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電影里的蒙太奇手法?


·
謝邀。
我盡量用大白話說清楚吧:

先說說『蒙太奇』這個詞,不同的地方意思不一樣:

  • 在法國,montage一詞有幾個意思,最早本是建築術語——腳手架,而後又引申為結構、
  • 組裝、安裝的意思,在美術里被引申為輯繪(就是一堆照片或者畫拼貼到一起組成畫面,比如這張照片

    ),而後用在電影中表示剪輯;

    ),而後用在電影中表示剪輯;

  • 1920年代的蘇聯電影製作者發現的『蒙太奇』理論是:把兩個鏡頭剪輯到一起可以產生出第三種含義;(後面細說)
  • 在好萊塢電影中,一個『蒙太奇段落』指的是:將不連續的短鏡頭組接以壓縮一段時空或信息,一般情況下是一系列鏡頭配上音樂,例如下面這段:

視頻封面飛屋環遊記「四分鐘的人生」視頻

那麼這『蒙太奇』是怎麼來的呢?

起初,電影就是打開攝影機一直拍,最早膠片複製技術不發達的年代,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甚至都是拍一部賣一部——每當有人看到《火車進站》之後,向盧米埃爾兄弟求購一部《火車進站》或《工廠大門》時,哥倆就會扛起攝影機裝上膠片出去再拍一部。當然,不管是盧米埃爾兄弟的公開放映,還是愛迪生的單人觀看,這時的電影看上去似乎只是個小玩意兒,很多電影也都僅僅是拍攝下一段演員表演,而且還一定要從頭到腳拍全身,跟戲劇小品沒啥區別。愛迪生自己也沒太上心,可雇來為他拍短片的助手埃德溫·波特(Edwin Staton Porter)倒是上了心。電工出身的波特先生開始研究電影,進行電影剪輯的實驗。眾所周知,他在《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1903 )這支6分鐘短片中最早實驗了如溶化、特寫等等現代仍在使用的電影技巧。最重要的是在這部片子中他第一次將不同空間的兩段畫面拼接在一起完成敘事,前一個救火車的鏡頭後一個就是一個婦女在著火房間(布景)內的鏡頭,這是電影史上第一次打破戲劇的框架,真正用電影來敘事。同年,波特又趁熱打鐵,製作出《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更進一步發展了這種電影敘事技巧。

↓點擊下面視頻可以觀看埃德溫·波特製作的《火車大劫案》↓
視頻封面[火車大劫案].Thomas.Edison.-.1903.-.The.Great.Train.Robbery視頻

這部11分鐘的電影現在看來有些粗陋,這種一場一鏡的簡單拍攝方法也讓咱們覺得幼稚得可笑,但在當時,這部電影無疑非常先鋒。波特在上一部片子中簡單嘗試的技巧在這裡被放大,空間不再是室內室外那麼簡單,是包括車站電報房,火車車廂內,舞廳,在鐵道邊水塔旁的外景,火車上方,軌道上的外景,以及樹林中等一系列複雜的空間。但是,當第一個鏡頭中,劫匪從電報房(布景)推門出去,在第二個鏡頭中水塔旁出現的時候,觀眾們認為他們從那出來直接到了這。或者他們在前一個鏡頭裡爬上車廂,在後一個鏡頭中進入行李車廂(布景),觀眾也認為他們是在同一輛火車上。前一個鏡頭是劫匪搶錢,後一個鏡頭就是電報員爬起來報警,觀眾相信這就是『與此同時』。

通過這兩部片子,波特發現兩條驚人規律

  1. 銀幕上居然並不需要顯示出從頭到腳整個人的全身畫面!
  2. 拼接在一起的兩個鏡頭可以在觀眾的腦子裡創造出上下文關係!

別笑,這簡單的兩條,提供了所有非線性電影電視錄像敘事作品存在的可能性——可以把那些在完全不同地點,相隔一段時間拍攝的鏡頭組合成為一個敘事整體。
順便提一句,除此之外,電影先驅波特先生還探索了有聲片、彩色片、寬銀幕電影,並且在1915年拍攝了第一部3D立體電影(你沒看錯,3D電影已經有近100年歷史了)。

波特成功之後,人們看到敘事電影有巨大商業潛力,無數資本湧入這個行業。波特電影中一個小演員也走到攝影機後,剪輯台前,最終把波特的技巧發展成好萊塢電影常用的連續性剪輯(Continuity Editing),這位瘦高個的肯德基青年,名叫 格里菲斯 (D W Griffith)。

1907年,文學青年格里菲斯與他的妻子一起來到紐約的愛迪生公司總部,準備將他寫的一部電影劇本賣給這家公司。接待他的正是當時已經大名鼎鼎的愛德溫·波特。有趣的是,波特看了劇本以後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拒絕的理由是格里菲斯的劇本場景太多,而這正是格里菲斯和波特兩人對電影表現手法上的根本區別。當然波特先生也夠仗義,讓他在愛迪生公司做了一段時間的配角演員。也許跟波特理念不同,不久之後格里菲斯就以演員身份加入愛迪生公司的死對頭——Biograph電影公司。當時,正值Biograph公司的潦倒時期,電影票房不佳,欠了一屁股債,屋漏偏逢連夜雨,公司的老導演Wallace McCutcheon又在這時卧病在床。內外交困之際,公司就決定讓這個位愛讀狄更斯,寫過幾個劇本的演員格里菲斯拿起導筒試試。公司承諾:如果不成功,還可以回去當演員。公司老總沒想到,這個決定不僅改變了格里菲斯的一生,也改變了電影史。格里菲斯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裡,拍攝了400多部短片。如此高強度的實戰訓練,讓一個文藝青年成長為成熟的大導演。

而Biograph公司分配給他的攝影師Billy
Bitzer,則成為了他一生事業的搭檔,二人聯合發明探索出如今大部分主流電影製作手法。例如淡入淡出,圈入圈出,交叉剪輯等等。當然,同時期的電影製作者也有不同程度的創新與探索,只是極少有格里菲斯這麼大的名氣,因為,Biograph公司所有影片除了名字沒有其它信息(其他電影公司大多如此),很少人知道格里菲斯。於是格里菲斯離開Biograph 公司後,自己在雜誌上發表廣告,列出自己指導的150部影片,公開宣布他就是讓Biograph公司成功的製片人。而且還羅列出自己『發明』的電影技巧,如特寫,圈出,交叉剪輯等等。現在雖然很難認定說這些技巧都是格里菲斯發明的,但毫無疑問,他在電影中把這些技巧系統化了,並且探索出一系列成熟運用這些技巧方法。

在幾年之後,雄心勃勃的格里菲斯寫了一個190分鐘的劇本,在普遍片長為45到90分鐘的年代,這部巨片意是電影史上最龐大的電影項目。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這部電影繼承其之前的探索,將之前電影製作技巧系統化,使電影藝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很多在這部片子中運用的技巧在日後成為了電影工業的生產標準,例如:

  • 特寫

最早,在波特的片子里,特寫運用還很生硬,但是在這部片子中我們看到,特寫的運用已經非常成熟。比如下面這個鏡頭,當一個人拿槍的全景出現時,很自然的切到槍的特寫,之後又切回全景。特寫在此處不僅是視覺上的重音,同時對觀眾情緒的也是個強衝擊,為之後的刺殺段落製造了緊張感。雖然格里菲斯先生是個文學青年,熱愛戲劇,但他探索出的這些技巧在舞台上是不可能實現的。電影,不可避免地走向成熟。

  • 雙線敘事

這個技巧在波特時代已經探索出來,但在格里菲斯這裡,交叉剪輯技巧同特寫結合起來,共同建立出格里菲斯招牌式的技巧——『最後一分鐘營救』The last minute rescue(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Argo仍然在使用這個技巧)。在影片結尾,我們看到女演員Lillian Gish 被綁住的特寫,和一群三K黨策馬狂奔的全景,不斷往複交叉剪輯,營造出前所未有的緊張感。同很多老電影『淪為』拍攝舞台戲劇表演不同,本片探索出這種技巧也是在戲劇中不會出現的,是純粹的電影技巧。

  • 無縫剪接(Invisible Editing)

在格里菲斯,或者說大多數好萊塢電影製作者的觀念里,電影是構築一個空間連續體,不能讓觀眾感覺到剪輯的痕迹,所以不同景別的鏡頭之間依靠動作相連,讓觀眾感覺不到剪輯的存在。這個『同一空間,動作銜接』的剪輯方式,仍然在應用。例如影片開頭這兩個鏡頭, Lillian Gish在中景鏡頭裡一個低頭邁步的動作,馬上接一個她下樓梯的全景鏡頭,讓觀眾注意力被動作吸引,不去注意到剪輯。


  • 正反打

當下電影中對話場景大多利用軸線(詳見:電影中「軸線」的作用是什麼?在哪些情況下會使用「越軸」的手法?),發現軸線規律的人,就是格里菲斯。在下面這個雙人對話鏡頭中,我們看到兩人鏡頭,然後接正打和反打,按照軸線原則,將一個場景拆分開。


在這部電影里,格里菲斯經常把戲劇表演也就是老電影中經常使用的全景中景鏡頭拆分成正反打(action reaction)的剪輯,而且自己仍在探索不同的表現形式。例如下面這個鏡頭,雖然在全景中,兩人的視線並沒相交,但女人和男人的正反打仍然起作用,我們仍然能感覺到男人和女人的情緒。有趣的是,當格里菲斯最初探索特寫的時候,公司老闆還很不滿意,覺得自己付給演員報酬,觀眾買票看戲,都是花錢要看到他們全身,而不只一張臉。但實際上,臉部特寫讓演員不需要做誇張表情,只需如真實生活一樣就能傳達情緒(甚至有時還要比真實生活更『淡』)。

格里菲斯系統化的電影手法,最終形成一套電影工業的生產標準,保證快速高效地把鏡頭與鏡頭平順地連接成為統一的時空。導演按照這種製作成規拍下鏡頭,只需要找個人收集拍好的膠片,剪掉廢鏡頭,按照成規拼接起來就可以,一切都是標準化作業,所謂『剪輯』也沒什麼技術含量。最早,還是因為格里菲斯,他非常喜愛的男演員 Elmer Booth 出車禍去世,留下一個妹妹叫Margaret Booth。格里菲斯看她可憐,就讓這個女孩在自己手下工作,專門負責收集整理拼接膠片,當時是1915年,他們管這個職位叫Patcher。從此,一個對電影一竅不通的無知少女Margaret Booth ,走上剪輯這條路。此時的她或許想不到,自己日後能一路高升,成為米高梅公司的剪輯顧問,與此同時,我們敬愛的波特先生卻因為遭遇大蕭條一貧如洗,1941年病逝紐約,享年71歲。當然,我們都知道女性會比男性活得更長一點,可是跟可憐的波特先生比起來,我們的 Booth 小姐居然能活到104歲,從膠片時代一直貫穿到DVD時代,實在是有點誇張。

扯遠了,說回來,前文說到埃德溫·波特先生總結過一個規律就是:拼接在一起的兩個鏡頭可以在觀眾的腦子裡創造出上下文關係。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當時的好萊塢電影一直是將不同鏡頭平順地組成同一個連續時空,這套『連續性剪輯』是必然規律么?有沒有其他可能?不知道。

然後,有個蘇聯人做了一實驗:

先拍下一個男演員的無表情臉部特寫鏡頭

然後將這個鏡頭分別與下列三個不同的鏡頭放到一起,放給三組不同的人看,並詢問他們的反應。


第一組觀眾看到男人臉部特寫和一碗湯

之後盛讚演員的演技,說他眼中充滿了對食物的饑渴。

之後盛讚演員的演技,說他眼中充滿了對食物的饑渴。

第二組觀眾看到男人臉部特寫和一個婦女趴在棺材上

之後也盛讚演員的演技,說他眼中充滿了同情和悲痛。

之後也盛讚演員的演技,說他眼中充滿了同情和悲痛。

第三組觀眾看到男人臉部特寫和一個抱著玩具熊的小女孩

之後還是盛讚演員的演技,說他眼中充滿了慈祥父愛。

之後還是盛讚演員的演技,說他眼中充滿了慈祥父愛。

於是,這個蘇聯人發現:
一個鏡頭,與不相干的另一個鏡頭剪輯在一起時,能產生出第三種含義。
這個名叫庫里肖夫的蘇聯人就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這種心理效應叫做『庫里肖夫效應』。
這兩個鏡頭剪輯在一起產生出的第三種含義,無論從效果和從情緒感染力來說,都遠遠勝過原來那兩個鏡頭簡單疊加。用愛森斯坦的話說就是『兩個蒙太奇鏡頭的對列,不是加和,而是乘積』。電影的意義不在於一個鏡頭本身,而在於鏡頭與鏡頭之間的衝撞。這在當時是非常先鋒的觀念。
開頭講過,這個詞本是建築工業生產中的術語,蘇聯人套用這個詞,稱這種方法為『蒙太奇』[1]。

蒙太奇理論的經典實例就是蘇聯導演愛森斯坦在《波坦金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 1925 中的敖德薩階梯段落:(這片子非常棒,現在看來剪輯節奏依然利落,絕對力薦!)
視頻封面戰艦波將金號蒙太奇片斷視頻可以把這個段落跟《火車大劫案》或者是格里菲斯的《一個國家的誕生》對比一下,你就會發現在這部片子里,鏡頭更短,動作更多,情感衝擊更強。短短一小截台階5分鐘的段落,用了140多個鏡頭,很多鏡頭而且,不同於 『連續性剪輯』,這部影片經常是在一個連貫動作之間斷開,放棄平順的連接,而是插入其他鏡頭。甚至愛森斯坦會重複同一個動作,例如在敖德薩階梯段落結尾,我們看到一架嬰兒車

後面接一個士兵砍刀的鏡頭,而且這個揮刀劈砍的同樣的動作重複了三次,

後面接一個士兵砍刀的鏡頭,而且這個揮刀劈砍的同樣的動作重複了三次,

最後接一個頭部受傷的婦女尖叫的鏡頭。

最後接一個頭部受傷的婦女尖叫的鏡頭。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個士兵是在砍嬰兒還是砍婦女?還是把倆人都給砍了?又或者,這是通過畫面剪輯讓畫面衝擊出意義?
(關於這一段,網上可以找到非常詳細的拉片分析,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電影分析練習二《敖德薩階梯》)

這種技法,把剪輯師的地位提高到一個新層次。因為同樣鏡頭不同的剪輯方式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意思,『電影剪輯』的發揮空間登時寬廣[2]。剪輯師的任務不再是使觀眾察覺不出剪輯痕迹,而是運用不同的視聽手法,操縱觀眾的情緒。老好萊塢有個故事,說拍攝《瑞典女王》最後一場戲時,女主角葛麗泰·嘉寶的表演老是不行,要麼演的不對,要麼就太過火,最後導演馬莫里安急了,想了想,乾脆對嘉寶說『不要有任何錶情』。嘉寶如此操作,幹完收工。剪輯完成電影上映之後,你猜觀眾什麼反應?沒錯,盛讚演員的演技,說嘉寶不僅有過人美貌,而且有著嫻熟、驚人的表演天才……

[1] 蘇聯蒙太奇學派還包括普多金夫等人,這些人各自的蒙太奇理論都不太一樣。如果想詳細了解蘇聯蒙太奇學派,網上可以找到很多資料:蘇聯蒙太奇學派(1924

[2] 想了解更多電影剪輯知識↓可以點擊下面視頻觀看紀錄片《電影剪輯的魔力》↓
視頻封面[出神入化-電影剪輯的魔力].The.Magic.of.Movie.Editing 中文字幕視頻

20分鐘以後開始講蒙太奇。

感謝大家的好心與耐心,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


先要告訴大家,最早的電影是由一個完全不切不剪的鏡頭組成,例如1895年拍攝的電影《火車進站》,全部情節就是老老實實地對著進站的火車拍攝。

正是因為這樣,電影這項發明,在當時被認為是毫無前途、毫無意義的發明。

直到剪輯和蒙太奇的出現,電影才成為今天的電影。

天通過個人很喜歡的《時空戀旅人》這部電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蒙太奇,這神奇的藝術。

蒙太奇:原為用在建築領域的法語,有組合、堆砌之意。

現如今成為在電影極其重要的藝術手法——

對單個鏡頭的有意選擇和不同組合,使其產生、表達出各自全新的含義。

不得不提的兩個人

1.20世紀90年代初的蘇聯導演庫里肖夫。

他做了一組鏡頭剪接實驗,這組實驗成為電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庫里肖夫效應。

這組鏡頭包括一個面無表情的男演員、一碗湯、一個哭倒在棺材上的女人,一個抱著熊的小女孩。

男演員和湯的鏡頭組接到一起時,人們說從男演員的眼裡看到了對食物的渴望;

和哭倒在棺材上的女人組接到一起時,人們說從男演員的眼裡看到了同情和悲傷;

同抱著熊的小女孩組接到一起時,人們又說從男演員的眼神里看到了父愛。

其實這不過是一個面無表情的男演員而已。

這一實驗的過程就是蒙太奇的應用。

通過這一實驗,表明了不同鏡頭的選擇和組接,觀眾能自覺地將其聯繫起來,看到遠大於單個鏡頭本身所能表達的東西。

2.和庫里肖夫同時期的蘇聯導演愛森斯坦,對蒙太奇理論上的研究非常深刻,將蒙太奇理論發展成熟,提出蒙太奇就是融造鏡頭之間的衝突,以產生新的意義——一種「1+1&>2」的意義。

基本概念差不多之後,我們來電影吧!

註:本文所舉的例子因局限於本部電影,故很多都算不上很典型。

片開端男主人公以旁白的形式介紹他的家庭成員,並且這一形式基本貫穿了整部電影,像這樣的即是敘事蒙太奇中的——夾敘夾議式蒙太奇

年派對,倒數到最後一秒的時候大家會跟身邊的人親吻,

而男主人公只和身邊的女生握了握手。

緊接著的三個鏡頭就是大家各自親吻的畫面

這是表現蒙太奇中的——對照式蒙太奇

女生很尷尬很傷心,男主人公也覺得自己做得不夠紳士,有點懊惱。

二天男主人公就從父親那裡聽說自己擁有穿越時空的超能力,於是,他按照父親所說的方法在小空間里想自己要回去的場景,鏡頭快速展現閃過男主人公腦海中的幾個畫面——這是表現蒙太奇中的夢幻式蒙太奇

(倖幸苦苦截的GIF竟然不能傳,哎……)

男主人公回到了Party,紳士地親吻了身邊的女生

主人公的女神來他們家住,一起打網球,男主人公特意叫上自己的好兄弟,他覺得這個好兄弟比較笨會顯得他比較厲害些。結果男主人公連續三次被好兄弟隊友的網球擊中,不僅不能襯托出男主人公的厲害,反而讓他倆都在女神面前顯得很傻X。

(倖幸苦苦截的GIF竟然不能傳,哎……)

像這樣將大致相似的鏡頭組接到一起,不斷疊加的即為敘事蒙太奇中的——積累式蒙太奇

男主人公在倫敦遇到一見傾心的Mary,卻因為善良丟了Mary的電話號碼。於是男主人公來到Mary喜歡 展覽,打算守株待兔。

(倖幸苦苦截的GIF竟然不能傳,哎……)

這一組鏡頭可以看到男主人公換了四套衣服,身邊換了N類人,三個吃東西的小鏡頭組接到一起,表達出男主人公等Mary從早到晚起碼整整四天。

這是時空的壓縮

求婚

男主人公向Mary求婚,邀請了朋友和樂隊來助興,Mary不知情並對男主人公說還好不是那種一堆人的求婚,「我討厭其他人在。」

下一個鏡頭即是這些「其他人」

像這樣「說曹操,曹操到」的鏡頭組接方式,是敘事蒙太奇中的——叫板式蒙太奇

婚禮

上一個鏡頭特寫新娘Mary,下一個鏡頭變為全景,(或從全景下接一個特寫鏡頭)這樣的鏡頭組合方式是敘事蒙太奇中的——擴大與集中式蒙太奇

離開教堂前往Party的路上

然間風雨大作,下面一組鏡頭表現的是大家紛紛冒雨離開教堂前往Party的場景。

不同人物在同一時間表現同一主題這樣的鏡頭組接叫做敘事蒙太奇中的——交叉式蒙太奇

Baby

男主人公穿越到過去使妹妹免受車禍回來之後,正準備給女兒posy喂飯的時候,下一個鏡頭給到的竟是一個小男孩。這讓觀眾大感困惑,因為觀眾理所當然地認為下一個鏡頭應該出現的是posy。

這樣的跟上一個鏡頭帶給觀眾預期完全不相符、出乎意料地鏡頭組接方式就是敘事蒙太奇中的——錯覺式蒙太奇

多見於懸疑大片

告別

參加完父親葬禮後組接了一組交通工具在路上行駛,越來越遠,同時也象徵著父親的離開和某種告別——表現蒙太奇中的象徵式蒙太奇

(倖幸苦苦截的GIF竟然不能傳,哎……)

待會見

一個鏡頭是男主人公的打電話並說 待會見,下一個鏡頭就是Mary也在講電話並說了 到時候見,讓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在不同地點的他倆就是在給對方打電話。

這是敘事蒙太奇中的——平行式蒙太奇

電影全片里,在狹小空間握拳這個鏡頭重複出現多次,每次出現就意味著男主人公要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了。

這樣的反覆在關鍵時刻出現的鏡頭被稱作敘事蒙太奇中的——復現式蒙太奇

最後是表現蒙太奇中的聯想式蒙太奇

通過一組內容不同的鏡頭畫面的組接,造成一種意義,使人們去推測這個意義的本質。

在幼兒園門口和爸爸回首告別的posy

坐在長椅上看著看著書就笑起來的律師

把寶寶放在小推車裡的三口之家

疲了在石頭上悠然熟睡的上班男人

把垃圾瓶子恰好很地扔進垃圾桶的怪脾氣作家

造成了什麼意義呢?意義的本質又是什麼?

可能

—— 生活中的快樂很多很多很多吧


大致如此。


在電影工業里,「蒙太奇」這個詞已經不再泛指剪輯了,而是特指。

意思非常清楚,就是指類似MV那樣的,把不同時間、空間的鏡頭快速剪輯到一起的一組鏡頭。在電影劇本里你可以看到這樣的標記:


這樣的:


-----------------------------------

其實對普通觀眾來說只需一句話就能理解蒙太奇了:類似故事型MV的一組鏡頭,為了快速講故事、快速交代劇情、故事背景或快速交代人物或人物的狀態而把不同時間、地點的鏡頭拼接在一起,通常配有音樂。現在劇本里有 montage 標記的地方也是這個意思,編劇、導演交流的時候,說起 montage 也是這個意思,而不是泛指把不同時空的鏡頭接在一起的做法。

視頻封面這外賣夠狠的視頻
視頻封面限娛令的後果:歐陽鋒變雷鋒視頻


蒙太奇,就是結構。它既是「剪」,從素材中剪出所需要的鏡頭,也是「輯,把這些鏡頭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形式上完美,語義上通暢。


簡單說來,要學習蒙太奇理論只要懂得三個人就行了。


一、大衛·格里菲斯(敘事蒙太奇)

依靠省略的原則,選擇事件和動作的若干要點,以中景,全景,遠景展現空間關係,以近景特寫強調視覺細節和重點,省略的部分由觀眾的經驗得到補充。


看著有點暈?舉個栗子,(吐槽下文字的局限性,之前做presentation可以直接放電影給大家解釋,看過自然就懂了什麼是敘事蒙太奇)。


比如說,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在影片45分鐘到將近47分鐘,這兩分鐘就是敘事蒙太奇。這裡我簡單用文字解釋一下,宮二和葉問比武過後,互相道別。之後兩條線,各自展現宮二和葉問的生活場景,魚雁傳書,暗生情愫。這兩個成語怎麼看出來的?電影的影像上只是簡單表現了葉問和宮二寫信,拆信的鏡頭,並沒有直接拍出來葉問讓誰誰去送信,也沒有這樣的台詞。這些就是被「省略」掉了,依靠觀眾的生活經驗得到補充,再到宮二眼神往下看,這個鏡頭很經典,心理學上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會看他的眼神,如果向上或是向下,就表示正在竭力回憶。這個鏡頭用電影術語來說就是「閃回」(非線性敘事的重要手段)。


宮二回憶當初的比武場面,慢鏡頭回放兩人的貼面舞,但是這一切都沒有明說,觀眾從自己的經驗就可以看出兩人暗生情愫(當然有些觀眾沒有這些經驗,甚至也沒見過豬跑,自然就在電影院睡著了)。


最後一個葉問妻子的抱臂凝視,就可以想像出他的妻子已經發現了她們倆人之間的事了,但是保持著沉默。


現在再看前面的解釋,「依靠省略的原則,選擇事件和動作的若干要點,以中景,全景,遠景展現空間關係,以近景特寫強調視覺細節和重點,省略的部分由觀眾的經驗得到補充。」這回清楚了吧?不清楚回去再看看電影好好揣摩,《一代宗師》值得你看十遍以上。

二、以愛森斯坦為代表的蘇聯蒙太奇學派(表現蒙太奇)


1. 雜耍蒙太奇

它有兩個要素:

a.精彩的引人入勝的效果強烈的「雜耍」場面

b.這些場面隨意挑選,彼此不連貫


打個比方,研究者經常把《戰艦波將金號》中的「敖德薩階梯」一場中婦女、兒童、殘廢者驚慌逃跑與犧牲的場面列為「雜耍蒙太奇」的範例。他所以重要,愛森斯坦強調它能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戰艦波將金號》看過得人應該比較少,再打個比方,《天使愛美麗》片頭部分,雖然節奏不是很快,也略微帶些時間關聯,但畢竟帶些「雜耍」的味道。


2. 鏡頭即象形文字(理性蒙太奇)

這種蒙太奇作用於觀眾的理性層面。愛森斯坦以中國文字的「會意」作為比喻:水+眼睛=流淚(淚);耳朵靠近門的畫面=聽(聞)……


即把那些術語的,意義簡單,內容平常的鏡頭變成理智的鏡頭組合


打個比方,《尼羅河慘案》里,在金字塔頂遇見傑姬而心中不快的林奈特與多爾策馬離去,組接的是波羅坐在那裡觀看的鏡頭,很明顯這裡產生了新的含義。波羅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


3. 鏡頭對列理論

愛森斯坦認為,辯證法的對立統一法則在電影藝術中表現為衝突,電影的每個畫面不是蒙太奇的「因素」,而是他的「細胞」。蒙太奇依靠這些細胞的對立——畫面(正)與畫面(反)的對立統一完成飛越。

「無論兩個什麼鏡頭對列在一起,他們必然連接成一種從這個對列中作為新的質而產生出來的新的表象。」他進一步做了個非常著名的比喻:「兩個蒙太奇鏡頭的對列不是兩數之和,而更像二數之積」

舉個栗子,周星馳的《功夫》

周星馳全身靜脈盡碎,包裹的像個粽子;火雲邪神前來找他;


周星馳身上的繃帶蹦蹦的響,將要被撐破了;火雲邪神看到蝴蝶破繭而出

這兩個毫不相干的鏡頭的對列,產生的就是第三種含義,二數之積。


4. 垂直蒙太奇(音畫對位論)

進入有聲電影時期以後,人們發現蒙太奇不僅存在於畫面與畫面之間,也存在於聲音與畫面之間。


1928年,愛森斯坦,普多夫金與亞歷山大洛夫共同發表了題為《未來的有聲電影》的宣言,指出在音響方面進行的初步試驗必須遵循「音畫分離」的方向去進行。而在時間的配合下,這就能創造出一種畫面——視像同畫面——音響的交響樂式對位。(不知道什麼是對位?主頁上有簡書地址,最近的幾篇電影敘事結構的文章詳細解釋了並置、復調、對位等一系列概念(真不是給簡書打廣告啊,知乎沒專欄嘛)。


打個比方,諾蘭的《星際穿越》都看過吧。爸爸離家準備去NASA報道那段,他開著車,影片上卻倒數著10、9、8、7、6、5……


這就是音畫分離式的垂直蒙太奇。


愛森斯坦就講到這裡。研究者通常把格里菲斯奠定的鏡頭組接時空原則,稱為「敘事蒙太奇」,而將愛森斯坦等人的蒙太奇成為「表現蒙太奇」。


第三個人是安德烈·巴贊

他是反對蒙太奇的,前面兩個都是正向討論,有必要從逆向來看一下蒙太奇的另一面。

他認為電影是用攝影機記錄下來的藝術,是照相的延伸,不需要人的干預,所以要崇尚自然和絕對真實,而蒙太奇卻在分解現實,違反了電影的本性。


巴贊的三點批判:

A. 長鏡頭能自始至終保持空間的統一性,而蒙太奇則會把世界劈成一堆碎片。

B. 長鏡頭能給觀眾以思考的空間,而蒙太奇則完全控制住了觀眾的情緒,缺少含蓄與令人回味的效果。

C. 長鏡頭的機位運動是連續的,可以從多角度觀察動作,而蒙太奇則完全限制死了視線的角度。

以上,三個人,做個大致結構圖。

一、敘事蒙太奇(格里菲斯)(以一代宗師為例)

二、表現蒙太奇(愛森斯坦)

2.1
雜耍蒙太奇(以戰艦波將金號,天使愛美麗為例)

2.2
理性蒙太奇(以尼羅河慘案為例)

2.3
鏡頭對列理論(以功夫為例)

2.4
垂直蒙太奇(以星際穿越 音畫對位 為例)

三、巴贊對蒙太奇的批判(逆向思考)


看到過一點蘇聯蒙太奇產生的時代背景,在這裡作為補充。

那個時代俄國剛剛經歷了兩次革命,比較缺錢,這一點跟戰後的德國有點像。國家這時候對電影的管制也不太多,希望電影多多出口來為賺外匯。而同樣因為缺錢,膠片成為珍貴的物什,電影人就要盡量節約,一尺一寸都不能浪費。即便是不同時間、地點拍的素材,都可以剪輯成一部很有條理的影片。


同時,那個時代還有有很強烈的社會進步思潮。


一是革命的情懷:社會處在進步的氛圍中,電影人或者自覺自愿、或者為了政治正確,紛紛去表現罷工、革命等等衝突場面,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短鏡頭、快速剪接,這些故事場景比較適合蒙太奇的表現手法。


二是科學的感召:「科學」 「技術」 「工業」 等等概念在那個時候和「藝術」有著同樣的吸引力,巴甫洛夫搖鈴鐺讓狗子流口水的實驗猶在眼前——人們相信,通過科學的手段,可以創造出原本壓根不存在的東西,前面說過的庫里肖夫效應就是例證。


以上。


地主抽了農民工一皮鞭 然後畫面切換 電閃雷鳴 狂風大作 人神共憤

此時 台下的觀眾 緊緊地握住了手中槍

哦 對了 那個地主叫東木 女民工叫吉沢明歩

-------------
蒙太奇不單等於剪輯 容易搞混

弊端是 導演成了指揮觀眾的嚮導 往往強迫觀眾接受某種意識形態 觀眾只能接受他的看法而不能自行賞解影片的含義


和長鏡頭的連續性客觀性對比起來理解,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切換」或者說「眨眼」。
把觀看影視作品當作模擬眼球運動的過程,視頻畫面是眼睛看到的內容,蒙太奇就是眼睛眨動的瞬間,在這個瞬間的前後可以切換不同的時空和場景,或者利用人的心理作用將不相干的事物聯繫在一起。
真的感興趣可以看與剪輯相關的書籍或教程,比如《眨眼之間》,其實從這個角度比較容易理解,聯繫到電影史就會blabla,哦Feynman…

影視專業的學生表示學院派的理論都要學吐了,就說說我自己怎麼理解的吧…
排名第一的答案完全可以當作專業課教案了耶( ̄▽ ̄)


蒙太奇是電影創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相對於長鏡頭電影表達方法。即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即剪輯)起來,敘述情節,刻畫人物。憑藉蒙太奇的作用,電影享有了時空上的極大自由,甚至可以構成與實際生活中的時間空間並不一致的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蒙太奇可以產生演員動作和攝影機動作之外的「第三種動作」,從而影響影片的節奏和敘事方式。所謂的蒙太奇理論最初是由謝爾蓋·愛森斯坦為首的俄國導演所提出,主張以一連串分割鏡頭的重組方式,來創造新的意義,例如艾森斯坦在《波坦金戰艦》里,將一頭石獅子與群眾暴動重複交叉剪輯在一起,製造出無產階級起義的暗示性意義。此外,除了以上所說的影像蒙太奇之外,還有「音響蒙太奇」。

來自維基百科:蒙太奇

這兩篇文章也非常不錯:
簡論蒙太奇http://www.xiachao.org.tw/?act=pagerepno=439
(上) 夏潮聯合會正式網站 The ChinaTide Association ( Xiachao Lianhe Hui ) Official Homepage
(下) 夏潮聯合會正式網站 The ChinaTide Association ( Xiachao Lianhe Hui ) Official Homepage

擴展閱讀
意識流文學


迎合了人名為[聯想]的認知規律


起初,電影電影中沒有剪輯的概念,往往一個鏡頭從頭拍到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鏡到底;那麼顯而易見的是,這種拍攝手法在時間和空間上有著巨大的約束性,舉個例子,我如果要拍主人公從五道口移動到三里屯,我要扛著攝像機跟著他一路跑呀跑呀跑;更可怕的是我想拍一個少女變成老婦,我得扛著攝像機等到她和我頭髮花白;所以那時候的電影基本上是在固定的場景中,把主角從上拍到下,再從下拍到上;可以說這時候的電影還未形成一種藝術,僅僅是對日常畫面的攝像。

直到1903年波特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1903 ),首次引入了「互動式剪輯」,將不同空間的兩段畫面拼接在一起完成敘事。

對了,波特是愛迪生的助手,沒錯,就那個發明大王愛迪生,除了廣為人知的電燈,電影攝像機也是他發明的,別問我為什麼他辣么膩害,畢竟人家有兩千多項發明(圍笑)。


接下來,說說蒙太奇的類別吧,主要分為兩類:

1.敘事蒙太奇
敘事蒙太奇的特徵是以交代情節、展示事件為主旨,按照情節發展的時間流程、因果關係來分切組合鏡頭、場面和段落,從而引導觀眾理解劇情。

2.表現蒙太奇
「表現」,如它的字面意思,其目的是為了產生一種視覺表達效果,通過相連鏡頭間相互對照以激發觀眾的聯想,形象地揭示事物間的關係。

其中,敘事蒙太奇又可分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連續蒙太奇、顛倒蒙太奇。

平行/交叉蒙太奇

把這兩者放一塊兒其實是因為我也沒太搞清楚它們的差別,簡單說來,就是同時同地或同時異地或異時異地發生的兩條或以上的線索並列出現,分頭表述在一個完整的敘述結構中,以《羅拉快跑》為例:

這邊,羅拉要幫男友籌錢衝出了門,持續快速地奔跑;



而另一邊,羅拉父親的情人在逼他離婚,和羅拉那邊是兩條同時異地的故事線;


其實很多時空穿越的片子都會用到平行/交叉蒙太奇,比如《觸不到的戀人》則是異地同時。

連續蒙太奇

連續蒙太奇是以一個連貫動作的持續出現或一條有邏輯因果關係的敘事線索為主要依據的鏡頭組接,也是電影里特別多用到的一種。

比如《喜劇之王》中的經典橋段,採用前進式推進鏡頭,它依據人們觀察與了解事物的方式,由遠及近,由全部到局部:

顛倒蒙太奇

顛倒式蒙太奇是一種打亂時間順序的結構方式,先展現故事或事件的現在狀態,然後再回去介紹故事的始末。基本很多懸疑片都喜歡用這種手法。


說完了敘事蒙太奇,來接著聊聊表現蒙太奇吧。


表現蒙太奇可分為:積累蒙太奇、隱喻蒙太奇、對比蒙太奇、重複蒙太奇;

積累蒙太奇

積累蒙太奇指將一系列性質相同或相近的鏡頭連接在一起,通過視覺的積累效果,造成強調作用,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一個意思,通過同類的鏡頭去營造一種氛圍。以《爆裂鼓手》的一組鏡頭為例,以下三個連續鏡頭我是一秒截一幀,它們均圍繞同一主題:一個平淡的夜晚;



隱喻蒙太奇

隱喻蒙太奇是指通過鏡頭組接,將不同形象並列,以產生比擬、象徵、暗示的作用。再次以《羅拉快跑》中平列連續出現的幾個鏡頭為例:

電視中播放的塔羅牌,暗示著此刻局勢已一觸即發


時鐘,喻義顯而易見


紅燈、時鐘,均是暗示時間緊迫性的物體


注意看以上三張圖,有沒有發現什麼共同點?

嗯,沒錯,都有紅色出現,包括羅拉家的電話和羅拉的發色。

而紅色,代表危險、警示;同時也代表了青春、熱烈,這恰恰是羅拉的性格寫照。

對比蒙太奇

對比蒙太奇把性質、內容或形式上截然相反的鏡頭並列組接在一起,利用它們之間的衝突因素造成強烈的對比, 以強化表達情感。如《肖申克的救贖》開頭那段,男主角在喝悶酒,他老婆和情人在親熱,既是平行蒙太奇,又是對比蒙太奇。


重複蒙太奇

重複蒙太奇是把代表一定寓意的鏡頭、場面或類似的內容在關鍵的時候反覆出現,構成強調,起到了深化主題的特殊效果。

以《阿甘正傳》為例,影片開始,一根羽毛飄飄蕩蕩,吹過民居、馬路,最後落到阿甘腳下,被他收進書里,這個畫面優雅卻平淡無奇

而影片的結尾,阿甘坐在他母親曾經送他上學的長凳上,目送兒子上了校車後,默默地想著什麼,從書中滑落的羽毛從他腳前飄起,飄向藍天、白雲之間;做到了首尾呼應,引發人的無盡遐想。


說到底,電影是鏡頭和剪輯的藝術...


排名第一的答案把蒙太奇的來世今生都說的非常清楚了。就是太學院派了。估計大部分的朋友無法消化,很多朋友還從技術和電影語言的角度去解構。實在是太複雜了。
我認為真正表現蒙太奇的電影只有三部:記憶碎片和盜夢空間,還有不得不提的穆賀蘭道,雖然我非常討厭它。
進入現代化製造的商業電影,早已拋棄了黃金時代好萊塢的種種規則,所謂長鏡頭流派和蒙太奇流派也決不是水火不相容,作為基本的電影理論,他提供的只是導演創造的工具,早就融入到現代電影的技法當中。當然,總有一些人堅持「原教旨主義」。
我想大多數的人都做過夢,夢千奇百怪,變化多端而且有趣,最重要的是,他們往往是碎片式的,各不相關。一段看似顯得毫無關聯,毫無意義的片段,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他們中間有著簡單又高明的互動關係。因為有了互動才能產生生命,而生命就是意義。
大衛馬梅說所有的電影都是夢境的串聯,我們喜歡電影是因為他是造夢機器。
佛洛伊德喜歡研究夢,開創了精神分析流派。所有熱愛電影的人都喜歡做夢,他們不過是將小時候的夢境放到了大銀幕上罷了。
如果你了解了夢境,就了解了蒙太奇。
電影和蒙太奇都有一個共同的詩意的名字:夢太奇。
藝術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他絕非是機械的,他和自然科學不同,你無法通過去背誦那些理論和條條框框就可以製造一部電影出來。
去感受夢,享受夢境,忘記關於蒙太奇的72種理論,忘記什麼叫隱約蒙太奇,什麼叫鏡頭內部的蒙太奇吧。
那個是純真無邪的小孩子才能擁有的神奇力量,一個成年人是無法做夢的。
找回自己的童心,擁有好奇心,好奇心會讓你去洞察,你會發現世間萬物都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把他們聯繫起來去構築你的城堡,別忘了,蒙太奇本身也是建造的意思呢。
@Martin希望大神提出批評


蒙太奇,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剪輯。 就是把兩個鏡頭剪輯在一起。

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電影,最早期的《火車進站》《水澆園丁》等都是一個鏡頭到底的。也就不存在蒙太奇。後來一個魔術師名叫梅里埃,他將舞台魔術和電影結合,創造了「停機再拍」等方式,拍攝了《月球旅行記》等,最早的科幻電影,實現了人突然沒了這樣的效果。(馬丁西克塞斯去年的《雨果》就是像梅里埃致敬的)。但是這還不算蒙太奇。美國導演鮑特拍攝了《火車大劫案》,有了剪輯的雛形。……(寫到這裡忽然發現第一個答案人家回答的很完備了。。。。)嗯,後來蘇聯出來一個蒙太奇學派,四位代表:庫里肖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維爾托夫。庫里肖夫效應,就是庫里做的一個實驗,三個圖,按照不同順序排列,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愛森斯坦他把蒙太奇理論推向了極致,強烈推薦觀看「敖德薩階梯「片段,他將一場戲切割成了一百多個鏡頭,甚至一個鏡頭只有半秒,從而造成了極為強烈的視覺效果。

蒙太奇從理論上分為很多種:敘事蒙太奇:比如說「人在走路」 「拉開門的手」 「人已經進門」 這三個鏡頭拼合一起,構成了"人走進門來「這樣一件事。平行蒙太奇:將兩個不同的人,在同一時間發生動作剪輯在一起,比如說一場這個鏡頭是A在搶錢,下個鏡頭是A的女友此時在車內等待。類似這種。 對比蒙太奇:大雪天,鏡頭1 A在豪華場所花天酒地 鏡頭2 窮苦的B在乞討 ,等等等等。。。

蒙太奇作用,主要三點。1、敘事,就是最主要的。 2、創造節奏 ,長短不同內容不同的鏡頭怎樣組接,決定這場戲的節奏的快慢緩急 3、刻畫情緒營造氣氛 ,很多平行蒙太奇能營造緊張的氣氛,對比蒙太奇則能使得情節格外有衝突和張力。


理解蒙太奇(時間方面的問題)
蒙太奇
原義:從技術上講,蒙太奇就是將拍攝的鏡頭和音軌元素逐個~拼接~起來。

美國意義:一種具體的敘事結構,通常是一系列沒有對白的鏡頭,通過~剪切~表示時間的流逝。

.蒙太奇的內涵有哪些:

其一,蒙太奇是影視藝術~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 ~

其二,蒙太奇是影視藝術基本的~結構手段和表現方式~。包括分鏡頭和鏡頭、場面、段落
的安排與組合的全部藝術技巧。

其三,蒙太奇是影視剪輯的具體技巧和技法。這是蒙太奇的基礎意義即狹義理解。
蒙太奇是整個影視片的思維方法、結構方法和全部藝術手段的總稱。

.蒙太奇的功能有哪些:
一、保證連續、完整的敘事
蒙太奇的首要任務就是按照作者的創作意圖將拍攝下來的鏡頭恰當地組接在一起保
證敘事的連續和完整。

二、使鏡頭產生出新的含義

三、創造特殊的電影時空
(一)通過鏡頭的巧妙組接也可以創造出不同於現實時間的銀幕時間。
(二)通過蒙太奇組接可以造成電影空間的無限性。


我覺得各位回答的都好專業好專業,而且好複雜,我上小學時看過一個香港三級片,上一個鏡頭是男女撕衣服親嘴,下一個鏡頭是菜市場有人殺豬,切回上一個男女躺在床下去,下一個鏡頭是豬從燙水裡撈起來,切回上一個鏡頭只顯示男女的床角劇烈有規律的震動,下一個鏡頭是有人在案板上有規律的剁肉,從那時起,我就認定,這他媽不就是夢太奇,沒想到這仨字許多年後成了潮流哦。


中學時的語文課上,語文老師說的聯繫上下文,差不多一個意思。


前面的童鞋說的都很完整:起源於蘇聯,蘇聯蒙太奇法,愛森斯坦把他提升成為一種世界觀,具體的可以參考他的《論蒙太奇》,而好萊塢所學習的並非是非愛森斯坦的跳脫於劇情之外的理性蒙太奇法,更多的是普多夫金使用蒙太奇的方法,和劇情粘合在一起,至於格里菲斯後,好萊塢的流暢剪輯法和古典敘事相得益彰那都是後話了,相對於長鏡頭(鏡頭內的調度)。現在更多給予兩者稱呼是「外部調度」「內部調度」,簡潔明了。


事實上首先我認為電影存在的意義除了點醒觀眾、引導觀眾,更重要的是服務觀眾,讓觀者從視覺、聽覺、思維等各個層面都體驗到"爽"的感覺。

電影中的蒙太奇是把握故事進展、敘事節奏、情緒傳遞的重要手段,是導演在與觀者調情的必備絕技,觀者high否也取決於此。


我自學過電影史和視聽語言,個人認為所謂的蒙太奇手法就是將兩個看似不想乾的畫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比如一個窮困潦倒的人無路可走,準備出國,這時候可以先出現一個飛機場的畫面,接著出現一個沙漠的畫面。

又比如一個人發了很大的火,可以先出現一個玻璃杯碎裂的畫面,再出現一個火山噴發的畫面


電影《愛樂之城》里1:51:45~1:58:12這一段


推薦閱讀:

張藝謀與李安曾經都很優秀,他們現在的差距是否是制度造成的?

TAG:電影 | 剪輯 | 電影史 | 蒙太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