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茶餐廳的魅力在哪?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城市發現·香港,更多香港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哈哈,看到大家都在介紹茶餐廳服務好,態度優質量高的時候。
我實在忍不住上來推薦一家香港地道的奇葩茶餐廳
在芸芸眾多香港食店之中,澳牛可算是相當特別的一間。如果有「最具香港特色餐廳選舉」的話,我必定投澳牛一票。澳牛極能體現香港文化,難怪有人說,未去過澳牛,不能算是到過香港。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只為了要在澳牛感受「香港精神」。澳牛的全男班侍應以「臭寸」(臭嘴態度差)聞名香港近廿年,當然並非浪得虛名。今時今日如此服務態度,全港只得LV女售貨員可與之齊名。「男澳牛,女LV」儼然是香港服務業的兩株奇葩。香港人向來牙尖嘴利,個個識得駁嘴駁舌,嘴上不饒人。澳牛侍應就是當中的表表者。點餐點得慢,侍應輕則黑面,重則出口催促(慢的定義是坐下三秒後)。
傳聞吳君如有次到澳牛進餐,當吃到炒蛋時驚為天人,忙問侍應如何炒得如此滑蛋﹖面對名人食客,澳牛侍應沒有趨炎附勢,倒是本著「臭寸之道」待客:「痴線﹗秘方點話得你聽﹖」(笨蛋,秘方怎麼能告訴你知道)敢對著名人食客鬧痴線,全香港恐怕只有澳牛。
曾有台灣旅客光顧後形容到澳牛進餐是「囚犯般的待遇,獄卒式的服務」,雖略嫌誇張,但不中亦不遠矣。「但求實際,不介意被奴役」,這才是澳牛最能體現香港精神的一點。所謂「好食就得,服務其次」,放諸香港社會則是「經濟繁榮就得,民主自由其次」。難怪香港人只懂得生存,不懂得生活。
不過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捱」,澳牛規矩廿年如一,受不了就不要來,它也不稀罕。澳牛門口旁邊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字畫,上書四個大字:「唯我獨尊」,人人付款時只要抬頭一望都能清楚看到。店方既已大方表示「唯我獨尊」,那就不必再多說什麼了。
光顧澳洲牛奶公司備忘
1. 早餐快餐常餐,進餐廳前請先行決定
2. 點食物時一定要配合夥計落單程序: 通粉 /意粉 > 多士/方包 > 煎蛋 /炒蛋 &> 吃完所有食物才點飲品
3. 千萬不要問有沒有爹牛意,是死罪來的
4. 和搭枱的食客一定要 "守望相助 ",不可要求伙計協助整理枱面
5. 進餐一定要先吃完一碟再吃另一碟, 避免伙計以為你已經吃完想收走你的碗
如閣下生性猶疑不決,建議不好光顧澳洲牛奶公司 ,因為鐵定捱罵。
如閣下有一嚐鐵窗生涯的幻想, 澳洲牛奶公司的伙計可以為你提供獄卒式服務。
以下為一段為伙計與新來報到食客對話的節錄:
伙 : 你兩個 ,企係呢到等。你兩個,直行入去有位 ,行快啲爽手…..
伙 : 食啲咩? (兩秒後 ) 早餐快餐常餐,哥仔駛唔駃諗咁耐呀 ~
食 : 咁我要快餐啦 …..
伙 : 講!
食 : 通粉
伙 : (一邊飛快落單 ) 講!
食 : 多士炒蛋
伙 : (繼續落單 ) 講!
食 : 凍奶茶
伙 : (一分鐘後)邊個要叉燒通 ,舉手!
伙 : (一秒後有人舉手)舉快啲呀嘛 ~ (接著將叉燒通放到桌上)
(剛吃完通粉)
伙 : 食完未 ?
食 : 食 …食完 (碗碟即收 )
食 : 我 …我杯野飲可唔可以帶走呀?
伙 : 咁即係要外賣杯啦,早出聲嘛 ~ 10號外賣吉杯一個~
食 : 埋單唔該
伙 : 10號埋~ (指著兩個等位的人 ) 你兩個入黎坐低!
如不想遇到同等待遇,請緊記上述五點。
某年,在香港看完台慶頒獎,到市區已經是凌晨3點,海風吹得胃疼,急需吃東西,計程車拉到銅鑼灣(應該是),赫然發現整條街上,就像晚上八點鐘的北京一樣燈 火 通 明!隨便找個茶餐廳,推門進去,好 多 人!
當時的我真像鄉下人一樣,獃獃望著這些凌晨三點鐘不睡覺、在茶餐廳悠閑坐著喝茶聊天吃東西就像是在吃早茶的人們……
天堂啊……從此徹底愛上,不能自拔。
茶餐廳的魅力就在於能 直觀地感受到城市文明的縫隙與疏離。
一般說來,茶餐廳只有開在城市核心區你才有一種舒服和愜意的感覺。以我去過的某一家茶餐廳為例,位於廟街附近的美都茶室,知名度相當高。
網上圖片搜一搜:
這個位於極度城市核心區的茶餐廳(九龍核心區),從建築風格和室內裝修看,都是一種落後於周遭城市進化速度的感覺,並且幾十年來拒絕裝修,可見一斑。
這個位於極度城市核心區的茶餐廳(九龍核心區),從建築風格和室內裝修看,都是一種落後於周遭城市進化速度的感覺,並且幾十年來拒絕裝修,可見一斑。坐在這個裡面,能明顯感受到一種對於異化和高速迭代為特徵的城市文化的一種抵制與逃離。對於現代人來說,休息和喘口氣,並且偶爾放鬆一下的心理需求是必須的,但是同時又能不脫離城市,可謂最佳。
茶餐廳的親民與環境風格,都體現了這一特點:濃郁的休閑與滿足感。
我曾說,香港本質上是高度發達的嶺南農商文明的底子加上一個英國城市管理的殼子,茶餐廳無疑為前者的典範。
菠蘿包!!!~(長文多圖mia~)
雖然是個閩南人,但我是一個深受廣東飲食習慣「毒害」的人。茶餐廳之於我,有好多說不清理不明的情愫,就是很親切很喜歡,喜歡到想到要去吃茶餐廳就會手~舞~足~蹈~。
一個人剛來上海生活的那一年,樂趣就去找好的茶餐廳,以及他們的菠蘿包。遊盪了香港和深圳廣州的茶餐廳,在上海想吃到一家好一點的茶餐廳就基本成了奢望。
很多人都說一個茶餐廳好壞的判斷標準,在於奶茶和菠蘿包,我是很同意的。
也許每個茶餐廳的菜品recipe都不一樣,但例如牛河啊,燒味呀,西多士啊,三明治啊,意粉呀,就算知道很好味,上菜的時候我也不會有什麼特殊期待。但是菠蘿包就不一樣,他的成色,形狀,溫度,大小,餅乾部分的脆度,甚至上菜的方式(阿勒?難道不是端上來就好了嗎!!),每一家店或多或少都會給我期待。【也許隱隱有點職業病】
菠蘿包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存在,它管飽,它還美。它有金黃誘人的色澤,有兩種以上的口感,脆脆軟軟,它忠實又百搭,有不多不少不咸不膩剛剛合適的黃油切片,還有一種市井廉價但是貼心親民的溫柔。
雖然菠蘿包是茶餐廳菜單上非常便宜低調的菜品,它寄於滿噹噹的餐桌一隅真心沒有存在感,但總覺得在這個包後面,寄託很多什麼別的情緒。
一等的認真餐廳,它的菠蘿包熱熱的,連盤子也是熱熱的。捧著盤子就覺得自己那個想吃好宵夜的小心情好像被店家關懷到了。有的會把黃油加好,到手掀開就看到黃油滲進麵包的組織里,一口咬下去有點黃油的鹹味和餅乾的甜。咬到一半,喝喝杏仁茶,拌兩口河粉毫無違和感,吃到後面,撕開麵包沾著咖喱魚蛋和牛腩的醬汁最後收官,好像又是少不了的。
但比起加好的,我更喜歡把麵包和黃油分開的餐廳,自己操作才能體會冰火菠蘿油這霸氣名字的快感(左邊sb...--)
港式菠蘿包的製作是加豬油的,曾經想在自己麵包房裡做港式菠蘿包來賣,訂了一整大桶豬油,後來全部廢棄了想想好心疼。豬油讓整個麵包的口感更厚實純粹,麵包組織和餅乾組織本身就有一種渾厚實在的感覺。
有些良心餐廳,還會在黃油下面墊上冰塊保證黃油的溫度。
在菠蘿包的判斷上,首先直觀是麵包的大小。直徑在10cm左右的菠蘿包是很合適的,太大的菠蘿包讓人覺得太重,而且茶餐廳的樂趣就是可以點很多很多嘛,一個下去就吃不下其他的還有什麼意思。(我在黑某園......)
再來是餅乾表面的厚度,麵包底子和餅乾殼子需要有個微妙的平衡...我自己做酥皮麵包,30g的麵糰對上20~25g左右的餅乾麵皮剛剛好,菠蘿包一口咬不完,掉下碎碎的餅乾屑是極好的啊~由於在上海經常碰到咬下去就跟吃曲奇一樣的菠蘿包,所以碰到有好酥皮就會燦爛好久.........上圖的菠蘿包在美感上就可以打個高分,酥皮和麵糰很溫馨的結合在一起,像是一體的。
相比較,上面這位你這樣搞你確定不是在逗我?!因為麵包里還包裹了內餡,導致了下面麵糰軟塌塌的,失去了結實的彈牙感,以及可以稍稍質疑一下他們在麵包發酵上的miss。
另外,菠蘿包作為點心,現在有很多所謂的創新,包椰蓉,菠蘿,奶油,楓糖,酥皮也有各種味道,抹茶啊,巧克力啊,但心目中最最最好吃的基本標配還是加蛋菠蘿油,它簡直是逆天的存在。
熱菠蘿包+冰黃油+熱溏心蛋=九重天大滿足!!!!!!!!!
鬆軟的菠蘿包,略帶鹹味的黃油一邊吃一邊融化進麵糰里,用手壓壓緊加上一個爆漿溏心蛋,在大深夜的夜宵場狠狠撮一口,再吸一口冰奶茶~開心到眉毛都要飛掉了。
在我心目中,一個菜品能代表一種餐飲模式,那是非常難得的,但菠蘿包恰恰做到了這一點。
最簡單的食材卻給了人最溫暖的幸福感,這是菠蘿包給我的魅力無疑。
如果看過歐陽應霽的《香港味道》系列,就會發現,在歐陽應霽眼中,代表「香港味道」的餐廳,茶餐廳並不在多數。香港人「識飲識食」,做餐飲的自然也精益求精——愛喝早茶有茶室酒樓,喜歡市井鑊氣可選大排檔,正宗粵菜有各式海鮮酒家,燒味有燒臘專門店,滷水打冷有潮州飯店,諸如雲吞、牛腩、粥品、腸粉、避風塘炒蟹等美食亦各有各的「世家」。所以在香港期間,茶餐廳大多數時候並非我就餐的第一選擇。但,
為什麼偏偏茶餐廳成為了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符號?
難道就因為絲襪奶茶和菠蘿油?
其實比起「美食」,茶餐廳離「生活」更近——能夠近距離體驗香港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或許是茶餐廳的最大魅力。茶餐廳自然是多元文化融合、香港人靈活變通的產物: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由主營西式茶點發展而來的茶餐廳結合中式、南洋飲食文化,可謂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終也成為了最平民化的飲食場所。通俗點來說,如果將香港比喻為一座工廠,那麼茶餐廳就是它的飯堂,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工人」,都能在這找到適合自己的伙食。
因此,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茶餐廳首先是符合香港人的生活節奏的。它有固定的精細的餐品分類,根據特定的時間供應特定的餐品。除了常餐(全日供應的食物,菜單長期不變,以牛油方包、麵食、奄列為主)以外,分為早餐、午餐/快餐、下午茶餐和晚餐等時段,每個時段供應的食物都不一樣,比如碟頭飯通常只在午市供應,而特色炒菜則只有晚餐才會提供,且每天的選擇都不一樣——是不是感覺更像飯堂了?
所以在香港不同的時段去茶餐廳,既可以看到退休老頭施施然看報喝咖啡,也可以看到中學生三三兩兩下午茶吃炸薯條雞翼,當然看得最多的是上班族如流水線一般,用咖喱雞飯、星洲炒米或牛扒薯餐餵飽肚子,然後匆匆拍屁股走——所謂生活百態。
再者,打工仔,搵食啫,「求求其其(隨隨便便)又一餐」——多少香港人抱著這樣的想法走進茶餐廳。對於香港人而言,茶餐廳不必是品味美食的地方,但它必須是富有效率的。在茶餐廳,你感受不到周到體貼的服務,服務員的話語簡短直接,沒有半句廢話;如果是熟客,整個下單過程10秒內可以搞定。以茶餐廳就餐為場景,為了提高效率,甚至衍生出一套豐富的習語。比如說白飯不叫「白飯」,叫「靚仔」,而「靚女」指的是白粥;還有「加底」、「飛邊」、「行街」、「走青」、「106」……等等。如果第一次去香港的茶餐廳吃飯,你會覺得香港顧客在跟服務員打著各種暗號,點了比你面前的食物更好吃的東西。
當然,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同時,茶餐廳也在迎合著顧客的更高需求層次。比起大排檔,茶餐廳乾淨整潔的就餐環境,至少讓人感覺這頓飯是相對decent、proper的。
總而言之,許多外地人喜歡茶餐廳,不僅僅是因為它所提供的食物,更是因為它展現了香港人真實的生活狀態,某種程度亦代表著香港人生活方式的變遷——這也是為什麼不少人,包括香港人,依然執迷於唐樓格局、綠白格子地磚、鐵腳木椅紅坐墊式的,如同電影場景般的「原教旨式」茶餐廳。針對顧客的這種懷舊情結,不少內地新開的港式茶餐廳也採取了類似的裝修風格。
不過話說回來,以上所說的茶餐廳,特指位於香港的茶餐廳。複製到內地的茶餐廳,因為飲食習慣不同,不但在餐品菜單上,更在運作結構和服務流程上做了相應的本地化處理,自然也失去了原有的一部分魅力。
(圖片來自網路)
有日朋友到某茶餐廳吃午飯,他找了位置坐下後便對夥計說:「唔該咖喱雞飯。」
夥計回應道:「講英文!」
朋友頓時一呆,心想這裡是旺角而不是中環,茶餐廳竟然扮高級要客人用英文點菜?於是他無奈地用英語再說一遍:「Curry chicken with rice, Please!」
夥計瞪大眼,並且加重語氣跟他說:「我叫你講英文,即是A丶B丶C丶D,你要甚麽餐呀!」
-- 一個在香港廣泛流傳的段子 (大約在2013年出現)
補充說明:
正常情況下在茶餐廳還是直接說要什麽的, 但午飯時段客人較多, 茶餐廳可能已預先大量弄好菜單內其中幾個菜(一般是蓋澆飯)並以英文字母識別。 因此如果你叫其他東西那可能需要等待較長時間+佔了一個座位(對,午飯時段都要拼桌), 那茶餐廳便賺少了錢了。
對於生活在香港的人而言,茶餐廳(專指以茶餐廳/冰室/園等為名稱的食肆,特定品類的小店不在討論範圍)的最大魅力在於方便和便宜,無關味美。
尤其在工作日中午,茶餐廳為廣大工作者提供了經濟實惠/節省時間的餐飲選擇。我中午也時常叫茶餐廳的外賣,說實話大部分茶餐廳都做得極其粗糙,有時候簡直是食不下咽。(腸粉店/麵館/粥鋪等等不在此範圍內)。由於香港人普遍下班時間較遲,家中常常不開火,因此茶餐廳也為成為了居家必備的生活設施。但茶餐廳追求效率,以及低成本(地租佔比太大),對於食物質素和服務基本沒什麼追求。即便是一些原創某些熱門小食的老店也未必做得好吃,譬如蘭香園的鴛鴦,永樂園的熱狗等等,吃的多是個名氣和情懷,這些單品比他們做得好的餐廳多得很。
再說服務態度和環境。這幾年而言,此類小食肆幾乎成了「服務差」的代名詞,有時不僅無服務,甚而態度還很惡劣。環境自然更無追求,地小逼仄,與人拼桌是常態。
不過對於九十年代以前的香港普通民眾而言,茶餐廳作為中西結合的食肆,曾經是有美好的記憶的。譬如第一次吃鐵板扒,第一次是所謂的西餐等等的經歷往往是在一些茶餐廳。因此上,情懷是街坊生意的另一個基礎(方便快捷,經濟實惠是第一基礎)。
我的建議是,若非貪求快捷或想體驗市井風情,來港旅遊,茶餐廳擇一二體驗即可。香港作為美食之都的魅力絕不在茶餐廳。多種多樣的高水平餐廳才是香港美食的精華所在。
最後一個小廣告...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走走吃吃
裡面有專門的 香港餐廳注釋 小欄目,可供參考喲~
市井氣 歲月感
講「魅力」就是講它吸引人的那些點,這種引力是很私密和個人的,同一個點可能會吸引到你,而不會吸引到他,所以我來說說港式茶餐廳吸引我的點好了。
1.文化。是滴,一點也沒有上綱上線。作為一個從四川長大的小夥子,我表示在四川從不會在下午3點這個時間在某餐廳看到一個白髮後梳的老頭子聚精會神地捧著一本英文小說看一會兒又翻出報紙來看一會兒,並且桌上放著一杯奶茶,一包萬寶路。
在四川的話,場景應該是幾個老頭兒在路邊茶館的樹蔭下,喝著素茶或者花茶,抽著雲南雲煙或者玉溪,要不就是四川嬌子,打著鬥地主或者手搓麻。
這兩種文化深深的差別就好像萬寶路和雲煙的差別,生煙也好烤煙也罷,兩種味道都別有一番風味。而剛來廣東不久的我,在茶餐廳一邊胡吃海塞一邊聽著電視上本港台主播一口機槍掃射(我特么完全不知你在說神馬呀!)一樣的粵語,對這個點有種奇特而愉悅的新鮮感。
我第一次在茶餐廳光看菜單的時間都喝了兩杯熱水,看到一個想吃的繼續往後看又忘了前面的......菜品豐富,每種都想試一試啊可是又吃不完,選擇困難。可中可西還可以混搭,適合多人吃也適合單人吃,並且價格相對平易近人,分量足夠。我點個牛扒套餐,也就40塊多點,一碗湯一杯飲料一片牛扒一碗意粉,吃得我出了餐廳門就走路困難,心裡還想:我了個去讓我這半天才看完一遍菜單,總有一天我特么把你菜單上東西吃個遍。
3.奶茶
對於我這種從小被校門口一塊錢一杯的拿奶茶粉沖的珍珠奶茶糟蹋過的人來說,一杯用紅茶加黑白淡奶調出來的奶茶,簡直是就沁人心脾。光就這一點就足夠吸引我了。
茶餐廳的魅力我認為在於其是"殖民地的烙印",是香港經濟,中西文化發展的產物。
如"常餐"其實就是來源英式"all day breakfast",茶餐廳事實上是來源於西式餐廳。
早期在殖民統治下,香港在各層各面都受到西式的影響,加上崇洋心理雙重影響,飲食方面當然也西化,開始流行「歎西茶」(喝咖啡),但早期西餐廳不但收費昂貴,而且不太歡迎華人。如是,冰室開始出現。
(圖片來自WIKI)
提供廉價的仿西式食物,咖啡、奶茶、紅豆冰,三明治、吐司,麵包等。早期的冰室都是沒有明火的,但會自己做麵包。而同樣在西式飲食的影響,一些華人開的西式餐廳也開始出現,而主要是西式扒房。而兩者當時的主要對象是華人中的中層。
(圖片來自openrice)
(圖片來自openrice)
(圖片來自openrice)
上圖位於太子的金鳳大餐廳(不是金鳳茶餐廳),我小時候跟媽媽來吃過一次,當時覺得好高檔,因為又有餐包,又有西湯(小時候太窮),我想當時的華人普通百姓也會有同感。一個月前我去了另一家位於西環的舊式港式西餐:森美餐廳(近香港大學)(圖片來自openrice)
(圖片來自openrice)
這家四十多年的老咨牆上貼滿了報導,其中我看到是"傳統聖誕大餐"。在當時港式西餐廳也是走偏高檔的路線。雖然網上大多數資料都說餐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但我認為港式西餐廳也是不可忽略的來源。
在我看來正是因為七八十年代,香港不少人開始富裕起來,同時社會愈來愈開放,華人與西人之間的隔格減少,造成不少收入不錯的港人開始去真正的西餐廳消費,而不是去港式的山寨版。由於客流的減少,冷室與港式西餐廳被迫"向下流",改變服務對象,平民化,漸漸變成茶餐廳。
而由於平民未必像中產那樣接受西式飲食,茶餐廳漸漸加入中式食品,油器(油條一類)等。早期大量上海,淅江一代的商人來港,但由於他們都是比較富裕的一群,加上他們本身就頗受西化影響,所以上海菜在香港一直受中產所歡迎,而比較少融入平民茶餐廳中。而由於大量褔建,潮州人來港,而他們很多是身無分物地來,所以他們的食品比較融入平民餐廳。
港式茶餐廳我們可以說是西式餐廳在經山寨化,平民化,中式化後的特殊產物。所以吃港式茶餐廳,不是單是吃味道,而是在吃文化,在吃歷史。殖民地情意結和知名店家,排名靠前的答案都非常好,就不多說了。
但是就問題本身——茶餐廳的魅力——而言,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簡單、快速、平價,以及最最重要的——可以一個人吃而不尷尬!貨真價實。
傳張圖,
這是香港很簡單的一家米其林一星茶餐廳。一份鮮蝦雲吞面,一份紅豆糕。
面很細但很有彈性,下面是雲吞,每個雲吞都包著一個蝦仁。湯很鮮,每一口都需要慢慢品,很好吃。這份雲吞面多少錢?
只要39港幣~
只要39,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人生極低落的一個時期,年底有個工作,拿了幾天酬勞去了香港。
那天好像很是糟糕,也沒什麼理由的,在幾趟不同線路的丁丁車之間來回地坐,穿短袖的長裙圍黑色的羊毛大圍巾。
車到上環了吧,大家都下了,我也怔怔下車,站在路邊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那兒附近有個印章街,大家都是小小的攤車,人坐在裡面,大多很瘦,有些生意好的就埋頭刻章,攤車之間過道極窄,金髮碧眼者居多。我從那條街走過去,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個方向,迎面是很濃重的海產品的氣味,大批拖著海貨的平板車與講話大聲的男人走過走去。
我走到一個小廣場,三角廣場,很累了,非常非常累了,抬腳進了一個餐廳。
很木然地,選了菠蘿包和凍奶茶。夥計是個年紀很大的老先生,很瘦,戴著眼鏡,他喊了堂之後靠在收銀台那兒,就在我對面站著盯著我。餐台備好餐他一手一樣端到我面前,突然笑了笑用普通話跟我說:你不開心啊?
我笑了笑說沒有。
埋頭吃口感不怎麼好的菠蘿包,奶茶似乎也不夠醇滑。
他又走過來,說:你不開心就飲多杯凍檸茶嘍?
我笑了笑說也好謝謝
他說:飲多一杯就好了,不開心,飲多一杯就好了。
沒來由地,他贈了我一杯凍檸茶,我說不必我自己付錢,他笑笑:飲多一杯就開心,我都請你喝了。
我喝完凍檸茶並沒有立刻就開心起來,道謝出門,左看右看很久,他跟出來往右指說:地鐵在那邊,開心點返家。
我再道謝一次,朝地鐵站走去。
我那次住在灣仔附近的紅茶館,坐在地鐵里,哭了很久。
哭完之後,就開心多了。
不可否認的是,港式茶餐廳一直以一種親民,大眾化的姿態出現。散漫不拘的裝修,不修邊幅的兼職夥計以及平民化的餐飲使其散發著濃重的生活氣息。相比高端餐廳豪華裝修加上禮儀並重的服務,茶餐廳不會讓顧客有拘束感。而相比更低定位的路邊攤和蒼蠅館子,茶餐廳的餐食至少在用料和衛生上能有相當好的保證。
香港人的適應性其實很強,漸漸在戰後興起的冰室中加入本土的餐食內容,中西結合的餐品也很好地反應了港澳地區的文化特點。很多的茶餐廳都會有自己的絕活。要不是古法竹升的壓面,要不是極度美味卻很便宜的菠蘿油,也可以是專註於燉好一鍋坑腩。你大可在飽餐掉一個柱侯牛腩飯套餐,喝完一碗老火靚湯後,再點上一個冰油菠蘿把九分飽的肚子撐到十一分飽。若工薪一族,一個超值套餐、每日例牌甚至一碗碟頭飯就夠你果腹。朋友小聚,也可炒兩個菜,開幾瓶啤酒。只要不大聲喧嘩,夥計也不會干擾你們推杯換盞。酒興上來,你大可捲起褲管把腿擱在椅子上。這種隨性而自然的市井氣息,就算一個平日正襟危坐的頂層人士也會心有嚮往。
對於在粵港澳生活過的人,或者是長期看TVB坐出痔瘡的孩子們來說,港式茶餐廳里的每一個符號都很熟悉,甚至於充滿回憶。我很懷念那時候的澳門茶餐廳還沒普遍禁煙,許多的友情,也都揮灑在那無所事事的歲月里。
「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香港五胡雜居,有飯吃。」馮唐在《香港飯沒有局》一文中這樣寫道。
夏日的傍晚,放工後換上人字拖遊盪在香港的街頭。餓了隨便鑽進路邊一家茶餐廳,叫上一份叉燒飯,加幾蚊再來一杯凍檸茶,有種簡單粗暴的快感。
香港人吃飯講究,即便在街邊的小店裡點餐也有門道。「唔該一份A餐,要太陽蛋,凍檸茶走冰少甜(不要冰,少糖)。另外一份C餐,走青(不要蔥),加一個靚仔(白飯)。」聽著搭台的香港人熟練地報出一長串點單要求,你被撲面而來的霸氣給震懾到甚至忘了嚼嘴裡的叉燒。
事實上,這個情況我在南京的一家必勝客吃早餐的時候也遇到過。
「吐司要全麥的還是白的?」
「要黃油還是草莓醬?」
「雞蛋要煎的還是炒的?」
「要薯棒還是沙拉杯?」
「要培根還是早餐腸還是火腿?」
「飲料要咖啡還是茶?」
我累覺不愛:「點完了嗎?」
「咖啡要哪一種?」
選擇恐懼症強迫療法。
論香港茶餐廳的宣傳,其中翹楚是大快活。大家樂和大快活,香港連鎖茶餐廳雙雄,門店數量甚至和7-Eleven便利店有的一拼。
有段時間大快活出了本土情懷的系列廣告,「飛邊」「加底」「走冰」等字樣貼在門口的餐牌上,直叫外地遊客看得一臉懵逼。而且至今為止我都沒有搞明白,為什麼大家樂的英文名是法文,找時間可以細細考究一下。
記得有次同外國朋友碰頭,本來說約在大家樂門口,結果愣是沒想起來名字是什麼,總不能說是「We"re happy」吧?就好像跑去美國玩,問自由女神像在哪裡時候說出「I want to the free woman!」一樣,分分鐘把你銬起來信不信。不過香港確實有個地方叫Happy Valley(跑馬地),總不能說我們去歡樂谷吧。
茶餐廳夥計的迷之手書也是堪稱香港一絕,能夠與之一較高下的只有內地醫生寫的病例。在這個落單紙面前,什麼「C0T」(凍檸茶)、「206」(熱檸樂,粵語發音相近)、乃T(奶茶)都只能靠邊站。
甚至有些店家的機打發票也繼承了縮寫這一傳統美德,比如現在我再回頭看當年這張照片的時候,完全想不起來點的「干亦公」是個什麼鬼。最後凍薏米水的備註還順帶賣了個萌,不知道是不是收銀機按鍵卡住了。
茶餐廳的魅力到底在哪?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接地氣」。早年香港只有餐室提供西式食物,收費昂貴。二戰後,香港人受西式飲食風俗影響日甚,冰室開始提供廉價的仿西式食物。後來隨著提供的食品種類的增加,冰室開始結合西菜館和餐室的模式,這才逐漸演變成為今天的茶餐廳。
電影《桃姐》里就有這麼一段對白,夥計的不耐煩,食客的熱心腸,還有上面提到的點單的門道,一來一去的對話中香港市井的氣息就出來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劉德華:有位子嗎?
夥計:隨便坐。
(找位子)
食客:婆婆,這裡有位子。(讓出自己的位子去與別人搭台)
劉德華:唔該!
夥計:吃什麼啊?
劉德華:有什麼魚?
夥計:桂花,鱸魚,鯧魚。
劉德華:有鱺魚嗎?
夥計:桂花,鱸魚,鯧魚。要什麼?
劉德華(懵逼3秒鐘):桂花吧。燙一個青菜,不要油,不要鹽,不要蚝油。
夥計:全部都不要是吧?(離開)
劉德華:喂!一碗白飯。
夥計:兩個人,一碗白飯?
劉德華:不行嗎?
這種體會在來到香港之後體會更深,就好像《變形金剛4》上映的時候,走齣電影院不忘到維港邊上遠眺一眼灣仔會展中心還在不在一樣。在一個城市生活久了,這裡的街道餐廳、一草一木便不再是死物,出遠門歸來就算是聽到紅綠燈的聲音都備感親切。
下次你問我喜歡香港什麼的時候,我想我會說:「叉燒飯和凍檸茶。」
-----------------------------------------------------------------------------
首發於我的公眾號妄想代理人(ID:paranoiagent),歡迎訂閱:)
唔該一份海南雞飯,走雞
http://weixin.qq.com/r/PDqLkz3Ev2DArXnw928u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作為一個身在北京,對港式茶餐廳概念停留在日昌餐館的人,我認為其魅力有三點:
第一,口味咸甜香,穩定不出格。大部分餐館都有一些讓人感覺要麼有點酸,要麼特別辣,在桌上不知道該不該動筷子,吃了不爽,不吃浪費的菜。而茶餐廳的菜,即使沒點過,我也有自信口味是在預期範圍內,是可以理解和控制的。點一道新菜,我知道肯定不會難吃。
第二,量有保證。既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菜量都在範圍內,方便按人頭和飯量點菜。而且日昌的菜大都有大份小份之分,不知道這是不是港式茶餐廳的傳統。
第三,品質控制穩定。不同地方的同一道菜,口味可能大相徑庭,這邊的魚香肉絲太辣,那邊的宮爆雞丁沒有甜味。但是哪個地方的避風塘炸蝦、滑蛋牛肉、煲仔飯的口味都永遠是在那個區間,雖有高下,但無本質不同。這和第一點是有關的。
去別的餐館吃飯,無論是點菜還是吃菜都有一種「嘗鮮」的味道,要麼不錯要麼難吃,而茶餐廳則永遠是那麼穩定和值得信任,頗有「小三」和「正室」的感覺。
再比喻的話,對我來說,日昌這樣的茶餐廳就是蘋果的產品,永遠都是最為穩妥和相對信任的選擇。雖然偶爾會試試Surface,有驚喜也有失望,但是心中永遠記掛著air和iPad。
上次去一個做潮汕、廣東小吃的路邊小餐館吃飯,牆上貼了一張紙,上書「禁止帶麻辣燙、肉串、鹵煮火燒、炒肝入內食用」,因為外面就是賣這些東西的大排檔,雖然我也愛吃這些食物,但是看到這話真的有種好像回家一樣的感動。
和連鎖快餐一樣穩定,口味種類花樣又遠比快餐豐富,沒有酒樓飯店那種儀式感,又沒有在大街上吃麻小羊肉串的街頭范,只有生活在奔波中,找一處好吃的地方的踏實感,坐下來慢慢吃慢慢聊,這是我認為的港式茶餐廳最大的魅力。我是一個業餘的攝影愛好者。坐標廣州,隔2~3個月去一次香港。
很喜歡香港的茶餐廳,滯留香港的時候一天吃6頓。但在廣州或者北京上學的時候,我幾乎不會主動想起要去吃香港茶餐廳。
對於我來說:港式茶餐廳最有魄力的一定是懷舊的古早味和鮮活的市井氣息啦~!
推薦幾家我念念不忘的香港茶餐廳list。所有圖片都是用FM2膠片。轉載請註明~
1.美都餐室每次去香港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我就會去吃美都。好幾十年的老茶餐廳,還是當年的懷舊裝修風格。綠窗戶大吊扇都是最愛。3月份來這裡吃飯遇到了鄭佩佩。那時候花兒與少年剛播完不久,她戴著墨鏡來找老闆聊天,人很瘦很精神。
2.蘭芳園
坐標在中環。是絲襪奶茶的創始店。非常的擁擠熱鬧。絲襪奶茶西多士成標配人手一份。
3.瑞記奶茶
在上環市政大廈,乘扶手電筒梯上二樓,經過一箱箱開封或未開封的水果、蔬菜,繞過地上還在淌水的塑料管,到達瑞記咖啡。這裡的奶茶是裝在汽水瓶子里的,西多士也很正點,裹蛋技術不錯。咖啡稱皇,奶茶稱霸。
4. 冰室。
具體名字我忘記了。坐標是在中環。
港式茶餐廳,一定要有個講得做得落手落腳的老闆或老闆娘,幾個奀挑鬼命但是快手快腳挑通眼眉的夥計,這是根本,也是最大特色。從這個角度看,大陸並沒有一間真正的港式茶餐廳。
這個題目聽《我愛茶餐廳》這個歌就可以啦!!!!
當年在計程車上聽到,巨有feel啊,謝安琪唱的很好聽,嗯。
我愛茶餐廳(粵)
詞曲編曲 周博賢
監製 周博賢 小池石良
演唱 謝安琪星洲炒米古法蒸青斑
西冷扒叉雞飯
齋啡檸水鮮奶滾水蛋
款式相當廣泛
令我驚嘆實太璀璨
若怕分散亦有套餐
相差咫尺都有好幾間
想位真好辦
不需超額消費可一餐
兼且水準不爛
實要稱讚絕無偷懶
做夠七晚夜半也未閂我愛你個性樸素平民化
會教顧客暢快滿意如歸家
牛油餐包再配以百年濃茶
令倦透的身軀也升華
你最可嘉再世爸媽英超西甲轉播深宵間
餐廳一一包辦
聽聽師傅講社會險奸
都可得益千萬
實太抵贊絕對不懶
未見不散夜半也落單我愛你個性樸素平民化
會教顧客暢快滿意如歸家
牛油餐包再配以百年濃茶
令倦透的身軀也升華
你最可嘉(用兩蚊做到)
(換凍飲太好)
(彈性高有著數)我愛你個性樸素平民化
會教顧客暢快滿意如歸家
牛油餐包再配以百年濃茶
令倦透的身軀也升華
港式餐廳流傳成為文化
陪同人群見證繁榮和低洼
豪情瀟洒氣慨似少年劉華
外貌帶點草根卻高雅
你最好打鬥志可嘉
一句講曬,方便就腳慳時間。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南華早報》爆料美國政府黑客攻擊中國及香港?
※新加坡在過去 10 年裡 GDP 趕超香港的原因是什麼?
※香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