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覆蓋件可以全部使用塑料材質來替代金屬么?
目前汽車的前後保險杠用的都是塑料材料的,但是像車門、發動機蓋等位置的覆蓋件還是用的金屬的。既然現在汽車輕量化是大趨勢,那麼是否可以把覆蓋件都用塑料材料來造,僅僅車身骨架用金屬呢?這樣是不是有什麼工藝上或者安全上的問題?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我的車安全嗎,更多「汽車安全」討論歡迎關注。
一謝邀,題主的問題其實和這樣的問題是類似的:汽車用塑料材質與傳統鋼板材質相比有什麼優勢? - Rock Zhu 的回答 ;
首先,塑料材料在重量等方面相對傳統的金屬材料更有優勢,但是它的缺點也同樣明顯,作為一個比較新型(相對傳統的鋼材)並且正在不斷發展的材料種類,在成型理論方面還存在很大的空白,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塑料在成型工藝上進一步發展;以常見的注塑成型工藝(汽車類部件最常用的成型工藝),我們最為頭疼並不是製件結構多複雜的問題,而是過大或者過小的製件,過大的製件擔心是受限材料本身流動性能導致無法獲得完整的製件;過小的製件則是受限於成型機台無法精準的進行計量(合格的產品不僅是尺寸和形狀能達到圖面的要求.而且產品的重量也必須是穩定在一個範圍的,這是衡量成型過程是否穩定的很重要的指標.);可以這麼說用塑料製造大型汽車覆蓋件在成型工藝方面的確是有難度的,題主可以簡單了解下能提供汽車注塑模具上使用的大型熱流道系統的廠商有幾家就可以知道了;而且就那麼幾家公司,並且當你採購時,他們還有各種免責聲明和使用限制(讓你感覺稍微不注意就被各種坑的感覺)。
第二.作為材料本身性能方面,塑料的絕對強度、耐高溫、耐氣候性、疲勞強度等指標是遠遠不如傳統的金屬材料的性能的;以汽車發動機蓋部件為例,這個區域的工作溫度已經超過了我們經常使用的通用型塑料的使用極限;只有極少數的特種工程塑料能滿足要求,既然是極少數的材料,這也就意味著這些材料在成型工藝和採購成本方面上並不比傳統材料有更大的優勢,所以汽車製造商也就沒有過多的去推動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三,我們在選擇製作材料的時候,首先是要確定工件的使用要求,然後才是加工工藝和材料採購成本方面;並不能材料是否便宜或者材料某些方面的優點作為唯一標準使用的。
這個問題要是真正展開來講,涉及方面太多的確讓我在回答的時候有些不好下手,畢竟科技在進步;我也毫不懷疑在回復這個問題同時,世界上某個角落已經有一台全塑汽車誕生,而我只能看著它的車尾燈漸漸遠行。
最後,此答案基本上立足目前被大範圍應用的常規案例;如果有人把F1或者DTM賽車的製造作為反駁依據,本人依法保留反擊打臉的權力,謝謝。
-------------------------------變得更詳細的分割線---------------------------------------------------------
把這個回復變得更詳細點,主要是我發現有些概念變得模糊了,導致有點回答不上來的情況(我並不是針對題主,畢竟有些專業性的辭彙理解起來是會有些偏差的).
首先,我想先解釋下汽車保險杠的結構,如下圖:
其實大多數人錯誤的把保險杠外身(就是圖中體積最大,大家平時可以直接接觸的部件)等同於保險杠本身(保險杠外身:其實倫家真的不是保險杠的全部,你們這樣簡化稱呼,真的大丈夫么?),這也就出現各色各樣黑車廠在保險杠方面偷工減料的外行說法了。
然後,我們繼續看下關於汽車的車門結構圖;
上圖中,最大的塑料製件就是車門裝飾板。很遺憾很多人也管這個叫門板,而且是正兒八經的從業人員叫~
上圖中,最大的塑料製件就是車門裝飾板。很遺憾很多人也管這個叫門板,而且是正兒八經的從業人員叫~我繼續回答題主在評論中提到的問題:關於在汽車上更多使用塑料製件,是否是用金屬材料衝壓難度更大?如果按目前汽車行業設計風向,用金屬材料成型上面的所說的保險杠外身和車門裝飾板,的確在工藝上更有難度,因為複雜的曲面變化和結構設計往往會導致衝壓的良品率大大下降;一般人概念中,金屬衝壓過程就是用壓機把模具合一起,咣當一聲產品就出來了,實際是衝壓製件過程更多的是一條流水線,每個工位都負責產品上一部分的特徵成型(簡單孔或者凸台)或者是成型特徵的一部分(比如深孔,就是每次拉深一點而不是一次就拉完)。對於注塑成型來說,這些就真的不叫事,簡單粗暴一套模具一台注塑機加上附屬設備,幾分鐘就給你一個成品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塑料在加工方面的優勢了。再回到產品的性能要求方面,其實大家都知道:無論是保險桿外身還是車門裝飾板,都不是要求受力很大的部件,用通用型塑料材質就足以勝任,而且塑料本身還能輕一些。所以現在汽車上都用塑料去製造。
回答第二個問題:汽車上不同區域的覆蓋件採用不同材料,主要是利用不同材料的性能優勢,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盡量提升汽車性能,以汽車門板為例,以前我們通常會覺得那些好車關門聲音低沉或者厚重,就判斷質量好,而且覺得太輕的汽車會容易翻。其實伴隨技術進步,通過合理的設計減重,使用性能更優異材料,汽車的安全性會越來越高(大學時,我曾經看過到雜誌上一個圖片是一個8歲的小女孩舉起了一扇完整的車門,汽車廠商:寶馬)。
其實,無論是從材料成本、加工工藝或者是性能要求方面去回答這樣的問題我都覺得是很糾結的事,總覺得是太極端而且不嚴謹的態度。最後,我只能這樣總結:科學的進步從根源上是人類對所在環境的不滿度的體現,而由此誕生的新事物則是進步的體現。
回答有點太開放了,最後給大家一張用來黑保險杠的圖片:
備註:車型是飛度,其實飛度的安全性能還是過得去。。。。上圖的原因,我只希望大家黑得更有誠意些。最後還是那句話:不要用過去的經驗武斷的下結論,因為按力學模型,保險杠真心不需要搞得太厚,安全駕駛才是王道。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如果涉及侵權,請告之,我將及時刪除的。本回復請抱著多看看的心態閱讀,部分表達不專業,請各位見諒。
首先對於該問題在下能肯定的回答:可以!但是要明確的是,這裡的塑料應該是廣義的工程塑料,既包括我們生活中常見的PP,PVC等也包括一些樹脂基複合材料。
整個研究生都是做的車身輕量化材料。目前整個車身輕量化也基本上都是圍繞著結構件和覆蓋件的「以塑代鋼」來做,像最近很火的寶馬i3,白車身就是採用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CFRP)來做的,俗稱「黑車身」。既然目前有些半結構件乃至結構件都能採用「塑料「來做,那麼理論上覆蓋件也能採用塑料來做,但是為什麼沒有全部採用呢?正如知友Rock Zhu所言,工藝是很大的一個瓶頸。但除此之外,個人看來其實還有其他的幾個原因:
1.高強度的工程塑料雖然在比模量,比強度上高於傳統金屬材料,但其材料成本依然較高,比如碳纖維材料,所以如果在大批量上應用,不合算。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飛機上複合材料應用比例高於汽車的原因之一。
2.環保問題。目前來說,傳統的金屬材料的可回收性遠遠大於工程塑料。特別是一些熱固性樹脂基材料,壓根就不能回收,所以目前其在車身上的應用比例逐漸減少,研究熱點轉向回收性較優的熱塑性樹脂基材料。當然,塑料在生產過程由於揮發物等產生的污染也是多於金屬材料的。
3.對於覆蓋件而言,美觀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保證表面質量及進行噴塗工藝時,塑料的表現往往不如人意。就像電影《頭文字D》中AE86後期型就是採用了碳纖的引擎蓋,有人覺得漂亮,但說實話,在下是欣賞不來的...
4.外覆蓋件經歷個風吹雨淋的很正常,所以在考慮其材料時,耐候性是我們必須要特別注意的一點。金屬材料在這方面畢竟應用這麼多年了,自然沒話說,但是如果轉到塑料上來的話,什麼老化啊,降解啊諸如此類的,有時還是有些頭疼的。
在下自己的看法,還請各位大神輕拍 = =汽車內飾中塑料是怎麼製造的
塑料在汽車中有大量應用,約佔整車重量的 15%, 內飾中包括,儀錶盤,門板,立柱,方 向盤,雜物箱,以及密封件均是塑料。
塑料的幾大優勢:
1, 重量輕,汽車每減重 10%,燃料經濟性提高 5%左右
2, 成型容易,
3, 耐腐蝕性強
4, 相對於鋼製材料,成本低。 那各種形狀的塑料是怎麼製造的呢?
--注射成型
這是注塑機, 簡單說是由四大部分組成,注射系統,塑模系統,夾持系統,控制系統。 工作原理簡單說就是:
將塑料高分子聚合物放到漏斗里, 通過加熱使之融化。 然後高壓注射到模具里,磨具裡面是提前做好的空心形狀。 當高溫融化的塑料在模具中冷卻後,分離出來就是我們想要的塑料形狀。 此過程聽起來很簡單,實際中卻需要注意很多問題,比如注射速度,注射壓力,融化溫度控 制,冷卻時間控制等等,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最終的產品質量都會受到影響。
當產品製造出來後,還需要進行表面處理,比如通過蝕刻達到條紋效果,激光雕刻實現不一 樣的紋路效果等等。
我不說話,我就發兩個圖……
剛才看了另一位知友搖滾豬的答案,發現我想的太簡單了。原本以為用塑料蒙皮很簡單,只是因為材料特性的區別而沒有全車使用。原來全車塑料蒙皮在技術方面有一定難度。不能像鋼板那樣衝壓,必須注塑成型,對蒙皮這種大片狀的澆複雜精密的東西比較難搞,成本高,良品率低。
塑料的車身蒙皮在遇到輕微碰撞時還不容易變形,撞凹了也能自己回彈恢復。但也有缺點。
一個就是耐用性。
目前轎車的前後保險杠基本都是塑料的。兩年內的車,保險杠是非常堅韌的。用腳用力踹也很難踹破,變形了也會自己復原。但如果年數有點長,三四年以上了,那保險杠會老化變脆,碰撞時很容易裂。
還有一點是修復的便利性。輕微碰撞只是碰撞的一種。很多時候還是會撞破或是嚴重變形。這樣的話,鐵皮可以通過鈑金等修復。而塑料的則很難修復,需要整體更改。為了撞壞的一小塊地方而換一整塊蒙皮,並不合算
首先是成本問題,起碼以現在的價格來說想要大批量量產使用是不可能的,原料、設備、合格率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也要比金屬件多很多,冬天夏天做出來的零件尺寸是不可能保持一致的,熱脹冷縮,同一套模具會做出不同的產品出來;零件合格率,零件如果涉及A面的,要保證所有過程都不能有損壞,報廢率大價格自然不便宜。回收的話,如果只是單純簡單的注塑件還好,如果有後續處理的只能報廢掉,而且還不能再利用,損耗太高。
其實已經有了,克爾維特就在用
90年代的雪佛蘭子彈頭就是全塑料車身,我也是當年看雜誌看到的,哈哈
完全可以。通用的子品牌,土星汽車是把塑料車體當賣點的。 很多跑車也用塑料來減重。塑料除了輕之外還有個優點,那就是在受到輕微衝擊後不會凹陷。
塑料車體沒有成為主流也是有原因的。
1、熱脹冷縮。金屬也有這個問題但塑料受溫度影響更大。很多土星車主都抱怨一到冬天車身各處縫隙都變寬了。
2、堅固度。金屬撞擊後會扭曲形變,塑料則直接碎裂。這裡還得提一下溫度的問題:有些土星在冬天車身會自己裂開,受了輕微的撞擊就碎了。
3、生產速度。雖然塑料本身比金屬便宜,據Gm一個負責人說它的生產速度比金屬車身慢很多。這變相增加了成本。
4、回收。汽車是回收率極高的商品。車上的零件被賣掉之後,車身通常會被金屬回收場處理掉。塑料的回收難度比金屬高很多。
目前有量產的車型生產,如smart,最近的有寶馬i3,不僅外覆蓋件全是塑料,其車身用的都是碳纖維,叫黑車身。黑車身各部件間全用膠粘劑粘貼,只有很少部分用了鋼材。汽車之家有介紹,更詳細的涉及產業鏈部分太多,不詳細介紹。http://m.autohome.com.cn/tech/201210/405140.html
為什麼不普遍使用塑料件代替傳統金屬,其中最大一個原因是成本,不如傳統的工藝便宜。但是隨著國家油耗法規的日益嚴格,塑料的使用會越來越多,尤其是在電動車上。
為什麼不可以用塑料替代金屬呢?只是因為塑料在現階段還沒有達到金屬的一些特性。比如:強度,硬度,耐磨度等等等。可能下周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可以讓塑料在某些特性上可以達到或者超過金屬。但生產成本過高,所以無法再生產中大規模應用。但在未來科技的發展,塑料替代金屬並不是不可能。而且我覺得塑料替代金屬是一定出現的。
拋重點:僅車身骨架使用鋼板,外覆蓋件使用塑料等複合材料可行,案例:賓士smart
車身骨架自身包含了側圍頂蓋這樣的覆蓋件,這部分目前除了bwm i系列這樣全碳纖維車身外規模商業運用的好像木有(歡迎補充)
目前商業規模運用較多的塑料(複合材料)外覆蓋件有:翼子板,背門總成,前後門外板(僅外板非門框架,smart
)
至於前後車門為什麼不和背門一樣整體採用複合材料主要是強度,耐久,安全等方面的原因
挖個坑,改天再填
優點:輕量化,造型自由度大(比鈑金容易成型),容易維修,不會有外觀銹。。。如果只是作為裝飾部件,缺點:成本高、容易老化、尺寸精度差、受溫度影響大(特別是頂蓋),如果作為結構部件,缺點:成本高、剛性差、與鈑金密封困難,結構複雜,容易產生蠕變、尺寸精度差。。普通車比較常見的是塑料背門、塑料翼子板
樓主這個想法不錯,請百度搜「汽車 複合材料」
就目前而言,汽車的前後保險杠都已經是聚丙烯塑料的了。記得,以前央視的SB記者還報道過,說什麼是汽車廠偷工減料用塑料的騙人,結果直接被打臉。
所以,工藝和安全不是問題,問題大概還是大眾的接受程度,尤其是拿汽車當坦克開的。
關於塑料的性能,我想討論一個工程塑料,全名是聚苯硫醚複合材料,是聚苯硫醚與玻璃纖維以及其他添加劑經過螺桿加工綜合起來的一款材料,價格上約在20到50元每千克不等,主要是黑色材料,力學性能上比鋼材更甚一籌,長期使用溫度也可以達到200度左右,耐化學腐蝕性能優於鋼材,著色性能差,密度在2左右,流動性可以調整,這樣的材料能替代哪些汽車上的鋼材製件或者說可以用到哪些汽車的製件上呢?包含流行的電動汽車。
smart車身覆蓋件採用的就是塑料件。
若真用塑料輕量化了,還會有人說日系車輕,皮薄么?
我從某些片面來說,認為不可以。就拿基本上都是碳纖維的克爾維特c5來說,大猩猩去試車就說車身太輕。那樣本身車髮漂就容易引發車禍,如果是發生撞擊,更是可以想像其承受力。不知道是不是沒有理解樓主的意思。
燃燒的時候,會不安全,會有強度問題吧?
發動機肯定用不了塑料了,因為發動機的溫度能達到2k多攝氏度,目前的發動機外罩是塑料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