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希特勒,二戰會爆發嗎?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等同於:二戰爆發的直接原因究竟是什麼?
深層次的經濟原因當然存在,但並不是每個火藥桶都會爆炸的,比如說墨西哥混的再怎麼差,想的也是依靠販毒偷渡等合理手段自力更生,而不會去進攻美國吧。
因此,在這裡,從國際關係角度,我認為二戰爆發的原因是一戰後歐洲格局失衡的結果。
首先應該明確,當我們談論「世界大戰」時,指的不過就是歐洲大戰的擴大化:當義大利進攻衣索比亞時,我們不認為爆發了二戰;當日本進攻中國時,我們不認為爆發了二戰。只有當德國進攻波蘭,並使英法兩大列強加入戰列,使戰爭轉變為列強之間的歐洲大戰時,我們才認為二戰爆發了。之後由於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對日宣戰、德國對美宣戰,才使歐洲大戰擴大到亞太。此外,英法和德意在北非進行規模極小的作戰,使戰爭在形式上擴展到了非洲;巴西軍隊遠征義大利,使南美國家也捲入戰火,使戰爭在形式上擴展到了南美洲。這樣就使得所有人類居住的六大洲都捲入戰火,形成世界大戰。
所以,談論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其實就是談論歐洲大戰爆發的原因。首先上圖:
這是二戰前的歐洲地圖。部分論述在以下問題的回答中已經提及,這裡不再詳細闡述:
斯大林這麼老辣的政治戰略家為何前期會低估納粹德國?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這張地圖是在巴黎和會上根據「威爾遜主義」劃定的,其核心原則是「民族自決」,也就是按照「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大原則去宰割一戰的4大戰敗國:德國、奧地利、土耳其、俄羅斯(由於革命後單獨媾和,實際上被作為戰敗國處理,甚至還不如)。
這樣就形成了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一大批人造國家。同時,土耳其基本退出歐洲,成為亞洲國家。德國、俄國被嚴重削弱,且在地緣上隔絕開來。作為歐洲六列強之一的奧地利已經不復存在,成為中歐小國。
在這種格局下,我們去看德國:凡爾賽體系等於是把一戰策源地德國關進了籠子里,但問題在於,你要看守這樣一頭霸王龍,就需要警察。而支撐凡爾賽體系的是五大警察:美英法日意。而這五大警察中,美國已經明確宣布孤立主義,退回美洲不問歐事了。日本是亞洲國家,鞭長莫及。義大利在凡爾賽體系下獲利不大,不久就被墨索里尼奪權建立了法西斯統治,不僅不想做看守,甚至有充分動機砸了籠子。英國既不想法國一家獨大,又不想蘇聯赤禍西流,同時兵力不足卻要維護日不落帝國,於是既縱容德國重新武裝,又沒有兵力遏制德國。這樣,舉目四望,在歐洲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只剩下了一個國家:法國。
問題是,法國人口按國家算,只有德國的一半多一點;按民族算大概正好德意志的一半。在總體戰時代,法國除非在德國重新武裝時閃擊德國摧毀其武裝力量,否則不可能單獨同德國作戰。但是資本主義列強怕蘇聯甚於怕德國,因此在德國重新武裝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到德國武裝起來,法國的實力已經不足以在歐洲大陸維持凡爾賽體系,於是法國人在1929年開始,在德法邊境挖防線:本來讓法國看著霸王龍,結果小法一聽隔壁喊了句:「快看,那邊有群迅猛龍!」然後就把霸王龍放了出來,好讓他去咬迅猛龍,結果發現自己站在霸王龍邊上好像不太安全,於是自己躲進籠子里了。
這還是希特勒上台之前的事情。等到希特勒上台,凡爾賽體系的缺陷進一步被放大:
1,奧地利的覆滅:德國在普法戰爭後完成的統一執行的只是「小德意志」方案。原因就在於,有一個作為列強的奧地利存在。雖然奧軍單獨無力對抗德軍,但假如法俄干涉,德國也不可能吞併奧地利,這樣就把歐洲大陸上的8000萬德意志人分割為兩個強國,其中的奧地利又陷於內部的民族問題而無力去單獨威脅歐洲和平。但隨著奧匈帝國的瓦解,「大德意志」方案,即將所有德意志人囊括進入同一個國家的障礙已經不存在了,德國成為所有德意志人所能夠共同接受的唯一祖國。
2,波蘭的獨立:波蘭在原屬於德、俄的領土上建國,並通過蘇波戰爭向東大大擴展了邊界,造成了同德、俄之間的領土問題,激發了兩大國的沙文主義情緒,同時也使兩國有著充分的動機進行合作。事實上,由於戰後兩國成為「歐羅巴的孤兒」,既被列強孤立,又喪失大片領土,惺惺相惜間簽訂了拉巴洛條約,都成為了反凡爾賽體系的核心力量。而一個獨立波蘭的存在,成為蘇德之間的緩衝國,波蘭既沒有實力同德國作戰,又沒有動機同蘇聯結盟,後來在歷史上也確實扮演了「站著茅坑不拉屎」的角色。因此,由於波蘭的獨立,使德國免除了兩線作戰的後顧之憂,與德國接壤的列強只有一個法國,而法國單挑是挑不過德國的。不僅如此,法國周邊其他兩個大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先後建立了法西斯政權,對法國同樣是不懷好意的。
3,特里亞農條約:作為奧匈帝國一部分的匈牙利同樣被作為戰敗國看待,向羅、捷、南等周邊國家割讓土地,這樣又在東歐製造了一系列領土爭端。加上巴爾幹地區固有的民族矛盾和羅馬尼亞侵佔俄國領土帶來的比薩拉比亞問題,整個東歐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對凡爾賽體系滿意。
好了,可以回顧一下了,目前歐洲陣營如下:
反對凡爾賽體系:德國、蘇聯、義大利、匈牙利等。
支持凡爾賽體系:法國。
中立或勉強可以接受凡爾賽體系:英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
法國連單挑德國都挑不過,更不用說還要面對不懷好意的蘇、意等國,這個體系可以說已經完全維持不下去了。(在上面給出的另一個問題答案中提到過,法國也試圖實施過聯蘇抗德、聯意抗德,但都未果)
這時候,希特勒出招了,依據的是:民族自決權。
支撐凡爾賽體系的道義基礎就是民族自決權,也就是說,宰割德、奧、土、俄四大國的理由就是反對四大列強對境內少數民族的壓迫,轉而尋求建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新歐洲。但這時候,希特勒提出的理由也是同樣的:既然同一個民族、同一個國家,那麼,德意志民族理應生活在同一個國家裡面。於是,就把「大德意志方案」重新拋了出來。
作為列強的大奧地利已不存在,德國成為代表德意志民族的唯一國家,一時間奧地利整個國家和捷克、波蘭境內德意志人聚居區謀求民族自決的熱情高漲。這樣一來,凡爾賽體系不僅在實力上完全破產,在道義上也完全破產。
於是,擺在法國和不得不支持法國的英國面前的形勢是這樣的:在實力上,沒有能力阻止德國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在道義上,沒有理由阻止德國做他們想做的事情。打又打不過,說又不佔理,還能怎麼辦?這就是綏靖主義出台的原因:既然拿德國人沒辦法,就由他們去好了。
因此,在德奧合併時,英法沒有辦法阻止:奧地利基於絕大多數公民的自由意志經過完全合法的民主程序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你們有什麼道理阻止?在蘇台德地區脫捷入德時,英法沒有辦法阻止。斯洛伐克獨立時,英法沒有辦法阻止。捷克被德國納為保護國時,英法沒有辦法阻止。這樣一來,歐洲就出現了一個「大德意志」。
這時候,大德意志要求收回歐洲最後一塊德意志人的土地,即波蘭的但澤地區。這時候,對英法綏靖主義心灰意冷的蘇聯已經同德國單獨互不侵犯條約,並同德國簽署瓜分東歐的秘密協定。也就是說,無論從實力還是從道義上講,制約德國的最後力量也失去了。
其實,但澤地區在一戰後統計,96%的人口都是德意志人,這片土地本就不屬於波蘭人,完全是波蘭人通過一戰後對德國的瓜分拿到了不屬於他們的東西。這是德國進攻波蘭的道義基礎。而蘇德簽約後,英法根本沒有實力遏制德國,這是德國進攻波蘭的實力基礎。
這時候無論是波蘭還是英法,最佳的解決辦法就是:綏靖到底,接受德國對波蘭的主權要求。之後再考慮同蘇聯簽約,重建一戰前的英法俄聯盟體系,構建歐洲的新平衡。由於一戰的教訓,加上一戰中作為德國盟友的奧匈帝國已不存在,德國沒有實力同時對三大國作戰,歐洲的和平是可以得到維護的。即使蘇德進一步瓜分波蘭,也只會讓蘇德直接接壤,增強三國協約的有效性。
但是,英法對德國宣戰了:當德國對波蘭作戰時,這只是兩個歐洲國家之前圍繞領土主權進行的有限的局部戰爭,性質上和普法戰爭沒有太大區別。而當英法對德宣戰,戰爭就轉變為有三個列強參與的歐洲大戰了。(當然不是說英法挑起二戰,當德國對英法盟友宣戰時,就承擔了被英法宣戰的後果)
問題是,英法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憑什麼給予波蘭獨立保障?這一保障在沒有蘇聯加入的情況下,實際上毫無效果。英法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憑什麼對德宣戰?事實證明,英法的宣戰除了將戰火引向西歐之外,沒有任何效果,法軍只發動了幾次試探性的小規模攻擊,就證明確實無力對德作戰,然後就躲回防線裝鴕鳥了。既然不打算綏靖到底,那麼在德奧合併時為什麼不對德作戰?既然要打,早打肯定比晚打有利,等到德國羽翼豐滿再打,是什麼道理?
結果和設想的完全一樣:英國陸軍實力有限,難以給予法軍有效支持,而法軍在德軍面前確實不堪一擊,而英法的懦弱又激發了義大利的野心,使義大利投入德國陣營,隨風倒的東歐各國見凡爾賽體系崩潰也趁勢而起,一股腦加入軸心國。當軸心國徹底平定歐洲大陸後,便自認為有實力對蘇一戰,從而發動巴巴羅薩行動,終於使歐洲幾乎全部陷入戰火。題主你其實問的是,美國總統死了,有沒有人當美國總統。
就是沒有希特勒、沒有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沒有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是會打起來。
近代戰爭歸根結蒂還是海權、陸權之間的戰爭。
好問題,好問題都點贊少。
1、先吹德國。
1-1、元首的霸權。
任何一屆政治家比起希特勒都自慚形穢,因為希特勒是典型的民粹主義政治家,他靠取悅民眾上台,他靠取悅民眾維持統治,即使是戰敗的最後一刻,德國人民寧可恥辱的戰敗,都不願背叛他們的元首同志。說直白一點,希特勒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王莽。
1-2、關於他的國內政策,我就不講了,估計體制和知乎都不容許。
1-3、魯道夫-契倫。
他說:國家就像動物,為了生存而獵殺。他還預言:世界最後會形成幾個巨大而強盛的國家。(就像今天的多邊、多極世界政治。)今天大家都這樣說,問題是他出生於1864年,我就暈。
他對英國的評述,英國雖然佔有世界24%的土地,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但英國國土是分裂的。
他對俄羅斯的評述,俄羅斯雖然領土完整,但沒有不凍港,導致沒有行動自由,然後你就明白為什麼近代俄羅斯為了中東路和旅順港投入了那麼多。
然後你就懂為什麼英國要發動克里米亞戰爭、日俄戰爭,目的就是為了封鎖俄羅斯的行動自由。
1-4、英國的麥金德。
他提出誰控制中亞,誰就能打破資源平衡,誰就能發動統一世界的戰爭。這就是為什麼蘇聯、美國都要找借口乾阿富汗。因為阿富汗是中亞的十字路口,戰略位置顯赫。
他還提出陸權可以迂迴海權,最後贏得戰勝海權的戰爭。英國立馬就怒了,誰是海權?英國就是海權。所以根據此理論,英國一直致力於削弱法國、德國。比如說:普法戰爭、一戰、二戰。大家不要忘了英國才是宣戰國。英國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企圖統一歐洲大陸的人都是死敵。
這個麥金德嘴比較欠,又說德國和俄羅斯聯合,將會形成戰勝英國的勢力。結果後來蘇德果然就聯盟了。
現代人把他的思想歸納為三句名言:「誰統治了東歐(巴爾幹),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世界」
麥金德還說,麥金德你有完沒完。麥金德終於閉嘴了。
1-5、慕尼黑學派!
比起慕尼黑學派,今天統治世界的芝加哥學派完全就是屌絲派對。德國想崛起,想搞一路一帶,就的要地緣政治理論啊!於是卡爾-豪斯浩弗浮出水面。他給希特勒這個屌絲教如何打敗英國這樣的高大上命題,完全的帝師風範。
他提出蘇聯不能征服,只能聯合。於是希特勒聽他的和蘇聯瓜分波蘭,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英國的丘吉爾幾乎要哭的節奏,日不落帝國要葬送在自己手裡。他提出世界五大國:泛美、泛亞(大東亞共榮)、泛歐、泛穆斯林、蘇聯。於是希特勒全力軍援中華民國,並給蔣介石教如何打現代戰爭,希望通過長期努力把中國培養成德國現代化的僕從國。
於是卡爾-豪斯浩弗提出,等中國崛起,那要等多長時間,不如扶持日本。於是他提出建立德、蘇、日之間亞歐同盟的主張。
1-6、蘇德反目。
結果斯大林那個棒槌提出西斯拉夫、南斯拉夫人(巴爾幹)應該屬於蘇聯治下,按卡爾-豪斯浩弗地緣政治理論也不為過。但是麥金德說:「誰統治了東歐(巴爾幹),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世界。」
巴爾幹就是一戰、二戰、蘇德戰爭的策源地,就是下圖那塊草綠色的地方。
1-7、巴巴羅薩計劃。
於是希特勒批准執行巴巴羅薩計劃。
德國《地緣政治學雜誌》直接露骨的說:日耳曼人把俄國看做未來的殖民地。
1-8、戰後德國。
路德維希·艾哈德,一個德國人,今天我寄希望於他,來幫我講解世界經濟版圖。他在希特勒最得意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內容是怎麼在德國戰敗的廢墟上重建德國。他有一個男人恐怖的意志、野心和企圖心,那就是控制歐洲經濟,打造一個以德國馬克為主的全球經濟秩序。這些都不算什麼,德國歷屆政府的繼任者毫不動搖的執行他的意志,那就是鋼鐵同盟以及今日不斷的擴大歐盟的思想基礎。最恐怖的是美元、人民幣有計劃、大規模的貶值來應對經濟危機,而歐元或者說馬克,堅挺的讓人害怕,因為德國人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取代美元的地位,打造一個以歐元為核心的新經濟秩序。
有一點是事實那就是社會主義起源於德國、熱核武器起源於德國、制導飛彈起源於德國,當年哪些國家社會主義者心裡都想了些什麼?一個讓人恐怖的答案。
1-9、有請大神。
歐元區之父------路德維希?艾哈德
福利國家的幻想:西歐和北歐社會民主黨所共同奉行的福利國家這種基本經濟政策主張,是一種現代的幻想。之所以反對福利國家,理由有二:第一,大規模的福利支出將破壞經濟發展的基石——通貨穩定。在現代工業國家中,正確的經濟政策需要輔之以必要的社會措施。但有效的社會福利政策必須以不斷增長的國民收入為前提。國家預算中的社會支出過大,就將造成財政赤字,從而伏下通貨膨脹的禍根,破壞經濟的發展,反過來使社會福利成為無源之水。第二,福利國家與經濟自由不相容。如果實行福利國家政策,人一生下來就由國家包下來,則他的智慧才能、創業精神就得不到充分發展。照此辦理,經濟發展就會愈來愈停滯。結果,人民大眾將陷於集體的貧困之中。
1-10、戰後蘇聯。
戰後蘇聯再也不敢提要巴爾幹地區的主張了。即使如此美國還是繼續肢解南聯盟,一刻都不放鬆。
2、再吹英國。
2-1、英國的偽科學。
成王敗寇,英國無視麥金德是英國人的這一事實,污衊地緣政治是納粹德國發展的偽科學。我暈。其實英國的小心心還是很怕怕的。
2-2、霸權的秘密。
英國、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霸權,不是軍隊、科技、資源厲害,而是因為海權論。
「海權論」最先是由美國海軍史學家馬漢(1840—1914)提出的,1890年發表的著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海權思想」。他認為,在現實世界中海權決定國家力量。
2-3、中國的海權。
根據他的這一經濟理論,東北亞的經濟中心應該是秦皇島,但事實不是。因為中國人不懂現代化,不懂陸權,不懂海權,只懂鋤頭。
2-4、中美爭霸。
當中美爭霸進入高潮階段,美國重返亞太,中國開始一路一帶,美國要把自己60%以上的軍艦布置在中國家門口。還有些中國人說美國掛海盜旗,是示意在過赤道。
男人不懂地緣政治真可憐啊。
美國的意思很簡單,中國不要做危險動作,不然分分鐘扁你。
2-5、逗比言論。
美軍發言人說:我們還是很友好的,大兵壓境主要是為了世界和平。(好吧,這段是我編的。)
2-6、海權理論。在當時海權理論一發表,全世界都瘋了一樣的開始造軍艦。
就是今天都停不下來。
2-7、海軍假日。
戰列艦實在是太貴,土豪也有玩不起的時候啊,於是美利堅合眾國、大英帝國、法蘭西共和國、義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坐下來開始談如何控軍、裁軍。
第四條:各簽約國的主力艦噸位不能超過本條所規定的水平:美國,525,000噸(533,400 公噸);大英帝國,525,000噸(533,400 公噸);法蘭西,175,000噸(177,800 公噸);義大利,175,000噸(177,800 公噸);日本,315,000噸(320,040 公噸)。
第五條:各簽約國不得建造、獲取、或為本條約其它簽約國建造超過35000噸(35560 公噸)的主力艦。
第六條:各簽約國的主力艦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406毫米)。
第七條:各簽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不得超過以下的標準:美國,135,000噸(137,160 公噸);英國,135,000噸(137,160 公噸);法國,60,000噸(60,960 公噸);義大利,60,000噸(60,960 公噸);日本,81,000噸(82,296 公噸)。
2-8、冷戰時期。美國繼承的是英國的海權,鞏固海權利益,就要限制蘇聯、德國這種超級陸權的行動自由和機動能力。蘇聯繼承的是德國的陸權,要鞏固和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就要擴大自由行動的權利,那就要發動朝鮮、越南戰爭。美國手裡有海權,蘇聯手裡有陸權,陸權與海權尖銳對峙。美國不敢動,因為心裡沒底。蘇聯不敢動,因為心裡也沒底。兩個逗比,一個喊的比一個凶。其實心裡麻桿打狼,兩頭怕。
(原圖我找了兩天,最後還是沒找到。自己分分鐘做了一張,大家湊合著看看吧。誰找到這張圖,記得發個鏈接給我。)
(原圖我找了兩天,最後還是沒找到。自己分分鐘做了一張,大家湊合著看看吧。誰找到這張圖,記得發個鏈接給我。)
2-9、杯酒滅霸權。英國二戰欠了美國的錢,於是美國說:你把英聯邦經濟一體化取消,我就註銷你的債務。英國一看帝國慘勝如敗,回天乏術,如果這個時候和美國翻臉,根本打不過啊。所以笑納之。
假如沒有美國這個石頭壓著英聯邦,今天的英國毫無疑問是世界首強。
說到這裡,答案立見自明。我認為應該是會的,但是破壞力會降低。
從客觀條件來看,1939年,英國人口4700萬,法國人口4100萬,蘇聯人口1.6億+,美國人口1.3億+,日本人口7800萬,中國1937年人口4.4億+,二戰前德國本土大概有7000多萬,把奧地利,蘇台德和波羅地海的日耳曼人都算進去滿打滿算應該超過8000萬,也就是說,當時德國人口將近英法兩國人口總和,而且德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可算是歐洲頂尖,當時德國工業發達,高素質人口眾多,戰爭潛力巨大,而英法在經濟危機中受到的打擊遠大於德國,也就是說德國有實力發動戰爭。
其次,就是一戰後協約國對於戰敗的德國的處理,很多人認為是太苛刻了,某種意義上是的——德國最多只能擁有十萬陸軍,並且不能擁有空軍,海軍只保留部分輕型水面艦艇,海岸線基本是被英國封鎖的。德國失去13%的領土,10%的人口,盛產煤、鐵的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海外殖民地約330萬平方公里全部丟失,薩爾工業區被法國佔領,對當時工業最重要的煤炭資源掌握在人家手裡,萊茵蘭地區不能駐軍,相當於划了一大片德國領土被當做法德緩衝區,還要支付大量賠款,紡織中心西里西亞大部分割給了新獨立的波蘭,割讓但澤走廊給波蘭作為出海口。首先在德國人看來割讓領土給波蘭是對德意志民族的侮辱,其次這片領土還特別重要,把德國本土和普魯士的發源地東普魯士隔離開了。——這些條件,確實是很苛刻,但是我們看二戰後德國的處置,東普魯士大部劃給蘇聯,改名加里寧格勒州,奧德河以東10萬多平方公里割給波蘭,更慘痛的是,剩下的土地被分成兩個德國,東德10.8萬平方公里,西德24.8萬平方公里。
兩相對比,就知道二戰後對德國的處置才是幾乎永久解除了德國的威脅,而一戰後對德國的處置,苛刻是苛刻,但是並未徹底削弱德國,德國並未傷筋動骨。(其實按法國人在一戰後的打算,是要狠狠的削弱德國,使其再無翻身之日的,但是歐洲攪屎棍英國人害怕法國從此獨霸歐洲,要留德國牽製法國,這套離岸平衡的把戲英國人在歐洲大陸也算玩了幾百年,其實也算輕車熟路。不過可惜二戰前玩崩了,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一舉葬送了大英帝國幾個世紀以來世界第一的地位)我們說一件事要麼不做,要麼做絕,把德國打了個痛卻又讓它有再起的能力,就好比把一隻老虎惹急了,但是卻沒把他的牙給拔了。這很愚蠢,也很可怕。所以當時法國的福煦元帥就說過「這不是和平,這只是二十年的休戰。」而且更加對德國有利的是,奧匈帝國和沙皇俄國的解體,使得德國的東方、南方出現了大批的小國弱國,他們面對德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巨大的權力真空就等著德國去填補,德國的舞台反而是更大了。協約國解體奧匈帝國,打擊蘇聯,相當於是在為德國擴張鋪路。
但是如果沒有希特勒,可能二戰不會有那麼大的動靜,德國人是有實力的,而且也有意願報仇,同時東南方小國弱國林立的外在環境也利於德國的擴張,但是如果沒有希特勒,或許德國的野心在佔領萊茵蘭,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之後就能得到滿足,畢竟德國的仇已經報了,就算不滿足,仍然擴大戰爭,但是德國的幾個軍事冒險還是比較僥倖才成功的,如果沒有希特勒,可能德國不能迅速擊敗法國,德國不能迅速擊敗法國,那就還是回到一戰的樣子,德國恐怕還是很快要被耗死,根本不可能有佔領幾乎全歐洲那樣的破壞力。命令與征服的著名系列《紅色警戒》就是這樣一個架空背景:愛因斯坦發明了時間機器回到過去,並在一座監獄門口,與剛出獄且年輕的希特勒握手,成功地把他從那個時代中抹去。第三帝國不會存在了。但是這樣做的結果破壞了正史上的德蘇牽制的平衡,導致斯大林領導蘇聯大舉入侵歐洲,提前將冷戰變為二戰。
澳大利亞森林每年都會發生火災,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是因為下雨之後留在葉子上的露珠對陽光有與放大鏡類似的作用,於是一個葉子被點燃引起了整個森林的大火。單整個森林大火又不能只怪那一片葉子,畢竟承載著露珠又被陽光曬到的葉子有數以億記,只不過那一片葉子是最先燃燒起來的而已。
個人認為會。
一戰後對德國的制裁確實太苛刻了。
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最多只能擁有十萬陸軍,並且不能擁有空軍,海軍只保留部分輕型水面艦艇,海岸線基本是被英國封鎖的。
德國失去13%的領土(西藏佔中國領土12.5%)。
海外殖民地被瓜分,比如中國的膠東半島的管理權移交給日本。
那時候的煤相當於今天的石油,是工業的根本。但德國重要的產煤區戰後被法國控制。
——————
因為條約條款太過苛刻,所以引起了德國國民強烈的抵觸和反感。從而滋生了極端民族主義和復仇主義。
有些觀點認為二戰只是一戰的延續,僅從德國的角度上來看是成立的。因為一戰後盟國並沒有好好考慮戰敗國的利益,只是一味的掠奪加打壓,導致了德國民眾極端情緒報復性增長。於是更加殘酷的二戰爆發了。
沒有希特勒,也會有其他的政治人物統一德國政局,帶領德國復仇。二戰是不可避免的。紅色警戒的背景故事是:
愛因斯坦製作時光機,穿越回去,殺死了希特勒
回來後,發現,斯大林發動了二戰。
不可能的
沒有希特勒,也會有東特勒,北特勒,南特勒
凡爾賽和約就奠定了二戰爆發的基礎。
這種不平等條約,大清國忍忍也就算了,德國怎麼可能忍,加上全球經濟大蕭條,勢必迫切需要一個宣洩口釋放國內壓力。
題主可以去看看一部電影,叫《浪潮》,算是一個微觀模型,看看極權統治是如何建立並得到擁戴。尤其是當日子過得不舒心的時候,民眾更容易被煽動。
現如今,歐洲普遍經濟不景氣,一些國家新納粹主義開始抬頭,歷史就是這樣,充滿了不可抗拒的規律。
首先回答問題,如果只是沒有希特勒,歐洲還是會爆發戰爭,但是烈度會下降,日本還是會發動太平洋戰爭,然後戰敗,中國可能不變,也可能打得更慘。
對於歐洲爆發戰爭這一事件,在協約國戰勝後做了一系列蠢事的情況下,已經是註定的了。具體內容我會引用丘吉爾寫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來說明,丘吉爾已經說得很明白了,無愧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
首先協約國做了哪些蠢事
第一件蠢事是經濟上的
和約中關於經濟的條文,其苛狠和愚蠢,竟達到顯然不能實現的程度。德國被宣判必須繳付驚人的巨額賠款。這個規定反映著勝利者的憤怒,也反映著戰勝國的人民根本不知道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戰敗國能付得起相當於現代戰爭費用的賠款數額。
群眾始終不了解這種最簡單的經濟事實;而一心想取得選票的領袖們,又不敢向他們說清楚。報紙和領袖們一樣,反映和強調流行的見解。幾乎沒有人出來說明:賠款的償付,只能用提供服役,或者用車輛或輪船載運物資輸出到國外去的辦法來實現;而當這些物資運到要求賠償的國家之後,除非該國是極其原始的或受嚴格控制的社會,否則其國內工業就會被打亂。實際上,要掠奪一個戰敗國家,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所需要的、可以搬動的東西運走,和驅使戰敗國一部分人擔任永久的或暫時的勞役。這一點甚至連俄國現在也已經學會了,不過用這種方法所得到的利益是無法與戰爭的費用相比的。但當時各國的當權者竟沒有人認識到這一點,並且能超越或擺脫公眾的愚昧之見,而向選民宣布這種基本的、無情的事實;即使他們說了,恐怕也沒有人相信。勝利的協約國繼續堅持要壓榨德國,「直到這些小個子吱吱叫為止。」所有這些對世界的繁榮和日耳曼民族的情緒都有深遠的影響。
不過這些條文事實上始終沒有執行。恰恰相反,戰勝國雖然沒收了約十億鎊的德國資產,但幾年以後,主要由英美兩國給德國的貸款卻在十億五千萬鎊以上,從而使德國能夠迅速地從戰爭的廢墟中復興起來。這顯然是慷慨的做法,但與此同時,在各戰勝國中,苦難、不幸的人民還在千篇一律地大叫大嚷,而他們的政治家們又提出保證,要德國交出「最後一分錢」,這就不能期望和獲得德國的感激或好感了。
德國結果只付出、也只能付出後來規定索取的賠款,因為美國正慷慨地給予歐洲,尤其給予德國以大量的貸款。實際上,自1926年至1929年的三年中,美國從各方面以分期償還的方式所收回的賠款,大約只及沒有希望得到償還的對德貸款的五分之一,然而每個人似乎都很高興,而且看來都認為這種局面可以永遠繼續下去。
歷史將判定所有這些做法是屬於瘋狂的行為。他們幫助滋長戰爭禍根和「經濟風暴」(關於這個問題,在後面還要講到)。德國現在向四面八方借錢,貪婪地吞食每一筆向它慷慨提供的信貸。在援助戰敗國問題上的錯誤意見,加上這種貸款的合算利率,使得英國的投資家也參加進去,雖然在規模上要比美國的小得多。這樣,德國得到了十五億鎊貸款,對比之下,它付出的賠款卻只有十億鎊,而且支付的方式又是多種多樣,或則讓出在國外的資產和外匯,或則利用美國的龐大貸款變戲法。所有這些就是一篇包含著各種各樣的愚蠢做法的悲慘故事,編寫這篇故事,又損耗了多少的辛勞,敗壞了多少的美德!
第二件蠢事是政治上的
第二個重大的悲劇就是聖·日耳曼條約和特里亞農條約徹底拆散了奧匈帝國。多少世紀以來,這個神聖羅馬帝國的倖存化身,曾使許多不同的民族得享一種共同的生活,享有貿易和安全的利益。但在我們的時代,這些民族沒有一個有足夠的力量和活力能夠以自己的力量抵抗來自重新振興的德國或俄國的壓力。所有這些民族都希望脫離聯邦或帝國的體制,而鼓勵他們這種希望的,就是被認為是自由主義的政策。
東南歐迅速地分裂為各個小國,結果是普魯士和德意志帝國的相對擴大,它雖因戰敗而疲憊不堪,瘡痍滿目,但其領土還保持完整,並且在當地佔有壓倒一切的優勢。哈布斯堡帝國所屬的各民族和各省,凡獲得獨立者,都無不陷於像古代詩人和神學家們對墮入地獄的幽靈所描寫的那種悲慘境地。
很明顯,肢解了奧匈帝國為建立大德意志帝國建立了條件;
第三件事是美國人的錯
國際聯盟剛剛成立就受到一次幾乎致命的打擊。美國拋棄了威爾遜總統所提出的原則。總統本人準備為他的理想繼續奮鬥,但他正在著手進行競選運動時,突患中風,在此後將近兩年漫長而又重要的時期中,一直為疾病所纏,成為一個不能工作的殘廢者,直到1920年,共和黨在總統選舉中獲勝,這就把他的黨和他的政策都撤換了。在共和黨取得勝利以後,在大西洋彼岸,孤立主義思想立即就大行其道。讓歐洲去自作自受好了,但法律規定的債務則非償還不可。與此同時,又提高了關稅,阻礙貨物進口,但債務的償還又只有靠這些貨物。在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中,美國提出了影響深遠的裁減海軍的建議,英美兩國政府很熱心地鑿沉它們的艦隻和拆毀它們的軍事設備。根據奇妙的邏輯,認為除非戰勝國自己也解除武裝,否則在道義上便無解除戰敗國武裝的理由。法國不但在對萊茵河國界的要求和保證條約上均已完全落空,而且因為法國仍然維持一支大大削減了的以普遍服役為基礎的軍隊,竟使法國成了英美的指責對象。
美國向英國明白表示,日本所恪守不渝的英日同盟如果繼續下去就會成為英美關係的障礙。於是這個同盟就告終了。
同盟的廢止,在日本產生了強烈的反響,認為西方世界把一個亞洲國家一腳踢開。許多聯繫被切斷,而這些聯繫很可能對後來的和平具有決定性的價值。
關於日本的論述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認為這並不能阻止日本走向太平洋戰爭。不過,在美國人苛刻的經濟要求這方面,丘吉爾之後這樣寫道
我在財政部遇到的第一個國際性問題,便是我們對美國的債務。在戰爭結束時,歐洲協約國共欠美國約一百億美元,其中英國欠四十億美元。另一方面,其他協約國,主要是俄國,共欠我們七十億美元。1920年英國曾提議把戰債一律取消。這樣一來,英國至少在紙面上損失七億五千萬英鎊。由於自那個時候以來,幣值跌了一半,所以事實上的數字可能還要多一倍。但始終沒有找到任何的解決辦法。1922年8月1日,在勞合·喬治執政時期的鮑爾福照會宣布,美國如不向英國索債,英國也將不向它的債務國索債,不管是盟國或以前的敵國。這是一個有價值的聲明。1922年12月博納·勞政府派遣了一個由財政大臣鮑德溫率領的英國代表團訪問華盛頓,結果英國同意:不論它從它的債務國收回多少債款,英國應付還對美國的全部戰債,利息由百分之五減至百分之三點五。
這個協定引起了熟悉情況的各界人士的深切關注,尤其是對首相本人。英國在戰爭中,也同這次戰爭一樣,自始至終進行戰鬥,已弄得民窮財盡,而這個協定,又使英國在今後六十二年中每年必須支付出三干五百萬鎊。不單在英國,就是許多並無利害關係的美國財政權威,也認為這個協定的根據,無論對債務者和債權者來說都是一種嚴厲的、缺乏先見之明的條件。柯立芝總統說:「他們借了我們的錢,不是嗎?」
這句簡潔的話雖屬真實,但亦未盡然。各國之間的償付,如果採取運交貨物或勞務的方式,尤其是採取互利的交易,那不僅是公道的,而且對雙方都有好處。但是,如果償付的方式只是獨斷地、人為地要把戰時財政所引起的那些十分巨大的款項加以兌付,那就勢必擾亂世界經濟的整個進程。這種償付方式,無論是向一個共享勝利但戰創深巨的盟國索取,或者向一個戰敗的敵國索取,同樣都會產生這種情況。鮑德溫—柯立芝債務協定的執行,是其後不久使世界陷於經濟崩潰、阻礙世界復興並激發仇恨心的一個明顯因素。
美國新近把關稅提高,並且幾乎把所有已經採掘的黃金都放到它的地下金庫里去,這使對美國債務的償還付息更為困難。它強加給歐洲其他協約國的決定也是差不多的,只是比較輕而已。這種做法的第一個結果,就是使各國向德國加緊勒索。我完全贊同1922年鮑爾福照會的政策,並在當時曾為之辯護;在我任財政大臣時又加以重申,並為此而採取了行動。我認為,如果英國因為這個緣故而不僅成了美國的債務國,而且也成為替美國索債的人的話,那麼,華盛頓方面一定可以看出索債之舉實在不明智,可是在美國並沒有產生這種反應,事實上卻對這種議論大為不滿。美國繼續堅持英國必須每年償還債務,只是減低了利率。
因此,我們除了要德國償付已經削減的賠款之外,又必須和其他協約國商討解決辦法,以便我們能夠取得每年須向美國國庫繳納的三千五百萬鎊。於是,德國就受到了極大的壓力,還得被迫接受一個干涉德國內政的討厭的國際監督機構。美國收到英國三次如數付款,而這筆款又是英國根據修訂過的道威斯計劃的比例向德國勒索得來的。
至於說德國的軍事復甦,其實,德國自從戰敗後就一直在籌劃軍事復甦,希特勒上台只是大大加速了這一進程。但實際上,我懷疑,即便沒有希特勒,普魯士軍官團們還是會加速德國重新武裝起來。
所以,除非德國實行了幾年的徵兵,它就不可能建成一支足以同法國軍隊相抗衡的軍隊。這裡有一條非把凡爾賽和約加以明目張胆的破壞就無法越過的界線。在此之前,可以進行隱蔽的、巧妙的和精細的準備,但總有一天會下最大的決心越過界限,公然抗拒征服者。這樣看來,勞合·喬治的原則是對的。假使那時曾運用權力並以審慎的態度來貫徹這個原則,那麼德國的戰爭機器就不可能重新鑄造出來。每年徵集的新兵,不論在入伍前受過如何良好的教育,也必須在聯隊或其他單位中至少呆上兩年,只有經過了這一個訓練時期,才可以把現代陸軍所必不可缺的後備軍逐漸組成和擴充起來。雖然,法國的人力在上次戰爭中有大得可怕的損耗,可是它能夠有條不紊地、連續地訓練每年入伍的士兵,並把受訓過的士兵編入後備軍籍而成為國家整個戰鬥人員的一部分。有十五年,德國都沒有被允許建立這樣的後備軍。在這些年中,法國的軍事體制卻能順利地訓練和聚集起有組織的力量,這支力量是長期不斷地武裝和訓練的結果。德國陸軍或許可以培養和發揚它的軍事精神和傳統,但是它如果要同法國這支力量相抗衡,即使是在夢中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未來德國陸軍的機構和核心的締造者是賽克特將軍。早在1921年,賽克特就秘密地在紙上忙於設計一支完備的德國陸軍,並且謙恭地為他的種種活動同協約國軍事管制委員會進行辯解。他的傳記作者拉本瑙將軍在1940年德軍節節勝利時寫道,「假使從1920年到1934年間,領導核心只是適合於小規模軍隊的需要,那就很難進行1935年到1939年的工作了。」例如,凡爾賽條約規定要把軍官團的人數由三萬四千人減到四千人。德國人用了種種計策來突破這個致命的界線,而且儘管協約國軍事管制委員會作了種種努力,德國還是一步步地推行重建陸軍的計劃。賽克特的傳記作者寫道:「敵人曾經竭力要消滅參謀部,並得到國內各政黨的支持。協約國管制委員會根據它的立場,曾有好幾年正確地企圖把高級參謀的訓練搞得非常落後,使之根本不能建立參謀部。他們曾用直截了當的方法來了解參謀部的軍官究竟是怎樣訓練的,但是我們成功地保守秘密,不論關於體制或講授的課程,一點也沒有泄露。賽克特始終不讓步;因為假使參謀部被破壞,那就很難重新建立起來。……雖然參謀部的形式已經被破壞了,但它的內容依然保留住……」實際上,有好幾千個穿便衣的參謀部軍官和他們的助手,以建設部、研究部和文化部人員的名義,集中在柏林,對過去和未來進行深入的研究。
拉本瑙還有一段透徹的說明:「沒有賽克特,今天(1940年)就沒有在德國的意義上的參謀部,因為這個組織是必須經過好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建立起來的;無論軍官們如何有天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在旦夕之間建立起來。概念的連續是為了保證在現實的嚴重考驗中掌握領導權所必需的。個人的知識或能力是不夠的。在戰爭中,有系統地發展起來的多數人的能力是必要的。這種集體能力需要幾十年才能培植成功……在一個小型的十萬人組成的軍隊中,如果將軍們不是也變成了小氣派的人,就必須建立一個偉大的理論體系。為了這個目的,還得提倡大規模的體操鍛練和軍事體育……這倒不是為了訓練參謀部,而是要訓練一批高級軍官。」這些人將能按正規的軍事要求來考慮問題。
賽克特認為,必須避免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個人經驗中引申出錯誤的理論。那次戰爭中的一切教訓,都經過透徹的和有系統的研究。擬出了新的訓練原則和編訂了各種新教程。
一切現有的操典都重新編寫,而且不是為那十萬兵員的軍隊而是為德意志帝國的武裝力量來編寫的。為了使協約國查不出來,這些操典的全部項目是用特別的字體印刷的,而且是公開的。但是供內部專用的操典,卻是秘密的。他們所一再強調的主要原則就是:所有的重要兵種必須密切配合。不但主要的兵種——如步兵部隊、摩托化部隊和炮兵部隊——必須在戰術上密切配合;而且機關槍部隊、迫擊炮部隊、衝鋒槍部隊、反坦克武器部隊、陸軍航空兵部隊以及其他種種,亦應互相配合。1939年和1940年的戰爭中,德國各軍事將領都認為他們戰術上的成功,全仗這種理論。到了1924年,賽克特已能感覺到德國陸軍已在慢慢地增加,超過了十萬人的限制。他的傳記作者說:「不到十年就收到效果了。」1925年,年邁的陸軍元帥馬肯森為賽克特建成德國陸軍而向他致賀,而且並非不恰當地把賽克特比作沙恩霍斯特。這個沙恩霍斯特在法國於耶拿之役後佔領德國的那幾年內,曾秘密組織普魯士軍隊來反擊拿破崙。「多年的火焰一直在燃燒著,協約國的管制也沒有摧毀德國軍力中任何持久性要素。」
1926年夏季,賽克特率領各路指揮官帶著參謀人員和通信部隊舉行了一次規模很大的軍事演習。那時沒有軍隊,但實際上所有的將軍、指揮官和參謀部的軍官,由此學到了許多戰爭藝術以及指揮一支正規德國陸軍的技術問題。一旦時機成熟,這支軍隊就能夠把德國提升到先前的地位。
對在正式編製之外的士兵進行小規模的短期訓練,已有好幾年了。這些人被稱為「黑兵」,即不合法的兵。從1925年起,這些「黑兵」全部由國防部來領導,由國家經費來維持。
參謀部的1925年計劃,企圖超出條約限制把軍隊加以擴充和改進,把現有的合法的七個步兵師增加兩倍,然後到三倍,但是賽克特的最終目標,是至少要成立六十三個師。從1926年起,這個計劃的主要障礙,就是普魯士社會民主黨政府的反對。1932年社會民主黨政府被推翻。直到1933年4月才正式超過了十萬兵員軍隊的編製。雖然它的實力,在早些時候就已經穩步地超過這個數字了。
(省略若干字)至於空軍,那是更難作明確的規定。凡爾賽和約禁止德國設立空軍,所以在1920年5月,德國空軍正式解散。賽克特在他的告別命令中說,他希望空軍將再度建立起來,空軍的精神亦將依然存在。他極力鼓勵這樣做。他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在德國國防部成立一個由以前的有經驗的空軍軍官所組成的特殊團體。這是瞞著協約國委員會暗中成立的,而且連他自己的政府也不讓知道。這個團體以後逐漸擴大,直到國防部中各個辦事機構或監察機構都有所謂「空軍細胞」,而空軍人員也逐漸被引進陸軍各個單位,成為陸軍的幹部。民用航空部的部長是一位有經驗的戰時軍官,是賽克特所指派的人;他使民用航空的管理和發展能夠配合軍事上的需要。這個民用航空部,加上德國民用航空公司以及在陸軍或海軍中加以偽裝的空軍單位,大部分是由以前的空軍軍官擔任其職務,他們根本沒有商務航空的知識。
即使在1924年以前,德國全境就已經有了飛機場和民用飛機製造廠的系統,已有訓練飛行員和進行消極防空的教練。
那時已有相當規模的商業航空飛行表演,建立了全國性的滑翔小組網,以鼓勵為數眾多的德國男女養成「航空精神」。至於准許飛行的民用航空人員在數額上的嚴格限制,在紙面上還是遵守的,但是這些規則,同許多其他規則一樣,都被賽克特矇混過去了。他得到德國運輸部的暗中幫助,為一個有效率的航空工業和未來的空軍建立了堅固的基礎。在1926年的情緒支配下,協約國還以為過分抑制德國的這些違約行為,未免太傷害德國的民族自豪感。勝利者滿以為有了禁止德國成立空軍這一條原則界限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這是一條極其含糊、極不明確的界限。
在海軍方面,德國人也是實行同樣的掩飾手段。依照凡爾賽和約,德國只準保留小規模的海軍,最高兵力不得超過一萬五千人。德國就假借種種借口增加人數,超過了限額。各種海軍組織秘密地混合在各民政機關之中。赫爾戈蘭沿海要塞,雖然按照條約已加以拆毀,但不久又重新修築起來。潛水艇也私自建造,並在別的國家裡訓練潛艇的官兵。為了使德皇時代的海軍繼續存在,為了準備將來有朝一日能夠恢復海上的地位,一切可能做到的事情都做到了。
在其他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方面,也有重大的進步。拉特瑙先生在1919年當他任建設部部長時,就著手大規模地重建德國的軍事工業。事實上他曾對將軍們說:「他們固然已經毀掉了你們的武器,但是這些武器在下一次戰爭以前無論如何已成為廢物。下一次的戰爭將用簇新的武器來打,而且,最不為陳舊武器所束縛的軍隊,將佔最大的便宜。」
儘管如此,德國的參謀人員,在協約國管制下的幾年中,總是為了保存原有的武器免於銷毀而進行堅韌不拔的鬥爭。
用盡一切欺瞞和阻撓的手段來避開協約國委員會的耳目。偷偷進行的工作,組織得非常嚴密。德國的警察,起先對這種行為還加以干涉,但不久就協同國防部積集武器。以民間團體的名義作掩飾,成立了一個保管武器和設備的組織。從1926年起,這個組織在德國全境都派有代表。保藏各種軍器的倉庫遍布全德國。還有,為了製造供將來生產軍用品的機器也採用了極其巧妙的方法。以前曾供軍用或可以改作軍用的車床,都被保留作民用生產之用,其數量之大遠遠超過通常商業上的需要。為戰爭而建立的國家兵工廠,並沒有依照凡爾賽條約予以封閉。
一個全面的規劃就這樣地付諸實行了。根據這個規劃,所有用英、美兩國建設貸款來開辦的新工廠和許多舊工廠,從一開始就有計劃地使之能迅速變為軍工廠。他們計劃之徹底和周密,可以寫成好幾部書。拉特瑙先生在1922年慘遭反猶太的新生的納粹秘密社團所暗殺。他們切齒痛恨這個猶太人——德國的忠實僕人。1929年取得政權的布呂寧,曾熱心而又審慎地繼續推行這項工作,所以,當勝利者還因為有一大堆陳舊的軍事設備而高枕無憂的時候,在德國,生產新武器的巨大潛力,正在一年一年地形成起來。
所以,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國的軍力就已經十分強大了。歐戰只是時間問題,更何況,當時的英國還這樣認為
1919年,英國戰時內閣曾經作出決定,作為經濟節約運動的一部分,各軍事部門在編製預算時應根據這個假定:「不列顛帝國在今後的十年內不會進行任何大戰,不需要派出遠征軍。」1924年,我出任財政大臣,曾提請帝國國防委員會將這個規定重新加以審查,但是沒有人提議修改。1927年,陸軍部建議,1919年的決議,單就陸軍方面而論,應該延長為「從現在的日期起」的十年之內。這個建議得到內閣和帝國國防委員會的認可。1928年7月5日,這個問題再次被提出討論,那時我就以接受的態度提議:「各軍事部門的預算,應以十年內沒有大戰這句話為基礎,這個基礎應該一天一天向前推移,因而這個假定,應該每年由帝國國防委員會予以複核。」
我這個提議為各軍事部門或自治政府留了後路,當他們認為適宜的時候,可以由他們按情況來決定提出這個問題。
有人爭辯說:接受這個原則就會使軍事部門陷入錯誤的安全感而滿以為可以高枕無憂,研究工作就會被忽視,鼠目寸光的見解就會流行起來,而牽涉到財政支出的部門尤其如此。不過,一直等到1929年我離開財政部時,我感到還是有希望的,因為世界和平看來可以維持,我覺得沒有理由作出新的決定,這並不是在事實上證明我有什麼錯誤。直到1939年秋季,戰爭還沒有爆發。在這個局勢不穩定的世界,十年的光陰是夠長的。「十年無大戰」的規定還加上它一天一天地往前推算,直到1932年還在生效。在那年3月23日,麥克唐納政府才正確地作出決定:可以認為這個假定業已取消了。
這裡丘吉爾已經為自己的行為做出了解釋,至於這個解釋能否為人所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甚至,在希特勒上台之後,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在這段時期,美國仍然全神貫注地致力於急速變化的國內事務和經濟問題。歐洲和遙遠的日本,凝視著德國軍事力量的勃興。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小協約國」和一些巴爾幹國家越來越惶恐不安。法國因得到了關於希特勒活動和德國備戰的大批資料,就更為焦慮了。我聽說,法國對德國嚴重破壞和約的情況,有精確的記錄,但我問過我的法國朋友,為什麼不把這個問題向國際聯盟提出,邀請——甚至召喚德國出席,要求它解釋它的行動和具體說明它到底在做些什麼,他們回答我說,英國政府一定不會贊成這一個驚人的步驟。這樣,在一方面,麥克唐納在鮑德溫的政治權威的大力支持下,向法國勸說裁軍,而英國更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在另一方面,德國的實力則可以飛躍增長,公然採取行動的時刻越來越迫近了。
至於義大利,一開始義大利不僅不是希特勒野心的支持者,反而是希特勒野心的障礙
德國要取得奧地利,這是希特勒蓄謀已久的野心。在《我的奮鬥》的頭一頁就有這樣的一句話:「日耳曼的奧地利必須回到偉大的日耳曼祖國。」因此,納粹德國政府從1933年1月獲得政權那一天起,就把眼睛盯著維也納。那時,希特勒還無力與墨索里尼抗衡,而後者在奧地利的利益早已是直言不諱的了。德國作為一個軍事上依然軟弱的國家,甚至連進行滲透和地下活動都必須謹慎從事。儘管如此,在頭幾個月里,德國就開始對奧地利施加壓力。接連不斷地要求奧地利政府硬把聽命於它的奧地利納粹黨員塞進內閣和政府要職中去。這些奧地利納粹分子是在德國巴伐利亞建立的奧地利兵團里受訓的。他們無法無天地在鐵路沿線和旅行遊覽中心扔炸彈,加上德國飛機在薩爾茨堡和因斯布魯克上空散發傳單,嚴重擾亂了奧地利共和國的日常生活。奧地利總理多爾富斯既遇到來自國內的社會黨壓力的對抗,又受到來自國外的企圖破壞奧國獨立的德國的陰謀反對。但這還不是奧地利國家的唯一危險。奧地利社會黨人仿效德國這個鄰國的惡劣榜樣,建立了一支私人的軍隊,藉此推翻投票箱的決定。在1933年,所有這些危險都逐漸呈現在多爾富斯面前。他唯一可以伸手求援並已得到支持的允諾的,只有法西斯的義大利。1933年8月,他在里西奧尼與墨索里尼會晤。他們之間在個人關係上和政治上都達成深切的諒解。多爾富斯相信義大利會保持不干涉態度,因而以為自己已有足夠的力量來收拾他的一個對手——奧地利社會黨了。
1934年1月,墨索里尼的主要外事顧問蘇維奇訪問維也納,作為向德國提出警告的姿態。1月21日他發表如下的公開聲明:
眾所周知,由於奧地利位於中歐的心臟和多瑙河盆地,它的重要性遠非它的領土面積的大小和人數的多少所能比擬。
如果它要完成多少世紀以來的傳統及其地理形勢所賦予的使命,那就必須首先得到獨立自主與和平生活的正常條件的保證。這就是義大利在不變的原則基礎上長期以來在對待政治和經濟問題上一貫堅持的立場。
三個星期以後,多爾富斯政府對維也納社會黨組織採取行動。屬於多爾富斯本人的政黨並由費伊少校領導的「保衛祖國協會」,奉命去把奧地利社會黨所控制的勢均力敵的、並且也同樣是不合法的隊伍解除武裝。後者猛烈抵抗,2月12日在首都進行巷戰。幾小時之內,社會黨的武裝力量被擊潰。
這個事件不僅促使多爾富斯更加靠近義大利,並且使他更堅定地在下一階段同納粹黨的滲透和陰謀活動進行鬥爭。但在另一方面,許多失敗的社會黨人或共產黨人在憤恨中投向納粹陣營。奧地利的情形同德國的一樣,天主教與社會黨之間的紛爭,使納粹黨坐收漁翁之利。
看到這裡,恐怕要毀了很多人的三觀了。這說明了,國家利益永遠高於意識形態。
甚至,義大利還一度倒向法國。
奧地利事變促成法國和義大利的接近;多爾富斯被暗殺所引起的震動,使兩國的參謀部有所接觸。奧地利的獨立受到威脅,促使法意關係的重新調整,這就必然涉及到地中海和北非的均勢,也涉及到奧國和義大利在中南歐相互關係的形勢。但墨索里尼不僅急於保住義大利在歐洲的地位,抵制德國的潛在威脅,還急於保證它的帝國向非洲擴張。同英法兩國密切合作來對付德國,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省略若干字)
1935年1月,賴伐爾先生訪問羅馬,簽訂了一系列旨在消除兩國關係中的主要障礙的協定。兩國一致認為,德國重整軍備是非法的。他們同意,如果將來奧地利的獨立受到威脅,雙方即進行磋商。在殖民地問題上,法國答應對突尼西亞的意籍居民的地位給予行政上的讓步,並把與利比亞和索馬利亞蘭兩地接壤的一些土地割讓給義大利,還把吉布地—亞的斯亞貝巴鐵路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權讓給義大利。這些談判,目的在於為法、意、英三國舉行更正式的會談打下基礎,以求成立共同陣線來對付日益增長的德國威脅。
那義大利是怎樣倒向納粹德國的呢。最大的問題還是義大利對阿比西尼亞的侵略
墨索里尼對阿比西尼亞的野心,是不符合二十世紀的倫理道德的。這種野心是屬於黑暗時期的行為,那時白種人認為他們有征服黃種、棕種、黑種或紅種人的權利,用優越的實力和武器來征服他們。在我們現在的文明時代,人們所犯的罪惡和殘暴行為是以前野蠻人所畏縮不敢犯,或至少沒有能力去犯的,像這樣的行為,非但古老陳舊,而且不可恕宥。
況且,阿比西尼亞還是國際聯盟的會員國。說來奇怪,1932年堅持要使阿比西尼亞加入國際聯盟的,就是義大利;而加以反對的,乃是英國。那時英國認為衣索比亞政府的性質,以及這塊野蠻地域中所盛行的暴君專制、奴隸制度和經常進行部落戰爭等等,都與國際聯盟的會員資格不符。但義大利偏要這樣做,於是阿比西尼亞便成了國際聯盟的一個會員國,享有國際聯盟所規定的一切權利和它所能賦予的安全保障。
阿比西尼亞問題的確是測驗這個世界政府機構是否能夠滿足一切善良的人對它所抱的希望的一個問題。
義大利的獨裁者並非只是為擴張領土的慾望所驅使。他的統治、他的安全,是依靠威望來維持的。四十年前,義大利在阿杜瓦所受到的戰敗恥辱,以及那時一支意國軍隊不但遭受殲滅或俘虜,而且很丟臉地被打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引起全世界的訕笑,使所有的義大利人莫不痛在心頭。他們曾經看見英國人在經過若干年後,如何洗雪在喀土穆和馬祖巴的戰敗之辱。在義大利,報阿杜瓦戰敗之仇,就像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一樣,令人顯得揚眉吐氣。墨索里尼想不冒很大危險,不費重大代價,輕易地鞏固他本人的權力,或者正如他所認為的那樣,提高義大利在歐洲的威勢,這似乎只有洗雪幾十年前所蒙受的污辱,並且把阿比西尼亞併入最近建成的義大利帝國版圖才能辦到,此外就沒有其他辦法了。
(省略若干字)
如果英國充當領導,他就不能姑息,因為姑息手段,於國際聯盟毫無用處,而對英國則是極其有害的。如果我們認為同墨索里尼的義大利決裂對歐洲的法律和安寧來說是正當而必需的,我們就必須把他打倒。打倒了這個較小的獨裁者,或許可以把所有的力量——這些力量現在仍然具有壓倒優勢——連結起來,發揮作用,從而使我們能夠遏制那個較大的獨裁者,以防止德國掀起第二次戰爭。
所以,英國在不該讓步的事情上讓了一大步,在應當讓步的事情上卻如此的堅持原則。歐洲戰爭必然會來臨。
至於蘇聯的作用,在這本書的前言里這樣記載
蘇聯對納粹的戰爭威脅並沒有坐視不管,9月21日,蘇聯外長李維諾夫在國際聯盟大會上以鮮明的態度譴責德國,並表示願同法國一起全力援助捷克斯洛伐克,但是,這種正義的呼聲竟然對英、法政府的對德政策絲毫不起作用。究其原因,首先是英、法以及東歐諸國領導人頑固的反共偏見在起作用。在希特勒完全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以後,蘇聯政府於4月16日又一次提出與英、法及波蘭等東歐國家結成反德同盟的建議,但是,與蘇聯接壤的東歐各國領導人不願與蘇聯結盟。他們深恐接受了蘇聯的援助,蘇聯就將以大軍入境的形式來保護他們,這樣就勢必把他們的國家「併入共產體制之內」。波蘭、羅馬尼亞、芬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感到進退兩難,它們既怕德國的侵略,又怕蘇聯的援助。另一個原因是短視的、偏狹的民族利己主義。例如:捷克即將被吞併時,波蘭等國理應感到唇亡齒寒而全力支持捷克,但是,事實恰恰相反,波蘭當局居然還有心趁火打劫,對捷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割讓特申邊區。此外,匈牙利也想分得一杯羹。
蘇聯既然未能與英、法結成同盟,斯大林為了蘇聯自身的利益,在與英、法繼續談判的同時,開始秘密地與納粹德國舉行談判。
波蘭的行為。。。呵呵
這不是波蘭第一次自私,也不是最後一次。
最近一次還是挑動烏克蘭危機
所以,後來波蘭被侵略完全是自己作,誰讓他忘了東普魯士那件事。
所以,不管有沒有希特勒,歐戰都會爆發,義大利還是會倒向德國。
1929年到1931年的經濟風暴,對日本的影響並不亞於對世界其他部分的影響。自1914年以來,日本的人口由五千萬增加到七千萬。它的冶金工廠由五十家增加到一百四十八家。生活費用不斷上漲。稻米的生產停滯不前,輸入糧食又很昂貴。原料和國外市場的需要日益迫切。在嚴重的經濟蕭條期間,英國和其他四十個國家都越來越覺得不得不採取限制政策或關稅政策,以抵制以不同於英美標準的勞動條件生產出來的日本貨物。中國不僅一向是日本棉織品和其他工業製品的主要輸出市場,也幾乎是日本取得煤和鐵的唯一的來源。因此,重新確保對中國的控制就成為日本政策的主要目標。
1931年9月,日本以一次地方性騷亂為借口,佔領瀋陽和南滿鐵路沿線各地。1932年1月,日本要求中國解散一切反日團體。經中國政府拒絕後,日本於1月28日在上海公共租界以北登陸。中國進行了英勇的抵抗,雖然缺乏飛機、反坦克炮和任何現代武器,但仍然堅持抵抗達一個月以上。至二月底,在遭到極其嚴重的損失之後,他們不得不撤出吳淞口炮台,退至離海岸約十二哩的新陣地。1932年初,日本成立了滿洲傀儡國。一年以後,中國的熱河省又被兼并,而且日本軍隊深入到沒有設防的區域,直達長城。這種侵略行動,是和日本遠東勢力的增長以及它在海洋方面所取得的新的海軍地位相一致的。
日本對華的暴行,從第一槍開始就在美國引起最強烈的反對。但孤立政策卻採取騎牆的態度。如果美國是國際聯盟的會員國,那麼,它就一定會領導國際聯盟對日本採取集體行動,而美國自己也會在集體行動中成為國際聯盟的主要委託國。在英國方面,它表示不願意單獨同美國採取共同行動;
他們也不希望在國際聯盟憲章所規定的義務以外捲入反對日本的漩渦之中。英日同盟的終止,以及因此削弱了英國在遠東的地位及其長久建立起來的權益,使一些英國人士感到不滿。英國政府當時正在為了嚴重的財政問題和歐洲局勢的日漸緊迫而大傷腦筋,它在沒有希望獲得美國在歐洲方面相應的支持的情況下,在遠東方面沒有站在美國一邊發揮重要的作用,也是未可厚非的。
中國是國際聯盟的會員國,雖然它沒有付清應繳納的款項。它向國際聯盟呼籲,完全是正義的。1931年9月30日,國際聯盟要求日本把軍隊撤出滿洲,12月,還指派了一個調查團赴當地調查。李頓勛爵被任命為該調查團的主席。他是名門世家的後裔。他過去曾任孟加拉省長和印度代理總督,在東方有過多年的經驗。調查團一致通過的調查報告,是一個很值得重視的文件,是認真研究中日衝突的基礎。滿洲事件的全部背景,在報告中有仔細的敘述,提出的結論是明明白白的:滿洲國是日本參謀部的人為產物,這個傀儡國家並不是根據人民的願望而成立起來的。李頓勛爵及其同僚在他們的報告中,不僅分析了形勢,而且提出了國際解決的具體建議。這就是宣布滿洲自治,但它仍是中國的一部分,受國際聯盟的保護;此外由中日兩國訂立一個全面的條約,規定兩國在滿洲的權益。國際聯盟雖然沒有採納這個建議,但這並無損於李頓調查報告的價值。美國國務卿史汀生就這個文件寫道:「它立刻成為、並且迄今仍然是報告所涉及的問題的極為公正的權威。」1933年2月,國際聯盟宣布不能承認滿洲國。國際聯盟沒有對日本進行制裁,也沒有採取任何其他行動,日本卻於1933年3月27日退出國際聯盟。在上次大戰中,德國和日本各在對立的方面;而現在則以完全不同的心情,彼此情投意合了。正當世界局勢非常需要國際聯盟的活動和力量的時候,國際聯盟在道義上的權威卻顯出缺乏任何實質上的支持。
所以美國一開始就放縱日本的擴張,當然,結合美國當時在歐洲拙劣的外交眼光上來看,美國的反應並真實反映了其應該有的水平。。。
基於226之後日本上層的戰略水平來看,日本還是會侵略中國,然後因為煤,鐵,石油的缺乏,和美國開戰。
因為軍部是真的蠢!!!不僅蠢,海軍和陸軍還撕逼!!!
至於中國,不知道會不會因為沒有希特勒所以失去了德國的援助,如果失去,也不知道抗戰會不會打得更慘。雖然感覺德國軍械對常凱申這種把電話建在連上的軍隊來說只是一個吉祥物。。。
但是,只要美國人參戰,就能抱上大腿了,而且最好在蘇聯干涉之前。
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反正也不可能重來,什麼都有可能
不過事後來看,即便沒有希特勒,再來一場歐洲大戰發展為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也是很高的
凡爾賽條約對於德國太苛刻,但還沒苛刻到讓德國永世不得翻身的地步,所以備受屈辱的德國恢復元氣後想翻本是很自然的
法國元帥、協約國總司令福煦就說過,這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的休戰。1919~1939,正好二十年。
這是否定希特勒的特殊性,歷史大勢與英雄人物在推動歷史進程的過程里,各有發揮餘地,以一方面否定另一方面都不是科學的態度。
這主義那主義的好處是理清思路,壞處是被概念牽了鼻子一戰是悲劇,二戰是宿命
二戰只是一戰的延續,是一場經過中場休息的下半場比賽。
泰勒的《二戰根源》一書問世。他在這本三百頁的著作中集中說明兩個問題:一、希特勒是戰爭罪犯全是神話;二、大不列顛和法蘭西在抵抗和綏靖政策間搖擺不定,從而引起了大戰爆發。這樣新奇的論斷經過英美修正派歷史學家的發揮和渲染,其中當然包括泰勒教授,進一步提出希特勒不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不能承擔發動戰爭的責任;英法容忍法西斯擴大侵略,背後得到美國的支持;英法美三國不能迴避擔負引起二戰爆發的責任。這種觀點很快得到西方當權人物的支持,受到德國右翼勢力的歡迎,如德國新納粹組織「帝國社」、「德國戰士報」就極力響應。因為這種觀點有利於為希特勒、德國法西斯翻案,有利於某些集團使世界局勢向右轉,有利於棍淆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的性質。他們指責紐倫堡作了錯誤的審判。毫不奇怪,泰勒這本書作為不列顛歷史著作的「最高成就」,受到英國上流社會聚居的格魯布街人士的竭誠歡迎,同時也遭到英美法正直歷史學家的反對。
題主的觀點最早來源於這個吧,不是罪魁禍首和所扮演的作用不能劃等號。
魏瑪共和國在歷史上是一個不存在共和黨人的共和國,德國在一戰後選擇共和制絕非民主意識的提高,而是由於帝制崩潰後對於西方政體無可奈何的效仿,一戰的失敗使得德國無法承受戰敗的經濟負擔。因此註定了這個封建的軍國主義德國在民主的道路上先天缺鈣。
凡爾賽合約規定德國陸軍10萬人,海軍1.5萬人,各種艦艇不超過36艘,空軍完全禁止存在。坦克、裝甲車、潛艇一律不許生產。如此規模兵力連平息一場國內動亂都很難,除此之外,萊茵河以西由協約國佔領十五年,萊茵河以東50公里為軍事真空區。另外,凡爾賽合約使德國領土損失1/8,12%的人口,16%的煤炭產地和50%的鋼鐵產地,戰爭賠款1329億金馬克,在國庫被掏空、資源被縮減情況下,試問,除了發動戰爭德國還有別的出路嗎?
三十年代,由經濟危機引起的激烈的經濟戰,不僅加劇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造成了國際局勢的緊張和動蕩,而且導致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分裂:統一的世界市場瓦解為關稅壁壘牆垣內的集團市場,世界金融被排他性金融集團所割裂,幾大經濟集團各自雄踞一方。在這種衝突,動蕩與分化之中,帝國主義力量重新組合,市場、貨幣、經濟集團的對立逐漸演變為兩大帝國主義陣營的對峙。英法美是即得利益者,是所謂「有」(theHvaes)的國家。英法擁有的廣大的殖民地和美國具有的雄厚的經濟實力,使它們有條件通過有效的經濟手段調節遭到嚴重破壞的經濟,緩和危機,因而熱衷於經濟兼并、和平分割,成為維持現狀派;而德意日屬於所謂「無」(theHvae一nots)的國家,雖然經濟實力在一戰後有所恢復和發展,但其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遠不如英法美,在經濟戰中難以與之抗衡,因而主張以武力重分世界。他們是打破現狀派,即企圖通過戰爭獲取它們垂涎已久的世界霸權.為了實現這一迷夢,德意日結成了軸心國集團,而英法美,面對共同的凱靚者的挑戰,也逐步摒棄前嫌聯合起來.兩大對立的帝國主義集團的形成及其尖銳衝突,奏響了帝國主義大戰即將揭幕的喧囂不寧的序曲。所以斯大林說:「爭奪國外市場的加劇,自由貿易最後一點殘餘的消滅,禁止進口的關稅,商業戰爭、外匯戰爭、傾銷政策以及其他許多在經濟政策上表現出極端民族主義的類似措施使各國之間的關係極端尖禪化,給軍事衝突造成了條件。
危機的打擊下,德國工業生產下降40.6%,失業人數達800萬,農產品價格暴跌。,大批小農破產,對外貿易嚴重衰退。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32.9%,銀行倒閉,農業破產,1931年發生了駭人聽聞的「豐收飢謹」,深刻的經濟危機極大地激化了德日兩國的階級鬥爭.在這種嚴重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動蕩面前,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軟弱無力,統治搖搖欲墜,壟斷資產階級感到必須採取非常手段,穩定國內統治。同時,在危機所加劇的國際競爭中,德日由於其相對不足的經濟實力和處於劣勢的國際地位,難以與英法美抗衡,也需要通過發動侵略戰爭,攫取穩定而廉價的原料產地和不受競爭干擾的壟斷市場.並以此作為擺脫國內經濟政治困境的途徑。於是,主張對內實行恐怖專政、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法西斯主義便成了德日壟斷資產階級的救命稻草。斯大林指出:對於法西斯的上台,「應當把它看做資產階級軟弱的表現,看做資產階級已經不能用國會制度和資產階級民主制的舊方法來實行統治,因而不得不在對內政策採用恐怖的管理方法的表現,看做資產階級再也不能和平的對外政策的基礎上找到擺脫現狀的出路,因而不得不採用戰爭政策的表現』,.可以說,正是1929一1933年的經濟危機促使德日壟斷資產階級選擇了法西斯專政。
不僅如此,危機還助長了法西斯勢力的惡性膨脹,為法西斯上台準備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在危機的陰履籠罩下,工人失業,農民破產,中小企業大批倒閉,國家職員、知識分子工資減少,生活拮据,所有中等以下的各階層群眾被拋進了無所依託的絕望的深淵。人們對現狀不滿,對政府、政黨失望,一切既存的信仰、觀念都發生了動搖。法西斯的蠱惑性宣傳於是乘虛而入,填補精神真空,讓人們把擺脫困境的希望寄托在帝國的對外擴張,喚取群眾對軍國主義的同情。德國法西斯更是利用德意志民族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和復仇主義心理,大肆宣揚極端民族主義,叫嚷奪取「生存空間』。
高中歷史告訴我們 二戰的爆發具有社會必然性
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有希特勒,才有了爆發,無論誰也不能否定,希特勒是個前無古人的統治者,前無古人,他比拿破崙要高個等級,他的能力幾乎逆天,沒有他,德國很難那麼快崛起,但他也是個前無古人的惡魔,蒙古人屠殺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野蠻人,和野蠻人無法講理,而希特勒是一個文明的紳士,他的屠殺更顯出他是個惡魔
我想說不要不把中國戰場,太平洋戰場不當二戰。
=
不過沒有元首,德國國防軍怕是沒有那麼大的膽子,歐洲戰場即使爆發,前期也只是發展到瓜分波蘭為止。然後法德對峙,蘇德對峙,拖下去蘇聯先動手的可能性很大。
法國沒有投降,那麼英法在地中海保持強大的海軍實力,非洲戰場基本上就沒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其實對德國是相當有利的。德奧合併,並且把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納入控制範圍,差不多可以說是重建了神羅。
元首浪費掉了德意志最大的一個歷史機會。沒有希特勒,蘇聯也計劃發動世界大戰
2005年,在慶祝蘇聯衛國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前夕,莫斯科首任民選市長波波夫在國內外發表關於衛國戰爭歷史真相的著作《1941─1945戰爭雜論》。
在距二戰爆發70年,莫斯科首任民選市長波波夫在他的《1941至1945戰爭雜論》在書中披露:其實是斯大林本人、蘇共本身導致的失利。是強制實行的集體化導致蘇聯農民破產、饑荒、日用品匱乏、生活緊張等等,國民壓抑,當然抵抗不住德軍的強力推進。
當時就全國來說,老百姓私下議論極多,德軍的進攻曾被一些人視為「擺脫專政、得到解放」的機會。蘇聯西部地區和波羅的海地區一些老百姓曾捧著鮮花歡迎德軍,這些都是官方史學界閉口不談的真實尷尬。
波波夫還披露,早在二十年代內戰結束後,蘇共立即著手準備發動「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大戰,打算用武力把共產主義推向歐洲和亞洲。
1941年蘇聯基本上準備好打一場大戰,當時紅軍已擁有二萬六千輛坦克、二萬架戰機、十二萬門火炮,實力超過德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德軍突然入侵蘇聯,並在十天內逼近心臟地區。
但蘇聯為何能扳回敗局?因為戰爭的性質變了。戰爭初期的1941年7月3日,斯大林發表講話稱抗戰「關係到蘇維埃國家的生死存亡」及「沙皇制度復辟」。到四個月後的11月6日,斯大林發表講話紀念十月革命,已不提戰爭的「階級性」,而大談抗戰的「民族性」,號召打倒妄想消滅俄羅斯民族的敵人。「這些人喪心病狂竟然號召消滅偉大的俄羅斯民族!」
亞洲戰場被你吃了?
二戰是一定會爆發的,重要的是誰讓它爆發。
以下選自新語絲網站
以下選自新語絲網站新語絲Xin Yu Si (New Threads) Home Page 丁不二方舟的文章《希特勒從天使到魔鬼的角色轉換》:從慕尼黑市中心沿著步道,來到伊薩爾河上的路德維希橋。這裡河道較寬,綠樹茵茵,流水潺潺,極為清靜。過橋走出不遠,有一座現代建築是當地的文化藝術中心,旁邊還有一家酒店。我因時間緊迫,草草看了幾眼,便匆匆折回。
這裡原來是一家啤酒館,名字音譯成中文非常拗口,叫「貝格勃勞凱勒」,意思是市民啤酒館。歷史上這種啤酒館不是簡單的小酒吧,更像多功能會所,集餐飲、娛樂、會議、集會於一身。德國人好喝啤酒,慕尼黑更以啤酒節聞名,類似的啤酒館很多。貝格勃勞凱勒一直存續到上世紀70年代,才被新建築替代。一些承載重大歷史事件的建築物,其實體的消失並不意味著在歷史中被湮沒。民族的傷疤不願常被揭開,故意漠視成為國家和民眾的選擇。在中國可以輕鬆討論希特勒、卐字標誌,甚至可以表示對第三帝國及德軍某些方面的欣賞。但是在德國卻不行,屬於禁忌,而且有法律風險。貝格勃勞凱勒是希特勒和納粹黨發跡的地方,在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場失敗的啤酒館政變。
希特勒(1889~1945)生於萊茵河河畔與德國巴伐利亞相鄰的奧地利城市布勞瑙。父親是一名海關官員,家境尚可。希特勒的學校生涯不正規也不連續,數學和自然成績很差。當展現出一些繪畫天賦後,他把自己的未來描繪成一位藝術家。為提升藝術修養,希特勒作畫、看書、聽歌劇、參觀博物館,雖然連續報考維也納的藝術學院未獲通過,但是卻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孤芳自賞的性格。父母去世後,希特勒在維也納依靠微薄的遺產、打零工和出售廉價的水彩畫為生,廣泛接觸社會各階層人物,參與政治話題的討論。他信仰日耳曼民族主義,了解到底層民眾生活的艱辛和訴求,痛感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尤其對善於經商的、夏洛克式的猶太人深惡痛絕。此時的希特勒即使是後人蔑稱的流浪漢,也有與眾不同之處。他有理想、有文化,眼光敏銳、勤學善辯,藝術思維中孕育著政治抱負。試問天下有幾個這種素質的流浪漢?而這種流浪漢肯定不限於只具備成為丐幫幫主的潛質。
德國,尤其是德國南部地區,和奧地利的歷史淵源造成兩國人民對區分國籍不太在意。1913年希特勒從維也納移居到慕尼黑,經常一頭扎進圖書館,苦讀大量哲學和政治書籍,思考各種社會問題。一戰爆發前,他曾被召回奧地利接受服兵役的身體檢查,結果體檢不合格。一戰爆發後,他憑藉一腔熱血,以奧地利公民的身份志願加入德軍參戰,表現英勇,兩次負傷,獲得過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對於一名陸軍下士來說,這是不容易做到的,因為這種獎章很少能授予普通士兵。希特勒將其視為畢生的最高榮譽,當權後在很多重要的公共場合都認真佩戴。希特勒盡到了一名普通士兵的責任,但是德國戰敗了。當他在養傷期間得知這一消息後,失聲痛哭。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希特勒決定投身政治。
1918年11月,德國爆發革命,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帝制和一戰都結束了,但國家卻處於混亂狀態。魏瑪共和國(1919~1933)的成立把國家從崩潰的邊緣拉了回來,維持鬆散的統一,德國也獲得了喘息的機會。然而戰敗國的苦果難以下咽,《凡爾賽條約》的沉重枷鎖令德國失去了往日的地位,海外殖民地喪失,巨額戰爭賠償,工商業發展受限,大批人員失業,通貨膨脹加劇。這片土地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悲慘的命運,空氣令人窒息,對於很多德國民眾而言,第二天可能就是世界末日。
1919年9月,希特勒以軍隊政治工作員的身份加入了人數寥寥的德國工人黨。1920年3月底希特勒退役後,專心致力於黨的建設,隨即更名該黨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又稱納粹黨。希特勒制定黨的綱領路線,設計黨旗、黨徽,創辦黨的機關報,到處發表演說,宣傳納粹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呼籲民眾要團結,不要對國家失去信心。他的工作卓有成效,黨的隊伍迅速擴大,並且建立了准軍事組織衝鋒隊。1921年擊敗黨內反對勢力後,希特勒自任黨的領袖,稱為「元首」。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率眾發起啤酒館暴動,希望將巴伐利亞州的首腦控制起來,以慕尼黑為中心建立政權,逐步取代魏瑪共和國,擺脫國家遭受奴役的現狀。無奈力量不足,政變失敗,希特勒和一群骨幹被判入獄。他們的行動飽含愛國因素,受到輿論同情,刑期得以減免。希特勒實際服刑8個月,在獄中口述了他的政治思想著作《我的奮鬥》。很多獄卒被他的行為所感動,因此成為納粹黨員。
為了幫助德國擺脫債務困境,以美國為主導,於1924年開始實施道威斯計劃,提供資金支持,德國經濟有所恢復。此後魏瑪共和國威信提高,納粹黨的發展因此進入停滯期。政變失敗也促使希特勒放棄了武裝奪權的想法,決定走議會選舉道路。
1929年10月美國爆發經濟危機,迅速殃及歐洲。德國再次遭受重創,經濟一落千丈,失業人數暴增。面對千載難逢的機遇,希特勒沒有奉行德國共產黨的單一工人路線,而是將資本家、公務員、工人、農民、舊王室貴族等多方的政治訴求加以整合,結果既獲得資金支持,又贏得選票,1930年納粹黨成為德國第二大黨。同時希特勒利用大蕭條造就的失業大軍,迅速擴大衝鋒隊隊伍,增強了納粹黨的武裝力量。1932年希特勒正式獲得德國國籍,隨後經過兩次國會選舉,納粹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並於1933年1月通過一系列政治交易後,希特勒被任命為總理。1934年8月,總統興登堡元帥去世,希特勒繼任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納粹黨全面掌控德國。
1933年11月,任德國總理的希特勒來到慕尼黑紀念啤酒館暴動十周年,受到群眾夾道歡迎。
希特勒不僅深諳凱恩斯經濟理論的精髓,而且堅定執行,上台後的多項措施帶領德國經濟迅速崛起,國家綜合實力日漸增長,逐漸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束縛,現代化的軍隊得以恢復。希特勒不是一個人在奮鬥,一群德國精英圍繞在他的周圍出謀劃策,並在各自的領域紛紛建功立業。一個強大的德國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再次誕生,重獲自由、尊嚴、信心。德國內部工業大發展,教育、科研、藝術等事業欣欣向榮。人們辛勤勞動,沒有失業、生活幸福,為個人、家庭、國家創造財富。大部分德國民眾為眼前的美景及對未來的憧憬歡欣鼓舞,傾力支持希特勒,容忍了他的獨裁統治。希特勒擁有苦行僧的意志和藝術家的氣質,生活儉樸,不講究吃穿,不嗜煙酒,不好女色,沒有裙帶關係,不貪污腐敗,既沒有英俊的外貌,也沒有偉岸的身軀。他不是來自政治世家,也不是職業軍人或商業巨子,依靠文筆,尤其是口才,更重要的是實幹,給德國帶來美好的現實和可能更美好的未來。他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凝聚德國人的力量,激發德國人的鬥志。他僅憑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不知疲倦地工作再工作,從草根一族成為當時公認的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即使現在,新納粹分子依然能輕鬆舉出很多希特勒對今日德國還發揮積極作用的貢獻,令人不容易否認。
這是希特勒嗎?誰都知道肯定和讚美希特勒等於頌揚邪惡、與魔鬼同行。難道魔鬼也曾經是天使?
這確實是某個時段的希特勒,具有作為一位偉大政治領袖的品質。他繼承了德國某些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形成的理論體系、政治綱領以及實踐活動,與工業文明中的各種因素結合,契合了德國一個發展階段的實際需要。如果在實施屠殺猶太人政策和二戰爆發之前希特勒突然離世,以上敘述和評價大致不錯,他的一些還沒有轉化成實際行動的言論也會被後人忽略。比照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實況,這樣的描述可能都太謙遜了。如何讓遭受重創的祖國重新崛起,擺脫戰爭失利的陰影,讓全體國民受益,希特勒領導的納粹政權是國際榜樣。例如,蔣介石政府曾經刻苦學習德國模式,不過沒有學好。除了國民黨天賦不足,另外的原因是兩國國情差異太大。當時希特勒的威望不僅限於國內,而且享譽世界,甚至在英國、美國,他的獨裁、反猶政策都有大批狂熱的支持者。當然反對他的人也不少,除了各種不滿,理解成出於嫉妒可能更為恰當,而不是後來的憤恨。
可惜只有死人才能蓋棺定論,活人就有變數。對希特勒此後的所作所為,任何先知先覺的推測,不管來自何方陣營,都有事後被誇大的可能,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果超出了當時全人類的思維極限。希特勒宣揚雅利安人種最優秀,推行種族滅絕政策,屠殺猶太人,犯下反人類罪。同時希特勒自信軍事實力最強大,為擴大德國的生存空間,建立世界新秩序,東西兩線作戰,造成戰火紛飛,生靈塗炭。尤其是進攻蘇聯,重複前人的錯誤,註定失敗。德國的救星把素以理性著稱的德國人民帶入深淵,也給世界人民帶來災難。要想讓他滅亡,必先讓他瘋狂。希特勒從此萬劫不復,以至於被評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大惡人。
對於希特勒個人來說,從執政到死亡共12年,其思想和行為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希特勒最初是天使,最終是魔鬼,但首先是人,也曾經是社會中呱呱墜地的嬰兒和熱血青年。德國傳統故事《浮士德》中,浮士德和魔鬼的靈魂交易是對現實的深刻暗喻。事後人們常常總結是被魔鬼矇騙利用,其實魔鬼本來就存在於人們的心靈深處。全人類都有魔鬼的遺傳基因,在制約方面人類已經取得進步,要完全根除,也許根本不可能。任何群體或個人,無限膨脹對自身的肯定和讚美,用謊言粉飾太平,用妄行滿足貪慾,自以為是的「最」優秀和「最」強大,結果都會讓自己變成恐怖的魔鬼,並且導致追悔莫及的「罪」。希特勒只是因為機緣巧合,在適宜的環境中瘋狂成長,變成了魔鬼之最。
廢墟之上,血腥過後,譴責罪惡並不難。不過深刻的教訓也在警醒後人,希特勒和納粹德國不是無中生有,更不是無事生非。
推薦閱讀:
※美國南北戰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單兵作戰能力最強的人是誰?
※製造運用於實戰的高達可行嗎?在現代戰爭中能發揮多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