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類媒體上經常出現的,金融業內人士最不能忍的常識性錯誤有哪些?
包括常見概念和邏輯的混亂等。
謝謝邀請,一直沒法回答這題,因為各種錯誤散見於各篇文章中,引用說明十分困難,而且也很難說哪個錯誤「最」讓人難以忍受。直到出現了這篇:
反智的人口增長理論可以休矣(一)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葉檀
他讓我有機會在一篇文章一個答案里把許多錯誤過一遍。開始。
……也就是說,在這二十年的時間裡,人口凈增長48.5%。因此,人口從1949年的5.4億上升到驚人的8億多。我們難以忘記慘死夾邊溝的右派們,但在那個人口狂野增長的時代,因為人口增長,人命反而廉價,人的尊嚴可以忽略不計。個體的生命價值是有意義的,當人口變成讓人目瞪口呆的數字,個體的生命被塵埃掩蓋。
最不能忍受的錯誤之一:為了論述觀點,引用材料文學化詩意化,生搬硬套。夾邊溝的沒有尊嚴的死亡慘劇,是因為人口太多了嗎?「因為人口增長,人命反而廉價」,這算什麼話?夾邊溝發生在大饑荒時期,當時人口幾乎沒有增長,有一年還在凈減少!
現在的人口增長,我們以13億的基數計算,假設人口凈增長率按照保守估計為0.5%,按照指數增長,20年後人口將達到14.36億,這個數據還是可以接受的。
0.5%的增長率是個保守估計,1990年前後中國嬰兒潮期間、人口出生率曾小幅回升到2.3%,此後人口出生率逐步放緩,到2010年已降至1.2%左右。如果按照1.2%的人口出生率計算,20年後中國的人口增長將達到16.5億;一旦增長率恢復至2.3%,那麼20年後中國的人口將達到20.485億,到那時,中國恐怕得率先移居到火星尋找資源空間了。可見,就指數式增長而言,一旦增長率突破某個範疇,將是爆炸性增長。
最不能忍受的錯誤之二:是個數字就能算,量綱?看不見!葉女士算了一遍,13億的基數,0.5%的增長率,在20年後是14.36億。葉女士又算了一遍,13億的基數,1.2%的出生率,20年後16.5億。老葉,0.5%的增長率是1.2的出生率和0.7%的死亡率減出來的呀,你用同一個數據來源算兩遍,一遍讓人死亡,一遍一個不讓死,這算什麼意思嗎。
……短短兩三百年間,隨著土地兼并與人口增長,原有的經濟模式不勝負荷,進入新一代的朝代循環期。當時,沒有基於科學與人性的人口主動控制,只有通過瘟疫、朝代更替與局部戰爭殘酷的屠殺、社會動亂以減少人口……經此損失,中國人口一度下降到1.4億多,康熙中期起回升到1.6億,此後開始穩步增長。從人口史的觀點看,清代的人口年平均增長率雖然只有千分之五,但一百年間人口可以增加1.65倍,兩百年間可以增長2.71倍。後人稱為「人口激增」。1949年後,人口年平均增長率長期維持在2%,是名副其實的「人口爆炸」。
再看中國的超生人口,可以歸入難以統計的灰色人口一類。引用一組計生委的數據。2007年12月6日,上海市人口計生委發布消息,上海去年的流動人口已佔全市常住人口的1/4。另據報道,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市總人口已經突破1700萬,其中,流動人口為510.7萬,約佔總人口的1/3。
最不能忍受的錯誤之三:思維跳躍,指東打西,邏輯混亂。上面那段,前面還在論述人口高增長率會碰到馬爾薩斯陷阱,導致瘟疫和戰爭出現減少人口,怎麼轉眼就人口激增人口爆炸了呢?說好的瘟疫減少人口呢?馬爾薩斯醬油打好回家了嗎?可是怎麼毫無預兆地怎麼又跑到中國超生人口和灰色人口了呢?為啥又跑到外來人口佔北京人口1/3了呢?我的頭好昏啊,好想吐!
據2002年國家計生委的開展的「城鄉居民生育意願調查」表明:如果沒有計劃生育政策的限制,北京、廣州、武漢、西安等地白領,選擇生育兩個孩子的要比希望生育一個孩子的多34.6個百分點。
最不能忍受的錯誤之四;歪曲、誤導以及選擇性的引用。只要好好讀過那次生育意願調查的報告,就能很清楚地得到這麼一個結論:大城市居民的生育意願在有無計劃生育的情況下幾乎沒差別,都遠低於更替生育率2.1,更重要的是真實生育率還要進一步低於意願生育率。但奇妙的是葉女士這麼一寫,這次調查的結果反而變成「沒有計劃生育人們都要生二胎了太可怕了」,生二胎難道不應該是很正常的現象嗎?就是因為大家都生一胎,中國的老齡化才會到現在這種萬劫不復的地步。
好了,先到這裡,葉女士說她還要寫「反智的人口增長理論可以休矣(二)」,我們期待她來給這個問題提供更多彈藥。
舉個例子,最近剛剛有個西藏的企業過會了,媒體的文章說企業以前嚴重虧損,後來依賴地方政府的補貼支持才盈利的,如果政府取消補貼的話還有可能重新虧損。然後還舉了一些數據,一年幾千萬的補貼之類的。
實際情況是:
1、該企業一年利潤幾個億,補貼幾千萬其實影響不大,取消掉也絕不會虧損
2、證監會對政府補貼比例有限制,該企業沒超過上線,不違反發行條件
3、發行估值的時候,投資人也會把不靠譜的補貼排除在外,只用正常的經營利潤來估值
所以政府補貼這件事情其實和企業的盈利、過會、定價發行都完全沒有關係,但是記者一寫就變成了非常嚴重的情況,企業前景好像都岌岌可危了。
其實財經記者對IPO的審核規則、定價方法是了解的,企業的財務數據也都公開著,沒有任何理由寫出這樣的報道來。我們看多了以後才知道,一小部分是記者水平問題,大部分其實是媒體的態度問題,很多媒體壓根就沒打算認真寫。
現在每個IPO企業上市之前都一定會出現大批劣質報道,甚至一些媒體就直接給企業打電話說我們這收到了企業的負面材料,希望你們能夠考慮處理一下,只差說出「敲詐」兩個字了。這種所謂負面報道已經成了一些媒體的生財之路,就是要寫得錯漏、混亂,而且越錯越好,越錯越有效果、有發行量和影響力,才能掙錢吃飯。
要我說,報道本身的錯誤還在其次,但是很多媒體明知道這樣卻完全不改進,甚至刻意的、主動的誤導大家,越錯越遠,這才是最難以容忍的。
想到哪就說到哪了,好像有點跑偏了,哈哈。中國投資美國債券說成是中國給美國借錢當債主冤大頭。
起征點!!!前段時間各種媒體宣傳個稅修改的時候,包括一些學者都在用起征點的說法。
其實準確的概念 應該是 免徵額。
看項目之前答一個:最不能忍的常識性錯誤就是媒體誤認為註冊資本代表公司實力~
實際上註冊資本分認繳和實繳,現在註冊資本的實繳已經沒有期限承諾限制,「如果非要為這個承諾加上一個期限」,不要超過公司經營期限就可以。工商默認顯示的註冊資本是認繳資本
這意味著許多公司註冊資本看上去很多,實際上認繳很少,這就是很多騙子公司的做法,註冊一堆公司,註冊資本都很高,給普通人偽裝成實力很強的樣子~比如前段時間那些被曝光的中晉,大大,e租寶
~~~~~~~~~~~~~~~~~~~~~~~~~~~~~~~~~例子分割線~~~~~~~~~~~~~~~~~~~~~~~~~~~~~~~~~~
今天在澎拜新聞上還看到犯這樣錯誤的一篇:
「起底張雨綺閃婚者袁巴元:身家上億,旗下時裝公司擬上新三板」
其中關於袁巴元身家上億的依據的是這樣一段:由於沒有上市,袁巴元旗下企業的實際市值尚未可知,但註冊資本依然可查。據天眼查資料顯示,袁巴元旗下7家公司的註冊資本少則1000萬元,多則6000萬元,總計達到2.2億元人民幣
我順手查了前三家,沒空一一查~平海房地產是實繳,其他幾家可不是哦~~
大家有興趣的可以查著玩,比如用工商的公開信息系統: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或者第三方軟體如啟信保,企查查企業註冊信息查詢,企查查 - 【2016最新工商企業信息免費查詢
1?經常有人報道儲戶被坑,其實是儲戶自己在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上概念混亂。2.財經專欄里M1、M2、M3的概念經常都是混亂的,反正一通脹就罵國家印鈔票。3.不就是個貨幣的乘數效應嘛,好多記者寫出來好像發現了世界上最重大的秘密一樣寫的懸念迭起
起征點vs免徵額
減速vs下降
成本vs費用(這個有點要求高了哈)
企業債vs公司債
私募股權vs私募
利潤vs毛利潤
凈利潤vsEBITDA
地產持有型企業用市盈率衡量vs市凈率
資本化率在物業評估(乃至其它具有成熟評估模型的資產)有特殊的意義而和一般說的資本化不是一個內涵
基金經理vs投資經理
------
再說幾個常見白痴的領域:
一旦報道董事會
一旦報道泡沫
一旦報道估值體系
一旦報道融資輪次
一旦報道可轉債/優先股
別急,二級開始
一旦報道基點
一旦說起var
一旦想用媒體的語言解釋公募基金的區別
一旦報道政策與潛規則模糊的領域,比如上市條件
一旦報道與上市原則衝突的協議
拐點!尤其用在房價拐點,拐點是表示二階導數為零且三階倒數不為零時的點,是一個速率變化的點,往往被用作極點了,向上或向下方向改變的點!就像房價下降說成拐點來臨是錯誤的!
騰訊財經每期的財經觀察都是大概搜集些似是而非的所謂材料,貼上一些早已泛濫的言論再加上編輯一些聽不懂的胡言亂語,最後給網民下了倆基本沒什麼差別的選擇題,論點更是武斷到不行,再加上跟風者的一番大言論,使得該文頗有某街專業評報的風範。
極不靠譜的統計數據。
劉夢熊,葉檀,郎咸平
潛移默化的 網路財經文章 的 影響性 錯誤:
怎麼解釋這個標題呢,一句話解釋:你這樣子的文章看得多了,以後的思想就會隨著他的錯誤再錯下去,不及時糾正,其實你對於投資的每100個思路,其實絕大多數都是錯的,錯誤積少成多。
黃老師給大家做的工作就是指出這些文章的錯誤的地方,讓大家不容易被誤導。這樣也能提高大家投資水平。希望大家仔細閱讀發的鏈接,整體看完之後再看黃老師提出的重點部分, 和總結錯誤描述 引起思考
(1)http://finance.qq.com/zt2014/focus/bafeite.htm (標題:困境中"股神"的投資之道)
第三段最後一句:
多數股東依然認為,將錢交給股神獲得的回報,要比把錢交給自己去投資獲得的回報更高。
黃老師點評:這話99%的人看著都覺得對,其實是完全錯誤的。難道分紅了你再去買入公司,你就不是把錢交給股神了嗎。這個的關鍵點在於伯克希爾公司的 PB的高低。如果PB在1左右,分紅或不分紅 影響是差不多的。而當前由於ROE是在15%左右,PB大於1 。所以分紅率越高實際收益率越低。而當PB開始低於黃氏價格(《黃氏財經》第五課 黃氏價格 中等難度視頻)的時候 分紅的槓桿收益率作用就會開始爆發性顯現。 所以股神考慮的給不給大家分紅是基於當前的股票估值,而並非大夥是否樂意繼續把錢投資股神的公司 。如果你還沒聽懂黃老師的解釋,黃老師給你個形象的比喻:情況一:貴州茅台44塊錢的每股凈資產,股價是160元。如果不僅把每年的利潤全部分紅,連企業都清算完把每股44塊的凈資產給你,你是不是虧慘了呢。要知道你買入的價格是160,他把公司清算完,註銷貴州茅台公司,一共給你44塊。情況二: 而當你44凈資產的茅台,賣20塊錢一股的話,他無論分紅或者 清算公司,對你來說 收益都是 非常大的。( 20塊錢買入,馬上分44塊)。
(2)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70,20140519385365593.html
皮海洲:銀行股是永遠填不滿的大坑 誰敢買藍籌連為什麼要融資,和以後是否需要再融資都 弄不清楚,還 道聽途說 發表言論誤導他人,有良心嗎?連世界銀行歷史都沒研究透的人有什麼資格發出這種言論,希望作者仔細研究過世界1000大銀行的過去百年的歷史,弄懂銀行結構和所有業務,再思考融資的目的,還有來黃老師這裡補補基礎的經濟和投資課程。具體的解答請看 黃老師教學14 笨蛋投資者存在的錯誤思想(1)的最後一篇 ,銀行為什麼需要再融資。
黃老師 一貫討厭濫竽充數 嘩眾取寵之類的人。但是大家也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電視機上 從來就不播放 深奧的數學知識, 而喜歡播放各種八卦呢(明知道知識比八卦更重要)。 原因其實也簡單,受眾面要廣的 他一定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的東西,這樣表面接受容易也讓人直觀感受很爽。而真正智慧的東西永遠不是表面可以理解的,所以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思考真正的智慧。
經常看財經網站,本來又是投資專業,感覺媒體看問題比較極端,就像看一隻大象,不是看屁股就是看頭,沒有從整體上看問題,比較極端,可能與媒體為吸引大眾眼球有關吧,雖然當時看的過癮,但對整個事實比較了解以後,又上當的感覺,所以看媒體報道要看的是發生了什麼事,而不要看其結論;作者在寫文章時也要盡量避免輕易下結論!!
起征點與免徵額亂用!起征點是稅法規定對徵稅對象的數額達到起征點的就全部數額徵稅,免徵額則是僅對課稅對象超過免徵額的部分進行徵稅。
所以我們通常所說的個人所得稅的3500,應該叫做免徵額而不是起征點!!!
如果你實在分不清,保險不出錯還想要裝逼的話可以把這個3500喊做扣除費用,扣除費用這個詞絕對不會錯。
報紙新浪網易電視節目什麼亂七八糟的非專業人士說錯就算了,專家也跟著喊簡直不能忍。
想到一本書《統計數字會說謊》……
沒有來源的或者刻意扭曲過的統計數字
不看供需只看成本的價格批判(我在說星巴克)
不考慮轉嫁的稅收
沒有專業知識只知道死煽情的報道
我來曬個不負責任的實例吧。
剛才在找工作報告的資料,然後搜到了這個:房地產業開發企業的總成本分析
乍一看好像還不錯,還獨家發布的數據,隨便google image一搜房地產開發成本也找出來的也大多出自這個報道。不過用數據之前當然還是要核實一下,於是發現了問題——
這張圖,每個百分比加起來都不是100%好嗎!!剩下的成本跑到哪裡去了啊喂!
這張圖,每個百分比加起來都不是100%好嗎!!剩下的成本跑到哪裡去了啊喂!在總成本中,直接成本所佔比例為83.5%,間接成本所佔比例為16.7%,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總成本主要放在了直接成本上。分城市來看,深圳開發企業的直
在總成本中,土地成本所佔比例最高,達到了41.2%,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更是高達58.2%。
第一段,剩下的半句話沒了。第二段,按照直接成本佔總成本的比,和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算出來,尼瑪佔比明明是40.2%好嗎!土地成本在圖表上占直接成本的比例明明是48.2%而不是58.2%!
後面的數據直接不想再看下去了...只拜託小編在往上擺數據的時候稍微有點點職業精神和專業素養,不是把數據胡亂往頁面上一堆就可以叫「分析」的啊,親。
每年上市銀行半年報或者年報發布的時候,就搞出一篇上市銀行薪酬排行,極不靠譜。
我發現國內好多財經記者根本就不懂經濟。
主動回答
保險交強險是壟斷暴利無恥掠奪條款
真相是交強險出現了六年半,全保險業虧了六年半,累計保險公司含投資收益後虧了一百七十多億,實際承保虧了三百億,另外還繳納國家稅二百多億
要是能光明正大拒保交強險,保險公司早不保了
但是依然每年有磚家跳出來要求放開交強險,保險公司自主經營
保險業醬油男
我是來挑刺(zi)兒的 把「賬」寫成「帳」的真不在少數,越看越難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