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人對殭屍(zombie)情有獨鍾?
以前恰好寫過一篇相關的文章,就直接搬運了。(多圖慎點)
————————————————————
巫毒教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喪屍(英文:Zombie)也有活屍、活死人的說法,是傳說中形如死人而能夠活動的怪物,來自非洲的巫毒教信仰,在現代的文藝作品中也有出現。喪屍類似吸血鬼,屬於不死生物。」
巫毒教,也叫做伏都教,是源自非洲的一種原始宗教。根據他們的信仰,死者是可以被複活的,死而復生的人沒有自主意識並被舉行復活儀式的人操縱,這樣的活死人就叫喪屍。但這其實並不是真的死者復活。真實情況是海地的巫毒教巫師會在他人的食物中下毒(河豚毒素),令受害者出現奇怪的「假死」現象。他們會在葬禮過後把「屍體」挖出來,受害者大腦機能被毒素破壞,通常會失憶並伴隨智力下降,成為一具行屍走肉般的「活死人」。之後會對聽命於他人,奴役他們的人將這些「喪屍」用在農地作工人。
近代西方的探險家在到訪海地後發現這種離奇現象,他們將活死人用文字和影像的形式記載下來傳回歐美,這便是現代喪屍概念的最初起源。但這和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喪屍形象完全不同,他們更接近於大腦神經系統被破壞的病人,而非那些生吞人肉的怪物。
人類世界裡到底有沒有喪屍?
這個答案應當是肯定的:沒有。
或者表述更精確一些:尚未被發現過。
有人也許會問2012年5月美國邁阿密出現的「食臉男」是怎麼回事(不清楚的請自行谷歌)。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此人是食用一種名為「浴鹽」的毒品後喪失心智襲擊被害人,和「喪屍」根本毫無關係。可由於這一事件中的幾個特徵(裸體、咬人、無理智、暴力、攻擊性)與喪屍電影恰好吻合,再加上一些類似邁阿密封城的網路謠言推波助瀾,一時間搞得人心惶惶。幾乎讓1938年奧遜·威爾斯導演的「火星人入侵」國際笑話再度重現,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還有另一種多少和喪屍有關的現象,就是「人吃人」。食人在中國歷史上早有記載,「易子而食」和「人相食」等字眼不絕於書,《史記》、《新唐書》、《資治通鑒》、《明史》等史書都有詳細記載。從公元前205年到1930年,正史記錄中國歷史上共有118個時期發生過人吃人的記載,這還不包括野史中的。通常這些「人相食」的慘劇發生在大饑荒時期,反映到文學作品裡就是「吃唐僧肉」和「人肉包子店」等驚悚情節。另有一些人由於嚴重的精神問題也會去吃人,而電影史上最著名的吃人魔形象應該就是《沉默的羔羊》中的漢尼拔教授。這些由於各種原因失去正常心智的人吃人現象也是喪屍形象誕生過程中的重要參考。
自然界中的類喪屍現象
有趣的是,在自然界的確存在一些類似於喪屍的生命現象,往往是由於病毒或真菌引起。人們從這些現象上借鑒了很多特徵,再移植到流行文化里,創造了完全虛構的喪屍形象。
狂犬病
狂犬病通常由病獸以咬傷的方式傳給人,受到感染的人或牲畜會變得異常狂躁,在沒有被激怒的情況下具有高度攻擊性。曾有這樣的病例出現,發病人失去了正常理智,向親朋好友撕咬、吐口水。雖然人與人之間不會傳染,但是狂犬病的病死率接近100%,不接受疫苗治療的情況下幾乎是必死無疑。某種程度上說,感染狂犬病的人或狗在進入發病興奮期後,幾乎就是「喪屍化」了。病毒、傳染、攻擊性、無理智和死亡,看慣喪屍電影的朋友對這些字眼是不是很眼熟呢?
瘋牛病
牛海綿狀腦病,俗稱瘋牛病,是一種神經系統的傳染性疾病。該病的主要特徵是牛腦發生海綿狀病變,並伴隨大腦功能退化,臨床表現為神經錯亂、運動失調、痴呆和死亡。而我們知道很多喪屍電影中的「科學」設定就是:被感染對象的大腦海綿化並伴隨著嚴重的腦功能衰退,僅僅依靠基本的動物本能生存,成為失去智力和情感的「行屍走肉」。
真菌感染的昆蟲別以為自然界里的真菌就是些長相可愛的蘑菇,有時它們也能帶來可怕的後果,BBC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里曾有一集介紹了一種能將螞蟻「喪屍化」的寄生類真菌。這種真菌首先會侵入螞蟻的大腦,被感染的螞蟻在真菌影響下失去自主行動能力,不停向高處爬。真菌會在螞蟻的大腦中不斷增生直至最後爆出來,殺死宿主並傳染給蟻群中的其它成員。這類蟻群中的「生化危機」,實際上是自然界對於昆蟲種群數量的平衡機制。
最早的喪屍電影:《白色喪屍》
拍攝於1932年的低成本獨立電影《白色喪屍》被認為是最早的喪屍片,導演是霍爾柏林兄弟。這部電影以海地為舞台,描述了一個巫師透過巫毒教的巫術將所有來到島上的白人變成活死人,然後讓他們不分晝夜地在製糖工廠里操作著機器。影片大部分場景都在環球公司的攝影棚里拍攝完成,道具和布景大多也是向其它恐怖電影片場借來的。電影推出後收穫了評論界的惡評,人們認為弱爆了的故事和演員糟爛的演技都令人感到髮指。只是相對其低廉的製作成本,最後獲得的票房利潤堪稱豐厚。1936年,霍爾柏林兄弟又拍攝了續集《喪屍暴動》。
影片拍攝之時恰逢巫毒教和喪屍的概念傳入美國,因此基本的設定和故事都套用了海地的類似事件。這裡出現的喪屍除了可憐以外,沒有任何的恐怖感。所以,這部電影(包括續集)基本上在任何層面都沒有影響當代的喪屍片,不論是故事設定、電影製作還是美學風格。如今人們依舊會提起《白色喪屍》,僅僅因為它是電影史上第一次出現喪屍的影片,而之後數十年出現的喪屍片大都沒有跳脫巫毒教的固定模式。
現代喪屍片的鼻祖:《活死人之夜》
要說哪部影片是當代喪屍電影的鼻祖,非1968年喬治·A·羅梅羅導演的《活死人之夜》莫屬。雖然《活死人之夜》並不是第一部喪屍片,卻影響了其後不計其數的同類型影片,為喪屍流行文化的定義帶來極大影響。
羅梅羅早在六十年代大學畢業之後就同人合夥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早期以拍攝廣告為主。後來他們不滿足於拍攝商業廣告,便計劃拍攝一部小成本恐怖片。十位公司成員東拼西湊了11.4萬美元作為製作經費,不僅預算成本盡顯屌絲本色,製作過程也完全走了B級片CULT路線。由於經費短缺,影片的化妝和特效相當簡單,比如用巧克力糖漿製成的假血、由烤火腿和內臟充當的人肉、用蠟打造的喪屍妝容,就連演員們的服裝也都是二手貨。為了節省開支,羅梅羅選擇用35毫米黑白膠片拍攝本片,沒想到這個無心之舉反而成就了影片的黑色氣質。而音效、沖洗、剪輯等後期工作也都由幾位公司成員自行完成。
影片劇情是後來喪屍片的典型套路。兄妹二人來到鄉下墓地祭掃,偶遇食人喪屍的攻擊,妹妹僥倖逃脫後與其他倖存者躲在一棟房屋內。眾人以屋子為據點抵禦喪屍大軍的攻擊,期間有合作也有紛爭。幾經波折之後傷亡慘重,最終只有少數人逃出生天。
《活死人之夜》的一大貢獻就是確立了幾條堪稱經典的喪屍基本定理:
(1)喪屍大腦完全退化,沒有任何意識思考能力,完全靠本能活動。
(2)喪屍唯一的目標就是啃食新鮮人肉。
(3)喪屍會傳染,人被咬後會感染,死後會變成喪屍。前一分鐘的同伴,下一分鐘就會成為行屍走肉的敵人。
(4)必須將喪屍爆頭才能讓其死亡,傷害軀幹和四肢則無效。
(5)成群結隊緩緩走來的喪屍們、倖存者被喪屍圍困在一個封閉狹小的空間內,這些場景也成為日後幾乎所有喪屍電影的標配。
影片在1968年推出後受到了兩極分化的極端評價。批評者認為這是一部令人生厭的垃圾暴力電影,除了噁心觀眾嚇唬小孩子,幾乎沒有任何存在的必要。肯定者認為這是一部極具開創精神的恐怖電影,在電影美學和精神層面都顯得犀利而諷刺。1960年代末正處越戰和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因此更有甚者把《活死人之夜》上升到意識形態的政治層面,電影史學家羅賓·伍德便將片中的吃人場景看作是對美國資本主義的批判,他認為喪屍代表著資本家,吃人意味著最終佔有,而遇難者則象徵著民權激進分子、女權主義者、同性戀和反文化主義者。不論這些評價是不是過分解讀,《活死人之夜》以11萬美元成本換來了30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並在當時造成了極大的轟動效應,因此羅梅羅又有機會分別在1978年和1985年拍攝了續集《活死人黎明》和《活死人之日》。
商業成功還不是本片的真正價值所在。1999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將其列為在文化、歷史和藝術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電影。恐怕連羅梅羅自己都沒想到,如今看起來比較粗糙的《活死人之夜》成為了恐怖片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並開創了一種特殊的恐怖類型電影:喪屍片。 從此喪屍終於擺脫了過去巫毒教的刻板印象,開始在眾多恐怖電影中展露頭角。只可惜後來喪屍之父羅梅羅深陷於此不能自拔,大部分電影沒能再突破自我,影片評價每況愈下的他最終被無數後來模仿者淹沒。
人們為何熱衷喪屍文化?
掐指算來1968年《活死人之夜》誕生至今,喪屍成為西方流行文化中的寵兒已有近半個世紀,醜陋可怖的喪屍文化為何能長盛不衰?
死亡恐懼外表恐怖、死而不僵的喪屍直接反映了人們對死亡的本能恐懼。動物對同類屍體的恐懼與生俱來,活死人喪屍實際上是人類本能的外化投射。死人復活後成為醜陋的怪物,只以啃食活人為唯一目標,還有什麼事情能比這更讓人害怕呢?好在有電影和遊戲這樣的娛樂方式,能讓我們在屏幕前安全地體驗這種恐懼感。
殺戮快感
喪屍還能滿足人類另一個陰暗的本性:殺戮欲。想想喪屍的形象吧,雖說是由人變異的,但除了軀幹四肢哪裡還有人類的樣子。智商情感全無,它們是完全靠本能行動的邪惡怪物。然而也正是似人非人的喪屍,能夠成為人們宣洩內心瘋狂殺戮欲的絕佳對象。太不像人的怪物殺起來不爽快,屠殺正常人則讓人產生負罪感和厭惡感。而不論用怎樣變態殘忍的手段虐殺喪屍都不會讓你產生一絲道德上的困惑,相反由於它們接近人類的造型還能讓人在最大程度上滿足殺戮的快感。
科技憂慮
20世紀的生物技術突飛猛進,尤其是克隆出現後讓人類有了扮演「上帝」的可能。然而對科技的憂慮和質疑卻從未停止,進一步說,這種憂慮本身也是對人類文明前途的擔憂。不同於傳說中的吸血鬼,喪屍的起因往往不是詛咒和魔法,變異病毒和無約束的科學力量才是災難的本源。而喪屍之災攻陷人類世界後的末世景象,也成了人們對科技文明憂慮的最佳註解。
沮喪的自嘲
喪屍文化興盛的幾個時期:1930年代的大蕭條;1970年代的冷戰與核威脅;21世紀前十年的經濟危機和恐怖主義。無力沮喪的情緒瀰漫大眾心頭,喪屍正是代表了一種遠超普通人力量的外在威脅。在這樣強大的外力面前,人們無從擺脫命運的枷鎖和註定的結局,只能像喪屍一樣漫無目的地遊盪。正如《行屍走肉》男主角瑞克在故事中所說:「我們才是真正的行屍走肉。」
娛樂精神
拋開這些苦大仇深的沉重話題,說到底喪屍文化的大行其道也只是人們娛樂精神的一種體現。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本就沒有什麼不能被拿來消遣的,更何況是「喪屍」這種人們想像出來的怪物。
西方現代意義上的殭屍(Zombie,或譯「喪屍」)之原型脫胎於一九六八年的電影《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雖然此前已經有類似同屬於不死(undead)怪物的形象和傳說存在,比如食屍鬼 ghoul 或者吸血鬼 vampire,但是這部電影成功地將殭屍定型。西方現代流行文化中的殭屍通常具有如下特徵:
- 沒有自我意識
- 身體腐爛
- 行動遲緩
- 表現出對於活人血肉尤其是大腦的強烈興趣
Zombie 一詞源於非洲班圖語,指死後因超自然力量之影響而重新開始活動,卻沒有靈魂和自由意志的屍體。現代流行文化中的殭屍則通常受到殭屍病毒的感染,被殭屍咬傷的人類會慢慢變成殭屍,失去意識,表現出攻擊性。近二十年來,以殭屍為題材的書籍[2]、電影[3]以及所謂的第九藝術——電子遊戲[4]都不厭其煩地刻畫這一想像中的怪物,以及人類社會大規模出現殭屍感染的殭屍末日(zombie apocalypse)之恐怖,使得殭屍在真實世界之中存在的可能性與潛在威脅愈加引發大眾關注。二〇一〇年,知名建築設計公司 Architects Southwest 發起首屆殭屍避難所設計比賽[5];二〇一一年,美國國家疾病控防中心(CDC)在網站上發布殭屍末日應對指南[6],英國民眾則指責政府對於可能發生的殭屍末日缺乏準備[9]。一些知友的答案中也表現出對於潛在殭屍襲擊的擔憂[7]。
作為以愚不可及的辯證唯物主義來解釋任何流行事物都可以得出的結論之一,殭屍當然也具有其存在價值和哲學意義。心靈哲學概念上的殭屍,是一種無法與正常人區分開來的生物,它們具有人類除去意識(consciousness)及感受能力(qualia)之外的一切特徵。刀刺一隻哲學意義上的殭屍,它會表現出人類所有的反應,比如尖叫一聲、閃躲或者告訴你這有多痛,但是它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知覺。這種在概念與思維試驗中存在的殭屍可以用來質疑或反駁物質主義、行為主義、功能主義的一些觀點,尤其是對於人類的所有本性(nature)都可以通過實體(而非精神)手段——比如神經生物學——來解釋的駁斥。在知名的哲學論文網站 http://philpapers.org 上面搜索「zombie」關鍵字,可以找到超過一百篇相關的哲學探討。
人們往往看到西方先進國家對於殭屍研究的熱衷,但其實在我國政府實際能夠行駛主權的領土內,早在公元二〇〇七年就出現了對於殭屍學頗有研究的民間科學家,一個名字不能說的人[8]。
必須指出的是,殭屍興起於現代西方流行文化之中,是歷史的必然,體現出西方資本主義的腐朽,揭示出其終將滅亡的宿命。出身中產階級人家的富足青少年,乃至一部分中老年,裝扮成殭屍的樣子在街頭遊行,表面上是歡慶,實則充分體現出他們對於拜金、虛偽、忙碌而看不到希望的頹廢現實世界發自內心的反感與厭棄。書籍、影視、遊戲之中以殭屍為假想敵的作戰場面,更加透露出西方資本主義的殘暴擴張本質,以及對於不可抗拒的歷史洪流裹挾他們走向的社會大顛覆之恐懼。
善良的人們啊,你們要警惕糖衣殭屍病毒的侵襲,自尊自愛,自覺抵制西方不良誘惑和自由主義的侵蝕,堅持飯前便後洗手,堅持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建設,完成港式清朝殭屍電影的偉大復興。
[1]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3350/[2]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zombie_novels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zombie_films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zombie_video_games
[5] http://www.facebook.com/pages/Zombie-Safe-House-Competition/106370306122729
[6] http://www.bt.cdc.gov/socialmedia/zombies_blog.asp
[7]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94581
[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1ee47501000b6f.html
[9] http://www.bbc.co.uk/news/uk-england-leicestershire-13713798
冒著重複他人觀點的危險提一點,其實有趣的不僅是殭屍與生常人之間的轉化,還有殭屍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殭屍之間是沒有交流的,一旦成為殭屍就意味著進入一種豪無意義的存在主義狀態。
Max Brooks 的《The Zombie Survival Guide》里有這麼一句話:「人類一直在對終結生命的科學進行發展和完善,但是,當我們的敵人不存在可以終結的生命時,這些科學就不起作用了。」他認為,在這場和殭屍的戰爭中,不存在勝利,不存在征服,只有「生存」。
「絕望境地的生存」,這是個絕佳的敘事原點,當然倍受小說家、編劇們的青睞。殭屍題材是社會恐懼症的一種體現,生活在人群中,每個人多少總會對周圍的人群抱有一定的恐慌和防範心理,擔心有朝一日自己會受到周圍人群的背叛和傷害,這種恐懼來自真實生活,比對於外星怪物巨型猛獸之類要深刻得多,殭屍片最能引發人們的這種恐懼心理,還有什麼比在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被被熟悉的鄰居朋友成群追殺更能體現「來自周圍人群的迫害」呢?所以殭屍作為恐怖片的題材總是非常受歡迎的。
對末世的熱愛,和沒有責任的殺戮。
之前在類似問題下寫了類似的答案,必須拖過來來騙贊了。ヾ(*′?`*)?
@雷小雨 的答案把現代殭屍片的由來說得非常清楚了,我主要是把坑挖大一點,
扯出個不一定那麼靠譜的文化意義上的解讀:
殭屍片其實一直有濃厚的政治隱喻,從現代意義上殭屍鼻祖《活死人之夜》開始,就暗暗迎合了人們心中關於意識形態,階級,種族對抗的恐懼心理。
參見答案:為什麼殭屍在各種遊戲里大受歡迎?
便於屠殺,而且非常正義。
殭屍這事,想多了是非常政治不正確的。這個答案就很深刻,推薦下。
為什麼殭屍在各種遊戲里大受歡迎?
首先明確,殭屍與喪屍從其根源上來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簡單的來說,「殭屍」是由中國製造的「復活」死人,以吸血為生,有智力,甚至還會擁有刀槍不入,飛檐走壁的超能力;而「喪屍」則是純外貨,它們是因某些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而導致基因突變的活人,以啃食新鮮血肉為生,智力低微到只能通過本能或細胞生物做出反應,一槍即可被爆頭。
再來細談美國的喪屍文化:美國的喪屍傳說均根植於加勒比海的奴隸及殖民文化。1932年,貝拉?盧戈西(Bela Lugosi)參演的電影《白魔鬼(White Zombie)》使得美國熒幕上第一次出現了「喪屍」這一形象,其中的「喪屍」即是代表黑人奴隸,連電影名字本身都強調了電影中白人與殭屍文化的不尋常的關係。但早就取締奴隸制的美國為何還是對「喪屍」充滿了無盡的饑渴?其實早在今年前,某網站(io9. We come from the future.)就對此做了研究調查,並得出了十分NB的結論:殭屍電影的大生產總是尾隨著社會動亂和戰爭。例如:經濟大蕭條,伊拉克戰爭,艾滋病情嚴重等。「喪屍就像是那些我們努力想要逃脫、想要忘記的惱人記憶。然而他們卻不只是一個記憶——他們是我們關於失去生命,房屋傾毀,山河破碎的大量記憶的集合。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殭屍總是一大群出現的原因。他們就像那些充滿創傷的記憶一樣回來找到我們,無法躲藏。然後在我們的幻想里,以一種比原來更扭曲的形式存在著。他們來到這裡,讓我們記起我們已經走過的路和已經忘掉的事。」所以喪屍」文化之所以風靡是出於我們對過去歷史所造成的傷害的潛意識的扭曲變形。
詳見:科幻文化:殭屍往事
—————————————————
到這裡基本解釋了美國喪屍文化風靡的問題。
但我更想申明一點就是中國「殭屍文化」與美國「喪屍文化」的歷史根源的不同。
中國最早的「殭屍」形象「出現於明朝中葉著名的文學家袁牧的著作《子不語》中,其中更是將殭屍分為八個類別。由於沒有具體的歷史記載,關於以下關於殭屍形象的根源的論點均沒有具體的依據,也不夠嚴謹,但也提供了另一種思維方式,大家一起來頭腦風暴吧:
袁牧的著作《子不語》堪稱「殭屍大全」,但袁牧本人卻明確表示:「文史外無以自娛,乃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以妄驅庸,以駭起惰」。也就說他寫這些自己都沒怎麼留心,若想通過這本書來了解「殭屍」的起源始終是不夠嚴謹,但也不妨我們藉此作出假設。雖然袁牧盡寫神鬼之事,其本人卻不是在宣揚封建迷信,而是以一種對鬼神、術士、佛道調侃揶揄的口吻來表達自己的懷疑。並且袁牧當時不滿程朱理學,提倡人的真性情,眾所周知,朱熹曾提出過「存天理,滅人慾」的論說,那那些「殭屍」是否映射了當時生活在「天理下」無自由的人們被禁錮了思想,如同行屍走肉般?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中國「殭屍」的存在反而是種積極向上的思想運動,是新希望的象徵。
美帝的民間武裝文化,但是平時大家存的傢伙沒地方用啊,所以要YY一個合理對象
單純從拍片兒的角度說呢:
1、處理大規模的實體怪比處理大規模的魂鬼妖方便,大量群眾演員+同質化化妝;
2、行屍走肉沒有感情、沒有靈魂、沒有記憶,純有害物種,放開了去打打殺殺;
3、沒什麼歷史追溯,不用狼人變身需要特技毛髮、吸血鬼決鬥要飛來飛去,拍起來,省好多個錢。
在電影里,你拿槍射人群,這種片子估計會被譴責。但是,你拿槍射殭屍,這種場景就寬容得多。
所謂殭屍,就是沒有人權的人,是異類、是靶子、是情緒的殖民地。
1、對怪物的想像往往是人類對於自然力量的恐懼驅使的。對殭屍的想像可以視作人類對於自身不確定的未來——死亡——的恐懼。殭屍集中的體現了人類對失去獨立意識、失去正常知覺與失去鮮活的外表的恐懼。2、不同的文化中對於死亡之後的人多有這種近似的想像:他們不再具有先前的情感與理智,並且變的有敵意。印第安部落甚至會有一種代死人進行「戰鬥」(實際形式是一種比賽)以減少他們死後對部落可能帶來的威脅。在中國的一些地方也仍然有一些類似驅鬼(讓死去的人安息)這樣的簡陋儀式。其實殭屍與鬼、幽靈只是不同形式的死亡想像。他們是相似的,並且可以激起人類天然的對於死亡的畏懼吧。
"Because that"s the only thing dumber than us " --- my American roommate...
第一,美國人喜歡冒險,尤其是全世界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大災難的環境;第二,人性敗壞,正義的主角,美式英雄的塑造,是電影的常用伎倆;第三,殭屍是未知的危機,容易激起最本能的恐懼。總結,美國人不一定是對殭屍情有獨鍾,只是作為塑造美式英雄的必要題材之一,飛天遁地的超人已經過時了,普通的宅男崛起了.....
殭屍和其他超自然類的怪物的區別:
好理解:有實體,並且符合一切物理規則,有明確的殺死規則。。不符合正常物理規則的敵人,編劇需要從頭架空設計情節,並且很容易出漏洞,所以往往很小心地把情節限制得很弱智。好理解歸根結底,是觀眾更容易高質量代入。
強大:力量耐力血量都比較高,可以做合格的反派,演繹很多故事。
來源清晰:不用說了,傳染模型,好解釋。這個來源可以解釋一隻,出現一群也不會突兀,故事和場面可擴展。
買一送一:末日背景,萌萌噠!
於是,主角不用被不明確的現象嚇成狗癱軟一團,在強敵環繞的世界裡面,照準縫隙大膽執行即可,更加勇猛威武好看有木有。
—————————————一稿更新前的內容備份—————————————因為恐怖片選這種世界背景,與現實世界最接近(基本上都是生物技術或者寄生蟲搭橋),需要的認知失調比較少。可以在不訴諸超自然的情況下,搭建那個讓故事展開的背景,殭屍相比其他怪力亂神,更容易編好一個不弱智、容易被現代觀眾接受的故事。
@雷小雨 和 @Eggpain 把 殭屍相關的問題說的很棒啦。我來扯一下淡。這個命題其實是個偽命題吧?
感覺美國大兵主旋律打外星人的電影要比打殭屍的電影多得多啊,是否可以換個問題「為什麼美國人對外星人情有獨鍾?」
我覺得這個問題更適合,「如何選擇一個大家都願意去欺負的反派怪物種群?」
在幻想世界中設立一個全人類的敵人,是影視作品和遊戲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結合上面的一些特徵來得出結論:
1、醜陋和恐怖的形象喚起人內心的憎恨和恐怖。
2、傷害人形生物可以觸發殺戮快感。
3、普通人類智商或是肉體強度可以戰勝。(每次看早期香港殭屍電影前面嚇死人最後都變成喜劇片,真是挺難過,╮(╯▽╰)╭)
4、非人類,不需要承擔道德問題。
5、最好是一個龐大的種群可以用來讓英雄放無雙。
奇幻題材裡面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魔戒出現的強獸人,獸人符合了大多數特徵,但是被設定成了智慧生物,到了魔獸時代偶爾還會出現一兩個英雄引領部落勝利。一旦有了智慧就成為感情動物,最後越來越像人,成為了大家喜聞樂見的主角。
所以這個地位被偉大的地精(哥布林)取代了。在龍槍裡面出現了更加低等的溪谷矮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賣了還幫你數錢,媽蛋低等生物賣萌一定是你們開始的)。
吸血鬼是個好的反例,邪惡,強大,優雅,無論男女都美艷絕倫魅力極高,普通人類根本無法戰勝,這樣的族群不可能龐大,好在還有天敵和自然缺陷是吧。
創造或者使用一種已有的怪物,總會有人希望能夠換一個角度來演繹,如果殭屍僅僅說作為一種恐怖邪惡砍起來起來爽繁殖力強但又不至於無法控制的反派怪物,那想必也沒有這麼火爆。現在好多殭屍電影和電視劇在走吸血鬼的路子,長得帥,有智商,談談情說說愛也不錯,新瓶裝舊酒,換個包裝又大賣三年。
-------------------------------------------------
好了走遠了,其實回過頭來,西方體系裡面的敵人也就那麼些,完全可以列出來。
高度智慧,無比強大,魅力十足,毫無缺陷,絕對是終極BOSS,光幹掉一個都十分困難,只能依靠終極神器才能幹掉,所以必須獨居的生物----龍
高度智慧,無比強大,無比恐怖,無比邪惡,充分滿足獵奇和陰暗心理的產物--克蘇魯
高度智慧,無比強大,魅力十足,但是充滿了先天缺陷和自然天敵,所以數量可以稍微多那麼一點點--------吸血鬼
高度智慧,無比強大,但是具備極大缺陷可以被一招翻盤的生物,恩,這樣的再多都無所謂----就外星人了,……其實主旋律的外星人智慧有時真不知道該說高還是低。
具有極大缺陷可以被一招翻盤的生物,-------殭屍,智慧不智慧無所謂,《我是傳奇》也好其他作品也好,衍生出智慧,最終依然是可以被普通人戰勝的。
低能及無腦生物,雖然戰鬥力高但是只能處於在邪惡軍團金字塔底層的大軍-----食人魔,獸人以及其他類似的東西,不死系生物。
低能及無腦,完全是賣萌耍寶給英雄刷怪練級的生物-------地精,史萊姆。
然後再對自己採用的世界觀進行限定:高魔奇幻世界:龍,以及諸多奇幻生物。
低魔奇幻世界:吸血鬼,弗蘭肯斯坦
科幻世界:外星人
普通人類世界:好吧,這部戲(這部作品)就用殭屍了。
西方三大經典魔物,狼人,吸血鬼,科學怪人。其實殭屍香港早期電影也不少哦。
搜索:怪獸檔案 殭屍
美國人應該基本還都是土葬,埋下去之後還總擔心它們出來 to be continu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