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董明珠一天內對小米的多次嘲諷?


以下內容來自mitbbs貝昂創始人的公開信,答主非當事人,僅轉載。答主只是想感慨一下雖然國內企業流氓人盡皆知,但是董明珠硬是要把流氓包裝成中國脊樑就不得不引人吐槽了。騰訊流氓了這麼多年也開始直接併購初創企業了,小米現在轉型採購商了,呼喚格力的素質!

信不是答主寫的,是貝昂創始人冉紅宇寫的,答主無利益相關無利益相關無利益相關....所以可恥地匿了。誰知道冉紅宇的知乎號幫我@他一下。

以下為當事人公開信帖子 發在mitbbs.com,國內必須翻牆就不貼鏈接了。
下午有朋友給我轉了幾篇帖子,大意是說董明珠沒有資格罵小米是小偷,格力才是真正的小偷。文章的主角是格力和貝昂,我有必要出來澄清下整個事件。

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就是個理工男,誇張點兒說算個學霸, 90年代初進入中國科技大學讀書,本科畢業後獲得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一直讀到博士,博士後。畢業後又在矽谷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了幾年。主持過為蘋果,Intel做的項目。作為70年代出生的人,受的是最正統的教育,總有一種」科技報國」的情懷。看到中國發展迅速,正在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心潮澎湃,受政府感招,和同樣是留
美博士的太太於2010年一起辭去矽谷的工作,回國創辦了蘇州貝昂有限公司。目前還算小有成就,入選了中組部的「千人計劃」,同時也受邀擔任國家863室內空氣凈化技術課題的專家評審組成員。貝昂作為最早進入空氣凈化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也獲得了較高的行業地位和認可。

然而就向所有純技術型的海歸創業者一樣,我們也飽經了國內殘酷的商業環境的洗禮。我們「創新報告」的夢想不斷地被無情的擊碎,其中對我們的夢想和信念動搖最大的恐怕就是「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了。

早在08年,經珠海科技局推薦,我們帶著「離子風」凈化器的原型機從矽谷飛到了格力,「0耗材,0聲音」的技術特點,打動了還在製冷研究院的肖工和馬院長,格力希望把「離子風」技術運用到空調上。我們其實對格力並不了解,只知道它是全世界空調的龍頭企業,肯定是一家非常尊重商業道德和國際規則的企業。那時我們不懂商業,我們的價值觀也非常簡單,我們掌握了很好的原創技術,如果可以和格力合作,讓我們的技術進入幾十億的用戶家中,提供潔凈空氣。對一群一心搞技術的人來講,這是多麼自豪的一件事。於是我們一起回國創業的幾位留美博士,以及所有的技術人員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到了這個項目上,樣機測試結果也非常的好,。可是突然有一天,格力說你們回去吧,這個項目停了。一年多的付出沒有一點回報,我們很受打擊。但是我們說服了自己,
一定是我們自己沒有做好。格力合作不成功就當交了一次昂貴的學費,我們只要專註於把自己的凈化器做好就行了。

到了12年,霧霾四起。貝昂獨創的「離子風「空氣凈化技術以完全靜音,無耗材的優勢迅速成為凈化器市場的一個明星。同時格力也在董總特別關注下,重新啟動了空凈項目,內部叫做「D」項目,還單獨成立了空凈技術部,由原來在製冷事業部的肖工牽頭,應該是對「0耗材,0噪音」的印象太深了,肖工又找到了我們。有過之前的失敗經歷,我一開始沒有答應,但架不住家電院的王院長、趙部長一再保證:「這是董總親自抓的
項目,一定不會不了了之」,而且還帶來了合同:格力負責外觀及風道設計,貝昂負責電子、機構及材料等核心模塊,機器上市後,貝昂轉作核心部件供應商。畢竟,能搭著格力這艘大船,普及「離子風」凈化器,對我們做技術的人來說,能幫助我們更快實現創新的夢想。再一次,我們全情投入了,毫無保留地幹了一年多,我們帶他們去我們的實驗室,帶他們去見我們的供應商,手把手幫助他們一條線一條線的畫出草圖,毫無保留的從ABC解釋為什麼只有這樣的設計才能實現這麼獨特的功能。KJFC230樣機驗收那天,我們都很興奮,忽然有一天,他們再一次叫停了項目,帶走了設計圖紙,又切斷了所有的聯繫,我們又兩手空空的回到了貝昂。我知道,我們這一次又為別人做了嫁衣。我們只能安慰自己,也許格力認為我們這個技術還不成熟,他們或許選了另一條技術路線去實現「中國創造」了吧。

中文有句話,「可以一而再,不可再而三「。英文也有一句話,」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兩次被格力忽悠,我這個加州理工的大博士也真是夠shameful的了。但我依然心存幻想,如果格力重新啟動KJFC230項目,還是會找貝昂合作吧。畢竟雙方簽字蓋章的保密協議,合作協議,會議記錄餘溫尚存。最底線也得尊重一下貝昂所擁有的幾十項專利吧?

然而可能因為我永遠只是個搞技術的人,搞不懂商人是怎麼想,怎麼做事的,也可能在美國生活了十幾年,國內有些企業的無底線已經遠遠超過我的想像能力了。

2014年,格力推出了「KJFC230」離子型空氣凈化器,主打」0耗材「,我們毫不知情我們在CCTV-1做了廣告。卻發現同樣是貝昂標誌性的技術,還有一款產品也在CCTV-1做廣
告。不同的是,他們買下了比我們更好的時段,是我們付不起廣告費的黃金時段。他們
申報了技術創新獎,聲稱這是他們的另一項「核心技術」。董明珠始炮轟小米偷竊,
同時宣傳「自己研發「的無耗材凈化技術」,格力從來不偷。這句話一點兒也不錯,因
為這種行為不叫「偷」,而是叫做「搶」。

小米必竟在發布會上還提了「巴慕達」的名字。小米至少沒有騙取巴慕達的所有技術資
料。沒有讓巴慕達花兩年時間人力物力幫他們開發出產品,然後一腳踢開,說自己「掌
握核心科技」。如此得來「核心技術」,是在「中國創造」還是在扼殺「中國創造」?

我從年少時開始,就追隨著心目中的偶像錢學森先生,進入他創辦的中國科技大學力學
系,又進入他成名的加州理工學院學習空氣動力學。先生彌留之際留下著名的「錢學森
之問」: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大學,卻出不了一所加州理工那樣有創新精神的學校,我
們的教育體制出了什麼問題?我也要請教一下尊敬的董明珠女士,中國有這麼多向格力
一樣規模達到世界一流的企業,卻問什麼創造不出世界級的創新。如果大企業都靠抄,
靠偷,靠搶,創新還能有生存的土壤嗎?

最後我真誠的邀請董總到貝昂來看看,了解一下一個小企業是怎麼在如此殘酷的環境下
,還咬牙堅持創新的。希望董總作為商界領袖,帶頭尊重知識產權,尊重商業道德。不
要偷走我們的「創新夢」。

看到很多評論說內容可疑因為完全可以打官司維權,正好當事人還發了個吐槽跟格力官司的帖子,順便轉載一下,見下。雖然答主不能保證內容客觀,但大家搜索一下知乎上知識產權的問題就會發現初創企業維權是個天真的事情,就如同某知乎大牛所說,初創企業最好的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在產品還未推出的時候保密,然後產品推出及時,技術不斷更新,專利那就是是個好聽的名字而已。此事件當事人顯然在這方面過於天真犯了很多錯誤,但我們也不能不看到國內大企業,如同以前的騰訊,連併購投資初創企業都不屑於,就直接copy了,還好現在互聯網由於競爭的關係商業環境比以前好多了,只能希望製造業也與時具進吧。


mitbbs.com轉帖當事人三月份發的另一個帖子(摘抄打官司部分)
在貝昂和格力這個糾紛上,格力是通過合作開發產品,把貝昂的核心技術了解到了七七八八,自己覺得可以獨立開發了,就在供應商資質這一關把貝昂踢掉了。一年半之後推出了自己的產品。很多關鍵設計參數都保留了貝昂的設計。甚至包括產品說明書的很多內容。因為他們很有信心不再需要貝昂的技術支持,因此也完全關閉了雙方的溝通渠道。 貝昂沒有退路,才選擇了進行專利訴訟。但是我們心裡清楚,要取得完全的勝利是非常困難的,中國的專利法體系看似還算完善,但執行層面上卻基本上是保護大型或有關係企業的利益的。因此在專利侵權判決的門檻比歐美高的多。而且精通知識產權方面的專業法官鳳毛麟角,沒有統一的執行尺度。訴訟雙方誰的企業朝中有人,知名度大,影響力大就會起非常大的作用。比方說這次貝昂起訴格力,雙方實力懸殊,就發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包括開庭前法院臨時更換法官,按照正常流程需要一個星期執行的通知,竟在格力提交申請的當天下午就不可思議的傳達到了貝昂。 我不知道格力是怎麼做到的,反正貝昂是做不到。在這種環境下,最後的審判結果如何,我們真的是無法預測,雖然任何一個有基本判斷能力的人都清楚問題的實質是什麼。我們只能儘力而為
。希望法院真正能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在中國創業這幾年,我們對專利保護是非常注意的。公司2010年成立後就一直大量申請專利,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等等。在2012年與格力合作之前,貝昂已經申請了30-40件離子風凈化方面的專利。而格力的專利都是2012年之後的,而且都是改進型專利。誰是原創者,誰是抄襲者,不是一目了然嗎?雖然在國內競爭中專利還沒有很大的價值,甚至沒有基本的保護能力,但是在國際市場專利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我也期望中國不斷改善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和法律,讓我們這些專利未來可以真正發揮價值。

7/5補充:
答主不是當事人,有評論反映貝昂告格力沒這麼簡單,屬於連環專利訴訟,在法院審判之前,答主決定先關閉評論留待事件更新。


空調市場已經比較飽和了,不可能實現手機行業這樣接近翻倍的增長,畢竟空調不會像手機一樣經常更換,所以格力到2018年營業額我估計在1000億左右(不看好格力發展,董的經營策略輕視互聯網智能家居,產品上缺乏創新,我認為會成下個諾基亞。雖然今年營業額有1400億,但是小米入股美的打造智能家居,有機會蠶食格力份額),小米今年手機出貨量預計6200萬部,營業額應該在700~800億之間,同時布局手環、路由器、電視等等產品,還有4年,要超過格力應該不是問題。而且大哥還代言過格力。


董明珠急了,主要是因為兩個星期多前,雷軍向媒體公布了他如果贏了10億元要怎麼花:

董明珠急了,主要是因為兩個星期多前,雷軍向媒體公布了他如果贏了10億元要怎麼花:

  在回答關於「與董明珠10億賭局」的提問時,雷軍表示,對於結果還是要悠著點,但現在擔心一個問題——到時候董總會支付這10億元嗎?「此前我已經公開做出過承諾,如果我贏了的話,董總可以給錢,如果我收到錢的話,我一分錢都不要(董明珠看到肯定開心得不行),我已經承諾了把這筆錢分給小米員工和所有買過小米產品的用戶(大反轉)」。

這說明雷軍如果贏了,是打算收下這10億的,而不是給董明珠台階下,而且錢雷軍自己不拿,而是分給員工——董明珠的債主從雷軍變成了小米全體員工,這樣施加給董的壓力就更大了,而雷的輿論壓力則小了不少。
於是董就急了,開出了問題描述中的這些炮,實際上這也是董自己作死,當時定下賭約( 有條件的「口頭贈予合同」 )的情況是這樣的:

董明珠步步緊逼,雷軍則連插話都很難。就在主持人宣布要進行下一環節的時候,「雷布斯」終於忍不住開始了反擊。他說,小米的優勢在於極其貼近用戶、輕模式以及全天候服務。伴隨著越來越重的語氣,雷軍最後終於拋出了他的賭局:「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
這一回,董明珠則是毫不客氣地見招拆招。她說,首先小米超過格力是不可能的;其次,要賭就不是一塊錢,「我跟你賭10個億。

其實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董明珠是個做事不經過大腦的人,說出這樣的話也是可以理解的。
丁磊這樣的網易花錢的老大,跟雷軍開賭也才賭10萬美元。(也有一說是3萬人民幣,雷軍還親自打電話催債)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董明珠絕對拿不出10億!
董明珠現在年薪500萬左右,而且還是剛漲上來的,在以前年薪並不比現在的知乎三大碼農多,在10億面前可以忽略不計,她最值錢的也就是手裡兩千萬股的格力,這些股加上分紅,等賭約到期也就差不多7個億,撐死8個億。當然就算這些股市值有這麼多,一口氣全拋掉,也是絕對換不到7億的。
雷軍胡潤富豪榜第10位,身價450億原本才賭1塊錢;董明珠身價7億,倒是想賭10億,說出這樣的話也就不難理解——估計是想學馬雲和王健林的賭局吧,可是他們倆身家都在1500億左右,也「只"賭1億……


董明珠這個時代的企業家發家第一位絕對不是創造力或者技術能力,她們靠的就是膽量,敢做的人里總能找出來幾個做的好的。更何況格力還是一家國企,這種公司的管理能力更多要的是魄力和為人處世的能力。
所以他們以為在這個時代靠高壓管理、鐵腕政策、喊口號依然能夠取得良性的回報。但顯然錯了。未來一定是更加西化更加現代化的企業管理者的天下。
但反過來說,雷軍這類企業家也不要低估這些做傳統行業的人,至少他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拿下的。


感覺可以入選那個有哪些裝逼失敗的問題了。
雷軍投美的,跟董明珠當時這個態度不無關係吧。董明珠不認可小米和雷軍的模式,雷軍又一定要切入這個市場,於是找了別人合作?


董明珠是銷售出身的,現在特別關注技術專利
雷軍是技術出身的,特別關注市場銷售機會

世界腫么了


董女士現在正處於「看不起」和「看不懂」階段,即將進入「跟不上」階段。


就好比一個做了全套五三的學霸面
對不做功課的學神時的心虛


意思就是打賭快輸了,雷軍也沒給台階下,得,自己給自己找吧


可以從簡單和複雜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簡單來看呢,董有意手機市場(利益高,生態圈不完整,格力想轉行做大,與魅族聯姻失敗等),而雷不死又是目前手機圈的領頭羊(如果單純計算銷售量和營業額的話),所有兩者來一發是很正常的。(想必換做是思聰他爹也會有這樣的故事)
那複雜的呢?看起來手機廠商巨頭和空調家電巨頭真是八竿子打不著,打嘴架也是讓人感覺意外。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競爭。小米究竟做了什麼讓董大姐如此憤怒呢?首先小米的野心使得家電廠商感到了危機。眾所周知的科技革命改變了社會,想必幾年前沒多少人知道或用過WiFi,只過了幾年,這一項技術就成了電子產品的標配。物聯網也會像WiFi一樣,迅速發展壯大。志在整個整個生態圈的小米,自然不可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物聯網的發展必然會對傳統家電模式造成巨大衝擊,這帶來的影響可不是能夠計量的。新技術性本來就是半國企(例如格力)這種廠商最大的短板(某力掌握核心科技呵呵呵)小米與行業另一巨頭的聯姻自然會加速這一技術革命的到來。如此說來這能不著急么?(小米已經推出了自己的空氣凈化器。當然抄不抄襲就不在這個問題細說了-_-||)
其次,小米的營銷手段使得很多傳統廠商感到焦慮甚至憤怒。無論你承認與否,樂意與罷,小米的「飢餓營銷」(姑且說是它的),確實是營銷界的一個巨大成功。在罵聲不斷的背景下依舊賣的很多,似乎不道德的行為取得了巨大的利潤。以至於很多罵娘的人也開始學娘了。例如某族。尤其是結合了互聯網時代的今天,電商已經使得傳統行業的利益越來越碎片化,而掌控流量的電商甚至能比提供貨物的廠家賺的更多。如此飢餓的互聯網營銷自然不是董大姐願意看到的。
最後就是小米的產業鏈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同,這或多或少都對格力美的等等等的傳統行業領頭羊造成了影響。


評論區中大家都蠻喜歡這個廣告的。


@張翔 說格力通過這個事情給美的和小米的聯合做了廣告,深以為然。
同時董姐勇敢的捅了「騙子」話題的馬蜂窩,炮轟格力偷技術、搶專利的真相黨們也紛紛加入大戰中來。
真是看的熱鬧。
其實很多時候,專利與技術糾紛的源頭在於研發人員(包括工業設計)(注意,有時僅僅是設計人員個人的行為)圖方便直接抄襲,因為他拿的工資就這麼多,別指望他們都有科學家精神。而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也不完善(一方面是被抄襲者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另一方面是新開發企業本身的產權檢索制度),有時各級拿工資的大小領導們本身也不知情,往往到上市之後才發現。這些事件,不能上升到企業道德層面,更多是企業管理內控方面的問題。
但是你一個企業家到處放炮,這就不對了。
而且,對於董大炮而言,最具危害的還不是在外表現強勢,大放厥辭,而是在對內管理方面,本身不懂技術(現在在外大談技術我認為是接班需要),而在管理方面,下面人員報喜不報憂,拿著不真實的數據事件任性的給自己捅簍子,這才是企業領袖的悲哀吧。

---------------------------------------------------------------------------------------------------------------------------
關於專利技術的問題和此三方中之一的某研發總做了溝通,以下是他的不同意見,利益相關+專業人員的意見更有說服力。

其實和我想的也差不多嘛,哇哈哈哈。。

其實和我想的也差不多嘛,哇哈哈哈。。
---------------------------------------------------------------------------------------------------------------

看完雷軍現場回復(@朋友圈),且不說賭局,單就言語和態度,企業家的品格,就高下立見。
當然你可以覺得雷軍善於包裝語言,但是一個克制一個包容,本身就說明了閱歷並不和年齡正相關。
首先,小米和美的合作,算是新興行業與傳統行業的結果,對兩家的影響力不一,這只是一個開始,關鍵是看後續怎麼動作,雖然這一次美的的融資價格相當不錯,但是雙方的合作應該與資本無關。或許說基本無關。
在這個關頭,人間大炮董姐在中國領袖年會這種高大上的場合,通篇從頭罵到尾,而且用小偷騙子這樣的詞,說她格局不夠,其實是比較含蓄的。由這樣一個滿嘴大話,無甚邏輯的人帶隊的企業,不出問題而且業績一直不錯,其實我們真的應該給格力點個贊。

格力之長續經營,在於其總策劃師朱江洪,他才是格力傳奇的把控人,至於董明珠,她可能是論壇媒體的寵兒,因為他們需要強勢的彪悍的滿嘴放炮的媒體聚焦,而對於理性的看客而言,我們也能看出她的焦慮。這應該也是格力的焦慮。自傲於單品類(空調)的爆髮式增長佔據了市場制高點,同時對大白電和未來的家居智能一體化所帶來的打包市場容量產生插不進腳的擔心。這才是董姐心中隱隱的預感吧。

至於新興科技怎麼與傳統行業相結合,無論是小米+美的,還是華為+格力,這種組織配對其實都是企業在對未來發展的規劃中選擇了可選項中的最優搭配,把不熟悉的產業鏈外包出去,找出合理的解決方式。有時間到處混論壇放炮,不如抓緊時間把自己工作鋪開。有效的宣傳不是自製LOW劇。

不過,話說這次MIMI的傳播材料也真是LOW爆了,不忍直視,有興趣的可自行搜索。

-------------------你們真的想看么------
其實我自己也實在忍不住亮瞎大家,貼出來貼出來。求摺疊哈哈!


LOW到爆吧!

LOW到爆吧!


雷總:10個億都不給我,我是搶劫的人嗎?


船大難掉頭,話響難回收~
董阿姨不是不懂這個時代,不是不知道小米發展有多快,已然到了她這個位置,堅持這樣的想法絕對不是智商和認知的問題,而是不得不咬牙堅持的選擇。
開啟失態的嘲諷模式也是真急了,希望以最尖銳的方式戳到小米最弱的弱點,以獲取更多人的認同和支持。可是這個弱點似乎不是小米的死穴,最終比的是業績而不是有多少專利的逼格,董阿姨這種混淆概念的玩法相比雷軍還差得遠點。
另外,想起大哥也代言格力...心中不禁一陣悲涼之情湧上...


兩個企業確實沒有什麼可比性,如果非要比較,我更相信小米會贏。
原因很簡單:
1.市場性質不同
從核心的市場來看,小米所在的手機市場的發展規模在大于格力所在的空調行業。
手機每個至少一部,1-2年就會更換,而空調是耐用品,需求量和更換的頻次都要小的多。
2.核心競爭力不同
小米是依靠模式取勝,所以可以快速的複製,這也是在手機之外,小米電視、盒子、移動電源、凈化器等產品都快速成功的原因。
而格力是依靠技術取勝,正如董自己所請,她們的核心是1萬多的專利,但這也恰恰是格力的局限。格力的這種優勢是很難擴展到其它產品領域的。

PS:雷軍是小米的老闆也是大股東,身家遠遠大於10個億,真輸了也拿得出。董畢竟是個職業經理人,要是輸了,是不是真拿得出10個億。


慌了唄...

話說雷總說的是一元,說10億的不是她自己嘛...

再說了,賭局還有好幾年呢,現在就開始不講道理了...(果然不能和女人講道理啊)
不過董明珠話雖然說的比較粗,可是想想,好像沒什麼不對的啊...(小偷2333333)

一定要評價就是賭品太差了哎


這個賭局的前提幾乎沒有人提到。
這個賭根本不算什麼!!
如果不能提高知名度,董很快會被珠海國資委幹掉,格力電器搞不好是下個健力寶!!回答這個問題的人誰知道珠海政府強行要把格力電器賣給外資的背景?有誰知道朱江洪?
雷軍懂,董小姐懂,一堆不懂得人在那bb


這是公關文。
沒錯,這是創始人自己站台的公關文。
表面上再說研發說專利,實際上這樣講話的目的,反而是營銷格力,營銷她自己。

自從馬雲 、陳歐,雷軍,甚至包括羅永浩創始人營銷成功後,曾經埋頭不發聲音的企業開始逐漸轉變觀念,因為互聯網、粉絲時代正在改變這一切。


你們注意看最近央視格力廣告結束後1-2秒出現的文字和內容,就不難理解她為什麼這麼做。


從法律角度,很同情董總,希望你不要尋短見。

從一個普通銷售員,兢兢業業幾十年做到行業巨頭CEO,原本是一個極為漂亮的勵志傳說。
興許是銷售這份職業太需要嘴皮子勤快了,加上伴隨著普通人步步登天而難以避免的自負感,才讓你在鏡頭前大腦一熱說出了10億的籌碼。

從法律上,雙方的口頭要約,只要有人證、視頻資料等證據,是可以有法律效力的。
由於「10億賭局」發生在央視現場,這場賭局是受法律支持的,這意味著若董總輸了,不得不付錢。

考慮到她的全部家底也不超過8億,基本上可以確定,這位傳奇女性將在4年後破產,回到當年的銷售員起點。在此,我還是建議董總儘快卸任格力CEO一職並迅速轉移個人名下資產,能否避免被追償就是另一碼事了。


聚眾賭博加公共場合罵街,都什麼素質。。。。。


-------------------------------雷軍微博說今天是生日,收到消息小米在印度的訴訟結束了。但不知道愛立信是否就此罷休,畢竟還是專利費用的問題。12.16-----------------------------------剛了解知乎的時候,上邊不管大牛還是大眾,每個人都是彬彬有禮,言語中也透露著淵博。現在久了,慕名而來的人多了,啥人都有。上來不是回答問題的,就是來發表意見的,一種「董明珠就是有病我自己比她有自知之明,比格力更有能力」的姿態來吹,好像董明珠沒他聰明是的。還有的人為沒有風度找借口,呵呵啊。
董明珠和雷軍現在都在拼,不管什麼方式,什麼機會。董明珠這麼做,無疑會有更多的人把這個當做話資,有支持有反對,沒關係,格力得到了大家交流,擴大了影響,就夠了,她做這事就是有意義的。比不做強。同樣的,雷軍在互聯網大會和蘋果領導人說,小米要做全球最大,蘋果也嘲笑他。所以,怎麼評價董明珠的嘲諷,就是炒作自己,提供對手的弱勢給大家看,讓別人進一步否定對手。看起來是狂妄了點,但人家說的也都是實話,得到了應有的效果就行。
他們兩人被嘲笑,擴大了影響,炒作自己。同時,也讓別人看到了他們的實力和雄心。到了知乎就成了董明珠給自己台階下?馬雲都不覺得董明珠會輸,你說董明珠輸?
知乎上就是會有一些沒錢沒成功沒閱歷的喜歡嘲笑那些名人做的看不懂的事,真正高素質符合知乎的,誰沒事亂噴人,有時間看看書。
格力作為中國空調的龍頭老大,批量出口國外不成問題,只要達成協議。這個協議,未必要董明珠來達成,格力是國企,格力想出口,立刻就能找到出口國。格力作為空調,在全球算很棒的。
小米的話,在國內很火,在印度賣的不錯但是非法了,官司在身。大家都知道印度不是很富有,所以小米出口一定有限。
我想說,格力面對全球,小米近期只能面向國內。差別立刻顯示出來。
小米找美的,格力找魅族,這大家都打平手。但是格力畢竟還是特大型國企。
我支持實誠的董阿姨。她是個女性,請各位來知乎的大牛保持一丁點兒紳士風度輕噴好嗎?


難道諸位沒人對媒體的導向產生過懷疑嗎?


推薦閱讀:

董明珠真的做手機了,但卻聲稱之前的賭約是央視炒作,讓央視背鍋,對此各位怎麼看?
如何評價格力手機?
格力光伏空調是什麼原理?

TAG:小米科技 | 小米手機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