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食物會造成上火的原理是什麼?
在廣東這類食物叫熱氣的食物,包括煎,炸,大火炒制類食物
還有堅果,部分水果如荔枝
吃了以後可能會睡不著,牙疼,長痘,喉嚨疼
想知道造成上火的生物原理。--------------------------------------------------------
補充:為什麼吃同一種食物,有人有「上火」反應,有人沒有?
比如我,吃餅乾、薯片、羊肉、油炸食品、奶粉等等,很快就會長痘,但別人吃就不會有事。--------------------------------------------------------
再另外,在不同地方吃同種食物身體反應不同
比如在四川和在廣東吃火鍋
怕上火吃什麼? (原文地址:怕上火吃什麼?顧中一寫的)
昨天我在微博上發了張午餐照,其中有碗枸杞水,有人就問:「枸杞吃多了不會上火嗎?」我便發了一篇文章詳細講解了#枸杞#的營養特點,比如枸杞中有一些類似阿托品的興奮性物質,含糖較多也可能引起不適……
最後告訴她:「這還是得因人而異,對於健康人來說,每天堅持吃20g左右的枸杞是不會有危害的「。
我故意自始至終沒有展開講「上火」這個概念,就是因為這個概念實在很模糊,沒法解釋,解釋了就是錯。然而很不幸,由於我提到了」上火「一詞,不少科普人士對我表示了鄙視:
「上火是一個有責任首先糾正的錯誤觀念「、「上火都冒出來了,不嫌丟人哪」……
在我看來,一個文化辭彙在沒有外延前不必細究對與錯,來自民間如何?模糊又如何?普通老百姓按照自己經驗將問題歸納成簡練的辭彙向你求助時,難道你打算先用一堆對方聽不懂的醫學術語猛批一頓?待她腦中充滿迷茫時又一走了之?又或者非要把「上火」替換成「炎症」、「氧化應激」才覺得科學?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只是想聽一個結果,就像這個人,既然問的是枸杞,告訴她一個安全劑量使她安心即可。如果還有心,不妨在適當的時候,比如現在,再來詳細聽聽我的看法。
作為一個營養師,經常有人問我某種食物吃了以後人會不會「上火」。我相信他們經歷的現象往往是客觀存在的,然而要想進一步獲得可靠的認識來指導生活,就不能對傳統說法不假思索地接受。古人沒有儀器可以檢測食物成分、沒有嚴謹的統計學方法確定因果關係,只好籠統地把諸多現象統統以「上火」來解釋,然而假如真這麼簡單的話,食物與人體反應完全歸納成一個單變數函數:
實際上我們知道食物的成分千差萬別,用簡單的「溫熱寒涼」界定必然是有限的,人身上的癥狀更是五花八門,你又憑什麼認為上到臉部長痘、下到屁股長痔都算上火?靠吃「去火」的食物就能好?要知道很多時候你感覺吃了有用很可能是因為這種癥狀是自限性的,不吃同樣能好。
「人吃熱性食物會上火」這個觀念之所以能廣為流傳,還在於該命題在邏輯上不可證偽,通過對「熱性」、「上火」概念的不斷修飾、甚至循環論證,你永遠無法假設出一種能夠驗證該理論是錯誤的情況。一旦有人想要將該理論落實到客觀事物上、指出其中的矛盾,就會有人跳出來說:「你說的這個根本不是上火」。這就是我說「沒法解釋,解釋了就是錯」的緣故。
不過這也很好辦,我們今天就跳過這個概念,直接分析各種現象,給你一些平凡的、並不博大精深的答案:
1.水喝少了感覺要冒火,尿很黃
這沒什麼好說的吧?就是告訴你該喝水了。詳細說來就是身體由於各種因素缺水從而導致體液晶體滲透壓升高,感受器將信號報回中樞產生渴感……
2.吃完東西喉嚨痛、有異物感
首先考慮是否過敏,國內最常見的是香瓜以及部分堅果,如果是的話下次注意避免。此外剛出鍋的高溫食物加上酒、麻辣的刺激也容易使咽部粘膜充血、淋巴濾泡增生,吞咽時產生異物感,應注意食物溫熱入口,並多喝水。此外抵抗力下降出現的病毒感染、細菌感染也會誘發急性咽炎,應當及時就醫。
3.吃了海鮮身上瘙癢
最常見的是海鮮不新鮮了。順便說一下所謂有傷口時要禁食「發物」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對此類食物不過敏的人做完手術多吃一些衛生的高蛋白食物是有好處的。
4.吃披薩、瓜子嘴裡會立刻起水泡?
這種烤的食物往往太干太咸,一方面過於粗糙劃傷口腔黏膜,另一方面形成局部高滲透壓脫水造成炎症。
5.常吃快餐就會有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的病因比較複雜,不過目前認為經常吃快餐的時候也正是你工作壓力大免疫力下降的時候,此時多休息提高免疫力是根本。另外快餐中精製穀物、糖分較多,容易造成維生素B2缺乏,進而出現口角炎。而嘴唇外側邊緣出現小泡則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可以塗抹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軟膏。
6.一段時間大魚大肉就會牙齦出血
成天大魚大肉的人往往蔬菜水果吃得少,維生素C缺乏會使膠原蛋白的合成出現問題,造成牙齦、粘膜出血。此外一些肉類、水果(如荔枝)比較容易塞牙,殘渣使得細菌滋生造成炎症甚至長久下去產生牙石都可能造成牙齦出血。
7.吃甜食容易長痘痘
痘痘學名痤瘡,目前有非常明確的證據顯示高血糖負荷飲食會加劇痤瘡,其機理可能是雄性激素水平與血糖水平呈正相關,皮脂分泌又受雄性激素調控所致。因此長痘痘的朋友不妨想想最近是否甜飲料、冰激凌、糕點吃太多了。
8.一吃巧克力就流鼻血
巧克力中含有可可鹼,黃嘌呤類生物鹼可以升高血壓,鼻腔中血管壁往往比較脆弱,一些敏感的人尤其是兒童需要謹慎。此外非常愛流鼻血的朋友建議去耳鼻喉科做一下檢查。
9.肉吃多了感到燥熱口渴?
蛋白質消化吸收代謝時會消耗大量的水,同時高蛋白質的飲食會使身體散熱增加,營養學上管這叫做「食物熱效應「。
10.吃涮羊肉明明比吃魚更容易有反應!
不同肉類脂肪含量、脂肪酸比例都不同,羊肉往往含脂肪較多、以飽和脂肪酸為主,代謝過程中容易誘發炎症反應,魚肉則是低脂肪,高n-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有抗炎的作用。何況我們一般建議均衡的飲食結構中每天食用畜禽肉類50-75克,也就是不到二兩,而涮羊肉的一盤肉常常是八兩……
11.吃完辣的第二天肛門燒灼?
辣椒素受體被辣椒素激活會後產生痛覺,甚至刺激肌肉反應、增加血液流速,雖然不見得是壞事,但比較敏感的人還是容易引起不適,比如結腸細胞辣椒素受體被激活容易造成結腸運動變快甚至拉肚子,而肛門上也是有辣椒素受體的……
12.寶寶眼屎多是咋回事?
成人眼屎多往往是感染性結膜炎的典型表現,嚴重的話應及時就醫,預防上應注意勤洗手不要隨意揉眼、毛巾經常清洗消毒。如果寶寶眼屎多的話還可能是先天性的鼻淚管堵塞或是急性淚囊炎,也應該去醫院確診治療。
13.寶寶容易便秘,吃了中藥又拉肚子了?
便秘首先考慮的是膳食纖維是否攝入充足,可以多吃一些青菜,還沒有吃輔食的寶寶可以考慮乳果糖等膳食纖維藥物。母乳中富含低聚糖(可溶性膳食纖維)這也是喂配方奶的寶寶更容易便秘的緣故。個人反對任何人群吃中藥「潤腸」。
總而言之,建議怕「上火」的你:
①多吃色彩豐富的蔬菜水果
②少吃甜食和加工食品改為粗糧全穀物
③少吃肥肉,拒絕油炸食品。
④保證休息和運動提高免疫力
⑤飯後漱口,每天刷牙、用牙線
建議已經「上火」的你:
千萬別硬扛著,快去找醫生診斷清楚吧!~
忘了從哪裡摘的-_-||
非中醫專家胡扯一下。
問有些食物為什麼會導致上火其實是搞錯了因果關係。
首先,我們把所有灼痛的癥狀都稱為"熱毒"
把所有導致發抖的癥狀都稱為"寒毒"。
然後,所有令炎症加重的食物歸類為"熱氣",令其減輕的歸類為"涼"。能治寒毒的歸類為"溫"。
如果一種食物只能治某種炎症,而不能治一種,我們就繼續分類,名字不好想就加上內臟前綴,比如肝火,脾火,心火。
如果治某種炎症的食物反而會另一種炎症加重,就把這另一種炎症稱為虛火。
實在圓不過來了,就出大招: 物極必反,虛不受補。
總之,中醫其實就是一套對原因不明的隨機事物之間關聯的助記系統啦。跟"山頂一寺一壺酒"和"一點小意思而已"屬同一種類型。上火不是中醫說法,而是民間偏方。中醫經典中從未出現上火和清火的系統性論述
說起上火,我就想起了以前遇到的一個趣事。
我有個親戚,只要吃了點所謂燥熱的食物,就會「小便上火」,去了很多醫院,找了很多醫生,其中不乏知名的辯證施治的專家,清熱解毒的葯吃了一副又一副,可是一直沒治好,每天跑廁所小便跑得腿軟,那位長輩感到十分困擾,先以為自己得結石了,去查了又沒問題,有段時間還異常恐懼,以為自己患上前列腺癌什麼的。後來遇到了個另一個親戚(準確來說是我一個剛結婚的表哥的岳丈),那也是位老醫生,只不過是西醫兒科的,結果人家詢問了一下情況,又問了問飲食結構,然後招招手叫來一個小輩,「你去外面的藥店買瓶B2」。
然後,一周後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現在那個長輩根本不吃藥了,就是時常吃點「造火」的堅果牛奶什麼的,再也沒遇到過「上火」的情況。
中醫初級入門者答一下。
看到有知友說,中醫把上火當成一種病,你對自己這個結論是從哪得出的。如果是從100個電視台中聽來的,那估計可能是因為你孤陋寡聞而被誤導了。現在的中醫教材中,你是找不到上火這個病的。平時大家老說上火這個只能算是癥狀吧。
然後上火這個癥狀,在被辯證時分為實火和虛火,根據火的部位和性質,又細分。這裡不再往下說。因為往下說,更加的具體是為了因證用方,而在這裡多說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辯證。
中醫理論從一開始用陰陽辯證(二分法,二元論劃分法,不要理解那麼玄乎)的時候,就把疾病發生歸結為陰陽的不平衡,這裡說的是不平衡,並不是不平均,不平等。就像是水龍頭的開關一樣,一定是擰的過大或者過小了。那麼在應用的時候,發現人體有很多這樣的開關,用簡單的陰陽辯證太籠統,於是接下來有了三才辯證(三分法,六經辨證基於此),五行辯證(五臟辨證基於此),八綱辯證,有甚者藉助八卦辯證,辯證越來越細緻,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定性分析!中醫總給人感覺是說的東西,不太好量化,缺乏定量分析,缺少數據。這是因為中醫理論產生的年代,別說現金的設備了,就連現在醫學需要運用的高級別點的數學都還沒有。所以,定量也是中醫理論的短板,定性是它的優勢。
說了那麼多,回到上火的問題上,在定性上,辯證的時候,認為它是人體內在平衡的失調,可能是某種機制的亢進,也可能是某種機制的衰弱。氣機失調,用現在的觀點說是能量輸送異常,那些血管淋巴可以看做能量輸送的管道,當某種機制協調失衡(亢進或衰弱,陽亢或陰虛),能量被聚集在某一處,然而聚集的能量超出了管道的正常承受能力,管道破解,造成紅腫熱痛或者其他給人以熱灼感的信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上火。
那麼機制沒有修復,喝水吃敗火的葯以及放血,都只是指標不治本。所以中醫有了臟腑辯證和六經辯證以及其他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作為吃一次荔枝牙痛一次的人,談點個人看法:
1. 從中醫理論上來說,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陽氣負責五臟運轉,而陰氣負責滋潤五臟,二者平衡是最好的
2. 06年夏天去深圳玩,一次性吃了接近一斤的荔枝,第二天立馬牙齦腫痛,後來才明白是荔枝消耗了脾胃過多的陰液,導致胃陽上亢,引起牙痛
3. 從以上可以引申出來:比如螃蟹是寒性的,脾胃陽氣不足的人一次吃多了容易導致腹瀉,是由於脾陽受損導致;火鍋吃多了嗓子干、痛,甚至扁桃發炎的,由於陰氣受損;雖然桂圓是溫補的,但是孕婦吃多了照樣會出問題;老年人有腎陰虛的,不能吃胡椒,否則容易引發尿頻
我不是學中醫的,只是平時抽空看過&<傷寒論&>及&<中醫診斷學&>,四氣五味也基本理解,就是不清楚藥方裡面的君臣佐使是什麼原理,請專業人士不吝賜教~~
我們不信中醫的人是不上火的
上火純粹是中醫的胡扯——中醫本身就是胡扯。
首先,中醫火的定義是什麼?中醫上火的定義是什麼?連中醫都沒法說清楚——最多最多,來個中醫說一通陰陽虛實寒熱正邪五行生剋,玄乎其玄的屁話,但實際上講了等於沒講,除了騙子之外,沒有人能聽懂。
任何人,有任何癥狀,都可以說一句,上火。誰都無法反駁。你覺得熱,那是因為你上火。你覺得冷,那是因為你上火,而且是內火,內寒外熱,內熱外寒。你長痘痘,上火。你睡不著,上火。你半夜裡小雞雞站起來,上火。你小雞雞站不起來,也是上火——請問,如何反駁?如何證明不是上火?——根本沒有辦法,因為上火連定義都沒有——其實,就是胡扯。
中國人太擅長用模糊的語言來騙人了。陰陽虛實寒熱正邪五行生剋,聽著好像很有道理似的——因為這些模糊的語言符合普通群眾的直覺——你看,白天是陽,晚上是陰,多麼符合直覺。夏天熱,冬天寒,多麼符合直覺。身體健康是正,生病是了是稱為邪的不好的東西入侵,多麼符合直覺。水澆滅了火,火燒化了鐵,無比符合直覺。
然而,人類的直覺往往是錯誤的。
陰陽就是屁話。只要是兩個一對兒的東西,都可以叫陰陽。你有兩隻手,我還能說一隻手是陽,一隻手是陰呢。男人陽,女人陰,人類並不止2種性別,只是其他性別在演化中被淘汰,數量稀少罷了,甚至還有其他動物有上百種性別,陰陽根本無法解釋。
虛實也是屁話。虛實只是人的自我感覺罷了。沒力氣了叫虛,感覺好了叫實。純粹胡扯。特別是男人射精後,空虛又疲憊的感覺,中醫就出來叫囂,腎虛啦。屁話,現代科學早就已經知道原理了,是人體激素的作用罷了,和虛實根本沒有關係,也根本不存在什麼腎虛的說法。
寒熱正邪更是胡扯。什麼受了風寒生病……美國早就做過實驗了,寒熱和感冒沒有直接關係,感冒是由於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產婦坐月子不能下床不能吹風,是因為古人沒有現代科學,產婦受感染的概率很大,感染後就發燒,人發冷,古人就直覺地認為是寒冷引起了產婦生病死亡。
五行更是扯淡。水克火,可是火也能蒸發水。火克金,你個金屬鈉點一下火看看,是不是金生火了?擺明了是錯誤的結論。
中醫又說了,中醫的陰陽虛實寒熱正邪五行生剋不是普通人認為的東西,而是神秘的,不可言喻的,無法看見,無法摸到,無法用邏輯證明,只能靠神佛賜予的悟性才能理解的事物——這和宗教有什麼區別?
我說我家有一種治療所有疾病的葯,但是這個葯別人看不見摸不著,並且無法證明這個葯的存在,這個葯神秘無比,只有上帝選中的人才能用這個葯,而我就是上帝,你信不信?——這就是中醫的本質。
上火,說白了,就是利用人的直覺。
火鍋很燙,直覺告訴你,這是火啊。事實上,吃火鍋燙傷的人很多,口腔,食道都容易被燙傷,長潰瘍,於是人就覺得這是上火。
有些食物吃多了容易刮傷口腔,比如堅果類的事物,刮傷了,傷口火辣辣地疼,人就覺得這是上火。
有些食物本身就具有刺激性物質,比如辣椒,人吃了當然覺得火辣辣地,於是又覺得上火了。
有時候人感染了一些細菌病毒,長了口瘡,馬上就會聯想前幾天吃了啥啊,哦,中醫說榴槤上火,我吃過榴槤了,榴槤果然上火。這叫生搬硬套。剛剛喝過水就忘記了,怎麼不是喝水上火啊,證據呢?
那麼,上火到底是燙傷,還是刮傷,還是刺激性物質,還是什麼細菌病毒……根本說不清楚。
中醫的必殺技,其實就是,說不清楚,沒法跟你解釋,你不懂,只有神佛恩賜天賦的我能懂,而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得更精鍊些,就是搞神秘,讓你不明覺厲。
科學可以從假說開始。 如果提出一個假說,說存在上火,那麼,就請驗證上火。
比如,隨機找100個人(大樣本隨機抽樣是為了減少個體差異帶來的誤差),分2組,A組吃500克榴槤,B組吃飯,然後看兩組人的癥狀——如果A組出現口瘡,潰瘍,長痘之類的癥狀,明顯超過B組,那麼,可以說,榴槤有可能會導致口瘡,潰瘍,長痘之類的疾病——注意,仍舊無法證明榴槤上火,因為上火根本無法定義,誰也不知道上火究竟是個什麼鬼。世界上的所有物質,包括我們人體,都是由四種元素組成的,分為地,水,火,風。歐洲人的「老祖宗」恩培多克勒(公元前483-公元前423年),在四元素的基礎上,提出了歐洲傳統醫學的基礎:
四體液學說。
火(熱)——血液(來自心)——熱濕——多血質
水(冷)——粘液(來自腦)——冷濕——粘液質
土(干)——黃膽(來自肝)——熱干——急躁質
氣(濕)——黑膽(來自脾)——冷干——憂鬱質
我們來摘抄一段別人寫的東西
起初希臘醫學認為人有三種體液:
血液、膽汁和黏液。
但恩培多克勒為了和四元素說配合,就只好將膽汁分為黃膽汁和黑膽汁。
這和中醫為了把四季和五行湊合,勉強自夏季分出仲夏出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啊抱歉抄錯段了,其實我是想抄下面這段。
水有冷濕的特性,土則有乾冷的特性。
而外傷會流血,嘔吐會吐黃膽
汁,消化道出血會解黑便(也許就是黑膽汁),感冒就會流黏黏的鼻水。
在人體內,血液、粘液(膜)、黃膽汁、黑膽汁四種體液成分的過多或過少,或與
其它體液分離,就會導致疾病。
因此,健康就是四種體液的正常配合,疾病就是四種體液的配合失當。
看,是不是很有道理呢?從中歐洲的老祖宗們得出一個結論:
健康,就是四體液的協調配合,而疾病就是四體液的失衡造成的。
這裡不扯歐洲傳統醫學裡那麼多細節和大道理,地水火風是怎麼互相影響的,多血質和膽汁質是怎麼影響人體的,對不同的人,針對他不同的季節,時間,飲食習慣等等,是怎麼分別判斷他是哪種體液質,以及如何使用相對應的食材(或藥材)來施治的,總之玄而又玄,精妙無比,普通人是很難理解的。
就只回到問題本身:食物。
到底什麼樣的食物會造成上火呢?
上火,很明顯,是四體液中的「熱」,也就是多血質的結果。當然,同時還有乾熱和濕熱之分,如果一個人有急躁性的多血質,那就是乾熱;同理,憂鬱性的多血質,那就是濕熱。
這和食物有什麼關係呢?問得好。
歐洲老祖宗認為,萬物都由四元素組成,地水火風,又分為攻擊性和保護性,也就是我們認為的陽和陰。火和風是攻擊性的,需要特別注意,同時地和水是保護性的,需要引導但又不能過量。
同時,食物也和四大元素有很大的關係。比如鳥肉被認為是熱性的,且干。羊肉被認為是熱性且濕。而冬季,很顯然是需要進補熱性的食物,那麼選擇羊肉還是鳥肉呢?
歐洲老祖宗的智慧就體現出來了。答案是鳥肉。
為什麼?因為羊肉是熱濕性的,熱屬於火,濕屬於水,水火本來不容,再加上冬季,火氣不旺,濕氣上升,冬季食羊肉,如何會對身體有益呢?反觀鳥肉,屬於熱乾性,屬火和地,這兩種元素本來就是相宜的,而火可以在冬季幫人們驅走寒冷,地元素又有保護作用,實在非常宜於冬季進補。
夏季呢?
夏季當然就不能吃鳥肉,更不能吃羊肉了。為什麼,因為夏季本來就熱,再吃屬熱的食物,就會造成多血質,也就是四體液失衡,火氣太盛,你這個人就上火了。
大家自己想想,夏天吃了羊肉,是不是會上火呢?
所以說老祖宗的智慧是有道理的。
不止鳥肉和羊肉,事實上,從葡萄到蘋果,從牛肉到豬肉,各種食物,都曾被歐洲老祖宗們分類到熱冷乾濕四大系統當中。包括什麼?
包括香料。
歐洲人認為,胡椒、丁香、桂皮等香料,絕大多數都是乾熱的。一個人得了感冒怎麼辦?哦不對,歐洲老祖宗不管它叫感冒,那叫濕冷,也就是憂鬱和粘液質。一個人得了憂鬱和粘液質失衡,怎麼辦?我們偉大的歐洲老祖宗老醫生,就給開出了使用大量胡椒泡酒來喝這樣一種保健和治療的方法,對付普通感冒,哦不,憂鬱和粘液質,效果其實還是可以的。
事實上,歐洲老祖宗非常重視食物的冷熱乾濕之間的平衡。道理很明顯,所有疾病,都是冷熱乾濕對應的四體液的失衡引起的。上火當然也不例外。
所以,歐洲以前的有錢家庭,除了有廚師之外,還要專門聘請「香料師」。這可不是幫你調香用的,他的職責,是審視廚師當天開出的食譜,並計算食譜當中各個食材的用量,以得出「今天的食譜是不是平衡」這樣一個對健康非常重要的結論。
不平衡怎麼辦?加香料。今天的食材太冷?加點熱的香料。今天的有點熱?加點冷的食材。別小看,這是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所加食材或香料的種類以及用量,是非常非常精細的——沒有老香料師帶著學徒學個幾年,不可能出師。
什麼?你說到醫學院里學幾年出師?怎麼可能!看到這裡的各位應該明白了,歐洲老祖宗雇的香料師,那是對全家健康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相當於今天「保健師」的角色。他怎麼可能可以輕易的從學校里批量的生產出來?一定是老中醫哦不老香料師,親手帶著小學徒,才能學出來的。至於為什麼之後歐洲有錢人家漸漸不再僱傭香料師幫他們平衡冷熱乾濕各種食材了,那跟顯微鏡和解剖學的發展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明明就是這種師徒傳承關係的鍋,老香料師死一個少一個,真正有用的香料師,唉,太難找了。
嘛,我手裡有一本澳洲人寫的書,叫《香料傳奇》,其中對香料的藥用價值作了深刻的探討,對「傳統醫學」感興趣的朋友,非常建議你買來一讀。為方便起見,我又下載了一個PDF版本來截出其中兩頁,而這事實上只是本書翔實內容中的滄海一粟。
(以下截圖有部分不利於本答案的內容,在此作了適當刪減)以上就是食物為什麼會造成上火的答案。什麼你不信?
我靠,你敢不信?四體液論不科學?四體液論的基礎是四元素論,四元素論和科學不是一種體系,並不能由科學來解釋。試圖用現代醫學來審視傳統的四體液論,本身就是錯誤的。
而四體液論本身就可以解釋幾乎所有疾病,也對一些疾病有一定的療效,這是歐洲老祖宗們親身驗證過的。不然,歐洲老祖宗千年來是怎麼治的病?你敬愛的馬克思(誤),他的老祖宗沒有四體液理論,能活得下來?
冬去春來,大自然陽氣開始生髮,人體也一樣進入陽氣生髮之時,容易陽亢陰虛而傷心神;此外,肝血養心神,春季肝陽偏旺,也容易導致心神失養。這些,正是我們出現春困、煩躁、情緒波動等情況的原因。因此,不能忽視下面這些春季養生要點。
一、養肝同時 要護脾胃
肝屬木,脾屬土。春季肝氣上升,則使肝木過旺,而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因此春季養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調養。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胃病或腸胃功能長期不好的人,在春季調養脾胃,對一整年的健康都很有幫助。
二、溫補陽氣 忌酸宜甘
如今正值初春,寒氣未退,依然可以服用一些溫補食物,如韭菜、蔥、姜等物,以補全身陽氣之不足。
但隨著天氣漸暖、陽氣漸升,溫補可逐漸減少,轉而多吃一些調和肝氣、營養心神的食物。首先忌酸,因為酸性收斂,不利於陽氣生髮和肝氣疏泄。
三、適當春捂 防風防寒 四、調養不當 易引肝火 可以查看鏈接:春季經常上火失眠?食慾不佳?這些方法可以幫到你
我有親戚是雲南人。只要他們吃東西,無論什麼,都會在吃之前判斷,這個東西是吃熱,還是吃涼。一旦吃了熱,就會全家喊脖子疼。送點土特產或零食給他們,他們會毫不客氣的說,哎呀這個東西吃熱的,不要吃。弄得很尷尬。我發現他們除了綠葉菜和一些常見水果是涼,其他全是判斷是熱,包括所有超市賣的零食,所有麥當勞之類。這不吃那不吃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啊。
中醫對事物是按性分得,溫,涼分,如果吃過多的溫性食物就會加劇體內的新城代謝,加劇體溫上升,影響內分泌,時間長肯定會小失調.導致體內積火導致上火. 降火一般還是選擇食療,吃良性的東西,如西瓜,菠蘿.怎麼來,怎麼去就可以了.
還有一種上火的原因就是工作壓力大著急睡眠不好.這種屬於急火攻心,屬於心請煩躁,也會刺激神經系統,導致內分泌失調,導致上火.但是吃良性的食物效果不是很好,只有調整睡眠,適當做些運動,舒緩神經才可以降火. 怕上火喝王老吉不是100%科學的.
「上火」本來就沒有原理。
有太多答案,強行用所謂生物科學來解釋上火,太牽強附會了!
可是有些人就喜歡這種科學幻想,就好比給奧創世紀里的猩紅女巫一個量子科學層面的解釋,你就相信這不是魔幻,控制人的思想,用念力制動失控的火車,雙手凌空一分就能撕碎機器人,這真的是通過科學實現的!
別欺騙自己了,拜科學教徒。老實承認一句,生物科學還解釋不了大多數內分泌及其失調現象,會死么?一講到醫生「治死人」要不要負責任(我個人支持在嚴格的程序監督下,醫生不應對病人死亡負責),你們西醫教就強調「現代醫學能治好的病是十分有限的」,可提到民間經驗能解、現代醫學無法量化的現象時,非要強行納入西醫理論體系,以至於處處漏洞百出、無法自圓其說、上扣子繫到下扣眼上…
這簡直是把我這種中立派,往中醫粉陣營推!
你們這些科學教徒,都是韓寒隊友么!
五味過極就上火了。。
是胃食管反流啊各位!!!!
是因為沒喝王老吉么。。。
上火併不是真正的中醫辭彙,只是一種民間的非正式稱呼,中醫中的六淫致病為風寒暑濕燥火,都為都為外感邪氣所致,一般中醫中所講之火邪之病,多分為實火和虛火,實火又可分為肝鬱化火 食積化火等等證型,虛火多指陰虛火旺的病機所致的如肝陽上亢等證型,所以說上火這個詞可以和多種中醫中的許多概念去對應並無明確所指也不是正式的中醫辭彙,如大家常把潰瘍 壞疽等稱為哪哪爛了一樣是一種民間的說法。 另附一則小流言(不對其負責):有人說中醫管理單位曾出資1000萬元想建一個課題說明上火的原理,但是沒有人承接因為那個根本對應中醫的說法作文獻研究說明白已經很困難了,何況探究其作用機理。
難道不是爆王老菊?
推薦閱讀:
※在麵包進烤箱前如何割包?
※做出好吃的果醬有哪些技巧?
※家庭做菜選用哪幾種油較為合適?不同種類的食用油有什麼區別?
※只使用電飯鍋,有沒有 30 天晚飯都不重複的菜譜推薦?
※做好冬陰功湯的秘訣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