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踩踏事件你學到了什麼?
擁擠人群中避免踩踏的自救法:人體麥克法
如果你身陷一個人潮洶湧、進退不得的人群之中,為了避免發生踩踏事故,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聯合你前後左右的人一起採用人體麥克法,有節奏的呼喊:「後退」(或「go back」):1、迅速與周圍人簡單溝通——如果你意識到有發生踩踏的危險或者已經發生了踩踏,你要迅速與身邊的人(前後左右的五六個人即可)做簡單溝通:讓他們也意識到有發生踩踏的危險,要他們迅速跟你協同行動,採用人體麥克風法進行自救。
2、一起有節奏地呼喊「後退」 (或「go back」)——你先喊「一、二」(或one, two),然後和周圍人一起大聲喊「後退」 (或「go back」)。如此有節奏地反覆呼喊。
3、讓更外圍的人加入呼喊——在核心圈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呼喊節奏之後,呼喊者要示意身邊的人一起加入呼喊,以此把呼喊聲一直傳遞到擁擠人群的最外圍。
4、最外圍的人迅速撤離疏散——如果你是身處擁擠人群最外圍的人,當你聽到人群中傳出有節奏的呼喊聲(「後退」)時,你應該意識到這是一個發生踩踏事故的警示信號。此時你要立即向外撤離,並盡量讓你周圍的人也向外撤離,同時盡量勸阻其他人進入人群。
5、絕對不要前沖尋親——即便你有親屬甚至孩子在人群中,在聽到「後退」的呼喊聲後,也不要衝向人群進行尋親或施救。你應該意識到後退疏散是此時最明智的救助親人的方式。前沖尋親只會遲滯或妨礙對親人的有效救助,從而讓你的親人陷入更危險的境地。此時,甚至不要考慮孩子是否會走失的問題,而先要做對於孩子的平安最有意義的事情——讓更多人儘快後撤疏散。
人體麥克法是前幾年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所採用的一種在人群中傳播信息的簡易方法。據報道,這次上海外灘踩踏事故中也有幾個年輕人採用這種方法進行自救。可以想像,若沒有這幾個可敬的年輕人所組織的這種自救,這次踩踏事故所造成的後果肯定會更嚴重。
在人潮擁擠的人群中,避免發生踩踏事故既需要人們的冷靜和智慧,也需要培養人們應對風險社會的社會公德。在人群中撒錢、起鬨、打鬧、分發或爭搶免費或優惠品、看熱鬧心態,都有可能引發意想不到的慘劇。而對於種慘劇,我們有過太多的教訓,只是我們太健忘。
【文: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劉太剛】
不要愛湊熱鬧
不要佔小便宜
這是兩條國人可以享用一生的真理
人多的地方不要瞎湊熱鬧。
後來得知我們學校一位同學也是遇難者之一,竟然還同上一門課,但大多數人是不認識的。大學就是這樣疏離…
那門課的q群里一片刷蠟燭的消息,當時看到刷屏覺得有些人有跟風嫌疑,不想去湊熱鬧,正巧也有事在忙,於是關群忙自己的事。
冷漠吧?死亡就發生在了自己的身邊的同學身上,而我的思想停留在上面的時間根本沒超過一分鐘。
事不關己的時候,人的情緒波動也許真的不必然。
但是晚上我躺在床上安靜下來的時候,它無風自動了。
我想到她,想到她的父母,想到她的父母得知踩踏事件後第一時間聯繫他們的女兒,想確認她的平安,或者還能從她這個目擊者這裡得到第一現場的信息。
但是沒有音訊,沒有答覆。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順理成章的腦補:
她的父母收到確認死者的通知,趕去上海,面對女兒的遺體,面對女兒猝然客死他鄉的悲痛事實。
然後火化,然後來學校,在沉默與酸楚的哀慟中收拾女兒宿舍里的物件。也許她臨走前拆開的一包零食還沒有吃完,也許她電腦里還存著一份未上交的論文,也許她的追求者或戀人一雙含淚的眼就在背後不遠處默默地凝望。
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這樣猝不及防的消息,帶來的是多麼撕心裂肺的痛啊。無論是對我,還是對他們。
終日忙碌又安逸的生活,我們像是不斷地奔向影子被無限拉長的末端,
卻忘了回頭擁抱佇立原點的實體。
逆風執炬
我是一個大學生,上海人。突然之間發現,上海有這麼多孤獨的人。其實有家的人大多都在家和家裡人團聚吧,很少會去外灘湊熱鬧。應該大多數是遊客和孤獨的人。其實從死亡者名單裡面可以看出來,遇難者很多是大學生。元旦不能回家,所以來湊個熱鬧。
我不想說什麼素質的問題,和湊熱鬧的壞習慣。這也怪不到執法人員頭上。只是突然發覺可能我身邊就有很多同學,他們沒法在一個大家團聚的日子裡一個人呆著。
我們身邊常常看到很多缺乏公共秩序意識的人:
- 地鐵門開了不等他人下車就往車上擠
- 不等紅燈強穿馬路
- 不願排隊耐心等候
- 遇到擁擠也只是默默將壓力傳向前面的人
- 個體沒有主動維護秩序的責任感。
作為大學生,我想如果我也在上海,我也很可能會去跨年,我也很可能會經歷這一切。想想都覺得可怕。看似很遙遠的踩踏事故其實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培養安全意識學習必要的急救知識不再是一句空話。然後我就去學習了「萬一遭遇踩踏事故如何處理」。。。⊙ω⊙
以下摘自果殼網~
「擁擠的人群有多大的能量?如果你被洶湧的人潮擠在一個不可壓縮的物體上,比如一面磚牆、地面或者一群倒下的人身上,背後七八個人的推擠產生的壓力就可能達到一噸以上。實際上在踩踏事故中,遇難者大多並不是真的死於踩踏,他們的死因更多的是擠壓性窒息——人的胸腔被擠壓的沒有空間擴張。在最極端的踩踏事故中,人在遇難時甚至可以保持站立的姿態。
如何在踩踏事故中脫身:
任何時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應當觀察周圍,記住出口的位置,提前在大腦中規劃撤離方案。
一旦你發現已經被人流裹挾,無法自主控制前進方向的時候,切記不要停下,也不要硬擠,而是要一邊順著人流同步前進,一邊向前進方向的側方移動,直至移出人群。
雙手握拳架在胸前,就像拳擊手的防守姿勢,這樣可以盡量保證胸腔不被擠扁。
注意腳下,千萬不要被絆倒。
一旦摔倒,趕緊站起來。如果身邊同伴摔倒,立即把ta拉起來。如果身邊是兒童,把他們舉過肩。
如果摔倒了沒法站起,爬也要跟著人群前進的方向。如果無法移動,用手護住頭部,蜷縮膝蓋至胸前。不要俯卧和仰卧。 」
恩,多了解點總是沒錯的
跨年夜正在中環看煙花,同是數萬人的活動,人海茫茫,秩序井然。
跨年夜正在中環看煙花,同是數萬人的活動,人海茫茫,秩序井然。星光大道從下午起便有警察開會、擺放護欄,分流人群。
貼一篇成報的評論
高樓大廈、進口蔬果我們都齊全,但如何保障大型都市的平穩運行才是城市文明的薄弱點。這是一場慘痛的教訓,默哀。
2014年的最後一夜我在車間熬夜幹活,間隙刷新微博時看到了踩踏的消息,但是因為過度疲勞,沒有什麼感觸.元旦這天迷迷糊糊當中接到父親的電話,說到當晚早些時候我妹妹也去了外灘湊熱鬧,這才有點慶幸.
我學到什麼?
實際上,不需要等到最近的這次事故,只要你生活在我國的時間足夠長,早就該學到一些至關重要的原則了:
- 我們所處的社會當中,有很多人,頭腦缺乏對於因-果的想像力.他們很難從一個位置錯誤的煤氣罐想像到爆炸,也很難從一個發燙的電源插頭想像到起火.
- 我相信多數人從我們的野蠻祖先那兒多多少少繼承了一點這種"想像危險後果"的能力,但是很遺憾,現代社會太過複雜,因此沒有真正地把自己"文明化"一遍,是無法應付新的危險源的
- 預感到危機時,無論感覺多麼微弱,不要等待其他人來確認,不要指望其他人來鼓舞你,迅速反應.你日常所處的環境里到處都是誰也不認識誰,誰也不能信任誰的鬆散群體,這個群體的判斷力和行動力假如可以量化的話,幾乎可以確定會遠遠低於整個群體的中位數.
- 但是很遺憾,貌似多數人,置身於這樣的鬆散群體中,仍然會因為奇奇怪怪的理由,放棄了自主行動的自由.
- 這種時候,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的豬隊友.
那些擠到不能動的地方,就不要去了。
非常難受 非常痛心 。
據說上外是大學城裡第一個確定學生全部平安的高校 我校的姑娘和小伙兒們福大命大 也為華政,華師大還有復旦那幾位遇難的學生感到難受。
但是,我看到好多答主說,教訓是不去人多的地方。特別理解這種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但是我萬分不贊同這是踩踏事件應該得到的最大教訓,如果真是如此,感覺特別悲哀。
大家都知道在天朝生存是hard模式,在學校,公交,地鐵,商場,電影院,酒吧等等公共場所,人群聚集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沒有擁擠到外灘那個程度,踩踏事件也不是不可能發生,事實上,我們根本就不可能一生都不去任何擁擠的地方,除非你不是一個社會人。
我們要學的是,萬一摔倒了,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
我們要學的是,萬一有人受傷了,如何去做CPR
我們要學的是,萬一踩踏發生了,如何盡量防止人群的繼續擁擠
我知道這是更高的要求,更難的要求,但是,這才是真正能保護自己,保護家人和朋友的方法,而不是一句「再也不去人多的地方了。」
踩踏事件已經發生一周了,願36位同胞在天堂得到幸福。更堅定了宅著的決心
想到一些題外話,曾經問過一個台灣同事,來到大陸,最不適應哪些地方。他講到大陸這邊人的comfort zone(呃呃,中文是個人空間嗎?感覺怪怪的)會明顯比台灣小。
我最近在英國跨年,還有每天趕上下班火車也有感覺。即使是白金漢宮的新年換崗,或者新年當天的花車遊行,都是烏鴉鴉一群人,但你不會覺得很擠。以我這個國人的眼光來看,絕對還能多塞一塞的。不過大家,應該蠻多也是西方遊客,並沒有去擠。
作為上海工作的苦逼小白領,我也知道很多情況下,在本地想多一些個人空間非常難。但這不妨礙我們在可能的情況下,多紳士一些,跟人保持大一點的距離。如果我們一直不去改變,那現狀永遠都是這樣。
ps:以我遙遠的個人和家人經驗來講,不要在任何節假日晚上去外灘,或者其他國內的熱門景點!
沒人邀,說點別的吧
我真心覺得那個地方的樓梯及其周圍的景觀牆設計有問題。
作為人流如織的外灘風景區,設計部門過分追求景觀牆的效果,如下圖紅框所示
來源見水印
這樣的一個廣場,強調步行通道的流量應比極致的美觀更重要。
建議將這些景觀牆全部改成樓梯。
-------------------------------------------
至於有人說湊熱鬧什麼的,真想一個大嘴巴抽你臉上,幹什麼都是受害者自己的錯。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更多,怎麼沒踩踏!能不能不要一出事兒就讓受害者自己找問題???
-------------------------------------------
來不及了,要改論文去了。
第一時間抓老婆的手,萬一衝散了,我不認為她生存概率比和我在一起大
如果一大群人擁擠在前面,立刻後退。
實際上我上公交車向來都是最後一個上車,大概不是最後一個上車的概率低於1%。一群人擁擠先不提遭賊,被誰踩了鞋帶推進車輪底下那才冤呢。坐地鐵就更要小心,人那麼多,月台又沒有護欄。
大城市裡非正常死亡率肯定超過農村,想要活久一點就要盡量降低每一天的風險。常在河邊走,哪怕濕鞋概率只有萬分之一,嘗試一萬次也有63+%的概率中槍。
絲毫沒有學到任何東西,大家一定以為經歷這次事情,人們會變得有秩序些。根本沒有。
不說遠的,就說上下班高峰期,在地鐵站內,越是擁擠越是沒有秩序。門還沒開,門外的人已經把門口堵的嚴嚴實實。一開門,裡面的拚命往外擠,外面的拚命往裡擠。地鐵門沒有開完,車廂內靠後的人已經開始擠前面的人了。每每開門那一瞬間,總是很危險。
路上行人無視馬路是否有橫道線,路口是否紅燈,只要人多的地方,自然就一起穿過去了。
外灘跨年有多熱鬧,這座城市就有多孤獨
沒人敢保證上帝會再在明天的銀行里給你存24小時,so,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吧,now.
-----------------------------------------------------------------------------------------------
寫完又後悔了。上面的第二句話,我想,其實大部分人並未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所以那樣說是不準確的,是雞湯。希望大家都去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做並堅持下去吧。不多說了,要走題了。
保持危機意識,多學點求生技能
火車站捅人事件還沒過去多久呢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