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過去的時光比較好?

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有孔子哀嘆禮崩樂壞戰國不如春秋,一直到如今的童年回憶80後認為《新白娘子傳奇》&>《還珠格格》,還有去年的西方電影:午夜巴黎,講述穿越到過去(黃金年代)的主人公碰見了當時的文豪,通過交談得知文豪認為更早遠的文藝復興才是黃金年代。如何理解東西方文化中這種對過去時光的推崇心態?
人類文明一直在發展,明明是過得越來越好,為什麼很多人還是覺得過去比較好呢?


我從科學的角度來回分析一下吧,剛好以前領域裡面開會聽過這方面的報告。

題主所說的現象英文是nostalgia,指對過去的時光很懷念,認為舊時代的東西最理想,想要回到過去。

「Nostalgia is like a grammar lesson: you find the present tense, but the past perfect.」 - Robert Orben

首先,根據紐約時報/普林斯頓的調查,這是一個確實存在的現象 [1] [2]。且每個人懷念的並不都是同樣的事同樣的時代,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懷念的內容也不同,所以可以給電影《午夜巴黎》里的情節蓋個合格章說是很符合客觀現實情況的。

下面進入正題總結一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是如何解釋這種nostalgia現象的存在的,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第一個原因是記憶偏差(memory bias)。人們錯誤地把某個時代里最頂級的東西當作是這個時代的平均水準。比如人們會覺得80年代的音樂是最好的,Michael Jackson, David Bowie, Prince, Modonna應有盡有。然後就會執著地懷念80年代,吐槽現在的音樂界的水準每況愈下啊。其實不是80年代的質量更好,而是一廂情願地認為80年代所有的音樂都是Modonna這個水準的。但事實上,每個年代都有"名族最旋風",每個年代也都有"All out of love" [3]。

2) 第二個原因是錯誤歸因(misattribution),也就是俗稱的張冠李戴。比如夜闌人靜處,忽然飄來一闕幽幽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思緒猶如潮水洶湧。所有當年跟這首歌有關的往事細節霎時重遊,覺得舊時光怎麼可以美好得這麼徹底。其實已經有實驗證明,"成功地記起往事"這個動作本身是帶來正面情緒的,而大腦誤把"美好的舊日子"歸為這種正面的情緒的來源了。也就是說我和春天的那個約會本身很普通,但"記起那次約會的一些細節"這個動作本身無意中讓我感到快樂,而我卻深深地誤會是因為那箇舊約會很美好我才很快樂 [4]。

3) 第三個解釋認為緬懷過去是一種人類自我情緒調節的機制 (self-regulation)。有了這種心理機制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抵抗負面情緒。有實驗發現,緬懷過去這種情緒通常是被孤獨或者無聊這些負面感覺所啟動的。而當緬懷情緒啟動的時候人們心裡會有種歸屬感,生命也變得有意義起來 [5]。

暫時寫到這裡,日後來補各個結論的實驗細節。

扯一下, nostalgia到90年代時仍然被認為是一種心理疾病收錄在精神障礙診斷雨統計手冊第3版里(DSM-3) ,不知道後來怎麼被免罪的。

參考文獻:
[1] Princeton Survey Research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2005, March 17–21).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the Press survey of adults nationwide.

[2] CBS News/New York Times Poll. (2006, Sept. 15–19). N = 1,131 adults nationwide.

[3] Morewedge, C. K. (2012). It Was a Most Unusual Time: How Memory Bias Engenders Nostalgic Preferences.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4] Leboe, J. P., Ansons, T. L. (2006). On misattributing good remembering to a happy past: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gnitive roots of nostalgia. Emotion, 6, 596–610.
[5] van Tilburg, Wijnand A. P., Igou, Eric R. and Sedikides, Constantine (2013) In search of meaningfulness: nostalgia as an antidote to boredom. Emotion, 13, (3), 450-461.


謝邀。

這也算是經典老問題了……嘗試說簡單點吧。

大體上,隨著現代科技發展:
人類膳食平衡普遍變好,平均壽命越來越長。
體育運動各項世界紀錄不斷被破。運動員平均身體素質飆升。
人類思辨能力,確切說是在提高的——現代人的普遍知識思考水平和15世紀的大眾比,絕對是領先的。

實際上,每個時代都會感嘆「過去的黃金時代」。在傳說里,過去的黃金時代最健康,最唯美,最優雅,最知性,大家都崇奉一些古老的藝術,能詩善畫、書法古玩、香茶竹舍、文採風流,那是「慢」的時代,「輕」的時代,昆德拉和卡爾維諾都推崇過那個時代。相比起來,現在太機械啦,太快啦,太現實啦,等等。
 問題是,20世紀20年代的巴黎紙醉金迷,卻在歌頌19世紀末印象派橫行時期。19世紀中期丹納認為文藝復興才是完美時代。文藝復興時期認為古羅馬才完美。古羅馬認為古希臘才完美。然後就一路回去了……問題是:你回到1515年的佛羅倫薩,願意么?那裡有米開朗琪羅有達芬奇有拉斐爾有布拉曼特。但隨後你就發現,那時代普羅大眾的知識遠不如今日,脾氣火爆,動不動給你上刑,人身安全毫無保證,到處是命案,吃不著辣椒玉米和咖啡,沒有抗生素,人們沒受過成型的體育鍛煉和衛生訓練,醫生都是赤腳大夫只知道給你放血。這個時代有偉大的人物,但只有那幾個——實際上,所有「過往年代的偉大人物」,都只有歷史濃縮的幾個而已。

以數千年歷史濃縮出來的若干貴族精華,來比擬如今的平民生活,的確很容易獲得優勢。就像單看文藝復興之後的宮廷畫,會覺得那時代風雅秀麗,遠比今時今日文明。但宮廷畫不會告訴你,過去的時代並不全是牧歌。油畫里的牧歌唱晚、小說里的沙龍賢達之外,是廣大人民的困苦、瘟疫、霍亂、下層民眾的苦難、迷信、人身不自由和經濟壓迫。


話說回來,關於「隨時間流逝的一切」,一個賣比利時畫的商人曾跟我說,要再現佛蘭德斯畫派時那樣,在油畫里耐心細緻描繪織物、金屬、光線的畫家,現代的畫家並非沒有那等技巧,更多是沒那份耐心,更確切說,沒那份必要了
同理,書法、銅版畫、濕壁畫、編竹籃、磨剪刀、木工這些手藝,可能會漸次凋零,但這不是一種退化,而是一種替換。世界畢竟是以低成本+實用為第一位的,超出實用範疇流水線的藝術,相對而言,永遠是奢侈品。成型的技藝大多會被歸納。所以,人類不是失去了這項技藝,而是失去了花多餘成本施展這種技藝的必要。
每個時代都有人認為,只有自然的才是美好純真的,所有訴諸於工具的、電腦的、器物的、電子的東西,都是不天然的。問題在於,非要論天然,則油畫之於岩壁畫、毛筆書法之於刀刻竹、弓弩之於徒手搏擊,都是一種「不天然」。工藝美術設計本身,也是隨著材質漸進的。精工製作的汽車、手機、玻璃窗比之於木雕、庭院、黑陶們,只是材質不同,凝聚其中的智慧,並無二致。

如是,從大局範圍來講——所謂大局範圍,是指別拿過去時代的少數精英和如今的普通凡人比,而是最大限度的從平民對比平民,從生活便利、健康狀況、人身自由、精神和物質財富、視野廣闊、居住條件等每個細節,都對位比較——那麼現代技術的發展和社會制度的完備,對人類的肉體健康和精神陶冶,是在進步著的。時代總是有得有失,沒法周全所有細節。但大體來說,是在越變越好的。


至於人類為什麼覺得過去的時光好呢?因為人類更習慣接受與已有習慣類似的事物接受與已有習慣不同的事物,意味著你必須更新自己的價值觀;你必須接受自己已有的許多習慣都被推翻;你必須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很無知;你必須承認世上不止一種價值觀——對一些人來說,這沒事;但對一些略帶自卑情緒的人來說,這事非常不妙。所以,下意識的推拒會產生。許多年輕人喜歡宣揚老年代的東西陳腐,許多老年代的人會念叨新生事物荒唐,其實歸根結底,都是不願意承認」我喜歡的東西可能不是唯一正確的,我在這方面知道得很少「。

大致如此。


引用《霍亂時期的愛情》里的一句話,
「他還年輕,尚不知道回憶總會抹去壞的,留下好的,而正是由於這種玄妙,我們才得以承擔過去的沉重。」


人類的「復古情結」究竟來源於何處?


社會心理學上認為,在我們將信息存儲在大腦的同時也就構建了記憶,因此記憶會引入許多事後的推理,我們實際上是用片段來重構我們的過去,所以我們會很輕易地無意識地修正自己的記憶。積極的記憶構建會美化我們的回憶,人們經常會給回憶蒙上一層玫瑰色,把一些細小的令人愉快的事件回想得比實際所經歷的要美好得多。
參考邁爾斯《社會心理學》


因為那裡面有愛的人和一去不復返的青春。


我們對懷舊持有偏好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在回憶過往時,大腦的信號讓我們獲得的體驗要比當時感受到的更加美好也更加愉悅,這種現象被稱作「玫瑰色回憶」,或「玫瑰色回顧」。
正如英國消費者知識中心(Consumer Knowledge Centre)的首席執行官布賴恩·尤比克(Bryan Urbick)的理論指出,玫瑰色回顧可能是一種適應性機制,能在痛苦的回憶中撫慰和保護我們。證據顯示,它甚至可能發展到幫助保證人類的延續;畢竟,如果女性總是確切記得分娩的痛苦,很有可能就不會有人願意主動再體驗一次。

我們變得越老,我們對過去的緬懷就會變得越強烈

有趣的地方在於

在1998年的《紐約客》的一篇文章里,神經科學家兼作家羅伯特·薩珀爾斯基(Robert Sapolsky)談到他對於新事物無法提起興趣:食物、體驗,尤其是音樂。
絕大部分人20歲左右(或是更早)聽的音樂會成為一輩子播放和喜愛的音樂,而且,如果一種新的流行樂在一個人過了35歲之後才產生影響,那麼超過95%的可能是,這個人永遠都不會去聽這種音樂。
「你體驗過的不是幸福,你記得的才是。」奧斯卡·萊文特(Oscar Levant)

引自馬丁林斯特龍《品牌洗腦》(BRAND WASHED》

個人贊同加黑部分的解釋。
這方面的研究不確定是否經過嚴格的實驗,確定的是已經有很多公司認可這種營銷手段了。
從微博營銷號的很多案例上可以體現出來,市場果然最敏銳。

這種機制是如此強大,以下為新鮮出爐的證明:


寬哥邀的,簡單思索了一下:
1、年輕人不滿於現狀而又無力改變,沉浸在過去以暫時逃避現實。
2、因為時間的單向性和不可逆,使人們覺得回不去的都是好的。假如可以隨意逆轉時空,真一下變回了高三狗,我想我還是叫苦抱怨多一點。
3、應時常提醒自己,當下便是以後會懷念的回不去的曾經,表荒廢虛度。但對於我收效甚微。
4、對於離開的人以及關於他過去的一切的懷念,是你沒碰著下一個。
5、說白了,人都賤。


1.人們普遍具有一種「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就可以做得更好」的錯覺。
2. 對現狀不滿卻無力改變,就只有回憶並臆想過去的美好同時自動過濾掉那些不美好的片段,可曾聽說過九斤老太的事迹?
3. 懷舊裝逼向。


作為人生體驗論的虔誠信徒,我必須先描述一下什麼是我心中的人生體驗論。
沒有人是歸人,所有人都是過客,馬不停蹄,從溫馨的起點來,奔向永遠有下一站的下一站;我們遇見兄弟朋友,相識然後離開,沒人會與自己常在,一生兩個字只是會出現在詩篇里,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短暫的陪伴,我們隨時都可能分道揚鑣;最後某一天,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倒在路邊,然後沉沉睡去,我們再也遇不見所有人,所有人很快將我們忘記。
所以說:我們的生活不斷的朝前走,即使每一天都充盈快樂的有所得,但同時不經意間也有所失去。然而失去的永不再來,不是朋友去遠方了還會回來,不是花朵凋謝了明年還會盛開,是,永永遠遠的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你要告別了,我還來不及看。
所以,即使我們昂首挺胸的走在新世紀的橋頭,兜里即將鼓鼓鈔票,未來的路即將金光燦爛。
然而,在生命的另一側,藍天白雲的學生時代一去不返,小夥伴馬路邊喝酒擼串的日子一去不返,我們沒有任何功利的與朋友談天說地,擁抱離別,也一去不返。
每個人的回憶都像是沒人能找到入口的一個世界,世界中有過去的我有過去的你,也有現在的我,我漫山遍野的奔跑,我躺在山谷里仰望星辰漫天,我坐在海邊的岩石上看鮫人落淚。
離家越遠,這個世界便越大。我親愛的過去,我是如此的愛我所經歷過的一切。
哦,失去的永不再來
幸運的是我,曾陪她們開放,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去呀


1、過去的都是失去的。
今天終於來水來電了,颱風過後,我們每天都在懷念有水有電有網的日子,而當時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
2、人類都是矯情的,即使過去是美好的,大部分人都不願回到過去。
3、我們大部分不愉快或者抱怨都集中在現在,而不是過去。想想唐朝也是強大美好的。如果讓你扔掉現在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去過農耕生活,大部分人也不會願意。(不過一夫多妻制到底有多大吸引力還真說不準)
4、以上純屬扯皮,摺疊我吧!


從兩個角度來回答。
一、對過去的緬懷
因為人類的生命只有三萬多天。
過去的我們無法再經歷,歲月過去即失去。
人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值得珍惜的日子當然是美好的,即使不一定都是一帆風順。
尤其在越來越接近生命的末期的時候,會更覺得過去的日子更彌足珍貴,其實並不僅僅是緬懷過去的日子,而是緬懷過去懵懂但青春無邪的年少時的自己。
因此,認為過去的日子是好日子就不足為奇了。
二、對未來的迷茫
人們會對未知的事物產生恐懼。未來的日子未必美好,如今現實更是殘酷,把希望寄託於更美好的過去合情合理。


討論過這個問題。
倒是有幾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例如,歷史上很多革新,起先都是打著復古的旗號。

再說現在是否真的比過去好?或者過去真的那麼好?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好說。
客觀來講,現在確實比過去好。
但是又發現,歷史上會有一些高峰始終逾越不過去。
拿藝術來說,現代人的技法其實比古人要嫻熟,現代人的眼界確實比古人要開闊。
但沒法拿現代的藝術和古人去比較高下,
因為環境變了,心境變了,人也變了。

所以有時候人說,我們其實是在做選擇題,世界每前進一步,也都在付出相應的代價。

所以,我自己覺得,創新和復古是循環來的。
當往前走多了,偏了,人們會自然的復古一下,用來稀釋一下對當下好或不好的變化帶來的不適感。
但總體來說,世界還是在變化中前進的。即便復古,也不是當時的古。


樓主請注意你自己問題中提到的——午夜巴黎,講述穿越到過去(黃金年代)的主人公碰見了當時的文豪,通過交談得知文豪認為更早遠的文藝復興才是黃金年代。如何理解東西方文化中這種對過去時光的推崇心態?
美好的時代其實是就那一個時代的人來說,而非指那個時代的物質。簡而言之,在一個時代中有各種輩出的人才,交相呼應,這才是人們懷念的。人才輩出的時代則不可能一直擁有。
人一旦逝去就永遠的失去了。而物質總是在向前發展。
借用一句忘記出處的話來說:「人不如舊,物不如新」


對未經歷所講述階段的人:
1.獨享過去時光的特殊佔有慾。
2.想裝好逼,就要選別人不了解的話題。

對共同經歷過所講述階段的人:
尋求共通點,獲得群體的認同感。

其他原因:
個體已經老去,懷念自己年富力強的時候。


上面大部分文化人都是討論陽春白雪的,我來組成下里巴人~

大便去的茅房,可沒有什麼沖水馬桶,木質馬桶使用完也是堆放在那裡,擦屁股可能只是竹片、茅草一類的東西;要是窮苦人家,估計只能找個沒人的地方解決個人問題了,擦拭的東西也只有石塊、土塊什麼的了,至於效果和觸感怎麼樣。。

宮城、皇城這種地方,下水道才會比較發達,你要是沒有這個福氣,嘿嘿對不住,等到一些特大暴雨來的時候,地下的污水、街邊的臟污、甚至屎尿都會恣肆在街道上,臭不可聞,蚊蟲、細菌大量滋生,疾病蔓延,若是你穿越過去,肯定得大罵:「這是人待得地方么?!」

鹽、糖、乃至其它更稀少的調味品可不像現在這樣能夠輕而易舉得到,傳統種植、養殖的效率和今天現代化的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那才是真的「食不知味」呢。

飲用水的凈化完全沒法和現在比,也沒有靠譜的清潔、洗滌用品,每天你攝入的細菌和寄生蟲幾率可能是現在的上萬倍;醫療那就更是呵呵了,隔三岔五得個病、每家夭折幾個孩子真是再正常不過了。

所有和「電」有關的東西都是浮雲,實在懶得一一列舉了。就說一個:你沒電話可打、報紙電視電腦可看,每天見的就是老婆孩子街坊四鄰最多也就是「同事」,這之中大部分你基本上也只能打個招呼寒暄幾句罷了,聯繫遠方的人只能靠寄信。。信息的流通、人與人溝通的效率極其緩慢,辨識信息真實性的成本極高,說白了,這是一個比現在運轉緩慢成百上千倍的世界,而且很多事情你都得懷疑著、向各種人反覆確認,我估計讓你過去你會抓狂的。

一個時代真實的生存狀態,是根基在在吃喝拉撒睡這些細小而日常的東西里的,可惜大都習以為常了。正如你自己寫文章時不會涉及太多這種細節,古人也一樣,或者即使寫了、這種東西在漫長的歷史過程里被保留下來的也很少。電視劇、小說可不提這些~

我就是隨便虛擬一些古代的情況,你來感受一下。相信我,傻子才回去呢~


當人活在當下時,總是累於生活的艱辛、工作的疲憊、感情的糾葛。而過去已經在那裡了,回憶過去時,滿滿地都是簡單與美好,選擇和苦難已經被當時的自己承受過了,這回憶的過程又是那麼的安靜,誰不會沉浸其中呢。。。一個人獨處時就是這樣,人類作為整體之於歷史,如同一個人之於其一生的時光,所以人類也喜歡「一起」回憶過去,文藝復興是在回憶羅馬,如今的你們在回憶佛羅倫薩大學課堂上自由的交流和激蕩的思想交鋒。就是這樣在回憶,因為對於回憶你不需要付出代價,而當下才是你心血消磨的地方。

我自己卻是個未來主義者,雖然懂得回味過去的甜蜜,但我相信未來才是我最想要的東西。


覺得現在好,就不會去想這個問題


未來未知,當前苦悶,只好寄情於過去。


人在過的不好的時候通常會做兩件事,一是懷念過去,二是不斷假設。


推薦閱讀:

內向的人更容易滋生心理問題嗎?
提起知乎,你內心立馬產生何種情緒?
評論自殺的人「太脆弱,這麼點事就要自殺」合適嗎?
怎樣規劃建設一個心理諮詢室?
為什麼看電影看到尷尬處時,會不忍心繼續?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