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周刊》怎麼在 3 年間做到這麼大規模的?

找到了一個 BPA09 年的數據,表示當時創刊一年的一財單期發行量已經有17萬。現在看到有人說他是「中國最受歡迎、發行量最大的商業新聞雜誌」。 6月6日出版的一期上,版權頁顯示它的采編團隊多達46人(不含專欄作家),另有11名登了名字的實習生。 才三年的時間,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這個發行量和規模的?
1、CBN 的平台是最重要的原因嗎?
2、雜誌的運作有哪些先進的理念?
3、周刊現在已經盈利了嗎?

如何能將這本雜誌真正當成一個商業案例來分析,最好還是由業內人士來說,因為了解這個行業的一手信息,從怎樣定位具體來說,不要簡單說定位成功,比如讀者,競品,替代品,廣告主,潛在進入者,自身優勢等來分析一下,到底是怎樣的定位戰略?其實並不比分析一家大公司困難。


一財在商業上有多成功?

按照新聞別動隊【1】的說法,一財從2008年2月創刊到2009年10月營收平衡只用了20個月的時間。這是驕人的成績。我個人了解的情況,2011年上半年一財已經提前完成全年8000萬廣告額,故創辦面向80後群體的理財類新刊《好運Money+》。

李海鵬說一財成功的原因在於「因為他們比較聰明」,太多人點「沒有幫助」被摺疊了……

一財的「聰明」體現在以下方面:

借用 @汪若菡 的說法,一財的成功是產品定位的成功,這是最重要的原因。該刊創始團隊敏銳地發覺,絕大多數財經類媒體(《財經》、《中國企業家》、《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等)都向著金字塔尖人群投懷送抱,內容嚴肅且接受門檻高,而初涉職場的年輕白領亦有閱讀財經新聞的需求,卻一直未獲滿足。於是,他們製作並推出投其所好的「泛財經」產品。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一財總編輯 @伊險峰 在知乎上自稱「產品經理」——我沒有見過其他平媒的總編輯以同類稱號自詡。

該定位帶來的另一個特點是,一財的讀者群年輕新鮮,可以伴隨該刊共同成長,而一財只要成長得比讀者快一點,哪怕是同步成長,都可以令其保有對這本雜誌的喜好。

高度重視雜誌視覺。辦刊初期,有法國留學的「外腦」參與版式制定,視覺總監戴喆駿也技藝精湛,整本雜誌借鑒了 Monocle 雜誌的設計理念,例如每頁七欄排布、大圖、大量留白,空白處增添細小的設計元素等等,這些都減少了傳統雜誌給讀者的視覺壓迫,並給人留下精緻的印象。

一財每期封面大多創意十足,相信許多人同我一樣,首先為一財別緻的封面所吸引,才買下首本雜誌細細品讀。這背後是數易其稿的用心。例如,最新一期「京滬一撇」(2011.07.11)的封面就是從二十個同題設計中挑撿出來的。

獨特的選題標準和寫作風格。定位於公司報道而非商業報道,重視選題中「人」的因素,重視公司白領關心的流行話題,拒絕盲人摸象式的宏大題材。舉個例子,同樣報道國企中糧,《財經》這樣的嚴肅財經媒體或許會去翻查報表,發掘黑幕,而一財卻會從開心網偷菜營銷的角度來做悅活果汁【2】(中糧旗下一飲料品牌)。

創始團隊成員、助理總編輯任雪松介紹,一財原本不打算涉足政經類題材,後隨著發行量日升,讀者期望增高才調整了既定策略。(同類的例子可見新聞文摘類刊物《看天下》中越來越多的原創報道)

寫作風格上,推崇FT中文網、華爾街日報這類有西化色彩的文字。

出色的內部制度與文化。文化方面,為保證新聞的公信力,將采編與經營分離,嚴禁編輯與記者收取報道對象車馬費,能做到這一點的國內新聞機構寥寥無幾。

最新一期《第一財經周刊》,主編伊險峰在「京滬一撇」(2011.07.11)這期的「編者的話」【3】中寫到:「我們一位記者在收受採訪對象500元紅包幾個月之後,既沒有將紅包退回,也沒有把相關情況向編輯部說明,直到我們得知此事,根據我們的採訪紀律要求,他在上周三選擇辭職。」他提到一財周刊三年前的規定表明了對紅包車馬費的態度:不得接受採訪對象的紅包等財物;不得接受各種形式的車馬費;不得接受採訪對象提供機票、住宿的採訪。

制度方面,實行編輯主導制,編輯是手握大權的管理者,負責從選題挖掘到版面呈現。

薪酬方面,編輯記者內部實行年薪制而非計件工資,優點在於人性化、鼓勵記者深入挖掘報道題材,無須為填版面七拼八湊,缺點在對管理水平要求較高。

P.S.部分內容來自任雪松先生的介紹。

【1】《第一財經周刊:成長的煩惱》 http://www.pressmine.com/34524
【2】《賣悅活的新中糧》 http://www.ilovelohas.com.cn/news/detail/iInfoID/48.html
【3】讓我們的記者更有尊嚴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10711/150010127213.shtml


第一財經周刊的成功是產品定位的成功。它從某種程度上看算是真正從讀者喜好角度去考慮選題的雜誌。它的讀者就是那些年輕白領和更喜歡淺閱讀或比較輕鬆氣氛的公司人,由此,製作者反推出它選題的定位和一個文章到底該寫成什麼樣。
一財周刊,看起來像蘿莉腔的財經雜誌,但其實我認為它並非財經雜誌。一言蔽之,它是一本以當下公司人的生活方式為核心的雜誌。它其中有關公司和財經的內容並不會超越那些年輕公司人的關注範圍,因此國有企業、政經、能源、金融等報道很少。這還是驗證了它是個定位準確的產品的這一特性 。
但是產生內容和刻板的產生工業產品之間確實還是應該有所區別的,所以最後起作用的應該就是內容製造者的價值觀了,一財周刊作為產品的屬性在一開始證明了自己的方向正確,但最終它的走勢將被時間和它背後的價值觀所驗證。


他家三年的讀者,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1)背後依託上海文廣:百度百科裡這麼寫的「《第一財經周刊》(CBNweekly)由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主辦、第一財經(CBN)傾力推出。」上海文廣和第一財經意味著什麼無需多言。
(2)立足上海和北京:一財主要立足上海和北京,這兩地的商業氣氛不錯。
(3)定位不錯:打造的是讀者身邊的商業,選題好,娛樂性也夠,所以在全國各地的高校讀者也非常多。
(4)編輯有特色:在豆瓣和微博關注了他們的一些編輯,都是非常有個性的人。我相信有個性的人才能寫出讀者想看的東西。編輯普遍很年輕,和讀者是很貼近的。
(5)制度上的特色:據說一財的內容和廣告運營是獨立的,互不干擾,因此沒有軟文。一財也不許編輯收被採訪方的錢,這點算是很獨特。
(6)封面設計很好,絕對能勾起你的購買慾。再加上他的選題切中時下熱點,想不買都很難。
不過我現在已經很少看了,原因有兩個:
(1)內容缺乏深度:前面說了,他的優勢就是選題的視角很好,內容很廣,淺顯。但是普遍缺乏深度。看多了你就會審美疲勞,而且一財沒有和讀者一起進步。比如你看09,10,11年三年的畢業生專題,就能感覺到他的進步其實很小。
(2)對讀者不友善。這點是我個人的觀點。起因是今年的畢業生報到及後續的讀者來信,一財的編輯對讀者來信回復的態度令我很遺憾。(簡單說一下這個事件:一財的畢業生報道選材太「高端」,一些讀者反映情況,希望一財能完善選擇材料的廣泛性,一財的編輯對讀者用了一些我認為無法接受的詞語和語氣,並且將其刊登。)
最後總結下,一個雜誌能成功肯定不是偶然,一財的實力不錯,目標讀者的數量充足,只要你對商業感興趣,即使相關的知識不多,也能流暢的閱讀,而且有一些八卦娛樂性的輕鬆話題。
---------------------------
補充一下,有同學說別的財經雜誌也很用心,我認同,但是一財有異於一般財經雜誌的特點:(1)定價10元,打折的話8-9元就能買到,這算是讀者買一本雜誌的接受上限了。其他雜誌很多動輒20元。(2)內容淺顯。有些財經雜誌太嚴肅太難懂,不符合大眾口味。


謝成遠邀。其實王超和李海鵬說得夠明確了。
定位清楚,目標明確,視野開闊。
不把自己當成是改變國家進程的人,不把自己當民眾啟蒙者。
真誠,不裝。
一群一起打怪的人,懷牛逼向好之心,做一件開心的事,道理簡單,實踐不易。


我做過多年的商業雜誌,及多年的商業雜誌的讀者,從這兩個身份出發,我對一財周刊的內容及成就並不讚賞。

當然,一份雜誌獲得大量讀者是很好的,賺錢同樣是好事。

但我不認為這是大家談及一份雜誌時最該談到的。

無論如何,作為社會公器,好的商業雜誌應該有比賺錢更高的訴求,比如揭開黑幕,比如傳播一流的商業智慧及實踐,比如給下一代人以正確的夢想和價值觀。

在我看來,一財周刊並未做到這些。

它為什麼成功呢?從產品定位上,它針對了一個其他商業媒體並未瞄準過的市場:中低層白領。在商業氣候已經成熟的中國,這是個不小的人群。他們對於信息的需求是浮光掠影的、熱鬧八卦的、形式強於內容的,他們看一財周刊,和看紅秀等雜誌的訴求是一致的。他們並不在意商業,也不在意真相,他們花十塊錢只想看看熱鬧,增加些談資。

一財周刊恰好滿足了他們。不多不少,絕無一分挑戰讀者的智商與習見。以至於,我不僅從未在這份刊物上看過任何令人敬佩的商業報道(經吳達提醒,我想起它的確發表過一篇讓我相對佩服的文章《保證書的世界》),甚至我從中看不到有血肉的價值觀,我懷疑讀者從那些喧鬧的文字中是否習得到分辨好壞善惡,還是只在翻閱過熱騰騰的浮華熱鬧後大腦空空如也。

恕我不敬,我始終認為媒體應該有更高的訴求,如果一群以其思考、識見和文字為生的人最終只是把自己的產品做成了快銷品,那是一種讓人不舒服的妥協。即使這妥協可能換得不錯的商業回報。

這是消費至上的時代的勝利,不是一本商業雜誌的勝利。


有一天,一個資深媒體人說:我要給經常逛大悅城的人辦一本雜誌。多形象,多具體!和新商業、新模式、新世代,可能就根本無關,只跟這些具體的人背後那些具體的廣告主有關!精準,一擊即中,想不成功,都難!


作為一財周刊員工,但不是因為這個身份,我想針對張亮的評論說點什麼。你的觀點跟要求相聲首先要教育人是一個路數的。郭德綱當年反駁同行的邏輯基本適用於反駁你。我只是奇怪為什麼要給媒體的眾多功能之間加以高級低級的區別。Guuu在編者的話里曾經提到過商業社會的進步需要揭露負面,需要不合作,同時也需要養分。儂喜歡保證書的世界不也就是因為那篇文章挑戰了當局的一些做法么。保羅格拉漢姆的一段話很適合更清晰地表達我的觀點:

未來的某一天,世界上爆發了一場運動,黃顏色被禁止了。任何東西都不得塗成黃色,違者就是"黃色份子"(yellowist),以破壞社會穩定論處。橙色可以容忍,但也很可疑。有一天,你終於覺醒了,意識到錯的不是黃顏色,而是這個社會。如果公開這樣說,就會被打成"黃色份子",無數正義人士義憤填膺,對你口誅筆伐。如果
你以此作為人生目的,一定要為黃顏色平反昭雪,現在的局面可能正中你下懷。但是,如果你的興趣主要是別的事情,變成他人眼裡的"黃色份子",對你是極大的
干擾。與笨蛋辯論,你也會變成笨蛋。

最後我們的討論已經變成,這不是好不好的問題,這是傻不傻的問題。


我看過幾乎每期的一財,封面設計和插圖都很不錯,拋開抄襲不說,國內能做這麼好的圖的雜誌確實不多,我說主要問題,就是內容太空洞,灌水太多,膚淺到連外行都騙不了,報道一些科技企業,大量名詞解釋直接複製百度百科,令人震驚,如果稿子都靠複製粘貼,加沒營養的啰嗦,讀者憑什麼看你呢?但是銷量好,我想跟周末畫報應該是走一個套路。反正我每期都是看畫兒去的


我覺的《第一財經周刊》就是意淫大全,比如說基本上該刊物每期都報道twitter,但是沒有發現其有一個記者是有twitter賬號的,有人能站出來說我說錯了嗎?


關注這個問題很久,目前看到的回答感覺「隔靴搔癢」、「文不對題」的居多。排名第一@吳達 知友的回答中有一個「硬傷」:
「一財的成功是產品定位的成功,這是最重要的原因」。
這裡提到的「產品定位」,毫無疑問是根據產品消費者——「目標讀者」而來的定位,從而形成了雜誌的內容定位——具體表現在選題、封面設計、標題、採訪角度等等。
但在後續的分析中又提及:「創始團隊成員、助理總編輯任雪松介紹,一財原本不打算涉足政經類題材,後隨著發行量日升,讀者期望增高才調整了既定策略。」
這說明定位從一開始並沒有被完全規劃好,而是隨著「發行量日升,讀者期望增高」不斷調整的。
如此看來,需要不斷調整和變化的「定位」——其實只是附著在「發行量、讀者期望值」之上的小因素,怎麼看也不能成其為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以下試著分析一財怎樣在3年間做到這麼大規模的。

一本雜誌想要做到類似或超過一財的規模,以下因素相輔相成、必不可少:
1、 可讀性要強(內容生產力!)。
2、 品牌建設持續趨好(品牌影響力)。
3、 發行總體的規劃和投入計劃(渠道拓展力)。
4、 讀者群的保持和新讀者的吸引力打造。(抓選題、製造話題的能力!)

首先說一財的可讀性。
我們以8月27日的封面為例來分析。


僅通過封面,我們可以看到:
京蘇大戰(8月15日,京東向蘇寧、國美宣戰)
陳冠希····代言戴爾
Moto裁員
加多寶的底氣
轉換一下視角:
最熱的話題——電商大戰
抓眼球的話題人物——陳冠希
遲暮失意的英雄MOTO
商戰得意的加多寶
這些東西聚合到一本雜誌中,會產生什麼效果?
那就是:總有你感興趣的報道。也可以表述為:封面的吸引力,讀者的購買慾!

透過現象看本質:
8月15日劉強東宣戰,估計8月18日之前選題就被確定並組稿采寫,22號之前應該付印,27號發行到讀者手中。
同期的其他刊物在做什麼呢?
這 真正比拼的就是:內容生產力。

神馬定位精準、標題貼近、小清新風格、視覺效果好啊,充其量只是錦上添花的小技巧而已。
如果一財憑視覺效果取勝,叫《LENS》專打視覺牌的編輯們可以面壁思過了。

其次說品牌「打造」的力量。我們把封面的左下角放大來看看:

「第一財經出品」,沒錯,借力。

「第一財經出品」,沒錯,借力。
中國郵政發行暢銷報刊,這肯定不是創刊就有的標誌。
第一財經周刊醒目的印在封面,說起來是小事,可是大家翻翻其他雜誌看看,有幾家雜誌把自己品牌相關的東西印在封麵條形碼位置?
這從側面可以印證一財周刊在「持續打造」自己的品牌影響力,而不是僅僅借力於「第一財經」。

有知友說一財的成功很大程度借力於」上海文廣「、「第一財經」的影響力,對此我完全不贊同。
央視體育頻道出版過《足球之夜》、《第五頻道》雜誌,湖南衛視出過《粉紅》,央視和芒果台的影響力如何?比之第一財經頻道又如何?
借力的這幾本雜誌的表現幾何???估計是:「大家都沒怎麼看過」吧。
這點,還重要嗎?

第三說說發行——渠道的拓展能力。
先上圖,一財周刊的版權頁。(有圖有真相)


一財周刊專設了「發行總經理 陳東皓」這個職位。直接定位在雜誌製作中心的類目之下。這說明什麼?試著推測一下:發行和內容是有互動的、聯通的。發行總經理可以參與雜誌的內容環節。

再看一張:

華東、華南、北方區分別設置總監和負責的高級經理。「品牌服務總監」的職位也歸屬在發行體系中,大客戶經理、網路服務專員都有專人專崗(圖片上沒有截全,印刷版上面有的,感興趣去便利店買一本看看~~~呵呵)。

華東、華南、北方區分別設置總監和負責的高級經理。「品牌服務總監」的職位也歸屬在發行體系中,大客戶經理、網路服務專員都有專人專崗(圖片上沒有截全,印刷版上面有的,感興趣去便利店買一本看看~~~呵呵)。

高級經理們的聯繫電話印刷的都是手機號碼,看到嗎?助理們都有名有姓,對嗎?
對於發行的重視,大家感受到了嗎?

如果感受不強烈,上一本其他刊物的版權頁圖片對比一下。
仔細看過,發行相關的只有下面這個部分:

實在搞不懂,在一本紙媒的版權頁上可以大號黑體字印刷刊號、郵發代號、雜誌社的網址以及網站工程師的名字,發行訂閱只能寫個「程先生」是對讀者的防備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實在搞不懂,在一本紙媒的版權頁上可以大號黑體字印刷刊號、郵發代號、雜誌社的網址以及網站工程師的名字,發行訂閱只能寫個「程先生」是對讀者的防備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這本雜誌距離一財的規模很遙遠,僅從這點上分析,差距遙遠,情理之中。

當然,這個反例還不足夠說明成功的原因。下面再說一下發行的具體運作。

一財周刊出了喬布斯專刊號,定價為15元,和正刊的10塊錢不同,在上海發行渠道需要掃描銷售的情況下產生了銷售困難的問題。一個小時之內,一財就決定了用重印條碼和價格粘貼覆蓋的方式。華東地區發行總監親自下場粘貼,十幾萬本雜誌啊!這事兒放在其他雜誌社,估計要研討個幾天吧。

日本海嘯的那期,雜誌社加印之前和渠道一一溝通增加數量,不說前無古人,做到一財如此之細緻的出版社,一隻手數得過來。
近期,北京的知友會在報亭看到一財、好運的形象宣傳招貼。敬請留意。(更多就不透露了)

=======小結分割線==========

關於發行,其實說白了,是雜誌的銷售行為。雜誌作為商品而言,和涼茶、口香糖的銷售屬性並無二致。
很多雜誌社的編輯自認為自己編的雜誌:內容牛掰得「一塌糊塗」,選題精準得「空前絕後」,然後想當然的認為讀者們一定會喜歡得「死心塌地」,市場銷售就該」洛陽紙貴「似的。
而發行人員在雜誌社定位於「物流」,能做好了,豈不怪哉?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編輯是「文」,銷售就是「武」。
銷售都是硬碰硬一點點市場佔領的,對不?
絕大多數情況下,買雜誌誰關注主編、主筆、記者一票人等牛還是不牛?
誰想著買雜誌要買一本內容有價值的雜誌,是不是算計的太厲害了?

靠內容和品牌帶動雜誌銷售成規模的,我知道獨有韓寒的那本《獨唱團》。
就是韓寒的號召力,出雜誌也有魔鐵在幫著安排、規劃銷售,對不?

寫到這就不多說了,免得得罪人。

平心而論,有些雜誌的不成功,是必然。
在現有雜誌市場的情況下,如同一財的發行一般做好紮實的基礎工作,深耕銷售,成功大有可能。

而對一些根本不知道「如何銷售雜誌」的雜誌社而言,談定位、風格、視覺效果、讀者構成,就是個笑話。

最後看一個國外的例子。出自紀錄片《九月號》。《VOGUE》美國版發行商參與雜誌運作的情況。

預告片在此:

預告片在此: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yNDQzODky.html

至於抓選題、製造話題的能力,我不認為一財做到了極致。話題製造黨是《新周刊》,抓選題三聯似乎更好。這一點一財做的只能說不錯,沒有成為短板而已。

綜上所述,一財的成功,做到現在的規模,就水到渠成,不是偶然啦。


一財的「十問」借鑒了TIME刊尾的10 questions,但一財刻意將它放在開頭。10問的短小精悍中間或有閃光信息,就是成功,但放在刊尾其實更符合閱讀習慣。一財的成功抓住了其他所謂財經雜誌的命門:艱深、冗長、高調,改之以平易、短小、瑣碎,符合其產品定位對象的快速閱讀要求,現在很多小白領都願意每周一買一看一丟。經觀報其實也有類似的內容,但看報紙太累太麻煩了,那麼大的版式,你得鋪在桌面上閱讀,一財的版式設計就符合閱讀習慣,你可以像閱讀TIME一樣,對摺後翻閱。對了,經觀報之前有一撥人做《生活》雜誌,不知現在如何,太高蹈了,平易的一財卻有眾多擁躉


簡單談幾句,《一財周刊》是我目前還在看的少數雜誌,其他還包括《創業家》、《新財富》、《哈佛商業評論》等。
用做產品的心態做媒體,同行當中很少。
我個人不認同財經媒體追求」新聞理想「(」新聞「也不應該是非新聞類雜誌追求的內容),」新聞「背後是事件,事件更多是看熱鬧,熱鬧很好看,但是看過了以後沒有用。而」產品「是實實在在有用處的,它或者讓你看了笑、或者哭、或者獲得了知識、或者增長了見識,總歸不是看熱鬧。
新聞理想是給自己實現的,而產品是為讀者(顧客)的需求服務的,這是二者本質的區別。


前1/3,就是文摘、專欄、慈善那部分比較空洞,尤其是商業人物訪談。內容設置看上去高端,實際很浮華,只是提升了下雜誌的臉面順便給讀者yy的空間,和雜誌普通白領的讀者定位有點脫節。

中間1/3是比較好的部分,尤其是國內行業新聞,平實好讀,涉及面廣。比起嚴肅財經媒體的調查揭黑報道來更適合我這種非財經專業但對各個行業都有好奇心的人看。但是現在
這部分佔比有減小的趨勢且選題還是嚴重偏向IT(尤其是國外IT新聞)。

後1/3,職場和理財相關的內容往往選題不錯但文章很水,受制於篇幅和深度。如果能有所提升的話可以大大增強雜誌的功能性。life style相關的文章倒是一直不錯,大概這才是一財最擅長的。。。公司人這個欄目不錯。

一財內容定位更像是觀察者、傳聲筒而不是監督者。媒體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不必要求所有財經媒體都搞調查揭黑。


上面的留言均衡一下,一財的幾個明顯特質已經看著挺清晰了,我自己是一個自己乾的小青年,從創業青年的角度說,我覺得這本書像我的武器和顧問,沒篇文章都列舉出大量相關的數據,直觀易懂,對於想更準確掌握某些行業里細節的我來說就像一把稱手的武器,每次我都拿筆在上面劃線標註並貼上標籤,在思考過程中需要某些公司的數據來印證自己的想法時就找出來翻看一下。再說它像顧問,還得是說針對目標人群的啟發性很大,文章中肯清晰,讓沒有實際操作經驗的人可以通過文章的詳盡數據來揣測事情發展過程中會有哪些問題。 PS:咱們知乎網什麼時候能增添照片上傳體驗,問題回答到一半的時候,我很想把印證我回答的照片傳上來,這樣貌似能增強大家在這裡對各種知識的良好體驗。


我能不能說兩句反話。。
因為我覺得一財的成功是暫時的。。
從10年每期都買到現在基本不想買。。

就像樓上說的,一財剛出現的時候讓人耳目一新
現在卻讓我覺得廣告好多。。
越來越像八卦雜誌。。
以及對讀者態度超級不友善。。
而且不止一次。。。
還有一財的調查。。每次看到你們問卷調查的資料庫我就汗牛充棟啊。。。這麼不科學的調查基數你妹還叫廣泛調查。。不如直接捏點數據來跟著你們的主題走算了啊。。(又或你們是在你們上班那棟樓里做的調查?)
我等著別人山寨你們的那天。。。這麼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估計快了。。。

說完~~頂鍋蓋飄走。。我真不覺得一財很大規模很厲害。。


在可憐的國內雜誌界,確實還算一本好看的輕雜誌。
但是這本雜誌內容不怎麼樣。沒什麼深度。
財經類雜誌它根本算不上趟兒。
甭說和經濟學人或彭博比,就是和國內的財經、創業家比,也差的太遠。
它從創刊我就開始看,至少看了有100多本了。
大多是嘩眾取寵,隔靴搔癢。
我5分鐘就能翻完。
認真看的話,頂多也就半個小時。
但是從商業案例角度而言,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和學習的。
營銷出眾。特別是渠道鋪的很有效。
搶佔iPad市場,iapps思路也對路。
內容好看。快商業。內容貼近群眾。
輕塗紙。版式精美。信息圖表很時尚。大量使用雅黑字體。
對比來看,電視、廣播、網站、報紙……都很失敗。
伊險峰走運了。


ipad-app做得好肯定是個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人鼓噪ipad是雜誌的未來,但真心重視的我看只有第一財經周刊,南方系算是跟進得快的。


偶然看一期,還願意買下一期。就是這樣。


第一印象就是他們的封面有獨到的風格,當然這個可能是對國外某些雜誌的借鑒,但就算是借鑒也是需要很聰明的處理運用的;

第二,內容。這是一本雜誌成功的關鍵,尤其在此互聯網資訊的時代,僅有信息量已遠遠不值一提的,視角很關鍵;

第三,成功的根本當然在很大程度——甚至是絕對程度上取決於雜誌的主腦,即主編,其價值觀念。


作為《第一財經周刊》的忠實讀者,我喜歡看他的原因:
1.泛財經,文章深度不大,但讀起來很愉悅,個人體會比讀其他有「深度」的雜誌能獲取更多的商業知識。
2.內容貼近所謂的「中低層次的白領」,至少我看來每一期大部分內容還是有營養的,能從中了解些非自己從事的行業 ,提高自己對其他的行業的認知還是很有幫助,
3.地鐵讀物,我大部分閱讀都是在地鐵里完成的,但我覺得這很好,好多雜誌地鐵里看不進去。
4.設計出眾,比同類財經雜誌好多了。
5.價格因素,團購和訂閱的折扣較多。

最後補一句,個人技術出身,差不多大學畢業後就開始看一財,對我來講一財是很好的啟蒙。


推薦閱讀:

TAG:雜誌 | 第一財經周刊 | 財經媒體 | CB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