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能否有人達到英劇中夏洛克的知識儲量?

如果能達到,能否達到他的邏輯分析水平呢?


其實他的知識儲量絕對值相比普通人來說也許很多,但對專業記憶人才來說也只是普通水平而已。

他的厲害之處在於可以隨時調用腦中的任何資料信息,並且這些信息之間的關係都是完整保留下來的,所以他可以在短時間內由很少的信息讀取出大量背景信息。

他的另一個厲害之處就是可以快速分析信息,得到合乎邏輯的結論。

如果說腦袋裡知識多就是圖書館的話,那麼卷福實際上並不是圖書館,而是一個帶有高效檢索功能信息篩選機。


謝邀。

首先,闡明一件事。鄙人並沒有看過英劇《神探夏洛克》,所以無法判斷夏的知識儲備有多大、有多深、有多廣。但是,還是可以從知識論或知識儲備的角度簡單書寫一些內容。若出現錯誤請指正。

知識儲備:東漢·王充《論衡·壯留》:「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即日常所說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所以,我相信有人有強大的知識儲備量。

關於知識的獲得,從當代人的習慣和角度上講,應該分具體的人(個人)和集體的人(社會)兩個層面。對於具體的人而言,對知識的獲得分間接和直接兩種,間接是從書本中獲得的,我們稱這種方式叫傳授獲得,也就是表面知識;直接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直接認識,這又叫從實踐中獲得,也就是經驗知識。對於人類而言,是指對已知世界的認識和對未知世界的猜測。

關於前者知識的獲得柏拉圖在《泰阿泰德篇》做過明確的解釋,他說,知道叫擁有知識,教是把知識交給他人,學習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知識。對於後者對已知世界事物的認識和對未知世界的猜測問題不僅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家和修辭學家關心的問題,它也是我們人類面對的重大課題。柏拉圖曾在《泰阿泰德篇》中說「『去認識』的意思就是去獲得知識」。這句話告訴我們通過認識而獲得對已知和未知世界的知識的問題。

然而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首先討論認識什麼,怎樣去認識。

(題外話,鄙人是基督徒,有基督教的背景。就基督教而言,知識論有三層:第一「知為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即孔子的知識論,揭示知道自己不知道是自己知道的開始;第二「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即蘇格拉底的知識論,揭示知識的拓展;第三「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什麼,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即基督教使徒保羅的知識論,揭示知識的源頭與知識的決斷者。在人理智、情感、意志的巔峰必有更智慧的權能者,即上帝。

首先我們看認識什麼,即認識的對象是什麼?認識的對象實際上也就是知識的對象,關於知識的對象亞里士多德曾多次說過,他在《範疇篇》中說「因為知識乃是某事物的知識」。這段話也就告訴了我們知識是事物的知識,既然知識是事物的知識,那麼我們通過對事物的認識而獲得知識。

其次,我們看認識和怎樣認識或通過什麼方法認識。從西方傳統哲學的角度,他們認為認識分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者的同一達到了認識事物的本質的目的。對於認識這個詞的本身,哲學家們並沒有仔細的研究。然而我們為了搞清怎樣認識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首先搞清楚什麼是認識。

關於「認識」。關於什麼是認識我們還得從希臘哲人的原著找答案。鄙人翻閱了現存的著作,我們並沒有直接找到他們的解釋,因此我們必須從他們的著作中進行歸納。柏拉圖在《泰阿泰德篇》中說「『去認識』的意思就是去獲得知識」。亞里士多德在《範疇篇》中說「因為知識乃是某事物的知識」。他在《形而上學》中又說「因為只有在認識原因之時,我們才認識了事物」。他在《後分析篇》中說「只有當我們知道事物的原因時,我們才認為具有關於它的知識」。從以上的幾段談話中我們可以歸納出這樣的結論:所謂認識就是獲得事物的知識的過程。為什麼是這樣,我們可以推理證明,一方面因為知識是事物的知識,又因為我們通過認識事物而獲得的知識,所以認識即是獲得事物的知識的過程。另一個方面,從亞里士多德關於事物原因的解釋中得到的證明。他在上面的談話中曾說過「因為只有在認識原因之時,我們才認識了事物」;他又說「只有當我們知道事物的原因時,我們才認為具有關於它的知識」。從這兩段話我們可以歸納出:即當我們知道或認識事物的原因後時,我們才認識了事物或我們才認為具有關於它的知識。由於兩個前提相等,那麼結論就可以替換,由此我們可以推出認識了事物就是具有了它的知識。因此,認識即是獲得事物的知識的過程。後面的證明有些牽強,因為兩個前提都是對事物的原因討論的。要證明原因和事物的關係也就證明我們的推論是合乎邏輯的。亞里士多德曾對此進行過說明,他說:「知識的大部分是對根據的研究」。對根據的研究就是對事物的原因進行研究。我們找到了事物的原因也就知道了事物是什麼。因此,亞里士多德的認識事物的原因或知道事物的原因本質上就等於知道了事物的知識。

關於「認識的方法」。亞里士多德在《大倫理學》中有過明確的闡述,他說:「知識是關於可知的東西的,而這要隨著證明和原理本能獲得」。這段話就告訴了我們知識的獲得途徑,兩種途徑獲得知識,一種是通過證明而獲得知識,另一種則是通過發現。關於通過證明獲得知識應該是對事物的認識,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予以證明。一是亞里士多德關於事物原因的解釋;二是他直接的說明。我們看他的直接說明,他在《後分析篇》中說:「是否還具有其他認識的方法我們在下文進行討論。我們知道,我們無論如何都是通過證明獲得知識的。我所謂的證明是指產生科學知識的三段論」。這段話就直接告訴了我們一種認識方法,什麼方法?即利用三段論進行證明的認識方法,這也就是說三段論的證明知識的過程是認識事物的方法之一。那麼其他認識方法是什麼呢,根據編著者的提示,我們看這樣兩段內容,一段是他在《後分析篇》第一卷的說明,他說:「我們認為,並不是都是可以證明的。直接前提的知識就不是通過證明獲得的,這很顯然並且是必然的」。他這就告訴了我們獲得事物的知識並非一種認識方法,有一種方法即是證明,並且他指出的是產生科學知識的三段論,即第一格的三段論。另一種認識方法是針對直接前提的知識,在這裡他沒說明,不過他在《後分析篇》第二卷中予以了解釋,他說「很顯然,我們必須通過歸納獲得最初前提的知識,因為這也是我們通過感官知覺獲得普遍概念的方法」。他這段話告訴了我們另一種認識的方法是歸納法。因為利用歸納才能獲得直接前提的知識。

以上我們就清楚了獲取事物知識的認識方法,而且認識的方法有兩種,一個是歸納,另一個是證明,即第一格的三段論的證明。

最後,對於儲備這件事來說,繼續不斷的累積足夠了。但是只是儲備卻不能應用,依然令人無奈和難過。

知識是一種「特別」的工具,知識很重要,但是知識並不教授人「如何」生活或解決出現的問題,教授人生活的是「智慧」,教授人處理問題的是「智慧」的經驗。


任何一個人的與眾不同是他對人、對事物的觀察、分析、判斷、處理等能力,而這樣的處理源於他的智慧。
即知識是智慧的內容,智慧是知識的方向,知識是智慧的表達,智慧是知識的根基。

最後,添加個圖片。
(來源於網路)

以上。


你把劇中的東西都記住,不就很驚人了嘛~
儲量是一回事,應用又是一回事。所以還是他的腦子比較厲害,記憶、聯想、分析etc
你看著牆上的畫會想起那顆超新星么


推薦閱讀:

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知識想推薦給年輕人?

TAG:知識 | 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 | 神探夏洛克(英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