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字仇殺隊》里的思想理論是什麼?

類似的思想出現在了《搏擊俱樂部》里,貌似美國文化里對這種思想很是推崇,包括文革時,美國一部分人的聲援,我想都應該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有一些亂,不知道該怎麼串起來。


首先我得說,我認為幾乎所有的答案都誤解了導演的本意。這不是一部宣傳以暴制暴推翻獨裁政府的電影

之所以這樣說,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影片中一個有些費解的地方:
在影片的結尾,民眾已經被喚醒反抗暴政,紛紛走上廣場。此時V只需發動列車,炸掉國會,獨裁政權就將土崩瓦解。為什麼他要以一種近乎自殺式襲擊的方式,幹掉那兩位獨裁者?

我總是覺得,如果他不「自殺」也完全不會有問題。民眾已經醒悟,蘇特勒政權鐵定是藥丸。新的世界一樣會出現。
以前我以為,他的「自殺式行動」可能是怕那兩個頭頭興風作浪,必須幹掉。姑且可說這是一種解釋的話,有沒有別的可能性呢?

V在去執行自殺任務之前,把列車託付給了Evey,告訴她自己要去親自幹掉他們,Evey勸他留下,他告訴了Evey自己為什麼不能留下:



也就是說,V認為自己真的錯了,而且必須死。
起初我感覺V是在耍脾氣,但是轉念一想,這麼重要的事情,這麼關鍵的時機,V也不是少女心,怎麼會是耍脾氣呢?難道V是真的認為自己錯了?是的!

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在Evey走出牢房,發現他實際上是被V欺騙了之後,兩人有一場激烈的爭吵。而後,V陪Evey去天台淋雨,Evey在雨中完成了自我的蛻變。然後,Evey要離開,談到了在監牢中留下遺書的拉拉姑娘時,兩人有這麼一段對話:


這裡不得不插一句嘴,"You"re getting back at them for what they did to her"的強調點在於"You"re getting back at them"。
在影片一開始,V在演講中是以正義,自由作為反抗暴政的理由。而Evey現在發現,所謂的自由,只是一個幌子。事實上,V不是在為自由而戰,他只是在復仇。而這也恰恰是V十分鐘愛《基督山伯爵》的原因——完美的復仇表演。
從這個角度上說,V和蘇特勒是一路人:蘇特勒利用民眾的恐懼,V利用民眾的渴望。蘇特勒在投毒事件之後,打著安全,穩定的旗號騙來選民恐慌的選票成為元首;V則打著正義,自由的旗號,利用民眾渴望自由厭惡專政,來完成自己復仇,推翻蘇特勒政府的目的。

在Evey發現這件事之後,V試圖做些解釋:



最後,V還是幡然醒悟,他意識到,自己在利用民眾,欺騙,誘導群眾,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他真正想要的不是正義,自由,而是殺死這個政府。

在此之前V所做的一切,炸掉Old Bailey,播放演講號召群眾,刺殺倫敦之聲,也正如蘇特勒在小學,地鐵站,水廠投毒一樣,是他計劃的一部分。只不過迎合了大家反抗專制的想法,與其說是英雄行徑,不如說是陰謀。
於是在被Evey點醒之後,V沉默,發怒,痛哭,決定自殺。

這時再回過頭看V的自殺式行動,就不會再費解了,而且會發現,這正是V這個人物的偉大之處。不難想像,如果蘇特勒政權倒台了,以一己之力打垮專政的V,會被捧到什麼樣的位置。而這樣一個和蘇特勒是一路人的V,他自己也很清楚,在自己得到權力以後,會有怎麼樣災難性的後果。V決定自殺,不僅僅因為他發現了自己的卑劣,更因為他發現自己將會成為人民通向自由的最大阻礙。
正是因為Evey,他從一個"欺騙"民眾,一心完成復仇的陰謀家,變成了一個願意為了新的時代而犧牲自我的,V。

所以,V前半段的行為,雖然從客觀意義上是促進了民眾的覺醒,可是此時的V並非為正義自由而戰,他所推崇的「以暴制暴推翻專政」事實上是他復仇的借口。在他真正醒悟之後,他把列車交給Evey,而且覺得列車是否發動其實並不重要。這時候的他,才真正成為了為正義自由,為人民未來而戰的鬥士。
換言之,暴力推翻專制在這部影片中恰恰是一個反面選項,最後推翻暴政的,不是V的刀刃,火車上的炸藥,而是在廣場佇立的千千萬萬個V,是人民的覺醒。


V for Vendetta 跟 Fight Club 好像沒什麼可比性。非要說類似的話……除了都是血脈噴張的革命外,二者都是以反對某物來表達立場,給自己貼上標籤。

Fight Club 是對物慾和消費主義的逆襲,對虛無和意義的思考。V for Vendetta 則是1984的歷史架空版,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就說了仨字「反極權」。

然而 V 骨子裡是個無政府主義的復仇者,別指望從影片里挖掘出什麼自由、民主、正義的主題(很遺憾有些人還是這麼腦補了)。V的一系列行動都是以復仇為目的展開,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復仇都能稱之為正義,也許V是對的。V的目的是瓦解現在這個極權政府,卻沒打算給出建設性意見:什麼樣的政府才是好的。 「在這面具下的不僅僅是血肉,在這面具下的是思想,而思想,Creedy先生,是殺不死的。」全片一直在強調思想的偉大,然而遮遮掩掩從不肯點明這思想是什麼。Eve啟動列車的理由,不是炸掉國會大廈有多麼正確、炸掉了就能擺脫壓迫,而只是「比起一座建築,這個國家的人民更需要希望」。

極權壓迫跟自由是對立的,遺憾的是 V for Vendetta 也沒有在這方面進行深挖。當我們看肖申克看飛躍瘋人院甚至勇敢的心時,都能很容易抓住主題是對自由的追求。而 V for Vendetta 中的自由——如果有的話——也不過跟那句「人民不應該害怕政府,政府應該害怕人民」一樣為V的復仇提供合理性罷了。

V想做的就只有復仇,V for Vendetta 想表達的就只有反抗。反對永遠比贊同更有煽動性,更容易獲得人們的認同。V for Vendetta 和 Fight Club 一樣,「驕傲地」給自己貼上「反對者」的標籤,遺憾的是卻沒能更進一步。

雖然如此,但 V for Vendetta 仍然是我最愛也是我心中最偉大的幾部電影之一。說這些只是想告訴你,V for Vendetta 其實沒有那麼深刻,但它為你打開了一扇通往深刻的門。

V for Vendetta 的思想理論是什麼?揭開「反對者」的標籤,思想的淵源是《1984》的反極權。如果你不願止步於狂熱的「反對者」(大部分人就到此為止了),願意更進一步,請閱讀反極權三部曲,然後就能理解一些公共語境,進行個人思考了。

反烏托邦三部曲:扎米亞京的《我們》,奧威爾的《1984》,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


又看到這部電影,不由讓我回想起以前跟同學一起觀看這部電影,並瀏覽了豆瓣上那麼多人各種激情四射的評論,心中一動,特上眾人獻上偶的的一篇妙評,文章有些長,大家耐心看!

一、楔子

前幾天看了聞名遐邇的《V字仇殺隊》,想寫點什麼,但總感覺憋不出什麼P話來。後來某人要求我寫一下,那我就寫一下咯~

好幾年前,很多朋友就向我強力推薦,他們表示這部電影簡直就是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完全可以用偉大來形容。當時我就想,既然是如此偉大的電影,我認為還是等自己的思想稍微成熟點,再來觀賞品味。

直到現在,我自認為思想不再是那麼幼稚的時候,看完了這部電影,接著就完全明白為何它在豆瓣上有8.5那麼高的評分了。

我相信,很多人打分的時候,完全是沖著那一句看起來非常經典的台詞——人民不應該害怕他們的政府,政府應該害怕他們的人民。這樣就為電影奠定了一個格調——主題意義大於藝術價值。

呵呵,說句題外話,按照這個邏輯,我可以大膽地推測出這些人最嚮往的是嗡嗡嗡。在那個時代,人民群眾可以持槍,可以隨意把政府官員拉出來批鬥甚至惡整。國家主席在人民面前,只有顫抖啊。

好了,言歸正傳。這部電影看起來是在諷刺納粹德國,實際上是在諷刺英國,當然,中國網民覺得這是在諷刺天朝。而在我看來,電影是在諷刺所有的政府和某個特殊群體。

二、政府不給力

諷刺政府,這個很好理解,影片進行不到三分之一,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就全部中槍。監聽國民、製造假新聞、排除異己、策劃陰謀、研發生化武器、鎮齤壓暴齤動等等,五大理事國一樣都沒少干,說是五大流氓國絕不冤枉。當然,還有其他的政府,比如日本、德國,甚至可以涵蓋到所有政府。影片從一開始,就把政府和人民推到了對立面。這讓我們感同身受,很容易理解導演的立場,我相信中國的影迷感觸肯定更深。

在政府面前,我們還真就是個P,很渺小很無助,看起來是這樣,實際上好像也是這樣。可是,在P民面前,政府又是什麼呢?政府有些時候就是P民的男朋友:(1)你怎麼都不管我?(2)要你管我?!(3)你給我個解釋!(4)你不要解釋,我不聽我不聽你說的都是騙人的!(5)看看人家的男朋友!

特別是第5條,非常適用於中國P民。

好了,關於電影諷刺政府的話,也就點到為止,相信有非常多的影評都在分析這個,這裡就不再贅述。我現在來談談我認為的影片所諷刺的另外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就是我們這些P民。

三、忽悠萬歲

影片以一個四百年前的故事作為楔子,畫面還沒呈現出來,就是一段 「要記住、要記住11月5日——火齤葯陰謀」的旁白,接著就是呼籲廣大P民們,千萬不要遺忘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故事中,男主人公某某某要去炸掉象徵著統治的議會大廈,不幸被捕,那個旁白還在不斷地提醒P民們,這個人是誰無所謂,但是我們要記住這種思想——要有反抗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總結出來就是:殺掉一個某某,還有千千萬萬個某某,某某的肉體可以湮滅,但精神將會不朽!

乍看起來,還真像是一曲悲壯的讚歌,在導演短短2分鐘的刻畫下,頓時升華為一起不朽的反抗王朝暴政和權力的里程碑事件。

可是,歷史的真相是什麼呢?

事情是這樣滴。

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偏向基督教中的新教,扶植新教勢力,結果一群天主教徒突然就覺得自己一秒鐘變吊絲了,那肯定是一萬個不願意啊。同樣是天主教徒,在歐洲大陸可以當高富帥,憑什麼到了英國就成了矮矬窮呢?於是,一些極端分子,決定鋌而走險,將詹姆士一世和他的那些新教朋黨在1605年11月5日的國會開幕典禮上給炸死,然後扶植詹姆士一世的女兒波希米亞的伊麗莎白繼任大統,來建立一個天主教主導的王國(殺其父而立其女,猜不透啊!)於是,他們悄悄咪咪地租到了上議院的地下室,又悄悄咪咪地運了36桶火齤葯進去,又悄悄咪咪地等待國會開幕典禮的那一刻,結果在開幕典禮前的幾個小時,他們被悄悄咪咪前來的士兵給悄悄咪咪地逮捕了。奇了怪啊~如此天衣無縫的計劃,怎麼就流產了呢?

咱們不妨來YY一下,當詹姆士一世端坐在上議院,和議員、貴族們交談的時候,36桶火齤葯一齊爆炸,好幾百號人突然就被爆了菊花,那是怎樣的壯觀?那是怎樣的血肉模糊?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可是偏偏就有個人去想了。他就是這起陰謀的骨幹——弗朗西斯·特瑞山姆。他是這樣想的:火齤葯這麼大威力,被爆菊花的人肯定不止國王和新教徒議員,也會包括天主教派的議員們。那麼,沒有菊花的天主教議員們,還有能力領導我們么?一群沒有菊花的領導,怎麼來領導高貴的天主教徒們?於是,他連夜給某個天主教議員寫信,內容是啥就不得而知了,估計就是希望他通知一下天主教議員們:五號議會要爆炸,新教要被爆菊花,天主教徒躲一躲,滿城盡穿鐵褲衩。

後面的情節應該可以猜測得到了,就是這個議員毅然決然地背叛了他們,並把這封信交給了朝廷的人。不是歷史不給力啊,實在是人類社會幾乎所有的鬥爭就是圍繞利益兩字展開,演繹了幾千年的老套劇情,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於是乎,東窗事發了,電影中的那個人,也就是歷史中的蓋伊福克斯,被審判並判處死刑。

諷刺的是,從蓋伊福克斯被絞死的那一刻起,英國P民們紛紛湧上街頭,自發組織起篝火晚會,甚至放起了焰火,來慶祝這一歷史性的時刻——卑鄙無齤恥呆板保守的天主教徒們終於被法律制裁了!這個傳統,還有個專屬性的歷史名詞,叫做「蓋伊·福克斯之夜」。即便到了今天,英國P民們依舊會在11月5日,焚燒蓋伊·福克斯的肖像,來慶祝和吶喊。電影中多次出現的煙花,在真正的歷史中,實際上是英國P民用來慶祝火齤葯陰謀被粉碎的,但到了影片中,導演一出乾坤大挪移,煙花就成了P民們心中的那種心靈寄託:對權力和壓迫的反抗所激發出來的力量。

順便提一下,本來對天主教徒還算比較寬容的詹姆士一世,從此徹底不淡定了:娘希匹的,敢爆朕的菊花?他頒布法令:禁止天主教徒居住在倫敦附近,禁止他們從事法律和醫藥行為,還威脅一部分富有的天主教徒,要想繼續當高富帥,就馬上加入新教,不然朕叫你們一秒鐘變吊絲!於是乎,原本骨頭硬得很的天主教徒們,一個個繳械投降,紛紛表示自願加入新教。這麼看來,所謂的鬥士,在大棒面前,也不過如此,真逗!

歷史就是這麼個歷史。我敢保證看完這部電影的,10個裡面有9個壓根就沒去查證什麼是「火齤葯陰謀」。可是到了電影中,導演稍稍用了點小技巧,就把看電影的P民(特別是中國的P民)忽悠得高潮迭起。才2分鐘,前戲都沒開始,P民們就被忽悠得認為自己已經「得到了萬能的思想,掌握了偉大的反抗精神」。

四、吊絲的逆襲

接著,一個長得很抱歉,但口才極好的自戀狂,出現在電視中,他是整部電影的關鍵元素之一,也是第一個被V解決的。他在脫口秀中盡情地嘲諷美國,說美國不過就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罷了,美國人該為三百多年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負責了,甚至給美國人取了個外號叫做「爛屁齤眼的美國鬼子」,台下一片歡呼。當他說到「力量來自團結、團結來自信仰」、「我是敬畏上帝的英國人,我無比驕傲!英格蘭必勝!」的時候,台下完全狂熱了,掌聲尖叫聲不絕於耳。

我想說的是,當年的吊絲——希特勒就是靠這種天賦,把P民們忽悠得分不清東西南北的。德國的P民們,從此毫不懷疑地認為日耳曼民族才是世界上最優秀最純正的民族。結果他得到了什麼?P民們一人一票地將納粹黨選為國會第一大黨,希特勒也一步步地成為總理、元首。P民們內心深處那一點民族主義,被人稍微忽悠一下,就全部迸發出來了。無數人拜倒在元首的腳下,願意為元首、為大日耳曼、大德意志戰鬥到最後一刻,猶如鋼鐵戰士附身一般。

結果十幾年後,盟軍打過來了,鋼鐵戰士變成了小娘子,一夜之間一個個全部成了納粹的受害者,哭哭啼啼地跪在盟軍大爺面前,聲淚俱下地控訴納粹。這就好像嗡嗡嗡期間,紅衛兵們整起人來那叫一個爭先恐後,每天都是鬥倒一切牛鬼蛇神,但是嗡嗡嗡剛完,都說自己是挨整的受害人。所以,我倒覺得,這部電影中最經典的台詞,並非什麼「人民不應該怕政府,政府應該怕人民」,而是V在電視中演講的那句話:不過話說回來,你們如果要找罪人的話,照照鏡子就行了。

可是咱們這些P民們,從來都是自我安慰:錯誤那都是政府犯下的,和P民沒有關係,因為P民人微言輕,不是歷史的創造者,無法改變大局。 即便偶爾犯錯誤,那也是被政府影響,被迫無奈的。於是,二戰的全部罪責都推到了希特勒和納粹身上,嗡嗡嗡的所有錯誤都給了太祖和TG。

五、洗腦的至高境界

有一幕,我印象非常深刻:伊芙在V家中醒來的時候,V正在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慶祝復仇成功。當年在實驗所對V施暴的司令官,如今被V以自己的,或者上帝的,或者公眾的名義「正法」。伊芙看著眼前這個神秘的男人,各種猜不透和看不懂,還以為他精神分裂了。

V解釋道,他模仿的是最喜歡的電影《基督山復仇記》中的經典橋段,並邀請伊芙一起觀賞。伊芙馬上問道:是大團圓結局么?V說:是電影特有的團圓。於是伊芙馬上答應觀賞。看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問一句:到底是政府用和諧的電影來洗腦,還是P民本身就追求和諧的電影?

對於這個疑問,導演依舊利用V在電視中的演講,給出了答案:我知道你們為何這樣,我知道你們害怕。誰不會呢?戰爭、恐怖事件、疾病,曾經有無數的問題企圖要摧毀你的理性,剝奪你的常識,恐懼控制了你,你在慌亂中投向了元首先生,亞當蘇特勒,他許諾給你們秩序,他許諾給你們和平,所要的回報,是你的服從和沉默。

的確,恐懼使得P民們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和政府來給予他們力量和安全感,他們願意用自由換得安穩的生活。在安穩生活來臨之前,P民覺得這是一筆划算的交易,政府也確實兌現了諾言。我們可以看到,在演講開始前,導演呈現給我們的P民們是這樣的生活:一家三口坐在舒適的沙發上看電視、老人們坐在養老院里喝茶下棋、男人們坐在酒吧里飲酒暢談,但是,當某個自詡具有獨立之精神的「公知」V先生出現後,P民們的三觀,突然就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在現實中,P民們一方面追求安穩,一方面又追求自由,既想政府跑,又不準政府吃草,這種不可思議的矛盾,使得P民們陷入了不可思議的YY。最終,P民們自己將自己忽悠到了高潮:宗教因此應運而生。神,可以給自己力量,又不至於束縛、剝削自己。P民們跪在神的面前,無比「虔誠」地祈求神可以給予自己無窮的力量,滿足自己無窮的慾望。有些人愛錢,祈求神可以讓自己中大獎,這樣就可以想做啥就做啥;有些人愛生命,希望神可以給予自己青春永駐的身體,這樣就可以想幹嘛就幹嘛。

可以這麼說,P民創造了神,而神在P民的YY中創造了世界,世界又創造了P民,這樣循環往複,莫名其妙……在潛意識裡,P民們熱愛真善美,拒絕假惡丑,希望自己可以活在沒有痛苦的世界裡,錢多得花不完,壽命多得自己都嫌長。到底是誰在洗腦?幾千年下來,其實都是P民在給自己洗腦,但為了給自我一個台階下,就偏偏要說這是政府在給自己洗腦,灌輸河蟹理念。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賤」吧?在影片剛開始的時候,導演就借著V的口,毫不留情地嘲諷了P民一把:這樣的例子是太多了,人們往往用至誠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動,來掩飾一顆魔鬼般的心。到了後來刺殺主教的時候,V的嘲諷更是升華到了一個全新境界:我就這一從聖經中,偷出斷章殘句,來掩飾我赤裸裸的惡行,外表上裝作聖徒,暗地裡卻是魔鬼心腸……這句話既是說給衣冠禽獸的主教聽的,也是說給政府聽的,更是說給所有P民聽的。

如果說政府是真小人,那麼P民絕對是偽君子……六、魔鬼PK神的使者

這部電影有一個終極拷問——V,到底是什麼?

在P民眼裡,他是一個「思想」的傳承人,一個拒絕洗腦的智者,一個值得P民膜拜的神的使者。

在政府眼裡,這是一個不守規矩的人,一個破壞社會秩序的人,一個需要消滅的魔鬼。

應該說,P民和政府都受到了立場的蒙蔽,是片面的。那麼誰能客觀的評價他呢?這個人就是女主角伊芙。在一開始剛接觸V的時候,伊芙對他並不了解,對他既好奇,又畏懼。可以這麼說,伊芙在這個時候,對V的認知和評價絕對是客觀公正的。於是,看完《基督山復仇記》後,V問伊芙:喜歡它嗎?伊芙突然冒出這樣一句回答:喜歡,但讓我同情海黛小姐,因為他關心復仇勝過關心她。V聽後尷尬了一下,沒有做聲,我想他確實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緊接著,電視馬上切換到了BTN的新聞,正在播報政府喉舌——路易斯的死訊。V看後想立即關上,被伊芙阻止。伊芙看完報道後,認為是V拿著自己的通行證去把路易斯殺死的,便開始質問V為什麼要這樣做。V很淡定地回答:暴力可以用來做好事。我不知道這句話如果是從政府口中說出來的,會引起P民們什麼反應。但這是從一個自認為代表正義的公知口中說出來的,一句萬惡的話,卻一下子成了真理。

V的家中擺著一面鏡子,上面有一句話:藉由真理的力量,我在有生之年得以征服萬物。伊芙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你的座右銘。V卻答道:這是浮士德說的。伊芙很冷淡地說道:浮士德講的是欺騙魔鬼的事情罷了,言下之意就是少拿這種妖魔鬼怪的事情來糊弄我,你比魔鬼好不到哪去,滿口的真理正義,一肚子男盜女娼。

我突然就想起了戈登坐在自家的密室對伊芙說的那一句話:你開始失去的不僅是口味,你戴面具的時間太長,以至於都不記得面具下的自己是什麼樣子了。自始至終,V都只是一個復仇者。他在整部電影里,做的最專註的事情就是把當年在研究所研究、虐待自己的人物,一個個地殺掉,並在最後把整個事件的主導者蘇特勒元首給殺掉。至此,他的仇全部報完,他也就選擇了死亡。至於炸掉國會和佔領國會,那都是伊芙和P民的事情,與自己無關了。

很難想像,一個腦袋裡裝滿了仇恨的人,只演講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就把P民們忽悠得高潮迭起;只花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把一個被政府洗腦好幾年的女孩,給徹底洗腦了。可是,V就這樣做到了。他不僅做到了,還很成功。

P民們在聽完他的演講後,突然一下子就覺醒了,一下子就發現政府是充滿謊言的,一下子就發現自己原來還存在著「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一下子就發現自己原來還可以反對政府甚至推齤翻政府。這麼多想法,一下子爆發出來……我不由得想問:早幹嘛去了?

最神奇的是伊芙。她被V關在小黑屋裡,瘋狂地折磨了幾十天,連頭髮都被剪掉了,卻仍在內心堅守著那份信念——我要保護V的安全。在這段時間裡,給予她力量的,就是一張紙條。紙條上面寫滿了一個叫做瓦萊麗的姑娘對於社會和政府的抗訴。

最後,她以為自己堅守住了最原始的「良知」,卻發現這一切竟然都是V的騙局。她憤怒了,抓狂了,不停地質問V為何要這樣。V很淡定地回答:藝術家用謊言來道出真相,沒錯,我是製造了一個謊言。但是正是因為你相信,你才找到了自己真實的一面。把鏡頭推向影片開始不久,伊芙在V的家中不停地後悔自己對警齤察所做的事情,V安慰道:你做了你覺得正確的事情。伊芙說:不,我不應該那麼做,我當時肯定發神經了。V馬上反問道:你是真的這麼想的,還是他們希望你是這麼想的?

V一面讓伊芙從政府的洗腦中「解放」出來,一面又用政府的洗腦方式(或者是比政府更加厲害的方式)將伊芙的腦子給洗得一片空白,除了仇恨,什麼都沒有。他要打造一個和自已一樣的伊芙:眼裡只有仇恨,構成世界的基石,仇恨支撐著自己吃飯睡覺呼吸,連血管里都充滿著仇恨。在於V的相處過程中,伊芙逐漸拒絕被政府洗腦,當她自以為發掘出真相的時候,卻被V洗腦了。

從後來的發展來看,V的目的達到了,他把伊芙變成了一個連昔日的親密同事都認不出的人。V在她面前抱怨——他們對我做的事是非常恐怖的。伊芙的反應是什麼?很淡然的一句:他們也創造了一個非常恐怖的人。而現在,V又創造了一個更加恐怖的人。看過龍珠的都知道,當眼裡只有仇恨和憤怒的時候,就會變成超級賽亞人……於是,影片的最後,V先生放心大膽地把炸掉國會大廈的「重任」交給了伊芙,而他選擇去見那個曾經創造了他的人——蘇德勒。報仇是當務之急,至於所謂的托起P民心中的那一份希望的「神聖使命」,那實在是很其次的事情。

V報仇完畢,艱難地走回來,伊芙卻還是在那不停地掙扎,她一度動搖了。借用《讓子彈飛》裡面的台詞來形容V的歸來——有時候死人比活人好用。V用最後的生命,將伊芙的信念徹底堅定,促使她即便是面對手齤槍,依舊毅然決然地扳下了按鈕,那列裝滿火齤葯的地鐵,載著V的屍體,載著V的忽悠,載著伊芙的仇恨,載著P民們的「希望」,迅速駛向國會大廈。

伊芙以為自己開創了一個新紀元。她卻不明白:所謂上萬年的人類文明,從來是按照DNA式的螺旋狀前行的。循環往複,去去回回。所謂的新紀元,無非是歷史的一個圈。

七、那些年,他們搞過的G情

在這部電影中,除了V和後來被V煽動得去佔領議會大廈廣場的P民外,反對政府,嘲笑政府的還有誰?當然少不了伊芙的好朋友,電視人戈登。他在裡面做的最出彩或者說最出格的事情就是,製作了一期嘲笑元首蘇特勒的節目。

在這期節目里,對元首的辛辣諷刺,逗得觀眾們哈哈大笑。戈登先生非常得意,他認為自己開創了一個新時代,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良心」的媒體人。他未必不知道得罪元首的後果,可是他卻依然去做了,這是為什麼?是真的具備大無畏的「公知」精神么?不需要觀眾去猜測,他自己在後面就給出了答案:我會做某種形式的道歉,做些無聊的籌款活動,與此同時,我們的收視率會打破記錄。說難聽點,這叫「嘩眾取寵」。自以為抨擊了一下政府,嘲諷了一下元首,就可以獲得P民們的崇拜和仰慕,就能成為P民們心中的「精神領袖」。於是,帶著P民們的崇敬,他被關進了監獄,然後死去。

戈登先生是不是受害者?他當然是受害者。他的暗室裡面,收藏著各種勁爆且「非主流」的禁品,連古蘭經這種伊斯蘭教徒的東西,他都收藏起來,而且他還是個同性戀,這種不太傳統的口味,政府無法容忍,讓他很鬱悶。就像後來,信中的主角瓦萊麗,她愛上了同性,不為老師接受,甚至不為父母接受,最後被社會徹底唾棄。有人會認為,這是罪惡的政府主導的扭曲價值觀,限制人民的戀愛自由。在這裡,P民再次成為了政府的受害者。我還是那句話,P民們將罪惡推向政府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照照鏡子。

當P民為尋求自我洗腦獲得心理藉慰的時候,創造了宗教。但是,起碼有一半的宗教對於同性戀是持負面態度的,最典型的就是亞伯拉罕諸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他們中的原教旨主義派,甚至對同性戀持有強烈的鄙視態度,認為同性戀是性變態的行為,個別地區甚至會將同性戀判處死刑。

像19世紀英國著名的文學家奧斯卡·王爾德曾經就因為同性戀而被判處2年監禁。在他服刑的2年里,他的妻子非但不去探望他,反而帶著2個孩子改姓,並移居外國。他出獄後,人們對他也是避之不及,他的那些社會界和文學界的好友們更是裝作不認識他,而廣大P民們也是對他的「罪行」指指點點。三年後,奧斯卡王爾德在眾人的非議中,悲憤交加,孤獨地死去。八、你被宗教撞了一下腰

說來也真是諷刺,戈登先生冒著生命危險將一本古蘭經藏在家中,只為看懂美麗的圖畫和動人的詩句。不是穆斯林,卻勝似穆斯林……可惜,這個世界上對同性戀最排斥的就是伊斯蘭教徒。順便說一下這個宗教排斥問題,歷史上,天主教徒曾在教皇的許可下和P民們的狂熱支持下,打著聖戰的旗號,對東邊的異教徒進行了長達200年的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這一系列的戰爭中,幾乎每一個P民都參與進來了,大家自發組織,對伊斯蘭異教徒進行征討,經常出現「父親送兒子上戰場、妻子送丈夫上戰場、弟弟送哥哥上戰場」的盛況。歐洲的P民們,在腦海中創造了一個上帝,然後接受上帝的領導,借上帝之口發出聖戰,一路殺燒搶掠。對此,我只能說,政府的洗腦和他們自己對自己的洗腦比起來,簡直是弱爆了。

影片結尾,當P民們打著覺醒的旗幟,浩浩蕩蕩湧向廣場的時候,當他們以為自己取得最終勝利的時候,導演卻用了這樣一種首尾呼應的方式,將P民的臉抽腫:影片的開頭,當蓋伊·福克斯被絞死的時候,整個刑場都沸騰了,大家尖叫著,歡呼著,切克切克鬧,把手放在空中甩,我叫你什麼都不用管。成百上千的P民,除去那個女人(或許是犯人的妻子)面帶哀傷,其餘的一律以勝者的姿態在慶祝陰謀的粉碎。幾百年後,又是這樣一群P民,戴著當年唾棄的那個異教徒的面具(真TM夠諷刺),以勝者的姿態聚集在議會大廈下面。他們見證那所謂的偉大歷史時刻,就像400年前見證火藥陰謀的破產一樣……

藝術刻畫下的P民是這樣的,那麼,現實生活中的P民,又是怎樣?

答曰:沒有最複雜,只有更複雜

在P民構成的這個社會裡,出現了種種奇怪的現象:路人總是冷漠無情,網友都是義憤填膺。一個個在外頭,亂闖紅燈、隨地吐痰,到了網上,都TM成了道德帝;在公交車上,看到小偷之後,立即將頭扭向窗外,掏出手機發布微薄,開篇第一句:這個社會怎麼了?!然後開始對政府各種口誅筆伐。我不由得想問一句:到底是路人從不上網,還是網友永不出門?

九、故事裡的事,說是不是就是也是

電影結束了,我的腦海中想起了一段歷史往事,不妨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法國大革命時期,吉倫特派當政,鑒於P民們剛剛推翻波旁王朝,法國需要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來恢復國力,而且波旁王朝在國內仍有相當的基礎,為了避免再次動亂,他們主張溫和改良,並反對處死路易十六。可惜部分熱心的群眾認為,這是軟弱無能的做法,既然是革命,就要把路易十六的命拿來。當時的反對派雅各賓派,感覺到了民意轉向,立即跳出來高喊:必須處死路易十六,必須延續暴力革命!

於是乎,P民們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了,在雅各賓派的帶領下,推翻了吉倫特派。由於政權的更迭頻率太快,整個法國陷入了無止境的動亂,雅各賓派又分成了2派,一派為了順應「民意」,主張放鬆恐怖統治;另一為了更加順應「民意」,主張革命恐怖政策。正當2派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雅各賓派內的一個超級大佬羅伯斯庇爾站了出來,僅僅用了2個月不到的時候,把2派鎮壓了,並在之後將2派領導人給殺死。接著,他又把路易十六和許多吉倫特派的骨幹人員給送上了斷頭台。

吉倫特派的領袖之一羅蘭夫人,毫無疑問的被拿來祭旗(值得一提的是她可以逃走的,卻選擇自投羅網),走上斷頭台的時候,她面帶微笑對著革命廣場上的自由雕像說了一句千古名言:自由啊自由,有多少罪惡假你之手而行!咔嚓,手起刀落,羅蘭夫人的頭顱滾了下來,前來圍觀的P民們無不高潮迭起,大家載歌載舞,自發組織起來慶祝這一盛事。當P民們自認為取得最終勝利的時候,羅伯斯庇爾的威望也達到了頂峰。皆大歡喜,P民十分開心,雅各賓派也十分開心。

所謂的十分開心,其實也就是開心十分鐘。當羅伯斯庇爾先生被P民公投選作「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獨裁官(這頭銜叼)」和「法蘭西護國公」之後,他理所當然地順應「民意」,開始了其犀利的恐怖統治:清理保王派和吉倫特派的餘孽,打擊那些擾亂市場和社會的投機分子,順便也把P民們也整了一遍。P民們就不開心了,加上一群保王派的煽動,獨立自主的思想和精神又從腦海中冒出來,於是乎,各界群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雅各賓派的「暴政」。於是乎,雅各賓派倒台,一群大資本家在P民的擁護下執政,是為「熱月政變」。

在熱月黨人執政的那幾年裡,公道說來,還是做了些好事的,為法國的發展提供了安穩的環境。一方面清除雅各賓派的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另一方面又儘力保護革命成果,維護共和制,希望建立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秩序。可是,P民們又不幹了,他們表示大法蘭西一直就是歐洲最強的帝國,現在居然要受到歐洲其他國家的武裝干涉(為防止革命輸出,其他國家組建起反法同盟)。在P民的強烈要求下,雅各賓派又重新活躍起來,於是,熱月黨人組建的督政府搖搖欲墜。

這個時候,在非洲取得各種勝利的優秀將領拿破崙先生,看準了時機,悄悄滴回到了法國。平心而論,拿破崙確實是個少有的軍事天才,他在執政之前,以其優秀的戰績,贏得了國內廣大P民的好感,大家通過拿破崙,尋回了久違的傲嬌感。P民們開始給自己洗腦:法蘭西是最偉大的國家,法蘭西的軍隊是戰無不勝的軍隊!

拿破崙剛回巴黎,狂熱的P民們就開始奔走相告:拿破崙將軍回來了!接著,巴黎沸騰了,整個法國沸騰了,拿破崙波拿巴,這個年僅三十歲的天才軍事家,在P民的擁護下,輕而易舉地發動了政變,成立了執政府,成為第一執政。之後,拿破崙多次發揮其優秀的軍事才能,對內鎮壓了保王派,對外擊敗了反法同盟,個人威望直線上升。為了報答給自己帶來安定與強大的優秀領袖,狂熱的P民支持拿破崙修改憲法,改任終身執政,2年後,P民們又一人一票通過新憲法,將這個曾經的科西嘉「怪物」送上了皇帝的寶座。從此,拿破崙帶著法蘭西P民們的強烈自豪感,在歐洲大路上南征北戰,叱吒風雲。

說到獨裁和專制,估計被P民們砍頭的路易十六都沒有拿破崙厲害~可是,P民們義無反顧地支持著他,因為P民們厭倦了被歐洲各國欺負的歲月,厭倦了恐懼,而這位強有力的皇帝可以給他們帶來秩序與和平。儘管,P民們需要付出服從和沉默的代價。不過這筆交易很合理,至少那個時候的P民認為很合理……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了滑鐵盧戰爭,P民們心中的偶像失敗了,他被流放到了幾千里之外的孤島。

P民們很失落,他們頓時失去了精神支柱。這個時候,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帶著「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的那份傲嬌,回到了法蘭西。為了討好P民們,他做了相當給力的改革,有意將法國的制度向英國過渡。可惜,P民們覺得她這個人不給力,無法將法蘭西帶回拿破崙時代的輝煌,不多久,P民們又爆發了七月革命,換了個奧爾良王朝。於是,法國就這樣在維也納體系的束縛中,緩緩前行了30多年。

也不知道到底是因為奧爾良王朝不賣雞翅還是因為軟弱無能,P民們又發動了二月革命,將其推翻,成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當然,P民們一直在等待,等待第二位拿破崙前來拯救自己,恢復法蘭西帝國的榮耀與輝煌。1840年,拿破崙一世的遺體被運回巴黎,那一天,有近百萬的P民冒著嚴寒迎接他們偉大的皇帝。

這一幕,被拿破崙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記在了心中。自從羅馬王去世後,他就打著拿破崙一世的招牌在P民中行動。二月革命的時候,他遠在英國,革命一成功了,立刻就回到法國,靠著其叔父的影響力,當上了第二共和國的總統。總統雖然很牛X,但聽起來總還是不如皇帝霸氣,於是人心思動。他看準了P民的真實想法,並有效利用,屢次修改憲法、取消普選權、解散議會、鎮壓反對派(這些步驟是不是看起來很眼熟?),一步步地竊取二月革命果實(KMT對袁世凱也是這麼形容的)。

可奇怪的是,P民們壓根就沒有反對這種剝奪他們政治權利的行為,相反還在支持大總統先生完成他的終極目標——稱帝。終於,在1852年12月2日(拿破崙一世也是這一天加冕稱帝的),拿破崙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崙在P民們的擁簇下(全民公投是否贊成帝制,800萬票中有740萬贊成),黃袍加身。

且看拿破崙三世稱帝後做了些什麼呢? 建立了一套龐大的軍事官僚的國家機器,解散工會,封閉進步報刊,禁止一切民主派和共和主義者的活動。他還利用天主教會控制了國民教育,並讓農村教士充當密探,互相揭發告密。論專製程度,那是比他叔父還要厲害。但是P民們非常樂意地接受了這種統治,還讓他穩穩噹噹地做了19年皇帝,點解啊?因為他們的皇帝,繼承了拿破崙一世的優良傳統:發動對外戰爭,並且還具備一項他叔父不曾有的功績:對內盲目追求工業發展。

P民們未必能夠享受到多少工業化的果實,但是工業化卻讓法國看起來很強大。P民們拾回了初戀般的尊嚴感和傲嬌感,他們在拿破崙三世的帶領下,重建了帝國在地中海東部及愛琴海沿岸的勢力,甚至將勢力擴展到了遠東的大清帝國。眼見著皇帝陛下就要遵循著拿破崙一世的足跡,稱霸歐洲大陸的時候,他們的鄰國,那個曾經四分五裂、弱不禁風的普魯士,卻以王者的姿態,站到了法蘭西帝國的面前。

拿破崙三世積極對外用兵的時候,普魯士王國的威廉一世和鐵血宰相俾斯麥卻在P民們的支持下,進行了一系列的統一戰爭。兩個強國為了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不可避免的刀鋒相見。結果是什麼?法蘭西帝國上至皇帝,下到小兵,全軍被普魯士俘虜,帝國被迫簽訂了足以讓所有法國人羞愧一輩子的《法蘭克福條約》。十、壯哉我大P民

你可以限制我們的言論,剝奪我們的自由,但你絕對不能搶走我們的尊嚴和傲嬌感……這就是P民們的邏輯。在這種邏輯的主導下,P民們發動了革命,將第二帝國徹底終結,並把他們的皇帝關進了監獄。第二年,他獲釋出獄了,從此遠離祖國,客死他鄉。而此次戰爭中強大起來的普魯士,最終成為了德意志帝國,並在之後的70年里,這個帝國的幾位領導人在P民們的狂熱支持下,不斷地挑戰歐洲甚至世界的霸權。

OK~講完了,你可以認為這是一段歷史,也可以覺得這是一個故事。具體是什麼,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精神去衡量~對吧?

P民人微言輕,在政府和統治者面前始終是弱勢群體......我呸!

末了,我還是要重複一遍羅蘭夫人的名言:自由啊,有多少罪惡假你之名而行!

自由,確實是個好東西,聽起來非常誘人。也正因為誘人,才能成為忽悠P民的最佳口號。自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以自由為借口,行罪的我們。


V字的意義在於打破和啟蒙,至於如何建立:星際2里雷諾告訴年輕艦長霍納,「我們這代人心裡只剩下復仇了,而真正美好的新世界則是你們的。」

我想應該是革命者分工不同,只是第一代人並沒有做到全套。


V字仇殺隊的電影跟漫畫基本是兩個東西,電影摻雜了司機兄弟很多的個人觀點。
漫畫的話,阿蘭摩爾原本目的基本是:「你們是腦殘嗎??英國讓撒切爾執政會變成漫畫里這鳥樣!!傻逼才給撒切爾投票!!!」


曾經被壓迫和迫害的武力值爆表的聖徒先知們勇於犧牲,經他們啟蒙的人民群眾暴力反抗極權統治者的革命正義必勝,不順應革命的都是為極權者賣命的一小撮腦殘走狗。

聽上去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覺?

至於某政府和屁民的論調,可以這麼看:
要是這個聖徒先知的代表和繼承者沒死,他會怎麼評價新的聖徒先知及其啟蒙和暴力革命呢?


個人認為,這個要聯繫V字仇殺隊原著漫畫來理解。
無論電影版還是漫畫版中,開場便奠定了基調,暴力需要暴力來反抗
但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為什麼無論是電影版和漫畫版,V本身最後都必須要自我犧牲,與他反抗的政權一起毀滅?
其實這個問題我覺得早就有答案,電影中也暗示了很多次。甚至名字都在暗示著一切:V for Vendetta ,V本身是一個復仇者。何謂復仇,其實也就在說,這思想境界並沒有比他的對手高出多少,畢竟他也是體制的產物之一。再如它帶著的蓋伊福克斯面具一般,Fifth of November 的蓋伊福克斯即使成功了,英國更有可能是陷入動蕩而不是走向更好的未來。一如1984中所言V"不過是個腰部以下的叛逆"。屬於他們最好的結局,應該是與舊制度來同歸於盡,而不應該與新制度格格不入,似乎這就有些像西鄉盛隆。
對比原著與電影版,原著中的英國走向了一個黑暗的未來——無政府主義下的混亂。混亂對於小丑來說是公平,對於小指頭來說是階梯,但對於普通的百姓而言我想只能是災難。可是,在電影中,你看那麼多人被V所煽動,開始破壞秩序,絲毫不顧忌可能的未來。
所以,其實V也是在諷刺:無知的人容易被人煽動,變成暴力的機器。你看,一個註定同歸於盡的復仇者,居然能成為民眾的圖騰,重生的希望,這本身應該才是最大的絕望吧?思想不怕子彈,可是V有什麼思想?自由?民主?正義?共產主義?似乎都沒有。
一個沒有靈魂的復仇者,一個集權的政府,一群無知的民眾。這在隱射什麼我實在不好說。
V告訴我們,暴力是對抗集權的最好手段,但暴力之後掌握暴力的人也會走向集權。
除非人人都參與暴力之中。
但這樣一來無政府主義的深淵該如何逃脫?
一如影片所示,人人摘下面具,放下復仇者的身份——也即是覺醒,才能贏得真正光明的未來。
復仇者當與仇讎偕亡,建設者當放下仇恨。


能有思考、有原則地站在對立面就是一個進步,雖說有時「立」比「破」重要,但即使不能建設,光摧枯拉朽地破壞本身也值得人尊敬——否則司馬公為何要寫《陳涉世家》?


英雄為了殺死惡魔,必須化身為更強大的惡魔!
而殺死惡魔的同時,英雄也就成為被他拯救的羔羊的惡魔,命運的循環嗎?
不,作為英雄的V打破了了這個循環,他選擇了和惡魔同歸於盡!
但是,我們的英雄往往不會意識到這一點!因此,民眾們不要害怕,不要彷徨,請絞死我們的英雄,讓他成為不滅的英靈!


當年寫的, 湊個熱鬧

&<信仰,邪惡及復仇 -- V字仇殺隊 vs. 寂靜嶺&>

一個是在極權暴政下雲詭波譎的倫敦,一個是毀於炎炎地火的闃寂小鎮;一個是紅與黑的革命時刻,一個是空蕩蕩灰濛濛的鬼蜮世界;一個是白刃飛舞斗篷飄揚的英
雄,一個是獨困重帷怨念橫生的女孩-- 從V的Grand
Prix玫瑰到Aleasa的散發著硫磺氣息的鐵床,的確很難看出,這兩部電影究竟有什麼關係。那不妨回到初始,回顧一下這兩個故事 --

 
 V來自Alan Moore的同名繪本小說,其時英國的民主已經用民主的方式結束了自己 --相似的一幕發生在真實世界中的1933年 --
繼而是一個崇尚宗教,名為「北方之火」的政黨把持了國家權力,建立了極權統治。但是與1933年不同的是,英國並沒有仇恨和不滿可以煽動,而只有對災難的
無邊恐懼可以利用:因為某地的水廠,地鐵和學校被生物武器襲擊,導致8萬人死亡,致使民眾認為需要加強安全管制,因而寧肯把權力從手中丟棄。但事實上,所
謂的襲擊恰恰是「北方之火」製造的。而V只是這次生物武器研製中的一個副產品,純屬意外。

  影片《寂靜嶺》中的真正女主角
Aleasa的故事就要複雜的多,她來自KONAMI公司在1999年出品的遊戲《寂靜嶺1》,但是影片的視角和敘事雖然以《寂靜嶺1》為原本,但不可避
免地受到了《寂靜嶺》系列後續產品的影響,因而也遭到了一些從遊戲到電影的影迷們的詬病。單純從影片上講,她是當地修女Dahlia
Gillespie的女兒,因為其父身份不明,被小鎮居民斥為女巫,使用私刑燒成重傷。漫長的活死人狀態使她的怨恨慢慢累積,正是她空前強大的咒怨創造了
寂靜嶺獨特的三元世界。

  略設鋪墊,即刻進入正題,我們來看看此兩部電影的相似之處:

  1. 信仰
 
 前者中,信仰的出場依舊伴同著宗教,並且帶著強烈的符號感--黑色的黨服,紅色的洛林十字架形的黨徽,咆哮著發表演說的領袖,無一不指向1933年。
(對於西方觀眾來說,他們熟悉的也只有1933年。不過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還有更多的紅色海洋可供想入非非。)不過這位Adam
Sutler先生卻沒有奧地利下士的那份激進,在影片中V的親自敘述中可知,Sutler先生非常虔誠,原本隸屬於保守黨。他新組建的政黨更加強調忠貞和
虔誠。他們的最常見的宣傳標語就是張貼在大街小巷裡的「力量來自團結,團結來自信仰」。然而V用優雅的莎士比亞舞台腔吟誦著他的出場白:「人們往往用至誠
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動掩飾一顆魔鬼般的心」。是的,寂靜嶺上發生的一切同樣可以使用這個句子當作結語。從Aleasa那老膠片的閃回敘述中可以得知,寂靜嶺
只是一個很小的小鎮,其中的居民虔信一種基督教的分支,但是帶有強烈的巫術色彩。居民如果認為某人是女巫,就會施用火刑來驅逐女巫,簡單點說,就是燒死
她。我們自可以說這些居民也是懷有著對邪惡的強烈厭惡才實行私刑的,但受害者卻是一個年幼的小女孩,以至於警探Thomas
Gucci都說,當年的火災中,有些受難者性是不幸,另一些是活該。
而在《V》劇中,Sutler及其政府所犯下的罪行更是難以計數。無數的反對者甚至包括同性戀者都會秘密地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我的問題是,這些信仰,和這
些罪惡究竟有什麼關係?

  2. 當信仰變成權力
  在古羅馬時期,基督徒信守聖潔、仁愛、和平和公義,當火刑柱和十字架為
基督徒設立好的時候,他們毫無畏懼,相反對主的讚美更加堅定。而當天主教開始為其他人設立火刑柱和絞架的時候,他們的聖潔、仁愛、和平和公義似乎蕩然無存。從《十日談》中可以得知,教廷的荒淫無恥累累罪行,已經超出了一些普通市民的想像力。
  簡言之,當一種信仰成為主流而具有強制力之後,信仰已經不再是信仰,而是世俗用以爭衡的利器;而當信仰和權力結合的時候,摩菲斯特就會偷偷獰笑,這笑聲中包含著對原有信仰中的崇高的嘲弄和斷頭台的憧憧鬼影。這也就是為什麼王爾德會說:愛國主義是邪惡者的美德。
 
 此外,信仰有可能本身就是邪惡的,是為邪惡的信仰。說到邪惡,難免要涉及一點倫理學,我只能發表一些個人意見: 只要是包含著傷害和強迫的信仰就是邪惡的信仰。信仰不能凌駕於自由和正義之上。即便耶和華厭惡索多姆和戈摩爾,但是我們不能剝奪這些人相愛的權利,因為這些是愛,而不是惡;這其中是自我的釋放和舒張,而不是毀傷和迫害。

  3. 恐懼導致屈從
  《V》劇中,北方之火黨的選舉形式在起初階段並不為人看好。只有發生了恐怖襲擊之後,人們出於恐懼,才戰戰兢兢地把權杖交到了獨裁者手裡,10年後,當V闖進電視中心,他對國民發表了第一次個人演說:「
 
 儘管沉默代替了言語,言語卻總是能保持它的力量;含義深刻的言語向那些願意傾聽的人們闡釋著真相,而真相是,這個國家中有些事情大錯特錯 --
殘暴、不公、偏狹和壓迫。你曾經有過那種自由,你可以提出異議,進行思考,說出你想說的話;但你現在有的只是審查制度和監視系統,強迫你一致,勾引你屈
從。
  「這是怎麼發生的?這要怪誰?當然要有人比其他人背負更大的責任,他們會為此付出代價的。不過再說句實話,如果你想找到這個罪人的話,你只需要照照鏡子。
  「我知道你為什麼這樣做,我知道你害怕。誰不會呢?戰爭、恐怖事件、疾病。過去有無數的問題企圖要摧毀你的理智,剝奪你的常識,恐懼控制了你。你在慌亂中投向了元首--Adam Sutler,他許諾你秩序,他許諾你和平,而他所要的回報是你的服從和沉默。」
  寂靜嶺這個小鎮面臨的是相似的問題,只不過變得更微型 -- 居民們只是害怕巫女和她傳說中的妖術,就有了藍衣女教主的呼風喚雨,和一個小小的火刑架,以及一個女孩的30年間日積月累的無邊怨念。

  4. 復仇
  V來自北方之火黨研製生物武器的基地,他只是個活體實驗品,但他利用一次意外逃脫出來,然後他一定要向黨魁Sutler復仇,要摧毀的不僅僅是
Sutler的生命,還有他那惡貫滿盈的政權。類似的,在火刑中奄奄一息的Aleasa的力量也足以創造一個新世界,一個黑白交替無常的世界--白色的世
界中到處是大霧瀰漫,灰燼彷彿唯美的雪花一樣從天空輕輕灑落,而黑暗到來之時,怨恨織造的各種怪物肆意橫行,把當年傷害過她的人逐一撕成碎片,用四下飄濺
的鮮血來籍慰她的傷痛。
  V先是摧毀了中央司法大廳,用他的話說是為了紀念正義女神被
從大地上奪走的日子,同時為了向代替她的冒牌貨致敬。然後闖入電視台,發表了一番公眾演說。獨裁者被徹底激怒了,民眾的紛紛動搖又使他日夜不安,他的演說
和10年前一樣充滿了憤怒和激情,可惜不再擁有任何說服力。最後,V利用臭名昭著的秘密警察頭子Creedy殺掉了Sutler,然後又親自結果了
Creedy,因為當年襲擊水廠學校和地鐵的陰謀就是出於該政客。全劇在1812節日序曲和議會大廈的精彩絕倫的爆炸中結束,一切終結於值得記住的11月5號。
  而Aleasa的困難是,她的黑暗世界沒有機會進入居民們的唯一庇護所--教堂。不過「這很困難,但並非不可能」。最後一幕,她終於籍
由Rose的鮮血進入了教堂,當大廳的地面慢慢陷落,變成地獄的魔窟,Aleasa開始了真正的報復 -- 用鐵絲網撕碎了所有的倖存居民。

  信仰在兩部電影中都被複仇者粉碎。第一個終結者是人類心底的正義之聲,而後者則是來自地底的憤怒之火。邪惡並不會憑空消失,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寂靜嶺》的悲劇性更強的原因。

  終曲:
 
 儘管V和Aleasa都心愿得償,不過結局還是有點不同。V選擇了和那個罪惡的政權一起消失,因為他是這個政權的產物,而Aleasa則把她的世界擴展
得更大更遠。同樣都是悲劇性結局--
一個是英雄逝去,而另一個完成了復仇的人卻不再擁有生存的目標,她只能獨自逡巡在空蕩蕩的灰色世界中,品味虛空的寂靜。


看很多回答說的都是主張暴力推翻獨裁的言論,以及v的豐功偉績,人們需要一個英雄之類的思想。
v從來都不是一個英雄。
為什麼這部電影叫做v字仇殺隊?
我想看懂了的朋友大概可以猜得出故事的梗概:
v是個同性戀者,至於他和誰好像以前有個帖子專門分析這片子是小學的時候看的記不清楚了。因為蘇特勒政府的獨裁,同性戀者被嚴格打壓,他們把v和他的愛人關進牢籠里,百般折磨,最後一把火燒掉了這裡,愛人死於那場大火,自己也被燒的面目全非,但因為某個原因活了下來。
還記得v刺殺那個名流時候對那人說了什麼嗎?
大火後的聖誕幽靈。
所以他帶上面具掩飾自己過去的身份,忘掉自己曾經是誰,遊歷四方磨練自己,建立黑暗長廊,拼盡全力對抗獨裁,以種種手段喚醒人們沉睡的靈魂。這的確是英雄主義,伸張正義打擊罪惡,但目的卻和dc英雄們不同。v只是為復仇而殺戮。
對,v不僅僅不是英雄,還是罪犯。(好像本來就是恐怖分子唉)
他擁有著野心和強大的力量,技巧嫻熟並且對政府的行徑極其了解。但這個面具下的男人並沒有底線。
他殺人毫不手軟,在對抗政府的過程中不惜屠殺無辜之人,折磨人不擇手段,甚至毫不猶豫的利用所愛之人達成自己的目的,手段辛辣變態,毫無原則可言。如果將政府推翻他必將建立更加嚴酷的獨裁統治。
儘管,他的面具上掛著溫和的笑容;儘管他慷慨激昂的演講確實起到了正面作用;儘管他說出了諸如「人民不應該懼怕他們的政府,政府應該懼怕他的人民。」這類台詞。
這點高票答案好像說的差不多了,我就不啰嗦了。

說點別的吧。
儘管我贊同最高票幾乎每個字,但覺得他說的不完整。
v做的一切是為了復仇,沒有錯,
但我們在他的身上,依舊能找到英雄的影子。
不僅僅是因為他所做的事,不僅僅是結局的同歸於盡,更不僅僅是推翻了獨裁政府。
在當時政府的獨裁統治下,應該是屬於全面封鎖的,文化,軍事......
v所做的事情的目的放在社會大背景下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v是一個象徵。
記得他說的那句台詞嗎:表象的背後是本質,我的本質是一個戴面具的男人。
v是誰或者說v這個人想要的是什麼都只不過是表象。他做的事情激發了千千萬萬的人的覺醒。
而這就夠了。
這裡引用終結者里一句台詞:
在約翰康納向那機器人開槍之前我都不知道他們是可以被打死的。
我覺得v起到的就是這麼個作用,他讓人們知道這個獨裁是不該存在於世界上的。
感覺高票內個答主所說v最後因evey而醒悟應該是不太準確的。
v從來就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知道自己的歸宿是什麼。
換句話說,v所做的一切是個陰謀,也是個計劃。
他說:沒有一定會怎樣,只有可能會怎樣。
從一開始,他就註定是要死的,他也深知這一點。
他從來就不是因為憤怒和對死去愛人的緬懷而戰,他一直保持著理智,用犀利而不失威嚴的言語和政府作著抗爭。
所以最後的他,能夠以冷靜的口吻對evey說:我想要的,我所應得的,隧道另都在一端。
所以他早就準備好了面對獨裁者和他特種兵的荷槍實彈,喊出:在你們的子彈都用光之後,最好已經把我打死了,否則在重新裝彈之前,你們必死無疑。 以嫻熟的技巧完成人生最後一次戰鬥,最後手捧鮮花隨著列車安安靜靜的開往國會大廈。
這不僅僅是因為evey讓他明白的,也不僅僅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如果不死就得不到自由和民主,這些假大空的東西本來就不是他所想要的。其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從開頭獨白知道v模仿的是蓋伊福克斯,再從他在暗影長廊里的布置和他看的《基督山伯爵》來看,v一直是個很有品位的罪犯,他做的事或許不是為所謂自由民主,或許他只是單純的為了復仇,但總的來說他起到的作用仍然是積極地,他給人們以希望。
儘管事實上,
這個國家不值得被拯救。


V知道他自己不是好人 他的死去

是推翻所有不公正與思想禁錮決心
是反抗 是相信一個沒有他們的世界會更好

是社會各個階級溝通的機會

Evry和V是如此的相同卻有不同
她是他的新生


它的思想很簡單,大致為:
1、應該用暴力反抗暴力統治;
2、多數人是有足夠大的力量反抗少數人的(這並不是一句廢話)
當然,通過以上兩點可以推導出一些隱含的內涵,比如個人與政府的關係;暴力的正當性等。但至少在《V煞》這部電影中,這些都是被簡化和絕對,我認為電影基本沒有討論它們。
類似思想在各國家都有廣泛基礎,只是美國話語權比較強大也比較成功,所以看起來這好像是美國獨有的思潮。當然,美國誕生於獨立戰爭以及歷史相對較短這些特殊情況也是原因之一吧。
===============================割一下===============================
當初我看《V煞》時,已經知道這部電影在國內的網路上廣受諸如反暴政、自由、民主等標籤式的好評,也許是受此影響,當看完影片後我甚為反感並且不理解——為何它會被貼上這些與它毫不相干的標籤呢?我的第一反應是:誰來阻止V煞呢?從這個疑問展開去,各種大大小小的質疑湧入我的腦中。

是的,我天性懷疑類似V煞這種人。如果究其緣由的話,我認為V煞與他所反對的人,甚至他反對的手段與他所反對的人使用的手段都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所謂「商無道,周伐之」,在這種情況下,兩者間唯一的不同只是一個「善」與「惡」的先行設定(假設),正是一塊硬幣的兩面。然而現實永遠不可能是這麼簡單、純粹的。

V煞這部電影建立在一系列悖論的基礎上
1、用」多數人主觀的審判,多數人賦予其『合法性』的暴力」推翻「少數人主觀的審判和沒有『合法性』的暴力(兩者相加即是暴政統治了)」;
2、依靠、信任獨裁的「救世主」帶來公民的民主;
我想問,在對待公民的態度上,V煞與現在的「暴政統治者」有什麼區別呢?V煞的革命成功之後,這些公民與之前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當然,其實我並不認同V煞和他的革命是毫無意義的看法。就電影本身來說,已經先行假定了V煞是標籤化「公平、正義"的象徵,代表絕對的善,而暴政在其反面。這是沒有爭議條件的。但就現實來說,我想是不會有這麼界限分明、絕對的善與惡的。

對於很多人為《V煞》電影貼上的標籤,存在的錯誤在這個地方。
例如有人生重病,必須做手術。無論最後結果如何,手術,在這種情況下,已經不是一個可以討論對錯的問題。當病生的這樣重(已經無法在制度和法律框架下解決暴政問題),只有做手術(只有使用暴力),那麼這就不再是一個對與錯的問題。而問題在於,做手術當然有可能把病治好,
但如果因此把手術與治癒甚至健康本身划上等號,那當然是萬萬錯誤的。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建議大家先搞清楚一個問題:恐怖主義與革命之間的區別。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那麼這部電影很可能對你產生誤導,讓你產生上街去丟酒瓶子或者真的莫托洛夫雞尾酒的衝動。

現在告訴我,歷史上無可辯駁的革命者有誰?沒錯,馬上就可以想到的是:毛澤東和切格瓦拉,從他們身上你很快就應當得出答案。

革命者的目的應當與人民的目的一致。人民站在誰一邊,誰就是革命者,革命者抵抗的便是暴政、侵略或國家恐怖主義。

而恐怖主義者的目的,只代表他們自己。

切·格瓦拉、毛澤東當然是革命者,那卡扎非算不算呢?這是第二個問題,好的革命者與壞的革命者之分。好的革命者,在全世界都有人支持,因為好的革命者不僅目標是正義的,達到目標的途徑也應當是基本正義的,而壞的革命者,則往往會以敵對方的人民作為人質來達到目的——注意,戰爭中百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你絕不應該刻意去殺死他們。在這一點上,壞的革命者與恐怖主義者的手法區別不大,只不過恐怖主義者更為極端,甚至會以自己人民的犧牲作為籌碼。

打個比方,很多影視節目里,北愛共和軍都被描述為悲壯的革命者。是的,在本地人眼中,他們是反抗英國統治的英雄,但在《以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里,北愛共和軍在倫敦酒吧里引爆炸彈炸死無辜民眾,英國人個個恨不得絞死他們。這個時候,他們以民眾為人質,在英國人眼裡他們是恐怖份子,而在道義上,他們也是壞的革命者。

看過《石破天驚(The Rock)》的人,應當都記得Hummel將軍,他為了尋求公道而對抗美國政府,然而卻使用了錯誤的方式——用毒氣導彈對準洛杉磯的無辜民眾。儘管目的正義,卻是無可辯駁的恐怖行為。

而Hummel說過的話大家應當都記憶猶新,「幾百年前,華盛頓、傑佛遜、亞當斯,都曾被英國殖民者視為叛國者,而今他們卻被稱道為愛國者」。這句話絕對沒錯,但華盛頓們是站在人民一邊,帶領人民一起同殖民者作戰,而非用他們作為籌碼。

為此Hummel和Mason還有一段精彩的槍口下的辯論,Mason說「王爾德說過,愛國主義往往是邪惡者的美德」,而Hummel說「自由之樹只有用愛國者和暴君的血才能灌溉開花——這是湯姆斯傑佛遜說的」。可惜他錯了,這血,絕不應該是人民的鮮血,而他,醒悟的太晚。

好了,扯了這麼多,你該知道,綁架學生的武裝分子是恐怖主義者,而希特勒則是國家恐怖主義。現在,可以言歸正傳看電影了。

看起來,在這部電影里,誰是誰非似乎無可辯駁,議員是希特勒式的獨裁者,傷害與欺騙人民,然而容易被混淆的人不是他,而是V。

是的,在如今這個恐怖主義塵囂之上的年代,區分恐怖分子與革命者非常重要。因為在開始時,革命者也會被獨裁者稱為恐怖分子。

這就牽涉到另一個標準,判定一個人正義還是邪惡,看他的敵人。

別把電影里的倫敦爆炸與去年的倫敦大爆炸混淆,前者是推翻獨裁建立新世界的革命,後者則是一場屠戮。

-------------------------------------------------------------------------------------------------------

這部電影對於自由的表述過於直白,納粹式的統治,自由的共鳴,甚至同性戀者的生存空間,還有可惡的宗教隱喻,這些簡直可以原封不動地用作TOUGH「有罪」的視頻廣告——如果華納同意的話。

電影效果仍然相當震撼,那場被朋友笑稱為《黑客帝國》加《甲賀忍法帖》的夜間血戰,還有被香港雜誌拿來吊了我們胃口無數次的片尾——無數市民戴上V的面具走上街頭。

娜塔莉·波特曼長大了,不再是那個需要Leon保護的小女孩,當然,也不再是《盜火線》中阿爾·帕西諾的任性女兒,更加不是《星球大戰》里的美麗女王,電影前段我甚至仍然擔心這又是個英雄為美女而死的俗套故事,幸好並非如此。

片尾cast,我們又看到了沃卓斯基兄弟,這兩個傢伙是如此地惟恐天下不亂與熱愛革命。

配樂不錯,原聲碟可以收了。

------------------------------------------------------------------------------------------------------

9.19日補充:

之前對於這部電影,很明顯我是寫了一些無病呻吟的厥詞。在最近關於裝13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中,我深刻地感到了這一點。實際上我對這部電影的真實感覺是:這就是一部披上革命外皮的好萊塢式大片,既沒有複雜的敘事也沒有沃卓斯基姐弟一貫的精巧安排,好人壞人一目了然,劇情也是老套的「好人的復仇」,儘管如此V先生的恐怖行徑還是使得這部電影因為具有危險傾向而被西方世界抵制了一番。

電影就是這麼多,如果說它在除去動作與氣氛渲染之外還有些什麼了不起的地方,那我只好說是娜塔麗波特曼。之所以之前大放厥詞,乃是因為電影上映之初媒體炒得無比兇猛,對於片尾無數傻乎乎的人民戴著面具走上街的鏡頭更是大為讚賞,使得當時覺得並無什麼稀奇的我覺得是不是非得放出一點什麼才妥當,結果證明,實在沒有這個必要。

《V字仇殺隊》:1984動物莊園的終結者

再看一遍,依舊會熱血沸騰。沃卓斯基兄弟,用華麗麗的視覺效果,為我們包裝了一個起義的故事。看著那在空氣中划出的美麗弧線的飛刀,天空炸開的V字焰火,子彈時間以及最後一群V湧上街頭聚集的場面,都是一次酣暢淋漓的觀影體驗。

當然,電影的意義不止於此。有的人看過電影之後,說一些無關痛癢的技術層面的分析抑或是無關緊要的花絮,而V電影裡面所真正要傳達的對於自由的渴望對極權的挑戰,卻故意給忽略掉了。或許,他們是怕被敏感詞或者和諧了吧! V讓人們對自己整天被強姦的生活產生了反抗的因子,就像電影裡面的那句話,思想是永遠不會被殺死的。看過1984的人們,或許會對片中的政治環境設定有更深的感觸。極權社會的壓抑、恐怖,在這部電影黑暗的影調中露出其猙獰的面目。V中無處不在的大總統蘇特勒,就是小說里的BIG BROTHER(譯:老大哥),由此我對奧威爾的強大預見能力再次表示拜服。

誠然看過之後,我們還是要向這個操蛋的社會低頭,但是,有一種感覺在你的心中從此紮下了根,即使滄海桑田也不會消退,那便是自由。 人們曾嚮往自由,卻很多人沒有追求的勇氣,人們害怕失去原來的那一丁點生存的權力,於是人們在巨大的黑幕之中,卑微的祈求自己的苟活。

電影中,蘇特勒所掌控的這個政府之所以恐怖,是因為其對普通民眾的絕對的控制權,他用無處不在的秘密警察,宵禁,監視監聽,每一個人都被監視,每一個人都不互相信任,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出賣者或者被出賣者。這種身邊人散發出來的恐怖讓人們失去


了為自由而鬥爭的勇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義士。打破黑暗,需要有光明使者,革命總會交給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V在爆炸中灰飛煙滅,在人們的心中永生。

但凡極權國家總是樂於造出自己的神來,譬如希特勒、斯大林等等,讓人去膜拜,去迷失,去狂熱。當個人的權力失去了監督的時候,必然會走向獨裁,無論他鼓吹的未來多麼神聖,那只是領導者的未來。在電影最後,蘇特勒唾沫橫飛的演講依舊在繼續,可是


卻失去了觀眾,至此,他也便一無是處了。當權者利用無辜無知善良的人們,實現了自己的政治野心,然後,就如動物莊園裡面的豬一樣,開始一步一步的把這些曾經的盟友們重新控制起來。V中那些個武裝警察,像極了拿破崙豬養的黑狗,無知、兇猛、殘忍、死


忠,對平民毫無顧忌,絕不手軟。

通往1984的路,是由大多數人的沉悶築成的。我們嚮往自由,卻又懼怕犧牲;面對迫害,我們緘默不言;於是,他們來的更猛烈,更肆無忌憚,更有恃無恐。終了,我們不用再問喪鐘是為誰而鳴!

看看電影里這個黑暗的世界有向自己國民投毒的領袖、有殺人如麻的搖身一變成為主持脫口秀大放厥詞的軍人、有撒謊成性的主持人、有狼子野心的下屬、有無恥下流的主教、有淫蕩怯懦的便衣、有殘忍無用的軍警、有狂熱無知的群眾。當然,還有那麼一絲絲


星星之火,譬如那兩個警察、譬如伊芙、譬如那個搞笑之王、譬如V,終於,在最後,有了天崩地裂的燎原之勢。

我們可以毫不費力的體會到電影中人們的生活環境,他們的網路,一定會有那麼多敏感詞,他們的貼吧,一定有那麼多SB包藏禍心的斑竹,他們的聊天室里,隨時有記錄聊天內容的監視,他們的國家一定是號稱最幸福的,他們的新聞一定有一個完美的造假團隊


每天創造著新奇的故事。看看那些個被創造出來而且不斷被收錄的辭彙,看到蘇特勒指使不準再播放炸毀老貝利樓時候播放的歌曲,我相信了真的有1984裡面那樣專門負責創建新詞的神秘有關部門,再看看那些可笑的被修底版的老照片,真是有著1984主人公裡面不


斷篡改那些歷史記錄的滑稽和可笑。真理部、和平部、友愛部、富裕部,就實實在在的矗立在那裡,只是名字變了而已。

一個政府開始害怕人們言論的時候,其所隱藏的禍根就很恐怖了,人民很多時候是無知的,但不是無感的,他們被蒙蔽卻不會永遠被蒙蔽,就像是被壓縮的彈簧,越是被壓的兇狠,最後的反彈越是強勁爆裂。當民眾被喚醒的時候,那力量絕對可以用洪水猛獸來


形容。動物莊園最後的結局是悲劇,1984的結局也是悲劇的,好在V還給了人們希望,炸毀了極權象徵的國會大樓。這個國家需要的不是一個建築,人們需要的是希望。

在1984里有句話:誰控制了現在,誰就控制了過去,誰控制了過去,誰就控制了現在。很荒謬,卻也很真實。這些人,從一出生就在被編排好的謊言里成長,他們看著被閹割了的節目,讀著被純潔了的書籍,學著被篡改的歷史,然後,他們成了被澆灌出來的成


品,不容許有思想,不容許有懷疑,排著隊走上焚化爐。極權的豬讓天真的動物們相信,人類先進的東西都是恐怖的,有危害的,他們之所以住進大房子里,睡床,喝酒,都是為了體會腐朽的敵人的生活方式,是替那些無知的動物們受罪的,要體諒他們的痛苦,要


更加努力地拉車、下蛋、除草、犁地。極權者往往善於講演和作秀,用完美的演技,讓民眾相信他們是多麼的偉大和無私,讓民眾們心甘情願的支撐起他們權力的金字塔。

電影里腐朽的制度的掌控者蘇特勒一面強大到無處不在,日日宣淫,另一方面生怕自己被幹掉,躲在地下掩體裡面,還是難逃一死,這結局似乎預示著什麼。紙醉金迷的外表終究是半老徐娘的粉底,即使抹得再厚,也還是阻止不了機體的老去和暗瘡的爆發。那


無處不在的骯髒和黑暗,就算灑了再多的香水,也難以掩飾的了專政的惡臭!

在這個到處充滿著神奇故事的時代,每一天都有特色新聞,每一天都有冷笑話,每一天都有帖子死因不明,每一天都活在高牆之下,只是這高牆你看不見,它卻又最高效的監控,隨時隨地、悄無聲息就讓一個人消失掉。

善於隱忍的民眾們,每日疲倦於在這個世上討生活,明明知道自己被那些深諳厚黑學的人不斷剝削,還是要時不時的聽一些傻逼專家的無恥言論。看著那些個滿臉溝壑、毛髮寥寥、面目醜陋、內心骯髒的代表們,有時候真想把他們從電腦裡面揪出來賞給他們幾


個大耳光子,邊扇巴掌邊問「誰讓你代表我了,你是哪個單位的」。

BEYOND在《爆裂都市》裡面唱過「面對歪曲的制度,問哪方是我家土」。在V裡面,斯洛普一直在那裡慷慨激昂的宣揚著自己的愛國論調,要去揍美國人的屁股,暗地裡做著殺人越貨的勾當。如果這個國家一直在暴力鎮壓、一直在粉飾太平、一直在思想禁錮,


如何讓人們去熱愛它,連戴眼鏡的小姑娘都不屑的假新聞,又如何欺騙得了那些大人,這個世界上的人們,其實是那麼善良,除非等到實在忍不住的時候,人們是不會起來造反的。V用暴力,把皇帝的新裝撕得粉碎,露出這個世界的真面目,讓更多的人從被清洗的


頭腦當中找回了原來屬於自由的記憶。關於自由,從來都是被統治者忌憚的話題,即使是那些偽自由,也不敢讓人隨便談論。記得以前聽過一個玩「貓耳朵」的故事,民眾對於初次的禁令可以承受的,一旦禁令一變再變,就會讓人產生被戲耍的壓迫感,進而揭竿而


起,推翻暴政。

在電影中這個到處充滿審查和篡改的1984,動物莊園里的動物們依舊在辛勤的勞作,即使他們已經感覺到不對,可是,卻依舊無法起來反抗,於是,電影裡面設計了V這個復仇的形象。有人說V只是為了自己遭受的不公復仇,是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其實在V看


了隔壁女孩的那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之後,他復仇的初衷已經改變了,要做的不僅僅是為自己也更是為了那些死去的不知名的人們向這個政府宣戰。他所做的,只是點燃導火索,至於炸藥,其實早就在那裡了。V不是先知,更像是催化劑,而那些被蒙蔽的民眾們就是


惰性元素,需要催化劑來促使其發生質變。剛開始,可能沒有效果,一旦爆發,那將是勢不可擋的浪潮。看《迷牆》里那化作鎚子的軍隊,讓人看到的是極權主義國家機器最直觀的表現,終究,民眾還是用暴力,來打破那一堵看似無窮無盡的牆。「光榮革命」只是


個傳說,以暴制暴才是民主必經的正道。

當這個世界越來越冷漠,我們是不是該做出點什麼。人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把自己天賦的權力逐漸放棄,因為極權和暴力不斷地強姦而變得麻木起來。他們沒有道德,卻堅稱自己是禮儀之邦;他們沒有自由,卻堅信要去解放苦難的世界人民;他們沒有未來,卻


相信這裡是世界的未來;他們那麼可笑,卻覺得別人可憐。凡普通人,多求自保,故有所忌憚,能忍則忍。集體主義的觀念被強行灌入腦子裡,似乎一個集體榮譽,個人的生死存亡則沒有什麼大不了,這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諸多極權領袖們樂此不疲的宣淫口號。

利益,利益,熙熙攘攘,皆為利來。電影中的這個蘇特勒,狂妄自負,殘暴無能,鐵腕冷血,以他為代表的極權領導層,為了獲得利益,他們不擇手段,為了獲得權力,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為了獲得更多利益,他們喪心病狂。他們就像那群豬,忽悠一群樸實的動物們趕走了莊園主,許下了一堆華麗麗的諾言,然後一再否認,一再篡改,直到記得這個事情的動物都死光了,於是,一切就好像沒有發生過。

電影給了我們希望,也僅僅是希望,肉體凡胎又怎麼能跟V一樣跳將出來匡扶正義,況且在一個極權到監聽監視無處不在的國度總是會時不時地發生跟1984里憑空消失的故事。

歷史總是在不斷地重演,歷史也總在不斷地前進,人也是在不斷地進步,所需要的只是一些時間,一點火星而已。

電影只是電影,看完了,有衝動也只是暫時的,還是要一如既往的面對生活的蕪雜,面對前途的無奈,面對世事的艱辛。

不能真的去戴個面具當英雄,不能真的痛扁老闆一頓,因為打人是犯法的,只能默默地罵著那些SB。

好吧,我又說太多了,但願你能明白我在說什麼!


經過了一段時間,想了很多東西,自問自答。
《V字仇殺隊》僅從電影講,只能算得上一般靠上的片子。
V的本質不是什麼反極權,嚮往自由,而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復仇者,別的都是幌子,都是用來實現復仇的工具。
而他也僅僅是以復仇為目,簡單而又粗暴的站在了對立面。人們看的時候,覺得爽了一把,從沒有想過影片結尾處,煙火綻放以後的世界到底該怎麼辦。
這是什麼?這就是愣子……
從大體來看,出現這種愣子是正常的,是應該的,但是愣子被推上了神壇,被奉若神明,這又是什麼?
比如……韓寒……某某……某某某……以及某某某。
另外,感謝@劉遠航 的答案,的確,這兩部片子最大的共通點就是簡單的站在了對立面。


看了一下知友們紛飛的答案,感覺在橫向層面上的剖析已經可以達到淋漓盡致的程度了,我個人也從中獲取很多有益的東西。但是個人感覺在縱向上的分析和探討缺失嚴重,先入為主的印象流把這部影片解析的方嚮導入了一個較為狹窄的範圍。

個人無法確切地回憶起全部的細節,通過記憶中的觀感,我個人認為本片擁有三個層次的講述和解析。

第一層:上層建築VS下層思潮
這是最顯眼也是被討論最多的地方。全劇的中心似乎就是專制制度與無政府主義的終極較量。樓上的知友們剖析得非常精緻,我表示贊同和傾佩。但是我覺得如果這部影片只有這一層,那麼其影響力和藝術價值就不會和它的聲望一樣——那它只是萬千嘲諷專制和現世的作品的大浪中的一朵浪花而已,何況火藥陰謀這個事件是否就代表著反專制(我都不敢贊同說代表自由和民主,只能說是反對專制),這一點我不得而知。

第二層:虛偽和真誠的交錯
我記得在某個地方看到一句對於本片很精彩的評價——V戴上面具,卻把心對大家敞開,而更多的人把臉上的面具摘下來給心帶上。
實際上本片除了兩個極端——首相和V被藝術化地描寫成單一性格和行為之外,其他的角色的性格都具有複合型,有些具有雙重甚至三重人格,比如Evey,是一個典型的多重人格複合的例子,而劇中的監察官同樣也是這樣。
有些人是先天性地喜歡隱藏,比如Creddy,把自己的野心和憤怒隱藏得非常巧妙;有些人是迫於無奈地進行隱藏,比如Gorden,把自己異類的偏好輕輕地隱藏起來。有些人的真實隱藏著就不在了,比如Evey;有些人的真實隱藏著卻隱隱可見,比如監察官。
對於人物性格的多重設定,可以說把第一層的專制制度和無政府主義的較量鋪墊得更完整和成熟。如果沒有這麼多具有多重性格甚至人格的人物捲入這場紛爭,那麼這場較量無異於遊戲世界裡的拳皇97的對決的感覺。
從複雜的性格中昭示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參與到時下的政治制度和社會形態中,那麼社會的演變到現在這個境遇,每個人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區別僅僅是責任大小輕重),這就引出了我個人認為的影片中的最深一層的話題的探討。

第三層:人性原罪與後天認識
本片最讓我震驚的話仍然出現在他的最精彩的演講中——如果你想找到這個國家罪惡的根源,只需要看看鏡子就可以了。
這是對大眾的諷刺,也是對人性原罪的反思。有時候覺得社會的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是不是因為壞人更壞了,但是不完全這樣,好人不夠好以及好人對於壞事的縱容有時候仍然是社會走向低潮的始作俑者。V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毫不客氣地把所有人都批判了一道,但是事實的確如此。
人性的原罪,就是對於惡勢力的嚮往和恐懼。這是我個人理解的V最開始對人性原罪的理解。所以結合他自己的復仇路程,他認為他是那個掙脫了人性原罪,進而來喚醒民眾意識的先驅者。
但是,一心為了復仇的V,被Evey那句「我同情梅賽德斯小姐,他關心復仇勝過關心她」觸動了,後來Evey受到了和他相同的非人性的虐待之後,Evey卻仍然保持著自己對於人性的一份敬畏和感激。魔鬼化的折磨造就了一個魔鬼樣子的V,同樣的折磨卻無法磨滅Evey身上的人性的光輝。所以Evey離開之後,V摘下面具狠狠扔出去,他二十年來第一次動情了。
某種程度上而言,不是V改變了Evey,而是Evey改變了V。V沒有成為《黑暗騎士》中的Joker的原因,我想就是因為他身上僅存的人性,而這種人性,在和Evey的相處當中被延續下來,被拓展開。
所以,最後他明白,自己理想中的復仇只是為了自己的心愿,但是世界是屬於更多的像Evey一樣的人,他們才有權決定他們自己的命運。自己不能因為反抗和復仇就把這個國家的人民帶入到另外的一種極端中。
他把炸毀議會的決定權交給Evey,是對自己二十年來甚至可以說一生以來的最大的否定和修正。這就是後天認識帶來的光輝,整部影片的主旨和價值正是因為這一段而升華。
所以,我們在去年的深秋,看到了現實版的命運投票——蘇格蘭受制於英格蘭這麼多年,但是最後的決定權不是政府、不是某個團體,而是真正地讓人民來決定。所以,蘇格蘭公投展現的高層政治和底層思潮的溫情和人性,我想就是《V字仇殺隊》表達主題的最好的現實映射。

本片我越看越覺得溫情的原因就在於人性的剖析與討論。所以我個人認為影片所想傳達的,無論專制也好,極權也好,還是無政府主義、流血革命也好,都泯滅不了人性的光輝,所以泯滅人性的行為才是極大錯誤的行為。影片中的政府如此,V也是如此,所以士兵沒有執行死命令朝人群開槍,而V則把裝滿炸藥的列車交給Evey,這些,或許是影片最想向我們展示的東西。

望各位讀者和知友雅正拙見。


寫過影評,拋開電影本身的藝術價值。從理論高度升華一下的話,個人感覺思想理論如下
1.權利與自由的關係 某種程度分析,任何一個制度的創立,必然有外在的人事需要,國家與企業同樣如此,因此制度在某種程度上是跟隨人事的需要而變動,時間的推移,社會屬性的變化都需要對制度的修改,否則制度就是僵化的,失敗的。於是影片中元首蘇特勒通過一次投毒事件繞開制度成為獨裁者,將所謂的民主制度演變為獨裁製度。獨裁者主觀意志企圖建立統一價值觀的完美新世界,實行宵禁進度,禁播音樂,控制文學作品,槍決政治異議者。而實質是為了維持統治,他需要文化的高度統一,來維繫組織的正常運行,當組織成員價值觀趨於一致時,個體才會形成高度執行力,組織才會產生強大凝聚力與戰鬥力。但顯然元首蘇特勒的文化干涉面過大,他的個人意識、他的組織、他操控的政權已經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私生活,劇烈的負面效應已經產生,組織此刻已脫離人性,必將導致反抗。於是伊薇在監獄中看到了那封同性戀女演員的一封信:「我們的尊嚴是那麼的小,但那是我們的僅有,那是我們最後一寸領地,但在這一寸里,我們是自由的……」。最後一個看似縝密的組織,龐大的軍隊,突然在一夜間因為一個復仇者V的攪局而崩盤倒戈,看似偶然實際是必然。
蘇特勒極權統治的直接結果就是將統一的行政式的個人意志強加給他人,於是影片中古蘭經、交響樂、油畫藝術被銷毀被禁播,思想遭到控制,一切看似特殊的群體都遭到打擊,直接後果就是造成社會層面媚俗文化的爆炸式傳播與流行,庸俗低級拍馬屁似的藝術肆意的傳播,造成部分民眾內心極度厭惡。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社會層面媚俗文化的爆炸式傳播與流行,庸俗低級拍馬屁似的藝術肆意的傳播」這種情況我們是否經常遇到?
2.人性角度 V與伊薇 人性的複雜在於他的多變,在於後天社會環境與個人修鍊而締造不同的自我,人性可能迫於環境壓力而選擇妥協,也可能對抗壓力而升華,是否記得紙牌屋的那就台詞,「痛苦分兩種,一種會讓你一蹶不振,但另一種會讓你變得更加堅強。」這就是人性的最好詮釋。影片多次強調V喜歡《基督山伯爵》,這本身說明他最初目的是復仇而不是革命,他的境界本身沒有那麼高尚,他一直認為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是最有效的方式,隨著思想的升華他意識到自己將帶來一場革命,而他最後也選擇了改變。女主人公伊薇最初性格懦弱,恐懼這個曾經迫害過他父母的政權,直到V對伊薇做出了一個變態舉動,將其關進虛擬監獄,化身為政府的秘密警察來不斷的精神上身體上折磨她。恐懼與暴力反而激發了她的鬥志,讓自己尋找到了依託與信仰,於是她在雨中痛快淋漓宣洩時說出了那句話「上帝在雨中」。「上帝在雨中」怎麼理解,導演沒說,但如果你看過《肖申克的救贖》,一定記得安迪逃出監獄時在雨中宣洩的鏡頭與這段如出一轍,「上帝在雨中」的意義是自我心靈的救贖,而不是依靠別人,內心精神的強大往往大於身體的強悍。往回看,人性積極的一面正是在於對未知事物、對自身人性的不斷地探索與糾正,在於不斷地經受磨礪與修鍊。當你面對權利的壓迫,當你經歷恐懼孤獨時,你可能逃避,也可能直接面對,最後你發現他什麼都不是。
主教與宣傳部長等:人性積極的一面必將有消極的另一面作為襯托,於是影片中那位道貌岸然卻喜歡斂財嫖娼的大主教登場了,他一邊救贖別人的靈魂,另一邊則加快了邁向墮落深淵的步伐。他的出現本身就是對蘇特勒政府的一種諷刺,道德敗壞之人卻成為正義的化身,主教的行為本身就是對人性扭曲的一種詮釋。客觀看主教斂財腐敗亂搞男女關係與基督教義本身沒有直接聯繫,因為馬丁路德金也嫖娼,但你不能否認《我有一個夢想》的偉大意義。所以主教最可怕的地方不在於斂財腐敗嫖妓,可怕的是他一邊作為正義的化身用道德意識約束信徒,另一邊自己搞著不道德的事情。人性本身就複雜,光輝與陰暗本身就客觀存在,如果沒有法制的約束而是過分強加道德枷鎖給個人,那麼就容易產生主教這樣扭曲的人物。主教這樣的貨色,我想大家在現實中也遇到過很多吧?
警官角色:有本著名的政治諷刺小說叫《1984》,而這部電影某種程度上就是影版的1984,不幸的是英國政府兩次都成為中標對象。書中首次提出「雙重思想」這個概念,寓意一個人同時接受兩種相違背的信念的行為。影片中的警官就是雙重思想的經典個例,他在調查恐怖分子V的身份時,驚愕的發覺真正的恐怖分子其實是元首蘇特勒的團隊,但他不敢提出質疑,因為元首是不會錯的,錯在他的認知與覺悟,他必須服從並忠於元首。但同時他卻因為血統的問題而遭到上級猜忌,原因是他的母親是愛爾蘭人,他的血統不純正。所以警官是個很痛苦很矛盾的角色,他一邊排斥自己的行為,但又必須接受這種行為,他需要自己處於無意識的狀態,用句台詞形容他的最終追求再貼切不過了「自從得了精神病,整個人精神多了」。
3. 政黨與制度關係,片中的英國政府給了兩種解釋,政黨被制度監督約束,或者制度被組織利用,而組織與制度的角色變換,則可能造就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和個人的價值觀念。當制度不具有拘束力時,當制度淪為個人利用的工具時,很多人就會從正規渠道轉到私人關係上尋找出路,於是所謂的腐敗產生了,獨裁產生了......


嗅著血液的芬芳,

我找到安魂的殿堂,

在我入葬的晚上,

你是否一直悲傷。

……

在點開《V字仇殺隊》的時候,我並不知道這是沃卓斯基兩兄弟的作品,如果事先知道的話,我想我會以一種更加適應的速度進入劇情。

畢竟《黑客帝國》這部電影早已奠定了我對這兩兄弟控局的信心。

不管怎麼說,影片開始了。

第一眼看見V時就有一種說不出的熟悉感,老實說,我喜歡他的面具,這樣冰冷而沉重的面具有一種蠱惑人心的魅力。

這個時候的我並不知道他的扮演者就是《黑客帝國》中的史密斯,只是本能的覺得面具背後的那人有一點熟悉,我先入為主的認為他本應該做得更加優雅,我先入為主的認為這又是一個「白日是鄉紳,夜晚是唐璜」式的人物,我並且先入為主的認為他的語速過快,缺少了不慌不忙的力量。

當然,若是我早知這是沃卓斯基兩兄弟的作品以及V的扮演者就是雨果.維文的話,我就該知道這一切都事出有因。

好了,閑話不說,先站在一個完全客觀、中立的角度來看看這部電影講了什麼。

用最簡明的話來概括,這部電影的背景設定是一個平行世界,以二戰為劃分,現實世界中德國輸掉了戰爭,人民捍衛了和平,而在電影中的世界,德國獲得了勝利,歐洲國家大多數沉淪,只留下了一個四面楚歌的英國。而在二戰之前,所有的歷史跟現實一模一樣。

包括莎士比亞,包括1812序曲,也包括電影中著重強調的「黑火藥陰謀」,歷史上是確有其事,並且直到今天,11月5日依舊是英國佬的篝火煙花節。

在這種背景之下,納粹、獨裁便是當局者的主旋律,於是有了夜宵禁,也有了同性戀禁——這種禁,是殺。這跟現實中當年的納粹黨是多麼的相似,這已經不是映射,而是直指其名。

在這樣的背景下,妄圖用恐怖手段來操控民眾的政黨不惜用活人做實驗,力求製造一種「只有我有解藥」的病毒。這樣一個滅絕人性的實驗最後毀滅於一場爆炸當中,而主角V便是從爆炸中得以解脫的其中一個實驗對象。

浴火、咆哮、仇恨,走出來的V彷彿一個從地獄中走出來的惡魔。

實驗用的病毒殺害了大多數實驗對象,卻唯獨沒有殺死V,甚至他的基因產生了異變,他敏捷、有力,邏輯慎密而又意志堅定,如同一個巨大的復仇之魂,他是基督山伯爵。

那麼接下來的事就該順理成章,讓當年參與過這個計劃的人一一授首,這便是電影的全部主線。

猥瑣的基督主教,死。當年的研究教授,死。當權者,死。走狗,死!

忽有狂徒夜磨刀,殺人何須徒手勞。七殺碑上的句子果真是造反的句子。

總之,V是殺得酣暢淋漓的,我也看得酣暢淋漓,殺殺殺殺殺殺殺,殺到最後,故事便戛然而止。

那麼接著,說一下故事的中心思想。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我比較篤信一個真正的好故事,並不是在講述得到,而是講述失去,並展現人們在失去的過程中最終保留下來的,不可或缺的東西。」

先不論這句話的狹義性,單就這齣戲而言,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在復仇的過程中,V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而又最終保留了什麼,這個暫且不提。因為導演用了一種更為巧妙的手法,讓這一切在女主角身上承接了下來,在V復仇的過程中,女主角得到了什麼,女主角失去了什麼,而她又最終保留了什麼,這才是沃卓斯基兩兄弟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東西。

當然,還有怒而起之的群眾,還有袖手旁觀的警官……這裡就不再贅述。

再來,從中立的角度看完,那麼下面該是我對導演個人意圖的解讀。別的不談,只說說以下在電影中出現的三個名稱。

第一,《1812序曲》。從網上得知,1812序曲是柴可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

不知是否導演看中了它的炮火聲,《1812序曲》得以出現在影片中兩個極具代表性的時刻。首先,V在與女主的初遇中,上演了一幕炸掉女神像的戲碼,在雄壯的序曲聲中,拿著天枰的女神像浩浩蕩蕩化為飛灰,既回應了開頭的「黑火藥陰謀」又猶如為全戲拉開了序幕,那些騰空而上的煙火奠定了整個作品的基調。

接著,作品的最後,V完成了四百多年前黑火藥陰謀未能完成的壯舉,在莊嚴有力的曲聲中,議會大廈轟然崩塌,為作品落下了帷幕。最初的就是最終的,不知導演是否在表達這種東西,總之,首尾呼應,環環相扣是做到了。

網上有高爾基對於《1812序曲》的評價,說它的聲音表達出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的威力,這一點不知是否被導演借鑒到作品中去,反正我是從最後五百多個「V」中看到了一點影子。

按說當年黑火藥陰謀也是挖了一條地道,要從地道中炸毀議會,結果並沒有成功。而這次地道換成了地鐵,於是便成功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科技永遠是第一生產力。

第二,《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的名稱多次出現在電影以及主角V的口中,可以說伯爵的故事指導了整個電影,也指導了主角的一生。

這不僅僅是主線上的一致,從細節上,一個極其重要的地方在於,在基督山伯爵中,主角唐太斯是在監獄中得到老神甫的幫助才熬過了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並得到思想上巨大的解放、改變,而在電影中,無論是V還是女主角,也都是在監獄中得到了精神的重生,而他們的共同引導者,都是瓦萊麗。

瓦萊麗作為一個被政局趕盡殺絕的同性戀者踉蹌入獄,充當了一個《基督山伯爵》中老神甫的角色。老神甫讓唐太斯意識到現實的黑暗,並給了他活下去的力量。而瓦萊麗,通過對自身身世的描述,表達出了一種更為深層次的力量,這種力量,不僅傳遞給了V,更通過V,傳承給了女主角。

V在浴火中重生,而女主在暴雨中蘇醒。

上帝就在雨中,這段戲是整個電影的靈魂。

女主在這當中起到的作用是,她代替了V來表達了V的感情。V該是神秘的、冷靜的,有擔當的,苦難與折磨應在冰山之下,苦痛與淚水該由另一個人呈現在觀眾眼前。

這便是我上面所說女主承接了V的原因所在。從故事上,她承接了V的理想、思想。從表達的手法上,她承接了V的感情表達。導演在這裡的控場,嗯,很棒!

可是話又說回來,能夠連接促進兩人靈魂的解放,那麼到底瓦萊麗這個同性戀者,是展現出了一種怎樣的力量呢,為什麼父母的遺棄與牢獄的迫害都不能摧毀她,導演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呢?

還是先看看最後一個名稱——第三,《浮士德》。

浮士德出現在電影中只有短短一句話,導演也只吝嗇的分配了一個鏡頭給它,甚至在女主的理解中,也只有寥寥幾字——「它講的不是欺騙魔鬼的故事嗎?」

當然不是。

如果說《1812序曲》是電影的序幕,《基督山伯爵》是電影的載體的話,那麼浮士德精神才真正是導演要賦予這部電影的靈魂。

也正是瓦萊麗要表達的精神。

什麼叫浮士德精神?所謂的浮士德精神,在網上有著太多的敘述,隨便一搜,都可以很容易看到諸如: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突破自我之類的。

這樣的說法當然很對,不過本文不打算重複如此泛泛的內容。並且導演心中的浮士德精神顯然也並非如此。

說起浮士德,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主角浮士德,也並非魔鬼靡菲斯特,當然也不是天神,而是一個受蠱惑的少女,她的名字叫甘淚卿。

甘淚卿在《浮士德》里經歷了什麼樣的遭遇呢?單純美好的少女受到了浮士德的蠱惑,她因為浮士德而誤殺了自己的母親,接著她的哥哥也在浮士德手下遭了殃,因為浮士德一時的調戲,她淪為了階下囚,她的餘生都在監獄中度過。

有沒有覺得熟悉呢?我們來看看瓦萊麗的經歷,單純美好的少女受到了同性戀的蠱惑,她為了同性戀而被家人遺棄,她的愛人在納粹統治下遭了殃,她也淪為了階下囚,她的餘生都在監獄中度過。

例子還有,比比皆是。王佳芝受到了易先生的蠱惑,她不單遭到了強暴,還最終被易先生遺棄,她以及她的戰友全都在易先生手下遭了殃,她在當晚被斬首。這是《色戒》里的內容。

以上的種種,無論是甘淚卿還是瓦萊麗抑或王佳芝,難道她們不知道其行為對她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嗎,可是為什麼她們還是要這麼做?這可不是用什麼愛情二字就可以解釋的。

我深信導演心中的瓦萊麗是脫胎於甘淚卿的,因為在浮士德里,甘淚卿說過一句流傳至今的話,她說:「只要你想我一時,我就會想你一世」。

便是這句話,道明了所有的一切。

這不是愛情,而是一種自我實現!

你珍惜我一時,我便珍惜你一世,這不是對你的承諾,而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實現。我來決定,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是的,我來決定我是誰,因此,這種自我實現不因你如何對我而改變,不因別人的背棄而改變,更不會因為強權、壓迫、折磨、苦難而改變。因為我真正的接納了自己,我解放了我的心靈,我知道我的戰場不在你這裡。

不是追求自由、不是捍衛權利這種形式上的東西,而是自我實現。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首先是生理的需求,例如食物、空氣。接著是對安全的需求,再來是對愛的需求,在愛之上,是對尊重的需求,最後,一個凌駕於一切之上的需求,便是自我實現的需求。

「人有一種衝動,要在直接呈現於他面前的外在事情之中實現他自己。」這是黑格爾的話。

這種自我實現在甘淚卿這裡是「只要你想我一時,我就會想你一世」,到了瓦萊麗處,便變成了「我依舊愛你,全心全意。」

而這個,才是導演真正要表達的東西。

反抗壓迫、反對禁錮、追求自由、追求平等,只是自我實現的其中一個方式。真正溫暖了V與女主心靈的,是這種忠於自我的價值實現。

而將自我實現貫徹到底的,便是那一節向著議會大廈轟然而去的列車。這個東西,V懂,女主也懂,因此,她幫他按下了列車的閘鈴。

幾年前《色戒》公映的時候,一個朋友曾找來一篇觀後感給我看,印象尤深有這麼一句:「易先生跑後,王佳芝一個人走出了街道,彷彿整個世界停止了轉動,那一刻的王佳芝好美!」

在當時那篇觀後感中,作者將王佳芝的這種向易先生告發的舉動歸結為了愛情,他認為王佳芝捨身告發的舉動是因為她對易先生產生了愛情,是愛情促使她作出了這種行為。

當時的我看完之後對這個觀點並不苟同,現在也是一樣。的確,我也覺得那一刻的王佳芝好美,但如果只是愛情,那她不會那麼美。

我相信,我承認,我堅持,這種舉動與其說是愛情,毋寧說是王佳芝對於自我的一種實現。

一部兩小時十多分鐘的電影中,浮士德三個字只出現了不到三秒,那是女主角在擦鏡子的時候——「Vi veri universum vivus vici」一排呈弧線半月型的拉丁文鑲嵌在鏡面之上。翻譯過來是「藉由真理的力量,我在有生之年得以征服萬物。」

這是V對它的解釋,但不知為何,當時我腦中想到的卻是這麼一句歌謠:嗅著血液的芬芳,我找到安魂的殿堂,在我入葬的晚上,你是否一直悲傷。

……

影片上畫之後,在各地的觀眾中引起過不同層面的影響,我上網查了查,有高呼自由萬歲的,有高呼思想解放的,也有單純覺得電影不錯的,甚至還有原作者的憤慨——創作出V的原漫畫作者表示沃卓斯基兩兄弟以及導演詹姆斯.麥克特格在掛羊頭,賣狗肉,把他的故事改得面目全非。

不說國外,單就中國網上的影評,就有很多不同的見解,有些詳細介紹了故事的內容以及導演再創作的背景,有些從抒情的角度表示這是一部多麼華麗的大片,有些更是覺得此片能在中國不被禁簡直是一種奇蹟……不過我看了那麼多篇,沒有一篇點中故事裡最為核心的東西,我個人覺得有些遺憾。

當然,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瀧澤蘿拉,一篇評論也無法道盡電影中的一切,不過最後,還是有些微的雜項補充一下。

最後的鏡頭裡,五百多人帶著V的面具一起前進,這一幕畫面早已被香港的雜誌用爛,當時不解其意,只是覺得蠻有創意。現在,還是得對導演的心思致一番敬意。

不管怎麼說,那張福克斯面具上,有著蠱惑人心的魅力。

另外不知是否崇尚自由的人都喜歡吃烘焙麵包並在上面煎上荷包蛋,總之片中另一位自由勇士戈登就是這麼做的。導演似乎總喜歡時不時的在暗示什麼,比如說,那位獨裁的元首便名叫沙特勒,跟歷史上那位只有一字之差。

除此之外,影片中讓我眼前一亮的還有扮演小時候女主的蘿莉,蘿莉控什麼的,才不會承認呢。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1814》加《歌劇魅影》加《基督山伯爵》的集合體,對此,我保留意見。

最終,V在復仇中完成了自我的實現,將最後一個仇人手刃之後,他來到裝滿火藥的列車當中,在玫瑰花與序曲的陪伴中安睡著向議會大廈轟然而去。

這個時候該有聲音:「親愛的,請將我攜入一連串的哀悼或凱旋,用音樂,用花圈。」

(完)


啊哈哈哈哈哈
反極權三部曲:奧威爾的《1984》和《動物農場》,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沒記錯的話這是毛新宇大將軍概括的吧!非常有思想,很感動!
所謂的反烏托邦三部曲是扎米亞京的《我們》,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以及1984(但到底是誰提出來的啊,就沒見過英文文章這樣並稱過...)


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推薦閱讀:

什麼是真名士?

TAG:電影 | 思想 | 自由 | V 字仇殺隊 | 極權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