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革命後為什麼日本英國等國家還保留皇室?中國為什麼不這麼做?


謝邀

近代中國混得很慘,精英階層在結果長期的抗拒之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終於認清並且承認了國家已經整體落後的事實,任何一個有良知的精英都認為自己應該去為中國找一條擺脫落後和挨打狀態的路。

經過一系列論證之後,一個共識就在精英階層當中形成了——中國的落後是因為制度,正是專制獨裁的家天下制度(也就是傳統的中華帝制)需要為此負責,擺脫落後狀態只能靠學習和實行西方制度。

和一般流行的觀念不大相同,在清末,即使是精英階層,人們對清皇室的觀感也要複雜得多,並沒有被廣泛地認為是「少數民族殖民統治的代表」,而是被認為是「家天下的帝制代表」,革命黨的「驅逐韃虜」的口號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也就是說,精英階層更多反對的是「家天下」式的集權制度本身而不是清皇室的「韃虜」身份

所以立憲派一直是主流,他們並不反對清皇室,但是要求改革,讓中國實行憲政,從家天下的帝制狀態當中解脫出來。正是在立憲派的推動之下,清末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試圖挽救自己的生命。我不是在這裡論證中國搞立憲搞不搞得下去,而是在客觀地陳述事實。

然而以隆裕和載灃的一系列施政錯誤,最終使得這一群人也對清朝失去了耐心和信心,最終他們也不再希望學習君主立憲制國家,保留一個王朝,至少不再熱衷於此。

於是,在武昌起義的炮火聲當中,各地紛紛宣布革命,清朝就亡了。過多地強調清皇室的民族屬性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即使是一個漢人王朝,處在類似的環境下也極有可能崩塌。


在這個時間點上,人們認為中華傳統帝制需要為中國的落後挨打負責,人們厭惡的是這個家天下式的帝制本身,而不僅僅是清皇室民族屬性,所以想要重新給中國一個漢人皇室的袁世凱,也很快在舉國的反對和唾罵當中煙消雲散了(儘管他一直試圖告訴國民他不想搞之前的那種帝制)。不管這種觀念正確與否,只要精英階層和國民這麼想,一個帝制就無法延續下去。

類似的情況也並非中國獨有,法國在普法戰爭的劇烈創痛後取消了帝制,而在後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當在戰爭當中面臨災難性的失敗的時候,俄國、奧地利、土耳其、德國也紛紛發生了革命,把帝制當成了國家失敗的根源給一筆抹消了,就連義大利也在二戰後取消了帝制

毫無疑問,一個國家的落後並不會僅僅因為帝制,但是帝制是再明顯不過的靶子,只要稍稍接受了正常近代化現代化教育的人類,都不會真心地認為自己天生應該是一個家天下式的專制君主的忠順臣民,本質上近代現代思想是與古老的專制制度背道而馳的。

英國沒有遭遇過類似的失敗,它在直到20世紀都是成功的國家,「光榮革命」與其說是一次革命倒不如說是一次政變,而且君主制度一直被限制,極大地消減了各階層的怨氣,所以他們並沒有達成廢除王家的共識,君主立憲並沒有得到國民和精英階層的普遍反對。

日本的情況比較特殊,第一,日本在近代的落後挨打,「看上去」天皇並不需要為此負責,因為天皇家族在近千年的時間裡面被架空,並沒有掌握實權,所以精英階層和國民的怨氣被導向了幕府,認定幕府的擅權亂政才是日本落後挨打的總根源,在他們的眼裡「王政復古」和「富國強兵」反而成為了一體兩面的強國之策。

然後,日本一直都順風順水,直到最後的二戰大失敗為止。但是失敗之後美國進駐立即填補了國內的政治真空,既然美國人選擇了保留皇室,那麼皇室就可以保留下來。

總結一下:在一個國家近代化和現代化的過程當中,一旦出現刻骨銘心的國家失敗,帝制和專制制度很容易被當成國家落後的總根源,越是集權的帝制,越是會成為精英和國民怨氣的歸結地(這種想法其實是有道理的,雖然並不能解決全部問題),而這時候革命就會推翻帝制。

因此,特殊的不是中國,而是英國和日本兩個國家(其他現存的君主國家都是不再參與戰爭、以及全球或地區競爭的小國,甚至是永久中立國,他們根本無緣感受國家和民族大失敗的痛苦,只有西班牙可能是個例外,但是西班牙也已經兩百年沒有參與到對外戰爭當中了,甚至也一度廢除過君主制)。

英國是領跑國家,順風順水,沒有經歷過刻骨銘心的國家失敗,所以國民的怒氣並沒有如此深重;日本的話是有幕府背鍋,兩個國家的特殊情況應該予以考慮。


關於其他君主立憲制國家的狀況,@李淼 先生已經說得夠全了。

中國的狀況,我只講一條:辛亥革命不僅是民主革命,更是民族革命。

太平天國之後,湘淮系的漢人官員已經大量把持了地方權力,滿人代表的中央和漢人代表的地方已經有分裂的跡象,到了庚子之變東南互保,地方上的漢人實力派直接無視滿人中央,事後中央不僅沒有處罰反而因為自身實力的羸弱不得不依賴漢人地方勢力繼續扶持自己。這時,其實滿人的政權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預備立憲本來是一個平穩過渡的機會,與其說是還政於民,不如說是體面地將政權由滿人宗室交給漢人地方實力派,但是滿人貴族卻把這個當成維持本族繼續統治的契機。手上一沒錢,二沒槍,你拿什麼去維持?不管是地方立憲派,還是實力派官員,實際都是不滿的。但漢人大員一來苦於需維持效忠王朝的名分,不能直接反水,二來革命黨的起義威脅的不僅是宗室貴族,更是現有體制下一切既得利益派——如果完全按照革命想法,那就是全盤洗牌了。所以漢人大員還得壓制著革命黨。但是,一旦漢人實力派跟革命黨相互諒解妥協,滿人皇帝自然就得滾蛋了。辛亥革命絕不只是幾個革命黨打了幾槍——以當時革命黨的實力,袁氏新軍是有能力鎮壓下去的——而是初期暴動起義誘發的廣泛督撫政變,上層政治實力派與民間精英完成了妥協,相對和平交權過渡,這才是辛亥革命。

究其原因:
1、近三百年統治,始終維持滿漢之別,這是生生提醒人家夷夏之別,想洗腦都洗不了;
2、滿人宗室彼時真沒實力,沒這個底氣。

軟的和硬的,兩頭都沾不了,自然連個虛名都保不住了。若是朱明朝這種主體民族為皇帝的王朝,倒是還有保留帝位的一點點點點可能性——阻力不一樣了,架空的,就另說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得謹慎看:保留皇室的各國,原因各不相同。而廢除皇室的國家,卻有著基本的相似性。

1. 先看看保留皇室的君主立憲制主要國家:
英國,日本,泰國,柬埔寨,挪威,瑞典,丹麥,荷蘭,比利時,西班牙
這些國家保留皇室的原因各不相同,下面就挑幾個熟悉的國家說:

a. 英國: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確立於1689年的英國權利法案,規定國王不得干涉法律。通過議會立法,用法律的條文來約束國王的權力,這是君主立憲制的特點之一。而英國之所以沒有廢黜國王,國王也沒有解散議會,部分原因是由於克倫威爾顛覆朝政之後導致的幾十年亂局,議會制的興起和倒台,君主制的結束與復辟所致;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國王與議會之間的矛盾並無突出之處:權力方面,英國國王剛從克倫威爾的魔掌下走出來,羽翼未豐;信仰方面,英國人趕走了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新國王仍然是清教徒。
所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基本上是在和平的過程中完成的:英國內戰和光榮革命已經把所有的能量都消耗掉了。

b. 日本:君主立憲制建立於明治維新,這個過程與英國大相徑庭。
首先,日本的政權,自明治維新700年前的鎌倉幕府時期,就已經分裂為「公家」和「武家」兩派。公家一派的領袖是日本天皇,由於其「君權神授」的名義,以及將天皇家和神道教信仰的融合,保持了名分上的國家元首。而武家一派則是控制了行政、軍隊、司法等等權利,建立了以征夷大將軍(幕府將軍)為首的武家政權。公家和武家政權的關係,類似於教皇和國王。
而在江戶幕府末期,由於中央和地方的利益衝突,很多自德川幕府開創期便與將軍關係不和的大名(地方統治者),比如毛利家、島津家、山內家,便開始準備武裝政變。武裝政變勢必需要一定的「名分」,於是扶植公家一派的天皇,便成為了這些倒幕派的理由。
本著「大政奉還」(將政府大權還給天皇)的名義,各地方的倒幕大名紛紛起兵,並在外國勢力(英、美等國)的支持下成功推翻了德川幕府。但在政變之後,天皇雖恢復了「日本國王」的名譽,但仍然是沒有實權:權利牢牢把握在了首先發兵的幾個倒幕派的手中。
所以日本的君主立憲制,事實上僅僅是一個名譽回復的過程。而戰爭,僅僅發生在協天子以令諸侯的「董卓」和「曹操」之間。

c. 其他各國:
泰國國王拉瑪5世是內憂外患,夾縫中生存的代表。泰國由於自古以來的君權神授和君主極權,使得貴族勢力很弱。而在英佔印度緬甸,法佔越南寮國的情況下,拉瑪五世左右逢源,最終將大權交給了買辦資產階級,而自己保留君主立憲權力了事。
瑞典的過程很繁複,16-18世紀期間幾次復辟又幾次立憲,但最終確立下來是由瑞典的議會主導,簽訂了《政府文約》和《王位繼承法》。瑞典國王的弱勢是從1709年的卡爾12世逃亡奧斯曼開始的,隨後在俄國的影響下,瑞典國內議會力量加強,最終成為了君主立憲制。
西班牙的君主立憲建立於20世紀,是佛朗哥宣布退位後正式建立的。而君主立憲的建立基礎,卻是源自於佛朗哥政權後期的經濟改革,使得西班牙的資產階級迅速發展壯大。佛朗哥退位後,權力的空間並沒有被繼位的卡洛斯一世佔據,而是更多地向議會和中間派傾斜。

由此可見,保留了或是主動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一般都有有幾大因素:和平革命(至少不是保皇派和民主派的戰爭),皇權弱於議會,外國勢力影響等等。

2. 廢黜帝制的國家:法國,俄國,德國,中國
法國和俄國的情況很類似,都是社會動蕩導致國內的民眾暴亂。在亂局中,法國國王被砍了腦袋,俄國沙皇更是全家被槍殺後焚屍。這種自下而上的革命,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指向最高當權者的暴力革命。
德國未能走上君主立憲制度,完全由於俾斯麥對於皇室過於忠心的原因,最後被威廉二世罷免。後來的首相也都不太給力,直至威廉二世這個蠢貨在一戰中把國家命運葬送。

反過來再看看中國的情況:
1. 清朝是君主專制的頂峰時期。雖然也有一定的外國勢力干擾,但畢竟尚未使大清感到地位岌岌可危,所以反而有「剿滅洋人」的想法。
2. 清朝可謂是毫無議會制度,儘管有軍機處,但一切軍政大權都掌握在皇族手中。這點與一戰前的德國完全一致。
3. 中國雖然也有自上而下的改革(請參考Yolfilm的答案),但畢竟改革的人選不是真正的實權人物,無論是康梁新政,還是光緒變法,卻都需要時時看恭親王和皇太后的臉色。
4. 既然無法自上而下的改革,列強勢力不得不在中國尋找其他的代理人,於是我們知道的北洋軍閥,國民政府,紅色分子等等,都出自「草莽」。
5. 既然是出身平民,就不免跟了法國和俄國的路子。Fortunately or unfortunately,日本人把清朝的皇帝接走了,給了他一個吉林省當作傀儡政權滿洲國。隨後我朝政府又從蘇聯人手裡把他接回來,雖然沒殺了他,但也沒給他留下子嗣的機會,一代皇朝就自然滅亡了。


@如是我聞 說的第一點是根本原因,即:
滿清政權是少數民族,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其他原因多從這個原因派生。

滿清政權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這是滿清200多年的原罪,這也是清朝所有的皇帝勤勤懇懇,戰戰兢兢的原因。
在這樣一個少數人管多數人的政權里,一旦內亂,必然有人提類似「驅除韃虜」這樣的口號,把社會的問題歸結到少數族群身上,認為是少數人故意犧牲了他們大多數人的利益。這個口號,太具備煽動性,所以哪怕孫文根本沒有任何與清廷對抗的實力,清廷也要趕盡殺絕。

慈禧從西安回來以後開展的立憲是真立憲,改革是真改革,其改革深度甚至遠大於1898年的維新變法,當時社會立憲的呼聲是遠大於革命思潮的。

但問題在於,清廷自己深知自己的少數族群地位,所以十分擔心在將來的政治體系中被犧牲,在立憲問題上難免首鼠兩端,所以最後出台的立憲方案憲法第一條就是皇室擁有最高權威,萬世不移,而第一屆內閣實際上是皇族內閣。

正是這種擔心把清廷給搞死了,一下子社會從立憲風潮倒戈到革命派。

孫文,完全沒有任何實力,演技派,他只是提出了一個口號而已。

滿清後期最重要的武裝為袁世凱的新軍,這些軍官多在日本受訓,日本正是孫文的大本營,新軍將領在日本耳濡目染,完成了革命教育。

所以辛亥革命爆發之後,最有實力的新軍,無論是利益出發,還是從自身的價值觀出發,根本無心保皇。

結果,辛亥革命以極少的流血更迭了政權,結束了兩千多年的政治制度,造就了亞洲第一共和國。

歷史給過立憲派極短的時間窗口,他們也差一點就成了,但他們被自己的少數民族身份嚇退了。

而,孫文,從任何層面說,都被過分拔高了。


一、滿清政權是少數民族,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二、辛亥革命後,南北和解的首要條件即為清帝退位。
三、滿清朝廷自身也缺乏改革的動力,自作孽,不可活。
四、與日本明治維新相比,中國缺乏像伊藤博文那樣的改革領軍人物。

中國最終沒有君主立憲保留皇室,除了光緒沒種以外(照實際情況來看光緒確實沒種),孫中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物,可以參考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10229


中國歷史上缺乏政治妥協的傳統,也就缺乏政治妥協的智慧;另一方面,近現代意識形態的變遷速度太快,對政治失敗者的容錯空間太小了。

社會進步的一個核心前提條件是:政治妥協。有了高層政治妥協,才會有全社會的合作。如果政治鬥爭的失敗者總是一棒子打死,那麼整個社會就沒有任何合作可言,整個社會也就不會有像樣的社會進步。很多人太低過政治高層鬥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實際上根據六度社交理論,社會中任何兩個人都可以通過不超過6個人鏈接起來。甚至皇帝和一個平常老百姓的鏈接也符合六度空間理論:比如皇帝和宰相(1),宰相和巡撫(2),巡撫和知府、道台(3),道台、知府和知縣(4),知縣和地頭蛇(5),地頭蛇和老百姓(6),因此高層鬥爭會深深地影響整個社會的運轉。

在眾多研究西歐國家興起的著作中,都把利率當做檢驗自己學說的核心。原因有二:一是只有皇室借款時守信,全社會才會守信,全社會才有長時間合作的基礎,而皇室守信利率才會下降;二是只有利息夠低,全社會才有借錢投資的基礎,私人和公共投資才有可能。

我們知道歐洲各國常常打仗,一打就是幾十年。顯然有更多軍餉的國家更有可能獲得戰爭的勝利,因為能夠借到更多錢的國家,才有更多資金去僱傭、鼓勵將士,其獲勝的概率也就越高。雖然歐洲皇室有借更多錢的動機,可是軍隊越強,也就代表著皇權越強,因此皇室債務違約的概率也就越高,於是皇室借錢的數量和成本也就越高,結果就存在一種違約動機和借款動機的矛盾。

不要以為皇帝有權力就可以隨便要錢,明末崇禎帝問大臣要錢,大臣給么?不給!崇禎帝能把大臣都殺了么?不能!要想進一步擴展皇權和國家勢力,就要解決借錢動機和違約動機帶來的矛盾:明白這個道理,接受這個道理,設計出合理的制度維護這個道理,都需要時間。由於歐洲自由城邦相比於大國有著更困難的生存環境和更小的軍隊,因此更有動機限制皇權與政府。於是歐洲很多自由城邦在1200年就可以用10%,甚至更低的利率借到錢了。可英國爆發內戰是1642年的事情,成功的限制王權是1688年的事情,而主張限制皇權的輝格黨上台已經1714年的事情。

在輝格黨上台後英國利率才相對於自由城邦開始下降。可以看到在現代以前,以英國為例社會進步刻度以30年計的,用70年完成初步約束皇權,懂得政治妥協的重要性。期間克倫威爾晚死幾年,或者輝格黨早上台幾年,對英國歷史進程的影響不會有太大影響,反正制度落後都400年了。可是中國呢?光緒、慈溪、孫中山等人早死,晚死幾年,都會對中國歷史進程有巨大影響,因為近代中國歷史變遷的速率比英國快的多。

第二次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把大清打服,清廷從天朝大國的幻想中醒悟,決定開展洋務運動是1860年的事情;清廷剛明白現代化的重要性,還沒明白限制皇權的制度重要性,1894年甲午戰爭日本就把中國打哭了。這中間不過34年,不到英國從內戰開始到輝格黨上台時間的一半。後面的歷史進程就更快了,1901年決定立憲改革到辛亥革命剛好10年,中國高層精英就從接受君主立憲到接受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到1924年孫中山提出聯俄聯共,整個社會改革開始從輕民主共和制,到帶有共產主義色彩只有13年。

西歐很多國家可以用30年為刻度,70年為計劃來完成制度轉型,他們的社會精英有充足的時間去了解理念,認同理念,可到中國現代化轉型時,10年間的社會風潮就徹底變了。也就是中國社會意識形態的變遷刻度最多為5年,如果中國統治精英前後五年不能各理解一種理念,那麼他就被時代拋棄了。可以說由於時代變遷的速度過快,中國統治精英們沒學會走,就必須要趕快跑了。

日本呢?實際上日本有著比中國優良的多政治傳統,近600年的天皇、幕府、各地藩鎮割據背後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妥協的產物。17世紀日本很多地方的利率就是12%左右,這已經和近幾年中國民間借貸利息差不多了,而同期中國很多地區的利率是18-36%。在晚清的 GDP 世界第一,是日本的 5 倍,為什麼還打不贏日本問題下,匂宮出夢提到中日間財政收入的巨大差距,當時日本有比中國大得多的財政空間。實際上問題比匂宮出夢提到的嚴重的多,甲午戰爭期間日本就已經發行戰爭債了,而光緒老師翁同龢被罷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戰後發行國債籌款不成。

問題根本不是落後幾年的事情,想想中國是什麼時候,國債才開始變得百姓願意主動買的?上個世紀1992年以後了!在此之前,中國大量的國債是強制百姓購買的,這和徵稅沒有本質區別,與通過限制政府權力增加政府信用,以降低政府融資成本有著本質的差別。因此在政府置信的制度設計與信譽維護上,中國落後現代國家太多。

保留皇室本身對國家的走向影響很小,可是就如同徙木立信、千金買骨,此事具有極大的信號作用,其是對過去勢力妥協的標誌。皇室犯錯,你當然可以處罰,罰款、審判什麼都可以,只要有合理、合法、有度。漢文帝讓張釋之判處盜取高祖廟裡玉環的人滅族之罪。張釋之執意不從,要求依律判處輕刑,並說:「如果盜取高祖面前玉環就要滅族,那麼掘起高祖墳土該怎麼處理?」

凡事都應該有度就沒有問題。可是馮玉祥這樣不走任何程序,就把人家趕出宮,然後自己盜取故宮財富,天下人怎麼想?不能好好的處理清王室,自然根本不會有人相信失敗者會有好下場。日本天皇可以不要實權,照樣活得養尊處優,中國最高領導沒有實權,分分鐘軟禁入獄,結果社會轉型就不免有各種暴力衝突。如此高的轉型成本,自然也就使得社會轉型困難許多。

中國的精英們沒有學會走,就必須跑,因此對制度的理解落後太多,對政治妥協的重視不足,甚至都忘了徙木立信、張釋之依法治盜這樣好的傳統。所以我一直很推崇鄧小平處理四人幫、幹部退休制度以及傻子瓜子的做法,其對中國的政治傳統的改良作用前所未有,如此中國才能有真正的政治改良,而不是各種運動。


中國最後一任皇帝被吳三桂勒死了,怎麼保


2016年8月12號更新。

不知道哪位玻璃心舉報了我,要求修改答案。
那我就改改吧。
崇禎的最後血脈,隱姓埋名幾十年,最後被全家誅滅。
辛亥革命之後還在全國範圍內保留了很多滿城,至於皇室贍養費更不必多說,皇帝退位後多少遺老遺少盤踞北京,衣食無憂?
中原五千年禮儀傳承,各朝代皆有據可考。拋開正統不論,一個幾千年來無數揭竿而起,把一代代皇帝拉下馬的民族還需要在頭上找個主子?就算是找主子需要你一個立國才兩百年的夷狄之君?
文天祥陸秀夫,張蒼水李定國黃花崗的烈士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最有意思的是有人提出了華夷之辯,蠻夷入華夏則華夏?這個概念我怎麼記得最早是為了爭正統論,出自元代著名漢奸學者的口?
對於歷史上爭議最大的兩個王朝,元和清,兩個異族政權入主中原,引用@章靈潔的評論,蠻夷入華夏,改衣冠,說漢話,行漢制,則為華夏。
顧炎武的亡國亡天下,諸位中學便讀過吧,而元清兩朝,南北榜,四等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剃髮令。率獸食人,披髮衽左。
李自成破北京,本是一家一姓之改國更號,而滿清南下,打著為君父報仇的旗號,以愚昧毀文明,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得國不正,你敢說它是華夏?孔子都要氣的跳起來。


我還是那句話。
憑什麼要保留滿清這種少數民族皇室,他能代表中國的主體民族?
你換一個漢唐明甚至宋試試。


因為中國輸了,需要一個背鍋的目標,好讓剩下的人相信打死那個坑貨我們還能翻盤。

日本的幕府,中國的皇室,都是這個被推出來批判的坑貨。當然,不是說他們不坑,只不過大敵當前需要重振旗鼓的時候,他們坑不坑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借一顆有分量的腦袋把怨氣平息下去


滿清得國不正殺人太甚,割地賠款被洋人所辱,洋務改革立憲無一成功,國內戰亂饑荒不斷,民眾早已徹底寒心。所以人民不僅拋棄了滿清,也拋棄了帝制。


英國是自古以來君權弱,有立憲的傳統;日本天皇萬世一系深入人心;還有一些是在外敵入侵時候自我定位成民族象徵的比如比利時。清朝「主威素重」 不滿足第一個條件, 中國也沒有萬世一系的朝代,不滿足條件二,清朝更不敢,也沒有資格當中國的民族主義象徵,不滿足條件三,所以清朝真是沒有可能立憲的。

如果是宋明的話,有希望,但是我認為一直延續的機會也不大。因為中國的皇帝缺乏血統上的連續性,從古至今換了多少姓的帝王?如果朱家代代相傳,那劉家,趙家,李家怎麼算?曹家,司馬家估計也會蠢蠢欲動。從根子上說,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堯舜禪讓才是儒家理想的社會。既然是禪讓,那憑什麼朱家就該一直當下去這個皇帝呢?所以即便君主立憲了,早晚會有人在議會提出這一點,改革君主繼承的模式。

開個腦洞,如果當年君主立憲了,每一屆皇帝估計就類似於某些國家的虛名總統,是可以大家公開競選,然後民眾投票的。到一定年齡之後要禪讓給下一任。畢竟按照儒家的意識形態,皇帝代天牧守萬民,必然是萬民擁戴,而萬民擁戴的正好就是選票最多的。


中國的情況非常的特殊,清朝政府的統治一直都在漢族人的眼睛裡存在著合法性的問題,而且當時的情況是內憂外患,中國內部的壓力非常的大。這種內憂外患和蠻夷統治的雙重作用,使得當時的中國人很難心平氣和的推行君主立憲。
至於別的國家能夠實行君主立憲,也存在著歷史的偶然性。比如日本的天皇制度,說實話,這個制度對於日本人來說並不新鮮,至少幕府時期的天皇一直都是屬於比較象徵意義的存在。因此,這不過是幕府在現代的一個回歸。
而當時的歐洲革命一般來說,往往都是國家內部的壓力,而不存在過多的外部壓力。歐洲文化具有同一性,這個同一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王權的有限性。
具體來說,經過漫長的歐洲中世紀,歐洲的權力中心是教皇,而不是國王。國王一直是一個比較大的封建主的身份出現的,這樣一來,既然國王不過是一個比較大的封建貴族,那麼當國家面對危機的時候,選擇架空這個最大封建主的權利,是比較符合全國各大貴族和新型貴族利益的。如果一併推翻,也許會動搖所有封建貴族的特權。而歐洲的新貴族,也就是資產階級,在文化上也存在對歐洲封建貴族的認同,所以才會有很多的歐洲小說中的暴發戶往往會選擇一個破落的貴族結婚。
而中國的情況,是王權集中,對於當時中國人來說,王權是與整個國家息息相關的,不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社會,就無法救中國,那麼由於王權與中國社會息息相關,包括在文化上也是難以割捨的關係,那麼王權必然會在社會大改造中被祛除乾淨。


中國的皇權=封建專制,
千百年的統治思想已經將皇權和統治階級交織在一體了,
天子腳下莫非王土,如果保存著皇室階級,那麼最高的立法權和行政權如何歸屬?
而英國的女王只承擔禮儀的責任,日本的天皇同理,根本沒有實權。

因而最適合中國的就是現在這種人代會制度,人民當家做主。

根本沒有那麼複雜。


在漢民族占絕對主導地位的中國里,保留一個滿族的皇室。是不現實的


中國近代革命的主力是會黨,洪門且不說,哥老會是鄭成功所創,保留滿清皇室,是絕不可能的任務。

再說,歷史給過保皇派四次機會,一次是光緒歸政,這白痴皇帝竟然把滿漢大臣一起得罪光了,只有一個太師,並加戶部尚書翁同龢跟他同進退。

第二次是百日維新,(六君子很聰明,未發動之前,就叫翁同龢告老還鄉了)。可光緒被垂簾太久,等不及了,竟然連著幾日頒詔,連下百條以上的聖旨,這不是自尋的死路嗎?

第三次是庚子大變。八國聯軍打下北京,都沒能讓光緒翻身。

第四次是庚子事變後,滿清最後一次變法,竟然仿似跟光緒無關,成了張之洞等人的主政。

所以,中國人也好,歷史也好,冥冥中的老天爺也好,不是沒給滿清的皇帝機會,只是光緒一次又一次地搞砸。最可笑的,是四川的保路運動,帶頭鬧事的,竟然不是同盟會,而是權益被侵蝕的保皇立憲派。

總之,大清末年,中國的知識份子不是不知道保皇立憲的好處,畢竟,日本的明治維新在那裏擺著,不可能看不見這是條「救國的便道」「救國的近路」,但,光緒也實在是太爛了。

加之中國沒有伊藤博文,只有康有為那個不學無術的偽君子,這種人高舉保皇大旗,註定了中國,沒有保皇立憲的改革可能。


問題其實可以反過來問
近代革命後俄羅斯法國德國等國家還廢除皇室了,為什麼日本英國不這麼做?
世界上200多個國家,保留君主制的只有20幾個,為什麼日本英國不跟隨主流?
我認為在共和了100多年,台灣民主體制已經紮根的今天,還在糾結帝制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神經病


不是劉皇帝,不是李皇帝,不是趙皇帝,不是朱皇帝,是愛新覺羅皇帝,這就夠了。


在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那一時刻,就註定中國未來實現不了君主立憲。


其實最初改革派的設想是保留皇室的,只不過供起來,名義君子,不讓他有實權,但好吃好喝養著是沒問題的。但就讓慈禧哪個老妖婆給搞黃了,死抓權利不放手,最後逼得改革派不管是保皇還是革命的都要對皇室下死手了。
不過清室被袁世凱逼退後其實待遇還是不錯的,繼續住紫禁城,要吃有吃要啥有啥,雖然民國答應撥付的款項從來沒有到賬過,但溥儀也餓不著。
第二個壞事的是張勳,辮子軍進城,要皇帝重新歸正,如果那邊遺老們有點政治頭腦當時就應該拒絕,但丫就是答應了,規正了十來天又下台了,而且連紫荊城也住不得了,被馮玉祥趕出去,外邊租房住了幾天,日本來了迎接回瀋陽當滿洲國皇帝去了,其實就是個傀儡。

都爛這份上了,實在是沒啥必要再保留了


聽過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嗎?聽過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嗎?如果這種皇室都值得保留,不如奉日本天皇為君主吧?反正都是外來入侵,至少日本人南京只屠了一次,也沒因為不穿和服不梳髮髻殺人。

防止被5毛打,偷偷的匿了。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皇室 | 中學教育 | 近代史 | 世界近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