演講的,身邊親戚里在知乎上獲得最多贊的人有何意義?雖然這個時代的人需要綜合技能,但這樣能否遇見更好的自己,遇見更好的圈子呢?
不過,家裡很事業有成的長輩們會說,他們能看到我的成長。
我只能沉默。父親安慰我,你以為的那些東西都算些啥,優秀的人沒那麼優秀,不堪的人沒那麼不堪,普通的人沒那麼普通。
也許吧。在此空談努力毫無意義,我告訴自己,不要以想做什麼,正在做什麼,而要以已經做了什麼來評價一個人。若以我做成的事情來評價自己,那成績雖然高於平均分,但想必不會太好。
但是,在變成更好的自己以前,接受現在的自己也很重要。
所以我不會說共勉,也不會告訴各位我自己的目標,我只想說,和選擇沉默人格一樣,選擇普通地停留原地,還是選擇痛苦地向前進發,本身就取決於你自己,而你所擁有的未來,也是一樣。
而今初識愁滋味,再上層樓,欲說還休。
感謝閱讀。我就是這樣一個人。這是病,得治。但這病光我一個人吃藥不行,還需要配合環境治理。
話語權是啥意思,就是你說的話,有人聽;你說的內容,有人信。兩個都木有,你還說個鎚子啊。倒霉的事都讓我碰上,我又落到說話沒人聽沒人信的環境中,不沉默,你想怎樣?
曾經為一件很小的事辭職。辦公室夏天很熱,負責行政的小領導為省電費,不開空調。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沒我怕熱。我都捂出痱子了,她還跟沒事人一樣。但老闆來了,各種端茶倒水開空調,還問渴不渴熱不熱。說了兩次,人家搪塞過去,然後忽略。上個班還得為空調而戰,感覺自己真TM廢柴。找好下家,果斷辭職。
關於這個問題。
如果能答應我,辦到兩件事,我就願意與諸位鋪開席子,倒杯茶,好好聊一聊。
首先是讀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名為《沉默的大多數》,是一位先賢寫下的一篇雜文,跟我們要聊的大概是一回事,既有美玉在前,我的磚就必須擱在後面。假如你相信我的說法,沉默的大多數比較謙虛、比較樸直、不那麼假正經,而且有較健全的人性。如果反過來,說那少數說話的人有很多毛病,那也是不對的。不過他們的確有缺少平常心的毛病。——《沉默的大多數》
以上是引用一小段,整篇文章自行查找。
我等你。
~~~~~~~~~~~~~~~~~~~~~~~~~~~~~~~~~~~~~~~~~~~~~~~~~~~~~~~~~~~~
讀完了嗎?
為你鼓掌!
接下來第二件事,是聽一首歌。作為獎勵,在下為你貼上來了。
【民謠】趙牧陽[子夜]視頻
聽完歌,相信你已大致調頻到我的頻道了。
世上所謂的其樂融融,大都是由於處在同一個氛圍下。
所以我們必須互相感受,才能達到互相理解的高度。
歌聲不要停。
且聽我慢慢說來。
很湊巧,我就是一個沉默者,我喜歡我這種人。
我要說的不是某種成功學,也不是教你做一個怎麼樣的人,或者是指出一個正確的標準。
我也不談社交啦,禮儀啦,人際關係啦,等等心靈雞肋。
我要說的是我如何看待我自己的,以及如果你和我一樣,在人群中張口結舌,那麼恭喜你,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對於別人是什麼樣的人,我總是不置可否。那些在社會裡如魚得水的也好,在生活中八面玲瓏的也罷,與我無關。
我也無權干涉自己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
我在小時候,希望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我喜歡的人,一種是喜歡我的人,隨著歲月流逝,我發現這是不可能的,並且情況變得很糟糕,因為就連我希望中的兩種人,都所剩無幾。
這件事很多人都經歷過,所以老祖宗留下一句話安慰子孫,他們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意思是算啦無所謂啦世事如此啦。
於是我變得無所謂。
無所謂,誰會愛上誰,無所謂,誰會上誰。
無所謂到無所適從。
無所適從的具體表現就是不知道怎麼說話。
當然有些人學習能力很強,鸚鵡尚能學舌,何況有些人本來嗓子就比較發達。這些人跟我們不是一路人,不提也罷。
有一些人,運氣不太好,因為他們不喜歡的人太多了,不喜歡他們的人也太多了。當你身邊充滿了你不喜歡的人,和不喜歡你的人,你就會覺得,一下子多了很多束縛,絆手絆腳,多了很多規則,幹什麼都不痛快。然後你不開心,壓抑,憤怒。
於是負面情緒積累起來,使人產生兩種行為,一是報復社會,二是逃離人群。
報復社會的有兩種:竊鉤者與竊國者。
這兩種報復社會的人不論境遇如何,都掌握了沉默的技巧:要麼是自己不敢說,要麼是讓別人不敢說。
逃離社會的有兩種:隱者與忍者。
隱者的沉默方式是藏,藏著藏著就不見了。忍者的沉默方式是忍,忍著忍著就自我了斷了。
老祖宗中的經驗派又跳出來撫慰後輩了,他們說: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於是一部分人,就變成了書獃子。
書獃子就是沉默者的一種,他們以不通人情,不懂世故的特點,存在人們深深的笑聲里。
「書獃子」這個詞,本身就預設了一種立場,帶著淡淡的鄙夷。鄙夷的來源是另外一群人。如果你不喜歡這群人,我得遺憾的告訴你,這群人恐怕永遠都不會消失,直到世界末日。
運氣好的人群呢,其實也有很多沉默者。
因為他們會不會說話,都沒有關係。那麼他們何必多說,說話多累啊。長此以往,「禍從口出」這句話便成了他們的座右銘。
這各種各樣的沉默者,與不沉默者,擠在一起,互相影響,熙熙攘攘,嘈嘈雜雜,橫生枝節,就把水攪得更混了。
所以我看我自己那沉默,其實哪細分出來根源,但我既然沉默了,我就接受了自己是個沉默者,我感覺還不錯。別看我叫錯了好幾個姑姑阿姨的稱謂,但說不定我唱歌還挺好聽呢。
人的成熟是伴隨著否定自己來的。當你發現自己以前說了太多傻逼的話,丟人的話,你就不好意思還有那麼多話了。
儘管有時候我會無趣;但是大多數時候,我還是覺得很多別人更無趣…
我都無法容忍無趣的自己,何以容忍他人的無趣?沉默是種選擇,至少對我來講是這樣的,當有人在大談什麼「缺乏信仰」的時候,沉默是種力量,信仰不一定是對偶像的膜拜或神祗的堅信,我管好自己,按照自我的標準去執行了,生活就像種不斷的修行,那麼沉默又有什麼可評判的,如果連這一點都不能理解,不沉默又有什麼意義?想像下,某個安靜的午後,坐在房間里的兩個人,沉默的各自做著自己的事,間或發聲,一個微笑,一個平靜的手勢,那難道就一定不比舉著鑽石戒指或最新款的智能手機得意忘形、侃侃而談好嗎?未必,沉默如果是種選擇,那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件好事,也值得理解和尊重。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與人語無二三
分割線-------------------------------------------
「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三島由紀夫
推薦閱讀:
※不抽煙的人是如何看待抽煙的人的?
※什麼是「不會聊天」?不會聊天怎麼辦?
※有哪些可以提升情商、判斷力和談話技巧的書籍?
※有哪些話一說出來就體現了一個人的層次?
※在正式場合穿著正裝如何避免被當做服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