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查看社交網路對一些人來說是件「著迷又焦慮」的事?
比如我會不停地刷新查看自己的每個狀態,每個社交平台的每個狀態,別人給我評論留言就很開心,沒有回復就感覺好像被所有人屏蔽在世界之外,非常孤獨。我會不斷地去認識新的朋友,和一些現實中不常見面甚至沒見過面的人保持聯繫,我非常痴迷於這種新奇感,但同時又感覺焦慮。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誰不孤獨,歡迎關注討論。
謝邀 @劉柯
我想,我們的著眼點不應該太集中在社交屬性上,或許抽離一點更為合適,我想我們應該聚焦在個人特質上嘗試分析一下。
在我最初玩知乎的時候,我在乎每一個贊和評論,當我擁有第一個超過50贊的回答的時候,我甚至都想給每一個點贊的人發一封私信說謝謝。因為我把我寫的那千把字,看成了我的作品。
我現在依然很在乎我朋友圈裡面的某些內容的點贊數量。如果我拍了一張照片,修了半個小時發出去,我很在乎人們點贊與評論的狀態;如果我就是隨手轉發了一則熟人拜託我轉發的招聘廣告,就算我美言了幾句,我也不在乎收穫了多少以及怎樣的回應。
我關注人們對我的作品型內容的評論、轉發、贊同、感謝、贊和一切可能互動形式,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對我和我的作品的評價,而這種評價與我自身期待的差異,將會進一步督促我去關注,甚至去焦慮。
請允許我說句不中聽的話:
對於包括我在內的那些人而言,那麼在乎贊與評論,本質上都是自尊水平低的表現。
《心理學原理》的作者William James是美國心理學的奠基人,他最早用這樣的語句定義了心理學意義上的自尊(self-esteem):自尊,是我們對自我價值的感受。
焦慮地關注社交狀態下的互動,就是某種形式的追求價值。因為價值這個東西,不能光你自己覺得自己有,要別人有所表達與互動的時候,才真正表達出來。
就像皇帝們,總要有無數人對他喊萬歲他才高興。可是真正偉大的帝王,沒事么空閑時間聽一群人山呼萬歲,總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已經足夠的自尊不需要這幫太監來添柴加火。
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從1999年開始到現在,一直在研究自尊的Chris Murk教授,而且取得了相當有說服力的成果。他提出了自尊的兩因素模型。
- 在Murk的研究體系里,一個人的自尊由兩種東西構成,一個是對自身能力的認同,一個是對自身價值的認同。
- 如果一個人同時認為自己很有能力,也很有價值,那他就獲得了比較高的自尊水平。他從多個方面都認可自己,如果他是個學者:那他既有做大學問的本事,也真正做出了大學問;如果他是個商人:那他既有賺大錢的本事,也真正賺到了大錢;如果他是個政客:那他既有當大官的本事,也真正當了大官。這個類別的人不需要別人來稱讚或者表揚什麼,甚至都不要別人表達,都可以維繫相當好的自尊狀態。因為「我就是哪哪都好」的高冷心態已經紮根在心中,不服不行。所以,真正厲害的人,鮮少花太多時間來經營私人領地性質的朋友圈和社交媒體。不過,絕大多數人都在下面兩種狀態里。
-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很有價值,但是缺乏能力,就是「第一類防禦性自尊」者,通俗地講:繡花枕頭。(我就偏向這類)對於「第一類防禦性自尊」來說,認為自己價值足夠,於是需要各種方式來增加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所以總喜歡發一些與能力有關的社交信息:我又看什麼書啦,我又參加什麼高大上的活動啦,我又寫了篇什麼文章啦,我又去哪玩啦……一類的。發布這些消息只是一些方面,只是這些人寄希望於通過在這些消息下的社交,獲得更多的「能力認同」:哇原版書你也看得懂;哇你也受邀去了XXX發布會;哎呀你的文章寫的真好;哎呀你一定很能賺錢才出去玩的。為了彌補心理的需求,你說會不會沉迷社交軟體,如果沒回復的話,會不會焦慮?
-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很有能力,但是缺乏價值,就是「第二類防禦性自尊」者,通俗地講:覺得自己是被埋沒的人才。這些人能力突出,但是總擔憂自身沒法創造太大價值,與成為在APP上的曬命黨相比,更容易成為工作狂。因為能力上已經得到自我認同,缺的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來證明價值。
- 不幸的是,絕大多數人都偏向於上面第二種或者第三種人的某一類。
- 還有第四類人,認為自己既沒有能力,又缺乏價值,程度輕的是消極,程度重的也就成了抑鬱。他們在不認為自己能幹好任何事的同時,也不願意做任何嘗試或者努力,這方面的問題如果在成年前早點介入,還是有救的。Haney和Durlak對116各研究做了元分析後發現,在提升自尊方面,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項目是中等有效的(d=0.57)。
歸根結底,沉迷社交媒體,焦慮的刷刷刷的人,本質還是在偏斜的自尊狀態下,自大到了自己都心虛的地步。
附:Mruk 雙因素自尊模型說明圖。
問題描述里,因果順序弄反了。不是社交網路讓我們焦慮,而是我們本來就焦慮。查看社交網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緩解焦慮的方式。
我在《朋友圈與拖延症有什麼聯繫》里,提到過這種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刷朋友圈的動作是無意識的。在沒有手機的年代,我們用電腦在論壇上刷新,這個動作也是無意識的。但如果我們要細細地琢磨,在那一瞬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自己的經驗,先是有一種微小的煩躁。然後,伴隨著刷新的這個動作,朋友圈上的那個小紅點消失,那種難受的感覺立刻被更大的空虛所融解。
這時候我會舒服一點,彷彿從憋悶的生活中打開一個口子,可以透一口氣。
這裡提到了「憋悶的生活」,其實用問題描述中的那句話會更精確:「被所有人屏蔽在世界之外」。這種情緒,中文找不到一個很好的詞,姑謂之「孤獨」,英文叫isolated,其實和lonely還有微妙的不同,有阻隔之意。這個人可能既不孤單,也不孤獨,但就是隔了一層,體驗不到與他人的聯結。
我們知道,聯結產生的是意義感。所以這種焦慮,本質上是意義焦慮。
用大白話說就是:「我tm現在這樣有什麼意義?誰在乎我?」
這個時候就要掏手機了。有什麼用呢?手機上的各種社交app,會提供一種快速的保證說:你跟世界還是有聯結的。比如說,發個自拍,過一會兒總有人點贊。其實你不會在意哪些人點了贊,只是看著那個紅圈裡的數字心裡美:你看!你看!我只是暫時找不到人了,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愛我的!
所以我們跟心儀的對象約會時,不會想要掏手機刷朋友圈,因為這場約會就已經讓我們心滿意足,它本身就成為了意義。但如果我們是在應付一場毫無樂趣的相親,每當冷場的時候就恨不得掏出手機,把微信郵箱微博陌陌甚至支付寶全都看一遍。
跟好哥們喝酒扯淡,跟加班開會,想掏手機的衝動是不一樣的;
和幾個同事一起工作,跟自己在家工作,想掏手機的衝動是不一樣的;
被眾星捧月的場合,跟無人問津的場合,想掏手機的衝動是不一樣的;
已經堅定了前進的方向,跟還在迷惘糾結,原地打轉,想掏手機的衝動也是不一樣的。
後面這幾種情況,會更容易讓人感覺到被整個世界屏蔽。
「我tm現在這樣有什麼意義?誰在乎我?」
關於意義感就講到這裡,有興趣的還可以參看這裡:為什麼現代社會分工明確,效率提升,人的生活壓力卻在不斷變大? - 宋萱的回答
這當然不是社交網路的錯,而是時代的特點使然。但社交網路做了什麼呢?它提供了一種方便快捷的解法。感覺不到意義?趕緊上朋友圈,互相點贊啊,發自拍啊!你與世界的聯結分分鐘就來了,妥妥的。這麼方便的工具,當然很容易讓人「著迷」。著迷這個詞還不貼切,不如說是「上癮」。
所有短平快的情緒處理方式,都可能讓人上癮。上癮的一個指標叫耐藥性,就是隨著時間增長,所需要的劑量會不斷增加。就以朋友圈來說,我們都知道它是不太走心的(熟人社交的產品思路並不會提升它的意義感,參看為什麼人有時會出現「更容易向陌生人展示真實想法」的情況? - 李松蔚的回答),換句話說,吃了不頂事。這個耐藥性的增長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打個比方,我孩子幼兒園的阿姨發了一張自拍,配一段人生感悟,我好意思不點贊么?反正贊一下也耗費不了半秒鐘。這個點贊可能會有助於她緩解即刻的焦慮感,但她何嘗不知這只是別人隨手點下的呢?她不會真正因此感到踏實。幾分鐘——說不定是幾秒鐘——過後,焦慮感還會捲土重來。那時候就只能更多地求助於社交網路。長此以往,一個人的生活簡直沒法和手機分開。這種情況我們見得不少。很多人走路吃飯都忍不住刷刷刷,朋友聚會也各自刷刷刷,兩口子在家也分頭刷刷刷。我們就說你看你看,這手機太害人了。但手機是無辜的。問題不在它身上,而在它背後的情緒。
我的建議是要以嚴肅的態度對待這種情緒。沉迷於社交網路是一個信號,它提示我們有意義焦慮。但它是暫時的,還是長久的?如果跟特定的情境有關,比如開一個冗長的工作會議,埋頭刷手機就很正常(雖然老闆不這麼看)。而如果是一天當中的大多數時間,你就需要停下來思考一下了。
你需要思考一下最近的生活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是什麼東西讓你和世界之間產生了一層所謂的「屏障」?你正在做的事情有意義嗎?如果沒有意義,是什麼讓你還在做它?你有沒有高估或者低估它的價值?還有,你最近跟別人的關係怎麼樣?有沒有誰變得特別近或者特別遠?在他們眼裡你現在是什麼樣子的?你在意嗎?最近是否發生過什麼對你有影響的事情,而你又不願意承認?……
你可以試著解決這些問題。——不是在朋友圈裡發一條狀態等著大家點贊,那樣只會讓你更深地沉迷。一般來說,你需要找個人談談。是很認真地談一談,不是在通訊錄里隨便找個「好友」充數。找一個你真正信任的人,最親密的親人或伴侶,心理諮詢師,如果沒有這樣的人,就在網上找一個不認識又談得來的陌生人。——在陌陌上找一個也好。說真的,跟陌生人聊點掏心窩子的東西,也比在遍布同學同事親戚的社交網路刷狀態秀幸福強。對著可以說真話的人,拿出整段時間,用兩個小時,甚至二十個,兩百個小時,跟他(她)聊聊你現在的生活。這種誠實的,深度的交流可能會很累,但它可以確認我們的存在感,我們能從對方眼裡看見自己的真實處境。這是意義焦慮的解法。
否認這些問題當然也容易。現在停下你的手機,就可以撇撇嘴說:「我沒有那麼嚴重的意義焦慮,我能說停就停」。但是你等上一段時間,也許會不自在:「好無聊,這有什麼意思?」於是不知不覺地,你又掏出手機了。——意義焦慮可以有一百個名字,最常見的名字就是「無聊」。無聊時你未必是無事可做,但你就是不想做事。這時候請你想起我說的:你是失去了和別人的聯結。你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既可以找一個人,約個時間好好談談。也可以立刻在朋友圈上刷出存在感。我不推薦後者,雖然效果來得快,但我們並不能真的從中確認自己,最終只會讓生活變得更加無聊。
7月24號,睡完午覺,頭腦一熱,忽然想戒一個月手機。
給爸媽說了,爸媽很痛快地附議了。於是打開知乎和QQ,改狀態,通知重要的朋友和群友。當時想的很簡單,朋友都理解了,家人也同意了,暑假實習有事可干,想做就去做嘍。人生難得可以任性。
我並沒想到。第一天就開始抓心撓肺地難受,會不會有人評論我私信我啊?會不會錯過什麼?一閑下來,心裡有一種惶惶不安感。
第二天、第三天還是很難受。現在已經說不上來,那時確實不舒服極了。
第四天就好多了。管它呢,該咋地咋地了。別人說什麼想什麼,我不就是我~然後發現,其實這樣很不錯。不用老低頭,眼睛空下來了,時間多起來了。
第五天,接觸了一會老媽的手機。因為媽媽讓我幫她定一下手機鬧鈴。拿著手機的時候,忽然覺得這個黑黑的金屬塊,很陌生很奇怪,而且有點重啊。奇妙的體驗。
正好這段時間在法院實習,跑上跑下,蓋章複印接電話找人,本身就很充實。因為沒手機玩,稍微有空,只好坐下來看卷宗看法律報紙刊物。看了幾場庭審和調解,而且不時和庭里法官聊天有一些感悟,寫了幾頁實習收穫。認識了在法院實習的其他人,一起上下班,分享感受,也很愉快。順帶著寫了兩本讀書筆記和幾篇報紙刊物摘抄。
對身邊人的關註明顯多了。回到家教弟弟功課和弟弟打鬧,吃完飯和爸媽奶奶邊散步邊聊天,中午回家晚上沒事時擇菜洗碗洗衣服掃地拖地(擇菜很有趣啊),睡前認真地把一本書看很多遍。
感覺一個月時間過得很快,和一開始想的一樣又不太一樣。大概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做了才知道吧。
昨天25號,找出手機,第一感覺還是陌生,奇怪的東西。裝電池,充滿電。中午開機,打開QQ,幾個朋友發來的問候,把這些回了。一些加好友、群和討論組的邀請,去答應了。打開知乎,滿滿的信息提示。仔細一看,8條私信和幾十條評論。一瞬間,覺得:嗬,自己好像很重要。把這些該回的都回了,今天再打開知乎,挺乾淨的。所以世界多我少我一個,沒什麼大不了。我的家人我的書就不一樣了。我對他們非常重要,獨一無二。
不管怎樣,我很喜歡這段經歷。
仔細想想,我們在社交網路上尋找什麼呢?無非是存在感和認同感吧。虛擬世界未必比現實世界美好和易於生存。倒是我們,習慣於逃離和欺騙自己。要知道,存在,是因為我們本身就存在。被認同,是因為我們本身有價值和有意義。做清醒的人。
@簡樂,私信沒說清,補充在這裡:)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焦慮」與「著迷」本來就是一回事。
打 21 點,再要一張牌你有 40% 概率贏,但有60%概率輸,此時你焦慮。
打LOL,在你們被團滅的時候,突然發現地圖上對手都不見了,此時你焦慮。
在陌陌勾搭妹子,對方即將答應見面的時候,你發出了你的相片,此時你焦慮……
大多數令人沉迷的模式中,焦慮、刺激、反差這些元素都是並存的,因為當一些事關重要,又難以預測的事情,就會左右你的情緒與激素,在得到結果之後釋放情緒,如果答案是積極的,人們會有極大的滿足感,以至於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社交就是這樣一件「重要而且飄忽不定」的事情,沒有朋友的壞處很顯著。黃繼新在《一席》中就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講過為什麼「被人喜歡」是重要的。記得知乎有一個答案也提到過,Pony ma 以前說「為什麼人們要掛 QQ?因為怕被人遺忘,希望自己在別人的列表中出現。」
某種程度來說這就是存在感。如果你不與外界互動,你就找不到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如果沒有人與你互動,千古年來進化出現的心裡機制,就會讓孤獨感來吞噬你,讓你去聯繫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或者是打開陌陌。
而人的交際圈本來就是時刻在改變,有時候熟人多得玩不過來,有時候你又想找個人吃頓飯都找不到。後來,「鄧巴數字」研究說,每個人能維持的關係鏈在 50~150 人之間。
正因為人的關係圈一直在改變,當人們一直擔心被重要的人忽視,心頭總在惦記著一兩段脆弱的關係,這種焦慮感變回越來越顯著。而在關係重歸於好時,又釋放了這種焦慮的情緒。
刷朋友圈、刷陌陌留言板、刷知乎就是這樣一種行為的具象化,當你點贊的時候你不一定真的覺得內容很好,有時候你只是想引起對方的注意,在別人評論你的時候,也只是可能想引起你的注意。當你髮狀態的時候經常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更可能是你想測試一下還有多少人在關注你。
這一切都充滿變數,在那幾十個贊還沒有點到你的信息前,你會忐忑:「我還那麼受歡迎嗎?」;當你滿心準備但是點贊繆繆的時候,你會懷疑到底是真的無趣,還是沒有人 care 我?****本文未經本人同意,禁止轉載****
人們對網路社交的焦慮水平天然地低於現實社交,因此自然著迷。
而當意識到網路社交(低焦慮水平)可能被迫轉變為現實社交這一高焦慮水平活動時,自然會出於本能排斥,產生新的危機感,因此自然焦慮。
而要明白網路社交的焦慮水平低於現實社交,必須要理解的一點是:現實社交也絕非「真實」。
在網路上發言,大家都戲稱「甚至不知道敲鍵盤的是不是一條狗」,其實說到底,就是網路上的你的言論作為你的面具存在:社交的對方無法知道真實。
實際上,不僅在網路上如此,我們在現實中也都帶著各式各樣的面具。面對父母的時候,有一副面具;面對伴侶的時候,有一副面具;面對同事的時候,也有一副面具,這同在網路上的所謂「虛擬」並沒有本質區別。
所以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在努力營造「假象」。而我們所面臨的社交焦慮,便是我們意識到這種「假象」不好用了,從而產生焦慮。
實際上,絕大部分個體都會著重搜索並放大社交當中的威脅信息,即負面信號會產生更大的認知衝擊,因此焦慮水平很大程度上由對負面信號的處理水平決定。負面信號處理水平越低,焦慮程度越高;反之則反。(參考Rapee Heimberg(1997)的社交焦慮模型)
我們對這類負面信號的有效處理無非是兩種方式:- 採用一個更為美化的「假象」抵抗負面信號——(姑且稱為面具模式)
- 延緩反饋,甚至過濾負面信號——(姑且稱為逃避模式)
在真實社交中,這兩種模式都不如虛擬社交中好用——
1.面具模式:
在網路上偽造一個「面具」所需要的成本自然比生活中要小得多。比如在朋友圈,只要分組恰當不要失誤,你不必擔心你和女同事的調情會被你女朋友看見。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場景發生的幾率卻大得多,出現面具角色的衝突。
而且,我們往往渴望扮演帥氣/漂亮的人,在網路上,我們甚至發別人的圖片也不太容易戳穿,而在現實中這絕對不現實。
2.逃避模式:
雖然我們對網路上的噴子、謾罵痛恨萬分,但是這種攻擊畢竟是可以過濾的(加入黑名單),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可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人;
再不濟,好幾天不登陸(延緩反饋),過幾日再處理,但在現實中往往面臨不得不應對或者敵人都到你家門口的情形。
這就回到了起初所說,網路社交的焦慮水平天然地低於現實社交,而令人著迷。
其實無論在網路還是現實,我們都恐懼成為脫下面具後的無臉人。我們不願承認卻無法否認的事實是,我們從來只喜歡戴上面具後的對方和自己。
網路社交,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可以輕易製造面具又可以輕易躲過炮彈的手段,而已。
可習慣了製造面具,習慣了躲過炮彈,我們便更難接受那個存在於笑臉之下,真實而略顯醜陋的無臉人。
至於好壞——塞翁得馬,焉知非禍?
本圓桌下另一個回答:
為什麼互聯網越來越發達、溝通越來越容易,人們卻仍然會感到孤獨? - 胖子鄧的回答
因為,你看到的我,是我想讓你看到的我
社交網路讓人著迷
1、在現實生活中,孤獨在外,不被人需要的感覺是很絕望的,在空間上朋友或者陌生人的一句評論都能體現出一種被需要的感覺,我能編織任何一面的自己,報喜報憂都會有人關注
2、而現實中被人需要是要付出代價的,而網路上,除了電費和網費,還有些許時間,一點點組織語言的能力,一條段子就出來了,代價少之又少
3、這個版塊就是我的世界,我可以在裡面做任何事,這種感覺很奇妙,例如QQ說說下面的評論很少會讓我生氣,如果出現了這麼一條,我能拉黑刪除這個人,刷完一天的說說,有種虛擬的自我充實感和愉悅感,是在現實生活中體會不到的
4、我能看任何我想看的信息,我不想看的也沒有人逼著我去看去了解,我可以選擇
5、一般出現這種情況,說明我在現實中遇到了我非常不喜歡和反感的事情,我想逃避
重視能治肚餓…
老師說了,回答問題要分三點,每一點要再分三小點:
1.為什麼著迷:
a.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讓你的社交圈子裡的人,尤其是你希望TA看到的人看到,引起討論並通過觀點塑造出自我的形(bi)象(ge)。
b.可以記錄,分(xuan)享(yao)個人生活中的趣事,與事件相關人員互動。
c.可以看到別人的狀態,某種程度上可以窺探平時不會去主動詢問的隱私。例如,點名類。
2.為什麼焦慮:
a. 我以為我的觀點很牛B然而竟然有人以為我是傻B。直接告訴我的還好,可怕的是有人默默地罵了一句傻B不評論不點贊結果我以為自己真的很牛B。
b.以為自己發的東西很精彩然而刷了好幾次並沒有幾個人評論點贊。
c.五分鐘刷一次想看的人的狀態,然而人家並沒有發東西,就算髮了也和你沒有半毛錢關係。
3.為什麼著迷而焦慮:(其實這一點分得並沒有邏輯……)
a.我們對自己,對別人有期待,然而社交得到的反饋往往不盡如人意。
b.然而我們每個人都仍然有渴望的東西,就算某種情緒因為時間的推移被沖淡,又會有另一種東西讓我們去渴望。所以會一直期待,一直失望,一直著迷,一直焦慮。
c.然而,是不是就是說我們要放棄社交網路,放棄慾望,放棄人性?絕對不是。只是,我們喜歡的東西,沒人點贊,我們仍然喜歡;今天出去很開心的遊玩經歷,沒人點贊,並不會改變我今天的心情;思考出來的觀點,沒人點贊,並不會改變我們的想法。
正在努力讓自己做到不用別人的評價衡量自己的價值,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我想人可以孤獨,但是不可以因為孤獨而盲目迫切地"擺脫"孤獨以致丟掉自我。其實孤獨挺好的,你可以想明白,弄清楚很多事情.
做一件事如果一直獲得正反饋,就會著迷(在沒有覺得無聊的前提下);
如果經常獲得負反饋,就會焦慮(甚至厭惡而放棄)。
如果你根本沒法判斷會得到的是正反饋還是負反饋,可能感到著迷而又焦慮。
社交網路就是這麼一個東西,有的時候給你想要的正反饋,比如:
可以在上面獲得關注,滿足虛榮心。
可以在上面認識新的朋友。
可以擺脫生活中的負面的自己。
可以約炮。
等等。
但是還有很多事情滿足不了你,比如:
暗戀的人從來不鳥我。
認識的朋友很少有高富帥、白富美。
回到現實中,依舊沒有自信。
約炮,只是傳說中的辭彙。
等等。
然而,社交網路有的時候又給你一些驚喜,比如:
女神有一天手滑給我點了贊。
網上遇到一個人,從小和我住一個衚衕。
這次的漂流瓶有人回復了,還是個妹子。
等等。
對於社交app來說,最關鍵的因素之一是關係鏈。有關係鏈,才更容易形成社交互動的正反饋。如果關係鏈中的成員太少,內容輸出就不夠,那就不玩這個app了。
有很多人不玩微信朋友圈,就是因為裡面的朋友不多,沒啥內容。
當然,也有很多人微信的好友數量已經有上千個,這個時候就開始考慮使用小號。。。因為太多的互動信息已經讓人麻木。
最容易焦慮而又著迷的,是那些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也。用在這裡不一樣合適么?因為你依靠他人的反饋來獲取自我認同感,所以著迷。
因為這種依靠他人給予的自我認同感效用很短暫,所以焦慮。
如果有一天你能夠依靠自己獲得自我認同感,從而享受孤獨。
這種認同感就能維持很長時間,因為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類似獨處。
網路時代便捷的信息反饋方式,讓很多人不用再去鍛煉享受孤獨的能力,卻也讓很多人沉溺在這種擺脫孤獨的反饋中。大概人們在社交平台上展示給大家的,大多是現實中的自己所不具備的品質,或者說是自己渴望具備但並不擅長的東西。這大概是焦慮的起因。
比如最近某圈內非常流行的秘密花園,自身所具備的繪畫技能雖然不足,但這本書已經幫你完成了大部分線條,你需要做的只是隨意塗塗顏色,當然色調搭配的好壞還是會影響最終作品的水平,不過只要你完成了一副作品po到圈上,就會引來大家的熱議。說直白點就是,你實際上在享受大家對於你並不具備的技能(繪畫)的評價與讚美。但讚美無形中又使你產生「我具備這種技能」的幻覺,這也許是讓你著迷的原因。
「如果一個音樂家已經知道,除了一兩個人之外,所有的聽眾都是聾子,那麼是否還會因這些聽眾發出的震耳欲聾的掌聲而沾沾自喜呢?」by阿蘭?德波頓《身份的焦慮》
你會為社交網路中的評論點贊感到開心,是因為你把這些評論點贊看得很重要,好像他們中的每一個都能為你的存在感增加一點兒砝碼。但是事實上呢?我們中很多人的評論,特別是點贊,都只是一種「不好意思不」的心理在起作用。
心不靜,每天給自己的計劃太少,空閑的時間很多。
著迷的是希望有人關注,焦慮的是常常沒有人關注。
2014年元宵節。
那天,我從早上9點開始去面試,我那時候總會提前幾天做準備,把面試按照區域做一個時間上的分配。
早上9點我從鄭州花園路北段的一家公司開始,面試官巴拉巴拉說了些什麼已經不記得了,電梯里的燈一個亮一個不亮,辦公室里大半的位置是空的,灰塵像是一層巧克力。
10點半,我到達第二家,這個公司好大啊,有一整層。跟我一起面試的人穿著正裝,我看起來就像個送快遞的。
12點,路的對面有家M記,我坐在路的這邊,不敢進去。我不知道一個漢堡該怎麼買,不知道咖啡給的那根是吸管還是攪拌棒,我想那一定很貴吧。
1點,我到了下午預約的那家公司樓下,進進出出的人看起來總有一種說不清的優越。前台的妹子很漂亮,可惜脾氣不太好,也許是因為很漂亮吧。
2點,漂亮的前台還在化妝,我坐在沙發上看著企業宣傳,一頁又一頁,彷彿成功人士都在那裡面出現,一遍又一遍。
3點半,樓下的保安攔著我,問我去幾樓幹什麼,我回答的聲音小的連自己差點都沒聽見,怯生生的在訪客登記上寫下自己的一切信息,讓填什麼填什麼。
5點半,我擠上公交,感覺投來的目光里儘是挑剔的異樣。我想,也許因為我像個外地人吧。
回到城中村的路上,看見有個攤販在賣元宵,才想到,哦,今天是元宵節啊。
我挑了黑芝麻還有山楂的,想說煮個元宵有什麼難的。
黑芝麻旁邊的餡兒叫原味,我到現在都不知道原味的元宵是什麼味道。
爬上樓回到家,節能燈的光昏白昏白的。
煮出的元宵,盛在碗里,真漂亮。
咬一口,黑芝麻的。
「真好吃。」
我不由自主的說出這句話,抬起頭來,也只有昏白昏白的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朋友在線,卻不在身邊。
我和朋友"聊天",卻不能聊天。
見面話題找的很慢,網上留言總是很快。
我習慣了用設計好的表情,自己的表情卻越來越淡。
我不發表狀態,我的朋友不知道我一天安排了6個面試。
我不發表狀態,我的朋友不知道我買的元宵有多好吃。
我不發表狀態,我的朋友不知道化妝的前台是有多漂亮。
我不發表狀態,他們都不知道我活著沒有。———————————————————————————
網路最大的原罪在於趨同真實。
因為無聊
不想花費功夫了解學習不懂的東西
有時間就看看周圍和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的思維
對於羨慕的人 只會看自己能看懂的 比如炫了什麼車買了什麼去哪旅遊 看不懂的就看不懂了(且一般人也不會在SNS里寫很正經的東西 有價值的也就是隻言片語)
然後學樣吸引一下別人的目光 滿足虛榮心
然後又覺得沒有什麼卵用 繼續空虛 無聊
這是一個很容易達到滿足好奇與得到認同的途徑 然而並沒有什麼實際現實意義 不要變成它的奴隸
它是個工具 用的好的人 重點在於給別人評論 而不是閱讀和被評論我想說一點現實世界無法說出口的真話,又怕被現實中的人發現是我說的。
我希望我的真話能得到認可和討論,又怕討論太過傷害、糾結我自己。
我變得更複雜且更膽小,缺偏要在網上發表情包自嘲。
我不敢在現實生活中見義勇為,卻想從鍵盤俠的身份里得到尊嚴與關注。
我希望參與我認為最真實的現實,但又拒絕全情投入。
光纖標記的媒介,改變的不只是交流方式。
還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增加了我的懦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