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保護環境會推動經濟發展還是阻礙經濟發展?
傳統上認為,倘若環境規制更嚴苛,那麼企業為了合規(compliance),便只能採取減排、減產,或轉用更清潔的生產技術或生產方式。這些做法看上去要麼會增加成本,要麼會降低利潤。這也是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更為嚴苛的環保要求會阻礙經濟增長」的原因。
然而,邁克爾波特指出上面的論述可能並不正確。他提出:更嚴格的環境規制,倘若設計得當,便有可能會給企業更大的激勵去進行技術革新。這個技術革新的目的或許是為了能夠降低廠商的合規成本。然而,如果這個革新是如此的牛逼以至於降低了生產成本,反而可以提高經濟的效率。
關於為何精心設計的環境規制會導致這種後果,Porter和van der Linde在一篇文章里總結了五種緣由:
關於為何精心設計的環境規制會導致這種後果,Porter和van der Linde在一篇文章里總結了五種緣由:
- 環境規制會向企業釋放出這樣的信號:它們現在並沒有有效利用資源,或者存在可能的技術改進
- 若環境規制側重在信息搜集,則對於企業提升注意力有大的好處
- 環境規制降低了企業進行環保投資的不確定性
- 環境規製為創新和進步提供了壓力
- 在轉型的過程中,環境規制確保了企業不會有去逃避環保投資的機會主義傾向
有了這些理論背景,不妨讓我做一些無根據的猜想:
回到題主的問題,我覺得在一般的發展中國家,波特假設成立是較為困難的。直觀上看,波特假設成立的一個條件是:企業有激勵去技術革新。這要求企業創新的成本較小,或者創新能夠得到的好處夠大。然而,如果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本來就較為孱弱,那麼即使環境規制加強了,革新也很難發生,或者說,革新的幅度較小,不足以彌補成本。又比如,發展中國家的產權或者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健全,這也會打壓企業革新的激勵。
然而,我覺得中國雖然是個發展中國家,情況或許和一般的發展中國家又不同。一是中國的創新積累尚可。第二個也是更重要的,地方官員為了升遷而產生的競爭在此處也會起到重要作用。例如,一旦中央一邊考察GDP增長,另一邊又考察環保,附有創造性的地方官員們馬上就開始思考如何能既保持GDP增長又環保的方法。前兩年讀過一篇報道(忘記是Economist上的還是哪兒的了),說了這麼一件事情。美國研發新興環保技術的公司實際上很多,但是由於美國審查比較嚴格,很多新技術發明出來了卻不能馬上商業化。於是,這幫美國佬跑到了江蘇浙江一帶,受到了地方領導的熱烈歡迎,說你們放心大膽的干......類似的新聞Economist上似乎年年有,例如這篇:Clean technology in China: Red light, green lightCommercialising new technologies is not easy in rich countries, says Amit Soman, the president of EcoMotors, since slow growth and legacy assets make incumbent manufacturers reluctant to take a punt on unproven new kit. But in China his firm has already reached two non-exclusive deals. In one of these, EcoMotors signed a $200m licensing agreement last April to let Zhongding Power make a version of its engines for diesel generators.
此外,國際貿易的研究里,也有人曾會考慮在這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環保政策會對經濟增長有何影響。
眾所周知,發達國家由於收入較高,對於清潔的環境的需求也比較高。此時,如果一個發展中國家施行鬆懈的環境規制政策,那麼發達國家的企業為了追尋利潤,就很可能跑到發展中國家來投資建廠並且生產,因為這麼做的話,相比國內,他們就可能運用污染更嚴重,但卻更節省成本的生產技術了。這個假說叫做污染避難所假說 (Pollution Heaven Hypothesis)。污染避難所吸引了FDI,促進了經濟增長,但是是否促進了「經濟發展」,尚且存疑。
有的人此時就開始攻擊發展中國家的鬆懈環境政策,說這使得發達國家把臟活都丟給了我們發展中國家了,發展中國家人民本來就窮,現在還弄得連環境都污染了。但是,不要忘記,有的發展中國家的國民是如此之窮,以至於連溫飽都不能滿足,孩子也沒錢上學,一輩子,幾輩子(未來幾代人)都困在貧困的陷阱里。如果以污染作為代價,能換取生活的改進, 或許也不是一件壞事。
更有另一種可能:美國把污染更嚴重的任務搬到中國來做,但是由於美國的生產相比中國是如此的乾淨,以至於其污染最嚴重的任務也比中國本身工業的平均污染水平較低。如此一來,鬆懈的環保政策導致了美國到中國建廠生產,此後,美國的生產整體變得更清潔了,因為他們把污染最重的東西丟棄到中國來生產了;但是中國的生產也同樣變得更清潔了,因為美國拿過來生產的這個東西比我們本來的平均污染程度還要低,因此在整體上,我們的經濟整體實際上是轉向了更清潔的生產。在這種情況下,污染避難所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降低了所有國家的環境污染。
參考文獻:Ambec, Cohen, Elgie, and Lanoie (2013). "The Porter Hypothesis at 20: Ca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nhance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7 (1)
這個問題價值好幾十億,地球上目前還沒有一個得到公認的說法。
不敢妄言發展中國家,只說現階段的中國,特定時段的特定區域。
利益相關:目前正在從事可再生資源的科研
首先提一個觀點: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截至目前並沒有哪個大型經濟體能夠避開,但是先污染是為了發展,但是後治理同樣也是為了發展,不是說治理環境就要傷害經濟發展。
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偏向對自然環境的治理不但不會阻礙經濟發展,反而會產生促進作用。
================
先說製造業
套用一句被說了很多遍的話,沒有所謂垃圾,只有放錯的資源。
工業垃圾就不多說了,工業產品的價格持續低迷,如今很多企業都在想辦法提高生產率,通過工藝改進,把原來隨著三廢一起損失的產品都找補回來,客觀上也減少了工業垃圾的產生。
重點說生活垃圾。
前兩天剛剛參觀了一家生活垃圾綜合處理企業,不過因商業保密協議,請原諒在此不公開任何具體信息。大致的工藝路線是通過一些物理手段(浮力、光譜、靜電等)將垃圾進行細分。中國的生活垃圾處理有一點優勢,就是大量的拾荒者已經進行了初分,所以一些大件的物品會比較好處理。這些細分後的垃圾主要有幾大類:塑料、紙張、金屬、地溝油和纖維,剩餘的是一些無機石塊、骨頭以及有機物污泥。塑料又細分為PP/PE、PET和PS等,隨後進行回收,用於一些工業非核心零部件的生產。
那麼這項產業的空間有多大呢?
生活垃圾主要源於城市,以北京為例,目前一天可以產生各類生活垃圾高達4萬噸,政府為每噸垃圾投入的處理費約合200元,換言之,如果具備處理能力,原材料可以花負成本購買。產品如果有銷路,成本自然低廉,例如PP/PE,新塑料的成本在一萬多,而垃圾再生塑料的價格賣到三千就可以賺錢,雖然性能有所降低,但在某些領域還是可以替代的。而北京這一天的4萬噸垃圾可以提煉各類塑料兩千噸左右。
所以這項工業前景何等光明,而且這項工業正需要建立在國家加強環保的基礎上。我們現在每一戶每年投入三十塊的垃圾處理費,交給小區物業進行了垃圾收集;小區的垃圾又彙集到了各垃圾站,通過垃圾站再送到了垃圾處理場,或填埋或焚燒,這是非常無奈的辦法。相反,如果國家把經費用於支持這些垃圾回收企業的支持,打通技術路線,並使垃圾處理的工藝有利可圖了,回收企業多了之後便會形成競爭,也就實現了變廢為寶。
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段時間去慢慢調整。但就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得益於這些年科技的快速發展,此時加強環境治理的力度,對促進環保行業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
關於服務業
惡劣的環境狀況會影響很多服務業的發展,而中國的沿海地區服務業佔比已紛紛開始佔據半壁江山以上,超過製造業,那麼我們簡單算個賬——假如經濟政策制定者發現,某個環境保護政策會降低製造業1%的發展速度,卻可以提高服務業1%的速度,應該怎麼選?
當然實際操作中不會出現如此簡單的選擇題,但一定會有一個模型,並且可以計算出大致的得失。
我們就說帝都的APEC藍,這半個月的藍天給施政者最大的啟示應該是問問統計部門到底經濟損失有多少,這也就是北京藍天的成本;北京的藍天可以帶來很多收益,大型會議在北京的召開本身就是北京國際地位的提升,強大而理性的經濟學上也一定是嘗試將這一無形資產量化,最後就是算數學題了。
當然,說到服務業,最核心的落腳點還是房地產行業。所以,當下治理環境重不重要,答案是肯定的,為了維持高溢價的地價,也是首當其衝(不是黑)。
所以,如果當下的中國對環境問題鬆懈的話,服務業將得不到發展。打一個比方,製造業拉動的經濟引擎如同蒸汽機,服務業拉動的引擎如同內燃機,現在中國經濟的兩台發動機長珠三角都已經換成了內燃機,這時候不往裡面添油而是繼續添煤,發動機是沒有動力的。
===============
關於人
撇開國家的經濟層面不說,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如何發展?
現階段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已經全面解決,現在已經在渴望更新鮮的空氣、更潔凈的水源,所以為什麼柴靜的霧霾調查能夠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每個人都關注這些切身問題。
在這個階段,強調環境治理已經是民意訴求。
這麼看來,國家層面推動環境治理已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了;中國的社會體制決定了,政治要出問題了還怎麼談經濟?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很早的時候曾答過一題有哪些環保騙局? - 孫亞飛的回答;
我的觀點認為媒體-環保局-企業-居民這樣的環保路線是一種騙局,前面三者共同在演戲給普通居民看,這不光是什麼體制滋生腐敗的問題,更關鍵的是,污染的最大受害者是普通居民,但普通居民卻沒考慮過自身有什麼權利。
柴靜的霧霾調查之所以成功,因為她給了我們這些相關行業從業者很大的壓力,但這個壓力不是來自柴靜而是來自普通民眾。所以那些頂著學者專家的名義罵柴靜的實在是小肚雞腸,特別是通過人身攻擊來博眼球的,不值一駁。
環境治理中,其實涉及利益的就兩方,排放者與受害者,環保局是執法者,媒體只是負責曝光。但是長期以來,環境治理的問題中,媒體擺錯了自己的位置,比如某著名的《XX訪談》,一直擔負著執法者的位置,大概在三四年前,在某四線城市仍然聽到「你們排放,我就向《XX訪談》去舉報!」這樣的語言,彷彿那個訪談就是欽差大臣。上行下效,央視以下,各地方電視台、報紙也都承接這樣的業務,記者隊伍雖然也是久經考驗,但畢竟還是有些敗類。他們沒有執法權,最後怎麼辦呢,利益就轉移了唄。在企業時,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舉報者我們並不知道是誰,成天就是跟媒體打交道,最後交錢私了。其實,這種利益鏈下的企業何嘗不是受害者,交了錢也沒解決污染,勒索者還是想來就來,還不敢舉報(不是給污染企業洗地,做人憑良心,企業肯定有原罪,但不是被勒索的理由,償還也不是這個方式,何況從業者也是普通民眾,沒必要二元對立)。
其實這個問題處理起來很簡單的,受害者認為排放者侵害了自己利益,自行取證其實也不難,就像柴靜對肉餅店一樣拍個照片都算是取證了;然後受害者直接交涉,身單力薄可以聯合小區鄰居們一起,因為只有有利益瓜葛的雙方交涉才有意義。我們國家雖然對聚眾干很多事情都法律明令禁止,但為了切身利益跟企業交涉談不上違法。環保局做什麼呢,交涉不了的時候再請他們唄。
所以我們為什麼壓力大,因為現在的民眾們開始知道怎麼去維護權益了,也更懂科學了;像柴靜這樣的「刁民」們多了,那些亂排亂放的企業還敢用公關的方式去收買環保部門與媒體嗎?還有我們這些號稱從事環保事業的人還敢掛羊頭賣狗肉嗎?
所以,現階段的中國加強環境治理的力度,最大的收穫是民眾素質。錢不是關鍵,民眾素質低,國家有錢又如何?吃喝嫖賭人肉炸彈綁架勒索么?反之,民眾素質高了,暫時窮點也沒什麼可怕,二戰後的德國不也一樣重新發展起來了。當然,這其中我夾雜了私貨,因為我相信,重視自身及周邊環境的人素質一定低不了。
所以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加強環境治理在現階段一定會促進中國發展。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想完全不破壞環境來發展經濟是不可能的,至少歷史上沒有先例。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都走了先污染後治理的路,中國也不例外。
其次,最高票裡面提到的一個假設,說環境規制更嚴格能激發企業創新,我認為這個假設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企業的目的是追求利潤,企業進行創新也必須符合這一目的。而對環境污染進行創新對企業來說並不能增加利潤,只能維持利潤。因此,一個可能的後果是企業關門,資金從實體經濟中抽出流向股市、房地產、金融等非實體經濟。
還有落後地區的問題,我認為落後地區想要保護環境不僅不能限制而且應該鼓勵經濟發展。現代人有一個錯覺,以為環境污染是現代的事情古代沒有環境問題,這是錯的,黃土高原的形成就是古代對環境破壞的證據。事實上,現代技術的發展不僅發展了經濟,而且保護了環境。人們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資源,更密集地居住在一起,節約了土地,提高了效率。而經濟技術落後的地區,為了維持自身的生活水平,必須用落後低效的技術開發環境,造成更大的破壞。具體的例子參見河北省。落後的經濟水平不僅沒能保護河北省的環境,反而造就了各種小煤廠小鋼廠小作坊偷偷生產偷偷排放。為什麼?因為有需求,有利潤,但是沒資本沒技術,所以只能用低效的手段追求利潤。你這種思考是幼稚的,因為你建立的模型還不如剪刀石頭布。
底下大部分答案也一樣幼稚。
是否阻礙經濟發展取決於兩個因素:
政府有多傻逼
民眾有多民粹今天正好在中外對話上看到一遍類似的文章,供參考.
https://www.chinadialogue.org.cn/blog/7530-China-can-have-both-economic-growth-and-lower-emissions/ch
會
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問題其實在於腐敗成本是否大於經濟運行成本。
如果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中能杜絕腐敗問題,那保護環境的成本一定會降低。
可惜全世界來看,
不可能
所以只能邊污染邊治理嘍
何不食肉糜?
在環境經濟學領域裡,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庫茲涅茨曲線,描述的就是環境情況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它揭示了隨著經濟的逐漸發展,環境情況是呈U型變化的,即在經濟發展的最初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這是發展的代價,也是目前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國在內面臨的現狀;但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科學技術充分提高,生產過程中環境成本逐漸降低,同時人類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增強,這時環境情況就會逐漸好轉,甚至可以實現經濟技術越發達,環境情況越好的現象。
作為一個從事環境事業相關研究的人員,有時也覺得很遺憾,我們的祖國必須快速發展,富強壯大,在這些努力的背後往往存在很嚴重的污染問題。好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環保意識空前提高,國家也在逐漸出台政策,清潔生產,綠色化學,排污交易等等,都讓我們看到了綠色的曙光。但願在不久的未來,環境與發展不要在現在兩個對立的位置上,路途雖然遙遠,但仍然存在可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上。
看產業結構了
我看是促進經濟發展,小米凈化器很難搶!工業級的產品估計也快民用了。新的需求和動力。
還有口罩銷量很好!
謝邀。 個人不太懂經濟學,補充一些觀點吧。
首先,環境保護的提出不是用於促進經濟發展,而是為了解決經濟發展帶來的問題,所以不管環境保護能不能促進經濟發展,都是要做的。
其次,每個人所享受到的發展所帶來的好處是不一樣的,而環境污染卻是每個人都可能公平地接觸到的。有錢人更多的享受到發展的成果,同時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降低環境污染帶來的風險,譬如空氣凈化器、凈水機,也可以藉助醫療水平的提高來消除環境污染所帶來的不良效果。而窮人很多時候往往與環境污染接觸更為密切,享受到的發展的成果卻更少。這樣的不公平只能通過環境保護來逐步消除。
最後,發達國家也不是把經濟發展好了才去搞環保,而是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高環保標準。事實上這也是我國一直在做的,政府在制訂環保標準時,就已經考慮到了經濟發展的水平,我們的標準比發達國家低得多。同時政府對於企業的環保行為,一般是做得好有補貼,做得不好要罰款,這樣企業因環保而帶來的成本的提高就會大大降低。
文不對題,匿了。
題主今天考研了吧…
無解.....
無解.....考研剛考的政治題目,又要我再發一遍么……
首先,應該摒棄反覆解釋和反覆假設。比如,我打你一個巴掌,結果激發你發奮圖強,結果你高中狀元,說明我打你其實是為了你好那種。因為路徑太過複雜,以至於都是任意假設。那麼,應該說,從二戰後的歷史來看,肯定會影響經濟。
以河北為例,河北的環境在全國都是有名的,當然這並不是什麼好事。現在,因為國家開始重視環保等等原因。省政府下了大力氣整治河北省的鋼鐵產業,而鋼鐵產業又是河北的支柱產業。所以,現在的狀況就是,我們本地的環境還是有了大的改觀。可是經濟明顯的蕭條了。
我只想說,這是今年考研政治大題
我覺得這是錯的。
環保本身也是一種產業,在發展中兼顧環保,可以創造大量的價值和就業崗位。
環境污染每年同樣會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因為難以計算,所以不被人重視。比如霧霾,可能會造成交通事故,堵塞,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導致農作物減產。水污染會導致漁業減產,土壤污染會導致農作物中有毒物質沉積。水土流失會損害農業。。。。以上各種污染會誘發疾病,增加醫療開支,同時使得人的心情不好,工作,生活品質下降(完全,完全無法計算),情緒不穩定等等。。。
另外有些環境一旦破壞,就永遠無法恢復。就算經濟發展起來,一樣得治理環境,而且污染的環境治理成本很高,該還的債永遠要還,還得附加利息。
推薦閱讀:
※人體是如何攝入重金屬的?怎樣避免?
※為何國家環保政策完成度雖高,空氣環境質量反而越差了?
※為什麼大多數核電站都在海邊,是為了最壞的情況發生的話,往海里排污染嗎?
※中國的垃圾分類還要多久才能真的實行?為何現在不能分類?該如何改進呢?
※為什麼感覺霧霾是近幾年突然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