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麥當勞和肯德基都開始注重現磨咖啡的推廣,其優勢與星巴克等傳統咖啡行業相比在哪裡?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商業研究所,更多「商業」、「公司」、「行業研究」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如麥當勞的麥咖啡、肯德基的現磨咖啡系列產品


餐飲不離家,在人流這麼旺的地段呆著,在你多吃點的基礎上,當然希望你多喝點;在你想吃才來的基礎上,當然希望你想喝的時候也能來。通過引入價格更高的飲品——現磨咖啡,自然可以提升ARPU(人均消費額)或者吸引更多客流。

麥當勞旗下的麥咖啡是個老品牌(1993年就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成立了),在2010年的時候開始在國內大力擴張;而肯德基意識到咖啡這個舶來飲品在中國逐漸被人接受以及對於連鎖的重要性,在2014年底和2015年初,才開始大力升級以前的咖啡品質推出現磨咖啡。

從產品和定位來說,兩者的區別挺大:

  1. 麥咖啡有單獨的門面或者櫃檯及品牌在運營,麥咖啡目前都屬於麥當勞餐廳中的「店中店」,有獨立的點餐櫃檯、配備專門的咖啡師、有較高檔的咖啡機,還配備甜品等,並提供更為舒適的沙發座椅。而肯德基的現磨咖啡就是在原有櫃檯銷售,並未設立獨立的售賣櫃檯和座位區。
  2. 肯德基一般提供6種左右的咖啡產品,價格最便宜的美式咖啡10元/杯,而最貴的產品是19元的摩卡。這個價格不僅遠低於星巴克和Costa Coffee位於30元左右的均價;而且也低於麥當勞的咖啡價格,麥當勞里的麥咖啡最便宜的小杯卡布奇諾為12元,大部分中杯產品集中在13至19元,大杯則在20多元

從咖啡的推廣效果來看(利用語義分析找出在麥當勞及肯德基中可能消費了咖啡用戶的概率),消費咖啡用戶的概率變化與幾次大事件吻合得很好。從下面的圖表可以看到:

  1. 2010年麥當勞力推麥咖啡之後,消費咖啡的比例明顯上升,但是在兩年後,這個比例持續下滑
  2. 五年之後,2014年底及2015年初,肯德基跟進大力推廣現磨咖啡(去吃肯德基的同學們都會留意到,北上廣深的肯德基門店都會問一句要不要咖啡或者往套餐里免費送咖啡),消費咖啡的比例也是明顯上升,目前基本上與麥當勞的比例追平

從咖啡拉動人均消費額的效果來看,使用的指標是:咖啡用戶消費額/平均消費額-1)x100%。咖啡用戶的人均消費額低於一般用戶的人均消費額。

  1. 在麥咖啡推廣以後, 這個趨勢更加明顯,估計咖啡的作用更多不在於推高人均消費額,而是在於吸引更多的客流。但是在2014年之後,在麥當勞中,咖啡用戶的人均消費額卻出現高於一般消費者的趨勢,而且這個premium還在逐步拉升。難度麥當勞的消費者已經完全認可咖啡,在買漢堡的同時補上一杯咖啡?
  2. 肯德基之前一直沒有主打主推咖啡,只是在小範圍嘗試,所以在大力推廣現磨咖啡之前,咖啡用戶的人均消費額低於普通用戶,甚至這個差額比麥當勞的還大。而且隨著2014年底及2015年初主推現磨咖啡之後,這個差額進一步擴大,估計和大力做活動促銷引來不少客流有關係。


最後,肯德基和麥當勞咖啡與星巴克及Costa的區別及優勢

  1. 論品質及環境:星巴克/Costa&>麥當勞&>肯德基。不過,有時候星巴克實在太擠了,而麥當勞提供了咖啡區+快餐區的雙倍面積,讓人感覺很舒服。
  2. 論價格:星巴克/Costa&>麥當勞&>肯德基
  3. 論覆蓋:肯德基和麥當勞完勝
  4. 論交叉銷售的機會:肯德基和麥當勞更有機會在銷售早中午餐的時候,順便銷售一杯咖啡,畢竟很少有人專門去買星巴克或者Costa的正餐。但是面臨的挑戰是,中國人是否已經養成習慣在吃正餐的時候來一杯咖啡?從麥當勞目前發展的曲線來看,它或許正在實現;而肯德基今年才剛剛開始,推廣力度很但效果未知,一切都在路上。

作為前M記人,我來簡單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背景:
1、常規M記的大堂會設有可供100人左右可供堂食的座位,麥咖啡在店內的佔地約為8人位的佔地。
2、除部分景點及交通樞紐等高租金高人流量的店以外,大部分情況下打包or堂食的比例其實差的不是特別多,大約是5:5。
3、除濃縮及美式外,M記大部分咖啡的售價在20-25元左右。
4、除極個別繁忙時間段外,基本上麥咖啡櫃檯配備一個員工即可,一天2班制(個別店3班制)。
5、人員支出大概是每小時20元/小時。

接下來是我要說的:
1、差異化消費。寫字樓內上班的白領都想逼格高一點,且經常是早上趕公交趕地鐵,時間緊張。
首先是早餐,M記10元左右的鬆餅配豆漿or咖啡其實還不錯的了,尤其是再來一杯現磨咖啡,


贊同@劉天騏的觀點。
補充要說明的是,「客戶體驗」不僅僅是咖啡的味道。
同樣的一碗面(指的是製作的原材料、工藝過程、最後顯現出現的樣子、味道等),在我國最大的連鎖快餐店蘭州拉麵里吃,和在某五星級酒店的中餐廳吃(特註:就是這家酒店附近的那家蘭州拉麵店裡做好送過來的,完全一樣。連碗都是一樣。)感覺是不一樣的。
不一樣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 環境因素,包括光線、溫度濕度、空間開闊與否、雜訊種類和水平、周圍的進餐人員的禮儀、服務人員的說話的語氣和態度、餐具(雖然碗還是同樣的碗,但是筷子和勺子是酒店的,餐桌、餐椅也是不一樣的,還有餐巾紙、餐墊兒等,都不一樣)
- 服務內容也不同。可以付現金,也可以掛到房賬。如果味道偏重,要求換一碗,這邊是二話沒有,那邊很可能(不一定)是懶得理你。吃到有不好的東西(恕不舉例),得到的處理,也是不一樣的。

M和K的優勢,是店面多。有了這個產品後,就會額外得到這類客戶:
他們:
- 不太想吃東西,但是想找個地方坐坐。自己或者是和朋友,就呆不長時間。也不喜歡各種可樂類飲料。恩,有現磨咖啡,這個不錯。對環境要求不高,但是對咖啡還是有一定的了解。
-以及這類,也會來M和K買些吃的,現在有了現磨咖啡,恩,好,那就來一杯吧。

喜歡去SBK的那類人中,有些是不會來M和K的。環境(上面提到的那麼多因素等)和體驗不同。有些就是去那麼個地兒(環境+氛圍),喝什麼吃什麼,倒是其次(甚至第三第四,甚至根本不在乎)。

很多人去SBK是「裝」,體驗美國中產的生活的那種感覺。和20年前麥當勞肯德基剛進中國時候,大家排隊去吃的那種行為是差不多的意思。


手機碼字,簡單答,後續再改進。
上面的答主們普遍提到為了提高客單價和增加利潤等等,認同,但這僅僅是一個方面,尤其對於麥當勞。
實際上麥當勞非常明確地認識到,現有的快餐生意不是長久之計,因為現代人對餐飲的要求越來越高,口味、環境、健康等等越來越被重視,高標準化和快速相對不像工業時代初期那麼重要。
麥當勞早在幾年前就戰略調整,可能在亞洲國家不太明顯,不過從全球來說,小麥早就不把小肯作為主要競爭對手了,他的目標是如日中天的星爸爸。
所以最顯著的措施,除了強推麥咖啡品牌,更重要的是調整品牌標識,有沒有注意到很多麥當勞不再是早期整齊劃一的大紅招牌了?店裡的牆面地板和桌椅也有各種變化。整體色調不再是明亮簡潔,很多店都使用深色裝修,燈光也更昏黃。
這幾年來小麥花了不少心思努力改變店內外環境,在歐洲國家如法國,甚至出現了很高端典雅充滿藝術感的門店。
小麥希望他們的品牌不再被單純認為是一個快餐品牌,也希望變成星爸爸那樣的所謂「第三空間」,希望在消費者中產生黏性,有社交元素等等。

我個人是相當喜歡麥咖啡的,不過我覺得目前麥咖啡不設單店的情況會有所改變,等到品牌有更多認同的時候,一定會分離出去,因為快餐店的環境畢竟還是太嘈雜了點,和咖啡館的調性不符。


M和K其實很早就開始對這個市場有動作了。
K的滴濾咖啡和M的麥咖啡。
其實現在這兩家投入更多資源進駐咖啡市場只是因為不願意完全被這個市場拋棄而已……防禦性動作,順道推廣一下看看是否能有消費者接受。
畢竟前後夾擊的行業,前有星爸爸Costa國際連鎖,後有獨立精品小店,對於前者KM沒有時間甚至逼格上的優勢,對於後者沒有風味和個性的優勢。


首先要考察大眾對咖啡的鑒賞水平。
永遠記住:咖啡是一種水果,一杯精品咖啡,一定具有水果的複雜香氣。
做意式奶咖,最重要的就是濃縮的優劣。星巴克的濃縮是什麼水平呢?苦焦味兒太過了。各位可以仔細對比麥咖啡和星巴克的濃縮,孰優孰劣一口瞭然。
kfc的現磨咖啡,在盲測比賽中獲得了突出的成績(記得是第一名),也就是說,kfc的現磨並不比星巴克差。
在口味上,M記和kfc是可以超越星巴克的,如果大眾開始懂咖啡、挑剔咖啡,那麼M記和kfc的咖啡可以把星巴克的地盤都搶走。
可是現實真是悲劇,我國人民根本不在乎口味,只在乎品牌,一頭擠進爆滿的星巴克——這不一定是裝逼,但一定是不懂。
如果某一天,街頭巷尾都開始聊耶加雪菲,聊單品,聊濃縮,而不僅僅捧著大號紙杯一口咖啡味兒牛奶下肚沾了滿嘴泡沫,M記和kfc就有機會「逆襲」星巴克了。


因為麥當勞和肯德基在中國如今面臨著難以逆轉的頹勢,必須要尋找新的增長點,同時,中國人喝咖啡,喝現磨咖啡的習慣逐漸被培養起來。咖啡其實是一個毛利超級高的產品,一杯售價30塊錢的咖啡,原料成本不超過5塊錢,毛利有80%+。(但是為什麼文藝小青年開咖啡店還那麼容易倒閉呢,因為固定成本太高,凈利潤不足。這個可以參見我的另一個答案咖啡館的選址要考慮哪些方面? - 易澄的回答)

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咖啡均價在15塊錢左右,其原料成本跟星巴克咖啡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雖然定價低毛利低但是凈利潤不低,因為麥當勞和肯德基都擁有大量門店,可能只需要改造一下店面,或者開闢一個窗口,購置一台機器能開始賣咖啡了。

而且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咖啡其實並不直接與星巴克構成競爭,因為他們的目標用戶是不一樣的。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往往是為了滿足兩種需求,情感需求和功能需求。

你認為大家去星巴克喝的真的是一杯咖啡嗎?Naive!他喝的是星巴克店裡的環境,是拿著帶logo的杯子走在街上的自我滿足。在中國,星巴克成功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種階層符號。

但是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咖啡,大家消費的可能就是咖啡本身了,是為了滿足提神醒腦之類的功能需求。

從替代品來看大家可能更能理解這種差異,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咖啡是速溶咖啡或紅牛的替代品,而星巴克的咖啡可能是一個名牌包包的替代品(容我想想還有沒有更貼切的)。

從推廣上來說,星巴克是不會投放大眾廣告的,這是它作為階層符號的自矜,它的營銷是星巴克用戶社群進行傳播的。但是麥當勞和肯德基會投放大量廣告,因而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潛在人群。

雖然目標受眾不一樣,但是麥當勞和肯德基是能夠從星巴克的用戶當中挖一塊出來的,因為,原本的星巴克用戶中肯定也是有單純為了滿足功能性需求的,也就是說是被過度滿足的,那麼他們就可能會轉移到麥當勞和肯德基,畢竟兩者的咖啡本身沒有多大區別,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門店還更多更方便。

綜上所述,1.能賺錢 2.目標用戶不一樣

我是煞風景的廣告位:微信公眾號「創新廣角鏡」,有更多的商業案例和工具。


關注這個問題好久了,還是忍不住來回答一下。
首先,中國咖啡市場的增長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我沒有數據,但是從可口可樂進入咖啡市場這種行為來看,中國的咖啡市場發展很好。同時伴隨年輕一代消費者對咖啡的飲用習慣的形成,進入咖啡市場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但是,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不太好。因為,麥當勞和肯德基在這方面完全是兩種模式啊,把這倆放在一起和Starbucks比,我覺得不合適。

一、M和KFC的策略是不一樣的:
先說M:McCafe是有獨立的櫃檯的,雖然一般仍然設立在M記門店,但是是基本獨立出來的空間。並且,它不僅是賣咖啡,還包含了各種現做飲料、蛋糕等。說白了McCafe是以stabucks這類連鎖咖啡廳為競爭對手的,目標市場類似。McCafe是這樣的:


(圖片還在網路)是不是很高大上?

(圖片還在網路)是不是很高大上?
從產品、價格、環境上來看,雖然比星巴克要便宜一些,空間不完全獨立,但是其實也絕對不是快餐店的水準。同時應當注意,McCafe這個brand,也和M記是有明顯的差別的。所以在我看來,這就是個獨立的咖啡廳。
再說KFCL:肯德基的那個現磨咖啡系列,是沒有獨立的銷售櫃檯的,價格不高、且看起來low多了。

說實話,感覺和全家便利店賣的現磨咖啡真心沒什麼差別。回去買,純粹就是方便+便宜。肯德基推出現磨咖啡,只是豐富菜單而已。而McCafe的出現,則可以說是進入另一個市場了。用戶都不一樣了。

說實話,感覺和全家便利店賣的現磨咖啡真心沒什麼差別。回去買,純粹就是方便+便宜。肯德基推出現磨咖啡,只是豐富菜單而已。而McCafe的出現,則可以說是進入另一個市場了。用戶都不一樣了。

所以,真正的比較應該是下面這兩個:
Starbucks和McCafe;有McCafe櫃檯的M和KFC。

McCafe相對於Starbucks,最大的優勢顯然是擴張的容易程度。藉助已經有的渠道(店鋪),可以很快把店鋪開起來。做新的McCafe這個牌子是聰明的,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消費者對於M記快餐店感覺的帶入。但是我覺得,M總體上貌似並沒有很大規模的給McCafe做推廣,至少我沒有看到advertising之類的。。。目前看來,我覺得劣勢可能就是空間的相對不獨立?但是由於帶McCafe的M記都是再高端商場之類的地方,所以感覺影響也不是很大,和隔壁的starbucks真的是沒差。

再說M和KFC:KFC做的和便利店一個水準的現磨咖啡,大家會買也真的只是因為方便了。便宜和方便,是KFC咖啡的最大優勢。吃快餐的圖的就是個快。但是這裡有個問題,就是對於不講究咖啡品質的消費者來說,怎麼說服他們,12塊的現磨咖啡比原來6塊左右的咖啡好呢?。。。
anyway我對KFC是真心黑:)

解答可能不全面,但是希望這個思路能有用。以上:)


看了這麼多答案感覺都不在點上。首先就目前來看。真心看不到M和K有任何的優勢。
樓上大多數人指出優勢在價格和門店多。我這裡不正面回答。只打兩個比方。具體到底為什麼。希望大家能自己思考。
價格:挨著星巴克開一家好喝咖啡。所有配方按照星巴克的來 價格便宜一半。請問是否能對星巴克的業績造成影響?你會因為便宜而放棄星巴克么。
門店多:你家樓下開了四家普通咖啡和一家星巴克。你會選擇喝哪家。有些人會覺得點多覆蓋廣啊。那就再想想。你家附近有幾家普通咖啡。你就不會去選擇市中心的星巴克么。
就上面兩個比方來說。MK的咖啡店真心對星巴克衝擊不大。星巴克重視他們的唯一原因只是當公司達到星巴克這種程度。想要作為敵人進入星巴克的眼裡還是很難的。你在你們家開得再好的一家店。哪怕把隔壁星巴克擠死了。也不會讓星巴克總部驚慌的。但是MK這種同級別的巨人。隨便動動。大家就要警惕了。
個人覺得無論是M還是K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說他們就目前所做的定位。並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有優勢么。沒發現 (攤手)

補充一句。我的觀點是MK對星巴克有威脅。但目前無明顯優勢。


我只是來吐槽一下「星巴克是傳統咖啡行業」這句話的
星巴克為了做標準化連咖啡機都是定製的全自動機,做了這麼多努力還被人說成傳統咖啡行業,星巴克哭暈在廁所。。


優勢:1.價格比星巴克的便宜
2.大家對肯德基和麥當勞品牌的認可程度
3.飯後方便打包

麥當勞跟肯德基推出現磨咖啡這一項也是為了拯救全球利潤下滑的局面,但是不同於星巴克,消費定位人群又有一定的區別。目前國內有些肯德基已經在改造裝修風格,更加休閑,像是咖啡館一樣的氛圍,具體發展還需看未來幾個月的利潤變化。


這倆公司最近都過得很慘。

午餐晚餐主菜單的生意早已經到了一定瓶頸了,然後前兩年猛推早餐,早餐之後又推非餐時間的甜品店、下午茶;等到這些都已經日趨平緩,最近兩年就開始推外送。外送目前還在增長,但因為移動互聯網行業的超級崛起,外送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增長不夠強勁了。

去年的福喜事件,雖然算是雪上加霜,但據我和內部人的聊天,他們也把這事看作了一個喘息的機會,因為就算沒有這個「近似不可抗力」,兩家的去年銷售業績也都很不理想,估計是都達不成目標的,結果出了這麼檔事,就可以在財報上把生意下滑的主體歸咎於福喜了……

企業越大,增長壓力就越大,因為基數越來越大,想漲個1%都可能需要進入一塊很大的市場,而且可能有些市場吃個一兩年就增速放緩了,不得不再去找其他的事情做。現在他們看到了中國的咖啡市場正在從速溶三合一向連鎖咖啡店的現磨咖啡轉型(雖然其實國內大部分現磨咖啡的豆還是很一般,但重要的是逼格上去了),而咖啡與快餐的關聯度在消費者習慣里是相當靠近的,他們的網店又多,於是就做了,並且還做了差異化——市場上確實在1~2元一杯的速溶和20~30元一杯的星/CO之間是有空白的。咖啡的增長紅利應該可以吃幾年,然後他們還得繼續找增長,做中國茶?做燒烤夜宵?做糖炒栗子?賣水果?Marketing就是干這個用的。

看看蘋果,不是已經想造車了么。


肯德基,麥當勞介入現磨咖啡領域,基於幾個原因:
1、引導原有喝快餐黑咖的人提高消費的檔次,或者充當意式咖啡啟蒙者(在快餐客戶里挖掘潛在的、未來的咖啡消費者)。
2、與主店的快餐食品形成差異和錯位,覆蓋不同的階層和需求,豐富產品線。
3、借中國目前開始流行現磨咖啡的趨勢賺錢(咖啡產品毛利更高)。

麥當勞、肯德基相對於傳統咖啡的優勢:
1、門店多,群眾基礎好。肯德基全國近5000家分店,麥當勞2200家,麥咖啡還會專門裝修和設置區域(不是所有麥當勞都有麥咖啡,會根據營業額和商圈情況決定),肯德基非常直接的把自動咖啡機往飲料台一放,初始投入不超過20W。而且物料完全依託現有供應鏈、生產系統、廣告宣傳、公關網路,加上現有的忠實客戶群體作為基礎,比獨立咖啡品牌進入市場有很大的優勢。
2、價格優勢!麥咖啡的大杯價格約等於星巴克小杯的價格,肯德基更便宜。如果你想喝一杯不那麼追求頂級口感的順口的拿鐵又不一定需要星巴克的氛圍和價格,麥咖啡是很好的選擇(你就是快餐店現磨咖啡最重要的目標客戶)。


借用《漢堡統治世界》里的論點,其實凡是連鎖經營的咖啡店,星巴克也好,Costa也罷,都是「麥當勞化」的企業,刨除各家的特色,內核上都是快餐連鎖經營,都離不開強大系統和管理機器的支援,都是去個性化的模子出來的,在這一點上大家都在一條起跑線,麥當勞和肯德基在某一領域可能還更有優勢。

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的現磨咖啡有很多重要的共同點:全自動咖啡機、烘烤後1個月或者更長時間的豆子,快餐化的連鎖經營,但是肯德基目前缺乏專門的咖啡櫃
台和專職咖啡師(機器自動化程度更高),麥當勞的體驗和環境氛圍要遜於星巴克(在麥當勞吃漢堡的bigger提升了,喝麥咖啡的bigger降低了)。


作為咖啡深度中毒者,我說說綜合性價比。

1. 性價比最高的咖啡,無疑是麥記6元早餐可續杯這款了。

3. KFC的現磨咖啡整整低一個檔次,價格高一點點。

4. 如果單純論咖啡因的攝入,星巴克的咖啡其實真心不貴,因為17元的當日咖啡量大到足以讓你醒神一上午。

5. 星巴克當日咖啡或者本周咖啡是滴濾的,麥當勞早餐咖啡也是滴濾的,所謂的 Brewed Coffee,因此油性物質和芳香物質的萃取度就比不上Mc Coffee或星巴克的Espresso了,因為蒸汽打出來的,所以後者要貴。
當然眾所周知,美式是濃縮加水,拿鐵是濃縮加奶,摩卡是加巧克力,卡布奇諾是加奶泡,瑪奇朵是奶泡上再加焦糖……凡此種種,在我個人的詞典里,即是花式咖啡飲品耳。其價格,略顯浮誇。

2. 然而我們看看星巴克的豆子,大多數都是半年左右,這是轉運和物流的原因。所以我們論性價比的話,比星巴克好的多的就是買豆自家做,滴濾法壓摩卡壺蒸汽機隨便弄弄都比店裡的香。

COSTA、太平洋等連鎖,定位是與星巴克爭市場的。我的感覺差不多,不評。


不想找理論,談體驗。
剛好樓下三家店都有。
以前,星巴克可以坐一天,看電腦,看書。麥當勞的早餐和咖啡便宜,肯德基咖啡真心不好。
現在,肯德基的裝修和咖啡都變好了,但是不能待半小時,太吵。麥當勞沒變化。星巴克很吵,廁所不幹凈了。
我的總結,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裝逼的也多,三家咖啡都適合帶到圖書館,慢慢看。


當肯德基麥當勞開始賣咖啡的時候,星巴克已經開始賣粽子賣杯子賣棒棒糖了。。要說肯德基和麥當勞的優勢應該就是市場吧。店多畢竟好推廣,而且國人對咖啡品質並不關注。


剛註冊的知乎,因為在咖啡公司,所有搜索有關咖啡的話題,看了幾條回答,其實如上各位大神的回答已經很全面,下面是自己的一些見解:
1、KFC/M是以漢堡快餐基礎上售賣咖啡,也就是說是在售賣食品基礎上,售賣配套飲品及咖啡,其咖啡類飲料售賣價格低,速度快,針對客群廣泛,其盈利模式為薄利多銷
2、SB/COSTA是專業咖啡店,其主要售賣咖啡(飲品)的基礎上,有配套三明治等蛋糕類食品,咖啡類定價稍高,且價格都高於食品價格,咖啡價格高,速度也快,客群有一定局限性,該店鋪都追求高毛利
從以上看:KFC/M的客群較為廣泛,滲透率較高,對客群的收入/年齡/層次都無要求,在要求快速、價格低,對店環境無要求的客群中KFC/M佔有絕對優勢(也就是學生或中低層消費人群);其價格低,也就是與傳統咖啡行業盈利模式不同,KFC/M不是依靠咖啡來盈利的,且咖啡前期投資成本不高(只需購買咖啡機及咖啡豆),而是可以依靠食品帶來利潤的基礎上,更容易長期推廣咖啡產品;
而SB/COSCOSTA的客群有一定局限性,市場滲透率較小,對咖啡品質及店環境有追求的商務或一定消費水平的小資人士(因為在某些地方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喝得起30元一杯的飲品),其追求高毛利銷售,主要依靠售賣咖啡來盈利,前期投資較大,更可以說如果在開店後三年內未盈利或看不到盈利希望,就會選擇關掉


其實我覺得M和KFC的咖啡也挺好喝的。。


面向客群不一樣吧,M和K推咖啡主要面對的應該還是以快餐客戶為主、咖啡為輔的客群。SBK推的是一種經過包裝了的咖啡文化,客群自然是對咖啡有固定需求的人。M的咖啡在這個價位上已經做的很良心了,甚至可以說相比於一些味道很爛的SBK店,M咖啡的味道可以說勝過了。
K記的咖啡,唉,那就是渣啊!
堅持SBK特濃拿鐵N年不變………………


說實話現在的星巴克已經不是一個可以安靜喝東西和人聊天的地方了,每次去公司樓下的星巴克,和逛街地方的星巴克,都是人聲鼎沸,說話都要扯著嗓子,很容易被迫聽到鄰座的對話,還不如有些西餐廳安靜??


推薦閱讀:

TAG:咖啡 | 星巴克 | 麥當勞 | 肯德基(KFC) | 咖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