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萊塢的大製作電影有時會請一些看似完全配不上的導演?他們選導演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比如說明年的《速度與激情7》為什麼準備找《電鋸驚魂》的導演詹姆斯·溫指導;迪士尼公司又是有什麼信心投資1.7億讓約瑟夫·科金斯指導自己的銀幕處女作《創戰紀》;當年新線電影公司又是憑什麼讓從沒駕馭過大製作的彼得·傑克遜同時拍攝《指環王三部曲》?那些好萊塢電影公司為什麼有時候會找一些看似毫無經驗或完全不適合的導演來指導一些投資過億的大製作電影?
先具體分析再概況說吧:
彼得·傑克遜:已經拿過銀熊的成熟導演,在B級cult片迷中有很高聲譽,《Heavenly Creatures》用過當時的二線女星凱特·溫絲萊特,《The Frighteners》成本3000萬已經是中等投資的製作了。所以他已經具備了執導大型商業片的全部條件。最最重要一條上面那些回答里似乎都沒有說:他得到了《指環王》的改編權啊!!!PJ之前就聯繫到書的插畫作者,還預先製作了很多片段,如此充足的準備,電影公司只有兩個選擇:全盤接受,或者拒絕這個項目。
約瑟夫·科金斯:做過多年電視廣告,以CG方面的工作聞名,包括光暈3和戰爭機器的廣告,後者還得了獎。屬於典型的技術性人才。最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得到了《電子爭霸戰》原作編劇Steven Lisberger的力挺!
還有一個例子是《第九區》的導演尼爾·布隆坎普,他和約瑟夫·科金斯很像,做過很多影視特效。最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家拿出了一個短片,網上反響超好(之前就拍過幾個短片了);還有就是PJ的力挺!
可見——
1,這些所謂新手其實都是老手,只不過沒有當過商業大片導演而已。現在的好萊塢商業片體系完善,製片人制度能保證影片品質不會因導演一個人大失水準而變成徹底災難。何況這些導演幾乎沒有剪輯權(除了PJ)呢。
2,必須要有圈內人士的力挺和引薦!!!
3,好萊塢內大部分工匠級導演都是全能型的,可以應對各種類型片,除了一些特殊類型外(例如歌舞片、黑色電影)。因此基本沒有所謂不適合的情況。你找詹姆斯·溫導演一部純粹愛情片,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只不過導演興趣不在此罷了。
4,編劇、製片人、藝術總監,都是項目的保障,好萊塢商業片的普通導演只是串起整個項目的人而已,有時甚至僅僅是現場表演指導。。。
看了一圈評論,大家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個人感覺這個問題可以稍微籠統的去概括一下。
------------------------------
寫在前面:
感謝@朱博文 的留言,重看以後確實覺得回答還不夠詳實,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故儘力補充一下。
這個問題得先談一下好萊塢的背景:好萊塢的電影生產體系大約分了商業製作和獨立製作這兩類,商業製作分為大中小三級成本就是去圈錢的。獨立製作就是遍布好萊塢的無數製作小公司以及依附在六大公司下屬的製作公司投入製作的電影,如福克斯下面的福克斯探照燈公司。獨立製作享有更大的自主許可權,不會拿好萊塢那套敘事要求去做限制。商業電影是去賺錢的,獨立製作是去拿獎的(這裡我說的有點武斷,大體是這樣)。同時獨立製作為好萊塢輸送了大量的電影人才,尤其紐約學派的那些作者導演,就是通過這個體系被好萊塢吸納的。
商業電影,我專門說大製作的,也就是A級電影,專門在美國本土上映,是很容易賠錢的,風險很大。所以A級電影一定是「全球電影」,在全世界多個國家上映,幾億美金的投入才會比較好收回,那麼照顧到這麼多這麼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文化信仰的觀眾口味,這種商業電影的條條框框限制你就可想而知了。而在這種A級製作中大概又分了這麼幾類(這是我個人下的定義,請謹慎閱讀):品牌電影與原創電影。
先說品牌電影,這個好理解,就是粉絲基數龐大的電影或是電影續集。比如《哈利波特》系列、《007》系列、《復仇者聯盟》這些。基本是漫畫改編、文學改編、或是票房成功電影的續集。這類電影特徵就是版權基本都不掌握在製片公司手裡,掌握版權的諸如神奇漫畫、Marvel這些公司把電影改編權給六大製片公司的一個交給它去製作完成,然後大家分錢。這種鐵板釘釘絕對不會賠錢而且會大賺的電影(注意,這類品牌電影的票房收入往往只佔到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六大公司去競爭改編權的時候的通行的做法就是:大導演+大明星+高投入 在回報嚇人的時候,風險降低,大家也樂於去砸錢,同時這可以吸引版權方的的青睞。這就是給我們造成大製作電影一定會有牛逼導演演員印象的重要原因。
原創電影的定義很寬泛,就是自己弄出的劇本。這些六大製作公司會有自己的劇本研究部門,然後經過層層篩選。去製作出A級電影。這其中的邏輯是這樣的:品牌電影就這麼幾部,版權不在自己手裡,賺錢自己拿的是小頭,自己開發出的劇本雖然沒有粉絲基礎風險很大,但萬一能火了,又馬上可以去製作續集,自己可以創造出品牌電影,賺更多的錢。
在這裡,製片公司想的不言而喻,投這麼多錢風險的很大的。特效的預算在好萊塢歷來是大頭也歷來被擠壓,但投入多少錢是一定的。所以製片公司在我之前說的和我下面會說的「此類電影創作受局限性」的情況下,由製片人去控制(並且會把握劇本修改)去減少在導演和演員方面的投入。比如說《2012》,羅蘭艾默里奇雖然是牛逼導演,但上部作品《史前一萬年》賠了個叮噹響,這次的報酬能想像會被壓低(導演報酬會參考導演近三年單塊熒幕的票房收入)。然後搭配了美國人都眼熟的約翰庫薩克,這就好比咱中國人都認識任泉、周傑這種電視劇演員,但他為主角拍了電影肯定不是你去電影院的主要動力,但另一方面,你電影里一個大家認識的人都沒,大家也會對電影製作產生懷疑的。
樓主說的《創戰紀》算是續集電影,前作雖然在特效方面算是劃時代之作,但當年票房也不咋樣,粉絲基礎近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一部不太需要講故事的電影,找個明白視覺效果的廣告導演、一幫不太有名或者是實惠的演員,都是規避風險的最好手段。樓主說的另外一部《速度與激情》找詹姆斯溫我就不太同意樓主的想法了。詹姆斯溫在美國名氣絕對不低,之前電鋸驚魂系列的單塊銀幕首周票房都能超過一萬美金,算是實力導演了,當然也比較實惠。
原創電影也有大明星+大導演+高投入組合的,最好例子就是《盜夢空間》。我猜當年華納敢投是因為1.劇本優秀 2.諾蘭在蝙蝠俠系列的成功證明了他的導演水平與票房號召力 3.用這部作品讓諾蘭繼續留在華納為華納拍片。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製作公司的風險控制也會很嚴格,比如導演諾蘭可能會簽票房過了多少億才能分票房的協議,然後拉上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這樣的大明星做保證。這類電影一般製片公司知道風險大,但是還是顯示出了相當有信心的,否則不可能會請大牌演員來的。
以下是詳解:
---------------------------------
1.其實在這種大製作的電影中,導演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演員是製片人選得、劇本是編劇早早寫好的、你作為導演沒有最終剪輯權(萊德利斯科特導演都沒有最終剪輯權,難以想像吧?)對於製片公司來說,你導演就是過來打工的,不聽話,製片人分分鐘就換了你。這種高投入的製作在好萊塢其實在創作上是極為僵化的,就是怕因為去創新不小心碰到觀眾的禁忌而賠錢(如《逃出克隆島》)。所以你感覺到現在大片拍出來起承轉合都差不多。製片方其實也不敢找牛逼導演,因為牛逼導演有想法有最終剪輯全意氣風發,可這是幾億美金的製作,可容不得你如此揮灑創意。這個邏輯的另一面是,牛逼導演願意去受這個氣嗎?(當然有類似與詹神、諾神這樣的,本文只討論大概的東西)
2.成本考慮,其實不僅在大製作中導演你經常不認識,演員你也經常不認識,或者就是你認得出但是不是啥特別有名氣能引尖叫的。因為其實這類電影把大部分的預算都砸到特效里了,導演和演員這塊當然是越少越好,牛逼的導演和演員不僅拿工資還得分票房,製片公司就算賺錢了也賺不開心。(當然有類似《加勒比海盜》和《阿凡達》這種電影,但這種品牌電影是早早就被認為是閉著眼睛拍也能賺翻的,所以製片公司當然甩膀子開幹了)
3.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導演肯定是被製片公司嚴格考量過的,意思是雖然經驗名聲欠缺但一定能拍出個電影來。這其中有大量的廣告、編劇、B級片出身,主要是在以往的經驗里,很多導演也是從這裡出來,所以製片公司也樂於從這些領域中選人,這些其實都是好萊塢導演中自下而上的選拔管道。這裡插一句,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廣告出身的導演扛起了A級製作,就是因為廣告出身導演對於視覺效果都很有一套,雖然故事經常講的稀爛,有很重的廣告思維,但這就回到最開始的問題,觀眾去電影院里看的大多還是場面、效果。
4.所以你看現在越來越多大導演拍預算比較高的電影時都把製片人給兼了,或者製片人給老婆當,就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自主權(還有分更多錢)。其實大導演+大明星+高投入這種模式的風險是最高的,好萊塢歷史上因為這種模式票房滑鐵盧而一個公司都不行了這種案例太多了,從風險考量上,製片公司也不會那麼有信心去做一個這種模式的電影(除非是大品牌電影)。所以可以看當年華納怒砸2億美金的預算給《盜夢空間》,這魄力,嘖嘖。
5.咱們都說好萊塢電影是工業工業,什麼是工業?就是標準化流程和風險控制貫徹到每一個方面。就這麼說吧那種你所說的高成本電影+不熟知導演的組合這種製作,你交給六大公司去拍能給你拍個差不多的,你交給不同導演去拍,在製片人控制下,也不會相差到哪裡去。意思是,你導演如果竟然有才,牛逼,那這片是錦上添花,但萬一你是個傻逼,這片也毀不了。
-------------------------------------
總結一下:
1.這類電影一般都是原創電影,風險很大。
2.這類電影對導演創作的束縛很大,導演在片中的角色其實大不。所以可以不請大牌。
3.節約成本。
所有一切,其實說到底都是風險成本的控制。
大概的討論一下這種大投入+不知名導演模式的電影,以偏概全,成文倉促,有偏頗之處,還望指正
沒有規律可言,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比如誰誰誰來解釋這個問題非常不靠譜。拿本題中@@李志鵬的答案里提到的我回答過的復仇者為何由Joss Whedon執導來說,Joss雖然沒花過那麼多錢,但他是好萊塢最懂Marvel的導演,至於錢的問題,有製片人制度和財務監理制度盯著呢,導演是不可能出現花不完錢或者拍了一半錢不夠了的情況的。
題中舉的幾個例子,我一一說一下。第一個速激7的詹姆斯?溫,快手導演,擅長將俗套系列的續集拍出些貌似新花樣的效果,這也是環球要求明年就上速激7的情況下最需要的。林詣彬將小B片速激系列提升到了A級製作,而A級製作除了哈利波特系列和魔戒系列(魔戒還是套拍的),基本都是隔年出一部續集。環球強求明年上第七部,不給林一年的製作籌備期,林認為自己很難寫出更大更快更誇張的劇本(是細節,5-6-7三部曲的框架其實已經有了),因此放棄。說回來詹姆斯?溫,速激系列其實原本就是B片,而溫是近些年最紅的B片SAW系列的導演,今年暑期的新作也賣瘋了(插一句,騰訊視頻同步上映了),SAW系列每年秋季出來殺人,製作周期極短,每一部都差不多但在細節上有新點子,如此能人正適合心急的環球。
Tron Legacy的導演約瑟夫?瑟金斯基是廣告界大牌出身,確實之前沒拍過長片。這個project能夠說服迪士尼,主要是因為Tron品牌本身的深遠影響。第一部Tron當年被翻譯為電子世界爭霸戰,是一部科幻經典,其中的很多構想在IT和遊戲業界影響深遠,迪士尼也曾投資開發過名為Tron 2.0的遊戲作為第一部電影的續作。瑟金斯基是Tron系列的骨灰,拍續集是他的夢想之一,當然他轉作電影導演提交的第一個project是今年上映的Oblivision,一個原創的後啟示錄題材,Tron Legacy相比之下起碼還是個續集,在六大的腐朽的決策層眼裡,續集、暢銷故事改編總比原創要安全些。瑟金斯基先拍了一段摩托比賽的測試片,當時所有人都驚呆了。那段測試片段正片中都沒有。
彼得傑克遜的情況大家應該就熟悉得多了,他也是主動拿著計劃書和劇本大綱找上門要拍的,而六大高層沒人願意一口氣投五個多億在連續拍攝的魔幻題材三部曲上,為此彼胖子實際上想了很多辦法,如搞定了老家的外景地(省錢),搞定了紐西蘭政府的退稅(再省一大筆錢),選好的卡司中沒有昂貴的大明星(還是省錢,當時伊利亞伍德作為童星已過氣,麗芙泰勒也是,布蘭切特女王也就是剛成名不久,伊恩麥克蘭爵士除了萬磁王基本不在好萊塢出現,其他都是nobody),自己組建了維塔工作室搞定了廉價的動作捕捉技術(實際上還是省錢),最終實現的總投資額足以誘惑華納的子公司新線掏錢了。
在好萊塢,除了續集(知名題材)和大明星這兩個鐵律,大部分的事情都沒有規律可循,每一個個體的成功都是結合了自身才華智力運氣和努力加上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實中國也是這樣。這種行為在外行人眼中可以看成是一種風險投資,但是在電影公司這種事情卻是大有門道。
例如指環王系列的彼神,在他拍RING之前他的名聲已經在外了,雖然之前他的作品都是以cult片為主,但毫無疑問,客觀來看,在駕馭影片上他是一個手法極為宏觀的導演,這點是拍攝高成本電影一個不能缺乏的重點(我不指望你給我拍多好,但你也不會給我拍多爛吧),但是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得導演本身需要去對劇本本身富有熱情,彼神就是一個資深指環迷,電影公司的大佬肯定也考慮到這點,無論如何在前期的籌劃階段電影公司絕對不是很貿然地讓彼神接手這部電影的,而且據說初期這部電影只計劃拍一部,而彼神強烈要求三部連拍,電影公司也是在看到魔戒重現的樣片時才深思熟慮後決定讓他繼續拍的。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就是沃卓斯基兄弟(那時候拉娜還沒有變性),當年哥倆拿著《黑客帝國》的劇本去找電影公司的製片人,製片人愣是看了三天沒看明白拒絕了,哥兒倆沒辦法,找了一個漫畫家朋友幫他們以matrix為藍本創作了一部漫畫給製片人看(就是後來廣受盛讚的動畫版matrix),製片人才將信將疑地拿著漫畫給電影公司高層看,可高層又不幹了,說你這故事既把宗教又把哲學和商業動作融合到一起,你這心也忒大了點吧,持懷疑態度,哥倆沒辦法又自費拍了一套短片,這才將高層老爺子們拿下的,說具體了,第一點是劇本的市場評估預測,第二點就是導演的能力及對於劇本本身的態度。見笑了
補一點:找詹姆斯溫雖然現在對外界沒有公開說明,但大致初衷肯定有一點,就是SAW系列本身第一部已經極為出彩了,如何在不落俗套的基礎上又想將故事講下去,那就得看導演的執行力了(素雞5和6的導演林詣彬估計之前是想把567拍成一個故事穩健的高票房新系列,但無奈高層急著想掙錢,逼著他速度加快地拍,這哥們兒沒辦法才遠走高飛的,走之前還沒忘把素雞系列裡最美的倆妞兒也給拍死了),個人認為讓他拍一兩部素雞應該沒問題,只要將故事脈絡穩住,突出個人風格,至少給觀眾一個素雞系列的新體驗,那應該是討巧的,詹姆斯溫不也說了嘛,要把7拍成一部風格是70年代復古范兒的復仇片。
好萊塢是個生意場,做買賣要講性價比。小兵立大功自然是最佳選擇。當然有時也是在賭運氣,比如彼得·傑克遜拍《指環王》對新線而言是一場豪賭,幸運的是他們賭贏了;迪士尼讓擅長拍動畫的安德魯·斯坦頓去拍《異星戰場》也是在賭,不幸的是他們輸了。
額,我只想說阿湯哥那部叫oblivion.如果算單純吐槽的話,摺疊吧
我想起了前一陣看到的問題,推薦這個問題下面的答案:漫威為什麼會將《復仇者聯盟》這樣一個大製作交給編劇出身、導演經驗並不豐富的喬斯·韋頓來拍攝?
看似配不上不代表真的配不上,製片商在選擇劇本的時候要考慮很多事情,導演名氣只是一小小部分,導演經驗和能力也要考慮,還有一部分重要的就是導演熱情,彼得大胖子對指環王的熱情使他獲得了該片的導筒。至於詹姆斯溫,確實沒有什麼大場面調度的經驗,但似乎也不是太大的問題,製片主演都沒變,編劇應該也不會交給新導演,那電影就不會有太大改動,或者場面戲會稍小一些,然後多一些緊張和懸疑,但應該不會有太大改動,尤其是對於已經獲得聲望的系列電影,試探性的一步邁錯了,也可以趕緊再邁回來。
約瑟夫·科金斯 不了解,不好說為什麼找他導創戰紀
至於為什麼不找成名大導演導大片,其實大導演毀片也不少,這個鏈接未必準確,不過可供參考:花費3億以上拍攝的電影看過幾部?好萊塢50大燒錢電影(轉)這樣可以讓劇情更豐富,如果由同一種風格的導演導戲,劇情可能千篇一律。換個風格的導演,可以對電影劇本有另一種見解,讓讀者有驚喜,例如速度7由恐怖片導演導,你就無法想像會是怎樣的劇情,這樣會引起觀眾好奇,間接促進票房。
詹姆斯溫 不是菜鳥阿
我也喜歡拍電影o
很簡單 製片人相信這哥們
製片人覺得誰行就用誰,而有優秀作品只是證明一個人「行」的方式之一。
好萊塢電影是完全商業的運作,所以可以借鑒公司的經營發展來看。製片方就是VC,導演就是運營團隊。選導演除了考慮他過去的藝術成就,其實票房是更重要的,拍過過億票房電影的導演,對消費者偏好的理解和把握會更讓投資人有信心。所以有些中大型的製作,為了追求最優化的投入產出,會根據導演過去的履歷和業績來選,和外界看的名氣才華其實不怎麼搭調。好萊塢本來就是一個追逐名利的地方。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林正英?
※如果《無間道》里梁朝偉沒發現劉德華是卧底,劉德華能做個好人嗎?
※翻譯電影名時有哪些常用到的套路?
※《捉妖記》、《大聖歸來》、《煎餅俠》到底是什麼的水平?
※劉德華這些年來的演技如何變化?有何進退步?
TAG:電影 | 好萊塢(Hollywood) | 電影製作 | 導演 | 美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