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濟學研究中通常把自變數放在 Y 軸?


X軸和Y軸之間的區別主要來自數學,按照約定俗成,X軸放自變數,Y放因變數,這種做法隱含了人們對因果性的認知,即X是造成Y變化的原因。但是在經濟學中,價可能決定量,量也可能決定價,不存在一個清晰的因果關係在裡面,所以也就無所謂那個變數放在X軸,哪個變數放在Y軸了。進而,約定俗成為價格在Y軸,數量在X軸。


經濟學是很講究因果關係的,而價格是不是自變數(independent variable)依賴於模型的假設以及分析的對象。更具體點說,價格是不是自變數取決於你所分析的經濟行為「主體」(agent)能否選擇價格。

以廠商為例,如果市場是完全競爭的,那麼價格就是給定的,此時廠商只能根據價格選擇產量;從這種意義上說,價格確實是自變數。但是,如果市場是壟斷的,那麼廠商就可以同時選擇產量和價格,此時價格就不是自變數了。

對於整個市場而言,完全競爭市場的均衡價格是由一個叫 Walrasian auctioneer 的「主體」選擇的,此時價格也不是自變數。


謝不邀。
我贊同樓上說的。
首先,不是所有的圖都是自變數在Y軸的,其實特例只有(價-量)的關係圖。然而正如 @SlowMover 所說,這兩個誰是自變數還是個大問題。
不過如果具體到微觀裡面(價-量)的關係圖,這個問題其實也沒有那麼複雜,給你們貼一張把價格放在x軸的圖你們看看:

AC MC曲線是不是看著很蛋疼?

AC MC曲線是不是看著很蛋疼?


哈哈,克魯格曼也說過這個。


1、首先,經濟學並沒有「通常」/「傾向於」把自變數放Y軸,問題指的應該是價格-數量的圖形,如供給-需求中Y軸為自變數價格,X軸為因變數數量的表達方式。

其他圖形參看第5點。自變數選擇解釋參看第3點。


2、習慣用法。價格是個衡量、比較的標準,因此放在Y軸用來多圖比較的時候也比較好看。 @慧航 給的圖說的就是這個事兒。

他的圖把字母給倒回來長這樣:

於是我又去找了一個乙醇的供給圖,也差不多個意思,但其實就沒那麼「難」看了。

於是我又去找了一個乙醇的供給圖,也差不多個意思,但其實就沒那麼「難」看了。

(-90度旋轉+-100%W)

(-90度旋轉+-100%W)

原圖長這樣: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CARD: RFS Compliance Costs and Incentives to Invest in Ethanol Infrastructure

3、決定價格是自變數數量是因變數的是瓦爾拉斯,而經濟學圖形分析方法則是馬歇爾發展的。

- 之前把題目看成為什麼價格在Y軸,然後價格與自變數的關係完全忽略了。贊@SlowMover的說明。

4、曼昆的回答是,短期內是由數量影響價格的。

5、其他的圖形,比如存在時間為自變數的時候,自變數總放在X軸;比如IS-LM中前者與後者不同畫法(Y軸為利率,X軸為收入。根據經濟意義,IS以Y軸的利率為自變數X軸的收入為因變數,LM以X軸的收入為自變數Y軸的利率為因變數)。


可以看看:Lipsey, R.G. (1963) An Introduction to Positive Economics.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其一,因為馬歇爾這麼畫,大家就跟著這麼畫了。

其二,就像 @慧航 大神所說,把P放在X軸上可能得到多值函數,但把Q放在X軸上就可以畫成二次函數,看著比較舒服。

其三,Q是價格函數、成本函數和利潤函數的唯一公共變數,同時畫這三條曲線的時候,把公共變數「當做」自變數放在X軸上比較直觀。


我特別佩服的諸位經濟學大神都來答了這個問題,但是答案其實真沒那麼複雜。經濟學中把自變數放y軸上的原因是。。。十九世紀末的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教育專家,《經濟學原理》的作者馬歇爾當時是這麼畫圖的,後來的書就把這種畫法作為慣例了,僅此而已。


前面有答案提到了這個答案,但是沒有展開說為什麼經濟學研究中把 P 放在 Y 軸?
在關於市場調節機制方面,瓦爾拉斯和馬歇爾之間的基本差別是,瓦爾拉斯在市場出現非均衡時將價格視為調節變數,而馬歇爾則將注意力集中在數量上,視數量為調節變數。通過藉助於符號(在某種程度上是天真地)來表示,瓦爾拉斯將需求和供給方程(或函數)視為如下形式:
Qd_{x} = f(p_{x})
Qs_{x} = f(p_{x})
另一方面,馬歇爾以另一種方式看待函數關係:
Dp_{x} = f(q_{x})
Sp_{x} = f(q_{x})

簡單地說,瓦爾拉斯指出需求和供給量以某種方式依賴於價格,而馬歇爾指出需求和供給價格以某種方式依賴於物品數量

之所以 P 放在表示因變數的 Y 軸,完全是因為馬歇爾認為數量 Q 才是自變數,才是導致均衡的那個因素,天啦嚕,就是這樣的

註:
很明顯,我們忽視了需求和供給關係中的其他許多自變數,像收入、替代品和補充品價格(在瓦爾拉斯那裡實際是所有其他商品)、效用、生產函數以及投入價格。
在習慣上(經濟學是例外),當表示兩個變數的函數時總是用水平軸標識自變數。因而,一個瓦爾拉斯函數的實在的表達應該將價格顯示在橫軸上。由於習慣的力量,經濟學家一般將價格標識在縱軸,甚至在它被假設為自變數時也是如此。這種現代的古怪作法無疑是由於馬歇爾的緣故,他對變數的標識如我們常見的價格數量局部均衡圖。然而,馬歇爾堅持這種作法,因為他認為數量是自變數,而價格不是。

瓦爾拉斯和馬歇爾之間的概念上差別在於,馬歇爾是通過對供給者和需求者給出一個不同商品數量表,並要求他們列出對於這些給定數量他們各自願意付出的最大需求價格表和所必須接受的最小供給價格表,來繪製需求和供給曲線。(當需求和供給不均衡時)市場上所發生的調節不是價格調節,像瓦爾拉斯所斷定的那樣,而是數量調節。

參考文獻:
小羅伯特·B·埃克倫德,羅伯特·F·赫伯特.經濟理論和方法史(第四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28,337


基本上除了數學,沒有別的科目把自變數放X軸的吧。畫地圖都是X是縱軸,Y是橫軸啊。


也許是因為你過於執著於自己對自變數的理解了。


請參考 經濟學圖形中的自變數和因變數


舉例比如:因為在微觀經濟學中,研究人員是想發現自變數的變化規律,因為經濟學中的自變數不同於自然科學(比如數學),通常是可以找到哪些因素來影響自變數的,經濟學中的自變數的變化遵循一些規律(不能像數學那樣,在一個空間中隨意取值)-而這才是經濟學家所關心的。(但要有很強的約束條件限制,通常現實中達不到,但可用於理論研究和推理論證),進一步得出理論模型,被別的派推翻,然後過幾年完善了再推翻別的派。比如需求曲線:價格P就在Y軸,Q是需求量就在X軸,我們要研究的是在不同需求量上價格是如何被制定的、如何變化的,這才是人們關心的事,並不關心在不同的價格下需求量是多少。因為人的需求是主觀的,價格是消費者需求與供給者供給達成供需平衡時的市場信號,所以研究市場價格的變化規律,也就是在數學公式中的自變數:價格,有更大的意的。所以經濟學中,數學公式中的自變數通常在圖形法研究時畫在Y軸,看起來更方便。更符合經濟學家研究經濟規律時的思維習慣和研究方法的需要。


經濟學裡「自變數」和「因變數」是沒有明確界定的,因為經濟學認為變數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
橫軸縱軸的變數都是「內生變數」,內生變數的變化會引起曲線上的點沿著曲線移動,而「外生變數」的變化回引起曲線本身的移動。


我也是疑惑投資函數,為什麼投資量畫在橫軸,利率在縱軸,難道不應該利率是自變數嗎…

看了一圈答案,基本是討論P-Q圖形的比較多,托各位答主的福,這部分稍微懂了。

所以,以凱恩斯的思路設定投資函數,利息是投資的成本/機會成本,就如同商品價格是消費者要付的成本。那麼把投資函數看成是「投資需求函數」來畫圖,延續P-Q的傳統,確實是利率放在縱軸,需求的數量放在橫軸吧。

另外,雖然不太了解經濟思想史,但我自己揣測,I在橫軸的話,用四象限法做圖推導IS曲線時,也更方便展示?


價格在Y軸。我的一位老師說這樣沒什麼原因,如果要解釋,「價格上升下降」


「橫軸為數量,縱軸為價格」的傳統其實是由一個叫拉烏karl heinrich rau的德國經濟學家開創的,後來後來就一直沿用了唄。
對了,Karl Heinrich Rau (November 23, 1792 – March 18, 1870)
事實上,同一時期的古諾將需求解釋為價格的函數,得到了橫軸為價格的需求曲線。 但為什麼為什麼後來沿用拉烏的呢?是因為古諾生不逢時么?誰知道......


之前我也一直思考這個問題,終於在聽張維迎老師講課的時候才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個習慣問題,當年經濟學家馬歇爾在寫他的經濟學手稿的時候,就把價格P標在縱軸上了,以後人們在研究經濟學問題時就沿用了這個習慣,沒有什麼邏輯可言。


再添加一個 投資函數


我覺得主要是方便書籍排版,因為經濟學很多變數難以界定是因變數還是自變數,所以沒有嚴格的規定說必須把自變數因變數放在哪兒。X軸上多數都放的是變化區域較大的變數,一般類似於會「無限接近於XXX」這樣的變數放在Y軸,這樣可以節約紙張,方便排版也利於迎合大眾的閱讀習慣。畢竟最常見的凹凸圖形基本都是這樣的格局,如果改變這種格局不利於學生識別


例如@慧航 所提到的例子


題主沒有學過計量經濟學才這麼說吧


這些都是為後期的準備的。看看測度論吧


因為這樣看著個更舒服。


因為最開始的經濟學家,都是半調子的數學家。


習慣而已吧,約定俗成。另外經濟學裡放X軸的也有可能是自變數。例如供求模型里的數量。


推薦閱讀:

凱恩斯主義的勞動供給曲線是怎麼回事呢?

TAG:經濟學 | 宏觀經濟學 | 微觀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