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告白》這部電影?日本社會真的那麼壓抑嗎?


怎樣理解《告白》這部電影?

1.《告白》說的不是日本社會的普遍現象。它說的是少年們的自我意識膨脹到無法自控的程度,而失去了犯罪意識。由此帶出了一個小群體中的集體式瘋狂以及扭曲的母子關係等等。
2. 這是湊佳苗的同名小說,電影基本沒有多大改動,不能用電影鏡頭表現出來的,也用獨白表現了。人物的精神狀況啊,起因發展結果都很連貫,而且刻畫的很有說服力。
3. 中島哲也是個很能用鏡頭說話的人,這跟他是從廣告出身有關。背景音樂用了Boris、Radiohead等樂隊的歌曲,OST太出彩了,沒法用言語表達。首推電台司令的last flowers。其次是日本搖滾樂隊Boris的那首《にじむ殘像》,近乎驚艷了。
4.松隆子啊松隆子,女神啊女神,演技完美。
5.37名學生,平均13歲,一直很佩服日本的童星在如此小的年紀都能挑大樑出演而且演技不俗(譬如mother里的蘆田愛菜)。尤其這個電影里,37個學生在知道同學殺了人後,依然能在陽光下嬉戲打鬧的場景讓人不寒而慄。

總結:這是部典型的日本電影,暴力美學趨於極致,極其小清新的表達了一個極端壓抑的故事。你會有看著驚悚片里的青春片的感覺,劇情充滿噱頭,畫面精緻華麗,配樂渾然天成,表演絕對對得起觀眾。值得花100多分鐘來看一下。

日本社會真的那麼壓抑嗎?
當你看完《大逃殺》,會不會以為日本就是這個樣子?就是生存是一場零和遊戲,要麼成為完全的強者,要麼被社會徹底遺棄?電影只是一種藝術手法,將社會的某些方面不斷渲染放大,電影只是電影,小說只是小說。並不是說日本社會不壓抑,只能說每個人在不同事件不同時段都會有放鬆和壓抑的情況,更何況是眾人組成的社會,情緒就更複雜多變。只能說這些電影的預設情緒是非常典型的亞洲社會模式而已。
別去深究劇情。日本人拍的這類電影,我們可以閑來沒事聊一聊,但劇情真的別當真。


我是從人性的角度來部分地理解這部電影(以及相關若干電影/小說)的。

我對於小孩子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厭惡情緒。在我看來,小孩子簡直就是地球上最最可怕的生物:他們的好奇心以及破壞力蘊含足以摧毀整個世界的能量。同時,他們還受《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庇護——未滿14周歲者擁有刑事豁免權。這意味著:縱使他們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也都可以用「年幼無知」來搪塞。


年幼無知——這一認知的偏差是相當具有破壞性的。成年人總是喜歡並且持續性地犯著常識性錯誤,不僅如此,更以權威自居。在對於未成年人是「年幼無知」的認知上,存在著這樣兩個偏差

在人們的常識里,孩子永遠是懵懂而純潔的。他們的思維以及行為,全部是免檢產品。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真正認識生命的價值需要漫長的人生體驗,認為孩子比成人更純潔的說法,非常一廂情願


在電影《告白》中,女教師對少年犯A說:「如果你是邪惡的,那我又何必提醒自己你還只是個孩子。」沒錯,殺人犯沒有年齡限制。「人之初、性本善」不過是人們對於人性的過高估計罷了。


如果你讀過乙一的小說,你會發現,人的慾望並不是隨著成長逐漸增加,而是在年幼時就深深根植於人性之中的,並且由於小孩子社會屬性的缺失,他們對於慾望的追逐並不存在滿足上的延宕,因而他們惡得更純粹,也更徹底


以上是成年人對於小孩子是「年幼」的認知偏差。另外一個認知偏差在於「無知」。


詩人北島曾說:「人總是自以為經歷的風暴是唯一的風暴,且自喻為風暴,想把下一代也吹得東搖西晃。


這之中包含著成年人強烈的權威意識。他們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年輕的一代並未經歷過苦難的歲月,因而他們是幸福的,也是無知的。理所當然他們並不具備獲得話語權力的資本。


在賈樟柯看來,這種對待「苦難」強烈的不平等精神是一種「苦難」霸權。否定他人尤其是下一代的苦難經歷,進而達到自我詩化甚至是自我神化的目的


高中的時候,特別喜歡一部名叫《大逃殺》的電影。3年B班42名國中生在畢業旅遊的途中遭到軍方劫持,被迫參加一場荒誕之極的生存遊戲,遊戲規則是要在一個荒島上展開為期三天的殺戮,而倖存者只能有一個。於是,電影甫一開始,便上演了一場無節制暗黑視聽大狂歡。人性深淵裡最最濃郁的黑暗完全爆發:黑色幽默貫穿始終,師生情、同學情、友情、愛情、親情,統統遭到無情踐踏,每一幀都沾滿鮮血。我永遠難忘的,是班主任在屠殺前對全班同學說:「加油!終有一天,你們會成為你們無視的成年人。


在電影中,暴力的濫用者以及無辜的受害者都是年輕的中學生。和成年人相比,他們涉世未深。但是,他們對於人性深淵的罪惡意識卻比成年人有著更為深刻和敏銳的洞悉。究其根源,在於,年輕的中學生們生活得並不幸福。


年長的人們肯定會質疑,他們認為苦難的歲月只會在自己的身上烙下印記,而年輕一代享有的則是由自己開創出來的美好明天。

但是這個邏輯的正當性令人懷疑。


人們總說:苦盡甘來。彷彿用此時此刻的受苦受難必定能夠換來幸福快樂的明天。但事實上,人們往往發現,縱使你吃盡苦頭,終於迎來人人拍手稱好的時代,最後仍會無可奈何地明白這個所謂的「美好」不過只是一個通向地獄的路標。


類似的橋段在人類歷史上比比皆是,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比如你在觀看岩井俊二的青春電影的時候,會發現,對少年的孤獨和青春的痛楚的意識是從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就開始了的,而戰後「迷惘的一代」更是成為了這種意識的最佳代言。


所以說苦難其實並沒有代際之分,年輕的一代未必就比年長的一代幸福,也未必就比年長的一代無知。年長者由於無知和自負而犯下的錯誤難道還少嗎?這個問題根本無需回答。


世界末日女朋友有一首著名的曲子叫《Birthday Resistance》(《誕生日
抵抗日》),它講述了一個人從一出生開始就要同世界展開殊死戰鬥的深刻道理,世界是不公的,但又是公平的,年少的人和年長的人一起,在同一個世界裡背負著各自的十字架踽踽前行

(Ps:答主不懂法學,有錯請指正。_(:з」∠)_)


藝術是謊言,但它述說真理——V


太宰治寫《人間失格》,後被野島伸司引作劇名,同寫霸凌,比告白還要噁心殘忍。

乙一作《暗黑童話》,我拿給堂弟看,被他告狀嬸嬸,說我學壞,順帶斥日本人骨性扭曲。

松本清張寫《砂之器》,訴盡世態炎涼,教清清少年變作弒恩惡魔,繁華一夢終是水覆砂器般脆弱。

坂元裕二擔《mother》腳本,描摹世間百樣母愛,實說的是親者不親,同病相憐的苦症。

山崎豐子撰《白色巨塔》《華麗一族》……,且看東瀛權貴波詭雲譎,弄權欺信,錯亂人倫,修羅橫行。

年輕派里金原瞳的《蛇舌》細寫了涉谷街頭的邊緣少年,墮落無謂到靠折磨肉體獲得存在的實感
……

當你接觸多了日本近現代的文學藝術作品,多看幾部日劇日影,你會覺得這個民族絕望到讓人窒息,悲觀到讓人噁心。

但是真正在日本生活過的人會告訴你,日本哪有那麼糟糕,他們的青少年的生活環境要比我們單純得多,外部壓力輕解地讓人羨慕,無論是清潔工還是大富翁,安於現世的人都活得不錯。

後來看到一句話,恍然大悟,大抵意思是 ——看電影只是去感受生活,那你的生活到頭來不是等於白活。


為何在日本這個國家,霸凌 (Bully) 現象會如此嚴重和普遍?

上面這個問題里的回答很全面的闡述了日本的校園生態,即使現身說法的排名第一的答案,我也覺得那些事情天天在我們身邊發生,不是日本獨有的而是人性劣根。

廣州校園暴力事件 視頻
有一段時間,國內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哪一個不是《告白》的翻版。可是我們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時至今日,這些應當直面的問題被當成瘡疤掩蓋,你不知道它會自愈還是潰爛成疾。

無疑,日本人是坦蕩的,這是自卑到極致的自省,他們不害怕放大任何人性的弱勢,供人觀賞嗤笑,你罵得越凶,她越是清醒。

這種極端的自我批判,塑造了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彆扭民族,他們就是喜歡樂極生悲活不痛快,只為活個明白。

這是吃飽了撐的富貴病!你想得還得不起~

多少人捧著太宰治那句「生而為人,對不起」潸然淚下,可你想想他的人生不過和自我糾葛,他經歷過幾多飢餓戰亂流離欺壓?挫折不過是靈感的枯竭,女人的胴體和病痛的輕襲,他囿於方寸和自己過招,輸了就尋死覓活。

王爾德遺言「我正在跟壁紙決一死戰,只有一個能留在這裡。」 最是適合給這些藝術家們。

日本人的生活真的壓抑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我覺得這種壓抑無關外在,而是一種自發產生的情緒。當全社會都浸泡在這種自我反省的氛圍中時,普通人不斷地剋制自我的慾念,抬高自身的底線,叛逃者成為了藝術作品裡的異類,在現實中被邊緣化。這是群體意志裹挾下的產物。

所以日本人成為了高素質的代名詞,也出產技驚四座的大紳(bian)士(tai)。

這是一種極具文人氣息的民族情懷,她建立在整個民族已經不為生計奔波,不為米餿折腰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就是成佛的路了,當把人性看得通透,再辟穀修身,我覺得大和民族還是很有通天面祖的潛質的。你看全世界就屬日本人吃飯最少了。

總結一下就是,
電影是電影,生活是生活。
傳世的藝術作品大多是瘋子的手筆,你別去較勁。
人家是壓抑,但那是吃飽了飯的嗝氣,你先吃飽再說。
不要以為自己身在天堂,他人皆是地獄。那是目光短淺,也是怯懦不敢直視人性的表現。


其實做一個普通人活得糊塗點沒什麼不好的。
------
補充:
其實開始回答的時候比較衝動,沒組織太好就打了,後段跑題嚴重,最後被點贊上來也實屬意外。
大意是對人性不要悲觀主義泛濫,從前的日本文藝作品喜歡走極端,把小惡變大惡,把大惡變淪喪。這是文人的車輪思維,推演太過了,就會絕望,自我厭棄,這會進化到兩個極端,要麼自己不活了,要麼全都別活了。

這就是對人性醜惡的過度演繹的後果,讓人害怕正視人性的缺點。這種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關注,普通人是沒時間去研究的,都要靠上層建築去普道。論調太絕望,你讓人怎麼找出路。
對著極端化人格死磕,還不如正視現實生活。

自私,虛榮,貪婪……是人;共情,自律,熱血……也是人。
醜陋是無法被消滅的,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越是窮困的人,越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活得艱辛但不至於絕望。反而是那些物質慾望飽和的人,他們開始訴求精神凈化,搞出烏托邦,超人……這種反人類的玩意,但其實他們自身仍然是狹隘的不完美的人,你會發現過於糾結就會陷入悖論,和王爾德似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是謂富貴病,也是最高級的精神病。


學會與人性的缺點共存,才是辛福生活的奧義。

比起苦大仇深地討論那些熊孩子的業障有多不可原諒,我覺得《告白》帶來的復仇快感,暴力美學,非常大快人心呢。有股殉道者的壯烈感,會讓人憤怒,讓人想要反抗,而不是只能屈服於被裹挾的命運,這比從前的純粹悲劇要開朗多了。

《legal high》和《家族遊戲》都有類似事件的解讀,《legal high》SP就是講了一起「霸凌?」案件。
【日劇SP】Legal High 堺雅人/新垣結衣/廣末涼子/榮倉奈奈【人人】(8)
古美門聲情並茂地告訴你「欺凌的本質是氣氛」騙你說「我們可以使欺凌從這個社會消失!"
那些欺凌的參與者都被他所感化,察覺到自己的錯誤卻不會過度得自責,認識到對他人的尊重。
最後反轉結局,居然他媽的是被害人自己跳下去的。

是不是很諷刺?
但是不是充滿了希望!
這才是人呀。
比起探尋那些至真至純的真相,對俗人來說或許還沒吃飯重要。
不完美的人所設定的完美,你覺得有多可靠?
比起血淋淋的把人性吊起來打,你不如與之共存。
正視那些缺點,不逃避,也不居高臨下地鞭撻,用善意的謊言去引導,為什麼非要走到死路里呢?

對人性強加的絕望,難道不是造成被欺凌者選擇不反抗的一個內因嗎?

------------

近幾年日本的文藝作品明顯在打翻牌仗,《惡人》《半澤植樹》《李狗嗨》《1Q84》……都是在把日本人那矯枉過正的腦迴路矯回來,認識「惡」愛上「惡」,這是他們自省的結果,也是反烏托邦的勝利。

凡是不要庸人自擾,世界不完美,人性很自私,但還沒有那麼糟糕。

飯在碗里,人在床上,人生多美好。


日本社會その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が、不登校やいじめの問題は多少なりとも反映されていると思います。ただあくまでフィクションなので作品としての評価が高かったのだと思います。個人的にも好きです。


電影很好看。
我覺得影片表現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惡意是全人類要面對的東西,不僅僅是日本社會。未成年人基於成年人所不能理解的理由而做出冷血殘忍的事情哪個國家都不鮮見,只不過我們的文化諱於表達而已。日韓近幾年倒是出了不少這樣涉及兒童犯罪的影片。
影片裡邊的學生之間的霸凌行為我看了一點也不覺得震驚,我在少年時也曾經親眼目睹,或者說親身參與過。殘酷青春、暴力青春,隨著早熟時代的來臨,這個青春期提前了。
日本社會壓抑嗎?肯定壓抑。但不見得就比中國社會更甚。在沒有達到邊界值之前,這個壓抑程度無從比較。


這部日本電影一如日本小說,對人性進行了輾轉的揉捏。人與人價值觀不同的基礎加之青春年少的不成熟思維,使得這部影片在思想上已經註定有了一種特定的沉悶基調。
影片開頭部分的長達半個小時里,以森口老師的告白作為引子,將整個故事脈絡和盤托出。這段中,影片採用了慢鏡頭的特寫,將一個教室里的小空間纖毫畢現的表現出來,同學們的笑臉,互相逗鬧的動作,各懷心思的面容,以及「少年A」與「少年B」的驚詫都在鏡頭裡流露無疑。同時,畫面中大量採用了獨白時框狀物體的運用,比如窗子和門的開合,在愈發逼仄的教室環境中使原本緊閉的氣氛更加濃重。森口老師不斷走著,說著。如同講述著一個不關乎自己的故事一般,把女兒的死和班上的疑兇都淡在了一個「命」字當中。然而,影片埋伏的高潮就在這裡突然出現,一個艾滋病血液的謊言突兀的把氣氛揉碎。至此,整個故事終於正式開始,也可以說,這場關於青春的復仇也正式拉開。
兩名老師,幾個學生,一個生命珍貴與否的命題。我一直在想,當一個孩子在童年時代遭遇了噩夢之後,步入青春的他會不會在夢裡夢外分不清對與錯,看不清虛與實。渡邊修哉的噩夢是他的母親,賦予了他重組機器的能力,同時也給了他日後剖析他人的敏銳思維。修哉的戀母情節開始於母親的離去,他一直認為母親的離開是因為對他能力的質疑,所以他可以在幼年的時候比同齡人更了解「重要的東西」從身邊失去是什麼感覺——「啪嚓」。所以他可以不停的鑽研母親的書,獲得科技大獎,所以他可以蔑視一切,把身邊的當做「凡人」,把愛美當做一個試驗品,把直樹當做工具,把美月作為消遣。可以說,整個故事脈絡就是在森口和修哉兩人中展開。在整個森口的復仇中,修哉是「堅持」到最後的一個。而直樹呢?他童年成績的平庸和性格中的懶散導致了他以後性格中的隱藏著的懦弱,而這種懦弱恰恰容易在懶散中形成一種愚懦,那麼,被人利用以至於摧殘自己的精神也就不難理解了。美月作為一個班長,看似是最沒有也是不應該有「噩夢」的,但是她卻也有著自己的雙重身份——露娜希追求者和安靜的班長。即便是殘酷信仰的追求者,她仍然保持冷靜。在班級懲罰修哉的活動中,她沒有跟著他們一同凌霸,但可笑的是,唯一冷靜的人居然被狂熱的群體所懲罰,似乎在某種情形下,多數人的意志可以凌駕在現有框架中,而新野便做了這種框架的建造者,他在森口老師講話過程中斥責吵鬧的同學,他在新老師來到之後煽動同學懲罰修哉,儘管他是個類似正義的學生,但是也由於一種愚昧,在他的性格里形成了愚忠的特質,表面熱血驅使實質是大流的需要。可以說新野的存在,加劇了復仇悲劇的進程,同時也加重了性格潰崩的慘烈程度。如果復仇是一列火車,那森口就是子彈頭,寺田是新軌,新野便是推進器。其實,還有愚昧的人群作為火車的燃油,電影里的他們盲目畏懼艾滋,又恣意欺凌修哉和愛月,落井下石,怕強欺弱,現實中的他們難道少么?我記得村上春樹在他的短篇小說集《列克辛頓的幽靈》中的《沉默》里談到對於盲目的也不分辨什麼的跟從大流的人群在社會裡的看法,他覺得可悲,也覺可憐。在這部影片中,不論森口老師為了女兒展開殘忍復仇,還是每個個體所存的獨特的「噩夢」,他們畢竟有思有想,他們也曾有著自己的信念,儘管這信念最後都被打破,但惟獨這「人群」,尤其是新野這樣的個體們,盲目的跟從,盡情的凌霸,讓我更加看清楚了人性中不可言說的特質,諷刺的說,這便是修哉口中「凡人」的界定點吧。
再觀全片,人性在最後一個個被揉碎,直樹被利用而死,愛月被自己愛的人殺死,而修哉自己則親手葬送了母親的生命,就連發起複仇的森口本人也失去了本性的淳善。其實故事的開頭,只是一個個生活中的波瀾,卻又聚集成了一個慘烈的結局,人性全然不存。這也恰巧是世界的荒謬性,善惡的交互性。
一個關乎生命脆弱與否的告白,一個不論性格心靈的復仇。在不到兩個小時的影片中呈多線展開,又收束精緻。這是一個重生的開始,青春逝去,我聽到了「啪嚓」的響聲。
(多說一句,這片確實很虐來著)第一次大型作答,求輕黑。。


「告白」はもちろん強調されたものではあるが、今の日本社會がストレスの多い社會であることは否めないかもしれない。


只有我get到的點不一樣嗎……看完後真的感覺很寂寞。寂寞的渡邊 自卑的直樹 失望的美月 心冷的森口 絕望的直樹媽媽 以及恐懼無知的同班學生 大家看起來都是那麼寂寞。大家的評論都在說教育,可是這種東西誰能給個標準答案呢? 每個人的心理成長都不一樣 ,都會隨著身邊一些細小的見聞和親身經歷而改變,不同的人哪怕經歷相同的事相同的痛苦也不會有相同的心理感受,這就是大家一直說的根本就沒有感同身受存在。在直樹媽媽的世界裡,在她的認知里,她的直樹就是一個善良美好的存在 ,當她發現她的美好崩塌了,人的反應都會是儘力去維繫自己想要的當初的樣子,當她的信仰徹底破滅的時候,帶給她的絕望足夠讓她想要毀滅一切,她的內心也該有多孤獨難受。直樹 從小被優秀的母親教育 然後拋棄 父親和後母給不了他愛和教育 背負著母親的理想去成長 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 最終的人生目標就是得到母親的證明認可一點也不奇怪 就像前面說的一樣 一點細絲的因素影響都可以引導改變一個人的心理成長方向 這麼多年 直樹一個人去尋找生活的意義 一個人在成長道路上摸爬滾打 為了人生中唯一一個給了他擁抱的人的認可而存在的直樹 是多麼寂寞 這種寂寞讓直樹變的想要出名 被大家記住 一點也不奇怪 而母親的存在 對直樹來說就是活著的信仰 當他引燃炸彈 親手毀了自己的母親 也就是自己的信仰 那種痛苦也真是絕望 就好比 自己可以死去 但是自己的信仰一定要一直存在。在每個人的世界裡去想 其實每個人都沒有錯 ,大家都是寂寞的衍生品 受周圍不能對自己感同身受的因素影響擴大了自己的情緒 。無論你想再怎麼做到寬容救贖 可畢竟人骨子裡都是自私的想自己能被別人感受的。當你開始這樣想了 你還會看的見別人的痛苦嗎 你還想要去嘗試感受體諒別人的痛苦嗎。遺憾的就是 美月 影片裡面唯一一個嘗試去理解別人感受別人的感受的人 所以她懂渡邊的寂寞 心疼森田的痛楚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卻是影片中最為失望的一個人 她懂的渡邊眼中只看得到自己 她心疼的森田處心積慮的報復 所以她被渡邊殺死的時候 失望的眼神 不想再開口 哪怕是一句話。
我心疼影片裡面的每一個人 ,在他們的世界裡。


理解這部電影的話,Sissi已經說得很好了。

我只想說當時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感覺其實沒有那麼強烈,可能因為日本推理和日漫看得比較多。所以心裡比較能接受,不會覺得這是超出了我以往印象中那個日本的影片。還在那個印象的框架里,當然,我這裡說的印象,都是指文學和影像中為我建構的日本印象,而不是指真正的,新聞和歷史中我建構的日本形象,這一點很有必要說明,我在下文中也會提及。我想lz會提出這個問題應該是因為這部電影帶給你的信息和體驗超出了你以往對日本形象的架構吧,個人看法。


日本社會真的那麼壓抑嗎,我重點談談第二個問題。

我沒有去過日本,我和日本的聯繫看上去也許不過是年少的一堆日漫和大學時一直追的新番補的舊番。所以這麼說來我似乎沒有什麽發言權。

不過剛好有段時間對日本文化比較感興趣。順帶也看了好些日本的所謂cult電影,動漫。看了一些關於日本日本文化分析方面的書籍,當然,絕對不是什麽專業學者的專業研究,都是些類似雜感隨筆一類的文字,但是還是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

印象比較深的有北師大教授劉勇講到自己在日本遊學期間對日本的感覺,和我一貫的認識是相符的,因為是講座,我也沒法原文引用,就把自己當時的筆記挑幾句放在這兒。大概意思應該是的。

「日本這個民族最大的特點是由其生存環境的狹小帶來的,存在決定意識。小而至於對於大的追捧。小而狹隘,拘謹,嚴謹,高效等許多特點。日本的禮貌或稱為「親切的機械化」,其目的是避免摩擦。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覺派作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臨死前對司機講的最後一句話是:路這麼擠,辛苦你了。擠壓感會帶給人非常特殊的生存危機意識(地震、海嘯帶來的「(被)淹沒意識」)。」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在他看來,日本治安是極好的,生活也是極安寧。但是從電視和周圍環境得到的訊息總是在不斷地警告著,提醒著,預言著。似乎很快就要來臨席捲島嶼的海嘯,似乎天天都在發生的殺人案和忙個不停的警察,似乎永遠在被監視和調查的盜竊者、亂停車者、亂扔垃圾者……其實也許什麽事情也沒有,或者僅僅只是一件殺人案便可以各個電視臺都在同時一遍又一遍地轉播重複報導,看上去的熱鬧和糟糕。

其實就算不在日本的我們,雖然無法接觸到那兒的電視廣播,但是僅從那些推理小說和動漫中,我們都會產生這樣的感覺,非常強烈的「淹沒意識」,就像那部著名的科幻小說《日本沉沒》中所描寫的一樣。要是你真的便相信那就是完全真實的一個日本,你會非常不理解這樣的國家這樣的社會,這些孩子們是怎樣成長,這些成人是怎樣生活。我覺得這個解釋也許不一定是正確的解釋,但是至少就目前看來,卻是我認為最靠譜最符合我認識的解釋。


ps:另外提到一點,看到那麼多,說中國的壓抑也許與日本一樣的觀點。我個人是不贊成的,我覺得這種壓抑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而且僅把他理解為社會的壓力生存的壓力未免顯得太狹隘。日本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國家形態都決定了,他們的壓抑與我們中國絕不可能完全一樣。

我覺得這個一定要在日本生活過的人來回答最好,因為他們是直接接觸了那個社會的真實生活狀態的,我們說再多,也只是臆斷和猜測。我之所以引用了劉勇教授的觀點,也是因為這是他的直接經驗和感觸。

以上只是一點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寫到最後,發現也許有些跑題了。但是仍然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啓發和幫助。


The real society in Japan is different from the film. Not so stressful. But it is true our life is stressful with our work.


我現在的理解是,有電影、小說、音樂等多種表現形式去表現各種壓抑和變態的心理,某種程度上起到了發泄和舒緩的作用。人們在虛擬世界中找到了宣洩的渠道,在現實中就不太會去做太極端的事。但是未成年人世界觀未完全形成時很容易受到不良影響,所以電影必須有分級才行。當然不排除某些極端分子把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混為一談做一些極端之事,這種人全世界都有,不光是日本,但畢竟是少數。
別老認為日本社會壓抑,我總覺得現在的天朝才是最壓抑的魔幻時代,從上到下說一套做一套,人們無法在思想中宣洩,那就只能在現實中試驗了。


日本的藝術作品大多有個共同點:表現上非常的極端。

要社會派就把遮羞布一揭到底;要治癒就一把砂糖膩死個人。

至於真相怎麼樣,還真難說。《小馬過河》這個童話要反覆讀。


怎樣理解《新聞聯播》這個節目?天朝社會真的那麼美好嗎?


轉自豆瓣
當你真正感到痛,才會知道「痛」是什麼
我沒有看原著小說,就先看了松隆子的電影『告白』。所以,從她的第一場告白開始,一直到每個人各自的告白,我始終處於一種高度震懾的狀態,過程中亦不自覺數次深呼吸,直至劇終,精神依舊緊繃。很難具體形容電影有多銳利?卻隱約感到它一刀切開人們內心底層對世界的困惑,將所有黑暗的秘密沿著人性底層,一層又一層的切開。

  看完電影的後勁極強,整個下午都有著難以排遣的焦灼感,感覺整個世界不斷擴張,我看到的不再只是電影中莫名殘酷的黑暗,而是黑暗盡頭被更巨大的光芒所包圍的世界。我慶幸自己還有感覺,還有能力往悲劇的源頭探索。

  奇妙的是,此刻的我,竟以平靜的心情想起整個故事,我忽然明白為何遭逢劇慟的初中女老師(松隆子)能以如此沉著的態度面對,因為當人承受了難以想像的變故時,所有情緒會瞬間退回內心深處,獨留清澈雙眼看盡複雜人性背後一目瞭然的自私與殘酷。

  電影中,每個人的告白不約而同掀開了人性底層最陰暗且最脆弱的一面:以自己的方式制裁學生的女老師(她無法接受殘酷殺害她四歲女兒的學生在法律的保障下毫髮無傷);從不懂得尊重生命的天才少年A(他得不到母愛,因而任意踐踏他人的生命);膽小如鼠卻犯下大錯的自卑少年B(他想證明自己並非別人眼中膽怯無用的少年);一味溺愛兒子少年B的母親(兒子犯下滔天大罪,她仍堅持兒子只是被不良同學帶壞);品學兼優卻陰暗無比的少女(她看清了人強悍背後的軟弱,卻再也找不到生命的意義)。

  他們每個人看起來都與常人無異,內心的告白卻都如此驚人,這就好比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陰暗,陰暗包含了所有大大小小的傷口:童年的創傷,成長過程的陰影,以及被人殘酷對待的烙印。當陰暗毫無遮掩的被攤在陽光下,心中的弱點也將一攬無遺,赫然發現殘酷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受傷的靈魂。無法接受自己不被愛的事實,因而奪人所愛,傷人所愛。然而,受傷並不能變成傷人的藉口,一個必須藉由傷害別人以證明自己存在的人,只是更加突顯了他的自私與脆弱。


  【錯了就是錯了,沒有任何藉口】

  我想起電影第一個讓我不寒而慄的畫面:松隆子以平靜的語氣對台下學生講述女兒被殺害的過程,學生們只稍試停頓,又繼續嬉鬧。彷彿只是死了一隻螞蟻那麼簡單,對他們並不造成任何影響。那種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不難理解為何會有層出不窮的校園霸凌事件,只要不是欺負到自己頭上,他們沒有任何感覺。

  沒有感覺,怎麼可能感同身受;沒有感覺,有時連冷眼旁觀都覺多餘。那種集體的冷酷,開始由內而外不斷幅射,故作強大的軟弱者,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人;被欺負到底的人,則以扭曲的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

  於是,大錯鑄成。

  可笑的是,在法律的保護之下,未成年的他們即便被判定有罪,也能輕而易舉的重返社會,隨時隨地都能得到重生的機會。
  因此,本來就對生命的存在沒有感覺的他們更加有恃無恐,傷害他人,以別人的痛苦為樂,竟變成一件稀鬆平常的事。

  以此邏輯推想,殺一個人真的沒什麼。

  而造成青少年如此冷漠偏差的幫兇不是別人,正是整個社會與家庭。
  法律的偏袒,家庭的溺愛,再加上學校的縱容,使他們無需為自己的犯行付出代價,甚至不覺自己有錯,並習以為常的把錯誤推到別人身上:少年A虐待貓狗,傷害別人,只是為了得到他最愛的母親的注意;少年B殺害小女孩,誰叫所有人都說他沒用。少年B的母親不但不怪他,反而責怪別人對他兒子的不公平對待。

  他們都是潛意識上的「被害者」,得不到別人的重視,感受不到愛,進而變成加害者,但心裡感覺被傷害,不代表可以任意傷害別人,取走別人心裡重要的東西。

  錯了,就是錯了,沒有任何藉口;錯了,就應該為此付出代價。

  所有以自我為出發點對他人進行的迫害,都不該輕易獲得原諒,這不是幾歲的問題,而是心態的問題。


  【愛的教育,真的是以「愛」為出發點嗎?】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電影深深諷刺了所謂『愛的教育』。
  電影中取代松隆子的是一個熱血的年輕男老師,他實行的就是愛的教育。他想和每位學生當朋友,天真的以為只要和學生成為朋友就能懂他們的內心世界。然而,一無所知的他,卻徹底成為每個學生心中的大笨蛋。

  記得日劇『女王的教室』中,魔鬼女老師曾冷冷地諷刺一味討好學生的女老師並不是為學生好,而是在為自己好,當時感覺這番話真是一針見血。仔細想想,沒有老師不喜歡受到學生歡迎,但想受學生歡迎就必須放下身段,適度迎合學生的喜好。

  可是,這樣真的是對學生好嗎?在他們心智發展尚未成熟,內在卻已開始反叛的階段,如果他們犯錯的時候只是苦口婆心的勸導,會有任何警惕作用嗎?我認為「亦師亦友」是師生關係的理想境界,不是不可能,但只會發生在心智成熟的學生身上。中國教育非常重視師生之間的倫理,強調『尊師重道』,現在想來不無道理,一個老師如果無法獲得學生的尊重,他講的話就起不了任何作用,又怎麼可能給學生好的影響。
  就像電影中的熱血男老師,空有滿腔教學熱忱,自以為和學生很麻吉,但事實上他根本打動不了任何學生,所有人對他陽奉陰違,完全沒把他擺在眼裡。他不但進不了學生的內心世界,還像是活在另一個世界的人。

  愛的教育,如果無法以真正了解為前提,將完全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是一種口號式的理想主義罷了。

  我想起初中時唸的教會學校,當時學校開始禁止體罰,學生考不好或犯錯,老師只能口頭勸說。正當所有學生開心大解放的同時,我們導師是唯一不遵守規定的老師,他的理由我至今都記得:

  『我的班上沒有愛的教育那一套,錯了就該打,只是說一說,你們根本不痛不癢。不感到痛,你們不會記住錯。』

  後來,老師果然說到做到,犯錯照打,考試不及格也打,我們上班導的課就像女王教室的小學生一樣,整天戰戰兢兢,功課也絲毫不敢馬虎,每次想偷懶,一想到藤條落在身上的疼痛就立刻清醒。

  最後,我們班不管在各方面都是全年級第一名。老師沒有實行愛的教育,卻讓我清楚記得:想成功,就要付出努力,做錯事,就得付出代價,沒有人能輕易獲得原諒,這才是公平。

  再後來,我自己也當了老師,一開始,還不太會當老師,總不自覺替學生找藉口,卻也挫折的發現學生越來越差:你越尊重他,他越目中無人,完全不當一回事。

  那一瞬間,我突然想起初中導師的話:不感到痛,你們不會記住錯。

  於是,我重新調整教學的步調,開始訂好課堂規矩,並嚴格執行:作業遲交一週扣十分,第二次就直接零分。效果立竿見影,以往老是收不齊的作業,隔週就全數收齊了。

  我想以對所有學生公平的前提做為當老師的原則,即使不能面面俱到,但至少儘量不偏私,不替學生找藉口,更不讓學生把老師的好當成無所謂的理由。太輕易的原諒,只會讓他們對錯誤沒有感覺,真的只有零分一次,下次才會記得要準時交作業。

  任何事由小看大,準時交作業事小,但只有把小事當一回事,才不會把「尊重別人」和「珍惜生命」這等大事,當成可有可無的小事。

  電影中,年輕男老師的愛的教育和松隆子犯錯就要付出代價的教育方式,形成強烈對比。也許每個老師都曾相信人性,相信愛的教育的可行性,然而,事實證明:人,遠比我們想像中更複雜,更難以理解。

  重點不是教育的方式,而是教育的目的。想教出一個思想光明,善良正直的孩子,就必須在他犯錯的當下讓他牢記自己的錯誤,而不是自我催眠的樂觀相信他下次一定會改。與其相信明天晴天不如未雨綢繆,你告訴他一百次生命珍貴,失去重要的東西會很痛,他一樣不會有任何感覺,但你只要讓他親自體會一次失去重要東西的感覺,他就會明白「痛」是什麼,並永遠記住痛的感覺。

  說來殘酷,可就是人性啊!如果所受的教育和國家法律都保護不了我們心中重要的人,以暴制暴,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似乎就是唯一的方法。

  讓他記得: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如果不是心存惡念,就不會產生苦果。


  【真正的光明,必定來自陰暗深處】

  漸漸的,我們不再只看到表面光明的世界,而是真正處於陰暗之境,看見光影交織的世界中,善與惡如影隨形的真貌。我們不必強迫自己一心向善,如果惡也是本質的部分(包括後天被傷害形成的陰影)。

  有人說,電影中的女老師不該這樣對自己的學生,我覺得這說法太強人所難了,只看到她身為老師的部分,卻忽略了她也是痛失愛女的平凡母親。再說,老師也是人,以超高的道德標準定義她,這也未免有失公平。

  每次看到『廢死聯盟』高舉要受害者家屬放下原諒的旗幟,我都覺得荒謬可笑,憑什麼加害者輕易就能得到重生,而被害者就得無辜枉死,家屬還得揹負一輩子的傷痛。媒體又總是傾向加害者也許情有可原的方向誤導觀眾,卻忽略了所有的情有可原都不能當作傷害他人的藉口。

  試問,今天如果被害的是你的女兒,還能輕易說出原諒或放下嗎?我們整個社會不知不覺變成共犯結構,總有事不關己的人試圖在別人的悲劇中以悲天憫人的姿態插上一角。在我看來,對加害者的過度寬容如同對被害者的二度傷害,如果做錯事,只要表面認錯就能得到原諒,這世界還有什麼公理正義可言?

  任何一個人都難以承受失去摯愛的痛苦,因此,我完全理解女老師後來的行徑:她以冷靜武裝自己,不帶絲毫情感,一步步為女兒討回公道。
  太過悲傷的際遇也預示著生命的無常,儘管無常經常是人為造成。

  最後,當我看到松隆子從頭到尾冷到極致的神情融化在小男孩送的糖果中,那一刻,小孩的純真與糖果的甜彷彿一道暖流,同時流過我緊繃的心,我終於在這個憂傷的故事裡看到一束光,不冷不熱的溫度,足以流下溫熱的淚,這樣就好。

  沒有人希望世界變得如此糟,但如果糟糕已成世界常態,我們也不必自欺欺人的說:我只看到太陽,哪來的陰暗?
  沒有太陽的世界的確很冷,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真正的光明,必定來自陰暗處。當我們能無所畏懼的在陰暗處張大雙眼,也許,久違的陽光就不遠了。


少年之惡、父母之惡、老人之惡,無論哪個國家哪個年代,這現象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我國在文藝創作上的管制限制了這類作品的出現,還試圖用帶有偏向性的宣傳掩蓋這些現象。

都是過來人,《告白》這片子里的現象,誰讀書時沒經歷過?一個班上一群學生肆無忌憚地欺負那麼一兩個孤僻的離群者,你若是問他們理由,他們自己都說不出來,可能只是為了好玩,或者是因為看到別人這麼做,自己也隨個大流罷了。未成年人為惡的動機大部分成年人根本無法理解,因為沒有邏輯可言,就為了兩個字:好玩。

《告白》里學生們一起欺負修哉是因為義憤嗎?不是,只是為了好玩,他們整修哉的手法花樣百出,可算是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將創造力發揮到極致了,在表達惡意的時候他們一張張稚嫩的小臉笑得那麼開心,他們對班主任女兒的死、死在誰手裡根本不關心,那只是供他們為惡的借口。

至於小孩子犯罪後利用《未成年人保護法》脫罪的現象,那更是隨便百度就是一大把,不贅述了。

惻隱之心這東西是建立在換位思考之上的,能設身處地想想自己處在對方的窘境之下會如何,才會去同情別人,這種能力是需要社會經驗累積的,沒經歷過就不會明白。為什麼很多人只有畢業了,工作了,才真正開始對父母有感情,體諒父母了呢?因為開始切身體會父母的難處了,會有所不為了,那些「有所不為」,就是不為惡。

對於一個還沒出現惻隱之心的人,他為惡是沒有心理負擔的。

扯這麼多是要說明,《告白》里的一些現象,不說在日本,中國也一樣存在,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我由衷羨慕日本的文藝創作環境能讓他們在文藝作品中直面這些問題,我們卻不行。

不光是惡不能寫,性也不能寫,導致「小孩不會有性慾,老人不能有性慾,女人不該有性慾」這些扯淡觀點依舊根深蒂固,文藝作品中性愛分離的現象依舊嚴重,簡直是教壞小孩子。


我覺得對於社會壓力,自殺率是個很好的衡量數據。。
請參照維基「世界各國自殺率」,注意英文維基是最新數據。
日本曾在第六位(中文維基),現在自殺率下降,落到第十。中國數據未更新,但上升到第六。韓國穩居第三。

可以看到日本在發達國家中社會壓力偏大,自殺率偏高,但有下降的趨勢。


當你從整個事件重新走過的時候,或許你才會學會重新做人的意義。毫無疑問告白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借用《讓子彈飛》中的一句話,森口對於渡邊和直樹復仇,是真正意義上的「殺人誅心」。

千萬不要小瞧一個孩子的殺傷力,對於校園霸凌事件,我們有時候真的是需要進行對一些關注以及應對措施的。每一回出事情之後,我們才會想起補救的措施。但是為什麼不會做當防微杜漸呢?或許很多人都會將這種事情歸結於孩子們的玩鬧,沒什麼大不了。但是當整個事情和盤托出的時候我們看見了什麼呢?渡邊一樣的殺人狂魔,將殺人歸結於取樂的瘋子。或許片中的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對於年齡的設定需要修改一下了。

森口篇:

對於任何一個痛失自己孩子的人,這無疑都是一種打擊。沒有哪位母親會接受警察輕描淡寫的調查結果的。而有時候,痛徹心扉的打擊卻是讓人變得堅強的良藥。自此之後對於法律以及警察無望的森口,選擇了自己進行調查。關於於所有反轉相關的問題都會在結尾處意義為大家說明的,而森口最後由於悲憤而演化出的巨大的偵查能力,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我相信渡邊最後的驚訝就如同蝙蝠俠最後時刻發現一切都在小丑的掌控之中一樣。

然而對於這位母親的所作所為我們似乎並沒有理由去評判,因為我們自己並沒有經歷如同森口一樣的悲傷的故事,我們遠遠沒有能力想像得到一位母親痛失愛女到底是什麼滋味。或許所有的悲傷的故事都會被人們期望有著這樣的一個結局,但是事實上現實中很多的家長並不、沒有森口這麼有魄力。

直樹篇:

對於一個從小就處於弱勢群體的人,突然看見一個主動和自己在一起玩的夥伴的時候那種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很多時候我們身邊不乏直樹這樣的人。長期作為媽媽眼中的好孩子,但是在學校卻是一個可以被肆意欺凌的人。這種錯誤的起因依舊是校園霸凌。沒有人去關注弱勢群體的存在意義。因此才會早就後來直樹的悲劇。

對於一個主動示好的玩伴,這種夥伴帶給自己的意義遠遠可以超越一切。因此最後的直樹才會變為一個冷血的人。維護友誼何以放任一切,包括對於他人生命的肆意掠奪,因為只有這樣自己的夥伴,或者說唯一的玩伴才會看得起自己。我們對於這樣的愚蠢的維護友誼的方式表示鄙夷的同時也不應當、該對於一個孩子最基本的要求進行忽略。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正常生長的環境,但是有時候這也是一種奢望了。

渡邊篇:

對於一個從小錯失母愛的孩子而言,母親的關注就意味著一切。在這樣不健康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如果再有偏執的性格,本身人格就有一種缺陷。渡邊正是這樣的人最好的例子,如果他可以在以後的那些生活中得到哪一丁點的母親的關注的話,最後也不會走向毀滅。這一點本身我們不會去迴避渡邊所犯下的罪行。但是這些罪行的一切的根本就是母親的遺棄。如果這是一個家庭和睦的孩子,那麼他的成就就不止是製做一些小炸彈那麼簡單了。最終每一個曾經犯下錯誤的人都會為自己當初的罪行買單,渡邊可以說是一個例子。最後他的幡然悔悟才是真正的告白。

關於北原以及其他孩子:

如果說北原是一個正常的孩子的話,那麼其他人就都是兇手,所有的人都在這場霸凌事件中充當了幫凶。如果校園的環境是正常的話,那麼渡邊之類的孩子即使是性格孤僻,也不會有這這樣的結局。結果往往是赤裸裸的。沒有誰願意去面對,如果我們多一些寫反思,也許很多時候就會避免很多悲劇。

這才是一位老師的完美復仇,殺人,誅心。但是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呢?也許這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雖然不是很了解,但是就我目前所知道的日本而言。的確是如荒箬所說的那樣,過的很壓抑。日本的中小學欺辱的現象到處都是,關於這個的日劇就拍了很多部。在這種情況下成長起來日本的年輕人生來內心就有另外一面。人前彬彬有禮,人後就不知道會做些什麼事情。
舉個我同學給我舉的例子。
如果在一個馬路上有幾個蘋果(不討論蘋果有沒有毒啊什麼,只是個例子)過路的日本人都不會去拿。
如果在一個馬路上有一箱蘋果,很快就被一個人人拿走。
可能舉的不是很恰當,總之日本人的彬彬有禮很大程度是取決於一種內心給自己設下的底線,當超過某種極限後他們可能就會變的瘋狂。


以下是只大致掃了一眼前面幾位的答案後所作的回答 如引用有偏頗或不實處待後審

個人比較少看電影 故日本電影同樣看的不是很多
同樣覺得《告白》很好看 這種style很適合日本電影 也許可以為以後的電影打開新大門(?)

正題
日本真的那麼壓抑么?是也不完全是。
電影畢竟是表現手法,其間的過度渲染是現實沒有的。而此片的成功 除了製作精良,它也涉及了很多人們「喜聞樂見」的題材(mother con、不倫) 和當今日本社會的諸多「問題」(いじめ、少年心理問題)。
排名第二的答案引用的問題 為何在日本這個國家,霸凌 (Bully) 現象會如此嚴重和普遍? 中(此問題也留有我當年的答案) 其中一答案的數據顯示日本學生不登校的原因霸陵其實佔少數,只是媒體過度重視所致。去年稍微問了同研究室的日本人前輩(男 30+ 一子),得到的答案是「我覺得いじめ的比率應該是最高的,其中回答不明或是個人原因或是其他的孩子,實際原因也很可能和いじめ有關,因為一般不會想讓別人知道自己被いじめ,而學校方面當然也不會想自己暴露太多いじめ事件。」 ←僅做轉述
いじめ是確實存在的,然而就我這個「外人」來看,表面上仍是一片祥和,學生們認真學習,社團活動豐富。當然,我接觸的大部分是20+的大學生或是院生(很多是在職社會人),大部分已經過了いじめ時期,而我也不太有機會進入純日本人小團體進行監視(?)
而對於同出自此答案中的「日本人是坦蕩的」,只想hehe,我倒是覺得他們只是習慣把所有話題都深度挖掘,用來創造商業價值,就像日本的宗教也能賣一樣。
至於自省,戰後的文學家大概有很多,我也同樣最喜歡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而那時的文學多有此風格,比較偏愛,但是讀畢也完全沒有覺得壓抑絕望,反倒是現代的一些小說(如東野圭吾的社會系)讓人讀後很不順暢。

最後,仍想強調一下自己一直以來的觀點:いじめ是日本特有的校園暴力形式,以對被害者心理造成極大傷害的冷暴力為主要特點,這是它與其他國家校園暴力的本質不同,而這很大程度上由日本人本身的國民秉性引起(無論是加害方還是被害方)。而由於是心理上的暴力,這種冷暴力又不像一般校園暴力一樣容易被察覺,導致いじめ會不斷持續(嚴重的情況)個人認為這比一般的身體傷害更容易引起嚴重後果。而這種背後暴力頻發的日本,本身就不可能被稱作坦蕩蕩。


藝術是經過加工的,看到這部電影,簡單的聯想到日本社會是什麼樣的有些偏頗。
個人以為,《告白》主要探討的是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今人口急速增長,科技如此發達,但每個人更像一座孤島。
在電影中得到的應該遠不止對日本變態的理解。

電影《告白》是根據書改編的,很忠於原著。
既然如此,我在此貼出之前寫過一篇《告白》書評精鍊版,也不算跑題:

1,人是容易被環境影響的,所有學生都覺得自己是正義的擁有者,可以肆無忌憚的對他人進行審判,然而這樣對嗎?

2,每個敘述者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說話,他們都以為自己得到了真相,然而作為旁觀者我們可以很清晰看到事實並非如此。那麼我們到底需要的是真相,還是符合我們需要的真相?

3,所有人都好像《城堡》里的K先生,怎麼也找不到進入城堡的入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淡薄,每個人都像是一個孤島 。這種現象應該不是日本獨有吧,現代病。

4,悲劇起源於一根小小的毒刺。主人公們在生活中都遭遇了各種各樣細小的困難,但是無人訴說,找不到進門的鑰匙。看起來殺人的理由看起來很可笑,但其實現代社會糟糕的人際關係已經埋下了種子,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插一句,馬加爵殺人案的悲劇起源是什麼呢?不也是小事嗎。

5,後半部分最精彩的一點則是直樹的敘述了,一個殺人犯的自我敘述,這部分的心理描寫頗有點陀翁《罪與罰》的味道(作者也喜歡陀翁,文中幾次提到陀翁作品),一種龐大的不安與恐懼佔據了直樹的全身,直樹一步步掉進深淵。

6,據說這本書的第一章原來作為一個短篇拿了不少獎,後面是擴寫的。但是後面寫的更好,整本書在結構上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環形,每個人視角清晰,組合起來把全局展現在我們面前,整體的契合的非常好。 結尾有點鬆散,故事的安排過於完美。有些追求戲劇效果而忽視真實的感覺。不過瑕不掩瑜,《告白》這本書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好書,與其把它定義為懸疑,不如說是一本關於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小百科全書。


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拙作,告白完整版書評。
天生殺人狂?NO,每個人都有成為魔鬼的潛質 (評論: 告白)


推薦閱讀:

葯家鑫案判決是否合理?
什麼樣的人最自由?
那些年入上百萬的人是如何做到的?他們的平均年齡是多少?白手起家的到底多不多?
如何看待最近的涼山姑娘作文:《淚》?
放鞭炮能滿足人們什麼需求?

TAG:電影 | 日本 | 社會 | 日本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