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葯的可能副作用很多,仍然可以上市並且給病人使用?


先說所謂「副作用」。

副作用(side reaction)是指藥物在治療劑量內時引起的不良反應,就是說雖然是治療劑量,但是與藥物的治療目的無關,反而給患者帶來了不適和痛苦。


其實,「副作用」就是一個名字,只要是在藥物正常劑量下,產生的和用藥目的無關的反應,都可以稱為副作用。就好像同樣是卧底,如果是敵人安插在我們內部的卧底呢,我們稱為「特(huai)務(dan)」,而如果是我們安插在敵人內部的卧底呢,我們稱為「地(ying)下(xiong)黨」。其實這就是個叫法而已,工作性質是一樣一樣噠!藥物副作用呢,就有點像「特務」,而藥物的治療目的就是「地下黨」,其實都是這種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

比方說有種藥物叫做阿托品,它可以緩解胃腸道平滑肌痙攣,同時又可以加快心率,那麼當我們需要它緩解平滑肌痙攣的時候呢,加快心率就是「特務」;而當我們需要它來加快心率的時候呢,這就又變成「地下黨」了。


一般情況下,副作用的不適感是輕微的。

由於藥物無法做到絕對的精確選擇病灶,所以理論上說,所有藥物都有副作用。如果有藥物沒有明確寫明副作用,只是說明不知道它的副作用是什麼,而不代表它沒有。既然所有藥物都有副作用,那麼說「因為這個藥物有副作用,所以不能上市」就不成立了。

然後我們來看,在存在「副作用」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還應該使用這種藥物。

很多人在考慮要不要做某件事請的時候,是權衡做這件事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好處哪個更大,如果感覺得到的好處更多,那麼就選擇做這件事;如果覺得成本太高,那麼就放棄。

這其實並不是一種明智的方法。因為人類都是「損失厭惡」的動物,對同樣價值的東西,你得到時所體驗的愉快程度,比失去時體驗的痛苦程度要低。比如如果你意外失去10塊錢所體驗的痛苦程度是10的話,意外得到10塊錢的愉快程度可能只有5。所以,當你對做一件事情可能失去和得到的東西去感覺權衡時,就可能會誇大風險,從而讓你實際蒙受損失。

而理想的評估,應該是把比較的框架擴大,對做這件事和不做這件事進行比較,把做與不做各自的利與弊相互比較,這樣更利於做出比較明智的選擇。

比如對於癌症化療。我們知道化療葯的副作用非常大,會產生嚴重的胃腸道不適,骨髓抑制,甚至很多化療葯本身就是致癌劑。如果僅僅考察用化療葯的「成本」「獲益」,你會發現你很難「抵消」化療葯如此大的副作用給你帶來的「損失感」,於是就會有患者以「化療藥物副作用大」為由,而拒絕接受化療。

但是,當你的評估框架擴大一點,不是比較用化療葯的「好處」和「壞處」,而是比較用化療葯和不用化療葯的好處,以及用化療葯和不用化療葯的壞處,就會發現:使用化療葯會使你的5年生存率從30%升高到90%;而如果不用化療葯,你的疾病會快速發展,你可能會很快會產生嚴重的身體不適,這種不適可能不亞於藥物副作用,而且隨後還會很快失去生命。

當讓患者意識到這樣的風險利弊時,有些人可能就會接受化療。

當然,即使這樣,也還是有人不願意化療,這涉及到另一個問題。


如果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100%的機會得到10塊錢,另一個是20%的機會得到50塊錢,80%的機會一無所得,你會選擇哪一個?

如果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100%的機會失去10塊錢,另一個是20%的機會失去50塊錢,80%的機會毫無損失,你會選擇哪一個?

大多數人第一種情況會選擇100%得到10塊錢,而第二種情況會選擇後一種選項。就是說在得到時,人們傾向於得到確定的好處,而在損失面前會選擇搏一把。


因此,在用化療葯會出現確定的副作用,和不用化療葯可能的30%5年生存率之間,有些人就會選擇去搏一把——萬一我就是那幸運的30%呢?

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寫了「副作用尚不明確」的藥物,反而會獲得患者的青睞,因為人們會存在僥倖心理——萬一這個尚不明確,就是一點副作用都沒有呢?甚至還會編一個故事來讓自己進一步確信——如果有副作用,一定早就發現了,既然我沒聽說過,那麼就是沒有。經過這一系列的直覺配合,「副作用尚不明確」的潛在風險就被大大低估了。

但實際上,那個確定的副作用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就想你想要搏一把成為幸運兒的幾率也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大一樣。

而醫學的治療流程,就是儘可能的避免這樣不理智的僥倖心理對於決策的影響。於是醫學上出現了在統計數據基礎上權衡利弊後的疾病診療指南,通過醫學建議給出了相應疾病目前可能的最優選擇。

所以,一種藥物的副作用很多可能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它是醫學上被推薦使用的藥物,那就有理由相信,雖然它可能給你帶來某些不適,但也是目前對你最有益的選擇。


使用藥品其實有一個獲益風險比較原則,中藥西藥都一樣,由於中藥不是太懂,只討論一下西藥吧

比如說,一種藥物,能降低血糖,控制糖尿病,但是副作用是一過性的噁心、嘔吐,這樣能接受嗎?

分析,獲益:降血糖,控制糖尿病。副作用:有的人會噁心、嘔吐兩三天,兩三天的不適相對於慢性病得到控制,還是微不足道的,所以獲益大於風險,可以上市。

那麼,一種降血糖藥物,會增加患心臟病的概率,這樣能接受嗎?

根據獲益風險分析,這樣的葯恐怕就不能上市了。

再比如,一種葯可以很好地控制慢性癌痛病人的疼痛,但是長期服用會導致成癮,可以接受嗎?

首先,慢性癌痛病人大多已經沒有治療機會,才選擇以鎮痛為主,盡量提高生活質量的治療方案,他們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而且身體基礎狀況差,即使成癮,社會危害也較小。
所以,這種情況下,一定程度的成癮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能把疼痛控制住。

但是,對於一個普通外傷的病人,因為來日方長,並且一旦成癮後可能危害社會,所以這時鎮痛就得小心不能成癮了。、

大概就是這樣的道理,以上提到的藥物都是真實的情況,了解的筒子可以找到對應的藥物。


不邀自答。原因有二:
1.藥品的副作用不等於不良反應,副作用不一定絕對不好;
2.大多數上市藥品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其禁忌症、避免方式多已明確;
附贈題外話第三點:部分中成藥的「副作用尚不明確」不等於沒有副作用。

1.藥品的副作用不等於不良反應,副作用不一定絕對不好


藥物的副作用是指治療劑量的藥品所產生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作用,其本身也是藥理作用的一部分。副作用的表現一般都較輕微,為可逆性的功能性變化。這裡的治療目的是指你當前需要治療的疾病。由於藥品對於機體的作用方式和部位往往不是單一的(藥物的選擇性低),藥物的效果通常也不是單一的。當你應用此藥物治療某一疾病時,那麼它的治療其他疾病的作用就成為了副作用。因此,我們不能說副作用就一定是不好的。

例如,多沙唑嗪作為一種長效α1-受體阻滯劑,可以作用於前列腺和膀胱頸平滑肌的α1-腎上腺素受體,降低尿路阻力,減輕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道阻塞癥狀。它同時可以作用於血管平滑肌的α1-受體,降低血壓。當你選擇用它治療前列腺增生時,那麼它的降壓作用就會成為一種副作用。

又比如,阿托品,是一種M受體阻斷劑,解除平滑肌痙攣,用作腹痛時的解痙葯;它還具有抑制心臟迷走神經的功能,可以提升心率。當你把它當做解痙葯時,心率增快就是副作用;但當你把它用作提升心率的藥品時,解除平滑肌痙攣就是副作用。

而不良反應指的是在按規定劑量正常應用藥品的過程中產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與藥品應用有因果關係的反應,包括副作用、毒性反應、變態反應、後遺效應、繼發效應、特異質反應、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變作用,範圍遠大於副作用。題主想問的也應該是不良反應。


2.大多數上市藥品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其禁忌症、避免方式多已明確

不良反應是藥物所具有的兩重性之一,完全沒有不良反應的藥物是不存在的。但為了治療疾病,藥品有時是必須應用的手段。那麼,為什麼許多人用藥後並沒有出現說明書中那些可怕的副作用呢?這是因為大多數上市藥品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其禁忌症、避免方式多已明確

在我國,藥品的研發者在研發階段就會針對該藥品進行動物體內、體外實驗,以測定半數致死量、半數有效量,明確藥品可能的不良反應。在藥品批准上市前,葯企需要對藥品進行三期臨床試驗,上市後還會在進行第四期臨床試驗進一步評價藥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我國藥品四期臨床試驗簡介如下:

臨床試驗分為I、II、III、IV期。
  I期臨床試驗:初步的臨床藥理學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觀察人體對於新葯的耐受程度和葯代動力學,為制定給藥方案提供依據。
  II期臨床試驗:治療作用初步評價階段。其目的是初步評價藥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為III期臨床試驗研究設計和給藥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此階段的研究設計可以根據具體的研究目的,採用多種形式,包括隨機盲法對照臨床試驗。
  III期臨床試驗:治療作用確證階段。其目的是進一步驗證藥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評價利益與風險關係,最終為藥物註冊申請的審查提供充分的依據。試驗一般應為具有足夠樣本量的隨機盲法對照試驗。
  IV期臨床試驗:新葯上市後應用研究階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廣泛使用條件下的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評價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與風險關係以及改進給藥劑量等。

除此之外,臨床醫生也會在臨床及科研工作中觀察藥品的遠期療效,分析藥物對患者預後的影響。

在上述所有過程中,如果某藥品存在嚴重藥物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或對患者的預後有不良影響,藥品監察部門均會對該藥品相應處理(如不批准上市、禁用等)。除了不良反應及其發生率,藥品的禁忌症、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方式(如聯合用藥、恰當的劑量等)也都通過這些研究得以明確。

所以,通常只有無嚴重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的藥品才能上市。當然,有些藥物的不良反應確實是嚴重而又難以避免的,比如激素、化療藥物等。這時就需要臨床醫生根據他的醫學知識與經驗來判斷權衡,來達到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目的。多數情況下,臨床醫生根據其醫學知識經驗、患者的病情以及上述所有方式得到的實驗結果綜合考慮而得出的治療意見是相對安全的。在此鄭重提醒,請您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3.部分中成藥的「副作用尚不明確」不等於沒有副作用

有些患者認為那些藥品說明書上標著「副作用尚不明確」的藥品比說明書上羅列著大段副作用的藥品更安全。這是錯誤的。

說明書上大段的副作用羅列多見於西藥,其中進口藥品的副作用介紹的尤其詳細。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對藥品的管理制度十分嚴格。在藥品說明書中,要求說明藥物的研發過程、實驗數據等,即使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的副作用,也都得標識出來。

而標明「副作用尚不明確」的藥品多見於國產藥品,尤以中成藥為最。我國藥品監管部門雖然要求藥品說明書中必須標明副作用、不良反應、禁忌症,但並沒有前述國家那樣細化而硬性的規定。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個別廠家就會在這些條目後以「尚不明確」來含混表示沒有經過系統的毒副作用測試。這幾年由於服用中成藥而至肝腎功能損害的病例並不少見,這也是中成藥並非絕對安全的例證(中藥毒副作用備覽 【中醫基礎版】)。
醫生可以通過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禁忌症來判斷患者是否適合應用該藥物以及如何應用該藥物。而沒有標明這些事項的藥物不僅有礙醫生臨床決策的下達,而且不利於患者的疾病治療。
(另,雖然我認為中成藥並非絕對安全,但這不代表我認為中醫藥就是荒謬而不可信的。引用一段話表明我的觀點:

龍膽瀉肝丸、導赤散、八正散、婦科分清丸等曾報道有腎損害的中成藥,不要一概丟掉,要重新評價,進行更加規範、科學的的研究,更加嚴格、合理的確定其應用適應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項,通過去除其可能的有害成分的同時,確保這些傳統藥物的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使這些多年證明療效確實的人類經驗智慧的產物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原文鏈接:正確看待腎損害中草藥-(醫學教育))


一方面,阿司匹林有助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一方面,它增加胃腸道、顱內出血的風險;一方面,沙利度胺臭名昭著,製造了上萬名「海豹兒」,一方面,它依舊活躍在麻風病、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領域;一方面,胰島素能夠有效控制血糖,一方面,它迫使糖尿病患者暴露於低血糖風險……藥物給患者帶去希望的同時,也令他們面臨潛在的痛苦,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說無一例外。


那麼,為什麼我們仍然堅持使用那些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注)很多的藥物呢?


因為,當評價某種藥物對特定患者價值的時候,不應該僅僅關注其療效或安全性,必須兩方面結合,完整比較後才能作出恰當的判斷——稱為「獲益-風險評估」(benefit-risk evaluation


藥物的不良反應普遍存在

某種角度而言,「獲益-風險評估」是醫藥領域的無奈之舉。假如某種藥物只有獲益,沒有風險,類似的程序顯然多此一舉。然而問題在於,這樣的藥物是否存在?更無奈的是,迄今為止都未發現過如此優越的藥物,甚至有限的未來,都難以預見它的出現。


按照病因,可以將藥物不良反應簡單地分成兩類:

  • 藥物由於本身的藥理學性質,比如對目標器官以外靶點的作用,產生的不良反應。
  • 藥物並非由於本身的藥理學性質,比如正常人體的免疫防禦機制,產生的不良反應。

就機制來看,藥物不良反應與疾病狀態、合併用藥、蛋白結合、肝酶能力等等,眾多因素相關,而不同個體之間的遺傳差異,也對其造成一定影響。因此,考慮到上面提到的各種變數,海量組合後更是無法保證一種藥物的絕對安全。換言之,藥物的不良反應是普遍存在的


藥物的不良反應往往不少


既然藥物不良反應無法避免,我們為什麼不選擇那些不良反應少一點的藥物呢?看看現在的藥品說明書,安全性部分永遠長篇累牘,堆疊的無數醫學術語可以讓每一位普通患者心驚膽寒。


事實上,這與藥物安全科學的研究方法有關。藥物安全部門收集藥物使用中發生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並不要求其和藥物使用一定為因果關係(causality):不良事件可以是藥物引起的,也可以不是藥物引起的。所以,收集到的不良事件通常五花八門,種類繁多。


接下來,藥物安全工作者們要進一步判斷不良事件與藥物之間的因果關係,確實存在的便升級為不良反應。然而,同樣因為個體間的巨大差異,這樣的評估過程並不簡單直觀。譬如,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較正常人顯著增高,如果使用降糖藥物後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如何確定心梗與藥物有關(relatedness),或者與幾種藥物中的某一種有關?


目前為止,仍無合理的手段幫助進行因果關係的判斷。為了保護患者利益,防止潛在風險,負責藥物監管的政府機構一般秉持「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儘可能地要求製藥企業完善不良反應描述,除非持有充分的辯解理由。這樣的背景下,普通人又無法分辨「不良事件」、「不良反應」,難免給人造成藥物不良反應總是很多的感覺。


獲益-風險評估需要宏觀視野


藥物安全性特徵(safety profile)逐漸明晰的同時,獲益-風險評估開始進行。首先是對整體人群的宏觀判斷,簡而言之,一群人接受藥物治療後,受益者數量是否顯著多於「受害者」,並且這一獲益顯著優於受害?前者依靠臨床試驗、統計學,結果具有標準性;後者則可能含有主觀成分。

一個典型的例子當屬阿司匹林。假設一項臨床試驗,按照明確的標準納入一群患者,然後隨機(randomization)分成兩組,雙盲(double-blind)給予阿司匹林或安慰劑(placebo),隨訪(follow-up)足夠長時間後,比較組間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結果發現阿司匹林組的風險顯著下降,儘管出血事件的發生率增高,但遠遠不及獲益者數量——由此結論,有必要向特定人群推廣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事件。


同樣的獲益-風險評估方法,隨著臨床試驗、數據的積累,有時可以更新原有結果。在阿司匹林的例子里,便是進一步細化,用於心血管事件的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不建議用於一級預防(primary prevention),因為獲益並未優於風險。


獲益-風險評估也需要個體判斷


獲益-風險評估不能機械地依賴統計學結論,畢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而統計學絕大多數時候無力描述或慮及此類差異。根據疾病、病史、個人情況等,必須重新獲益-風險評估,這一次通常由臨床醫師、藥劑師進行。曾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阿司匹林顯然就不怎麼合適。


如果說,獲益-風險評估的宏觀證據回答了一名患者應不應該使用某種藥物的問題,那麼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的個體判斷,就是為了回答他可不可以使用的問題——兩者缺一不可。


不能迴避風險,那就盡量控制風險


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最理想狀況下應當盡量避免(如換用更安全藥物、減少不必要用藥等),但很多時候,確實不得不承擔。此時,現代藥物安全科學的主張是,盡量控制風險(risk management)。


風險控制是個包涵廣泛的概念,可以描述一切有利於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可能性的手段。然而,這些手段無外乎合適的人、合適的病、合適的葯三點,用藥時必須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藥物的適應症,以及藥物的恰當劑量、給藥方式……


藥品說明書提及的藥物不良反應,其實也是風險控制的重要環節:不僅給予臨床工作者、患者足夠的風險控制信息,而且提示一旦出現相應的不良反應表現,可以迅速響應,作出對應的臨床處理。


註:藥物安全領域更傾向使用術語「不良事件」、「不良反應」,而非「副作用」(side effect)。前兩個術語更強調事件、反應的負面性。

2015 年 5 月 13 日更新:有知友在評論里指出「沙利度胺的某種異構體造成了海豹兒悲劇,因此不應該作為藥物不良反應」。這裡引用復旦大學《藥物化學》課程網站的文章作為解釋:

研究發現沙利度胺作為一個手性化合物,其 R- 構型具有抑制妊娠反應活性,而 S- 構型有致畸性。這也加強了人們對手性或者消旋化合物作為藥物的認識。而 R- 構型和 S- 構型在體內會消旋化,即無論服用哪一種的光學純化合物,在血清中都發現是消旋的。也就是說即使服用有效地 R- 構型沙利度胺,依然無法保證其沒有毒性。


中藥副作用更多,不告訴你而已,藥物性肝損的一大部分都是中藥吃出來的,西藥不良反應放的很寬,只要服藥期間出現的任何情況,不管有沒有因果關係,都要上報AE,所以看起來list長。


」是葯三分毒,你看他們這葯副作用多多「

」那你們的呢?「

「尚不明確「


對於一個BMI在18以下的厭食症來說一次喝800ml純凈水都有可能致死。

你吃多了肉還有發胖的副作用呢~

更何況全部食品飲料藥品以及PM2.5和PM10....

有多少副作用得看為什麼用以及不用的後果

醫療一直是醫生在考量用一項操作/藥品帶來的後果是否受益大於不用。

比如SARS時候超量用的激素和腫瘤患者中晚期給的成癮量嗎啡。

你如果寧可疼死也不用的話可以提出來~醫生還少申請幾隻二類管製藥呢


副作用寫了很多,其實可以說明這個葯上市時間較長,得到的反饋更多,所以更值得信賴呢。


兩害相權取其輕


個人覺得列出滿滿一頁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的,比四個字「尚不明確」讓我安心得多。


題主可以把「西」字去掉


沙拉醬
作用:好吃
副作用:肥

漢堡包
作用:好吃
副作用:肥

蛋糕
作用:好吃
副作用:肥

冰激凌
作用:好吃
副作用:肥

減肥餐
作用:減肥
副作用:不好吃

鍛煉
作用:減肥
副作用:好累啊


這個就是原因:
台灣2010年的醫師壽命調查
西醫(大陸為臨床醫學)壽命比民眾高8年
牙醫(大陸為口腔醫學,屬於偏科的西醫)壽命比民眾高7年
中醫師壽命比民眾高1年
在死因部分,所有醫師均與一般人相同,主要還是命喪癌症。不過,中醫師惡性腫瘤、心臟病的死亡率,都比西醫、牙醫來得高;腎炎及高血壓性疾病的死亡率也比民眾來得高。


」兩害相權取其輕「
不吃藥:假設疾病帶來的危害為1
吃藥:若」藥物帶來的治療作用【減去】藥物副作用【減去】經濟負擔【減去】與吃藥相關的其他不好&<1「,則,吃藥是好的。
----------------------------------
西藥在說明書上羅列一堆副作用,正明說了我們對該藥物了解非常深,因此「風險是可控的」
中成藥不寫副作用,但並不代表沒有副作用,只是我們沒有深入研究過。
前幾天,學者調查發現全國20%以上的肝臟損傷都是中成藥導致的,因此呼籲更加謹慎的使用中成藥(不是說不用,而是應該更謹慎,瞧,這就是西醫的態度)
----------------------------------


樓主這裡只問到西醫,那麼就回答一下西醫好了,因為不想牽涉到無謂的爭論。

  1. 幾乎所有葯都有副作用,你去翻翻藥典,或者手機上下一個丁香園用藥手冊看看(此處非廣告),如果有副作用就不上市,那麼就無葯可用了。
  2. 副作用跟劑量關係密切。藥理學上有兩句經典的話: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
If something is not a poison, it is not a drug.

3. 有些藥物選擇性低,作用於多個器官。當某一效應為治療效應時,其它的效應就成了副作用。比如經典的例子:臨床上廣泛應用的M膽鹼受體阻滯劑——阿托品,它的作用有解除平滑肌痙攣(緩解胃腸痙攣性疼痛)、加快/減慢心率(抗心率失常)、抑制腺體分泌(手術時減少氣管內液體分泌)、擴大瞳孔(眼科檢查時散瞳用)、解毒(治療有機磷中毒)等等。當某一種病情需要使用阿托品時,其它的效用就會變成副作用。比如,使用阿托品治療急性胃腸炎時,其治療作用主要是緩解胃腸痙攣性疼痛,但是相應的,會出現:口乾(唾液腺分泌受抑制)、心率加快、視力模糊等副作用。

因此說,副作用不是絕對的對人體有害,只是當人不需要它的時候,它就成了副作用。如果副作用能夠接受,那麼這個葯還是可以用的,如果副作用太大,那就應該權衡利弊。

4. 一些藥物的不良反應跟藥物本身的效用關係不大,但是在使用藥物過程中會出現的。比如說,停葯反應。比如長期使用某種降壓藥,突然停葯之後,血壓明顯回升。

5. 很多藥物不良反應都只發生在一部分人身上,對另一部分人群不會發生。比如過敏反應,只發生在少數人身上。而且很多過敏反應可能通過皮試等方法提前發現。

6. 還有一些不良反應跟藥品本身無關,是由使用不當造成的。比如止咳藥奧亭(可卡因),有成癮性,但是一般用作治療劑量的話,不會存在這個問題。但是

法制網首頁 蘇州多人服用止咳水上癮靠盜竊詐騙換錢買藥水警方稱 止咳藥水堪比毒品監管卻「無法」

可卡因:怪我咯?

總結一下,關於題主的顧慮,一般來說,非處方葯,也就是到藥店能夠輕易買到的葯,副作用都不算大。可能發生較嚴重的副作用的葯,都通過設置為處方葯的方法,由醫生把關使用。

歷史上也確實有過像反應停事件_百度百科 一樣的藥物,上市之後,出現非常嚴重的不良反應,導致嚴重的後果。但是在現代社會,藥物的准入制度非常嚴格,上市前都要進行體外、動物實驗及臨床實驗。像反應停這樣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應該是越來越小了。

有人會問,中國的制度不可靠啊,萬一某藥廠糊弄一下,再賄賂一下貪官,新葯隨隨便便上市,豈不造成題主的擔憂了嗎?
答曰:真是多慮了,我國葯企極少研發新葯,目前還主要停留在仿製進口葯的水平上。

強調一下,以上都是針對西醫西藥,不適用於中藥。


人家副作用寫得清清楚楚,你愛用用,不愛用拉到。
不像某些葯,不良反應:尚不明確,禁忌:尚不明確,呵呵。


最可怕的難道不是中藥上寫的「副作用不明」嗎?


已知的猛獸安全於未知的深淵


偉哥當初是用來治療心臟病的,助勃起就是它的副作用。。。。。。
現在服用偉哥出現心臟不適就是它的副作用。。。。。。


看了那麼多正經回答,我來抖個機靈。。。
這個問題可以等同於「為什麼每年交通事故那麼多,還讓車上路?」


推薦閱讀:

什麼是好葯?什麼是暢銷葯?
「是葯三分毒」這種論斷科學嗎?
20140210 期《財經郎眼》疫苗之殤所說問題是否真實?
阿司匹林到底能不能長期服用?
panadol吃一顆殘留五年,對腎有極大的傷害,這種說法是否科學?

TAG:中醫 | 藥物 | 西醫 | 醫學 | 藥物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