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有時容易輕信一個答案?容易被輕信事實上卻存在謬誤的答案有什麼樣的特徵?
在哪些專業問題在本專業是常識,但在日常生活中卻不被人所知? 中有兩個兩千票級的高票答案(電力、珠寶)被指存在明顯的事實性錯誤(當然反駁答案本身可能也存在錯誤,這裡均存疑),很明顯可以看到點贊的人中,很多並沒有判斷該答案是否正確的能力,但他們輕易地相信了這些答案。另外我又聯想到了某些特定風格的用戶和答案。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是源於這些答案里的哪些特質引發了人們的輕信呢?
為什麼我們容易輕信一個答案?
從受方看
1、與我們切身利益不甚相關——不會去真正關心和批判
2、沒有切身的實感——不會去驗證
3、非熟悉領域——不會去質疑
4、傾向按照自己易於接受和理解的方向選擇答案——喜好簡單厭惡複雜喜好新奇厭惡俗套
容易被輕信事實上卻存在謬誤的答案有什麼樣的特徵?
從施方看
1、有基本的邏輯和一套理論
2、有理有據有圖有真相
3、信息源背景:知乎等知識型社區,或者一些貌似權威的人口中說出的話
4、不與讀者價值觀和世界觀發生嚴重衝突的新視角、新觀點。
本來不打算回答心理學的問題了,看到很多回答不是很理想,有點忍不住,還是來答一下吧!
問題包含了兩個重點:1.會讓人容易相信的文章有哪些特點?
2.這些特點是如何容易讓人相信的?
一般認為,社會心理學中的信息傳播包含了三個重要的因素:信息的提出者,信息本身,信息的接受者。為了符合題意,我主要分析「信息本身」的特點,具體我會結合哪些專業問題在本專業是常識,但在日常生活中卻不被人所知?這個問題中回答來做一個展開。需要注意的是,「容易使人相信」不代表「信息不真實」。
1.信息發起人要看起來專業。自己是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員,或者把自己包裝成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員,都會使自己所提出的信息的可信度增高。這也是很多人在答題的時候要亮明背景的原因,對於一個稍微有點理性的人來說,專業的人了解的更多,回答也會更加接近真實。
2.預示信息的暗示。這個問題本身的預示信息就是,平常人不會知道這些東西,只有專業人士才知道。那麼這個暗示會讓受眾即使在看不懂回答的前提下,也會更多的歸因到「自己不知道」,而不是「別人說錯了」。「皇帝的新裝」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3.違反一定的常識。人們關注這個問題,目的就是要看到一點自己不知道的,人們會希望出現一點不同於自己日常認知的,所以回答如果稍微違背了些許常識,人們會覺得這是個夠酷的答案,滿足了自己的想像,會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人們總是覺得歷史中的人物越具有顛覆性歷史就越真實,也是這種心理。
另外,心理學家Hovland曾經發現這些稍微違背常識的答案還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恐懼感」,而這種「恐懼感」在一定程度範圍內會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4.語言多為「簡單句」和「肯定句」。這個問題中的很多答案多為這種結構,這種結構有著不易察覺但很巨大的好處。從認知的角度來說,「簡單句」成分簡單,更容易理解,不會使人認知緊張,反而一直會讓人處於認知放鬆的狀態,這時的人很難發現錯誤,因為認知緊張才是理性思考的主要來源。
同時,「肯定句」的使用表現出一種信誓旦旦,表達出作者篤信不疑的態度,一個斬釘截鐵的答案要比滿腹狐疑的答案更容易讓人相信。
5.信息包含了大量的圖片。這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個原因。圖片的好處在於容易讓人更好地理解問題,壞處也在這裡。一張張賞心悅目的圖片,一方面會讓自己更加愉悅,這樣的好心情會讓自己自動的期待下一張圖片,從而忽略掉文章某些關鍵的信息。研究也發現,幽默的話也會讓人容易相信一段信息,也是一樣的道理。
另一方面,圖片也會使人進入認知放鬆的狀態,也不容易進行理性的思考。一般認為,心理學中的認知和情感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
6.信息有自黑的傾向。如果一段信息裡面包含了對作者不利的東西,人們會傾向於認為這是真的,因為這種做法打破了人們關於「別人完全自利」的假設,會把作者放在一個更高的高度,這段信息也會被視為業界良心的代表作,給予其較高的可信度。
還有更多的特點,比如信息是否包含了親身經歷,這樣的特點與「信息的接受者」相關性較高,專業程度,教育水平,認知需求,個體的經歷都會很大的影響該信息的可信度,這部分就不展開詳談了,因為信息的特點如果較大的依賴於受眾的具體情況,那麼就不是一個值得言說的特點。我最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就是那些涉及專業、又不是我的專業的問題,下面的回答我怎麼判斷它是否正確可信,換句話說我是否可以給它點贊推到前面讓更多的人看到。
實際上這在我看來有點像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我不明白一個問題(多方查找資料未果)-&>上網提問/搜索已有問題求解-&>看到看起來有點道理的答案-&>可能無法證實這個答案是否正確(因為不是一開始就因為找不到答案才上網問問題或者搜尋是否有人有同樣疑問的嗎?)
所以,我最近就在想,對於那些我們並不熟知的領域,又很不容易去證實的答案,到底怎樣才能判斷它的可信度?事實上篇幅長、有引經據典(看起來像是經典)、答案本身有一定的邏輯性,就會讓人不自覺地去相信它了。
所以我覺得知乎如果要做一個認真的社區,應該把贊的按鈕分成兩個:一個是「不明覺厲」(雖然我真的沒辦法確認它是不是真的,但是它看起來好厲害的樣子,好像可以是真的),還有一個是「我非常確認這個答案就是對的!」然後兩個按鈕都能看到數量,至於它們之間的權重如何分配以用於推送答案,可以再好好考慮考慮。
剛剛想到,其實我一直不太知道「感謝」在推送答案中到底起不起作用,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要實在不想再多增加一個,也可以把感謝和贊同反對放在一起,因為感謝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表示不明覺厲的意思,然後適當增加感謝的含金量。
==============================補充================================
其實我想講講我關於題主提出的問題的別的想法。
題主舉的那兩個有瑕疵的珠寶的答案,正是因為有了眾多被「不明覺厲」想法推動的知友點了贊,才能引起更加專業的業內人士的關注,發現其中的問題,然後再提出修改,其實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大家一起學習的過程,不是壞事。畢竟就算我們在某個行業已經呆了很多年,還是會有盲點,只要原作者能夠虛心接受意見並及時修改,我覺得問題也不太大。
但是,比較可怕的是,也可能會有錯到底的情況。題主所說的那個問題下面排名靠前的景觀設計師回答營養學問題的那個答案,我當時看的時候就覺得很奇怪,比如不能喝湯,比如建議大家不要吃白米飯,但是因為我不是學營養學的所以也不敢否定她的答案。看到後面發現有真正的營養師站出來反對,但是無奈那個答案已經頂到太高,而且這道題回答已經太多,真正的營養師的答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被推到前面了。
所以我覺得知乎的專業人士們看到自己很肯定的錯誤答案的時候,要勇於點反對,勇於指出對方的錯誤之處,幫助別人完善答案,以免誤導他人。很明顯的從眾心理和不明覺厲先點贊的心態。更多見的是懶得去思考,不願意去思考。
說明下這些特質是好答案壞答案里都有的,我並不是在說有這些特質的是壞答案。
其實正是有太多這樣的好答案,所以才更難分清。
業內人士。
寫得長。
圖多。
言之鑿鑿。
幽默。
編號。
信任知乎這個平台。我覺得就是因為大家信任知乎,所以更需要有「認證」的行內人士站出來科普、質疑。畢竟普通人就是不明白才會來看答案嘛。
當你用語言向人描述一個道理,實際就已經產生了傾向,你會用精心篩選過的辭彙烘托出一個觀點,把讀者帶到你設定的方向上去,而這個觀點就成了一種精心的 「設計」,彷彿你表述的觀點並不是觀點本身,而是一種用語言花招把讀者拉入情境的手段,你感覺讀者進入了,你就以為這觀點成立了。
概括說:很多人會把他們看懂的視為正確的,把看開心的文字視為正確的
於是擅長花言巧語的獲得更多認同
而現代漢語具有這種特徵,豐富、花哨、錶行為、表姿態、表生動、忽悠。而唯獨不描述真實手機先佔坑。
這個「專業知識」的問題我也有關注(實際上我也小答了一個),我基本上都會感謝而不輕易點贊,因為並不是我的專業。而看到一個充斥著錯誤和不嚴謹判斷的答案迅速地漲到2000+贊,我確實有些意外,難道有這麼多同行?按說應該是比較小眾的專業。但是我再點反對也沒有用了。 而我沒有想到要去一點一點地逐個擊破,只是在自己的回答里提醒了一小下,因此我十分欣賞後來出現的反擊貼,但是我也沒有輕易點贊,因為反擊中一點我存疑。
所以我也昨晚也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想到的無非「答案本身態度認真/很會賣萌」「圍觀群眾誤解了點贊的含義」「大v不經意間的傳播」「看到長圖文情不自禁」幾點,但想起看過的兩段話,可能有一些關聯,貼上來供參考。
一篇專欄 戾氣縱橫的文章是什麼樣? - 王路的粽子鋪 - 知乎專欄以下是引文-
為文,和稀泥的話,刪無赦。我讀初中時,歷史老師講到黑格爾的「存在即合理」,說黑格爾表達得不準確,應該說「存在即有一定的合理性」。我當時覺得他改得很好。十多年後,自己寫文章,才明白改得有多麼蹩腳。——寧可失之偏頗,決不要失之拖泥帶水。比方說,你要取消關注我,做了便是,不解釋,不猶疑。你要跑來留個言:「我果斷取消關注你啦」,就欠果斷。
但是,為學,則斷不可如此魯莽。伯希和,漢學家中的大牛,寫《交廣印度兩道考》,說《水經注》里似未提及雲南與河內的交通。其實《水經注》里明明提到了,他看得不仔細,也可能根本沒看。嚴耕望評價說:「伯氏究竟為一老練的史學家,在『未』字前著一『似』字,這就大大減輕了錯誤的責任。這不是滑頭,而是謹慎。」
-
《烏合之眾》
-
領導者想要一呼百應也需要有技巧,在勒龐看來需要三個動員手段:斷言、重複、傳染。「做出簡潔有力的斷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證據,是讓某種觀念進入群眾頭腦最可靠的辦法之一。一個斷言越是簡單明了,證據和證明看上去越貧乏,它就越有威力。一切時代的宗教書和各種法典,總是訴諸簡單的斷言。」然後就是不斷的重複,這在我們看到的廣告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將斷言的事情通過不斷地重複使其在受眾的腦里生根,並把它當做是得到證實的真理接受下來。當重複的作用得到有效地發揮時,傳染也開始起作用,但群體的意見和信念絕不會因為推理得到普及,最終還要依靠傳染。
-
說起這不能不扯那個所謂的認知模型,認知障礙等等等等,當然我是懶得扯的。
隨便提一點吧,有時候與其說你是相信一個觀點或認知,倒不如說是它恰好迎合了你內心深處的想法,這種想法往往是模糊的,潛意識的,但一旦從別人的口中說出來,你就會天然感到這樣是正確的。
另一種則是完全的反過來,就是說一下打破你深信不疑的東西,反而讓你更深信這種新的說法,比如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愛國是好的,但後來公知突然跳出來說愛國主義是騙局,是邪惡的東西,這簡直是顛覆國人的認知。但反而造成了一大批這一理論的擁躉者。這是個很有趣的心理現象,大約是因為它先造成你的認知混亂然後再拋給你一根稻草的緣故吧。
先結論
錯誤的答案和正確的答案除了正確和錯誤以外沒有可信的區別。
所以容易輕信一個人不是缺點。
首先,如果正確的命題除了正確以外還有其他特徵的話,那麼假的命題應該也可以擁有這些特徵。以前假命題的特徵是說明不豐富,但是現在這點正在好轉!假命題也能有豐富的說明和配圖了!
另外一方面是假命題往往沒有引用來源和證明過程,但是往往有人跟你說真命題的時候也沒有給證明和來源。所以這點也不太可靠。不過好在駁斥對方的時候往往會給一大堆證明。
唯一可信的,區分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的方法是大量查證。
但是這是很沒效率的行為。大多數時間這樣查證只是浪費時間。所以我認為基於善意推定的思想(即在沒有證據證明的情況下,認為對方是善意的)相信未經證明的答案並不是一個值得反思的事情,相反,是一個高效率的、值得提倡的事情。而且在言論充分自由的環境下,可以期望在有錯誤的情況下有有人質疑有人指正。這比自己從頭查證要有效率的多。
另外在我看來信任是有等級的。即使輕信了沒有經過證明的論點,放在腦子裡的時候依然要給它打一個未經證明的標籤。在可信的證明之後給一個可信的標籤,在不充分的駁斥之後給一個存疑的標籤,在可信的駁斥之後給一個不可信的標籤。不過這是另外一回事了。
滾回來更新了~~ 突然發現最上面兩個問題沒有回答。。。
為什麼我們有時容易輕信一個答案?
答案很簡單。。。
因為在基礎教育裡面缺少了一個叫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的東東。。。
你問我什麼叫critical thinking ?
摔,這麼簡單,你都不知道?人家米國人可是從小學,不,從幼兒園就開始了教授critical thinking 了。 critical thinking 就是 .....
好吧 ,我也講不清楚。。。(捂臉)
不過,有人能講清楚~~
看這裡,看這裡 Critical Thinking (豆瓣)
其實要講也是可以講清楚的~
可以用SAT作文的基本寫法來講,所謂「一道通,萬法通」。。。
什麼,你想聽?
那我就勉為其難講講好了~~(太無恥了)
批判性思考就是具體案例具體分析~~
原則:
1)時間角度
影響:短期 ,長期
發展過程:過去,現在,未來
對人的各個階段而言:嬰兒,青少年,成人
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影響:遠古時代,中世紀,文藝復興,產業革命,現代社會
2)領域角度
教育,商業,科學,藝術,政治,工程,社會發展,政府
3)同一時代的影響範圍劃分:
個人---社會----國家----全球
4)對人本質的影響劃分
生存狀況----社會構成-----人性
5)other
接下來分析所有答案,就需要遵從以上原則,你瞬間就能明白各個答案的局限性在哪裡,是不是很簡單啊~~(我果然是個天才)~~
你想要具體分析,我很忙的啦,數學專業,你懂的。。。
假如贊過五十的話,我就給給位展示下批判性思維如何分析問題。
無論 @采銅 先生信不信,反正我是不怎麼相信那些答案的。。。
---------------------------------------------------------------------------------------------------------------------------------------
@采銅 先生提的問題,趕緊放下先生推薦的《技術與文明》,嘗試答一答。答案涉及甚廣,小子勉強一試,請各位指正。
證明一個論斷是正確的唯一方法:
1)看收集的例證是否正確
2)看論證的邏輯是否正確
滿足上述兩點,則論斷正確。
簡而言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答案點贊數過高原因:
1)獵奇心理————屬於一種人的心理活動,每一個人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心理。簡而言之,獵奇心理就是:對別人不讓你去做的事想要去做,要看個究竟,並且好奇心特大。(百度百科)
大部分個體由於自身缺乏獲取可靠信息渠道和大部分行業內信息不透明產生對某個行業特殊的神秘感,如電力(國家掌控),珠寶(少部分壟斷)。當遇到關於這個行業的內幕或者表現出高價值的信息(有悖於公眾認知)時,往往會得到群體性大範圍關注。
比如,在大陸,無論是誰與他人分享了高層政治的秘聞,都會立刻在周圍的人際圈廣泛流傳。
2)從眾效應——從眾效應(conformity),也稱樂隊花車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百度百科)
這裡群體特指「關注度高」的用戶,他們的贊同往往帶動了廣大群眾點贊。被關注度高的用戶點贊答案,意味著在各個用戶界面上出現的頻率高。其次,個體順從關注度高的用戶意見,做出相同選擇點贊。
3)知乎的宗旨——分享你的觀點
從宗旨來說,知乎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教育型社區。知乎的教育性來源於高質量的用戶關於各個方面的精闢闡釋和分析,不能依靠知乎上的內容作為主要學習或者判斷的標準,就像 @yolfilm 所提及知乎最有效地內容是常識。知乎的本質類似於經驗分享型,經驗意味著局限性和時效性。同時,在瀏覽經驗分享型社區時,點贊是希望能有更多人能看到這個經驗,而不是驗證真偽。
4)個體的成功營銷
@吳遇安先生,倘若以下內容讓你感覺不適,請私信告知,我將立刻刪除。
軍師的一波推,分析法,態度上的壓制這些都是成功自身營銷的賣點。作為營銷成功的回報,軍師的答案往往會得到高票的贊。
高態度——強者(無論真的強還是假的強)的意圖更受關注,也就是更容易受到重視,甚至信任。自戀的人往往會被錯誤認為更有能力。(from @程毅南)
一波推——軍師的所有答案都有一個最基本的原理,網路遊戲是實力為上,邏輯分析能力因果至上,最後附上一些詳實的不為常人所知的案例分析。從原因到結果,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
簡潔——說話風格和排版
除此之外,多圖,搞笑,賣萌都符合當今快餐文化消費的標準,是當今流行的趨勢。
5)缺少高質量的專家
知乎的答案排序方式是本行業內人士點贊優先,但本行業人士是學生還是剛工作者有或是廝混多年的專家又是不同。以知乎的經營狀況,不能讓專家們無回報甄別答案的真偽,測評答案的適用範圍。
我點贊的心理流程:
點開知乎看看有沒好玩的——不關心,不關心,不關心。。。誒,有個奇葩的答案——那個XXX和xx都點贊了———XX都點贊了 我也點——點贊,讓更多人看到它。
他們不是在投票贊同,是在點贊。
建議每天限贊。
限贊可以避免濫贊,讓知友們理性地把贊「支付」給他們真正贊同的觀點。
其實真正的贊同是很少的,本身這個贊同就是個先入為主的用詞,對於我們一無所知的領域,我們又憑什麼贊同別人的觀點呢?所以我認為贊同是有問題的用法。
而且,人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僅僅贊和感謝十分地曖昧不清,知友不知如何表達自己複雜的情感,因而有些人用贊表達有趣,用贊表達感動,用贊表達佩服,用贊表達愛慕,用贊表達暢快,但是一個好答案只有一個要求是根本的,那就是有幫助,有時候這些特別的情感多了,反而把真正有幫助的回答給壓了下去,於是漸漸知乎變成了一個抖機靈賣雞湯的地方。
因此我覺得不僅要限贊,還要增加表達其他情感的按鈕。
易被輕信但實則錯誤的言論有兩種策略:一種可以歸納為巴納姆效應(如星座、算命),以及如題主舉例的顛覆常識言論。著重說後者:
這類言論的特點是多數都反常識,反邏輯,反智,藉助普通人渴望炫耀及與眾不同的心理傳播。在一定的範圍內(參見恐怖谷理論),對世俗觀念的顛覆越大,討論主題的影響越深遠,支持者的自主思考和邏輯就會「癱瘓」得越嚴重。
同理,當這些缺乏必要支持的言論被駁斥,推翻時,又會有相當數量的人去支持反駁的言論(即便這些反駁本身也不靠譜)。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針對某個回答的評論式回答反而佔據高位」的情況。
我們想要證明自己的正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知道真相(如1+1=2),而是建立在他人的無知和錯誤之上的正確。特徵是機智啊。
「說完,他轉身就走,廣場上外交官各個啞口無言,隨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不知讓上一代小粉紅高潮過多少次,不知為上一代小粉紅節省了多少衛生紙。最近剛好在複習心理學,其中就有「直覺與偏差」(Heuristics and Bias)的內容,我就把內容複製出來,僅供大家參考吧。
知乎用戶進行點贊的行為,往往並非經過考證,而是經過直覺來判斷的。當我們進行決策或者是判斷的時候,有時候會直接運用「直覺」或一般性常識進行決策。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省時省力,而且有的時候我們只是需要一個粗略的答案就夠了,所以一拍腦袋就作出決定,比較美,可以得到一個相對滿意的答案(即使答案錯了,我們也會有自我保護機制來逃避決策失敗帶來悔恨的方法)。既然有利,必然有弊,這種方式的決策在某些時候可能導致一些系統性的偏差。
關於決策的偏差,有以下兩種:
1.代表性直覺
學術解釋:人們通常會根據「A在多大程度上能夠代表B,或者A在多大程度上與B相似」來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這種原則被稱為「代表性直覺」。而在上述過程中,什麼是「A」和「B」,這取決於決策的情境,如果你估計A來自B的可能性,那麼A可能是一個例子或樣本,而B是一個種類或樣本總體。例如,A可能是一個個體,而B是一個群體,則決策的問題可能是A成員屬於B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如果你試圖判斷A在多大程度上是B導致的,那麼A可能是一個事件的結果,而B是事件的過程或原因。
例子:一個問題:琳達,31歲,單身,坦率直言,性格開朗。所學專業是哲學。當她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她就非常關注歧視和社會公正問題,同時參加了反對核武器的活動。請從下面選項中選出可能性更高的選項。
A. 琳達是一個銀行出納。
B. 琳達是一個銀行出納,同時是一個活躍的女權主義者。
超過90%人(被試有86人)選擇B,儘管有可能你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這樣的答案違背了概率的基本原則:兩個獨立事件(琳達是銀行出納和琳達是女權主義者)同時發生的概率不可能高於單個事件發生的概率。這被研究人員成為「結合謬論」。
特維爾斯基和卡尼曼得出這樣的結論:隨著情境中細節數量的增加,該情境發生的概率只會逐漸降低,但是它的代表性和由此帶來的外顯的可能性卻上升。我們相信,基於代表性的決策判斷是人們選擇喜歡選擇毫無根據的細節話情境的主要原因。例如,「被告由於害怕被起訴謀殺而離開犯罪現場「的陳述似乎比「被告離開犯罪現場」的陳述更有說服力。
所以,不要被細節迷惑,正是情境中的細節使整個情境看起來更加具有代表性,但是同時減少了發生的可能性。一般情境越具體,生動,其發生的概率越小--即使這樣的情境看起來能夠非常好地代表最可能發生的結果。所以,小心忽悠,當在聽某人說的天花亂墜的時候,可以考慮下這篇文章。
下面還有一個題,大家可以再嘗試下:
在未來10年中,你認為最有可能發生的事件是:
A 美國和俄羅斯將爆發一場全面的核戰爭。
B 美國和俄羅斯將爆發一場全面核戰爭,但一開始兩國都不想使用核武器,只是在捲入異常局部戰爭後,例如,伊拉克,利比亞,以色列或巴基斯坦等國家的戰爭,才被迫使用核武器。
來自:代表性直覺--不要被細節迷惑
同時,基於代表性直覺的還有:賭徒謬論
假定你連續投擲了三次硬幣(該硬幣沒有偏差),每一次的結果都是正面。如果你必須對下一次的投擲進行投注,金額是100美金,你會選擇正面還是反面?
代表性直覺可以導致人們承認「賭徒謬論」,即在一系列的壞運氣後必然會有好的結果出現,或者更加通俗地講,就是認為一系列結果相同的獨立事件必然會跟隨一個相反的結果。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人么錯誤地認為一個隨機序列必須具備具備代表性(即序列的每一個部分都必須看起來好像是隨機的)。在一個隨機序列中,如果只是看某一些局部的序列,它們看起來可能並不一定是隨機的。
人們常常認為在一系列的壞運氣之後必然會有好的結果出現(或者,使用更加一般的語言,就是認為一系列結果相同的獨立事件必然會跟隨一個相反的結果)。
來自: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漂亮心理學書籍。讀《決策與判斷》,學會適應"騙局"社會
2.易得性直覺
學術理解:如果能夠根據映入頭腦的現成例證(記憶中現成可得的)做出回答,那麼我們就會假定該事件是經常發生的,當運用這一認知規則進行判斷時,稱其為易得性直覺。簡而言之,就是說人們總是喜歡偏向於自己熟悉或者容易提取的信息來對某事進行決策。
來自:易得性直覺_百度百科
例子:
1.在美國,下面兩種情況哪一種更容易導致人死亡——被飛機上掉下來的零件砸死還是被鯊魚咬死?(被飛機上掉下來的零件砸死的多得多。。。注意。。這裡是指在飛機製作、維修車間里被飛機上零件掉下來砸死。。。囧)
2.每年死於糖尿病或者胃癌的人數與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胃癌死亡人數多得多)
通俗理解:有一些事件相對於其他事件而言更容易想到,並不是因為這樣的事件更經常發生或者具有更高的發生可能性,而只是因為這樣的事件更容易被提取。
我們去的信息的方式和過程決定了我們無法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信息。新聞媒體的連載報道,頭版頭條;你個人閱讀新聞的習慣,比如說你固定只閱讀某一類的新聞而忽略其他的;以及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RSS,SNS,微博等工具更加集中的匯聚了你所感興趣的事件,以及和你同一類人(朋友,同學)他們類似的感興趣的事件(別忘了,如果你對某個人的信息不感興趣,你可以取消關注)。這一切都決定了事件在你腦海中的易得性是有偏差的。如果你不假思索,不做調查的用你所能提取的信息來作為判斷的依據,那麼必然系統性的偏差就會產生。地球真的改成震動模式了嗎?天朝的負面新聞,腐敗程度真的更加嚴重了嘛?人們是因為微博而傾向於更善於獨立思考了嘛?
來自:直覺與偏差:易得性直覺
由於這種種的偏差,就導致了我們容易相信,容易輕而易舉的點贊
(心理學初學者,可能有諸多不嚴謹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因為這些答案「看起來是對的」,
而且「我的確不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
不知為何前面幾位都如此批判點贊者,難道你們沒有贊過自己不了解的問題下的回答么,說實話如果都知道答案,還上知乎做甚呢。ˊ_&>ˋ
不知者不罪,我點贊是由於我相信這個答案所以以為它是對的了,不代表所有點贊的人都從眾、沒有自己想法之類的吧,那麼最開始那些點贊的人,難道也從眾嘛。
我是學生,來到知乎,我假設那些掌握對我來說是未知的知識的用戶都是老師/前輩的身份,也許他們的回答有些不完善之處,但我沒有發現錯誤的能力(因為的確不了解),所以只能根據自己判斷來點贊。
私以為這種問題挺打擊答題者和點贊用戶的……回答是分享,點贊也是每個用戶的權利吧。
真的是兩千人讀完了那長長的答案然後覺得是對的,所以點了個贊嗎?才不是呢!誰在刷時間線的時候能有空讀完那麼長的答案啊,無非是把「贊」當成「想讀」來用了:答案挺長,贊的人也挺多,看著好像也說的很有道理,先mark一下,等我有空了再來細看。所以我現在遇到待讀的答案都收藏了,免得謬「贊」了誤導他人。但是收藏的操作不夠簡便,知乎真應該加一個「mark」功能。
我們自以為來到了一個沒有被「閹割」過的世界。但是我們卻不知道每個人的大腦在處理信息的時候都會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下意識有選擇的「閹割」一些信息。不過知乎這個平台信息的含金量已經夠高的了。
再者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最對的答案,只有最適合的答案。
當然也存在一些故意誤導其他用戶的。不過這些信息也會在人們發現後第一時間指正並摺疊,一面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在這點來看,知乎的自我糾正能力也是蠻強的。我覺得這個問題價值不大,希望題主能原諒我的觀點。
首先,正如你在提問中Quote的那個問題,那些知識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到的,但是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諸如首飾,家庭用電是我們所必須接觸的,這是造成普遍關注的決定性因素。倘若我們回答那些和我們生活不太相關的專業常識,我相信再怎麼言之鑿鑿都很難得到廣泛贊同。
其次,那些常識和我們平時所知道的知識出入非常大,甚至於完全相悖。譬如Quote中那個關於「地球一小時」的回答,雖然有疏漏,但是確實闡述了一個令我們瞠目結舌的事實,我們震驚,我們點贊,邏輯不存在任何問題。
再次,那些大家普遍認同的答案都是使用傾泄的語氣,每一個字都在透露著「愚蠢的地球人們,朕要讓你們接受真理的洗禮,接招吧哈哈哈哈」好吧我承認有中二病的成分在裡面。但事實就是如此,用一種「你們竟然不懂」的語氣,圖文並茂的形式,以及將自己畢生所學付諸於這個答案的魄力,我們紛紛點贊。
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那些受到廣泛贊同的人真的是用心在答題,我們每個人都有知識的漏洞,唯有敢於分享自己的知識,與更廣闊的人群交流,我們才有可能讓知識更趨近於沒有紕漏。感謝他們的分享,我們才會在生活中少吃虧,更聰慧呀麼麼噠。
我的觀點就是分享知識,討論知識,優化知識就是這個社區存在的價值,才是我們需要的知乎而不是隨便抖機靈。源於我們的判斷系統、對陌生事物缺乏了解(即信息不對稱和有限知識範圍)和我們經驗演繹推理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後此謬誤』。
從判斷系統上看我們有兩套判斷系統,基於慎密的邏輯思考推理系統和基於經驗直覺的快速判斷系統,後者類似我們的神經反射,在《決斷兩秒間》這本書中作者有提到專家鑒別一個高仿贗品的例子,基於過往豐富經驗在看到第一眼之後就判斷出該作品在某個方面異於往常同類作品,但這個專家卻無法將他覺得異常的地方講出來。我們往往高估自己在日常生活問題上已經是『專家』,因為對方回答的描述情況非常詳細,我們誤以為圖文並茂類似教科書標準內容的熟悉場景,沒有細加思考便相信了。
另外什麼情況容易產生後此謬誤呢?例如題主提問的題目:
為什麼我們容易輕信一個答案?容易被輕信事實上卻存在謬誤的答案有什麼樣的特徵?
題主如果試圖找出『容易被輕信事實上存在謬誤的答案』有什麼樣的共同特徵,再通過識別這些特徵幫助判斷,實際上就很容易產生謬誤,A情況的顯著現象是B情況,從A推出B是可以的,但是B的出現並不絕對導致A情況,兩者可能存在強相關性但是不存在因果關係。
誤判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盡量避免這種誤判只能通過獲得更多的信息進行交叉判斷修正觀點(尤其是相反意見觀點),和不輕易下定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