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使用思維導圖?

有哪些特別好使的工具,在紙上如何避免修改,或如何修改?

工具參考:

思維導圖:XMind中文官網-專業思維導圖工具


從兵哥我11年的思維導圖經驗來看,思維導圖可以做這8件重要的事:

制定周計劃、做決策、組織會議、做會議記錄、整理人脈、製作代辦事項清單、 製作行李清單、做讀書筆記

一、制定周計劃

沒有制定周計劃之前,很多人會每天很忙碌,但一周後沒有什麼成果,因為沒有制定周計劃,你會不由自主地找很多事來做,讓自己看起來很忙碌,很充實,這只是一種虛幻的感覺而已。

當你養成制定周計劃的習慣以後,你心中就像一艘將錨放到海底的船一樣,無論波濤有多大,你仍能自己知道每天應該做什麼。

下面是用xmind做的一個周計劃,一周的計劃可以按照角色來劃分,比如作為丈夫的角色,下周最重要的是幫媳婦通過一次考試,作為兒子的角色,下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陪父母做一次體檢。

xmind做周計劃的一大好處是可以將做好的導圖直接存到印象筆記中,非常方便。

xmind做周計劃的一大好處是可以將做好的導圖直接存到印象筆記中,非常方便。

二、做決策

很多時候我們是這樣來做事的:決策時拍腦袋,指揮時拍胸脯,失誤時拍大腿,追查時拍屁股。造成這種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做決策,其實做決策是一門可以掌握的技術。

比如最近我要將一批籃球服放在網上賣,我不知道該選有贊還是微店,於是我做了這樣思維導圖幫助自己做決策:

第一:我先問我想做什麼決策

第二:問自己做這事的目標,這個目標就像一把尺子,用于衡量你的各個可選方案,很多人做決策的時候猶豫不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第三:我問自己的可選擇方案有什麼

第四:評價可選擇方案,我將兩個可選方案的優點和缺點列出來,一一比較,我發現微店不方便上貨。

第五:我做出最終決策,所以最終選擇了有贊。


三、組織會議

組織會議這種事,不需要創新,不需要太多創意,只需要把該做的扎紮實實地做好就行。

如果你想組織一次會議,可以使用下面的思維導圖模板。


四、做會議記錄

開完一場會,你可以用下面這個模板總結這次會議,然後將這種會議記錄的思維導圖發給你的老闆,你的老闆會對你刮目相看。

五、整理人脈

當你準備結實幾位牛人的時候,除了將他的名片存在手機里,你還可以做這樣的一個人脈思維導圖,將他的各種關鍵信息保存在思維導圖裡。

一方面你能更全面地地了解他;

另一方面,當你和牛人聊天的時候,你就可以從他的學校、愛好等等方面開始聊天,你就擁有了很多聊天話題。


六、製作代辦事項清單

當你忙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有一個方法可以將你解放,方法就是製作一個代辦事項清單,你現在可以放下手機,參考下面的思維導圖,將最近讓你頭疼的事都一一寫下來,當你列完這個清單,你會發現頓時神清氣爽,精神煥發。


七、製作行李清單

如果你是一個丟三落四的,碰巧你又需要經常出差,那你可以製作這樣一張出差行李清單,然後將清單列印出來,將一個東西放入行李箱後,在紙上畫一個勾。


八、做讀書筆記

經過思考的知識才能變成你的智慧,將一本書的精華做成思維導圖,這是一個主動思考的過程,如果你想通過閱讀改變命運,那你應該將你讀過的書都做成思維導圖。

比如我在兩年前,將下面這些書的精華做成思維導圖,現在只需要花15分鐘的時間看一下思維導圖,就能將這本書再複習一遍,非常高效。


花了3個小時寫下這麼多乾貨,你可以幫忙用1秒鐘點個贊支持一下,謝謝啦。


我的思維導圖職場應用,有以下7種:畫簡歷、作決策、列計劃、寫提綱、理關係、記筆記、送禮物

一、畫簡歷

示範圖:暖乎乎的相冊-【無所不能の手繪思維導圖】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用思維導圖找到的。思維導圖可以用來像梳理一個品牌那樣梳理自己的信息,為自己畫一張職業全景圖。

小貼士:

1.瞄準:在梳理出的信息中選擇與應聘單位相關的。

2.看人下菜:不是應聘創意型公司,不要瞎搞創意。

3.定期補充:邊積累經歷邊充實內容,讓簡歷思維導圖成為能夠隨時檢閱自己工作經歷的職場全景圖。

二、作決策

示範圖:暖乎乎的相冊-【無所不能の手繪思維導圖】

我用思維導圖在工作與考研之間作出了抉擇。

Step1:將你面對的選擇畫到圖中央

Step2:在思維導圖第一層寫上做該決策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

Step3:如果某個因素還可細分,就繼續細化

Step4:在因素下面的層級,寫上AB兩個選擇

Step5:再在選擇下面的層級,寫每個選擇在這種因素下的利弊

Step6:在各個因素下,為AB兩種選擇打分,A和B的分數相加為5

Step7:把每個選擇的分數相加,分數多的那個就是最終的答案

小貼士:

1.分數:在為選擇打分時,二者相加的結果必須是奇數,不然的話最後兩個選擇的分數可能會出現相等的結果。

2.決策不是「畫」出來的:思維導圖把抽象的思維具體化,把模糊的傾向數字化,將你的意識用圖呈現出來。其實,答案早已在你我心中。

三、列計劃

示範:暖乎乎的相冊-【無所不能の手繪思維導圖】

隨時隨地呈現工作or生活的全貌,幫我分析+計劃:年度計劃、工作計劃、閱讀計劃……

小貼士:

1.思維導圖列計劃的優勢:直觀,一眼就看得到所有的細枝末節,以及各個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

2.在回顧中發現自己的成長:列短期計劃時,可以回顧一下年度計劃,看看各個方面的進展與實現的狀況。比較不同時間畫的計劃圖,能夠發現自己實實在在的成長。

四、寫提綱

示範:暖乎乎的相冊-【無所不能の手繪思維導圖】

整理思路,為創作搭建骨架,寫作、頭腦風暴或者項目管理都很好用。

小貼士:

1.頭腦風暴:沒啥想法的時候,想到什麼就畫到思維導圖上吧。

2.邏輯關係:利用思維導圖的天然分層結構將文章結構規劃好,成文就容易許多了。

五、理關係

示範:暖乎乎的相冊-【無所不能の手繪思維導圖】

畫人物關係譜,理清組織架構,順便還能幫助記憶面孔。

小貼士:

1.幫助面孔記憶:看著圖想每個人的臉,幫助記憶組織成員的面孔。

2.發現晉陞通道:部門的人物關係思維導圖可以看出自己的晉陞通道。看出要到達某位置,你還缺少什麼(比如掌握其它平行崗位的職責,或是理解上級做事的角度)。

3.從KNOW-HOW到KNOW-WHY:公司的人物關係思維導圖反映你的小小崗位在大大的組織機器里處於什麼位置,發揮什麼作用,有利於提升你在工作中的格局,讓你在工作中不僅KNOW-HOW,而且KNOW-WHY。

六、記筆記

示範:暖乎乎的相冊-【無所不能の手繪思維導圖】

用圖像思維來幫助記憶。

小貼士:

1.圖像化筆記:能用圖表示的部份,盡量用圖,現在是讀圖時代,人對圖像的記憶遠好過對文字的記憶。

2.筆記是給自己看的,不要捨本逐末:過分追求思維導圖的精美是沒有必要的,就像做普通筆記對字跡要求過高一樣,都是浪費時間的行為。

七、送禮物

示範:暖乎乎的相冊-【無所不能の手繪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可以成為經濟又有創意的禮物,我給老師和客戶送過,他們都超喜歡!

小貼士:

1.工具:水彩筆1盒+A4紙一張+宜家相框1個+創意無限。

2.禮輕情誼重:心意100分+用心100分,收禮人感受得到心意,卻不會產生負擔。

每一種功能的詳細說明參見我的《手繪思維導圖》系列文章:Series: 手繪思維導圖 ? 暖乎乎


手繪思維導圖PPT下載:暖乎乎手繪思維導圖.pdf

我的手繪思維導圖相冊:暖乎乎的相冊-【無所不能の手繪思維導圖】


可製作思維導圖的軟體:

  • MindManager
  • MindMapper
  • FreeMind
  • XMind

如果你只是想了解軟體的使用教程,我建議你安裝了相應的軟體之後直接使用就可以了,因為操作都很簡單(所以我想你問的應該是怎麼利用好這個工具吧)。

我的理解的思維導圖:是用一種視覺化的形式,把我們思維的活動描述出來,幫助我們表達一些邏輯性不夠強的想法(相對於專業的流程圖來說),用一種「不限制」的方式,讓我們充分地發揮思維的創造性,便捷地記錄展示我們的思維靈感。(其實我不習慣叫「思維導圖」,更習慣稱之為MM圖)

我曾看到對MM圖非常好的解析:

  • Mindmap 最重要的使用方法就是開動右腦;
  • Mindmap 強調的應該是如何用圖形的方式來表達對某個問題的思考,而非如何進行思考;

我經常用MM圖來整理自己的思路,做策劃和規劃,以及做讀書筆記,整理某個事物的框架等等。


源文件分享

源文件分享 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同呼吸共命運.rar

先使用 "類比" 的形式來解釋一下 "思維導圖 mindMap" :
導圖與書。書名=中心點=最終目的,章=一級目錄,節=二級目錄,目=三級目錄。若 層級&<2.5層 總結點數&<50個,沒必要使用導圖,業務太簡單了;可以改用表格。
導圖與地鐵。導圖就是上海地鐵軌道交通圖,中心點=人民廣場站=上海0公里點,向四周發散,目的是將下面那張巨大的上海行政區域圖給 映射mapping 透視出來;大處天馬行空,細處密不透風。
-
鑒於 "思維導圖" 的英譯原文是 mindMap。
Map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清晰的告知你 大局是怎麼樣的?你在哪裡?不會迷路。
絕非 Picture 花里胡哨的搞堆插畫出來,@你丫才美工。
商業邏輯一定是理工科 統計/數學 老師講的,絕不可能是 藝術系美術老師教的,她們當年高考數學都不學。
-
東尼.博贊 是初小家教出生,發明手繪導圖的目的是,基於小朋友的認知行為,加強其認知殘留,提升應試教育成績用的。紙筆一定出現在導圖製作之初,方便抓取瞬間飛逝的創意。但不一定出現在最終輸出,鑒於方便傳送和業務修訂的必然需求,在 商務/職場 一般發送為電子檔。
基於軟體裝機率排序 mindManager、xMind;我當前使用的是 mindManager2006,十年前的版本足以使用。
對於我這樣的 "畫畫白痴" 而言,最終交付是手繪稿的,通通是腦殘。除非你做的是 @天下網商圖媒體 的商業信息圖,不過 年薪&<20萬 的美工還真沒這智商。
如果你手癢,想來張導圖處女秀的話。最合適的主題一定是「當地游3日計劃,要求節點&>50個」。理論一級目錄多為「吃喝玩樂」,基於實際遊玩順序,真是千變萬化。在這和大家分享幾張我在各地(帝都北京、魔都上海、青島、成都、武漢、蘇州)旅遊景點的總結,注意各節點上都有 外部鏈接(ctrl+K),點擊一下詳情更多。源文件下載 結構化思考, 圖形化演示 ~職場中の思維導圖

自薦
我不是國內接觸思維導圖最早的人,但一定是國內思維導圖用的做好的人:
2008年習得,基於諮詢工作高強度多任務的特性,每天都用,已完成各類mmap &>1200張,累計作業時間&>10000小時。
中國最早、最大的思維導圖論壇棲息穀的大版主,雖然後因運營的問題論壇荒廢了,別問我要邀請碼。
放在豆瓣相冊上的2009年課件,2014年居然還有職業講師抄襲,作為其授課講義 逛逛的相冊-培訓PPT 思維導圖百人培訓
2009年為達成「商業報告圖表期刊化」這一培訓需求,耗時&>150小時所製作的「EP期刊圖表製作索引mmap」至今已被下載次數&>20000, 參見 結構化思考, 圖形化演示 ~職場中の思維導圖

a 術 how to do 作為 結構化思考/理性思考框架、項目管理的必備工具,4年來我已為&>50家百強外企或金融機構提供的相關的培訓服務。
基於 諮詢、資訊的多重工作業務需求,我硬是將導圖練成了九陰白骨爪,一招斃人命。
思維導圖的英文原詞是mindMap,map是地圖,其目的只有一個幫人縱覽全局,不會迷路,你做的導圖能達到這效果嗎?
在我看來在網上曬手繪稿畫家,通通是跳樑小丑:
要知道文件的3大特性:可分發、可修訂、可傳播。請問手繪稿如何達成「可修訂」?
畫的好?難道您是美工大神嗎?月薪不過萬,背後還有一群指點江山的大神天天弄死你。

軟體
基於裝機率統計,只推薦mindjet公司出品的 mindManager,它和微軟產品的融合度非常高。推薦版本隨便,反正我還在使用2006年版的6,挺順手的。在中國軟體都是盜版的,用軟體的人比軟體重要無數倍。
本人是很喜歡xMind 的,但裝機率太低,無法保證做好的文件在客戶那裡能被打開,故只能放棄。

手繪
是要手繪,僅限草稿。無論是寫ppt,還是做map,我都建議大家先在A4上打草稿。手寫是人腦最直接/直觀的輸出,但其結果往往太過個性隨意,閱讀者看不懂。再上機做成電子稿,分類梳理讓人讀懂。我畫個草稿,大概只要15min的時間,但將其輸入並完成別人都能看懂的電子稿,至少要1.5小時。被交付、傳播、修訂的必定是電子稿。
至於為了宣貫用的平面美術稿,大可做的非常漂亮幫助記憶,@天下網商 有很多。但絕不可本末倒置說思維導圖就該是畫畫。否則你就是美工…
說到這一定有人會跳出來說:逛逛,你胡說八道。發明思維導圖的東尼.伯贊在其1974年所出版的《開動大腦》中就反覆提及,思維導圖就該是手繪,手繪能…
兄弟,麻煩你去看看 CCTV10 060123人物大腦魔術師 東尼.博贊 「大腦魔術師」 東尼·博贊 @060123 CCTV10 人物 的視頻,伯贊是一教初小應試教育家教的主,其發明思維導圖是為了幫助那些有各類閱讀障礙(閱讀障礙不只是 閱讀文字、還有數字、包括音律 5音不全)的小朋友,使用他們所習慣的認知習慣畫畫,來提升其記憶殘留幫助記憶用的。參見日劇《龍櫻》07 故事記憶術、學科記憶樹。
龍櫻,Dragon Zakura,單劇完結,日劇,下載,日本,資源下載,中文字幕下載,連載,YYeTs|中日雙語字幕/高清720P/報錯微博@諸神字幕組
小盆友萌畫畫,你也畫畫,要不你也…
同樣是成人與小孩,導圖的用途不經相同,參見:


結構化思考、思維導圖、金字塔原理

思維導圖只是結構化思考的一種工具而已,因為有 mindManager 軟體的支持,能生成電子檔文件,方便:分發、修改、傳播,故在職場用途廣泛。

思維導圖只是結構化思考的一種工具而已,因為有 mindManager 軟體的支持,能生成電子檔文件,方便:分發、修改、傳播,故在職場用途廣泛。
在思考框架這點上,我還是建議大家先對思維方法有個全局觀,強烈推薦台版《經理人》錯誤提示 微博決策.一次做對,081圖解的力量。

A Periodic Table of Visualization Methods

A Periodic Table of Visualization Methods A Periodic Table of Visualization Methods


我非常不喜歡,雖然我也教麥肯錫《金字塔原理~思考、寫作和解決問題的邏輯》,只是marketing做的好,說白了就是「總分總」,沒必要寫一本書且晦澀難懂,搞的自己特高大上的樣子。你說你用的是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你又不是麥肯錫的員工,何必搞的和真的一樣。
就執行層面的考量,我強烈推薦 QC7方法,對人要求極低車間班組長,但真的很好用,其魚骨圖就是思維導圖,無非將一件事拆分成6個分類:人機料法環財。
若你覺得太枯燥:永田豐志《激活你的大腦 圖解思考術》很好用。日本是工科的民族,戰略非其所長,執行絕對牛掰,框架都幫你拆分的乾乾淨淨且一看就懂。若你一定要高大上些,我之前曾淘到過兩本《上級企劃術》逛逛的相冊-上級企畫術 博報堂 生田哲雄著 1989 《圖解遺產稅》逛逛的相冊-曾根惠子 圖解遺產稅 JP 給些做企業併購的投行朋友們掃了一眼,拜為聖物,尤其是《上級企劃術》,《金字塔原理》哪裡涼快哪裡呆著吧。


據說世界上有一群聰明的小孩會思考問題,他們有一個秘密武器——Thinking Map思維導圖。常常有人說到美國的老師不僅僅教授知識,更會培養孩子的思維模式。那麼這種玄乎的「思維模式是如何教授的呢」?事實上,現在美國有很多學區推廣給老師做Thinking Map的培訓,而小綠老師的學區就組織了這樣專業的訓練。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給大家分析這個很有意思的邏輯訓練的工具。

在美國的小學裡面常常有各種幫助孩子思考的圖表,之前我之前也一直把Graphic Organizer 和Thinking Maps 弄混淆。後來在小綠老師參加了一系列專業的Thinking Map的培訓後提點了我—— Graphic organizer 也叫作組織圖,是用圖形的方式幫助理清楚事實(Facts)、概念(Concepts)或者思路(ideas)的方式。例如給一個四個圈圈的網狀圖,那麼孩子就會在圈圈裡填入四個答案。如果給一個有兩塊麵包片、一塊肉、一片綠葉的漢堡包,孩子就會在麵包片、肉和綠葉中填入答案。Graphic Organizer是一種用框框把文字塞入不同空間的整理方法。更像是已經有一堆寫好的文字,像填空一樣歸類填入已經製作好的圖表裡。小楊老師在網上能查到的Graphic organizer就至少有700種——包括KWLchart, Sandwich,Web, Spider Map 等等。

而Thinking Maps而且只有8種。這八種思維導圖都是有版權的。發明這八種思維導圖的人叫做Dr. David Hyerle,他當初發明八種思維導圖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現在在美國很多學校都會買專門Thinking Maps公司的人員來給老師培訓,這樣的培訓是需要授權的。它跟Graphic Organizer則是一個不同的概念,它體現的是一個從零開始的思考過程。

例如老師讓學生對比兩個故事主人公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時老師不會給出一張雙泡圖,甚至不會說我們要使用雙泡圖。孩子會從自己大腦里收集的八種圖標思維方式中抓去出最適合這個任務的思考方式——雙泡圖,因為這個圖就是表達了對比和比較的概念。所以說思維導圖更注重的是思維的方式,而不是圖標填空。


今天要重點講的Dr. David Hyerle的思維導圖是一種有趣的思考方法,它也是讓記憶和筆記不再無聊的思考模式。在美國的小學課堂里,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用思維導圖來教英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這八種思維導圖有:

· Circle Maps - Defining in Context 圓圈圖,定義一件事
· Bubble Maps -Describing Qualities 泡泡圖,描述事物性質和特徵
· Double BubbleMaps -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雙重氣泡圖,比較和對照
· Tree Map -Classifying 樹狀圖,分類
· Flow Maps -Sequencing 流程圖,次序
· Multi Flow Maps - Cause and Effect 多重流程圖,因果關係
· Brace Maps -Part-Whole 環抱圖,局部和整體
· Bridge Maps -Seeing Analogies 橋狀圖,類比

1.Circle Maps 圓圈圖


最常用的Brainstorm(頭腦風暴)的武器,在寫作開始的時候我常常讓孩子自己做頭腦風暴的工具之一。
圓圈圖有兩個圈——里圈和外圈。里圈用文字、數字或是圖畫定義核心主題,外圈則用文字或者圖畫對主題進行描述和反饋。

應用場景——一個寫作的好方法

有的孩子想到寫作文總是大腦一片空白,常說的一句話是:「我不知道我要些什麼…」我曾經在四年級的作文課上用過circle map。當時我們在寫一個關於蝴蝶的作文。里圈是蝴蝶。在開始的時候我讓孩子頭腦風暴出蝴蝶的各項特徵——有帶鱗片的翅膀、會飛、有四個生命階段等等,然後把這些特徵都寫到外圈裡。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思維完全是發散的,任何關於蝴蝶的定義都可以!


等他們全部想完以後,我把所有點子寫在大圈中,然後把他們的點子利用graphic organizer中的樹狀圖歸類為三類,這樣就是一篇作文中的三個自然段落。例如可以分為外貌類(帶鱗片的翅膀,翅膀上有規律的形狀,有棒形的觸角),習性類(吃花蜜,有的會遷移過冬),生命周期(卵,幼蟲,蛹,成蟲)。這樣子,一篇文章的構架就做好了!
圓圈圖也可以用來拓展辭彙。


2. Bubble Maps 泡泡圖


想要描述一個主題的屬性?泡泡圖最合適不過了!泡泡圖可以增加孩子對事物描繪的深度和多樣性。泡泡圖顧名思義,是由很多泡泡組成。中間的泡泡是主題辭彙,周圍有很多屬性泡泡環繞。我曾經用泡泡圖來教過節日的屬性。當時正是中國新年,我帶著小朋友貼窗花、剪紙、包餃子還看中國動畫片。一番體驗過後我拿出一個圈圈,讓孩子們想一想,中國新年是什麼樣子的呢?把那些特徵用泡泡寫下來吧!

應用場景——十美分硬幣的屬性


主題泡泡:十美分
屬性泡泡:金屬製作(Made of metal)、是銀灰色的(Silver/Gray)、正面圖案是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邊緣粗糙(rough edges)...

3. Double Bubble Maps 雙重氣泡圖


雙重氣泡用來做比較最合適不過。兩個泡泡圖放在一起,可是中間卻有重疊的氣泡,那就是他們的共同點。在教寫作的時候,我曾經讓學生寫過一篇作文「我的愛好」。他們需要先選出兩個自己的愛好,然後進行比較和對比——這兩個愛好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不僅僅老師平時用來教學,在美國SBAC統一州考中也曾經出現過關於兩個科學現象的對比,當時就要求老師先用雙重氣泡圖跟學生做發散性練習,然後學生再讀文章考試。如果當時學生能很容易理解雙重氣泡圖,那考試必然是不難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說明美國教育局也是很推崇使用這樣的方法幫助學生思考。

應用場景——沙漠和水


左邊是沙漠生態圈系,右邊是水生態圈系。
相同點——
都有沙子和泥土(have sanddirt),有一些植物(have a couple plants)…
不同點——
沙漠生態圈系:干(dry),熱(hot),少有植物和生物(little plantlife)
水生態圈系:潮濕(humid),很多植物(lots of plants),很多動物(lots of animals)

4.Tree Map 樹狀圖


Tree Map是學會分類思考的最佳方法。它就像一棵樹一樣可以分門別類地將物體有條不紊地列出來。Tree Map的上方是樹榦,下方密密麻麻的是它的樹根。

應用場景——科學的分類

以下這些圖片都是巫老師給美國雙語(中文英文)浸入式小學幼兒園學生設計的海報。每個圖片都是可以撕下來再貼上去的。巫老師是在美國出生,在美國上學的亞裔老師。她在小學的時候就常常見到老師使用Thinking Maps里的圖案來教學,所以當了老師也自然而然按照這種從小培養的思維方式來設計自己的教學海報。在一個課程的開始,巫老師會先取下「樹根」部分,讓孩子自己思考。例如在學習物質的時候,先讓孩子想一想有哪些物質?然後把物質分為固體、液體、氣體。再找出分別屬於這三類狀態的物質。


英文老師也常常用來教科學。

5. Flow Maps 流程圖

Flow Maps就是流程圖,孩子們可以利用流程圖去分析事物的發展、內在邏輯。所以按照1,2,3…這樣順序形成的步驟都可以使用流程圖。

應用場景——動物的生長過程

幼兒園的教學中,流程圖可以清晰地表述動物的生長過程,幫助幼兒理解順序的概念。比如說狗:小狗-大狗-老狗。

6. Multi Flow Maps 多重流程圖


這個也可以叫做因果關係圖,可以幫助孩子來發現事物發生的原因和它導致的結果。中間的格子是發生的事件。左邊的格子是事件發生的原因,右邊的格子是事件發生的結果。

應用場景——教育孩子為自己行為負責


看看這個老師貼在牆上的因果關係圖把!美國老師常常用這個來激勵孩子。夾子上面寫了每個孩子的名字,根據他們的行為夾子會移動到對應的位置,在這個表中,綠色是表現好,黃色是需要改進,紅色是表現不好。下面看看這位老師怎麼使用因果圖的——
因為我不聽話(Not listening)?導致了,我需要改進(I need to fix it)? 結果,沒有獎勵(No rewards)
因為我聽話(Follow direction)?導致了,我有好的行為(I have good behavior)? 結果,我有貼紙(Stickers)。

7.Brace Maps 環抱圖


整體和局部的關係,也是我們平時用的最多的一個圖。包括做筆記的時候也常常用到。左邊是整體,右邊是局部。

應用場景——身體部位


8. Bridge Maps 橋狀圖


橋狀圖用來描述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和相關性。圖的左邊描述主題,右邊分別列出各個相似主題的名稱和特性。

應用場景——數學


圖的左邊:闡明主題:Repeated Addition(加法)
圖的右邊:上下兩條線用了同樣的方法,但是上面是加法,下面是乘法。


看完這些圖,是不是發現生活中其實也有類似的做法呢?這一套方法在美國的運用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推敲,到現在也在各大學區老師中間大力推廣,說明它的確能幫助孩子鍛煉思維能力。通過一系列的訓練讓熟練掌握這八種思維的技巧,當遇到一個事物,能立馬從腦海里蹦出一個圖來梳理這些結構,能自然而然的用樹狀圖分類,用流程圖來闡述一件事情,用泡泡圖來比較,就說明真的吸收到了這種思維方式啦。


2017-01-07更新:

非常感謝大家點贊,得到這麼多鼓勵好開心吶~針對大家感興趣的問題,我統一回復一下~

  • 軟體:XMind8(高級版是只能授權2台電腦的……抱歉不能分享了,其實免費版對於輕度用戶已經足夠了)
  • 書籍推薦:東尼·博贊《思維導圖》(我只看過第一本,掌握概念即可,重點是動手實踐!!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模式就好~)
  • 如何入門:入門很簡單,難的是如何讓自己的思維體系日漸完善。多參考其他人的導圖,自己試著畫兩張,用心體會一下其他知友在此問題下的分享,肯定能初步形成自己的風格。後續要提高恐怕就不是這樣一個知乎回答能涵蓋的了。我自己也仍在探索中,等到了新的高度再來分享吧~
    @謝曉陽 的評論我很認同:導圖只是思維外化的工具。大家要努力的是如何提高思維能力~
  • 紙質版or軟體的選擇:看個人喜歡。我個人也曾經嘗試過紙質版,不過我喜歡多次調整,每一輪學習或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修改、完善。用軟體隨時隨地做筆記的感覺真的很好~糾結的朋友為何不兩者都嘗試一下?
  • 為何不是最標準的思維導圖? 「最標準」的思維導圖過於強調圖像記憶,提倡自由聯想,適合頭腦風暴等需要創造力的思考。而我現在針對自己的學科專業學習非常注重結構化思考,這是需要形成完整知識體系的,對知識內在邏輯性強調較多

原答案:

思維導圖超級迷妹來強答一發。過去半年時間,我製作了近百張思維導圖。大多數是我的學習筆記,此外還包括但不限於個人管理,課題規劃,頭腦風暴,讀書筆記,甚至是情緒管理。過去一年我在完全陌生的領域從零開始快速學習,而思維導圖正是幫助我快速理清思路的利器。

我的年度總結

最近的學習筆記

2017年我會更努力的學習數據科學相關知識,分享更多的腦圖。今天很開心,在知乎的專欄(「數據科學」思維導圖筆記知乎專欄)也開通了,可以更便捷的分享我的學習筆記啦~

技巧分享

思維導圖只是工具,核心價值還在於你自己的邏輯思維是否清晰。幸運的是,思維導圖能鍛煉這種思維能力。使用軟體的優勢在於足夠靈活,可以一次次的拖曳重組。我自己的模式是:首先迅速頭腦風暴,想到什麼寫什麼。而後一遍遍修改,直到確保層級足夠清晰。經過一次次完善後,體系就很完整了。未來不管是回顧知識還是進一步思考,都可以很快進入狀態。

使用思維導圖來規劃我的學習和生活是2016對我最重要也最幸運的事件之一。希望大家都能在思維導圖中尋找到樂趣~


我講思維導圖的課件分享下,回答如何使用思維導圖怎麼能不用思維導圖。


本文絕對原創,允許轉發鏈接,禁止轉載內容!!!

思維導圖是思考和學習極其重要的工具。可以高效率傳遞信息,為使用者節約閱讀時間,大幅提高使用場景的任務效率。本文重點從專業書籍學習、重要文章閱讀以及構思寫作提綱三個方向進行分享。

本文框架思維導圖如下:

為什麼要使用思維導圖?

小時候很頑皮,初中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老師,一個是對我不錯,但又常常為我的淘氣讓我吃「梨子」的數學老師(梨子:握拳,中指稍微伸出,呈梨子狀;嘴巴不吃,額頭要吃!);另一個就是讓我們抄筆記的地理老師,要說他字還是不錯,書上所有的地理名詞全部整理出來寫上黑板,那真正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態度!看到老師都把絕活亮出來,大家抄得也很認真。不過這認真全不管用,我們是「逢考必敗」,反倒是一個根本不抄的同學每次答題速度快,而且還都是八十多分!不用抄筆記還能考高分,真是讓人羨慕啊!

這抄筆記的習慣一直持續很多年,真的很漫長(PS:看到我孩子現在也要背、也要抄,痛心!不過現在還小,等他大點再交給他思維導圖吧。從小讓他玩積木,思維導圖就是積木遊戲!)語文要抄,數學要抄,地理要抄,政治要抄,英語要抄;上課要抄,看文章要抄,聽講座要抄,大小會議也要抄。那真是「有的抄,無所不抄」(PS:說中國人愛山寨,愛抄,你說根在哪裡?不會是這裡吧。)
分享一篇筆記,內容很棒,形式很噁心的(悼念我失去的青春):


這一排一排的文字,除了我的日記偶爾回顧一下,為了升學而抄的那些筆記,早就不知道轉了幾個輪迴。即使是覺得很重要的筆記,讓我回頭看看密密麻麻爬蟲一般,充斥著每一欄,覺得壓抑和噁心。(話說:抄的當時怎麼那麼爽呢?心血來潮,打了雞血?)

「昨夜西風凋碧樹,望盡天涯路」。這噁心的感覺多了,總覺得不是辦法,總是要找辦法解決。接觸思維導圖很久之前的事情,但一直沒能非常好地用起來。時斷時續的,在筆記塗鴉和混亂導圖之間徘徊。

在川大商學院期間的學習徹底改變了這一切,讓思維導圖在餘生中佔據了絕對上風。商學院的課程多是PPT製作的,說簡介的PPT更容易轉化為思維導圖。早期的思維導圖風格不怎麼樣,由於過程比較好玩,也就堅持了下來,期間屢次被同學嘲笑,轉發至朋友圈,上幅圖:


讀商學院期間讀了幾百本書,比較經典的全部畫下來,先畫全書的目錄,然後逐章閱讀勾畫。就這樣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心得。畢業後,這個習慣保留了下來,構圖也越來越快,效率越來越高。現在平均下來應該是每天一圖的樣子,針對不同的類別進行區分保存。上個圖:


思維導圖和詩歌替代了原來的瑣細記事,也就逐漸不再寫筆記了。在回顧這些記錄的時候,心情很舒暢,或大或小的「積木」,與我自身的知識體系比較容易關聯,回顧的效率比較高。重要的書籍也買了回來,具體的細節部分也可以隨時查閱。


難點

根據個人的經驗,要培養使用思維導圖的習慣,難點主要在三個地方:

  1. 使用的人少
    生活裡面使用思維導圖的朋友比較少,要想實現分享非常困難。沒有規模效應,大量精力的投入帶來的產出很少,缺少激勵機制導致習慣很難培養起來。
    讀書的時候嘗試建立一個思維導圖的分享小組,讓大家將各自的讀書筆記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分享,結果很少人相應,也就不了了之。後來成立一個讀書的興趣小組,建議大家用思維導圖來分享心得,結果大家基本畫不出什麼圖,更談不上分享了。

  2. 耗費時間多
    作為一個基本的工具,大家很難用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畫圖耗費的時間很多。PPT容易作圖,其基礎是邏輯結構清晰。邏輯結構不清的PPT一樣畫不出。
    製作思維導圖的過程是梳理自己的過程,不是簡單地將原文的重點抄錄下來畫成圖。這個思考的過程佔用的時間比較多;在下手畫圖的時候,有時候想要點圖形和布局的創意,也要耗費不少時間。

  3. 框架結構難
    要梳理一個合乎邏輯關係的結構圖是很難的事情。不少人愛看適合國情的書籍,沒有貶低的意思,能夠理清楚邏輯的少之又少。讀這些書,你要弄一個框架出來,真是比登天還難。然而書中又似乎有不少精彩的故事、案例,丟下又捨不得。


建議:

初期減少圖形與布局的創意,選擇最簡單的方式入手;選擇國外經典教材進行學習和構圖訓練;沒有邏輯的書籍少讀,或者讀而不做構圖。


應用場景

要使用思維導圖的場景,都應該是非常重要的,請牢記二八原則(只有少量的事情需要用到思維導圖!)

  • 專業學習
    前面有提到思維導圖的習慣的培養和益處的感知都是在專業學習中完成的。這是比較關鍵的一步,任何習慣的培養都需要激勵,通過感知思維導圖的益處來持續推進是可行的。

  • 會晤交流
    思維導圖習慣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這個領域並不適合作為培養習慣的手段,會晤交流時斷時續,本身沒有太多的延續性,不容易成系統,也就難以感受到其益處。
    思維導圖在該領域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梳理思路,在構建的時候快速將建立的框架與交流結合起來,理清楚對方在講什麼,其內在邏輯的合理性和盲點。
    交流完成後,一般將重要的交流重新梳理一下,然後存檔。

  • 寫作構思
    如本文的結構圖,開始的時候先找一張白紙,做一個草圖,把大部分的東西都構思好,然後在通過軟體來實現,在寫作的過程中也可以不斷修改。

  • 產品設計
    見到一個做互聯網的朋友使用思維導圖來構架產品的體系,速度非常快,肯定也是可以用的。凡事熟能生巧,這點沒錯。

關於使用場景,知乎的@暖乎乎有比較全面的回答:

我的思維導圖職場應用,有以下7種:畫簡歷、作決策、列計劃、寫提綱、理關係、記筆記、送禮物。

怎麼使用思維導圖?@暖乎乎的文章圖文並茂,推薦閱讀。


誤區

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走過不少彎路,這裡面還是有很多需要避免的誤區:

  • 誤區一:思維導圖只適合一個核心
    在一個明確的結構中,一般是只有一個核心的。有時候思維導圖是一條線,或者多條線,把他們放在不同的圖裡面也是不合適的,它們是並行比較關係,或者暫時不明確它們的關係。
    使用思維導圖,取其本質:概念-關係-權重。
  • 誤區二:思維導圖好用要全面鋪開
    思維導圖是好東西,什麼領域都可以用。個人認為思維導圖適合梳理關鍵的概念,並不適合記錄非結構化的內容,強行在這些領域使用得不償失。
  • 誤區三:思維導圖只有結構沒有重點
    思維導圖的結構我還沒有找到可以改變關係權重的軟體。在自己的手工繪圖裡面,我可以通過線的顏色和粗細,距離來判斷二者的關係。也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圖形手段來強化,軟體裡面實現起來有些難。
  • 誤區四:結構上要一步到位
    畫圖就要畫一個完整的邏輯結構圖,嘗試一步到位的方式構建一個領域的所有概念,在初期是不太好的習慣。可能導致思維導圖習慣的夭折。在這個問題上,可以不求甚解,或者放棄製作沒有太多關係的結構圖。
  • 誤區五:只要電子版沒必要上手工
    根據個人的統計,手工圖的比例約90%,好處是非常快捷、高效。開始的時候使用的是A4的紙來畫圖,覺得不過癮,買了500張A3紙,畫起來一個爽字!另外就是使用A4的本子,用兩頁一起來畫,效果也一樣。
    必須電子化的圖,先上草圖,把主題構建出來之後再轉換成電子腦圖,效率比較高。

後記

本文作為商業分析能力是怎樣煉成的?的一個部分,感興趣的朋友請移步關注。

歡迎加個人微信號ZJJ_115022-6929交流,或者關注訂閱號:

http://weixin.qq.com/r/skg_JqvEQ-Y8re9F9x2g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基本就用於整理思路。包括整理自己的思路(系統梳理知識、做計劃、寫文章前邏輯梳理、寫論文前梳理大綱、對比做決策、頭腦風暴),與他人思路碰撞時的整理(讀書筆記、知乎問題答案整理、博客、講座筆記)。自覺受益匪淺。
簡單版請看下圖(●"?"●)

1.整理自己的思路
1.1系統梳理知識
例:我關於茶知識的系統整理茶葉有多少種?在飲茶的方式上有什麼區別? - 朱全武的回答
例:我關於如何接發球的整理


1.2做計劃
例:李公子大神的計劃20130620時間規劃模型(2013版).xmind
參考李公子時間規劃模型


1.3寫文章前的邏輯梳理
例:本回答

1.4寫論文前的大綱梳理
例:畢業論文

1.5對比做決策
例:對一個選擇的swot分析,Xmind有模板,用二維表

1.6頭腦風暴
例:想法多且亂時,就先用思維導圖隨意寫,然後梳理。

2.與他人思路碰撞時的整理
2.1讀書筆記
例:《你的知識需要管理》的思維導圖筆記,因為太大,只截取一小部分


2.2知乎問題答案整理
例:最近在知乎學慣用戶激勵時整理的怎樣在知乎學習? - 朱全武的回答

2.3博客
例:看易仁永澄博客後的思考


2.4講座
例:聽講座時的記錄,隨後整理。

-----------------------------------
3.思維導圖工具

  • Xmind 最推薦;以上所有圖均用Xmind製作。

XMind: The Most Professional Mind Map Software

  • Mindjet

  • freemind

3者的比較這個回答非常明了。 思維導圖軟體xmind和mindmanager哪個更好啊? - 胡文超的回答

  • The Brain 可以實現動態網狀立體思維結構,讓思維關聯更加容易清晰。

TheBrain :: Mind Mapping Software, Brainstorming, GTD and Knowledgebase Software

  • iMindmap 最符合博贊理念的思維導圖
  • 在線腦圖

百度腦圖: 百度腦圖(KityMinder)
realtimeboard: Online whiteboard online collaboration tool

-----------------------------

器與道本一體,每一個優秀的工具背後都凝結著設計者的思想,使用者習之、踐之,最後通過使用者的理解和創造賦予其新的思想。

怎麼使用思維導圖,取決於使用它的大腦。
沒有工具是萬能的,我們要用它的長處。

----------------2015.2.13更新------------------
用Xmind做項目管理
官網介紹足夠詳細http://www.xmind.net/blog/cn/tag/%E9%A1%B9%E7%9B%AE%E7%AE%A1%E7%90%86%EF%BC%8C%E4%BB%BB%E5%8A%A1%E4%BF%A1%E6%81%AF%EF%BC%8C%E7%94%98%E7%89%B9%E5%9B%BE/


最近看了一本書《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個人覺得製作思維導圖,只要遵守製作規則,然後按照步驟一步一步畫,基本上都會畫的還好,不需要怎麼修改。這裡分享下關於思維導圖相關知識。

㈠ 這是一個怎樣的思維整理術?

這個可以幫助我們整理大腦想法的工具就是思維導圖,它是由東尼·博贊於20世紀70年代創建。

看一看畫好的思維導圖,我們就會發現,腦子裡各種雜亂無章的信息都被井然有序地整理在了紙上。主題畫在中央,從中延伸出的粗線上記錄著重要的信息;粗線上又分出線條,記錄著更為具體的內容。要素在「線條」的作用下自動進行了分類。是思維導圖替我們理清了腦內信息,這麼說或許也不為過。

㈡ 這個思維整理術對你有哪些幫助?

●與人交流、撰寫文案,思維導圖是最強溝通工具

●應對緊急情況,思維導圖是讓人安心的手冊

●學習充電,思維導圖是加深理解、記憶力倍增的法寶

●外出遊玩,思維導圖是完美的旅遊攻略

●制定行動計劃,思維導圖是比手賬更值得信賴的得力助手

㈢ 怎樣應用這個思維整理術?

它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製作思維導圖。製作思維導圖是將畫在中央的主題逐漸細化分解的過程。先把從主題延伸出的粗線(主支)分解成中等粗細的線條,再把每根線條繼續分解成細線,然後再把它們分解得更細……

製作思維導圖就是分解步驟的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透徹地分析一個主題。不僅如此,把所有內容都畫在—張紙上,可以縱觀全局,還能注意到信息之間的聯繫。

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如何製作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共有7條規則,把它們按照繪製導圖的步驟排列,就會理解它們的含義。

①紙張——尋找筆感好的紙張

挑選紙張有三個要點,分別是「種類」、「規格」和「朝向(擺放方向)」。

第一點是「種類」,即使用沒有格線的白紙,這樣有利於讓線條(分支)自由自在地伸展。

第二點是「規格」,通常認為A4以上為宜,因為過小則畫不下思維導圖,過大又不能一目了然。

最後的「朝向(擺放方向)」很簡單,就是要橫著擺放紙張的意思,因為比起上下伸展的細長景象,我們更容易認知左右展開的景象。

②中心圖像——不需要漂亮的「畫」

這條規則也包括三個要點:「內容」、「時間」和「大小」。

首先是「內容」。思維導圖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當屬畫在中央的「中心圖像」。記住,是「中心圖像」,而不是「中心圖畫」,沒有必要把它畫成漂亮的「畫」。只要用顏色和形狀將自己的「心中影像」如實地反映出來即可。

畫完一兩幅圖像,人就會進入狀態。而這個過程恰恰需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推薦大家用最初的五分鐘繪製中心圖像,作為思考導圖內容並集中精神的熱身運動。

最後—個要點是「大小」。中心圖像的大小在直徑五厘米左右。有人擔心剩餘空間太少會不太好畫,就把中心圖像 畫得略小。但其實,把中心圖像適當畫得大一些反而更方便後面的繪製。要是中心圖像太小,就不方便延伸出線條(分支)了。

③顏色——總之就是要五顏六色

每種顏色沒有特定的含義,沒有規定必須以哪種顏色開始或結束,總之就是玩充分使用各種顏色。

④分支——性感曲線最理想

第四條規則「分支」包括「形狀」、「粗細」和「長度」等三個要點。

這條規則的根本要領是「延伸有機曲線」,有機曲線就是性感的曲線。線條的繪製技巧在於根部粗尖部細。把它比作「走之旁」的最後一撇兒或許更好理解。

接下來說說「粗細」。從中心圖像中最先伸出的「主支」最粗。當然也不是首尾一樣粗,末端要畫成優美的細尖。主支以及下面的二級分支和三級分支應盡量使用不同粗細的線條。

主支的線條中間要上色,而其下面延伸出的分支只需用細筆把線條描粗一些即可。這樣一來,分支就分出了「粗、中、細」三個等級。

然後是「長度」,也就是分支的長度和分支上的文字的平衡問題。與其畫一條較長的分支,字與字之間空出一定間距,還不如先把分支畫得短一些,不夠了再加長,這樣更好畫。

⑤語言(詞語)——為每章起一個標題

—言以蔽之,即「線條(分支)上寫的不是文章,而是詞語」,並且,「語言(詞語)也有粗細變化,用以表示詞語的重要程度。」

從中心圖像中最先伸出的線條(分支)名為「主支」。書通常分為很多章,每一章有一個題目(標題),簡明地總結了該章的內容。在思維導圖中,這個任務就由「主支」和記錄在它上面的「詞語」承擔。

此外,主支上的詞語要寫得粗一些,下級分支的詞語寫得細一些。這樣一來,詞語的重要性就會一目了然。

⑥層次化——刻意為之則適得其反

「層次化」很重要,但對思維導圖初學者來說 卻是一個容易落入的陷阱,他們過於在乎這條規則,反而畫不出東西。因此,我認為只要記得有這樣一條規則就夠了,大可不必深究如何遵守它。隨著經驗的積累,自然而然就會符合這條規則。反倒是當你畫思維導圖時覺得不對勁,那或許就是意識到層次化出了問題。

⑦TEFCAS——總之先試試看

第七條規則「TEFCAS」是「嘗試」(Trial)、「行動」(Event)「反饋」(Feedback)、「檢查」(Check)、「調整」(Adjust)和「成功」(Success) 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我把它視為繪製思維導圖時的心理準備,用東尼·博贊的話來說,就是「人生的指針」。

第一步是嘗試,然後是行動。從這兩步中,我們將有所收穫(反饋)。確認(核實)自己的收穫並反覆調整,終將走向成功。這麼一講,倒不像是在說思維導圖,反而有了點探討人生的味道。

一開始不必急於畫出「完美」的思維導圖,總之先畫一畫。就算畫得不好,也一定會有所收穫,並從中體會到進步。由此不斷動腦筋下功夫,一點點提高技術,終有一天能畫出讓自己滿意的「完美」思維導圖。

㈣ 應用舉例

建議先用思維導圖分析―些愉快的、喜歡的東西。比如「喜歡的東西」「珍視的事物」「一不小心就沉迷其中的東西」等。主題不一定是「東西」,還可以是「人」「地點」或「行為」,沒有限制。如果把主題設定為「自己痴迷的事物」,思維導圖的分支也會非常繁茂,還能 發現各種關聯,對思維導圖的喜愛程度也會上升。

我喜歡「戶型圖」,每周末報紙里夾帶廣告單上的戶型圖是我的最愛。 看戶型圖時,大家都會想像自己生活在那個家(房間)里的各種畫面吧?我也是如此,而且我總會關注三個部分:「活動路線」「傢具布局」和「房間分配」。所以畫思維導圖時我把這三個點設為主支。

畫主支時,我不會從中心圖像上等間距引出三條主支,而會空出四邊中的一邊。這是考慮到之後或許還會添加其他主支。有時主支從一開始就定下來了,但很多時候並非如此。繪製時如果為保證勻稱而畫得「整齊漂亮」,中途就不便再添加主支;如果預感「後面可能還要添加」最好事先留出空白。

效果圖如下:


12幅不同領域的導圖作品,12種不同的用法,看懂了,你自然就知道如何使用思維導圖了。

如果想要靈活高效的使用導圖,首先要清晰的是:自己想用導圖達到什麼效果,也就通常所說的效果導圖。然後根據不同領域的特點,追求效果的差異性,靈活的使用

在我個人曾經測試過的領域中,我是這麼使用的,主要有以下三

  1. 關於通過考試,提升成績
  2. 關於個人成長,升職加薪
  3. 關於思考分析,知識輸出

【1】 關於通過考試,提升成績

出於考出好成績、周末不補課、獲得家長老師的表揚等原因,對學生黨而言,首先要做的是將導圖用到知識的整理。此套路可樣適用於大學、考研、考證,只不過對象稍微複雜一些,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要更多一些。核心技巧是沒有差異的。

如:整理課文的內容、整理數學的知識導圖,整理英文單詞的聯繫導圖。類似於下圖這種:

能夠做到這一步的導圖,學習的壓力就會得到減輕,心態也會變得比較正面積極。這一步,目前市面上呼聲最高的就是——一張紙整理一個學期的資料。但是在實戰的操作中,這還遠遠不夠。因為即使你把知識全背下來,不表示你考試能輕鬆取得好成績。

接下來,則是對具體知識點的應用做整理,也就是通常所謂的考點整理。這一步,通常只有兩種人會做,第一種是老師(備課需要);第二種是學神(這是他們的秘(tao)籍(lu))。

比如,語文這個學科,從小學到高中,考來考去都是:拼音、片語、改錯、病句、……閱讀理解、作文。這個基本模板已經延續了好幾十年,從未更改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背漏了課文,你也許會丟分,如果你不懂這些考點,以及怎麼搞定它們,那是大概率會丟分。

所以,到了這一步,就需要具體考點具體整理了,這一步的整理重點在「歸類」,做的好了,就可以一通百通。具體的,可以以下面案例做參考:

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還可以用整理知識點的方式,整理需要的學習技巧

如:關於寫作文的書、關於閱讀整理的答題技巧、關於學習方法的書、制定學習計劃等。

【2】 關於個人成長,升職加薪

這方向的應用,主要是職場人士為主。無論是為了升薪加薪,還是為了還房貸還信用卡,又或者是為了賺孩子的奶粉錢,我們都必須完成一個件事——快速的學習。因為工作本身就是價值的交換,如果我們不能提供越來越多的價值,我們就會被淘汰,因此我們必須學習,而且是快速的學。

這方面,比較直接的應用就是整理讀書筆記

如果你能快速的提煉出書本的重點,並加以學習和消化,就意味著你能獲得更多的機會。也就是說,假如你需要學PPT、學營銷、學寫作、……,同時還要兼顧健康、考證等一大堆的事情,這些工作生活中需要「技巧」的事,都可以用思維導圖去整理相關的知識,然後快速的轉化、應用。

想考駕照的,可以整理駕考的秘籍

想學習做筆記的,可以了解筆記的技巧

想建網站的,可以學習搭建網站的資料

需要理財知識的,可以學理財方面的書

想提升思維效率的,可以拆解思維方面的書。

不會運營?沒關係,多分析大神們的經驗,然後整理吸收

總體來說,簡單的說,以思維導圖作為槓桿的支點,你能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只要你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任何領域的領域知識,你都可以快速吸收。不過,話說回來,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在具體鑽研的方向上,還是聚焦一個領域比較容易出成績。

【3】關於思考分析,知識輸出

如果前兩項做的比較多,第三項是水到渠成的事。

無論是分析作者的意思,拆解作者的思維框架,製作同步的講課筆記,這些都是可以自然而然做得到的。再加上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複製了足夠多的卓越,就可以融家之所長,開始創造自己的知識體系。

接下來,講課、寫作、出書……所有的事都是可以做的。而且往往是超高效的做。比如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備幾天的課。

再一種,就是比較簡單的應用了,比如凡是有思考的時候,就可以嘗試使用導圖畫一畫。畫簡單、畫職業生涯規劃、畫即進筆記、畫靈感、……絕大多數的事都可以用導圖來輔助。

說了那麼,思維導圖有沒有弊端呢?有的!如果長期這樣折騰,不出三五年,有的人,會因為專長過快而獲得一定的財務和時間自由,然後就容易迷失方向;有的人,會因為習慣提煉要點,反而會不習慣正常的表達,會顯得有點不合群。

不過,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那就是另一個世界了,自然會有很多高人在旁邊,這些問題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最多再拆幾本相關的書,問題自然就可以解決。在我個人的探索使用中,其實遠遠超出了上述12用法,因為當你有了鎚子的時候,你看什麼都會想弄一下。

等你成了庖丁之時,那把牛刀就不是重要的了

補充說明,關於導圖的修改

我想先說一個殘酷的事實,也許很多導圖小白並不知道。那就是……

市場上那些優秀的作品,大多數都是三稿、三稿,甚至是請專業美術老師潤色過的。這就是妹子們拍照都喜歡美顏,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如果想畫的好看,多次的整理則是必可不少的步驟之一。

反過來,如果是自用的筆記,其實不必太介意修改。有什麼新想法,直接往圖裡面加就是了,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做二稿、三稿。比如簡單的預習筆記,再加上課的課堂筆記,還有課後學習的心得,這三者合在一張紙上沒有問題的,只要你自己看得懂就可以。

如果擔心修改起來麻煩,想要提升效果,則可以使用導圖軟體整理。

在我所測試過的眾多軟體中,novamind是非常容易上手的一款,而且製圖效果也比較不錯(上面的全是novamind做的)。如果想要獲得軟體,以及軟體教程的話,可以加我的公眾號,然後給我留言。相遇即是有緣,見者有份,先到先得。

呃,差不多就這樣吧,應該能回答這個問題了。


關注公眾號:複製卓越。可了解更多經驗心得。
願你能早日成為思維導圖高手,活成你心中的理想的樣子。


軟體:
有一款東尼伯贊的思維導圖軟體——Buzan"s iMindMap
能模擬手寫狀態,形成比較漂亮的思維導圖。

功能:用來進行創作/計劃/整理/記錄等,總體上來說是信息的整理,包括自己的和外界的。


看到諸位思維導圖大神的回復,真是膝蓋都要跪碎了......
人要被思維導圖這個工具玩死了好嘛......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用戶來說,只要能利用它列出關鍵點、理清邏輯就可以了嘛
要手繪導圖的話:
1)拿只筆、拿張紙
2)畫
*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用美美的貼紙粘掉或者重新拿張紙~

要在電腦/移動端上作導圖的話:
1)安裝導圖軟體;
*特別好使的工具:Xmind(免費的)、iThoughts(IOS)、SimpleMind+(IOS免費的)、Mindjet(安卓移動端)
2)打開軟體;
3)畫

看!So easy!
掌握那些更深層次的導圖理論對大部分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吧╮(╯▽╰)╭

要麼手繪,要麼接觸移動工具咯~
要麼規劃生活、要麼規劃工作咯~


邏輯好的人善於利用各種工具,邏輯不好的人就被工具利用了。


一思維導圖對我們有什麼用?

個人方面

1讀書筆記(思維導圖閱讀方法為從右上角開始,順時針閱讀到左上角結束)


(tip:點擊圖片可以放大)

正如鼴鼠姐在微信里說過,讀的書再多也沒用,因為內容僅僅是看過了,猶如僅僅是造了一堵牆,唯有產生心靈共鳴和了解作者的邏輯,吸收進自己的價值體系才有效用,好比沒有人願意花錢買一堵牆,但是願意花錢買一房子。思維導圖就是能夠幫助我造出有窗有門的工具之一。


2培訓筆記


由於它是模仿人腦的神經元,因此最大的優點就是擁有無限發散性和添加能力,和一般線性筆記和表格而言,更容易修改和添加。要知道學校里教導我們的線性筆記最大的缺點就是扼殺創造力,同時還有費時,不易修改等缺陷。當然由於線性筆記最符合封閉邏輯思維,最為普遍和普及。


3考試複習。

曾今高中老師曾上課說過,考試時複習,如同要有森林的視角,不要仔細關注一顆樹的知識。當時我不甚理解,當使用了思維導圖之後我才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方法比苦幹更重要。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真實故事,醫院去打針,年輕護士為了戴上橡膠手套費了很多時間,這時旁邊一位老護士,僅僅對新手套吹了口氣,幾秒鐘就戴手上了。學會了好的方法,真能事半功倍。


4背英語


(新概念 THE DEAD RETURN )

採用了許多圖片,當然只有我自己看的懂。

4寫文章。


上面就是我為寫這篇文章畫的思維導圖(當然畫了兩次,第一次因為沒分好類)一旦使用思維導圖畫出文章結構,我會發現才思湧現,根本停不下來,不會遇到採用原始提綱模式江郎才盡的地步。


工作方面

1作決策


思維導圖具有發散性,因此公司培訓時有個故事很有意思。公司電梯每每上下班很擁堵,怎麼辦?線性思維回答很簡單,多開幾部電梯嘍,在用思維導圖頭腦風暴後,發現其實問題的本質是人們等電梯時心裡的焦慮感,而人們在電梯前更多的會照自己的衣冠,所以最後決策加裝鏡子。如此一來抱怨就少了。當然我們公司用的是每層安裝電視機,異曲同工。

但是正如書中講的思維導圖本身不能替你做出決定,它只是將選擇大餐全部呈現給你,在這裡,你可以作出最恰當的決定。


2演講

還記得初中第一次演講,腿和手抖的那個厲害,話筒都要被我抖飛了,中途還忘詞,停頓了兩三秒,就這兩三秒只感覺萬籟俱靜,只聽見電流次次聲和自己撲通撲通的心跳聲。雖然機智地跳過一大段,勉強完成,結果不言而喻。


如果當時有思維導圖就好了,心中有圖,自然無懼(ma)。關於演講,TED上一個方法也不錯,宮殿記憶法,想像每段內容在自己家裡的每個熟悉的房間里,想像自己走進門——講開頭,走進客廳——講第一個演講故事,走進廚房——講第二個演講故事,走進卧室——結尾。


3會議,管理,等等


二如何畫思維導圖


1紙筆

紙必須要橫放。

A4紙為例,橫放空間更大,有利於思維的發散。另外思維導圖首先就是在紙的正中間畫一個圓裡面為主題詞。

筆顏色要豐富。

儘可能超出3鍾顏色。因為色彩越鮮艷,人腦記憶越好。因此我發現連大學課本有些都是彩頁的。


2畫圖順序。和閱讀方法一樣為從右上角開始,順時針到左上角結束。 回顧古代文字都是從右到左,其實這便於記憶。


3畫分支。


先畫第一層分支。比如這篇文章的思維導圖,我先從右上角寫為何畫思維導圖,右下寫如何畫,左下寫要點,左上寫計算機。作為第一層分支,需要畫粗些,如同大樹的主幹是粗的。


再畫第二層分支,比如為何下又分為有兩個方面個人和工作。然後繼續分。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就一個分支畫到底,不需要畫完第一層才開始第二層。思維導圖的優點就在於可以不斷添加,突然想到了什麼,繼續添加就好。多個分支如同大鍋飯多雙筷子而已,隨時可以砍掉分支或者添加分支。

三思維導圖繪製要點


1 圖像。

既然稱為思維導圖,再怎麼強調其重要性都不為過。

中央要用圖像,支線要用圖像,整個思維導圖都要多用圖像。


因為圖像能夠幫助我們觸發無數聯想,加強記憶。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甚至成年人喜歡看漫畫的原因。看書一小時眼睛會累,而我們每天睜開眼到晚上閉上眼,看到的圖像有成千上萬個, 眼睛難道罷工了嗎?


另外不要怕畫的不好,書中告訴我們不需要特別去提高畫畫水平,看看我下面這張思維導圖,沒有比我畫的更差的了吧,有效就好。


2關鍵詞

有些東西我們無法用圖片表達,那麼就要使用關鍵詞。關鍵詞需要簡短。

書中有句話很好但要翻譯成英文才能明白他的精髓。盡量少用phrase(片語)多用word(單詞)。


書中有一個例子,有人用思維導圖寫日記,在分支上用片語,「一個非常不開心的下午」。這樣寫是有害的。正如書上強調的更為簡潔的字,能示範出一種自由,使每個詞可以自成一體向外發散。


如果改成第一層下午,第二層不開心,第三層非常。我們會發現。那可以在第一層添加上午,中午,晚上。並且發現這一天也許上午很開心呢,晚上還可能要約會呢。一下在思路就活了,發散開來了。心情也好了。


3線條

除了線條的粗細要有變化之外,還需要用曲線。粗細變化的曲線能提醒自己內容的重要性,有助於後續回憶。

另外線條間隔合理,如同插花般的美感。


當然人記憶最深的除了美的東西,還有誇張恐怖的東西。有時畫的難忘點也是記憶的好辦法。比如上面的骷顱頭,很深刻且符合課文的主題 THE DEAD RETRUN(亡靈歸來) 。


四計算機Mindjet MindManager Pro 6


思維導圖的軟體也是很好的

如果你不會畫圖

如果你內容太多,畫出紙張

如果你線條間隔控制不好

如果你嫌換顏色筆麻煩。


那麼思維導圖軟體就能解決這些問題,這篇文字的思維導圖也是這軟體畫的,當然還有更先進的版本,我、這版是公司培訓時老師免費分享的基礎款,後期需要漢化一下。


還等什麼,種一顆樹最好的時間是25年前,其次是現在。馬上動手開始屬於你自己的思維導圖吧。


如果覺得對您有一絲幫助,請長按二維碼關注 微信號:

當下的波波君(當下的波啵君)

http://weixin.qq.com/r/5USZgU-EGBJnrQvi9xH3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後台有一位經常給我打賞的讀者,說起他最近在上知乎的時候,看到很多人在安利思維導圖,他自己也去查找過相關的文章,但得不出一個確切的思路,所以就跑來後台問我關於思維導圖的看法是什麼。

在系統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的東尼·博贊於1970年代提出的一種輔助思考工具,這種輔助性的思考工具,有一個特定的主題,圍繞著這個主題,需要畫出與此相關的對象,這樣的一種操作模式很像一個心臟和周圍血管之間的關係,所以也叫做心智圖。

東尼·博贊曾經也是一名勤奮好學之人,但在學習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越是做筆記,記憶就變得越差,因為自己的筆記總是非常潦草且缺乏相應的重點。

上了大學之後,博贊對希臘文學產生了極高的熱情和興趣,他在學習希臘文化的過程中,發現充滿思辨能力的希臘人,對待知識有著強烈的想像和聯想能力,正是因為這兩種能力,希臘人可以在看到相關的知識點之後,思緒也能拓展開去。

那思維導圖是不是真如博贊所說的那樣,具有拓展人類思維深度和廣度的能力?我們之所以要學習思維導圖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我們接著往下看。

為什麼要學思維導圖?

曾少對於一些經典類的、或者自己個人覺得非常好的書籍,也會做思維導圖,在做的過程中,我總結出思維導圖的幾大作用。

1,思維導圖可以讓你以內容為中心

我們之前在上學的時候,記筆記的順序是按照時間的不斷流逝而加以更新的。

比如說你今天去看了一本《如何閱讀一本書》這類教人如何讀書的書籍,下個星期看的是《紅樓夢》這種文學類的書籍,因為這兩本書分別屬於不同的類型,如果你在同一本筆記本上做筆記,而且做筆記的方法還比較盲目不科學的話,那不僅會造成混亂,而且日後不利於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採用思維導圖,可以讓你重新回到以內容為中心的方法上來,內容就是每次學習確定的主題,在這個學習主題的基礎上,你可以延伸出不同的模塊。

下圖是我在讀《學習之道》時所做的思維導圖,因為這本書寫地比較亂,所以我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書的內容分成以下的幾個模塊。

也就是說,當我今後遇到一些如何提升學習力的問題時,我會重新回到這個思維導圖中,根據問題的類型,查找相對應的啟示和解決思路,這就是以內容為中心的思維導圖法。

2,思維導圖可以讓你主動學習

很多人抱怨自己在學習的時候,效率非常低下,這是因為學習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被動學習,另外一種是主動學習,如果你經常效率低下,很有可能是已經陷入到了被動學習的泥淖之中,你卻不知道而已。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老師講什麼我記什麼,或者我將書本看到的知識,原封不動地照搬進自己的筆記本,這樣的學習方式,其實只是在對知識進行搬運而已,根本沒有發揮任何的主觀能動性;

而主動學習則要求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提煉和精簡,力求抓住最核心的部分,而不是看到什麼就記下什麼。

在做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需要你對一個主題下面的任何一個對象進行適當地精簡,避免過多的陳述,例如我在做《學習之道》的思維導圖時,就是對信息進行足夠的精簡。

3,思維導圖可以讓你對知識進行精細加工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對知識做更多次、更深層次的加工,那我們對於所學到的知識就能理解地更透徹,將來也有更大的可能遷移到實際生活當中去。

思維導圖除了能讓你對知識進行精簡,還能讓你知識進行概要和擴展。

例如我在讀《社會心理學》時,當讀到吸引與親密這一章時,我對各個精簡的知識點分別做了概要和擴展。

這一章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對「關係中的獎賞」做的概要和擴展。

吸引力獎賞理論:我們喜歡那些回報我們或與我們得到的回報有關的人。
拉羅什福科在《箴言集》一書中指出:在友誼中,雙方的長處和優勢得以互換,這可能有益於雙方的自尊。
這大概能說明為什麼朋友中的雙方如果彼此的成長速度不一樣,弱的一方不僅在交往中有壓力,更會讓自己的自尊受到打擊。

4,思維導圖可以讓你鞏固你的短期記憶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人類的記憶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持續時間非常短,在生物學上來講,短期記憶只是神經連接的暫時性強化,如果得不到鞏固和複習的話,短期記憶就不可能演變成長期記憶。

通過做思維導圖的方法,你對知識進行精簡、概要和擴展,如此往複,等於把知識點暫時的強化不斷加強,這樣你就能記得更牢。

那問題來了,怎麼做思維導圖?

知道了思維導圖的作用和好處,請一定一定要記得以下的原則:

工具畢竟還是工具,檢驗一個知識點是不是真正地掌握了,關鍵還是要看這個知識點能不能給你帶來實實在在的改變,畢竟我們都不想囤積很多個T的思維導圖,結果日子還依舊過得渾渾噩噩。

之前我就沉迷過研究所有的思維導圖軟體和如何做出更加優美華麗的思維導圖,什麼線條應該如何搭配、圖標如何最大程度的美觀、怎麼樣在分享後獲得別人最多的讚美,結果就本末倒置了,完全不知道去內化各個知識點,更沒有去把知識給應用起來,改變自己。

在做思維導圖之前,可以參考以下的幾個步驟:

1,確定思維導圖的載體

現在流行的兩種載體,分別是紙質版的思維導圖和電子版的思維導圖,每一種都有各個的優缺點,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和不同的任務要求,進行抉擇。

現在我主要用電子版來做思維導圖,看重的是方便攜帶,而且不用花太多的時間來保存,隨寫隨走,隨寫隨取。

2,確定一個中心的主題

跟你在做演講一樣,你做的每一個思維導圖都需要確定一個主題,依據這一個主題,再進行其他分支內容的整理、精簡、概要和擴展等等。

當然如果主題下面的任何一個分支內容,你覺得特別重要,也可以單獨開闢成一個主題,這樣才能凸顯它的重要性。

例如你在做《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思維導圖時,主題一般情況下就是這本書的書名,接著你在各個知識點進行整理歸類時,發現書中提到的一個方法:檢視閱讀法,對你來說特別有用,那麼你就可以另外再做一個思維導圖,專門來對這個方法進行歸納和整理。

3,在思維導圖中錄入重點

這裡的重點,指的是主題下面的第二分支內容。一般來說,有些書的重點內容比較突出,書中會以加粗、划下劃線標記出來,你可以一眼就知道這裡是重點;但也有些書作者並沒有給出哪一些是重點,你必須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篩選和區分。

例如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其實整本書的重點無非就這三個: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這樣的重點其實一目了然。

也有一些你得自己去抓重點,就像我上面所說的《學習之道》那樣,做這種類型書籍的思維導圖,考驗的是你邏輯推導能力和概括總結能力。

4,制定自己的複習計劃

最後,即使你完成了一本書的思維導圖,也並不代表著你就已經把所有的知識點給收入囊中,你還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

現在我每當做完一本書的思維導圖,都會按照以下的複習計划進行複習:

30分鐘後:複習10分鐘;

臨近睡覺前:複習5分鐘;

一個星期後:複習2-4分鐘;

半個月之後:複習2分鐘;

三個月之後:複習2分鐘。

為什麼我那麼強調要對每一本書的思維導圖進行及時的複習?

因為每一次複習都是對知識點進行再一次的感知過程,每一次感知,我們除了能鞏固舊的知識之外,還有可能得到不同新的體會和感知。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當你回過頭去重新品味舊的知識時,會有新的體會或者感悟的原因。

其次,在複習的過程中,有一些知識點你已經非常熟悉了,那你就可以將剩餘出來的注意力,投擲在那些你之前理解起來相對比較困難的地方,這個知識點在你一次又一次琢磨中,或許能給你完全理解透徹。

最後的最後,正如我們古話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想要知道一件事物好不好,不是看別人怎麼吹,怎麼捧,關鍵還是要看你能不能邁出自己的腳步,自己去嘗試一番。

希望對你們有用!


有人說,思維導圖是互聯網時代的必備技能之一。

開始,我並不信。

為了「證偽」,去年年尾,我開始學習思維導圖。

一開始我確實「心懷不軌」,我就是想要證明這丑了吧唧,亂七八糟的線條和圈圈是在「糟蹋」人們的「腦細胞」。

好吧,我承認,我失敗了。

現在我已經是思維導圖的「死忠粉」了,這幾個月的實踐讓我發現,思維導圖確實很有用。

要知道,現在的我可是靠碼字為生的,經常要閱讀大量的書籍,寫稿子等等。而思維導圖可以讓我更快,更系統的整理知識要點,還能夠做到融會貫通。好多之前沒有想明白的,通過導圖一梳理,反而有了靈感。

也不知怎麼的,這三個月的收入都比之前提升了很多。(想想就雞凍)

今天,我就給大家好好分享一下關於思維導圖方面的良心乾貨!

一,思維導圖的作用是什麼?

關於這個,網上有很多總結。

不過,我認為,思維導圖的作用沒有那麼複雜或是玄乎,用兩個詞就可以來概括。

具體的,可以看我做的這一張圖。


比如,小時候上學背誦歷史,總是超級頭疼。覺得內容又多又不好背。

其實,要想對於某段內容進行快速記憶,核心方法就是將這段看似雜亂的內容進行一個疏理,疏通了,理順了,知識點和重點就會一目了然,當然背誦的速度就會大大提升。

同樣,寫文章也是如此。現在很多朋友都想要通過寫文章來賺錢。寫文章並不難,如果你能夠藉助思維導圖來提升自己的思維條理性,你的寫作水平必然大有提高。

思維導圖除了「疏理」這個作用外,還有就是「發散」,也就是鍛煉自己從一個點聯想到另外一個或幾個點的能力,把這個提升起來,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維更具靈活性,做事情更有靈感,好點子一個接一個。

總有人抱怨說寫文章總是覺得沒有素材,沒有思路。總感覺「身體被掏空」。哈哈,其實這就是缺乏發散性思維的表現。

藉助思維導圖,練習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同樣一個主題或是熱點,你可以想到很多種的寫作思路。關於這些,限於篇幅,以後有機會再講。

二,製作思維導圖的技巧

1.學習思維導圖的書籍和製作工具

製作思維導圖,可以用軟體,也可以用紙和筆。

軟體的話,百度腦圖,process on都可以實現。

當然,我更推薦用紙和筆來親自的去畫,現在視覺化會議這麼火,相關的人才又很缺乏。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思維導圖和手繪,還真的能一邊學知識,一邊賺錢呢!

我自己就買了一箱子的A4紙和48色的彩鉛,邊練習邊解壓,挺好玩的。

我學習思維導圖用的書是《博贊腦力訓練手冊之思維導圖》,這是由被譽為「大腦先生」和英國的「記憶力之父」的東尼·博贊所寫的。整本書並不厚,也就是不到90頁的內容。實踐性和指導性都很強,即使你有拖延症或是不愛看書也能夠學完。


《博贊腦力訓練手冊之思維導圖》一書中的第四章講解了思維導圖的基本規則,分別為「技能」和「布局」。

技能的規則有:

a.突出重點
b.使用聯想
c.清晰
d.形成個人風格

而布局的規則有:

a.使用層次結構
b.使用數字順序

其中,每一個小點也都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並列出了詳細的小貼士。這一章很適合新手,做基礎的思維導圖進行梳理和發散練習。學完這一章後,就可以學習第五章。該書第五章是教你創建一幅思維導圖,詳細程度可以用「手把手」一詞來形容。

總之,這本書很適合新手進行掃盲學習。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我更建議大家去一邊看書一邊練習操作,看一章,練習一章。而不是一味的只看書。這種實踐性強的書籍,如果脫離了實際的練習和操作,不僅很枯燥,而且很難有收穫。

2.思維導圖的基本類型

思維導圖有很多類型,看似畫法稍有不同,其實萬變不離其宗。

最基礎的是枝狀圖,這個既能夠進行梳理又能夠進行發散。

如《博贊腦力訓練手冊之思維導圖》一書中所舉例的圖片:


像我這種懶人,也就學了枝狀圖,因為它確實太百搭了。

當然,如果你覺得枝狀圖太過單一,可以學習一下其他幾種構圖類型,如圓圈圖,氣泡圖,雙重氣泡圖,樹狀圖,流程圖等等。

大家可以搜索一篇文章叫做《思維導圖的8種基本類型》,講的很不錯。

3.思維導圖分類方法

思維導圖其中的一個作用是「疏理」,將一個內容根據不同的要素來疏通理順,不僅有利於快速記憶,還能對重點一目了然,既有利於思考又有利於執行。

比如,學生黨在背誦歷史課本的時候,要想記得牢,記得快,就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對背誦內容進行梳理。

如下圖:


這種通過根據時間,地點,人物等不同要素來進行分類,可以讓原本雜亂的內容變得系統,有條理,這樣我們在學習,理解和背誦中就能夠更為順手。

又如,思維導圖當中的5w2h分析法,SWOCE法等,每個分析法都有相應的分類要素。然後在根據這些要素進行梳理和分析。

在我看來,這些分類方法不用每一個都學。而是需要哪個就去學習哪個,然後好好的練習,這種效果更佳。

三,學好思維導圖可以讓你更值錢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

在原來,更多的人認為從學校畢業後就不用在學習了。但是,自從互聯網時代來臨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我們步入職場會發現,要想生活過得更好,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而之前在學校當中學到的只是最為基礎的知識。學無止境這個詞讓更多的人有了更深的體會。

學習是一種輸入的行為,之所以為了學習,不就是為了輸出這些知識以換取更多的回報嗎?


學好思維導圖確實能夠提高我們的「輸入」效率,讓我們學的快,學的透,提升思維靈活性和發散性;而這也能夠提高我們的「輸出」效果,表達有層次,執行有條理。

說真的,學好思維導圖確實能夠讓你更值錢!

本文作者:time 公眾號:time內容創業


我比較喜歡用MindManager,思維導圖會比較有效的讓你捋順思路,把邏輯用簡單的方式列出來,然後可以進行需求討論。省時省事,實在是必備良品。


  2009年工作時接觸EDraw Max,第一次接觸流程圖軟體,第一次發現除了用word理順邏輯、調整邏輯順序,原來還有這麼好玩易於調整的軟體。EDraw Max並非簡單的思維導圖軟體,它更偏各種圖形繪製。對於沒有繪畫基礎的我,最初使用EDraw Max是因為工作必須,後來是覺得也還不錯,當離了工作便不再使用它。很遺憾沒能使其日常化。
  2010年與2011年之間,因為非必須,也只是斷斷續續地接觸思維導圖,並沒有過多的使用,也時常惦記要好好學習思維導圖,但終究只是惦記。作為一件想做而未做的事情一直佔據記憶空間。
  時間進入2012年,工作與成長的雙重需要,我開始重拾思維導圖,那時開始大量的畫各種思維導圖。

工具介紹
思維導圖,作為一項工具,是一種視覺化的表現形式,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圖表的形式描繪出來,讓我們的表達更具有邏輯順序或結構分層,同時又能夠發揮思維的擴散性,讓我們更隨心隨想的記錄。
  作為一項工具必然有其優缺點,需具備相對開放的態度,它能夠把事物的要點及其相關的簡明扼要的表達出來,能夠發揮天馬行空的串聯思考,與此同時,它不可能長篇大論的表達,它是一種邏輯工具因而某種程度具有畫圖人獨有的思考邏輯。
  我不是工具控,我只是喜歡嘗試。對於各種工具出於各種原因都樂於嘗試,但通常最終會回歸實用原則,使用思維導圖也是同樣的道理。最初接觸思維導圖,因為還沒到必須的地步,便只是簡單接觸,到後來因工作、生活、學習的需要,它終於在不斷使用里變成日常工具的一部分。

工具種類
  我接觸過的思維導圖工具:MindManager(推薦,點擊下載)、XMind、FreeMind。
  不知是因為先入為主的使用習慣問題還是真的MindManager比較好用,三個軟體對比使用過後,最終我還是堅持使用MindManager,也更傾向推薦MindManager。當然我始終認為工具是一種個人使用習慣問題,工具本身沒有太多的好與壞,唯有使用者習慣與否的問題。我從不問別人哪個工具更好,也沒法回答別人哪個更好,每一個軟體都有其特定的受眾群,有多少人喜愛它,就有多少人不喜歡它。喜歡,這麼主觀的情緒,怎麼可以簡單用好壞來區分呢?因此,找到你使用起來順手的就好,久了就懶得換了,就喜歡了,別太在意別人的評價。

工具用途
  我的思維導圖使用綜合概括為三大類:成長分析、學習記錄、工作整理。示例如下圖:


1.成長分析——自我整理
  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自我整理,包括有形的(電腦文件)、無形的(所需能力)。利用思維導圖分析自己擁有什麼、缺少什麼、應該努力什麼,在整理中不斷進行成長回顧,自我模塊的邏輯調整。
2.學習記錄——記憶整理
  使用思維導讀幫助學習,如做讀書筆記、整理別人邏輯不強的文件、將別人的資料形象話,通過將文字資料轉換成思維導圖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一般情況下,我更偏愛文字,對文字也具備較強的記憶能力,但做思維導圖的過程常常是二次記憶的過程。我閱讀一本書,通常是第一遍純閱讀,第二遍或第三遍才進行思維導圖筆記整理,整理的過程就會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邏輯順序的調整。
  3.工作整理——框架構建
  將思路轉換成可視思維導圖,有時是自我頭腦風暴、有時是思路的理順、有時是邏輯的調整,總之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框架構建,讓邏輯結構更清晰


使用原則

  2012年開始大量使用思維導圖,一方面原因是心裡一直惦記著要學習它,另一方面是因為工作、生活、成長遇到了較大的糾結點,希望需求突破,由此開始全方面的整理自己。思維導圖作為一款理順思路,清晰邏輯的軟體,它在整理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邊畫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邊整理的過程,整理成長、整理學習、整理工作、整理文件夾……一切都需要進行階段的整理,無論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整理是一個分析總結的過程,藉由整理能更好的看清自己。


  我認為思維導圖的使用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要你安裝了軟體,打開軟體,開始使用。只有你真正開始使用它,你才會了解它,才能明白它的用途,否則就像我2010年至2011年一直惦記著要學,但總覺得看起來好複雜,一直都只是作為一件待辦事件放在哪裡。很多事情都如此,未曾開始總能有無數困難假設,可當邁開行動的第一步後,卻發現原來曾經恐懼的困難根本不存在。所有困難都在於如何邁開第一步和堅持走完第一階段,正如整理自己一般,它既容易又困難,關鍵是此時此刻開始整理自己,並持續不斷的整理。

原文鏈接:28.267 運用思維導圖整理自我


思維導圖的用處很多:主要有形成新創意、整合大數據和提高溝通效率三個用處:

1. 生產新創意

思維導圖所具備的邏輯性及發散性,使它最先被應用於項目方案討論。

思維培訓師楊明嬿曾任愛茉莉太平洋LD(Learn Development)總監,她在構建培訓體系時就使用了思維導圖做發散思考。因為公司屬於零售、服務行業,他們就以「服務」為核心發散思考,先列出「服務」包含哪些層次,再看哪些部分可以開課,課程應該包含哪些元素、覆蓋哪些人,完成一個從發散、再到總結的過程。

在國際4A廣告公司任高級人事經理的莫凡曾負責為公司引入思維導圖培訓。導入培訓後,他自己也成了「mindmapper」,學會了用思維導圖策劃各種活動,小至旅遊出行,大至公司活動策劃。在策劃公司活動時,他會圍繞時間、人物、地點、主題,在這些元素上發散出很多創意和想法,再通過混合排列,組合成不同方案。用這種方式,他一次可以想出接近10個方案。而這些方案「事實上是同一個東西發散出來的,只是排列組合不一樣了,邏輯也不一樣了。」莫凡說。

莫凡對思維導圖的應用方式,是將思維導圖與其他思考技術相結合。比如加入重新思考(Rethink)、重新組合(Reconfigure)、重新定序(Resequence)、重新定位(Relocate)、重新定量(Reduce)、重新指派(Reassign)、重新裝備(Retool)等7R原則

「重新思考,就比如我現在做這個服務、產品的定位是什麼;重新排序,就是重新思考它的順序和時間點,看對於服務流程來說,有沒有可能變換步驟、產生不同結果。」陳資璧說。在她看來,運用思維導圖的同時,結合類似7R的思考技術,更有助於打破思維框架,在同一個項目上發掘出更多可能性。

2. 整合數量龐大的信息

除了用在創意、策劃項目上,一些涉及大量信息需要整理、歸納與分析的工作也可以用思維導圖輔助完成,比如前端的需求調研和後端的結項說明。

結構化思考培訓師李程曾是一名文檔工程師,他認為思維導圖最大的用處,是將複雜的邏輯、散列的要點用一張結構圖梳理清楚,使呈現方式簡潔易懂。

在工業場景中,產品交付的說明往往需要上千個文檔,如果最終以文件夾形式提交,將導致效率低下。而運用思維導圖軟體,可以將文件內嵌於關鍵詞中,把上千份文件的內容整合在一張關鍵詞清晰的思維導圖裡。這同樣可以用於公關、市場部門的新聞稿整合。

在信息量龐大的應用場景中,思維導圖發揮的是結構圖功能,更講究分類邏輯。李程會從分類、排序、關聯度這3個維度來檢驗這一張結構圖是否有效。

要做好分類,李程認為只要抓住3個關鍵詞:總分、結構、層級。他看到諮詢行業、金融行業、互聯網產品經理和項目管理人都常用思維導圖來做分析整理與歸納。他建議達到高級經理以上職位的公司人,在開始做決策後,就要開始學習畫體量更大的結構圖。

3. 提高溝通效率

思維導圖在職場中的另一個應用場景,是用來做溝通和表達的規劃。「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有一個特性,就是思考速度非常快,說話速度趕不上想法的速度。如果沒有經過訓練,會導致說出來的訊息非常跳躍,而要說得清楚,首先要想清楚。」陳資璧說,思維導圖可以在規劃言語表達的思路上發揮作用。從去年年底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引進這個應用場景。


思維導圖有五大要領:可視化、放射性思維、關鍵詞技術、邏輯分類(BOIs)、顏色管理。通常來說,一個使用者是否能夠真正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取決於他對邏輯分類和關鍵詞技術這兩大要領的熟練應用程度。一財君採訪了英國博贊思維導圖的國際講師陳資璧 ,給題主梳理下面幾個要點:

1. 給事物做邏輯分類

邏輯分類是思維導圖最重要的部分。每個人都會分類,但如何在分類的過程中,透過分類找到遺漏的思維。

在思維導圖中有一個特殊方法是「增加位階」,就是在兩個關鍵詞中,再多拉出一個層級,填上關鍵詞。以策劃一場年會為例,一般人會從人、事、時、地、物去做發散思考;隨後在「人」這個大類下,直接分出員工、嘉賓、合作夥伴這幾個分支。

陳資璧則會引導學員在「人」及其下屬分支「員工、嘉賓、合作夥伴」之間,再多拉出一條空白線,增加一個分類層級。學員會由此發現,在這兩個要素中,還可以多出一個分類層級:「參加人員」;把「參加人員」添上去後,這一層次下又可以細分出工作人員、表演人員等。「思考廣度一下子拉開了,在人員這個事情上,他就能思考得更全面。」陳資璧說。

這是一種通過增加位階來尋找遺漏思維的方法,能夠讓某個方案在細節上更完善。起到相似作用的還有關鍵詞技術。

2. 對關鍵詞做聯想

思考的突破口往往藏於關鍵詞之中。比如,如何解決遲到問題,大部分人會想到罰錢、扣假、獎勵等解決方案;但如果利用關鍵詞拆分,「罰錢」這一項可以拆出「罰」與「錢」,之後再從「罰」這一單項做更多聯想:罰錢、罰買飲料、罰請午飯等。

「本來只有一個想法,用這種方法,就可以衍生出1.2、1.3、1.4……每一個想法出來,我們都儘可能讓它發揮最大的價值。」陳資璧說,當他們用這套方法在企業里給學員做練習時,學員在90秒內延伸出的想法,從十幾個到三十幾個不等,而學員的想法數量、思考速度及廣度均相比以前均有提升。

無論是關鍵詞技術,還是邏輯分類技巧,都是打開思路的方法,也是思維導圖的價值之一。不少人只用思維導圖來做分類,而忽略了它發散思維的作用。使用者可以在哪個地方增加位階、空白線上的關鍵詞該填什麼,都需要不斷訓練。

3.使用不同的顏色管理不同模塊

思維導圖既然是「圖」,就存在「繪畫」的部分。通常你可以在一張思維導圖上看到顏色及一些小圖標。不少思維導圖自學者都有一個困擾:「繪畫」究竟在思維導圖中扮演著什麼角色?他們往往認為,圖畫得越美越好,顏色越多樣越好。這其實是對思維導圖的誤解。

事實上,顏色、圖標都有自己的作用。在思維導圖裡,顏色應用具備兩個功能:一是加深記憶,二是分類管理。「同一類的主枝幹,線條的顏色是一樣的,這樣,它在大腦里就會形成不同區塊的資訊群。」陳資璧說。

而思維導圖中的繪畫元素,通常都是一些有具體含義的小圖標。它們主要用於突出重點。例如,在一張多枝幹的思維導圖上,有幾個重點要素可以直接用繪圖取代,使該部分在一片文字中突顯。

陳資璧認為一張好的思維導圖一定是「思維先行、顏值加分」:即使是一張看上去略有些混亂、枝幹線條繁多的思維導圖,它的思維脈絡也可以非常清晰。顏值不是必備,只是加分項。


推薦閱讀:

如果硬碟能達到內存的速度,那操作系統的設計是否會有變化?
編程到底難在哪裡?

TAG:思考 | 軟體 | 思維 | 工作 | 思維導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