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一家未上市企業進行市值評估?


謝邀。private company 的估值方法 CFA、CVA 考試里都有相應內容,我可以先聊聊行業經(八)驗(卦),再講講學術派的方法。


對天使輪-A 輪的早期公司

早期公司營收弱,且需要大筆資金來拓展市場,往往財務數據有大額虧損,對看好公司商業模式的機構來說甚至是「早期虧得越多,未來賺的越多,因此估值越高」,因為技術類公司研發費用驚人,且僱傭行業資深高層組起的創始團隊的成本較高,比如最近大眾點評、美團的高層紛紛下海新零售領域的創業公司。因此對這類公司,有三種粗略的估值方式:

  1. 按核心資源/資產來估比如按人頭來估,尤其對技術類公司適用。早期技術公司看不到成品,更不用提營收預測。往往從微軟、google、亞馬遜直接相關部門出來做 AI 等技術的中高層就值大幾千萬甚至上億 RMB。同理,有些早期分時租賃、共享單車、聯合辦公空間會用汽車投放量、自行車投放量、工位或運營空間面積來做估值,均屬於「按核心資源/資產」的思路來估值。
  2. 按 P/S 倍數來估,尤其對偏消費類公司適用。不同行業 PS 各有差異,可以對標同業 private company 的水平,或者找二級市場的平均 PS 水平。比如明年收入預測 3 千萬 RMB 的公司,2.5 倍 PS,估值給 7.5 千萬。
  3. 按本輪融資額倒推。在早期融資時,通常對未來的資金需求有個預判,結合當前產品階段可以給自己定義成「天使輪」或「Pre-A 輪」等,再用「常見」的相關輪次稀釋比例倒推,就大致可以拍出一個估值了;有時候也會參考同行競品,看看在這個階段大家的估值一般是多少,根據團隊實際情況再調整。

當然,在現有財務數據不錯、未來預測有理有據的情況下,也可強行用 DCF,但往往會虛高的預測未來 3-5 年營收,估值偏差也會很大,因而投資機構並不買賬。此外,在競價機構較多的情況下,創始團隊較容易賣出溢價,相反則折價。比如現在非常火的「新零售領域」的創業公司,很少能找到早期報價 1 億以下的,甚至有 start-up 開口就 2-3 億,所以估值也會在一定範圍內跟隨細分領域的行情而波動。


對中後期公司

中後期公司不再以團隊價值或資源稟賦為首要估值要素,更看重財報及未來戰略,要拿出真刀真槍,因此必須要出具 DCF 估值模型給投資機構,同時會用可比公司及可比交易的市場法做更嚴謹的估值。

DCF(現金流折現法),就是將未來的銷售收入預測轉化成自由現金流,再逐年折現到現有時點並加總。其中,轉化方法是財務的基本功,這個公式及每步計算在 CFA 和 CVA 考試教材中都有詳細解釋,懶得翻書的也可以評論里提問。

但 DCF 其實有幾個坑,其中這三條限制比較致命:

  • 收入預測很難測。智能語音機器人做好了就能知道賣多少嗎?滴滴打車一上線就知道能收割多少用戶嗎?銷售收入增長定5%還是25%必須要有可實現的策略和渠道支撐,這就很考驗公司把「牛皮」變為「現實」的能力。中後期公司的一輪融資往往不是兩星期能搞定的,因為融資規模和估值都不低,因此需要長達幾個月與數十家機構談判、博弈,可能在年初開啟融資時做好的今年全年的預測,到真正臨近交易時已經是年中,銷售預測剛完成了 1/4 不到,這就非常尷尬了,要麼被砍估值,要麼重新做估值模型。所以往往公司都會把近一兩年的收入預測的增幅相對低而平穩,至少近期不會打臉,未來 5 年後的增幅再吹起來。
  • 假設公司永遠不倒閉。因為 DCF 是要把未來所有年份的現金流折現到當前時點,未來 3 年以後的行業動向誰說的好呢?
  • 折現率很難定,且對估值決定因素較大。折現率是將未來現金流折成現值的參數,定高了,估值會低;定低了,又不符合比二級市場風險高的事實。

市場法很好解釋,找到同一個細分領域的公司或同類交易的公司進行對標,虧損公司常常對標 PS 倍數,或圍繞 EBIT 相關的倍數。但市場法也有幾個大坑:

  • 有些初創領域沒有同類公司,比如共享單車剛出來的時候,很難找到競品,投放市場不同、技術解決方案不同,那隻能用單價推導這種財務模型,比如每輛車每天租幾次,一次多少錢,每輛車每天攤薄的搬運成本、維修成本是多少,每年在租時間有幾天,來推算每輛車每年運營的收入和支出,從而推算整體收入和開銷。
  • 一級市場很難獲取真實數據或參考價值較低。運營和財務數據是早期公司的重大機密,掌握了競品的數據,也就掌握了對方的戰略打法。因此做估值時很難拿到對方的真實數據,網上公布的估值和融資規模都是有一定水分的,號稱只報道真實投融資數據的創投媒體也並非真實。比如「融資規模數千萬」,往往只融到 1 千萬,「融資規模 2 億元」,有 1.5 億就不錯。這就對做財務模型的同事非常不友好了。

學術派做法

DCF 就是學術派方法之一,只不過學術派會更加嚴謹而複雜。包括:

  • 查找大量同行業的 public company 的數據來做對標,用 Pure-play method來將 public 的數據轉為 private 的,這樣獲得後者的係數 eta ;通過係數計算出股權的成本;
  • 再算出合理的 WACC,即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包括股權和債權的成本,這才能通過 WACC 折現。
  • 此外,還需要做多組雙因素敏感性分析,來看各參數對估值的影響程度。

學術派的市場法估值也會用大量估值樣本來計算多種比例,比如,EV/Sales, EV/EBITDA, EV/EBIT, EV/FCFF, P/E, P/FCFE 等等,(注意分子分母必須是同層面的參數,權益相關/權益相關,公司整體相關/整體相關,估值是與股權對應的,企業價值是與整體公司對應的,不能交叉對比)。通過這樣的方法同時做多種比例的對標,再選取合適的倍數區間,最後推算出合適的估值區間,而不是某個估值數值。落在區間內的價格都是可被接受的最終交易價格就看雙方的博弈能力了。

此外,還需注意一點:同一標的對財務投資人和戰略投資人來說估值不同,因為戰略投資人可獲得與投資標的的協同效應,因而對成長性較好的公司應比財務投資人給出的估值更高,且持有周期更長。

對估值興趣也可以同時參考我的另一篇回答:

一家公司的「估值」是怎麼估出來的?誰來估?

另外,也推薦大家多看財務相關的專業書籍,這份書單中也有直接講授估值方法的書,會幫助你開闊思路,如何學好財務分析?有什麼樣的入門書籍和進階書籍推薦?

當然,最簡單粗暴能掌握估值建模的方式就是和我一樣去逼自己考試,一想到高昂的報名費(笑臉),也就硬著頭學會了,比普通翻翻書的收穫還是有本質區別的,估值相關內容可以直接考 CVA(我正在默默備考),也可以考 CFA 二級,涉及 DCF 的內容較多且深入。歡迎多交流!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到你。


題主提出的所謂「未上市企業的市值評估」應該指的是「未上市企業股權整體價值評估」,關於此問題要仔細回答,十篇博士論文都不夠,以下進行簡要介紹。

1、最流行、最直觀、最為人熟知的,也是投行、PE、VC人士常拿出忽悠的,也是被濫用得最廣泛的就是@田牧著重提到的相對估價法(也就是基於市場途徑的評估方法,又稱為市場法、市場比較法等,其實本人更傾向於稱之為基於市場途徑的評估方法,畢竟將市場價值主要歸因為一個因素是不太合理的,目前計量經濟學、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很多新的方法也可以歸為此類,例如支持向量機方法、神經網路、回歸分析、因子分析、模糊貼近度等技術,這些方法的原理都是通過將可比上市公司與待評估公司進行對比,尋找最為可比的上市公司,總結影響估值的因素)。其原理是找到一個決定待評估企業的股權價值(或者公司價值)最為關鍵的因素(例如凈利潤、銷售收入、凈資產、EBITDA等),通過分析與待評估上市公司在業務、規模、風險相似的上市公司的股權價值(或者公司價值)與該因素的關係,得到相應的估值乘數(例如市盈率(p/e)、市凈率(p/b)、市銷率(p/s)、EV/EBITDA)。通過得到相應的估值乘數乘以相應的因素即可得到待評估企業的股權價值(或者公司價值)。
@田牧尤其推崇EV/EBITDA乘數,其實該乘數也不是那麼神,要根據評估的企業所經營的業務及所處的行業具體分析,一般而言重資產的行業例如鋼鐵、公共事業、銀行等企業適合用市凈率,處於成熟期的、具有穩定現金流的企業適合用EV/EBITDA、市盈率等,成長型企業比較適合使用PEG乘數及PERG乘數,屬於初創期未盈利的、或者帶有明顯行業特徵的一些企業就要特別分析了,例如APP類的用活躍用戶(用戶規模)、網站用點擊量等。
使用以上乘數進行估值時需要注意的點非常多,尤其要注意一點就是乘數的分母及分子應該保持一致性,是屬於公司估值乘數還是股權估值乘數需要分清楚。例如EV/EBITDA是一個公司估值乘數,評估結果為公司的整體價值,要得到題主所說的「市值」需要減去有息負債的價值,EBITDA體現的是公司全部所有者(包括股權所有者和債權所有者)的回報,因此有些分析師使用P/EBITDA乘數進行估值是不合適的。

2、第二種是應用的比較廣泛,也最受質疑的是收益途徑的估值方法(市場上一般都稱為收益法,實際並不全面,隨著各種新技術及新理論的陸續出現,比較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基於收益途徑的估值方法,例如EVA估值方法、剩餘收益估值方法等等)。其原理就是將該企業未來年度取得收益折現到目前的價值加總。與相對估價法一樣,收益法也分為股權現金流估值及公司現金流估值(或稱為自由現金流估值),由於公司現金流估值時體現了公司的整體獲利能力,可以避免資本結構不同、債務融資成本差異對公司估值的影響,同時可以按照公司的目標資本結構估值,可以分析公司的最優資本結構,所以目前大部分評估股權價值的評估師一般採用自由現金流估值模型估值出公司價值之後,減去公司的有息債務價值得到公司的股權價值。
使用自由現金流模型進行估值主要分為三步:
第一步,預計未來年度的公司現金流。此處一般會根據企業未來發展實際進行分析。技術上一般以歷史數據為基礎再加上管理層預測為輔助,可以採用概率分布、蒙特卡洛模擬、回歸分析等等各種計算機技術及統計方法。
第二步,根據公司的現有資本結構、行業特性、宏觀形勢等等,合理預計折現率。自由現金流模型採用的是公司的綜合資本成本(WACC),需要分別估計債務資本成本和股權資本成本。由於WACC=D*(1-T)/(D+E)*債務成本+E/(D+E)*股權融資成本,D、E均表示的市場價值,一般在計算時先以賬麵價值代入計算WACC,然後採用迭代法得到真實的WACC。股權資本折現率的取得辦法一般為風險加總法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第三步,根據模型估算出公司價值(使用迭代法最後收斂到正確的公司價值和綜合資本成本),估計有息債務的市場價值,公司價值減去有息債務的價值。目前國內主流的評估師一般認為有息債務的賬面值即為評估值。

第三種,為國內大部分評估師會使用(比較保守,國有資產評估中尤其常見),在部分企業身上比較適用的方法,即基於資產途徑的方法(市場上很多人一般簡要稱之為成本法,部分稱之為資產基礎法)。其原理是考慮重新取得該企業的全部資產需要花費的資金為多少。該方法在評估大部分有形資產時比較實用,但是在評估無形資產和商譽時就不可避免的摻合著收益途徑和市場途徑的估值方法,所以稱之為資產基礎法是比較合適的。

在資產評估報告中,大家一般會見到兩種評估方法,這是《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建議的,國有資產評估更是有明確規定,必須使用兩種方法。所以配合一般為資產基礎法+收益法或資產基礎法+相對估價法。

第四種,即針對目前的很多高科技公司、孵化期的企業,由於尚未產生利潤、甚至可能都未產生穩定的收入,這種情況下除了上面說的採用點擊量、活躍用戶數等方法進行可比估值外,部分分析師採用期權定價模型對以上公司進行估值。(大部分停留在理論探討階段或者作為一種輔助驗證手段,擺出來作為結論的比較少。)其原理是將公司的股權視為一個買方期權,買方期權的價值=公司的整體價值-全部債務的價值。由於該方法使用場合比較有限,在此不再贅述。

另外由於是評估的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權價值估值,採用市場途徑估值中,選取的可比公司均為上市公司,計算出股權價值後,需要考慮缺乏流通性折價對股權價值的影響。根據國內的研究成果(當年的股權分置改革為這部分研究提供了素材),缺乏流通性的折價比例如下表所示。


通常情況下用同行業同規模已上市公司的multiple來估值(Comparable Companies). 有時也會用市場上同行業併購估值的multiple來估值(Comparable Transactions).因為併購出價受多種外部市場因素影響大,因此一般是用comp com估值的。

一般行業估值用的是EBITDA的multiple。用EBITDA的好處是公司資本結構和增長模型(有機/無機)對EBITDA影響小。選取業務重合規模接近的上市公司,看他們的multiple,根據未上市公司的風險打個折。不同行業的multiple會很不一樣。比如醫療行業的EBITDA multiple常常到10x, consumer staples大概就只有8x, 電信業大概只有5x.

對金融企業,因為金融企業的主要盈利模式為duration mismatch,就是短借長貸,所以利潤率跟風險往往成正比,看利潤估值也就失去意義了。對他們一般用P/B multiple, 看他們(有型)凈資產大小估值。這個multiple通常是不太到1。

對互聯網企業,因為用戶數要達到critical mass才能有持續盈利可能,所以企業往往為了擴張長期負利潤。這時的估值往往是營收和活躍用戶數相結合。

對高科技企業,比如特種醫藥行業,早期投入大,但是直到產品取得商用許可前都不會有盈利。這是投資是按照milestone來估值的。研究到哪個階段就估多少。


不是很理解高票答題是如何長篇大論得出那麼多估值方法的,未上市公司的數據基本上沒幾個人拿得到,所以都是能拿到什麼數據就先用什麼數據估值,比如能拿到用戶數,那就看類似上市公司的市值/用戶倍數然後乘以該公司用戶數;如果能拿到銷售額就用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P/Sales;以此類推。

VC/PE投資案例中,都是先用上面的方法大概算一算估值腦海中有個概念,然後接觸目標公司,後續管理層如果有意向推進並且簽了NDA開始提供一些財務數據之後再開始做詳細的估值模型。

如果說全套數據都能拿到,那估值方法跟上市的公司能有什麼區別?相對估值+絕對估值,詳見:朱英楠David:一家公司的「估值」是怎麼估出來的?誰來估?


樓上的都是大神,我就補充一些方法選用的想法。我個人比較偏向於基礎法和市場法,因為收益法是最為備受質疑的,雖說可以忽悠過兩三年才會看出問題,但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風險博弈。如果咱們對於未來預測真的那麼準確,直接炒個股算了。而且很多假設前提和收益預測是過於樂觀的。
至於資產基礎法,大部分評估人員都懂,甚至部分審計會計同事也懂。不過在準則又說道,在持續經營為前提的企業,資產基礎法不是唯一標準(只是大概意思,具體文字忘了,懵....)。而且,用賬面總資產的價值只能算是重置了一個資產組合,其中並沒有包含搞笑的管理和創新能力,也沒有所謂的市場份額(PE和VC很喜歡的),純粹沒有生命力的企業。大部分的自行研發專有技術,學習曲線,平拍,銷售網路,團隊,管理制度,管理價值等等都沒有真實的反映其實際價值(中國資產評估2015年第一期劉大大的文章,只是個人理解的大致意思,詳細我也忘了,懵....)
資產基礎法是需要,只為佐證,我偏向市場法。在國外75%以上的評估是通過市場法進行估算,他們有大量的數據,有專業的財務諮詢分析,有信息量化,這是我們相對來說沒辦法媲美的。


一般估值的方法是通過收益法來做!通過預期收益,通過行業的係數進行調整,我們做的很多,能幫助你啊!

被用得最廣泛的就是相對估價法(也就是基於市場途徑的評估方法,又稱為市場法、市場比較法等)。其原理是找到一個決定待評估企業的股權價值(或者公司價值)最為關鍵的因素(例如凈利潤、銷售收入、凈資產、EBITDA等),通過分析與待評估上市公司在業務、規模、風險相似的上市公司的股權價值(或者公司價值)與該因素的關係,得到相應的估值乘數(例如市盈率(p/e)、市凈率(p/b)、市銷率(p/s)、EV/EBITDA)。通過得到相應的估值乘數乘以相應的因素即可得到待評估企業的股權價值(或者公司價值)。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樓上都是專業人士的專業工具,談談非專業人士的簡單操作:
1、重資產企業用X倍市凈率估值;
2、盈利能力高且穩定企業用Y倍市盈率估值;
3、標杆參照:一是同類上市公司市凈率、市盈率;二是同類企業IPO估值水平
4、劃定大概估值區間,談判


很多情況是幾個老闆喝頓酒,一開心就訂了個價格,然後打工仔就要按照這個目標價位倒推到各種估值方法里,然後有模有樣的做相對估值和dcf,最後東調西調的,數終於碰上了~就這樣,很多估值方法也就是走個過場。


我是研究價值投資的 寫太多(複製太多)沒人看 簡單地說
1:對於普通企業可以用成本重置法,也就是假設你花多少可以重建一個差不多樣子的企業,其實大部分的企業適合這樣子估算。
2:對於已經取得了行業長久優勢,在可預見的未來幾乎不可能被替代的可以用合適的市盈率和未來市盈率(參考未來業績估算)
3:企業估值是藝術不是科學,沒辦法很準確的估算,必須要估算的話就隨行就市,就像一處房子參考附近的樓盤和檔次定價,當然了這個是價格不是價值。


一、 相對估價法


最流行、最直觀、最為人熟知的,也是被濫用得最廣泛的就是相對估價法(也就是基於市場途徑的評估方法,又稱為市場法、市場比較法等,其實本人更傾向於稱之為基於市場途徑的評估方法,畢竟將市場價值主要歸因為一個因素是不太合理的,目前計量經濟學、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很多新的方法也可以歸為此類,例如支持向量機方法、神經網路、回歸分析、因子分析、模糊貼近度等技術,這些方法的原理都是通過將可比上市公司與待評估公司進行對比,尋找最為可比的上市公司,總結影響估值的因素)。


EV/EBITDA乘數,要根據評估的企業所經營的業務及所處的行業具體分析,一般而言重資產的行業例如鋼鐵、公共事業、銀行等企業適合用市凈率,處於成熟期的、具有穩定現金流的企業適合用EV/EBITDA、市盈率等,成長型企業比較適合使用PEG乘數及PERG乘數,屬於初創期未盈利的、或者帶有明顯行業特徵的一些企業就要特別分析了,例如APP類的用活躍用戶(用戶規模)、網站用點擊量等。使用以上乘數進行估值時需要注意的點非常多,尤其要注意一點就是乘數的分母及分子應該保持一致性,是屬於公司估值乘數還是股權估值乘數需要分清楚。

二、收益途徑的估值方法


第二種是應用的比較廣泛,也最受質疑的是收益途徑的估值方法(市場上一般都稱為收益法,實際並不全面,隨著各種新技術及新理論的陸續出現,比較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基於收益途徑的估值方法,例如EVA估值方法、剩餘收益估值方法等等)。其原理就是將該企業未來年度取得收益折現到目前的價值加總。與相對估價法一樣,收益法也分為股權現金流估值及公司現金流估值(或稱為自由現金流估值),由於公司現金流估值時體現了公司的整體獲利能力,可以避免資本結構不同、債務融資成本差異對公司估值的影響,同時可以按照公司的目標資本結構估值,可以分析公司的最優資本結構,所以目前大部分評估股權價值的評估師一般採用自由現金流估值模型估值出公司價值之後,減去公司的有息債務價值得到公司的股權價值。

三、基於資產途徑的方法


第三種為國內大部分評估師會使用(比較保守,國有資產評估中尤其常見),在部分企業身上比較適用的方法,即基於資產途徑的方法(市場上很多人一般簡要稱之為成本法,部分稱之為資產基礎法)。其原理是考慮重新取得該企業的全部資產需要花費的資金為多少。該方法在評估大部分有形資產時比較實用,但是在評估無形資產和商譽時就不可避免的摻合著收益途徑和市場途徑的估值方法,所以稱之為資產基礎法是比較合適的。在資產評估報告中,大家一般會見到兩種評估方法,這是《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建議的,國有資產評估更是有明確規定,必須使用兩種方法。所以配合一般為資產基礎法+收益法或資產基礎法+相對估價法。


四、期權定價模型對以上公司進行估值


第四種即針對目前的很多高科技公司、孵化期的企業,由於尚未產生利潤、甚至可能都未產生穩定的收入,這種情況下除了上面說的採用點擊量、活躍用戶數等方法進行可比估值外,部分分析師採用期權定價模型對以上公司進行估值。(大部分停留在理論探討階段或者作為一種輔助驗證手段,擺出來作為結論的比較少。)其原理是將公司的股權視為一個買方期權,買方期權的價值=公司的整體價值-全部債務的價值。由於該方法使用場合比較有限。


未上市公司市值評估方法有兩大類,但是這麼學術的東西寫出來既不會有高贊也不能吸粉,不如我給大家講個笑話吧。

(請假裝有笑話寫在這裡,都特么給我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於是各路知乎er紛紛點贊


折算凈資產和未來幾年每年收益,然後給予一個5倍左右的估值


券商的做法 和我們專業評估機構肯定是不同的
評估就三種方法 資產基礎法 收益和市場法
市場法最近出事挺多的。。所以現階段來說收益法肯定是主流
市場法局限太大 很多信息不透明也是用起來比較麻煩的原因


我做了一個網頁,輸入幾個數據直接得出結果,市盈率是取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按照行業和規模打折,自己測試的結果還算是挺靠譜,非上市企業估值模型,請大家幫忙看看


看整體的實力吧


估值是一門藝術,未上市企業分為互聯網企業和非互聯網企業,一般非互聯網企業採用的是評估的原理。


既然題目中出現了未上市企業這個詞,那麼我想你的估值是為了計算上市後股價而準備的吧。那麼可以用已上市類似規模的同行業企業,作為估值參照。但是這個評估體系的誤差很大。同行業企業的管理水平差異很大的我個人認為這個數值的實際意義不大。
以我個人有限的幾次經歷來說,我用的是企業前景評估。比如某銀行的少數民族特色業務,某醫藥的專利。這些都對估值起到了很強的放大作用。另外企業管理層的人事結構,高管的關係背景,我認為其對企業的估值影響尤其大,甚至是第一位的。這個原因你懂的


謝邀,雖然有諸多量化估值方法,但是只能告訴你他大概是被低估還是被高估。最終的定價依舊是結合市場情況以及雙方意願。。


首先看公司所處階段

從關鍵指標看:用戶數(MAU)、單用戶貢獻(ARPU)、收入(S,sales)、凈利潤(E,earning),自由現金流量FCFF 都可以用來估值。

方法從公司所處階段的順序:拍腦袋(行業經驗)、倒擠(對賭指標倒推投資時點估值)、市場(PSPEPBPSEVEBITDA)對比、DCF(現金流貼現)


建議花幾個月時間去學習一下financial economics的基本知識。


你是想完作業,做估值模型或者相關論文呢,還是真想探究一下,確定一個實際可行的價格,這裡就牽扯到收購價格了,既然是評估,這裡的問題還有就是,你是要不要把「預期」考慮進來,這樣主觀性就更大了,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方法還是,實例的某個公司,然後,做多了,才能有一套估值的思路和模型,紙上談兵,有種拉不出xiang的趕腳~


目的不一樣,估值的方法不一樣。企業處於的發展周期也決定可以採用不通同的方法。從股權質押來看,如果企業剛成立不久,還沒有形成持續穩定的收益,未來收益難以預計,可以採用成本法評估,找出其主要溢價資產或跌價資產,計算出公允價值,用公允與資產賬麵價值的差加所有者權益,就差不多是企業的估值了。如果企業是可以產生穩定收益,可以採用凈收益來估值,一般凈收益10倍就是企業的估值,當然還要加減非營運資產和負債以及付息債務。


如果一家企業被談到資產評估,呵呵這家也就不值錢了,好的企業是不能精確評估!


推薦閱讀:

TAG:估值 | 財務 | 財務管理 | 資產評估 | 財務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