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問題?可以有哪些特殊的分析角度?

可以把自己的思維方式、思考方式、考慮方向等要素和大家分享嗎?(比如可能會從人類進化角度分析當代人的一些心理問題)最好能舉一些例子~


我寫過一篇《再談問題分析和解決思路》,可參考:

如果從問題層面來將工作中的能力,那麼一個是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是自己提出假設創造問題自己解決的能力。前者足以應對複雜多變的內外環境,後者足以 提出有價值的創新。而獨立解決問題的本身又包括兩塊,一個是針對問題現象提出應急解決方法,一個是針對問題根源提出的風險管理和預警機制。問題分析和解決 本身就應該是一種通過迭代不斷收斂的過程,因此根源分析和機制建立就顯得更加重要。

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最核心的還是遇到問題後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包括了對問題的定義,場景的分析,可能的假設,嘗試的路徑等諸多內容。而這些內容是很重要 的隱性知識,很多需要靠個人的經驗,你在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你並沒有把這些寫出來,這些內容會很快在你腦海裡面通過思考完成,最後你選擇了一種假設或嘗試 了一種方法,解決了問題。

那麼這種意識和思維的方法本身又如何形成?個人覺得這個相當簡單,一定要意識到思考方法是因人而宜的,別人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而適合自己的標準就是不一定有明確套路,但是你按該方面能快速獨立的解決問題。

當我們面對一個新問題的時候,不管是查找幫助文檔,還是上網找資料等自學方式,一定要先自己去嘗試解決,並記錄下自己思考的大概軌跡,你可能還是無法解決 問題,但是這個記錄和嘗試相當重要。其次當別人告訴你解決方法後,不要停留在結果上?簡單加問一句你是如何想到這裡的?你是如何搜索到解決方法的?你是根 據問題什麼輸入做出判斷的?這種發問相當重要,通過這種發問其實你是在問別人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別人的思考方式再和你自己的一印證,再問問自己我當時為 什麼沒有想到那個點上呢?我下次再遇到類似問題我應該多考慮點什麼呢?如此步驟有個1,2年積累,你肯定可以從被動執行解決結果到獨立解決問題。

上面談了思考方式的轉變,下面接著談實踐和自我驗證,從點到面的擴展。還是那句話,你不可能從思維養成一種實踐習慣,而只能從不斷實踐養成一種思維方式。 所以只有通過自我實踐證悟的方法才是對你最有用的經驗。點到面擴展往往是最難的,同樣問題下次遇到了可能會解決,但是問題稍微有點變化自己又不會了?這也 正是我們講的獨立解決問題的重點。那要應對問題域本身變化後帶來的解決方式變化,那麼就先要考慮當我解決前一個問題時候問題域本身所涉及的知識體系結構。 任何問題解決後都要考慮拓展關鍵知識,一個問題解決用到了文件存取函數,那麼就要拓展到整個IO相關類和方法的學習。解決問題過程中經常用到Oracle 相關係統表,許可權,角色和用戶,那就把Oracle 系統管理和許可權知識系統學習。只有這個思路才可能舉一反三。工作以後的學習基本都是圍繞問題驅動的拓展學習為主,這種學習方法不空洞,易實踐,容易在工作 中自然加深。

最後不得不談互聯網搜索,很多技術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在網上搜索到相關的解決方法,首先搜索引擎選擇Google或Google英文,技術資料收錄遠遠多於 百度。其次搜索前得準備,必須要搞清楚問題的定義,問題發生的場景,內外環境因素都必須考慮進去。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是由多種不同的因素導致,不能精確定 義問題自然搜索範圍很大,查找時間長。

在精確定位問題後,重點即變為關鍵字的選擇,關鍵字的選擇一定要屏蔽技術問題的個性化特點,比如源代碼行數,你自己命名的代碼文件名稱等都要去掉。其次找 最有價值的關鍵字,包括我們看到得異常名稱,異常典型說明,ORA-錯誤等都是典型關鍵字。關鍵字上再配合你出現問題的軟硬體環境,如java環境,中間 件選擇的什麼出現的問題等。在搜索過程中許多網頁雖然沒有明確提供解決答案,但是會提供有價值的補充關鍵字和幫助你精確定位問題,所以還需要不斷調整搜索 關鍵字多次嘗試。

另外就是查找網頁的快速瀏覽和匹配了,這個更多是歷史技術經驗積累。快速的模式匹配,解決問題效率高的往往就是一看就知道哪些內容有用?哪些快速拋棄?精讀和泛讀的快速切換和應用,都直接影響到效率。


1. 仔細閱讀問題,確保自己沒有看錯內容,然後理解問題,分析問題是否有解決意義,是否是虛假問題,是否可行,分析問題來源和提問者意願,需要做到哪種程度的回答,完成時間,哪種答案算是提問者想要的。 同時分析問題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2. 提取問題關鍵點,如果是簡單問題,略過此步,複雜問題,看該問題可以分成幾步解決,有限解決重要部分。有些問題可以考慮畫導圖。
3. 對分步分解後的若干小問題依照下面方法逐個擊破。

  • 以前遇到過的,如果非常肯定,那麼直接解決。 如果相對模糊,重新查找資料解決。
  • 如果沒遇到過,是否有相關模型可以解決,如果有,那麼套用解決,並驗證結果是否可靠。如果沒有切問題必須回答,那麼詢問他人,搜索,查找文獻,自我發散等等。
  • 一個完全陌生的問題,這時候一般我會優先選擇問題分類後粗略的詢問相關專業人員,問題的大概解決途徑,然後根據相關關鍵字,去查找文獻,然後解決後詢問相關人員是否正確。如果無此類人員,就只能從Google搜索思路,然後繼續解決。如果完全沒頭緒,那麼很誠實的告訴人家,我沒頭緒。
  • 如果可以,和其他的可以參加討論的人一起討論,這樣可以快速的形成思路並解決問題。
  • 不要鑽牛角尖,換個角度想問題,永遠不要站在問題上想問題,站在問題外,從旁觀者的心態思考問題。
  • 不管怎麼做,終究要抓住問題的本質,不然在好的準備也是白費。

4. 最後整理資料,形成一個有條理的,適合閱讀者習慣的答案。

需要注意的

  1. 永遠沒有完美的答案,很多問題消耗太多精力不值得。
  2. 再好的答案也要有合適的呈現方式,給秦始皇看英文版的史記他會發飆的。
  3. 相關的邏輯很可能解決問題,也可能搞砸了問題。
  4. 抓住問題的本質很重要,很多貌似完全和問題不相關的東西才是本質,這是最要命的。
  5. 不要鑽牛角尖,不要完全信任任何一種已知理論,不要完全相信自己,要敢於懷疑權威,專業人士,自己已知的知識和現有經驗。
  6. 切勿眼高手低。
  7. 答案完成後,驗證是否可靠,是否可以依據此答案進一步提煉生活。一些問題解決後,答案往往對思想有重大的影響。
  8. 和其他人討論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找准位置,不要兩個人話題跑偏。
  9. 思考問題前一定要吃飯……不然會沒力氣思考。

謝邀。 我來系統地介紹幾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一種方法我都會舉一兩個例子,有的是經典思維題,有的是日常生活/商業能碰到的情景。 以下都是我總結從16年學習經驗和半年工作經驗中總結的,因此也許在大神看來很低端,我只是希望可以幫到一些學弟學妹或是還在迷茫中的朋友。

類推法:


用一個相似情景的解決方案或是認知去解釋現有問題。

最簡單的例子為語言考試經常遇到的: 手和手指的關係就像腳和__(此處填腳趾)的關係一樣。上述的類推非常的簡單,它並不是讓你比較手和腳所有的特徵,而是將思維集中在「手連接了五根手指」和「腳連接了五根腳趾」這兩點上。


如果換做目前比較火的話題,當我們分析到一線城市的房價時就可以借用一些已有經驗:如20多年前東京的樓市。 再舉一個樓市的例子,之前在朋友圈看到過一篇批判鏈某家的報道,其中的邏輯大致為:中介收取的費用和房價成正比,所以他們很樂意看到,甚至會主動炒作房價來賺取更多的服務費。 如果將類推法用在這篇文章上,服務費和中介的關係就像房產稅和__(此處自己填)的關係一樣,真是細思極恐啊…

優秀的思想者總是可以在生活中活用類推發,將兩件看似毫無關係的事情通過某種抽象思維連接起來,如柯南的幾百次靈光一閃,或是御手洗潔在《占星術殺人魔法》中的靈感來源(此處不劇透,強烈推薦此小說)。

極端法


將現在的問題在想像中無限放大或縮小,看看在極端情況下會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同樣是在10年級的數學課,老師有一次提到了著名的「三門問題(Monty Hall problem)」。 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這個問題,本來就知道的請直接跳過:


假設你正在參加一個遊戲節目,你被要求在三扇門中選擇一扇:其中一扇後面有一輛車;其餘兩扇後面則是山羊。你選擇了一道門,假設是一號門,然後知道門後面有什麼的主持人,開啟了另一扇後面有山羊的門,假設是三號門。他然後問你:「你想選擇二號門嗎?」轉換你的選擇對你來說是一種優勢嗎?


當時還沒有系統地學過條件概率,所以同學們為了換或不換各(面)抒(紅)己(耳)見(赤),並寫出了各種各樣的證明和想法。我覺得其中一位同學的思維方式在當時顯得非常前衛,他說:「如果不是三扇門,而一共有一萬扇門呢?你是選擇那個一開始萬里挑一的那一扇門,還是選擇一個被9998道門過濾後而倖存下來的門?」 後來上大學後和一些非理科學妹討論三門問題時,這種極端的思維方式也是最容易說服她們的。


這種類似的思維方式在生活中時有發生,我舉一個最近發生的例子,有人在微信群里發了這張截圖:

群里一位平時比較呆萌的姐姐當時就問到:「如果所有人都可以這樣賺錢,那哪兒有那麼多錢讓你賺啊?」 這裡的細節分析我就不多說了, 我只是想說說小姐姐的這種「極端」思維方式在很多時候可以拯救人的一生。 比如碰到詐騙電話告訴你現在有個什麼投資項目包賺不賠,此時你就要想憑什麼你能賺這個錢?真有那麼好的項目為什麼大家沒有都去投資?

逆向歸納:

從最終的情景開始,逐步倒推到初始情景。

第一次接觸到這種思維要歸功於經典的「海盜分寶石」邏輯題。 知道這題的人請自行跳過,以下為原題目:


5個海盜搶到了100顆一模一樣的寶石。  

他們決定這樣分配:
  1。抽籤決定自己的分配順序(A,B,C,D,E)
  2。首先,由A提出分配方案,然後所有5人進行表決,當且僅當超過半數的人同意時,按照他的提案進行分配,否則將被扔入大海喂鯊魚。
  3。如果A死了,就由B提出分配方案,然後剩下4人進行表決,當且僅當超過半數的人同意時,按照他的提案進行分配,否則將被扔入大海喂鯊魚。
  4。以此類推

  條件:
  每個海盜都是很聰明的人,都能很理智的判斷得失,從而做出選擇。
  問題:
  最後的分配結果如何?
  提示:
  海盜的判斷原則:
  1.保命
  2.盡量多得寶石
  3.盡量殺人

沒有接觸過逆向歸納法的人大部分會提出例如「每人20個」或「其中3個人33個」這類答案。 在使用逆向歸納之後才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是那麼的殘酷,第一個表態的人可以有那麼大的優勢… 以下為逆向歸納過程:

1)假設現在只剩一個人,也就是E,那麼他可以拿到所有的寶石,這也是他最希望的結果。此時的分配方案為(0,0,0,0,100)。

2)假設現在只剩兩個人了,那麼D是必死的,因為這時候只有E能投票,並且通過(1)的分析得知E肯定會投死D。

3)假設現在還剩三個人,那麼C可以分析出D和E的最佳方案,所以這時候他不需要給出一顆寶石就能保證D會贊成自己的方案了(否則如果C死了,D就必死了,見(2)的分析)。 所以此時的分配方案為(0,0,100,0,0)

4) 假設現在還剩四個人,那麼B可以分析出C,D,E各自的分配方案,所以這時他只需要給D和E一個人一顆寶石就能確保他們會投票給自己(否則D和E一顆都拿不到,見(3)的分析)。 此時的分配方案為(0,98,0,1,1)

5) 假設現在還剩5個人,也就是最初始的狀態,那麼A可以分析出上述所有的邏輯決策,他此時只需要給C一顆寶石,然後D或者E兩顆寶石就能保證有2個其他人贊成自己的方案(否則如果A死了,C將一顆拿不到,D和E都只能拿到一顆,見(4)的分析)。 因此A的分配方案為(97,0,1,2,0)或者(97,0,1,0,2)。

所以第一個提出分配方案的人可以拿到97顆寶石… 這是多麼的反常識啊!

這種論證方法對日常生活的適用性不是很高,因為「理性人」這個假設很難真正的成立,不過這種思維方式倒是可以經常給人一些啟發。 通過逆向歸納法得出的結論一般都會認定「第一個提出方案的人」或是「第一個進入市場的人」會有很大的優勢,所以當你要嘗試什麼創新的時候,不要怕,直接先去把坑佔了,以後其他人還要想進來就需要三思了。

試錯法:


不斷地嘗試和驗證直到找到正確的解法。

這種思維方式是非常簡單粗暴的,在一些特定情況下也是最有效的。 在加拿大中學數學中,因素分解一般都採用試錯法: 例如(x^2+3x+2)=(x+2)(x+1), 這個題類我們的解法一般都是一個一個去試。當然聰明的中國學生們(例如我^^)會自己找到一些規律,大幅地提高心算的速度。而很多沒那麼機靈的外國人則會一直用枚舉法解這類問題(比如我最近在上海家教的一個法國高中生)。 當時一些留學生會秘密傳授我們交叉相乘法,可是卻很難大規模普及,大概是老師覺得這個秘術的原理解釋起來太複雜...


試錯法有幾個特點:

  1. 此方法不會嘗試去尋找一個答案為什麼正確,只認定它是不是正確。
  2. 此方法不會嘗試將答案概括到同類問題。
  3. 此方法只會嘗試去找到「一個答案「,而不是」所有答案「或是 「最佳答案」。
  4. 此方法可以在擁有很少或是沒有信息的情況下進行。

也許有人問試錯法那麼簡單那麼狹隘,為什麼還要提出來啊? 其實就是因為最後一條特點:此方法可以在擁有很少或是沒有信息的情況下進行。 有的超出知識認知範圍的問題只能用試錯法來解決,比如傳統的藥品開發(例如抗生素):化學家們不停地實驗不同的元素直到找到一個有效果的組合。話說偉大的李時珍是不是也一直在用試錯法? 前驅者都是很不容易的...


而且,當碰到一個完全不知道怎麼辦的問題的時候,你還可以(也只能)用

試錯法! 答主曾在10年級的時候花了一個星期用試錯法破解了一道附加題,7年過去了,我還是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只知道答案確實能用。 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道題吧,希望大神能對我有所點撥:


已知一連串不限長度的任意二進位字元,如:1011。如果相鄰兩個數字一樣,則在它們的下方中間寫下0,如果不一樣則寫下1。 一直重複上述過程直到只剩一個字元。 所以1011最後就變成了:

1 0 1 1

1 1 0

0 1

1

問題為:如何在不作上述演示的情況下,只通過第一行的原始字元就能得知最後一排的結果?


答主那時還沒有學過數學證明,更不知道什麼異或運算,所以只能通過試錯法得出了一個無法舉出反例的規律,而老師也說這個規律是對的,問我原理的時候我表示不知道,所以他只能給我一半的附加分。 值得自豪的是我也是當時班上唯一拿到它附加分的人(主要是其他人沒有那麼無聊…)。 至於我找到的規律以後再決定要不要寫出來,主要是怕被邏輯學大神/計算機大神們嘲笑…


所以不要再問類似於「怎麼追女孩子?」這種問題了,直接去表白! 失敗了又怎麼樣?換一個繼續表啊!

「換個思路法」:

將現有問題換一種思考方式來重新理解。原諒我不知道此方法的正式名字,只能直接沿用老師們經常說的「換個思路試試「了。


印象最深的一個例子是在學習排列組合的時候,有一道題是「現有100塊一模一樣的pizza,有多少種方式將他們分給10個人?註:每人至少有一塊。」

剛開始的時候嘗試了很多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邏輯漏洞,後來把解題思路從pizza轉移到了每塊pizza之間的空間上,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後來知道這種方法叫」隔板法「)。 具體過程是:將所有的pizza都橫向擺放,想像每塊pizza之間存在一個區間,那麼一共有99個這樣的獨立區間。要將pizza分給10個人,則可以放9個隔板在那99個區間里,那麼所有擺放隔板的方式就包含了所有分配pizza的方法,所以一共有99C9種分配方法。

答主是一名去年剛畢業的數據分析師,現在想再講一下自己人生中有哪些課程是對我思維方式和分析角度,甚至是世界觀,有極大的轉變的。希望能給還在上學的學弟學妹們一些建議。


首先是微積分。12年級的時候開始接觸了AP微積分,當時就發現原來變率還有變率的變率真是無處不在,只是在學微積分之前不知道怎麼去表示它們罷了。 例如我洗完澡關上淋浴後還是會有殘餘的水滴出來,那麼如果f(t)表示水管里在t時的剩餘水量,那麼f(t)』是負的(因為不斷有水滴出來),根據觀察我也能得知f(t)』』也是負的(因為水滴出來的頻率越來越低)。這個時候我也知道f(t)早晚回趨近0,我也沒必要站在它旁邊等著,所以我就可以放心地穿衣服睡覺了~

然後是概率論/統計學。統計學交給我的兩個最直觀的思維方式就是:方差和偏差。

所謂方差,便是除期望值以外的,對概率分布的一個描述。正式因為方差,才會有實力懸殊時的爆冷,才會有實力相當的兩個人打得有來有回。還有就是,在樣本量越少的時候方差就會越大,千萬不能以偏概全。 所以當你看到新聞上講誰誰誰買彩票(aka 智商稅)中了獎(先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千萬不要學人家去買,因為這些個例都是靠方差取勝的,是無法被複制的。 順便可恥地打個廣告,在去年寫的一篇關於「小概率」事件的回答:如何解釋小概率隨機事件? - 楊笛笛的回答

偏差又稱為表觀誤差,是指個別測定值與測定的平均值之差。 例如說,你想知道學校學生們對食堂滿意度,那麼午餐的時候你們一個小組拿著問捲去食堂抽查,然後發現滿意度高達95%,你們滿心歡喜地跑去找後勤部領導領賞。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別人不喜歡吃食堂還為什麼要去?去的人肯定大部分都是滿意的啊! 要說到取樣偏差,我們可以再思考一下某晚的95%滿意度。。。

數學證明讓我學會了如何邏輯嚴謹地分析問題,比如如何分辨相關性(correlation)和因果關係(causation)。 而且其中的一些證明方法,如:反證法,數學歸納法,都是可以提供一些特殊的分析角度的。下面我再講一個很有趣的題目:

草原上有100隻狼和1隻羊,這些狼都想吃羊,但是一旦有狼吃了羊它就會變成那隻羊也就會有可能被剩下的狼吃。問題是:會有狼會去吃羊嗎?


假設狼都足夠理性,

草原上有足夠多的草,即使狼不吃羊也可以吃草存活,

狼首先要保命,其次才是吃羊。


下面講一下分析思路:

n=1: 如果現在草原上只有一隻狼,那麼狼肯定會去吃羊,因為吃了之後不會有其它的狼去吃它了。

n=2: 如果現在草原上有兩隻狼,一旦某隻狼吃了羊就會變成n=1的情況,從上一段分析知道n=1的時候的狼是會去吃羊的,那麼狼為了防止被吃也就不會去吃羊。

n=3:如果現在草原上有三隻狼,一旦某隻狼吃了羊就會變成n=2的情況,從上一段分析我們知道n=2的時候狼是不會吃羊的,所以n=3的時候狼就可以放心吃羊,因為就算變成了羊也不會被吃。

n=4: 如果現在草原上有四隻狼,一旦某狼吃了羊就會變成n=3的情況,從上一段分析我們知道n=3的時候狼是會吃羊的,所以為了不被其他狼吃,沒有狼會敢去吃羊然後變成羊。


最後用數學歸納法可以證明n=單數的時候狼會吃羊,n=雙數的時候不會吃,所以100隻狼的時候不會吃。


其實很多問題也可以試著用數學證明地方式去分析,證明的過程中會不停地發現新規律和觀點,而且一旦發現在某個步驟中卡住了,或是證明失敗了,還可以從這些點去做更細節的分析。

博弈論是我去年才拿的課,真是相見恨晚。裡面對均衡的解釋,對最佳策略的分析,還有各種高逼格的分析模型(比如之前提到的逆向歸納)都讓人如痴如醉。 博弈論還可以解釋很多常見的社會問題/現象,比如因為信息不對等而造成的逆向選擇,道德風險。


舉幾個教科書上簡單的例子:保險公司無法徹底甄別每位顧客的風險程度,那麼那些知道自己容易患病的人就更願意來購買保險,也就是說保險公司最不喜歡的顧客反而更想來買保險。 自助餐餐廳的定價是針對所有人的,所以那些吃得多的人比吃得少的人更願意來吃飯,從而提高了餐廳的成本,餐廳為了不虧本只能提高價格,那麼加價之後還能來吃的人肯定都是食量特別特別大的人,因此成本又更貴了...


雖然真實世界不是那麼容易量化的,人類的很多行為也是非理性的,但是學會用博弈和理性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真的會有很多驚喜。比如我教授提到過一個比較冷門的「線性城市(linear city)理論:

假設有一個線性的城市,這個城市中有兩家食物和價格都差不多的餐廳(例如麥當勞和肯德基),所有這個城市裡的人在選擇餐廳的時候都只考慮餐廳距離的遠近,所以如果兩家餐廳的位置是這樣的:


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

那麼它們的市場份額應該是一人一半,可如果這時候K領悟了博弈奧義,將餐廳移到了M的旁邊去,比如這樣:

M_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時候K的份額就是K的右邊和M到K之間的一半。 那麼M學習到了這個奧義之後也同樣可以移到K的右邊,從而佔據大部分份額。 所以最後我們可以得出,這個線性城市裡唯一的均衡就是兩個人緊靠在城市的中間部分,誰都不能通過改變餐廳地理位置來獲利,也就是這樣:

_______________MK_______________


是不是解釋了很多人的疑問為什麼肯德基旁邊都有個麥當勞?!(我承認我不嚴謹了,這裡只是舉個例子而已)。

線性城市還可以解釋很多同類問題,比如為什麼各種零食的品種會越來越多,口味會越來越接近(比如把上述的M和K想像一個食物的甜度,人們去選擇離自己口味最近的食物)。 再可恥地打個廣告推薦一下另外一個關於博弈的回答:三個極度自私的人分一個蛋糕,採用什麼策略,能讓三人都覺得公平? - 楊笛笛的回答

最後的最後,要想更精準,更全面地分析問題,一定要和來自不同知識領域的人多聊天! 答主本科學的統計,和本系的朋友討論問題不外乎用的是概率,數據,博弈,等等偏理性的理論。 而現實又是非常複雜的,通過和學心理,管理,營銷等等的朋友聊天真的可以獲取很多自己想像不到的觀點和角度。


謝邀。看了趙世奇的精彩答案,我都不好意寫。

我工作中面對的問題以法律為主,也會有一些相關的商業問題。我最基本的思維方法就是「找關鍵字」。首先會把問題的基本邏輯梳理一下,如果背景事實比較複雜,就寫一個簡單的梗概,把主要事實按時間順序排列出來。然後看這是商法問題還是民法、行政法問題,確定是商法問題以後再看是公司法問題還是合夥企業法問題,腦子裡不斷跳關鍵字出來,不斷縮小範圍。當然有的時候由於案情簡單或者重複的多,是可以馬上定位到幾個關鍵字甚至法律條文的。

在找到精確的關鍵字以後(比如「加班費」、「有限合夥」),就在專業法律資料庫和我個人整理的資料庫中檢索法律條文和相關案例。有一些問題是比較疑難的,需要求助其他專家,不能臨時抱佛腳,平時要注意積累專家名單,可以是自己的同事、朋友,也可以是發表文章或接受採訪較多且權威的人士(嗯,包括知友),可以用關鍵字加專家名字進行檢索。另外,一些資源比較豐富的網站(尤其是官方網站)也是很好的信息來源,可以用谷歌的site語法進行檢索。

從上面的步驟可以看出,「搜索」在我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要佔很大的比例。一方面,太陽底下無新事,不需要再重新發明輪子;另一方面,法律問題需要的不是律師個人怎麼想,而是法律如何規定,監管部門如何認定,司法部門如何判定。如果確實沒有現成規定或非常含糊、互相矛盾,才輪的到律師自己對法律進行創造性的詮釋。很多畢業不久的律師,不習慣精細檢索,喜歡在法律意見書中大量使用「我認為」或者「某某法學家認為」,也是菜鳥的表現。

商業問題略有不同,但算是另一種搜索,先搜索各種風險點:法律風險、商業風險、政治風險,再搜索業內成功或失敗的先例,注意不要輕信媒體報道和當事人自述,要通過查招股書和公開披露文件、查工商檔案(即第一手資料),交叉比對,再找知情人請教,最好是有項目實際執行經驗的。

有很多人在面對簡單問題時依靠直覺或者經驗能做出準確判斷,但一面對複雜問題往往就邏輯混亂或論據薄弱。分解問題、分層搜索作為一種工作方法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也缺乏「創新」,但不斷辨析概念、積累資料的過程會逐漸提高分析複雜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有效的自我訓練。


謝邀。

世奇、Raymond Wang 、於澎等已經說得非常好,把這個問題本身作了番分析,說過的就不說了。我補充幾點看法:

一、高超與敏捷。一個善思索的人,在經歷無數後,遇事會省略掉艱苦的分析,和@帶三個表說的一樣,張嘴就來,高超到立即找到正確的點位。多年前,蘇聯曾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後來撤離,意圖不明朗。中國需要表態,有關方面分析了一番,不知該如何表達為好,找到了鄧小平。

據稱小平當時的說法中:有兩個關鍵詞:「注意」、「離開」,即「注意」到了「離開」這一事實。注意,表明了中方對此關注,是真撤離還是假撤離,不清楚,還有什麼舉動,不清楚,所以用了更為中性的離開。

在成千上萬的詞中,不費吹灰之力找出這兩個詞。經歷無數後,理性的分析被省略,而成為正確的感覺。這和電子計算器一樣,依照程序設定,哪怕是複雜算式,瞬間即出結果。

二、綜合思維能力。先決條件是:見多識廣,參照點多。一個結論或結果出來,能立即發現欠缺或不周全之處。

三、窮搜情況抓要點。實際情況常常比我們的想像要複雜得多,情況多了常常讓人疲憊不堪,要抓要點,丟掉無關緊要的,但得留心具有關鍵意義的細節。要靠他人的提示,要利用可以利用的手段,多掌握情況。為分析求得一個好的基礎。

四、鑒於事物發展的方向,常有多種可能性,如是辦事,應有應對多種可能性的方案。從史料中得知,戴笠給手下人交待,向蔣介石彙報情況,要多準備幾套解決問題的方案,一種不行,再換一種。要的不是你自認為的正確,而是決策者認為的正確。你是你,他是他,位置不同,想法不同,得將你的服務對象的多種可能性分析清楚。

我的想法是:具體的分析方法是可以學習的,甚至課堂上也能教。但你要成為一個善於分析問題,常有高見的人,還得經歷無數,萬不可墨守成規。


首先,考慮這個問題能不能具象。如果能,將儘可能多的具象,然後將這些具象對比再次抽象,看看是否符合這個問題。符合的話,找具象的實例分析。不符合的話,說明具象失敗,考慮其他解決思路。(這個思路也可以理解成依照經驗)
第二,抽象的問題能不能找到相關的已知的定理定義等。可以的話用之,不行的話考慮其他解決方案。(用前人的經驗)
第三,能否用一般正向邏輯思考。不可以的話,考慮逆向思路解決。還不能解決換其他解決思路。(進行邏輯思考)
第四,找到這個問題的根源(核心),看這個問題的根源問題能否按照以上三種解決之。依然不能分析的話,更換最後一種解決思路。(溯源)
第五, 嘗試找到這個問題是不是能轉移成別的問題去解決。(轉換和轉化)

例子:高考證明兩條直線空間垂直。
第一反映,去想以前有沒有和它類似的題目,並搬過來加以解決。
沒有的話,去思考相關的定理定義解決。然後,嘗試證明或者反證。這是不能解決的時候,一般回重新讀題,從新考慮能否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部分。嘗試轉換和轉化成其他問題(例如:加輔助線等)。


看了世奇的回答,數度提筆,又數度刪除,分明他是在「答自己的題,讓別人答無可答啊」
後邊竟然又有如此眾多的精彩補充。

題目修改了之後就好答了,對於沒有受過專業思維訓練的人來說,也只能投機取巧了。我來補充下我會採用的特殊角度。

1 違背常規
許多問題是無關對錯的,沒有統一的結論,甚至一些具有普適世界觀的問題上,皆然相反的觀點也是存在的,所以經常在初看某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時,直接從常識的反向思考,也許能有驚人的發現。
2 細化場景
不同的時間/地點/歷史背景/涉及人物等,都會對於問題的結論產生很大影響,所以可以通過細分問題的場景,而取得完全獨特的視角,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意見。
3 複雜系統
我們身處一個複雜系統當中,我不相信簡單的單向因果關係,我相信環狀因果或者網狀相關,有可能因和果互相影響,有可能因和果共同由其他因素影響。所以我喜歡將相關性因素都儘可能列出來,但是不喜歡用簡單直接的因果推理。


首先要告訴樓主的是,中國人的語言是有毒的。所以,常規的思維邏輯,常常會導致一種致命的思維缺陷。中國人本土沒有向西方那樣,形成一種成系統的科學邏輯體系,原因也在與此。在思考問題時,一定要提防這點。

比如舉個例子,中國人喜歡就一些無法衡量的標準作為衡量標準,並就此展開爭論。比如他們經常會認為,中國人的道德水平世風日下,中國人需要提高道德修養,中國人素質低,不適合搞民主。等等等等。
道德在中國人思想里佔據著一個重要的緯度,這是和西方人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但要命的是,道德是不可衡量的。甚至,對同一件事情,大家就道德緯度的理解和做法並不一致。所以最後,對道德的宣揚和執行,是靠著獨裁式的規定和獎懲的。從古到今,尤今為甚。
素質這個詞也無法衡量。用一種無法衡量的東西去論證一種確切的制度,這是個很可笑的事情。

還可舉個例子,中國人喜歡辯論:人之初,到底是善還是惡。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因為「善與惡」都是相對的,不可衡量的。由此可見,我們老祖宗,在思考問題上,一開始就將我們引入了多麼大的誤區。

儘管幾千年前古希臘就有著最偉大的憲政民主實踐,儘管幾百年前到現在各種國家都實現了民主政體的嬗變,可是,在討論幾千年後我們國家的人民時,就歸咎於素質低。這是一件多麼荒謬的事情,難道幾千年後現在的國人的素質還趕不上幾千年前的希臘人?

可是,一旦轉到談論中國文化和歷史時,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認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是開化的文明人,並為之自豪。和談論現實比起來,成了截然鮮明的, 兩種不同的分裂的人格。

簡單來講,中國人的思維是向後的(先看歷史,從歷史中找根據);封閉的(言必稱,古人云,不然的話顯得自己沒有底氣);道德維度的(先看善惡);分裂的(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和對待別人,歷史和現實,都是截然不同的); 和西方文化在思考緯度上有著根本的差異。當然,互聯網時代,已經改善多了。

最後,就思考問題來講,我嘗試著回答過知呼上一些網友的問題,發現他們無法跳出常規思維的陷阱。他們在提問時,就設定了自己的範圍。所以,他們也不會得到正確的回答。


分享一下兩個方面很不專業的問題分析經驗。

第一、理論化的問題
哈佛案例學習中關於問題分析場景的步驟是:識別問題-問題分解-問題整合-其他結論。這一過程中的五大要素是:問題界定,概念和框架,因果分析,診斷,舉措方案。

就個人經驗來講,理論的概念和框架是學習的重點,也往往是學習的難點,特別是框架結構,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掌握。
舉措方案要求落到實處,落到細處,才能可操作性性強,效果好,才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第二、經驗性的問題
在工作中也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有不少會重複出現,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後,在現象-原因之間能夠發現一些規律性的經驗,這種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個思考的範圍和框架。

在遇到問題時,首先是梳理目前的現象,找到關鍵點,然後判斷與已有經驗的關係:是否與過去處理的問題完全一致,或者是有很大的類似,或者是涉及到相同的模塊,或者完全沒有遇到過?
對於相似或者相同的問題,會通過經驗快速地進行定位,這些經驗的內容有如一幅地圖,能夠幫助快速地跳躍到關鍵模塊的關鍵點上,進行信息搜集和診斷確認,成功的概率很高。

對於陌生的問題,經驗無法提供高效的定位方法,就只有依照「按圖索驥」的方法來做了,關鍵是:第一、大方向要對,弄清楚更高一層的界限和組成;第二、找到合適的框架圖;第三、逐點採集信息和診斷確認。
對於新問題,也可以找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同事協助定位,不過這對於提高個人的水平往往不利,好的方式是理清楚對方處理問題的思路並親自實踐。

綜上所述,理論問題分析強調問題定義的清晰、概念和框架的完備和準確,分析診斷和論證的有力和有效;實際經驗問題的分析重視經驗的積累,經驗地圖的構建,快速有效的定位,信息的搜集確認,新思路和方法的吸納。


其實每個人回答題主這個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如何分析問題?"的現實演繹!

1 首先要分清這個問題是屬於偏向於自然現象自然規律領域還是偏向於社會現象人文人事領域?這個分析很重要,你可以想想搞技術、搞管理、搞技術型管理、搞人事型管理的巨大差別。

2 其次要分析提問者的意圖,同一個問題對於不同職業、知識層次、階級屬性、信仰、興趣的人來說有不同的關注點!你只有說到他的心裡了,他才會覺得這是一個好答案!想一想你平常做彙報時是不是得琢磨下根據不同的評委關注點不同而對多媒體進行相應的修改、補充和完善。

3 對於比較複雜的問題,分而治之!可以從歷史不同的進程和演化來分拆,可以從不同的專業角度分類來分拆,可以從不同的應用層面來分拆!


一 自然現象自然規律領域!

這個問題也很大,因為回答一個自然現象自然規律的問題有很多不同角度及不同層面級別,大部分人是為了認識清楚後更好的滿足工作生活的需要,這種人只會想把自己關注層面的本質研究清楚就夠了,而還有少部分人是為了追求終極的本質,這少部分人就會對一個自然現象像剝洋蔥一樣逐步深入研究,研究到最後就把一個自然現象變成了一個哲學問題了,借用作家賈祖璋寫的一個栗子: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第一層(分學科從不同角度來看):

生物化學原理:它們的細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變成的花青素。當它是酸性的時候,呈現紅色,酸性愈強,顏色愈紅。當它是鹼性的時候,呈現藍色,鹼性較強,成為藍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是。而當它是中性的時候,則是紫色。萬紫千紅,紅藍交輝,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鹼反應中所顯示出來的。

物理學原理:太陽光經過三稜鏡或水滴的折射,會分成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這七種顏色的光波長短不同,紅光波長,紫光波短。酸性的花青素會把紅色的長光波反射出來,送到我們的眼帘,我們便感覺到是鮮艷的紅花。同樣,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色的光波,鹼性的花青素反射藍色的光波,胡蘿蔔素有不同的成分,便分別反射黃色光波或橙色光波。白花不含色素,但組織裡面含有空氣,會把光波全部反射出來。有的花瓣,表面有較多的細微而排列整齊的玻璃球似的突起,看起來好像絲絨,能夠像金剛石那樣強烈地反射光線,色彩就更為鮮艷,如某些月季花就是。

生理學原理:光波長短不同,所含熱量也不同:紅、橙、黃光波長,含熱量多;藍、紫光波短,含熱量少。花的組織,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較柔嫩。在野生狀態,紅、橙、黃花都生長在陽光強烈的地方,反射了含熱量多的長光波,不致引起灼傷,有保護的作用。藍花都生長在樹林下、草叢間,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含熱量多的長光波,對它的生理作用有利。白花也多陰性植物,有些夜間開放,反射了全部的光波,是另一種適應措施。自然界少有黑色的花,只有少數的花偶然有黑色的斑點,因為黑色吸收全部的光波,熱量過多,容易受到傷害。

進化論原理:從進化的觀點來考察,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裸子植物的花是原始的形態,都帶綠色,而花藥和花粉則呈黃色。在光譜裡面,與綠色鄰接的,長波一端是黃、橙和紅,短波一端是青、藍和紫。我們可以說,花色以綠色為起點,向長波一端發展,由黃而橙,最後出現紅色;向短波一端發展,是藍色和紫色。紅色應是最晚出現的花色,在進化途程中居於項峰,最鮮艷,最耀眼。

自然選擇學原理:從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來看,昆蟲起了到重要的作用。億萬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現的時候,昆蟲還不多。花色素淡,傳粉授精,依靠風力,全部是風媒花。後來出現了被子植物,昆蟲也繁生起來。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稱花瓣)。花瓣不再是綠色,而是比較顯眼的黃色、白色或其他顏色。形狀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發芳香,這就成為蟲媒花。「蜂爭粉蕊蝶分香」,昆蟲給花完成傳粉授精的作用。

人工選擇原理:自然選擇進程緩慢,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顯示它的作用。人工選擇大大加快了它的進程,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顯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選擇費了億萬年造成野生原種,花是單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紅的一種。經過人工栽培,僅就北宋中葉(11世紀)那個時候來說吧,幾十年功夫就有單瓣創造出多葉、千葉(重瓣)、樓子(花心突起)、並蒂等額中不同姿態;由粉紅創造出深紅、肉紅、紫色、墨紫、黃色、白色等各種美麗色彩。再如大麗花,原產墨西哥,只有八個紅色花瓣。人工栽培的歷史僅僅二三百年,卻已有千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品種。又如虞美人,經過培養,已有紅、黃、橙、白各種顏色卻沒有出現過藍色。上一世紀末,美國的著名園藝育種家浦班克,發現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層迷霧的虞美人,特意培養,到本世紀初,便育成了各種深淺不同的藍色虞美人,為花卉園藝添加了新的品種。

第二層(從人的認知角度來看):

紅色是花的屬性嗎?:顏色及視覺只是人類的主觀感受,不是物體的客觀屬性。顏色只是人類大腦對可見光的一種處理分析結果,而可見光只是電磁波的一個很小的頻段,過高或過低的電磁波眼睛處理不了,所以就看不見。同一個朵花,對於不同的人來說色彩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之前曾很火的《這條裙子到底是什麼顏色》,另外更嚴重的就是有些天生的色盲與普通人之間的視覺差就更大了。另外,有些動物根本就不覺得這花是紅色的,因為它們沒有感知顏色的細胞,只能區分光照的強度,所以它們眼中的世界永遠是黑白的。顏色不是物體固有的屬性,但是也反映了物體對光線的吸收反射方式。

紅光波長較藍光長,相對能量較藍光短,為什麼紅色反而是暖色?:這又牽涉到人的認知了,人們對光的冷暖感知和光本身的能量大小並沒有多大關係,主要決定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熱效應的感知,一生爐子身上就感覺暖和啊。而熱效應代表的就是光將自身光能轉變為被照射物體熱能的能力。藍光雖然自身能量多,但並不能將這些能量有效地轉化為熱能,所以並不會覺得熱。

花香總該是花的屬性吧?花香及嗅覺也只是人類的主觀感受,是對物體散發出的微小氣體物質的感知,這種微小氣體物質確實是客觀存在的,但對嗅覺的認識是各有不同的,有的人甚至缺乏一般人所具有的嗅覺能力。

第三層(從人的整體認知來看):

既然視覺嗅覺都是經過大腦處理後的信息,那麼聽覺味覺觸覺呢?

這個世界無它,唯有振動(波)耳。萬物之間的溝通方式無它,唯有共振耳!

首先是視覺,人的感光功能靠的就是視柱細胞和視錐細胞與電磁波(可見光是其中一小段)的共振,電磁波的振幅和頻率分別決定了亮度和色相。

其次是聽覺,人的聽覺器官中有一精巧絕倫的共振系統,耳朵通過鼓膜與聲波產生共振,並通過放大並轉化為生物電信號,然後聽覺就產生了。牛逼的是耳朵能接受到微弱得只能使耳膜移動氫分子直徑的十分之一的振動,更牛逼的是大腦會做飛速的傅里葉變換,在眾人吵鬧中都能聽到自己只想聽到的那個獨特音色聲音的話語。

然後是味覺,味覺就是人舌頭上的味蕾上的不同受體與不同的配體共振的結果,比如苦味受體只接受苦味配體。當受體與相應的配體結合後,便產生了興奮性衝動,此衝動通過神經傳入中樞神經,於是人便會感受到不同性質的味道。

接著是嗅覺,在鼻腔上部的上皮細胞內有1000多種不同類型的氣味感受器,每個這種細胞只含有一種氣味感受器,每個感受器只能探測到數量有限的氣味。當氣味分子被吸入時,特定的氣味感受器與其發生共振,不同的氣味感受器細胞所得到的信息在大腦進行整合,形成相應的氣味信息。

最後是觸覺,觸覺的原理機制和聽覺很類似,皮膚對振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這些振動產生相應的振幅,同時,神經把信息從受體傳入大腦。就像耳膜的振動頻率傳送聲音的信息一樣。

總結起來說,五感其實本質上就是人對不同形式的振動的不同處理結果,因為共振代表的是在特定頻率下,比其他頻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動的情形,所以就可以理解了為什麼每種感官都需要用n多個不同的感受器(感興趣的可以查一下自然頻率這個概念)。而人的意識活動也不過是此起彼伏更複雜的共振場罷了。難怪釋迦牟尼佛證得後感悟到五蘊皆空,只感覺到全部都是如露亦如電的潮漲潮落的正弦波餘弦波變換著頻率和相位交替著波峰與波谷。

第四層(從哲學角度來看):

一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就不可避免的要站隊了。不過事實卻是,宇宙既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而是心物一元的,佛家有句話可以很好的詮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宇宙中的根本不過是小到極致的一根根弦罷了,弦依次以不同的頻率振動和共振,就形成了各種亞原子及原子乃至演奏出了整個宇宙。

話越扯越遠了,覺得是扯淡的就當笑話看吧。話說很多軟體高手雖然對電腦的認知比普通人更深,知道計算機系統的根本就是是0和1的二進位代碼,但是並不妨礙他們認真學習彙編語言、c語言乃至c#、java、html5,這種精神才是值得提倡的。

二 社會現象人文人事領域

要分析好這類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梳理好參與整件事的人及人的集合之間的關係及訴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事情是人做的,理順了參與各方的訴求就理清了一大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這個利字不單是指金錢,應當利益解,.每個人或每個參與團體追求的東西不一定相同,對物質的追求占多數情況,但是還有很多時候是為了精神的東西(比如面子歸屬感存在感平衡感安全感榮譽感等)。不過,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既要識人懂人性還要對參與方的關係及歷史有了解,而這些信息的獲取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1. 使用Star和多個why,確保問題本身沒有理解錯
  2. 分而治之是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就是根據不同維度、不同深度去劃分問題,逐個解決,過程中不斷匯總問題
  3. 解決問題可以自己上網查、和別人探討、自己思考等多種方式,對不同問題需要採用不同方法

提問人的「問題」含義是不是不是指以一個問號結尾的問「題」——question,而是指存在的一些問題/癥狀/煩惱——problem啊?
原話:比如可能會從人類進化角度分析當代人的一些心理問題
中文真是博大精深……


如果是分析 問題/癥狀:
這個問題的表現形式是什麼?我以前有沒有注意到?如果沒有,為什麼我沒有注意到?

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問題?為什麼沒有解決?別人怎麼看?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什麼東西,什麼人的協助?需要多久?
如果無法解決,是什麼條件沒有達到?怎麼改變?
如果改變不了,是為什麼?
如果確實無法解決,我要怎麼接受它?


用批判性思維分析一下問題:
批判性思維:就是在吸取外部信息的時候,要注意根據自己的需求提出適當的問題,在不斷提問和回答的過程中得到思維的訓練和對新領域的認知。一般分為有兩種,一是海綿式思維,一是淘金式思維。

如果嚴格和正式一點,一個批判性思維的完整結構如下:
  1、 什麼是論題?什麼是結論?
  2、 理由是什麼?
  3、 哪些詞語有歧義?
  4、 什麼是價值觀衝突?什麼是價值觀假設?
  5、 什麼是描述性假設?
  6、 推理中存在謬誤嗎?
  7、 這些證據的可信度有多大?
  8、 你發現干擾性原因了嗎?
  9、 統計數據是否具有欺騙性?
  10、 哪些重要信息被遺漏了?
  11、 什麼結論可能是合理的?

實際情況下可能不會關注這些多:只注意1、2、3、7、9、10就可以了。


題主在專業領域裡遇到的問題,還是去專業領域裡尋找解決(疾病,法律,財務等); 而與相對宏觀的社會、經濟、政治等大家日常需要扯淡解悶的問題,自己無法參與,只需要吸收信息,分析理解的問題, 首先要盡量多收集可以交叉驗證的信息,我們所有的判斷都是依據於掌握的信息的,食材不佳,手藝再精湛也白搭。

其次把握住以多方博弈為綱, 利益分配為用的視角去看問題, 再加上資源稀缺,信用為本兩個基本假設,應該是比較實用的分析方法。 我回答問題基本都是貫徹了自己說的這幾點, 舉幾個例子:
性交易是否該合法化(除罪化),為什麼?
現代中國的戶籍制度除了負面意義,有沒有正面意義呢?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願意到北上廣深打拚,即使過得異常艱苦,遠離親人,仍然義無反顧?
英國為什麼同意香港回歸?
如何看待鳳凰男?


以分析最近「房價崩盤」報道為例。

1. 有幾個城市房價崩了盤?

2. 有幾個城市的幾個樓盤房價崩了盤?

3. 幾個樓盤怎麼代表了一個城市,又怎麼代表了全中國?

不受媒體誤導,這是分析問題的第一個守則。

為什麼中國樓市在2014年崩盤了?

這提問說的是跳過什麼什麼說什麼什麼的都是什麼什麼。

不受潛在假設誤導,這是分析問題的第二個守則。

決定房價的是建築成本和收入水平。說的是,不受頭腦中已有成見誤導,這是第三個守則。

城市級別劃分,地區城市化差異,人口總數,外來人口數目,外來人口來源地,城市化率,城市內部區域人口密度,富豪聚居人數,世界500強入駐名單,歷年GDP,城市群劃分,城市區域影響力。簡單問題複雜思考,這是第四個守則。

事實千頭萬緒,你說漲會有事實支持,說跌也會有事實支持。歸納和演繹也需首先經思維過濾,沒有絕對的客觀,這是第五個守則。


韓寒說過一句話(大意是這樣的)人天生就有邏輯,很多騙子沒上過數學課進行過邏輯訓練依然能騙人。聽說他本人也是讀書少,更沒訓練過邏輯。


所以,樓主,這事恐怕主要是看你想解決什麼問題,你的好奇點在哪裡,然後,你的邏輯就會自動把搜集來的信息理出來。


因為學歷史的緣故,我一般分析問題的發生都是:根本原因、具體原因和直接原因這仨來分析的;偶爾也會用營銷的SWOT分析法:優勢、劣勢、機遇、威脅。


目前的回答都不實用,複雜討厭難懂,文筆差,我擅長的東西都是基於非常冷靜的思考分析的。
就我自己的經驗我來說說,
正常的分析的步驟分為以下幾步:1 信息收集,2橫向比較3 特點挖掘4 構建框架5分類6 不斷試錯。最後才能得出一個成熟的方案。

以我擅長的dota來說(沒錯,就是dota)很多冷門英雄我能迅速成為一流玩家,不是因為我練習多,而是我擅長分析。經常在新版本一出來就能開發出一些英雄的優勢。
以地穴編織者(螞蟻)來說,6.63版本把他的第一技能從觀察者改成蝗蟲後,我就意識到他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分析如下
1 原本螞蟻是個沒有特點的偽dps英雄,3技能暴擊太偽核了,原本的1技能雖然前期很有用。但是基本是個只點1級的廢技能,而連擊升級的性價比很低,讓螞蟻前期爆發力弱了很多。
2螞蟻的連擊和發球衝突,又是遠程觸發發球時不觸發連擊,能出的武器有限,很適合螞蟻的暗滅沒法出。
但是從6.61版後有了勇氣勳章。配合蝗蟲技能破甲有大加成, 成本低,有回魔的效果適合螞蟻,6點護甲也很適合身板瘦弱的螞蟻。

推論 新版本的螞蟻其實大大加強,適合做一個前期爆發力就很強的偽核。
繼續推論
螞蟻的特點
1 生存能力強,2 有522速度3 超強的破甲能力。
推出---》螞蟻前期不需要飛鞋----》螞蟻不需要相位鞋和回血鞋---》螞蟻前期只能配假腿
繼續推由於破甲能力加強---》前期必點技能為1技能能2技能互相點,3技能最多點1級,但是還不知道主1好還是主2好。
繼續推--》螞蟻前期最重要的裝備,假腿和勇氣勳章。 中期可以拋棄傳統的出輝耀的打法。視情況堆dps或者堆防守道具
繼續推:
有了基本思路,然後就開始實戰。分兩種實驗,一種是主蝗蟲 ,一種是主縮地
實戰中發現,螞蟻主1 太缺魔,用的機會很少。而前期縮地的cd很重要。
繼續實戰中發現。大招太耗魔,6級的時候前期沒有必要點,1勇氣勳章的回魔不夠用。2點了後縮地+蝗蟲+貼身點+第二次縮地的魔不夠。
由於魔不夠,前期不能指望大招回血。
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打法
出門 多帶回復回家多帶大葯,別怕多出小件,出大魔棒,出勇氣勳章,出假腿,前期加點為21322114133前期多用1技能多進攻,先出水晶劍。然後分類,對方在什麼特殊陣容情況下也許更適合出輝耀(需要帶兵) 或許更適合出林肯(指向太多),或許更需要出魔抗(aoe法師太多)。

沒有這套分析思路,一般人可能要打100盤螞蟻才能成為螞蟻高手,但是有了冷靜的分析,
一個禮拜後我螞蟻在高端局就能如魚得水,殺的別人很不適應,並且引起了廣泛的模仿。

打遊戲只是小技,但是其他的問題也一樣,所有分析問題都能通過

1 信息收集,2橫向比較3 特點挖掘4 構建框架5分類6 不斷試錯7 得出一個成熟的方案。


本人比較佩服稻盛和夫的分析方法,就在 干法 一書里


沒什麼分析,需要我分析的問題,一定是我沒能力回答的。我能回答的,張嘴就來。頂多是語言組織上講究和不講究的區別。


推薦閱讀:

邏輯學中,前提為假而命題為真的推論如何解釋?
古往今來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或者常見的強盜邏輯?
邏輯推理有哪些局限性?用邏輯解釋社會現象和人際關係問題是否有局限性?
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五個囚犯先後從100顆綠豆中抓綠豆。抓得最多和最少的人將被處死,不能交流,可以摸出剩下綠豆的數量,誰的存活幾率最大?

TAG:學習 | 思考 | 思考方法 | 邏輯 | 邏輯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