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需要儀式?
儀式的本質是什麼?
相關問題:人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 心理學
(好想回答這個問題,以下是我剛剛牽回來的脫韁的思緒)
1. 為了轉化,為了幫我們準備好走入另一種空間、時間和角色。
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用「liminality」解釋過儀式,這個詞的詞源意味」門檻「(threshold)。在Turner的論述中,儀式意味著人從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轉化的過渡階段、中間狀態。
從時間維度的角度最容易理解儀式的作用。比如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割禮,通過物理的(割除包皮)到象徵的(穿著正式、念念有詞的拉比或阿訇,塞到嘴裡的大雞蛋,圍觀的群眾),向世界宣布一個新的(男)人的生命正式開始了,或視具體施禮時間的不同,也可能是這個男人已經成年了,可以結婚了。再比如現在國內也開始流行的bachelor party,則通過狂歡和(象徵性或實質性的)放縱表示,一個時代結束了,我以後就是一夫一妻制的信徒了。或是小學上課時鈴聲一響,「起立」,「同學們好」、「老~師~好」、「坐下」,意味著一個時代結束了,接下來四十五分鐘你就別想玩了。
而在空間角度來看,讓我們假設你想要聽交響樂,你有很多選擇,比如在家裡開高保真,或是打開youtube看視頻,也可以更衣沐浴駕車去市中心的音樂廳、大劇院。更衣沐浴、精心打扮,走進劇院,在更衣室寄存衣物,領取一些與節目相關的印刷品,在茶水間拿一杯紅酒,然後提前進場,安靜聆聽——這一切也是儀式,幫助你不斷準備和暗示自己接下來要進入和建築物外熙熙攘攘的世界平行的另一個時空。
其實上述兩個角度早已涉及到了人的不同角色。從廣義的社會功能角度看,我們每天都在承載多種社會角色,有時我們可以在熟悉的幾個角色中迅速轉channel,比如白天是職員,下班是家庭成員。但有些角色或背離社會常規,或偶爾才能過把癮演一次,儀式可以幫助演員和觀眾適應這種轉化。譬如最近很虐心的《女子監獄》(orange is the new black),獄卒對於囚徒的很多要求其實是停留在儀式範圍並沒有實質功用的,就是為了讓新來的人馬上認清楚自己的新角色(比如警笛響了要趴在地上,比如互相之間稱呼編號)。或者是風靡各地的女僕咖啡,顧客(主人)一走進來就被熱情的招呼、殷勤的服務,通過各種服裝、語言、動作的暗示,讓顧客很快進入扮演狀態。
2. 為了確認和確立權力關係。任何人類參與的社會活動都會有權力,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怎樣把都是一副臭皮囊的人和人按照權力等級區分開來呢?儀式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國內有一些婚禮會在最開始有一個部分邀請新浪或新娘單位的領導講話。也許有的領導真的和下屬混成了親人,但很多這種儀式其實就是在婚禮這個場合確認工作領域的權力關係。工作中的領導變成了婚禮中的證婚人,很巧妙地把不同場域的權力關係聯繫了起來;而婚禮中必然還有父母講話、新郎新娘互訴衷腸,領導被夾在裡面,也間接暗示領導下屬和父母子女以及丈夫妻子之間相連的對應關係。
再比如學校的升旗儀式,學校行政、組織領導主持負責,團委、大隊輔導員什麼的是主要項目負責人,國旗和國家權力在空中冉冉升起,下面是行注目禮或對立的小公民,有時還有老師指定的好學生致國旗獻詞——這些都是國家權力在日常生活中的確立和延生,也是個體生命在這種權力關係內尋找自己的位置和權力從屬關係的過程和結果。
3. 為了幫助人們按照社會規範,表達情緒,抒發感情,辨識別人的行為和情緒。
紅白喜事分工明確,婚禮負責開心幸福、展望未來,葬禮負責追思逝者,緬懷過去。藉助經已存在百年千年的儀式,我們學習、習慣表達內心中一些複雜的情緒。有些儀式是群體的,帶有宗教意味的,通過一個巨大的場域的力量,暗示和引發你的情緒外泄。有些儀式是個體私人定製的,比如一些作家要在特定的空間,拿特定的筆寫東西,其實就是暗示自己和旁人,我進入聚精會神的狀態了;或是球迷在聖西路球場和聲吟唱「Milan Milan」,不是在表達勝利的喜悅就是在強調輸了我也愛你的忠誠。
特立獨行如莊子表示拒絕隨波逐流,反其道而行之,鼓盆而舞,可能是想(1)挑戰「哭和沉默才能緬懷逝者」(2)親人死了就應該哀傷。但這種對於儀式的背離其實又可以幫助人們尋找線索,探索他不羈的思想。
4. 永恆或暫時的「中間狀態」
很多古老的儀式經過世代沿承和發展,有的已經變成了博物館展覽的蠟像裝置,有的變成了我們言行舉止的習慣。比如東亞人很愛掩面而笑,會不自覺、下意識的在笑的同時手就擋住了嘴巴,如此無知無覺的自然,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肉體慣性,但最早其實也是儀式性的禮節。但是也有一些儀式,因為和日常生活相去太遠,很難被重複和模仿,所以就固定成了特定的節日、典禮,人們在這些儀式里故意表演和演繹想像中的角色和故事。
比如男女同性戀熱衷舉行的變裝舞會就是這樣一種暫時的」中間狀態「,drag queen們激情表演之後還是要回到正常的生活里去,這樣的儀式並非變性手術,不是具有功效性的rite of passage,她們不能過渡到哪裡去。但是在這狂歡的幾個鍾里,她們亦男亦女,非男非女,有一種暫時的超越。
類似還有南美人的狂歡節,我們的賽龍舟。儀式的美在這個層面上,就是可以讓我們有機會拜託世俗的生活,在幻想和表演中透一口氣吧。
我常常會利用知乎的搜索功能去尋找一些答案和問題。我常常會搜索到這樣的帖子。大部分最有價值的回答都是在2011或者2012年作出的,贊同數也很少,比起現在的月經貼動不動上千上萬那是相差太遠。這個帖子因為其答題門檻稍高,又和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遠,所以基本得以保留全貌。這些帖子就像是知乎的遺珠,你要去使勁刨,才能找到找到它們。
我一直對關於儀式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儀式究竟是什麼?儀式有哪些分類?儀式有什麼作用?人類為何會選擇儀式而不是其他?等這些問題。最近參加了本學院的畢業典禮,算是對這個問題有了粗淺的認識。我想把我的想法寫在這裡,這只是一些粗淺的想法,我也沒有看過任何的論文。但不管是否被大家認可,這僅僅是對我的想法的一次梳理。也藉此告訴後來人,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善於利用知乎的搜索功能而不是每天刷TL,你將會有多麼大的收穫。
——————————————————我是分割線————————————————————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儀式究竟是什麼?維基百科有這樣的定義:「儀式,是對具有宗教或傳統象徵意義的活動的總稱」(儀式)。綜合上面知友的答案,我的理解是儀式是一種通過行為語言來將個人或群體帶入某個特定情境的活動。儀式絕不僅僅是宗教儀式,婚禮、開學畢業典禮、祭祀,這些都是儀式。
特定情境非常重要,也就是頂樓@李嘉銘所說的「遊戲」。我稱為「戲」。參與儀式,進入某個特定情境稱為「入戲」。入戲是通過儀式想要達到目的的手段。
儀式的分類,我想用@負二的答案個體儀式和群體儀式來區分。
而談及儀式的作用,我想跟大家聊聊我的畢業典禮。畢業典禮非常莊重,現場布置也非常令人動容:會場四周放著所有人這幾年的照片,音響里放著的是關於青春的歌。典禮上先是唱國歌,後是學生家長老師代表講話,最後是發證書撥帽穂,還有宣誓。這樣的場景讓你看周圍的同學的時候,突然覺得親切起來;讓你看你的學院,你的大學生涯的時候會覺得非常不舍,非常有意義。但是實際上,我和那些同學大多只是泛泛之交,連感情都談不上。我對我的學院,我的大學生涯,我的職業也沒有典禮當場那樣的認可。
這便是特定情境。
由此我便突然領悟到儀式的作用。對於個人來說,特別是個人儀式,確如@負二所說,是一種安慰,給人以安全感。但是對於群體儀式,我想儀式有了更多的作用和意義,特別是社會學上的意義。在我看來,群體儀式的作用便是在於改變認知,強化認可。在某個特定情境內,可以改變你對某個事物,某個團體,某個組織,某個事件的認知,強化你先前的認知。認可不僅僅是身份的認可,還有一種關係認可,即你和這個組織的關係,你和領袖的關係,你與其他人的關係等等。重複,是儀式的另一個手段。通過不斷的重複可以不斷地強化認可的效果,最終達到篤信不疑的結果。
反覆進行的儀式可以達到什麼效果呢?對於儀式參與者,確實有心理安慰的作用,這是儀式自創造後本身得以傳播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對於儀式的創造者、維護者,他們可以通過儀式達到讓群體接受並強化某個概念的目的,從而達到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統治,維護權威,維護整個組織安定的目的。
最後是人類為何會選擇儀式?我常常會用收益/投入 比來衡量一些事件。儀式的投入比起收益來說,要小太多。而且儀式的本身是有生命力的,一個儀式被創造出來,只要它能夠給普通大眾帶來心理安慰,對他們有好處,儀式會得到自動的傳播。婚禮,就是很好的證明。人類選擇儀式是一個理性的選擇,用很小的投入獲得令人滿意的收益,誰不願意做呢。1.儀式能構建、強化群體認同感;
儀式是文化的重要元素,這種看似沒有實用價值的行為舉動,卻是一個群體必須的。特定的儀式賦予一個群體獨特的特徵,有助於增加個體對群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進群體的團結和凝聚力,完全缺乏儀式的社會如同浮萍,難以產生歸屬感和集體感。儀式這種作用在電影《浪潮》中有著絕佳的表現,在這部電影中,儀式賦予了群體成員共同的特徵,這使得成員之間更容易彼此認同。群體成員把群體視作一個整體,同時也對群體外的成員更加排斥。
2.儀式能賦予事件正式感和權威感;
「跪下,然後你就會有信仰」。
根據「自我覺知理論」,人們有時根據自己外在的行為來推測自己內在的態度(信念、態度、動機和感情)。例如,面對「你是否喜歡知乎?」這個問題,自我知覺者回答:「當然喜歡,我不以它為生,卻每天都會登錄瀏覽,我瀏覽時全神關注,有時還會回答問題。」這便是典型的以行為來推斷態度。改變態度的方式首先在於改變行為。古老的聖經學者深知這個道理,他們勸告牧師不要堅持人必須先有信仰,然後再祈禱,而是讓他們先做祈禱——之後他們就會有信仰。
3.儀式也是一種實力的標榜。
儀式標榜了一種社會等級地位。有權勢的人想要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權勢,處於弱勢地位的人同樣想知道那些人是他們不能侵犯的,儀式就傳達了這樣的信息——想想各級領導對儀式的痴迷。
對於任何個體而言,如果他每次遇到對手都要拼個你死我活,那麼這將是一個非常愚蠢的策略。失敗者可能會受傷,甚至會死去。戰鬥對於勝利者也是代價沉重。勝利者也可能會受傷,而且還要把非常珍貴的能量、時間和機會耗費在打鬥上。所以,如果有一種信號能使雙方一開始就知道孰強孰弱,那麼勝負雙方也就不必在打鬥上枉費功夫。儀式就是這樣的信號。*以下內容請不要當作科學心理學,最好看作是心理學當中不科學的、常常被人唾棄的部分。
因為走的是榮格的路子,或許可以講講儀式在心理上的意義。
先引述一段河合隼雄的文字:
下面這個故事是榮格從一位名為維爾海姆的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那裡聽來的。維爾海姆在中國時,有個地方遇到了乾旱,連續幾個月不下雨。人們求天拜地,能做的都做了,還是沒用,只好叫來了據說能呼風喚雨的人。這人來了之後,讓人蓋一間小屋,然後把自己關在小屋裡。待到第四天,起了暴風雨,全村人高興得不得了。維爾海姆找到這個男人,問他:怎麼會這樣呢?男人首先說明"這不是我的責任"。又追問他:你這三天都幹了什麼?男人回答說:"這裡的人沒有按照天賦的秩序生活,整個國家偏離了『道"的狀態。我來了也就陷入了違反秩序的狀態,這三天閉門不出就是等待自己回復到『道"的狀態。然後,自然就下雨了。這就是他的說明。
(以上引自《心理治療之路》P11-12。)
這可以說是一個很經典的,接近神話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面,是有其儀式的。這個儀式和拜天拜底的祭祀不同,而是更為深層的,與自然聯通的儀式。
回觀各文化的習俗,祭祀都不是最為重要的部分。祭祀僅僅是與目標接通的敲門磚,而特定的場所則是接通的橋樑。橋有了,門開了,事情才真正開始。在引用的故事裡,小木屋就是儀式的場所,而閉關本身,就是一種祭祀。故事裡村民用了自己的方式開展儀式,但缺少了最為關鍵的部分——村民看到了乾旱(失序的表現),卻不能明白乾旱的原因(失序本身)。
就這麼說估計還是不清楚的吧。一般來說,順應自然是不需要特意做些什麼的。也就是說,當需要特意去做些什麼的時候,要麼是脫離的自然,要麼是到了變化的時刻。
這時候,為了回到自然的軌道上,必須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甚至改變。所謂的改變,就是捨棄舊事物,迎接新事物。祭祀就是捨棄的一種,表達的是誠意和覺悟。
變化是危險的,因此需要有特定的場所,還需要空出與日常分離的時間。從這個意義上講,儀式有點像完成變化的繭內蛻變。
最為經典的是成人禮。在過去,每個文化都有各自的,重要的成人禮。這是區分兒童和成人重要而明確的界限,經過了成人禮,個體徹底成人,無論是個體自己還是他人都不再將個體視為兒童。作為人生最重要的儀式,一般有嚴格的試煉和非日常的時刻,以輔助個體完成轉變。
可以說,在當代社會,已經不存在類似的成人禮了。相對的,社會出現了「青春期」現象,允許個體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緩慢成長,寬容期間出現的各種狀況。因為社會已經不允許個體脫離日常了。
(上圖引自《心理治療之路》P99)
(上圖引自《心理治療之路》P99)因此,河合隼雄認為,許多心理問題與儀式的消失相關,而心理諮詢所做的,可能是利用心理諮詢這種特殊的方式讓來訪者完成其需要的儀式,即完成自身的神話(原型)。
---------------------------分割線--------------------------------------
以上可以說是我理解的,基於榮格派(分析心理學)對儀式的解釋,歡迎討論指正。
不科學,但一定有趣。
特別的你,以特別的程序、特別莊嚴而隆重地銘記
如果問者是想了解儀式產生的原因,那投票最高的那個已經夠了。但如果問者想深究,那我就多個嘴。推薦一下。塗爾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書中對儀式有詳細的解釋。其中第三卷主要儀式態度有詳細的解釋。主要集中於第二章積極崇拜一直到第四章,第五章禳解儀式與神聖觀念的模糊性。 塗爾干是從源頭儀式的信仰宗教禁忌來寫的,我本想自己用話來總結一下但實在是內容詳細小女子亦無才總結,所以還是推薦問者自己去看吧~當然塗爾乾的解釋是偏向於社會人類學的。可能比較難讀。
看了很多回答,各位知友說得都有道理,我補充幾點。
首先,我發現許多知友對於「個體的儀式」的理解有偏差,洗禮、婚禮、葬禮這些儀式並不是「個體的儀式」,即使只有兩個人,甚至一個人參加,它們也依然屬於「群體儀式」,「個體的儀式」是指只對某個個體有意義,而對他人無意義的儀式,比如某運動員上場前要親一下護身符,比如某人出門一定要先邁左腳,這樣才能收穫好運,這叫做「個體的儀式」。
其次,儀式的社會學功效有很多,但心理學功效只有一個——一切儀式對於施行儀式的主體都具有安慰性,那才是人類需要儀式最根本的原因。儀式並非總是為了獲得安慰。儘管馬林諾斯基等人認為巫術與宗教等可以減低焦慮、紓解恐懼,但實際上,儀式也能創造焦慮及不安與危險的感覺。例如,當你參與成人禮、割禮、洗禮或是一些捉弄儀禮時,可能會感覺到壓力,而這些壓力會在儀式之後消解,增進參與者的凝聚力。
一場「通過儀式」(rites of passage)往往意味著改變,例如地點、狀態、社會地位、年齡等。
所有的通過儀式包括三個階段:隔離、中介、融合。(Turner 1974)其中最重要、最有趣的是中介狀態(liminality)。人們從一個位置向另一個位置移動,中介狀態中人們處於一種模稜兩可的社會位置,是中間模糊地帶,人們離開了某個地方或地位,但還沒有進入下一個。
通過儀式往往是集體性的,也有相應的集體中介狀態,一般稱為集體中介性。這是一種緊密的社群精神,一種具有強大社會凝聚力、平等與同舟共濟的感覺。
——觀點自Conrad Phillip Kottak《文化人類學》on Ritual
古代最常見的儀式還是對神明某種祈願行為。以Iliad中的部分儀式為例,被描述的比較具體的過程有兩個:給神明獻上某種祭品,然後闡述某個願望。那麼儀式的目的,事實上是通過某種獻祭行為(可以理解為對神的賄賂),來使神滿足自己或者某個群體的願望。
當然,儀式中還有很多與神明無關的,比如加入某個組織前需要舉行的某種儀式。這種儀式,一般是為了創造某種「屬於組織」的歸屬感、認同感,另外給組織的舊成員接納新成員的機會。此類儀式有的公開,有的私密,有的甚至有暴力甚至肢體損傷。比如,美國一些組織的入會儀式常常帶有入會者受辱,受到非人的虐待的過程。這個過程事實上是增加了入會的代價,因而使人覺得「我付出了這麼多才加入組織,我更要好好珍惜這個組織的身份」。
總而言之,儀式就像算數,是一種以公式化的行為來達成某種目的的行為。謝 @羽田中山先生邀~
這個問題....問得含糊,答得混亂,因為沒有把儀式定義清楚,有說宗教儀式的,有說禮儀的,有說婚姻喪葬的,討論到的範圍太廣了....
我談一下個人看法
我對儀式的定義:
儀式是有明確目標的一系列有序活動,它尤其強調「程序性」。
儀式的本質是程序。當我們談到宗教儀式、禮儀、婚姻喪葬、成人儀式、奧林匹克開幕式等話題是,你腦袋裡蹦出來的一定是一系列程序性活動,因為它們都是通過強調其程序,來營造儀式氛圍,達成目的。
那這種儀式氛圍究竟是什麼?
是相信。
是對儀式程序具有強制約束力的相信,以及對共同願望能夠實現的相信。
儀式程序一旦確定下來,就會對參與其中的個體形成約束性,你必須依照程序規則進行活動,它不允許你調皮任性為所欲為,不允許你刪、改、增。
在儀式中,你會遵守規則,並且相信其他人也會遵守規則,進而相信在這種程序規則的約束下你們能夠達成最終目的。
相信儀式程序的強制約束性,相信目標能達成,而產生的滿足感,就是我們感受到的儀式氛圍。
(個體儀式同理,例如禮儀,你相信自己嚴格遵守禮儀規則能夠實現尊重表達等目的)
人類為什麼需要儀式?
因為我們有慾望,我們都希望目標能夠實現。
無論是 @黑色菠蘿所說的死亡恐懼論,還是 @李嘉銘的身份認同論,都是基於慾望展開的。
我們恐懼死亡,飽受苦痛,所以通過儀式祈求生命延續,脫離痛苦;
我們碌碌無為,抱怨生活,所以通過遊戲、音樂會讓自己脫離現實,認同自我。
達成目的的方法很多,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儀式?
儀式的玄機在於,它能夠使人誇大程序的作用,造成「只要遵守儀式規則,就一定能實現目的」的感(錯)覺,這很可能讓人沉浸於儀式氛圍的滿足感,而不再思考其邏輯性和實際作用。(如果儀式目的就是為了製造氛圍,那麼這種誇大作用是很必要的,比如各種開幕式,典禮等)
是的,儀式會喚起你內心美好的情感,它能讓你平靜,逃離現實,獲得解脫,同時會讓你相信,只要並遵守儀式規則,就能夠獲得集體的力量來實現願望,這麼好的事,為什麼不幹?!
這就像你口渴難耐的時候給了你一瓶雪碧,你喝著很爽,儘管它未必真的解渴。
————
那麼
儀式是一種欺騙麽?
未必。
如果你明確了儀式目的和程序後,自願參與到儀式中,這是你情我願的事,談不上欺騙。
如果你是被動參與到儀式中,不知所以然,並先享受了儀式的滿足感後再被告知儀式目的,那麼這是一種誤導行為,很可能會影響到參與人的主觀判斷。
儀式會讓人失去獨立思考能力麽?
也未必。
儀式可以讓人脫離現實,沉浸於集體意識中,這過程中確實是會影響個人獨立思考的。
但,只是偶爾參與儀式的話,這種影響並不大,可以將其當作一种放松方式。
時間有限,沒有長篇大論展開說,有不足的地方請各位多多指正!
儀式是一種「遊戲」(play)。
Silverstone(1999)就曾提到遊戲是讓我們在特定的空間中暫時脫離平常的真實生活,同時也是一種為真實生活的排演(rehearsal),而透過這些遊戲及遊戲中的角色,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
唱K 其實也是一種遊戲(play),當你走進卡拉 ok,或者在大家常見的那些社會/政治集會中,唱出或演講出那些具「人生哲理」音樂或者說詞,正好讓他們暫時脫離不安的現實,投進領袖所構造的世界,飾演不同的角色,進一步鞏固個人經驗與這些文化宗教的連結 。
以現代的演唱會為例,觀眾反應熱烈,經常全場大合唱。在演唱會中跟歌手及過萬觀眾一起合唱,可以是像 Silverstone所說的一種「遊戲」(play),讓觀眾暫時離開真實世界,共同經歷歌手與眾人一起想像與建構的「故事」。但這種大合唱同時也可被視作Silverstone所說的表演(performance)。觀眾仍然在自己的真實生活中,但透過放聲合唱,與萬千同場觀眾(以至數十萬其他場次的觀眾),一起演出共同的身份,演出「XX精神」,透過鏡頭和揚聲器、透過看見彼此「唱出」同樣的歌,透過想像,建立了彼此的連結,也把大家的經驗和(再建構的)記憶,連結起來。我們透過儀式而連繫,進一步造就「想像共同體」的形塑,建構身份認同。
----------------------------------------------------------------------------------------------------------------------
參見:
Silverstone R. (1999) Why Study the Media?, London: Sage Production, 57-67.
聰明人為了馴化蠢貨,於是有了儀式。比如宗教。上階層為了統治下階層,於是有了儀式。比如劉邦高台拜將韓信。宗教的本質也是統治。所以其實是一樣的。下面又是經驗之談。我發現生活中,一個人的愚蠢程度和他對儀式的認同感成正比。
其他答案說的什麼安慰一類的,我都不認同。一個聰明人,難道還看不出來儀式的空洞性?怎麼可能被這麼空洞的東西安慰?能被安慰的,智商都不高。
比如傳銷。那就是對無能力致富,卻夢想發財的人的一種安慰。但如果你腦子正常點,怎麼可能會信那玩意?別和我說講的多好,只要你用理智分析,全是破綻。@雙王記 所分析的「儀式」,只解釋儀式的作用,就是提問者所說的「人類為什麼需要儀式?」。而沒有解釋提問者在補充說明中所問到的:「儀式的本質是什麼?」
第一:儀式的功能無法解釋其本質。
儀式對於社會穩定和文化傳承自然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誠如@雙王記 所言,儀式的作用集中體現在「價值觀念與信仰」「社會定位」「文化記憶與傳承」。但無論是這其中的哪一個方面都不足以解釋:「為什麼人類選擇『儀式』?」比如:遠古人類不會出於以上三個原因而去構建儀式體系。人類最開始選擇儀式的原因與儀式在現代社會所表現出的功能並沒有直接的內在聯繫;
所有的路都通向一個目標:向他人講述我們是什麼,而為了向著這個令人喜悅的地方跋涉,我們必要經歷孤寂和痛苦、隔絕、還有靜默。在那裡,我們可以笨拙的舞蹈,唱著我們憂傷的歌---但是,在這舞中,或這歌中,在我們覺察到自己成為人,並堅信於一個共同的命運之時,我們的良知完成了它最古老的儀式。
---巴勃羅.聶魯達
巴勃羅.聶魯達的這首詩裡面有這麼一個關鍵詞:「共同的命運」。這個「共同的命運」即死亡。儀式與死亡之間存在著極為重要的因果關係。所有儀式最根源的出發點就是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程毅南提到:「 事實上是通過某種獻祭行為(可以理解為對神的賄賂),來使神滿足自己或者某個群體的願望。 」這種群體的願望就是驅逐死亡的威脅。目前無從確定人類真正最古老的儀式是怎樣一種狀態,但完全可以想像的到:在人類的「主觀能動性」逐漸蘇醒的過程,如何對抗死亡是永遠繞不過去也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面對這樣苦逼的狀態,求助於虛構的神靈,就成為了人類必然的選擇。有了這種意識,儀式的產生也便水到渠成。
第三:儀式的本質是什麼?
人類的儀式大體可以分為兩種:個體的儀式、社會儀式。
1,個體的儀式可以從人類生長過程的幾個重要階段進行分析:出生、婚育、死亡。之所以採用出生儀式和婚育儀式,都是基於人類種族延續的渴望,也即對於生命的尊重。死亡儀式更是如此。
2,社會儀式的範圍則非常廣泛,小到人們日常的見面寒暄,大到國家機構的儀式。但其實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儀式(個體儀式),另一類是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儀式(個群儀式)。社會儀式的第一要義就是要確定「尊」「卑」。個體儀式,通常按照年齡來計算尊卑(對年長者的尊敬就是一種對生存經驗的尊敬,根源上來說還是「死亡恐懼」),除此之外還有社會地位,包括金錢和權力(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已經不是個體與個體之間了,而是個體與群體之間,因為在金錢和權力上暫居「尊」位的個體,其實代表的正是他所在的群體。);個群儀式,主要包括政治儀式、宗教儀式。在這兩種儀式當中,個體都是處於「卑」位的,群體處於「尊」位。為什麼個體會處於「尊」位呢?這是因為,一個群體的利益往往大於個體的利益,群體的利益決定著整個族群的生存發展(這也就是為什麼人類集體選擇「少數服從多數」的政治原則),從其根本上來說,種族的發展決定了個群儀式的「尊卑秩序」,也就是對整個族群生命力的尊重。
綜上所敘,結合第二點可以看出,儀式的本質其實就是:對死亡的恐懼,其中第一核心是種族的繁殖力,第二核心是個體的生命。無考究論證,歡迎拍磚。
因為自我暗示與群體暗示讓人獲取價值感,價值觀引出人生觀引出世界觀構造出社會結構
也就是說,人類社會維繫結構所需要的各種信念,包括貧富貴賤好壞美醜等等,都需要群體性自欺欺人來製造
其實人類製造個物理定律也是一種儀式,只不過定律的適用性比大家起鬨玩塔羅牌貌似更好些
玩電子遊戲也是儀式,看不懂遊戲也看不懂明星歌舞的老人家們,看年輕人熱衷搞這些的感覺就和年輕人看老人家熱衷燒香拜佛一樣的
所以雖然儀式和價值一樣是虛擬製造出來的,但是儀式的形式是完全符合人類生理需要的!
婚喪嫁娶形式不一,但營造的氣氛都是滿足人們的心理和情緒需求
作為文化形式,可以從藝術發展規律去研究哪個儀式為何如此這般等等,比如【黑色紅色的表徵意義與人類生理上對色彩的感知傾向的關係】,趕腳像論文題目啊擦
那麼質疑儀式的人為何質疑呢?因為啊,這些人生理上對社會性自欺欺人不敏感,說好聽了是不容易被傳銷,說難聽了不融入社會
或許只是生理上不喜歡某些藝術形式罷了,誰都需要一些假的東西來自慰,哪怕明知是假的,當然能當真效果更好,大腦就那麼個德行
小狐狸:「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 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比如說,我的那些獵人就有一種儀式。他們每星期四都和村子裡的姑娘們跳舞。於是,星期四就是一個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園去。如果獵人們什麼時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樣,那麼我也就沒有假日了。」
——摘自《小王子》
本質:儀式是一種行為語言,是心理層和社會性構造的需求。不僅是人類需要,具有心理活動和社會性的動物界普遍具有的行為特徵。甚至非社會性的動物也可能具有的行為特徵。
效用:用行為語言表達群體內部與外部的關係、宣示過去現在未來的行為趨向、自我確認身份地位等。
需求:需求來自,形式化的行為語言可在話語辭彙語言衝突或含義不詳時,達成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某種行為共識。如:奧運金牌升旗,牌者升起的是房子、命運轉折;官員升起的是業績;國家升起的是某種實力的宣示;百姓升起的是虛榮的滿足感。婚禮、祭祖,亦然。儀式是一種心理過程的外顯化行為。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時,我們的心理會經歷一系列的過程,這稱之為心理過程。比如我們的感覺,我們能夠感覺到外界的光線,首先要有刺激光源,然後進入視網膜,經過視覺神經傳導,再進入大腦中樞,我們才能夠看到外界的物體,這就是心理過程。我們的感覺、思維、記憶、情感都是心理過程。我覺得儀式更多的是情感的過程的一種外顯化行為。
儀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感受那些情感的過程。春節的時候,全家吃一頓團圓飯,通過集體聚在一起的形式,讓我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大家對家庭都是有愛的,重視的,無論身在何方都會抽出時間趕到家中,一起團聚。
婚禮也是一種儀式,它是一種契約的關係,彼此承諾,並在很多人的鑒證下,確定雙方穩固的一種關係。很多人的鑒證給我們一種感受,這是大家認可的,是堅固的,不輕易改變的關係。它不再是兩個人的戀愛,而是想更多人宣布的一個事實。
葬禮也是一種儀式。它告訴我們如何面對一個人的離開,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表達自己的悲傷。而又不用永遠這樣下去。從這個角度,儀式也是一種界限,它讓我們的情感有了度,不是漫無邊際,不是永無止境,而是適時適度。
每年對離去親人的祭奠也是一種儀式,他讓我們可以知道,我可以在什麼時候懷念我的親人,而其他時候我依舊可以好好的生活。
儀式讓我們的事情有了結尾,有了結局,同時,它也意味著我們可以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儀式像一個終點,也像一個起點。儀式為我們的生活劃分了階段,讓我們把生活分開成一塊一塊的,不再像盤古開天之前的混沌一樣,混為一片。
儀式,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輕鬆了。
追求動機的永恆。
因為誰都希望證明自己
在這個社會群體之中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
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尤其是特殊的人
這種渴望尤為強烈
我自己亦是如此
之所以祭天拜神
其實也是拜自己心中的底線
仙代表正義和秩序
魔代表邪惡和混亂
是守著自己的良知
還是遵從慾望破壞規則
得到更大的利益為惡呢
此世間妖魔亂舞
菩薩垂淚
仙神低眉
可與我們又有何干
無邊苦海眾生
垂死掙扎
浪花般剎那
生生便是剎那
復禮興邦
重建道德
那一天開始
也意味著末法終結
不管是個人儀式還是社會儀式,對於每個人的意義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在社會的群體儀式中,雖然我們做一些共同或者相似的行為或者用相同的方式來履行看似一樣的儀式。但是這個儀式的具體意義對於每個人都還會或多或少有差異。比如宗教信仰,一起去念經拜佛的人,有的是為了減輕負罪感,有的是為了個人祈禱,有的是為了清心,有的是為了自身沒有雜念的對佛祖的信奉……
儘管具有個人性,但是我們在進行著相似或者共同的儀式是為了獲得共同性,或者為了藉此來隱藏一些個人的東西。群體的社會性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為了讓個體在其中感到安全感:自私或者劣根性的東西被掩埋,甚至可以通過一種更為榮耀、更冠冕堂皇的外表而理所應當的存在。
儀式還具有個人促進性或者社會促進性,因為儀式本身具有一種暗示作用,並且可能帶來一種「洗腦」的功效,從而對個人或者對集體有一種促發性。滿足了社會、集體以及個人的延續性、穩定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