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維基百科上的條目可信嗎,為什麼?
11-17
這裡的「可信」看怎麼說了,把上面三位的話串一下吧。
如果按照維基百科自己的行話來說,那就是「不可信」的。維基百科自己內部把經過正規發表的內容稱作「可靠來源」(可以理解為「可信的」),像個人博客或是維基百科這種任何人都可以寫一筆的東西,它們稱為「不可靠來源」。
當然如果這裡可信指的是一般讀者理解的「正確度」的話,因為英文維基有很多人瀏覽,遇到錯誤有人改正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可以說英文維基的正確度還是比較高的。
維基百科把他的編者定位為一群「信息收集者」,它們把信息收集整理並記錄下來,同時不加入自己的觀點。要注意的是「準確」指的是準確的記錄事實,而不是記錄「正確的東西」。例如一個專業雜誌發表了某個研究成果,維基百科可能就會記錄「xx報道稱研究出來了xx成果」這一事實,即使這個研究成果本身可能是錯的。(然後過了一段時間這句話就變成「xx報道稱研究出來了xx成果,但yy的研究又稱成果是錯誤的」)
總之,信不信由你。維基百科只是為你提供了消息,有可靠來源的消息正確性一般較高,但正確性還是由讀者自己判斷的。理論上,只要是人類寫的東西,沒有任何東西是絕對可信的。但是,由於維基百科開放給任何人修改,經過不同人反反覆復的修改,可信度已經相當高了。而英文維基百科由於有十分健全的巡查、管理制度,參與者也十分多,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可信度是完全可接受的。但不排除有人搞鬼祟破壞未被發現、或撰寫時滲入個人主觀觀點,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維基百科條目一般不被用於正式嚴肅的學術研究和醫療、法律之用。
英文維基百科上的詞條內容不可信!
可信的是詞條中列明的來源。維基百科的方針要求列明來源,使可供查證,以及用可靠來源,這些來源大多是發表的論文,報紙,雜誌,專著等出版物,相對來說是值得信賴的。老師教我們寫essay的時候有一大忌,DO NOT USE WIKIPEDIA,當然參考是可以,但是出現在reference里直接估計這篇essay就掛了
每一個維基百科的條目平均會被修改20次左右,其中佔少數,蓄意破壞的人當然存在,但正因為是開放的平台,因此也相應的較大比例,熱心的編輯者儘快修正過來。另外,由於一些條目經過反覆的修改完善度已經很高了,因此部分詞條已經被凍結。還有一組數據,《自然》雜誌比較了維基百科和大不列顛百科全書42個科學條目中的錯誤,其中維基百科每個條目中有4處,而大不列顛百科有3處,但是維基百科的優勢在於能夠輕鬆地捕捉錯誤和糾正記錄。MIT有個研究表明,對維基百科的一個隨意褻瀆在平均1.7分鐘里就被刪除了。因此在這種動態的開放平台下,維基百科上的詞條還是可信的。
這關係到你用什麼角度看。Wikipedia上面錯誤肯定是有的,但是你認為錯了你可以去修改,從學術論文的角度看,審稿人有無限多個。
另外Wikipedia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一個概念在大眾眼裡的定位,所以有很強的參考價值。我沒有記錯的話,有些非常知名的科學家再做報告的時候會直接引用Wikipedia,我記得諾獎得主斯圖塔特就這麼干過?來我校做報告的時候。當然你自己如果有了江湖地位你引用了Wikipedia就是給現有版本背書了嘛。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062373
怎麼說呢,英文版還算是比較純潔的(相較中文版而言,它已經是灣灣的天下了)
不過,能信賴的也就是科技部分,還不包絡醫學和人文科學。
時政部分就不要看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