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為什麼要頓服?

不管中藥西藥,好像都有頓服?


頓服是將指定劑量的藥物馬上服完的意思。

中醫里的頓服,一般是在患者體質尚可的緊急情況下使用,目的是迅速控制病情。

頓服最早見於《傷寒雜病論》,是指湯藥煎煮完成後將葯汁一次服用完。這裡說頓服是為了與「分溫再服(把葯湯分成兩份熱著喝)」和「分溫三服(把葯湯分成三份熱著喝)」等分成幾份,在不同時間服用不規定具體的用藥方法,依據病情變化做決定等服藥方法相區別。

這裡的頓字應當作立馬解。因為不用把葯分開,於是有人會誤會出「一次」的意思。

但是,服用一次並不等於頓服,因為在一些古醫書中,頓服有「及時」的意思。


————————————— 補充 ——————————————

《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記載:

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主之。

紅藍花酒方(疑非仲景方):紅藍花一兩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減半,頓服一半。未止再服。

這裡應該理解為:在婦人腹中血氣刺痛發作時,用一大升的酒煮一兩紅藍花,待液體量減至一半時,葯就熬好了。然後把熬好的葯分成兩份。其中一份用於本次治療,馬上服用。如果疼痛繼續,開始下一次治療。


古時候的醫家並沒有嚴格的術語規範,理解特定辭彙的含義須結合具體的語境。至於現代醫學的頓服,理解成一次服完應該也未可厚非吧?


【頓服】跟【藥物動力學】有關係???據鄙人所知,【頓服】的意思就是【只服用一次】!
舉個栗子:打蟲葯 「腸蟲清」(GSK出品),說明書上寫著「頓服1片」,意思是說普通蛔蟲的話吃一片就見效了(就一次呦~對!你沒有看錯~~)。
但藥店只整盒賣,營業員很少叮囑你,於是......


首先想說的是頓服: 西醫所說的「頓服」是一次性服用。若未說明單位時間內用藥量,則表示在一次服用後經過一段時間再酌情給葯。
-------
接下來我就大家可能關心餐服做個簡單的介紹:
第一點主要是為了提高患者的依存性,你想一想,假如醫生給你開了個處方,叫你早上起來一片,上午9點鐘一片,下午1點鐘1片,晚上5點鐘一片,晚上9點鐘一片,那你會怎麼想?所以通常是和所謂的「飯點」結合起來的,這是其一!
其二,為什麼要和飯點結合起來,也是有道理的,有些藥物對胃腸道有刺激性,所以不宜在空腹的時候服用,空腹的時候小小的藥物很容易被排空,來不及消化分解得到徹底吸收!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是,有些藥物是與患者用餐結合起來的,如不同種類的抗血糖藥物,也叫糖尿病藥物,有些就是飯前半個小時服用,如磺脲類降糖葯;有些是飯前5-20分鐘服用;有些是飯後服用,具體哪些可以網上查找!當然這也是和糖尿病有關的藥物的小小一方面而已。但是除了糖尿病藥物,我想應該還有其他藥物也是跟事物的存在與否有相關的吧(除了上面的胃排空)!
----------
這裡再補充下,一些服用方面的小常識:
吞服 不等於乾咽
一般說明書上的吞服是指用40℃-60℃溫開水送服,不應用茶水、牛奶、酒等送服,也不能幹吞;飯前服是指飯前30-60分鐘服;飯後服是指飯後30分鐘服;睡前服是指睡前15-30分鐘服。

嚼服 嚼碎服下

嚼服,這是說藥品一定要嚼碎服下,至於是否要喝水則不一定,視個人情況而定。

藥理、毒理 不等於很「毒」

很多人都看不懂這個專業術語,甚至看到「毒理」的字眼就特別緊張,其實藥品說明書上這一欄是為醫生準備的,患者只作一般了解即可。藥物毒理包括臨床藥理、體外實驗、動物實驗、致癌性、毒性作用等。另外,還有個常見的名詞為葯代動力學,它是研究藥物在體內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變化規律,市民也無需過多關注。

慎用 不等於禁用

這是很多人容易緊張的字眼,很多市民看到,以為這種葯孕婦和兒童不能用,其實不然。慎用,就是指使用該葯時要小心謹慎、注意觀察,特別是對嬰兒、12歲以下兒童、60歲以上老人、孕婦及心肝腎功能不良等患者,提出不同用藥要求。

一日一次 要在同一時間

每日一次是指每天應在同一時間服用。每日服用兩次是指早晚各一次,一般指早8時、晚8時。每日服用3次是指早、中、晚各1次,一般間隔8小時。


中藥有好多種服法,不是一概都是頓服。我開過幾次大承氣湯,每次要求病人不要頓服!不要頓服!!不要頓服!!!一定要每次一小口,隔15分鐘再喝第二口,並且一定要求他們大便一旦出來,剩下的葯馬上倒掉。

有一次治朋友的小孩,6歲,春節回老家胡吃海喝,結果6,7天沒大便,發高燒,上醫院吊針,上午退了下午又燒。我給他開了增液湯送大黃芒硝各2.5克(均打粉),千叮萬囑粉末要分三次吃,結果他媽媽沒聽,一次全給小孩吃下去了,結果大便是出來了,還拉了一整天肚子,差點把我嚇壞了。

還有一個我自己親身的案例。感冒冷戰,開麻黃湯,本來是應該一點一點喝,那天因為有事沒功夫等,就把一整劑一下子喝下去了,結果倒是退燒了,但由於出汗太多正氣虛了,到晚上有氣無力,食慾也沒了,喝了好多白粥才慢慢恢復。

總之,去看中醫一定要多嘴問一下醫生,葯要怎麼煲(有先煎後下,猛火中火文火的區別),葯要怎麼喝(或怎麼吃,特別有湯劑粉劑混合的情況)


中藥的話,我並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太清楚。
但是中成藥和西藥的道理應該是一樣。任何外來化學物質,包括我們自身生成的物質,都在體內經過代謝排泄,最終告別我們的人體。自身生成的物質用以新舊更替,外來的則用以排除有毒物質。大部分的中成藥或西藥都是外來的物質,給予一次後而不追加的話,那麼在特定時間內,就會代謝排泄出體外,直至痕量甚至沒有。為了描述不同劑量不同藥品的特定時間,我們用半衰期來描述藥物的代謝特徵,半衰期指的是人體代謝或排泄一半藥物的時間。
藥物要起到一定作用,就需要在人體達到一定濃度,這個濃度稱作治療濃度。我們體內藥物濃度一旦低於治療濃度,藥物就不再起到治療作用。一旦低於治療濃度,我們就可以補充所需劑量,以使濃度達到治療濃度以上。這就是西藥或中成藥頓服的基本原理。
但是這樣做的問題是可能波動會比較大,同時一頓要很高劑量才能達到所需要的穩態濃度(考慮到口服藥物的吸收效率並非都是很高,部分藥品甚至只有40%的吸收率),對於部分藥物來講,中毒濃度和治療濃度差異不大的話,這樣做就很有可能有風險。所以根據我們第一段和第二段介紹的簡單原理和部分葯代動力學和數學的複雜推算,頓服藥品的血葯濃度曲線可以繪製成如下的曲線。


不好意思,盜個圖,百度圖片的,大家勉強看一下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最後這個波浪式的曲線會到達一個平台期,維持一定的濃度,我們稱之為穩態濃度。從這個圖,我們可以看到兩點:第一個,口服藥品不可能像靜脈藥品一樣迅速起效,都是要等到兩次服藥之後,才有可能起效;第二個,如果我們要讓他快速起效,第一頓或第二頓就要起效,那麼第一次一定要吃很大劑量,這個劑量就叫做負荷劑量,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藥用法很複雜,第一天要吃2片,第二天就要吃1片的原因。
至於湯藥為什麼也要頓服,我想可能和中成藥、西藥的原理差不多。不過我們祖先並沒有意識到葯代動力學的原理,所以裡面是否有深層次的原因,也尚未可知,因此需要中藥的專業人士來解答。
非常感謝lz邀請回答問題,不知道我這樣講是否能夠解除您的疑慮。
——————————————以上是關於為什麼我們要多次服藥的原因——————————
看到下面的回復,我才發現,我自己寫的是跑題的……
so其實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但是一次服下……這個是跟服用劑量有關係吧,比如說這個葯一次應該吃1g,那麼片劑劑量一片僅為0.5g,那麼一次就應該服用2片,而不能分次使用。倘若分次使用就無法達到正常的治療濃度。但是你可以分兩口吃掉。所以這個問題我始終覺得lz問的是藥品為什麼要多次服用吧……現在西藥的處方上也很少用頓服這個術語了,一般使用多少片/次,多少次/日。


我想簡單的說就是為了發揮藥物最大的功效。


「頓服」不是每次都吃的意思,而是指在規定的單位時間裡把葯一次性服用完。比如:「一日3片頓服」,就是指一天的用藥量是3片,需要一次性服下。至於是空腹還是飯後吃,就要看藥物的性質了,不可一概而論。有些藥品對腸胃會有刺激,那麼通常在飯後服用,對腸胃的刺激會小一些。有些藥品需要在就餐時服用,還有些藥物空腹服用能達到最大效果,所以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和請教醫生。


說簡單點就是為了保證血葯濃度的穩定


頓服不一定意味著藥物是一次性奏效,很多緩釋劑可以讓藥物作用很長時間。

最常見的緩釋劑就是配合芬必得使用。無緩釋劑短時間奏效就是退燒藥,有緩釋劑長效作用就是止痛藥。

緩釋劑的科技其實是醫藥技術裡面非常重要的一環,強有效的緩釋劑可以大大簡化病人服藥的次數。曾經在加拿大看過病,醫生給我吃過一種葯,只用吃一次,藥效持續釋放三天左右,一周之後病就好了。同樣的病症,在國內基本上是每天三次,連續幾天這麼吃的。

至於為什麼要吃飯的時候服用,主要是因為很多藥物吃下去之後會對胃部有較強的刺激,飯後服用可以減緩這種刺激,使人不至於噁心反胃。


頓服,就是一次性服完。在藥物不過量、安全的前提下,能一次性能服完就不用分那麼多次了,免去了多次用藥的麻煩,也杜絕了忘記用藥的隱患。

這個詞語普及率不高,在藥品說明書偶爾會碰見。
設想一下:普通人第一次遇見這個詞,先是蒙了,然後會猜一下意思:每頓服用(我實在太聰明了,哇咔咔……)童鞋,不好意思你錯了。然後不小心過量用藥。嗚嗚。葯多吃是要命的啊。

還有好多詞語,「忌服」、「慎用」、「妊娠分級」、「乙類otc」…話說你知道真正含義嗎?…多麼需要科普呀……
目前有木有人專門搜集這些用藥術語,來提高大眾安全合理用藥呢?從此,吃藥沒煩惱,媽媽笑嘻嘻。

!!!我要提高「藥商」


喝中藥頓服是錯誤的!首先古代和現代中醫對藥物的配製和療效是真正的不明白的。比如中藥里有些藥物,對心臟,對血壓,對血糖,以及藥物混合後的毒性是不完全明白的。我自己做過實驗,一次配藥後試服,僅僅是幾小口,不一會感覺眩暈,後來查一下,原來藥物里有幾味葯有降血糖的作用。還有一次試喝紅參,也是感覺不適,結果到藥店去,他們乖乖退掉。這些藥物在資料里經驗上都是無毒的,那麼過去中醫配藥多數時候要加甘草合葯。但是甘草本身對治療疾病也有不適用的地方,所以我在葯里加糖,問題就解決了。當然我當時配的這個方劑有些葯的配用肯定是不對的。
我說明白了嗎?
中藥其實是不能隨便喝的,你至少還不了解給你開藥的醫生,他究竟有多少可靠的實踐經驗,不是嗎!他給你喝的葯他自己基本是從來不會喝的哦。
即使你相信中醫有本事,一定要喝也要先試喝,一點點的喝,一碗沒下腹感覺不對時好補救!盲喝一點都不好玩的!!


為了迅速控制病情所以-次過吃 ~?
或者想與-日兩次之類區分?


這樣才有效果,而且不能間斷,否則藥效結束又是從頭來過。。。


頓服 是一次性服用的意思。
比如200㎎頓服:就是200毫克的葯,一次服用完。相對應的是分次服用,就是總藥量可能相同 但是分幾次 服用完。
頓服的好處是 :一次吃光 防治分次服用可能會忘吃。劑量大效果好。當然在藥物臨床試驗的時候一定是選擇最小有效劑量的,所以安全性的問題還是得相信專業。


根據葯的用法用量不同,要求也不一樣,但大多口服藥,為了方便記憶而要求又是6~8小時口服一次呢?


舉個抗結核的例子
抗結核葯可以頓服
理由:結核桿菌又饞(能爭奪營養物質,得結核一般變瘦)又懶(長的慢)
所以一旦得了結核可以通過頓服,在短期之內提高有效劑量,殺死一部分結核桿菌,降低篩選抗藥細菌的可能性
另外我個人覺得也降低了副作用(抗結核葯副作用都是大大滴啊)


通過對身體的規律性刺激達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吃感冒藥刷到這條。
說起頓服,聯想到誤解為每頓飯服藥,細思極恐,周圍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誤解。
我弟弟小時候把止咳水當糖水喝……昏睡過去,只好送醫院,不過還好並無大礙。

所以,吃藥還是得有人可以問一下,或者動手查一查……

btw,感冒藥好像也是吃藥一周好,不吃七天好的那種吧……那我為什麼還要吃呢!煩!


躉服,一次服完的意思。頓服是常見的錯誤寫法。


推薦閱讀:

TAG:基礎醫學 | 中醫 | 醫藥 | 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