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怪誕行為學》?


-
直到今天,我依然記得剛進大學那天發生的一件小事。

當時,我問幫我搬行李的學長,你覺得我們這個學校怎樣?學長思考了一會後,回答說:「我們學校雖然師資力量不是最強的,但,同學們的學習氛圍是非常好的。」

這句話讓我對我的大學充滿的願景,所以,我在大學裡一直都很努力的去學習各種知識來充實自己。不過,後來進了大學才發現,其實我的那個學校,其實並沒有那位學長所說的那麼好,同學的學習氛圍其實也並不是很好,不過由於一直受了當時的那句話的影響,我的大學一直過的非常充實

當我到了大三,我去幫同學接了次新生,遇到了一位大一的新生,問了我一個大一時的我曾問過的那個問題,「學長,你覺得我們這個大學怎麼樣?」,看著他青澀的面孔,還有期待的眼神,我突然就明白了當年那個學長的用意。於是,我同樣回答他,「我們這個學校雖然師資力量不一定是最強的,但,只要你努力,你也會有非常好的前景。」那一瞬間,我似乎看到他的眼裡亮了那麼一下。

那麼,為什麼要和大家來分享這個小故事呢?主要是想告訴大家,人在面對新的事物或場景的時候,初次的定位(也就是所謂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初次定位非常重要呢?因為我們會把第一次的印象當成是一個錨(基點),此後我們在遇到相類似的事物或場景的時候,我們會以第一次的印象來判斷事物是好還是壞。

此外,對陌生事物的描述(偏向正面的)往往影響我們的認知,會讓我們默認它就是那樣。就如同我剛進校門的時候,那位學長的描述影響了我的大學生活一樣。所以,知乎上的學長學姐們,如果有學弟學妹們問你們我曾經問過的那個問題,大家的回答最好以鼓勵為主。

再回到這個問題,我想上過大學的人,大多會發現,在大學裡有很多同學,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朝向哪個方向發展,所以,為了以防萬一,於是無論什麼證書,不管是否真的是自己真的想去深造的都會去考考。到了大三,仍然不知道自己未來該往哪個方向發展,於是公務員考試也報了,考研也開始準備了。

這就是同學們的悲劇了,永遠無法下定決心去捨棄一些不該得到的誘惑,一心一意的去追尋我們所真正需要的。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去捨棄那些不該追尋的東西呢?

簡單的說,是因為我們,恐懼未來,對自己能力的不信任

我們把錨定錯了,也就是把成功的標準定錯了。我們認為當官,賺大錢才是成功,我們把別人的路徑當成了我們自己的人生道路

最後,回到本書,為什麼我們對陌生事物的描述(偏向正面的)往往影響我們的認知?為什麼第一次的錨定的威力如此之大?為什麼我們永遠無法下定決心去捨棄一些不該得的誘惑?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非理性的。

我們都會覺得價格越高的東西越好,雖然很多時候 100 元錢的葯的療效不如 4 毛錢的葯;我們都喜歡貪圖小便宜,雖然很多時候因小失大;我們在興奮狀態下做的決定往往會讓我們後悔良久,譬如酒後亂性

所以,非理性的力量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那麼,接下來,我們遇到了兩個問題。

第一,非理性一定是不好的嗎?

假設,我們這個社會是一個完全理性的社會。我們每天的生活就如同上好的發條,我們在生活中所走的每一步在走之前就已經決定好了。我們的今天和昨天沒有什麼不同,和明天也沒有什麼不同。我們的生活只是第一天的重複,沒有了意料之外的驚喜。我們的生活也只是單調的黑白色的畫布,而失去了彩色的點綴。我想沒有人願意這樣生活,所以,理性不一定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是好的。

第二,在需要避免非理性的情況下,該如何避免受到非理性的影響呢?

1959 年,羅素先生曾說過下面這麼一段話:

不管你在研究什麼事物,還是在思考任何觀點,只問你自己,事實是什麼,以及這些事實所證實的真理是什麼。永遠不要被自己所更願意相信的,或者認為人們相信了,會對社會更加有益的東西所影響。只是單單的去審視,什麼才是事實

這也是我想說的,當我們在面對自身非理性的行為時,需要去問自己,事實是什麼?什麼才是真正的評判標準?

舉個生活中的小例子,當我們去商場買衣服的時候,我們買衣服的標準應該是穿起來更合體、更舒適,而不是價格更貴。

最後,還是很推薦大家去讀一讀這本書的,希望大家在讀的時候根據書本已有的內容去發散思考,不要局限於書本本身,書本本身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大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送上羅素先生說的那段話的視頻:
視頻封面1959年,伯特蘭·羅素寄語未來視頻


用了兩周時間,終於把《怪誕行為學》看完了!有的地方字斟句酌吸收較好,有的地方囫圇吞棗匆匆掠過,不管如何,對我來說,這本書我看完了!基本可以預見,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和朋友提前這本書,但我絕對不會再翻看這本書。所以寫下一篇讀書筆記,從頭到尾梳理這本書帶給我的知識、思考、啟示,讓自己把這本書內化掉!

一. 包裝太重要了,營銷是永遠有價值的行當

1.其實怪誕行為學,本來直譯應為:《可預期的非理性:形成我們決策的背後力量》。最後為了考慮暢銷,改成了《怪誕行為學》。一個標題的修改,讓這本書輕鬆進入了暢銷的行列。的確,直譯明顯讓人覺得枯燥泛味,感覺離普通用戶很遙遠。

2.其實這本書,應該歸結為心理學。但上架歸為:經濟讀物。誠如我們大眾認知的,心理學只是讓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認識別人,但不直接產生價值。而經濟學不一樣,是看了能夠馬上變現的價值,受眾面比較廣。

3.以前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現在每本書,都要有一個多餘的封面。拿到這本書我知道了,原始封面大塊的灰色基調,讓人很壓抑,即使產生的購買慾望也會被壓抑的基調無情的澆滅了。但新的封面,白色的封底、滑稽的水果,讓人感覺很輕鬆,好感大增。很佩服歷史上第一個想出多加一個封面的人,就這麼一個動作,讓自己擁有了N多個Plan B, 只要這是本好書,在封面這塊一定不會減分。

4.梁小民為這本書作序,講了一個故事。30多年前,他在一個偏遠林區工作,面對白糖滯銷,用一句話就讓供不應求的白糖脫硝,這句話就是:本店新進一批白糖,每戶限購2斤,憑本購買,預購從速,過期不侯「。看到這裡,想到史玉柱第一次失敗的時候,寫到我知道我通過營銷可以把樓盤賣出去,但回款有限,依然不能補上缺失的資金。所以,在產品尚能滿足用戶需求的情況下,營銷的強弱會讓你是否能瞬間彰顯出來。

二.人們很少做不對比的選擇。

1.一本書,電子版59元,印刷版125元,但電子版和印刷版加起來也是125元。於是,我們大部分人為了貪便宜,而忘記了自己最原始的需求只是看書中的內容。生活中,這樣的案例太多了。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大部分時候,你只是口渴了,你要的只是一瓶純凈水,千萬不能因為人流打折而干出懷孕的事。當然,作為營銷人,利用對比,你可以做很多文章。

2.知道自己內心想要的,不被外界環境所左右。你是幸福,還是痛苦。只取決於你自己,時刻保持淡定,保持從容,不因為外界去亂了自己的節奏。永遠記住自己的初心,不去跟別人比什麼,只要自己今天比昨天好,朝著目標每天拱一卒。

三.通過營銷引導,你可以讓你的產品溢價。

1.我們對事物的第一印象會非常容易成為印記。比如黑珍珠跟寶石擱在一起,那麼黑珍珠給人跟寶石一樣的價格。另外,稀缺獨特有價值,是一個產品增值的前提。

2.羊群效應真的無處不在,我們應該重視起來。我們大部分人,易於受他人影響,跟從大眾做出自己的決定。這方面案例很多:比如各類電商網站的熱門排行、比如我曾經在推廣公司課程時,提前為課程刷幾個報名量,這樣基本很快大家就陸陸續續報名了。這樣做一方面是有很多人肯定他的價值,另一方面是製造稀缺性,促使用戶快速下單。

3.改變參照物做暗示,影響用戶對商品的錨定。在用戶未實際使用過你的產品,那麼他對商品的一切認知都來源於你的講述。比如我曾經推廣一個項目,告訴大家這是一個讓人感動到想哭的夢想。其實我描述的有些過了,但正因為我的強調,用戶起碼會看這個視頻,看後這個視頻的確有些感動,於是用戶就跟著分享傳播了。

4.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在做一些性價比不高的事情。比如有的人為了薅羊毛,每天淘寶領淘金幣,各種網站簽到。其實你把自己可變現的能力列出來,然後把時間花在可讓自己變現的能力上,這樣產生的價值會更大

四.免費其實對我們來說付出更多。

1.因為我們本能害怕失去,所以免費造成了巨大的優惠。比如我們花費時間去搶我們不需要的東西,比如我們因為免費噱頭被吸引過去,在一個特定的環境做出衝動選擇,最後付出更高的成本。

五,我們生活再兩個不同世界,一個社會規範主導,一個市場規範主導。

1.丈母娘給你做了一頓美味的佳肴,作為感謝,你會拿出錢包付費嗎?不會是吧,這就是社會規範。去商店買了一個東西,你能不付費嗎?不能是吧,這就是市場規範。很簡單的道理,我們一定要在生活中界定清楚,什麼是社會規範,什麼是市場規範。尋求別人幫忙,為了還有下一次,答謝以禮物比付費會更佳。

2.由社會規劃轉化為市場規範,執行結果不滿意再回歸到社會規範,這是非常難得。所以,一定要慎重決定是否把社會規劃帶入市場規範。比如幼兒園,老師義務幫遲到的家長帶孩子,家長會感激。但如果因為家長遲到,對應採取一定罰款,那麼會有更多的家長遲到,而且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將不再溫和。面對更多的家長遲到,幼兒園再次不收費,由市場規範轉為市場規範,那麼家長遲到的會更多。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只是相當於免費了。

五.永遠不要相信自己永遠坐懷不亂,凡事提前做好準備。

1.我們都是情緒動物,把持不住自己是常有的事情,關於這一點,一定要正確看待,在理性時隨時做一些準備。

2.和別人即將發生口角時,選擇沉默或者選擇離開。爭吵什麼的不產生任何價值,情緒的失控不增加你的說服力,平靜的力量不怒而威最瘮人。

六.為什麼我們信誓旦旦的事情總是做不到

1.其實我們都是意志力薄弱的人。人群中,十個人,你說9個人有拖延症,九個人都會承認。其實我們一些事情做不到,有一些列技巧可以讓自己做到。比如藉助外力設定自我控制機制,比如對你的目標做分解,簡化整個過程。當然,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正視自己的問題,把自己的沒做到當做失誤而不是失敗。

2.舉個自己的例子。我在幾年5月底開始改變自己,由於改變自己沒法量化,我只以每天發一條#用1000天改變自己#的自省微博,當作在改變。雖然我做的事情或大或小,但起碼我發這條微博,我自己這一天都是積極的,提醒自己在改變。而且微博是我公開向我的交際圈去承諾,為了不讓自己言而無信,我必須做到。

七.敝帚自珍,說的就是我們。

1.我們都是深深迷戀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不忍失去。我們關注的焦點總是我們失去什麼,而不是得到什麼。我們總是假定別人看到交易的觀點和我們一樣。這樣結果是,我們被擁有所累,不能發揮出擁有的價值。

2.拿一本書為例。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多年經驗的積累。為了獲得哪些,他付出自己的青春,付出自己的金錢,遭受太多的痛苦。但寫出書以後,價值幾十元。原因就在於,我們可以輕鬆找到太多可以替代的東西。如果你真的想讓他增值,那麼講述故事告訴用戶,這些價值來之不易,這些價值你確定用戶看過後一定會收穫跟你一樣的價值。

八.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不貪多求大,成為選擇困難患者。

1.其實,一件事情,我們做30年,花上幾萬小時,不斷精進,我們就可以成為專家。但我們總是想更快,更早的得到,結果在選擇中迷失了方向,背離了初心,得到很多被人花幾個月就可以得到的東西。

2.改變這樣的處境,方法沒那麼高深。一次只做一件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用心盡全力做到極致。不要左右徘回,定下來的東西走到黑,起碼拿到自己的結果。猶豫不決,是我們機會成本最大的損失。

九.學會管理用戶的期望而不是體驗

1.可口可樂跟百事可樂有區別嗎?加了醋的啤酒真的比不加醋的啤酒好喝嗎?所有的細微差別,皆在於我們以什麼心態以什麼樣的期望看事情。

2.在產品沒有多少差異的時候,我們要通過引導賦予產品更多的價值。比如快樂,比如身份,比如榮譽。對於新的用戶,境由心生。你告訴他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十.原來有一種治療叫安慰療法

1.以前我不相信跳大神的怎麼會把我一個親戚治療好了?我不理解我在家疼的死去活來,見到醫生,我竟然不疼了。現在明白了,原來這是安慰療法,告訴你你的病好了,讓你轉移痛苦,讓你內在的分泌系統去治癒你的疾病。積極的心態,產生的能量是無窮的。

2.安慰療法,其實是自我暗示。同樣可以應用到給孩子起名字,你給予他什麼樣的期望,給予他什麼樣的暗示,他大概率上就會成長為你期望的樣子。所以,再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最好現在就準備著,哈哈!

十一. 因為無知犯下的錯誤,難道就不是錯誤嗎

1.前幾天,媳婦在公司撿到50元,然後上交了,雖然他知道最後不會有人來認領,最後會被買作雪糕,當做同事們的福利。但我覺得媳婦做的非常多,不義之財不取之,是我們的準則,不因為發生任何情況而變質。就如作者做的一個實驗,籃球場放上可樂,很快就會被人拿走,放上現金,不會被人拿走,就是因為有些人骨子裡認為只有獲取現金是偷盜行為,其實產生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可樂難道不是錢買的嗎?

2.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把自己給別人造成傷害歸結為自己心直口快、口無遮攔的人,但事實上,有的人真的是心直口快,有的人則是腹黑毒舌。對於心直口快的人,我們可以多次引導,免其再犯。對於腹黑毒舌的人,按照羅振宇的話講,馬上報復回去,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十二.個人需求與群體屬性

1.點菜的時候,我們大部分人會隨大流不點自己喜歡的菜。這顯示:人們有時甘願犧牲消費快感來突出自己在被人心目中的形象。

用了兩天時間,斷斷續續,終於把這篇讀書筆記寫完了。感覺還不錯的一本書,推薦朋友們讀一讀。附上與《怪誕行為學》相關的幾個內容,大家可以看一看。

1.知乎上怪誕行為學的一個精華問題:如何評價《怪誕行為學》?

2.TED:不理性的猴子經濟:TED∮蘿莉·桑托斯:如人類一般不理性的猴子經濟

3.網易公開課:怪誕行為學:杜克大學公開課:怪誕行為學

好了,本讀書筆記以羅素的話結尾:不管你在研究什麼事物,還是在思考任何觀點,只問你自己,事實是什麼,以及這些事實所證實的真理是什麼。永遠不要被自己所更願意相信的,或者認為人們相信了,會對社會更加有益的東西所影響。只是單單的去審視,什麼才是事實。


一本不錯的書。

《怪誕行為學》是我上完社會心理學導論和社會認知學之後,偶然聽說有這樣一本書就買來看了。發現幾乎全部內容都是心理學課堂上講過的,從理論到實踐,幾乎都是來自科學的研究成果和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而他居然寫的生動有趣,惟妙惟肖。

他與心理學課本的區別,主要在於他的interpretation(演繹)的方向,他的理論應用更偏向於微觀經濟決策,著重於「非理性」這個概念,而我們在心理學中,常常將這種「非理性」描述為人類一般行為特徵,而不是「非理性」這樣一個略帶有貶義的詞。

這本書會提供給沒接觸過心理學知識的人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周圍人的行為和日常生活,仔細想一下會有很多哲學上的收穫,非常推薦。心理學專業的就不用看了,應該都學過。。。


我看得是《怪誕心理學》,裡面提到的關於星座的心理暗示,當時寫了一篇讀書筆記發在自己博客上:
我是農曆3月21晚上零點左右出生的,從我開始接觸到星座這個東西開始,我就用農曆生日去算出自己是一個白羊座。這之後看所有的占星類的書、文章,我都覺得:「哇,這個性格和我真像」。有關注過占星學的人都大概知道白羊座的性格是「外向、脾氣暴躁、樂觀、做事不太過腦子」等等。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星座是西方人發明的,人家是根據公曆來算的,按照我出身那年的日期一換算,我原來是金牛座。於是我做了十幾年的白羊座,搖身一變成了金牛座。
占星學說金牛座是土象星座,典型特點是更注重物質,也更容易不滿,另外還帶有類似「穩重、慎重」等等的關鍵詞,這讓做了十幾年白羊座的我覺得不可思議,這些描述和我差得太遠了。我依然是那個不夠穩重、外向、直接、過於坦率的白羊座性格。
這是為什麼呢?
一般來說,占星術(包括其它的如筆跡性格測試、血型看性格、九型人格等等)都是比較含糊的,會用一些共性的描述,另外更多地用上一些正面的評價,因為大部分人都寧願相信自己是一個更證明、更積極的人,所以只要對應星座里有關於自己樂意看到的描述,不由自主的認為準。
對星座學的懷疑,讓我開始對人生有了更多的認識。恰好去年我去上了一個課程,名字聽起來很牛逼,叫《領袖素質管理》,講了很多東西,我自己總結課程的核心在於讓你知道活著可以為這個世界做更多,你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和所有的成功學一樣,都在引導受眾去自我暗示,要你相信自己,對自己更多的正面評價,更勇於去抓住機會。「你覺得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是」。
我總結,性格並非是天生和不可改變的,性格都是在自我暗示中形成的,比如最近我們在很熱衷地研究九型人格,初學者會饒有興緻地給自己(或者他人)劃定一個性格,並進行點評。隨著再進一步深入的了解會發現,九型人格的意義在於先測出你現在的性格特徵,然後引導你去往更積極、樂觀的方向去,加強自我暗示。
《怪誕心理學》研究人為什麼幸運,通過實驗發現,幸運的人通常是那些樂觀開朗,而且充滿活力的人,他們更容易接受新的機遇和經驗。而不幸的人通常比較孤僻、反應不夠敏捷、對人生充滿不安感,不懂得去利用擺在眼前的機會。
所以,我的結論是你的人生和什麼出生日期、血型、星座、屬相等等完全無關,有關的只是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並且是不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如果你的星座分析或者九型人格等在給你正面的暗示(即使是微博里那些胡說八道如「12星座誰會是最好的妻子」之類),那你就去相信吧,並且讓自己真正成為那樣的人,如果在給你負面的暗示,那趕緊忘掉它當作沒看到。


貼篇之前寫的讀書筆記吧,我很喜歡這本書,給我這個理科生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也許一本小說,改變了你的觀念;也許是一句名言,點燃你的激情;或者一部感人的電影讓你潸然淚下;又或...

我們腦中充斥著來自各種渠道而篩選出的原則、信念,甚至完美理論、目標指引自己,可想過自己的行為對自己有多大影響呢?

這是一門學問——行為學,真的是我社科類的書讀得太少,除了行為藝術,沒有任何概念。《怪誕行為學》2昨晚剛剛讀完,才發現,僅僅是人日常行為的一些實驗,同樣也能讓我有許多感觸,涉及到決定、思考,它甚至比其他途徑來得更有說服力,讓我看得見摸得著,即使它沒有告訴我什麼樣事情應該怎麼怎麼做。

《怪誕行為學》是中譯名,原名 「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直譯出來是「可預期的非理性:形成我們決策的背後力量」。開始看《怪》只是因為好奇它是本關於經濟行為學(如今才發現這門實驗學科可是獲得02年的諾獎),讀起來也的確好玩有趣,通過身邊生活的一些經濟行為來做實驗,揭示商家一些小小「技巧」激發了人們非理性的消費,如文中一例:

那是三十多年前,我在東北林區工作。有一天,當地商店的經理來找我說:「咱們店裡的白糖賣不出去,眼看快到夏天了,再賣不出去就要變質。你是學經濟的,能不能給我想個辦法?」我知道,雖然當年物質短缺「要嘛沒嘛」,但林業局用木材換了不少白糖,當地人吃糖並不多,糖並不缺。我想了想,告訴他,你在商店門口貼個告示,寫上「本店新進白糖一批,每戶限購兩斤,憑本購買,欲購從速,過期不候」。告示貼上之後不久。白糖就賣完了,甚至還有人求他多批幾斤。

類似的情況在身邊是不是很眼熟?還有,為什麼亞馬遜賣書滿100送20?為什麼飯館把招牌菜定價高一些反而生意更好?美國次貸危機 ...

這些身邊看似簡單的事情背後隱藏多少人們的非理性?書中實驗會是怎樣的?畢竟我的描述不夠精彩,看看一段蘿莉·桑托斯TED演講,題目:如人類一般不理性的猴子經濟(哎,這題目是不是都有點侮辱猴子的感覺啊)

視頻封面TED∮蘿莉·桑托斯:如人類一般不理性的猴子經濟視頻

感覺如何?當然,除了非理性之外,再怎麼武裝自己,商家可也不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
再看看:你再怎麼玩也玩不過商家 http://www.guokr.com/article/18435/

有沒有感慨商家養了一幫數學家當幕後!!!其實都是知識的活學活用,還記得點概率論的同學應該知道,根據什麼大數中心定理,參考因素很多、量很大隨機數據符合高斯分布,傳說四院有個郭老師,把高斯分布具體化(至於又是什麼定理就不得知啦),自己做個模型,成為了「股神」!!!

以上以上幾乎都是關於經濟行為學的,如果只是這樣,最多當本趣味讀本自己樂呵下。讀完《怪》2,尤其最後兩章,發覺人行為的羊群效應真是可怕,為了儘可能解釋清楚,我繼續舉兩個書中的例子。

一男士看過自己喜歡的球隊贏得一場漂亮的比賽,然後去岳母家,路過花店,心情大好的他買了束花(這真是個好習慣),當然他的岳母看到也很高興。下一次再去岳母家的時候,他會想到的是上一次買了花,作為一個好女婿應該買花,於是以後都會買花到岳母家。同樣的道理,他做別的事的時候也會這麼想。這就是追尋自己的羊群效應,這時他不會想甚至根本沒意識到買花直接原因是球隊勝利的喜悅,只會記得上一次買花的家裡的好氣氛。

反之,如果這男的在公司被上級罵了下班,回家看到妻子在看電視,家裡沒有熱飯。也許只是抱怨一句「怎麼連口熱飯都沒有」,這時如果他妻子回到:我上班辛苦,下班還要買菜...要是恰好更激怒的男的,也許這樣一場戰爭就爆發了。如果這是壞事的話,那也沒什麼,但羊群效應不會就此結束。無論他們最後誰認錯或是道歉,下一次類似的事情,贏的的一方會用同樣的方法,因為他不會記得上次發生的原因,只會記得那次用這種方式佔了上風...不要不相信,當你只是你現在還出於理性。

所以,如果某一次別的事情影響了自己的心情,這時做的決定不單單只是影響在做的事的成敗,同樣會影響以後的很久很久。也許有的人有這個意識,了解自己的錯誤,改起來真那麼容易嗎?理性的時候我絕不懷疑自己,但那時有別的事左右自己呢!!!書中那個「色色」的實驗足以證明!

小心自己任何時刻的決定!咩~~~0一群羊在偷偷看著你!


在杜克大學的時候,幾經周折去丹艾瑞里的辦公室和他聊了天要了簽名,聊天過程中更多是我說他聽,因為他說他更喜歡聽別人的意見。給他出了幾個潛在的試驗的點子,他說感興趣,最後因為實在太忙,沒有時間跟進,到現在都後悔不已。

對於他的這本書,裡面的很多內容其實都是很平民化的,這也是美國暢銷書的一個特點,更多的用樸實的語言和身邊的例子來把學術帶入平凡人的生活之中。

行為經濟學能夠翻身,這本書功不可沒。但從內容本身來說深度不夠。怎樣基於數據來研究行為,怎樣讓試驗更加有說服力,還是下一步行為經濟學的方向。


1.一本闡述人類非理性很好的書,雖然不全面(個人估計非理性可以總結出約30項),但非理性的重點的幾項都提到了,且很生動有例子。
2.他對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功不可沒。
3.也是每個人了解人性非理性乃至人性的很好的途徑


很實用的書。自己看的時候發現了很多可以聯繫工作的應用。尤其談offer的時候。
推薦了不下10個人看 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工作領域相關啟發。


我是把《怪誕行為學》當營銷類書籍看的,書中實驗的科學嚴謹性暫且不論,其揭示出來的種種現象或規律很令人振奮。該書中反覆試驗的最終結果就是將傳統經濟學中理性人的假設推翻,讓人類認清自己經常重複的貌似正確、理性的正常行為是多麽荒誕不羈。我們會因為莫名的暗示而循規蹈矩;會因為標榜個性而「享受」痛苦;會面對市場和社會不同行為時傻傻分不清楚。
人畢竟不是機器,通過這本書可以更好地認識萬物之靈有趣的一面。也正是因為我們會「短路」,會「逃避」,商家才能賺到更多的錢,政府才能征更多的稅,市場經濟才能更加繁榮。
作者稱該書的研究範疇是行為經濟學,其與營銷學的關聯很強。於我而言,從營銷類書籍角度看,該書可以和《影響力》、《定位》等書媲美,推薦。


我看過怪誕行為學的一本書,與其說是學術研究,更偏向管理類營銷書。

怪誕行為學取名怪誕,試圖說明人是非理性的,目標更是想說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有問題。然而,經濟學上的理性是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採取他認為最適合的行為,即便這樣的行為在取得最優化利益目標下是失敗的,但結果的失敗不能反過來推出這個人是不理性的。

怪誕行為學中很多研究的邏輯,給人帶來的印象是,因為人們行為的結果不是最佳結果,就得出人們的行為是非理性的行為這樣的結論,即 經濟學上認為 最優結果=&>理性,怪誕行為卻說 非最優結果=&>非理性 ,比如經濟學家說有雨一定有雲,而怪誕行為說沒有雨就一定沒有雲,這在邏輯上就犯了錯誤。書冠名怪誕行為學,其實實質還是理性行為學,只是在探討局限條件下理性是如何失敗的,而不是理性是如何失去了。


《怪誕行為學》讀書筆記

原文鏈接:《怪誕行為學》讀書筆記 (評論: 怪誕行為學)(本人原創)

1 引言:為什麼醫院裡的護士有那麼豐富的工作經驗卻沒能考慮到揭繃帶時應該使用的正確方法?

- 這是「羊群效應」,包括他人羊群效應和自我羊群效應,在所有人都認為是對的的時候,一個人很難跳出這個圈子去質疑他的正確性,在自己多次實行這種方法之後,自己便會習慣性地繼續使用這種方法而不是考慮換一種角度來解決問題。

2 錨定:你第一次看到的價位和所得到的開價,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你之後購買各種物品的「價位錨」,當你所購買的物品的價位比「錨定」的價格表下降,可能造成你不理智的瘋搶;而當你所購買的物品價位比你所「錨定」的價格表上升,那麼想讓你購買這件商品則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哪怕它只比你的心理最高預期高出那麼一點點。

- 無論是銷售者還是消費者都要注意「錨定」給自己產生的影響,初次「錨定」的價格是否過高?從一個物價高的地方轉移到另一個物價低的地方,或者反之,是否該重新界定自己的一切消費水準?是否應該有一個合理的、與先前毫不相關的消費預期表來控制自己的非理性行為?我自己恰好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我試圖售出一小批茶葉,初步定價為50cent(這是我自己心裡的錨),並且進行了一定量的試銷,認為還算是有市場的,於是開始考慮進貨。但開始考慮進貨時我驚訝地發現,進貨價遠比我想像得要高,不把價格開到1歐以上,我是沒有任何利潤的。但這次試銷已經將我自己心中的「錨」加給了看到該帖的一切消費者和潛在的消費者。「錨」一旦加定,又該如何改變呢?這將成為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3 「噪音實驗」的變式

- 書中提到了一種叫做「噪音實驗」的東西,其實驗目的是為了驗證「錨定」,但我卻想到了之後所說的另一個非理性行為,也可以在此進行實驗。實驗過程是,告訴聽噪音的人,這些噪音是一種新型的搖滾樂,在搖滾樂界已經受到了長期的好評,現在想請一些消費者來進行試聽,看看它是否能有市場——將一件要付費使他人進行的折磨,轉換為一件讓他人付費來購買的服務——人們往往就是這麼的賤,你告訴他這東西值得你花費一些代價來購買,他可能就真的會為受折磨埋單。反之,我們該如何避免為「受折磨」埋單呢?鍛煉身體和干體力活,為什麼一個要讓人付錢,而一個卻是付人錢呢?有不少人會回答,因為後者是機械的,不由自己選擇的;或者因為後者是被迫的,休息與否不是由自己決定的;或者因為前者是有選擇、有目的地鍛煉肌肉,而後者只是一種消耗運動;等等等等,諸如此類。但實際上我們冷靜下來回答問題,能想到的是,因為先期預期的不同,導致了我們對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兩種環境下的價格錨定有了天壤之別,在德國,一年的健身房卡要300歐左右,而消耗相同的體力去掙錢,你卻能掙到上千歐的工資,在生活中多對這樣的事情反思幾遍,好避免自己為了受折磨埋單。

4 「羊群效應」打破錨定

- 在羊群效應中,提到了錨的重新定位問題。要使人改變自己心中的錨定,必須要提供相較之前足夠優質的服務,使人們甘心為這種服務支付更多的錢——值得注意的是,服務質量,實際上是沒法被確切地轉換為實際的價格變化的。怎樣的服務值50美分?為什麼同一個服務員提供的服務,有些人願意付10歐的小費,而有些人吃完飯抹嘴就走?在許多人看來,他們的「錨」並沒有被重新設定,而是用多餘的錢來購買了更優質的服務而已,因為他們並不願意從星巴克回到鄧肯甜甜圈店裡去喝咖啡,服務被標價了。但這還只是初步,當星巴克經營到一定時刻的時候,即使他們將咖啡豆換回和鄧肯甜甜圈店一樣的劣質咖啡豆,由於人滿為患,客人不得不將咖啡帶走喝,而不能坐在店裡愜意地消耗一個半天,人們依然會為了品牌而購買這部分多出來的「服務費」,換言之,就是羊群效應帶來的「品牌費」,這時候,「星巴克」的顧客「錨」就被打破並且重新設定,成功地高出了鄧肯甜甜圈店好幾倍。

5 湯姆和籬笆牆,聽丹念詩。

- 人是多麼容易被表象所迷惑的一種動物啊。我們完全可以再做一個假設,《怪誕經濟學》是一本非常非常爛的書,但由於朋友們相信我在看書和聽歌方面的品位,我給大家推薦了它,於是或許還真能有不少人津津有味地讀完這本書並且大加讚賞,這真是本好書!我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而當你並非從我口中,而是從你母親或者你老闆口中聽說了這本書,他們告訴你,好好地給我讀這本書,讀完了以後寫一篇讀書筆記,我給你10刀!你又會是怎麼想的呢?你又要花多長時間才能看完這本書呢?人為什麼總是如此地受心態的左右,而不能站在一個超脫前提的環境下單純地完成一件事情呢?就拿聽丹念詩來講,如果是丹單純地站在路邊念詩,或許會有人往他的帽子里扔上幾枚硬幣,或許會有人對著他大嚷,惠特曼的詩從你口中念出來簡直是一種侮辱!他們能有各自的,客觀的評價。但當丹提出付錢讓他們來聽自己念詩——A組,或者收錢來讓他們聽自己念詩,得到的顧客預期則完全不同——B組。我們做個假設,丹念詩的質量,既不值得別人付錢聽他念,也不至於差到他要付錢請人聽自己念的地步。那麼——A組的心理預期,是一次心靈的折磨;B組的預期,會覺得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但當他們聽到丹念詩時,A組會說,還好吧,雖然不算好,但付我1刀讓我來聽實在是賺到了,付我30cent我就願意來!而B組會說,唉,這玩意根本不足以讓我付1刀來聽!最多值個30cent!——儘管如此,錨定已然在那,正一刀和負一刀,再怎麼折中,也不可能回到0的價位上。從此我再引申到「敝帚自珍」的問題上——從一個實驗中,我們往往可以推斷出比實驗內容本身更加豐富的實質——當有人問起他們這次感受,讓他們回憶的時候,A組會大嚷,天吶,為了那1刀我不知道受了多長時間的折磨,我真是後悔死了!而B組會說,付1刀我絕對是賺到了!我保證你再也沒有機會付這麼少的錢聽到這麼優美的朗誦了!——人們總是慣於誇大自己的感受,不僅僅是在口頭上,在心裡,他們也是非常真誠地這麼認為的,即使在聽朗誦的當時,他們的心態完全不同,而事後回想的時候,他們卻會真誠地誇大自己的感受,那種真誠,真誠到足以讓他們聲淚俱下,信誓旦旦,不夾雜半點虛偽。記得我們學過《小馬過河》么?故事以小馬過了河,得出了客觀的結論告終。但假設他所做的不是過河,而是馱重物,當他不是聽了松鼠和老牛的描述,而只是聽了松鼠的描述,那又會是怎樣的呢?他馱起東西的時候會說,哦,還好,並不像松鼠說的那麼重嘛,但其實,心裡的錨,已經高於松鼠告訴他之前的位置了。而當別人問起的時候,他卻很可能說,天吶,松鼠還真沒說錯!重死我了!我再也想不到能有什麼活比這更累人的了!你描述的每一件事,即使它是你親身經歷過的——你真的確定,那就是事實嗎?

6 「0」的魅力

- 來德國三年,我的家裡囤積了各種各樣沒用的東西,我從來都不知道怎麼用的攪拌機,半年不玩一次的吉他,三年不曾用過的杯子,專門被人借走的蒸籠,諸如此類許多許多。我不記得他們是從哪來的,也不記得我當初為什麼;就非得買來不可。許多人都像我一樣,只不過是一隻負蟲,背負的東西越來越多,直到自己背不動為止,翻翻行囊,捫心自問,這些東西對我有什麼用?我為什麼把它們帶入我的生活中?這些問題讓人困惑,我們應該承認,如果我們的消費都是理性的的話,那麼我們的支出恐怕要比實際省下一半——時間,金錢,精力,各方面的支出均是如此。而0,則像一個魔咒一樣,瘋狂地推動著我們的消費。我們會為一次免費的旅館而支出一筆大錢去進行一次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的旅行,甚至在此次支出中,旅館的費用其實僅佔了1/4弱,即使這次旅行糟糕透了,旅行之後才發現它敗壞了我們的整個假期;我們會為一張在中國境內的世博票而瘋狂地擠入世博園,即使當它在外國舉辦時,我們連聽說的興趣都沒有,僅僅因為它免了出境費用;我們會為買二送一而心思鬆動,哪怕那送的「一」對我們來講完全沒有任何意義;0是一個沉重的數字,拖著我們舉步維艱,創造著我們從來沒預期到的資源消耗;當你面對著滿大街的免費贈送,即使它們是真的,你還能夠那麼地心安理得地接受么?當你看到一支為了免費冰淇淋而排起的長龍,冷靜的你是否會疑惑,花上十幾分鐘乃至半個小時去排隊領一支冰淇淋,怎麼就比花兩塊錢買一隻划算了呢?

7 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

- 付費給你的岳母——這件事聽起來為什麼那麼地可笑?為什麼付50歐來表達對岳母辛勤勞動為大家準備一餐飯,聽起來就比花50歐給岳母買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彆扭得多?為什麼50歐的加薪在人們看來微不足道,理所應當,而年終給每人贈送一些50歐的小禮品,卻讓人覺得充滿人情味?社會規範會給市場規範讓步,而且是一去不復返。罰款不僅不能控制遲到率,而且打破了人們心中原本的道德天平,罰款成為了一件可以用金錢衡量的事情,而不是簡單的道德罪惡。當你實行遲到罰款制之後又撤銷它,人們只會覺得得到了一筆優惠而不會認為自己有任何恢復道德罪惡感的必要性。當我給客人泡茶的時候,若是客人送給了我一塊自製的小蛋糕,我會無比地開心,歡迎他下次再來,甚至於和他成為好友,而當我給客人泡茶之後,客人付了我2歐元小費,我只不過覺得算是意外之喜,或許有能力得到肯定的成就感,得遇知音的欣慰感,但並不會夾雜多少人情味在裡頭——即使前後兩者,在價格上或許是相等的。什麼時候該採用市場規範,什麼時候該採用社會規範,它們倆應該如何合理地共存著,換言之,在商言商的同時,又如何保持人情味,讓客戶感到更舒適和溫馨,這是每個踏入社會的人都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

8 接著我跳過關於「拖沓」的一部分,放到後面來說,先談談宗教、信條等等對人的動力的影響。

- 丹做的所有實驗中,有一個最令我感興趣,那就是誠信實驗。他把大量的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誠信、正直的人)分為三組,第一組是無法作弊的,第二、第三組都有機會作弊,不同的是,第三組在開始測試之前,必須在心中默念一遍聖經《十誡》。十分令人驚訝和矚目的是,第二組的成績較第一組高出一截,而第三組——竟然,居然,得到了與第一組完全相同的成績。更有趣的是,他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並無法完全地,甚至完全無法,背下聖經十誡的內容。換言之,適時地給人以道德上的提醒,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人滑向黑暗的深淵的。另一方面,他所提到的,警察,緝毒人員等等,之所以會甘心為了工作獻上自己的生命,並不是因為金錢——足夠的金錢是可以讓人為之賣命,比如販毒者,但緝毒人員的工資顯然達不到販毒者的水平,之所以他們願意拼上性命去保護,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信條和榮耀敦促著人們,它們價值連城,使人們拚死都要去捍衛它。在中國,許多人並沒有信條,沒有明確的道德規範——要自己建立明確而嚴格的道德體系是有相當難度的,而直接從宗教中去抄襲,則是輕而易舉,這就是中國當前信仰匱乏的問題。一個有完善價值體系的人,不會為什麼價值取向問題而困惑,他們能夠有強大的動力推動他們去行動,有嚴格的標準來限制他們的作為——這是在市場規範中保持社會規範的一個重要約束力。

9 拖沓症,英文叫做procrastition,pro是「向」,cras是「明天」

- 這方面,丹做了一個實驗,強制限期的,自主限期的,和強制無限期的工作,得出的結論是,強制限期的效果高於自主限期的效果高於強制無限期的效果。但,自主限期可以培養人們克服拖沓症的能力,而被強制限期完成的人,總有一天要自己安排自己的計劃表。這與日常人們的認知,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但另外,我還注意到了一點,就是劃分限期的方法,這是在實驗中沒有提到的。按照理想方案,把任務平均分成三部分,放在三個等分的時間段內,是不合理的;第一個時間段最短,而最後一個時間段最長,或者任務最重,這樣達到的效果能比等分要好得多。「外部聲音」要比內部聲音來得有效,這點與之前的誠信試驗其實是有相似之處的,或者說,把第三個對比組去掉,這兩組實驗的實質其實是相同的。在這方面,我有我自己的心得。我習慣把自己的缺點和可能犯的錯誤告訴自己親近的人,告訴他們該如何管理我。這點我要感謝下豐富了我人文社科知識的《讀者》雜誌,其中的某篇文章讓我深深意識到,最理智的人並非是有無限理智能夠控制自己的人——那不是人是機器或者神——而是那些,懂得自己理智的邊界,並且知道該如何讓自己站得與懸崖保持一定距離的人。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於是,知道「在河邊走」並不是安全的,要走,就在堤壩後面走。懂得給自己身邊的環境設立一個完善的管理機制,遠比在心裡再三告誡自己不能blablabla要強得多。

10 倒票實驗

- 倒票實驗是證明敝帚自珍的一個典型案例,實驗方法是對一場售空了的球賽進行倒票,由於票是通過抽獎來獲得的,對於觀眾而言,有票和沒票只是一個幾率問題,並非買到票的人就更熱衷一些——但得出的結果卻是,買票者和賣票者開出的價格竟然相差10倍以上。不同的立場使他們對票的價值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即使這在他們得到票或者沒得到票之前,是完全一致的。到底是什麼,在這件事中佔了如此之大的價格呢?我想,我們應該稱之為——一個很俗的詞——緣分,票是可以買到的,但抽到票的「緣分」,卻是買不到的。請大家注意一下吧。在這些事情上,我和丹的觀點是不同的。在我看來,價位差必然是有可以換算成價碼的人性部分在裡面的,比如習慣,比如「緣分」,比如「信仰」。我在此一一在列舉一下吧,「他人羊群效應」和「自我羊群效應」中的價碼(錨定屬於自我羊群效應之一),是放棄嘗試新的可能,商品是「他人的眼光」和「過去的自己的眼光」;預期效應(湯姆刷籬笆)源自於「預期值的不同」,這裡我做個解釋,比如勞動和鍛煉,勞動的預期值是酬勞,勞動是價碼;而鍛煉的預期值是「身體變強壯」,而金錢是價碼;免費效應中,「可能會用到的免費物」是天平的一端,而「為此消耗的時間精力和空間」是天平的另一端,但人們往往只注意到「免費物」這一端;「社會規範」中,「金錢」是價碼,服務是商品,與此同時,「為社會規範所花的心思」是價碼(社會規範比市場規範更隱性而且需要琢磨),而「人情」是商品;「市場規範」中,勞動是價碼,而金錢就成了勞動所獲得的商品,無法再附加性地購買人情;「信條」、「宗教」是商品,遵守之而付出的代價是價碼;拖沓症中,短期利益是商品,而長期利益是價碼,等等。倒票實驗中,你可以看出,平時人們所輕視的「緣分」,命運等等,其實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商品,使人開出逾十倍之差的價碼。懂得開發人性中隱藏的價碼部分,是投機倒把的最好方法。

11 驢的隱喻——放棄機會的機會。

- 隱喻很簡單,有一頭驢面前擺著兩垛草堆,他只能吃一垛,他猶豫啊猶豫,於是餓死了。在這裡,我繼續使用我的方法來分析,選擇的商品是有草吃,價碼是放棄另一堆草;而暫時不選擇,商品是保存選擇的權利,價碼是沒草吃。而考慮選擇不選擇的商品是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價碼是考慮的時間。換一個更實際的例子來說,兩套方案:一套是剩下50歐,買更廉價的機票;另一套是買貴50歐的機票,獲得價值75歐的附贈品;這個天平上擺著的是25歐的實惠和可能價值25歐的,用剩餘的50歐來選擇其他商品的機會。這個機會值不值25歐?更進一步的是,它們之間的差價,值得我們花多少時間去考慮?更進一步的問題是,考慮花這麼多時間去考慮差價的時間,與不考慮花這麼多時間去考慮差價而直接考慮差價的時間差價,又有多少?很明顯,這進入一個死循環了。如果我們事先直接選擇了價值75歐的商品,之後又發現這商品對我們而言,還不值50歐,能造成多大損失?新男友和前男友,直接選擇是不是會留下無盡的後悔?或者無論做出哪個選擇,都會有相同的後悔?或者考慮選擇哪一個的過程中,兩個都失去了才是最嚴重的後悔? 價碼一環套一環,我不得不說,丹只考慮了第一環,而沒有注意到,這本身就是個無盡的命題,快刀斬亂麻地放棄機會,或者放棄放棄機會的機會,才能夠使它消停下來。當差價已經縮小到對我們而言可以忽略,對它們的對比就已經毫無意義了,這是真正應該掌握的一個原則。

12 老鷹隊VS巨人隊

- 一場比賽是否犯規,能讓兩個完全理性的人產生無法定論的爭執,這是為什麼呢?真的如丹所說,是因為人性中存在非理性的東西么?還是因為理性雖然為理性,卻永遠有無法完善的縫隙?任何規則都會有縫隙,踩線幾毫米,或者越線多少才算是出界?當任何資料都無法清晰判斷是否出界的時候,理性就失去了它的作用,非理性接踵而至。當愛情失去了它的活力,你不可能用腦內多巴胺含量測試來驗證這一點,只能通過爭執和糾纏來解決問題的時候,是否應該感到絕望?要承認理性,必須得承認它有邊界,否則邊界問題就無法解決。

13 添加香醋的啤酒和百事可樂VS可口可樂

- 添加香醋的啤酒這個名字,是一個負價碼;而可口可樂這個名字是一個正價碼。我只說這些,剩下的,之前已備論。大家自己看書吧。

14 安慰療法與療效

- 不僅對人的理智而言,對人的身體也是一樣,信用是有價碼的;安慰療法就是利用了信用對身體的價碼。信用越高,其療效會越好。5分的阿司匹林和50分的阿司匹林,其信用價碼本身就是金錢。

15 價碼所造成的不誠實

- 丹接著論述道,相同價值的商品和金錢,商品引起詐欺的能力比金錢要高得多。無故抽人一包煙比無故收人5歐元的心理負擔要輕得多得多,即使這兩件物品完完全全就是等價的。這是為什麼呢?這之間的區別,在於流通性、也就是機會價值。5歐元的一包煙,和5歐元本身,是存在實際的價值區別的。5歐元的能力,遠比煙要強得多,因為它存在著機會。換一種論述方式,人們對殺死30歲的人和殺死5歲的人之間,有很明顯的價值判斷區別,在人們眼中,殺死後者比殺死前者要惡劣上千倍。為什麼呢?因為5歲的人比30歲的人要多出了25年的機會成本。同樣地,當等價價碼的機會價值越高時,人們敗壞它所帶來的罪惡感就越強烈。以偷盜現金、代金券和商品為例,偷盜現金的道德罪惡感必然要大於代金券大於商品。這就是價碼能造成道德敗壞的原因。並非道德就真的因為價碼的互換而敗壞了,而是在道德中,價值的對比遠非是現金那麼簡單。

16 信用卡危機

- 為什麼信用卡能夠引誘人過度消費?過度消費的商品是什麼,價碼是什麼?它的價碼比較廉價嗎?或者它的價碼有其它什麼特徵,讓人們更輕易地願意消費它?我們來分析一下。信用卡的本質是「對可預見的未來的透支」,所造成的結果是資金更高效的運轉效率。對於消費者而言,信用卡購買的商品是可見的,實際的機會;而消費的是未來的,不可預見的機會。當經驗告訴人們,眼下的這個機會難得,未來有這樣機會的機會渺茫時,人們便會選擇透支,這是一種理性消費,而並非非理性;當人們計算代價時——讓我們回到驢的隱喻中去——人們會把等待時錯過的使用時間考慮進去。提到儲蓄和養老成本以及及時行樂,有人在理性層面上,把前者看得較重,可是在感性層面上,卻把後者看得較重。這在丹看來,是一種非理性的消費行為,控制感性,保存理性的限制行為是合理的。因為感性愉悅之後帶來的是實際可觸摸的災難性後果,以及另一方面的理性譴責;而理性克制之後帶來的是實際可觸摸的妥善處理結果,以及感性上遲早回來的安慰。這裡就必須得提及到非理性和理性之間的一條界線——必須和非必須。非必須過度消費,是因為眼下可預見的機會並無特殊價值,而未來長遠的機會卻觸手可及,而感性衝動會使我們忽略這一點,使自己蒙受損失。

17 個性化選擇和非個性化選擇帶來的是相同的災難

- 在紐約和在香港做的兩項試驗,面對個性化和非個性化世界,人們都被迫作出選擇,為了尋求個性而強制選擇與前人不同的商品,或者為了不標新立異而選擇與前人相同的商品;這都不出於理性,而是讓自己為社會準則埋單。社會準則或者個人價值取向,是商品,而被迫犧牲的愉悅感,是價碼。

18 「明天會更好」理論

- 我在這裡私自篡改了丹「明天多儲蓄」的方案,這一方案的實質是,給自己定下強制性,非主觀能改變的條框,使自己在明天遵守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行為準則。首先,「明天」使人抱有僥倖心理,對「條框」的抵觸心理減弱,從而促進了「條框」的實施,其次,「條框」的硬性決定了它的實施效果。如果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實行「明天會更好」方案,明天就真的能夠好起來。


這本書有點意思,但是如果看過那本《思維:快與慢》,你不會再有興趣看這本的,這個作者的兩本都這樣。


首發在微信公眾號:心是主人身是客(shenshike-HK)

======

《怪誕行為學》:你這個人好奇怪哦!


丹.艾瑞里的《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
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by Dan Ariely

台灣人,尤其台灣妹紙,很溫柔地說你:「你這個人好奇怪哦~!」
已經算在罵你了。
《怪誕行為學》整本書都在說:人真的好奇怪哦!

這本書的名字雖然翻譯得……很怪誕,內容不錯,非常影響我的消費觀念。

一直以為自己算是有主見的人,甚少會受到推銷員的蠱惑,花冤枉錢。讀了這本書,才知道,生活在這個商業社會裡,陷井無處不在。再精明的消費者,也會不可避免地墮入一個又一個的消費陷井。有某些看不見的因素,悄悄影響我們的判斷,令我們做出非理性的行為。許多時候,我們上當受騙還不察覺。

所以說多看書大有好處,書中自有黃金屋,特別是看我介紹的書╰( ̄▽ ̄)╭。

下面是書中,談到的幾個有趣話題。

1 餓死的驢

有多少人有選擇困難症?

我曾經在兩個offer之間徘徊:
一份工作繁忙、老闆是惡魔但薪優;
一份工作輕閑、老闆和氣但公司不景氣。

我一會兒想頭上束條「拼搏」的布條努力掙錢;一會兒想幹嗎當金錢的奴隸啊?人生的意義在哪?一會兒想公司快完蛋了浪費什麼時間?一會兒想老闆是惡魔誰為他幹活?天天內心七上八下,十分煎熬,連春節也沒過好。
朋友也奇怪:不像你了,怎麼一點主意也沒有了?

在兩份offer之間舉棋不定,想得頭疼,差點決定兩份工作都不要,餓死算了。

打掃書房的時候,在書架上抄到這本書,一翻翻到「餓死在谷堆間的驢子」,那不就是我嗎?


(圖:布里丹之驢。布里丹之驢,是法國哲學家布里丹名字命名的悖論,假設一隻完全理性的驢,剛好處於兩堆同樣大小、同樣美味的乾草的中間,將會餓死,因為它不能對究竟該吃哪一堆乾草作出任何理性的決定。)

哎喲,可憐的驢,難道不能吃完一堆再吃另一堆嗎?

沒有選擇,只好一心一意;如果面臨多一個選擇,就會三心兩意,落至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那些在感情上腳踏兩隻船的人,最後也會一頭栽進水裡去了。

2  餌

再精明的人,都有精心布置的餌等著你上鉤。真可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訂閱一份雜誌,電子版59元,印刷版125元,電子加印刷版125元。

許多人理所當然地選擇「125元電子加印刷版」。但如果去掉中間「125元印刷版」這一個選項,只剩下「59元的電子版」和「125元的電子加印刷版」供選擇,人們就會選擇「59元的電子版」,會認為價格便宜的電子版也足夠滿足需求。

在這裡,「125元印刷版」就是一個餌,放在那兒令你覺得「125元的電子加印刷版」是多麼合算啊?!

不說訂閱雜誌,就談戀愛來說,電燈泡的功勞功不可抹。這些電燈泡就是餌,令你覺得站在電燈泡身邊的意中人多麼美或者帥,所以每一部電影必定都有男二、女二;每一個高富帥身邊必定都有屌絲;每一個美女都有一個「長相中等」的好閨蜜。

當然,好閨蜜可能會逆襲。現在,人們寧可不用電燈泡這樣的餌,都要「防火、防盜、防閨蜜」。

3 免費令人瘋狂

另一種常見的推銷把戲,是消費到一定的金額可以得到贈品。

說起免費品,每個人都為之瘋狂,不管實不實用,拖回去再說,哪怕它真正帶給你的是佔據了你寶貴的空間,過幾年還佔你的時間、精力去清理掉。這是因為每次消費,人有一種怕吃虧的心理(損失厭惡),價格越高,存在吃虧的程度越大,價格為零,怎麼也不會吃虧了。

對免費東西無法抗拒,人的非理性會導致不合算的消費:

比如商品由10元降到4元,和,由2元變為免費贈送,人們往往會拿免費的,而忽略了10元降到4元實際上有多達6元的折扣在眼前。
這一點,現在宜小心觀察。我發現,網上什麼雙11雙12大促銷,有的奸商會在促銷前先把悄悄調高了,再假裝降了價。我們真會遇到假的促銷哎╮(╯▽╰)╭

或者,為了得到毫無用處的贈品,花費更多的錢買了更多、更貴的商品,大大超出預算。
比如打算花200元買的商品,同樣的商品提價成為220元但免費贈送杯子一隻。人們往往會多掏20元買帶有贈品的。雖然那杯子可能只值10元,而你根本不缺杯子!


(圖:送這樣的杯子,我也瘋狂。)

4  談錢傷感情

人們一方面擔心吃虧、貪便宜、搶免費東西回去,另一方面卻又拒絕接受金錢。

參加朋友的家宴,不能酒足飯飽後,一邊剔著牙,一邊掏出錢包,問多少錢。對朋友宴請的回報,只能抱著一枝酒、一束花去。

幫了某人的小忙,並不期望對方掏出錢包來問:該給你多少錢?這樣會覺得受到了一種羞辱,自降身份至侍從一類。

除了錢,有時人更想當一下好人,以滿足自己的心理舒服。捐錢做慈善,有一部分原因就為了滿足心理舒坦,這在我「羅爾事件反思:聖母病戒不了」一文中,談過這種心理。

和約會對象,春宵一度,不管誰掏錢,都會令另一方拂袖而去,雖然伍迪.愛倫說「免費的性是最貴的」。事實如此,沒有比老婆更貴的了。在沒有變成老婆痛宰你之前,人都喜歡假模假樣,說談錢傷感情。

談錢傷感情,傷的是一顆想當好人的心吶。當然這方面予我來說,是個例外,來我家吃飯的朋友們,或我幫了忙的朋友們,儘管拿錢來羞辱我好了。囧。

5  心因性

人們的天性永遠受佔便宜、怕付出,付帳的時候會感覺痛苦,因此,作者建議大家不要AA制,而用輪流付帳來減少付帳的痛苦次數。

這一點,感同身受,我買東西喜歡一下子付清,哪怕有免息的分期付款也不願意享用。推銷員經常像看怪物一樣看我,不理解我這種有好處不佔、不符合現代信用機制理財的做法。付全款時巨痛一下就再也不用想起這件事,不必每個月付款又得痛苦一下。

人們那麼討厭付帳,另一方面,又不無矛盾地消費貴价物品令自己心安,得到某程度的心理享受。書里舉了漂亮的器皿令食物美味,貴价的藥品才會「有效」等例子,有的病人對自己的心臟或膝蓋感覺不適,醫生對他們進行假手術後,他們也感覺到病症減輕,這可是真正的心因性因素。

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被喬布斯激將「你打算一輩子賣糖水?」,就辭掉百事可樂的總裁,去蘋果公司當CEO。他在百事可樂「賣糖水」的時候,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將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給蒙上眼的人吃,許多人覺得百事可樂更可口。

6 迷戀所有物

因為自己的非理性,搞到投資上損手爛腳的例子比比皆是。最著名的一種心態,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有著痴迷的心態,經濟學家稱這為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比如對自己持有的股票死死地握住不肯放。
在下我的滙豐銀行股票100多元買入,跌至50元供股,不放;升至93元不放;現在60-70元間徘徊,更不會放,洒家打算和它談一輩子戀愛。

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痴迷,還體現在房子上。書中舉了一對夫妻,出售自己的房子,開了不合理的高價,根本就賣不出去。他們堅持認為自己的房子值這樣的價格,因為這地板是什麼貴木所鋪,那玻璃門又是定製的,房子的裝修多麼美、格調多高……對所擁有的房子的痴迷,開出了非理性的價格。

針對人們對擁有物的迷痴,商店可以放心大膽動用傢俱試用的推銷手段,只要傢俱搬回去開始使用,人們很容易將這件傢俱當成自己的物品,產生迷痴心態,不肯再退回去。
這種推銷術對中國人可能無效,精明的中國人才不上這種當呢,哼哼。

對自己的東西痴迷還可以用到人身上:闖禍的熊孩子?肯定是別人不對;出軌的老公?只打罵第三者;老婆?好像就老婆是別人的好。說了半天,看來男人真是理性的動物。

7  比想像更興奮

看上去很理性的男性,會在性興奮的時候變得非常非常非理性

書里有一個實驗,問試驗者會否和憎恨的人、痴肥者、60歲以上的人......發生性行為?
試驗者在冷靜地時候,很少人會回答「會」;
一旦處於性興奮狀態,回答「會」的比率直線上升。

人為什麼經不起誘惑?
興奮的時候,就是一頭豬也會上啊!


======

更多文章,在微信公眾號:心是主人身是客(shenshike-HK)


是掀開行為金融學的序幕之作,雖然還不成體系,卻是大勢所趨


「可預測的非理性」道出了本書主題。之所以叫非理性,是因為許多荒誕行為明顯不符合傳統經濟學關於理性人的假設;之所以可預測,是因為這些荒誕行為的背後另有一套的邏輯。

以自身舉例,每天下班,我都習慣帶些書回家閱讀。理性的做法,是選定一本,因為晚上時間有限,一本書絕對夠讀,而且拿著方便。但事實卻是,每次我都要帶3本以上,結果搞得包很沉不說,閱讀效率也很低,因為選擇要看哪一本著實困難,經常是翻著這個想著那個。

再比如,參觀世博會的時候,因為人多且只有一天時間,根本不可能每個館都看一遍。理性的做法,是事先選定4個左右最想要看的場館,然後便只管排隊和欣賞。但事實卻是,為了儘可能多的收集印章,我在各個場館之間走馬觀花、疲於奔命,一天下來累得像條狗,而看到些什麼早已不記得。

對於這些不理性行為, 《怪誕行為學》解釋說,是由於人們天生傾向於留有選擇餘地,保持多種可能性,從而不斷「手忙腳亂地從一扇門沖向另一扇門」。書中還進一步指出,最好的選擇,就是「果斷關上該關的門」,克服追逐毫無價值的選擇的衝動。

於是,現在我每天只帶一本書回家,儘管閱讀效率沒有顯著提高(主要還是看心情),但包確實輕了不少。不過,這裡就又涉及到了另外一個話題,就是拖延症。

為什麼每次都提前計劃好了撰寫報告,卻一直拖到最後兩天才動筆呢?為什麼每次都下定決心要早起跑步,第二天卻起不來呢?為什麼已經「果斷關上了該關的門」,閱讀效率卻還是「看心情」呢?這不就是拖延症嘛!可惜,這本書卻對拖延症的成因語焉不詳,提出的解決方法更是一派胡言,什麼「預先干預機制」(即自我控制,設定時間底線)。如果這招有用,拖延症早已不存在了好嘛。

此外,本書的一些理念令人反感。如,書中強烈暗示一種將人類個體視為工具的觀念-如果不算明示的話。或者更直白的說,書中教導如何在他人無意識的情況下控制他人的行為。

舉例來說,書中建議約會的時候,要帶一個身材、相貌都比你稍差一些的夥伴,這樣,由於「誘餌效應」,約會就很容易成功。再比如,書中鼓勵企業通過禮物,而非現金的方式去獎勵員工,理由是,在這種情況下起作用的是「社會規範」,員工對企業會更加忠誠,工作起來會更加賣命。相反,如果企業採取現金獎勵的方式,起作用的將是「市場規範」,屆時每個員工都將開始計算成本收益,獎金將會被視為理所應得的報酬,從而員工不再對公司心懷感恩!(可是,社會進步的目的,難道不正是為了實現個人自由嗎?)

我想,馬基雅維利如果讀到本書,肯定會會心一笑。


非看不可!


剛看完不久,真是本好書!
很多日常生活中值得我們深思的行為,免費那章的內容比我看完整個免費那本書的印象更加深刻。
裡面的研究方法,讓我見識到社會學研究的魅力與樂趣,科研也可以做得很有趣,很有意義


我從來沒有看過《怪誕行為學》以及相關的書籍,只是對它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直觀感受!
相反,《組織行為學》、《心理學》倒是小小的看了一點,在看這些書的時候,我感覺裡面說的很多東西非常有道理,即使其餘的一小部分在我看來是瞎掰,這是當時看這些書的感受;
後來,隨著知識的增長,自身的體會,我發現《組織行為學》《心理學》之間的東西並不是那麼的有用,之所以有這樣的體會,是因為我發現,人作為一個系統,當然呢,是物質系統和意識系統的綜合,並不是那麼的先進,它還是有著許多不足,這些不足連我非常喜歡的博弈論的知識都無法解釋。
我不知道這些不足,怪誕行為學是否可以有一個更系統的說明,不過我不期待。
因為我發現有一個哲學家已經說了非常好了,維特斯坦斯,他從詞語的定義開始研究(存在主義哲學,現象學在他眼中是瞎扯,他認為這些東西連詞語的定義都沒有搞清楚)用一個又一個的數字或者數學公式去發現,目的是為了尋求一個像1+1=2這樣的不變真理,最後,維特斯坦斯自已都被自已的發現震驚了,因為結果是「除了數學以外,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真理」,言外之意就是這個世界是混亂的、無序的。(當然,請不要問我「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這句話是不是真理,我不想在這裡討論悖論)


書中的一個觀點,有些時候我們認為一些東西不好,不是因為體驗,而是因為預期。如果我們事先相信某種東西好,於是,他一般就會好(我們認為他不好,他也就會不好)。


舉個自身的例子吧。關於學生會的,在還沒進入大學時就老聽別人說學生會好黑,好貪。於是我就預先假設了學生會是好貪的。到後來反正只要是學生會關於錢的事,我都會把他歸結到被學生會貪掉了。比如我運動會的事,事先是說好是30元一分的,結果發錢的時候就變成了25元一分,於是我就很惱火的大罵學生會。冷靜下來後,我就去找輔導員問了個清楚,回答還是25元一分。但是,我還是依舊懷疑是學生會的人把錢拿走了(對了,還有運動員的補貼40元也沒有發)。


推薦閱讀:

2013 年你看過哪些值得推薦的好書?
有哪些心理學入門的書推薦?

TAG:書籍推薦 | 閱讀 | 書籍 | 文學 | 書籍評價 | 經濟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