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有哪些餐廳能達到米其林星級的水準?
不考慮那些給領導消費的場所,在國內的面向大眾的餐飲業中,有哪些餐館擁有米其林星級的競爭力呢?如果吃過,有具體的介紹就更好啦。(不一定要三星,一星二星也行。)
回來補刀(2015.1)。有朋友覺得原文的開頭太啰嗦了,所以直接在這裡列出一些有米其林星級競爭力的餐廳(無順序),至於怎樣基於米其林歷史來分析和解釋請看下面正文。城市選擇來說,暫且看上海和北京的吧,因為米其林進入新國家的時候都會先選擇該國最一線的城市,比如倫敦、紐約和東京,包括2015年的巴西指南也是選擇了聖保羅和里約(對不起其它城市的朋友們,得罪了)。純屬個人推測。
上海:
- Ultraviolet
- 8? Otto e Mezzo BOMBANA
- Jean Georges
- 大山鮨
- 割烹脇
- 夏宮
- 唐閣
- 福和慧
- 新榮記
- 南翔小籠包
- Hakkasan
北京:
- TRB
- Mio
- 京兆尹
- 全聚德 and/or 全鴨季
- 厲家菜
- 梅府家宴
- 香宮
- 紫雲軒
- 東來順
兩地都有:
- Morton"s
- 大董
- 利苑
- 鼎泰豐
一個小小的參考統計,《香港/澳門2013米芝蓮指南》當中的香港板塊,61家星級餐廳裡面有17家是非中國菜系的,也就是說中餐(不僅僅是粵菜)佔了大概73%的比例(不過光是利苑就有6家分店拿了星)。排除同一品牌的分店原因,該入圍的中餐廳還差幾家。
圖:上海 福和慧
圖:上海 福和慧
來自:官方微博
---------------------------補充 Round 2(2015.6)--------------------------
要是你從本地人角度來判斷,那你認為好的餐廳肯定會跟米其林偏向的(或者我認為米其林會偏向的)餐廳有出入。這就是為什麼在正文中我介紹了米其林密探的培訓過程和評價角度。況且,在外國若干其他權威評級體系/媒體都有自己的做法,出發點有跟米其林不一樣的,比如《Restaurant》雜誌的年度「全球50家餐廳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榜單,號召力堪比小紅書,我主頁里有另外的相關文章介紹2015年被選出的餐廳和兩邊不同的著重點。
我也已經在下面正文中,通過LA/LV的例子說明米其林的評價是很多人不認可的,我在最後一段就專門講了《指南》的參考價值何在。米其林「法國特色」或者「傳統歐陸菜色彩」偏好必然會跟某些讀者的味蕾體驗差距很大。且不說中法兩個文化有多麼不一樣了,紐約從2005年開始就有《指南》,但一些看法仍然跟local視角不吻合,比如Sushi Nakazawa,榮獲Zagat Survey的2015最佳紐約餐廳稱號,也是最新獲得《紐約時報》最高四星評級的餐廳(同樣拿到四星的可是Per Se、Eleven Madison Park、Jean Georges等大牌),但該店連一顆米其林星星都沒有。
圖:Sushi Nakazawa
圖:Sushi Nakazawa來自:官網
除了媒體,很多業內人士不削什麼星星不星星,比如東京かどわきKadowaki的老闆兼總廚門脇俊哉,雖然米其林硬是要塞兩顆星星,但他就明確指出讓老外來評價什麼日料算好吃什麼算難吃本身就是扯蛋。
拿到星星的地方就一定好吃么?這要看你個人了。沒有星星的餐廳就一定難吃么?不見得。紐約有各種特贊的米其林餐廳,但也有n多沒拿到星星的批薩店熱狗店(或者香港的大排檔茶餐廳、東京的拉麵小車、LA的墨西哥菜food-trucks、倫敦的酒吧 etc),我都喜歡吃,只是帶來的滿足感(講的是感覺,不是滿足程度)各不一樣而已。Don"t hate the player, hate the game。
---------------------------正文分隔線(2014.12)---------------------------
本人小時候在粑粑的時候就看Saveur、Gourmet、Bon Appétit 等雜誌,還有Zagat Survey和《米其林指南》,雖然吃過的星級餐廳不多,但多多少少(偏少)有點了解。前段時間我同事需要做一份ppt做演講介紹我們的產品,裡面提到一些跟高品質餐廳和米其林相關的概念,當時一起做了些研究和調查,現在來分享一下。
圖:家裡洗手間
圖:家裡洗手間來自:讓媽媽拍的
怎麼算是「星級水準」
先定義一下怎樣才能獲得「米其林星級的水準」,這樣才能更準確地猜測國內(大陸)哪些餐廳屬於這個水準。有一個常見的誤解,包括在國外,就是星星是綜合評價,包括餐廳的環境,但其實星星只評價食物,而環境是單獨由那副「叉叉勺子」(couvert)標誌來評價的。 @vagus 在這裡(米其林餐廳評價標準是什麼? - 美食)已經有正確並詳細的解釋。
前米其林總經理Jean-Luc Naret在接受Esquire雜誌採訪時也澄清了:「It is clearly written that we judge the décor and service,
too, but for the stars, it is only what"s on the plate」(「[我們]白紙黑字地指出裝潢和服務也會受到評價,但對於星星來說,只針對盤子里的食物」)。在《香港/澳門2013米芝蓮指南》裡面也有同樣說明:「給予一、二或三粒米芝蓮星時,我們考慮到以下因素:材料的質素和相容性、烹調技巧和特色、氣味濃度和組合…不論餐廳的風格如何,供應那個國家的菜式,都可獲星級。餐廳陳設、服務及舒適程度亦不會影響評級」。
因此,紐約的Peter Luger扒房,哪怕餐廳裝潢和服務頻繁成為《紐約雜誌》New York、Zagat Survey和Yelp用戶的笑柄,但憑藉此其出色的牛扒,仍然長年處於星級狀態,在吃方面滿足米其林一星定義的「同類別中出眾」的標準,的確它也可以算是最能代表紐約的扒房之一了。京都的かね井蕎麥,這家建在普通平房裡、大家都坐/跪地上吃、人均約¥60、只賣蕎麥麵的餐廳也是米其林一星的店。
圖:紐約 Peter Luger
圖:紐約 Peter Luger來自:http://uhockey.blogspot.com
圖:京都 かね井蕎麥
圖:京都 かね井蕎麥來自:http://douban.com,暄夜的日記(感謝美人贊助)
最原始的星級水準體系
唯獨影響餐廳星級的是食物,所以只要是米其林食探認為東西好吃的地方,理論上就有機會摘星。但要知道,《米其林指南》的評價機制是帶有傳統「法國特色」或者「傳統歐陸菜色彩」的。在法國人的眼裡什麼叫做「材料相容性」很好,跟中國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比如廣東人熬湯使用的食材除了需要達到味道好以外還可能講究滋潤,「滋潤」在法國乃至歐洲文化里根本沒有或者理解是天壤之別,好比巨多傳統中醫概念對於歐美醫生來說是模糊的。 @默識先生 在這個回答里的「口味偏好」部分供參考一下(如何成為中國的米其林,為什麼中國沒有類似米其林的權威美食評級機構? - 烹飪)。
先不下結論「法國特色」是好是壞,但它是存在的,從不為人知的米其林食探培訓過程就能看出一二。2009年一篇《紐約客》文章小小地揭開了米其林食探的神秘面紗。原來所有的食探候選人都需要到法國接受米其林的培訓,再飛到另外一個歐洲國家繼續接受培訓,然後回到米其林開展業務的地方(in this case是紐約),花3-6個月作為一名歐洲籍的資深食探的學徒,過關後才能成為真正的inspector。這樣的食探又會怎樣評價歐洲以外的餐廳呢?
首次離開歐洲的星級水準體系
正是這種「法國特色」,讓米其林在首次跨出歐洲大陸的時候在外地受到質疑。2005年11月發布的紐約版米其林指南由五位歐洲籍的食探編成,《時代周刊》報道說拿到兩星或三星的店當中超過一半都可以算是法國餐。備受Zagat和《紐約時報》推崇的Daniel法餐廳的老闆和主廚Daniel
Boulud(跟北京已閉業的布魯宮Maison Boulud同人),本身就是在法國長大的法國人,也提到米其林的評價體系著重於一種特定的法系烹飪要求,而這種要求不適用於法國和歐洲以外的地方(後來Daniel餐廳在2010年拿到三星,不過2015年版本又降回二星了)。在洛杉磯(和拉斯維加斯)就更嚴重,洛杉磯只評選出4所兩星餐廳和0所三星餐廳,讓本土媒體和吃貨的蛋蛋疼,說米其林的「法式」食探不懂得欣賞南加州對於fine-dining的解讀,導致小紅書只推出了2008和2009年兩個版本就離開了。
圖:紐約 Daniel
圖:紐約 Daniel
來自:官網
修改後的星級水準體系
車胎人公司並沒有放棄國際擴展,在2007年進入東京,2009推出香港/澳門版本,在日本和港澳地區沒有像美國那樣那麼多的反對聲音。其中一個有爭議的原因是小紅書的編輯們吸取了在美國的教訓,變得更加「本地化」。比如香港的「添好運點心專門店」,號稱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幾十港幣就能夠吃飽,位於大角咀、北角、深水埗等地方的幾家分店的裝潢一點都不富麗堂皇(唔該睇睇佢地張menu,1D都唔高大上),但好幾家店都拿到一顆星,現在遍布東南亞了,在台灣也有添好運的分店。「何洪記」雖然由路邊搬到商場裡面,但系雲吞面一樣系35蚊碗一樣好好食。還有「甘牌燒鵝」和「一樂食館」這種地道小店,都是2015版本新登榜的1星餐廳。新斗記是我回香港時比較喜歡去的店,進門幾排大魚缸,台上用了n
年的白桌布有一個個被煙頭燙出來的窟窿,是街上比比皆是的典型海鮮酒樓,我是沒多久前才知道原來一度是星級餐廳,我一直只是喜歡他們那種有手臂那麼粗的瀨尿蝦。
圖:香港 添好運
圖:香港 添好運來自:官方Facebook
所以,說不定很多「蒼蠅館子」,只要環境不是糟糕到真的蒼蠅滿天飛或者廚房油煙會影響到食探嗅覺的地方,真有可能達到「星級的水準」。 @David Rand 在問題的評論中提到的西雙版納某小鎮農家樂,也許就會是中國的L"Auberge du Vieux
Puits(法國最新的三星的餐廳,在2010年升級,位於小鎮Fontjoncouse,這小鎮在2008年人口為...131人,最近的城市是33km外的Narbonne…反正在辦公室里地理知識連續多年稱霸的我,是沒聽說過這些地方的)。
國內(大陸)哪些餐廳能到到星級水準
無論是有「法國特色」的米其林指南,或者是所謂「本地化」的版本,究竟國內(大陸)哪些餐廳能夠達到米其林星級標準呢?最保險的一種猜測,就是已經拿到過米其林星星的品牌,尤其是不同城市多家分店都能夠拿到星星的,因為這說明團隊已經找到一種可以被複制的並且達到星級標準的體系。
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國內幾個城市都落地的利苑,香港的多家(不是每家)分店都拿到星星。香格里拉的香宮和夏宮系列中餐廳,除了在香港都榜上有名以外,甚至在巴黎香格里拉的香宮也是一星級的食府,所以也許廣州的夏宮和深圳的香宮就會入選。還有朗廷酒店的唐閣也是同樣道理。倫敦Hakkasan(兩家)和紐約分店都一直拿著星,那麼上海外灘的Hakkasan也應該算得上星級標準。
還有就是星級大廚下面特定的品牌,比如Jean-Georges Vongerichten有很多餐廳,他的紐約Jean Georges餐廳是三星餐廳(不是Samsung思密達),但是旁邊的Nougatine就沒星(Nougatine就好比是iPhone 5C...同樣內核但感覺casual些),所以在上海外灘的Jean Georges很可能是米其林喜歡的那種店,但上海的Nougatine(也在上海JG旁邊)可能就不行。白松露王Umberto Bombana的8? Otto e Mezzo Bombana在香港持續穩獲3星,號稱義大利境外最好的義大利餐廳之一,所以魔都的「八又二分之一」理應算得上是星級水平,而帝都的Opera Bombana則被定位是「全新概念餐廳」,當然也是很棒但覺得比起8?也要輕鬆一些,所以就沒那麼容易判斷是否屬於「米其林星級的水準」。大家提到的在北京的古寺餐廳TRB,以及由法國怪才Paul Pairet打造的神秘上海餐廳Ultraviolet確實是不錯的店。
略懂《米其林指南》的人都會知道日本菜尤其受青睞,所以東瀛料理餐廳拿星的概率比較高,比如上海的割烹脇,走的是超新鮮食材和懷石路線,是米其林喜歡的日本餐廳的特徵,還有大山鮨也是這種level的。至於全國各地的各種蒼蠅館子,哪家屬於星級水準,那實在是多不勝數,光是江浙一帶的小籠包或者重慶成都的火鍋店(和妹紙)都足以讓大家吵起來。
圖:紐約 Jean-Georges
圖:紐約 Jean-Georges來自:官網
圖:上海 割烹脇
圖:上海 割烹脇來自:微博 @Michelin-world(感謝美人贊助)
圖:北京 Opera Bombana
圖:北京 Opera Bombana來自:微博 @vlieo(感謝帥哥贊助)
誰說了算
最終還是只有等到米其林進入國內才揭曉了。越來越多的名廚都會選擇來國內開餐廳,況且中國已經是世界汽車第二大國,米其林也會想通過小紅書來增加自身核心產品(輪胎)的知名度(小紅書一直都是虧錢的,《指南》作為提升品牌曝光的工具的定位一直沒變)。當米其林進入中國,毫無疑問會被抨擊,看它還沒進入,在這個問答上就已經這麼多不同的聲音了。加上國內餐廳多米其林人手不夠,不一定能夠及時更新評價。這樣,不及格的餐廳可能會一直拿著星,而高品質的新餐廳要等很久才會被挖掘出來。剛剛進入新領域,都會有一個適應期,完全不本地化就會得罪local食客,過度本地化就會被Andy Hayler這種忠實粉絲(as of 2012年,所有109家三星餐廳都吃過)批評,比如香港/澳門指南。
美食這種東西,很難說對或者錯,而《米其林指南》作為一種參考是否對讀者有價值,也是要看讀者本人是否認可其體系。也許到時候,輪到各位吃貨給《米其林指南》評星了。
「非中餐」不評價。
中餐的話,在米國吃過的米其林帶星星的中餐...怎麼講好呢...味道都「能忍」。但如果純按口味平行比較,我國各大吃貨省市應該遍地都是星兒才對。
非常不友善地吐槽就是:比那些給中餐廳評星的米其林星探更笨的人,應該就是那些人在中國,且要吃的就是中餐,居然還拿米其林說事兒的人了。
(註:非吐槽題主,因為題主並沒有限定是中餐)
事實上,米其林這種 純法餐-至-歐洲大陸餐-至-新美餐-至-西方標準的日本/東南亞餐的路數,且是標榜「口味決定一切」,本土化的認可度大致僅停留在「新美餐」的階段上,而在日本/東南亞的本土認可度,也就那麼回事兒吧。而中餐的話...多問問當地的商務人士,目測要靠譜得多。
非常認可最高票答案中的陳述的邏輯。這個邏輯,換一個比喻就是:如果幾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走的是「藍翔/新東方 -- 自己開餐館 -- 打出知名度 -- 中國烹飪協會」的上升路線,然後突然讓他們這群人,空降法國,去給法國各地的法餐館打分評級...如果這群人居然接受了這個任務,他們本身就有點兒腦子不好了。而如果你是一個法國人,然後居然信這群人評的星兒,你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笨蛋。
難道不是么?西餐我不管,評中餐的話不應該先讓米其林證明一下是否有這個資格嗎?
我家的餐廳--當我老婆心情好的時候。
這麼多邀請……上海乃至國內最沒有爭議的應該是ultraviolet吧。其他說誰估計都有一堆意見,讓米其林自己來評吧。
有這麼多人在跑題大談米其林標準如何如何不適用於中餐
其實樓主的問題就是哪些餐廳能符合米其林標準,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說那麼多幹什麼呢?
事實上沒上米其林的不一定不是美食,畢竟每個人的口味都有所不同。但上了米其林的多半還是值得拜訪的。不僅僅因為食物的味道,還包括對飲食的態度和擺盤的審美。
在飲食與審美這方面,我表揚下上海人,上海人總體來說是中國最會享受生活的。沁入骨子裡的小資情節。如果米其林進入中國,上海的米其林摘星數必然是全國第一。北京和廣州可以爭爭第二。北京的中餐館能摘星的不如廣州能摘星的中餐館多。反之北京有大量能摘星的西餐館,廣州很少。
西餐可以參考米其林,中餐就隨風去吧
順便說一下,
1、貴和米其林並不劃等號,
2、米其林和中國人的美味也未必劃等號,
3、國內昂貴的餐廳其實非常多。
4、不用迷信標準,相信自己味蕾和大腦。
5、米其林也是有便宜實惠的
PS:評論區火藥味有點大,大家同意我就點贊,不同意就pass,美食么自己喜歡吃得開心就好,哈哈。
新出的上海米其林list妥妥地打了很多人的臉,不過我還是覺得米其林只不過是一種形式,吃和時尚一樣,自己喜歡最重要,穿還要給別人看,吃那可是往自己肚子里吞,真的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有錢的我推薦外灘系列和五星酒店系列餐廳,喜歡情調的錢包不夠鼓的,最近可以去新開發的老碼頭區域,或者走午市套餐路線。學生朋友的話就走走大眾點評路線,要記得把評論調整成按時間由近及遠。剛發現,我竟然吃過好幾家米其林三星的標準。
有很多說了米其林來評價中餐的不靠譜之處
我說過好處吧,那就是看人下菜的餐館肯定不討好。而這類餐館太多啦。
香港的鏞記,在香港米其林榜單里要麼一星要麼一星不入,讓很多香港老饕美食家們抱屈,其實我覺得好公平的,鏞記就是典型的看人下菜,同樣的點餐,給名流、平民、大陸遊客根本就是三種水平。為了方便區分,服務員引座也是名人、港人平民、大陸遊客引到不同的樓層分區。
呵呵!隨便一家街邊生意火爆的大排檔,味道都好吃的不得了!米其林星級又怎樣?人民喜愛的,人民歡迎的,人民贊同的,就是好的!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沒有米其林餐廳,但是快了,今年下半年,米其林就會出上海指南,這是一件大事,我們等著好戲!
我最近聽說的八卦是:米其林的美食偵探正在上海展開匿名測評,傳說是兩位外籍男子(其中有華裔面孔),一個點套餐,一個零點,還會開瓶酒,問一些問題(故意掉落叉子考驗服務員是《燃情廚師》在拍電影啦)……
這陣子各大fine dining餐廳的總監和經理早上都會通電話互相打探有沒有接待過這兩位疑似偵探的男子。
據說,外灘系餐廳現在流行一句口號,叫:「保二爭三」(保住兩星評級,爭取三顆星星)!
吃心在海外陸續吃過三四十家米其林餐廳,肚子里也裝了快100顆星星了吧,所以當頭頂26顆米其林星的Joel Robuchon在上海開新店,我們是一定要去吃吃看的。姑且就以JR的新餐廳為例,來討論一下 好了。
如果我是美食偵探,會如何評價?
訂位
訂國外米其林一般提前(幾個星期到幾個月不等)發Email,本地的就好辦多啦,打電話就行。
餐廳剛剛開張的時候打去訂位,接電話的服務員傲嬌地說:不好意思,我們都訂滿了,至少要兩個禮拜以後才有空位哦!
環境
餐廳環境分在米其林的評價體系里還是很吃重的,食物再美味但環境不給力,也只能拿象徵高性價比的必比登,直到近年才肯頒一星給一些小食肆。
JR艷麗的紅黑色調被很多人嘲笑為土豪審美,其實這是老爺子餐廳的標識,全世界都是這個配色。
看得出JR的裝修很紮實,玄關的大捧紅玫瑰也是鮮切花。裝飾架上明艷艷的辣椒啦番茄啦都是真的,服務生說每天下午布置這個架子就要花兩個小時……好看難看不去說它,成本也是下足。
Christofle的銀器擦得閃亮,瓷器選得很襯菜,Riedel的高端手工水晶酒杯,杯型選得美,配不同的葡萄品種也很專業。
這就說到了侍酒。
毫無疑問,侍酒環節是國內餐廳的最短板——很多五星級酒店都供不起一個職業侍酒師,很多好餐廳也拿不出一本像樣的酒單……這裡存在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和各種因素,此處省略幾千字吧。
你即使是點酒單上最便宜的杯賣酒,他都會念一首自然主義的讚美詩給你聽,描述杯中的香氣與氛圍。
事實上,酒單十分喜人,看了上海那麼多亂開高價的酒單,我幾乎敢說它是滬上高端餐廳里,酒價最合理的一家了!
我們點了Languedoc-Roussillon的瑚珊和博若萊的老藤佳美,只要78、88塊。服務
JR標誌性的日式吧台座位是及其考驗服務的,至少我用餐的那一晚,他們交出了滿意答卷。
首先,這裡菜式紛繁、程序多,要求服務員思路清爽、全程專註,把握好換餐具和上菜的節奏感。
我們還打趣說:招的服務生要手長腳長,太矮短的簡直都夠不到餐桌。其次,客人與服務生面對面,交流尤顯重要,這裡的姑娘小伙待客很有分寸感,既能講清楚菜式,也能聊兩句家常,小夥子告訴我,他們的入職培訓長達一個月!業界良心啊。
第三,餐廳的GM親自督陣,當晚的客人他逐一招呼過來,除了參雜濃重法文口音的英文聽起來累一點之外,幾乎無可挑剔。
據說他來自JR在澳門的分舵,十分了解亞太市場,這次才派來上海壓陣。終於可以說吃的了!
餐前麵包籃可謂豐盛,軟包硬包的組合很強。麵包涼了服務生立即撤換下換新的,臨走我說:你們這樣好浪費啊,也不捐給慈善機構嗎?
服務生立馬介面:我們已經在聯繫了,您這籃要不幫您打包?
然後我第二天早上的早飯也有了……
(amuse bouche是鵝肝慕斯波特酒陪巴馬臣芝士泡)
可是,我想說,我還蠻喜歡JR的老派的!
首先,他的菜式都是久經時間考驗的經典,不可能難吃的。
鮮鰲蝦餃子是JR的成名作了,紐西蘭的langoustine蠻貴的,三隻餃子要價488塊,大概是我吃過的最貴的餃子了。
盤中滿是大家不屑的黑松露和鴨肝汁,可是這兩樣真的很鮮美啊!
其次,餐廳廚房管理嚴謹,廚師執行力強,出品穩定有保證。牛肉韃靼搭配嫩萵苣和自家薯條,168塊,生牛肉的調味美極了!金箔和松露依舊土豪……
薯條那麼細還炸得勻稱,抽出來吃的時候就像小時候玩遊戲棒。
第三,你就當JR老頑固,三十年未變好了,反正80年代你我大多數沒有出過國、吃過好餐廳,現在有廚師堅持燒復古菜肴,我就當時光倒流好了,來看看法餐當年的高山,再去吃今天的流水,也是一番有趣體驗。
主菜亦是多年未改的招牌:焦糖燒鵪鶉釀鴨肝配薯泥,348塊,肉少沒吃飽。
餐廳門口有一本JR的烹飪書,你去看好了,你當晚吃到的菜和書上印的一模一樣!
你在餐廳享受的一切,本質上就是一個成功的、精密運轉的、可複製的商業模式。有心試試法式傳統,舒芙蕾配開心果雪糕,118塊,除了奶油打發工藝好,並沒有過人之處。
所以,如果你是米其林美食偵探,會給Joel Robuchon的新餐廳幾顆星?
謝邀。
就我自己吃過的,只有:好酒好蔡研發工作室地址,電話,營業時間(圖)-廣州
人均一千,需預訂,四人起訂。
玉芝蘭電話,地址,價格,營業時間(圖)-成都 勉強也算吧,但我覺得很勉強,整體檔次夠了,但細節比好酒好蔡或者說我吃過的真·米其林差。
今年常駐上海,腐敗了一些上海的館子。我覺得上海館子有米其林水準的應該會有不少。
紫外線,Jean Georges非常棒,妥妥的二星以上水準。中餐方面我覺得蟹王府也是夠資格的,繼續挖掘中。
當然,雖然國外的米其林吃得多,但我在國內的高端館子也沒吃過幾家;希望看到別的朋友更多推薦。不算環境只算單品味道的話,鄧家牛腩牛雜麵,綠影壁王府炸醬麵,江漢路老通城三鮮豆皮,四中門口的泡菜面.
只評論西餐(法餐,義大利餐)。因為本人只對這部分領域了解點
國內不是沒有米其林標準的,只是米其林沒進入國內審核。
北京的temple restaurant beijing 就是前面有人提到的 trb就做得非常不錯!服務好環境贊(一個古廟裡面做法國餐)裝盤好味道棒餐具頂級酒品種多且好。(真不在打小廣告。。)還有小驚喜哦~完全米其林了其實。
上次去吃坐下來後一看,隔壁范冰冰和他男友。。。
上海的不了解,以前去的時候沒有這麼高的覺悟還去找頂級餐廳。。。下次去試試
深圳廣州我可以說一家都沒有好嗎,話就放在這裡不服來辯。我用綜合考量,不要跟我說某家味道真的很棒阿的大排檔。 而且我在討論西餐。
事實上我真心希望深圳能有一家牛的。。。但就算是上次在深圳Westin grill都讓人很失望。。。 其他的就跟不用說了先說入星標準
主流會有以下幾類。
一類是酒店的餐廳,一些高級酒店內稍微用點心的多半都夠得上一星的標準,像四季旗下的金沙廳(杭州)、卓粵軒(深圳)和澳門的二星紫逸軒、香港的三星龍景軒出品非常相近,細節差一些怎麼也拿個一星。
二類是一些本地影響力較大的餐飲公司也會被評上一星、比如廣州炳勝、上海新榮記這些民間口碑不錯的都會有一星。
三類是一些出品精良的獨立餐廳、魔廚熊貓旗下的福、福和慧都會入星。
四類是一些海外米其林來大陸的分店,比如bombana、martin、利苑之類的。
這些西方人推崇的餐廳,都是那種把你付的錢花在裝修和宣傳上,食物就給那麼一扣扣,一個大盤子中間放一小塊肉,一口都不夠的量,然後搞點五顏六色的調味汁、不知名的菜葉子之類裝飾得花里胡哨,賣人家幾十倍的價錢,還未必比人家更好吃。也就是滿足一些裝逼者所謂的格調,誰都知道西方人最喜歡的就是裝逼。
餐廳就是吃飯的地方,味道好份量多才是最重要的,沒必要關心西方人的標準,符合什麼米其林標準的必定不會是人人喜歡的大眾餐廳。
這幾句大實話看來得罪了一些餐飲業的托兒,評論區里叫得蠻熱鬧,可能擋了人家的財路吧。如今這條答案是贊同數最多的,說明了那句老話,群眾的眼睛雪亮。
其實這類提問都是軟廣告性質,就像那些問淘寶上哪些東西逼格高什麼的一樣,純粹是給從業者們各自打廣告用的,反正群眾大都不知道也不會關注米其林餐廳是什麼玩意,隨便胡謅幾句XX飯館全大陸最米其林之類,一分錢不花就把自個兒飯館在某些人心目中的逼格抬上去了,餐飲業本來利潤就不低,再搞成盤子大菜量小价格高的西式裝逼風格,嘖,真是太聰明了。【Hakkasan】最性感米其林一星中餐廳now in Shanghai 原文鏈接,戳這裡!
說起英國的中餐廳,很少有店會給人高大上的印象,除了Shard樓上的衚衕,其實還有兩家Hakkasan都是米其林一星,還被評為史上最性感中餐廳。第一家Hakkasan位於Hanway Place,01年開業,03年就榮獲米其林一星美譽。10年又在Mayfair開了第二家分店,不到兩年時間就又摘米其林星星。
這家曾在世界排名第19位的中餐廳,毫無疑問的成為史上排名最靠前的中餐廳,除了London以外,還有九家分店,分別在Mumbai, Abu Dhabi, Dubai, Doha, Miami, New York, San Francisco, Las Vegas and Shanghai。
一家從英國發展起來的中餐廳2014年落戶上海外灘18號,會否在這美食遍地的中國獨樹一幟呢?去趟倫敦不容易,我們又不是梁朝偉,分分鐘就飛到廣場上喂鴿子。何不就近的試試這家上海的Hakkasan,儘管它還沒有被評為米其林餐廳?
一家好的餐廳除了口味和裝修以外,最有競爭力的應該就是服務了,說實話,在中國本土餐廳,做到前兩項很容易,可對於服務,很多時候大概我只能翻一個白眼。而這家Hakkasan除了做到了口味和裝修以外,服務真的是一流,最喜歡的地方在於,每道菜銜接的時間都剛剛好,服務生會關注進度卻不會讓你感到打擾。
說了這麼多,那麼就跟你們的美博主一起來看看吧,這家我覺得非常棒的中英混血兒餐廳。
地址嘛,外灘18號,和著名的Mr Mrs Bund在一起,Hakkasan在5F。
順便說一下,開車來的話,門口有代客泊車的服務,這點可真是太貼心了。是個fine dining該有的樣子。
一進門,最養眼的,是,服!務!生!!!
混血餐廳嘛,中外的服務生都有不奇怪,贊的是每一個都那麼好看,怎麼辦?美女們都穿著貼身連衣裙和高跟鞋,男士則是合身剪裁的休閑西裝,色系跟餐廳里顯眼的藍色玻璃很搭。好吧,博主承認,我是一個膚淺的人。前台負責登記的美女對我一笑,我就已經感覺這是一個美好的夜晚了。
今兒是情人節,所有桌子上都放了鮮花,整個氛圍就是甜蜜!菜嘛,今天沒得選只有套餐。
剛就座,帥氣的服務生就來幫你倒酒,順便介紹今天氣泡酒的產地和口味。
其實他們家最有名的一道菜是片皮鴨配魚子醬,但是今兒由於套餐的局限換成了一片橘子。但口味仍然是不錯,層次豐富。
一份海鮮拼盤,有鮑魚、鱈魚和鰲蝦。從鮑魚吃起,口感Q彈不會硬,滑嫩爽口,打破了我覺著這種店主要是吃氛圍和環境的stereotype。鱈魚微微有點甜味,很鮮,魚皮和魚肉都燒制的讓我找不到缺點。蝦肉則是已經剝出,多麼不費力,好一個貼心。如果說這幾樣菜品,讓我感受到了Hakkasan的實力,那麼下面那道低溫水煮和牛簡直是驚艷。
對不起我用了濾鏡,看起來顏色有點重,一份看似普通的牛肉,我根本沒有報太大期望,確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我也想不到該怎麼形容,你說入口即化的那種嫩吧,可它又帶著牛肉該有的嚼勁,卻一點不費力。就好像,我覺得穿衣服的最高境界,就是,看起來毫不費力,卻處處透露品位和細節,讓人覺得舒服。好吧,我承認,我幾乎一個人承包了整盤牛肉。
最後一道甜品,愛巢。外層是用糖拉絲而成的像鳥巢一樣的造型,淋上嫩紅色的汁水和花瓣,甜蜜誘人。可其實,裡面別有洞天,撥開鳥巢,才是驚喜,乳酪和冰淇淋的完美結合,甜而不膩。此時,燈光略微調暗,餐廳里放起了那首溫馨的親密愛人。此時此刻,內心只想到——wonderful tonight。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
今夜還吹著風 想起你好溫柔
有你的日子分外的輕鬆也不是無影蹤 只是想你太濃
... ...
離開的時候,餐廳還送了一個小禮物,猜猜這是什麼?
除了就餐的地方,還有一個bar,很喜歡的風格。
順便附送時間,一定要提前預約哦。
Hours of Operation:
Dim Sum Brunch/Lunch
Friday – Sunday - 11:00am – 3:00pm
Afternoon Tea
Saturday and Sunday: 2:30pm – 5:00pm
Dinner
Monday – Thursday - 5:30pm – 12:30am
Friday – Saturday - 5:30pm – 2:00am
Sunday – 5:30pm – 11:30pm
The Bar
Monday – Thursday - 5:30pm – 12:30am
Friday – Saturday - 5:30pm – 2:00am
Sunday – 5:30pm – 11:30pm
Dress Code:Smart casual dress encouraged, dress jackets not required.
順便附帶博主照騙一張~
如果喜歡這家餐廳,還不轉發給你那個特別的人?
「嘿,這間餐廳怎麼樣,我們一起去吧!」
預訂網址及電話:
Make a reservation at Hakkasan
+86 21 6321 5888
歡迎我的公眾微信號DarrrrcyZhang,微博Darrrrcy。
跟寫美食的專欄比起來,有故事。
跟寫故事的專欄比起來,有美食。
掃碼關注喲~
http://weixin.qq.com/r/okj8_O3EXiUiKambbx0m (二維碼自動識別)
繼諾貝爾和奧斯卡之後 我們要開始糾結第三個外國頭銜 米其林 了
如果覺得上海uv太貴的話 那麼上海中山東一路18好的bund夫婦也應該可以滿足你
題文無關想到一句話 【學我者生 ,似我者死 】 米其林本來就是評判西方菜系的標準
為什麼中餐要擠破腦袋爭搶這個名額 這種仿出來的四不像真的好嗎? 我真的非常想不通
要說裝潢 中國建築可借鑒元素太多了【也是自己不爭氣,個個趕著往暴發戶的品位上靠】
說逼格的 那些嘴巴逼逼的人知道什麼是黃頜臃嗎?
吃過正統的清水白菜嗎? 可知食不厭精出處哪?
那些將西方奢侈食品與中國平民美食相比的答主 ,你會特別有優越感?
你根本聞未所聞中國菜系能不厭精到什麼程度 ,就在此大放闕詞
當然 如果你家世代為政,當我沒說 ,也不過區區暴發戶品味罷了
推薦閱讀:
※餐饮业的发展与阻力在哪?
※哪些因素使杭州成為平價餐廳的發源地?
※如何看待上海福喜食品公司違規生產行為,麥當勞與肯德基等洋快餐的食品還安全嗎?
※應當禁止餐廳設置最低消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