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應不應該植樹造林?

我說的當然不是去塔克拉瑪干植樹,而是在沙漠邊緣地區,特別是那些曾經不是沙漠的地區植樹。我看到有的說法是沙漠地區地下水位最重要,植樹不僅本身耗水,而且還會吸乾地下水。可是另一方面植樹除了防風防沙之外可以改變整體的生態環境,改變土壤成分和固水能力。我覺得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可是學的方向不知這個,所以希望研究過這個方向的人能來說一說你的看法。

其實我關注的不只是該不該植樹,還有如果不該植樹,那麼什麼方式是更合適的。我看到很多成功改變生態的例子,多謝大家。


看到這個題目,第一反應就是想到了前幾天看到的一篇論文。就是北京林業大學曹世雄教授2011年發表在國際著名地學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上,名為《Excessive reliance on afforestation in China"s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Lessons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的文章,題目翻譯過來就是「中國乾旱、半乾旱地區過度依賴造林:生態恢復中的經驗教訓」。這篇文章應該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介紹我國植樹造林過程的學術文章了,至今的引用量已經超過100次。該文章講了在乾旱-半乾旱地區的植樹造林以及造成的結果,這篇文章應該可以在回答樓主的提問。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我國的植樹造林工程及相關研究,可以進一步閱讀這篇review中的參考文獻。在這裡就算做了一個文獻搬運吧。

PS:作為一個小嘍啰,雖然不認識曹世雄教授,但通過這篇文章學習到了很多,挺敬佩作者的研究。

文中首先提到了中國政府在2000-2009年投入了總計7250億人民幣來減緩中國的土地退化問題,當然這些錢的很大一部分都用到在了人工造林上面。中國政府目標是在2050年,通過實施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植樹造林項目,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6%(不要低估了我國改善環境的決心,我國政府植樹造林的力度在過去是非常大的)。在植樹造林(afforestation )的政策下,從1952年到2008年,我國超過過27.2%地區受到人工造林的影響。國家林業局也聲稱森林退化得到了改善的結論。

但作者提到了三個現象結果去反駁植樹造林工程使森林退化得到改善的結論,
(1)在1952到2005年間,通過造林工程,只有24%的樹存活了下來;
(2)水土流失的程度在過去30年間有所擴大;
(3)在中國乾旱-半乾旱區的沙漠化速率從1950年代中期的11%,變化到1980年代中期的57%,再到2000年代早期的19%。

為什麼中國大規模的人工造林工程並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呢?

作者首先提到了中國的乾旱地區的主要是由原生的鹽生灌木、乾草原(steppe)和熱帶草原(savanna)植被以及草本植被的群落佔據。不幸的是在中國的西北乾旱區植樹造林被用來當做最主要的手段,去抑制沙漠化和沙塵暴的產生。實施者為了在短時間內產生收益,選取種植那些快速增長、壽命短的植物物種來進行環境改善。但是森林恢復(forest regeneration)和環境修復(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通常需要一百年或者更長時間才能實現。成功的生態恢復不能看短時期的效益,更要看能否長時間自發可持續的進行。

作者進一步解釋說,當原生的草地被外來的喬木或者灌木所替代的時,這些植物的根會生長到更深的地方使用當地大量的地下水,這導致了地下水水平面的下降,土壤水含量的降低,使原生的草本植物更加難以利用水分,從而造成原生草本植物的死亡。同時喬木或灌木還增加了這個地區的蒸散發,更加劇這個地方的水分流失。

作者指出植被覆蓋的增加,可能並不是造林的成果,而更主要的原因是由於限制放牧和退耕的結果。而造林可能反而導致了植被覆蓋的下降。造林所選取植物的標準通常是那些能忍耐貧瘠土壤和快速增加樹木體積和冠層覆蓋度的植物 (例如楊樹)。不幸的是,在陝西省,由於人工造林,使土壤水分和樹木冠層以下光照的減少,在人工造林的地塊,植被覆蓋率減少了30.5%。結果是,由於植被覆蓋的減少,導致地表粗糙度的下降和近地表的風速的增加,以及地表徑流的增加。風速和地表徑流的增加,從而導致土壤的進一步流失。結果就是植樹造林起到了預期相反的作用。當地下水進一步下降, 那些人工樹木由於根系難以獲取地下水,缺少水分的來源,這些樹木也將繼而死亡。

作者給出了建議,就是要減少樹木的密度,改而種植灌木或者草本植物,或者是在原生植物的環境上進行改良。通過研究生物物理過程(biophysical processes)、生物化學循環(biochemical cycles)、生物社會的關係(biosocial relationships),利用原生種群的組合來改善環境。(作者最後舉了若干例子,通過不同地區的地理限制因子,因地制宜的去進行乾旱-半乾旱地區的環境改造)。

Cao, S., L. Chen, D. Shankman, C. Wang, X. Wang, and H. Zhang (2011), Excessive reliance on afforestation in China"s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Lessons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arth-Science Reviews, 104(4), 240-245.

總之,由於中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的限制,簡單的植樹造林工程無法實現預期的效果,同時甚至還會造成相反的效果。要利用我們的知識去利用自然,因地制宜的實施環境保護、生態改善的工程。


反對張曉光的觀點,以目前正在中國第二大沙漠做沙漠973項目的科研民工身份來說


。。。。。。。。。。。。。。。。。。
差一點忘了這事了,這幾天正在沙漠測土壤水分數據,又冷又累。回來就想睡覺,等過幾天幹完再好好想想怎麼回答(不大會用,分割,鏈接啥的不知道怎麼加)
。。。。。。。。。。。。。。。。。。
首先點明自己反對的理由,一樓所提到的只是一個特例!為保障鐵路正常運行而建立形成的治沙示範區。初衷:維護鐵路正常運行,非為改善局地氣候環境。
。。。。。。。。。。。。。。。。。。
先說一點題外的,一樓一開始提到的寧夏中衛沙坡頭正好就是中科院沙坡頭站所在地,我現在做的項目首席科學家就是這的,也就是說這個大項目是他申請的。一樓去旅遊之後覺得可行,而不可行的證據很大一部分就是你去旅遊之後覺得可行的沙坡頭站的研究結果所表明的。

[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以下簡稱沙坡頭站),面臨黃河,背靠騰格里沙漠,是竺可楨先生早年親選的「風水寶地」,其防沙治沙成效顯著,在1958年包蘭鐵路通車中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科學報》]

最近查看的資料,沙坡頭站鐵路沿線人工固沙植被的蓋度從最初到現在的這段時間,已經從60%降低到20%了(數據可能不準,輕拍)!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都大幅下降(待加)。這就像兩個沙漠適宜蓋度在10%左右,一人工強加到60%,經過兩年已經退化到20%,這樣和原本蓋度10%的來對比,你覺得20%的蓋度很高,卻沒有看到退化的事實!
人家自己看著也不錯,所以開發成景點,即能掙錢又可以更好的來維持。而樓主缺因為去旅遊看著綠化挺好,就覺得可行,是不是本末倒置了。還提到但凡腦子沒坑的人會怎麼想,這不是正常思考能得出的結論,還是自己的感性的感覺而已!
。。。。。。。。。。。。。。。。。。

1、任何人實地去那裡看過都會覺得, 在沙漠,或者嚴格的說沙漠周圍,進行植樹造林,是可以,而且應該被提倡的~

我想的是:樓主是如何產生出這種想法的?是如何膽敢提出這種說法的?我所接觸到的是,幾乎任何做沙漠研究或者草原研究甚至水文地質研究的人都會覺得,在沙漠植樹造林,是瞎胡鬧,是應該被抵制的~拿我所在的地方來說,年降水量在128mm左右,年蒸發量在2000 mm左右。樹(喬木)不澆是不活的!你在這裡種樹,是想等著明年拾柴火啊?我這裡沙漠邊緣水分稍高的地方,主要就是梭梭、駱駝刺等灌木和小灌木,還有大量短命植物(春夏季由於融雪水和少量的降水,這類植物迅速生根發芽,完成整個生命周期)。因為缺水,植物為了適應環境,都這樣活了,你還來種樹?

一個比較恰當的例子就是「三北防護林」,感興趣的可以調查一下 三北防護林現狀(翻牆更好),簡單來說就是當初為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盲目在如此大區域種樹,結果便是在乾旱、半乾旱區,因水分條件不能滿足樹木生長需要,大批量乾枯,死亡。這還不是在沙漠邊緣,只是乾旱、半乾旱區就大批死亡。血淋淋的例子擺在你面前。知乎是講求邏輯的地方,說話要有理有據,膽敢說你思考過?
。。。。。。。。。。。。。。。。。。
今天在沙漠順手拍了幾張

沒有一絲雲的湛藍天空

沒有一絲雲的湛藍天空

含水量低於5%的干沙

含水量低於5%的干沙

表層碳化的梭梭枯枝

表層碳化的梭梭枯枝

這幾張圖說明了什麼?天空萬里無雲缺少水汽來源,沙層含水量又這麼低,能滿足樹木的生長需求嗎?死了都爛不了。

2、其實圍繞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分為兩個方面去評估:
一個是從感性上的,就是應不應該植樹造林,把黃沙變成沃土。
二個是從理性的,就是能不能夠植樹造林,成本是否會超過投入。

這裡恭喜樓主一下,把黃沙邊沃土,還真是也就感性上想想。理性上來說,如其他樓提到的「成本是否會超過投入」 啥意思?我覺得樓主的意思是「成本是否會超過收益」。我覺得這裡就根本不存在收益一說,這些不是為了收益,只是為了保障工程、設施不被風沙破壞。

3、第一方面,我覺得大凡腦子沒坑,坑裡沒水,水裡沒養魚的人,應該都會贊成吧。中國荒漠化的土地實在太多,而且去荒漠化以後,也不一定變成耕地或者牧地。就是一個個綠綠的土地,總比黃沙好得多。

「就是一個個綠綠的土地,總比黃沙好得多。」在違背自然規律的情況下,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就是為了好看來種樹,你鬧著玩呢?
還是那種「人定勝天」的落伍思維在作祟。回復里有不少人提到樹是沙漠「抽水機」,這一點是非常同意的,不僅僅是在沙漠,在哪都是「抽水機」。而在濕潤區,是有蒸散損失又有降水徑流等補充,而在沙漠地區,基本無降水補給,無灌溉難以存活不說,就算有適合沙漠生長的深根系的樹種,能扎到幾十米深的地下水。其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對沙漠來說,大家應該能想到意味著什麼。而現在的事實是,沙漠人工植被大都處於衰退的趨勢。

4、然後在草格子里撒些草種,適當保持濕潤就可以了。

只想問怎麼保持濕潤?

5、而且爛掉的秸稈順手就做了土地的肥力。

問題在於這玩意能不能腐爛,我發的第三張圖片碳化的枯枝。就是因為沙漠地區的凋落物不能像正常情況那樣腐爛,在強日光輻射下表層碳化了。我實驗點附近有在做凋落物光降解的,降解速率以年為單位,降解量極其低微。沒水,微生物都不容易活。所以,讓秸稈在沙漠由微生物分解爛掉有點難度。
。。。。。。。。。。。。。。。。。

6、最後,我也不知道還有啥,但是我印象里好像還有點啥吊炸天的東西。

嗯,屌

7、這套方法好像是竺可楨院士一起參與開發的,在寧夏那邊實行了幾十年,現在效果好得很。當然,成本可以說有點大,但是相比重新土地化的土地,收益也大得多。

竺可楨院士參與這個同意!成本大也同意,但此處收益大的原因在於——這裡有鐵路!要是鐵路改道了,沒有政府監督、補助,你看誰家去做草方格。

8、回答這個問題,我也不是為了去說到底應不應該種樹,我只是覺得,國人發明了這麼厲害的方法,實地參與是不可能了,我只是想儘可能幫他們普及下,雖然他們可能永遠都只能是無名英雄。

出發點認同,但是,親,別不小心忽悠了別人。這方法已經差不多使用了50年左右(應該是)了,該普及早就普及了。這不現在也還就是沙坡頭這一塊在用。

對待沙漠,防風固沙——固定它、減緩它的擴張,而不是去植樹造林改造它。萬物講求一個平衡,對待自然事物,就應該遵循自然規律。沙漠,你再怎麼改造,、種再多的樹,其終究會回歸到原來的狀態。說不定讓人一折騰,最後穩定時的狀態比原來更差。而且改造過程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在沙漠植樹造林,鬧著玩呢。

2014.10.14

分割線怎麼做
評論區@袁霖(暴露你的名字,你不介意吧?)提到「所以這個防風固沙的「固」應該怎麼理解?」
回復完之後就想在文中更新說明一下,正好袁霖同學也建議我把這段加到正文裡面,所以我就直接把給她的回復粘貼過來了。

回復 袁霖 :也不真是固定了,比如說沙漠邊緣區禁牧、建立保護區,減少人為的破壞。因為這裡生態真的很脆弱,俗語說:人走的多了,也就有了路。這裡誇張一點可能你走一次,也就有了路。好不容易板結的表層土,又被人踩成沙了。再者比如草方格。「固」或者說是維持更好一點。

2014.10.15

補個圖

補個圖
針對評論里的疑問,我在這裡聲明一下。1、沒有否定治沙工作的合理性,我正在做。2、所表達觀點只是針對種樹,並未涉及其他,包括種草本,灌木一類。3、對草方格表示肯定。4、不要拿特例來反駁,請看完上面地圖,思考一下再提問。盡量不要在評論里拿那種大問題讓我解釋原因。你可以開貼嘛,很多人可以幫你解答。總之,歡迎提問與交流。

算是第一次在知乎比較認真回答這樣的長問題,受到這麼人的關注,有點受寵若驚,原以為專業方面的東西不會有人感興趣。謝謝大家的鼓勵。其實大沙漠——藍天、黃沙、雄鷹,也蠻好看的嘛(實際是:一個人在沙漠默默的幹活,沙鼠、蜥蜴都不搭理你,幹活都干到噁心,好看你妹),幹啥非得要種樹,是吧。

2014.10.16


反對二樓李慕山答案,對一樓張曉光答案持其他看法。

觀點如下,歡迎討論。
首先來說明一下有關對於李慕山答案的看法。對於流動沙漠(邊緣)城市而言,治沙防沙本身的確是政府環境工作評價中比較重要的一項,但是這不意味著這就是一份用來刷政績的工程。
此處李同學講到的是「沙漠植樹」是單純的政績工程,具體原因下文會說到,在此我要說明的是邊線防護林是系統治沙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最後一道屏障。近年內蒙南部、寧夏和陝北地區沙塵暴明顯減少便是受益於此。
既然之前有人講到了沙坡頭和中衛的問題,我就也來以此為例。寧夏中衛市的治沙工作是走在世界前列且受到聯合國認可的,這裡必須說明的是為什麼中衛要治沙。
寧夏銀南地區的東西兩面都被沙漠包圍,但是只有西側(方向非常重要)的中衛在花大力氣治沙,為什麼?對於中國地理比較熟悉的知友應該知道有一條名為包蘭線的鐵路自中衛而過,這條西部極重要的貨運線的中衛段便是穿行在騰格里沙漠中的。而此時西北的烈風會裹攜沙子直接影響到這條鐵路,所以中衛的治沙工程一直是以包蘭線為中心,沿線治理,為的不是政績,而是這條鐵路的通暢。同理,一樣地理環境下的寧夏西側沒有重要交通線穿過,也相對在沙漠西側,自然沒有治沙工程。

接下來繼續講一下有關於張曉光答案的看法。
必須重視,治沙防沙和植樹造林是兩個概念,從來沒有治沙是植樹的。原因題主已經提到過,就在於水。接著講中衛的例子,草方格治沙中的核心植物是兩種低矮耐旱耐寒灌木,叫做駱駝刺和芨芨草。這兩種植物本身就是沙生,特點自然就是耗水小易存活,但題主所想到的問題沒錯,沙漠地下水涉及到治沙的核心。
事實上流動性沙漠的地下水幾乎是沒有或不可使用的(此處可能有誤),換句話說,一切不能主要靠雨水存活的植物在即使沙漠邊緣也無法使用,所以實際上所謂的治沙並不是「用外面的植物來阻止沙漠」,而是「把沙漠的植物有計劃的使用來固定沙漠,不讓其繼續流動」。
再多講一點,把沙漠固定已經達到了保護人類棲居地的目的,同時即使是採用沙生植物的草方格治沙也是需要耗費極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所以治沙工作本身是一件必須、費力且不討好的工作。我想每一個因此受益的人,都會感謝與那些風沙抗爭幾十年的無名英雄們。

綜上,防沙治沙的核心思想叫做「人退沙退」,保護自身棲居地和重要交通線,同時控制成本與合理自然環境。沙漠不可以被消滅,因為世界上本身就有沙漠。

利益相關:熱愛西北的寧夏人。在讀本科生,12年暑假曾有過完整的治沙調研經歷。

手機不便排版,萬望見諒。歡迎大家到美麗的寧夏來玩。


作為一個沙漠邊長大的人來說,沙漠造林不是把沙漠變成綠洲,而是控制沙漠蔓延,沙漠蔓延速度很快,小學時常去一個農場勞動算學農,六年大約蔓延了有二十米,眼見一個房子半掩埋在沙漠里。這還是有水有樹的地方。


沙漠種樹也是要看什麼地方的。回答里很多人把沙漠和沙地(沙漠化土地)混為一談了。沙漠降水量幾十個mm,長樹都要靠地下水的,胡楊林離不開內陸河的周期性洪水,梭梭這種極度耐旱的植物地下水太低也會枯死。但是這些樹的巨大作用完全不能否認。

沙漠盆地周圍的山前綠洲種樹是為了防止綠洲農業被沙漠流動沙丘和沙暴吞噬。改變氣候不是靠防護林帶而更多是靠綠洲巨大的植被面積,前提是有水。綠洲農業的經濟效益很好,很早就有綠洲農業、定居點和城市,可以說是內陸各省份精華所在,但是過分利用水資源會影響到綠洲所在內陸河的下游和尾閭內陸湖,所以綠洲開發要講究一個度,但是這個和種樹的目的無關。
流動沙漠腹地治沙主要是出於交通道路維護和礦產資源開採的需要,一般是以沙障(粘土格、草格等)為先導,輔以灌溉種植沙漠植被,比如塔中公路和油田、蘭新鐵路沿線。塔中公路就是沙障和抽地下鹹水滴灌沙漠植被,基本上只能長些灌木,算不上樹。

而沙地,也就是降水、地下水條件比較好的沙漠化土地,比如四大沙地裡面科爾沁、渾善達克、毛烏素東部的降水量都超過300mm,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由於臨近黃河地下水水位很高。這些地方種樹的目的就是通過防護林帶減少風速,促進流動沙丘固定,繼而恢復植被。但是恢復植被關鍵靠封育植被恢復草場和灌叢,適當的防護林帶和飛播還是有好處的,在這些地方種樹可以,但是要講究度和品種。

當然也聽說過極品企業在沙地上長速生林(有黃河水灌溉)造紙的——當然從干物質生產耗水的角度來說,這和農民長莊稼的用水效率差不多,至於能不能幫助生態恢復另說。林蔭地自然比沙漠化土地更容易恢復有機質、氮素,但是速生林基本上沒啥生態可言,而且造紙廢水我就只能呵呵了。


植樹造林的原則是:因地制宜,適地適樹
因地制宜
顧名思義你只能在樹能生長的地方植樹
沙漠邊緣也許以前不是沙漠,那時候這片土地是可以植樹的
但這片區域變成沙漠以後就很難說了,水分和惡劣的天氣成為樹成活的最大限制因子
即便成活了很可能成為你說的那種情況,樹木消耗地下水之後沒幾年就死了,地下水位反而下降,而小片樹林對氣候的改善應該還跟不上環境變得更乾旱的速度,這樣種樹是得不償失的
現在普遍的觀點,從我一個荒漠化防治本科未畢業生的角度來看,不是治理沙漠,而是防止沙漠進一步擴大,減緩沙漠化的速度,所以植樹作為一種生物措施是有效而且必須的。
但是,植樹不是植在沙漠,或是靠近沙漠的邊緣,用於防止沙漠擴大的防護林,一般都是造在即將沙漠化的荒地,原本有一定的植被基礎,在選擇合適樹種之後可以提供足夠的水分且不會對原來的生態造成太大的破壞的地區植樹,再結合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一系列人類能提供的最好的條件,待防護林成熟以後有可能會改變局部地區的小氣候,然後再慢慢考慮「人進沙退」吧。


本人學生一枚,恰巧今年暑假到陝北考察實習,和題主說的沙漠可能有點偏題。這是我第一次去黃土高原,本來對它的印象感覺就是大沙漠那種的,漫天黃沙的不毛之地,但是我從西安一路出發,延安、安塞、志丹、吳起、環縣。這些地方的綠化真的是不一樣了,導師講,現在的黃土高原經過十多年的退耕還林還草,已經沒有多少裸露的土地了。我們和當地人聊天,當地人也很樂意見到這種改變,首先環境好了,不用整天滿臉黃沙了,植樹造林,一來防風固沙,二來可以改善當地局部小氣候,土壤的含水量自然也就上去了。三個來講,環境留住了當地年輕人,許多人不再整年整年的往外跑了。
再一個,要沒有三北防護林指不定現在帝都是啥樣。。。


做為NGO一線的治沙狗
我想說的是:
1、治沙的技術沒有爭議,每個地區都有自己已經驗證可行的方案,沒必要一刀切的評判
2、種樹,準確的說,種植喬木,已經不是該不該的問題了,已經是不得不種、不能不種了。
中國造林地主體單位是林場,全國大約有4500多個林場,絕大多數是國有林場,經過國有林場改革之後,基本上事業化經營了。林場理論上自負盈虧的,除了編製內的領導層工資由國家撥付外,其他人員都是要依靠林場的業務收入的。
而林場的業務收入基本上來自三個渠道:1、國家生態造林項目;2、城市綠化建設;3、多樣化經營。
其中2、3屬於個別非常有實力的林場才能做到,比如寧夏靈武和九寨溝。其他大部分林場還是要依靠承接各種生態項目存活。

為什麼不得不種?
自林場誕生以來,喬木營林就是非常重要的職能,尤其是三北區域,79年至今的大面積的喬木(速生楊)營造,已經深刻的形成了一個以林場為核心龐大產業鏈。大致為:土地徵用/租賃-整地-苗圃購苗-人工栽植-撫育管護-間伐-林地更新-木材售賣-林間土地承包
在每一個步驟都與林場有關,都涉及了大量的民間個人和團體,其中土地平整、栽植、間伐、更新、林間土地承包都有周邊農民的深度參與;最典型的是苗圃,由於接近40年的三北防護林需求,三北地區速生楊的苗圃無論是民間還是國有的都非常之多,供應市場龐大。還有遼寧的章古台,因為樟子松的國家項目,甚至做到過家家松樹苗圃的,因樟子松致富和破產也不在少數。

喬木已經在三北地區形成了成熟完整的供需鏈條,這個鏈條上,大有林業局的國家項目款項,小有農戶的僱工費,涉及到的利益不僅僅是全國60多萬的林場職工,而是幾倍十倍之上的相關人群。

簡單說就是,因為國家造林項目的推動,催化了民間相關產業之後,種植喬木的動力不再是生態壓力,而是經濟慣性了。

為什麼不能不種?
目前為止,國家喬木營林還是以速生林為主,速生林的壽命均不長,到達一定年份之後就會衰敗死亡,為了保證林地權屬(這是林業系統的第一任務)的不變,林地需要再次造林(即林地更新)。也就是說,速生喬木可以/必須在同一個地塊反覆造林。

另外,中國眾多的農田防護林,也需要進行反覆的重複造林,保證其效果。

當然,這裡不是說這種方式不對,而是要說這種方式意味著在時間尺度上,喬木的需求依然龐大。

可不可以換成灌木?
可以,但是灌木的營林成本過低,能否分出來的利益太少,目前為止市場沒有能夠從中獲得足夠的利潤,民間參與的程度太低,想要短時間整體上改變過度依賴喬木的現狀是不可能的。

至於種喬木的問題,大家都提到了,但是大家沒有提的是,在乾旱半乾旱區域種植喬木,需要進行資源配套,比如滴灌。我不想評判這是不是浪費水,我想說的是,某些地方種植喬木的附屬設施過於龐大,完全超過了其作為生態林的價值,這種過度配套,其實挺讓我無語的。

總結:
我從來都不認為治沙是為了地球,而是為了人類生活安全和便利。
我們談治沙,不應該簡單的判斷用什麼方式,而是要和生活在當地的人進行利益平衡,比如科爾沁治沙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禁牧封育,但是恰恰不能這麼做,這會讓當地人的生活和治沙都陷於窘迫。
喬木的選擇,看上去是個爭議,但實際上,這個選擇讓大家都能獲得一定的利益

另外,寧夏治沙的那麼多人,其實並非無名英雄,我接觸到的多位,不但是官方認定的英雄,還是官僚和商人。


破百贊啦,謝謝大家!~(≧▽≦)/~能不能點個贊嗚嗚嗚『,,處女答啊!!哈哈哈終於有我專業的問題啦哈哈,先佔坑,一會答
擦,今天帝都下雨了。
好吧,終於回宿舍可以回答問題了
首先,對於沙漠植樹來說,我們老師反覆強調的就是——水!!!!!!
(好吧專業是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沒有水你什麼都不要想(算了我還是切到電腦上吧)
嗯,首先,咱們來普及一下知識。
沙漠荒漠
荒漠通常指由於降水稀少或者蒸發量大而引起的氣候乾燥、植被貧乏、環境荒涼的地區.其地面溫度變化大,物理風化強烈,風力作用活躍,地表水則顯得極端貧乏,大多數地方有鹽鹼土.在這樣的自然環境里,植物的生長條件極差(引用)

而沙漠是荒漠的一種。
如上說,荒漠的生長環境是非常差的,所以如果(我是說如果)像題主那樣想在沙漠邊緣促進植物生長的話。那就需要人工輔助了
而荒漠化防治(也就是你們說的植樹)分以下措施:
1工程措施
2植物措施
3化學措施
而現在我們國家在這個領域主要傾向的是前兩種措施(好累先休息一下,看看暴走先)
第一種工程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固沙,因為流沙如果不固定的話。植物在地面也生長不了,
恩我記得好像是用卵石切成網狀吧,,就像這樣

嗯,,,,,

嗯,,,,,
工程措施之後,就可以上植物措施啦,不過沒有絕對,
因地制宜
2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就很簡單啦選取能在鹽鹼,乾旱,高溫的地方生長的植物就好啦,我不一一列舉了,前邊的答豬好像有人說過,我過幾天再寫吧。主要就是形成風化殼,還是固沙啦,不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有別的植物出現啦、

好!!這樣解釋後,咱們就明白,想在沙漠種樹,不是那麼簡單的。就像你和你GF XX,肯定是要前xi的吧,很簡單的道理,所以說我們想要治理沙漠,哦不,荒漠,肯定是要選擇用水少的植物,不是一上來就植樹的。並且每個沙漠都有自己特有植物,舉個栗子,美國的西部片里牛仔進酒吧經常喝龍舌蘭,龍舌蘭就是沙漠植被。
感覺知識好貧乏,都怪上課沒認真聽講,不過我們專業是一個冷門但是熱血的專業,我們胸懷大地,心系蒼生,有著偉大的願望。我們校長曾說過這些話,當我要說的吧:
無山不綠,有水皆清,
四時花香,萬壑鳥鳴,
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


視頻封面張應龍:被沙地改變的治沙人 北京您早 121023視頻建議看下我家鄉神木縣的治沙英雄張應龍的故事。
草、灌、樹結合治沙。
歡迎登錄神木生態網了解神木治沙的相關信息。


我家在阿拉善右旗,到巴丹吉林沙漠只要十幾分鐘,在城裡就能直接看到沙漠的那種。
從小在沙漠邊上長大,從小學就開始組織各種去沙漠邊植樹,然並卵,現在已經找不到我種的那幾個樹了。。。
作為一個生長在大漠邊上的人來說,我不覺得需要改變大自然,沙漠也很美很好玩的好嗎!順便推薦一下家鄉吧。。。巴丹林沙漠真的是天堂一般的美!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去看看!


好久之前看到一期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卷首語是關於植樹的問題。裡面談到了一些觀點和看法,我個人還是蠻贊同的。其中引入的兩個造林定律,一個是在年降水量低於400毫米地方植樹造林,需引水澆灌,另一個是凡是能長樹的地方,樹都會自己長出來
----------------------------------------------------------------------------------
首先感謝大家的討論和意見,我覺得有必要在這裡說明幾個問題:
1.卷首語文章中的內容批評的對象是那些無腦的作秀的所謂植樹活動,不考慮客觀條件和自然規律,這與林業部門的造林是兩回事,林業部門這幾十年來的造林工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2.我本人由於項目工作關係,這幾年一直跟林業部門打交道,沒有懷疑林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敬業精神,也深知林業工作的艱苦性,尤其是基層的護林員,欣賞他們的樂觀,樸實,責任感和智慧;我在新疆阿爾泰山上一處管護站碰巧遇到他們正在利用水位差建造一個小型水利發電站:


3.關於文章中最後「任何大型的植樹造林工程都是可疑的。任何提高森林覆蓋率的指標都是給神的。祖國是不需人工來綠化的。祖國是要愛護的」內容,我想作者可能還是批評的那些作秀的植樹活動,而且造林綠化不能以完成指標目標為出發點,根本還是要符合自然規律來維護生態系統;而且也並非否定人工恢復的作用,應該是希望能夠科學,客觀,符合自然規律,適當的人工干預的前提下進行。

---------------------------------------------------------------------------------------------------
有一期的文章中談到了三北防護林的文章,有數據和技術支持,觀點還是客觀的。
文章鏈接:「綠量」與「森林覆蓋率」

P.S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卷首語推薦一看

原文鏈接:卷首語:又到每年植樹時
--------------------------------------------------------------------
我將卷首語的原文也貼到這裡:

植樹造林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因為我發現這是一個童話。

  1979年設立「植樹節」,迄今已經29年了。效果如何?有官方數據:2007年,義務植樹5億人次,植樹22.7億株。據此大概估算,29年應植樹658.3億株了。若每株樹佔地5平方米,這些樹將鋪滿3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已超過國土面積的30%了,林業系統的植樹總量應該比這多。這麼說,現在我國的森林覆蓋率至少應是60%以上(原文的數字有誤,感謝wi ki提醒,33萬平方公里超過國土面積的3%,後面的60%的數字也是有誤,該論據不成立可跳過)。這還沒算原有的森林。但事實並非如此,現今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是18.21%(根據我國最新的第八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全國森林面積2.0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1.63%。,顯然大部分樹都沒有成活。

  有個段子:植樹節到了,下級請示領導:今年植樹去哪裡?領導神秘地一笑:還是老地方。

  年年種樹只見「數」,歲歲造林仍是「零」。這是有人對植樹造林的評價。

  為何植樹造林的口碑這麼差?古時可不是這樣的,有傳頌至今的佳話為證。

  晉代陶淵明在宅邊種柳樹五棵,自稱「五柳先生」。

  詩人柳宗元,柳州做刺史時,有詩句自況:「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蘇軾任杭州刺史時,於西湖堤上大植其樹,為我們留下了「蘇堤春曉」這樣的著名景觀

  古人植樹深得人心,今日植樹卻問題重重,為什麼?請看古與今植樹的區別:

  古人大多是在房前屋後、道邊堤旁植樹,這種植樹有點像園藝。今天的植樹造林是指到野外去造林,目標是綠化祖國,改善生態環境。

  古人植樹大多是在濕潤地區植樹,不是在乾旱半乾旱區。今天的植樹造林主要的目標在乾旱區,為的是讓那些沒有樹的地方長起樹林來。比如規模宏大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就是要在西北、華北、東北乾旱半乾旱區造林。

  今日植樹的問題就出在我們與古人的這些差異中。

  西北乾旱區,約佔國土的三分之一。在這裡除了山地和河流附近,基本上沒有樹,除了草原和灌叢,更大的區域是沙漠、戈壁或裸露的大地。到大西北植樹,潛台詞是這裡的生態環境不好,應改變,要讓這裡的荒山禿嶺綠化成林地。

  這個目的本身就有問題。

  在自然界,無論是沙漠、荒山禿嶺,還是草地和灌叢,都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有著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譬如,西部的沙漠就是中國大的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沒有了西北的沙漠,東南季風就會減弱,而這季風是中國的命根。世界同緯度的其他地方,大多是沙漠,唯獨中國的東南沿海一帶,不是沙漠,就因為有了這季風。這是環環相扣的生態系統,改變其中一部分,就會影響到整體。假如西北荒漠真的被綠化了,東南沿海就可能變黃了。

  植被與氣候是相對應的。西北地區(新疆、內蒙古西部、甘肅、寧夏)之所以是沙漠、戈壁、沙地、草地,這是由氣候造成的。這裡遠離海洋,夏季從東部海洋吹來的飽含水汽的季風吹不到這裡。因此這裡降水量低,不能滿足樹木生長所需。年均降水量400毫米是森林生長的底線,低於這個值,樹木就不能生長了。大興安嶺—太行山一線以西,降水量小於此值,所以很少有森林存在,山地除外。如果平均年降水量低於200毫米,就連草也無法生長,只能是荒漠了。寧夏的賀蘭山以西就是如此。

在年降水量低於400毫米地方植樹造林,需引水澆灌。這我稱之為造林第一定律。

  但植樹造林有一個不言自明的前提:造林不能靠澆灌維持樹的生長。因為這是得不償失的。這就產生一個悖論:不想也不可能澆灌與必須澆灌。這個悖論並沒解決,但植樹卻進行了幾十年。

  我們都參加過植樹,一般植樹活動的典型過程是這樣的:春天——樹木復甦的季節。一些人坐著汽車,帶著樹苗,來到某個沒有樹的地方,挖出一個個坑來把樹苗一棵棵栽上,培土、澆水、壓實,然後走人。

  哲學中有句話:潛台詞比台詞更重要。從上面的植樹活動看,植樹造林的潛台詞是這樣的:

  一個地方沒有樹,不是別的原因,只是因為沒有樹種或樹苗出現在這裡。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樹苗。所以需要人來把樹苗植在這裡。因為植樹造林做的就是這件事。

  其實不是這樣:一個地方沒有樹,不是因為沒有樹種和樹苗出現過,而是因為氣候、土壤等條件不適合樹木生長。

  植物也是長腳的。它們有無數傳播自己種子的方式。比如風、流水還有動物都可以傳播植物的種子。

  一塊沒有樹的地方,在人去植樹之前,鳥曾經攜帶著樹的種子,千百次地來過,風也吹來無數的樹的種子,動物也曾運輸過樹的種子,它們都無意識地做過植樹者,但它們都失敗了。人如果與它們一樣,只是把樹苗種在這裡,那結果也不會兩樣。

  蝙蝠划過夜空,它發現夜空是一個生存競爭的空當。大自然中,凡是適合動植物生存的生態位,都已經被佔據了,已無空座。偶爾出現了空位,自然也會被迅速填補上。植樹造林的思想暗示大自然中,每年都有數以億計的能夠長樹的「生態位」空在那裡,等待城裡的人們去填空。這可能嗎?

  在乾旱的西北地區植樹造林,不可能成功,那麼在濕潤的東南地區植樹造林會怎樣?

這裡有植樹造林第二定律:凡是能長樹的地方,樹都會自己長出來。

  這樣說源自一個概念「頂級群落」。這是美國生態學者克羅門茨(Clements)提出的。說的是一個地方的植物群落,是各種植物組成的有機體,這個有機體是不斷地向上演替的。所謂演替,就是說植被中各種植物的組合不斷變化,舊的被淘汰了,新的出現了,最後變化趨於穩定,這個穩定的植物組合被稱為「頂級群落」。為什麼穩定了,是因為被稱為「頂級群落」的植物組合最充分地利用了當地的自然資源(光、熱、水、土),沒有剩餘。頂級群落也意味著,即使人類把一個地方的植物群落全部剷除,經過一段時間,大自然還會重新造出與原來相同的群落。比如一片森林,被人類砍伐了,只要給予足夠長的時間,這片森林還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例如:印尼的喀拉喀托島,1983年火山爆發,大部分植物都消失了。但僅僅過了4年,植物就恢復到64種。用不了百年,森林就會再現。

  不是否定人的作用。造林可以省略植被演替的中間環節,加速得到特定的森林。出於商業目的這是可以的,但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就沒必要了。因為植物群落演替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生態的價值,不必省略。人工林生態功能低下。它樹種單一,層次簡單,穩定性差。大部分人工林只有一個喬木層,有人稱之為「綠色沙漠」;而天然林,有喬木、灌木、草本等至少三個層次,每層中還有不同種類的動物與之適應,這是人工林無法相比的。

  因此,為了生態的目的,最好不要去造林,還是等一等,只要能長樹的地方,上帝一定會造出一個「頂級的森林」。我們不可能比上帝還高明。

  最後,我想說的是:

  任何大型的植樹造林工程都是可疑的。

  任何提高森林覆蓋率的指標都是給神的。

  祖國是不需人工來綠化的。

  祖國是要愛護的。


恰好今年年中的時候去寧夏玩了玩,具體地點就是爸爸去哪兒2拍攝的地點。順便吐槽,我個人不喜歡這類節目,自己家養的娃,這麼小就扔出來讓大家看,評頭論足的。不過沒想到因為在沙坡頭拍攝,所以沙坡頭人氣大旺,結果搞得那裡的旅遊成本漲了不少。

任何人實地去那裡看過都會覺得,在沙漠,或者嚴格的說沙漠周圍,進行植樹造林,是可以,而且應該被提倡的~

其實圍繞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分為兩個方面去評估:
一個是從感性上的,就是應不應該植樹造林,把黃沙變成沃土。
二個是從理性的,就是能不能夠植樹造林,成本是否會超過投入。

第一方面,我覺得大凡腦子沒坑,坑裡沒水,水裡沒養魚的人,應該都會贊成吧。中國荒漠化的土地實在太多,而且去荒漠化以後,也不一定變成耕地或者牧地。就是一個個綠綠的土地,總比黃沙好得多。

第二方面應該是我們主要考慮的了,
說實話,一開始我也認為這個成本實在是很大,荒漠化容易,砍樹,斷流;但是反過來可能就困難重重了。
直到我在寧夏看到了中國人民智慧的又一個結晶——方格治沙

這個就是在荒漠的邊緣(我是在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邊緣看到的),把一些用秸稈捆成的長繩,彼此交錯成方格,鋪在沙漠上。

然後在草格子里撒些草種,適當保持濕潤就可以了。

然後在草格子里撒些草種,適當保持濕潤就可以了。

首先,草格子本身就可以適當固定風沙。
其次,解決了秸稈的用途,不再焚燒造成空氣污染了(秸稈處理成本很高的!!做沼氣什麼的性價比超低)。而且爛掉的秸稈順手就做了土地的肥力。
再次,這種情況下長出的草籽,可以紮根,最終黃沙慢慢的開始土地化。
最後,我也不知道還有啥,但是我印象里好像還有點啥吊炸天的東西。

這套方法好像是竺可楨院士一起參與開發的,在寧夏那邊實行了幾十年,現在效果好得很。當然,成本可以說有點大,但是相比重新土地化的土地,收益也大得多。

沙坡頭的那個博物館有講這套方法的。

回答這個問題,我也不是為了去說到底應不應該種樹,我只是覺得,國人發明了這麼厲害的方法,實地參與是不可能了,我只是想儘可能幫他們普及下,雖然他們可能永遠都只能是無名英雄。


應該因地制宜,結合當地情況選擇鄉土樹種。不能過度依賴造林。

存在即是合理,不要總是試圖改變和利用,尤其是面對自然。


看到這個問題和回答的內容,我不能抑制自己的內心,還是說幾句吧。
沙漠化的問題關係到我國人民未來的生活空間問題,建議那些成天拍腦袋作決定或寫文章的就別在此大談如何是好了。
沙漠化的原因是缺水,地球人都知道,可就是有些人還想著法從沙漠里把沙漠里的水弄走。你想想為什麼在水多的地方它不沙漠化?沙漠化的本身就是地球為了保存它的地下水而自衛行為,當你把地下水降低到一定程度,上面的植物它就無法存活,所以就形成了沙漠。沙漠化後水的損耗途徑就只有地表蒸發了,而地表被乾燥的沙漠覆蓋,蒸發量就十分的低。
一天到晚想著綠化沙漠的人,非常值得尊敬,但一定要注意用對方法,若是搞錯了方法,不但不會綠化沙漠,還會使沙漠化更快,比方說這個問題所述的種植樹木來綠化沙漠。大家都知道樹每天從地下抽出的水比沙漠表面蒸發的水量多出上百上千倍,你們種植樹木難道不是在降低沙漠中的地下水位嗎?上面問題中提的沙漠邊緣,沙漠邊緣為什麼還沒有沙漠化,就是因為地下水位還有一定高度,若在沙漠邊緣都種上樹,就象在沙漠邊緣的地下架設了不能停機的抽水機,每時每刻從本就缺水的地下抽水。這樣的行為只能為沙漠化速度的加快提供幫助。
真正能夠實現沙漠綠化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沙漠的地下水位,當沙漠不再缺水的時候,不需要你人類去植樹,自然界會有辦法讓沙漠綠化起來的。
現在還有不少人進行沙漠開發,我建議在評審的時候,就以「是否會降低沙漠的地下水位」作為主要評審條件。


忘記在哪裡看到的了
內蒙草原治沙的經驗是

把地圈起來,不許有人進去耕作或放牧
治沙效果明顯


自然條件不足以支撐某種生物生存,這是常態。熱帶雨林也並不適合很多溫帶樹種生存;最好的農田也不會自己長出莊稼。以生物多樣性來適應環境多樣性,是生命的基本策略。環境的「短板桶」效應,以及各因素之間的相互聯繫甚至轉化,為人工干與環境留下了若干「窗口」,人工可以「四兩拔千斤」,補充環境與生命之間的缺口。這是生命繼身體進化、群落進化之後的人工進化。


雞凍,。。。此處省略零點零零零零零零幾個字。
一、關於沙漠造林問題必須拆解幾個概念。
(1)什麼是沙漠?這是一個灰常重要的問題。至少得分出兩種沙漠:自然形成的沙漠地區(比如沙哈拉沙漠),人工活動導致退化的沙漠地區。
自然形成的沙漠屬於地質現象。你想和上帝扳手腕?還是算了吧。
退化的土地沙漠,是可以通過工程手段重新恢復的。這個要看國力、實力。
(2)什麼是林?「林」是一個籠統的「工業」術語或概念,所有植被均可看成是「林」,不一定是非得是喬木一類的體系。準確的技術術語是「恢復植被」。
(3)什麼是「造林」?就是通過人工手段恢復植被。人工手段有「弱」有「強」。按照時髦的霉敵的說法就是「passive」「active」。弱就是期望通過管制人為活動,植被自然恢復。典型的就是「封山封地」、遷移人口。強就是大家口中人工植樹。
二、沙漠造林的基本原則
這個就是抄書,不屬於喜聞樂見的。我堅決服從民主決議。
不過還是羅嗦一句:關鍵是因地制宜。
三、水的循環問題。
這個是最重要的。可惜我說不清楚。撿自己知道的說幾點。
(1)如果是蒸發量和雨量基本持平,或小於降雨量。那麼,植被就可以增加水量,減少蒸發量。
為毛呢?大家考察一下鹽鹼地。為什麼出現鹽鹼?因為太陽陽光能照射下,持續蒸發土壤的水。水可以變成蒸汽,但是礦物鹽變成氣態無法離開土壤,結果就是蒸發濃縮。
如果有植被的情況,一部分光能轉化為生物體,剩餘的那部分,才能用於蒸發水分。也就是傳說中的蒸散,包括蒸發和植物蒸騰作用兩個部分。
這個物理模型可以很清楚地說明所謂的喬木是「抽水機」的說法是糊弄人的。
(2)如果蒸發量大於降雨量。這個情形是值得討論的。
如果是差距太大,那麼沙漠就是屬於地質現象。植被無法生存,地層是不可能有土壤存在的,因為乾燥的土壤細粒和小的沙粒被風刮跑了。留下的都是粗砂。由於長久的蒸發,表層都是厚厚砂粒,有利於降低水分的蒸發量。說白了就是乾燥阻力變大了。
如果差距比較小,那麼抽取地下水造林,通過強化植被固化光能,減少蒸發量,還是有希望達到一個水平衡的。但是具體是多少,我不知道!!!!
謝謝關注。我say謝謝。


個人更傾向於富有攻擊性的利用沙漠沙,研究通過化學物質固化,或者用其為原料大規模提取。而不是靠樹解決。純個人想法。


植樹可以凈化空氣,使空氣中細菌減少。據調查,城市中空氣細菌含量是森林中細菌含量的上百倍﹗其次,植樹造林可以不讓水土流失,抗住大風。黃土高原就是森林少了才使大量肥沃的土地流向黃河。森林可以吸收聲波,減低噪音,在城市中適當的種植樹木可以有效的減低工廠、汽車、喧嘩等噪音。森林還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那樣空氣也會更清新。


推薦閱讀:

牛為什麼會哭?
生物的演化速度到底有多快?
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太陽上有碳基生命或硅基生命的存在或是能說明不可能存在?
導體中的電磁波的穿透深度和透射係數與電磁波頻率的關係 ?
有且只有地球上有火山爆發嗎?

TAG:自然科學 | 環境保護 | 自然地理學 | 生態 | 沙漠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