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海難時,使用哪種泳姿最好?
最好分逆流,順流,靜水討論
我是學海事相關專業的,根據守則來說是這樣,當落水以後,有救生衣則應採取help姿勢,雙手在前胸交叉,蜷腿,往後仰。保持這個姿勢不動,等待救助人員。因為這樣最節省體能,消耗最少的熱量。
如果沒有救生衣,就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懸浮在水裡,不要盲目遊動,除非你有把握看到並能游到附近的漂浮物或者陸地。
如果不會游泳又沒有救生衣,也沒有漂浮物可以藉助……也別掙扎了,趁最後這幾秒鐘多看幾眼這個美麗的世界,然後默默告別吧。
如果就在此時,救命的船隻趕到了,欣喜若狂的你也不要亂動,他們會主動到你的下風側救助,胡亂遊動只會徒增麻煩。
如果非要在海里遊動的話,在同樣熟練的前提下蛙泳是比較省力的。
當然掉到大海里游100米和10000米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浪花之中他們根本看不見你。
不請自來。
最高答案已經解釋都很清楚了,這裡再詳細配圖來一發。
很多人沒有到過海里游泳,(好吧我也沒到海里游過幾次泳,雖然我在海面上漂了三年)以為海里游泳很方便呀,海水裡有各種鹽浮力很大呀,本來不怎麼會游泳都都可以懸浮呀~死海里還能躺著呢,普通海水雖然含鹽量沒那麼高也差不多吧~~~
平靜都大海是很美好呀~上圖!
這個是平靜無風無浪都海面,已經要接近鏡面了。
這個是平靜無風無浪都海面,已經要接近鏡面了。
還有~
這是稍微有點風的情況了,大概4級風左右吧
這是稍微有點風的情況了,大概4級風左右吧還有這樣
但是呢,這種情況只是很少都情況,就相當於在帝都開車不堵車都情況,屬於理想狀況,大部分時間都是有風的,有句話是「無風三尺浪」,有風的時候呢.....不知道聽沒聽過中央台的天氣預報(不是新聞聯播後面那個,是上午或者中午報的那種)裡面會有海洋氣象,報渤海海面浪高多少,1.5米2米3米,這個浪高是波峰到波谷的高度
但是呢,這種情況只是很少都情況,就相當於在帝都開車不堵車都情況,屬於理想狀況,大部分時間都是有風的,有句話是「無風三尺浪」,有風的時候呢.....不知道聽沒聽過中央台的天氣預報(不是新聞聯播後面那個,是上午或者中午報的那種)裡面會有海洋氣象,報渤海海面浪高多少,1.5米2米3米,這個浪高是波峰到波谷的高度想像一下游泳的時候面前有一個1-3米的浪頭迎面拍過來的場景吧~
想像一下游泳的時候面前有一個1-3米的浪頭迎面拍過來的場景吧~上面幾張照片的浪高都在0.5米以下
不過既然說了海難,一般肯定不會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當然也有,比如泰坦那種撞牆,霧天撞船,或者船起火救不了只能跳船,或者在船邊玩耍一不小心掉下去(zuoside))大風時候海難挺常見,尤其是小船,好,來張親身經歷的
這是去年的一次,此時船在港內避風,風力陣風10級左右,港外邊沉了兩條沙船,海事的營救了一天,港口的救援船都出不去,索性最後是把人都救了,乃們感受一下。PS:右邊的浮標5米左右,左邊的燈樁15米左右。
這是去年的一次,此時船在港內避風,風力陣風10級左右,港外邊沉了兩條沙船,海事的營救了一天,港口的救援船都出不去,索性最後是把人都救了,乃們感受一下。PS:右邊的浮標5米左右,左邊的燈樁15米左右。這個時候啊,就不用考慮神馬游泳的意義了
畢竟這種也是少數,大部分還是能掙扎一下的,比如有的人在6-7級的風力可以在煙台和大連的中間游回陸地......
首先,掉到海里最好做這個姿勢,就是HELP姿勢
A是正常在水裡漂的狀態 B就是HELP姿勢 C是兩個人一起的姿勢(都這個時候了就別想那邪惡的了) PS:紅色的是救生衣...
A是正常在水裡漂的狀態 B就是HELP姿勢 C是兩個人一起的姿勢(都這個時候了就別想那邪惡的了) PS:紅色的是救生衣...
這樣做都是為了減少熱量流失,多活一分鐘,因為有了救生衣很少會淹死,多數是凍死,參見泰坦尼克。
至於游泳呢?基本是不鼓勵的,除非你直接看到了陸地(基本不可能,繼續想像腦袋在水面被浪遮擋視野的情景,況且海面視野最好也就10公里左右,還是站著高處時候)
既然游不到陸地,那游就是白費力氣,死的快點而已。
難道只能等死么?
對!不過不是等死,是等活等死。等待的結果就是要麼活,要麼死(廢話)
因為海難了,船沉了,船上的設備(EPIRB等)會發射信號,告訴衛星神馬的我在這裡我在這裡,雖然找起來很困難,但也總歸會找到,如果你遊走了,救援的人來到出事地點了,就找不到你了,等擴大搜索範圍找到你的時候說不定已經凍斃,早一點被找到,多一分活的機會。
別聽那些什麼這泳那泳的,蛙泳是不錯,但你游的根本沒意義,居然還有說自由泳的,除非你想趕快丟失自身熱量早點凍死或者有鯊魚追你,否則任何時候都不適用自由泳,還有仰泳雖然省力氣,但是風吹浪打極為容易嗆水,也不推薦,蝶泳嘛。。。。。算了。。。
用水母式救生法:憋氣,雙手抱膝,頭貼近膝蓋,身體蜷縮懸浮在水中,難受時抬頭換氣,並觀察有無救援人員和漂浮物。這種姿勢幾乎不耗體力,慢慢等待救援吧。
本人經常在戶外水域游泳,
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講講我的預案。
先設定好場景:
海難,附近沒有海岸線或島礁。
1、找救生服、棄船。
此時游泳技能對自己的幫助是:
危機時刻,敢於棄船。比如說高空跳入水中。
如果沒有經驗的人,從3米高處跳到水裡是極大的心理挑戰,
大家電影看多了,會認為跳入水中是很輕鬆的事情,
NONO,上過3米跳台的人都知道,10個人裡面有7個人都做不到毫不猶豫地跳下來,
更別說不會游泳的人了。
2、棄船的之後,迅速逃離危險區,躲避雜物的碰撞或其他人的碰撞。
入水後,選擇蛙泳,觀察四周環境,避免被上空落下的人或物砸傷。
找准附近一塊相對安全地區,看準路線,採用最快泳姿(會的話採用自由泳),迅速逃離危險區。
3、抵達安全區後,踩水,盡量把身體抬高,觀察四周情況。
如果已經穿上了救生服,千萬不要滿足於此,儘快找更大的漂浮物,
首選救生艇。
如果沒有,優先找能躺上去的漂浮物;
如果沒有,那就選能騎上去的;
如果沒有,就找能抱住的....
4、找到漂浮物後,繼續觀察四周,開始做力所能及的救援、尋找水、食物、應急箱、保暖物、遮擋物、食物。
5、等待外部救援。
6、千萬不要水性好自己能游出去,在海水中人體熱量會迅速喪失,折騰不了幾分鐘,
保持體溫、保持體力、保持清醒,
等待、祈禱......
除非陸地離你的距離小於...5公里好了...可以試著蛙泳游回去(5公里是對於游泳很好的人來說;游泳一般或乾脆不會游的話...500米都夠嗆)
否則的話,穿著救生衣,老老實實地飄著,認真地回想一下你這一生的愛恨喜悲就是了。
若僥倖獲救,爭取下半輩子能讓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一點點。如今船上配的都已經是密閉式的救生筏了。 裡面到時候可以橫七豎八的塞滿70個人左右,然後直接扔進水裡,各種翻滾之後它會正浮的,再打開頂蓋。
需要跳海逃生的概率不大其實。
上次船上就有很多船員經歷過棄船逃生,無人傷亡。
水母漂,速度是0就好!
順便說一下游到附近漂浮物的泳姿,取決於你平時的練習。
注意,長距離游泳,首選自由泳!~比如張健橫渡英吉利海峽。
樓上諸位,認為自由泳耗費體力,是因為你們不了解長距離下的自由泳的要點:
1,只有左或右側面的時候才打腿,打腿不是一直打,當身體旋轉的時候是不打腿的,休息的時間比腿運動的時間長,就好比心臟的運動周期一樣,休息的多。不存在平行打腿的可能性,中國多數游泳教練都教平行打腿,這是錯誤沒意義的,要糾正!~~
2,前交叉,注意,手臂不是象風車一樣,而是在前方有個時間是交叉的,這樣給身體伸展留出更多的時間,同時也留出更多休息的時間。
3,高肘抱水;
總之觀察孫楊的泳姿和菲爾普斯的泳姿的區別,就知道。
不能長距離自由泳,是姿勢不對。
順便說一下,蝶泳也有節省體力的辦法,就是減少劃臂出水的比例,
正常比賽是打腿對劃臂2比1,長距離要變6比1以上,甚至8比1.
說白了就是多蠕動,少飛翔。
蝶泳是靠腰和水的彈力獲取動力的,劃臂出水是為了獲取下一個下扎的勢能,同時換氣。
長距離游泳和短距離游泳的節奏完全不一樣,「省力」游和「快」游的區別。
普通人更應該研究一下省力的泳姿,而不要追求快游。
樓主提到了逆流,順流,靜水
這很重要!
多數情況下,海上會把人往岸上送,但是:
有一種危險的海水叫做「離岸流」,就是這裡的水流會把人往遠處推,不了解到人會拚命的往岸邊游,結果會因為體力不支而溺水身亡。
遇到離岸流,不要慌,不要順著他或逆著他游,可以向垂直他的方向,就是平行岸的方向游,即使他把你帶去遠方,也別怕,因為只有你橫向脫離了離岸流,並且還保留了體力,就可以游回岸邊。
無恥地總結一下,不可當真:
知道生路在哪兒,但有時間限制(夏昊Oscar的答案):你最擅長的泳姿!
知道生路在哪兒,但有體力限制(吳桐的答案):蛙泳。
不知生路在哪兒,那:浮著吧……
終於遇上專業相關了。。。
目前最高票的答案說的都差不多了,按照規範,在低溫水中,有救生衣的話確實是用HELP姿勢(單人落水)HUDDLE姿勢(多人落水)最有效保存體力以及體溫等待救援。
由於上學期剛剛考完證,課本都還在,這裡補幾張圖HELP姿勢
HUDDLE姿勢,哎呀圖歪了。。。
然後下面是正題,在遇到海難的時候,沒有救生衣要使用什麼樣的泳姿比較好呢?
答案是仰浮姿勢。
在海上求生,不是要你游回岸上,因為除非有超強體力,而且落水點就在岸邊的十幾二十海里處否則。。。還是放棄吧。況且離岸這麼近,救援那麼快,幹嘛要游回去啊,原地等救援是遇到海難的最好辦法。
所以遇到海難後採取的泳姿不是蛙泳不是自由泳不是蝶泳,而是仰浮。
仰浮的優點是動作慢,動作量少,體力消耗少,能更持久的在海面待救,而且能使眼口鼻都始終保持在水面上,不僅呼吸方便而且視野開闊(原諒我摘抄自課本)。
然後如果海面比較洶湧的話,仰浮有難度,則可以選擇另一種水中求生方法,也叫防止溺水方法。總共有五步:
(1)放鬆體位
深呼吸然後臉朝下沉入水面,保持面部朝下,後腦勺位於水面。
醬紫
(2)準備呼氣保持上面的姿勢的狀態下,慢慢抬起雙臂與肩同高,然後雙腿慢慢分開做類似剪刀型蹬水。
醬紫,哎呀又倒了。
(3)呼氣
這個時候就是抬起頭使嘴剛好露出水面,用口鼻一起呼氣,如果需要確定方向的話,就睜眼。
(4)吸氣
等頭差不多抬到垂直水面時,向下擺動手臂,雙腿併攏,然後順著這個空檔吸氣!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手臂和腿的動作必須緩慢,這樣才有充分的時間吸氣。
這樣。
(5)恢復至放鬆體位
再放鬆雙臂,腿也回到一開始的姿勢,臉再入水回到第一個姿勢。
重複這5個步驟能有效的保持求生者在水面等待救援。
其實在水中的衣服也是求生的用具之一,封閉性好的是可以做成緊急救生衣的,千萬不要隨便就丟掉。
吃完飯回來再補怎麼做緊急救生衣吧
你最擅長的泳姿
深海落水我不知道,但是海邊落水還是可以講幾句的,因為我是衝浪愛好者,也是衝浪教練,在海邊的機會很多,尤其是有浪的時候。前幾天海南有個颱風剛過,那天風大浪急,海邊的救生員不允許人下海游泳,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偷偷跑進去,當天衝浪的人先後從水裡救出來10個人左右,不過後來還是聽說有3個人溺水身亡。據我們的觀察大部分溺水的人都是因為遇到離岸流,發現越想上岸海水越把你往深處拉,不知道怎麼處理,一時慌了神,最後因體力不支而溺水。很多人以為在大海里游泳和游泳池一樣,所以沒有對大海的敬畏之心,沒有最基本的海洋知識就跳進去了,可不知這一跳進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難得在知乎遇到一個專業對口問題,哈哈哈,這個問題是航海專業考四小證的一個必考問題,屬於其中的《基本安全:個人求生技能》中的內容
按照書中的說法,這個問題可以歸到水中漂流待救這個大問題下:
一共有這麼幾大類情況:
一、穿著救生衣游泳
穿著救生衣對求生者而言,可以使生存幾率大大提高,求生者自遇難船跳入水中後應迅速遊離難船,儘快登上附近的救生艇筏,可以採用仰泳、蛙泳、側泳等泳姿遊離。在游泳過程中,主要要注意的是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避免換氣時嗆水,控制好呼吸節奏,還需要格外注意的就是避免出現肌肉痙攣
二、未穿救生衣漂浮
和上一條一樣,如果棄船時未穿救生衣而不幸落水,求生者首先應當做的,就是跟據海面風和海浪情況選擇合適的泳姿奮力游向附近的救生艇筏,那麼這時應該選擇何種泳姿呢?
1.
狗爬式:這個就是傳說中的狗刨,當穿著衣服(或救生衣)時,狗爬式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它最大的優點就是體能消耗很低,不過速度比較慢
2.
蛙泳:如果需要潛入水下穿越有油污、殘骸或風大浪急的海域,請使用這種泳姿。蛙泳比較適合長距離游泳,它能夠較好的保存體力,並且速度適中
3.
側泳:這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泳姿,只需要單臂就可以維持前進的動力和浮力
4.
仰泳: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泳姿,它可以放鬆因採用其他泳姿而繃緊的肌肉
那如果我們遇到的情況比較危急,周圍沒有救生艇筏怎麼辦?
那我們應當找到並抓住大塊的,比較安全可靠的、可用作救生浮具的漂浮物,並保持身體放鬆
那如果我們周圍毛都沒有,只有水怎麼辦?
額,這時候的情況確實夠糟糕的,但我們也不能放棄求生希望是吧,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採用仰浮的方式浮在海面靜靜等待救援,因為標準海水密度是1.025g/cm3 , 人體的密度接近於1.0g/cm3
,所以人體是可以比較容易的漂浮在海面上的,其自身具備的浮力至少可以讓頭頂露出水面,但需要做某些動作,才能讓臉部露出水面——
挺起腹部,伸展四肢,即可仰浮在水面,通過控制呼吸,可以保持臉部始終露出水面,採用這種漂浮姿勢,儘管部分頭部浸在水中,但可以保持求生者臉部露出水面,呼吸方便,仰面漂浮消耗體力很少。(書上說甚至可以小睡片刻-_-||,我總覺得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睡過去,額,就不知道還醒的過來不)
三、預防低溫效應
如果不幸落水的海域是低溫海域,比如泰坦尼克號發生海難的海域,那麼低溫海水對求生者的威脅就非常大。
低體溫症是指人體核心溫度由37°C降到35°C以下,對海上求生人員而言,體熱消耗是最主要的危險之一。
當體溫降低35°C以下時,人就會患低溫昏迷
當體溫降低31°C以下時,人就會失去知覺
當體溫降低28°C以下時,人就會出現血管硬化
當體溫降低24~26°C以下時,就會發生死亡
因此,在冷水中求生的人員來說,熱量損耗可能是他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危險。所以在棄船時,應當儘可能多穿幾層衣服,遮住頭部、頸部、手和腳等部位,繫緊衣服紐扣、袖口等。儘管在棄船時全身已經濕透,各層衣服也已經濕透,這些濕衣服仍然可以降低身體散熱的速度。
在低溫水中,最好採用HELP(Heat Escape Lessening Posture)姿勢,即兩腿彎曲併攏,雙肘緊貼在身體兩側,兩臂交叉抱在救生衣前面,儘可能不動的漂浮在水面。這種姿勢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身體表面暴露在冷水中,盡量保持頭頸露出水面,另一種保存熱量的姿勢是幾個漂浮人員緊緊抱在一起,身體盡量接觸。附上課本里的圖:
這兩個姿勢是必須穿著救生衣才能在水中保持的,所以落水時只要條件允許,一定要穿著救生衣!!沒有救生衣的話,只能脫下褲子,兜住空氣,然後臨時充作漂浮物使用了,需要經常向纖維上濺水以減少空氣溢出。
再說一些題外話:
現在除了專職海員、還有經常需要坐輪渡的人之外,大家幾乎都很少選擇乘船出行,而且基本上也都是沿海航行,SOLAS公約不斷修訂到現在,輪船的安全係數現在也是相當高。所以真正出現海難了,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乘坐救生艇筏逃生,而且GMDSS系統的建立和完善,也使得海上遇險求救、搜救變得更加便捷和準確,所以上述方法就權當大家了解了解,畢竟就我國而言,相比空難和路上交通事故而言,普通人現在幾乎很難遭遇到上述那種無救生艇筏、無救生衣、一無所靠的海難。
參考資料:《個人求生技能》.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 2008.7
大海我沒去過,給你說點我在河裡遇難的方法吧
我家附近有一條小河,河水不急,但是偶爾有深坑,沒什麼浪,但是有水草,和玻璃碎片(野營的時候常常有人這樣做)
有一天我自己去游泳,在水淺的地方,我雖然游泳不是很好,但是我能長時間在河水裡,無論深淺,因為我在水中靜趟能漂浮起來,不用任何力量
那天河邊沒人,本想來個花式自由勇猛帥氣的狗刨的,但是腳被水草纏住了,在水中用力很難,而我又很胖,所以當時的情況想來如果有一人在岸邊想救我,可能不大·····
其實當時我特別冷靜,我其實游泳是有出現意外的準備的(很難想像一個初中生,隨時準備找死是個什麼狀態)
當時我用最後一口氣,將手伸到腳踝,將水草慢慢解開(沒有撕扯是因為怕和耳機線一樣·······)
雖然是個很簡單的動作,但是幾乎耗盡我的所有力量,當我漂浮在水面上的時候,我知道我是游不回岸邊了,於是我靜靜的等待漂到一個好點的地方,要麼春暖花,開是個很好的掩埋的地方,要麼滿處荊棘,我能抓一個藤條繼續悲慘的生活
結局是,讓人失望的,我活下來了。
而且我光著屁股走了2公里,找到衣服,回家吃飯·····說實話我餓壞了····
腳底回來的時候都是血,因為走路踩到玻璃了
而且感冒了
因為河水裡都是沙子,在河裡睜眼解開水草的時候好像進什麼東西了,得了角膜炎
總結一下,就冷靜一點,不過海難好像都是凍死的
那就熱血點吧
朝天大吼:老子的黨費還沒交·······
@米利托的回答已經比較完備。這裡我來補充一下大海中落水後的死亡原因。
記住海水落水後,大部分人是凍死,而不是淹死。
根據對海上遇險者的大量調查及實驗研究,人體浸泡在不同水溫中的耐受限度如下:在20°C水中,生存時間主要取決於疲勞程度,一般可存活80個小時以上。在15~20°C水中可存活12小時以上。水溫10~15°c時,多數人可存活6個小時。水溫2~10°C,大部分人生存時間不會超過1小時。2°C以下,一般人只能耐受幾分鐘。
而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溫約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達19.1℃,印度洋次之,達17.0℃,大西洋最低,為16.9℃。
綜上所訴,要在落水前(如果可以)盡量的多穿衣服。落水盡量找到能讓自己脫離被水淹沒是第一要務。如果不成,盤算好自己的體力情況,合理分配。然後按照@米利托的回答,相信你能成為最後一博消失的心跳。
蛙泳。這點我的游泳老師在就生課程上反覆強調過。理由如下:
1、省力,可以遠距離長游(因為蛙泳的發力動作不連續,在每個運動周期結束時都有「漂一會」的動作存在)。2、頭露出水面時間長,換氣時間長,不易嗆水。
3、自由泳、仰泳等無法方便地觀察水面情況,而蛙泳恰恰可以方便地觀察水面情況。
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他說的姿勢只是適用沒有迫切危險等待救援的情況下。一般遇到要跳海逃生這個程度上的海難都是船快要沉,或船上起大火。兩種情況下落水者都要迅速離開大船。大船下沉時海面形成的漩渦會把人吸進海里。大船著火的話,燃油泄露在海里上,一旦著火,你死得更慘。但也不能離大船太遠,不然救援隊找不到你。如果附近有救生艇最好向救生艇靠近。最近被幾個答主刪掉我的評論,這次就直接回答了。
回答各種泳姿的人是根本不了解的海上遇難的人……不要任何泳姿,在海上遇難盡量的保存體力,保存熱量……等待救援
前兩樓同行,說得很對。
2013年我也經歷了一次海難,船舶觸礁,全船19名船員全部獲救,施救方是東海救助局的東海救111輪。
在海里體溫下降是非常快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儘可能保持體力和體溫,用國際通用的HELP姿勢,保持頭腦清醒,等待救援。游泳什麼的如果意外發生在離岸很近的地方可以嘗試,在茫茫大海上就不要去想了,游泳冠軍也無能為力,要知道海上因為體溫下降而喪命的比例達到約98%,這個數據遠遠大於溺水而亡的人數。
甭管啥泳姿 先穿救生衣!轉一篇乾貨 知識就是力量啊。。我感覺這次馬來西亞快艇遊客獲救率挺高的 海難太可怕了 願逝者安息。
文章來源:馬國快艇遊客大批倖存 挺過海難關鍵在哪裡?
對大多數人來說,游泳並非好的選擇。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我們要盡最大可能保存體力,延長在水中的待救時間。而游泳,反而會消耗更多的能量。
正確的姿勢是:穿著救生衣,團身靜待
人體不同部位的散熱量不同,頭部,頸部,體側,腹股溝是散熱量最高的地方,其中頭部占人體總散熱量的50%之多。HELP姿勢(Heat Escaping Lessening Posture)是國際公認的最佳等待救援姿勢,團身靜待,最大限度地減緩熱量的流失。
當多人一起落海時,抱團取暖是極好的姿勢,使身體儘可能多地接觸。如果有兒童,要把兒童放在中央,這樣藉助大人的體熱可以延長孩子的存活時間。
這次出事的快艇上,所有人都在船隻翻覆前穿上了救生衣。據獲救的中國遊客稱,大家都緊挨著抱成一圈,齊心協力才終於等到了救援。
那麼,沒有救生衣的時候怎麼辦呢?
其實人體在海水中的浮力很大,至少足以讓頭頂露出海面。不過,要讓臉部也保持在海面以上,依然需要一定的姿勢。
常見的蝶仰蛙自這四種泳姿中,仰泳是消耗能量最少的一種。展平四肢,微弓身體,仰卧在海面上,即使頭可能半沒在水中,臉部也能自然地保持在水面之上。這個姿勢甚至可以支撐我們在海上漂浮的漫漫長路中,睡上一小會兒。
如果因海水太洶湧等原因無法保持仰泳姿態,則可以採取浮水的姿勢。圖解浮水基本四體位:
1. 直立漂浮在水中,深呼吸。
2. 閉上嘴,臉部朝下沉入水面。抬起雙臂,與水面平行。
3. 保持此放鬆體位,直至需要再次呼入空氣。
4. 抬頭到海面外,腳下踏水,深呼吸,回到第1體位。注意動作要比較緩慢,才有充分的時間吸氣。
都記在心裡!!!(第一次回答貼文章 好累:3
做個標記再來回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