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2013年年中)業內不少知名媒體人選擇加入小米公司,招募這麼多資深媒體人想做什麼呢?

2013年年中這段時期,《商業價值》和《21世紀商業評論》主筆夏勇峰和徐潔雲先後加入了小米公司,之前 DoNews 的零零發也去了小米公司。聽說之前還有好幾家IT垂直網站主編也跳槽去了小米。


看到不少人的觀點是「小米要重視做廣告/公關等工作」,其實,第一,媒體人並不是只會做「媒體工作」;第二,媒體人適合的工種,不僅僅是PR、市場,更包括運營、產品經理、項目管理等。

我認為,媒體人離開傳統媒體,進入互聯網行業,是現在人才流動的一大趨勢,小米只不過是他們的去處之一而已。人往高處走,這是天性。

  • 首先,傳統媒體行業整體不景氣

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衝擊下,傳統媒體介質(紙媒、電視、廣播)的受眾群和廣告主/廣告投入都在相對減少,同時人力成本/運營成本(尤其是紙張、印刷成本)都在不斷上升,傳統媒體行業當前的確不是處在黃金時期,國外的不談,近期國內《好運money+》等紙媒宣布因虧損而停刊,是行業表現不佳的明證。

  • 其次,在中國,媒體從業者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我有一個師姐,在電視台做了八年編導,前不久她找到我說想改行。「看不到未來」,她說。
在電視台,她幾乎嘗試了所有的節目形式,她的獲獎作品列出來也是一個長長的清單。但是,八年之後的今天,以及她能預見到的將來,「還是一個編導」。
去年,我到南方周末的北京記者站去交流,恰逢他們正要告別一位資深的女同事。她的離職引發了記者們對職業的擔憂——資深資淺,在行業里做的差不多是一樣的事兒。而那些資深的「老人」,一邊面臨體力和精力的下降,一邊還要和年輕人一樣去「搶」新聞。
對老闆來說,精力旺盛、野心勃勃而報酬較低的年輕人用起來顯然更划算。
於是「老人」就很尷尬。2006年,我曾在這家報紙實習。那時候認識的記者、編輯們,到現在細算算,很多都離開了這家報紙。他們中的大部分,選擇了自己創業做媒體或投身互聯網。
他們中的一位,曾經在我工作後表達過不能共事的惋惜。但聽說我的入職工資後,他便不再勸說了——在報紙做到中高級編輯/記者,才能拿到IT公司應屆生的薪水。
好在,這個「中高級」在媒體並不算很難到達的水平;但同時令人鬱悶的是,這個很快到達的高度可能意味著數年不再上升。

  • 互聯網行業需要媒體從業者

這其實是個偽命題了。其實互聯網行業需要其他各行各業的人。
綜合來看,優秀的媒體從業者往往有如下特點:
1、善於溝通,善於突破,善於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
2、項目組織/把控能力強,協調能力強;
3、善於表達,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
4、有煽動性(呃 或者說感染力強);
5、容易為美好的未來而激動,有熱情(或者說容易忽悠自己);
6、邏輯思維好;
7、人脈廣;
8、知道怎麼應對老闆的需求。

我簡單解釋下幾個可能有異議的:
項目組織/把控能力強,協調能力強——在報紙/雜誌中,編輯的任務是確保自己的版面/本期刊物正常出版。這裡就要求他: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規劃選題方向、組織稿件、編輯修改、排版、校對、送審、印刷、上攤銷售/郵寄等一系列工作。他還要不停的「救火」以應對各種可能的突髮狀況。他要對最後的出版物時間點及質量負責。但在整個過程中,他其實並不「管理」記者,也不「管理」版面設計、印刷、校對等等。電視節目的編導工作就更多了,他不僅要組織選題,安排採訪,還要協調攝像、燈光、音響(如果需要)、出鏡記者/主持人,安排外出行程,「搶」機房,協調後期編輯、合成人員……在傳統新聞媒體中沒有「項目」這個詞兒,但是一個新聞工作者如果不會協調這些事兒,不會組織這些人,他干不好。
邏輯思維好——別以為媒體從業者都是文科生沒邏輯…… 其實優秀的新聞工作者,無論是組織報道還是寫時評,都需要嚴謹而認真的邏輯梳理。大學時的新聞評論課,老師都要從邏輯講起。
知道怎麼應對老闆的需求——在中國,你懂得。經常有各種不明所以的命令發到媒體的負責人手中。這些要求大到報道的領域,細到某一版需刊登的文章和用語,將被層層傳達到每一個一線的記者、編輯。有時候要照章辦事,有時候則要迂迴前進——沒跟禁令鬥爭過,簡直是從業的遺憾。在企業里,老闆的需求呢……那啥,我老闆不在知乎吧?

把這些描述加起來,你會發現,它們所體現的特質,特別適合「產品經理」這個工種。雖然,從業經驗可能會讓媒體人在PR、市場方面大展拳腳,但是從個人在工作中積累的「素質」來看,「產品經理」顯然是一個更為合適的選擇(當然,還要考慮個人興趣)。

  • 在互聯網企業中,吸引媒體人的公司非常多,小米只是其中之一

最近幾年,很多媒體人跑到互聯網公司去,以我周圍的人為例:一部分去做「新媒體」工作,比如到搜狐、新浪、騰訊這些公司的內容部門繼續從事新聞內容相關的工作;一部分去各種公司做市場、PR相關工作;還有一部分,真的到百度、阿里、騰訊這些公司做起了產品經理;也有少數資深媒體人,直接坐到了高管的位置。
不僅如此,在互聯網公司做媒體的人們(他們中很多人之前就是傳統媒體的從業者),已經有好多都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小米只是吸引媒體人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公司好與不好大家都看得見,在裡面工作爽不爽,那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從互聯網在國內興起的時候,媒體人走向互聯網企業就已經很常見了

我舉一些比較知名的例子:

梁冬,前鳳凰衛視主持人,2005加入百度任創意品牌副總裁;
李學凌,前中國青年報記者,前《程序員》雜誌總編輯,2003年起先後任搜狐IT主編、網易總編輯,現在的多玩、YY創始人;
劉韌,前《中國計算機報》記者,後來創辦Donews;
郭巍,前新華社音像中心副總經理,2010年加入開心網任副總編輯;
肖勇,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深圳商報房地產版主編、深圳特區報廣告部常務副總經理。2005年加入搜房網擔任運營副總裁,再後來創辦房龍網;
周源,曾任《IT經理世界》記者,現在是知乎的CEO(感謝他和他的團隊,這裡還是個很有媒體氣味的地方);
張銳,前《京華時報》新聞中心主任、前網易副總編輯,春雨天下(簡稱「春雨」)創始人兼CEO(春雨掌上醫生);
張亮,前《環球企業家》記者,創新工場投資經理;
純銀,原《電腦商情報》編輯,曾任網易杭州研究院產品負責人,現在創業做《蟬遊記》;
傅劍峰,原《南方周末》記者、編輯,2011年到騰訊任新聞中心副總監,現在是騰訊大浙網總經理。

還有非常、非常多的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

最近人們「意識」到有資深媒體人加盟小米,只是因為高調了一點,恰好被大家注意到了而已。這並不是特殊情況。至於他們為什麼選擇小米,他們自己的答案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回答完。


幾天之後,經零零發提醒才發覺我也被邀請來參與這個話題。而且,不少同學之前已經給了不少具有參考價值的答案,我就據自己了解再補充幾句吧,但這隻限我個人的理解和看法,與小米官方意志無關。

零零發、夏永峰和我決定加入小米時,彼此並不知情,所以所謂「密集」,巧合而已。

我們三人加入小米之後,所做的事都不相同。前記者加入企業,並不是只能做PR的活兒。夏勇峰同學做的是最典型的PM,與過去的記者職業已完全沒有關係,此前他於此就已有很深積累;零零發做的也是准PM的活兒,而我大概算是問題所及三人中跟通常意義上的PR關聯算比較多的,但是大致也能算是有做產品的影子。至於我們各自做的是什麼類型的產品,以後大家會陸續看見。

零零發同學很早開始接觸小米,後來他終於在去年底加入了小米,當時我完全不意外,無他,認同爾。
今年6月某天,我和夏永峰一起在上海喝茶時,不經意間互相告知了彼此決心轉型的想法。這次倒是有點意外,我們的去向都是小米,只不過從事的事務方向不同而已。

夏永峰當時跟我說,去小米是經過雷軍親自面談,並受到盛情邀請。夏同學此前的媒體職業生涯其間曾在某互聯網企業實驗性質地做過產品,這一產品也成功獲得專利。他願意加盟小米,大抵是看到了小米在手機單點突破之後,營造起了一定的產品及用戶生態,在此基礎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而且小米也是一家有著充分創新嘗試熱情的公司。

回到問題本身。標題中有兩項疑問,分別指向這些前媒體人和小米公司的立場。我試著以自己的想法來回答。

我跟小米此前彼此較為熟悉,也相互認可,這是加盟小米的先決條件。

小米起步之初,我對這家公司的商業模型和運營方式曾有過懷疑。經常提起的那個「鐵人三項」實際操作起來難度非常大,這家公司能不能撐得住,有沒有胡吹大氣,2012年年中之前我一直抱著審慎觀望的態度。

到了米2發布前後,小米拿出了一些成績給予了還算有力的支撐。我之前跑過台廠供應鏈條線,也去英華達工廠參觀拜訪過,從這些環節也得到了小米的確有站住腳、保持快速增長的證據。

此外,到了去年下半年到年底這段時間,在跟大批做移動APP開發創業的朋友溝通時,我開始普遍聽到他們反映,小米的用戶活躍度之高已是僅次於iOS用戶群了。

有些對比會非常直觀強烈。2011年下半年,我跟台灣一些非常資深的產業研究人士(說到這,忍不住插個嘴,台灣的產研人士真的非常專業,他們大多數時間都在下廠實地考察,用功紮實令人肅然起敬。相比之下,大陸有的經常露臉的所謂業內專家的水平……)交流時,他們對小米幾乎都抱著懷疑、有的甚至是嘲弄的態度,而到了2012年年中之後,再說起小米模式話題,他們幾乎都改變了態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我看來,小米的潛力並不能單純以智能手機出貨規模來衡量。零零發說它是非常大的機會,對這個判斷,我在做轉型決定時也有此強烈感受。他用「世界級」這個定語來修飾,招來好幾位朋友的吐槽,那我就平實點說,我的感覺是,至少在國內,在消費電子技術和互聯網勢力劃分格局雙重維度下,在目前這個世代,這是我個人能看到的最後一個還可能有大故事講的平台了。

在我看來,小米在「互聯網方法論」基礎上跑了三年之後,積累起來的最有價值的財富是「品牌勢能」,這是建立在用戶規模基礎、用戶活躍度、硬體開發和供應鏈能力、軟體和互聯網應用水準等諸多領域的努力提升基礎之上形成的。這使得它能有效地激發、聚合相應用戶群的消費意願和能力,並且有了激活相應產品的能力,甚至這一激活紅利不僅僅能惠及小米,還能惠及整個產業。

舉個例子,在小米盒子發布之後,我和我的鄰居、《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曾航都去問了下我們熟悉的華南山寨盒子產業的一些企業,我們得到的結論是一致的,受小米盒子刺激,這些山寨盒子的出貨量普遍出現了十幾到幾十倍的提升。

以上,是我對小米的判斷,基於這些,我認為這是值得我去加入嘗試的平台。

事實上,去年底,小米公司里的朋友曾私下裡非正式的問過我,想不想加入小米,但我婉拒了。
那會兒我覺得,我還沒有轉型的想法,我仍然希望在媒體行業中去觀察我所感興趣的TMT行業。儘管正如前面有朋友所提及的,媒體行業的景氣狀況已大不如前。

也就是幾乎同一時期,我從《第一財經日報》跳槽去了《21世紀商業評論》。理由也很簡單,我希望獲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能更深入、從容地去進行觀察,跟TMT業內的朋友做更多的交流。但後來,我覺得或許進入一家有活力、有足夠平台潛力的企業,更能有助於真正理解一家公司到底如何成長發展,剛好,小米內部又一次正式問我是否有意願加盟,於是,就加盟吧。畢竟小米的跨界觸角廣泛,在這裡或許能看到更多更好的風景。


至於後半段小米為什麼要招募媒體人的問題,小米現在已經3000多員工了,其中前媒體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我和夏前後入職也只是巧合而已。

每個有平台胸懷和志望的企業,到了一定的階段,都需要對品牌進行梳理、塑造、豐滿,都需要一支優秀的佈道團隊。所謂佈道,不僅僅是簡單的宣傳,找媒體發稿什麼的,而是要基於老闆的意志胸懷、公司的願景、行業生態的變遷等,將企業的品牌意識進行抽象、凝練並進行合適的描述,這一過程其實也是對公司前行路徑和意志從另一位維度進行觀察、矯正。

小米發展至今三年多,在經過爆髮式增長的同時,也需要對自身進行審視,需要公司性格、意志和品牌的沉澱,所以,即便是從PR需求角度來看,小米也需要一些優秀的優秀傳媒人加盟,而較有經驗的成熟的媒體人顯然是個好的選擇。

此外,正如前面齊雲飛同學所說,經過長期媒體從業訓練的前媒體人所掌握的技能與素質不僅僅可以從事PR工作,如果加上合適的積累與自身的意願,可以進入公司的各個部門。夏同學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看到@趙剛-零零發 的回答引來了很多知友的熱烈討論。站在我的角度,我想提供一些我的所見所想給大家分享。

利益相關:
不才曾受邀以個人身份參加過小米媒體開放日,參觀過南京代工廠和上海物流中心。
住過兩天小米提供的酒店,吃過幾頓小米提供的飯,受贈一台小米盒子和一件小米T紀念T恤,通過小米報銷了上海往返南京的火車票,喝過趙剛請的一杯咖啡。
未直接拿小米一分錢,也從未準備從小米那裡拿五毛稿費。

避免跑題,我先回答這個問題:
知名媒體人加入小米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小米的確需要這些媒體人資源。
小米手機的營銷模式決定了在小米科技內部公關和媒體部門的地位要遠大於傳統手機公司。
小米手機在合約機出現前,幾乎完全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銷售,如何讓小米的品牌印象抵達用戶,讓潛在用戶深度認同併產生購買慾望,十分重要。
無論是米粉團體的運營,還是產品動態、口碑的傳播,亦或是企業形象的推廣,都需要大量媒體資源來支撐。

很多人都喜歡拿魅族以及小米進行對比,我在此也想以魅族作為比較對象。
大家都知道,魅族的手機產品,從質量到性價比與小米同期產品並不存在巨大差異,雖然兩家企業風格大相徑庭,粉絲群體也水火不容,但客觀說,產品層面如果MX2刷個MIUIV5,我相信使用體驗不會相差超多15%。順帶一提,我個人十分尊重魅族並欣賞其做產品的態度。

魅族成名較小米早很多,在米1發布這個時間點前,魅族無論粉絲數量質量亦或是曝光度都是完爆小米的。
但2011年8月米1發布之後,我感受到了鋪天蓋地的小米手機信息轟炸,彷彿一時間身邊的人都在談論與小米手機有關的信息。從微博到科技媒體,從同事吃飯到同學聚會,小米的聲音充斥不斷。超級性價比、發燒定製、1999元、屌絲神機等光環標籤一下子貼到米1的頭頂上,可以說,那段時間我甚至有點反感米1的宣傳,耳邊老是充斥著米1的信息,彷彿噪音一般,但我的確記住了小米手機以及貼在它身上的標籤。

反觀魅族MX,我一直到2012年中想換個手機才從朋友這裡聽說原來魅族也做手機了,而且口碑也不錯,反響很好。然後,然後呢?直到我最近真的忍不住想換手機了,才從各種測評網站和手機論壇得到關於魅族MX系列產品的真實情況和反饋。

現在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天下功夫唯快不破,誰能夠第一時間將品牌散播出去,給客戶留下深刻印象,產生共鳴,誰就最有可能獲得銷售機會。
我想不用懷疑,小米比魅族更懂得如何使用媒體資源,為自己造勢,支撐自己的營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網友詬病小米,覺得他們是一家媒體公司)。
而這些媒體資源如何使用,如何引導。廣告要如何宣傳,產品信息要如何發,找誰來寫,找誰發出去,都是需要資深業內人士進行梳理的,毋庸置疑,小米需要真正資深的媒體人來掌這個舵。
資深的媒體人知道從哪裡找真正靠譜的媒體渠道,知道如何招待同行,知道誰沽名釣譽,也知道誰名副其實。

2.媒體人在與小米的合作過程中,看到了小米潛在的機會

@趙剛-零零發 的回答,之所以會被人踩,因為很多人懷疑他回答問題的動機,我十分能理解。
不過在我看來,零零發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寫文的習慣已然成型,他在知乎的很多回答其實都有著過去他做媒體人時的風格,這很難改。
再何況對於一個深刻認同自己企業的員工來說,用最好的語言文字宣傳自己的企業,本身也無可厚非——即便他曾經是一名媒體人,並在小米內部可能也會做一些媒體方面的協調工作。小米員工如是,阿里員工也如是,希望大家理性溝通和質疑,不要攻擊一個熱愛自己企業的人。
我在知乎上真的碰到過很多為了維護自己企業聲譽不惜花時間精力與人爭論的企業僱員。值得注意的是,零零發一直在以很克制的語言,理性地和反對者對話,這可能是媒體人出於維護企業形象的職業習慣,也可能是他出於對小米的一種認同感。

我和零零發有過幾面之緣,攀談過幾次,就小米的工作壓力與環境,甚至零零發本人為何加入小米,我其實是有直接向他提問過。
談到何時開始接觸到小米時,看得出零零發的確有些懊惱,如他回答中提到的,他覺得自己是第一批真正接觸到小米的媒體人。小米的很多初期報道,他都有過參與,但在那個時間點,或許他沒看清這個機會,或許他有其他猶豫,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加入小米。
其實他本人今年年初才真正加入小米(貌似我記錯了還是咋地,我看他回答里是12年年底),我問他:「既然小米經歷了3年高速膨脹,市值已經漲了那麼多,加入小米帶來的期權和股票肯定不如創業期給的多,為何還要加入小米?」
他的回答彷彿很順理成章:「過去三年我看著小米高速成長,沒能加入進來。到這個時間點我才加入小米,沒有加入到最艱辛的創業初期,也就沒有得到創業初期對應的期權,這是我的選擇,或者說我活該。但這個時間點加入小米也一樣是我的選擇,我願意為此擔當。」
我說,既然現在你依然加入小米,相信是有什麼東西在吸引你,是什麼?
他提到了幾點,我大致總結成兩點:
1.小米的創業團隊十分穩定,幾十個骨幹帶著團隊6*12小時搞了三年,戰鬥力依然不減。甚至到公司規模發展到幾千人,依然很有創業氣氛,他覺得非常難得。都說找事容易找人難,團隊靠譜就是成功的一半。(這點貌似他回答沒提)
2.小米在做的事情,或者說它的野心遠遠不止做手機這一個事情。做手機成了,如果接下去的戰略都執行到位,那麼現在的小米依然是創業初期,依然是大把的機會。

客觀地說,從看到機會,到相信機會,再到把握機會,零零發可能還不算最堅決果敢的,他的回答其實挺中肯地說了自己加入小米前後做的事以及心態的變化,我個人認為是可信的——儘管其回答多少摻有職業習慣以及行文風格,這個恐怕很難改變,相信他會這樣「軟文」下去。

以上,可能廢話有些多,只是希望多多關注問題本身,而不要太關注回答問題者的所謂動機。


謝邀。

我想我沒有權利代表別人,我還是說說我自己吧。

不喜歡看我的長篇故事的直接看結論:

我突然發現,我面對的不是一個巨大的新聞源而已,而是一個全世界近年內罕見的巨大機會。

並且,這也許是5年內唯一的一個世界級的機會。

為什麼我要來小米,因為對小米了解越多,就對小米的未來越有信心。作為一個曾經的記者,對小米的了解確實比普通人更多一些,也就能更客觀的看小米的問題和成績。

---------------------------------------------------


其實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我在2012年年底加入小米,是一件很後悔的事情。因為,我後悔為什麼不能再早一點來。

1,我幾乎是中國最早開始關注和報道小米的互聯網記者。那還是在2010年,我正努力的研究著Android的崛起,並開始關注和報道Motorola系列手機。作為一個谷粉,我對Android投入了極大的熱情。當時的Motorola也很給力,里程碑MileStone1代堪稱2010年上半年的全國神機。還有神奇的後空翻ME600,我拿著它一直用了有1年,天天各種裝軟體刪軟體,找ROM刷機什麼的,非常喜歡。

2,我還自己做了一個小站:小ME專題站,(http://me600.net)專門搜集和ME600有關的內容。我樂此不疲。後來連續使用了一系列MOTO的Android手機,並寫了相關的推薦和評測。有ME600,ME501,XT701,XT800,ME802,XT502等等……同時也沒有忘記當時最流行的HTC系列,G2,G7.還建立和加入了十幾個相關的QQ群,甚至自己動手打包一些rom,其實也就是換換啟動界面的圖片,改動幾個包內的app應用而已。

3,那是一個移動互聯網創業熱潮的時候,DoNews作為一個關注創業的網路媒體,對於那個大潮自然是投入了更多的目光。小米在那個時候成立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過是無數個去做APP的創業公司中又多了一個而已,對於我來說,這卻是一個值得緊跟的新企業。

很快我發現了小米的不一樣。在銀谷大廈,小米的辦公室雖然面積不大,但是比大多數採訪過的初創企業還是正規了那麼一點。而且,很快打聽到,小米的幕後老闆是雷軍、林斌。我開始發現小米有點不簡單。但是當時單純的是感覺,這個企業值得報道,有巨大的媒體新聞價值。

4,從「司機小秘」這個產品開始寫,到小米便簽、小米讀書、小米分享、小米……好多好多奇形怪狀的app。一直到2010年8月16日,黎萬強神秘兮兮的找到我:「我們有個東西,想找Android圈裡玩的好的朋友來幫忙看看。」他拿出手機劃拉了兩下,我眼睛一亮:這界面有點意思啊。黎萬強說,這個叫:「MIUI,Mobile Internet UI,移動互聯網界面。」我回家上網,註冊了一下,G7拿出來,刷個機…… 我是整個MIUI論壇的第189個註冊賬戶 :(http://www.miui.com/space-uid-189.html)。在小米的用戶資料庫裡面,我是所有用戶的第189號(http://home.xiaomi.cn/?189 ),怎麼樣,夠早的吧。

5,後來忙於其它各項工作瑣事,小米的事兒也不過是我關注的眾多移動互聯網創業中的一個,我倒沒有多上心,但是直到有一天,大約是2011年初夏的某個時候,我去MIUI論壇上看看,突然發現MIUI非常火爆了。而且居然還有好多個國外粉絲建立的同人站。我感覺不一般。認真去調查了一下小米,嚇一跳,這個公司居然有雷軍、林斌、周光平、KK、洪鋒、劉德和黎萬強7個co-Fonder。這裡面就劉德我完全不了解,但是另外6位我都有所耳聞,知道的個大概。以業內記者的直覺我知道這個企業的目標絕對不是那些當時看起來和小米同級別的創業公司一個水平線上的了。當然,對於我來說,當時的小米的價值是:有絕對的新聞報道價值!從那時起,我開始特別的關注小米,和寫小米的消息。

寫的多了,和小米的人也就熟了。黎萬強開始和我透露一些內幕,比如,小米要做手機。但是希望我保密。作為交換,我也得到了一些別的媒體沒有的,又可以寫出來的有關小米的訊息。我開始密集的寫小米。

6,前面前戲了這麼久,這裡終於開始直面題主的問題了。當我寫小米的新聞越多,和小米的接觸越深,我對小米的了解越深,我就越發覺小米的未來不可限量。小米的背景,小米的人員結構,還有小米的做事風格以及他們(當時是「他們」)的產品的品質和他們對待產品的態度,讓我不得不看好這個企業。2011年8月16日,小米的發布會引爆了從那時起至今的一個全新的市場,我至今還記得當1999幾個數字呈現在大屏幕上的時候我的震撼。今天很多人可能難以理解,但是在當時,這個價格就好像有個房地產開發商宣布將在北京三環推出每平米只要1萬塊的房子一樣。隨後關於小米的新聞已經擋不住了,各家媒體積極跟進,各種消息滿天飛,發布,搶購,2天30萬台,發貨,一天500台,泰國洪水,…… 做網路媒體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同樣的位置,別的新聞點擊量如果是3000,和小米相關的就能超過1萬。

7,質疑自然是很多的,也包括我:發燒友手機?全國有那麼多發燒友嗎?你有售後嗎?質量有保障嗎?純互聯網銷售能賣出去嗎?小米手機剛發布的時候,我找來HTC、moto、三星、手機之家等朋友,一起聊。大家當然是提出各種質疑。最後我們猜小米在當年2011年能賣出多少台手機。有人猜1萬,有人說3萬,我咬咬牙,心想力挺一下吧,能賣出7萬台。結果,大家都知道的。

從那個時候開始,小米給我帶來的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震驚。一直到小米手機2的發布。

我突然發現,我面對的不是一個巨大的新聞源而已,而是一個全世界近年內罕見的巨大機會。

並且,這也許是5年內唯一的一個世界級的機會。

-------------------------------------

好了,為什麼我要來小米,因為對小米了解越多,就對小米的未來越有信心。作為一個曾經的記者,對小米的了解確實比普通人更多一些,也就能更客觀的看小米的問題和成績。

也許有人會說我腦殘而已,但是我不相信@夏勇峰@徐潔雲 們這些媒體行業里出色的資深記者也一併腦殘了。

為什麼媒體人願意來小米,因為他們了解小米,而已。


從戰略市場角度猜測下。
(@苑曉傑 、@黃軼軒 、@Tony Gao 等人已經說了一些。)

先看目前手機市場,從雜亂的群司崛起到現在人手機量將要趨於飽和(網上有數據),未來的趨勢將會是內容為王和平台的擴展,既然如此。雷堡主可能也不清楚具體是怎麼個平台構架,但是整體布局肯定清楚,至於如何構建,如何擴展只能交由這些媒體人去發揮。市場早期速度為王的資本積累,小米已經完成,渠道和品牌名望有了。
但是!缺少更細分的市場份額,或者應該說內容平台參與度很低(不要以為一味追求高性能就是)。就在硬體產品差異化縮小的今天,客戶對內容依賴度開始提高,而喬布斯早已布局到下一步了。而小米最終面臨一個成本壓力上升而不轉型會曇花一現的局面。

目前國內這類手上硬體平台處於萌芽期(感謝高稅收使得這類硬體沒有推廣)。智能平台將迎來不一樣市場交叉競爭和新市場應用。希望我杞人憂天、異想天開。畢竟市場不可控。可確定是目前對這塊新市場爭奪不是小米一家,後面還有一幫國內大企業身影。

做幾點預測:雲計算的平台應該是以手上智能平台為主;城市家庭應用將是智能平台下個戰略高地(也有可能延伸到其他的細分市場,媒體還是以報道家庭為主);未來內容商的合作將會重點;用戶群落將決定硬體智能平台成長度,所以用戶(非粉)的培養很重要。


目前能看到前景就這麼多。
PS:最後感謝喬教主與谷歌的努力,讓一切皆有可能,可惜喬的接班人不給力。小米站在一個好時代,就看能不能開創出一派。


前面的回答挺全面的了。作為新聞專業出身、做過一段時間記者最終做PM的,且看到不少從業者紛紛從單純媒體走進公司圈了,忍不住還來說幾嘴,無關小米。

首先,媒體從業者的薪酬待遇比起大部分公司白領可謂相當沒有想像空間,資深人士應2W多已屬不錯。而互聯網公司除了有相對靠譜的常規晉陞之路帶來的薪酬提升,股權激勵也往往打開了暴富之門。即使不靠跟著創業公司出生入死修成正果財務自由,處在成長期的大公司的回報也往往能讓個人盆滿缽滿、舒適滋潤。

尤其作為IT從業記者,能見到的是一個朝陽行業火箭般的上升速度,穿梭期間不免知之愈深思之愈甚也可能形成靠譜的思路,而只作為評述者見證者無法實踐,會有壓抑。(更何況行業記者也受制於各種關係,真想啥也不能都寫出來,寫的尖銳了又怕失去某些消息渠道)

媒體行業本身也是有趣而激情的,它能讓人不斷接觸新事物、視野寬廣、人脈廣闊。作為記者,所謂文筆是最普通的要求,好的媒體人員應該是嗅覺敏銳,對負責領域資深且卓有見地的。——但此類樂趣和挑戰之外也有些缺陷,培養人的能力多向性不足。比如是記者,往往是「單打獨鬥」,除了選題會,你甚至一星期都跟同事打不上照面。什麼項目推進啊、向上向下管理啊,大部分人不需要(這點我不贊成第一個回答里所說的媒體人項目組織能力強,編輯編導誠然需要一些組織能力,但cover領域廣協調任務重的是很少數人)。如果個人對工作的綜合能力成長有訴求,媒體行業能給的也比較有限。

另外,在互聯網圈裡,當密密麻麻的行業從業者本身能站出來拿起筆頭,用流暢的筆法來敘述自己和周圍的故事,並可能擁有絲毫不遜於傳統媒體的影響傳播能力的時候,欠缺「絕知此事要躬行」優勢的媒體從業人員,本身如何定位自己,也是一個疑問。

這裡,並不是想一味貶媒體行業。對個人來講,一旦從這個圈子跳出來走進正規的公司,其能帶來的福利諸如新知、視野、人脈,和諸多優秀人士聊天的可能,相對自由的作息,也會削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從事啥也看人的個性。另外見證者/評述者也一樣偉大,那些在這個領域堅守且有信仰的人,其功力絕非別人的筆頭能輕易替代。

媒體行業不少素質也是互聯網公司內所需要的,往往在公關、產品、運營領域——優秀的邏輯、良好的敘事能力、博聞強識。
原先在媒體行業過多的宏大敘事可能會阻礙一個人微處著手實幹的能力,但對於優秀的人來說,自我調整隻是時間問題。


因為最近小米發展得不錯,這些人認為這個時候加入小米還不遲,有發展空間。而小米也覺得多幾個人不錯,雙方就好上了唄。


雷布斯:讓文案再饑渴一點好嗎?
大家: 好的! (*ˉ︶ˉ*)


  1. 據說夏老師是去做產品經理,帶著項目去。所以夏老師未來的工作跟公關應該沒有多少關係。剩下的兩位老師就不知道幹什麼。
  2. 我覺得小米很可能因為產品線的擴大,加上可能更加細分營銷和公關部門,所以要招大量的媒體從業人員,加強米3和一系列產品的輿論監測和產品推廣。
  3. 其它國產手機也在招人。且力度不低。
  4. 國產手機價格戰玩不起來,硬體戰已經過時,講體驗也就那樣。國產手機的戰爭未來將是宣傳戰,同樣,也是前媒體從業人員的戰爭。

悲涼的說一句,前輩們做到主筆級別仍然選擇去大公司,讓我等後輩如何不唏噓。

PS:

夏老師本人在知乎。何不@夏勇峰 老師自己來解答下?


賺錢多。
媒體人看似風光,實則苦逼,誰干誰知道。

接地氣。
媒體人太喜歡宏大敘事,什麼事都喜歡從戰略、策略、謀局、商業層面去替BOSS想問題,當然,跟他的採訪對象有關,但子非魚,又焉知魚之知呢?

圖一頭。
有點新聞理想的,要麼靠自己的力量另拉山頭,比如虎嗅的李岷、鈦媒體的趙何娟、獵雲網的靳繼磊、PingWest的駱軼航,要麼就直接給廠商當PR或PM了,不管名利,咱總要圖一頭。

當然,還有一些不入流的媒體人沒勇氣創業,就只能炒炒自媒體概念,收點公關費罷了,最後都是要尋多種渠道來變現。


我就記得有個老記者對我說,小米是個出故事的公司。這句話的判斷很准,小米未必是巨頭,但是就新聞報道本身來說,關注小米可以出故事。


做投資。


炒作唄。


我認為這是對360的尊重。


他就想搞個大新聞


夏勇峰原本寫東西就很深入,受到keso等前輩的肯定,應該說還是有做產品的潛力吧,所以去做產品經理。至於其他媒體人去互聯網公司,就算不做產品,也可以做公關。
不管怎麼說,總感覺媒體在沒落。好的年輕人才留在媒體行業,有點浪費。


估值90億啊,去了好分原始股


說明小米是真有錢,窮叨乎的人會去創業公司打拚么?顯然不會么。


小米在移動領域收攬的人才幾乎是最多的,勢頭一直沒有減弱。人才流向是正的。——小道消息《人才站》


媒體一直就是走在趨勢前面的,這些人一般和這些公司管理層走得比較近,口才好的話,容易得到承認,也就容易加入。

也沒什麼新鮮的,比如張亮去了創新工廠。

矽谷也有不少編輯,加入創業大軍。還記得有篇文章說這事的,大意是,如果市場上的記者紛紛扔下工作,開始找風投創業,就說明市場過熱了。


推薦閱讀: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互聯網時代保持成功的原因何在?
為什麼路透社說雅安地震6.6級,汶川地震7.9級?
2013 年新醫改安排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怎樣解讀?

TAG:媒體 | 小米科技 | 媒體從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