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通信技術與日本,歐美差距大嗎?

總覺得在無線通信,wlan這塊,日本領先中國不少吧。


哪方面的?終端、晶元、電信設備研發、運營商解決方案、協議制定、專利等等,就這些方面來說,中國企業有些有一定差距,而有些處於世界一流位置。

補充回答:

  • 終端:

目前蘋果(美國)和三星(韓國)在這方面應該屬於第一梯隊的位置,而且就利潤來說也是遠遠的領先於後面的廠家,但是華為、中興這樣的廠家在部分市場依託其電信設備的強勢,也可以取得不錯的市場份額。就本土市場來看,華為、中興,包括小米這樣的廠家其實也佔據了不小的比重,可以說在終端方面,中國企業其實沒有落後太多,我覺得現在重點就是怎麼擺脫「國產不行」、「國產意味著低端」這些個在部分消費者中已經形成的印象。而日本,真正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估計現在也就索尼一家,而索尼移動的銷量和利潤,還有進步的空間。

  • 晶元:

在終端晶元部分,高通(美國)無疑是目前市場上的領導者,從基帶晶元到射頻晶元到AP到GPU再到各種多媒體晶元、電源管理晶元和WIFI/藍牙模塊等等,高通可以提供大而全的解決方案,不誇張的說,高通的晶元幾乎就可以實現一部完整的手機,而高通目前除了中高端市場,還在不斷向低端市場滲透。其他的廠家,包括美滿(美國)、聯發科(中國台灣)、展訊(中國)、華為海思(中國)、intel(美國,手機晶元業務主要來自原英飛凌,曾經的蘋果供應商)、博通(美國,優勢在於WIFI/藍牙/GPS模塊領域)、三星(韓國,主要是AP和RAM以及快閃記憶體)、英偉達(美國,主要是AP,目前也開始做BP)等等,可以說終端晶元這方面,是美國人一直以來的優勢領域,短時間內還是難以被超越,至於日本企業貌似在這方面不是太擅長,不過聽說京瓷、富士通之類的企業也為intel這樣的公司提供x86晶元提供生產支持和服務。

題主提到的WLAN晶元方面,以常見的802.11x系列晶元,來自美國的博通、高通公司的WIFI晶元應該佔據了市場上的多數份額。

代工廠方面,主要還是中國台灣的廠商為主力,包括台積電、台聯電等等,畢竟晶圓廠這種東西投資高,效益回收長,只有像intel、三星這種少數晶元廠家擁有自己的晶圓廠。

電信設備晶元方面,主要涉及DSP、FPGA等等這些,這方面我不是太了解,我主要知道的就是xilinx(美國)、TI(美國,原先的AP也做得風生水起,但是由於缺乏BP產品,最後停止了手機AP業務)、飛思卡爾(美國,原摩托羅拉半導體事業部)等等這些公司有在為電信設備商,包括華為、愛立信等等廠家提供晶元方面的支持。這裡也沒怎麼看到日本的企業在這裡有什麼成就。

  • 電信設備研發和運營商解決方案:

目前蜂窩網路市場主要就是「阿諾愛中華」這五家:

阿爾卡特-朗訊(法國/美國):其在中國的合資子公司是上海貝爾,在固網寬頻領域有其獨特的優勢,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都是其重要的客戶。

諾基亞通信(芬蘭):原諾基亞西門子通信,現為諾基亞網路設備部門,優勢領域在於GSM/WCDMA/TD-SCDMA/LTE,在TD-SCDMA/LTE TDD方面都投入不少,但是不知怎麼的,移動不是太待見,份額給得都不多。

愛立信(瑞典):目前無線接入網市場的老大,但是在CDMA和固網寬頻市場上不是太如意,目前在中國的主要客戶就是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優勢領域在於GSM/WCDMA/LTE。對於TD-SCDMA、LTE TDD反而不是太重視,不過依託其2G時代的優勢,是中國移動最大的2G供應商,因此在移動的LTE TDD招標中也能獲得一定份額。

中興(中國):產品大而全,在CDMA領域比較強勢,是中國電信最大的無線接入網供應商。

華為(中國):大而全的產品線,中國聯通無線接入網/中國電信固網領域最大的供應商,其在基站傳輸設備方面也是三大運營商最大的供應商,產品涉及終端、基站、RNC/BSC、傳輸、核心網、光通信等等,可以說是目前這五家裡產品線最全,而且每個領域都做得不錯的設備商~

原先日本的設備商,包括NEC、富士通等公司也有在搞電信設備,但是目前在電信設備市場基本沒落了,本地只有在部分微波傳輸設備中可以看到NEC等日本廠家的影子。

註:這裡的CDMA特指CDMA2000網路,包括1x和EVDO。

  • 協議制定:

目前通信方面的協議標準化主要是3GPP組織和IEEE組織。3GPP組織以蜂窩網路協議見長,GSM/WCDMA/TD-SCDMA/LTE這些都出自3GPP組織(註:其中GSM早期版本和GPRS由3GPP組織成員之一的ETSI組織制定,隨後的EDGE協議隨ETSI轉入3GPP組織制定),IEEE組織主要致力於計算機網路通信方面的協議制定,包括大家熟知的802.3、802.11x系列(也就是WIFI),而後IEEE也開始往蜂窩網路方向滲透,包括推出802.16x系列協議,都是對3GPP組織的一種挑戰,但是就蜂窩網路市場來看,3GPP組織還是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這兩個組織里的成員都很雜,比如3GPP組織,裡面的公司成員就有數百家,上面說的五大設備商都在其中,協議的制定都是經過了各種技術PK和口水仗最後弄出來的,因此不會只有一家之言的情況發生,大家都是為了自己公司/組織的利益進行了長時間的博弈。這其中,來自歐洲的廠商應該是佔據比較主導的位置,在GSM/WCDMA/LTE FDD的協議制定中,應該主要還是歐洲成分比較多,日本廠商在WCDMA協議制定中也是重要的一環,可以說WCDMA可以認為是歐洲和日本幾種技術的混合,參與其中的日本廠商包括NEC、富士通、東芝等等。在TD-SCDMA/LTE協議中,開始出現大量中國公司的身影,主要就是華為和中興公司為主力的CCSA組織。

樓主提到的WLAN,其中的802.11x系列技術就是出自IEEE組織的標準化,對於IEEE了解不是太多,但是我想主要應該是美國公司佔據主導權,這方面日本公司似乎沒聽到太多的話語。

  • 專利:

這方面了解不是太多,因為專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東西,核心專利是專利,一些可有可無的專利也是專利。所以只能說點自己接觸到的資料:就目前看來,蜂窩網路方面,諾基亞、愛立信、高通這些老牌專利大戶把2G、3G時代的優勢延續到了4G,來自中國廠商的華為和中興在3G時代開始發力,目前在LTE領域也頗有建樹,日本廠商其實也佔據著一定份額,NEC、富士通等等日本廠家一直也沒有放棄對於通信領域的研究,韓國的三星和LG異軍突起,持有的專利數也在不斷上升。

或者這麼說,技術發展到今天,實際上在專利這方面各方已經趨於平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老牌的專利大戶,包括愛立信、諾基亞、高通這些,依然是佔據了大部分的份額。後來趕上的華為、中興等中國公司實力不容小覷。

以上都是個人所能得到的一些資料以及個人看法所寫,因此難免有疏漏和錯誤的地方,歡迎指正且將就著看吧~


雖然問題是通信技術,不過我就了解的手機產業鏈談一下,通信設備和網路設備的情況前面有答主說得很清楚了。
手機產業鏈里,終端由規模最大的兩家廠商蘋果(先行者)和三星(內部產業鏈+自有專利)壟斷了利潤,日本企業一般充當元件和生產設備提供商。
半導體是手機成本最大的一塊(約4成),核心的BB+A/P(同約3成)這塊基本是高通的天下,小對手包括Mediatek等。

DRAM/NAND(同約1成),競爭格局很穩定,DRAM是三星、Hynix和Micron(包括收購的原日本Elpida),NAND是東芝(與Sandisk合資的四日市工廠),三星和Micron。日本企業還藏在更上游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同40% TEL,Screen,日立高科等),半導體材料(同65% JSR,TOK,信越等),晶圓(65% 信越,SUMCO等)。


其他IC

從利潤角度看四大產品利潤都很豐厚,市場景氣和無過剩產能是主要原因。

除了半導體以外的周邊器件:
機電元件:
日企擅長MLCC(日系企業市場份額70% 主要企業:村田,太誘,京瓷,TDK)、射頻前端模塊(同40% 村田,TDK,太誘)、表面波濾波器(同75% 村田,TDK,太誘)、連接器(同25% 廣瀨,JAE等)、晶振(同60% 日本電波,Epson,村田,京瓷),電感(同55% TDK,村田,太誘),手機用PCB(同20% Ibiden,Meiko),FC CSP(同30% Ibiden),WiFi模塊(村田,TDK),藍牙模塊(90%+ 村田),分集接收器(100% 村田,TDK);製造設備方面擅長金屬外殼用小型加工中心(同100% Fanuc,兄弟工業,津上),塑料外殼加工用注塑機(JSW,住友重機械)等。

下圖:RF濾波器市場份額(註:最右是雙工器市場份額)


下圖:功放市場份額


下圖:射頻前端模塊市場份額



下圖:雙工器/天線開關市場份額



下圖:陶瓷電容市場份額(系所有Ceramic condenser,包括MLCC)


連接器市場份額

下圖:FPCB競爭格局


下圖:硬板主要廠家

台企擅長金屬外殼(台系企業份額85% Catcher,CaseTek等)。
下圖:Casing市場份額


大陸企業擅長微型電聲(中國企業份額80% AAC,GoerTek),和Haptics(同80% AAC)。

下圖:微型電聲市場競爭格局

歐美企業擅長天線(歐美企業份額70% Amphenol,Molex),射頻功放PAiD(Skyworks,Avago,RFMD),體聲波濾波器(Avago,RFMD)。
上述一系列產品中,利潤率較高的是MLCC和金屬外殼用小型加工中心,原因是有企業處於壟斷地位(村田和Fanuc)。

屏幕:
液晶模塊:日系30%,韓系30%,餘下中台系(JDI,LGD,三星內製,Sharp,AUO等)。
手機液晶屏產業鏈中,日企仍在上游壟斷如ITO薄膜(日東電工),偏光板(日東,住友化學),背光模組(高端市場Minebea壟斷),玻璃基板(Corning,AGC,NEG),驅動IC(原瑞薩)等等。
觸摸面板市場台企領先(TPK,Wintek)。
雖然屏幕的成本很高(約佔手機成本的23%),但大廠家(蘋果三星等)強有力的壓價手段使得競爭空前激烈,產業鏈上游企業才有不錯的利潤空間,這裡的邏輯是屏幕成本佔比高,供應商多,控制成本的首選就是拿屏幕開刀,特別是特大廠商甚至會採取威脅手段。

另一個高利潤的市場是Cover glass(觸摸屏用鋼化保護玻璃)。

另一個高利潤的市場是Cover glass(觸摸屏用鋼化保護玻璃)。
常見的是康寧的大猩猩玻璃(年收入10億美元),AGC的Dragon Trail(年收入2億美元)和NEG面向三星的新產品(年收入約1億美元)。


相機:
相機模塊市場分散,LG Innotek,三星電機等企業領先。但模塊利潤低,核心在以下三塊:CMOS感測器(日企領先 索尼,三星內製,Omnivision),VCM(日企壟斷 Alps,三美,TDK)和鏡頭(台系領先 Lergan,Genius)。另外京瓷壟斷了產業鏈上游的CMOS封裝。
利潤方面,Sony的感測器,Alps的VCM和京瓷的Package都不錯,印象里蘋果雖然對眾多產品強勢議價,但CMOS這塊獨佔供應商Sony利潤比較豐厚,。

電池:
電池封裝中台企業領先(新普,Dynapack等)。
電芯由日韓企業壟斷(TDK,松下,三星SDI,LG化學等)。
電芯市場競爭最激烈,利潤空間極小,這也是為何廠家急切盼望電動車市場爆發。由於參與企業眾多,上游的電池材料市場的利潤空間也很有限。


雖然收入增加,但電池封裝利潤很低

組裝:
台系企業領先,富士康大家都知道。

邊緣產品:
振動馬達(日本Nidec),DC-DC轉換器(安森美,村田等),電子羅盤(旭化成)等等。

另外日本企業在光通信、微波通信這些小眾領域領域很有競爭力。

附:以iPhone 5s 16G 為例的成本分布


iPhone成本分析(時間推移)


亞太地區iPhone 6產業鏈表

參考資料:眾多報告和公開資料(報告出自巴克萊,大摩,法巴,瑞信,三菱[MUMSS],麥格理,大和)


作為一個中國通信人,我來告訴你中國通信的一些情況:

首先,如果你認為印度打電話只需要3分錢
其次,如果你認為美國居民網速可達50m/s
然後,如果你認為西方國家總有絕對優秀的網路服務

那麼,我覺得你是個無知,幼稚,而且道聽途說,有嚴重反社會傾向且自我中心感極強的人,並且很有可能是學生,以下的回答你不需要看了,因為看也不會懂

那麼,我們以這種人做反面例子,來看看中國通信到底怎麼樣?

就和手機一樣,很多人都是看到網上的一些帖子,然後希望華為破產,所謂什麼:鎚子啊,棒子啊之類的手機佔據市場份額。

那麼,我可以告訴你,如果今天華為破產,華為旗下的所有設備全部損壞,那麼會是這種情況:
1.你的手機突然打不了電話,你的電腦也突然上不了網
2.你去三家運營商里的任何一家去問,都會被告知:全國所有民用網路全部癱瘓,公事企業單位,軍事通信癱瘓率大於40%
3.非洲,東南亞所有通信系統全部陷入癱瘓狀態,且短時間(1年)內無法修復
4.美國民用網路大面積故障,華爾街等重要金融地區出現業務斷鏈
5.蝴蝶效應帶來毀滅性的金融風暴,程度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

這就是中國僅僅一家通信設備商在全球佔有的市場份額,注意,華為的主業,從來不靠做手機賺錢,和上述業務比起來,手機賺的那些錢,簡直滄海一粟,這龐大的費用分出1/1000投資給老羅,那麼他也許能把他的鎚子搞得和小米同一規模,簡稱:搞個鎚子

再來說說和你比較有關係的服務吧:
印度:電話是非常便宜。但是即便是在首都或重要城市,你的電話依舊隨緣,就是能不能打通是看緣份的,進入高層大樓的地下停車場,地窖,地鐵站,那麼幾乎就連不上。
如果你想要中國級別的網路質量,你需要隨身攜帶天線,RRU,BBU和一個移動電源,同時,你還需要精通対波,烽火等傳輸技術,並且你得確保你去的地方都有信號發射塔。

西方國家:以英國為例,你家的光纖斷了,上不了網,你給客服打電話,然後他會非常客氣的告訴你:你需要先預約。
我們假設你人品好到爆炸,前面一個用戶都沒有,那麼,你的寬頻故障需要處理5-7個工作日,注意,這是最快時間。
假如你沒有強無敵的人品,那麼你需要物色一個環境不錯的網吧,辦理一張臨時上網卷,也就是網吧會員,因為你的網路一時半會沒有人來給你修。
想知道為什麼?很簡單,缺人啊,熔纖入網調試數據這麼苦的活,養尊處優的西方沒幾個人願意做。而且,人家上門是要收現金的,沒錯,不但收取安裝費,還要有調試費,最關鍵的你還要給夠小費,不然?呵呵~

我們再說說燈塔國吧

ok,秒速50M,制約你網速的是你網卡的吞吐量。
是不是聽起來強無敵?那麼你就去AT&T那裡搞了這麼一個網~爽!
但是有點小問題:首先,你是黃種人啊親,這種速度的網路只有在純白人社區才會提供,別和我說民主,燈塔國是出了名的種族歧視。
ok,你想辦法住進了波士頓的高級公寓,那麼辦理之前先出示你的醫保,社保,還有出生證明和你的納稅證明,希望你在燈塔國的社會信用沒有黑點,而且你又玉樹臨風,好大威猛,胯下18CM+
要知道,工作人員可以以「影響氣質差」為由拒絕為你提供這種服務的,沒辦法,你是黃種人啊。
終於,你借住到你白人朋友比利家裡,終於用到了這種強無敵的網路,然後月末費用單發下來,你傻眼了:200$
注意,200綠紙,不是軟妹幣哦
然後,偶爾還會有很親切的FBI一腳踢開你家門,把你摁倒地上,頭上套個袋子親你去喝杯咖啡順便解釋一下你為啥用這麼快速的網路?

為什麼西方國家限制中國?
為什麼輿論排擠中國?
因為我們真的已經很強了,毫不誇張的說:中國擁有世界頂尖的通訊技術和與之配套的相關服務。

你們說好的所有國家,我們中國通信人都去過,有些你說好的地方,也許我就去過。

不是去取經學習,而且去教別人怎麼解決問題。

國家的網速和網路,是有相應政策原因的,是國家政策在進行宏觀調控的。它是商業,又不是商業。
它是自由的,但是它也是強制的!
如果你不理解這句話,那麼你就沒有踏入過「大人的社會」里,那麼,再講什麼都是白搭

因為,你理解不了。

同樣的,中國通信,這張用無數通信人的鮮血與死亡鑄就的網路,也不是隨便一個什麼「鎚子手機」「堅果路由器」就能撼動的,不是那些賣弄情懷,炒作概念的所謂「科技有限公司」可以左右的


空談誤國,實業興邦,你之所以抱怨光太弱,是因為你沒有見過真正的黑暗,你之所以沒有見過真正的黑暗

是因為有人替你把黑暗擋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各個工業領域,我想通信業應該是中國在國際上做的非常成功的一個了吧。處於國際第一陣營


通信現在只有中國vs美國,沒有歐洲日本什麼事兒。
總體而言中國比美國還是差一些,體現在三個地方:

1、無線:高通專利壁壘很高,3G完全是高通天下,但是現在4G中國已經趕上了。5G時代,預測中國在智能天線等關鍵技術有優勢,高通仍然在晶元方面有優勢。

2、固網/核心網:思科固網老大。普及下無線和固網的體量差異,無線曾經最牛的愛立信、而思科體量是愛立信的6倍。但是隨著稜鏡門事件,國內出現了去思科化浪潮,非北美地區也給華為開了個口子,思科這波很被動。
技術層面,固網下一代產品是SDN軟體定義網路,這方面華為、華三研發力度大于思科。
以後預測是華為+華三與思科三分天下。

3、終端: 蘋果+三星,專利壁壘很高,現在三星手機很落後,蘋果也在下滑,國產手機突飛猛進,但是因為專利問題,中國很多手機無法出口。 而終端暫時看不到大幅革新跡象。超車已經有實力,但是比較難。

4、晶元, 晶元是中國最弱,不過這其實不算在通信頭上。通信晶元方面華為也不錯了。

5、下一代互聯網, 這個未定,理論上技術要演進,但是現在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跨得很大。
以後怎麼搞說不準。
當然肯定先上SDN,如前所說,華為華三也是不錯的,有機會超美國。

傳輸這塊, OTN PTN中國應該比較領先,就不說了。


註:
1、上面是純技術,產業鏈,加工製造就不涉及了。中國絕對優勢。
2、不討論量子通信、量子晶元。 這是逆天的技術,中國實力也不弱,但是說不好,看誰先拿專利了。


在通信這一塊,與歐美比,標準參與還差點,核心專利還差點,產品還差點。但性價比高服務好,君不見西方通信企業破產兼并搞政策保護嗎?
至於日本,這種需要大市場,國際政治的通信產業它發展不起來,雖然幾個通信晶元企業挺歷害的。


可以說,在產品和應用上,中國現在與國外沒有任何差距,完全領先於日本。中國現在薄弱的在於晶元和操作系統,這兩個可以稱為核心技術了,不幸基本都掌握在美帝手裡,這個其實與當年的PC是一樣的。但是目前華為中興都在做自己的晶元和OS,勢頭不錯 ,一旦這塊起來,在實現層次,就完全能夠站在世界前列。但是在協議、演算法、標準、理論研究方面,還是要落後於國外,這些也是核心,這些不是廠商們能夠單獨搞定的,他們依賴於我們的高校、研究機構等,短期內可能還跟不上。


在C公司和E公司都待過,最牛逼的兩個通信公司,目前的現實是中國的通信技術絕對不低於國外。歐美老外普遍比較自負,但是他們也承認中國有好幾個領域是處於世界一流水平的:通信,高鐵,互聯網,航天衛星。未來的通信領域洗牌後只會繼續存在於中美,連歐洲都排不上號,小日本靠邊站。


我記得看過一篇新聞:說的是日本現在質量最好的4g網路(lte tdd)大多數網優產品和方案是由華為提供的。運營商是孫正義的軟銀。


說說歷史吧,以最常用的無線通信(手機)網路為例子:

歷史上曾經是moto,貝爾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愛立信五大廠商加華為,中興,大唐的競爭格局,然後過了二十年:

曾經的五大廠商變成了華為第一,愛立信第二,阿諾第三(moto、阿朗、諾基亞什麼的都被迫合併裁員),中興第四。

並且,這個排名是世界性的,不是中國國內。


非專業人士,先直接上一個圖

在通信企業界長期流傳著一句話:一流的賣標準,二流的賣產品、三流的賣服務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範圍太大,移動通訊技術包羅萬象,涉及到各行各業,包括但不限於標準、制式、專利、晶元、等等,遠遠不是短篇幅可以說明的,我之前接觸到的,甚至不到冰山一角,未免被專業大牛打臉,故就我所了解的,簡單談一下移動通訊的標準。

信息及通信技術是信息技術及通信技術的合稱。過往通信技術與信息技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範疇:通信技術著重於消息傳播的發送技術,而信息技術著重於信息的編碼或解碼,以及在通信載體的傳輸方式。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兩種技術慢慢變得密不可分,從而漸漸融合成為一個範疇。
信息技術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
通信技術主要包含傳輸接入、網路交換、移動通信、無線通信、光通信、衛星通信、支撐管理、專網通信等技術,現在熱門的技術有3G、WiMAX、IPTV、VoIP、NGN和IMS。
--來自維基百科

如上圖所示,是一個移動通訊技術演進的路線圖。其實這個比較舊了,還沒有涉及到5G的研究(太久不在通訊行業,不知道有沒有5G的演進圖出來了)。
移動通訊技術,非常的具有前瞻性,而且每一代的通訊技術從方案的提出,到實驗室實現,到推廣,時間跨度非常之大,一般來講,現實使用的標準,往往是多年前就制定的技術標準。國際三大3G標準的制定,在1998年就提交。4G技術,由說白了,現在火熱朝天的4G,其實早就被實驗室玩剩了。
3G:1997年4月,國際電信聯盟向世界各國發出徵集函,徵集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要求全部提案在1998年6月30日之前提交。其中成立並通過國際電信聯盟審核成為國際標準的3G技術有:WCDA、CDMA2000、TD-SDMA

4G:由NTT DoCoMo在2004年於日本提出,該標準在2005年開始正式進行廣泛討論
在。2007年3月,LTE/系統架構演進測試聯盟(the LTE/SAE Trial Initiative,LSTI)成立。

隨便說一下:現在所謂的LTE 4G(長期演進技術:LTE,Long Term Evolution),其實不是真4G,苛刻的說法應該是3.9G,真正的4G是長期演進技術升級版。但是世界各運營商難得同心同德的欺騙大眾說這是4G,然後,這個名稱就不了了之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中國的通信技術與日本,歐美差距大么?總覺得在無線通信,wlan這塊,日本領先中國不少吧?】只能說題主對了一半,但是心態上,需要打打屁股。
回看一下3G的三大國際標準:
WCDA(歐洲抱團對抗美國而出的標準)
CDMA2000(美國,高通北美公司為主導。)
TD-SDMA(中國,中國電信專利+全資收購西門子TD-CDMA技術發展而成)
4G標準:
FDD-LTE:WCDMA演進、CDMA2000演進
TDD-LTE:TD-SCDMA演進。
這裡可以回復一下題主的問題了:
問:中國通訊技術與日本,歐美差距大?
答:中國與歐美,2G時代,中國通訊技術被歐美吊打,3G時代,中國奮力直追。4G時代,中國稍有落後但可望其項背。(擔當然這裡值得是標準,而不是商用網,技術商用可以開貼另論)
順便吐槽一下高通:高通曾經號稱:全球3G專利都繞不開高通!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尼瑪所有做3G的晶元、手機廠家都趕緊來跪舔我高通並送上白花花的銀子(專利)
//知道為什麼中國卯足勁要搞TD-SCDMA了嗎?不搞的話全球就高通一個人吊打全部手機廠家去了,我大天朝玩個球啊。

再說日本呢?拜託,3G時代你看到日本在哪裡了沒有?沒有,日本大國際環境下在打醬油
4G時代呢?有,日本NTT DoCoMo公司在2004年於日本提出,但是最後,失敗了。
但是,日本是通訊技術不強嗎?當然不是,日本還是挺牛的,但是牛得不和世界接地氣,所以,失敗了。
大家都知道的小靈通,是日本研發出來的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小靈通曾經也想打入國際標準,日本政府為它頒布了高速無線通信的牌照(但凡涉及到國際標準,各種政府必定在背後或撐腰或插刀,大家就不要噴我們大天朝了),小靈通原有技術上發展出來了XGP(eXtended Global Platform)技術,作為日本自主技術試圖向4G進軍,結果也是砸錢無數後徹底地失敗了,承辦的企業也因此破產。
5G時代:歐盟組建了「METIS」(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ablers for the 2020 Information Society)。組織成員包括愛立信、華為、TT DoCoMo、西班牙電信、德國電信等世界知名通信系統大鱷,開啟研究5G標準。
按照國際標準的方面看,現在的狀況來看是歐美&>中國&>日本,但是,不得不說日本的研發能力很強,雖然輸了3、4G,但是日本已經在開啟積極布局5G,除此之外,當然,天朝5G也在研究(IMT-2020推進組),2020年的5G大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正文完,附送些高通和大唐的小段子吧:
一:高通專利費用:高通被業界稱為:專利吸血鬼。
1、如果晶元廠家使用了高通的技術,高通要收晶元廠家的專利費,手機廠家使用該晶元後,高通也會要收起手機廠家的專利費用。更可怕的是它是按照整機收專利費。
具體來說,高通的方式是,只生產晶元,晶元如果只賣10美元,把晶元用在iPhone裡面,最終手機賣出了600美元,那麼需要支付整個iPhone的5%作為專利費。即便蘋果手機還包括屏幕、攝像頭、內存、GPS等其他功能。
一個在業內廣為流傳的真實笑話是,某運營商高管在一個場合遇到高通全球CEO,對他提意見說,我覺得你們收專利費用的方式很不合理。將來汽車裡面都需要有通信模塊實現車聯網,如果寶馬車裡面也用你高通晶元的話,我是不是就得把整個寶馬售價的5%作為專利費交給你?
高通全球CEO略有所思,點了點頭說:「理論上是這樣的。」
2、高通還有一個強盜規定:高通在向手機企業收取巨額專利費同時,規定手機企業的相關專利要免費反授權給高通,而且不得利用這些專利起訴高通的其他客戶。即華為中興等廠家,買了高通的
晶元,不僅要給錢,還有把自己的專利免費送給高通並供高通他自己及他的客戶使用。
3、高通曾經看死TD,宣布絕不支持中國自主的TD及演進網路,但是最後發現實在扛不住中國市場的誘惑,拉下臉皮進軍TD-LTE,TDD-LTE是TD-SCDMA的直接演進,但是最後竟然該高通搶了大部分專利...
二:TD-SCDMA:
1、TD這裡的就比較少,能夠吐槽的是TD專利是活雷鋒,長期免費,免費給國內廠家也就好了吧,國外廠家也免費,真是醉了。和上面的高通一比,大唐忽然淚流滿面。
2、TD-SCDMA是國際標準,當然不是僅中國一個人玩(中國是最大的),韓國、日本、台灣、都曾經組建TD網路,後續就不清楚了,歡迎補充。
TDD-LTE是TD-SCDMA的直接演進,但是最後竟然該高通搶了大部分專利...
三:CDMA2000
CDMA要考GPS授權,如果72小時內,沒有GPS授權,CDMA就會出現故障。GPS是美國政府發,說白了,中國電信3G網路的安全被捏在美國政府手裡。不爽時就直接把你掐死了。


實驗室一個老闆,負責好幾個日本與歐洲的5G合作項目。

典故1:
一次開seminar,他評價一人的發表,說:這個idear很nb!據說中國人也有了類似的idea,不過,我相信他們沒有技術能力實現!

典故2:
一次開party,他中間出去接了個電話,然後回來說:我剛接了個電話,有消息說中國已經實現了啥啥啥啥啥啥,如果是真的,那麼我們落後了,要努力!


日吹已經喪心病狂了。


感覺能以一己之力完美答出這個問題的人簡直是大神中的大神了,請各位看官綜合多個回答自行總結完整答案~~~這個問題涉及到的技術行業實在太廣了,你不光是要了解整個通訊行業技術,產品,公司,還得有一定的深度,最起碼得拿數十個磚家級認證…… 目前沒有看到回答比較完整的答案,上面幾個答主在終端和基站等方面做了一些回答,竟然沒有涉及到網路工程〒_〒一定是網路攻城獅太沒有存在感了……回歸正題,你們有了手機電腦,衛星基站,但是依然無法通信,終端與終端之間也不是隨便插幾根網線就能通訊的,於是有了交換機,路由器……越是大型的,複雜的網路,通信遇到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於是有了各種路由協議……運營商們的核心是什麼呢?衛星?基站?伺服器?啊哈哈!這些都要連接到傳說中的核心機房,由那些路由器交換機處理這些數據流向~而思科,就是這網路世界的老大!我大天朝呢?天朝有華為這個神奇的公司,華為排第二~(請原諒我的懶惰,懶得去查各方面數據)在國內華為排第一,華為華三約佔國內市場份額50%-60%~~啥?日本網路產品?沒聽說過啊!~另華為2013年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一大通訊廠商,同時是全球第六大手機廠商~注,以上排名數據根據市場份額,另由於本人極度不負責任,不保證數據準確性~以上~(第一次認真回答問題,好激動啊!)


日本在cs這個領域和中國差距不小,我導師從來不讓我看日本人寫的paper和日本的英文期刊,如ieice等。


手機這塊,上到標準,下到終端,只聽說過歐美企業跟新崛起的華為中興等,從來沒聽說有日本人什麼事……也就是終端這邊,我們知道用著美國高通晶元和基帶(注意是基帶)的索大法在自己的本土被同樣使用高通基帶的Apple吊打吧


我只說一句,中國的量子通信技術真不是蓋的。這個可以自己百度。我們的高數老師和專業課老師每次說起中國在這個方面的成就的時候,還是很自豪的。


------------------這是分割線--------------
說在後面的幾句話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長30.48米,寬1米,高2.4米,佔地面積約170平方米,30個操作台,重達30英噸,設計的初衷是為了計算炮彈的軌道。當時也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場鬧劇和笑話,現在大家再看,我們的世界再也離不開電腦。我覺得量子通信也是一樣的,以我們現在的科技和認知水平,是很難預測到未來的科技的發展的。隨著一些其他領域學科的發展,比如數學,物理等,每一門學科都會對它的發展帶來不可預估的影響,同時量子通信的發展也會帶來一些「意外」的成果,在浩瀚的科學的面前,我們還可以說的上是一無所知,又怎麼能說出「只有」「僅僅」這樣的話呢?這樣的說法,和當初那位說出「科學的大廈已經建成。」的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通信領域的全球top企業中基本沒有日本企業。

無線通信top3是 愛立信,華為,阿朗等
數通產品top2是思科 華為
終端產品top3(手機,數據卡)蘋果,三星 ,華為

日本企業還沒有進入top3


問題應該反過來問!


抖一下
歐洲人做協議協議 美國人做終端設備 中國人廣建基站
好像沒日本人什麼事
╮(╯▽╰)╭


推薦閱讀:

TAG:3G | 計算機網路 | 通信行業 | 通信工程 |