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高人聊天勝過自己讀書嗎?
羅胖(羅振宇)發了一條微博:世界閱讀日終於過去了。我能弱弱地說一句嗎:只能依靠閱讀提升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至少,不愛讀書沒什麼可自卑的。你們的知識面不見得比書蟲們小。我自己的心得:聽高人聊天比自己讀書效率高。
接著,余世存呼應羅胖:
@余世存非常道微認證-隨時隨地分享身邊的新鮮事兒Sina Visitor System
關於閱讀。新興科技工具對訊息的重新分類和傳播方式改變,使我們幾乎一統天下的視覺思維霸權發生了動搖,更不用說閱讀思維。無論我們如何提倡,「閱讀」註定不再作聖作神,它被請回到眼耳鼻舌身意等「諸子」的行列。人們對於長篇靜態文字的閱讀能力註定非常弱化,但人們仍有望綜合和超越。大家怎麼看?
不知道您是否有認真思考過一個問題:大師何以成為大師。
大抵是近年關的時候,一位老朋友在好友圈中說到:希望朋友們寫一些寄語,以資前行之動力。在這種浮華橫世的年代,求文作禮的並不多見,深感應該慎重對待。當時便寫了些自己的心得體會寄送了過去,其中談了3點「普世謊言」,其中便有一點是關於「學習」的謊言。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我都一直被告知:所謂學習,一是從書中自學,二是自身經歷或聽他人經歷。然後,在自己讀了很多大師的作品後恍然大悟到:所有的書面的、口頭的經驗都只是素材,素材無所謂好壞,你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形成自己的系統:邏輯系統、語?言系統、話題系統、行為系統、才能系統等。比如?子,簡簡單單的天人合一,無為而治,也能形成自己的系統,講出:「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而成就一家之言。所以,當別人提及你系統中的事物的時候,你如果能夠按照自己的語言體系、自己的邏輯體系、自己的素材體系進行描述,那麼你便與大師幾乎無異了。」
時常自己讀書、看電影,抑或是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會在某一個時間點上有種「頓悟」的感覺,那一瞬間發覺很多事情的本質都是相通的,但就像忘記了到嘴的話一樣,總是差一點而說不出來。比如,我們看罷每個朝代的興亡後總是多少會有「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感慨,當我們合上歷史,回顧一幕幕合久而分分久而合、文爭武鬥、忠奸相害、權謀攻伐、金戈鐵馬、快意恩仇的情景,然後得出結論:「歷史大抵如此,往往複復總是這麼幾件事情」。但是細細究問起來,又有幾人能夠說來「大抵如此」的「如此」是怎樣的。
同樣的歷史素材,馬克思則從宏觀的角度對所有的歷史進行歸納,得出一個結論:「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並以此構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再如黃仁宇先生,主張從大處著眼,從大趨勢上去把每一個時間節點上的相關具體事件串聯起來,獨創了自己「大歷史觀」的體系。
所以,無論案例是與高人聊天抑或自己讀書得來的,案例本身並不重要,自己思考形成知識體系才重要。
像我輩平平,如此談論「大師」可能有些不夠分量。但是如果您願意放下一切的崇拜權威的心理,仔細回想一下你心目中真正的大師,會發現他們的思想之所以閃耀並非因為其難以理解,相反,這些思想的本質往往是很簡單的。既然同樣都是簡單淺顯的知識,為什麼有的人講出來就成了大師。我想,因為他們形成了一種體系,形成了一種特別的描述這個世界的方式。
記得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有一次對他的朋友說他準備寫日記:「我不打算髮表,我只是想記下事實,供上帝參考」
「難道上帝不知道那些事實么」他的朋友問到。
「知道,」西拉德說,「他知道哪些事實,可他不知道這樣描述的事實。」
是不一樣的描述方式成就了大師,而絕非那些事實。
關於對「大師」簡單化的想法啟發於理查德·費曼先生。我對費曼先生的尊重並非源自他對人類歷史的偉大貢獻,更多的是源自於他對權威的態度。他說過一句比較有意思的話:如果有些大師寫的東西你看不懂,那麼只能說明這些大師寫得不好,真正的知識的本質都是簡單的。
費曼先生在自己的自傳里提過這麼一個事情:「在普林斯頓研究院,物理系和數學系共用一間休息室。每天下午4點鐘,我們都在哪裡喝茶……,大家會坐下來下下棋,或者討論些什麼理論,在那些日子裡,拓撲學是很熱門的話題......對數學家來說,拓撲學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學問,其中有一大堆千奇百怪的可能性,完全反直覺。於是我想到一個主意,我向他們挑戰:「我跟你們打賭,隨便你提出一個定理,只要你能用我聽得懂的方式告訴我,它假設些什麼,訂立時什麼等等,我立刻可以告訴你,它是對的還是錯的!」......而我基本上都能正確猜出來。"
所以,按照這些大師的系統性眼光來看待問題,會發現很多事情都可以拿掉那些花哨的外衣,看到簡單的本質,我覺得這就是大師與常人的最大區別。
令人欣慰的是,如果您意識到每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那麼您就會明白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大師。
借用查理·芒格的智慧來說:「你們要怎樣才能得到普世智慧呢?使用哪種方法能夠讓你們躋身於世上極少數擁有基本實踐智慧的人士之列呢?長久以來,我相信有某種方法——它是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比絕大多數人所用的方法都有效。正如我在南加大商學院說過的,你們需要的是在頭腦里形成一個由各種思維模型構成的框架。然後將你們的實際經驗和間接經驗(通過閱讀等手段得來的經驗)懸掛在這個強大的思維模型架上。使用這種方法可以讓你們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加深對現實的認知。」
那麼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應該如何有效的學習呢?在此談一下我的淺見,供您參考。
首先,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可以觸手可及的時代,可以極大效率地獲取各類素材。
茨威格在《人類群星璀璨時》裡面提到:「在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 一個人類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流逝」。拜科技所賜,拜人類漫長的歷史所賜,我們可以跳過那些「漫長的無謂流逝」的歲月,而直接查詢領略到跨度數千年中出現的相對有限人類的智慧閃光點,能夠讓您最快地積累各種素材。
其次,正確地方式去學習歷史,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基礎。現代廣告教皇大衛-奧格威在《一個廣告人的自白》裡面提到一個有意思的觀點:「很多廣告人都在提倡要打破陳規,但是他們卻不知道什麼是陳規;更不知道正是很多陳規的存在,是歷代人犯錯之後得出的總結。」通過回溯歷史,您可以知道哪一些信息可以成為知識體系的基礎,而哪一些信息只是一些有條件的衍生素材。
另外,需要懂得取捨。學海無涯而吾生有崖,不要試圖一開始就去追根問底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存在,只要順著您所興趣的領域慢慢深入,您會發現在即便是有限的領域也將衍生出一個完整的世界體系,正如約翰·繆爾所說:如果我們試圖理解一樣看似獨立存在的東西,我們將會發現它和宇宙間的其他一切都有聯繫。
當然,學習還有一些方法與技巧,在此羅列我先前另外的3個答案:
1、是關於如何構建自己系統知識體系的回答:世界上真的存在記憶宮殿嗎?常人能掌握嗎?
2、是關於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3、是關於如何借用歷史素材,生命、宇宙以及一切事物的終極答案是什麼?
請原諒我作為一個平平之輩對「大師」的談論,感謝《麥田裡的守望者》裡面的一段話給予我寫作的動力:「你並不是第一個,史上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像你現在這樣,在道德上精神上都有過彷徨的時期。幸而,他們當中的幾位都將自己的彷徨的經過記錄了下來,你可以向他們學習,正如有朝一日如果你有什麼貢獻,別人也可以向你學習,這真實一個巧妙的輪迴,而且這不是前者對後者的教育,而是歷史,是一首歷史的詩歌。」
最後,談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在知乎上經常會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A與B哪一個比較重要?」,例如「情商與智商哪一個更重要」、「學歷和經驗哪一個更重要」、「產品和營銷哪一個更重要」、「詞和曲哪一個更重要」「聰明、努力、天賦哪一個更重要」、「自由和平等哪一個更重要」、「投資人更看重團隊還是更看重產品」。人們似乎在很努力地要弄清二者之間的權重,就好像他們可以自有取捨一樣。
這讓我想起了《紙牌屋》裡面的一句台詞「痛苦有兩種,一種能讓人從中受啟發,一種只是讓人浪費時間徒增傷悲,對於後者,我不要在上面浪費哪怕一秒鐘的時間」
是的,不要在這種問題上浪費時間,因為每個人心裡其實都明白,其實這些因素都重要。
希望有所幫助。
Lonely Planet (Lonely Planet).
2014年5月1日
以個人經驗來說,聽行業專家的講述,確實有助於建立一個更加完整的知識地圖,搞清楚某類知識的脈絡,但這只是個人學習的一個步驟而已。讀書也好,實踐也好,都是更為重要的部分。
我工作的前5年埋頭寫代碼,帶的團隊規模小,也無需太多管理技巧。等到後來管理職責越來越重,才意識到自己需要更系統的學習下如何帶團隊。現在回憶起來,這個過程基本上是四步走:摸索嘗試,高人(?)指路,主題閱讀,實踐總結。對我而言,這四步換了順序或者缺了哪一步,最後總得補回來。
最初自己的摸索很重要,嘗試中遇到的困惑和錯誤都很好的標示出了我在個範疇內目前具備的能力範圍,讓後面的學習探索更有針對性,更高效。
遇到問題我首選的不是讀書,而是找一個自己能夠信任的相關專業資深人士(稱其為高人未必合適)去請教。我總是帶著問題去的,但是不會僅僅圍繞問題本身來討論,這個討論的過程,其實是我梳理現有知識,並進一步標示空白的過程,我經常會把魚骨圖倒過來做解決某類問題的知識/技能樹。這個環節的重點不在於搞清楚細節,而是搞清楚這項知識的大致面貌,以及需要補足的部分。
之後圍繞建立起來的骨架,用主題閱讀來豐富各個枝節的內容,並在後面的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修注,自己在這個領域的框架,也就基本夠用了。
我不習慣靠讀一些系統性的專著來建立知識框架,因為其中有很多內容都有適用環境和條件的限制,本來也只能做參考,花太多時間去消化再往自己身上套,並不是效率最高的辦法。身邊的高人是幫助自己建立一個知識框架的最佳信息源,但是離開後續對這個知識框架的擴展豐滿,缺少對環境因素的適應調整,缺少對各種執行細節的琢磨推敲,最後自己得到的也只是一個沉睡的知識骨架罷了。
補充:關於和「高人」聊什麼
其實我收穫最大的,是這些人征服整個知識系統的過程(大家也都更樂於分享自己的故事不是么),了解這些可以讓我有了一條清晰的學習路線圖,同時也可以學到更多如何去學習的方法。至於具體的知識和技能本身,似乎倒成了一種副產品了。
我覺得聽高人聊天應該恰恰是給了自己讀書的動力吧。
——
補充幾句,不過因為是手機,所以不展開了。
假使閱讀一本書,你所學習到的知識是百分之五六十(相信我大多數情況還沒有這個數)。
而高人為什麼有這樣的見地,因為他們也閱讀。也許他們讀完一本書也不過了解百分之五六十的內容,但他們鑽研,思考,順藤摸瓜找到其他資料,再通過教授他人,輸出知識,以及交流,也就是題主說的「聊天」,他們的知識就可能了解到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地步。
而如果我們只是聽高人聊天,刷知乎的回答。我們能吸收的,最多只有這個知識的百分之二十而已。(聽和略讀留下的理解簡直少得可憐,獲得資訊和理解運用完全是兩碼事。)
我個人把這種稱為「二次知識」。能夠滿足一時的飽腹感,但卻缺少真正的營養。
這就是為什麼說聽高人讀書反而是令我們感受到自己的無知,而促進我們去閱讀。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舉個例子。
我讀碩士期間有一門必修課,課程內容是梳理二十世紀以來的文學理論,用的課本是Terry Eagleton的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任課老師絕對是高人,隨便拿一個現代的文學理論或者概念,他都能夠融會貫通地侃侃而談,且絕對不空談。但是,他很忙,每次上完課要我們預習閱讀,然後下次上課針對我們閱讀的章節進行提問。當時,全班五十六個人,經常上課鴉雀無聲,大家都提不出問題。老師只能搖搖頭,針對一些重點講一下。每次經過他講解後都覺得醍醐灌頂,當下覺得明白了。事後馬上又糊塗了。
究其原因,我們的大學四年沒有接觸過任何文學理論,碩士階段突然接觸文學理論,不要說提問題,連看懂都很困難。那個時候,跟高人交流,我們幾乎是文盲。我們僅僅是聽,連複述出來的能力都沒有!
後來念完碩士,又讀了博士,成了老師,做了這位老師的手下。當我再回過頭讀那本書的時候,覺得內容上都能理解了,因為經過幾年的閱讀積累和思考,慢慢地能夠理解書中的基本觀點。現在,我再跟這位老師交流的時候,就有了比較強的問題意識,可以討論,甚至反駁。
以上很多回答都很好,並不是所有的高人都願意和你交流。如果你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有時候跟高人交流不過是聽天書,一個簡單的概念你不理解,你們的溝通基本無法進行。
你要跟高人交流,至少你的程度和高人不會差太多,至少你們之間有的聊。
當然,純粹經歷豐富的高人,跟你說他的奇聞異事,那不需要你有底蘊,你聽著就可以。下次見到別人現學現賣,彷彿你也是高人。不過,明眼人都知道,你不是。
那些知乎當中的大牛或者大神,絕對不是靠跟高人聊天成為大家眼中的大牛或者大神的。
最後,說白了,提倡聽高人聊天勝過讀書,不過還是現代社會快餐文化的最直接反映,是大家都急於找捷徑的反映。最近的經歷正好能詮釋這個問題。
鄙人正在做的畢設是用CFD模擬膽固醇在血液里傳遞和反應,其中有個問題卡了我很久。這期間我查了很多資料,軟體的官方手冊,程序的document,各種我能想到的方法試了個遍,但還是搞不出來。 之後和組裡的大神同學聊天時聊到相關的話題,他提到一些可能的原因瞬間點破了我的問題,然後當時感覺我瞬間頓悟了我卡在哪裡以及原因是什麽。然後我回去立刻就解決了。
這樣看起來聽高人的聊天遠比看書收益大,我幾個星期的看資料摸索還沒這幾分鐘起得作用大,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沒我之前看資料和自己的各種嘗試,即使聽到高人說到類似的問題我也不會受到任何觸動和感悟,完全意識不到其中有解決我問題的key。
比如我如果能和李安聊天,最多就問些很泛泛而談的問題,但是一個國內的新導演可能就會問一些敘事方式,如何用鏡頭表現意象,如何協調片場的問題,從而從李安上收穫良多,境界有所突破,這就是之前看書積累起的作用。
所以我認為看書和與高人交流都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對方的。看書類似於量變,對你自身的積累,為以後成長做基礎。而與高人交流類似於質變,能點破那層窗戶紙。不要小瞧這層窗戶紙,好多事情有時候就被這層窗戶紙卡死,你自己無論如何努力就是沒用,陷入了平臺期。這裡的問題不是努力聰明程度,而是境界問題,如果關鍵時刻有高人點破,會大大加快你的成長。
私以為,聽高人聊天最大的缺點不在於境界的高低,而在於接受的知識是「碎片」的,接受的方式是「被動」的。
聽高人聊天的模型類似於我們每天都在網路上被動接受了大量的碎片信息,其一在於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很難形成系統化的知識,今天看一點物理,明天看一點情感,或者簡直就是一盆大雜燴,雖然對於智商正常的任何人來說多少肯定是能學到一點的,但是不容易看到聯繫從而達成理解,知識很難有效積累,不如一本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的書對你的幫助大。
另一方面則在於自己巋然不動等著知識的浪潮去席捲自己,而不是去海灘上挑選屬於自己的貝殼,這和填鴨式的教育沒什麼區別。自己沒有主觀的動力,沒有自己的「問題意識」,反而依靠他人的分享,久而久之也只是一個接受者,而無法成為一個創造者,唯一創造的也只可能是把自己聽到的原封不動的再講給另外一批懶人。
聽高人聊天邏輯前提是,你確定他是高人,而且他願意讓你聽。且不說這兩個很難辦到,就算辦到了,兩位高人的聊天也是僅僅圍繞他們的問題,他們的看法,可是自己作為旁觀者,不妨捫心自問一下:「我的問題在哪裡」。從世俗意義上說,沒有屬於自己的問題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而只看別人的問題更是雪上加霜。正如一個原始人不應該擔心「如何禁止未成年人進網吧」這樣的問題。
「不愛讀書沒什麼可自卑的」,羅胖子只是提供另外一種視角而已,看客們沒必要只站在自己的山峰上一覽眾山小。只不過這句話脫離了具體的人,具體的事情,顯得太過模糊難免會霧裡看花,如果安上一個具體的情景,這個問題更有價值也容易討論的清楚,因為支持或反對,一旦安上一個有利於自己言說的情景,聽眾就會被不知不覺的帶入,很難再跳出來。關注知乎大牛們能讓自己變牛么?大多數時候會讓你變成類韓劇粉。
什麼時候去聽高人們聊天,什麼時候自己埋頭幹活是個好問題。
零碎化的學習,永遠不如有規劃、持續的學習,前者會讓你變成一個好的段子手,後者會讓你變成某個專業的大牛。
在我看來如果自身知識儲備達不到聽懂「高人」聊天的層次的時候,高人是不會跟你聊有價值的問題的。親身經歷是在我四六不懂的時候高人們都遷就我不和我談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我有了一定知識儲備的時候大家才開始聊專業問題。再到後來我需要他們教我一些東西,我吸取教訓,每次去請教也是建立在我能學到「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的這個大前提上的。
這就如我們讀各種各樣的材料一樣,不同方向知識儲備的人看到的東西可以是天差地別的。而高人們也是一本一本書讀出來的,自己若是沒有同樣級別的知識儲備,是根本不可能「腦補」他沒有說出的東西的。功夫全在詩外,大家一開始說的永遠是知道的十分之一,只有一點點問,才能慢慢深挖慢慢獲得真正的insights,慢慢地趨近百分之百。既然也要具備同樣的知識儲備,那為什麼還需要和高人聊天?因為高人能教我們如何高效並行(采銅的話)地調用知識,發生有機內在聯繫,而高人因有多年操作經驗,他們的提點也能更好地幫助我們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進而真正把事情做美。--
對了,這裡學習的材料清單我忘了說,之前也說過的,是高人給開的,或者高人提供方向去選的。高人能提供的是知識的骨,得靠我們自己把血肉放進這骨架里,最後讓高人來給這個軀殼注入靈魂。
不多讀點書怎麼能分辨出誰是真正的高人呢?
我是學計算機的。當年我在清華某實驗室干苦力時,他們聊天每句話里的每個名詞我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所以我的結論:
1,讀書比聽人聊天有用。
2,當高人比你高太多時,聽他們聊天除了打擊自信什麼也收穫不到。
絕不。
高手是不會跟一般人聊深入的問題的。很簡單,聊了你聽不懂。
李昌鎬、馬曉春坐在棋盤前面對面,手往哪裡一點,大家都懂了。
我坐李昌鎬對面,他講上一下午,我可能還是不太懂。
——水平差距太大,接不上招。
《圍城》裡邊,褚慎明吹牛,說承羅素看得起,請教過我一些問題。
其實羅素是問他早餐吃了些什麼。
高手聊早餐吃麵包好還是牛奶好,你當然聽得懂。
但聽這種東西,用不著找高手。隨便一本專業的書,就可以解決。
真正讓他成為高手的那些東西,他不會講;他講了,一般人也很難懂。
只有一種情況,聽高手聊天會受益。就是,你和他從事同一行,聊專業問題。
其他情況下,所有的受益無非:
「他氣場好強大!」
「他懂得真多。」
但真正能被你領會吸收的,幾乎沒有。聽他聊天,只是一種體驗。
感官上的體驗,沒有智識上的幫助。
嘻嘻哈哈聊聊天就層次飛升,沒那種可能。
先看羅胖的原話
這是兩條,前面一條是:
「
世界閱讀日終於過去了。我能弱弱地說一句嗎:只能依靠閱讀提升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至少,不愛讀書沒什麼可自卑的。你們的知識面不見得比書蟲們小。 」
第二條是:
「我自己的心得:聽高人聊天比自己讀書效率高。」
① 個人覺得這幾句話基本沒什麼問題
A.先說第一條「只能依靠閱讀提升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個基本同意
提升自己本來就有很多種方式,即使古代中國,閱讀也不是唯一的自我提升方式
「至少,不愛讀書沒什麼可自卑的。你們的知識面不見得比書蟲們小。」——這個也基本同意
不光不愛讀書沒什麼可自卑的,沒錢、沒學歷、沒長相、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都沒什麼可自卑的;
「知識面不見得比書蟲們小」——這個也是事實
網路如此發達,各種「百科」的諮詢如此易得,相比之下,通過讀書來擴充知識面效率就顯得非常低下了
B. 至於「我自己的心得:聽高人聊天比自己讀書效率高。」
這是主觀感受,也沒什麼好說的。
但如果遇到好老師,上課學複變函數、馬哲馬經是比自己自學效率高的多。所以在一定條件下,這個說法是對的——這是也是為什麼羅胖會有這結論。
所以這段話對不對呢?基本是對的
但我贊不贊同呢?基本是不贊同的
②問題一是傳達的價值觀
如果只看字面,這段話是沒什麼問題
但其傳達的主要思想是:讀書並沒那麼重要了——這才是問題
③問題二是對讀書目的的誤解
讀書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擴大知識面,而「提升自己」也有很多層次;
以為讀書就是為了擴大知識面,本質上是把閱讀當做了炫耀的資本;
擴充知識面是一種提升自己的方式,但更深入的了解某個領域的知識和內容也是對自己的提升;
「聽高人聊天比自己讀書效率高」的判斷基本是正確的,但以「效率」作為自我提升的衡量尺度是有問題的——況且還是建立在以「擴大知識面」為讀書目的的基礎上;
想要深入了解某個領域的東西,讀書不僅僅是重要途徑,也是必須的。
去上相關課程可能會比自己看書效率高,但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這個條件——即使大學生,在你想了解非本專業的進化論/人機工程/民主政治/辯證思維的時候,學校也不一定有提供這些課程的條件。即使有相關課程,一門課的時間通常是4個月左右,如果自己願意花點時間閱讀,一定比在課堂上了解的更多更深入。
而聊天,比「上課」就更差了一些
「聊天」決定了談話內容的隨意性——並且你是聽高人聊天,更決定了高人表達方式的隨意性和選擇聊天內容的自由性。
首先高人談的就不一定是你想了解的;高人想聊的是三體運動初始狀況對運動情況,而你只不過想了解下幾個微積分的解法——這關三體運動什麼事呢?
其次聊天不嚴謹,主觀性自然比寫書要大的多。
即使和Spencer A Rathus本人聊天,你也不一定會對進化心理學有多深刻的了解,但如果願意讀他的書你一定可以知道當前進化心理學的研究狀況
更主要的是,很多知識的學習就不是你能通過聊天收穫到的——去和茆詩松聊天,光聊是不能讓你學會解題的,概率題還不是要看書做習題才行;如果神侃能讓你算對常微分方程,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掛科了。
不大同意 @采銅 對於羅胖經常能和高手聊天的判斷
從羅胖自己的節目情況來看,羅的知識面也還是很有限的
節目的話題來來回回就是那幾個,除了歷史和兩性關係,唯一有印象的例外就是兩期關於進化論的節目,但他也是從人文角度分析,而《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裡面的科學研究,羅胖本人是否真的理解也很難說(儘管這只是一本寫給普通人的科普,但個人覺得從其節目的情況來看,羅胖並不是很清楚書中的研究)——這也難怪,羅盤自己是文科出生,團隊也以文科為主,理科內容對他和他的團隊來說可能也並不好消化
如果真像羅胖說的「聽高人聊天比自己讀書效率高」,除非他接觸的「高人」圈子過於狹窄,否則只能推斷出「和高手聊天並沒有有效擴展其知識面」這個結論了
——當然,圈子狹窄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否則早就有高人支出「技術奇點」的「奇」應該念「ji」了
所以,對題主問題「聽高人聊天是否勝過自己讀書 」的回答是:不
PS:此處說的書是真正有價值的書,那種下個電子版都覺得佔用硬碟空間的書不光不值得讀,還加重了讀書人篩選的負擔的書,在當前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根本不值得出版,也不值得浪費紙張油墨、書店的空間或你的電腦硬碟——這類沒有價值的書不在討論之列。
我想吐槽的是,羅胖自己的節目就是個推薦書的脫口秀…
「羅輯思維」是靠關注度和粉絲會員費盈利的…
他這麼做真的不是製造話題引起更多的關注以壯大會員和獲得更多的對節目的關注?
BTW,我男神李伯清散打的比羅胖有水平多了……李北北最有文化了~
最後吐槽下知乎上的很多問題,如果提問者願意讀書,根本不需要來知乎提問……你等回答的時間,早就看了好幾本了……
並且,你看這些回答,知道哪個是對的啊?
說是新古典主義審美影響了現代審美的答案還得了好多票呢……
雖然,「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但是,沒有「十年書」的積累,「一席話」是不會對你有多大啟發的。
----
進一步說明補充一點:
「一席話」和「十年書」都不特指「話」和「書」。一席話也可能是某一本書的某一段話,十年書也可能是你過去的經歷。
我是想表達這樣的觀點:只有足夠的經歷和思考你才能問出一個好問題,這樣的情況下「一席話」才會讓你醍醐灌頂。我只是強調經歷/思考的重要性。
聽高人聊天勝過自己讀書嗎?不太可能。
但我知道的是,「和」高人聊天,很有可能勝過自己單純讀書。
---------------------------------------------------------------------------------------------------------------------------
序言:
這篇東西我將會寫的非常認真,與之對應的,這篇東西篇幅也會非常的長。我將會把這篇文章分為三個板塊,他們將分別是:
1. 理論基礎。
2. 何謂高人?
3. 怎麼通過聊天提升自己?
除此之外,我還會告訴你們一個有趣的公式,當然,這個公式來自於我本人的理解。
那就是,聊天和讀書之間的關係,就如同公式裡面的兩個係數,也就是:
閱讀係數 * 聊天係數 = 實際收穫知識量。
其中,你的閱讀量越高,閱讀的時候越專註越認真,你的閱讀係數也會變越高。
而你的聊天的對象越優秀,聊天的時候越專註時間越長,你的聊天係數也會隨之升高。
接下來,我會和大家講講,這個公式背後的東西。
-------------------------------------------------下面是理論基礎篇--------------------------------------------------
理論基礎
前兩天在我的Timeline裡面出現了這麼一幅圖,我認為非常好的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單純讀書的收穫會不足:而在我看來,和他人聊天,或者和高人聊天,本身就涉及到了
而在我看來,和他人聊天,或者和高人聊天,本身就涉及到了主動學習的三個部分。所以,我們必須要區分開來,「和」高人聊天,與「聽」高人聊天,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
從上圖來說,「聽」高人聊天,更多的是Lecture的形式,也就是5%的留存率。而「和」高人聊天,則是起碼50%以上的留存率,可想而知,差距有多大。
---------------------------------------接下來我們會聊聊,什麼是高人------------------------------------------
何謂高人
關於這個版塊,我會將他分成了兩個,他們分別是:
1. 思辨賢
簡單來說,我希望大家通過我這一部分的內容,有所啟發。然後去認真的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具備辨認「高手」的能力,自己所辨認的「高手」是否是真的高手,以及自己辨認高手的方法,是否真的不需要再提升了。
2. 學辨賢
如果說,你們認為,或者感覺自己辨認「高手」的能力不足,或者通過我前面寫的文字,以及過往的答案,認為我或許會具備相關的方法的話。你們可以試著去通過我所寫的內容,一些非常,非常簡單的方法去進行一個檢測和感知。他們不會花費你多少時間,但你受益的時間是非常的長。
順帶一提的是,這大概是我寫了那麼久答案以來,最不偷懶的一次了。
(輔助閱讀:深夜吐槽:何謂乾貨?這是我專欄最新發表的一篇文章,是和這個回答同步發表的。也希望對你們尋找「高手」有一定的幫助)
下面是本篇章的正文
第一部分:思辨賢
古語有云,見賢思齊。換言之,見到賢能的人,我們就要向他/她看齊。
然而,大家真的有辦法去分辨,誰是「賢」,誰不是嗎?
答案是不能的,絕大多數人都不具備分辨賢能的能力,無數的網路例子證明了這一點。甚至於,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具備辨識「乾貨」的能力。
所以,在知乎,你可以看到滿滿的刪除答案。因為很多人壓根不懂得這些答案的精華所在,甚至支持者自己,都不一定真的懂得。
我記得我曾經在我的專欄中,對一篇雞湯文進行了一個詳盡的分析雞湯文也有玄機? 充分的闡述了一篇「看似雞湯文」的文章,為什麼會有他的價值所在。然而,實際上,真的具備分析這些細節的人,寥寥無幾。
我聽到很多很多的吐槽,說XXX很沒水平,寫的文章一塌糊塗。也有說XXX寫的全是雞湯。有小部分的人確實是如此,然而,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身上其實有茫茫多的可取之處的。
所以,在你無法進行辨賢的時候,最佳的方法,那就是讀書。
---------------------------------------------------------------------------------------------------------------------------
第二部分:學辨賢
我不會像一些流氓邏輯那樣,告訴你,「最好」的辨別高手的做法是什麼,或者別人怎麼辨別高手。又或者劣質的辨別高手又是什麼樣。然後就讓你依樣畫葫蘆,去做一些你本來所不能辦到的事情。
相反,我會告訴你一個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法。與此同時,我會告訴你這個方法中,每個不同的階段所有可能會出現的「情景」。如果你真的認真的按照這個簡易的「訓練方法」去做,你一定可以收穫成功。
當然,我拒絕接受任何個人諮詢,我也不會回答諸如:「我現在是abcde,請問我處在什麼等級。」這類的問題,因為我可沒興緻去無償的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以下是本篇章的正文
沒錯,我所要提到的訓練方法,就是老生常談的讀書。
當然,很多人會告訴你,讀書就有進步啦,讀書就會學到很多東西啦,讀書讀多了就會對你有幫助啦——但是這些人,很有可能會對實際效果「隻字不提」,所以不愛讀書的人始終沒有動力去讀書,而沒有努力讀書的人,也很難提起精神來讀。
從大方向來說,讀書確實能增加自己的內涵與見識。但這個讀書指的是「大量的讀書」,而不是一年讀那麼一本兩本,讀個兩三年就不讀了。我很大一部分的知識積累是來自於我每天平均半小時以上的閱讀時間,以及接近15年的堅持。
坦白說,如果你沒有足夠量的閱讀,你很難產生一個實質性的改變。
對於這個足量的定義,我沒有辦法給你一個穩定而準確的數字。因為每本書所涉及的內容,行業,領域,包括頁碼數都有所區別。你讀100本兒童讀物可能都不如你讀1本三國演義也是有可能的。
當然,粗略來講,我認為讀書的數量,可以簡單的分為四個階段。(前提是你讀的書不能太幼兒化,而且讀的這些書和你在學校裡面所看的教科書沒有任何關係)
第零階段一般是很少有額外讀書的,除了課堂必須讀物以外,課外可能會稍微買上那麼幾本暢銷書,而且還沒有怎麼讀完。
第一階段一般是在100-200本,這些書一般都是你個人愛好,雜誌,感興趣的書籍,小說,等等等等。
第二階段大約是300-500本,你開始會涉及到更多不同類別的書,你會發現書裡面很多別人發現不了的點,你看書速度會急速上升,以前對你來說「一目十行」的神話已經不是那麼遙遠。
第三階段可能是1000本,可能是2000本,或許是數千本,這時候就靠個人的悟性了。
第四階段大概只有寥寥幾本就好了。
(註:當然,這個數量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這個世界上不乏一些讀書讀10本就比人家讀50本要厲害的。但你很難看到讀十多本書就能超越人家千本的閱讀量)
而對於這四個階段,和別人交流的時候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第零階段:你以為自己懂很多東西。
在這個階段的人一般都有一個特點,以為自己知道非常的多,而看到了一本新的書,或者遇到一個新的厲害的人,就會不斷的展示以及不斷地和別人分享——嗯,不好聽的說法應該是吹噓和炫耀。
第一階段:你發現自己懂了很多東西,覺得以前自己很蠢。
當一個人閱讀量或者閱歷開始增加以後,會明顯的感覺到自己過去的炫耀和吹噓是多麼的蠢。與此同時,自己會明顯的感覺到,以前和別人聊天的時候聽不懂的東西,現在開始聽得懂了,而且自己可以說的話也漸漸變多了。
第二階段:你發現自己懂了更多,但發現有的不懂。覺得自己以前還是蠢了,而且開始會發現你和一些人無法交流了。
儘管第一階段也會出現和一些人無法交流的情況,但那類人大多數時候都是一些特別坑爹的人(比如說噴子)。然而,到了第二階段以後,你會發現有些人可能無法聽明白你說的話。或者你會意識到對方的知識層面不太夠,你會開始希望對方能夠多做點事情,多讀點書,或者多努力一點,讓對方變得更好。(這個感覺其實每個階段都有可能會有,但往往第二階段特彆強烈)
當然,與此同時,你會開始意識到你有不少不懂的東西,你會發現別人明明在聊你熟悉的話題,你卻因為對方的深度太深了,所以沒有辦法插上哪怕一句話。
第三階段:你發現自己懂的不算多,不懂的更多了。但你開始能夠理解那些不能交流的人了,但你還是無法和他們交流。
隨著讀書的不斷增長,你認識的人,以及圈子也越來越厲害了。而隨著這個不斷的擴大,你會發現自己其實懂得真不多。當然,雖然你有很多很多不懂的東西,但你不會因為這個不懂而感到焦慮了。對於那些不太能交流的人,你也變得更容易理解了。
第四階段:你已經不在乎懂不懂了。你發現跟很多人交流都不再是一個問題了。
這個階段的你,可能讀一兩本書,出來的效果就是一兩個完整的人生。因此,你與很多人的交流都會變得更加輕易,至於懂和不懂,對於你來說可能只是「想要懂」和「不想要懂」而已。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為什麼我會說出五個階段,那是因為,不同階段的你,除了交流上會有區別以外。對高人,大牛的判定也截然不同。
舉個小小的例子(這些例子並不嚴格對應五個階段,只是讓大家有個概念)
比如曾經有人和我說,我最近見到一個超級大牛,他/她是我們XX系第一名,人還長的很帥/漂亮,很多人追。
後來又會有人說,我最近見到了XX大牛,在某某公司上班,年薪二十幾萬,可厲害了。
再後來,可能薪水會變成百萬,公司也成為為數不多的那幾家。
慢慢的,別人開始跟我講,XXX可厲害了,輟學創業,成了Forbes 30 30.
.....
到現在,我最喜歡聽的,還是那麼幾個我所深刻認可的朋友們,給我推薦別人的時候,說的一個評價:「這個人很有趣/這個人很有意思。」
而實際上,每個階段的「你」,都會對「賢人」有不同的理解。但這不要緊,因為,就算同樣是和巴菲特聊天,不同階段的你,所獲得的信息也截然不同。如果你是在第零或者第一階段和巴菲特聊天,如果巴菲特不願意浪費時間耐心講解的話,你可能還未必真的有多少的收穫。
-------------------------------------那麼,我們如何通過聊天來提升自己?-----------------------------------
通過聊天提升自己:與賢論
前面提到過,你已經通過讀書,初步學會辨別賢人了。那麼,直到這個時候,你才有機會去和「高人」聊天。你開始明白什麼樣的人是「高人」了,你不會再盲目崇拜,也不會隨便看到一點雞湯你就跪倒,不會隨便看到一些負面的態度就鄙視,你開始成長了。
坦白說,當你踏入了閱讀的第一階段以後,我真心的認為,和高人聊天,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因為,你的人生是有限的,時間是有限的。在你讀書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後,你要學會如何去釋放你所學的內容——厚積薄發正好就是其中的一個形容詞。
當然,你還要學會如何與他人分享,把你看過的書,看過的內容,告訴別人。同時解答別人所提出來的疑問,也和別人一同探討書中的內容。
這件事的本身,就是一個討論(Discussion)的過程。
其實,說到如何要通過聊天來提升自己。不妨同時問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和高人聊天」呢?
我先說一些我所喜歡聊天的人共有的現象:
1. 說話說半句,對方就能理解並且完美的闡述你的意思了。交流起來非常節省時間
2. 當你產生一個新的觀點,拋給對方以後,對方能夠迅速消化且結合自身經歷和你再次開啟新的交流。
3. 當你分享一個對方不懂的觀點的時候,對方問出來的問題,會讓你對自己的認識有一個新的思考
4. 對方和你分享一個觀點的時候,往往都是你所沒有聽說過的。儘管一開始聽起來很特殊,但細細講解以後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全新視角,可以拓寬你的思維模式。
當然,類似的現象還有很多,我只是隨便拿了我前幾天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回憶起來的一些現象做了一個大致的描述。
換句話說,如果你閱讀100本書,你的知識量是100的話,那麼和高人聊天,一般閑聊可能是把知識量擴充到120,甚至是150。而如果你們雙方狀態很好,而且聊天情緒特別高的話,這個知識量的擴充,以及收穫到200也是理所當然的。
而,如果你一開始的知識量只有10,你可能聊上一個月,也只能把它變成一個20。只能說聊勝於無了。
---------------------------------------------------------------------------------------------------------------------------
所以,現在,你們明白了么?
如同我一開始說的那樣,讀書和聊天,本質上就是兩個係數。讀書係數*聊天係數 = 你實際收穫的知識量。
所以,單純的,一味的讀書,你增長速度不夠快。
單純的,一味的聊天,你可能把你原有的知識翻了很多倍,但由於底蘊不足的緣故,翻的倍數再多,你的實際總量還是有限。
所以,記得多讀書。讀完以後也記得要分享,要交流。凡事不要走極端,否則對你的成長並沒有任何好處哦。
參考閱讀:深夜吐槽:何謂乾貨? - 那些我想和你們分享的事 - 知乎專欄
《羅輯思維》,包括羅振宇,別的不好說。第一季「張廷玉」那一期的史實上的硬傷還是比較多的。給人一種預設結論,再加以論證的感覺。
就比如他說,張廷玉在康熙一朝只是個小官,《雍正王朝》全是瞎編。
而歷史上,張廷玉在康熙駕崩前一年的官職為「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 兼 翰林院掌院學士」。當時吏部尚書富寧安正在邊疆駐守,張廷玉實際上上就挾制了天下所有的現任文官(吏部)和潛在文官(翰林院)。同時,當時的張廷玉的另一個身份就是,雍正昔日的老師。從官職的安排上看,託孤的意味是很重的,絕非羅胖所說的無足輕重。
這一期別的地方片面的取證和臆斷也很多。本來一直挺喜歡看這個節目的,尤其是看完這期,上官職史課,作業論文就主動做了「張廷玉」的研究,結果……
後來在各期當中,發現邏輯不通,蠻不講理的論證越來越多,最後粉轉黑了。
就是這個樣子。
讀了書,推敲了,思考了,才能知道高人的對錯。
讀書的意義,就在於它能給你更大的思考空間,就是這樣。小學語文老師為了勸我們讀書說了很多名言,我最喜歡的是這一句:
讀好書就像與過去的最傑出的人們交流。--笛卡爾
The reading of all good books is li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finest men of past centuries. --Descartes
所以我覺得書籍一直以來的魅力就是模擬「聽高手聊天」。
羅說只能依靠讀書提升自己的時代過去了,並且說就個人經驗,聽高手聊天比讀書效率高。不過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仍然是讀書效率更高一些。也許在針對某個既定目的的時候,聽高人聊天的「效率」確實更高;
但傳統閱讀過程帶給人的快樂和通過獨立思考獲取知識的成就感,也是聽高人讀書無法取代的。
所以我覺得這根本就是兩件並不矛盾,無法也沒有必要去比較優劣的事情。
如果硬要把這兩件事情「對立」起來,其實挺耍流氓的。為什麼要比較這兩者?先不說就某個意義上這兩者其實本質是一樣的,難道各位覺得大師們費勁心力的專業傑作還不如各位所謂成功人士的隨便聊聊……好吧,確實沒幾個大師教你「如何成功」或者「如何鍛煉思維方法」這類舍本取末的玩意,不過這倒還真是知乎熱衷的東西……
我必須重申一次,指望在知乎這類網站上學到什麼真正的東西沒太多可能,這些回答最大的意義是引起你在某一領域的興趣和關注度,其實所謂高人聊天能幫到你的主要就是這些,更多的要靠自己……
自己不讀書,你能判斷出在你面前侃侃而談道貌岸然的噴子是高人還是SB么?
自己不讀書,就算遇到高人,你能聽得懂他在說什麼么?
與高人聊天,自己讀書,都是獲取信息的方式,最終目的都是通過思考把信息轉化為自我的認知體系中的內容。所以我反對 @雙天 的答案,和高人聊天讀書最後都是需要受者經過思考才能完成信息轉化的過程,把獲取信息的方式和中間必經過程比,完全沒有可比性。
當然,與高人聊天和自己閱讀是不同的,後者的適用面更寬廣,讀書可以適用於個人獲取信息的任何階段,從入門到精通,呵呵。但是前者可能會有醍醐灌頂的效果,至於能否獲得所謂的醍醐灌頂的效果,取決於兩點:
和高人聊天的內容是不是你能夠理解的範疇,或者說是否有所涉獵,就像很多答案中所說的都不知道高人在說什麼,對這種我家農村人俗話叫『鴨聽天雷』;
和高人聊天保持自己的辯證性思考方式,不是去處心積慮的質疑去找漏洞,而是通過辨證思考來完善自己的獲取信息的過程。還記得高中的物理課,我的老師陳富寶先生非常注重培養我們這幫學生對於題目的自我理解過程。他不是簡單的把答案告訴我們,他會仔細傾聽『做錯』同學自己的理解,如果真的是學生自己理解錯了,通過自己一番推論會對自己產生錯誤的原因更加清楚;他會對一些同學耳目一新的理解方式大加讚賞,並且召開年級組對一個題目進行條件完善和補充。這才是真正的『悟理』老師,有這樣的老師真的是我校同學的幸運。(希望陳老師身體能夠健康。)
總結:
與高人聊天和讀書都是獲取信息的途徑,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區分,但是的確存在階段性區別,最重要的是培養起自己思考問題獲取內容的習慣和能力。
以上。
推薦閱讀:
※有沒有兩句不同古詩文里的句子連起來卻毫無違和感?
※小說《冰與火之歌》和由它改編而成的美劇《權力的遊戲》,先看哪個更好?
※哪本書讓你愛到不行?
※如何看懂英文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