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懲罰兒童?

比較提倡挫折教育
小孩子任性、教導已經失去作用或者明確需要懲罰時
怎麼做比較好
自己的孩子
當然不希望落下陰影之類
例如關禁閉會不會太過激


挫折教育是讓孩子「自食其果」,而懲罰是你把「果」加諸於孩子身上。古語有云,「棍棒之下出孝子」,其實,塑造孩子的行為需要因人而異,有時候不能靠棍棒,但有時候還是需要一定的懲罰去糾正不當的行為。心理學和管理學上推崇4中塑造人行為的辦法,來自於斯金納箱子的實驗結果,但在此之前,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另一個經典的實驗:

巴普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

上過高中生物課的人都知道這個實驗。巴普洛夫發現狗在吃東西之前會流口水,於是在每次餵食前都先搖鈴,連續幾次後,只搖鈴不餵食,狗卻照樣流口水。於是,巴普洛夫意識到,狗經過連續幾次經驗後,將搖鈴視作進食的信號,因此產生了在搖鈴時就會流口水現象。這一現象被稱為條件反射。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

在巴普洛夫實驗的基礎上,斯金納設計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實驗:斯金納箱子。箱內放入一隻白鼠,並設有一個按鍵,白鼠在箱內可自由活動,當它按鍵時,會有一團食物掉進箱子內,從而吃到食物。斯金納通過觀察發現,起初老鼠只是偶然地碰到按鍵,食物從天而降;幾次之後,老鼠便會主動觸發按鍵獲取食物。接下來,斯金納又改變了實驗條件:給盒子通電,讓老鼠在盒子里亂竄,當老鼠偶然碰到按鍵時,電流消除;幾次之後,老鼠便會主動觸發按鍵消除電流。後來,斯金納又嘗試了用鴿子替換老鼠,用噪音替換電流,並且有一系列的刺激,但是都指向同一個結論:如果給予動物的行為一個後果,將有效地改變動物的行為。由此,斯金納總結出四種塑造動物行為的辦法,同樣適用於塑造人的行為,這四種辦法分別是:

1. 正強化

正強化指給予一個正面的刺激,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獎勵。通過獎勵,促進良好的行為模式得以重複出現並保持下來。例如,當孩子吃飯時吃乾淨每一粒米,父母及時進行表揚這種行為,孩子就會將這種偶然的行為慢慢變成珍惜每一粒米的好習慣。

2. 負強化

負強化指去掉一個負面的刺激。例如孩子總喜歡撕書,對此要如何進行負強化呢?發現孩子扔玩具時,家長也許會責罵孩子;一旦孩子沒有扔玩具了,家長則需要立即停止對孩子的責罵。換句話來說,我們要及時停止自己讓孩子不舒服的行為,用以肯定孩子的做法。

3. 正懲罰

正懲罰是指給予一個負面的刺激,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懲罰。當孩子說髒話時,我們讓他面壁思過,久而久之,孩子也許就不會說髒話了。

也有讀者問我,為什麼越是制止孩子說髒話,孩子反而越是喜歡說髒話呢?這和懲罰的方式有關:這些父母在聽見孩子說髒話以後,立刻對孩子大吼大叫,一頓訓斥,卻往往沒有效果。這是因為父母眼中的「懲罰」,其實是孩子所希望得到的正強化(獎勵):全面而徹底的關注。因此,如果父母真打算懲罰孩子時,需要採取適合的方式。

當然,有時候不必由父母來給予懲罰,讓孩子自食其果也未嘗不是一個加深體驗的辦法。例如我們警告了孩子外面很冷,但孩子不肯穿衣服,一旦他走到室外感受到了寒冷,以後就會穿好衣服再出門了。注意這種懲罰需要確保孩子的安全,否則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4. 負懲罰

負懲罰是指去掉一個好刺激。這種懲罰往往比正懲罰更為常用。記得以前萌媽考試考砸時,父母就不讓我看漫畫書。為了看漫畫書,萌媽就會認真準備考試。

懲罰的局限性

懲罰固然可以改變孩子的行為,但卻有以下幾點局限性,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視:

  • 懲罰固然能抑制不良行為,卻無法根除孩子大腦中的行為範本;

  • 懲罰本身不具有教育意義,所以在進行懲罰的同時必須對孩子進行正面的教育,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

  • 懲罰容易喚起孩子的負面情緒,如恐懼和憤怒,而這些情緒會惡化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甚至可能造成比不良行為本身更為嚴重的問題。

因此,父母需要慎用懲罰

如何讓懲罰發揮作用

即便清楚懲罰的局限性,但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除了懲罰以外無計可施了!所以,萌媽再給各位父母一些有關懲罰的提示:

  1. 要明確懲罰的規則,並且全家一致遵守,不得有例外;

  2. 懲罰要及時,才容易鞏固孩子的印象;

  3. 務必讓孩子有安全感。懲罰可能讓孩子感到恐懼和害怕,從而用說謊等行為逃避懲罰,而非矯正不當的行為。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教育專家都不建議將「打孩子」作為懲罰。在懲罰時,需要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安全的,父母雖然懲罰了自己,卻仍然是愛自己的,此時,懲罰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如何讓懲罰更有效?

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什麼受到獎罰,需要在懲罰後解釋規則,讓孩子對這些準則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從而內化孩子的道德感。如果沒有忍住脾氣,打了孩子(雖然很不願意這樣說,但是確實有不少這樣的情況),也要在之後向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打,並且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

還是來舉個例子吧。如果孩子撕書以後,我們對孩子說:

「不許撕書,不然你自己把書粘好。」——這只是告知規則;

「不許撕書,不然你自己把書粘好。書撕了以後就沒法看了,媽媽是擔心你睡覺前不能和媽媽一起看你最喜歡的繪本了。」——這是解釋規則。

通常,在解釋規則時明確地表達出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被稱為「誘導式規勸」,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育需要因人而異

記得以前有一篇文章,介紹為什麼包拯斷案雖然得罪了很多人,卻依舊能保持極高的威望,其秘訣在於他的處罰原則:不罰窮人的錢,不打富人的臉。換言之,就是不去戳人最痛的地方,免得把人給逼急了。

對孩子的教育也如此。有的孩子生性衝動,如果只採取誘導式規勸,可能壓根兒聽不進去;有的孩子自尊很強,父母只是一句貶低的話就有可能讓他走向極端。最近總有媽媽提問,說自己採取了某些電視節目中的辦法,卻收效甚微。其實,在教育孩子時,不必一味推崇某些專家的觀點和方法,而需要因人而異,找到適合自家寶寶的方法即可。

最後萌媽要推薦一下林文正的《兒童行為的塑造與矯正》,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書中對如何塑造兒童的行為有更加深入淺出的闡釋。


必須來反對第一的答案,不希望更多孩子受懲罰的傷害。
後記:前兩天以為自己在反對答案,其實是在反對問題嘛= =。對所造成的誤傷表示抱歉

正確的問題也許不一定招致正確的答案,但錯誤的問題一定會招致錯誤的答案。

我依然認為,只要父母稍加努力,是可以在教育中避免懲罰孩子的。

看到那麼多人提到斯金納的理論,但是事實上大家很大程度上曲解了斯金納的思想。(不錯,我就是來跑題的,我是來講為什麼不懲罰的)
(也難怪斯金納在國內心理學教材里一棍子打死得太早,以至於應用行為分析遲遲得不到發展)

必須強調的是,斯金納(B. F. Skinner)在晚年並不強調懲罰的作用,反而積極推進一種非懲罰型社會的建立。
《沃爾登第二》是否基於這一觀念而被寫作,我不是很清楚,希望讀過的知友在看了這個答案後可以告訴我。(謝謝告知,似乎這本書的概念不基於非懲罰性社會的理念)

但他(1979)曾在日本慶應塾大學(最牛B的日本私立大學,也是日本行為分析學的據點),發表「

但他(1979)曾在日本慶應塾大學(最牛B的日本私立大學,也是日本行為分析學的據點),發表「非懲罰的社會(The Non-Punitive Society)」。
這個概念在當時是非常新穎的,但現在看來幾乎做援助的人都基於如此共識,而為人類的福祉而努力著。
比如現在的行為分析學上QoL(生活的質)的概念、Well-being,甚至司法臨床上「修復的正義」(而非懲罰性正義),都有其思想的影子。

為什麼教育兒童還要用懲罰呢?
現在不同於過去,上一輩的教育方法再放在現在搞不好會和「虐待」牽上聯繫(一般加害者也會說自己出於愛才會打你,「我是愛你的所以打你」這種邏輯在家庭治療里叫「雙重束縛」,過去傳說用這種矛盾的語言表達和非語言表達,可以培養出精神分裂的孩子)。

還是說說文章吧,大概講了人的歷史上,不同的懲罰來源,比如飢餓、疾病、重勞動。
因為農業發展、醫學進步還有工業革命,這些懲罰源頭都一一得到了解決。
但唯一殘留的是——人類之間相互的懲罰

再具體點吧,戰爭、恐怖主義、政府的懲罰性行政、基督教的死後地獄、教師的教鞭(不好的聯想有木有)、勞動者對解僱的恐懼而拚命勞動等。
面對人類懲罰,個體無非兩種行為結果,迴避或反擊
反擊的話,對政府人類可能背叛甚至革命、勞動者可能會罷工、而教師可能受到攻擊。
懲罰無一例外,過於強烈將導致過激的社會運動

甚至嚴重者會產生習得性無助,更臨床來說,不小心達到虐待水平,很可能產生創傷反應。
親子關係的話,會因懲罰導致親子關係惡化,父母這種內在客體會有不良同化。(順便一說,「懲罰自己還愛自己」算什麼自體客體...不是分裂么。精神分析學也強調「Good Enough」的母親,沒有「Bad Enough」...)
簡單說吧,你怎麼對孩子(懲罰),孩子就可能怎麼對其他人,甚至怎麼對他們的孩子。

回到原文,行為分析學認為,人類懲罰人類部分是遺傳(懲罰促進優勝劣汰),也有學習的部分(這裡是重心)。
正如很多答案所言,懲罰很快,這種即效性是其盛行的很大原因。
危害和反擊是一定會來著,等著吧...
迴避的話,親子關係糟糕到極點,孩子根本不想見到你的杯具便是如此發生的。

還有一點,對他人的懲罰,往往意味著懲罰執行者的所得
我們想懲罰孩子,必須得問問自己,從中可獲得什麼?

教育關乎未來,如果不能從未來長遠來考慮,那這不能稱其為教育,不過是一個時期里一次行為的塑造罷了。

要懲罰一個人,首先就是要看到他不好的地方,當我們將所有精力集中於尋找一個人的缺點時,我們懲罰一個人,矯正它。
但不幸的是,如此的注意、懲罰、再次犯錯的行為連鎖因此被保持下來。
相反,我們只有注意到一個人好的地方時,才能給予正強化
通過消退反應,無視錯誤行為其實才是最好的減少行為頻率的方法(前提是足夠包容,甚至努力變得足夠包容)。

問題就來了:
我們願意孩子用整個童年去迴避去反擊,還是願意看到孩子在整個童年,至少在你的保護下,去追求他喜愛的東西,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讓自己的優點延伸成為一個豐富的人呢?


反省分界線—————
果然光批判,不好好提解決方法就是耍流氓。
深刻反省後,補充說明,如果純行為主義者怎麼教孩子,避免任何懲罰的前提下。
再補充,我自己認為有效的育兒的心理學原理(儘管壓根不是這個方向的,歡迎大家批評和補充)。

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育兒方式:
1、針對問題行為的干涉針對良好行為的無干涉主義
接著剛才,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注意到糟糕的地方,施以懲罰這一行為鏈得到相當的強化。
這是人的自然反應,人總是對糟糕部分的反應高於對積極部分,基於生存需要,我們總是對糟糕的部分反應過度。

事實上,這種反應存在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對「良好行為」的無干涉主義。
就是說即使良好行為發生,我們不予以任何反應
甚至更多的「良好行為」事實上被我們定義為「正常」,而被忽略殆盡。

希望大家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不僅存在於親子教育中,學校教育中也是廣泛存在。

最大的問題就來了,那我們該怎麼做?
首先認真觀察,「良好行為」的出現很多時候都是偶發的,你抓住了,每次告訴孩子「這樣是好的」,這是一個頗需要耐心和愛的任務。
當然,已然可以想像被這樣表揚時孩子滿足的笑容,「bingbong」自我效能感(自信)加分一點

以上是針對偶發的新的「良好行為」,期待的心情很重要。
基於對孩子過去的了解,其實每一點小的進步都應該被家長抓住,每一次這樣的進步在你的正的強化下,不斷延伸,小行為的價值被提煉出來豐富孩子的人格成長。

2、但是我們肯定會遇到無論如何都想「教訓教訓」孩子的時候,孩子事實上在挑戰你。
一不小心,我們可能就拳打腳踢,或者暴言以斥,那可上了孩子的當了,定要小心小心。
那怎麼辦?
反正我們以不懲罰為原則和孩子玩到底!

解決案1:消退原理,不理、不予以注意或任何反饋,這樣以來問題行為的次級利益就被消除了;
解決案2:這招更高明,在消退同時,加上正的強化,我們肯定不能強化問題行為,那我們強化(對什麼進行獎勵)什麼呢?

這個時候很考驗經驗,當然每個父母都是自己的孩子的專家,相信不多久就會變得很高明。
這樣高明的父母會覺得,「一個行為中一定不是非黑即白的,就是說有好的部分也有壞的部分。」如果你在這個時候還可以把好的部分提煉出來表揚之,孩子一定抱著你痛哭好么。
自我效能感(自信)加十分,親子關係加20分

當然,如果你實在找不出好的地方,還有招。
用家庭治療的重構技術(reframing),任何行為必須放在一定背景下才會有好的意義或壞的意義
就像我們可以說「一個撒謊的小孩不乖」,我們也可以說「有成為政客的潛力」。
一點點幽默在這時勝過千言萬語,幽默意味著你接受了孩子的情緒、你認可了,還將之轉化了

3、說到情緒,有知友問撒潑打諢的孩子怎麼辦?

對啊,怎麼辦呢怎麼辦?
真讓人頭疼。

我想面對孩子扔這麼多情緒出來,不回應不行吧!
別人可是「全身心用情緒和你交流」。
你至少需要說,「你真的很生氣」

但是家長不生氣心平氣和地處理會大有好處,為什麼呢?
因為孩子情緒已經暴走了,你再暴走以暴制暴,不利於孩子養成情緒控制的習慣
孩子會想「爸媽都這麼不能忍,我忍它幹嘛」。
以暴制暴的結果是,暴力的連鎖,孩子說不定不久就會因學校里的問題請家長了。

原則上:指出情緒後,接納這種情緒是很重要的,當爸媽的不就是這樣愛孩子么。
可以的話,可以告訴孩子為什麼生氣
「看樣子你真的很喜歡這個玩具」等等。這是高階父母的要求。
不要揍孩子,不要以為孩子以後長大了可以理解你,如果你可以早一點理解孩子(特別是在孩子暴走的時候,暴走肯定是有原因的),孩子才會更早地理解你。

具體怎麼做?我不知道咯,這裡@情緒管理的知友會比較好。相信父母也是孩子的專家,找個適宜孩子的方式吧。

4、其他原理,當然最必要的還是要以兒童的發展階段區分,進行相應的管教。
比如3歲左右和青春期,自我萌芽和覺醒時,必然有反抗父母的傾向,事實上面對這種階段性的反抗父母應該高興「孩子又在成長了,他們要進入新階段了,我們也該調整調整心態了」或者反思「我們是不是給孩子成長的自由不夠多?」
有精神分析學家Winnicott甚至把這個時期的問題說為「母親的倖存(Mother"s Survival)」,強調母親對孩子的攻擊性的耐受性。

還有,嫌強化和懲罰都麻煩的話,還可以用「無條件積極關注」,當然要做到這點基於親子的平等關係,還有純粹一致等條件,但這一選項可以真正幫你把孩子帶成一個獨立、信任自己、自律,甚至自我實現。

最後想補充說現代心理治療體系中,斯金納的這種思想也未被拋棄(當然斯金納的小說目前看和他晚年思想無關)。
基於斯金納未完的事業,語言的行為分析所發展的關係框架理論,其實裡面更詳細說明語言行為的效用。基於該理論發展出的接納與承諾療法(ACT),也強調一個人與其迴避一個東西,不如去追求內在價值這就是有心理彈性的表現,也是自我實現取向。


挫折教育和懲罰是兩回事,挫折教育是讓他嘗試失敗;懲罰是對事情後果的擔責,具體方式多樣,沒個統一,但明確懲罰就一定要做到,不要隨便說一些根本就無法實現的懲罰威脅,比如「再不寫作業明天就別上學了...」之類的。


下面是在 孩子不聽話能打罵嗎? - 山姜的回答 中的回答,基本也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供參考
————————————————————

作為一個深愛孩子並親自養育孩子的父親,我認為上面的很多回答,要麼只是紙上談兵,要麼沒有把道理說得很明白,我試著說說我的觀點:

可以打!但要打出水平。


什麼叫打出水平?要達到目的。
這個問題,實質是關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懲罰問題。
為什麼要懲罰孩子?孩子什麼時候需要懲罰?這才是問題的根本,接下來才是如何懲罰的問題。打只是懲罰的一種選項。

1、先說能不能懲罰?
懲罰孩子的目的,其實是通過對孩子行為的負向反饋,利用孩子人性中的趨利避害特點,讓孩子選擇大人希望的行為方向。
當孩子的行為偏離或者嚴重偏離大人的價值觀時,這時作為精神手段地位都強勢一方的大人,其選擇是對孩子進行懲罰。

在孩子獨立思考之前,大人其實強制代表了並且強制性地影響著孩子的人價值觀,不論大人的這個價值觀是否主流或所謂的「正確」,孩子只能被動接受,區別只是一些父母會用激進的方式,另一些父母則相對溫和而已。當然這種強制性也是有合法性的,即法定的監護責任。

2、懲罰孩子的方式

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選擇大人希望的行為方向。站在孩子角度,這裡有兩個問題,一是表面上改正,二是從內心改正。

大人當然希望是從內心改正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打孩子是下策!打孩子的負面影響,包括打掉了孩子的尊嚴、探索精神、親子的和諧,孩子對權威的順從或者叛逆,心裡有事不敢輕易向父母反饋,從而內心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長久積累出精神成長方面的嚴重問題,等等,太多了,不一而足。
內心問題如何解決?只能通過情感,通過溝通方能解決,如果愛和溝通都不能解決,打更無法解決,只能使問題惡化,將溝通渠道封死。

因此,在孩子能夠聽懂道理之後,就應該通過情感和溝通解決問題。那是否需要懲罰呢?需要!懲罰可以讓孩子樹立對規則的尊重,維護規則的嚴肅性。懲罰的方式很多,個人認為最好的方法剝奪權利,根據情況,比如取消一周的福利、取消一頓飯的權利、取消他喜歡的一件事、一段時間內不配合他做什麼等等,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懲罰與他個人錯誤行為之間的關係,如果沒有把這個關係建立起來,懲罰就失去了意義。

3、孩子什麼時候應該得到懲罰?

如果要讓孩子明白應該怎麼做,就應該有明確的指示。這個指示不是裝在大人的頭腦里,隨心所欲,你讓我不爽了,我就懲罰你。裝在你頭腦里的東西,我怎麼知道你怎麼想的?

所以要把你的價值觀顯性化———即顯化為規則,並孩子明白這些規則。他受大人的懲罰,不是因為惹大人生氣了,而是違反了規則!
這個規則,可以根據孩子年齡的大小,讓孩子儘可能參與,通過適當的民主化程序來建立,這樣的效果會比大人單方面強加好N倍。
這樣,對孩子的教導效果才會更加顯現。同時也是從「心」解決問題。


4、再說打

打孩子的目的是什麼?讓孩子有所敬畏。敬畏什麼?敬畏大人?不是,敬畏規則!
很多大人打孩子,是發泄情緒,樹立個人權威,我覺得不妥。
那在什麼時候需要通過「打」來讓孩子敬畏規則呢?
在孩子太小,聽不懂規則的內涵的時候,通常是3歲之前。
據我觀察,3歲之前,孩子還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人,更多的是動物性。在孩子對規則無視的時候,固然可以通過關黑屋子等手段進行懲罰,但打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擇,而且對於動物性來說,也許效果更好更直接。
這個打,也不是簡單粗暴地打,要打出水平。一是要讓孩子把被打與其錯誤聯繫起來,二是要讓孩子明白今後應該怎麼做,三是要讓孩子不要有被拋棄感。
孩子小的時候,最怕的是被父母拋棄,關黑屋子就是利用這一點,其實這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是比較大的。所以:
1、打之前,要講清道理,不管他聽得懂否,儘可能用簡單的語言讓他明白為什麼被打
2、讓他自覺接受懲罰,打的時候注意輕重適度
3、打完之後,情感安撫要跟上,抱抱他親親他,問問他痛不痛,說爸爸媽媽心裡其實也痛,並表明,不管他做什麼,爸爸媽媽永遠都愛他
4、讓他說一下為什麼被打,以後要怎麼做

但是三歲以後,孩子漸漸明白事理,可以溝通了,要慢慢地停下你高舉的手,應該用你的腦子和愛去影響孩子,用規則去為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和價值觀,如果這兩樣都行不通,只能說咱們需要回爐再學習學習、需要加強自身修養。 與其再打,也許還不如放任的效果好。
當然教育手段,除了懲罰這種負反饋外,還有鼓勵這種正反饋。

對於如何溝通,我在幼兒園的孩子遭遇了幼兒園小朋友的 「小胖子,我不和你玩」應該怎麼辦? - 山姜的回答 中的回答可做參考

子者,家之大事也!歡迎共同交流,批評指正。


首先你要告訴他,這件事他做的不對,需要懲罰,但不表示他這個人需要受罰---孩子是分不清的,所以會有情緒。

然後給他講清楚行為的後果,並且歸納到一個簡單的為人處事的原則。因為如果他不理解這個原則,下次還會在別的地方犯錯,又要被罰。


Natural consequence,自然後果,這是唯一可以出現的「懲罰」,而且你不能故意製造,此為 natural。實際上它並不是懲罰,只是它們有點像而已——孩子會得到一個小小失落的經歷;不同的是,失落的程度比懲罰要輕很多 and 他能從中理解。也許不適合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他們可能誤會為懲罰。

關於懲罰無效的簡單易懂的解釋

懲罰是無效的——你不一定要去讀心理學的書才知道。如果你認為打罵懲罰有效,那是因為這是你見到過的唯一的育兒方式,來自你的父母,你的親戚,你的鄰居,你的社會。

因為你沒有見過,沒有懲罰的育兒方式。你自然而然認為沒有懲罰會養出熊孩子為所欲為,因為你已經把懲罰等同於教養。

我想請問哪位父母這輩子只打過一次孩子,因為孩子從此就沒犯過錯的?也許恐懼可以抑制衝動,但有一天你發現孩子比你高,比你壯,並用你用過的方法對付你——恐嚇、貶低、辱罵。他們的自我意識覺醒了,發現曾經無比依賴過的父母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每個孩子性格不同。懲罰可能傳達的信息也不同,可能是以下某種:

  • 「誰個子大誰就能欺負別人,這個世界以大欺小是正常。」
  • 「挨一頓打可以抵消我的錯誤。我下次再犯只不過就是挨頓打。」

好像罪犯犯罪前都是這麼想的。


關於 natural consequence

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他們的所有「第一次」行為都是天真無害的,如果你用尊重和理解來對待孩子在人生最初幾年的所有行為,他們也會給予你尊重和理解(當然是在他們能夠理解後,maybe 六歲)。在這種情況下,natural consequence 只會是你育兒過程中出現率極小的情況。但我們也可以說說。

孩子會有衝動的天性,所以他有可能同一個錯誤犯好幾次,那麼在你 1)用客觀的方式描述了他的作為,2)告訴他你希望他本應該怎麼做,3)告訴他現在這個結局應該怎麼補救 後,如果你覺得他犯了太多次同樣的錯誤,那麼就讓他面對自然會發生的結果。但你不可以故意讓這個 consequence 變得很糟,因為懲罰不是你的目的。也不可以眼睜睜看著孩子受到傷害而無動於衷。


As always,給自己留一點 common sense。中國家長都太焦慮了。


如果你擔心不懲罰他以後就變熊孩子,也許你會對這篇文章感興趣《再這樣下去,我會不會養出個熊孩子》,這是《崔玉濤的育學園》上周對我的採訪,看閱讀量和轉發量感覺家長反響挺大的……anyway,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鏈接在此:http://mp.weixin.qq.com/s/-Gb-c68y1qs76-uq1QoWHg


過幾天也會補發到我自己微信公眾號上。ID: baby-power


家有三歲熊孩子,從兩歲叛逆期開始,懲罰天天有。我的懲罰方式很簡單,就是不讓他做喜歡的事,比如看動畫片,玩手機。或者一個人呆著,思過。但是懲罰前必須講為什麼罰,哪錯了,要求必須道歉。不過,這種懲罰認錯,道歉是循環往複的,小孩不是說罰一次就不犯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是有效的。他慢慢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慾望。


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所謂讓孩子接受後果的懲罰方法是極其有限的,細想其實是荒謬的。因為
1,有的後果(實際上是多數令父母嚴肅對待的事情的後果)是孩子沒法接受的。譬如一個孩子睡懶覺,讓其承擔後果就是多次遲到後被開除,這是其可以承擔的嗎?這還僅僅是個溫柔的例子。
相反,如果是後果不嚴重的事情,父母又何苦操心到知乎上問。
2,有的後果從行為到後果的時間很長,體現得很晚。譬如最常見的不學習,瞎混。等到後果體現,孩子已經步入中年。事實上,很多人不正是這樣自己教育自己嗎?自己大了懂了,後悔,再要求下一代的。如此循環,不是嗎?這是個悲劇,但又恰恰又屬於人性本身。這種循環,現象,一代又一代不都是這樣的嗎?而賦予父母教育權利的原因之一,不恰恰是他們吃得虧嗎?

所以有的時候,是希望(並非必須也不可能必然)「即刻糾正」的。

立竿見影的懲罰,如果要有效,必然是令孩子痛苦的。(否則孩子就無所謂)換句話說是必須有所傷害的。無論你是罰零花錢還是grounded,包括打罵。認為打罵對孩子的傷害更大,也是一廂情願的大人思維,任何懲罰都是有所傷害的否則就不是懲罰,區別只是適合不適合你的孩子。父母唯一能做的事,立好規矩。讓一切有法可依

====================================

似乎問題解決了,但是,,,,,

懲罰對任性的孩子是沒用的。因為懲罰本身是假定孩子在犯錯時候,能夠理性的權衡利弊,在懲罰和犯錯之前做出選擇。而任性的孩子實際上在犯錯的時候是無意識的,他們因為情緒衝動,根本無法理性的去權衡和考慮後果。而這種克服情緒權衡利弊來採取行動能力,並非是天生的。有的孩子形成的早,有的晚,有的人甚至是成年後才習得的。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普遍認為「在適當的教育方法下,情緒控制能力是可以培養的」,這是對基因差別的無視。

實際上殘酷的事實是,人類作為種群,要穩定的發展,獲得競爭上的優勢,是需要情緒衝動和任性的人的。但這類人卻從小不受待見,還受到更多無用的懲罰,悲劇啊。

人之複雜,世界之複雜,所有的教育方法在其面前都是幼稚的。


如何懲罰老人?
比較提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老人愚昧頑固、溝通已經失去作用或者明確需要懲罰時
怎麼做比較好
自己家的老人
當然不希望落下傷痕證據之類
例如關禁閉會不會太過激

我看到的問題是:
如何懲罰兒童?
比較提倡挫折教育
小孩子任性、教導已經失去作用或者明確需要懲罰時
怎麼做比較好
自己的孩子
當然不希望落下陰影之類
例如關禁閉會不會太過激


上課看到這個問題,不顧電工學掛科的風險毅然決然地回答!!!請為我的冒險點個贊啊哈!!!

爪機碼字,敬請原諒!

咳咳,作為小時候的調皮搗蛋專業戶,打過群架掏過鳥窩,破過黑板毀過課桌,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自然受到的懲罰也不計其數……面對這個問題我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哈!

孩子做了錯事就要受到挨罰!!!「棍棒底下出孝子」老祖宗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懲罰方式千千萬,最簡單也最有效我認為就是直!接!抽!他! 簡單!!粗暴!!高效!!能第一時間起到一個震懾的作用,在孩子面前樹立起家長的威嚴!

既然抽他,用什麼抽他很關鍵,工具很重要,既要是爹娘能順手方便拿的,又要能對孩子長記性的……
俺小時候俺娘揍我最多的工具就是晾!衣!架!簡直「喪心病狂」,晾衣架-_-||受力面積小壓強大啊,落在你pp上,怎一個痛字了得!!!跟小夥伴交流過後也了解到他們老爹「伺候」他們更變態,直接解下腰間皮帶-_-|| 皮了個帶,這酸爽,想想都有些小激動呢!也有小夥伴說過被關禁閉,關小黑屋裡幾個時辰不給吃不給喝,個人覺得這個有點過了,不給吃不給喝這分明不是親生的好吧,況且孩子年齡小最怕黑了,不可取不可取。

不同的是,爹娘們在對孩子「拳腳相加」之後,要撫慰下孩子受傷的內心!這個必須有!!!類似於「給你一巴掌然後再給你顆糖」這種性質,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麼,你對他給予懲罰,其內心或多或少都會留下些許創傷,這就需要爹媽們再次出馬了!

比如,幹完仗後,可以對孩子說「仔啊,不是爹爹想打你啊,你剛才打人家小明實在是做錯了,爹爹是是讓你長點記性」反正就是類似的這種話,只要爹娘們稍微「低聲下氣」一點,一般猴孩子都會領情。

先說這麼多了,想到了再補充,要去看看我那滿目瘡痍的電工學了T_T


實名反對答案第一的答案!
我們需要的是人類,不是動物!
我們需要的是能思考的人類,不是聽話的寵物!

孩子的沒有道德觀念的!所以在孩子心中沒有對錯!
然後孩子判斷一件事情是否第二次或第三次做,取決於ta覺得是否「有趣」,也就是你的反應是否滿足ta的要求。無論你發火大吼、會心一笑、哈哈大笑,在孩子心中自有ta一套的判斷方法,也許會覺得你大吼很有趣、覺得會心一笑無聊……

然後懲罰孩子的目的是什麼呢?
如果孩子懂事,那懲罰我覺得是「補償」
如果孩子還不懂事,那懲罰其實是建立道德觀最重要的一步之一:告訴孩子什麼事情不能幹……

對於不懂事的孩子如何告訴孩子這個東西「不能幹」?
讓孩子對這個東西失去興趣!
可以用別的東西「引誘」ta
可以無視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覺得「無趣」而不做
可以做一些孩子不喜歡/反感的事情來建立厭惡情緒(這個算大招,少用為妙)

至於什麼湊效……試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實不存在「通用方法」……

科學育兒不等於「公式化」育兒………
這是孩子用實際行動告訴我的!

所有的育兒「專家」,一般也就兩三個小孩,所以「育兒」最直接的經驗之來源於自己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只是「聽說」吧………也有很多「奇葩」孩子是沒經歷過的……所以科學很重要,但並非重要到了「只有此法可通」的地步………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一直認為懲罰是必須的!
但堅決反對無意義的懲罰,懲罰=補償


任性,不聽話,不是孩子本性如此。
我們經常自己沒講清楚原因就禁止孩子某些行為,或者誇大一些事情的後果,讓孩子覺得「其實事情不是媽媽說的那樣」。慢慢的,說教就失效了。
最有效的教育是讓事情的結果去教育孩子,父母的作用是保障安全,培養信任。當然有些事情的結果,我們承受不了。

推薦的做法如下。

解釋原因比單純命令好
雨後有些小水坑,孩子想去踩水玩。多數情況下,家長會不讓,但為什麼吶?小傢伙可能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踩水玩得特別開心才想去的。而大人們只是命令,而不是告訴原因,小傢伙怎麼能服氣。再說,別人家的孩子也在玩,你們不老說別人家的孩子什麼都好嗎?所以,先想好不讓孩子踩水的理由再說。

感受真實後果比單純說教好
手不要往電扇里伸。光說反而引起人好奇,拿個吸管伸進去,讓孩子看看會發生什麼,比單純說教效果要好。當然,要考慮孩子的理解力,別讓孩子覺得好玩,把筷子之類往裡伸。

少說多做操心到點上
家裡環境不安全,就主動做安全點,鋒利的邊角都包起來,危險的東西不要放到小孩能拿到的地方。而不是限制不讓做這,不讓做那。小孩子普通跌一跤沒事,身上臟點也沒事,不必大驚小怪,也沒必要限制。

不過,多數時候,我們是在木已成舟的時候才意識到這個問題,想改就不那麼容易了,僅供後悔。
有些行為習慣,思維習慣已經持續了幾十年,沒有外界因素持續影響,作為成人的我們也很難改變,甚至意識不到自己的期望和行為是背道而馳的。看再多理論,就和看成功學一樣,道理很對,但都是空中樓閣,做不到也等於負數。給自己帶來的更多的是迷茫,自責,糾結。


回到正題——怎麼懲罰。

首先,要明確懲罰的目標,不要濫用
懲罰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制止導致嚴重後果的具體行為。
關鍵詞是制止。如果希望引導正確的行為,僅靠懲罰,效果非常有限。具體做法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其次,要明確實施懲罰的條件
1、孩子的某些行為會導致嚴重後果
2、孩子目前意識不到這個後果,或者沒有能力評估後果的嚴重性
3、和孩子溝通已無法避免這個後果
實施前需要想清楚是不是真那麼嚴重,是不是一定要制止。

最後,如果你下得去手,也實在沒其他招,就打吧!


當然,打也有打的要求,不能瞎打。

下手不要太重
先調研一下那些地方不能打,初次下手注意輕重。打壞了你自己心疼,還可能違法。

批評要就事論事,避免情緒化
某件事情錯了該打,就不要扯其他事情了。以前還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之前沒打這次也不要說了。針對行為進行批評,而不是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最好給出下次應該怎麼做。否則打完了,被打的也沒搞清楚為什麼挨打,也不知道怎麼避免下次因為同一原因挨打,這就屬於打了白打。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麼趨利避害。

打的時候不要扯上愛
媽媽是愛你的,打你是沒辦法,都怪你不聽話——這種話別說,會讓愛變畸形。不要把孩子放到道德不利的位置(不孝順、不懂事),為自己打孩子的行為做辯解。這樣的效果是無形增加孩子的負罪感。

打錯了要認賬,尋求諒解
不分青紅皂白打了孩子,或者打的時候帶了情緒,要能拉下面子道歉。一方面我們自己可以不斷磨練懲罰孩子的經驗和技巧,另一方面留下平等溝通的最後通道。偶爾打錯幾次也不要緊的。


最後需要明確的是,懲罰肯定是要造成傷害的,之所以選擇懲罰,是為了兩害相權取其輕。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完美解決的。我們自己的人生也很多不完美,在孩子的教育上,首先不要苛責孩子,其次不要苛責自己。


跑題一下:題主描述得並不明確,其實不聽話是有可能往獨立思考這個方向引導的。


正確對孩子進行獎懲,可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你分享幾個美國學校和家庭常用的懲罰方式,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1,行為表

行為表是美國教室里最常見的行為管理表格。每天開始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是「Ready to Learn 準備好學習」,根據表現的好壞分別上移(很棒,超級學生)或者下移(反思,更好的選擇,聯繫家長)。

行為表同樣適用於家庭中孩子的行為管理。

2,思過椅

懲罰並不意味著嚴苛、冷漠。比如「反省時間」,就是我們常說的面壁思過。美國家長會用一個「Timeout Chair思過椅」,孩子坐在上面,設定需要反省的時間。

思過椅上寫著很溫暖的話:「反省時間是想一想你做的事情,但是你永遠要記住我愛你。」這讓孩子知道:懲罰並不是為了傷害Ta,而是幫助Ta。

3,反思表

大一點的孩子不需要坐思過椅了,他們可以寫或者畫出自己的所作所為,然後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反思表中,有一欄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孩子的「感受」,一定要讓孩子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夠給予適當的反饋。

4,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是行為管理很重要的部分。有時候大人為了更好地執行規則而忽視了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被取消玩耍時間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順從,如果出現了極度的逆反,該如何應對呢?美國老師會準備「情緒管理框」來幫助孩子們緩解各種負面情緒。

當出現難過、憤怒、悲傷等情緒時,可以讓孩子先深呼吸5次,以緩解身體的過度反應。

如果孩子是在家裡,除了深呼吸,還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比如搖晃水杯,照鏡子跟自己對話,拼圖,吹氣球等不同的方法來釋放不良情緒。

歡迎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兔兔嘟嘟(tutududu_),更多實用育兒資訊等你來了解。


懲罰孩子方法是: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承擔相應的後果。
我是90後,大三,沒結婚……更沒有孩子……不過我可以談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有人會說,孩子還小,不懂事,有些事情是無意之舉,不應該承擔太多。對不起,我認為凡事做了就必須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就比如你打壞一個碗就必須用自己的零花錢補上。這種自我擔當的意識的培養要從很小抓,讓孩子能為自己負責。當然,這樣在孩子開始自己思考自己表達之後,連路都不會有話不會說就不要這樣了。
教會孩子樹立基本的道德觀念,明白什麼是該做、能做、不該做、不能做的。這方面家長要以身作則,認為闖紅燈無足輕重的家長是很難教育出嚴於律己的後代的。
讓孩子知道什麼事要做的事情,自己現在應該做的事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追求。


部分大人也是很好玩的,
大人自己都常常無法剋制自己,居然想著講道理孩子就會聽,孩子就會克制自己。
想想自己,公司不要打卡,遲到,,工作沒做好,偷懶等等等,只要沒有懲罰措施,一切都無所謂,真的還會人人早起嗎?恐怕除了部分自制力強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會摸魚吧。

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不就是這樣來的


取消零花錢


懲罰兒童是:最短時間內讓孩子意識到錯誤。而非:短時間內讓孩子改正掉錯誤。
要容忍孩子的錯誤,需要家長認識到犯錯不可怕。有的錯誤也許一次就能改正,而不能改正的,我們不應該強硬讓其改正,而是需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將孩子犯錯的成本降到最低,容許孩子犯錯第二次第三次。
降低犯錯成本我個人認為很重要,畢竟不是每個爸爸都能給五個億,讓孩子去試。


這是個好問題,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下,先佔個坑,有時間記得的話再答,先去補個覺


看了一票答主專業心理描寫與解答,我就補充一個個人看法。

兒童或者低智人士(無歧視)是無法預計其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即使普通人也經常性出現,簡稱短視。

為什麼在方法我都知道,別人家就有效,而我就沒效果尼?任何以短期目標例如糾正某一行為的脫敏辦法,都是治標不治本,分分鐘複發,而且大多數會惡化加重其病態。

所以又要扯到原生家庭以及行為模仿,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道理行簡單,兒童由於涉世未深,不過趨吉避凶與獲取資源是所有行為的基礎,無論是生理與心理上的需求,而所有的套路無不是兒童身邊的人和事對他的影響,古有孟母三遷,不早已說明環境的後天影響是最重要塑造個人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因素嗎。

所以,不單要看人下菜講究方式方法,無論正強化負強化,根源一定是影響兒童的某些環境人與事,所以在你想去糾正某種行為與心態時,請首先去關注是否那些環境因素出了問題,再去進行脫敏糾正。


「死亡網遊」傳至英國 或已致130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

總覺得這裡面的「主人」就是某個家長。。。


推薦閱讀:

小孩子在聚會中被開玩笑說「沒別人漂亮」之後慪氣大哭,由此聯想到如果孩子太自傲(嬌氣),家長該怎樣引導?
孩子不肯吃飯怎麼辦?
幼兒是否需要「更豐富的環境」,應該如何營造?
五歲的孩子看不起保潔阿姨,怎麼辦?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TAG:兒童教育 | 發展心理學 | 懲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