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木桶原理?
如問題所示 如何正確理解木桶原理呢
這是一個可以發揮想像力的問題。
在大家心目中,木桶原理大概是這樣的:
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
引申義:做一件事情有多成功,並不取決於它的長處有多強,而取決於短處有多弱。
推論:各項素質比較平均的人,更能成事,偏科的人,難以成事。
假如做一件事情需要 A、B、C、D、E 五個素質。
小宏的五個素質比較平均,於是,他的木桶是這樣的:每一個木板都不是特別高,但是高度都不低,且比較平均,所以他能裝的水還是挺多的。
每一個木板都不是特別高,但是高度都不低,且比較平均,所以他能裝的水還是挺多的。
小雲的五個素質不太平均,某幾項比較突出,但有幾項比較弱,根據木桶原理,他的木桶是這樣的:貌似裝不了多少水的樣子。
貌似裝不了多少水的樣子。
然而,真的裝不了那麼多水嗎?
真的裝不了那麼多水嗎?
裝不了那麼多水嗎?
那麼多水嗎?
多水嗎?
嗎?
也能裝很多水嘛!
也能裝很多水嘛!
所以,在我眼裡,所謂的木桶原理應該是這樣的:
- 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既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塊,也取決於桶壁上最長的木塊;(每一個因素都是有用的)
- 只要有一塊木板特別長,我們就可以通過傾斜木桶,來裝較多的水;(一招鮮,吃遍天)
- 如果我們要裝更多的水,則需要最長的木塊周圍幾根木塊也比較長;(以點帶面)
- 如果大部分木塊比較長,但有一根木塊特別短,對影響裝水量未必很大,但對裝水方式的影響比較大,我們要迴避那根短的木塊;(靈活規避短處)
- 有短板並不可怕,最怕的是處處有短板,這樣,無論怎麼傾斜木桶,水都會從某處流出;(長處附近,更需滅短處)
- 在木塊長度無法改變的時候,相近長度的木塊儘可能放在一起,長的和長的在一起,短的和短的在一起,長的和短的離得儘可能遠,這樣才能裝更多的水;(物盡其用)
…………
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原文鏈接,商業轉載請聯繫。
********************
3月21日 版權申明
據不完全統計,這個回答自 2015 年 2 月 9 日貼出後,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在微信公眾號中被轉載了至少 300 次,其中不署名的直接盜版佔一半以上。( @知乎小管家)
全部盜版此文的公眾號請參見:微信公眾號盜版查詢(本文的盜版)。
我已舉報部分不署名的全文轉載公眾號,但由於個人精力有限,無法一一舉報,所以希望大家有空的話,能幫助我一起舉報(發送郵件至 banquan@zhihu.com,貼上原文鏈接和違規的文章地址,注意不要誤舉報),在此我表示感謝。
在工業化時代,這個理論的確非常有效。但是在全球互聯網的時代,這個理論實際早已破產。
今天的公司實在沒有必要精通一切,如果財務不夠專業,可以聘用比自己更有優勢的會計師事務所;如果在人力資源上欠缺,可以聘用獵頭或者人力資源諮詢機構。市場、公關如果是短板,有大量的優秀廣告和宣傳公司為你度身定做;同樣的還有法律服務、戰略諮詢、員工心理服務……
當代的公司只需要有一塊足夠長的長板,以及一個有"完整的桶"的意識的管理者,就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補齊自己的短板。
所以今天的企業發展從短板原理,變成長板原理——當你把桶傾斜,你會發現能裝最多的水決定於你的長板(核心競爭力),而當你有了一塊長板,圍繞這塊長板展開布局,為你賺到利潤。如果你同時擁有系統化的思考,你就可以用合作、購買的方式,補足你其他的短板。
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戰略就是這樣:他們把所有的製作、渠道、發貨、物流全部外包,只保留市場部的寥寥幾個人運營百事可樂的品牌。僅僅做好品牌這個長板就好。
你今天喝到的青島啤酒,都來自你附近方圓100公里的啤酒廠,瓶子和蓋子來自另外一家專門做瓶蓋的廠家,而青島啤酒做的僅僅是拿出自己的配方,貼上自己的標籤。GOOGLE在2014年初宣布29.1億美金把摩托羅拉移動出售給聯想,出售一周,GOOGLE股價上漲8%,理由也基於長板理論--CEO佩奇解釋說:"這筆交易谷歌將精力投入到整個安卓生態系統的創新中,從而使全球智能手機用戶受惠。"翻譯成這裡的話就是:GOOGLE就是做系統的,我們買回來個手機公司回來補短板(硬體),現在發現不如專註我們擅長的長板(系統)更好。
偉大的公司也沒必要每塊板都強,而是把一塊板做到極致--淘寶做好了交易平台;小米做好了粉絲互動;新東方做好了精神建設;騰訊則抓住了幾乎8成的中國網民。
專業的細分讓我們無法補齊所有的短板,互聯網讓企業內外信息流通的速度,都讓合作的成本變得越來越低。這個時候,當一個工作做不好,你找到合作者的機會和成本都越來越小。
與其非得要花精力治癒自己的某些"頑疾",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現代很多經理人的工作方式,就是自己+助理+外腦+導師的工作方式。
所以在職業生涯發展中,最好的能力策略是:"一專多能零缺陷","一專"指讓自己有一項專長,非常非常強直至才幹;"多能"指有可能多儲備幾項能力可以搭配著使用;"零缺陷"指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讓自己的弱勢變得及格即可;而最需要避免的情況是"性情大於才情"--你有些小優勢,但是由於與你合作的成本太大,沒有人願意和你合作。
這與應對疾病的策略一樣--先讓自己別得快速致死的"急性病"(比如工作態度、誠信、合作能力、基本的綜合能力);然後和自己的"慢性病"和平共處,(比如某些方面的天賦與技能不足)專註發揮自己的優勢去。
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丘吉爾、羅斯福與林肯,都是著名的終生抑鬱症患者。林肯的抑鬱症甚至嚴重到在婚禮上臨時發作,落跑而無法正常結婚。但即使是抑鬱症發病的間隙,也足夠讓林肯發起南北戰爭、丘吉爾與羅斯福打贏二戰。喬布斯是個扭曲現實、怪癖和不近人情和挑剔苛刻的傢伙;周星馳是個出了名的壞脾氣和反覆無常的人;馬雲則以「忽悠」和「出爾反爾」著稱。對於企業,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知道自己的有長板,短板也需要其他人彌補,對於他們自己,他們則始終關注自己的優勢--這讓我們看到了偉大的林肯、堅強的羅斯福、永不妥協的丘吉爾、追求完美的喬布斯、搞笑的周星馳和幫助了千萬個生意人的馬雲。把白色一面發揮出來,就已經足夠。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長板選手是物理學家霍金。霍金1942年出生在英國劍橋,在21歲最自由的年齡患上肌肉萎縮症,一輩子被禁錮在輪椅上。43歲動的穿氣管手術讓他從此完全失去說話的能力,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通過敲擊一個按鍵,合成人工語音演講、寫作、一個一個字母的敲出《時間簡史》。他被認為是在世的最偉大科學家。普通人也許難以理解他物理學中的高度。但是從生涯來看,霍金擁有的僅僅是一個天才的大腦和三根手指,其他的每一個部分都比你我差太多太多,即使聚焦這樣的資源,也能撐起來一個偉大的生命。
盤點自己的2015,發現自己確實死於木桶原理,一味強調補短,導致自己一事無成;最後幾個月經過一段時間放空,才發現其實在碎片化的今天,眾包、眾籌、分包及互聯網思維下可以抓住機遇才是最重要的,用自己的長板,一點突破,這樣往往會發現新的藍海。
如果在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微信ID:whdkad),回復「創富」,即可查看超級實用的超級乾貨文章,保證讀完你的世界從此不一樣,絕不能錯過喔!
好久沒答題了,反對樓上答案以及百度百科對木桶原理的解釋。
很多人對木桶原理的理解是:並不是你的優勢決定了你的成就,而是你的短板決定了你的成就。他們認為木桶原理就是在告訴大家:不要偏科、各方面平均是最好的。
但是我想任何人一看到這句話都知道這根本是不靠譜的,因為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有的公司、個人就是靠專註地把一件事做好而取得的成功」。
而實際上木桶原理真正揭示的問題是:你的成功取決於你能否突破關鍵限制因素。
「關鍵限制因素」是指限制你進一步向前完成目標的關鍵因素。如果這些因素不解除,那麼在其他方面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勞無功。
比如,在一小片土地上種植農作物,可能需要:
陽光
空氣
水
氮磷鉀等元素
各種微生物
鬆軟肥沃的土壤和有機質
控制野草和害蟲的方法
保護莊稼不被工業污染等傷害的方法。
根據德國化學家李比希提出的「最小因子定律」,我們上面列出的都是種植作物的必備要素,缺少任何一種必備要素,都會導致其他要素投入再多也不管用:
比如如果植物缺少水,那麼它肯定無法成長,你在氮磷鉀複合肥以及陽光日照上的再多投入也沒有用。而這時「水」就是該植物生長的關鍵限制因素。
那麼「關鍵限制因素」是否就是我們說的「缺點」和「劣勢」呢?不是。
關鍵限制因素有時表現為「某個明顯的缺點」(比如植物缺少水),但是也有時表現為「缺乏某個關鍵優勢」(比如某個產品各方面功能都很平均,它的關鍵限制因素可能就是缺乏一個足夠差異化而且頂尖的優勢特點)
比如之前有個人問我:李叫獸,你說我現在是應該繼續打造本來的優勢還是彌補現在的劣勢?(我想這也是大部分人希望「木桶原理」能夠解決的問題)
是啊,到底是打造優勢還是彌補劣勢?有人說應該打造優勢,以塑造強大的差異化的競爭力;有人說是彌補劣勢,畢竟木桶原理是這樣說的。
我的回答是:這取決於你現在的「關鍵限制因素」是什麼,是「缺點太明顯」,還是「優勢不夠突出」?如果你的關鍵限制因素是「缺點太明顯」,那麼「缺點太明顯」就會成為你「木桶」的那個短板,如果你的關鍵限制因素是「優勢不突出」,那麼「優勢不突出」就會成為你「木桶」的那個短板。
不廢話,一張圖解釋:
所以,木桶原理真正告訴我們的是:任何一個問題都是系統化的、由多種因素構成的。這意味著如果某些影響問題的「關鍵限制因素」得不到提高,那麼對其他非限制環節的提升幾乎沒有意義。
有時,這種關鍵限制因素表現為「缺點太明顯」(符合人基本直覺對木桶原理的理解):
比如:
一些發達國家用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援助相對落後的國家,但是經常這些受援國的狀況並沒有什麼起色。這是因為這些受援國缺乏一些啟動增長的關鍵要素(比如「較低的社會矛盾」或者「市場經濟制度」),這些關鍵要素的缺乏導致其他任何一種投入再多也不管用。
一些公司用大量的資金投入廣告,但是銷售量仍然不高。這往往是因為銷售增長的其他必備要素沒有滿足(比如合適的定價策略、便利的購買渠道、良好的口碑等)。這些關鍵要素的缺乏會導致其他任何要素的投入都難以見效。
某個房產旁邊有大型垃圾堆,這個垃圾堆就變成了影響房子價值的關鍵限制因素,只要這個因素不解除,不論把房子裝修變的多麼漂亮,都不會提高房子太多價值。
在一些落後的國家直接施行民主制度,卻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人民安居樂業、自由平等),這是因為讓民主制度產生效果的關鍵限制因素沒有解除(比如人們的民主意識、商品經濟的發展等),這些因素不接觸,即使開始總統大選也沒有太大作用。
有時,這種關鍵限制因素表現為「優勢不突出」(即使仍然是木桶原理思想,但是已經不符合人的直觀視覺邏輯)
比如:
某個求職的大學生,各種能力都有,會一點溝通、會一點代碼、會一點設計、會一點商業分析,但是每個都是連皮毛都沒有。當被面試官問擅長什麼時,只能說「我啊,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擅長的……」對他來說,關鍵限制因素就是「沒有一個突出的優勢」,這個限制因素不解除,即使再去學8門皮毛的技能也沒用。
所以,不要盲目相信「木桶原理告訴我們要彌補缺點而不是打造優勢」,以及喬布斯又告訴我們「專註」。你要做的既不是彌補劣勢,也不是打造優勢,而是「解除關鍵限制因素」。而識別什麼是你的關鍵限制因素,就需要你長時間的調查分析,而不是爭論「木桶的形狀」。
總之,一切解決方案的前提都是「調查分析」—了解現在的關鍵問題以及現狀是什麼,而一切跳過了「調查分析」的過程,直接妄圖依靠「木桶原理」、「鯰魚效應」、「青蛙現象」、「鱷魚法則」等普適性生活哲理就能解決問題的人,都是耍流氓!
更多出人意料的商業分析,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李叫獸」,每周一更新。
第一天,他們把最短的板子換了,我沒說話,因為我不是最短的板子;
第二天,他們把最短的板子換了,我沒說話,因為我不是最短的板子;
…………
終於有一天,他們要把我換了,我還是沒說話,因為……因為……
因為我TM就是塊板子,不會說話
我覺得吧,決定盛水的量,最終還得看你有沒有底。
木桶理論已死,長板理論才是你必須掌握的
以前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板。
在工業化時代,這個理論的確非常有效;
但是在全球互聯網的時代,這個理論實際早已破產。
1
今天的公司實在沒有必要精通一切——
如果財務不夠專業,可以聘用比自己更有優勢的會計師事務所;
如果在人力資源上欠缺,可以聘用獵頭或者人力資源諮詢機構;
市場、公關如果是短板,有大量的優秀廣告和宣傳公司為你度身定做;
同樣還有法律服務、戰略諮詢、員工心理服務……
當代的公司只需要一塊足夠長的長板,以及一個有「完整的桶」的意識的管理者,就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補齊自己的短板。
所以,今天的企業發展從短板原理,變成長板原理——
當你把桶傾斜,你會發現能裝最多的水決定於你的長板(核心競爭力),而當你有了一塊長板,圍繞這塊長板展開布局,為你賺到利潤。如果你同時擁有系統化的思考,你就可以用合作、購買的方式,補足你其他的短板。
2
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戰略就是這樣:他們把所有的製作、渠道、發貨、物流全部外包,只保留市場部的寥寥幾個人運營百事可樂的品牌。僅僅做好品牌這個長板就好。
你今天喝到的青島啤酒,都來自你附近方圓100公里的啤酒廠,瓶子和蓋子來自另外一家專門做瓶蓋的廠家,而青島啤酒做的僅僅是拿出自己的配方,貼上自己的標籤。
Google 在 2014 年初宣布 29.1 億美金把摩托羅拉移動出售給聯想,出售一周,Google 股價上漲 8%,理由也基於長板理論。
CEO 佩奇解釋說:「這筆交易後,谷歌將精力投入到整個安卓生態系統的創新中,從而使全球智能手機用戶受惠。」
翻譯「長板話」就是:Google 就是做系統的,我們買個手機公司回來補短板(硬體),現在發現不如專註我們擅長的長板(系統)更好。
偉大的公司也沒必要每塊板都強,而是把一塊板做到極致——
淘寶做好了交易平台;
小米做好了粉絲互動;
新東方做好了精神建設;
騰訊則抓住了幾乎八成的中國網民。
3
專業的細分讓我們無法補齊所有的短板,互聯網讓企業內外信息流通的速度越來越快,讓合作的成本變得越來越低。這個時候,當一個工作做不好,你找到合作者的機會和成本都越來越小。
與其非得要花精力治癒自己的某些「頑疾」,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現代很多經理人的工作方式,就是「自己+助理+外腦+導師」的工作方式。
所以在職業生涯發展中,最好的能力策略是:「一專多能零缺陷」:
「一專」指讓自己有一項專長,非常非常強直至才幹;
「多能」指有可能多儲備幾項能力可以搭配著使用;
「零缺陷」指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讓自己的弱勢變得及格即可。
4
最需要避免的情況是:「性情大於才情」——你有些小優勢,但是由於與你合作的成本太大,沒有人願意和你合作。
而應對這種情況,與應對疾病的策略一樣:先讓自己別得快速致死的「急性病」,比如,工作態度、誠信、合作能力、基本的綜合能力;然後和自己的「慢性病」和平共處,比如,某些方面的天賦與技能不足,專註發揮自己的優勢去。
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
丘吉爾、羅斯福與林肯,都是著名的終生抑鬱症患者。林肯的抑鬱症甚至嚴重到在婚禮上臨時發作,落跑而無法正常結婚。但即使是抑鬱症發病的間隙,也足夠讓林肯發起南北戰爭、丘吉爾與羅斯福打贏二戰。
喬布斯是個扭曲現實、怪癖、不近人情和挑剔苛刻的傢伙。
周星馳是個出了名的壞脾氣和反覆無常的人。
馬雲則以「忽悠」和「出爾反爾」著稱。
對於企業,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知道自己有長板,短板也需要其他人彌補。對於他們自己,他們則始終關注自己的優勢——
這讓我們看到了偉大的林肯、堅強的羅斯福、永不妥協的丘吉爾、追求完美的喬布斯、搞笑的周星馳和幫助了千萬個生意人的馬雲。把出色的一面發揮出來,就已經足夠。
5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長板選手是物理學家霍金。
霍金 1942 年出生在英國劍橋,在 21 歲最自由的年齡患上肌肉萎縮症,一輩子被禁錮在輪椅上。43 歲動的穿氣管手術讓他從此完全失去說話的能力,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通過敲擊一個按鍵,合成人工語音演講、寫作、一個一個字母的敲出《時間簡史》。
他被認為是在世的最偉大科學家。普通人也許難以理解他物理學中的高度。但是從生涯來看,霍金擁有的僅僅是一個天才的大腦和三根手指,其他的每一個部分都比你我差太多太多,即使聚焦這樣的資源,也能撐起來一個偉大的生命。
6
盤點 2015 ,發現很多人確實死於木桶原理,一味強調補短,導致自己一事無成;最後幾個月經過一段時間放空,才發現:
其實在碎片化的今天,眾包、眾籌、分包及互聯網思維下可以抓住機遇才是最重要的,用自己的長板,一點突破,這樣往往會發現新的藍海。
我對木桶原理的認識到目前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學生時代,深信不疑。
自小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要全面發展,不能偏科,偏科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各大美院的藝考不知刷下去多少美術造詣高超但英語奇爛的同仁,默哀。
第二個階段:工作之後,全面倒戈。
如果按照木桶原理,喬布斯首先應該改變暴躁的脾氣,獨斷專制,偏執等一系列的缺點,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CEO,帶領蘋果走向成功。當然,沒有準確的證據可以證明喬布斯的成功是因為有了這些缺點。但工作之後逐漸認識到,這個世界最貴的成本是時間。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一樣,無論貧富,貴賤,能力高低,這是一個定量,無法改變。而分工明細下的商業社會,大部分人其實是一顆釘子,釘子好不好用,更多的取決於下面那個「尖」,而不是上面那個「面」。所以,與其一味的追求面面俱到,全面發展,不如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也許可以使自己出類拔萃。
第三個階段:現在,辯證看待。
最近和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我把我的觀點拋出:私以為,與其投入同樣的時間去補齊短板,不如揚長避短,做自己擅長的事,不斷加強」長板「,亦可大成。同時舉例喬布斯,但朋友一句話醍醐灌頂:XX(代指不擅長的能力)並非你的短板,而是你連這塊板都沒有,還談什麼木桶?你壓根都蓄不了水!
所以,回答題主疑問:如何理解木桶原理,是首先對桶要有清晰的判斷:哪塊是長板,哪塊是短板,哪塊板,是完全沒有的。把這三個問題弄清楚,再考慮到底是要」全面發展,還是應揚長避短「吧。
以上。
————————分割線————————其實,這個道理更適合從投資、成本、回報的角度去看。
教條主義害死人!讓我先哭幾升。
我還是喜歡整點簡單的。
1.木桶理論最大的價值:不要有明顯的短板。
你缺過維生素嗎?。
你的自行車跑過氣嗎?
會說學逗的相聲演員,會煎炒烹的廚子。
媒婆會這麼介紹人嗎?——「各方面的都好,就是眼睛有點瞎」
無臂十項全能運動員,你賴誰?
練了十年的狙擊手,因為事故右手摺了,招誰惹誰了?
縱然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遇到「985/211高校畢業,大學英語六級,北京戶口……」也只能一籌莫展。
所以在桶界混,一個優點未必能讓你閃閃發光,但一個缺點就能讓你生不如死
2.木桶理論的前提:桶是用來盛水的。但,
你了解現代藝術嗎?
如:現成的自行車輪《現成的自行車輪》這件藝術品是馬塞爾·杜尚把車輪固定在一個板凳上做成的。杜尚利用光影投射效果,使其成為兩個車輪,而因此顯示出獨特的幾何圖象。
3.要是你這個桶還是用來盛水,那麼「不要有明顯的短板」,否則,你至少會很難。
但如果你要跳出盛水這個框架,木桶就是幾塊木片和兩個鐵箍,你想到怎麼玩了嗎?(眨眼)
每次玩DOTA,不管你的固態再牛逼也要等最後一個傻逼載入完才能進去。
大家沒有搞清楚來由就開腦洞發散了呀。
木桶原理是一個經常被濫用的理論,它是二逼領導和笨蛋家長的最愛之一,往往用來壓迫別人往最不擅長和效用最低的地方投入。
這個原理原本是用於企業管理中,話說有一位以色列物理學家對管理挺有興趣,他看這些企業忙忙碌碌越投入越不賺錢,看市面上低級下流的管理書籍橫充經典,於是寫了一本書,試圖用科學的思考方法,用事情最根本的邏輯,來解釋管理。出版社覺得他弱,沒有管理經驗就能扯管理?他只好自己推廣,結果紅了。這個以色列物理學家叫艾利·高德拉特,他寫了一系列關於企業管理的書籍,本本牛逼,由於借用了小說的筆法來描述管理問題,所以通俗易懂,其中對管理問題的深刻思考,以及紮根於常識的態度(常識管理),遠遠超越了大部分所謂經典。
他創造的這套管理理論叫「TOC約束論」,大約是說任何生產系統都至少存在一個「瓶頸」,也就是李叫獸說的「關鍵制約因素」,這個瓶頸限制著整個系統的產出。在不改變這個瓶頸的情況下,對於其他環節的投入並不能增加整體產出,反而造成浪費,比如小說中增加機器人的徒勞。而對瓶頸的忽視和浪費則直接影響整體產出。只有找出「瓶頸」,找到突破瓶頸的辦法才能提升整個系統的產能。
生活中總有很多二逼領導傾向於認為,每件事都要做完美,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加班決定薪水。但是高德拉特告訴我們,首要是確定目標(他第一本書的名字),企業的目標不是提高產量,不是降低成本,不是提升品質,當然更不是加班增加工作時間,而是賺錢。在把目標分解後,我們能找到的最制約整個產出的的環節才是值得突破的瓶頸。而那些非瓶頸,甚至根本不在關鍵鏈上的細節,根本不值得額外增加投入。
所以艾利·高德拉特的理論恰恰不是指導大家直接對錶面弱項進行投入,而是要通過目標分解找出瓶頸解決問題。
一個企業,每個員工的精力是有限的,不管如何壓榨,能操心的精力也就那麼多,不把這些有限的精力投入在解決瓶頸,甚至都不投入在關鍵鏈,一味只知道磨細節,那是低效浪費和無能的。
TOC約束論主要用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木桶原理是對這個理論的一種簡化。但是木桶原理經常被濫用。對於我們的生活學習來說,考試階段社會和家庭會把你的目標強制定為考試取得好成績,而考試這個模型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偏科的同學的分數。到了走上社會你某個方面的專長又能為你帶來巨大收益,而弱點的影響幾乎看不見。這些都是因為整個的評價系統發生了變化,那麼你的目標可能也就發生了變化。
並不存在一個解,能直接通用於不同的目標。考試需要每門都不錯,或者至少每門都過。而工作需要你某方面有專長和優勢。所以你最好在不同的階段設定不同的目標。考試階段你不大有把握通過的那門,或者你最少投入能獲得最多分數的那門,就是你的瓶頸。而工作階段需要對這個行業有精深的認知,自然是木板越長越有優勢。所以大家要針對不同的問題設定目標,尋找瓶頸。
TOC約束論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吃透了這個理論其他有些理論就很容易理解,比如藍海戰略就是一種對目標的重分解,通過對市場的調研和探索構建全新的關鍵鏈。其實這個啊……哈哈,其實這個是生產控制的一個比喻啦……
第i個工序的合格率為P(xi)……
假定總共有n個工序……
總的合格率為P(x1)*P(x2)*……*P(xn)……
只要稍微看一下就可以看出,合格率最低的工序對於總的合格率影響最強……
而避免這種影響的方式有三個……
1. 提高這一道工序的合格率……
2. 準備後備工序,這樣只要不是兩道工序都失敗就依舊能保證總體的合格……
3. 精簡設計,把這道工序徹底拋棄……
注意,在最早木桶原理使用在生產控制上的時候,還有2和3兩種應對方法……
最後也不知道是誰把這套理論遷移到人生上去了……還把後兩種應對方法給丟了……
木桶原理中的對立統一:個體與系統。
技術人員只是拼裝木桶的木板,木板越長越好;領導者是拼裝木桶的人,水容量越多越好。有些領導者是繼承性的,含著金鑰匙出生,一輩子主要研究拼木桶即可。而技術出身卻想躋身領導者之人,則須在自我伸長的同時懂得木桶拼接原理。技術人員是資源本身,而管理者是資源的配置者,身份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身份。除了最底層的雜魚與最頂層的BOSS外,每個人都身兼僱員與管理者的雙重身份,把握好二者間對立統一關係,才能攀登新高度。
PS
對於一個管理者而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木板缺一不可,員工不是越強越好,強員工意味著高薪,但帶來的邊際收益並不高,因此要任用適宜人選,最好使其工資與其工作的影子價格相當。對於一個技術人員而言,如果自己成為系統中鶴立雞群的長板,那麼應該考慮是不是該換個更好的木桶了。反之,如果自己是系統中的最短板,好自為之吧。
大家耳熟能詳的「木桶理論」:
一個只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木桶原理的「短板理論」其實在很多人身上並不適用,相反,在當代,「長板原理」才應該是絕大多數人所堅持的王道!
這和我之前一直提到的「先專後全」理念是不謀而合的,更確切的應該說,在我們通過十多年的基礎教育和大學的高等教育培訓後,已經使得「木桶」每一塊板都有了較高的基礎。
如果我們沒有聚焦,沒有揚長避短,沒有定位自己的人生觀和職業觀,那麼很多拿了一堆各類證書的「全才」就會出現,這樣的偽「全才」在求職道路上折戟沉沙一定是大概率事件,社會中所須要的全才是「大全才」的概念,但作為時間精力都十分有限的大學生來說,追求面面俱到的全方位提升,只能讓自己成為什麼都不專精的泛泛之才。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知名企業,比如五百強級別的企業,在千里挑一萬里挑一求職者的面試中喜歡什麼樣的人?
我們假設兩個場景: 場景一 在寶潔這樣的頂級企業市場部去面試,面試管問甲和乙:你會什麼?你能為公司帶來什麼?
甲回答:「我什麼都會,都學過點也都做過點,我是全能型的,市場營銷學、廣告學、消費者行為學、品牌學我在學校里都是拿A的成績,這幾部分我課外也都經歷過,我覺得我每一塊都行!」 乙回答:「我最感興趣的是branding這部分,其中BB部分里,我專註並最擅長的是既有產品改良和再定位這塊(而非新產品的開發),而BD部分中的我最擅長專註於online線上的整合營銷。我這麼說是因為我之前在歐萊雅的線上營銷部門有過近半年的實習,幫助過其ABCD子品牌做過blablabla,我也在一號店這樣的電商市場部有過加起來超過半年的實習,參與過比較多的線上整合營銷等等,因此我給自己定位有三個維度,1是快消品,2是品牌管理側重BD,3是線上營銷方向,如果我加入,我覺得可以在你們XXX的方向迅速上手。「場景二 兩個求職者甲和乙同時面試一個投行研究部(Equity Research)的工作,面試官問:「你們倆各自擅長什麼?為什麼加入後能勝任我們的工作要求?」
甲回答:「我各方面能力比較平均、也都很擅長,對非常多行業都很感興趣也都有不錯的研究。另外你看我GPA4.0,諸如計量金融、投資分析、財務分析等課程都是拿的A,課外實習經歷也非常豐富,我參加過PwC稅務的實習、世界五百強AIA友邦保險的實習、還有民生銀行總行公司信貸部的實習和全球最高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之一美世的實習。因此我的能力非常全面,學習能力強讓我有信心迅速上手。」
乙回答:「我擅長研究金融、通訊和TMT行業,其中最專註也最擅長的是TMT當中media這塊。原因方面,第一,我從六年前就開始專註股票二級市場的研究,我的職業目標也是通過課外學習和實習在四年前就規劃好了,其中短期中期目標非常明確。第二,自學方面,留學期間我保持每天3篇研報的學習和宏觀形勢的關注,我看的最多的就是包括你們的研究員張三在內的三個研究員的報告。因此我對TMT行業接觸很多,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分析邏輯。其三,上手方面,我之前一共兩份實習都是在二級市場,其中在投行A的研究所前後有加起來一年半的實習,我留學前還在那邊又做了半年。綜上,我相信我入職後可以迅速上手。」
面對以上兩個場景的甲和乙,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選誰?結論:職業發展起步階段市場不會對「全而不精」的偽全才感興趣,而是更傾向於「定位精準在特定領域深耕細作」的專才。要想厚積薄發,光是早準備不行,還得有明確的方向,並不斷做長你的長板。
下文將從商業生態中的方方面面對「長板理論」做了分析,這裡我希望大家在通讀消化之後回歸到自身的職業發展和規划上來,是先專還是先」全「,是盯著每一塊」板「不放,還是先聚焦把一塊」板「做長,一定要儘早考慮清楚!————————————————————————————————————————
以前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板。
在工業化時代,這個理論的確非常有效。但是在全球互聯網的時代,這個理論實際早已破產。今天的公司實在沒有必要精通一切,只需要有一塊足夠長的長板,以及一個有"完整的桶"的意識的管理者,就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補齊自己的短板。如果財務不夠專業,可以聘用比自己更有優勢的會計師事務所;如果在人力資源上欠缺,可以聘用獵頭或者人力資源諮詢機構。市場、公關如果是短板,有大量的優秀廣告和宣傳公司為你度身定做;同樣的還有法律服務、戰略諮詢、員工心理服務……
所以今天的企業發展從短板原理,變成長板原理——當你把桶傾斜,你會發現能裝最多的水決定於你的長板(核心競爭力),而當你有了一塊長板,圍繞這塊長板展開布局,為你賺到利潤。如果你同時擁有系統化的思考,你就可以用合作、購買的方式,補足你其他的短板。
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戰略就是這樣:他們把所有的製作、渠道、發貨、物流全部外包,只保留市場部的寥寥幾個人運營百事可樂的品牌。僅僅做好品牌這個長板就好。
你今天喝到的青島啤酒,都來自你附近方圓100公里的啤酒廠,瓶子和蓋子來自另外一家專門做瓶蓋的廠家,而青島啤酒做的,僅僅是拿出自己的配方,貼上自己的標籤。
GOOGLE在2014年初宣布29.1億美金把摩托羅拉移動出售給聯想,出售一周,GOOGLE股價上漲8%,理由也基於長板理論--CEO佩奇解釋說:"這筆交易谷歌將精力投入到整個安卓生態系統的創新中,從而使全球智能手機用戶受惠。"換句話說就是:GOOGLE就是做系統的,我們買回來個手機公司回來補短板(硬體),現在發現不如專註我們擅長的長板(系統)更好。
偉大的公司也沒必要每塊板都強,而是把一塊板做到極致——淘寶做好了交易平台;小米做好了粉絲互動;新東方做好了精神建設;騰訊則抓住了幾乎8成的中國網民。
專業的細分讓我們無法補齊所有的短板,互聯網讓企業內外信息流通的速度,都讓合作的成本變得越來越低。這個時候,當一個工作做不好,你找到合作者的機會和成本都越來越小。與其非得要花精力治癒自己的某些"頑疾",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現代很多經理人的工作方式,就是自己+助理+外腦+導師的工作方式。
所以在職業生涯發展中,最好的能力策略是:"一專多能零缺陷"
"一專"指讓自己有一項專長非常非常強直至才幹;"多能"指有可能多儲備幾項能力可以搭配著使用;"零缺陷"指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讓自己的弱勢變得及格即可
而最需要避免的情況是"性情大於才情"——你有些小優勢,但是由於與你合作的成本太大,沒有人願意和你合作。這與應對疾病的策略一樣——先讓自己別得快速致死的"急性病"(比如工作態度、誠信、合作能力、基本的綜合能力);然後和自己的"慢性病"和平共處(比如某些方面的天賦與技能不足),專註發揮自己的優勢去。
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丘吉爾、羅斯福與林肯,都是著名的終生抑鬱症患者。林肯的抑鬱症甚至嚴重到在婚禮上臨時發作,落跑而無法正常結婚。但即使是抑鬱症發病的間隙,也足夠讓林肯發起南北戰爭、丘吉爾與羅斯福打贏二戰。喬布斯是個扭曲現實、怪癖和不近人情和挑剔苛刻的傢伙;周星馳是個出了名的壞脾氣和反覆無常的人;馬雲則以忽悠和出爾反爾著稱。 對於企業,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知道自己的有長板,短板也需要其他人彌補,對於他們自己,他們則始終關注自己的優勢——這讓我們看到了偉大的林肯、堅強的羅斯福、永不妥協的丘吉爾、追求完美的喬布斯、搞笑的周星馳和幫助了千萬個生意人的馬雲。把長坂的一面發揮出來,就已經足夠。
霍金1942年出生在英國劍橋,在21歲最自由的年齡患上肌肉萎縮症,一輩子被禁錮在輪椅上。43歲動的穿氣管手術讓他從此完全失去說話的能力,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通過敲擊一個按鍵,合成人工語音演講、寫作、一個一個字母的敲出《時間簡史》。他被認為是在世的最偉大科學家。 普通人也許難以理解他物理學中的高度,但是從生涯來看,霍金擁有的僅僅是一個天才的大腦和三根手指,其他的每一個部分都比你我差太多太多,即使聚焦這樣的資源,也能撐起來一個偉大的生命!
關於「職業發展的木桶長板理論」更多的內容,推薦您以下:
a. 閱讀《方向的力量:商科職業規劃》(上海大學出版社)第六章「專才」還是「全才」!
b. 同時建議商科職業規劃感興趣的朋友、或者身邊有需求的朋友能系統性讀一下《方向的力量:商科職業規劃》。讀完後若有問題,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chsw36與我交流!
c. 關注我在知乎開設的專欄「方向的力量」。
既然提到木桶原理,想必大家都聽過小白兔挖井的故事……
從前,動物森林裡遭遇了一場幾十年不遇的旱災。小動物們沒有水喝,只好在自家院子里打井挖水喝。
小兔和小狗是鄰居,於是他們那天約好在自家院子里挖井。小狗找好一個地方,開始飛快地刨土;小兔看見了也開始,也急急忙忙用後腿頂土。
小兔挖呀挖,沒挖幾米,就開始心急,怎麼還不見水呢?再這樣挖下去肯定也沒有水,要是被小狗先挖到了水……不行不行,我要想想辦法。
於是,小兔從挖到一半的大坑中跳了出來,選定了另外一個地方,重新開始挖井。
挖了幾米,沒挖見水,於是又心急如焚地選定另一個地方重新開始挖井……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疲憊不堪的小兔聽見了隔壁的小狗歡快的叫聲,汪,汪汪!原來小狗早就挖好了水井,回屋寫作業去了呢!
傷心的小兔問媽媽,小狗家和小兔家這麼近,為什麼小狗能那麼快挖到水,而自己卻挖不到呢?
兔媽媽語重心長地說,你看你呀,每次挖井都半途而廢,挖得土很多,卻每個地方都挖不深,你看人家小狗,雖然笨,但是找到一個地方就越挖越深。
從今以後,你要多學習人家小狗,在一個方面取得專長並精益求精,才能取得成功。
聽到這裡,小兔羞愧地低下了頭。
這就是傳說中的小白兔挖井原理。
好吧,這麼不嚴謹的論據只是一個示範,來說明任何從現實事件抽象概括提煉的,捨棄大量前提背景細節的某某原理,叉叉原則個人認為充其量只能在事後根據事件結果主觀的解釋解釋事件因果關係,嚇唬嚇唬人,顯示出很厲害的樣子,而對於主體的人沒有任何指導作用。
直白地說,信不信有無數種和木桶原理截然相反的其他原理。
假如說你現在不裝水了,你要過橋,沒有釘子,只有一堆總長度一定,長短不一的木板,把木板往壕溝兩邊一放,就搭成了一座橋……
你所擁有的最長木板就決定了你所能跨越的壕溝的寬度!!
聽起來很有道理呢!那麼問題來了,你該聽木桶原理呢,還是過橋原理,挖井原理呢?你該依靠什麼來判斷孰對孰錯呢?
再直白地說,木桶原理是現實的一種抽象,抽象就意味著大量細節被省略,只不過在這個例子中,這些細節背景前提恰好是作為人類常識而存在的。
比如說,木桶有底哦,木板與木板之間不漏水哦,我們要的是水哦,不是油哦,不是飯哦,木桶能乘的水是越多越好哦,我們不用考慮是不是要移動木桶哦,能乘起來擺個pose就行了哦……等等等等
當然,這樣的抽象保證了木桶原理有很強的可移植性,隨便找個符合的事實想辦法用邏輯將介面對接,就又是一個例證。
前提是,符合的事實……怎麼樣才算符合呢?恩,大腦自己動起來了,木板是什麼什麼的抽象,水是什麼什麼的抽象,而為了提高水體積,每個木板都要差不多長這又是什麼什麼的抽象……
那麼問題來了,這真的只是大腦抽象的yy啊,這它喵的真的跟木桶打水不一樣啊
。
在木桶原理的實例加上人們默認的條件下,木桶原理成立哦,但這也是它的作用範圍。只不過它用語言表達特別方便,恰好特別容易理解,於是就被從實際中抽離,bia在各種各樣的案例中去了。
有指導作用嗎?看不出來啊,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啊。讓我們做個推理唄。
1.木桶所乘水量取決於最短板的長度。加上一大堆前提………
2.木桶是小明的抽象,每一塊木板就代表了小明不同方面的才能,有的代表了成績,有的代表外貌,有的是小提琴熟練程度的抽象,還有口琴,鋼琴,二胡,吉他………此處省略1000字,並且!木桶乘水量代表了小明的實力/成功概率。
3.所以,小明的成功概率/實際能力取決於他能力最差的方面。
額…寫出來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屁呀!首先,一大堆不明不白的代表,抽象是怎麼得出來的?雖然看起來很有道理一樣,但是完全沒有依據啊…小明真的不是水桶…為什麼偏偏水越多,小明就越厲害了…
然後,可以看出能力值在現實生活中好像還真數不清啊,好了,現在對應了無數塊木板咯,再如樓上所說,這樣的荒謬在於,愛因斯坦的中文水平,楊振寧的lol水準,丘吉爾的十二分鐘跑……世界上這麼多種能力值,嘿嘿。
當然,也不是不行,還可以給木桶理論續命啊,加限制條件咯……你說的太極端,能力值只能是大類的主要能力值;你不能用理科思維來考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點到為止,意會意會即可……
恩,這樣看來有點啟發思維的作用…
邏輯混亂,放個大計護體,我以為。
當老闆開始給你講這個典故的時候,請準備好辭呈。
我覺得拿明顯長短不一的木板去做木桶是挺傻逼的一件事。
只想安靜的做個簸箕
上面曾加的答案很有趣,我也點了贊 ,但實際上木桶原理絕非是一個普適性的對人全面評價的理論,這個原理實際應用多在管理上,針對具體工作崗位而評價工作者的原理 ;或者是針對具體一項工作對一群工作者的群體評價的原理。
就像我的語文老師在一次課上說的,她的孩子在上學路上冒出的一句話對她有很大啟發。
取長補短是毀了一個人,揚長避短是造就一個人。
除了測試電腦運行最大吞吐量
基本沒什麼運用範圍
但這世界什麼都能聯繫到成就上
專家會給你一百一萬種比喻,
一千種理論
一億種成功學
但都不注意本質上的邏輯錯誤
所以 不管就是
你不是木桶 不要去裝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